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期待”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4-08-02

“阅读期待”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共12篇)

1.“阅读期待”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一

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具备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及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

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改变着,从最初的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智能手机上网,信息的载体和其传播速度、方式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料和信息,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而《语文课程标准》中给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相关信息的能力,并形成一种良好学习素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加知识储量。

首先,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信息的收集、解释、整理、归类、运用的信息加工过程。其次,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要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拓宽学生的语文课程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念,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而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因此,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是必然的趋势,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语文学习环境。

一、课前做好信息搜集,了解课文

语文教材课文的内容背景性很强,诸如社会背景、作者背景、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等。在上课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看课外书、运用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上网搜索等渠道搜集、了解这些背景并在课堂上交流,既锻炼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

《一夜的工作》写得是,作者何其芳亲眼目睹了周恩来总理整整工作一夜的事,由此产生了对周总理的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敬爱。在教学前,我发动学生搜集有关介绍周总理的资料,了解周总理的生平事迹。课前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交流了他们搜集的信息,有诗歌,有故事,还有图片等。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这些信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并与课后阅读链接中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搜集、获取信息的快乐,同时也更深地感受到了周总理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辛勤操劳、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

对鲁迅学生都有耳闻,但鲁迅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孩子们知道的很少,所以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更好的体会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伟大品格。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我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们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的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以上是人物信息的搜集。做人物信息搜集,还有一则好处,就是能让学生觉着“英雄人物也是人,不是神!”此外,有些课文还可围绕事件进行课前搜集。课前对课文相关信息的搜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

二、课中处理整合信息,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课文、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才能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制作了声影并茂的课件,让学生了解课文,让学生了解周瑜、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我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还呈现了另一个信息。为学生提供一篇《三国演义》中孔明借东风的课外材料。学生在阅读两篇同个主题的材料时,就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对比、整合,信息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顺当地归结出了周瑜、诸葛亮等人物丰满的性格特点,使学生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在介绍动植物的科普性说明文,如《鲸》这一类课文时。课文中有关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作用等内容有的介绍得不是那么具体。课前,我就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信息手段获取有关的更详细信息,并要求对搜集的信息作整合处理。以《鲸》为例,我要求:与课文某些次要内容相关联,不影响文章阅读理解的,只需作一般了解,如有些同学搜集的关于抹香鲸的资料,通过出示各抹香的图片和录像,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抹香的特点。使用这些信息对课文重点处、难点处作补充的,课上就要很好地加以运用,如有的同学搜集到的关于虎鲸为什么不同于一般鲸类,会对同类发起攻击的信息资料;交流时不能捧着获取的信息资料照本宣读,而要自己概括着用二、三句话有针对性地交流。

三、搜集、处理信息,解决重难点

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我让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搜集相关信息:“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圆明园的珍贵文物、圆明园的毁灭史”。学生通过电子信息网络很快完成了信息的收集任务。在课堂上汇报交流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平台等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交流现成的网上资料,有的交流自己摘录的文字资料,有的是经筛选、整理后重新制作过的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通过这样的交流,不仅不需要教师制作课件,而且通过学生自主的搜集、处理关于圆明园的信息,使学生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对它的灿烂文化有了更形象地了解,对它的毁灭感到无比地痛惜,因而对课文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也有了更深刻、更生动形象地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从课内到课外,拓展知识

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中的闰土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一个很完美、很值得向往的形象。学完课文了,学生们都津津有味地谈论着闰土的勇敢、聪明、见多识广。我说:“你们想知道中年闰土的样子吗?”学生们对此兴趣很浓。我便将《故乡》推荐给了学生。学生读完后,对中年的闰土的变化以及造成他的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讲闰土变了,变傻了,变呆了。也许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很难,不过,把学生从课内带到课外,这一点我们做到了。课堂外的世界更精彩,教《草船借箭》,便可把学生带向英雄辈出的三国;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便把学生带向亦真亦幻的《西游记》。教《匆匆》时,带学生认识了著名作家朱自清;教《草原》时,带学生走向老舍。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把学生从课堂之内带到课堂之外,拓宽语文课程的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学生不仅仅要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信息,使这些信息为我所用,是这些信息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教完《只有一个地球》之后,我要求学生去搜集有关地球被污染毁坏的图片资料及文字资料,最好是关于我们本地区的资料。让学生使用已经掌握的技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写成调查报告;有能力的学生还可制作成PPT或网页,在班上交流或网上传送。教完《鲸》后,我让学生继续研究查找与课文有关的鲸的信息资料,如:鲸有没有鳞?须鲸没有牙齿,过去它在地上吃什么?怎么生活等等。加工、处理后,同样可写成调查报告或自编小报等。

现在的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并不低,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丰富了阅读教学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调查报告、网页、电子小报等这些信息整合方式既改变了过去课后作业的单一形式,又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锻炼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去搜集和处理信息,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的养成,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能拓宽学生的阅历和知识积累。一举多得,我们当老师的何乐不为呢!

