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成语典故和释义

2024-06-28

古代的成语典故和释义(共11篇)

1.古代的成语典故和释义 篇一

神采奕奕,读音为”shãn cǎi yì yì“。意思是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玩具·晋唐小楷真迹》

【“神采奕奕”常误写为“神彩奕奕”,应注意。】

应注意,在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神彩和神采都是正确的。

鹤发童颜,读音为hâ fà tïng yán;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出自 唐·田颖《梦游罗浮》。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华佗)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视死如归,拼音是shì sǐ rú guī,意思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出自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 实事求是,拼音是shí shì qiú shì,意思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出处】: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以身作则,拼音是yǐ shēn zuî zã,意思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出自出处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忐忑不安[tǎn tâ bù ān][解释]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出自]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骨瘦如柴,汉语词汇,拼音是gǔ shîu rú chái,指瘦得像柴一样。形容消瘦到极点。浓眉大眼,又黑又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形容眉目有神的人。

千载难逢——载:年;逢:遇到、碰到。意指一千年也难得遇到这样的一次机会。形容机遇十分难得与宝贵。

疲惫不堪,疲惫,形容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提心吊胆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í xīn diào dǎn,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出自语本《西游记》第十七回。作联合式、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犹豫不决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意思是迟疑,拿不定主意。后来,人们把拿不定主意时的情形都说成“牛鱼不决”。“犹豫不决”据说是根据“牛鱼不决”的字音讹变而来的。

完璧归赵,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在邯郸市串城街(邯郸道)有一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车巷碑记,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意思: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穷途末路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人生的路途无处可走了。语出曹禺《半日的“旅行”》无论什么时候,在这个地方,极目一望,那是死亡,是穷途末路,是永久的冬天。

炮火连天:pào huǒ lián tiān 解释:炮火充满天空形容激烈的战争场面。出处:《西游记》 使用:都是人间城郭。~,弹痕遍地

伶牙俐齿:伶、俐:聪明、灵俐、乖巧。口齿灵活;说话利落。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也作“俐齿伶牙。”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红楼梦》第一二〇回:“ 袭人 本来老实,不是伶牙俐齿的人。” 欧阳山 《高干大》第一章:“碰巧那 马吉儿 又伶牙俐齿,样样都能解答,真使他喜上加喜。” 口是心非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kǒu shì xīn fēi,意思是指口所言说的与心中所思想的不一致,日常生活中多用作贬义。出自汉·桓谭《新论·辨惑》。

一日三秋,成语,作定语、宾语,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个季度。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出自《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日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怒发冲冠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nù fà chōng guān,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的四字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发千钧是一个成语,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像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肝肠寸断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ān cháng cùn duàn,肝和肠断成一寸一寸。比喻伤心到极点。

草木皆兵,读作cǎo mù jiē bīng。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另见:“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读音为hã lâ bù wãi,汉语词语,表示愿意去做。如梦初醒,成语名,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1]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色厉内荏:形容外表强硬,内心虚弱。有“外表上很强大、凶猛,实质上很软弱、空虚”的意思。“色厉内荏”的“厉”是凶猛,“荏”是软弱,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外表强硬而内心懦弱”的意思。语出先秦·孔子《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如虎添翼是个成语,形容词,如同老虎长了翅膀。①比喻强大的事物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②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韩非子》如虎添翼——毋为虎傅翼,飞入邑,择人而食之。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兵机》:“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常常用来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口若悬河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kǒu ruî xuán hã。意思是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话来没完没了。

旁若无人。páng ruî wú rãn旁:旁边;若:好像。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也形容很投入,没有感到他人的存在。呆若木鸡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

2.古代的成语典故和释义 篇二

关键词:邯郸,成语典故,战争,军事

邯郸历史悠久, 辖区有三处曾是中原和黄河以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我国的成语典故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在汉语中产生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稳定而有序的词组, 它具有结构严谨、形式简洁、含义精深、言简意赅的特点。成语典故高度概括地浓缩了一段历史故事和一个深刻道理, 因此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而别具特色的载体。邯郸作为成语典故之乡, 其成语典故中蕴含了大量的有关古城邯郸的战争、军事文化。

