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课程设计要求

2024-11-16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要求(8篇)

1.微机原理课程设计要求 篇一

汇编程序设计题

题目一 密码设置模拟

该程序可以进行密码的设置(第一次)和修改(已设置密码)。要求输入的密码不显示。题目二 计算器

编辑程序可以实现键盘输入数据与运算符,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提示:先输入数据与运算符,保存,再按照运算符选择对应的子程序;输入的数据是用字符表示的,需要转换;要有良好的界面(提示信息))

题目三工作周期判断程序

输入年、月、日,能够判断当日的星期数,并进行输出。(以校历为依照,可设某日为起点,根据相差的天数与7的关系进行判断)。

题目四 PC扬声器发声

利用8253驱动PC机内扬声器发声,PC结构参考相关文献资料。题目五 乐曲播放

利用PC机内8253实现乐曲播放。题目六 按键选择乐曲播放

利用按键选择播放不同乐曲。(★)(自制交互界面实现按键选择★★)题目七 实现闪烁文字效果 编程提示:

提示信息于屏幕中央显示出来,用光标定位子程序将光标定位于80*25显示方式的第8行第10列,然后输出一条提示信息,接着调用屏幕上卷子程序上卷一行,接着再定位光标,然后显示下一条提示信息,直到所有信息显示完毕,对于闪烁的信息,同样是定位光标,然后用BIOS功能调用13H来显示闪烁信息,当BL的高位为1时,字符闪烁。mov ah,00h mov al,03h ;设置显示方式为80*25,16色文本 int 10h 题目八

数字秒表

设计可以显示1~60秒的无存储功能的秒表,最小单位为毫秒。题目九

倒计时牌

设计日期倒计时牌界面,可输入设定日期,显示当前日期的统计天数,如奥运计时牌。题目十

数字时钟

编程实现时钟功能,按秒刷新,要求定位在屏幕右上角。

硬件设计题

总体要求:根据题意自行设计电路,编写相关汇编程序。题目一

交通灯控制系统

1.利用8253定时,8259中断及8255设计电路,实现十字路口交通灯模拟控制。2.实现能自动控制和手动应急控制。

3.实现能随时可以调整自动模式的绿灯和红灯时间。题目二 实现特定功能的键盘及LED显示

了解键盘及LED显示接口原理,设计实验电路图完成以下功能: 1.按1键显示年; 2.按2键显示月日; 3.按3键显示GOOD ;

4.按4键数码管由左到右字符“0”循环显示。5.自行设计特效显示功能。题目三

LED七段数码管数字钟

设计并完成LED七段数码管数字钟电路,数字钟显示格式为:HH:MM:SS。要求:具有通过键盘能够调整时、分、秒的功能。题目四

闪烁灯

利用8253和LED灯相结合实现闪烁灯效果。题目五

电子钟

利用8253定时器设计一个电子钟,并定义一个启动键。当按下该键时电子时钟从当前设定值开始走时。

附录:实验箱功能模块电路图

2.微机原理课程设计要求 篇二

根据笔者近几年从事微机原理课程的亲身教学体验,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课程内容、课时安排、实验教学等方面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1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微机原理课程在高校已经开设了长达一二十年,开设课程的名称不尽相同,有“微机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等多种,但是教学内容大体一致,基本都是以80X86CPU和其组成的PC机为重点,课程结构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原理部分包括: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80X86CPU系统结构及其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原理与接口、I/O接口技术、中断与中断管理、总线技术等知识;接口部分包括:8259A、8253、8255A、8251A等可编程接口芯片和A/D转换器。课程主要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课堂上理论教学主要都是以老师讲解为中心,由于课程的第一部分介绍的是原理篇,所以理论抽象的概念性的东西较多,每章有大量的名词和术语,而且前面各章的内容涵盖的知识点多而杂,课程各部分前后内容都有交叉,学生不易学,兴趣不高。初学《微机原理》时,很多同学可能都没有什么头绪,面对众多的术语、概念及原理性的问题感觉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松怠,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而且以往课时数较少,教材内容根本讲不完,更何况给学生做练习和补充实例都很困难。接口部分主要接受接口芯片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应用,编程一般采用的都是汇编语言,该语言为硬件语言,指令多而难记忆,以往课程学习中,学生对此语言掌握情况不佳,动手编程能力较弱,这使得在微机原理课程的指令系统篇和接口篇出现了学习难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内容有些为验证性实验,学生自主创新较少。通常都是老师把程序编写好,学生对照老师的电路图连接线路,然后学生调试运行并观察结果,最后写出实验报告,整个过程不是自主学习和思考,很多学生对实验原理并不理解,也不能够独立编写程序,这样就不具备微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开发能力,实验课程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2 课程改革

2.1 教学内容改革

教师和学生普遍都认为微机原理课程的内容多而复杂,如果在有限的学时内把原理、汇编、接口三部分知识讲授完是非常困难的,基本不可能完成,所以我们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把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放在课堂上精讲,而一些相对来说较容易的内容或者是与其它先驱课程的重叠内容只做简单介绍或复习性回顾,让学生课后去自学,比如在前面的学期中已经开设了汇编语言课程,所以在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这两部分讲解时,可以把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的内容合并讲授,而且学生不需要记住全部的指令,掌握一些常用的频繁指令即可,再通过对程序的分析和大量编程来提高编程技巧和动手能力,这样处理的效果比较好,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而对原来其它课程中虽然已经提及,但是没有过多分析的问题可以增加讲授。如机器码的介绍,特别是补码的运算及其在微型机中的应用,可以多补充一些知识。总线时序部分在实际应用中用途较小,教学时可以只进行一般性介绍。课程中的中断原理和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都是讲解的难点,在讲解这两部分内容时,可以先举实例让学生理解中断概念,对定时器与计数器的概念可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家电的定时系统举例,这样写生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再慢慢逐渐深入讲解,印象要比纯原理或工作方式介绍更深刻一些,不至于学生学起来感到头疼。此外,在传统的理论内容的教学上,还可以介绍最新的微机及接口的最新知识,所以教材选择时,要近两年出版的内容比较合适,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2.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关键因素,没有了兴趣学习就变得枯燥而乏味,所以必须要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兴趣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教学形式上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由于课程内容含有很多抽象和图示的部分,如果在课件中做成静态文字或图片,学生看着比较疲劳,也不能形象传达教学内容,我们就可以把此本分内容做成动画效果,比如文字部分色彩可以丰富艳丽一些,刺激学生的眼球;类似CPU的结构原理、寻址方式、总线时序、中断管理等图示部分,学生都认为比较难理解,这些内容在课件中就可以使用Flash或Authorware软件做成动画效果一步一步演示,学生即看的清晰明了,而且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记忆更深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校为丰富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专门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及多媒体课件的评比活动,激发教师改善教学形式,提高授课质量。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开拓视野。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微机应用,然后再介绍工业中的一些实例,调动课堂气氛、是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更生动。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安排学生去现场实地参观相关设备或控制应用等。

