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议书

2024-10-14

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议书(共13篇)

1.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议书 篇一

青年志愿者安全协议书

甲方:

乙方:

志愿者安全是志愿者服务的根本保障,为了搞好我镇青年志愿者服务期间的人生安全,维护志愿者的根本利益,加强志愿者管理工作,预防青年志愿者服务期间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地实情,特制定本协议。

1、青年志愿者要牢固树立“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责任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分工协作、积极配合、严格遵守、加强督促,确保安全、健康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志愿者的安全健康管理由政府、服务单位及志愿者三方共同负责

3、志愿者的安全健康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团委为志愿者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监护者,服务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志愿者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4、服务单位要规范安全健康管理工作,对违反安全规定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志愿者在服务期间,不

得随意外出,如有外出活动,须向服务单位申请批准后方可外出。

5、志愿者自发组织集体外出活动,必须向所在服务单位写明外出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活动组织者、参与者,经服务单位,方可组织外出活动。

6、志愿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造成自身安全的,由志愿者本人承担一切责任和后果。

7、志愿者如出现人生安全收到威胁时,应及时向服务单位上报,并要求服务单位给予解决。

8、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因个人原因忽视安全问题、违规操作等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或未经组织批准擅自行动发生意外事故的,由志愿者本人承担一切责任和后果。

9、志愿者在节假日期间,需离开服务单位的,志愿者必须提前向服务单位和直属部门请假,并具体说明出行的行程、目的地、联系方式,志愿者正常休假和请假期间应与服务单位和团委保持必要的联系;志愿者返回服务单位后,要及时向服务单位和团委销假并报告相关的安全情况。

10、志愿者应自觉维护服务地的稳定,不得参与危害社会稳定的活动,不能有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11、志愿者应严格遵守服务单位的纪律,听从服务单位的调配,服从服务单位制度。

本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年 月

年 月 日 日

2.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议书 篇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规模也在随之扩大。目前,它对社会的作用和价值已得到大众的充分肯定,激励问题也成为大家值得关注的核心。志愿服务是志愿性、公益性、无偿性的,这让多数人只看到了志愿者的服务精神、奉献精神,而由此忽略了一些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期望满足度。大学生有着专业的知识技能及知识架构,是当今青年志愿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他们的特征、期望,进而研究激励措施非常必要。

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期望要素

期望是个体单向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处于变化中的动态心理状态。通过研究把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期望的影响因素主要归结为以下两个: 第一,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本身的特征。像个体因素( 如年龄、当前所处年级阶段等) 和认知水平( 如个体素质、责任意识等) 。第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需求的特征。所受的教育程度影响,他们对更高层次上的需求更为强烈。除了物质需求,他们更看重组织的认可和尊重、自我价值实现、今后发展及社会的肯定等精神层面的追求。江西各高校志愿者的期望要素主要包括: 个人发展与培训、情感交流、物质保障、权益保障、奖励、尊重等。

三、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期望满足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期望满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活动内容不具有吸引力。参加志愿组织是想奉献爱心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很多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加入组织后都带着深深的失望,因为组织开展的活动没有挑战性,创新性,其专业知识得不到发挥。根据前面所提的影响因素,他们更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与发挥。

其次,情感沟通不畅通。大学生参加志愿者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交友,这对个人的交际圈发展也有利。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志愿者没有足够的情感交流: 一半多的成员对组织归属感不强,组织作为一个“家”但是却不能给成员归属感,另外,40. 95% 的被测人员认为和组织其他人员相处不融洽。

第三,志愿组织奖惩制度不完善。志愿组织是一个组织,故必须要有自己的组织结构,特别是公平的奖励制度。组织一旦出现不公平的现状,成员会对组织失望从而背离组织。对于奖惩制度的测量可以看出,基本符合和不确定所占份额都是在36% 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组织的奖惩制度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不是很满意。

第四,志愿组织激励措施不到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对组织的满意度低,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组织的激励措施过于单一。调查显示,14% 的被试者反映自己所在的志愿组织没有任何激励措施,而两部分比重较大的激励措施是颁布荣誉称号,高达36% ,学校德育加分也占了33% 。再对比一下参加志愿服务的目的:

图1中可以得知: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对学校奖励( 颁布荣誉称号、德育加分) 的期望并不是很大。大学生志愿者与志愿组织的契约关系无法长久的很重要的原因: 志愿组织激励措施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期望相差太远。

四、构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激励措施

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适当、恰切的激励是必不可少的。提出以下几点主要的激励措施:

1. 创新活动设计。如今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喜欢追求新潮,热爱挑战,不安于现状,但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较传统,创新性服务内容较缺失[1],从而造成了期望与现实的矛盾。因而改变组织的内容与形式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创新工作设计能大大提高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进而有效维持与组织的契约关系,解决流动率大的现状。创新工作设计可以概括这几个方面: 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任务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反馈。要使人员不变动情况下,高质量完整性地完成一整个项目,不仅仅是加强志愿活动重要性的宣传,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体验到工作的意义,以及在志愿活动中获取感动,获取志愿服务的本质意义。技能的多样、任务完整性和重要性则对志愿活动项目完成的方式与角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完善组织体制建设。由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都是自愿无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所以如若志愿者组织内没有健全的内部结构制度,那么这个志愿组织就会没有凝聚力形如一盘散沙,所以设置和执行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很必要的[2],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再次,团结就是力量,因而集中组织的每个人来凝聚成一股中心力量也有利于形成正面的团体形象,使得组织的顺利开展,成长及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体制不是一成不变,它需要不断的改变以更好的让组织长久发展。而每个志愿者就是制度的建设者,所以组织需要重视每一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及时给予他们来自组织的对其服务工作的认可与肯定,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来自不同层面的重视,形成强烈的组织归属感。

3. 物质激励。虽说志愿服务是无偿的、志愿的、公益的,但是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高校学习的他们,大部分人的生活费用都源于父母。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无偿志愿服务的同时,还需要他们自己贴钱,辛苦付出之余,不免会打击其继续服务的积极性,所以志愿经费必须能够支持志愿活动的开展。这就使得他们对于志愿服务基本物质保障需求显得更为明显,若是志愿组织经费不充足,是无法长期开展志愿活动的。所以志愿者活动要能长远的发展壮大下去,必须要有物质保障。

4. 情感激励。作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个人,在没有薪酬激励,仅靠无偿奉献的的情况下,他们所需的情感慰藉和心灵沟通显得更加重要,其中包括组织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沟通、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内部各成员的沟通以及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与外界的沟通。这种及时情感沟通有利于组织与个人间、群体内部以及社会对志愿者的支持与理解的传达。组织内部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加强组织成员间的互动与了解,形成成员间的情感纽带。与社会群体之间可以开展反馈活动,了解志愿活动的完成结果。另外,在他们获得组织对其工作肯定的同时更期望能得到相关奖励,得到相关荣誉证明,使得内心荣誉感增强。