一、直接记录战争

邯郸成语典故中有不少成语直接记录在邯郸及其周边发生的战争。邯郸作为赵国都城, 是赵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军事地位非常重要, 从而成为各国必争之地。

四战之国。典源:《史记·乐毅列传》:燕王姬喜用其宰相栗腹之策攻赵, 有人反对, 说:“赵国是四面受敌经常作战的国家, 百姓熟悉军事, 不可以攻伐。”

肉投馁虎。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战国时, 魏信陵君急切中欲率少数门客车骑抗秦救赵;陈余认为自己提兵击秦救张耳如以肉投饿虎, 是白白送死, 没有意义。

穷庞。典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果夜至斫木下, 见白书, 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 齐军万弩俱发, 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 乃自刭, 曰:“遂成竖子之名!”

情见势屈。典源:《史记·淮阴侯列传》:赵军谋士广武君李左车向韩信献良策:如今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的士兵, 停顿在燕军坚守的城池下面, 想战恐怕拖得太久, 一下子不能攻克它, 实情暴露了, 声势削弱了, 日子一久, 粮食耗尽, 而弱小的燕国不肯降服, 齐国必然据守边疆, 使自己强大起来。

窃符救赵。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在邯郸告急, 赵国面临城破国灭的紧迫情况下, 魏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 采纳赢侯建议, 借助如姬窃得兵符, 杀死晋鄙, 夺得兵权。

邯郸虱。典源:《韩非子·内储说上·七上》:战国时, 秦相范睢曾向秦昭王建议出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将其比为“口中虱”, 言其易被吞并。

割地求和。典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对赵成王说:赵国被秦围困, 天下庆贺战争的胜利一定在秦国一方了。所以不如迅速割地求和, 使各国揣测秦、赵两国的关系已经修好, 不敢进攻赵国, 而且可以缓解秦国的敌意。

沉灶产蛙。典源:《国语·晋语九》:赵襄子“乃走晋阳, 晋师围而灌之, 沉灶产蛙, 民无叛意”。春秋时, 智伯让韩康子、魏桓子的军队跟自己一起攻赵之晋阳, 并用水灌城, 灶坑里都产生了蛤蟆, 百姓仍没有背叛襄子的意思。

不翼而飞。典源:《战国策·秦策三》:“秦攻邯郸, 十七月不下。庄曰:‘……今君虽幸于王, 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 不卑于守闾妪。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 十夫楺椎。众口所移, 毋翼而飞’, 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王稽不听, 军吏穷, 果恶王稽杜挚以反”。秦王怒诛王稽。

纸上谈兵。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孝成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布的谣言, 以赵括替代屡建战功的廉颇为将。赵括代廉颇之后, 更改了原来的纪律法令, 作战死搬教条, 自以为是, 结果没有多久, 就打了败仗。赵括被秦军射死, 40万大军全部覆没。同出一源的成语还有“不识大体”、“长平冤气”。

犹豫不决。典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军包围邯郸, 魏王惧怕强秦, 命令救赵之魏军驻扎在荡阴不进, 同时又派辛垣衍潜入邯郸, 劝说赵王“尊秦为帝”。赵相平原君心里犹豫, 没有作出决断。

易子而食。典源:《史记·赵世家》:“城中悬釜而炊, 易子而食。”

一举两取。典源:《战国策·赵策三》:赵武灵王说:我与齐、韩、魏一起进攻秦国, 都会遭到破坏的。大臣司马浅说我们约结三国以没有和中山国讲和为借口, 不参与进攻秦国, 三国必定同它断交, 使中山孤立。假设我们灭亡中山后, 用剩余兵力与三国一起攻打秦国, 这是我们一举从秦国和中山两处割地的好办法。

一饭三遗矢。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廉颇为求起用, 年老强饭, 一饭斗米, 肉十斤, 还披甲上马, 表示可用, 赵使因受郭开贿赂, 假说廉颇坐谈间解三次大便, 使赵王以为廉颇年老体衰, 不予召用。另有“上马视廉颇”于此同出一源。

