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记者培训班

2024-07-16

上海小记者培训班(精选11篇)

1.上海小记者培训班 篇一

上海体育学院首届记者节策划方案

一、主办单位:

学工部、团委、研工部

二、承办单位:

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党总支、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团总支

三、时间:

10月下旬-12月上旬

四、主题:

六十甲子庆 巍巍绿瓦情--2012上海体育学院首届记者节校庆系列活动

五、主要活动:

1、“ 校庆盛世〃绿瓦情”新闻作品大赛

活动简要介绍:以“聚集校庆热点”为主题,以校庆系列活动热点、校园新闻或自己身边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为对象,挖掘你认为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进行采访,完成一份新闻作品——消息(1000字左右)、通讯(2000字左右)或评论(1000字左右)

活动对象:上海体育学院全体学生

校内评审: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 新闻教研室

校外评审: 《上海壹周》 《新民晚报》 《东方早报》专家 时间:10月20日-11月5日

2、“我眼中的母校”摄影大赛

活动简要介绍:用相片讲述校庆期间的故事,联系自身,表达绿瓦

学子对于母校的热爱,展示同学中懂得摄影、有创作能力的才能。

活动对象:上海体育学院全体学生

校内评审: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 实验中心

校外评审: 《文汇报》 《新民晚报》 《东方网》专家

时间:10月20日-11月5日

3、“传媒之声”主持人大赛

活动简要介绍:立足播音主持专业建设,挖掘播音主持人才,丰富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持力量,拓展学生的大学课余生活。举办“传媒之声”主持人大赛。推荐优胜者参与主持各项校庆系列活动。活动紧密贴合易班,由易班用户进行群众意见投票。

活动对象:上海体育学院全体学生(播音主持专业必须参加)校内评审: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 广电教研室

校外评审:浦东新区电台 上海东方电视台 东方卫视专家老师 时间:10月20日-11月8日

4、模拟演播室-微论坛

活动简要介绍:作为“记者节”在校庆庆典期间内举办的微论坛活动,将邀请过去二十年内在传媒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友返回校园为绿瓦学子传经论道。同时配合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实验中心的实验室、演播室资源,搭建模拟演播室的环境来模拟报道此次微论坛。

活动对象:上海体育学院全体学生

校内指导: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 广电教研室

校外嘉宾:上海电视台新闻中心 上海电视台生活时尚频道

上海东方电视台 专家老师

时间:10月20日-11月8日

5、“写出你的style”微小说大赛

活动简要介绍:为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也为喜欢写作的同学提供展现的平台。体裁要求为微型小说,字数必须在200字以内。希望能引导同学们用属于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故事,表达出真情实感,一展自我风采;希望能通过此活动,让更多同学了解并喜欢上微小说,能投身与创作中,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增强本院学习氛围。

活动对象:上海体育学院全体学生

校内评审: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 新闻教研室

校外评审:《故事会》 《上海壹周》专家老师

时间:10月15日-11月5日

6、记者节颁奖典礼暨校友互动会

活动简要介绍:近三十载新闻学子将济济一堂,既能够了解到今年新外学院学子的成绩和进步,为我们今年记者节的获奖学生代表颁奖;又能够重温校园时光,用自己的实践经历为在校学子言传身教,谆谆教导。

活动对象: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全体学生及获奖代表及嘉宾校友 负责机构: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党总支

时间:11月9日下午

2.上海小记者培训班 篇二

关键词:高校学生记者,新闻采写,培训体系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因指导方针具备明确的定位、内容繁杂、节奏快且具备时效性, 但因为新闻宣传专业人员少, 造就了高校学生记者团这一特殊的团体, 并在高校新闻宣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学生记者团多是非新闻专业的学生, 新闻专业素养不高。要做好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 学生记者新闻采写技巧的提升迫在眉睫。

一高校新闻宣传内容的独特性

高校新闻采写题材来自教学、科研、基建、文化活动及师生学习生活中。新闻发现是指对事物传播价值和传播效果的发现。校园新闻采写重在新闻发现, 发现是客观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

校园新闻的传播价值要具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功能, 即:保证方向、凝聚思想、塑造精神、构建秩序、营造环境和提供方法。也就是说校园新闻宣传要起到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营造健康活跃、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建构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秩序,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流思想的作用, 同时有着丰富校园文化和上传下达的信息互通功能;同时, 也是塑造高校形象, 打造高校办学特色, 赢取社会认可的主要渠道。

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战略而召开的各类重要会议、出台的各项重要举措、开展的各种重要活动, 这是校园新闻采写的主支点;学校贯彻上级部门或学校结合国家节假日开展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这是校园新闻采写的次支点;与校园紧紧相关的事和人是校园新闻采写的辅支点。

二高校学生记者新闻采写技巧培训体系

高校学生记者团记者需要具备善于发现新闻的敏感性, 方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有传播价值的好新闻。首先, 学生记者需要明确何为好新闻?这需要以高校新闻宣传的指导思想为切入点, 使学生记者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其次, 有了好的素材, 但是如何将其特色与亮点突出, 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这不仅需要学生记者掌握新闻基础概论, 消息写作、通讯写作的基本技巧, 还要了解不同题材的新闻素材应注意的事项, 本文从这个角度, 拟定高校新闻采写技巧的培训体系。

1. 高校学生记者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一, 高校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提出了做好宣传工作的总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 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着眼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努力形成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 引导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和校园新闻宣传价值的统一认识是发挥宣传工作“保证方向”功效的根本, 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系统性地讲解高校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 结合“好新闻”获奖稿件的实际案例的分析, 加深学生对指导思想的感性认识, 是对学生记者进行宣传工作培训的第一步。

第二, 培养学生记者的新闻敏感度。好新闻需要好的新闻敏感度, 需要学生记者敏于发掘、感于采写。但学生记者往往缺少此类新闻敏感度, 不能很好地把握时事政治, 进而在学校进行广泛的宣传。因此, 亟须对学生记者进行新闻敏感度的培养, 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及有关民生的社会时事的习惯, 拟定与校园新闻相关的主题定期召开讨论会, 就主题相关的网络及报纸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点评,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及全面考虑问题的意识。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记者养成“对比新闻”的习惯, 培养其新闻敏感度、政治敏感度和把握宣传工作的宣传尺度。