2.“阅读期待”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二

一、主题性期待

期待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多次定向发射后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势, 只要接受某种刺激, 便能唤起相关的注意类型, 为活动的展开做好心理准备。注意的指向性, 使审美者能够更清晰地反映特定的对象。

古典文学中有许多作品是将其文眼明示于篇首或篇中的, 上课时如能率先提及或讲解, 也就是把需要强调的作品主旨、艺术特征放在最显著的位置来加以讲授, 将有助于学生审美注意的定向, 形成主题性的审美期待。

清朝雍正年间, 发生了一桩极为残酷的文字狱。有一位贫寒的塾师, 读一篇愤世嫉俗的文章, 当读到“宁饥寒于尧舜荒岁兮, 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两句时, 遏止不住满腔激愤, 挥笔在上面眉批了四个字:“古今同概”。不料此事被奸人告发, 塾师竟惨遭极刑, 并连累一家老小, 有的被斩首, 有的被流放。

二、整体性期待

有些古典作品, 其主题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昭然若揭的, 而必须通过对若干要素构成的有机体的理解, 把跳跃过大、表面散乱的意象联系在一起, 才能完整清晰地把握题意。

《锦瑟》一诗, 是李商隐最享盛名的代表作, 也是他的最不易解的朦胧诗, 更是古往今来人人叹其难懂的名篇。其颔颈两联:“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或为黎明前的晓梦, 或为黄昏中的杜鹃;或为明月寒宵珠有泪, 或为暖日晴光之玉烟。乍看只觉得意象零散、光怪陆离, 使人有眼花缭乱、不知所云之感。这也是造成本诗难懂难解的症结所在。但实际上, 这些意象的组合、排列都是沿着“哀怨感伤, 惘然无奈”的感情定向发展的。颔联两句, 前者在视觉上使人目眩心迷, 后者在听觉上使人怅然无奈。而颈联两句诗都由四个意象组合而成, 在诗人的笔下, 月光、波光、珠光及泪光交织重叠在一起, 造成了凄迷悲怆的氛围。

三、暗示性期待

司空图在《诗品》中论“含蓄”说:“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所谓“不着一字”, 并非什么都不说, 而是简练而传神地勾勒几笔, 点到即止, 极富于暗示性, 意在言外, 使人涵泳想象而得知。

唐代朱庆余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是写临考前, 怕自己的作品不合主考官的胃口, 因而小心翼翼地做诗询问。诗中以新嫁娘自况, 以新郎官比张, 以公婆比主考官, 借此探询张水部的心思。这样做既含而不露又耐人寻味。

四、音乐性期待

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作品朗诵是古典文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直接给人以或急或徐、或低或昂、或强或弱的节奏变化及铿锵的声韵的刺激, 这种刺激被听觉分析器接收后可转化为音乐美。杜甫曾用“精微穿溟涬, 飞动摧霹雳” (《夜听许十一诵诗》) 来形容他听了诗朗诵后的感受, 可见朗诵是能加深对古典文学的体会的。在朗诵时还可适当地配以手势、姿态与面部的表情, 以声调、语气、音节来表达作品中感情和思想的光泽, 使语言的自然节奏与音律的形式节奏谐和统一, 浸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从中获得音乐美感。

在朗诵张衡的《归田赋》一文时, 应该注意到诗人在创作中, 根据情感内容的变化而逐段变换韵脚, 并选配与声情相应的韵辙, 运用平仄相间的句式, 来抒发其时或阴郁、时或开朗、起伏不平、欲隐还留的矛盾心理。朗诵时, 既要注意作品的外在韵律, 即字音的轻重徐急, 又要把握它的内在韵律, 即感情的起伏跌宕。朗诵语言要随着文脉起伏波动, 学生从朗诵中可以隐约体会到:韵律的多变, 暗示命运的多变;韵调的跌宕, 犹如人生的坎坷, 使回旋起伏的音韵和学生的情感活动呼应。

五、色彩性期待

近代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色彩的经验类似感动或情绪的经验。色彩能表现感情, 而色彩的情感表现是靠人的联想得到的, 我国古代的许多作家、诗人很善于将五彩斑斓的文字点缀在自己的作品里, 以此来烘托、渲染自己复杂丰富的情感, 并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绪体验。有将色彩巧妙调配, 给作品抹上浓郁画意的, 如“莺嘴啄花红溜, 燕尾点波绿皱” (秦观, 《如梦令》) ;有将色彩进行鲜明对比, 以渲染感情浓度的, 如“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 《问刘十九》) ;还有暗用色彩的对比来烘托作品含蓄的画意美的, 如“斜阳外, 寒鸦数点, 流水绕孤村” (红日、乌鸦、碧水) (秦观, 《满庭芳》) ;也有用色彩的单纯来表白心迹的, 如“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己亥杂诗》 (之一) ) 。这些镶嵌了彩字的句子给人的感染是直接的、鲜明的、显著的。但这种感染如果只限于句子的本身, 而不是以作品的底色 (总体情绪) 为背景来进行感受, 似乎还略显片面单薄了一些。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来显示作品潜藏的底色呢?我以为最直接也最为有效的手段莫过于选配与作品情绪相适应的板书。

庄子的《逍遥游》, 就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来说都是《庄子》一书的代表作, 而此篇在色彩的运用和情绪的渲染上也达到了精微的契合, 别具特色。在庄子的笔下, 北海南海是蓝色的, 九万里的高空是蓝色的, 大鹏背负青天朝下看是蓝色的。蓝色, 这被歌德看做是消极的、空虚的、悲哀的色彩, 正与庄子消极无为、悲观厌世的虚无思想, 以及面对社会更替又无力回天的没落阶级无可奈何的悲观极为吻合。庄子的笔调是蓝色的, 庄子的世界是蓝色的, 庄子的“逍遥”是蓝色的“逍遥”———它使人想到水的冰凉和一颗冷漠的心灵。

3.“阅读期待”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三

关键词:期待视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前言: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接受美学是由德国姚斯提出的,他认为,一本完整的书,在没有接受读者阅读时,它只是个半成品,强调接受的重要性,因此它多用来研究接受方。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高中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所以,用期待视野理论来研究高中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反应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期待视野理论的含义