武安震瓦。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国时, 秦伐韩, 赵奢率军救韩, 两军对阵于武安西, 秦军鼓噪呐喊之声使武安屋瓦为之振颠。

义不帝秦。典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国包围赵国邯郸, 魏王派辛垣衍劝说赵国尊秦为帝, 平原君犹豫不决。鲁仲连出面向辛垣衍陈述利害, 经过激烈辩论, 终于说服魏赵两国不尊秦为帝, 秦军因此退却50里。

魏齐首。典源:《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魏齐, 战国时魏相。因其错疑范睢私通齐国, 使范遭难。后范逃至秦国为相, 并借秦国实力迫使赵王交出魏齐之首。

围魏救赵。典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53年, 魏发兵围攻赵都邯郸, 应赵请求, 齐威王以田忌为将, 孙膑为军师, 发兵救赵。孙膑提计:魏主力攻邯郸, 国内必然空虚, 不如去攻打大梁, 这样魏必然回救。田忌依计而行, 遂解邯郸之围。

盛气凌人。典源:《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 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 兵乃出。”太后不肯, 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 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胥之。

深沟高垒。典源:《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将韩信与张耳率兵数万, 从井陉攻打赵国。赵军广武君李左车向赵将成安君献策:“今井陉之道, 车不得方轨, 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 其势粮食必在其后。……足下深沟高垒, 坚营勿与战。……不至十日, 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二、邯郸成语典故中透露出邯郸与邻国友好相处

邯郸作为赵国都城, 在军事上和其他国家有战争, 在策略上与邻国交好, 更有以策略应付大国的挑衅。

代妤摩笄。典源:《战国策·燕策一》:代妤, 指春秋时代王之妻, 赵襄子之姊。襄子赵毋卹为了吞并代地而使人杀死代王。代妤闻之, 摩笄自刺而死。代妤死之地为摩笄山。

捉刀人。典源:《世说新语·容止》:三国时, 曹操接见匈奴的使者, 认为自己的相貌不足震慑外域, 便使崔季珪代替自己接待来使, 自己则捉刀立在床头前, 以充侍御。然后他派人探听使者对魏王的印象, 来使却认为床头捉刀人是真正的英雄。

三、说客舌战

一些战事因说客而起, 但是也有一些为挑起战争的事端因为说客的三寸不烂之舌而平息。

谈笑却秦。典源:《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魏派客将军辛垣衍出使赵国, 要说服赵王尊奉秦昭王为帝。鲁仲连去见辛垣衍, 竭力说服他不要这样做, 不仅如此, 更应该支持赵国抵抗秦国的威胁, 共同扼止秦国的向外扩张。与之同出一源的还有“因人成事”。

三寸之舌。典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军包围赵都邯郸, 形势危急, 平原君赵胜赴楚救赵, 楚王不答应。赵胜的随员毛遂, 很会说话, 他说服楚王, 当场签订了派兵救赵的盟约。赵胜很高兴, 夸奖毛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同出一源的还有成语“锥处囊中”、“脱颖而出”、“歃血为盟”。

四、赵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事交流

赵国与其他各国的外交中既有友善的外事活动, 更有国家安危悬于一线的危急时刻。

西缶之辱。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元前279年, 蔺相如随赵惠文王赴渑池与秦王相会。会上, 秦王强使赵王为其鼓瑟, 而秦王却不肯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以“五步之内,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相威胁, 终于迫使秦王“为一击缶”, 从而为赵雪耻。

完璧归赵。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秦国愿以15城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识破了秦国想通过讹诈得到和氏璧的阴谋后, 诡称璧有瑕, 将璧夺回。蔺相如依靠勇敢和机智, 巧妙地使宝璧安然回到赵国。同出一典的成语还有“相如折秦”、“布衣之交”。

五、直接描述赵国周围的军事环境

腹心之患。典源:《史记·赵世家》:武灵王赵雍请楼缓一起谋划, 说我先王根据世事的变化, 来做南边属地的君长, 现在属地虽然不小, 但大功尚未告成。如今中山国是我心腹之患, 四面有这样长的边界, 却没有强大的兵力自救, 这是要亡国的。

六、结语

邯郸成语典故所包含的史料颇多。本文从军事、战争文化的角度对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归纳整理, 以为以后更进一步地研究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郝在朝.邯郸成语典故集[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8.

