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汉语

2024-10-09

初学汉语(精选8篇)

1.初学汉语 篇一

对联初学入门

对联做为一门语言艺术,学来容易。学精、学好太难。我做为一个初学者,在网上的许多的朋友关心和帮助下,才有勇气举起手扣起这扇文学艺术的大门。在此我要真诚的感谢我的朋友们,他们给我太多的帮助。这里,转我朋友给我的关于网上流传的二个最珍贵的讲义。

【清谈联话】胡说对联格律简便入门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还有俩忌讳,三尾与孤平。

先说平仄。

普通话分1、2、3、4四声,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个小学就学过,不用解释了。1声2声就是平,3声4声就是仄,完了。古韵不管他,那玩意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怎么读了,等你掌握了格律后在说也不晚。

下面说那四句顺口溜。

一、所谓135不论,就是凡是7个字的对联,如“两个老鹰争死狗”或“一头驴子想翻天”这样的句,第1、3、5的字,不管平仄都不搭理他,他丫爱平就平,爱仄就仄。

二、所谓246分明多少麻烦点。就是“两个老鹰争死狗”这样的句子,第2、4、6个字不能乱折腾,出句(不一定是上联,出句也可能是下联)2、4、6的字必须平仄相间,就是2、4、6不是“平仄平”,就是“仄平仄”,这样的出句就基本合格。

总结下怎么运用这玩意对联:有出句了,对怎么对啊?简单,还是个135不论,246分明。135不论好说,反正爱咋滴咋滴,246分明还是麻烦点。也就是说,你要对别人的句,那2、4、6的字平仄也要和他作对。他246不是“平仄平”吗?我246就来个“仄平仄”和他对着干。他出个“仄平仄”,我就给他246来个“平仄平”,大家平手,OK了。

还有一点,就是出句最后一个字要是平,你就给他来个仄。出句最后一个字要是仄,你就给他对个平。

如 :

两个老鹰争死狗

⊙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

一头驴子想翻天

到这里,你就入门一半了,算初级班毕业,再学就中级班了。中级班是什么?就是“还有俩忌讳,三尾与孤平。”

那哥们说了,真丫麻烦,忌讳就忌讳,还俩俩的。对了,对联就是俩俩的,您就凑合得了。

一、三尾。三尾,就是对联的最后三个字,不是仨尾巴。一般认为最后三个字平仄一样读着别扭,如最后三字是“平平平”或“仄仄仄”。但是这个在诗里有争论的,个人认为,三仄能避开就避开,避不开拉倒。三平读了丫是别扭,最好别用。不过你非用也没辙,这个也不犯国法,不够拘留的材料。

二、孤平。所谓孤平,顾名思义就是就一个平音。这个玩意很多人折腾不清楚,建议这几句仔细看看,好将来碰到外行蒙他。

孤平就一种情况下存在,就是“仄平”句脚,也就是最后俩字是“仄平”的句字

才有孤平,如果不是“仄平”句脚,他100字里没有一个平音也不叫孤平。比如“仄平仄仄平”,除了最后一个字,整个句字就一个平音,这样的就叫孤平。碰到这样的玩意怎么办?简单,有个笨法,五言就是“仄平句脚不准一、三同仄”七言就是“仄平句脚不准三、五同仄”,这样就不犯孤平了。也就是说“仄平仄仄平”这样的句子,第一、第三你爱用什么用什么,只要别都是仄音就可以。

但是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这里说的七言是“

4、3”式的词语结构,也就是在这个七言句里,前四字是一组,后三字是一组,如“两个老鹰争死狗”前面是4,后面是3,或说是2、2、3结构,两个 老鹰 争死狗。如果是“俩老鹰 狠争死狗”,就是3、4结构,那个又有不同了,不过也简单,不过是个“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来回折腾罢了。

好了,只要耐心的看到这里,对联格律你基本毕业了,可以出去蒙那些不懂格律的人了。

要是有人嫌上面说的麻烦,还有个笨办法,就是背四句歌子:

一、出句:通平平仄仄;

对句:通仄仄平平。

二、出句:通仄平平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这句是犯孤平唯一一句,不要1、3同仄就可以)

对句:仄平平仄平。(上个对句是第一字平,这个对句是第三字平,避开1、3同仄)

七言只需要在每句前面加个“通平”或“通仄”就可以了,但要注意246平仄相间。

下课。

下面是听风一剑的讲课内容:

给你个听风一剑讲课的内容,看看是否有价值,有就看看,没有就算了

杨过 2008-04-01 23:35:27

我今天,是给大家谈谈对联的一点点体会,帮大家找找对联的感觉。

什么是对联呢?----哪位仁兄起来说说自己的认识。

我认为,对联作为一门语言艺术,首先,是一句话---一句正常人说出来的话

对联是一句正常人说出来的话---这就是我今天讲的第一关观点

既然是一句正常人说出来的话,那么,首先不考虑其它,应该具备下面是个特征

一是要“言之有物”

一个正常人说的正常话

首先应该是有感而发的

要因时而发、因事而发、因人而发、因感而发,不要为“对”而对、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听上去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结果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我为什么先讲这个?

就是因为许多对联的人,把这个最基本的忘记了

二是要言之有理。

也就是说,必须符合逻辑。这样才能使言论经得起推敲与反证

先说这两点最最起码的

因为首先是说话嘛,你得有理有据,不能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三是要言之有据。不能信口雌黄、无中生有、“空口说白话”。

这主要指的是一些关系到典故的对联。

四是要“言之有序”。

许多联友,或是为了在用典上一味求奇求异,或是陷入对局部刻意工对的泥沼,致使心态不平,最终使对句成了怪胎。

失去了流畅

失去了上面说的一切

即便你再言辞华丽,也终究不过是废话、瞎话、疯话

为了对联,连正常人的话都不会说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大家想想,你们见过的对联中,有没有这种现象?

这并不等于说,对联就只能要求到这个水准

毕竟;联是一句话,但毕竟不是一句普通的话。而是一门特殊的语言艺术。

其特殊之处,就体现在四个基本要素上。

那么,对联的四个基本要素---就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二部分

我现在说说对联区别于其它语言艺术的所在!

那就是 声律 对仗 关联 意境

这四大要素

其中,声律和对仗,是对联艺术的形式

关联和意境,是对联艺术的内涵

先说声律不过这声律,我就不细讲了

至于对仗,那是比较有难度的

其实,许多多年的联手,都没有真正掌握其精髓

为什么呢?是因为语文基础不扎实

许多人,以单个的词性为衡量对仗的唯一标准,这是有误区的什么,才是衡量对仗最好的尺度呢?---是结构

大家记住一条,在对仗时要掌握一个原则---重结构、轻词性

因为什么呢?这个词性,是随着语境随时变化的不好掌握,也没有硬指标

比如说 流云===红叶

如果单看,流是动词,红是形容词

似乎是不工整的但是,从大结构来看

流云和红叶都是偏正词组

那么,把他放在一个句子中,对仗是合格的!