2.3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为达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采用实例驱动法。一些较抽象、枯燥、难理解但又重要的内容,尽可能与现实生活中较贴近的例子联系起来,引入实例驱动教学和启发式教学,通过比喻或形象的说法讲授,慢慢过渡到理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延续性,让学生理解、记忆更加深刻,激发的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以前课堂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满堂课老师是主角,学生参与的不多,这种模式已经淘汰,现在由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寻求解决方法,逐渐引出课堂内容,教师做出正向讲解,再由学生反过来提问,然后给大家一定时间分组讨论,最后教师总结。经过以上改革以后课堂气氛比以往活跃很多,效果良好。

2.4 增强实践操作

很多教师都认为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枯燥抽象,课时数量偏少,教学难度较大,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另外,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对汇编语言有一定的基础,大多数学生汇编语言基础都不太牢固,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有一些偷懒的学生不愿意亲自动手编写程序,只是简单地连接导线并调用系统自带的程序完成实验,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达不到实验目的。

但是本课程的实验环节是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我们任课教师参与实验课程的编排、参与实验课程的讨论、指导,这样既促进了实验环节,又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具体的方法如下:

1) 预习实验内容。课前预习对在有限的课堂上完成要求的实验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次实验结束前就提前布置下一次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做到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明晰,实验内容理解,培养学生自学和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2) 根据所学内容,要求学生每人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可以在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然后带到实验室,通过试验箱或集成开发环境测试完成,写出报告及心得。

3) 实验课转换角色。根据课前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学生课下通过查找资料或讨论交流完成实验内容的准备。上实验课时,由学生在讲台上根据自己的预习给全班学生进行实验介绍、实验分析以及实验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在实验结束前,预留十五至二十分钟的时间,对本次试验讲评总结,提出要点和注意事项,其余时间全部有学生独立完成,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机是我们要掌握的第二语言,微机原理课程更是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学习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建立起计算机的总体概念,培养学生具有微机硬件系统分析、接口设计、编程及开发与应用能力的核心课程,教师应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及所掌握的新知识不断完善和改革微机教学。该文就教学和实验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对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使得微机原理课程由原来的枯燥抽象的课堂气氛,变成生动多样的模式,使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主创新的开发能力。

摘要:“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高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课程的自身特点,分析了目前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实验现状,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课程的改革,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阐述,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3.微机原理课程设计要求 篇三

【关键词】逻辑设计;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模式手段

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目标与定位

1.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计算机逻辑编程结构及工作原理,理解课程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拓宽计算机应用的领域和范围的思路和概念;掌握80x86处理器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熟悉微机接口部件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用主要接口部件进行应用设计的方法。

(2)能力目标:具有运用微机软、硬件技术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运用主要接口部件进行应用设计的方法;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3)素质目标:具有查找、翻译专业外文文献,收集和提炼科研信息的能力;撰写读书报告或综述,并提高学员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培养其初步的科研能力。培养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建立科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富于逻辑性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课程定位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旨在强化计算机硬件基础,培养硬件设计与应用开发能力,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常用接口技术的基础课程。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硬件设计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硬件设计能力,达到能设计接口电路的水平;在应用开发方面,主要培养学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达到能编写接口程序和设备驱动程序的水平。通过课程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ARM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PROTEL版图设计》、《嵌入式产品制作实践》等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选取依据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常用接口技术,提高学员微型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现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接口技术,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具有运用现代微机技术进行软、硬件系统开发的能力。

2.教学具体内容安排

微机系统基本知识,MPU的功能结构与工作模式,存储器技术,8086 CPU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常用可编程接口芯片知识,微机总线技术,人机交互设备及接口,微机应用系统。

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与手段

1.教材编写的原则

(1)高质量原则。课程主要教材应选用近三年国家推荐使用的新版优秀教材或规划教材。教材的章节和内容要编排合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应方便学生学习、阅读和理解。

(2)实用性原则。教材的内容要突出实用性,应具有丰富的实例,章节内应该有配套的练习题。

(3)系统性原则。教材应注重本课程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和衔接性。

(4)先进性原则。教材内容中应包含体现本学科发展的一些前沿领域和知识。

(5)根据学生的基础确定教学与教材内容的原则。

2.教学模式

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建设知识点和实验的项目库,结合项目库中的项目讲解课程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另外,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驱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项目实现过程中学习项目开发的规范,体验团队协作过程,积累项目开发的经验,不断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支撑课赛结合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3.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课前、课后的答疑辅导,注意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员通过对微机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接口技术的理解,树立微机系统的整体观念,进而掌握运用现代微机技术进行软、硬件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

(1)以学员为主体,注重启发和引导式教学

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且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联系,因此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启发和引导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同时在课堂上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侧重应用实例的讲解,加强教学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优化实验内容,开展任务驱动型的实验教学模式

本着培养和提高学员应用能力的原则,在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应通过循序渐进的实验内容安排,不断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避免学生在实验中“浅尝辄止”。同时实验教学要符合本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要求;符合学生的技能训练目标;兼顾学生学习兴趣和保证实验效果。

(3)开展第二课堂

让学有余力、学习兴趣大、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课外课程学习活动,也可以让学员参与部分初步的科学探讨工作。指导教师介绍他们阅读相关的专业文献或翻译英语专业文献。在整个课外指导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员的科研思维、方法、能力和创新意识。

4.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条件

通过教师生动的表达和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再结合多媒体直观的展示,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

(2)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

利用学校良好的网络环境,通过课程网站提供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验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视频、习题作业等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3)不断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结合新的教育理念,采用先进的课件制作技术,发挥多种制作工具的优势,提高课件的信息量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计划和建议

(1)加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网络资源和素材库的建设。素材库分为图片库、文本库、视频库、动画库和音频库等。

(2)准备开设个性化的网上教学资源库或教学网站,展示自己制作的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等。也可以鼓励学习兴趣大、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教学课件的制作。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

[2]姜大源.工学结合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理论.

4.微机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篇四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实验的提高和综合。通常,学习知识是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一点点的学习和积累的,而应用知识则是综合运用所积累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知识的系统性来检验对各层次知识的掌握程度。

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阶段所掌握的知识通过一个设计实例,经历一次理论和实践结合、软件和硬件结合的综合训练,也是一次工程实践能力的检验。这次课程设计大家应当把它作为毕业设计的预演。

 锻炼通过各种媒体和途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 课程设计要求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 较大的题目可以多人合作完成,但每个人都应有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并在自己的报告中客观如实地反映;

 课程设计既是综合能力的锻炼,也是协作精神和科学诚信品质的锻炼。如果做相同的题目,要保证各自的独立性,实现方法的多样性。

 微机原理是一门硬件技术为主、软硬件结合的课程,因此要求,所有的选题都要描述清楚硬件设计的原理和软件设计的逻辑思路。设计尽量在实验箱上完成。

 在功能设计上尽量完善、贴近实用、有人机交互(人机交互可实用实验箱上的键盘重新定义)

 查阅毕业设计的相关文件和设计规范,学习设计报告撰写的各个环节,并在课程设计中认真实践。

 课题完成后要有一分规范的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的时间为2个完整的教学周。

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 为锻炼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做准备,对设计报告的完成尝试做较高的要求。

 一篇完整的设计报告通常由题名、摘要、引言、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组成。具体要求如下:

1、题目:根据选题拟定;

2、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不超过300字;

3、引言: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设计的技术路线或基本思路;设计欲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此课题所需要的条件;预备知识的介绍。