期待视野是常出现在接受美学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是指读者在仔细阅读一篇文章之前,根据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和人生经历,对这篇文章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一种思维定势。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之前都有一种特别期待的状态,在进入阅读的过程中能唤起读者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有过的经验的一种回忆,并把这种情感带入到这个作品中,从而对这篇文章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二、期待视野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期待视野的效应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思维形式往往都不同。在同一部文学作品的欣赏上,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用正确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期待视野的效应。

(二)创设情境,巧妙导入课堂

教师要充分利用不同学生的期待视野,把握好阅读教学的紧要环节,创设一种情景,巧妙的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轻松导入课堂内容。使学生在每次阅读的过程中都能拓展新的阅读视野,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学习水平。

三、期待视野理论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要求

(一)明确学生的阅读学习主体地位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通常情况下,教师会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讲述给学生,优秀一点的教师会拓展一些自己的观点和阅读感悟。而教师一味的灌输,学生却并不能理想的接受。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缺乏自己锻炼的机会,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一方。期待视野理论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自己理解、自己评价,加以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获得思想顿悟。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在欣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之前,会努力调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文学素养,并带入其中进行深造和挖掘。但每个读者的审美观点、文化素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都有所差异,这就造成了他们期待视野的不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鼓励学生重塑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每次对一篇优秀美文的欣赏都会受到之前固有的期待视野的限制,但同时也会改变或者更高层次的拓展自己的期待视野。例如,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生一开始接触这两句诗时,从字面理解也能了解个大概,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学习之后,就会了解这两句诗更深的含义,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在之后的每一次复习阅读,可能学生还会将这首诗里抒发的感情延伸到亲情、友情或者爱情。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对自己最初期待视野的拓展、延伸和再造的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行为,从而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

四、期待视野理论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期待视野理论主要针对学习的接收方,也就是学生,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鼓励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这一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认知的偏差,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辩证的处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定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前的教师为主体,一节课教师站前面滔滔不绝,学生在下边鸦雀无声的现象必须改变,因为这样违背了期待视野理论。教师把整理好的思路和阅读感悟直接灌输给学生,首先并不能使每个学生都真正的感同身受;其次,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教师有依赖性,而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就不能准确的掌握文章。所以,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后感交流,自己也积极的参与进去,对学生的错误认识及时进行纠正,帮助学生拓宽期待视野。

(二)避免学生过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我们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历,所以说他们的期待视野也不同。同样以上文中龚自珍《已亥杂诗》为例,可能学生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只能单单停留在字面意思上,或者有些学生理解能力强,会拓展到爱情或者教师教书育人的伟大情感上。但没有教师的科学指引,单凭学生的主观发挥,很难理解作者写这首诗所要表达的真实感情:是满满的爱国之情。所以,应避免学生过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拿来一篇文章就随便自己发挥想象跟认知,而超越了文章的本来意义。还是要立足文本,加上教师的辅导作用,才能更好的完成对这篇文章的正确解读和感悟。

结论:综上所述,把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理论运用到高中的语文阅读学习中是一个正确又有实在价值的选择。运用妥当,能提升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若方法欠妥,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科学的运用期待视野理论,在实践中注重细节,避免或及时纠正错误。期待视野理论的应用只是个好的开始,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最终目的还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语文課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4.“阅读期待”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104-02

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教师们在阅读教学领域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仍有待进一步改革。

下面,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案例,谈谈初中翻转课堂的实施以及在翻转课堂的背景下,互动课堂构建的主要策略,以期共享。

一、翻转课堂的意义

翻转课堂是在新课改推进了近二十年之后的进一步推进,是新课改下应运而生的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总的概括和归纳。

翻转课堂这个词源于音译flipped classroom或者inverted classroom.flipped是快速翻转、令人心动的意思,inverted是“反向的”、“颠倒的”的意思。无论是从英语字面,还是汉语词的理解,都是课堂模式的转变之意。

二、翻转课堂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的误区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们有时对授课方法无所适从,有时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放心不下,他们总有这样的担忧:如果学生自主学习了,那么,老师做什么?课堂上,也常见老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无所事事„„这样的翻转课堂,缺少老师的参与和指导,没有老师的点拨与调控,课堂自然会发生失控现象,导致自主学习的质量不尽人意。有的教师不无调侃地说“学生学、学生讲,老师下岗了;翻转课堂了,老师听学生的,老师围着学生转„„”面对新课改,面对翻转课堂,教师的无奈与纠结溢于言表。

2、学生方面的问题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这需要学生在课前要有大容量的知识储备。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学的学生很难做到家家有网络。学生的预习还是在以教材为基准、导学案为依据的浅层面上的自主学习。并且,由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高,很多学生在预习环节就会钻空子,抄袭同学的预习学案来应付检查;课堂上,多数学生成了“局外人”,很少参与活动,优生的发言代替了老师的“一言堂”,导致合作的低效。

三、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策略

翻转是将教师的“讲”为重心向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的转化的模式。这个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坚实的理论做基础,如陶行知先生的“教学作合一”理论、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美国的r.mager的学习理论等。尤其是美国著名设计研究专家r.mager通过三个问题形象地诠释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的,一语破的地阐述了课堂改革的几个注意点:

(1)我去哪儿? 由“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转变;

(2)我如何去那儿? 由“教学方法”到“学习方法”的转变;

(3)我到那里了吗? 由“教学评价”到“学习评价”的转变。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积极交流呢?

