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论文参考

2024-09-28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论文参考(精选8篇)

1.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论文参考 篇一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国家惠农政策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

社区金融机构问题研究

社区金融小额贷款问题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研究

国家惠农政策对中国农村金融的影响

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对农村金融创新的乡镇企业发展中的金融需求问题探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金融需求行为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投资行为研究

货币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相关性研究

我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

农村小额信贷研究

上市公司研究

我国农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湖北地方债券发展研究

湖北金融控股公司建设与风险控制研究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开发的思路与途径

“家电下乡”对拉动农村市场需求的效果分析

农村金融信贷体制的现状分析

湖北村镇银行的绩效研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问题研究

财政金融惠农政策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湖北银行业信贷风险研究

新形势下湖北金融监管发展与创新问题研究

金融惠农政策对农村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以××地区为例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研究-----以××地区为例

湖北汽车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以××地区为例

湖北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及其监管研究

现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支农案例分析及启示

现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组织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对××地区的调查现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运作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履约机制研究——以某地区为例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以某地区为例新农村建设与城乡金融和谐发展问题研究——以某地区为例新农村建设中资金需求特征分析——以某地区为例

县域金融问题研究

金融危机背景下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制度问题研究——以某地区为例

社区金融服务问题研究

2.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论文参考 篇二

一、 转轨经济时期的金融约束政策概述

转轨经济时期中国实行金融约束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贷款利率控制政策。

政府通过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和限制竞争, 不仅维持了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 同时也为国有金融机构及国有企业创造了“特许经营权”的租金机会。

2.市场准入限制政策。

政府通过实行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 为在一定时期内保证银行业的有限竞争提供了法律上的缓冲带, 也保证了国有银行作为存款市场为数不多的先行进入者得到的租金不会消散。

3.限制性替代政策。

政府行政干预证券市场, 如在证券发行中长期实行配额限制和地区切块管理, 在限制了市场规模的同时, 也制约了市场功能发挥, 从而达到抑制证券市场的目的, 使垄断银行的特许权价值不至于损失。

金融约束政策对我国经济成功地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员储蓄的优势。

在转轨经济条件下, 纯粹的金融市场制度无法提供足够的货币供给, 在中国, 正是由于国家垄断的或国家控制的特殊金融安排, 才为转轨过程的经济提供了足够数量的低成本货币供给。

2.对税收财政的制度替代。

国有金融制度一直保持着很强的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在动员金融资源的过程中, 金融制度替代了一部分税收制度的功能, 而在随后进行的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 又进一步替代了财政制度的功能。

3.体现国家能力。

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始终维持着强有力的政府控制, 才能在财政能力迅速下降时, 利用国有银行体系迅速集中起分散于民间部门的储蓄。由此产生的金融资产存量的巨额增长使得自由化了的部门既能为自己融资, 也能为政府以及缓慢改革的国有企业的赤字融资。

但尽管金融约束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国也为这一政策的实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1. 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金融约束政策的直接结果是大量贷款被政府指令性配置, 并流向政府偏好的产业和部门。这种信贷资源配置方式的结果, 一是抑制了金融成长, 二是导致金融市场的效率损失。

2. 国有银行在双重目标约束下不良债券日益膨胀。

国有银行除了作为企业, 必须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经营外, 还需要作为政府推行产业政策的工具, 为政策产业发展目标服务, 从而使国有银行面临双重目标, 这种双重目标是导致国有银行在财务上出现巨额不良债券的主要原因之一。

3.国有银行为自身利益所做的努力导致金融风险累积。

随着分权改革的深入, 国有银行越来越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总是力图利用金融约束政策进行有利于自身的博弈活动, 不仅展开寻租活动, 还想方设法去实现成本外部化, 从而加大了金融约束政策所带来的风险累积。

二、金融约束现阶段在我国的适用性探讨

我国经济早已从短缺经济全面过渡到过剩经济, 这一经济格局的根本性改变已使传统的信贷软约束已无以为继, 金融约束政策的基础出现动摇。买方市场的形成改变了金融约束政策的作用空间, 首先, 在买方市场中市场供求缺口已被弥补,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市场约束硬化, 大多数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条件已不复存在, 盈利水平的逐步下降, 企业亏损和破产风险加大, 导致银行信贷投放的风险也随之逐步扩大。其次, 买方市场的出现动摇了原有的政府主导型结构调整政策的基础。在短缺经济条件下, 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政府采取税收优惠、金融约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主导产业群予以扶持, 有效地克服了市场供求缺口, 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 政府为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约束, 对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及原材料工业采取了信贷倾斜、利率优惠政策, 使“瓶颈”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入买方市场后, 我国的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也出现了相对过剩问题, 一直受到金融支持的重点产业也面临着过高的资产负债水平, 使国有银行的金融支持难以为继。再次, 买方市场的形成导致企业分化加快, 不同企业之间出现了资金过剩和资金短缺并存的局面。在优势企业与弱势企业分化日益明显, 企业竞争日渐激烈, 企业间兼并重组的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 单纯的金融支持已不可能改变大多数国有亏损企业的困境, 金融约束政策的作用在日渐减弱。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 企业融资途径多元化, 进一步加大了金融约束政策的推行难度。

随着我国经济货币化水平的提高, 通过金融约束政策获取的货币发行收益日益减少, 从而使中国政府从金融约束政策中获得的总收益缩减。 随着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 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处于突出时期, 体制改革的补贴需求巨大, 但经济货币化程度已达到顶点, 可用于体制补贴、改革补贴的货币发行收益却远远不够。面对各种改革的压力, 政府便不得不继续用扩大银行贷款和货币发行的方式进行利益补偿, 由此导致通货膨胀的加剧。世界银行的分析表明, 中国在改革初期依赖企业和居民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看上去不能满足的需求, 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避免了通货膨胀。可是, 这种货币需求不会持续下去, 因为货币余额已经非常庞大, 银行存款的其他替代形式如股权、债权、外汇等越来越多, 加上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 国家通过银行向公共部门融资形成的赤字会直接转化为通货膨胀。

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 金融约束还存在以下的弊端:

1.“租金”的归属问题。

金融约束本质上是政府为民间部门创造获得租金的机会。而我国在金融市场上居主要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和数量众多的国有企业几乎完全归政府所有, 尚未按市场化原则运作, 并不具备民间部门的特征, 由此可认为, 如果在我国实行金融约束, 政府将利率水平限制在均衡利率水平之下, 金融机构和企业获得了大部分租金, 最终是为政府创造了租金, 民间部门获得的租金极其有限, 这是以牺牲居民的福利为代价的。 另外考虑到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不完善, 金融约束给了“政治性寻租者”以机会, 容易滋生腐败, 金融约束的租金很有可能会落到少数的个人手里。

2.限制银行业的竞争问题。

目前, 我国的银行不是竞争过度, 而是缺乏竞争,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严格的多。市场准入的严格限制和非公平的竞争环境制约了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 这尤其不利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要改变这一不利局面, 必须借助于加强日益发展壮大的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才能完成。

3.关于“限制资产替代性“。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 其贷款来源的80%以上是居民储蓄。储蓄存款分流, 对银行的发展存在有利的一面, 因为储蓄分流可以调整金融业的格局, 改变间接融资比重过高, 直接融资比重过低, 从而形成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 资金效益低下, 资金浪费的状况;可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降低间接融资的比重, 形成一个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间、直接融资配置优化, 资金使用率较高的市场化的金融新格局。

三、总结

虽然金融约束政策曾经在我国转轨经济时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 其适用性已经大大削减了。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 在金融领域将全面引入国际竞争, 因此金融市场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中国金融改革的政府主导型特征, 在逐渐减少和削弱金融约束政策, 并向金融市场化的转变过程中, 政府仍将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 着眼于减少社会租金规模, 提供规范的市场服务和规则, 为市场制度的加速建立和经济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同时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治理结构的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建立竞争性的银行体系, 改革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邱崇明.现代西方货币理论与政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易纲.货币银行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3].[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粱小民译.宏观经济学 (第四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陈享光.货币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3.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论文参考 篇三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金融;改革