4、正文:

 设计方案的论证:应说明设计的依据;在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阐述所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 硬件设计:在设计报告中要列出主要芯片的参数、逻辑功能;给出硬件线路图及原理介绍以及必要的计算等。

 软件设计:详细介绍软件设计的思想、控制算法、模块的划分;给出算法的逻辑框图;实时性分析、误差分析、软件校正等。

 结构设计:如果选题含有结构设计则包含此部分。

 试验及测试情况:包括试验方法、测试电路和测试结果等,说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5、结论

 概括地说明所进行工作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指出创新所在,性能达到何种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特别是对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着重指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 结论篇幅不宜过长,要简单、明确。在措辞上应严密,容易被人领会。应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工作成果,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

参考文献:查阅的资料、参考书

6、附录:(源程序清单、电路图等)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 课程设计单独计算成绩,希望同学们引起足够重视。 考核方式

    采取呈述答辩的方式。

工作态度占20%:课程设计的过程是否认真,是否有科学的态度等; 作品展示和设计报告的质量占50%; 最后的答辩情况占30%; 有创新者,适当加分。

成绩评定

六、参考选题

 课程设计的选题可以做以下给出的参考选题,更提倡学生自己选题。 课程设计在层次上界于普通实验和毕业设计之间,折合时间只有1周,所以题目的规模与难度应当与这个层次基本匹配。

 鉴于上述考虑,提供的参考选题以我们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可以完成为基本出发点,也鼓励有余力、感兴趣的同学完成较大的题目。

1、微机原理实验箱键盘和显示模块的软硬件剖析

微机原理实验箱是一套基于8086/8088CPU的综合实验仪器,上面带有A/D、D/A、PIO、SIO、CTC、中断控制等常用接口实验模块。对微机原理实验箱进行剖析,可以使学生进行一次系统分析能力的综合锻炼。选题要求:

[1] 硬件剖析:  中有介绍);

  画出相关的原理图;

分析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原理和键盘扫描的原理。阅读资料,掌握可编程芯片8155的原理和编程结构(单片机原理[2] 软件设计:

 用8086汇编语言编写显示子程序和键盘扫描子程序。  一个通用显示子程序; 一个通用读键子程序;

 设计一个主程序,调用上述程序,测试并显示每个键的键码。 难点:在键盘扫描中兼顾显示扫描。

2、微机原理实验箱的软件功能模块设计(3个子课题)

 再现系统原来所具有的功能:系统有28个功能键,功能键的可以完成系统所提供的功能操作。阅读操作手册,编程实现模块的功能。

 选择下列任意一个模块作为课程设计的课题: ① ② ③ 存储器读写模块:。(难度系数0.8)存储器移动模块:。(难度系数0.7)存储器比较模块:。(难度系数0.7)

3、中断技术的综合应用设计(2个子课题)准备:

1、总结性地复习8086的中断系统;

2、精通掌握中断控制器8259A的原理和编程;

3、精通掌握串行通讯接口芯片8251或并行通讯接口芯片8255之一。

1、硬件设计       原理设计的介绍。8259、8251(或8255)关键芯片的功能、引脚介绍; 绘制原理图(最好用PROTEL99软件);

软件设计思想:重点介绍中断子程序的设计、如何加载; 软件框图;

核心代码段的解析;

2、软件设计  完整的软件源程序在附录中给出。

3、调试验证方案的设计,包括调试程序的设计。

4、按照设计报告的要求写出规范的设计报告

4、用8253定时/计数器设计日历时钟系统

1、硬件设计        原理设计的介绍(推荐使用中断方式)。8253关键芯片的引脚、功能介绍; 绘制原理图(最好用PROTEL99软件); 推荐使用中断方式; 软件框图;

核心代码段的解析;

完整的软件源程序在附录中给出。

2、软件设计

3、调试方案的设计,包括调试程序的设计、时间精度的校正方法等。

4、按照设计报告的要求写出规范的设计报告

5、微机原理实验项目的开发与改进设计 说明:

1、对现有微机原理实验项目的综述;

2、提出并设计新的实验项目;

3、该课题的自由度较大,但需要调研大量的实验指导书之类的资料,然后立足实际分析比较整合创新,提出有价值的实验项目。

6、交通灯控制系统:

按照时间控制原则,利用并行接口和定时器,采用时间中断方式设计一套十字路口的交通灯管理系统,通行时间(或禁止时间)30秒,准备时间3秒,在准备时间里黄灯闪烁3次,闪烁频率为0.5秒,周而复始。

7、电子时钟设计:

利用8253定时器设计一个具有时、分、秒显示的电子时钟,并定义一个启动键,当按下该键时时钟从当前设定值(可在显示缓冲区中予置)开始走时。

8、可任意启动/停止的电子秒表设计: 6位LED数码显示,计时单位为1/100秒。利用功能键进行启/停控制。其功能为:上电后计时器清0,当第一次(或奇数次)按下启/停键时开始计数。第2次(或偶数次)按下该键时停止计时,再一次按启/停键时清零后重新开始计时。

9、简易计算器系统设计:

设计一个可以进行2位数四则运算的计算器,要求:1,用按键输入数和运算符号;2,用LED显示运算过程和结果(十进制数);3,可以表示出当前的运算类型;4,具有清零和复位功能;5,具有连续运算功能。

10、利用D/A设计一个函数发生器:

并利用按键选择输出波形,能分别产生三角波、阶梯波(每阶梯1V)、正向锯齿波、负向锯齿波和方波。并利用按键(自行定义)进行输出波形选择,同时将当前输出波形代号显示在LED上(左边位):0为方波、1为正向锯齿波、2为负向锯齿波、3 为三角波、4为阶梯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舞台艺术灯的控制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对红绿黄LED发光二极管的控制,熟练掌握8086汇编语言的编程以及并行接口芯片

8255A 的编程方法。

二、设计的要求

编写程序控制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使实验台上的红、绿、黄发光二极管按照某种规律

发光。

12、电子琴实验

一、实验目的

l、进一步掌握定时器编程和应用。

2、了解微机利用定时器产生音乐的基本方法。

二、设计的要求

利用实验仪键盘,使数字键1、2、3、4、5、6、7作为电子琴键,按下数字键发出相应的音调,PB0作为定时器门控信号,OUT1发出音频信号,驱动喇叭

13、七段码电子表显示设计

设计一个具有时、分、秒显示的电子时钟,并定义一个功能键,使其能校对时间。

14、数字式竞赛抢答器

1、设计一个可容纳4组(或更多)参赛的数字式抢答器,每组设一个按钮,供抢答使用。

2、抢答器具有第一信号鉴别和锁存功能,使除第一抢答者外的按钮不起作用。

3、设置一个主持人“复位”按钮。

4、主持人复位后,开始抢答,第一信号鉴别锁存电路得到信号后,有显示器显示抢答组别。

5、设置一个计分电路,每组开始预置100分,由主持人记分,答对一次加10分,答错一次减10分。

15、彩灯控制器

1、设计一个彩灯控制器,使彩灯(LED管)能连续发出四种以上不同的显示形式;如灯亮的顺序为1盏、2盏、3盏、4盏,然后在向后减数显示。

16、简易出租车自动计费器

1、实验中以一个脉冲模拟汽车前进十米,则每100个脉冲表示1公里;