再看一个

流云==观月

单字来看

流和观都是动词

云和月何其工稳

但实际上,前者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后者成了动宾词组

我举这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

依赖单字的词性来判断结构,是不准确的,是不科学的

还有,我重申一下,我今天,不是来讲基本知识的,是来帮大家找感觉的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关联

关联是什么呢?

关联,指的是上下联之间,在风格、情调、气势、以及内容方面的内在关系

打个比方说

一副对联

好比一对夫妻

有的人,对仗很工整

但只能说是夫妻俩门当户对

还不能算作玉配

如果不关联,或者叫做对而不联

就好比是---同床异梦

是很不协调的,呵呵

这在对联中,就被称为“隔” 包括景隔、意隔

举个例子!

庭草忘忧,一任韶光催好梦

江天无忌,向由风浪涌虚怀

这是某论坛联赛的一个对句

大家看看

如果不考虑关联性

对句可谓视野开阔,大气磅礴,足见作者胸襟!

但是,这大气磅礴的风格

跟上联的风格是大相径庭的正所谓---貌合神离

在此仅举一例,只是给大家找找感觉

这个对句,除了关联,其它什么都不错

关联除了“隔”,还有什么因素呢?

那就是另一个极端---合掌

所谓合掌,就是在上下联中重复运用了同一个,或是过于相近的主体

为什么不能合掌呢?

因为,联的语言表述空间本来就很小

我们更应该惜墨如金

欲求一石三鸟而不得,如果合掌,则无异于三石一鸟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本来就总共不多的字

你再重复一些语汇,就是浪费

总之,要注意用词的效率

还通俗一些啊,好好

比如说哈,你刚进来群就嚷:我才来!

然后你第二句又嚷:我迟到了!

才来,本来就肯定是迟到了

所以,你这第二句,就是废话!!

就是合掌!!

好了,下面再说说“联眼”。

这也是关联方面需要注意的

什么是联眼,就是指,一个联,在修辞等方面区别于其它联的特征

人,有人的个性

联,有联的个性

对联,就要把上联的个性传承下来

许多联友只追求所谓大意境,置一些小细节于不顾。谋则以为,一般情况下的小结构尽可以模糊对之,无碍于大局,然而关乎“联眼”处,必须锱铢必较,否则便辜负了出句者的深意。

联眼不是中心思想,联眼,有些象机巧联的“机关” 还是举个例子吧

比如:江平鱼破镜

对于这个联,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对什么呢?

当然,要对上结构

还要意境协调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先来解读一下上联

江平鱼破镜

这出句,把江,比作了镜子

而且,是用了成喻的修辞手法。直接就说镜

而这个镜,又跟前面的江,是呼应的,江即镜

那么这个细小的特征,就是这个联的联眼

那么我们对句时,也就要注意这一点

我对的是

江平鱼破镜

星散月观棋

这很像是机巧联中的机关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什么是联眼

好了

不能“隔”、不能“合掌”、注意联眼

这三个方面,就够成关联的要求!

那么许多人会问,这对联,要求太多了吧

还要注意意境呢

是的

我有一句话,说了多年

对联,本来就是一种在夹缝中求开拓的艺术!

如果认识不到这个难处,就别学对联了

你可以学散文

那个没有这些劳什子要求

这些,是对联的基本规则

记得,有一个人,曾经到处寻访我,要跟我pk 我答应了

那天,群里围满了人

正所谓“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对了一个回合,我便放弃了

为什么呢?

那个人,居然不懂得声律

非但如此他还振振有词他说:我对联只要意境,不要声律

他说了许多许多自己的关于意境重于声律的主张

我说

你说的,非常对

但是

你想想

你不要声律

但我自己必须要 你既然跟我pk,我们却受着不同的约束。好比

我们一起下棋,我的马走日子,你的马直接可以翻山

你直接可以踏我的老将

我怎么跟你比?

我说的这个意思,就是说

格律好比下棋的规则

你不遵守棋规,你的马可以走田字,那怎么谈得上下棋呢?

好了,这个问题到此为止还有意境,我认为不是靠讲课来提高的那需要那么个人慢慢积累

记住----对联,是一种厚积薄发

决不仅仅是掌握格律这么简单

那是一种深厚的积淀

我说这个的意思,就是调整大家学联的心态

不要期望着,听了几堂格律课

就以为解决了一切

你,仅仅是撩开了楹联艺术的面纱而已!!

更多的,在于积累 在于庞杂的积累[/COLOR]

这些对联的基础心得也许每个人都有,但作为一个联者,总结出深入浅出的道理,是必让我这初学者受益非浅。一再深读。

2.初学汉语 篇二

一、教师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良师益友:既是学生的老师, 又是学生的朋友;既要严格管理, 又要热忱相处。学生都是幼儿, 喜欢模仿教师,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如:教师在作示范表演时, 也尽可能得慢速弹奏, 把音乐交代清楚, 要求学生把钢琴弹奏的基本功练好, 善于表达各种意图。作为一个新时期的钢琴教师, 必须学会用普通话来表达自己要讲的内容, 讲话要简短, 内容要集中、目的要明确、言简意赅。

二、教材和练习曲目的选择

1.4—6岁儿童的钢琴学习以引导兴趣为主, 在技巧上逐步形成手指的落键立键、规整手形、坐琴凳的姿势、落滚、五指原位、左右手的上下找音, 用非连奏、断奏和简单的连音来完成。

2.4—5岁以断奏、落指、模拟为主。所有的教材有《浅易钢琴教程》约翰。汤普森编、《拜厄钢琴初步教程》、《钢琴我的朋友》范元绩编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版、《钢琴初步教程新编》那坦松.玛尼科夫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版、《钢琴初级教材》周广仁, 李其芳编著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材、《巴赫初级钢琴教程》之1、2、3、5、6、7、8条等教材。

3.5—6岁以非连奏、立指、模拟为主。除以上教材还应增加《外国浅易钢琴小奏鸣曲集》李素心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版、《全国钢琴演奏 (业余) 考级基本练习合集》1-2收 (周铃子小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版) 、《巴赫初级钢琴教程》第4、9、10、11、12、13、14等七条。《钢琴基本练习曲61首教程》、《车尔尼作品899》和《哈农钢琴练指法教材》、以及《世界儿童钢琴曲集》前50条。