5. 差异化激励。大学生志愿服务目的呈现主流特征,带有明显的利己型动机[3],故要实行激励差异化以适应不同的个体情况。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有着不同性别、学历及政治面貌、社会背景。期望需求是不一样的,因而根据期望需求的不同来确定激励方式,设计多样化的激励内容和实施方式,以求得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整体期望的满足。实施区别激励应注意的问题是: 在“差别化”激励的同时,应以“公平”为前提,抓住时机。志愿组织作为一个公益性组织,其激励就应更加注重公众尊重、荣誉等精神激励。用多样的激励措施来满足志愿者不断变化的期望需求,同时志愿者组织的激励活动应与志愿组织文化相融合。

摘要:当前,志愿服务正以其突出的社会效益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为进一步掌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情况和为此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以江西省高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为调查对象,探究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期望的要素,在考察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主要期望满足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立足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激励措施。

3.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议书 篇三

[关键词] 青年礼仪;志愿服务;组织;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6-0044-02

一 青年礼仪志愿组织

(一)青年礼仪志愿组织的性质

1 政治性

青年礼仪志愿组织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在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这种服务大局的行政化色彩使得它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政治性,党团学生干部在组织中发挥骨干力量,充当管理型志愿者的角色[1]。因工作范围常集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服务对象为外来宾客、国家(省级)领导、社会名士、专家学者等政要,组织在招募选拔礼仪志愿者之初,在政治思想上严格把关,重重考核,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优先考虑、重点培养,在大型活动服务前严格政审筛查。这种带行政指令性质的组织机构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工作的顺利推进及服务效果。

2 公益性

青年礼仪志愿者参与活动具备公益性质,它较之社会上专门设立的礼仪服务机构来说,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一是学生参与组织的初衷源于自身学科专业或兴趣特长的发挥与应用。二是学生在组织中尽己所能、克己奉公、历练成长始终是他们价值追求的最高准则。青年礼仪志愿者参加一次活动或是投入一场赛会服务都是为公众谋利益,为集体作贡献,为社会文明进步添砖加瓦。

3 无偿性

青年礼仪志愿者工作同一般志愿服务领域的志愿者一样,不计报酬、无偿奉献,只需组织或承办单位提供一定的交通、餐饮、住宿或满足活动开展所必需的物资等基本保障外,无任何工资待遇,等同义工,不计酬劳。它所追求的价值观是精神层面的个人劳动在社会上的集中展现,是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为。

4 利他性

青年礼仪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源于学校自身内部事务需要及对外文化交流所驱,是学校对内提升文化内涵,对外塑造形象的表现形式。青年礼仪志愿者个体作为学校展示和宣传文化底蕴的一个因子,是面向大众、面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学生公益人,服务领域会随指导部门与合作单位的实际需要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其服务范围是多元的,受众面是广泛的,具备利他性。

(二)青年礼仪志愿组织的运行机制

青年礼仪志愿组织依照学校党委及校团委的指示,按照《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办事,遵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组织运转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客观规律的整体措施,主要体现在:活动内容项目化、活动形式常态化及活动主体的类别化。组织接受任务或开展活动之前,需通过“志愿贵州”网络管理云平台申报立项,获批报备;或通过书面提出活动策划经指导单位审批后,形成活动项目主题。常年活动根据学校自身重大事件和省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工作要点制定规划,从年初的“‘三·五学雷锋省城示范日”到年终的“‘一二·五国际志愿者日”,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贯穿青年学生礼仪志愿者学期制始终,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常态化。历时较长的大型活动,青年礼仪志愿者参与活动会与专业学习相冲突,这时采取志愿者分类的办法组织实施,如大型活动所需提供服务事项为接待引领,可选派专业对口礼仪志愿者空中乘务礼仪专业学生参与服务;会务需要翻译工作者则选派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各语种专业学生参加。礼仪志愿者分类招募、培训、上岗等过程由校团委统筹管理,在学生所属学院备案,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由学校教务部门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范畴,按志愿服务实际表现如实记载考核成绩,受冲突的专业学习成绩实施免考或缓考政策。青年礼仪志愿服务运作中形成的活动内容项目化、活动形式常态化及活动主体的类别化,确保了青年礼仪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序高效运转。

(三)青年礼仪志愿者的管理机制

1 实施团委指导下的队长负责制

青年礼仪志愿服务团队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实行分管团委书记联系、指导教师指导、团队队长负责的管理机制。同时,发挥学生志愿组织在引领社会风尚中的主体地位,实行队长负责制,即团队队长在志愿组织中拥有权威,发挥主体作用,对整个志愿团队负责,体现学生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功能性。队长为志愿团队的公益事务和组织的发展壮大需不遗余力,承担主要责任,并为公益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意见和整改思路。

2 分类管理,建立组员分工责任制

青年礼仪志愿服务团队队内实施分类管理,将队员按专业信息划分成若干小组,设置组长副组长若干名,为每个分类组聘请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日常礼仪形体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培训,或统一进行志愿者通识培训。培训后实行考核测试,通过测试且成绩优异者方可录用。各组组员明确责任、分工细致,向组长负责,组长对志愿团队队长负责。这种分工责任制,能使整个青年礼仪志愿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争先创优的良性竞争机制。

3 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并重、寓教于乐地运行管理

为树立良好的志愿组织形象,志愿团队内部实施奖励与惩罚并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对青年礼仪志愿者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能力进行定期评估,激发青年礼仪志愿者崇德向善、乐善好施的自觉性,增强主动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注重培养德育与劳育、智育与美育等方面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同时,适当开展志愿团队的对外交流学习及团队素质拓展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精诚团结、勇于进取,让团队迸发出创新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品质。

4 开展星级志愿者评选表彰

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传播礼仪文明,是青年礼仪志愿者管理的重要事项,结合教育部下发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大学生青年礼仪志愿服务组织在每年的国际志愿者日都开展评选表彰工作,产生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及星级志愿者,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形式来激发先进、创建典型,支持越来越多的先进青年礼仪志愿者效仿身边的榜样,坚定从容的为社会和集体贡献力量。