2、行车里程单价1元/公里,起价3元,3公里起价;

3、用LED显示行驶公里数,两个数码管显示收费金额。

5.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篇五

指导书

主编 徐 刚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5 年 6 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目录

前言························································································ ·······3 课题

(一)小直流电机调速控制设计·····················································4 课题

(二)步进电机控制设计·····························································8 课题

(三)电子琴设计·····································································17 课题

(四)LED16*16点阵显示设计·····················································25 课题

(五)128×64LCD液晶显示设计···················································34 课题

(六)8279键盘显示设计····························································45 课题

(七)8251可编程通讯接口与PC机通讯········································50 课题

(八)8237 DMA数据传送设计··········

·········································56 课题

(九)温度控制设计···································································50 附录:课程设计报告的结构及格式要求···················································58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前言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教材,适用于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课程使用。本教材以应用为主导,以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为宗旨,满足工程应用能力的教学要求。

本教材共编写了八个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项目,内容涉及本课程的全部重要单元电路,包括8086的存储器结构,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接口设计、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D/A、A/D转换接口、可编程接口技术等,集基本技能训练、技术应用与理论知识综合与于一体。本教材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接口连接方法,包括硬件接口电路设计和相关应用软件编程,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课题

(一)直流电机调速控制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掌握直流电机的驱动原理;(2)了解直流电机调速的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并实现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其技术要求:(1)用0832D/A转换电路的输出经放大后驱动直流电机

(2)编制程序,改变0832输出经放大后的电压信号来控制电机转速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总体方案、系统设计

建议采用已有的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作为设计平台,来构建系统,以减少设计工作量。2.硬件设计

硬件结构应结合软件方案一并考虑,做到软件、硬件功能相匹配。在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平台上,硬件设计参考方案如下:

3.软件设计

软件在结构上应清晰、简洁、流程合理,方便设计;各功能子程序应实现模块化、子程序化,以便于调试、连接、移植和修改。4.系统调试

(1)硬件调试:0832的片选信号CS5连到译码输出FF80H,连JX2→JX0,3、0832输出AOUT连DJ插孔,在“P.”状态下,按SCAL键,再输入1590后,按EXEC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2)软件调试:将在硬件调试设计满足预期要求以后,把软件加载到硬件中,并对该系统进行功能测试。

四、程序清单(略)

五、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的正文内容  设计任务和要求

 系统方案(设计思路,用到的芯片及作用),画出系统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硬件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软件设计,画出程序流程图及说明,源程序清单和注释  系统调试

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 实验步骤

 整理性能测试数据和波形,并与设计要求比较分析 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 设计结论  收获和体会  附件(源程序)

六、课程设计成绩考核

考核注重于过程和效果,包括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报告的质量和答辩等方面综合评定。

考核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答辩占总成绩30%、设计报告占总成绩35%、作品总成绩35%。

参考文献

[1] 《80x86/Pentiun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余春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 [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吉海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题

(二)步进电机控制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步进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2)掌握步进电机转动编程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一个步进电机控制器。其技术要求:

用脉冲信号,驱动步进电机转动,通过键盘设定来控制步进电机正转、反转、停止。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总体方案、系统设计

建议采用已有的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作为设计平台,来构建系统,以减少设计工作量。2.硬件设计

硬件结构应结合软件方案一并考虑,做到软件、硬件功能相匹配。在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平台上,硬件设计参考方案如下:

3.软件设计

软件在结构上应清晰、简洁、流程合理,方便设计;各功能子程序应实现模块化、子程序化,以便于调试、连接、移植和修改。4.系统调试

(1)硬件调试:在系统处于命令提示符“P.”态下,按SCAL键。8255的PA0~PA3依次连到HA-HD插孔。

(2)软件调试:将在硬件调试设计满足预期要求以后,把软件加载到硬件中,并对该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四、课程设计的要点

1、预备知识,步进电机驱动原理是通过对它每相线圈中的电流的顺序切换来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驱动电路由脉冲信号来控制,所以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便可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用微电脑控制步进电机最适合。

2、设计程序清单(略)

五、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的正文内容  设计任务和要求

 系统方案(设计思路,用到的芯片及作用),画出系统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硬件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软件设计,画出程序流程图及说明,源程序清单和注释  系统调试

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 实验步骤

 整理性能测试数据和波形,并与设计要求比较分析 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 设计结论  收获和体会  附件(源程序)

六、课程设计成绩考核

考核注重于过程和效果,包括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报告的质量和答辩等方面综合评定。

考核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答辩占总成绩30%、设计报告占总成绩35%、作品总成绩35%。

参考文献

[1] 《80x86/Pentiun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余春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 [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吉海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三

电子琴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进一步掌握定时器编程和应用;

(2)了解微机利用定时器产生音乐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一个电子琴。其技术要求:

利用数字键1、2、3、4、5、6、7作为电子琴键,按下数字键发出相应的音调。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总体方案、系统设计

建议采用已有的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作为设计平台,来构建系统,以减少设计工作量。2.硬件设计

硬件结构应结合软件方案一并考虑,做到软件、硬件功能相匹配。在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平台上,硬件设计参考方案如下:

3.软件设计

软件在结构上应清晰、简洁、流程合理,方便设计;各功能子程序应实现模块化、子程序化,以便于调试、连接、移植和修改。软件设计参考方案如下: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4.系统调试

(1)硬件调试:PB0作为定时器门控信号,OUT1发出音频信号,驱动喇叭。

(2)软件调试:将在硬件调试设计满足预期要求以后,把软件加载到硬件中,并对该系统进行功能测试。

四、课程设计的要点

1、预备知识,(1)根据音阶频率表,利用定时器可以产生相应频率的脉冲信号,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经驱动电路放大后,就会发生不同的音调。

(2)对于每个按键的音调发音时间由软件延时控制,如键一直按下,就会连续发音各音阶标称频率值:

2、设计程序清单(略)

五、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的正文内容  设计任务和要求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系统方案(设计思路,用到的芯片及作用),画出系统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硬件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软件设计,画出程序流程图及说明,源程序清单和注释  系统调试

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 实验步骤

 整理性能测试数据和波形,并与设计要求比较分析 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 设计结论  收获和体会  附件(源程序)

六、课程设计成绩考核

考核注重于过程和效果,包括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报告的质量和答辩等方面综合评定。

考核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答辩占总成绩30%、设计报告占总成绩35%、作品总成绩35%。

参考文献

[1] 《80x86/Pentiun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余春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 [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吉海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课题

(四)LED16*16点阵显示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16X16 矩阵LED 基本原理和功能。

(2)掌握微机接口芯片与LED点阵块之间接口电路设计及编程。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装调一个直流电机调速控制器。其技术要求:

利用取模软件建立标准字库,编制程序实现点阵循环左移显示汉字:上海电机学院。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总体方案、系统设计

建议采用已有的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作为设计平台,来构建系统,以减少设计工作量。2.硬件设计

硬件结构应结合软件方案一并考虑,做到软件、硬件功能相匹配。硬件接线图如下(供参考):