三、坐姿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1. 对于初学者而言, 坐姿太为重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初学的儿童一般年龄较小。因此养成良好的坐姿和弹琴状态非常关键, 琴凳放置在钢琴前正中, 弹琴者只坐琴凳前二分之一的正中, 身体离琴键的远近要根据手臂的长短而定, 将拳头紧握, 自然伸至键底。这个位置还要保持好, 腰杆、肩自然放松, 并稍稍前倾, 当手中空握, 手指落在键盘的键面之上, 双臂与键盘平行, 这个坐的姿势就为正确。

2. 弹琴者幼儿时, 可处稍高位置, 随着弹琴者的成长, 而逐渐成稍低的座位, 但肘部还应该处于白键水平的位置, 这样对训练才有益。

3. 身体的远近也不可死板, 一般来说, 在受弹到琴键上时, 身体基本保持直立。万万不可靠键盘太近或附在键盘上, 弹琴者的双脚应平平着地, 两只脚之间应能放下自己的一只脚脚掌宽, 以便稳固地与臀部形成一个三角形, 有力地支撑着上肢和身体的灵活运动。若是孩子很小, 上身和双臂如上所述。但脚下一定要用小凳或足台之类的东西给予适当的高度使脚踏稳。这时孩子的下肢也和成人一样, 脚跟平踏于下, 小腿与地面垂直, 大腿与小腿、上身均成九十度角。

四、正确的手型在初学钢琴中的重要性

手型是钢琴弹奏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除学钢琴的儿童来说, 养成正确的手型尤为重要。弹钢琴要求手放松, 自如地呈半圆形, 手指略向里弯曲。正确的手形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 手指的基本弹奏动作——让手指学会走路

当我们的手指练习掌握了支撑站立, 如同学步的孩子站稳了脚跟的时候, 我们就应当开始教他们起步了。抬脚起步, 这个走路的动作换在弹琴的手指上, 就是从指掌关节出发的抬指和降落的挥动动作,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手指的基本动作, 我们把这一步动作叫作“起步”。

2. 手指基本弹奏动作的要领

(1) 手指的挥动主要产生于第三关节, 而就基础阶段而言第一, 第二关节原则上不应该活动。

(2) 抬高不是一个孤立的动作, 而只是弹奏的准备, 击键动作应设想犹如我们手臂去敲一面又大又重的鼓一样, 只是发力点不在肩关节而在指掌关节。

(3) 手指弹奏的基础训练应强调手指本身的积极挥动, 积极的含义包括手指抬起和弹奏的两个方面的主动性以及击键速度和力度的要求。

(4) 在整个抬指和击键过程中, 必须注意把力量集中于指尖。

(5) 每一次击键动作不应跟随过快, 以保证对每一个动作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6) 拇指的自然动势是横向的, 而拇指的触键动作需要纵向运动, 故需要有意识的训练拇指的纵向挥动意识和具体动作, 拇指的触键位置在指尖外侧, 而不应在拇指关节处或整个拇指部分。

五、培养初学者的演奏信心和兴趣

对于初学者而言, 年龄一般偏小。对未成年的儿童来说, 如何能持之以恒, 连续不断, 克服学习钢琴中的各种困难, 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 就再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教师应当正确面对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不要挫败学生的兴趣, 激发鼓励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良好的自信心, 初学者才有一种欲望和热情, 同时, 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能通过表演去表现音乐内在精神, 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

以上提到的五点是在初学阶段中值的注意的几个问题, 希望这几点问题能为初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学习钢琴有所帮助, 同时也能为初学阶段的钢琴教学提供几点菲薄的建议, 希望能与广大老师共勉, 共同把我们的钢琴事业做好, 为祖国培养优秀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钢琴教学法》应诗真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论钢琴表演艺术》哼利.涅高兹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3.初学汉语 篇三

【关键词】图式理论 微课教学 汉语初学者 汉字教学 综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19-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学习汉语,国外学习汉语的学生也在逐年增加,“汉语热”随之升温。现如今,对外汉语教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师资队伍在壮大,教学科研也有了不小的发展。但是,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却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汉语初学者汉字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汉语初学者汉字构形意识薄弱。经笔者调查,很多外国学生,尤其是初学者(本文中的“汉语初学者”是指将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初学者——笔者注),他们往往会使用拼音,也可以用汉语简单地进行交际,有的还可以说出一些语法,可对于汉字,却让不少外国学生望而却步,特别是非汉字圈的学生。不少外国学生认为,只要会交际就可以了,他们没有认识到汉字对于汉语学习的重要性,自然也就难以形成汉字构形意识。

另外,有些外国学生虽然知道汉字的重要性,但对于汉字却不知如何着手,甚至可以说是一头雾水。由于汉字是方块字,不同于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郭圣林(2008)提到,有的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把“命”的“卩”部件写成字母“p”。段婧(2012)提到,有留学生把“笑”的“”写成“kk”。由此可见,外国学生存在着汉字构形意识薄弱的问题,有些学生还没有掌握基本的汉字常识。

(二)汉语初学者汉字构形意识形成较慢。李娟(2000)指出,中国小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萌生了正字法意识,到小学五年级基本达到成人水平。鹿士义(2002)指出,留学生到中级阶段才萌生汉字构形意识,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江新(2003)认为,初学汉语的美国留学生半年时间可以建立较明显的汉字构形意识,但仅限于上下结构的汉字。王建勤(2005)认为,外国学生虽然具有成人意识,但汉字意识的萌发似乎晚于中国小学生,其汉字构形意识的萌发需要中国小学生两倍以上的汉字量。由此可见,外国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形成较慢。

二、微课教学与图式理论在汉语初学者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一)微课教学在汉语初学者汉字教学中的作用。根据胡铁生(2013)提到的,“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我们认为可以将微课引入到初学者的汉字教学中,以此解决汉字构形意识薄弱且形成较慢的问题。总的说来,微课教学对初学者汉字构形意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决时间难题。虽然有些大学专门开设了汉字课,但根据易洪川(1998)提到的“至于通过独立开课的课堂教学掌握《汉字等级大纲》所列全部汉字,听说也有人这么主张,但实行起来,恐怕会有教学策略、教学安排等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不大现实”;又根据王汉卫(2007)提到的调查,“71.8%的学生对汉字课普遍反映不太满意”,其原因包括乏味、枯燥等,由此可见单独设立汉字课的可行度不高。而如果在精读课内教授汉字,由于精读课承载了听、说、读、写、语法、练习等内容,其关注汉字的时间势必会减少。由于汉字学习对于初学者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大头”,所需的时间必须得到保证,所以在精读课内教授汉字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难以让学生形成较强的汉字构形意识。但汉字微课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应用微课教学,我们不再只局限于课堂。而是可以把汉字教学的部分时间分配到课外,也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运用微课“短小精悍”和“移动学习”的特点,以此保证学生可以用部分课外时间来学习汉字,形成汉字构形意识。由此解决时间难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解决系统化问题。朱志平(2002)指出,“在没有开设汉字课的教学部门,学生是在学习汉语的同时‘顺便学习汉字的,学生学到的汉字是一盘散沙,根本谈不上规律的掌握。”而开设专门的汉字课因为教学策略、教学安排以及时间等问题可行性并不高。通过应用微课教学,可以把汉字的基本常识按学习的先后顺序分为几个主题。根据主题一一设置微课。由于微课一般限制在10分钟内。我们可以根据规律将汉字基本常识的几个主题细化,保证了系统性。同时微课教学可以设置教学反馈环节。通过课后的微课学习,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反映在设置有讨论及学习反馈的微课的媒介(如网站、APP等)上,教师可以一一回复,同时也有利于其他有类似问题的学生参考,以此更好保障汉字教学的系统化进程。