二 青年礼仪志愿者工作实施的重难点

(一)专业培训工作

青年礼仪志愿者的日常学习和专业培训是做好志愿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开展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业务培训,能达到夯实技能、培养学生礼仪社会责任感的目的。通常,青年礼仪志愿者的学习培训可以分为通识培训和业务培训,通识培训主要围绕志愿服务理念、志愿精神、大会及省情介绍、服务安全知识等内容展开;而业务培训则进一步细化,为该领域的精准服务环节,即礼仪文化知识、服务技巧和服务态度等。专业培训对礼仪志愿者的要求很高,从思维品德素养到形体身高仪态,从微笑露齿行走到盘发修眉站姿等等方面都需要精细考量,此阶段能最大限度的提升礼仪志愿者的综合素质,也最能考验礼仪志愿者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因此,做好礼仪志愿者的业务能力培训是做好一切礼仪志愿服务的开始,是提升礼仪志愿者修养和志愿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无缝对接工作

青年礼仪志愿者要将培训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社会成果,离不开实践这一环节,上岗服务为成果转化提供了运用平台。具体参与服务人员会因服务对象活动事项的变化而变动、服务时长会因排练的整体效果不理想而延长等,这些都考验着青年礼仪志愿者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也需要志愿者组织负责人与服务单位协调沟通,研究应对方案,从而明细分工,根据环境及内容的变化重新调整方案,灵活处理,甚至需要做出多种预案,不断的彩排演练,以适应会务需要。在重大赛事(会务)的引领接待中,青年礼仪志愿者还须做到“一对一”的无缝对接,才能使整个志愿服务过程不出纰漏、臻于完美。

(三)品牌立项工作

近年来,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如火如荼的开展,青年礼仪志愿服务工作能否参与项目大赛的申报立项,考验着青年礼仪志愿组织的集体智慧和文化底蕴。礼仪文化传达的是一种规范,一种尊重他人、被人接受和让人感到愉悦的行为准则,它能使整个校园和社会朝着文明进步的方向迈进,而青年礼仪志愿服务正是要宣传和播种这种文明,让人们知荣明耻、以礼待人,让礼仪的真善美走进校内外,促进社会和谐。理解掌握好礼仪的基础知识,热爱并身体力行的做传统礼仪的传播推介者,力图在宣传形式上有所创新,服务过程中渗透推广,影响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知晓礼仪、崇尚礼仪,自觉用礼仪规范和约束自我,促进友善文明的社会新风,青年礼仪志愿公益事业的品牌项目申报将迎刃而解。

(四)社会认可程度

青年礼仪志愿服务活动需要接地气的开展工作,才有可能得到社会的广泛接纳。为此,青年礼仪志愿工作需要处理好服务社会与服务身边的关系,同时处理好外延与内涵之间的关系。大多数青年礼仪志愿者都在服务社会中得到锻炼与发展,如遇大型活动,志愿者们总是满怀期待跃跃欲试的报名参加,他们知道在大型活动中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赛事明星高层领导,能充分的展示才干体现自我价值,从而忽视了志愿服务身边的工作。其实,最能体现自我价值和展示志愿精神的应该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志愿工作。如平日对待长辈尊者,一个微笑、一声您好便能传递温暖;面对孤寡身残人士,主动问询、搀扶一把,更显得难能可贵……青年礼仪志愿者不仅仅需要彬彬有礼、外表光鲜、美丽绽放,还需要内外兼修、严于律己、重在平时,扎扎实实的从自身做起,以高尚的品德塑造自我,感染他人,最终赢得社会大众的尊重。

总之,青年礼仪志愿服务活动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的重要标志。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旗帜感召下,广大的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奉献自我的志愿服务中锤炼本领,共青团组织也将围绕“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四维工作格局,加强引领,不断规划青年礼仪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用扎实的工作去影响和带动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走一条科学化、规范化和精品化的志愿服务之路,从而为推进高校乃至社会青年礼仪志愿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4.青年志愿者倡议书 篇四

这里是xxx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倡议书。

青年志愿者精神闪烁着中华民族美德的光芒,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是当代大学生向全社会展示我们的爱心、责任和能力的平台。

为响应“争做文明大学生”的号召,我班与3月12日下午开展志愿者活动—为xx公园清理垃圾。我班本着“提高个人修养与良好的道德修养,做一名文明的大学生”的目的,积极组织开展了此次活动。

通过志愿者活动,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学会拼搏奋斗积极进取,在学习中勇于探讨,知难而进,永不言败。此次活动把抽象的“争做文明大学生”概念具体化,增强了我们“争做文明大学生”的意识。本次活动既达到了对“争做文明大学生”这一主题的宣传和倡议,也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通过在这次活动中的学习,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争做文明礼貌大学生的意愿也逐渐强烈。在本次活动中,班委们也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班上的同学树立好榜样。大多数同学都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刻苦学习,积极参加校内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在班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个人身心健康,倡议书《青年志愿者倡议书》。这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是成功的。在它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能更好地实现做一名文明大学生的愿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以文明大学生的准则来严格地要求自己。把本班建成一个具有“刻苦钻研,勤奋上进,开拓创新,团结互助“的优秀班级。

作为文秘班的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去适应充满竞争的社会,去面对毕业之后所要面对的就业问题,学好专业知识,培养自己专业素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生活需要自己来勾画,不一样的方式就有不一样的人生。对今后的大学生生活,我们会努力做到:强化专业知识,学好沟通和礼仪,更有效的同他人沟通,良好的礼仪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经验,以指导今后工作;拿到本专业的相关证书。

对于大学生而言,要做文明之人,用文明语,做文明事,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大学生应该从行为中提高自身形象。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交往,减少彼此之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让我们用心灵传唱爱的故事!让我们用行动实现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用青春谱写奉献的乐章!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多彩,内容更加充实,色彩更加灿烂美丽,更有内涵,更有意义!

5.青年志愿者倡议书 篇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县机动车辆不断增加,达三万台以上,这使得城镇交通压力、能源消耗明显增大。由此带来的大气污染不但危害人体健康,还引起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酸雾等气候变化。

为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由攸县环保世纪行组委会主办、县环保局承办的“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将于6月4日开展,为配合此次活动顺利开展,团县委将招募50名青年环保志愿者参加此次环保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凡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环境保护事业,关注环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青年都可报名。

2.有意者请填写《攸县青年环保志愿者报名表》,于5月31日前到团县委办公室报名。联系电话:24223728,联系人:甘佳佳。

3.青年环保志愿者必须服从工作人员安排,集体行动,注意安全。

朋友们,我们的家园只有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你,为我,为我们唯一的绿色星球,奉献一点爱心,作出一点贡献,全力推行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健康、清新,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和-谐!