1、注重课前预习的落实

课前预习什么、怎么预习,教师应该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明确预习内容并采用适当的预习策略。

对于课文的预习提纲设计,以朱自清的《春》为例,可以设计为:

(1)了解作者情况:《春》的作者是____;我们以前还学过他的散文《_______ 》; 他的散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字词的掌握:读准以下词语:应和、水涨、薄烟、黄晕、婉转、散在草丛里„...(3)课文感知:

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从整体上可以分为_____部分,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

c.在盼春中,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在绘春中,作者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美景图?在颂春中,作者着力歌颂了春的___、___和____。

这个预习提纲的设计,由浅入深,从浅阅读到深层的研究,可谓精细、实用。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提供给学生一些微视频的链接,让学生走进作者、走进优美散文的欣赏、徜徉在春的诗情画意里。

2、强化课堂的合作交流

课前预习是“学进去”,是为学生能在课堂上“讲出来”奠定基础,课堂上学生的交流和探讨是教学的重心,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应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促使每一个学生动起来。

(1)预习交流。上课时,教师不可急于进入教学的主题,应该给学生几分钟,让他们交流预习的成果。通过交流,起到彼此相互检查之作用,也为深层阅读做好了铺垫。

(2)问题探究。《春》对春花的描写细致入微,教师可以设计“作者是如何全方位描写春花的?”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探讨作者描绘春花的方法,体会作者描写细致、观察入微的特点。如从“树上的繁花”、“树中的昆虫”、“树下的野花”等,是“自上而下”的描写顺序;由“花”联想到“果”,是“由实到虚”的写作手法;由“花的颜色”到“花的味道”的“色味结合”描写角度;以及明写“花”暗写“风和太阳”的“明暗结合”的写作技巧等。

(3)对文章进行赏析。散文犹如优美的诗,读诗的至高境界是“赏诗”,而“赏诗”贵在抓住关键词语和修辞。如《春》对春花的描写部分可以从修辞,描写角度,重点词语等方面进行赏析:这部分采用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写出了春花齐放、鲜艳夺目的景象,给人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作者联想丰富,写景做到了虚实结合。这些句子流露出作者对春花的无比喜爱与赞美。作者写景语言生动,富有文采。读之,历历在目,如在眼前。

5.“阅读期待”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五

作者/陆新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批注式阅读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笔者认为,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需要将质疑、感悟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促使学生学会用批注的方式将自己对课文的独特感受清晰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文章进行理解、感受、欣赏以及评价。

一、预习式批注

预习式批注其实就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前自行对文章进行预习,并对文章的主要层次、内容以及某些较为重要的段落、词句等进行批注。这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同时,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还需要对学生的个体情况(如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等)进行充分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因材施教,从而使教学引导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例如,在对《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叮嘱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对存有疑虑、困惑的句子进行批注。在预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读到“看见成千上万的孩子……飞涌出……”时,在旁边批注:“这句话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将孩子描述得非常形象,同时还将孩子们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特征生动地描写了出来。”有学生在读到“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时,这样批注:“这句诗写得真棒,写出这样美妙诗句的人是谁呢?好想对这位诗人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还有的学生读到“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时,在句子边上写道:“作者写的这些句子真好,我先把它标注出来,然后背下它们。”

这样的批注式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联系相关知识,拓展思维,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始点进行准确的把握,并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调整,从而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质疑式批注

学习就是要懂得质疑,只有懂得质疑才能不断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质疑式的批注阅读有助于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句子进行对话,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此外,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质疑进行批注,然后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勇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从而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对《青藏高原一株柳》进行教学时,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式批注阅读。在汇报与交流环节中,有些学生对前面两个自然段进行了阅读,写出了一系列的质疑批注:“为什么这两段话着重强调了这株柳树的神奇呢?它到底神奇在何处?又是什么理由让它显得这样神奇呢?面对它时为什么作者会望而生畏?”有些学生则在文本结尾部分“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光阴”的旁边批注道:“这句话到底在表达什么?仅仅是针对这株柳树进行描写而已吗?我要怎样才能读懂它呢?它的气势是什么?”在汇报与交流完毕之后,教师再整理好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就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其实,学生所质疑的内容很多就是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当他们提出质疑并得到肯定之后便会产生一种愉悦感,这将有利于他们学习热情的激发。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达到以学助教的目的,还能有效促进批注式阅读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评价式批注

每一篇文章都具有独特的魅力与特点。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时,应鼓励他们对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手法等发表看法,从而促进学生鉴赏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对《理想的风筝》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描写进行评价式批注。在批注的过程中,有学生在“刘老师讲女娲造人故事”的边上这样写道:“刘老师真是个乐观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将快乐传递给了别人,却对自己的身体不以为意,真是个值得尊重的人!”而有的学生则是这么批注:“快乐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阅读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刘老师的开朗与乐观,而他的这种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这样的阅读批注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地了解,还能使学生真正地走进文章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其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促进阅读学习效果的提升。

6.“阅读期待”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六

摘要:?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对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与语言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制约着学生阅读情感与个性的形成。而且,传统的一味讲解的分析式教学模式使文本内容变得抽象且笼统,学生的感性体验严重缺失,精神成长与个性发展受到了极大程度的限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运用

体验式教学法,即以学生为体验主体,教师为体验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亲历体验活动与反思来获得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技能。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真实情感和态度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和真切感悟,从而获得较为鲜明的阅读感受与阅读体验,进而实现学生心理感受、情感体验与认知感悟等心理活动的和谐统一。那么,该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和方法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呢?对此问题谈几点个人意见与感触。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概述

伽达默尔说过,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的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在教学中,“体验”则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自身的领会、感悟和理解,获得直接体验,并在间接经验的配合下,最终达到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发展。从心理学来看,体验是个体通过直觉、理解、感知、联想、想象等,为事物营造一定的情境和情感,并赋予事物以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体验”则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文本营造的情境,将自己与主人公角色对换、融合,是自己融入到文本情境中,进而以自己的理解获得情感和价值观。体验式阅读教学重在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文本中的事物或事件,来唤醒学生真实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这是体验式阅读的核心价值。