[2]孙继民, 郝良真.先秦两汉赵文化研究[M].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3:18-32.

3.成语和古代天文历法 篇三

昼夜时辰。古人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夜半三更”指深夜时光。“鸡鸣而起”形容勤奋不怠。“日中必彗”是说中午的时候一定要将东西拿出来晒,比喻做事要抓紧时机。“日中则昃”常比喻事物盛极则衰,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走向反面。“日昃忘食”形容专心致志,孜孜不懈。日出又叫“朝”“旦”“早”“晨”,日入又叫“暮”“夕”“晚”“昏”“旰”。相关的成语不胜枚举,如朝三暮四、朝令夕改、晨兴夜寐、早出晚归、昏定晨省、宵衣旰食等。

天干地支。古人利用天干地支来纪年、月、日,按地支顺序,寅在卯前,如成语“寅吃卯粮”比喻入不敷出。“丁是丁,卯是卯”则表示干支不能搞错,形容办事认真,一点不马虎。“甲子之年”指六十岁的年纪。“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更长梦短”形容思虑不安,彻夜难眠。“更阑人静”指深夜一片寂静。古代历法中“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因而用“朝菌不知晦朔”形容寿命短。

日月运行。“圭臬”是古人观测日影的天文仪器,“奉为圭臬”是说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衡量正误的准则。“日上三竿”是说太阳升起来离地已有三根竹竿那么高,多形容天时已晚。“晷”是古代观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后指日影,“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或用功读书。“漏壶”是古代滴水计时的工具,成语“漏尽更深”指更深之时,“更长漏永”则形容漫长的夜晚。

星斗推移。古人把天空中可看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成语“南箕北斗”是说当箕、斗二宿同时出现在天空时,箕在南,斗在北;因为“箕”是星宿,不能用来簸扬,“斗”也是星宿,不能用来舀酒浆,后常用来比喻有名无实。“斗转参横”是说北斗转了向,参宿横斜,表示天色将明。“斗转星移”是说星斗位置发生变化,表示时序变迁或指一夜之间时间的推移。

天象变化。出现云霓,就预示着下雨,“大旱望云霓”形容盼望殷切。流星飞快地划过夜空,于是用“星驰电发”形容做事快捷。“流星赶月”比喻彼此追逐,行动迅速。月亮到最圆时就开始缺损,于是用“月盈则食”比喻事盛则衰,物极必反。“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比喻事情发生前的征兆。太阳东升西落,日出处叫“东隅”,日落处叫“桑榆”“西山”,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这个方面失败了,另一个方面得到了补偿。“日薄西山”则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

天人合一。古人往往把观测到的天象与人事结合起来。日月同时升起,在我国少见,因而古人以成语“日月合璧”附会为国家祥瑞。古人称月上弦逐渐盈满为“恒”,用“日升月恒”比喻兴旺,“日东月西”比喻远隔难逢,“日月参辰”比喻离别不得相见或相互不和。“参辰卯酉”是说参宿酉时出于西方,辰宿卯时出于东方,两不相见,因用来比喻互相敌对或势不两立。“动如参商”是说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出现在天空,因以比喻人分离后不能会面。古时认为泰山为五岳之首,北斗星在众星中最亮,常用“泰山北斗”比喻众所尊仰的人物。“斗重山齐”是说像北斗星一样令人景仰,形容人德高望重、才学出众。

简报

余秋雨:中外文化视野下的教育发展

2009年12月3日,南京外国语学校报告厅,著名作家余秋雨应邀作了题为《中外文化视野下的教育发展》的演讲。他从一个文化学者的角度盛赞南京教育,并希望南京在教育国际化和人文教育领域能发挥引领作用。“人格教育、公民教育、创新教育、简约教育”成为余秋雨演讲的四大关键词。

4.杯弓蛇影成语的释义及典故 篇四

2、杯弓蛇影,往往会吓倒自己。

3、遇事要镇定,不要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4、自从那次火灾后,村民一听到孩子的惊叫就杯弓蛇影,以为又是哪一家失火了。