共青团攸县委员会

6.青年志愿者倡议书 篇六

8月2日,市级机关举行“xx市市级机关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授旗仪式”,标志着这支具有市级机关特色的青年志愿者队伍正式成立,更意味着机关青年们誓为亚青盛会贡献智慧和青春的庄严承诺。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说过,“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这就是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精神。作为志愿者突击队的一员,我们不仅能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社会发展,更能为服务亚青、青奥盛会、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打赢“三大攻坚战”身体力行,我们倍感自豪!

在此,我们倡议:机关青年励志前行,奋勇争先备战亚青!

让我们时刻准备着,一起争当表率先锋!突击队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特殊时刻、危难时刻冲得上、顶得住、干得好。我们要以“功成必须在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冲锋在前,树立人人维护亚青环境、个个代表国家形象的意识,不只在突击现场,更要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把奥运精神、青春活力、快乐奉献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让我们时刻准备着,共同奉献青春能量!我们来自市级机关各个部门和领域,具备不同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而志愿精神需要我们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参与亚青、保障亚青,要以“细节决定成败”的风险意识,充分发挥专业才能,全面调动奉献潜能,随时为智慧亚青、和谐xx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

让我们时刻准备着,携手传播友爱关怀!亚青盛会,我们首先是东道主,必须具备当好城市主人的自豪感、责任感,要有“世界在我心中”的大爱精神,弘扬团结友善、热情好客的风尚,保持昂扬的精神风貌和紧张的备战状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确保向亚洲和世界呈献一场令人惊喜、精彩难忘的体育盛会、文化盛会、青春盛会。

7.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议书 篇七

一、支教时间短局限教学质量

大学生支教分为不定期支教、短期支教和长期支教;其中短期支教是指社会机构、学校机构、学生社团所组织, 在一段时间内进行的短期支教活动。西安外国语大学在2014年暑期, 共有18支支教队伍进行了“三下乡”支教活动。但受限于经费, 暑期时间和安全性的考虑, 均为短期支教, 且时长为15天至18天。由于时间短, 而导致了教学无法充分开展, 只能起到一定的补缺补漏以及有限的课外拓展。西外青年志愿者总队渭南分队采取三天一个小活动, 五天一个大活动的安排形式, 在短短的十五天内总共举办了五次小活动, 三次大活动, 包括师生互换, 小型趣味运动会, 教室装饰, 文艺汇演以及各类班级活动。丰富的活动内容有利于该地区学生课余生活的多样化以及起到调适单调课业的作用, 但活动过于频繁和紧凑, 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有疲倦感, 更易发生走过场的情况。为了弥补时间短的缺点, 支教队伍在支教活动正式开始之前, 需要提前做好安排工作。对受支教学校的课程安排以及学生学习程度做够调研工作, 协调前期支教工作, 提高系统性、层次性, 避免教学程度不符, 或重复而导致资源浪费。此外, 支教目的在于使教学客体开拓视野与思维, 提高认知水平, 因此要提高正常学校课程缺乏的教学内容的比例, 以及脑力体力相结合, 提高教学效率。

二、支教地点不固定斩断教学延续可能性

西外大志愿者总队以及部分分队选址几乎每年都有变更, 致使教学工作只能够碎片化进行而不能有系统性和延续性, 形成走过场等流于形式的现象频发, 从而降低了支教成效。支教选址频繁变更致使教学主体和客体双方分别对当地教学情况熟悉度不足和对支教形式在短期内适应性差。支教队伍在调研过程中要考察当地学校的需求, 并结合自身优势, 联系相对固定的, 能够进行长期合作的学校。西外大以外语实力著称, 受限于选址年年换等条件, 其外语特长的发挥也受到限制。设置的课程大多为文化风情介绍课, 较为浅显, 不能够深入递进, 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异国文化的精髓。

三、支教人员素养有待提高

支教招募是暑期“三下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招募过程中, 面试主要是由学生干部以及上一届支教队员构成。由于大部分学生为非师范专业学生, 所以在甄选过程中较难辨别适合人才。在最终人员名单中, 大一大二学生所占比例超过80%, 相比大三的学生, 大一大二学生在心理上相对不够成熟, 应变能力相对较弱, 与社会接触较少, 以及学科专业知识较薄弱, 造成师资力量不足。在支教前的课程设计与安排上, 是以支教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才艺进行分配, 出现部分课程分配不均衡, 缺乏层次性与系统性。在备课过程中, 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教学经验和相关的知识, 出现备课过于简单, 没有流程, 导致教学不充分, 效能低。再者, 支教人员是在短期内招募到, 彼此之间存在隔阂, 难以凝聚团队精神, 使支教工作涣散, 整体效果差。针对招募以及筹备中产生的问题, 提出改进方案。请一至两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面试官, 帮助审核适合人选;以志愿者队服务的周边小学的学生作为模拟课堂的学生, 更真实的营造课堂氛围, 测试支教人员的应变能力, 对课堂的把握能力, 并参考小学生的评价;设置才艺展示环节作为附加项, 力求支教教师较为全面发展, 能够给贫困地区学生带去更多彩的世界。除此之外, 提高大三学生的比例;促进“老手带新手”, 支教队伍里最好配备上届支教人员。

四、暑期支教与正常学校课堂迥异

在支教过程中, 教学客体面临着与平时正常教学课堂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气氛。不同于正常教学风格, 支教强调的是丰富课堂之外的知识, 相对来说氛围轻松, 而教学主体又是年轻活力的大学生, 对学生们的约束不论在课业上还是心理上都大大减少。在大多数贫困农村地区, 师生关系仍出于比较传统的阶段。教师的权威性不容置疑, 并且对学生的管教严苛甚至存在体罚。支教的确存在打乱教学秩序, 与当地教师方式迥异, 再去适应从前的教学方式必然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认知。

因此, 支教队伍需在调研明晰当地教学现状的情况下, 相应做出协调。一方面, 衔接当地学生的课程, 辅导学生复习旧知识, 适当预习新知识, 作为承上启下的缓冲过渡;另一方面, 将支教定位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培养综合素质上, 需让学生意识到支教与正常教学的差异, 从而减少心理上的落差。支教作为丰富教学资源的手段, 应寓教于乐, 张弛结合, 达到输送高质量的教育的目的。

摘要:自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开展以来, 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一定的补充, 以及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实践与磨练的良好平台。而随着支教活动的深入展开, 许多问题暴露出来。本文以西安外国语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渭南分队支教情况为例, 探讨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局限性, 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短期支教,局限性,方案

参考文献

[1]崔伟华, 刘起霞.弊大于利的大学生暑假农村支教[A].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2010) (Volume 5) [C].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 2010:4.