国际金融体制是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前提下的必要体制,这一体制可以有效地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也是国际贸易的基本。通过国际监察部门的大力监督管理,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保证资金流动不会断裂,让各国收益继续增长。正因其地位重要,一旦体制动荡,势必会影响全球金融,给各国的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一)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世界金融危机频发,其中对当今影响较大的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这两次经济危机影响极大,给世界经济体制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且这一冲击影响的时间是非常长远的,直到现在很多国家还未能从这一冲击中恢复过来。对于亚洲的一些经济体来说,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更加巨大,遭受危机之后,这些经济体的发展速度放慢,甚至有衰退趋势。除此之外,今年的美国债券危机也使得美国在全球经济信用下滑,间接给亚洲和欧洲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并且对世界经济体制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二)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从浅层分析,这一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体制中缺少对货币政策的监管,这是其体制中的明显短板。正是因为这一项空白,才使得美国的经济岌岌可危,危机好像随时会爆发。这种趋势让不少经济学家发现,目前的世界经济体系已经不足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和风险回避的要求。这就需要世界经济体制不断地进行变革,以满足目前的经济发展,保证世界经济健康地发展,为国际金融市场保驾护航。

而从深层来看,目前世界经济呈现融合的趋势,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愈加的活跃。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保证自己的经济独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这就使得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关系更加密切。全球化的经济活动在给各国提供机遇和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极大的风险。虽然经济活动愈加全球化,但是各国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尤其是各自在资源和技术方面更是良莠不齐。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两方面更是欠缺,这就使其不得不求助于发达国家,但是这种求助也给自身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背负了更多的风险。

二、国际金融体系的现状

(一)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特点

如今,国际金融体系成分复杂,除了有关政策之外还有调节和管理的机制。这些机制是保证世界经济平稳运营的重中之重,所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是保证国际金融体系正常运转的前提。从目前的国际金融体系设置角度不难发现,目前美元仍然是国际货币,汇率政策也使用浮动汇率为主导,多种汇率并存的策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旗下187个成员国中,有将近100个国家开始启用浮动汇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所占的比重开始提高。随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和贸易往来,国际资金流转的速度也愈发的提升,世界经济大融合的局面已经奠定了基础。

(二)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缺陷

1、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风险

从目前来看,美元仍然占据着全球金融货币的霸权宝座,这一地位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牙买加体系对美元有遏制的趋势,但是现在大部分国家还采用美元作为主要的货币储存方式。这就造成了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在这种垄断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同美国挂钩,在近些年,美元的汇率却一跌再跌,给不少国家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而且面对这种垄断的局面,监管制度的缺失也非常容易给其他国家带来较大的风险。

2、全球金融监管存在漏洞

(1)监管被动。在目前所发生的经济危机中,影响较大的是发达国家的次贷危机,这一危机产生的负面效果强,影响时间长。通过对历史和国家政策的研究发现,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发达国家主张弱了对经济的监管,主要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市场经济的增长,但是市场自身的调节力度是有限而且非常容易出现失误。在经济贸易活动愈加频繁的今天,金融市场是非常容易受到冲击和影响的,市场自我调节起效缓慢,而且容易形成泡沫效应,这些都加剧了市场经济的风险。(2)监管制度不统一。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但是这个一体化只是资金流动,经济活动全球化,其缺少对于监管方面的统一化。各个国家对于经济监管并不统一,甚至部分国家对于本国和他国的监管也不统一。但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跨国贸易是必需的经济活动方式,但是监管的不统一会使得这一经济活动流程手续复杂,给大数目的资金流动带来隐患和风险,严重的甚至会使整个经济体制产生动荡。

(三)国际金融组织力量薄弱

国际金融组织除了IMF外,还包括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组织存在的目的是给国际金融体制的形成指明大的方向,并且保证国际金融能够平稳快速地发展。但是从19世纪40年代国际金融组织产生后,其运营方式和政策便存在多处短板和空白。首先是对于政策的调整和世界银行的操作,都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发展中国家插手的余地。具体表现在当发展中国家需要经济救援时,无法通过国际金融组织得到应有的经济救援。正因如此,国际金融组织的改革刻不容缓,要增强其自身力量,制定相应的制度,使其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路

通过对于国际金融现状和弊端的分析,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世界货币多元化,不再以美元为主导

美国虽然作为发达国家中的翘楚,但是从近些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来看,美元体制的稳定性已经大不如以前。这在另一个方面意味着国际金融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对自身进行改革,结合实际来选择一个稳定的货币体系。从目前来看,并没有哪个国家的货币能取代美元的两位。这就意味着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可以多元化的使用货币,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货币。以欧盟为例,欧元的产生对促进欧洲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应结合自身实际,逐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同时增强自身实力,稳定本国汇率,保障其资金的存储量,以减少爆发经济危机的风险。

(二)国际监管统一化,加强监管力度

正如上文所说,美国频频爆发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其监管不力,只依靠市场调节作用,这反映出了有力的监管是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前提。对于国际金融而言,各国监管体制不一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如果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在各国内部对本国的监管制度和政策进行完善;其次,在全球范围内制定各国都认可并支持的监管体系;最后,要保证各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监控力度,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信息流动的平台,保障监管措施的真正实行。

四、结语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运营中所存在的短板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意味着国际金融体制必须要走变革之路。要以公正为主导,不断地进行革新。在国际金融体系变革的过程中,我国要不断地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认清自身在亚洲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地同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中国经济能够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不断健康发展,并且进一步保证货币汇率稳定,并提高自己在世界经济体制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金言.拿什么拯救金融危机[J].中国城市金融,2009.

[2]葛华勇.关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9.

[3]金维虹.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重建国际金融体系[N].金融时报,2008-12-18.

[4]李若谷.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重构[N].中国经济时报,2008-11-24.

4.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方向 篇四

11级政治经济学 杨丽丽

S110038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一)金融机构含义

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金融机构泛指从事金融业务、协调金融关系、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机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包括:货币金融政策、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机构;金融业务的经营机构;金融活动的监督管理机构。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含义和作用

1、含义

金融机构体系,又称之为金融体系,是一个包括经营和管理金融业务的各类金融机构组成的整体系统。金融机构体系是一种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以各种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种金融中介机构并存的格局。

中央银行处于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中心环节,处于特殊地位,具有对全国金融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特殊功能。多数国家只设有一家中央银行,也有个别国家设有多家中央银行或金融当局。

2、作用

第一:改善资金转移质量的服务

(1)改善金融资产的期限限制。

金融机构可以同时向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不同到期期限的金融产品,因此,在金融机构的参与下,短期的资金供给有可能间接地支持长期的资金需求。

(2)增加了金融资产的分割性。

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出售金额不等的金融商品,可以达到吸引零散的资金供给来满足巨额资金需求的目的。

(3)分散金融资产的风险。

为了减少风险,金融中介机构可以直接对资金需求方的市场行为、财务状况、经营运作等方面加以监督。并且,金融中介机构还可以通过对不同风险资产的组合来降低资金风险。

(4)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金融中介机构提供的相当一部分金融产品具有高度的市场流动性,因而可以大大降低金融资产的交易成本。第二:提供经纪人服务

交易服务,金融咨询服务,资信评估、资金筹集的组织、投资项目的推销、保险和信托服务等等。

(三)我国金融体系的构成概况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包括:

1、中央银行与政策性专业银行;

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全国及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3、外资金融机构、外国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

4、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上四个部分构成了我国金融的决策及执行、业务经营及监管机构体系。

二、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及演变

(一)建立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是通过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解放区银行、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私人银行与钱庄,以及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途径实现的。新中国金融体系的诞生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为标志。