3.软件设计

软件在结构上应清晰、简洁、流程合理,方便设计;各功能子程序应实现模块化、子程序化,以便于调试、连接、移植和修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1)16X16 矩阵LED为共阴极显示,由四个8X8 LED点阵块组成,根据提供I/O地址、功能,由不同I/O口分别提供字形代码送行,列扫描信号送列扫描行,凡字形代码位“1”、列扫描信号“0”该点点亮,否则熄灭,通过逐列扫描,循环点亮字形或曲线。

(2)用8255的PA、PB输出接口提供扫描列信号;用8255的PC口和273输出接口提供扫描行信号,输出字形代码,完成16×16的点阵显示。4.系统调试

(1)在P.态下,按SCAL键。

(2)将JHPC接JX16(PC),JX7→JX17,CS2→FF80H,JQ→JHQ,JLPA接JX9(PA),JLPB接JX15(PB)。

(3)运行程序,输入1B90,按EXEC键,左移显示“上海电机学院·····”字样。

四、程序清单(略)

五、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的正文内容  设计任务和要求

 系统方案(设计思路,用到的芯片及作用),画出系统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硬件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软件设计,画出程序流程图及说明,源程序清单和注释  系统调试

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 实验步骤

 整理性能测试数据和波形,并与设计要求比较分析 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 设计结论  收获和体会  附件(源程序)

六、课程设计成绩考核

考核注重于过程和效果,包括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报告的质量和答辩等方面综合评定。

考核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答辩占总成绩30%、设计报告占总成绩35%、作品总成绩35%。

参考文献

[1] 《80x86/Pentiun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余春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 [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吉海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题

(五)128×64LCD液晶显示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点阵式液晶显示器工作原理和显示方法。

(2)掌握8088微机系统与液晶显示器之间接口设计与编程。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利用取模软件建立标准字库,编制程序,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汉字。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总体方案、系统设计

建议采用已有的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作为设计平台来构建系统,以减少设计工作量。2.硬件设计

硬件结构应结合软件方案一并考虑,做到软件、硬件功能相匹配。在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上,硬件设计参考方案如下:

3.软件设计

程序设计指导:

(1)显示内存与液晶显示屏关系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2)利用8255芯片的PA口作为液晶显示器接口的数据线,PC口作为其控制线,自建字库后,通过查表程序依次将字库中的字形代码送显示内存显示汉字或图形。(3)编程流程:开显示→设置页地址→设置Y地址→写数据表1→写数据表2。(4)显示控制指令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4.系统调试

(1)硬件调试:在P.态下,按SCAL键。用扁平线连JX9座(PA口)到JX12座(DB0~DB7),连JX16座(PC口)到JX14座。

(2)运行程序或在实验系统处于P.态下,输入[22E0]→[EXEC]。

四、程序清单(略)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五、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的正文内容  设计任务和要求

 系统方案(设计思路,用到的芯片及作用),画出系统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硬件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软件设计,画出程序流程图及说明,源程序清单和注释  系统调试

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 实验步骤

 整理性能测试数据和波形,并与设计要求比较分析 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 设计结论  收获和体会  附件(源程序)

六、课程设计成绩考核

考核注重于过程和效果,包括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报告的质量和答辩等方面综合评定。

考核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答辩占总成绩30%、设计报告占总成绩35%、作品总成绩35%。

参考文献

[1] 《80x86/Pentiun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余春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 [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吉海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提

(六)8279键盘显示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掌握8088微机系统中,扩展8279键盘显示接口的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并实现8279键盘显示控制。功能要求:

用8279接口芯片来控制实验系统键盘显示,按下数字键,在数码管上应显示相应的数字,按MON键,显示8279—good,按其它功能键不响应。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总体方案、系统设计

建议采用已有的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作为设计平台来构建系统,以减少设计工作量。2.硬件设计

硬件结构应结合软件方案一并考虑,做到软件、硬件功能相匹配。在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上,硬件设计参考方案如下:

3.软件设计

软件在结构上应清晰、简洁、流程合理,方便设计;各功能子程序应实现模块化、子程序化,以便于调试、连接、移植和修改。软件设计参考方案如下: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4.系统调试

(1)硬件调试:连CS6→FF80H孔,JSL→JS,JRL→JR,JOUT→JLED,开关JK置外接。(2)软件调试:建议联PC机进行调试,打开源文件8279·ASM(EP2:2A90H),然后编译、装载,点击运行命令,数码管上显示P,按数字键,数码管上显示相应数字,按MON键,数码管显示8279-good,按RST键,退出运行。

四、程序清单(略)

五、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的正文内容  设计任务和要求

 系统方案(设计思路,用到的芯片及作用),画出系统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硬件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软件设计,画出程序流程图及说明,源程序清单和注释  系统调试

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 实验步骤

 整理性能测试数据和波形,并与设计要求比较分析 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 设计结论  收获和体会  附件(源程序)

六、课程设计成绩考核

考核注重于过程和效果,包括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报告的质量和答辩等方面综合评定。

考核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答辩占总成绩30%、设计报告占总成绩35%、作品总成绩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35%。

参考文献

[1] 《80x86/Pentiun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余春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 [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吉海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课提

(七)8251可编程通讯接口与PC机通讯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利用8251芯片,实现与PC机通讯。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利用8253芯片的分频作为8251的收发时钟频率。

(2)利用实验机内小键盘,每按动一次任一数字键,就把该键值通过8251发送给PC机接收,并在PC机屏幕上显示出该键值。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总体方案、系统设计

建议采用已有的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作为设计平台来构建系统,以减少设计工作量。2.硬件设计

3、软件设计

(1)8251状态口地址:03F9H,8251数据口地址:03F8H;(2)8253命令口地址:43H,8253计数器#1口地址:41H;

(3)8255命令口地址:0FF23H,键扫口/字位口:0FF20H,键入口PC:0FF22H,字形口PB:0FF21H;

(4)通讯约定:异步方式,字符8位,一个起始位,一个停止位,波特率因子为16,波特率为960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5)计算T/RXC,收发时钟fc,fc=16*9600=153.6K;(6)8253分频系数:1843.2K / 153.6K=12。4.系统调试

(1)8251单元:T/RXC→OUT1,TXD→EX-TXD,RXD→EX-RXD,JX20→JX17;(2)8253单元:GATE1→+5V,CLK1→1.8432MHZ;(3)CZ11用户通信口→PC机串口;

(4)在P.态下,按SCAL键,输入1A00,按EXEC键;(5)数码管显示8251—1,等待按键,发送键值;

(6)运行“串口调试助手”,按动小键盘数字键,在PC机屏幕上显示相应的数字,按MON键发送结束,按RST键,返回P.态。

四、程序清单

(略)

五、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的正文内容(1)设计任务和要求

(2)系统方案(设计思路,用到的芯片及作用),画出系统框图及说明(3)设计方法——硬件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4)设计方法——软件设计,画出程序流程图及说明,源程序清单和注释(5)系统调试

①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② 实验步骤

③ 整理性能测试数据和波形,并与设计要求比较分析 ④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6)设计结论(7)收获和体会(8)附件(源程序)

六、课程设计成绩考核

考核注重于过程和效果,包括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报告的质量和答辩等方面综合评定。