5、他有一次吃鱼被鱼刺鲠住,以后吃鱼就紧张,简直是杯弓蛇影。

6、大伙儿看了都没事,只有他杯弓蛇影地吓了一身汗。

7、他胆子很小,常常杯弓蛇影,自己吓自己。

8、你别吓他,小心他杯弓蛇影会真以为喝了脏水。

9、经过上次同父亲的约会我已经是杯弓蛇影了。

10、她敏感得很,常杯弓蛇影,疑东疑西。

11、你不要杯弓蛇影,自己糊弄自己。

12、你一直这样杯弓蛇影到时候你自己也很迷茫。

13、黑夜走路,千万别杯弓蛇影,那样只会自己吓自己。

14、看清楚!那只是块石头!别杯弓蛇影,自己吓自己。

15、她不知从哪儿听到要地震的消息,整天杯弓蛇影,稍有动静就慌作一团。

16、做了亏心事的人,就会整天杯弓蛇影,心神不宁。

17、事实真相尚未揭晓,我们先不要杯弓蛇影,庸人自扰。

18、他这人就是多心,别人随便说笑话,她老是以为在说自己,真是杯弓蛇影,疑神疑鬼。

19、小玲近来变得心胸狭窄,疑神疑鬼,已经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

20、那里又不是龙潭虎穴,你就不要杯弓蛇影,疑神疑鬼了。

5.古代战争的成语典故 篇五

1.【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ù)传》。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

那时,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有个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为避董卓之乱迁居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他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门下。曹操大喜,任命他为司马。从此,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死前将徐州让给了刘备。消息传来,曹操夺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说道:“当年汉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刘秀据有河内,他们都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成了大业。如今将军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兖州的军队留多了,则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吕布此时乘虚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兖州。最后,一定是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他还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听说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已有了准备,一旦有风声传来,他们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转移全部的物资,一切准备就绪迎击我们(原文为:‘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这样,你的兵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么东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

曹操听了荀傕的话,十分佩服,从此集中兵力,很快打败了吕布。后来,又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

“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2.【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公元前2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去防守边疆。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字涉),是个雇农;另一个叫吴广,是个贫农。他俩原来并不认识,现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陈胜、吴广一行往北拼命赶路,一点也不敢耽误。因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误了日期,是要砍头的。可是,他们刚刚走了几天,才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正赶上下大雨,只好扎了营,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个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误了,陈胜同吴广商量,说:“咱们即便走,误了日期,也是死;逃,给官府抓住,也是个死。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

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同意了陈胜的意见,并商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戴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了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将项燕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人们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简化成“揭竿而起”这个成语,比喻高举义旗,起来反抗。多泛指人民起义。

3.【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4.【势如破竹】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5.【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6.【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7.【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8.【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9.【马革裹尸】

6.古代历史成语典故 篇六

西汉时,掌管封舜事务的主爵都尉汲黯,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他不考虑个人安危,经常向年轻的汉武帝直言进谏。有个名叫董仲舒的读书人向武帝提出建议,将诸子百家的学说作为邪说,予以禁止,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治,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来,武帝采纳这个建议,到处表示要以仁义治天下。

汲黯觉得武帝这种表示是言不由衷的。有一次,他当着许多儒生的面批评武帝说:“陛下内心的欲望很多,嘴上却说要以仁义治天下。这哪里像古代圣贤唐尧、虞舜的样子呢?”武帝听了无言以答,非常难堪地离去。

有人对汲黯说,你这样当面得罪皇帝,迟早会出事的,汲黯不以为然地说:“皇帝设置百官,难道是为了让他们光说好活,而使皇帝陷入不义的污泥里去吗?”不久,淮南王刘安准备反叛。他对公孙弘并不放在眼里,怕的倒是汲黯。为此,特地告诫手下人千万不要在汲黯那里露了马脚。他说,汲黯此人爱好直言进谏,能为节义而死,很难迷惑他。至于丞相公孙弘,对付他就像揭开蒙盖在眼睛上的障碍,振落树上的枯叶那样容易。