3.解决趣味性问题。不少外国学生表示汉字对于他们学习汉语而言是个大难题。汉字课的教学容易显得枯燥乏味。根据何博(2014)中提到的微课具有“短小精悍”和“形式灵活、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汉字教学乏味的问题。由于微课教学一般只讲解一个知识点,限制在10分钟内。这样容易确保学生注意力集中,也不易感到枯燥。另外结合微课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使汉字教学趣味化。

(二)图式理论对汉语初学者汉字学习的作用。图式理论应用原理是由学习者把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作用于新信息,并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知识库中。也就是说图式中每个组成成分构成一个空档,当图式的空档被学习者所接受的具体信息填充,图式应用便实现了(周相利2002)。

简而言之,图式是由先前经验(相互关联的知识)建成框架,它可以处理新信息;图式理论的应用原理是通过先前经验(相互关联的知识)建成的框架,然后将新信息融入框架并进行处理,从而形成新的经验。

将图式理论引用到汉字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在尚未系统学习汉语前用较短的时间掌握汉字构形的基本知识,也就是形成了图式。随着图式的激活与运用,学生可以自学汉字。这样一来,既可以减小精读课教授汉字的压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遇到已学汉字时,运用图式进行巩固;遇到新汉字时,则可以运用已有的图式(即已学的汉字基本常识)来分析汉字。这样势必能提高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汉字的效果,达到加强并加快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形成的目的。

三、图式理论与微课教学在汉语初学者汉字教学设计中的结合应用

(一)图式的选择。运用图式理论促进汉语初学者汉字构形意识的形成,其关键在于汉字图式的建立、激活和应用。王建勤(2005)认为汉字构形意识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汉字组字单元的意识,其表现为能对汉字局部特征进行分析和加工;二是对汉字组字单元之间组合规则的意识,其表现为能对汉字结构、类型、部件位置等信息进行认知和加工。

汉字的“形”主要包括笔画、笔顺、部件、结构等方面。由于我们探讨的核心是如何在外国学生尚未系统汉语学习前有效快速地促成他们汉字构形意识的形成,以达到为他们今后自学汉字奠定基础的目的。根据朱志平等(1999)的调查,“对汉字基本笔画,也即书写元素的概念输入与书写训练,是减少学生汉字偏误的有效方法之一”,由此可见笔画教学不能少。但因为初学者在尚未学习汉语前并不能较好地区分部件和笔画,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促进其汉字构形意识的形成,我们在此不做部件的教学研讨。综上所述,我们拟从结构图式、笔画图式、笔顺图式(囊括位置、组合等信息)几方面进行汉字微课教学设计。

刘婷雁(2013)通过实验发现,“在非汉字文化圈被试中,初级水平被试掌握了较强的汉字部件位置意识,但他们的汉字部件意识和汉字部件组合规则意识都还较弱较模糊”。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对于汉字部件位置的意识早于其他。汉字的部件位置属于汉字结构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们认为,在运用图式理论促使汉语初学者汉字构形意识形成中,应先建立结构图式,其次是建立笔画图式,最后是笔顺图式。

(二)图式建立的微课教学设计。由于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根据实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汉字结构、笔画、笔顺图式建立的微课教学设计应分别都控制在6-9分钟之内。

微课能够解决时间难题,其“短小精悍”方便实现碎片化、移动式学习。因此图式建立的微课教学主要适用于课外。占用学生为数不多的时间,高效构建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学生可以利用微课随时随地学习,也可以反复学习。

图式建立的微课教学设计,应抓住汉字结构、笔画、笔顺的基本特点,忽略一些出现频率较少的例外情况。设计主要采用学生在之前或接下来的学习中常会碰到或使用到的汉字进行分析讲解,以此有利于强化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并为后面的图式激活和应用奠定基础。除此以外,图式建立微课教学设计还可以适当使用学生母语进行辅助讲解。

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录制PPT和视频的形式。PPT的设计力求简单、清晰、一目了然。运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突出汉字结构、笔画、笔顺的特点和规律,易于学生掌握。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汉字构形意识,同一知识点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反复讲解,配合动画、利用色彩对比,加强趣味性,快速、高效构建学生的汉字构形意识。

(三)图式激活和应用的微课教学设计。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汉字结构、笔画、笔顺图式的激活和应用的微课教学设计同样应分别控制在6-9分钟之内。图式激活和应用的微课教学可以课后或课中开展。

为了强化图式,并达到激活和应用图式的效果,我们可以辅以相关练习。根据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我们设计的练习难度应逐级增加。图式激活应先于图式应用。例如,在设计结构图式练习时,我们可以先展示在结构图式建立时使用过的汉字,让学生进行结构拆分。这是激活阶段。接下来我们再展示学生未曾接触过的汉字,要求进行结构拆分或重组,以此达到图式应用的目的,最终促成学生能够更好地自学汉字。

为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图式激活和应用的微课教学设计可多采取游戏、动画的方式。课中的教学设计可以安排学生现场做题或做游戏进行体验;课后的教学设计则可以采用电脑、手机游戏通关的模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达到激活、应用图式的目的。

除此以外,图式应用的最后阶段应为综合考察阶段。即教师在分别进行结构、笔画、笔顺图式建立、激活和应用的教学后应设计三者的综合练习,考查学生的汉字构形意识构建情况。为更好地服务个体,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针对不同学生容易犯错的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个体强化训练,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四)讨论区的微课教学设计。每一堂汉字微课教学都应设有讨论区,主要用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讨论区学生与教师沟通板块,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发到讨论区,教师在某一固定时间一一进行解答。同时教师还可以(下转第129页)(上接第120页)定期对问题进行归类,方便有类似问题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答案。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提问的大数据,及时修改汉字图式建立、激活、应用的微课教学设计,更好地为学生形成汉字意识、能够自学汉字服务。

讨论区学生与学生的沟通板块,主要服务于学生间相互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学习经验、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增强对汉字学习的信心,也为更好地学习汉字提供便捷条件。

【参考文献】

[1]郭圣林.汉字的笔画特点与外国学生汉字笔画的偏误[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4)