考核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答辩占总成绩30%、设计报告占总成绩35%、作品总成绩35%。

参考文献

[1] 《80x86/Pentiun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余春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 [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吉海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课题

(八)8237 DMA数据传送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掌握DMA方式的工作原理和8237DMA控制器的编程使用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8237 DMA数据传送设计,其技术要求:

利用本实验系统提供的8237A-5 DMA控制的CH0,实现DMA的内存到内存的读、写传送,采用DMA软件请求,把内存中3000H~4FFFH单元内容传送到5000H~6FFFH单元中。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总体方案、系统设计

建议采用已有的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作为设计平台,来构建系统,以减少设计工作量。2.硬件设计

硬件结构应结合软件方案一并考虑,做到软件、硬件功能相匹配。在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上,硬件设计参考方案如下:

3.编程指南

(1)8237A引脚图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2)8237A的内部寄存器格式 8237A控制寄存器格式

8237A模式寄存器格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8237A状态寄存器格式

请求寄存器和屏蔽寄存器格式

多通道屏蔽寄存器格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8237A端口地址

(3)8237A的初始化编程       命令字写入控制寄存器 方式字写入模式寄存器 屏蔽字写入屏蔽寄存器 写先/后触发器

写入基地址和当前地址寄存器以及基字节和当前字节计数器。写入请求寄存器

如果采用软件DMA请求,在适当的时候令通道的请求触发器置1。

4.实验步骤

连CS10到FF80H,在系统内存3000H~4FFFH单元中填充10,11,12,13„„,运行程序8237·ASM或在实验系统处于P态下,按SCAL键,然后在系统内存3000H~4FFFH单元中填充10,11,12,13„„,输入2860,按EXEC键即可,当系统显示“8237——good”表示DMA传送结束,按RST钮,返回P态,用内存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写命令检查5000H~6FFFH单元内容是否和3000H~4FFFH单元内容相一致,验证其正确性。

四、程序清单(略)

五、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的正文内容  设计任务和要求

 系统方案(设计思路,用到的芯片及作用),画出系统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硬件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软件设计,画出程序流程图及说明,源程序清单和注释  系统调试

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 实验步骤

 整理性能测试数据和波形,并与设计要求比较分析 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 设计结论  收获和体会  附件(源程序)

六、课程设计成绩考核

考核注重于过程和效果,包括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报告的质量和答辩等方面综合评定。

考核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答辩占总成绩30%、设计报告占总成绩35%、作品总成绩35%。

参考文献

[1] 《80x86/Pentiun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余春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 [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吉海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题

(七)温度控制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熟悉小信号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零点、增益的调整方法;

(2)了解微机对温度采样控制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一个温度控制器。其技术要求:

设定单点温度控制点为30ºC,当小于30ºC时,指示灯亮,模拟电热器加热,当大于30ºC时指示灯灭,模拟关掉电热器。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1.总体方案、系统设计

建议采用已有的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作为设计平台,来构建系统,以减少设计工作量。2.硬件设计

硬件结构应结合软件方案一并考虑,做到软件、硬件功能相匹配。在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上,硬件设计参考方案如下:

3.软件设计

软件在结构上应清晰、简洁、流程合理,方便设计;各功能子程序应实现模块化、子程序化,以便于调试、连接、移植和修改。软件设计参考方案如下: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4.系统调试(1)硬件调试:

① 备一温度计,根据室温调整AD590的输出电压,假如室温为25ºC,则调整VR1使LM324(下)14脚输出为2.982V,再调VR2,使LM324(下)8脚输出为-0.25V,再调VR3,使VT为1.25。

② 连JX6→JX17,CS4→F880H,IN0→VT,PA0→L1,PA1→L2,8MHZ→T。

③ 在P态下,按SCAL键,输入2C20,接EXEC键,显示“AD59XX”,“XX”为当前温度对应的十六进制值(对应关系见表)。

④ 用手温摸测AD590的外壳,观察L1、L2灯的亮灭情况。

(2)软件调试:将在硬件调试设计满足预期要求以后,把软件加载到硬件中,并对该系统进行功能测试。

四、课程设计的要点

1、预备知识

AD590是电流输出型温度传感器,工作电压4~30V,检测温度范围-55 ºC~+150ºC,它有非常好的线性,灵敏度为1μA/K。AD590传感器输出信号通过10K电阻取出的电压信号,经零点调整,小信号放大后,输出的电压信号VT,供ADC0809采样用。

AD590温度与有关参数一览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2、程序清单(略)

五、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的正文内容  设计任务和要求

 系统方案(设计思路,用到的芯片及作用),画出系统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硬件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软件设计,画出程序流程图及说明,源程序清单和注释  系统调试

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 实验步骤

 整理性能测试数据和波形,并与设计要求比较分析 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 设计结论  收获和体会  附件(源程序)

六、课程设计成绩考核

考核注重于过程和效果,包括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报告的质量和答辩等方面综合评定。

考核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答辩占总成绩30%、设计报告占总成绩35%、作品总成绩35%。

参考文献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1] 《80x86/Pentiun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余春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 [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吉海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附录:

课程设计报告的结构及格式要求

一、课程设计报告的结构要求(1)封面(2)目录(3)正文

 设计任务和要求

 系统方案(设计思路,用到的芯片及作用),画出系统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硬件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 设计方法——软件设计,画出程序流程图及说明,源程序清单和注释  系统调试

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 实验步骤

 整理性能测试数据和波形,并与设计要求比较分析 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 设计结论  收获和体会  附件(源程序)(4)参考文献

二、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用A4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1)封面(由教务处统一印制)(2)目录

① 标题“目录”(三号、黑体、居中)② 章标题(四号字、黑体、居左)③ 节标题(小四号字、宋体)④ 页码(小四号字、宋体、居右)(3)正文

① 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

② 字体:章标题,四号字、黑体、;节标题,小四号字、宋体;正文文字,小四号字、宋体;

③ 行距:1倍行距; ④ 页码:底部居中,五号;(4)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6.2012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篇六

指 导 书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二零一二年五月

目 录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 2 课程设计指导及要求...........................................1 3 课程设计的主要步骤...........................................2

3.1 总体设计.............................................................................................2 3.2 硬件设计.............................................................................................2 3.3 软件设计.............................................................................................2 3.4 软、硬件联调.....................................................................................2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2 5 进度安排................................................................3 6 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3 7 课程设计题目..........................................................4 8 主要参考资料..........................................................6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课程设计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后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具有动手、动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是培养在校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和独立自主解决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微机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的方法、设计步骤,使学生得到微机开发应用方面的初步训练。让学生独立或集体讨论设计题目的总体设计方案、编程、软件硬件调试、编写设计报告等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由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初步过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微机系统与接口扩展电路的设计方法,熟练应用8086汇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和实际设计中的硬软件调试方法和步骤,熟悉微机系统的硬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不仅要培养学生事实求是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检验学生对本门课学习的情况,更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查阅资料,撰写设计报告表达设计思想和结果的能力。课程设计指导及要求