二、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的重要性

体验式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决定了体验式阅读的重要地位,其能够让学生进行对往事的联想和对文本情节的合理想象。在小学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儿童文学文本的选择十分关键,其浅显易懂的特点也符合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发展需求。体验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立足点,是实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良好路径。此外,体验还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归宿,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使他们从文本中学习和认知活动,进而唤醒情感体验,丰富和完善他们的心理结构。由此可见,体验式的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小学体验式的阅读教学的内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体验式阅读是指在阅读文本所营造出的情境中,以学生主体体验过程为中心,并在教师引导和师生情感互动、交流、共享经验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构建文本意义,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体验式阅读教学中,阅读文本的意义是生成的,带有体验的烙印,体验的主体性决定了文本意义的个性化,同时体验的情感性也营造了文本意义的情境性。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特征

(一)感悟的独特性。

学生不同的生活阅历、性格爱好、审美经验等个性因素会影响他们在阅读中的理解水平,因此感悟具有个体独特性。

(二)情感的审美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作者倾注身心和情感,给读者以审美愉悦。阅读文本所具有的情感的审美性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美的境界中,完美的个性,同时在这种审美满足中获得正确的认知。

(三)对话的多重性。

由于教师基于自己的理解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于是教师关于文本的理解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关于作品是否依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是否适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就出现了作者与编者的对话和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由于阅读活动大多在班级进行,学生之间的讨论会激发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因此也产生了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四、品味阅读文本语言,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意义

文本语言是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阅读和理解的媒介和载体,作者的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的表述来流露的。学生若想阅读文本,就必须立足语言,品味语言,从而深入理解作者所塑造出的形象中所凝结的感情与字里行间中渗透出的情怀,进而深刻体验和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细细品味与体会,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语言的描述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让学生在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达到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和感悟作者思想情感的目的。

五、组织对话深化体验,协商平价升华体验

组织对话是实现体验式阅读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入体验。组织对话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对话,还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组织对话有助于语文教师了解学生的体验状态,还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在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体验阅读的方法,并且教师自身也应学会倾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鼓励学生个体体验表达。教师要创建民主的对话氛围,支持学生个性表达,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此外,教师在组织对话中,还要结合阅读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的设置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验动机和探索欲望,通过对话引发学生反思体验过程,启发学生反思体验。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在关键点上,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地方,而且问题还要有逻辑性、层次性和环环相扣,问题的难易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重要组成部分,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评价应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这是教学评价的实质。因此,在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中,选择协商评价的方法,对体验式阅读过程进行评价。在协商评价时,需树立分类分层评价的思想,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对过程的评价。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进行体验式阅读,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热情,更能提高他们在体验中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品情感的水平以及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如此,体验式阅读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也能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桂妮.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之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33(4):35-40

7.“阅读期待”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七

一、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的意义分析

当前, 相比较传统单篇阅读教学模式而言, 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 具有积极意义。 主要如下:

1.群文阅读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在传统单篇阅读教学中, 教师一般都是指导学生阅读单篇文章, 而群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将一组文章以特定方式组合在一起,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相比较单篇阅读教学模式而言, 群文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的阅读量, 积累更多的知识。 近年来,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下, 重视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 实施群文阅读, 是增加学生阅读量,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

2.群文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之下, 信息传播速度快, 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步伐也在逐渐加快。 因此,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生活中, 快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信息和知识。 而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的培养, 有赖于大量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技巧和提高阅读知识水平。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将一组文章组合在一起, 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阅读几篇文章, 并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相比较传统单篇阅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更有利于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 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提升。

3.群文阅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相比较单篇阅读教学模式而言, 在群文阅读模式中, 教师将一组文章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 阅读文献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此外,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一般会设定一个或者几个议题, 学生围绕议题展开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达成共识。 这种讨论的模式, 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比传统一问一答式的阅读教学模式更能够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4.群文阅读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

当前, 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强化学生精读、略读和浏览能力的培养。 而在传统单篇阅读教学模式中, 教师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对咬文嚼字能力的培养上, 虽然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无可厚非, 但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不利于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阅读大量文献, 不仅可以拓展视野, 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 并提高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分析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有效的教学策略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特定的主题选择阅读文献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阅读文献的选择, 也不能过于随意而使得阅读内容毫无关联。 如果教师的阅读文献涉及的范围太大, 则势必会使得阅读内容显得杂乱无章。 而且在确定议题的过程中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议题。 因此, 在阅读文献的选择上, 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围绕既定主题, 选择一些具有相似性的文献,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增强阅读教学内容的有序性, 另一方面教师在确定议题的过程中会更具有方向性, 对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

2.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适当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阅读教学模式。 因此,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主导地位, 并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有效指导。 首先, 教师对所确定的阅读文献, 要以特定方式组合起来, 不能将所有文章杂乱无章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其次, 在阅读过程中, 为了获取最佳阅读效果, 教师应当围绕文章主题, 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如举一反三式、分组递进式等都是比较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再次, 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确定议题, 议题的选择尽可能具有启发性, 促进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散思维,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因此,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获取, 它是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3.议题的选择应当具有启发性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 议题选择至关重要。 在传统单篇阅读教学中, 教师往往都是采取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模式, 实现阅读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 师生之间直接是通过讨论的方式达成最终共识。 因此,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 议题选择至关重要。 教师的议题应当具有启发性, 避免传统标准答案式的问题选择, 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现状, 丰富阅读教学模式,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 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不断提升。

摘要:群文阅读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渗透,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增加阅读量, 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作者立足于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经验, 分析在新形势下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意义,策略

参考文献

[1]王亚, 骆文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世界 (教师之窗) , 2012 (01) .