[2]段婧.部件在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沈阳:辽宁大学,2012

[3]王建勤.外国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发展模拟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5(4)

[4]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143

[5]周相利.图式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6]朱志平.汉字构形学说与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

[7]易洪川,等.从基本字表的研制看汉字学与汉字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8(4)

[8]王汉卫在.精读课框架内相对独立的汉字教学模式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2007(1)

[9]刘婷雁.汉语学习者汉字构形意识的发展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11)

[10]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7

[11]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0

[12]何博.基于混合学习的微课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0)

【基金项目】广西警察学院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公安院校短期外警培训汉语微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16JGA06)

【作者简介】欧苏婧(1983— ),广西桂林人,硕士,广西警察学院讲师。

4.初学作文,可以奔驰 篇四

谢招敏

[策略]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作文之本,初欲奔驰”。到了明代,又一个很有造诣的文人谢枋得又说:“凡学文,初欲胆大。”我们的课题研究也提倡:开始学习写作时,要撒得开,就像大草原上骑马一样,毫无拘束,大胆驰骋。

一、“奔走进大自然”就是走近作文的殿堂。

二、驰骋在知识的田野上去收获“五谷杂粮”。

三、“东奔西跑的游戏”是一段可以入文的刚发生的生活。

四、作文方法的世界里可以“跨越国界”。[策略阐释]

小学生初学作文,被许多家长、老师甚至专家视为大问题,如临深渊,如遇大敌。长者如斯,小学生更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裹足不前,畏之如虎了。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超过半数的小学生恐惧作文,而目前这个保守估计的数据还在呈下滑趋势。为什么家长购买众多《作文选》、教师传授的写作方法、专家声嘶力竭呼吁的所谓作文教学新理念均无法驱散这种弥漫于中华大地、几乎根深蒂固于学生心中的恐惧感呢?

作为一个长年工作于教育一线、天天与作文教学打交道的语文教师,我思考过这个问题,并且为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我执教的多个教学班中,超过90%的学生喜爱作文。尤其最新的一个班级学生,我从三年级带起,如今已是五年级,更是人人爱作文,个个会作文。曾发生过一周末未上作文课,学生“罢课”以示抗议的感人一幕。那么,我对初学作文者,做了什么?势单力微的我能够为改变作文教学现状做点什么吗?

我不知道,也不敢奢望。但我能够改变自己,改变我的学生。如果有更多的教师愿意随我揭竿而起,举行文坛起义,那就来吧!我的做法很简单,那就是――初学作文,可以“奔驰”。

一、“奔走进大自然”就是走近作文的殿堂。

我反对把作文看得高深莫测,反对作文方法第一位的高谈阔论。比方法重要的因素多的是呢!许多家长会问我一个问题:孩子学作文,什么最重要?当然不是“方法”。是“读书”?不是!也可以说是!“读”对于“写”的重要性当然毋庸置疑。但我希望孩子们首先要读的书是一本天书,书的名字叫《大自然》。

谁说不是?!我们携手孩子奔跑吧,不需要一部豪华“奔驰”车,双脚踏地,奔走如飞的感觉才最重要。然后随便站在一个山口,山道两边,不是两页斜斜的山坡吗?是啊,两座山峰便是一本硕大无比的翻开的书。而环顾山川河海,天书比比皆是,每一棵花树,每一朵浪花都是一段秘语,写在天地之间,等待我们的孩子去解读它。

自从我倡议学生初学作文最重要的是“走进大自然”之后,我的学生喜形于色,高呼万岁。此后的每一个周末,他们对家长软磨硬蹭,搬出圣旨――“我们的谢老师说了,学好作文最重要的是去旅游,你不想让我学好作文吗?”于是家门打开了,“鸟笼”洞开了,孩子们随家长游山玩水:就近爬万安山、登三叠井、游雪峰寺,远的到平潭、进厦门、走武夷山……许多家长一开始不理解我们的做法,勉强为之,后来对我称奇,说与孩子心贴近了,关系密切了,而孩子写作文真的不怕了。

是呀,怎么会怕呢?奔走中,孩子们目光远了,身体壮了,心儿醉了,作文自然就会了。你别看一篇游记,几则日记,上面还有许多错别字。那又怎样,他们的思路畅达,思想新奇,才是大自然最慷慨的赐予,而这些都是初学作文者最需要的“维生素”。

二、驰骋在知识的田野上去收获“五谷杂粮”。

读了大自然,真的要引领初学作文的学生去读读写满知识的书籍了。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诗作诗如此,作文当然也是一样。问题是,家长们从来就没少买《小学生优秀习作》、《人物描写一百例》、《金奖作文大全》一类的教辅书籍给孩子们读呀!孩子们又何尝认真读过呢?这些可怜的书籍大抵也逃不过被孩子们翻两三页就束之高阁的命运,也自然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我的看法是,家长、教师们,为什么只让孩子们看《作文选》呢?你们真的认为这些与我们孩子同龄的天才少年的大作有多大的价值吗?这些“作文选”在正式出版之前,是否经过家长、教师甚至于编辑的修改,它还是孩子们原作的面目吗?你们愿意相信这些四平八稳、老气横秋、没有童趣的作品,就一定胜过你们孩子笔下语病虽多却天真浪漫的“涂鸦”吗?而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假我们的孩子以时日,写出上乘之作,超越《作文选》应不成问题。

当然,也不是说《作文选》不能看,可以少看些。鲁迅先生就反对“只叮在一处采花酿蜜,所得非常有限”的读书方法。要知道,在知识的田野上,除却这一片花儿,还有五谷杂粮呀。我们都知道五谷杂粮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却不曾意识到知识的田野上也有稻、稷、粱、麦、豆的存在,它们对孩子的学习、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给初学作文的孩子们看的书,最好是经过时间磨洗,仍然光辉夺目的。《水浒传》、《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这些名著、童话等古今中外优秀儿童作品,就是道选。此外,林林总总的大作小书、报刊杂志也都应涉猎。有的家长对孩子沉迷于一些连环画、漫画作品如《乌龙院》等十分担忧,其实只须告诉孩子们比《乌龙院》更好的还有《机器猫》、《名侦探柯南》等等就够了。而就我自己而论,三年级就翻箱倒柜读了老爸存书《红楼梦》、《聊斋志异》之类,自觉利大于弊。相信我们孩子从书籍中得到的精神食粮,会帮助他们了解生活,了解社会,提高他们对文章和写作的认识,因为“书中自有点金术”嘛。

三、“东奔西跑的游戏”是一段可以入文的刚发生的生活。

既然读书可以让学生感悟生活,为作文提供素材,那么初学作文的学生似乎应该无忧了,因为至少不会言之无物,笔下会有生活了。但家长、老师们,我们不要忘了,我们面对的是孩子,不是那些能够容易体验生活、轻易落笔成文的大人。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在作文课堂上给他们提供一段刚发生的生活――写作游戏――也许是一个不错的让初学作文者有话可写的好方法。