2. 高校学生记者新闻采写基础理论的培训

学生记者队伍大多都不是新闻专业的学生, 需要加强新闻基础理论的学习, 培养其新闻素养。新闻采写的基础理论包括新闻采写基本原理、流程、主要报道形式、主要类别的新闻采写等, 具体包括新闻采写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报道内容的价值取向和新闻写作的思维特征与运用, 新闻常用文体的概念、特点、类型和写作方法与技巧。

从理论和宏观层面对新闻采写的学习, 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学生记者通过新闻采写的实践, 带着实践中的问题进一步学习新闻采写务实的手册, 包括新闻写作与技巧、新闻采访的技巧、新闻摄影与技巧、新闻编排等知识。学校应提供针对不同新闻采写类别的专题讲座, 帮助他们提升业务水平。

3. 高校新闻宣传专题培训

第一, 高校新闻宣传专题简介。笔者结合高校宣传工作实际情况, 归纳了5种高校宣传工作常用文体:讲座类、文娱类、体育类、人物类和教学科研类。

讲座类:讲座类活动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和应用的宣讲、传统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类讲座、国家有关学校教育工作政策类宣讲等。

文娱类:文娱类活动是主要以师生为主体的或以学校非人物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宣传或娱乐性活动。活动形式包括校园演讲、专题系列汇报表演、专题策划庆祝活动、义务服务类的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类实践等。

体育类:体育类活动主要包括体育类的竞技比赛、体育精神的宣传、体育活动中“风云人物”的典型案例宣传等。

人物类:人物类宣传主要包括师生先进典型宣传、参加专业比赛类获奖情况及获奖人物跟踪报道、学生 (校友) 就业创业典型事迹宣传、先进团支部风采展示等。

教学科研类:该类宣传包括教学科研成果创新、教学实验/实践基地开发、教学科研者典型事迹等。

第二, 高校新闻宣传专题培训体系。在高校, 不同的专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特征, 在宣传工作中也要有不同侧重, 这需要在对学生记者的培训中明确体现。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活动, 开展宣传工作都是观察、分析、采集和写作的过程;就实践操作而言, 观察即进入现场, 观察活动举办和参与对象、活动场景、用相机留下活动的第一印象;分析即结合观察和手头现有信息, 拟定宣传方向和亮点;采集则要秉持客观的态度、通过观察和采访等方式选择宣传所需要的素材;最后则是整理和写作的过程。

根据高校新闻宣传内容, 学生记者新闻采写技巧的培训, 需要结合宣传专题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 一对一或一对多地开展实践的过程监控和引导, 同时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帮助其在实践中反思, 提升理论水平。

根据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 对学生记者的培训内容体系进行设计, 可分为观察、采访和写作三个步骤。观察能力是由新闻敏感度来决定的, 通过训练学生如何寻找题材 (选题) 、校园的新闻线索、校外的新闻线索等来提高。就采访方向而言, 需要训练学生如何采访、采访时应注意的事项、采访前后应注意的事项等。就写作方向而言, 训练学生认识新闻之架构、如何写导言 (导语) 、并结合校园宣传专题, 训练学生记者如何撰写事件新闻、人物专访等的新闻稿件。

三小结

高校学生记者团有着工作时间段不固定、更换快的特征, 而高校新闻宣传负责老师疲于培养记者的重复工作, 无暇兼顾其他, 这是高校在新闻宣传工作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学生记者新闻采写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 需要从基础的理论知识到采写实践的跟踪指导, 是一个长期和不断变化的过程。

高校宣传工作的特性要求对学生记者的培训有一个系统化的规范体系。新闻宣传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融入学生记者的潜意识, “以老带新”培养模式是发展学生记者队伍的最有效方法, 但是在此过程中, 专业指导老师要做好“把关人”、“组织者”和“监督考核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宗安.校园新闻采写与实践[M].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4

[2]操慧等编著.新闻采写教程 (上下)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

[3]胡欣.新闻写作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4]杨志顺.大学校园新闻采写谈[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6)

[5]李勇.论校园新闻采写的三个支点[J].凯里学院学报, 2014 (4)

[6]李洁.高校宣传工作中学生记者团的培养与发展[J].网络财富, 2009 (5)

3.上海小记者培训班 篇三

这两年,“影视IP”一词就被各家影视公司热炒,同时资本市场助力“IP热潮”,选择投资也是“无IP不投”,甚至连电视台买片都是“无IP不买”。因此,影视公司纷纷购入大量网络小说版权,使得网络版权费虚高不下,并由此产生一系列涟漪效应——演员片酬暴涨、投资风险加大、影视剧品种单调。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几位圈里的大咖。

著名导演郑晓龙。他执导的《甄擐传》也被列为近年来最成功的“IP剧”。“我认为IP是个伪命题。”郑导演一上来就让记者吃了一惊。“IP的原意是知识产权,但是现在它被设定在一个具体的内容上,就是说是网文,也就是网络小说或者网络文学。这其实只是IP的一部分。很多人说《甄嬛传》是IP剧,这个我承认。但是第一我们并没有花什么钱,成本很低。其次,《后宫甄嬛传》本身是个架空的小说,但是我们把它落在了清朝。第三,这部剧更多的是想展现对后宫生活的批判。”郑晓龙说,《蝇传》在内地、台湾、美国播出的时候,观众的理解完全不同。“內地观众认为它展现的是办公室政治,台湾人觉得这是个因爱而生的悲剧,美国人给出的评价是一个女人对抗整个大清帝国的故事。所以,在我看来,作品的题材重要,品质更加重要。三观正确、人物深刻、故事精彩,这三点非常重要,这样的作品才能长久。”