(二)演变 1、1948——1978年,“大一统”模式的金融体系

在此阶段,学习前苏联的经验,经济、财政管理体系和金融体系都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从而形成了“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那时的唯一一家银行;它的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普设于全国各地,形成一张覆盖全国的金融网,此称其为“大”;“统”则是指银行实行了“统存统贷”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2、1979——1983年,“多元混合型”金融体系。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迅速发展,金融体系包括的内容不断丰富,但我国在当时没有专门的金融管理机构,形成了“四龙治水,群龙无首”的局面。3、1984——1993年,“新型金融体系”。

1983年9月,国务院作出了《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决定》,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对一般工商企业和居民个人办理信贷业务,其业务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其原有业务将由新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来办理,至此我国建立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领导)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新型金融体系。4、1994年至今,“现代金融体系”。背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金融体系进行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以专业银行为领导,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

第一:组建政策性银行。

第二:国有专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造。

第三:综合性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设立和发展。

第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改革。199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撤销了原31家分支机构,成立了9家跨省区分行,在不设分行的省会城市设立金融监管办事处,撤销在同一城市重复设置的分支机构,并明确了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权利和责任。

第五:建立资产管理公司。1999年,为了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先后建立了四家由国家投资的特定政策性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建行)、华融(工行)、长城(农行)、东方(中行),负责收购、经营、管理从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部分不良债权。

(三)改革具体过程

1、建立独立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专业银行,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

1979年2月,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振兴农村经济和金融,再次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承办的农村金融业务全部移交给中国农业银行经营。

1979年3月,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社出来完全独立经营。1979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也从财政部分设出来。

1983年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是经济实体,是全国性的金融机构,除继续负担拨款任务外,可大量开展一般银行业务。

1984年1月,成了中国工商银行,承办中国人民银行原来所办理的全部工商信贷业务和城镇储蓄业务。

2、建立中央银行体制

随着“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向多类型、多层次金融体制格局的演变,金融机构不断增多,是的金融领域中协调、疏导、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中国人民银行既要承担占全国银行业务比重最大的工商企业信贷业务和城镇储蓄业务,还要担负对整个金融业的调控和管理工作,不仅显得力不从心,而且中国人民银行集剧透业务和管理于一身,也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3、在国有商业银行之外,组建其他商业银行 1986年交通银行重新组建,随后又陆续成立了10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些商业银行的产生,对于加强金融业的合理竞争,促进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支持经济均衡发展起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4、组建政策性银行

1994年以后,一方面,为了解决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困难,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先后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

5、建立非银行金融机构

建立包括信用合作社、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投资基金等在内的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同时引进大批外国金融机构。

6、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

1990年和1991年组建的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得正式营业,标志着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94年顺利实现了汇率并轨,从这时开始,我国人民币官价汇率与调剂价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此,我国人民币开始向国际市场靠拢,人民币的汇率将主要由外汇市场的供求来决定。

1996年12月1日又顺利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都标志着我国外汇体制的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实现了市场化,也标志着我国的货币市场及利率及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目前我国金融已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题,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格局。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代表国家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金融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二是经营性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金融机构发展的趋势

(一)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 1.混业经营的概况

自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开始突破原有的专业化业务分工,开始走上综合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道路,即混业经营的道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放松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领域或资产组合的限制,允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更广泛的业务领域,实现相互之间的业务融合,特别是允许商业银行在经营传统的存、贷、汇业务的同时,经营证券、信托甚至保险业务,以减少对传统业务领域的依赖。此项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提高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使其能够为一般公众提供全面和完善的服务。

其次,专业化分工的突破还表现在同类金融机构之间互相侵入对方“领地”。

2、混业经营的原因

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务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不是偶然的,有着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原因。

(1)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走向成熟,使资金的供求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国债市场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资金分流。

(3)金融创新模糊了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的传统界限。面对激烈的竞 争,各金融机构为了扩大资金来源,又要避开限制,不得不设计出新的金融工具。

(4)新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个人和企业的金融应变能力,直接导致了新型金融工具出现,为金融创新奠定了技术基础,也对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银行机构的并购浪潮 1.银行并购的含义及特征(1)银行并购的含义

指商业银行(金融企业)通过收购、债权、控股、直接出资、购买股票等多种手段,取得被并购方的所有权,而后者则失去法人资格(即被吞并)或改变法人实体行为(即使其成为并购企业的分支机构),或合并成为一个新的银行。并购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三种:合并、兼并和收购。

银行合并一般指一家银行与另外一家或几家银行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会计实体,其中一家因吸收了其他银行而成为存续银行的合并形式。银行兼并是指一家银行采取各种形式有偿接受其他银行的产权,使被兼并方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经济行为。

银行收购是指一家银行通过在股票市场上有偿获得另一家或多家独立商业银行的经营控制权的方式,而使该银行的经营决策权改变的经济交易行为。(2)银行并购的特征

①从并购的目标来看,是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并购

为了拓展业务领域、增加收人来源、扩大生存空间以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商业银行除了合并、收购和兼并其他的商业银行之外,还向证券、保险、投资、信托等金融机构展开并购。②从并购的形式来看,是由收购向合并发展。

③从并购的目的来看,是以获取控制权及新技术从而增加收益、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主。④从并购的规模来看,是强强合并组成超级银行。⑤从并购的区域看,是以美国银行为中心的辐射。⑥从并购的联系来看,银行业并购与工业并购相互促进。⑦从并购的结果看,是银行大型化、综合化和产融结合。2.银行业并购原因(1)规模经济

①可以增强公众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②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优越的技术优势 ③可以产生业务范围广泛的规模经济 ④其他方面的规模经济(2)规避风险

(3)银行业务全球化的客观需要(4)银行业务范围全能化的客观要求 3.银行并购的利弊

银行并购这种市场交易行为对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1)银行并购对自身发展的利益 ①突破进入壁垒,拓展经营边界 ②获得高新技术,发挥技术垄断优势

③实现高效率扩张,扩大市场占有率及规模经济 ④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成本,分散风险(2)银行并购对社会的有利影响

①促进资产存量合理流通,提高资源整体的配置效率 ②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全方位服务社会 ③产融结合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④拯救低效银行,保持金融体系和社会的稳定(3)银行并购的负面效应

①银行并购可能导致过度垄断,从而降低效率 ②银行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运行效益 ③银行并购增加了风险及失业人数 4.并购的发展趋势

在利益的驱动下,那些有条件并购但没有完成并购的银行会继续执行其并购计划。但是,由于并购后又存在着诸多对银行自身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这种并购的进程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不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不经济

(2)规模过大会带来经营风险

(3)金融监管困难,需要更多的国际协调

5.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论文参考 篇五

摘要: 自韩国经济危机爆发以来,韩国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一方面严格履行IMF的援助计划;另一方面针对原有金融体系的弊病, 在制度结构、不良债权的敏感问题和金融规范上进行了较为彻底的调整和重组, 旨在早日恢复金融机构应有的功能, 提高其稳定性和经营效益。自此,韩国经济恢复很快, 系统研究韩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对韩国以后避免类似危机的发生以及对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韩国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痼疾和政府政策失败两方面分析了韩国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简单介绍了韩国金融改革的措施并从韩国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汲取经验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管制金融 间接金融优势 金融机构 金融监管 不良债权

在韩国的经济史上,1997 年12 月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以韩宝集团破产为起点的韩国金融危机,使国内的多数大型企业开始拒偿国家贷款, 最终连在财界排名前10 位的起亚集团也到了拒偿贷款的地步。在漫长而又炎热的夏季,韩国经济陷入了更深的困境。进入秋季, 外国企业逐渐对韩国经济体制的基本健全性和政府当局的对策能力产生怀疑, 于是在股市上大量地抛售股票。虽然要求政府改革的呼声日益增高, 但当局却认为现在国内经济和基本框架还是很稳定, 目前的混乱只是金融市场的暂时性动荡而已。同时长期为韩国提供资金的国际金融组织也开始静观其变, 他们认为韩国经济本身存在着深刻的体制问题, 并终止了对韩国金融机构及大型企业所有资金的提供,而且对已投入的资金开始迅速回收。于是韩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外汇不足状态, 最终只能向IMF 申请金融贷款。而IMF 并非象“圣诞老人”那样为韩国带来外汇, 他们认为造成韩国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的非效率性和以垄断企业为主的无分类扩张投资。因此, 他们提出以国内难以接受的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拆借资金的代价。而现在,我们所能做到的是对这次金融危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吸取教训,使韩国经济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重新崛起并从其改革进程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指导到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韩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1.结构性缺陷