我们都知道我们是这样教孩子学习走路的。如果孩子已经能够站立了(就好像孩子已经能够掌握较多的字、词一样),做父母的教他们学习走路的时机就已经成熟了(就好像孩子已经能够独立学习作文了)。在那样情况下,我们往往会把一件有趣的玩具放在他扶着的床沿不远的地方(好比在写作之前玩一个写作游戏),孩子看到了心爱的玩具,脑子只想拿那个玩具,脚下便不知不觉地迈开了他来到人间的最先几步(好比孩子的初学写下的几篇作文)。

那就从玩游戏开始学写作文吧。我们都知道爱玩是人的天性。让孩子边玩边学边写,第一篇作文就写游戏,就写“东奔西跑的游戏”,前几篇都写游戏(玩疯了的游戏)又如何?游戏是刚刚发生的一段生活,而且就发生在课堂上(那个让学生相当恐惧的严肃课堂上),那是让他们兴奋的事件。而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写作游戏对初学作文者来说更显功德无量了。他们只须把还历历在目的几分钟前的生活如实写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而这就是作文,孩子们何乐不为呢?

当孩子们会写游戏,大约离写生活――真正的生活不远了。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其实也像游戏一样,只不过发生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些更大的课堂里,那么一切容易多了,包括作文。

四、作文方法的世界里可以“跨越国界”。

看,我们谈了“自然”谈“读书”,谈了“读书”谈“游戏”,几乎把“写作方法”抛在脑后,写作方法对初学作文者难道真的那么不重要吗?

现在就说说方法吧。其实,学作文还是有章可循的。但“作文有法,教无定法”。我们真的没必要把作文方法视为至高无上的法宝。试想,一个孩子的作文语法规范,文从字顺,却毫无新意,思想平平,你会喜欢吗?我倒宁愿我们的学生感情丰富、思维敏捷、想象力强,而一时文字还表达不太准确,因为那是学习习惯和练习时间的问题,是小问题。

当然,小问题也是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它也是初学作文的小学生的要跨过的障碍。我们还是要向小学生们讲如何用词造句、怎么标点断章、怎样构段谋篇,而至于抬高跌重、断处皆续、前呼后应等写作技巧,抑或比喻、夸张、排比、对比、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讲不讲,至今没有定论。人教版教师用书称,不要出现“比喻”一类术语,怕学生听不懂,殊不知新世纪学生阅历丰富、神通广大,早就懂了。他们从教辅读物、大人言谈,甚至互联网上得到的,有时真的比课堂上得到的要多要深。在作文方法的世界里设下许多“国界”:这些方法是低年级的,那些方法适合中年级,而所谓深奥方法则留待高年级,更有如“比喻”之类遮遮掩掩,“犹抱瑟琶半遮面”。其实作文方法的世界里真的可以不设防,让学生超越“国界”大行动,效果会更好。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们的巨大潜力,哪怕他们只是初学。

举一个例子,我在我的班上对初学作文的小学生讲作文方法,就从来不分“国界边防”。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如此。我不但教给孩子们小学教科书中出现(只是出现,不许讲术语)的六种修辞方法――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问、设问,还多讲了30种,它们是――对比、顶针、象征、反语、双关、反复、对偶、婉言、引用、层递、呼告、通感、衬托、复说、倒装、错综、仿拟、舛互、拟物、回文、插说、拈连、借代、类叠、离析、示现、抑扬、移就、互文、共用……我用生动的写作故事、有趣的典型例句、幽默的应用比赛,让学生在笑声中掌握这些看似“难于上青天”,本该“一辈子才学得完”的高级写作方法。起初家长吓一大跳,许多人颇有微辞,但学生喜欢,而且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作文中就能学以致用,文彩飞扬了。孩子们说(引自他们的作文)――“修辞36方法,就如哪吒的三头六臂,长在了我们身上”(拟人);“世界上有一件事,比玩耍更让人快乐,那就是玩作文”(婉言);“我们不是爱写作文,是非常爱写作文”(拈连)……福州钱塘小学青年骨干教师梁玲在我班借班上公开课时,余威阳同学说:“天涯何处是我家”(仿拟);在我校五年级抽考作文《我的心愿》中,黄晨硕同学描述了自己一天的自由生活之后称“一天的心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引用)……

不要再举例了,再举就是有“掉包袱”的嫌疑了。我只是想告诉家长、老师们:我们不要很重视作文方法的传授,因为还有比方法更重要的;我们既然还是有必要给孩子们讲写作方法,那就不要低估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与真实潜力。作文方法的世界里真的不要有“国界”,让孩子们“奔驰”在自由的国度之间,畅游作文大世界吧!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作文之本,初欲奔驰”。到了明代,又一个很有造诣的文人谢枋得又说:“凡学文,初欲胆大。”他们都在提倡,开始学习写作时,要撒得开,就像大草原上骑马一样,毫无拘束,大胆驰骋。遗憾的是千百年来,直至今日,我们的小学生初学作文时还是谨小慎微、畏缩不前。就让我们为人师者、为人父母一起来再次聆听古训,然后借鉴本文的些许做法,告诉自己和初学作文的孩子们:初学作文,可以奔驰!只有奔驰,才有更广阔的大地;只有奔驰,才有更深远的天空;只有奔驰,才有更动人的篇章!

5.小升初学作文 篇五

当当当当,保密多日的神秘嘉宾出场。现在正濒临灭绝的东北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家园正在遭受破坏的北极熊,我校的标志小海燕,大树以及水滴宝宝。它们倾诉着,自己的家园越来越丑陋,原本的青山绿水,以前的辽阔天空,都已经不复存在。因为利益而肆意破坏地球的人类啊,自然是不可抗拒的,最后,受到伤害的是我们!

日本的地震,海啸,是自然在咆哮,地球妈妈在做最后的呼唤,不然,20xx就会提前来到。每一位少先队员,行动起来,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让地球重新绿起来,绿得美丽,让它,为我们自豪!

你相信地球有心跳吗?从科学的角度,确实,地球不能像人一样有心跳,但是,它却与我们一样,拥有美丽的生命。在场的每一位小海燕,趴在地上,倾听,听到了地球妈妈的心跳,是那么的急促,而负有生命力。是的,地球活了,还不如说,从头到尾,地球都是活的,只是人类忽视了它。

地球是有生命的,它不只是一个球体,它是宇宙中最闪耀的明星,正是因为有了我们这些生命体。看那生长在大地上的小草,它们弱小,但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地方,我们要从呵护小草开始保护地球,要让地球一片翠绿。

大家期待已久的压轴“人物”终于出场了,会是什么呢?一个地球!是地球,它向正中央滚来,非洲、澳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同胞们,都应该要呼应保护地球的倡议。每一位少先队员,都想向地球妈妈说一句话,说一句自己的心里话,从四面八方涌上来,把自己的心愿纸帖在地球上,让地球妈妈明白,人类下定决心要保护她!