在课程设计时,2~3名同学组成1个设计小组,分别完成项目的功能设计、电路编辑及调试、编码及调试和课程设计报告编写工作。同批次同学中选择同一题的不超过3组。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相互讨论。每设计小组提交1份设计报告,设计报告由设计小组同学独立完成,不得互相抄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指明设计思路,启发学生独立设计的思路,解答疑难问题和按设计进度进行阶段审查。学生必须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应处处被动地依赖指导老师。同学应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讨论问题,互相帮助和启发。

学生在设计中可以引用所需的参考资料,避免重复工作,加快设计进程,但必须和题目的要求相符合,保证设计的正确。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掌握和使用各种已有的技术资料,不能盲目地、机械地抄袭资料,必须具体分析,使设计质量和设计能力都获得提高。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好自己各环节的详细设计进程计划,按给定的时间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个阶段的设计任务。设计中可边设计,边修改,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可交替进行,问题答疑与调试和方案修改相结合,提高设计的效率,保证按时完成设计工作并交出合格的设计报告。课程设计的主要步骤

课程设计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其设计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所述的四个步骤:

3.1 总体设计

本阶段的任务是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来初步确定系统结构的总体方案,其中主要涉及到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划分。

应用系统中硬件和软件具有一定的互换性,即某些功能既可以用硬件实现也可以用软件实现。一般说来,用硬件实现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系统的工作速度,但会增加电路的复杂性和硬件成本;而用软件代替某些硬件的功能可以使电路简化,便于修改设计,降低硬件成本,但软件工作量增大。

总体设计时,必须在硬件和软件之间权衡,分工明确,然后分头开始设计。

3.2 硬件设计

在Proteus环境下,结合课程设计题目,设计硬件原理图,搭建硬件电路。

3.3 软件设计

1、采用模块化程序结构设计软件,可将整个软件分成若干功能模块。

2、画出程序流程图。

3、根据流程图,编写源程序。

3.4 软、硬件联调

在Proteus环境下,仿真调试程序。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1、设计题目(在封面注明)

2、设计内容(在此部分详细说明所做题目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功能)

3、设计原理及方案(含电路原理图、硬件连接示意图、系统功能框图、程序流程图等)

4、汇编源程序代码(关键代码要加必要注释)

5、实施结果(可给出程序运行界面、实验箱运行结果照片等)

6、课程设计体会

7、参考文献

【格式要求】

1、课程设计报告要求(1)总体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应排版工整、内容完整、结论正确。要在报告封面上注明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提交时间等完整信息。要求用计算机打印,纸张大小为A4。

(2)格式要求

 目录:用四号字,其中每章题目中,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之间用“„„”相连。 标题:中文采用四号黑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 正文:中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段落为: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磅。

 页面设置:单面打印:上2cm,下2cm,左2.5 cm,右1.5 cm,装订线0.5cm,页眉1.2cm,页脚1.5cm。页眉以小五号宋体字键入“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居左。页脚插入页码,居中。 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

期刊文献格式:[序号]作者.文目[J].期刊名,年,卷号(期数):起止页码 图书文献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止页码 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任务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布置。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提前熟悉设计任务,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总体方案,软、硬件功能划分,硬件接口原理图设计,程序设计等工作,为课程设计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课程设计时间为1周。具体安排如下:

周一至周四学生完成设计课题的软硬件联调工作;周五指导教师检查本周设计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 考核方法:现场验收(占50%),课程设计报告(占50%)。

 考核内容: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平时表现等)、方案合理性、程序编制质量、演示效果、答辩情况及设计报告质量。 成绩评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 特别说明:

(1)如发现抄袭,按照不及格处理。

(2)若出现2组以上设计方案完全相同,视同抄袭。课程设计题目

【选题说明】

(1)一组一题,不得重复。可从下列题目中任选1题,也可自拟题目。

(2)下列题目仅提出了合格要求,各位同学需要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增加功能并实现。指导教师根据各位同学完成课题的质量评分。

题目1 交通灯控制系统

利用8253定时器、8255等接口,设计一电路,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要求自行设计控制方式。

题目2 利用DAC设计波形发生器

利用DAC设计一个波形发生器,能分别产生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和方波,要求自行设计波形输出的切换方式。

题目3 利用DAC设计幅值可变的波形发生器

利用DAC设计一个幅值可变的波形发生器,要求自行设计控制方式。题目4 电子万年历

参考市场上的电子万年历的功能,利用所学接口芯片设计一电子万年历。要求至少能显示日期值、星期值,并可通过键盘修改日期。

题目5 电子秒表

利用8253等接口设计电子秒表,要求完成开始计时、停止计时及计时复位等功能,计时时间精确到毫秒,控制方式自行设计。

题目6 编程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向

查找资料,了解步进电机的性能及原理,编程控制步进电机的正转或反转。题目7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了解直流电机闭环调速的方法,实现直流电机的调速功能。题目8 数字钟

利用LED七段数码管设计数字钟电路,要求自行设计数字钟的显示格式和数值调整控制方式。

题目9 花式跑马灯

自行设计电路,实现具有5种以上工作方式的跑马灯,要求设计两种以上的切换方式。题目10 篮球比赛电子记分牌 根据篮球比赛规则,设计电子记分牌。题目11 定时器

利用8253等接口芯片设计计时器,要求设计定时时间输入方式和一种以上的报警方式。题目12 篮球比赛计时器

根据篮球比赛规则,设计篮球比赛计时器。题目13 电子密码锁

设计一个电子密码锁,利用器件的状态(如:发光二极管的亮与灭)模拟锁的开、闭。要求设计恰当的初始密码设定方式,并能根据密码开锁。

题目14 计算器

设计一计算器,要求至少能完成2位数的加减运算。题目15 点阵广告牌

利用点阵屏器件(如MATRIX-8X8-RED)设计能显示字符或图案的点阵广告牌。题目16 音乐播放器

利用8253驱动扬声器发声,实现乐曲播放,音调频率请自行查找参考资料,如参考文献[4]。

题目17 电子琴

本程序将键盘变成钢琴键盘,选择键盘上7个按键,作为“哆来咪„”音的按钮。通过此程序驱动扬声器发出不同的音调。

题目18 电压报警器

设计一个电压报警器,要求利用Proteus ISIS提供的POT-HG(POT-LIN)元件模拟电压变化,利用ADC0808实现电压监控,当输入电压在设定值以内,显示电压值。当输入电压超过设定值,报警。显示方式、报警方式自行设计。

题目19 投票统计器

设计一个投票统计器,完成投票、计票统计和票数显示等功能。题目20 多路数字抢答器

设计一个多路数字抢答器,要求自行设计有关功能。21 自行拟定的题目

各位同学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本次课程设计题目。自拟的题目须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主要参考资料