[2]朱庆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语设计例谈[J].语文学刊, 2012 (16) .

8.运用阅读期待的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八

“阅读期待”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学会拥有宽厚的期待,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小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课文后,他们知道了课文的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满足,这时如果教师不及时地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就会失去兴趣。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运用“阅读期待”,使“阅读期待”发挥作用呢?

开课“煽情”,设置期待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一成不变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式常常令学生感到厌烦,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荡然无存。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引发学生深层次地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

例如,教学六年级《小音乐家扬科》时,笔者一脸神秘地说:“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老师特别喜欢。它与过去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许多不同,你能找出多少不同?”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有的学生发现课文主要是通过对话,有的学生发现课文用词很讲究,有的学生发现结尾意味深长等等。学生的“品读——感悟”阅读就此开始。

品读文本,体验期待

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激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张扬个性,突显期待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教师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意犹未尽,留下期待

一节课的结束语,特别是教完一篇扣人心弦的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时的结束语,应在学生的心田留下情感的涟漪,达到“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新的欲望。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的尝试仅是开始,它能否在阅读教学中焕发更大的生命力,还需教师不懈地探索和实践。于漪老师说:“教语文的,最主要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他们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本着对孩子们的热爱,本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充满阅读期待的语文课堂更精彩!

(作者单位:重庆北部新区鸳鸯小学校)

9.谈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九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电教媒体,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课题。在现阶段,我们通常使用常规的电教媒体,如投影机、录音机、录象机等。这些媒体看似平凡,但如果能在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对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加大语言文字训练的密度,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方面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下面就对电教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景。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是很关键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老师的谈话、讲解、提问来引入新课,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难于激发,从而影响对新课的学习。而运用投影、录音等媒体,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景,效果则大不相同,学生的注意力变得高度集中,气氛也更为热烈。

如我在教学第九册课文《草原》时,投影出那宽广、美丽的草原图,首先提问:“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你想了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色吗?”学生看着那美丽的草原图,一种急于求知的欲望即使涌现出来。这时我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第一段的录音。多么优美的语句,多么迷人的景色,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了。又如教学《鸟的天堂》这课,我板书课题后,首先提了个问题:“‘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鸟的天堂在哪里?”接着把课文的插图投影出来,同时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兴趣浓厚,他们边看边听边想,急于求解。接着我又随放录音的进度把学生引入新的内容:“这是一株怎样的大树,为什么把它称为鸟的天堂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生浸淹在这种有声有色的具体情景里,学习兴趣浓了,这就为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创设了有利的气氛。

二.运用媒体,训练听、说

听和说的训练是相辅想成,紧密联系的。听,旨在理解:说,属于表达,是课堂上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我们知道,有些学生善于听,善于说,听得明白,说得清楚,有些恰好相反。这关键是看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有没有进行经常的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对学生进行听和说的训练,能通过声、光、影刺激大脑皮层,使学生能集中精神听记主要意思,并能抓住要点复述出来,因此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常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听、说训练。训练时要提出具体要求,然后投影课文插图,引起学生注意,再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然后按要求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动脑、动眼、动口,亲身体会,学生的听、说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训练。如我在教学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我投影出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时情景,结合播放录音,让学生边看边听,还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擦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

(3)能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

这样的听记训练,目的明确,要求具体,既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为进一步的训练打下了基础。

三.运用媒体,指导朗读,品味词句

朗读是训练语感的重要手段,是语文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基本活动,是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体现。但是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尤其是齐读,往往难于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课文的思想内容不理解,把握不准语意之间的间隔停顿,把握不准语调的轻重快慢。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充分利用录音媒体进行朗读指导。现行小学课文的朗读录音带,都是国家级电台的优秀播音员朗读的,无论是读音、吐字,语调的轻重快慢,还是课文蕴涵感情的表达,都是小学生学习的范本,如能训练得当,学生将受益匪浅。在教学《凡卡》这课时,我让学生齐读凡卡写信的内容,结果学生读不出这封信的强烈感情。我就利用录音机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静静地听一听录音,再通过投影,引导学生想象凡卡所受的的那些苦。大家知道凡卡是一个孤儿,只有爷爷一个亲人,且经常挨打,没好吃、没好睡,从而理解凡卡是多么急于脱离苦海,逃离那种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因此,对描述凡卡悲惨遭遇的语句应该读出悲切低沉的情感和语调,对凡卡的请求应该读出哀求、急切的语调。学生理解后,再听录音读一遍,仔细品味,通过训练,不管是指名读还是齐读,学生都能把握要领,读出那种复杂的情感来。由此可见,运用媒体进行朗读训练,真是效果非凡。

阅读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离开电教媒体是很难实现这一要求的。指导朗读要用录音机,而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则需要利用投影机。运用投影机不仅可以加大训练的密度,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使学生练得多,记得牢。在教学过程中,可选择一些重点词语、优美句子或者含义深刻的句子,用投影机投影出来,让学生读读、议议,仔细品析。这样学生对词句的积累、理解与运用更为有效,并凸现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题。

四.运用媒体、读写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能帮助学生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使读写巧妙地结合起来。