[2]唐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初探——以广西艺术学院暑期义务艺术支教队为例[J].市场论坛, 2013, 03:90-91+98.

[3]刘振远, 季嘉.大学生暑期支教实践活动的现状及对策[J].网友世界, 2012, 08:48-49.

8.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议书 篇八

关键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收稿日期:2011-03-05

作者简介:周静(1987-),女,安徽池州人,安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社会需求,通常是社会公共服务部门所无法满足的,鉴于这一诉求,志愿服务开始蓬勃兴起,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它已成为动员广大青年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一代,已成为志愿者群体中的一股重要力量。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战场,高校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为受助者提供帮助和服务,同时也能使其自身的思想道德得以提升,从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现状

志愿服务( Volunteer Service)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1](P.2)目前,青年志愿者是志愿者群体中的主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志愿服务行列,已成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2006年,据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有关志愿者的职业构成中,学生群体占的比重高达46.1%。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和素质教育的普及,这一比例将会越来越高。笔者曾在一家民间公益机构——合肥市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实习,据笔者的观察和调查发现:该公益机构的志愿者90%以上都来源于合肥市各高校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大多都是定期来机构服务,其中有73.1%的大学生志愿者每周来机构服务一次。公益机构只是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一小块,他们还在其他领域提供志愿服务,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及2010年的合肥四体会中,大学生都有参与志愿服务。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不仅服务范围广,其服务对象范围也广,并非仅限于社会上受重视的弱势群体,还包括如心理有问题的人士、失足青少年、农村文盲、外来民工及下岗贫困家庭等。就合肥市而言,大学生志愿者除了去公益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外,他们还与学校附近的社区进行合作,为社区贫困居民或是附近的农民工子女提供志愿服务。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正在诸多领域和众多项目的组织与运转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价值

(一)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作用

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就“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项专门指出,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中,大学生已然成为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发挥的作用亦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能弥补社会公共服务的不足。因社会公共服务的对象主要为社会弱势群体,就目前我国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来说,它还无法满足广大居民的社会需求,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刚好可以弥补这一块的不足。如高校志愿者在周末为社区贫困家庭儿童或是农民工子女提供课业辅导、为社区的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等。

2.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能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大学生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仅能够践行志愿精神和服务意识,还能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其人生价值,使其获得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进而有利于其成长和成才。据笔者对大学生志愿者所做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你认为从事志愿服务有收获吗?”100%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有收获,其中有53.8%的大学生认为有一定收获,43.6%的大学生认为不仅有且收获很大。

3.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可以在大学生群体中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近年来,很多高校比较注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高校也比较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青年志愿服务可谓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载体。某些高校鼓励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并对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这不仅能起到鼓励和激励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示范和榜样作用,即促使其他学生以青年志愿者为榜样。此外,学生之间也会存在着相互影响。据笔者对大学生志愿者所做的一项问卷调查发现:在“你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从事志愿服务的?”这一问题中,有8%的大学生是经同学介绍来从事志愿服务的,另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在合肥市,几乎各高校都有以志愿服务活动为主的学生社团。这些学生社团定期组织会员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或在学校进行一些志愿服务的宣传活动。而这些宣传活动又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起到了示范和榜样作用。

(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意义

首先,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直接意义是满足了人们的社会需求。志愿服务是基于人们需求和满足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亦是如此。正是因社会公共服务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故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才有存在的意义,假设在未来的某一天,人們所有的物质文化需求都能通过社会公共服务来获得满足,那么青年志愿服务恐怕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其次,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新的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的一大重点,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某些高校开始鼓励大学生从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实践活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形成了一种内在的、自发的要求,成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一条新路径。

再次,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能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就是将其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从事青年志愿服务,不仅能使大学生将其所学知识加以学以致用,还能使其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内化或强化其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而经过内化或强化后的理论知识又能够更好地指导其从事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这种理论——实践——强化的理论——实践的循环过程,必然能够帮助大学生志愿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和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二者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能够促进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而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又要求高校组织大学生从事青年志愿服务,二者之间密切联系,不容分割。

(一)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是开展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要求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目的是要塑造人的完美的内心世界和高雅的精神境界。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是高校的一大工作重点和目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三大块,即基础文明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础文明教育主要包括诸如社会公德、文明礼貌等的的教育,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高校一般在基础文明建设方面的做法有“制定‘大学生道德文明公约’、‘文明礼貌规范用语’、‘校园十不准’等规范, 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组织大学生文明督导队,监督不文明行为”等。[2]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要让他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有信仰,坚信通过努力奋斗才能有所收获。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虽然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但在大学阶段仍不可忽视,在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目标与我国的历史和现阶段基本国情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大学生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无论是在基础文明教育上,还是在理想信念教育或是爱国主义教育上,都满足了其教育要求和目标。首先,通过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可以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在服务过程中可以将所学文明礼貌用于实践之中;其次,大学生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其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服务过程中遇到的艰辛和困难,可以使其明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其懂得要实现理想就得为之艰苦奋斗;最后,大学生在提供志愿服务时,可以帮助社会上的众多需要帮助者,这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本质上可视为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活动。

(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可促进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新的路径,实际上其也是高校进行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的教学方式,即以实践的形式来对推动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亦是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它不仅强调人的劳动能力方面的发展,还强调人的精神方面和道德方面的发展。大学生投身到志愿服务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其服务的经历、体验和感受是其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通过服务,他们可以提升思想境界、净化思想灵魂、增强综合素质。由此可知,青年志愿服务能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塑造人的完美的内心世界和高雅的精神世界,也是追求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且它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以强化。而青年志愿服务恰是一种能帮助人获得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此活动可以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故可以说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可以促进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因为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途径。

总之,当代大学生已成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主力军,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可以将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实践途径,从而提高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丁元竹.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张洪鑫,高文良.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之我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5).