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告诉记者,现在热门IP资源遭遇疯抢,市场上的IP抢夺已接近85%。然而火热的表象之下已经出现了题材重复的问题:探险盗墓、升级打怪、玄幻魔幻等曾经新颖的题材迅速沦为新的俗套。怎样才能成就一个IP精品呢?王磊卿给出了自己的四个答案:普遍、创新、转变、戏剧性。

《琅琊榜》、《伪装者》的制作人侯鸿亮在谈到演员片酬暴涨的问题时表示:“所有搞专业的人最大的满足就是在自己专业上的。所以一个演员最大的愿望就是碰到一个好剧本。有了好剧本就能招来好演员、好导演。他们自然就会放弃在片酬上的追求,俯下身来拍戏。如果在这方面满足不了,演员片酬自然就会涨起来,毛病也多了。所以我认为这是双方面的。”从本届制播年会上大咖们的言语中,不难嗅出要为“IP热”降温的信号。其实影视圈里缺的从来都不是热潮和追风,而是冷静的分析和固执的坚持。这让记者想起了张国立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的一段涉及到“工匠精神”的话。他说:“‘工匠精神’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能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能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

4.小记者采访培训 篇四

一、了解记者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记者呢?用一句话概括的话,记者就是从事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专业人员。

小记者也是记者,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记者,因为小记者都是学生,而不是一种固定的职业。这里我们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小记者的含义:小记者就是专门为少儿报刊、少儿电台或电视、校黑板报、校广播站、校电视台等进行采访报道的学生记者。

二、对小记者能力的要求 能力一:观察能力强

学会观察,是采访和写作的基础。通过观察,小记者可以发现许多事物的真相,为接下来的采访和写作铺垫基础。一个秋日,一位老师问大家,在来学校的路上发现了什么。有说发现落叶的,有说发现蚯蚓的,还有说发现了雨中的伞格外美丽。一位同学与众不同,说发现在来的路上,一边是正在拆除的低矮平房,一边是正在施工的摩天大楼。同样是发现,后者的发现更具有意义,可以为将要进行的采访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如果没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能力二:分析能力强

小记者在与人们打交道的时候,随时随地都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遇到问题要学会分析,学会解决。比如,还是上面的例子。一路上,大家观察到好多的事物,但是如何区分哪些内容可以去采访写成稿件,哪些内容不能去采访写成稿件,哪些内容不能去采访,更不能写成稿件,这就需要很好的分析和判断了。缺乏分析的能力,就不知道要写什么,而不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记者呢? 能力三:写作能力强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同学常为不知道写什么而苦恼。其实要改变这一点并不难,只要你有一双记者的眼睛,就永远会有写不完的东西。频繁地采访,频繁地写作,时间长了,遇事就要写,不写手都“痒痒”。这样坚持下去,写作的能力肯定是能提高的。过去是没题材可写,是老师“强迫”自己写,而现在当了小记者,了解的事情多了,总有写不完的题材,这是不当小记者的同学永远无法想象的事情。能力四:社交能力强

同学们通过书本学习知识,了解社会,而做小记者可以直接了解社会,锻炼社交能力。在所有课外培训活动中,只有小记者培训是最具综合效益的培训。小记者活动不仅教你怎样动口、动脑、动手,还教你如何与人打交道,当小记者是了解社会的最佳途径。因此,当了小记者,就要主动和人打交道,要会说话,懂人的心理,这样才能顺利完成采访任务。有一次,一名叫童心的小记者去北京科技馆采访,身上只带了20元钱,连买门票都不够。怎么办?是回家去取钱,还是想办法进去,完成采访任务?他灵机一动,忽然想到身上带的小记者证。于是,他把它亮给了看门检票的阿姨,没想到阿姨一看乐了,说:“进去吧,好好报道一下我们科技馆,让更多的孩子来长知识、受教育。”

三、小记者的任务

小记者的任务是什么?第一是采访;第二是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分两部分谈一谈。

(一)采访

1、有了新闻线索,要去采访,事前要有准备。

首先,要掌握背景材料,就是要把与此线索有关的情况尽可能多的了解到,有文字材料的要用心阅读,这样采访时能够多方面地提出问题。

其次,要列一个采访提纲,就是要把采访哪些人、对每个人提什么问题、观察哪些现场、索取哪些实物和照片等都力求心中有数。

再次,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准备好采访本、录音机、照相机。如果需要当事人签名或寄语,要准备笔和纸。

2、有了准备后,还要选准采访对象。

如果采访一个人物,采访对象就是当事人。如果采访个事件,采访对象可能是几个人。这些人中有主要的,有次要的。

不管是哪一种采访,最好都采用先“外围”后“中心”的办法进行。可以先找那些与当事人有关的人,再找当事人。这样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比如,采访一位获得科学发明专利的同学,先不采访本人,而是先采访他的辅导老师、好伙伴、家长。评委等。

这些人不是当事人,谈起别人来比较随便,容易把话题展开。小记者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事情的概貌,了解到当事人更多的情况,更好地丰富自己对当事人的提问。当然,采访外围只是手段,采访当事人才是目的,应当把主要的功夫用在采访当事人上。

要有高质量的提问,是采访的主要方式。新闻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提问得到的。

3、提问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第一,要抓住要害。采访开始,小记者要把自己的采访目的和内容直截了当地告诉采访对象,让对方非常清楚你的采访意图,以便配合。

交谈起来,不要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应当让他广泛地谈。采访当中,小记者仔细听,发现了重要内容,要在脑子里(或采访本上)记住它,谈到一个段落,再对这些重要内容做进一步采访。如果对方离题很远,扯起许多与主题不相干的事情,小记者可以巧妙地把话题拉回来。

第二,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方才好回答,才能讲出细节。比如采访一位数学竞赛冠军,如果你张口就叫:“请问,你得冠军的原因是什么?”他可能一时很难回答。如果改问:“你还记得你是什么时候对数学发生兴趣的吗?”他可能回答:“我小时候老去买酱油、醋,一次算帐时„„”于是讲出一段生动的故事来。提问中,忌讳问那些”你高兴吗?”“一你有什么感想?”之类的话。