如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我利用投影、录音展现了桂林的山、桂林的水。学生在边听边看的过程中领悟了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形象描绘的写作方法。接着我又投影出学生熟悉的顶柱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它的特点。由于学生对顶柱岭比较熟悉,又能结投影图进行观察,同学们的写作热情都很高,都纷纷拿起笔来,有的同学用比喻手法把顶柱岭描写得很生动形象。教学《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我也是投影出课文插图,并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大榕树以及鸟的活动情景的,从中学习如何进行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10.“阅读期待”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

王武

江阴市璜塘综合高级中学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指以意义为中心,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任务的类型为真实性和教学型交际任务。任务的设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本文以高一英语新教材精读课实际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为例,从任务的类型、教学模式的设计和结构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以达到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真实性教学任务;教学型交际任务。

近年来,一些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保证学习者的阅读效果。任务型教学是建立在二语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强调“从做中学”的一个活动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努力地教,不仅教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也教包含在其中的语法;学生们也在努力地学。可是,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今天记住了,明天忘。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经过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最根本的一点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时,让学生记忆孤立的单词、脱离语境的句子、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而没有根据具体的目标设计出各项能将词汇、语法和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的交际活动。任务型教学的意义在于:在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把要求做的事做好。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变化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任务教学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真实性的交际任务和教学型的交际任务。前者指学生能在外部世界碰到的任务,或在日常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活动。如:Ask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Leave a message on someone’s answer machine.真实生活任务型教学强调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即做各种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后者指学习语言知识的活动,即为教学而设计的活动,虽然学习者在外部世界中不大可能碰到这些活动,但任务的实施能促进语言的学习,如拿着某城市的地图用英语向你的同学解释如何从你的学校步行到某一医院等。任务型

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倡导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语言知识教学。下面我将谈谈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设计和结构。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设计和结构

这种教学模式遵循着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易到难,层层深入。通常由环节构成:

“课堂导入”环节。在导入中,应注意强调导入与任务的相关性。如在高中英语第一册(上)Unit5的课文教学前,可以由中国著名大导演张艺谋导入其导演的影片《英雄》或《一个都不能少》等。“参与任务”环节:任务呈现。这是任务型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置于任务情景的氛围中,有利于强化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

“学习新知”环节。学生具备这种心理倾向就自然而然进入本环节。“学习新知”就是学习的内容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但任务型教学强调知识教学与任务相关,知识本身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而学生在此前缺乏的。

“巩固新知”环节。师生共同合作,结合任务进行对话、交流、讲座,熟练到自动化程度,从而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操练运用”环节。这一环节是学生掌握新以后,形成知识迁移,达到“活学活用”目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任务,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要求设计一些与他们生活、学习贴近的活动情景,目的是更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文化能力三者都得到很好地锻炼,从而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二、应用实例。

下面我以SEFC Book ⅠUnit 3 ‘Adventure Travel” 一课为例,说明任务的设计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我设计了5项task—oriented 的活动。

Task1: Today we’re going to deal with the topic “ Travel ”.Do you like travelling ? Why or why not ? Where would you most like to travel? Why? 任务1分析:这是一个导入步骤,目的是想激发学生对主题或任务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任务情景氛围中。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使所设计的问题尽量贴近本课涉及的主要内容,即强调导入与任务的相关性。

Task2 : Look at the topic in our text“Adventure Travel ” and try to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text.What’s adventure travel ? 任务2分析: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或任务,即对标题的预测。在这一活动中,讨论只是一种形式,而进行预测这一阅读技巧的训练才是活动的实质。

Task3: Discuss in groups: Why do people travel? What can you tell about hiking from the passage? What can you tell about rafting from the passage ? Discuss what will happen if people do not follow them.任务3分析:分组竞赛的组织方式使课堂气氛紧张、热烈、活跃。

Task4: Each group reports the discussion result to the whole class.Compare the items each group provides.Then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tems you mention and these mentioned in the text.任务4分析:通过讨论比较,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对于hiking and rafting两种冒险旅行有人全面的了解,对课文内容加深了理解,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Task5: Compare hiking and rafting , write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If you want to climb mountains or go cycling or go rolling or rock climbing or skee or jogging or golf or bowling or bungee jumping or dive or sail or downhill snowboarding or camp.Discuss their tips.Encourage the Ss to guess the meanings of words, 任务5分析: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提供创新和实践的机会,这部分可以作为学生创新的内容。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语言交际技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上,转化为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任务型教学的主要宗旨。通过大讨论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

三、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要设计出适当的任务把阅读目标融合进去,既不影响交际又能保证学生在任务过程中注意到这个重点和阅读目标,对任务设计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关键。这种教学法的理论得到了许多成功实践的论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它反映出外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英语教学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

11.“阅读期待”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一

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适当的煽情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者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例如,教学《梳羊角辩的小姑娘》时,我带着一脸的神秘说:“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老师特别喜欢。它与过去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许多不同,你能找出多少点不同?当然越多越好。”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结果有发现课文主要通过对话的,有发现三件事是连贯的,有发现三件事可以组成一件事,有发现用词很讲究,有发现结尾意味深长的等等,学生的审美阅读就此开始。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感悟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文字这座桥梁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把这些情感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这样才能与作者会面,达到情感的契合。教学《月光曲》中描写到月光曲的内容时,教者通过图片、音乐导引学生进入意境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其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教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从朗读的声调,从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的心头涌动,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进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他们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对《月光曲》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时,再让他们尽情地朗读,就能读出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在朗读中,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自然就能水到渠成地走进贝多芬的情感世界。

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评价

小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阅读时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那就是让学生尝试阅读评论。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得。学生要品出自己的味,品出自己的情,还品出自己的疑……这时的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阅读课文后,还需在整体上要对课文自觉地进行品评鉴赏,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如读罢课文后,引导学生掩卷深思,从写作技巧、思想内容、知识信息等方面自觉地总结收获,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