韩国金融制度是从60 年代初开始,为实现经济赶超型发展战略, 适应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建立起来的。至1997 年危机爆发前,韩国金融制度具有“管制金融、间接融资优势”两大明显特征。

1.1 管制金融

管制金融即政府主导型金融机制, 是指政府直接控制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 并对所有金融机构进行保护, 金融部门只是政府为实现产业政策目标的工具而已, 不是遵循金融原则而是按照非金融原则的行政旨意运行。管制金融具有集中筹集和使用资金的优点,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 采取这种制度安排是有一定的极意义的, 尤其是与韩国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是相适应的。但管制金融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中央银行的角度,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因而缺乏对银行的监管能力,致使金融机构的超负荷经营和金融秩序的混乱得不到有效监管;从商业银行来看,政府对银行贷款进行直接干预,许多贷款以优惠的条件和利率流向执行产业政策的企业集团, 且政府规定央行必须以一定比例对商业银行的这类贷款予以再贴现, 这样, 商业银行就失去了对贷款项目进行评估、筛选的权力,在贷款时只需按政府旨意行事,其结果必然是不健全的投资增多和银行运行状况的恶化。另一方面,银行受政府直接控制的同时也得到了无限制的保护, 就算银行陷入经营困境也决无破产倒闭之虞, 因其可以从政府及货币当局那里得到无限制的保证, 这使得银行经理丧失风险意识,形成道德风险,反过来使银行的自主经营权被进一步剥夺。

1.2 间接融资优势对国外短期借款依附程度高

为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政府于60年代开始就选择了“间接融资优势”的制度安排。所谓间接金融优势即指再融资来源中以银行借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为主。韩国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中,以银行借款、借用外债和政府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在70 —80 年代占80 %,1985 —1994 年仍占60 %左右;直接融资中, 股票筹资在70 —80 年代不足14 % , 1990 —1994 年也仅为15.9 % , 主要是大量利用短期商业票据筹资。间接融资优势使企业过分地倚重银行,风险过多向银行集中。短期商业票据的不当使用, 以及综合融资公司和商业银行又过多地涉及, 这样就形成了巨大的风险。

1.3 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

韩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标准松弛,财务报表无法反映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真实营运状况,股票市场透明度低。债券初级市场虽已成立,但因利率自由化进展缓慢,债券交易指标收益率曲线无法建立,影响次级市场交易,流动性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韩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

1.4 重复投资和拆借经营

据1998 年3 月6 日 韩国产业银行公布的韩国国内企业近10 年来设备投资的分析结果显示,就企业本身来说,并未形成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竞争型的设备投资势态。但在石油化工、钢铁、电子电器、造船、汽车、煤油6 个垄断行业中却体现出了向大型企业的强有力的投资倾向,在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电子、石油化工、造船、汽车等行业。这种投资竞争趋向不仅脱离了现有部门, 而且向新的行业扩展并最终成为产品供过于求、企业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

1.5 庞大的、多样化的、战线过长的生产组织系统

正如韩国一家大企业集团所采用的闻名全球的广告用语所说: 从芯片到轮船都造。譬如仅韩国三星集团一家企业就为韩国国民生产总值贡献了20%左右。大企业集团除了面对不易管理控制和协调等内部问题之外, 过于庞大的组织往往还倾向于采取牺牲利润和股本报酬率来促进自身的成长。

总之,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韩国的金融体制基本上以政府干预为主要特征。在这种体制框架之下,金融监管被作为宏观调节的手段之一,主要服务于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金融监管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的竞争力,而是力图通过政府提供无限担保对国内金融机构实行过度保护,并通

过多元化的分业监管体制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逐渐意识到过度干预金融市场会带来较多弊端,于是开始减少对金融机构的干预,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人误以为减少干预即是放松监管,因而造成了金融纪律松弛,监管力度不够,金融业风险逐渐加大,最终导致1997年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下爆发了空前的金融危机。

2.政府政策的失败 2.1 对起亚集团处理的拖延

1997 年初,韩宝集团倒闭后, 许多中小企业甚至大型企业也在一个月内纷纷倒闭。1997 年7 月起亚局面不断恶化,拒付贷款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此时韩国政府当局并没有认真剖析起亚集团的本质问题, 而是更多地考虑是否将它转让给三星。面对韩国政府的如此反应,许多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商,开始对在韩国的投资感到不安, 并着手迅速回收其已投入的资本, 并不再投入新的资金。紧随其后,国际金融组织对已到期的外汇资金也拒绝给予延期,并把本金收回。因此, 国内金融机构的不良局面不断扩大, 为了金融机构生存不得不回收投向企业的贷款。其必然结果是企业的资金流动因此出现阻碍。为了弥补资金的不足,国内的大企业开始从国外借入大量资金,其结果是韩国的外债速增加。之后韩国政府决定将起亚公有化,即国营企业化错误决定,令外国投资者开始怀疑韩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并对韩国经济的现状感到强烈的不安。

2.2 资本项目开放失序

韩国自80年代初期开始推动金融自由化,对政府拥有的商业银行实行了民营化,逐步放开存贷利率,给银行更大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尤其是从90年代起,大幅放松了对外国投资国内证券与债券市场的限制,并于1992年1月实施新的外汇管制法,解除金融机构境外短期借款的限制,撤除短期外资流动的障碍,取消了对资本项目的外汇管制。但政府干预色彩依然浓厚,为了保护国内企业,对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海外借款等企业筹资管制仍未放宽。资本项目开放的失序,促使金融机构承借巨额短期外债,融通国内企业的长期资金需求,此种以短支长、依赖外债的做法,导致企业财阀的财务结构明显恶化,金融机构呆账增加。

2.3 过早地对外开放

80年代末,美国给韩国施压,就金融开放开始双边谈判。其他外部力量包括七国集团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都在积极推动韩国开放金融市场。一方面为了使本国企业集团不受外国企业影响,韩国在放松短期资本流动管制的同时,保留了对外国投资者长期投资和股权参与的限制,这种不对称的管制和国内不良的借贷文化造成短期债务比例过大;另一方面,在政府对资本流动取消控制的同时,未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造成监管真空。因韩国对资本引进的控制放宽及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吸引外资更为容易。资本市场过大的开放程度和过高的开放速度, 使韩国经济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在金融管制的温室中成长起来的国内金融机构,将无法抵御来自利息差异、汇兑损益,以及外商企业企图通过股票投资收益来收回大量投机资金等对资本市场的冲击,以致造成资本市场的混乱。

2.4 金融监督的疏忽和综合金融社许可证的滥发

因金融监督不够完善,银行之间、企业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对庞大的不良债权视若无睹。特别是综合金融社向东南亚的投资没有得到控制成为最大的问题。综合金融社盲目吸引低于韩国利率的外国资本, 无任何经验的综合金融社买入利息较低的短期资金, 用以购买东南亚、韩国,甚至俄罗斯的高利息长期债券。综合金融社完全没有考虑高利息债券的高风险, 将借入的短期资本全部投入到长期债券当中,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风暴一来,综合金融社的这种长期债券变成了一张废纸, 与此同时,为长期债券提供担保的国际金融机构, 也开始要求其偿还债务。迫于无奈, 综合金融社在国内的外汇市场上购买美元,由此,美元的价格也随之上升。外国金融机构很快就了解到综合金融社在海外的负债高达数百亿美元, 并开始抽走资金, 综合金融社为防止事态继续恶化,开始动用一年的短期甚至一天的超短期信贷, 欲堵住这个缺口, 以债还债的恶性循环形成了。