第三,要代读者提问。新闻报道最终是要给读者看的,所以小记者要体会读者想知道什么,站在读者的位置提问。此时,把记者、采访对象、读者三方面交融在一起,仿佛促膝谈心。这是一种“近距离交流”,其境况十分美妙。

第四,深挖细节。细节,是人物思想和品格的生动表现。没有细节,就没有报道。

细节,有时表现在动作上,有时表现在语言上。有时甚至表现在表情上。采访时,要抓住细节多一些提问,甚至请采访对象把当时的情景重新表演一番。

当然,细节不是枝节。不要抓住一些与主题无关的细枝末叶,当成细节而不厌其烦地提问。

(二)写作

1、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2、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3、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4、新闻写作遵循“五个W”和“一个H”原则 记得刚开始学写作地时候,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说:“其实写作文跟解数学题目一样,都是有规律可以遵循地。”记叙文的三大要素——“起因、经过、结果”基本可以撑起一篇完整的作文。

问题

1。方式:采取全程跟踪报道。

2。重点:关注两头人物。一是希望夺冠的,二是班级负责后勤的同学。

3。报道模式:可以以新闻访谈的形式进行,比如对重点跟踪的对象采取全程跟进,贴身采写的方式进行。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一般采取对话一问一答的的方式比较好。

怎样采访:

你对本次团委所负责的校运会工作有什么感想?你对你们班的运动员有没有信心拿金牌?你觉得出场式够创新吗?

主要是围绕运动的益处来问 引导他们说一些激动人心的话

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你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紧张吗?你平时是不是经常锻炼身体?你每天锻炼几小时?你预计今天你能拿多少名?你比较注重成绩还是重在参与呢?(这个你可以不这么问,就是为了让他说出来重在参与这句话)你们班级已经为你们运动员组织了拉拉队和服务组了吗?你怎样看待今天的运动会?(就是什么想法)你是主动参加运动会吗?(参加运动会的目的,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最后预祝他能有一个好成绩,如果天气有变化你问今天的天气会对你的正常水平的发挥有影响吗?问一下对全民健身怎么看?你赞同天天锻炼一小时 幸福生活一辈子这就话吗?你会坚持锻炼下去吗?你关注咱们的全民运动会了吗?你最喜欢的项目是什么„„„„还有可以发挥的余地 你访问的时候可以随意一点 就想聊天一样 不要太拘谨

小记者开场白

嗨!大家好!我是校园小记者奥利奥。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训练,今天,第三十届局运动会终于来到了,这届运动会将历时三天。作为油田一小的运动员,我很荣幸的参加了这次运动会,就让我来为你们做现场报道吧!

9月15日星期六早上八点,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中原油田第三中学体育场已是人声鼎沸、鼓乐齐鸣,第三十届局运动会将在这里隆重举行。首先进行的是运动员入场仪式,看,油田一小代表团身穿黄色祥云运动服向我们走来,我很光荣的担任执旗手,我举着鲜红的队旗带领我的队友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精神抖擞的走过主席台。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局运动会,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相信我们会有很好的表现。走过主席台的一刹那,我觉得自己就像奥运会运动员那样骄傲和自豪。嘹亮的国歌响起,我们所有的运动员都面向东方向国旗行注目礼,我看到我的队友们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从容的微笑。

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后,激烈的比赛就要开始了。我的心情一下子紧张激动起来,今天虽然没有我的比赛项目,可是我要为我的队友们呐喊助威。上午进行了铅球预决赛、男女100米、男女400米预赛,下午进行了男女100米决赛、男女800米预赛、男子三级跳预赛,女子跳高和女子铅球。当我的队友们英勇拼搏在运动场上的时候,我用尽全力为他们加油,只见他们个个斗志昂扬,生龙活虎的投掷、奔跑、跳跃在运动场上。真是太棒了!刘一菡超常发挥,获得了男子铅球第一名,并打破了局运动会纪录,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女子跳高沈静仪获得第二名,男女100米决赛均获得了第三名,其它预赛项目全部通过进入决赛。我们是一个团结的整体,我们要齐心协力共创佳绩,为母校濮阳市油田一小争光。

5.小记者培训作文 篇五

《小记者培训》听后感

阳光明媚,我们有幸来参加河南省《关心下一代》报社的记者和工作人员来我校为中站区百名小记者们开展了讲座.

我们都知道,要想做一名优秀的小记者,就要做到“五个学会”,才能获取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新闻.

一.学会交往,首先要把人际关系搞好,只有认识的朋友多,新闻线索才多.

二.学会观察,小记者要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观察人和物,经过思考,分析,判断是否有有价值的新闻.

三.学会聆听,除了每天看电视,听广播,还要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谈话,从中挖掘出能反映人思想动态的新闻.

四.学会欣赏,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欣赏自己,还要去欣赏别人.

五.学会记忆,在生活中要学会运用形象记忆法进行记忆.

不仅要学会这些,还要具有外向的性格,优秀的沟通,能以平淡的方式打消对方的戒备心或恐惧感.良好的性格也不可缺少,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将心比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一名记者,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因为知识就是一个人的通行证,只要有知识,才能克服人生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非常感谢这次省报的记者叔叔来为我们开展本次讲座.让我们知道,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记者.