9.青年志愿者活动倡议书 篇九

3月5日,是第54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18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化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值此之际,我们发出倡议:

――彰显榜样力量,争当志愿服务活动排头兵。当前,在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精神蔚然成风的大潮中,我们倡议各位青年志愿者、青年后备干部、年度“双先”(即先进工作者及单项工作标兵)及各青年文明号集体,争当志愿服务活动的“排头兵”、“领航员”,带头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带头投身志愿服务事业,为全行做出积极表率,走在志愿服务的最前列。

――树立价值导向,争做志愿服务精神践行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者共同的追求。让我们在志愿服务旗帜下汇聚集结,争当志愿服务精神的倡导者、弘扬者、践行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收获光荣之感、快乐之情。我们要把志愿服务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积极投身其中。

――迅速行动起来,掀起志愿服务活动新热潮。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事事可为、时时可为。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热情参与、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中。让我们走进社区、走进基层,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真正把服务与援助送到需要帮忙的人手中,汇集强大正能量,奏响时代主旋律。

――立足本职岗位,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新发展。立足本职岗位,是深化志愿服务与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行重大活动及重要事项中,要成为中坚力量、担当主力军,更要充分运用发挥自身行业特点、专业优势,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宣传我行新的发展成果,普及金融知识,推动我行志愿服务活动在新的时期实现新发展。

10.招募青年志愿者的倡议书 篇十

如果您有仁爱之心,如果您有助人之愿,如果您有余时余力,请加入我们。您的力量无论大小,时间不计长短,这里,将是你施展拳脚的广阔天地,主持,策划、组织……秘书部、读者服务部、宣传策划部、网络信息部等都是我们的阵地。

我们会为参加并完成志愿工作的同学提供社会实践证明或加操行分;表现突出的图书馆志愿者可升级为图书馆学生馆员;每年评选优秀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

您的加入,将使志愿者队伍多一份希望,多一份力量,多一份辉煌!

报名时间:即日起

11.青年志愿者许晓艳 篇十一

在《我们的中国梦》节目中,有个姑娘曾这般自我介绍,她说,“大家好,我是许晓艳,许是许多人欢迎大家到新疆的许,晓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正让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名字家喻户晓的晓,那艳呢,是相信我们新疆我们木垒的每一处风景都让你感觉惊艳的艳。”

这是一个对新疆木垒无限热爱,在志愿服务旅行中哪怕遍体鳞伤,也要笑得漂亮的女子,她就是中国优秀青年志愿者许晓艳。在志愿服务满一年后,本可以回到山东老家安稳工作,但她还是选择重新回到心心念念的另一故乡——新疆木垒。

爱上木垒,不问原因,不问值不值

“从小就对神秘的西域充满向往。喜欢写一些风花雪月的小故事,常常喜欢把新疆写进去,仿佛那是我离别已久的故乡。”许晓艳说有朋友参加了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那时开始她就关注西部志愿者招募工作。

2005年,青岛农业大学校园内到处张贴着招募海报,校园广播每天也都在宣传,她遂报名并成为青岛农业大学五名志愿者中唯一的女生。

木垒,是许晓艳从事志愿服务的县城。“2005年7月25日晚,我在颠簸了数小时后抵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21点,内地早已华灯初上,而木垒,天色将暮,通红的太阳,彩色的云朵,缠绵在夏日白雪覆盖的山顶。这个场景,被我后来无数次提及。还没来得及问候一声,你好,木垒,我已经热切的爱上了这座美丽的小城。可是,你真要问我为什么爱新疆,为什么爱木垒。我只能告诉你,你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原因,不问值不值得。”

作为外地到木垒的志愿者中唯一的女生,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是不会少的。每到周末,苍茫美丽的夜色中,大大的乡政府院子可能就只剩许晓艳一个人。因为过年没有回家,走在路上闻到谁家炸馓子的香气就会泪如雨下。而被同事朋友争着抢着一起过年,她又感觉特别幸福。

在新疆木垒,许晓艳的志愿服务时间是一年。她先后任木垒县照壁山乡远程专干,西吉尔镇远程专干、宣传文化站副站长、团委书记,同时兼任西吉尔中学计算机老师。许晓艳几乎每周都要到各个村里指导开展各项活动,除了日常工作,她还在2006年成立了一个名为“网罗阳光”的爱心组织。在许晓艳等人的努力下,西吉尔镇的6名贫困学生得到了长期的一对一救助。

重返新疆,机缘巧合,心念所往

2006年7月,许晓艳回到家乡,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淄博市广电局618电台,这份工作就在许晓艳的家乡沂源。待遇良好,生活安稳。

只是,许晓艳还是不可抑止的想念新疆惦念木垒。

回到朝思暮想的新疆,许晓艳说是机缘巧合。2009年年底,许晓艳偶遇到淄博出差的木垒县委书记要建军,她的一篇《新疆,我比想象中爱你》深深感动了要建军。在详细了解她的基本情况和志愿服务期间的表现后,要建军向她发出了重回木垒的邀请。新疆木垒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长于峰山说当时在机场就开了现场办公会,当即做出让许晓艳重回木垒的决定,“招人才一样把她引进来。”

对于她的选择,许晓艳的爸妈非常不舍,但更多的是信任和理解。2010年初,父母眼含热泪,把女儿送上去往新疆的列车。

回到木垒怀抱,许晓艳曾就职于多个单位,每个岗位几乎都是从零开始。2013年9月,她担任新户乡党委副书记,走村入户,从点滴小事走进百姓心里。2014年的新户乡人代会上,许晓艳全票当选为该乡乡长。2013年5月,许晓艳参加全国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并作了发言,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志愿经历:若感恩若汲取,定能得到营养

关于自己两次去新疆的志愿服务体验,许晓艳说,她收获非常多: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太多的爱和包容以及无悔的人生。她说自己“第一次是过客,虽然自己把自己当做归人。第二次,真的是归人。”

如果有重新来一次的机会,你是否还会去西部当志愿者?面对《小康》记者提问,许晓艳非常肯定地说,会。不管给多少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她说都会作出同样的选择。“因为对那一年,从来都无悔,无怨。且,若真让我重来一次,我会做得更好。”

关于西部计划或者志愿服务事业的建议,许晓艳说,在日常服务中,志愿者们努力传递正能量,而自己的坏情绪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出口,以及到服务期满在就业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挫折,可能会有心理波动。她建议为志愿者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此外,许晓艳建议进一步针对志愿者提供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12.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协议书 篇十二

志愿服务活动在世界各国源远流长, 它直接源自西方宗教性的慈善活动。19世纪时, 英国实行“推动社区改造计划”, 参加这个计划的人员开始被称为“志愿服务者 (Volunteer) ”。而从欧洲移民到北美大陆的人们为了克服面临的生存困难, 需要相互帮助, 又把这种互助的做法在美洲殖民地延续下去, 使得志愿服务活动在欧美萌芽, 并发展壮大。在我国, 虽然在传统文化体系中极少见到“志愿服务”这类概念, 但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或者单纯的舶来。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就是最朴素的社会互助精神的体现。虽然由于历史、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各国对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 但总体来说, 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本质的理解和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

1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定义

2001年,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国际志愿者年的讲话中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做了一个概括:“志愿服务活动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说, 志愿服务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1]2006年, 中国共青团中央在《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融合中国传统思想, 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做了口号式的概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此外, 各种组织和学者对志愿服务活动还有多种定义。虽然各自的表述不同, 但其实质基本统一。本文采用丁元竹、江汛清在《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一书中对志愿服务活动所做的概念定义:“志愿工作 (Volunteer Servive) 是指任何人愿意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 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 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2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