2.5 滞后的危机意识

早在1996 年中期,综合金融社的变换投资行为就亟待改变,而且,国内金融机构在海外调拨资金的能力不断减弱, 发生外汇危机的可能性极大。许多外国言论界对韩国的金融危机提出过警告, 但韩国政府不仅没采取相应的措施, 还把时间浪费在了对该评论的指责和反驳上, 而且, 为了保持原有汇率, 浪费了大量的外汇,导致外汇危机

更加恶化, 最终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在1997 年11 月21 日这天向IMF 申请金融贷款。

二、韩国金融改革的措施

1997年12月,韩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83亿美元的援助后,开始了IMF建议的一揽子改革,其中主要有:金融体系改革、金融机构重组、处置不良贷款、调整金融环境等。这些改革尤其是金融体系的改革对韩国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韩国金融体系改革和重组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重整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体系重整是韩国金融改革的首要工作。为重整金融机构体系,韩国政府迅速成立专门机构,负责金融机构重整的监督、评估工作,并注入大量公共资金,改善银行资产质量。例如,成立了独立的金融监管委员会(FSC)和金融监管服务部(FSS),专门负责全体金融机构的监理工作,并指定韩国存款保险公司(KDIC)、韩国资产管理公司(KAMCO)等机构,协助金融机构加速重整。

韩国金融机构重整的目的,是大力整顿有问题的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机构的合并、重整,改善金融机构过多的现象,以提高经营效率。

2.进行金融法制再造

金融法制再造主要围绕金融检查与监理标准一元化和强

化金融规范进行。为整顿金融秩序,韩国政府通过设立金融监督委员会(FSC),由其制定统一的监理规范,并统筹金融检查工作,监督全体金融机构的营运,实行金融检查一元化。

韩国缺乏严格的金融规范,加上金融机构与大财阀关系密切,未能有效评估信贷质量,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韩国政府将强化金融监理规范,列为金融改革的重点。其主要措施包括:①实施新的资信分类与备抵放款损失提列标准;②强化会计标准;③提高对单一借款者的授信限制;④改善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等。

3.整顿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

为改变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开放失序的状况,韩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修改外国投资法规,鼓励外国直接投资;②实行资本交易自由化和外汇交易自由化;③开放金融市场,韩国政府陆续开放了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与货币市场。韩国政府通过重整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法制再造、整顿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和促进金融市场开放,对韩国的金融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和调整,取得显著成效。逐步实现了经济恢复增长、金融形势好转、金融市场更加活跃、银行营运状况得到逐渐改善。

三、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早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 我国政府就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围绕“金融安全、经济安全”的目标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改

革措施, 这是我国没有遭受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正面冲击的主要原因。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促进经济展过程中所选择的金融制度安排与韩国有不少相似点,金融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各项改革的阻力在逐步加大。因此,在化解金融风险和健全金融制度过程中,应当从邻国的金融危机和金融制度变革中吸取深刻教训。

3.1 合理发挥政府在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金融体制改革中,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既要统领全局、时刻掌握经济发展状况,又要科学地落施改革措施,使我国经济能够防攻有度。金融体制变革中,韩国政府起到引导、支持和保障的作用,在政策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政府提倡权责分明,并且不过分干涉,而是充分让金融机构发挥自身的管理自主权和独立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外部监管方面的事务,政府责无旁贷地进行监管处理,从而保障金融行业的顺利发展。从以上韩国政府的作法中得到的启示是,中国也应该借鉴政企分开的理念,合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高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帮助,而不该越权干涉企业内部的管理事项,在处理金融机构非法贷款的同时应加强对其的监管。

3.2 建立健全金融调控监管体系, 强化金融监管

在设立了中央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大调控监管机构的基础上, 要注意维护它们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形成有效监管。首先,促进监管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建立高效合理的政策协商体制和信息分享平台,填补监管漏洞。如效仿韩国建立监管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协调金融监管的工作并作定期审查。此举不仅有利于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提升金融监管品质。其次,应该重视汇率体制的改革、稳定汇率政策,避免出现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货币贬值的状况。另外,可考虑建立由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市场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资金来源。

3.3 适度地加强金融领域引进外资的力度

为此要大力提高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场竞争意识,逐步降低少数国有银行的垄断现象,尽管四大国有银行已经对国外的银行实行了国民待遇,但是想要打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仍然要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强制控制。适当地引进外资有利于提高对本国银行的治理水平、促进风险体制改革,亦是国有银行走向海外的关键所在。

3.4 切实提升融资的效率和质量

在大面积借鉴韩国等先进国家的经验的同时,我们对中国的国情要有清醒深刻的认识,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的金融领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我们更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近期美国信贷危机对国际金融的冲击力之所以如此之大,究其原因是金融过度虚拟化从而引发金融资产价值的过度膨胀。引以为鉴,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必将带来金融资产总量的增加,我们不能只看到现实资产的增加而忽视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

3.5 经济政策应当稳步推进

利率自由化和对外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改革不能操之过急,应当逐步推进。此外,就金融改革本身来说, 由于改革涉及各方面利益的调整, 因此, 要对改革过程中的阻力有充分的估计, 对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形成合理的预期,注意加强领导和统一部署。

从我国国情来看,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金融体系及金融市场仍旧非常不成熟,在许多方面仍然落后,所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仍然要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之一,政策金融仍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国的政策金融将与韩国大不相同,它一方面要彻底从旧体制中摆脱出来,一方面又要适应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市场化色彩。我们相信,这样的政策金融能够最大限度的逼近市场运行效果,同时又能够避免韩国政策金融的各种弊端,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6.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论文参考 篇六

若以198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并同时通过恢复或组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经营中国人民银行过去承担的相应领域的信贷与储蓄业务,中国人民银行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等为起点,中国的金融领域的改革、发展和开放已经走过了23年里程。尽管到目前为止,市场化、现代化、规范化、开放性的金融体系还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金融领域的改革、发展和开放的任务仍然艰巨,甚至在配合近30年来的整体改革开放和支撑超过9%的年均高速经济增长中在金融领域累积了一些矛盾和风险,但中国金融在改革、发展和开放三个方面取得了不容否认的显著成果。

一是建立起了系统完整的金融组织体系。过去很长时期内,中国的金融机构只有一家——中国人民银行,它既承担中央银行任务又具体办理大部分银行业务。经过改革开放以后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业监管,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新型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的新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可以说,世界上先进国家拥有的金融机构,我们大部分都建立了。金融机构不仅种类非常齐全,而且数量十分庞大,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重要的是,除了政策性金融机构外,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基本都实行股份制,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进行严密管理,机构运作效率明显改善,能够更好地适应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并且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实质性转变。由高度集中的、单一的银行金融机构转变成多元的、专业化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体系。作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垂直型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一切信用集中于国家银行。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这种单一的银行体制已经被专业化的多元银行机构体系所替代2006年底,银行类金融机构已经达到21759家。其中,国有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13家,城市商业银行113家,农村合作银行80家。这种多元的产业组织机构,不仅加强了金融服务的专业性,而且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格局。

二是发展和创新了金融业务与金融手段,金融市场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创新。改革开放以后,在全球金融创新浪潮的带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继承、发展和创新了金融业务与金融手段。在金融业务方面,除了传统的存贷款和结算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咨询业务、代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等几乎一应俱全,种类非常丰富;除了期货期权及其他衍生品业务稍弱一些,其他世界上存在的金融业务,国内基本上都拥有了。现在,自动存取款机随处可见,网络银行、手机银行、信用卡等等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金融服务手段实现了现代化和高级化。金融业务的拓展和金融手段的创新,极大地满足了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产品也在不断地丰富,这主要体现在:

①依托银行间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2005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市场化方向,在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行政审批,完善债券发行市场化机制;依托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场外市场,发展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建立健全市场化约束机制,逐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和风险分担机制;成立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加强债券场外市场自律管理;大力加强托管结算、交易、清算等基础设施建设。

②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债券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市场体系日益成型,已形成以银行间场外市场为主、交易所场内市场为辅,场内外市场并存、分工合作、互通互联的债券市场体系。产品品种日益丰富,顺应市场需求的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地方政府债、汇金债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参与主体不断丰富。基础制度不断完善,较好维护了市场秩序、保护了各方权益。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债券发行管理不断优化,市场化定价程度逐步提高,信息披露制度对相关主体的约束力持续强化。2010年前三季度,债券发行量(含央行票据)达8.1万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72.7%。债券市场规模已跃居亚洲第二、世界第六。

③同业拆借市场和票据市场迅速发展。2007年7月,人民银行颁布《同业拆借管理办法》,此后同业拆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2010年前三季度,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成交20.3万亿元,较2005年同期增长20倍。2007年,人民银行牵头制定并在全国推广统一的票据市场交易合同,票据市场交易标准化建设迈出重要一步。2010年前三季度,商业汇票累计签发8.62万亿元,较2005年同期增长1.76倍,累计贴现18万亿元,较2005年同期增长2.8倍。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管理、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提高了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④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加快发展。2005年以来,外汇市场产品日益丰富,交易系统不断完善,初步构建了由柜台零售市场和银行间批发市场组成、多种交易方式并存、覆盖即期、远期和掉期等各类基础外汇产品、价格联动、分层有序的外汇市场体系。同时,黄金市场产品逐渐增多,参与主体持续扩大,服务体系日趋完善。2010年前三季度,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成交量达4613.89吨、成交额1.19万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593.1%和1458.7%。加快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发展对完善和丰富金融市场体系、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在前30年以及在改革开放初期,金融市场的概念是禁止的。市场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谁提“市场”概念,在政治上就会冒风险。1984年由20位硕士研究生提出“开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金融市场”从而有了思想突破后,经济理论界关于金融市场的议论逐渐增多,开放金融市场的一些方案和建议也由理论工作者分头提了出来。理论先行,实践紧跟,没有多久,社会主义金融市场就在中国产生并发展了起来。到现在,不仅开放了金融市场,建立起了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子市场,而且整个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了。金融领域的市场化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机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幅提高。

①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香港和上海两地成功上市。开发银行已由政策性银行改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方案基本完成。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前期研究工作正式启动。积极配合财政部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促进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改革平稳进行。通过改革,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日益完善,经营管理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资产质量大为改观,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三季度末,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1.6%、11.4%、11.7%、11.6%和12.5%,均较2005年末明显提高;不良贷款率为1.15%、2.08%、1.10%、1.14%和1.22%,呈逐年下降趋势。

②农村金融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改善。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产权制度和内部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历史包袱初步化解,资产质量不断改善。截至2010年9月末,对2408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发行专项票据1699亿元,对其中的2366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兑付专项票据1650亿元,兑付进度达到97%。对新疆等四省(区)发放专项借款21亿元。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截至2010年8月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334家,其中开业271家(村镇银行233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30家),各项贷款余额411.3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23.4亿元。各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2167家,注册资本1356.33亿元,贷款余额1438.04亿元。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和运行效率,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2004年10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实现“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十一五”以来,人民银行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建立健全市场利率体系。2007年上海银行间市场拆放利率(Shibor)正式运行并逐步确立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地位。2008年10月以来,商业银行利率自主定价空间进一步扩大。

五是金融业的国际化也得到极大提高。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近二十年来,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努力提高国际化水平。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努力缩短与国际先进金融机构的差距,增强自身发展活力;通过对外开放,促进我国金融业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接受国际竞争的考验,提高国际竞争力;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各类资本,壮大我国金融业的整体实力,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①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大幅提高。取消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进一步简化结售汇审核程序,允许跨国公司在集团内部开展外汇资金运营,提高个人年度购汇总额,大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逐步放宽资本管制,取消对境外投资购汇额度的限制,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实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促进资本双向流动。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7大类共40项资本项目交易中,除跨境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等仍严格管制外,其他项目已实现一定程度可兑换。在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不断加强和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拓展多元化投资,确保外汇储备资产总体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②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取得重大进展。2009年4月,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0年6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国内试点地区扩大至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业务范围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截至2010年三季度末,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1970.8亿元。同时,允许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清算行和境外参加银行使用依法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增加人民币保值增值渠道;开展跨境项目人民币融资和资本项目个案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稳步推进,顺应了国内外市场的意愿,拓宽了境外人民币资金的来源渠道,满足了企业跨境业务多元化的需求,进一步密切和巩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贸联系

③国际和地区金融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国际地位和影响日益提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决策部署,主动参与应对危机的国际和区域金融合作,努力改善我经济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相关准备工作,研究提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改进国际金融组织治理、完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一揽子建议,为我参与国际社会危机救助与全球经济金融结构治理、提高在国际社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做出了积极努力。正式加入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等国际标准制定机构,深度参与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讨论和制定。推动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我国份额占比将升至6.394%,排名跃居第3位。加入世界银行治理结构改革高层委员会,积极推动世界银行治理改革。妥善应对国际社会提出的金融援助要求,先后签署8份总规模为8035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积极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欧央行工作组等重大机制化活动,宣传和阐释我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改革,增信释疑,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舆论氛围。加强东亚金融合作,建立中日韩央行行长会议机制。推动成立总额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东亚地区的多边救助机制从设想变为现实。与港澳和台湾地区的金融合作进一步推进。

这些都说明了金融业的国际化得到极大提高。过去很长时期内,只有中国银行设有境外金融机构,国内也没有外资金融机构营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有了极大提高。不管是保险业,还是银行业,我们既在源源不断地“引进来”,也开始尝试“走出去”了。国外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的分支机构越来越多,业务规模越来越大;国内主要金融机构都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加强了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业务联系。国内部分金融机构已成功境外上市,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国开行等都已在境外开设分支机构,银联卡目前可以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这些都说明中国金融业已经开始进军国际市场了,国际化程度有了大大提高。

六是中国人民银行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1983年,国务院出台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从此不再办理针对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业务,成为专门从事金融管理、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政府机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过去承担的相应领域的信贷和储蓄业务等分解到组建和发展起来的专业银行。在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进一步将中国人民银行的首要职能确定为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从199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即加快改革步伐,加强货币信贷集中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集中行使货币发行权。总量调控权、基础货币管理权、基准利率调节权;转换其分支机构职能,改革总行内部机构;把货币供应量作为宏观监控重要指标,逐步综合采用多种调控手段;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增强金融监管力量等。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的生效,使得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中央银行的地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其工作重点也转向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人民银行适应经济金融的体制变革与快速发展,宏观金融调控职能和调控手段不断强化。当前,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金融政策,不仅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世界经济都会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的松紧,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重要目标。1997年组成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为中国人民银行币政策制定、实施的科学化提供重要保证。1998年l1月开始,改革原有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撤销省级分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9家分行,以便建立货币政策的区域性研究制度,强化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责任制,中国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职能正在逐步完善。“十一五”时期,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较快、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局面,人民银行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不同时期经济金融运行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把握货币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既有效保持了币值稳定,又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同时,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建立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提高金融体系整体抗风险能力。同时银行和法律业加强立法,努力健全监管制度。在清理数千件有关银行金融机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核心的系列法律的颁布和修订,为银行业的依法监管和守法经营提供了依据。不仅如此,2003年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其负责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同时,修改了《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和加强了中国人民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专业银行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贷款责任制,逐步加强了自我约束机制和风险管理。1998年1月,对国有商业银行取消了贷款限额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