6.小记者培训策划书 篇六

记者这个职业是非常辛苦的,但也非常地锻炼人。为此选择并培训小记者,将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它应该是学校素质与能力教育的有效延伸。

一位记者须具备以下能力:

一定的知识背景、采访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思考分析能力、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写作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交技能等。现在新闻界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新闻专业出身和中文专业出身,但还有许多优秀的记者甚至是学历史、哲学乃至机电、物理的,只要具备相关能力和兴趣。

应该说你能当一位优秀的小记者,就能适应社会上各位各样的工作,甚至领导工作。所以说,对小记者进行培训对队员以后的发展将奠定一定的能力基础。

培训分三个阶段:一是理论学习和讲座,二是实践与指导,三是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一,理论学习和讲座。

1、观看优秀的小记者采访视频。

2、讲座。

讲清楚当小记者的意义,激发队员对小记者的兴趣;平时和采访前要作哪些准备,如何来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思考分析能力;讲述新闻的概念、特点、体裁(消息、通讯和言论)以及消息的写作方法,照片的拍摄。

3、讲课方式。互动,实例,形象等。

二,实践与指导。

1、设定若干主题:

环保、科技创新、遵守法规(如交通安全法,义务教育法)、尊敬师长、团结和谐、善人善事、奋发进取、面对挫折与困难、安全保护、人生意义

2、关注节日: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母亲节、清明节、六一节

3、注意关注新闻联播、我县及我校的新闻动态,选择与我们密切的、感触较深的题材。

聘请校外辅导员或本校专职教师对此进行评价和辅导

三,推荐展示。

将采访的视频拷贝到电脑上,通过多媒体观看,师生共同点评,促进共同进步。

四,总结。

学期小结,学年总结表彰。理出先进经验,查出问题不足。

策划人:xxxx

7.上海小记者培训班 篇七

裁判员作为排球比赛的“最高法官”, 其裁判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技、战术的运用和发挥, 甚至左右比赛的胜负。上海体育学院作为一所高等体育院校, 给在校本科学生提供了参加一至三级排球裁判员培训、考核的机会。本文试图通过对上海体育学院本科生排球裁判培训途径的深入调查, 剖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利弊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从而为学院今后排球裁判人才的培养提供浅见与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上海体育学院2007-2010级参加校内外一至三级排球裁判员考核的本科学生, 共计140名。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文献, 收集有关信息。

1.2.2、问卷调查法

设计“上海体育学院本科生排球裁判员培训途径分析调查”问卷进行发放。

2、结果与分析

2.1、上海体院本科生各级别裁判员培训途径

2.1.1、三级裁判员培训途径

排球三级裁判员是最基础的排球裁判员等级。该级别排球裁判员培训对象范围最广、人数最多。上海体院本科生排球三级裁判培训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学生开设“排球裁判协会”社团, 另一条任课教师进行培训。笔者对问卷中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了汇总, 发现参加排球裁判协会培训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培训人员授课能力及个人裁判经验有限, 导致培训质量相对较差。希望排球专项教师能更多的参与培训。

2.1.2、二级裁判员培训途径

二级排球裁判同属于排球裁判员队伍中的基层群体, 获得二级排球裁判员证书是参加更高级别考试的“敲门砖”。经调查得知, 上海体育学院参加二级排球裁判员考核的本科生基本限于排球专项学生。二级排球裁判培训虽无一个较为固定的模式, 但因专项学生课程内容特点等因素, 二级排球裁判培训质量相对优于一级、三级。但经调查研究发现, 目前尚未面向非排球专项本科学生组织排球二级裁判培训、考核。

2.1.3、一级裁判员培训途径分析

排球专项班学生如果想参与到更多排球赛事的裁判员工作中去, 获得排球一级裁判员资格是必不可少的。上海体育学院本科生可通过校内、校外两条途径参加排球一级裁判培训与考核。上海市对排球裁判的培训多以实际执哨能力为主。相比之下, 上海体育学院培训则多以理论知识及竞赛规则为重, 内容设置较为死板, 学生无法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裁判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2.2、培训过程利弊因素剖析

2.2.1、培训内容

由表1可见, 上海体育学院主要的培训内容基本符合官方给出的等级标准要求。各等级裁判员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随级别的提升逐级递增, 并在培训形式上做出了相应的变化, 从而保证培训内容的合理实施。

2.2.2、培训形式

由表2可见, 在各种排球裁判培训途径中均采用理论与实践课相结合的培训形式。

3、结论与建议

3.1、上海体育学院排球三级裁判培训与考核学生参与人数最多;排球二级裁判培训无固定形式, 培训质量相对优于一级、三级排球裁判培训;排球一级裁判培训内容较为死板, 对排球裁判实践经验内容的讲授有所欠缺。

3.2、培训内容安排基本合理, 符合各等级排球裁判员要求。

3.3、培训过程表现为重视理论知识、忽略实践练习, 培训效果因此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臣功.许敏.陈平.普通高校学生排球裁判员培养体系的研究[J].

[2]董金辉.我国七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班等级裁判员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9

8.中学小记者培训会材料 篇八

一、新闻采访时提问的三种方式

一般说来,提问可分为三种形式:开门见山、启发引导和激将法。

(一)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就是单刀直入地提出想要问的问题,直截了当的说明自己的要求。这种形式一般适合于两类采访对象,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外事人员等。前者因为熟悉,情感交流早已建立,过于客套、寒暄反而显得见外;后者则有相当的社交经验和社会经历,顺应性比较强,容易领会记者的意图。

(二)启发引导

不同的采访对象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如果遇上因口才、性格等原因采访时常卡壳时,记者可运用启发引导的原理和技能,旁敲侧击、循循善诱地促使采访对象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侃侃而谈。它不从正面直接发问,而是从侧面或其他方面绕一下,然后再回到中心上来。这种形式适合三种不同的人,一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人,二是不习惯于接受采访的采访对象,三是有特殊隐衷不便谈的采访对象。

(三)激将法

激将法顾名思义,就是记者提出刺激性问题引起采访对象重视,并且让对方无法回避,非要你马上说出清楚不可的方法。记者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采访对象的感觉由“要我谈”转变为“我要谈”,从而打开采访通道。这种形式常见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谈等采访对象。这个提问方式,在校庆采访中最好不用,因为一旦把握不住分寸,容易招来校友反感。

运用上述三种方法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有:

(一)创建良好的氛围

气氛融洽的采访,对双方来说是一种乐趣。因此,和访谈对象沟通前,记者应当准备一些幽默开心的事情,问些你知道采访对象很喜欢谈的问题——提问时从对方的兴趣着手,能更快打开话匣子。另外,提问尽量适应采访对象的职业特征,不说外行话。