概括来说,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志愿性。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基于自身的良知、信念和责任感而自觉自愿地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活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求人们参加的服务活动不属于志愿服务活动的范畴。 (2) 非营利性。非营利性不是说志愿者的服务绝对没有任何报酬, 而是指志愿服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如果说政府或者某个社会组织为志愿者的花费提供了一定的补贴, 为一些没有经济实力的人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或者说外一些职业从事志愿服务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些也都属于非营利性的范畴。目前, 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对志愿者提供一些相应的物质保障。如日本政府给派往国外的志愿者发放一定的生活津贴、医疗费、保险费等;捷克于2002年制定的《志愿服务法 (修正案) 》规定, 志愿者应当提交三个月内出具的治安证明和健康证明, 当长期志愿服务每周平均时间超过20小时时, 政府可为志愿者支付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3) 公益性。志愿服务是出于维护社会和他人利益的目的而开展的活动。虽然志愿者本身也在服务的过程中受益, 但这并无损于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的公益性。 (4) 组织性。志愿性质的活动自古有之, 但分散、个体的行为一般被理解为民间互助活动。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是由自愿投身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结成的自治性组织实施的工作, 是组织化的行为。1971年,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正式成立, 将志愿服务活动正式纳入联合国进行人道主义援助计划、技术合作、改善人权、促进民主与和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给予了制度上的保证。我国也在1994年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截止到2007年, 在我国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已达2511万多人。

3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的概况

我国带有青年志愿者意义的活动由来已久。上世纪60年代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就具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雏形。但这类活动大多带有一定的政治运动色彩, 并主要是分散、单一和个体形式的服务, 没有达到组织化和规模化, 也没有建立一套持久的机制。上世纪90年代, 在共青团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 铁路系统2万多名青年组成860多个队伍, 在2400多公里的京广铁路沿线的120多个车站、33趟列车上开展了“铁路青年志愿者学雷锋迎春运志愿活动”, 首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志愿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组织性的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正式启动。1993年12月, 共青团第十三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发展规划》, 决定把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作为新时期青年工作的重点。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行启动项目, 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

1994年12月5日, 共青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组织和指导全国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活动。2006年, 团中央制定了《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 推广志愿者注册制度。规定年满14周岁, 具有奉献精神, 具备与所参加的支援服务项目及活动相应的素质和知识, 按照一定程序在一个基层团组织或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登记, 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工作, 就可以成为一名志愿者。这带动和促进了志愿服务的组织、项目、机制等各项建设整体发展。截至2007年12月, 全国累计已有超过2.68亿人次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大型活动等领域为社会提供了超过6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4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

1994年胡锦涛同志在致中国青年志愿协会成立大会的贺信中写道:“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适应时代呼唤和社会需要应运而生的。它作为共青团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树立时代新风, 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都产生着积极作用”。随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深入、持续的发展, 它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已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活动, 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

(1)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缓解由于社会群体分化所带来的矛盾, 补救或预防某些社会问题的产生和恶化。改革开放之后, 社会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和提高了经济建设的效率,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分化。据全国总工会统计, 目前全国尚未享受到社会保障的人数约有4.3亿, 全国约有700万下岗职工生活困难, 在农村还有8000万的贫困人口。另外,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8897万, 占总人口的6.96%。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单亲家庭子女、下岗职工等有特殊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志愿服务可以用两种方式参与补救和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与恶化:其一是通过直接补救的方式, 比如救援抢险。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08年6月3日, 中国共青团中央和各级团组织紧急招募338.7万名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服务, 在国家抢险救灾中承担了急难险重任务。他们在医疗救护、义务献血、物资配送、心理调试、灾后重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效地防止了灾情蔓延和恶化, 避免了社会经济的更大损失。其二是通过唤起社会良知, 形成社会认同。通过宣传号召, 从最广泛的层面上唤起社会群体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形成共识, 从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去解决。

(2)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指出, 在世界各地, 志愿者的贡献中的经济因素往往被忽视。根据一些国家的统计, 志愿服务工作能够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到14%左右。例如在美国, 志愿者的服务相当于900万工作者的全时工作量, 每年创造255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志愿服务活动既不需要政府较多的投入, 又能够满足社会群体对服务的需求, 并且有着较低的成本, 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发展于社会变革时期, 它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将分散的、个人的道德理性和道德热情融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中, 有效地承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历史重任。在实践中履行了传统美德的要求, 在服务中实现了志愿者的诺言, 在活动中切实贯彻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能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巨大的向心力, 增强了社会的亲和度与凝聚力。不仅如此, 志愿者本身在进行服务活动之后也更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研究1人格与健康人格

对于人格, 在心理学上有比较系统的研究。我国著名心理学者陈仲庚先生在综合各种关于人格的定义之后, 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 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 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 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2]这一定义揭示出了人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与马克思所说的“只有在自己的类存中, 只有作为人们, 才是人格的现实的理念”[3]有着相同之处。在马克思看来, 人格是人在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并在其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综合心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格的界定, 人格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诸方面综合的整体概念, 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 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自我。它是心身统一、内外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人的各种心理过程, 如认知能力、行为动机、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态度信仰、道德价值、审美情趣等。

健康的人格则是指能全面体现人格的心身统一、内外统一的整体性与心理过程的全面性和稳定性的境界, 是多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与有机统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可提出健康人格应包括的一些方面: (1) 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一方面能自我认可, 接受属于自己的一切, 从而形成对自己较积极的看法;另一方面能自我客体化, 对自己的所有及所缺有较清晰的认识。 (2) 智能结构健全而合理。具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和想象力, 没有认知障碍, 各种认识能力有机结合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能和谐处理好人际关系, 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不断进行社会化活动。 (4) 乐意为社会服务, 富有较强的事业心, 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 (5) 良好的情绪和意志, 情感饱满适度。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不怕挫折, 有毅力。 (6) 高品位的鉴赏力和高境界品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07 19能控制私欲, 坦诚生活, 不为物质生活所累, 不为庸人俗事所扰”。[4]