四、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12.多元解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二

一、多元解读的必然性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流程大致都是“预习—课题讲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生字生词—段落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把一篇篇优美生动、内涵丰富的课文肢解成了字、词、句的讲解、文章结构的分析、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 使得原本应该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另外,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中, 教师始终处于中心和支配地位, 教师一味灌输, 学生被动接受, 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自表演”。在这种课堂上, 学生既得不到阅读的乐趣, 同时阅读能力也得不到培养, 长此以往, 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必将被磨灭。所以, 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寻求新的理论支持, 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才会使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走出困境。而多元解读的阅读教学法在“新课改”中以其理论的科学性、实践的可操作性得到了众多有识之士的认可。

二、多元解读的理论基础

随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弊端的显露, 不断地有有识之士提出阅读教学的多元解读。其实, 多元解读教学是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的。我国汉代的大教育家董仲舒就提出过“诗无达诂”的说法。运用现代文艺理论来分析的话, 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至少可以有两大理论基础:

1. 文学作品自身的丰富内涵。

文学作品都凝聚着作者的真挚情感, 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除非作者自己站出来说, 要百分之百地探寻到作者的原本主旨和意图几乎是不可能的。苏轼曾说过:“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 定知非诗人。”可见诗人在创作之初, 就追求作品内蕴的丰富性, 而这一追求也就为读者的阅读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首先, 对文学话语层面的分析是文本解读的基础, 没有对文本语言的深刻理解就无法与作者进行对话、交流, 这样的阅读是肤浅的。其次, 读者在阅读文学话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唤起具体可感的生活图景——文学形象。这一层面的分析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 文学意蕴层面是文本的最深层次, 它是作者情感和精神的结晶。对文学意蕴的领悟和挖掘正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所以,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层面的解读都是不完整的。

2. 读者间的个体差异。

接受美学认为, 作品的价值和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说明阅读从根本上说, 应该是一种读者个体的再创造过程, 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在他们看来, 每一个真正的阅读者都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的观念内容, 而是借助作品提供的审美意象, 由联想到想象, 表达或宣泄自己的情感。

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体验、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品质、思考角度等有所不同, 因此会“同览一卷书, 各自领其奥” (赵翼《闲居论书》) 。大至作品主旨, 小至一句话、一个词, 都可能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鲁迅就曾说过:一部《红楼梦》, 经学家看到《易》, 道学家看到淫, 才子看到缠绵, 革命家看到排满, 流言家看到宫闱密事……这正是由于不同读者的立场、观点、体验不同而造成的多元解读。事实上, 不仅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文学作品会有各自独特的见解, 就是同一读者在不同阶段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心灵震撼、所溅起的联想启迪、所接受的认识和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有人在评价《唐·吉珂德》的艺术成就时曾说过, 青年读《唐·吉珂德》觉得滑稽可笑, 中年读《唐·吉珂德》对主人翁肃然起敬, 到老年再读则是潸然泪下。

三、多元解读预想中的新局面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呼唤下, 课堂教学出现了师生互动的新局面, 语文课堂不再是死水一潭, 变得热闹、丰富、活泼了起来, 已由过去照搬教参、强制灌输的“一元解读”, 发展成了在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

在多元解读的课堂上, 教师不再是以“权威”的姿态高高站在讲台上, 而是走到学生中间, 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不再以教师的分析、判断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给足学生自主阅读、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与文本相互对话。教师通过针对各种课文特点, 设计具有发散思维的题目, 允许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素养、艺术想象力来对课文进行多元解读, 鼓励他们见仁见智的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悟。在这种有效互动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获得了阅读的乐趣, 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四、多元解读的有效途径

1. 尊重文本的客观意义。

我们常说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桥梁的精神对话, 这个对话就要立足于文本, 尊重文本,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解读文本, 学生只有解读文本、研读文本, 才能进行有效的多元解读, 那些淡化文本、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多元解读只是空中楼阁。因为文本虽然具有开放性, 有许多空白点等待读者去填充, 但它又不是无限制的、无休止的开放, 它的客观蕴含有着相对的稳定性。著名接受美学家伊瑟尔就曾经说过:“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 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结构, 而对文本的意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所以说, 见仁见智的多元解读还是得依据文本来阐发,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这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 不应当而且不可能在读者心中变成李尔王、麦克白。多元解读的价值就是在把握文本共性的基础上去追求那无限多样的个性。

2. 遵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多元解读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制约, 不能与公认的社会准则相悖。如果脱离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就会使学生造成价值方向的迷失。如一些学生从文本中解读出了董存瑞的“傻”和柔石遇难的“酷”, 读出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来。这些解读虽然颇有个性, 却是从消极方面解读文本, 表现出学生信仰的缺失、精神家园的丧失, 违背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消极阐释转化为积极阐释,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收放有度的教学策略。

在多元解读的课堂中, 我们教师应当积极关注学生的“发言”, 对学生的“发言”作出合理有效的评价, 并通过这些评价对学生的阅读作出正确引导。一方面运用“评价”的手段使学生的阅读紧扣住文本, 尊重文本的客观意义, 遵循积极价值观, 这也就是课堂上教师应当把握的“收”的地方。另一方面, 教师要给学生尽量多的“发言”机会, 从他们的发言中肯定其合理的“创造性”解读, 这是“放”的关键所在。只有在这种有“放”有“收”的课堂中, 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切合文本实际的“个性”解读, 从而去体会阅读的乐趣, 增强阅读能力。

上一篇:合家欢乐双燕齐飞下一篇:北师大月光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