例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杨淑英有一次去采访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李健吾先生。李老却以“我这个人不求名,不要人宣传”的冷漠态度拒绝了她。尴尬中杨淑英猛想起李老是法国文学的研究专家,当时北京正举办的法国电影周里恰恰有部传记片《莫里哀》,她马上转变话题,向李老请教莫里哀的有关问题。李老的兴趣顿时来了,从而谈起了他的译注、工作等情况,在和谐的环境和愉快的氛围中,使采访圆满完成。

(二)作好充分的准备

在采访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案头准备工作。要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和不同的被采访对象,事先想好有哪些问题要问,哪些问题必须问,哪些问题可问可不问,该如何问,事先设想好采访现场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准备好应对的预案。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始终以我为主。

有一定采访经验的人都知道,不管你事先准备有多充分,到真正采访时,还是会发现,有很多内容出乎我们的意料。这种时候,我们就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善于抓住对方回答中的新线索、新疑问,继续提问。有人说,好记者都是穷追不舍的人,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三)简洁、通俗、具体

记者对每个要提问的问题,事先应当精心设计、推敲,宜短不宜长,宜通俗不要复杂艰涩。因为任何事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且有个形成、发展、结束的过程,记者如果笼统、抽象地提问题,采访对象就难以回答。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你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新闻舆论监督作用,你怎样处理生活和事业的关系?”敬一丹听后回应说:“你的问题太大了,恐怕我回答不了。”结果好不容易获得的提问机会就此溜走。

提问要做到具体,有逻辑性。具体是指问题要“小”,有细节,可答复;逻辑性是指问题都要说到点子上,提问的前后要有连贯性,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在采访过程中,最忌说套话、空话、大话,问题切忌笼统、含糊、无思考价值。

二、如何拍出高质量的图片

一、保持相机的稳定

刚学拍摄的朋友常会遇到所拍图片模糊的问题,这是由相机的晃动引起的,所以在拍摄中要避免相机晃动。一般左手持机,将肘抵住胸部,或者是让身体靠着一个稳定的物体。按动快门的手法要稳定轻柔,整个人要放松,屏息凝气进行拍摄。低视点拍摄时可采用坐姿或单膝跪姿持机,以增强稳定性。

二、使太阳在你的身后

摄影是光与影的完美结合,在拍摄时需要有足够的光线照射到被摄主体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太阳处于你的身后,并有一定的偏移。光线可以照亮被摄主体,使它的色彩和阴影变亮,轻微的偏移则可以产生一些阴影来显示出物体的质地和立体感。但应注意,取景时一般不要让自己的影子进入画面。

好些同学会发现自己拍摄的图片太黑了,而当时拍的时候感觉天色还是挺亮的,这是怎么回事情?因为你逆光了!同样是逆光,你也可以拍出相对明亮的照片来——只要你转一个角度就可以了。有些时候,拍摄穿白衣服的人像时,人物脸部也会变成黑人,这主要是因为测光点没集中在脸上,你可以尝试调整一下。

三、拍摄样式的选定

相机不同的举握方式(竖拍或横拍),拍摄出来的图像效果也不相同。竖着拍摄的照片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高度,而横拍则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宽度。仰拍可以突出对方的伟岸,俯拍可以突出对方的平易近人。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应注意,别让手指遮挡了闪光灯或者镜头。

四、变换拍摄风格

应该在拍摄中不断尝试新的拍摄方法或情调。在拍人时,可以拍全身加上风景,也可以拍半身,甚至是面部特写。切分时也有讲究,切分线通常应当是脚底、指尖(成像时不能只切去脚与手掌),膝盖、腰部与第二个钮扣处。

五、缩小拍摄距离

并非要把整个人或物全部拍摄下来就是好照片,有时候对特定细节的聚焦,一下子就能传递出整体的精神——靠近拍摄,只抓局部,反而会更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

六、增强景深的视觉效果

景深对于拍摄非常重要,每个摄影者都不希望自己拍摄的照片没有立体感,看起来就像是个平面。所以在拍摄中,就要适当的增加一些用于显示相对性的物体增加景深。比如要拍远处的山脉,可在画面的前景加上人物或一棵树。(风景照片角上的几片树叶)

七、正确的构图

摄影构图中突出主体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主体居于画面的中心。但总是将被摄物体置于中间会让人觉得厌烦。摄影中较常见的就是黄金分割构图,即画面被均分为三个部分(水平和垂直),然后将被摄物体置于等分线上或是交汇处。所以不妨用用黄金分割来构图,使拍摄多样性。

八、捕捉细节

9.一次小记者培训作文350字 篇九

上个星期的小记者培训让我至今难忘。当我刚听到要问问题这个消息时,我心里感到十分奇怪,这回讲的是什么主题呢?不会又是随便问吧,比如说:你一般上学和是什么时间去的?那放学呢?你平时最爱做什么运动等等,这种问题只是实在想不出来才问的问题,如果有人问我这类的问题,我会感到十分厌烦的。

幸亏讲的不是这点,我庆幸得像疯子般手舞足蹈,管他讲什么,只要不是随便问,我都会喜疯了。讲的是叫三个同学,分别担任的职位是校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学生,通过举手表决,“校长”是陈奕伊,“教导主任”是王V然,“大队辅导员学生”是夏一凡。问问题开始啦,我的心砰砰地跳个不停,我激动地问了“教导主任”王V然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您教育学生用的.是什么方法”“教导主任”庆幸我没问出难回答的问题,不以为然说“教育学生和睦相处,不给他们太多的压力。”第二个是“您身为教导主任,您觉得您是否能胜任这个职位?为什么呢?”“教导主任”开始发愁啦,她害羞着笑了好一会儿,弄得我也心里乐笑啦,王V然终于挺身而出信心百倍地回答:“能,因为我觉得教导主任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和睦相处,了解同学,这事十分适合我担当。”当他坐下的时候。我忍不住笑了起来,真是缺乏同情心。