2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问题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社会变革的年代, 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巨变对大学生的立身行事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具有高智商和较丰厚知识的群体, 大学生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信息优势, 紧跟时代潮流, 形成了自身的人格优势———健康、积极、向上, 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步。但也应该看到, 大学生的人格在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名家黄学规教授与同事从2000年起对浙江财经学院的1020名大学生的人格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在他们的系列调查报告中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的人格现状不容乐观。”参照健康人格标准,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 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以自我为中心, 关心他人和集体的时候少。理想信念缺失, 唯利是图, 功利色彩较重。 (2) 经受不住打击和挫折。一遇到失败就灰心丧气, 难以调整心态, 自暴自弃甚至一蹶不振, 思想出现极端, 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 (3) 责任意识缺乏。例如一个大学生与几家用人单位签工作合同的事情时有发生, 全然不顾合同的严肃性。还有大学生毕业多年不还银行的助学贷款的事情发生, 这些都是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的表现。

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需要通过教育和舆论等各种形式把有关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相关原则、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等传授给学生, 另一方面则需要大学生自身在社会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 由被动到自觉, 主动地追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发展, 克服自身发展中的不良倾向, 使自己的人格发展符合社会的要求。相比课堂教育等传统形式,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有着更直接的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

1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和谐处理人际关系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个有组织的活动, 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志愿目标, 它将不同的志愿者融合为一体。在这个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中, 因为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大学生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团队归属感。从每一个志愿服务团队看, 团队内部都有相应的分工, 有分工就有协作, 分工不协作, 就会对整个团队的志愿服务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这就要参与志愿服务的每个大学生都要相互之间进行良好的协作, 这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等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 在实践中认识20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07

到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从而学习和谐处理人际关系。

2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磨练意志和坚定信念

大学生初涉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 不可能一马平川、风平浪静, 必然要遇到许多自己从未经历过的困难和从未遇过的问题, 必然要碰到许多一时难以解决的棘手难题, 甚至遭受暂时的挫折。这就需要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去认识困难、解决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实现自己当初所设定的目标。实践证明, 在艰苦条件下, 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独立、果断处事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 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这是单一的课堂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3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为大学生观察社会、了解国情提供了实践的沃土。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 了解到普通人生活的艰苦, 使他们身临其境, 受到教育和感染, 由此使自己对于人生和世界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为大学生提供了追求真理和正义、积极进取和创新、不断完善个人素质的巨大力量。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们自觉投身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时代洪流之中, “净化自己、照亮别人”, 在志愿活动期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怀, 从而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发展和完善自身,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他们人格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标志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对健康人格的自觉追求, 强调为社会做贡献, 百折不挠。它的开展使得大学生在助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自助。

参考文献

[1]张敏杰.欧美志愿服务工作考察[J].青年研究, 1997 (4) .

[2]陈仲庚, 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年.

[4]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M].曹忠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

[5]周和岭.医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年.

[6]曹卫洲.国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概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

13.青年志愿者服务月活动倡议书 篇十三

广大青年朋友们:

为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发挥团组织在xx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展示xx青年志愿者的良好青春风采,xx号召广大青年员工朋友们积极参与到xx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来。为此,xx向全体青年员工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发挥青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xx做大、做强努力奋斗。

二、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要刻苦学习,砥砺成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技术知识,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努力增强为xx发展建设作贡献的本领。

三、要立足岗位多做贡献,发扬职业精神,不断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扎实工作、锻炼成才,在建设xx中建功立业。

四、要坚决做到“安全生产 青年当先”,在xx安全生产建设中充分发挥前沿哨兵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做到自保、互保、联保,努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为xx安全生产贡献力量。

五、要发扬自觉的奉献精神,志愿向孤寡老幼、困难员工等具特殊困难以及需要帮助的员工捧出炙热的心,让他们得到关怀和照顾,感受到xx大家庭的温暖。

青年朋友们,请积极行动起来,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旗帜下汇聚集结!让我们用青春去谱写奉献的乐章!让我们用心灵去传唱爱的故事!让我们用行动去实现更美好的未来!让你的生命更加充实,色彩更加灿烂,更有内涵,更有意义!

篇二:青年志愿者服务月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青年志愿者朋友们: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一年一度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也悄然而至,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无论过去,还是当下,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力量之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它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了一种崇高的精神信仰!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伟大号召51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十四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恰逢今年是我校建校五十周年。在这全校庆典、热闹欢腾的喜悦气氛中,青年志愿者们将担负起志愿服务的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扬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服务的优良传统,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时代责任。

为传承雷锋精神,深化志愿者服务行动,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让我们在这洋溢着温暖的三月,一起学习雷锋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发出当代大学生的光和热,把青春的正能量撒播社会。

在此,校团委、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让我们努力做到:

1、学习雷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从身边做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努力创建节约型校园。

2、弘扬雷锋同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尊敬师长,热心帮助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开展一对一、一带多结对帮扶活动。

3、做好班级、宿舍和学院清洁美化工作,爱护公共财产,珍惜他人劳动成果,自觉维护校园的整洁和安宁。

4、继续深化“关爱蒲公英”、室内环境检测、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品牌活动。进入社区、街道,热心关怀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需要帮助的人,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做力所能及的帮助。

5、关注民生、服务社区、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用爱心感染他人,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学们,“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我们积极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来,时时刻刻将雷锋精神牢记在心;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雷锋精神付诸行动,努力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宣传员,让青春的正能量随着我们的脚步播撒到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用微笑和服务书写自己“志愿者”的名字,展示我们的爱心、责任和能力,为我们母校五十周年华诞献礼!

共青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4年3月4日

篇三:青年志愿服务月倡议书

今年12月5日是第2*个“国际志愿日”,校团委向全校学生发出了《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月倡议书》,希望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争做文明学生、共创和谐商院的行动中去。

青年志愿服务月倡议书

——展现商贸青年风采,争做志愿服务先锋

亲爱的同学们:

每年12月5日是“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简称:国际志愿者日),于1985年由第40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这一天,各国政府都会通过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来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

今年,为迎接第2*个 “国际志愿者日”,进一步推动全校范围内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关注度和参与度,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人生追求同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时期合格的大学生。

二、乐于助人。同学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帮助,学习雷锋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精神。对待身边的同学,要有爱心,热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关心老人和生活不便的人,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争当爱心使者。

三、勤俭节约,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水电、爱护公物,不铺张浪费。在学习上,积极钻研专业知识,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为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打好基础。

四、讲文明,爱卫生,保护环境,争做文明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和校园建设中去。结合学校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评比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加深认识,提高觉悟,使文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五、践行志愿者精神,创造新生活。12月将作为志愿者服务活动月,请各二级学院团总支积极行动起来,组织本学院同学,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以青春的誓言向未来宣告:我们学习,我们创造,我们实践,让青春在激情的时代交出一份合格的人生答卷。同学们,请赶快行动起来,争做文明学生、共创和谐商院的行动中去!

共青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委员会

上一篇:预算执行情况反馈流程下一篇:加拿大硕士学位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