不可否认我国金融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一些重大突破,并在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金融体制的改革远远落后于实体经济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最终必将影响到实体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6年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将以其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高效的市场营销机制以及雄厚的资本实力等优势,与中资银行展开全方位的竞争。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当前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可从两个方面得出初步判断。

首先是储蓄—投资转化率。社会资金转化为投资通常有三个途径:一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以信贷资产形式发放给资金需求者;二是通过财政资金如国债的形式转为投资;三是通过资本市场如股票、债券等形式转为投资。在财政融资方面,尽管我国税收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2003年已接近20%,但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指标30%—40%相比,仍相距甚远,更何况财政支出具有很强的刚性,且大部分支出为非生产性支出。在证券融资方面,由于资本市场的不规范,近年来其占比更有明显下降。由于上述两个融资渠道相对较弱,银行信贷仍然是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主要途径。从2000—2003年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情况可以佐证以上的分析。2000年,贷款占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总量的比例为69.7%,国债占比17.8%,企业债占比0.6%,股票占比12%;到2003年,贷款占比升至85.1%,企业债占比微升至1%,国债占比降至10%,股票占比降至3.9%。

根据人民银行和西南财经大学联合课题组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自1995年我国商业银行首次出现存差约0.3万亿元以来,到2003年末存差已经扩大至4.9万亿元,大量资金沉淀在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未有效转化为生产性资金。

另外,国内储蓄过剩与外资大量涌入并存的现象存在,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国内金融资源的浪费,反映了储蓄无法顺利地转化为投资。

其二是M2/GDP指标。大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表明,M2/GDP指标过高,通常反映出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2003年末中国M2/GDP比率已经达到189%,2004年6月末上升到200%,远远超过一般国家100—150%的正常水平,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尽管这里面有货币化进程的因素,但M2/GDP这一指标的持续上升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信贷推动特征,而且信贷资产的运用效率趋于下降,不能不说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存在问题。

另外,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和绩效可以说代表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绩效。但是,按照英国《银行家》杂志2004年第7期公布的全球性1000家最大商业银行最新排名和主要财务数据,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按资产排名分别为第20位、第28位、第33位、第41位;按绩效排名则分别为第85位、第83位、第69位、第81位。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2006年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之时,外资银行将于中资银行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展开全面竞争,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形势是何等之严峻。

第二,融资结构扭曲,金融体系内风险向银行集中。

目前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衡,我国间接融资比例过高,增加了银行贷款风险,制约了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从国内金融市场整体融资结构来看,2003年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约为3万亿元,占融资总量的85%,而同期股票、国债、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新增规模为5340亿元,只占融资总量的15%。再进一步具体化,从2001年、2002年到2003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融资的比例分别为75.9%、80.2%和85.1%,2004年第一季度上升到93.8%。可以看到间接融资占有绝对比重,融资结构严重失衡。

按照金融运行的一般规律,短期资金需求主要靠银行贷款,即间接融资的办法予以解决;长期资金的需求主要靠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可以避免用短期资金来源解决长期资金需求的种种弊端和风险。然而,目前我国的现状却是,90%的长期资金需求都是通过商业银行以间接融资渠道解决的。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资产来源又是以短期资金为主,从而产生了短存长贷引发的流动性问题,蕴藏着潜在的金融风险。

第三,直接融资体系内结构失调。

一是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不平衡。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债券市场的融资规模通常是股票市场融资额的数十倍。我国的情况则相反,2002年末,中国GDP总值为10万亿元,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的未清偿余额为35000亿元,相当于GDP的35%。其中,企业债券的地位更是微不足道:它的未清偿额不到1000亿,占GDP总额的比重不足1%。

与债券市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自1991年开始,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市价总值、交易规模等,逐年攀升。截至2003年底,我国股票市场的市价总值4万多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36%。股票市场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的比重在调整中也逐步上升,2004年第三季度这一比重达到了4.8%。

二是在债券市场中,企业债的发展严重滞后。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品种主要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特种金融债和企业债四大类。从1994年开始中国国债发行规模呈现跳跃式增长,2004年中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已近7000亿元人民币。同时,政策性金融债发行总额也呈快速增长态势。2004年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总额已达到4298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债券市场中发行规模仅次于国债的券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10余年来,在多数年份中,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都不超过500亿元。从2004年的情况看,截至2004年11月底,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筹资1273亿元,通过债券融资245亿元,企业债券融资仅为股票融资规模的五分之一。

二、对策建议

第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实体经济背景。

现代金融体系存在的基本价值就是积累资本,配置资本,资本的配置效率依赖于金融体系。但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不仅仅依赖于金融体系,它还更多地依赖于金融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国有企业的效率。国有企业承担的过重的政策性负担,使之在愈来愈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举步维艰,但无论如何,融入市场,加快自身的市场化步伐是国有企业的唯一选择。

因此可以说,国有企业攻坚战与我国金融体系建设是站在一条船上的难兄难弟,患难与共,祸福同享。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必须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攻坚战步伐,以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条件和前提。

第二,以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化进程为核心,进一步完善金融产权制度。

完善我国的金融产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要加快金融产权的多元化进程,允许各种投资主体投资金融产业,实现金融主体成分的多元化。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产权主体控制金融,都要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失败负责,不得存在任何形式的经营失败成本转嫁,即真正实现金融产权的完整化。只有把金融机构转嫁失败成本的路堵死了,金融机构的成本才是真正内在化的完全成本,预算约束才是真正的完全硬约束。

目前的一个着力点是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力度。核心是股权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形成相互制衡、有效约束的内部治理机制,将国有商业银行还原为真正的金融企业,使其逐步建立灵活有效的经营机制,真正以利润最大化或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同时,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也有利于强化外部监督,促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

目前,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关键,是尽快出台2000年以来一直加紧修订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放松一级市场管制。一是改审批制为核准制,并逐渐进步到注册制。二是打破对发债主体的限制。三是放宽所募资金使用限制。四是实行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五是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该大力培育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养老基金、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市场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7.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篇七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金融活动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金融全球化下, 信息跨国界的传播和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加速, 国际金融市场规模扩大, 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然而, 金融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运行格局, 并使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在“牙买加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的, 也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 它既没有同一的汇率安排, 也没有明确的本位货币, 各国的经济政策行为也难以受到约束。当爆发金融危机时, 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国共同遭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加深,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 极易受到攻击。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爆发的多次金融危机, 究其根源就是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矛盾的凸现。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进入衰退期, 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转移。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并未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相应的话语权, 因此他们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意愿极为强烈。随着近年来其影响力的逐渐扩大, 改革的呼声也更加高涨, 发达国家已无法再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金融全球化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引发的问题

(一) 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 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的增长速度。而且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短期国际投机资本数额仍在不断膨胀。跨国资本流动, 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 正是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短期性国际资本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反过来, 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又强化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这些基于套利性动机的短期国际资本总是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缺陷伺机攻击, 并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随后, 当短期国际性资本大批逃离该国时, 又会将货币危机放大成银行危机、金融危机、甚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衰退。

(二) 导致国际储备供求矛盾深化。

国际货币体系决定国际储备体系, 在现行的多元货币体系下, 一国的储备资产中的特别提款权、储备头寸和黄金储备是相对稳定的, 这时, 外汇就成了一国增加国际储备的主要手段。通常来看, 外汇收入的增加来源于国际收支盈余, 这样在国际收支差额与外汇储备的关系上, 一些国际收支长期盈余的国家外汇储备需求较低, 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过剩, 而赤字国虽有强烈的外汇储备需求, 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短缺。于是, 就出现了国际收支差额对外汇储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矛盾。

此外, 国际储备的供求矛盾还体现在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的不平等上。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 他们可以轻松的通过货币发行和货币互换来取得外汇储备, 但是他们作为发达国家往往又都是国际收支顺差国, 有大量的外汇储备积累。对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 他们只能通过增加出口来取得外汇, 但是这些国家往往是发展中国家, 出口能力有限。这样, 在国际储备的管理中,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 迫切需要储备的国家面临储备短缺, 而不需要储备的国家反而出现储备过剩。