6.漫谈初学造价 篇六

建设项目投资的热潮为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拓宽了空间,我们造价人员都从中感受到机会和激励,从去年造价员考证的踊跃就可见一斑,在参加考试人员中刚入行的造价初学者占了大多数,学习造价业务知识的热情很高,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者对此深感欣慰,想借本栏目就造价的学习,对新踏入造价的同行聊上几句。

初学造价,定额无疑是最好的教材。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定额的文字不够直观,有时候会觉得很难看懂,但这不要紧,凡事开头难,先从最基本的知识看起。看定额不要被其中诸如调整、另计等词汇迷惑,看得懂的地方要仔细看,看不懂的要硬着头皮看,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你别指望看一遍就能记住或掌握什么,请你去看第二遍、第三遍。绝不能因为难而自己是初学者就不去看,那么你将依然是门外汉。

初学造价要讲究方法,不能一上来就贪学太多的专业,那样只会引起消化不良,不如先找准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业来系统的学,至于现在造价人要求的一专多能,那是以后的事。说句实在,我们一些老预算员由于历史原因专业知识并不系统,虽然做造价很长时间,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另外,学习要仔细更要动脑子,不要随便放过看似简单的小疑问,它们往往并不那么简单,或可以引伸出很多知识点。遇到问题要学会从多几个角度去思考,不会举一反三,你可能永远也学不精。

造价是一门学问,除了学,问也不失一条捷径。有些初学者往往怕“出丑”而羞于启齿,这样会多走许多弯路。曾经有位初学者跟我说,有个疑问一直找不到答案,直接问别人又怕别人笑话,而在网上求助也没得到明确的回复,

我问她是什么,她告诉我说,在定额中有个名词叫“延长米”,一直弄不清是什么意思。我就告诉她说,其实就想投影面积平方米一样,延长米是展开长度的意思。当然问也是要在动脑子的前提下的,不要一碰到疑问张口就说:这个怎么算法?要说出自己的想法来让别人指点你,应该避免对一些象基本计算规则的提问,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因为那些书上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只能说明你懒惰。

还有很多问题不是非要问的,不能老等着别人来帮你,要学会自己找答案。网络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要多多利用。比如用搜索引擎就能找出很多相关资料。现在网上有许多造价专业论坛,初学者可以进去潜潜水,看看贴子,从中也可以学到不少东西的。如在论坛上与人交流得到的回复时,要加上自己的分析判断,因为网上真正的造价高手并不多。

光说不练假把式,学习造价最好的方法还是多动手实践,许多问题是要在实际运用中发现的。用学到的东西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会使你认识深化,心里有成就的喜悦,也就增加了学习的兴趣。造价初学者编制预算出错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要能发现并改正它,即使你感觉不到错误也要请人复查,不要害怕别人挑毛病,那是为你好,再说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做的。有时候,你在做预算时会忽然发觉自己用的方法很拙劣,呵呵,别着急,这正说明你的实践开始见效了,业务技术水平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

造价入门并不难,造价员资格考试好象也不过如此。有的人做了一小段时间就感觉自己已练就一身功夫可以去闯荡江湖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就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当然初学者参加培训、考试也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但也仅能说明你学了一些东西,并不等于你已经会做了。浅尝辄止,即使考试过了关,也是徒有其名。要真正做好造价本就不是容易的,还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

7.韩语初学者常见错误分析 篇七

一、发音错误

韩语的构字法简单理解的话和中文的拼音类似, 都是“拼”出来的。韩语有21个元音, 19个辅音和27个韵尾, 这些元素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拼接成了所有的韩国字。然而这看似简单明确的规则背后, 隐藏着初学者易犯的多种错误类型。首先是基本音的发音及区分。最常见的如元音的区别;辅音中松音、紧音、送气音的发音区别;构成字、词语后涉及到的音变规则的掌握问题等。这些问题如在学习初期不加以重视及修正, 会为以后的韩语会话交流埋下不可跨越的障碍, 因此提醒教师在发音教育阶段, 一定要特别注意这几个部分的教学, 多练多纠正, 把发音错误扼杀在摇篮中。

二、助词错误

韩语是黏着语, 顾名思义, 其每个句子成分后都要添加相应的助词来表明其身份。用中文来举例的话, 相当于“我吃饭”这句简单的话也要说成“我主语吃动词饭宾语”才算正确。可想而知, 这种句子形态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接受起来是有多困难。因此, 助词错误是初学者最常见的错误之一。简单举两例说明:

接在地点名词后表示地点的助词有两个, 。前者只表示单纯的存在状态, 后者则侧重于在某地做某事。二者不可互换。如“我在公园” 应为 “”, 而 “ 我在公园散步” 是 “”。中文中绝无仅有的“在”, 韩语里就要小心对待严格区分, 不得不说是初学者的一大障碍。

又如表示“也”的助词。在韩语中, 根据上下文语义的不同, 这个的位置也不一样。前一句是“他喜欢音乐”, 后一句要表达“我也喜欢音乐”时, 加在“我”后面。而当前一句是“我喜欢舞蹈”, 后一句“我也喜欢音乐”时, 就要加在“音乐”的后面了。这些中文中完全不会涉及的东西, 就成了初学者们最大的拦路虎。教师在讲解过程中, 一定要多举例多练改错题, 让学生去适应这些东西。

三、词尾错误

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 词尾也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它接在词语后面, 可以表示出多种多样的语法现象, 也能连接句子的两个部分。初学者最先接触的概念应该是终结词尾及连接词尾。所谓终结词尾, 即加在句子末尾, 表示句子的终结。一般来说, 终结词尾只要小心运用就不会出大问题, 往往犯错最多的是连接词尾。很多在中文中不会加以区分的内容, 韩语中都用不同的连接词尾进行了严格界定, 学生往往在接受其概念上就要费足精神。举一例说明:

和这两句长得及其相似的句子都可以简单理解为“去学校并且吃饭”, 但如果细究两句使用的连接词尾的话, 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前一句连接词尾用的“”, 说明去学校和吃饭可以是两个独立的事件, 即先去学校再去别的地方吃饭。而后一句连接词尾用的“”, 强调两个事件之间的关联性, 即去学校并且在学校里吃饭。此类型的词尾还有很多组, 这就对教师的讲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讲解某一个连接词尾时, 绝对不能光秃秃讲完就算, 而应该举一反三, 把和其类似或区别的其他词尾一并归纳总结讲解, 让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接受。学生在学习此类内容时, 也应该自觉多练, 多想一些类似的例句, 提高学习效率。