10.上海小记者培训班 篇十

1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介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上海医改中的具体措施之一于2009年秋推出,要求以上海各三甲医院为主体的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按计划招录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医学院校毕业生,进行为期1~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需经全市组织的统一考试合格后方可出站就业,旨在缩小今后基层医院年轻医师与三甲医院年轻医师之间的差别,保证基层医院的基本医疗质量,并充分发挥上海医疗培训的优势为全国输送年轻医学人才。为此,政府出台了系列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方案,并提出了受训医师基本年收入的要求,以保证住院医师的基本生活保障。

2 住院医师招录中存在的问题

住院医师招录由各医院根据各培训基地按政府配备的指标自行招录,由于上海各三甲医院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各培训基地之间的知名度不同导致各医院间、各基地之间招录情况不尽相同,所招录住院医师的生源情况也有区别,知名度高、就业面广的培训基地往往首先完成招录指标,高学历的比例较高。而一些小专业或知名度相对较低的培训基地报考人数则相对较少。因此导致各医院间、同一医院不同专业间的报名招录情况有较大的区别。主管部门在项目开始前设计的计划主要根据本地区各院校毕业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数作出安排,并希望能吸引部分国内其他地区应届毕业生参加培训。而19个临床学科培训基地中计划的受训人数也缺少参考和依据,各医院各基地对该项目也缺乏经验和认识,准备也不足。毕业生也未像预期的全部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部分毕业生直接在外省市应聘就业,而外地毕业生也未能像预期的踊跃报考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中各基地开始时间和对报考者的要求以及各基地所能提供的规范化培训条件(如住宿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报考人数。据统计,上海市2010年招录计划2500人,实际报到1830人,报到人数占招录计划数的73.2%,其中本科517人、硕士1105人、博士208人。2011年招录计划2649人,实际报到1968人,报到人数占招录计划数的74.2%,其中本科生829人、硕士生914人、博士生225人。我院2010年最终招录住院医师60人,仅为招录计划的60%;2011年招录住院医师98人,完成招录计划的69.1%。

3 规范化培训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影响和意义

虽然我国开展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有十余年历史,但普遍认为仍不规范,医院之间、地区之间差异较大[2]。上海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最早开始于1988年,住院医师以医院职工身份在本院接受培训,至200年,上海共有123家二级以上医院开展规范化培训工作[3]。但即使同在上海地区,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的培训质量也相差悬殊。同时,培训主要针对本科学历的住院医师,对研究生学历的住院医师没有硬性规定,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学历住院医师未经过规范化培训就直接晋升和聘任主治医师。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和上海市卫生局的支持下,试点开展高校统一管理附属医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4]。各附属医院在交大医学院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相关文件精神,对本院不同学历住院医师实施规范化培训,在上海地区可谓先行先试。2010年,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首次在省市一级以行政手段干预指导的大规模住院医师培训,住院医师从进入基地之日起就严格按照培养计划进行训练,而培养计划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各专业医学会专家制定形成,具体到各专业的轮转时间、要求完成的诊治病种和手术病例数和病种数,形成全市范围统一的要求,并需完成统一的结业综合考核合格后方可出站就业。这也首次打破了长期以来各院校、各系统之间各自的培养模式和体系,各取所长,形成了一套统一的培训体系,对培训者和受训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形成了新的压力和动力,为今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打下了基础并提供了经验。也使不同院校毕业的医学生在踏入临床之初的2~3年内能获得高层次的规范化临床训练,减少了不同院校间教学、临床实习条件不同,对住院医师要求不同而对年轻医师造成的影响,这也可能影响到该医师终身的职业生涯。规范化培训也减少了年轻医师在工作之初因进入低等级医院导致训练不规范和训练水平过低所造成的影响。因此,高质量、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将为今后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的普遍提高带来深远的意义。

4 受训住院医师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上海市区的基本生活费用较高,保证住院医师的基本收入是稳定队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政府对主管部门和医院提出了保障住院医师年收入的基本要求,并由政府提供其中一部分基本工资,其余部分由医院提供。医院部分除院方提供固定的每月工资奖金和年终奖金外,各轮转专业科室也根据科室情况提供不等的补贴。但与以往分配入院的住院医师不同的是,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是社会人性质,并非本单位职工,在分配过程中容易受到主管职能部门对此主观认识的影响,也受到不同专业基地领导对此认识的影响,导致不同专业住院医师之间和同一住院医师在不同专科轮转期间每月收入的差异。

按设想住院医师应该完全实行24小时住院制度,医院也应解决住院医师的住宿问题,而上海各医院间的条件不尽相同,许多培训医院并不能提供合适的宿舍,而外租住宿的费用将占去住院医师收入的相当一部分,也影响其培训。上海市政府在项目实施之初就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终因无一能快速解决的良策而搁置,但仍在积极寻找投资建造或投资租赁的方式统一解决住宿问题。

5 可能面临的出站后就业问题

2011年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综合考核的博士学历住院医师共98名,61名通过考试,31名通过补考,6名未通过补考的继续培训。201年结业综合考核报名工作正在进行,预计报考人数超过1000名。根据《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的文件要求,受训住院医师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被各级医疗机构作为新进人员聘任临床医学类初级医师岗位。2012年夏,上海将面临大批具有硕、博士学历的完成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结业出站就业问题。与往年不同,毕业生就业对学校是一沉重的压力,而学校在多年的锤炼中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机制。而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已完全脱离母校,但尚未完全进入社会,而医院在完成培训任务后除留下少数优秀者外,已不再对这批医师负有任何就业职责,他们将被推向社会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而政府主管部门尚未建立完善的就业安置机制,与主管部门希望的完成规范化培训后的住院医师应主要面向基层的愿望相悖,多数住院医师期望能在较高级别医院工作,而高等级医院由于有大批量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使得较前对住院医师的需求减少了。这种期望值的落差可能存在着潜在的危机,需要有效的梳理和指导。多年来引起关注的医学院校毕业生转入医药器械销售行业客观上也为医学生另辟了一条就业途径,而完成规范化培训后的住院医师可能就业途径更窄,如转投其他行业也造成更大的浪费。

总之,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一种潮流和必然,是一种崭新的培训模式,在住院医师的人事制度上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因此,无论是培训的相关配套政策,还是住院医师的培训管理、福利待遇、就业去向等问题,都存在需要解决和日益完善的地方。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在全国推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必将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

参考文献

[1]邵洁,郑民华.单位人-行业内社会人-行业内卫生人——上海瑞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初探[J].中国卫生,2011(1):78-79.