1.周明德.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7.微机原理课程设计要求 篇七

1 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建设团队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将该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分为了三大模块,即原理分析部分、软件开发部分、硬件设计与分析部分。教学内容符合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注意学科交叉,将机械、电子信息、自动化、通信、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如在微处理器的学习中以16位芯片为主线索,拓展32位处理器的知识、微机系统设计和分析中引入SPOC技术等,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根据我校课程设置及工科学科特点,为达到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课程建设团队根据课程特点,设计按照主线索组织教学:微机原理分析―软件开发―硬件设计与分析,最终建立微机系统概念。主要遵循这样一个思路:微机工作原理和微机应用技术两部分各有侧重,理论和实践并重;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工作原理;最后,通过对典型微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分析,使学生对控制系统设计中所需的软、硬件知识有一个全面、整体的理解。这样,以期最大限度地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在教学安排上注意对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的建立。对不同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大纲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在章节取舍、学时安排、实验的开出及数量等方面都有区别。分阶段组织安排教师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强调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将部分内容向课外延伸。实验课程内容除了少数验证性实验外,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导,辅以多个设计性实验,自行设计、安装(编写)、调试接口电路及控制程序,提高学生开发PC机软件设计、硬件设计的实际动手能力,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2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建设团队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3],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征,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重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能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开发了网上教学平台,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对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课程学习网站截止于2010年8月27日访问量达11285人次。在教学实践中,课程建设团队老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改革。除了全部采用PPT多媒体教学之外,主讲老师还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有选择地采用板书、幻灯、挂图、动画等组合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特别是原理部分的动画设计,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讲解指令的寻址及执行过程、工作时序时,老师在备课时单独制作了Flash动画。课堂上,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大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难懂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再如,讲解8253定时计数器的六种不同工作方式时,采用大幅面挂图清晰将六种工作方式的工作时序整体上画在一起进行比较,授课时再配以手工板书时序的局部细节,使学生很容易理解8253六种工作方式的区别,印象深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课程建设团队老师总结出形象比喻法、案例法、逆向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组织了教学方法的课堂观摩教学。观摩后,老师们根据授课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将好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 实践模式的改进

采取全面开放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实践内容、仪器设备、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学形式、实践时间等方面实现开放,给学生以充分自由发挥的天地,实验内容、实验管理均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条件[4]。开放式实验使学生逐渐克服了以前过于依赖老师的心理,培养自觉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实验习惯。实验时间上的开放使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安排实验,具有了自由发挥现象力和进行创新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使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间的时间差得以实现。《微机原理及应用》实践课程采取独立设课的先进管理模式,对教学安排、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力度、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师资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保证[5],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建设团队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设了一支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重庆理工大学的《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团队是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中的骨干力量,教师的责任感强,并具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教师队伍共14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讲师3名,高级实验师1名,实验师2名。有11人为理论教学教师,3人为实验教学教师。教师队伍中职称分布为:教授2人,占14.3%;副教授、高级实验师7人,占50%;讲师、实验师5人,占35.7%;正、副高级职称的比例占64.3%以上;博士6人,硕士(含在读硕士)学历6人,占教师队伍总人数的85.7%,现已形成一支了年龄梯队恰当,职称结构合理、学源结构合理、专业覆盖面全的教师团队,可以很好地将微机应用领域科研成果注入教学过程,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促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课程建设团队针对年轻教师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采取“一对一”的帮教形式,即一名高级职称的教师,要帮助培养一名中级职称的教师,使年轻老师很快地成长起来,在教学、教风与学术水平等方面取得了实际的成效。课程建设团队对新进教师采取实验课指导、随堂听课等手段,保证了课程的教学质量。课程负责人定期组织“微机原理及应用”精品课程的教研活动,针对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等主题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在教研活动中,课程建设团队主讲老师各抒己见,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新的创意、好的做法拿出来讨论,听取意见,消除分歧,取得共识。通过教研活动,课程主讲老师在教学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启发和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结束语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使学生获得了微型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整体认识及硬件与软件的分析设计及应用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专业课程以及从事微机控制和信息处理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就是在教学理念上,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主线;在教学方法上,重点研究和实践如何提高课堂内的教学信息量的有效方案,优化课堂讲授内容,协调好理论基础与新技术的关系;在教学手段上,有效使用教学CAI课件和优质网络资源用以支持教学方法的实践;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重点是构建年龄梯队恰当,职称结构合理、学源结构合理、专业覆盖面全的教师团队。重庆理工大学的大多数学生对《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改革的效果表示满意,同学们普遍反映教学内容新颖、增强了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增强了学习兴趣,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摘要:《微机原理及应用》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专业、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等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为了培养出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重庆理工大学《微机原理及应用》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从改革该课程教学体系入手,结合其实际情况开展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机原理,课程体系,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克俭,覃永新.提高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6(24):243-244.

[2]王强,王慧中,安爱民,等.《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77-79.

[3]刘跃华.现代教育技术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5):106-108.

[4]倪振文,王俊年,刘昆山.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52-55.

8.微机原理课程设计要求 篇八

【关键词】微机原理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04-02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单片机技术在智能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家电和计算机控制系统[1]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工程类专业尤其是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表、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单片机应用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在现行的教学体系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偏重于单片机原理及系统各部件的介绍[2],在系统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学生在后续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中应用单片机知识的能力显得比较薄弱[3]。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单片机应用能力,掌握单片机应用技术,就成了当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几年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统筹考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现了课程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

二、教学现状与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按照 “结构”、“指令”、“编程”、“接口应用”的体系进行授课。由于目标不明确,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庞杂、头绪纷乱、枯燥无味、无所适从,无法形成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完整概念。另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基本上以讲授方式为主,概念多、内容抽象,并且各部分知识衔接紧密;实践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实验中被动地输入程序、验证结果,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不可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普遍感到难学。

三、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改进 “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的教学法:以单片机应用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把学习理论与知识应用、实践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1.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微机原理与接口”是一门理论抽象并且实践性强的课程,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极大地增加了知识的传授量,并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比如将难理解的芯片内部结构图和时序图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单片机系统硬件连接可以利用PROTEL电路CAD绘图软件,教会学生自己绘制原理图并输出PCB电路板,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今后实验课和课程设计打下了基础。实践证明采用丰富多样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单片机应用的方法套路,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对初学者来说比较难学,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可经常向学生展示或分析一些我们身边单片机产品,通过剖析系统的结构功能并与授课内容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分析教学楼的大屏幕显示系统讲解单片机LED显示;分析超市收款机来讲解单片机的液晶显示和事务处理功能等等;此外还可有意识地把一些单片机相关科研项目展示给学生,并鼓励他们参与其中的工作。当然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还可通过组织单片机兴趣学习小组,开展学习竞赛,进行单片机小制作等方式激励学生保持对单片机的持久钻研精神。

3.因材施教,加强师生互动

单片机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仅需要教师耐心地授课和讲解,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交流,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巩固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进行多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制定不同的目标,在知识点的难度和深度上进行调整。比如章节授课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对于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利用指导和个别辅导的机会,提出不同的要求,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使学生的能力持续提高。教师应密切注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不断调整,重新分层,以充分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

4. 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

“微机原理与接口”作为电类和其他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不仅要求注重学习单片机基础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之间组成科研兴趣小组,讲授科研工作如何开展,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甘于吃苦、敢于创新、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教会学生解决困难的三个办法:首先靠自己去解决,比如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到期刊网查阅文章、上网搜索问题等等;其次到单片机网站、单片机论坛发问题贴等待高手答复;最后实在不行才去请教教师。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单片机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觀能动性,而且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不少学生反应通过课程学习不仅学到了单片机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如何学习钻研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刚.高职单片机教学的新思路[J].广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2] 石建华.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新乐遗址导游词下一篇:基层部队如何开展好“两个经常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