(三) 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混乱。

多元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允许各国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采用不同调节方式, 但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外, 其他几种调节方式都由逆差国自行调节, 并且国际上对这种自行调节没有任何的制度约束或支持, 也不存在政策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异化, 他的主要义务由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护固定汇率、为严重逆差国提供资金援助及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常项目交易的多边支付体系, 转移到了维持货币的自由汇兑, 因为他假定自由浮动的汇率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 无需过多干预。这样, 当部分逆差国出现长期逆差时, 由于制度上无任何约束或设计来促使逆差国或帮助逆差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逆差国只能依靠引进短期资本来平衡逆差, 而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在国际收支调节问题上的这种混乱状态, 成为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矛盾的集中体现。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想

(一) 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和作用。

早在1969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暴露之初, 基金组织就创设了具有超主权货币性质的特别提款权, 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缺陷, 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于特别提款权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 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 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 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因此, 当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推动改革特别提款权的分配, 考虑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实现对现有储备货币全球流动性的调控,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不合理的份额制, 应综合考虑一国国际收支状态和经济规模来调整份额, 以此来降低某些经济大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另一方面继续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份额, 扩大其资金实力, 以便有足够的可动用资金来应对危机。

(二) 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和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重要的载体, 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被弱化和异化, 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广泛的改革。 (1) 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援助的范围, 强化其国际最终贷款人的职能。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缺乏一个国际的最终贷款人, 显然是难以应付国际货币危机的;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实行资金援助时, 不仅要考虑恢复受援助国的对外清偿能力, 还要考虑促进其经济发展。这就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应改变将短期内恢复受援国偿付能力作为唯一目标的做法, 并把重点放在危机防范而不是补救上; (3) 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测和信息发布功能。当成员国经济出现问题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义务对成员国内经济政策提供建议, 并为投资者和市场主体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4) 促进交流与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加强与成员国交流的同时, 还应积极促进成员国之间或成员国与其他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改善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性。

金融全球化为资本的无序流动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各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 世界上主要货币的汇率大幅度波动, 为发展中国家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成本, 也使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 发达国家应主动担起责任, 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这就要求各国加强国际金融的合作与协调, 这是确保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基础。从国别上看, 这种合作与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协调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各发达国家之间应经常相互协调与沟通, 共同承担起应有的国际责任, 并以积极的态度, 加强各国在货币和经济政策方面的合作, 以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二是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关系。在支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 更多地考虑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注意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三是加强区域性经济货币政策的合作。在总结欧盟与欧元经验的基础上, 加强一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共同探讨区域性货币合作的有效途径, 以抵御外部危机对该区域经济体的冲击。此外, 从加强合作的领域看, 还应加强国际金融经营环境、国际金融内部控制、国际金融市场约束以及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

(四) 建立和加强国际金融监管。

在金融全球化下, 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督机制已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制度包括: (1) 提高信息透明度, 公开披露有关信息; (2) 抑制国际范围内短期资本的无序流动, 特别是加强对“对冲基金”、离岸金融中心的监管。对对冲基金以及其他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已成为国际货币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3) 加强对银行的跨境监管。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某些国际性银行经营转移到管理不严的离岸避税港, 以便规避国内的管理和监督, 这无疑中增加了资本无序流动的风险。因此, 对银行的跨境监管是国际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

摘要: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金融联系更为紧密, 也使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 再次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

参考文献

[1]冉生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国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及改革方向.上海经济研究, 2009.2.

[3]周文贵等.国际货币体系论.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

8.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改革 农村金融体系 新农村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1.中国农业银行虽然实现商业化经营,但仍然承担着“支农”的重任,而实际上农业银行为了实现规模经济从1995年到2004年机构数目就由67092家下降到31004家,严重弱化农村的金融服务。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实行资金封闭运行,贷款有财政补贴,以保本微利为原则主要承担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任务,集中把农产品投入流通环节,即收购和储蓄环节,从而变成了粮食部门的出纳,而对于急需政策资金的农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的信贷业务所占比例非常小,使得农业发展银行空有“发展”之名而无发展之实。

3.农村信用社亏损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2005年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514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7%,其中55%的信用社出现资不抵债,支付风险不断加大。

4.民间借贷大量存在。现在由于“贷款难”问题的普遍存在特别是农民自身没有财产可以抵押,所以就给民间借贷以存活的空间。从借款来源看,农户价款中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较低,民间金融特别是民间借贷比重较大。根据央行的一个研究课题显示,农户从民间金融中介处借贷比重约70%;正规金融中介贷款比重约25%左右。

二、对我国农村金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历史原因。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赶超战略”思想仍然广泛存在。建国初期,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便采取对我们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的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为了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实行赶超战略的决策,可是当时由于我国经济基础相当薄弱,资本相当奇缺,国家为了保证工业化建设必须人为压低资本价格,并且压低农产品等价格保证工业化建设,即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强行发展工业。改革开放后,虽然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农业,但是由于农业本身具有弱质性,发展相对缓慢,因此各个地方为了取得短期内的经济成果仍然是片面强调工业而忽视农业的发展。

2.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和各银行机构的利益驱动性促使资金从农村流出,造成农村资金匮乏。由于农业作为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属于比较利益差的弱质产业,加之,农业贷款一般期限较长,风险较大,受益的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所以各银行机构从收益角度出发纷纷压缩农村贷款,把较多的资金投向风险相对小、回报相对高的城市地区。

3.农村金融体制不健全。我国各项金融机制不健全,不能够为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首先,各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给大量非法违规操作创造了条件,使得很多本来是用来“支农”的资金被转移。其次,各金融机构合作性差,为了自身规模的发展壮大把资金都投入到收益高的行业,对于农业这样的弱质产业投入过少。再次,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比较晚,加之我国农业保险风险大,并没有实行农业强制性保险,存在大量的逆选择,而政策性支持又比较少,所以基本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涉足该领域。

三、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1.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首先,各个地方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展方向。各地方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决定自己的发展道路,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可以继续走合作化的道路,确保“支农”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则可以选择股份制,除做好基本工作,还可以跟农业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进行竞争。

其次,政策上给予优惠,减少农业贷款难度。在税收上,考虑到农村信用社当前“支农”的重任,可以先对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实行优惠税率,提高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在利率上,适当增大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浮动空间。

再次,实行信用社存款保险基金制度。当前既可以通过这个政策为农村信用社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还可以保护农民的利益,避免金融风险。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

(1)扩大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为保证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证。长期以来,农发行的运营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以后,国家应该除通过多种途径把邮政储蓄资金向农村回流,农发行还应该多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甚至在国外公开筹集资金。

(2)扩大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延伸机构,扩大服务对象,适应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面很窄,功能发挥不充分,成了粮棉油流通领域的政策性银行。截至2005年6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7293亿元,其中粮油贷款6033亿元,棉花贷款1165亿元。因此,当前农发行应该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产品生产等方面的投入,将营业网点铺设到县级及中心乡镇,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3)农业银行的改革。抓住农村市场,经营管理重心下移,适应农村贷款需求。一方面,农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面向县域地区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等为中端市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城镇化建设等的高端市场,所以贷款的数量不会太大,适当把贷款权力下放,有利于农业银行更好的为农村金融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现在其他三家国有银行都是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为目标,在改革中普遍采取了撤销县域农村地区营业网点、收缩基层业务减少基层人员,缩短管理链条等将业务的重点转移到大中城市,这样就给农业银行进一步占领农村市场创造了机会。

参考文献:

[1]闫永夫:《中国农村金融业——现象剖析与走向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出版

[2]郭田勇:《农行改革:经营管理重心下移是关键》.《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5月31日

[3]肖俊彦:《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思路》.《国研报告》,2006年3月

上一篇:思索与尝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下一篇:督导总结报告(0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