四、敬语错误

在中文中, 敬语通过“请”、“您”等词汇就可简单实现。而韩语在这一方面就复杂得多。韩语的敬语是其一大特色, 更是一大难点。它通过变更词汇、转换终结词尾、使用不同的助词等等来实现尊敬及自谦, 这些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 无疑是陌生而困难的, 更别提其中还蕴含了各种特殊情况特殊变化等, 永远是改错题的最佳题材。举一例说明:

“老师给学生礼物。”这句话中, “老师”是被尊敬的对象。于是一系列的, 老师后面的主格助词要变敬语体, “给”这个动词要变成被尊敬对象为动作实施主体的敬语形式。即而颠倒一下, 如果想要正确表达“学生给老师礼物。”, 则“老师”后面的助词要变成相应的敬语形式, “给”这个动词要变成表达尊敬对象为动作实施主体的敬语形式了。即这两句中“给”的不同敬语体变形就可以成为一个小型题库, 衍生出许多改错题来。学生自然傻眼了。怎么办?宏观上来说, 通过各种形式, 看韩剧听韩语歌曲和韩国人交流等等来提升韩语语感, 增加对敬语体的感性认识;微观上别无他径, 只能多听多说多练多做改错题, 用这许许多多的“多”来弥补母语带来的不足了。

摘要:在近十年的韩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虽然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 但作为初学者来说,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显然, 整理并分析这些常见错误, 不仅对学习者避免重蹈覆辙有着莫大的帮助, 也可以为韩语教育者更高效的授课添砖加瓦。

关键词:韩语,初学者,错误

参考文献

[1]李英华.韩语语法教学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 2010 (36) .

[2]郭蕾.韩语初学者常犯的语法错误及其原因分析[J].内肛科技, 2015 (12) .

8.浅析高中素描初学 篇八

关键词:透视;比例;结构;整体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前苏联油画家约干松讲过:画不好素描是祸根。素描是基础训练的重要课题,是绘画艺术的基本功。在美术教学中,它涉及造型能力、构图学、透视学、解剖学、光影关系等诸多因素,也是报考美术院校必修课之一。

一、认识素描

一句话概括:非彩为素。即除了色彩画以外的所有单色画(以黑白画为主)均可称之为“素描”。

从学术与技巧的角度来分,可分为练习性素描与创造性素描。

练习性素描,又可称研究性素描,它是以训练绘画技巧、造型能力、研究造型规律为目的。学生在校期间作业,多属此类,着眼点和目的性,是为了通过深入细致的练习、掌握熟练的造型能力,为以后打下技术基础,故一般归入习作一类。

创造性素描,又可称之为表现性素描,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充分利用各种表现手段、技巧,表达出作者一定的创作意图与思想情感为标准,具有主题性的独立创作。

二、素描的训练

(一)形的问题

1.比例

物象的比例关系,学画者应不遗余力地进行研究,并且需好好地掌握。比例关系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绘画过程中的每一步进展都涉及一个确定正确比例的问题。如:从大的外形到局部结构之间的比例。由上至下、由左至右及各部位的暗层次的比例关系,都是通过比较来判断其是否正确。在学习中常常需依据自己现场观察、目测,得到各部位的比例,不可套用某种定式来进行绘画,这样获得的效果才会更好。(固定的“三停五眼”“立七、坐五、盘三半”等说法是规律,不是万应灵丹,只能在理解人体结构时参考借鉴,切不可在写生时生搬硬套)。

2.透视

如果仅仅依靠我们的直觉,去找准对象的整体关系,难度较大,我们还需具备一定的透视学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无需刻意地去纵深挖掘,只需搞懂最为基础的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俯视、仰视、一般的光影透视等即可。

3.形体与结构

有了对比例、透视的认识,我们再来研究形体与结构的问题。形体结构是素描写生中最为关键、最为基本的研究课题。形体结构是一个外与内的紧密结合体,我们应深入学习形体结构,理解物体的构造关系,如人体解剖学等。当然对于初学者來说,做到正确地把握形体结构决非朝夕之事,还需花大气力去研究。特别需勤练线条,用线条将你所理解的形体结构连接起来,切勿通过用手擦产生模糊的效果来欺骗自己。只有对结构真正地理解,才能为进一步深入表现体积、色调、质感、层次、空间感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表现方法

表现方法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因人而异,在表现步骤、方法上不尽一致,但普遍认为整体观察、整体比较、整体表现是初学者最为有效的学习途径。在表现方法上“宁方毋圆”不单单是把形体画得方些就可以了,而是面对自然从大的方面观察分析、准确、尖锐的表现。“宁脏毋洁”中“洁”指的是为保持清洁而不敢画,怕画坏,只要牢记明暗不是为明暗而画明暗,而是对人物或事物形体结构起伏在光线中的表现,要敢于探索进取。不断认识,分析结构。首先将大关系大胆画,该加深的敢于深下去,而后细心分析结构,运用比较的方法,将亮部与亮部,亮部与暗部,暗部与暗部不断反复比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整体反复多次比较深入,使之协调统一。“宁拙毋巧”是指在素描学习过程中,只有勤奋钻研,刻苦学习,任何轻浮,华而不实的品质都会将学习引向歧途。

(三)技巧的问题

学会“技巧”并不意味着成为一个什么都会画的能工巧匠,技巧系指一种更为专门的、适于取得一定效果的手段。而作为初学者,技巧则又成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手段。技巧的获得首先来自主观的勤奋练习,另一方面则来自对前辈大师作品的临摹学习和导师的指导,使之眼、脑、手协作进行。

临摹是学习技巧的最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素描水平和反映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世界上很多画家都十分重视临摹,不少专家主张借此手段解决诸多问题。素描写生中结构的理解、表现、整体的协调,主次关系的处理等问题均可在临摹中较易的化解。但也有很多初学者在临摹时十分得心应手,一到写生全然不知所措,究其原因:①临摹前没有充分准备所需解决的问题,盲目选定范画,无目的地临摹;②完全依葫芦画瓢,未曾真正理解范画,临摹仅仅做了一次机械地“翻版”。由于初学者对范画的理解不够,训练目的不够明确,需由辅导老师根据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选定临摹范本,明确临摹目的,了解范画的优点所在继而进行。(对于初学者来讲,并非所有优秀作品都可作为每个学习阶段的临摹范本)最后,临摹完之后应及时进行总结。

三、初学素描的一般弊病

如,不顾整体;光线散乱;缺乏中间色黑白截然分开;轮廓线太深,造成无法深入等等。

以上是我对素描学习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上一篇:春天小学生优秀作文500字下一篇:财务会计招聘怎么写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