[2]王平,唐薇,沈进.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85-87.

[3]徐迪,许铁峰,杜霞,等.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8):791-793.

11.记者简要培训(共) 篇十一

一、选题的来源

新闻选题的来源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与基层(此处主要是指时政,包括政府官员及民众等)或客户(此处主要是指行业)聊天是最重要的新闻信息来源。

跟基层人员或客户聊天,谨记不要目的性太强,不能让人感觉你是在采访,而是要让对方觉得是跟你在聊天,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会完全放松,也就在无意中透露出一些有用的信息来,这就需要记者的新闻嗅觉敏锐,并能及时筛选有用信息。

获得有用的新闻信息之后,事后要进行构思,考虑整个新闻信息应如何放大效应。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工新闻信息来源时,一定要保护信息提供者,由于大部分信息是对方无意中透露,如果没有征得人家的许可,就不能将对方的名字甚至单位写出来,一般贯以“知情人士”或“一位要求不具名的业内人士”等说法。再就“知情人士”的说法来采访业内或基层,进行扩大性报道。

例如,跟汽车行业的一位老总聊天时,他说近期某家车行因为资金问题将要经营不下了,这时可以就这一信息来采访业内进行求证。如果事情属实,就要跟进具体的原因了,这样经过完整的采访,就可以做成一条业内独家新闻,可读性很强。

第二种方式:关注同城媒体、本地知名论坛或者一些本地人士的微博,从中筛选有用信息。善于从他人的报道或者爆料中找出新闻点,然后接着思考是否有做大的可能。

例如,之前小悦悦事件中,在接着几天都报了小悦悦的负面新闻后,广州日报率先报道了容桂海尾市场管理员车轮下救回小孩的事情,后来其他的一些媒体也跟着转了风向,这就是热点事件的类比性追踪报道。

第三种方式:将全国性的热点事件地方化。将全国一些比较热点的东西地方化,设想一下地方化会出现什么现象或者影响,然后对之进行写作。

例如,有媒体报道京沪杭出现退房抗议事件,这时就可以联想到佛山本地是否也会出现这种现象,由此可以展开采访讨论。

第四种方式:善于抓住节点做题,做跟进性报道。

例如,某一政策推出一年、半年或一个月等,这时就可以跟进其执行的效果如何等。

二、导语的写作

导语的写作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开门见山式,直接以新闻标题作为导语的第一句,接下来简要交待事件的起因。这种方式的导语非常直接简练。

例如:新闻的标题是《钱起纠纷 八旬老妇告亲儿》,那么导语就可以这样写:钱起纠纷,八旬老妇状告亲儿。近日,现住顺德均安镇南沙的86岁老人梁就芳因为“钱银”问题,将今年已经58岁的大儿子告上了法庭。10月18日,该案件于均安人民法庭第一审判庭正式开审。

第二种:总结式,就是将事件的结果直接表述出来,接着进行简单的说明。一般用于协议的签订、政策的出台等。

例如:

传闻已久的西门子通信部门合并案终于尘埃落定。19日,两大通信巨头发表联合声明,成立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网络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

第三种:设问式,即对一种现象或者对某个观点进行设问,接着对这个问题作答。

例如:

如何做商业地产设计?或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商业地产设计师?本报记者为此采访多位资深商业地产设计师,他们提供四个关键词:可持续,创新体验,地域文化性,综合能力。

第四种:最常规的导语,就是先提出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然后对这一热点事件进行采访,引出采访得到的观点。

例如:

日前,有消息称,北京新岸线公司(以下简称“新岸线”)研发的T-MMB系统被遴选确定为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的技术方案。就当业内认为近年来纷争不断的手机电视标准之争终于尘埃落定之时,事件却有了戏剧性的变化,力推CMMB技术标准的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对此明确表示,国标遴选过程并不符合规范程序,广电总局不会使用T-MMB标准。

对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的表态,新岸线随即做出反应,特地发表声明称:“此次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国家标准评审的结果,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相关权威部门主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参照有关国际标准测试规范和方法的基础上,经严格测试和知识产权评审,并经一系列规范化评审程序所遴选产生的。”一场关于手机电视国标的争论再次升级,最终方案究竟鹿死谁手再度成谜。

三、记者跑发布会八大注意

1.有目的性的跑会。在接到会议通知的时候,就要判断参加这个会的目的在哪里,是认识人还是就这一新闻事件报道。很多时候在通知的时候就可以了解到有哪些人会去,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记者就可以针对先前的信息判断进行前期准备。

2.跑发布会不能简单的签到和拿到通稿了事,而是拿到通稿时要认真的看一遍,看有没有一些自己感兴趣并需要了解的地方,以便在媒体提问环节时,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提问时尽量是首个,要清楚地先报“某某领导你好,我是信息时报的记者某某”之类,然后再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想要问的问题,一至两个问题最佳。

3.会前和会后要适时瞄准参会的重要对象交换名片,遇到没有带名片的,要有技巧的拿出一个本子或自己的名片,让对方写上电话号码。重要会议要早去,确定有哪些领导出席,便于上去交换名片,有针对性对接,最好每个领导拍一张近照,以便遗忘时拿出来辨认,也可做图片储备。

4.会中要仔细听取通稿中没有的内容,有时新闻点恰恰在一些领导的讲话里,要培养自己敏锐的新闻嗅觉。

5.会中可以找适当的时机拍一些领导发言时的人物特写照,也许以后就用得着。

6.拿到一些新闻通稿,不能简单修改了事,而是要认真的想想可不可以做大,如果没把握,一定要跟领导沟通好,一旦要做大,就要进行补充采访。

7.有些活动,比如民生的话题,回来可以把跟行业相关的一些信息透露给大家,方便行业记者跟进。

上一篇:专业人才引进计划下一篇:县医院安全生产月宣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