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2024-10-21

上海市奉贤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共1篇)

1.上海市奉贤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篇一

赴延安、银川考察统筹城乡和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市委政研室

2010年延安市被列为统筹城乡省级试点市,在全省统筹城乡发展上率先起跑。银川地处黄河上游,是我国北方重要商贸城市和商品粮基地,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近年来,黄河岸边的两颗“明珠”倾力打造宜居环境,共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市委政研室赴延安、银川等地就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所到之地,处处彰显着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新成就,许多做法和变化让人深受启迪。

(一)新理念。新理念带来新发展。延安市以做美延安、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为理念,大力实施“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战略,从产业支撑体系、城镇承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支持保障体系4大体系12大板块来“布局”和“破题”,全面提升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水平。银川市全面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重心西移”战略,推进“两个最适宜”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施工业“一强五优”、农业“两强多优”、服务业“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制定出台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业反哺农业、土地流转、产业化经营、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农村改革、支农惠农等政策和措施,激发了新农村建设活力。

大统筹。延安市倾力打造“1市12城33镇100社区”新型城市体系,将安塞、甘泉撤县设区,宝塔区城郊8个乡镇改设街道办,将延安城区由现在的“一城一区”变为“一城三区”,建成区达到60平方公里。志丹县金鼎镇胡新庄新型农村社区搬迁附近山区农户150户750人,统一建设农民住宅,整体划

一、规模恢宏、具有陕北特色的青砖灰瓦农家小院民居群,成为狭窄川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拆迁4个行政村的23个庄点1885户农民住房,建设特色城镇安置楼房28.5万平方米,张家庙村将分散的民房拆除统一

建新,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楼房和连体式别墅群户型好、环境优,设施齐,不但农民满意,城里人也羡慕不已。

强产业。延安市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作为战略支撑,在“黑色能源、绿色产业、红色旅游”三大主导产业上提质增效。延安胡新庄村统一流转土地680亩,规划三年建设3000座蔬菜大棚和弓棚,鼓励引导山里的村民到承包种植,户均大棚4.7座,并发展500头以上养猪场5个,千只以上养羊场2个,走以棚栽业为主,辅以粮果业和草畜业的产业发展道路。银川兴庆区采取“集中连片,园区推动”的运作方式,运用“利益相联,企业带动”的经营模式,实施“以销定产,市场驱动”的扩展手段,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占地500亩、温棚5000间的自治区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被誉为“西北花都”,城区近郊农民已实现了从种植设施蔬菜向种植花卉的产业布局转变。

(二)延安、银川虽都处黄河沿岸,但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特点不尽相同,两市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干事创业的力度,敢为人先的创新让人深思。

大手笔投入建设。延安市探索形成了财政补助型、多方筹资型、移民搬迁型、集体经济建设型、农民自建型和社会力量帮扶型六种新农村建设投资模式,财政每年拿出1.1亿元的资金,按照每村20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作为西部百强县的志丹,实现“富县”之后,把钱投向了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财政支农支出均在全省第一。银川市保安镇东武沟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点,除安置好本村230户村民外,还通过就地安置、移民搬迁和鼓励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等形式吸纳外来358户农民入住楼房。外来户享受“双退”补助政策,还享受每户1万元、每人1万元、没享受过新农村建设补助再加1万元的“1+1+1”补助政策。财政还多方筹资建设学校、医院、车场、水电路气、绿化美化等各种公用设施,大资金的投入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

灵活运用土地政策。两市在土地政策、盘活土地资源上大胆探索创新,充分利用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复垦治理,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行市场化运作,用集体建设用地挂钩转换收益建设农民集中安置区和农村新型社区。银川兴庆区掌政镇通过“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复垦耕地面积1900多亩,该镇张家庙村也将分散居住的农户予以集聚,节约土地400多亩。复垦和节约的土地集中发展三产、种养等产业。这种方法既有效解决了城镇发展用地问题,又促进了农民进城定居,过上城市小区生活,还能腾出土地多受益。灵活的土地政策,集约化使用土地,有效地突破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瓶颈,激发出了巨大潜能。

强有力机制推进。延安市成立了市统筹城乡发展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师长任副组长,统筹办、新农办均为正县级常设独立办事机构,分别主抓两项工作,各县区也都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上下一致,共谋发展。建立市委常委包县工作制和市政府领导包抓重点工作制,指导县区在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体系培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领域进行创新和突破。建立县际对口帮扶工作制,由财力较好的六个县定向帮扶六个财力薄弱县,以资助项目建设形式,每年帮扶500到1000万元,连续帮扶5年。将每年城乡统筹重点工作计划实施情况纳入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建立评价监测制度,加大城乡统筹、公共服务等指标在地区发展水平和干部政绩综合评价考核体系中的比重,用机制推动统筹城乡工作快速发展。

(三)了解两市的发展轨迹,研究两市的发展动态,分析两市的发展趋势,对我们在更高层次上把握发展方向,找准历史定位,明确奋斗目标,有很多重要启示。

产业支撑是基础。延安、银川两市都把加强产业支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延安市在黑色能源、绿色产业、红色旅游等三大产业上做足文章,银川市加快石油煤炭、装备制造等重工业和羊绒产

业等轻工业迅速发展,带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都为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我市要在产业发展上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与分工,缩小城乡产业发展差距,推进城乡产业共同发展,为以工哺农、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

农民增收是关键。延安、银川市都是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无论是在发展规模经营、加快劳动力转移,推进产权改革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都立足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得到实惠,缩小城乡差距。延安市大力发展林果、棚栽、草畜、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以“企业+农户”、“种养+产销”的发展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银川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天地缘锦绣园林花卉生产基地年产鲜花800万枝,通过花卉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带动周边300户农户年增收500多万元。我市要积极顺应农业产业转移升级的新要求,深化“举措到户”工程,加快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发展,加快农民进城,鼓励农民创业,促进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扶持是保证。在统筹城乡发展试点中,延安舍得投入,财政重点对农田水利、能源交通、电力通信,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倾斜,志丹县每年用于水电路气讯、卫生文化等“三农”项目资金就3亿多元,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也要不断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实打实把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把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诚心诚意为农民谋福祉,不断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为推进城乡统筹营造和谐氛围。

改革创新是动力。延安、银川两市都积极探索结合实际的改革之路。银川市掌政镇通过“退一进二”的土地增减挂钩方式,对湿地进行修复再造和科学开发,通过建设新社区集中安置农民,建设创业孵化园区解决农民就业,既打造了生态湿地旅游产业新城镇,又解决了农民失地的后顾之忧。延安市宝塔区探索土地流转方式,在姚店

30余户农民手中租赁近百亩土地,用于工业园区建设,每亩年租金500元,并允许农民拿土地入股来参与公司分红,增加了农民收入,还避免了征地过程中农民的对立情绪,为全市推广土地流转积累了经验。我市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城乡一体的居民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增强农村融资能力;推广凤县经验,抓好市级试点工作;着力衔接解决好进城农民养老、医保、住房、教育等现实问题,在现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基础上,继续按照“缩小政策差距,加大融合力度”的思路,在“广覆盖、提水平”上下功夫、出实招,力争在探索建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在区域间、城乡间的转换机制方面再创新路。(执笔:桑妮 党锦春 王宇轩)

上一篇:用耐心、爱心、责任心开启学生的心灵―谈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下一篇:建筑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