7.成语释义切莫想当然 篇七

万人空巷—并非指巷里街上都空空的没人,而是说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家里出来到了街上。多用于形容庆祝、欢迎活动等盛况。

文不加点—“点”是涂上一点,表示删改,而不是“标点”。“文不加点”并非指文章写得乱七八糟,连标点也不会用,而是形容文思泉涌,文章写得又快又好,连一点涂改都没有。

再接再厉—雄鸡相斗,每次交战前都要先将嘴磨得很尖。比喻不断努力,一次比一次勇猛。“厉”同“砺”,是“磨砺”,而不是“勉励”“鼓励”。因此,不能将“厉”写成“励”。

待人接物—“物”指众多的人,并非“物品”。这一成语是指与别人相处。

一波三折—“波”不是“水波”,而是书法中的“捺”,“折”是转换笔锋的方向。这个成语原指写字笔法曲折多姿。现在用来比喻文章结构曲折跌宕,也形容事情进行过程中阻碍、曲折很多。

信口开河—“河”不是“河流”“河水”,而是“合”的通假字。这个成语不是指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而是指毫无根据地随口乱说。

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不是让人很不满意。

望其项背—不是远远地落在后面无法赶上,而是指已经能望见前面人的颈项与背脊了,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的意思。

不刊之论—“刊”并非“刊登”,而是“修改”。古人消除刻错的字叫“刊”,“不刊”就是不必修改。这个成语用以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而不是指报刊不能刊载的文章。

明日黄花—“明日”不是“第二天”,而是重阳节过后;“黄花”指“菊花”,而不是颜色发黄了的花。古人多在重阳节赏菊,节后菊花即将枯萎,没什么好观赏的了。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8.中国古代成语典故故事 篇八

曰:“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 正以自虞。”

释义 表示慢慢地走,当作坐车

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 召进宫来。颜蜀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 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 “颜蜀,走过来!” 不料颜蜀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走过来!” 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蜀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 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也叫大王过来, 怎么行呢?” 颜蜀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 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 玉礼贤下士的好。”

齐宣王恼怒他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蜀不假思索他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 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颜蜀神色自若他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 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 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 他为万户侯,赏金干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 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 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蜀,过来! 颜蜀,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本)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 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大 卑鄙了!” 颜蜀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 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 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

9.中国古代五字成语典故精选 篇九

【成语故事】明朝时期,书生王杰因为卖姜人说他小家子相而大打出手,把卖姜人打翻在地,事后他赶忙把他扶到家里,好酒好饭地伺候,还打发他一匹白绢。卖姜人高兴地走了,可是死在过渡的船上。船夫跑来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王杰。王杰就像小鹿儿心头撞。

【出处】为帝迫困于斯,见之汗湿衣襟,若小鹿之触吾心头。 清·翟灏《通俗编·兽畜》

【解释】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人的情绪

【相近词】小鹿儿心头撞

顾头不顾尾

【成语故事】王熙凤连了宗的远方亲戚王狗儿,生了一儿一女,家里靠种农活为生,王家祖上也是京官,后家道衰落。王狗儿不如意在家生闷气,岳母刘姥姥数落他:“你皆因年小时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

【典故】你皆因年小时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

【释义】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考虑不周

【相近词】顾前不顾后

【相反词】瞻前顾后

覆巢无完卵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北海相孔融反对曹操率50万大军征讨刘备与孙权,御史大夫向来与孔融不合,在曹操面前添油加醋,恶意挑拨。曹操大怒,命人逮捕孔融全家,孔融的孩子无动于衷,也不逃跑,说:“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出处】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解释】复:翻倒。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用法】作定语、分句;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不能幸存

【近义词】覆巢破卵

【成语示列】你是知道覆巢无完卵的结局的。

不吃烟火食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王九13岁得了重病,父亲把他抱到青华观,许愿让他做道士。王九梦中见到一个姓阴的鬓发斑白的道士叫他不吃五谷熟食的方法,并给他吃柏树枝。王九醒来后不再吃五谷,神清气爽,只吃生果饮清泉。宋太宗赐他名字赵自然。

【出处】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文潜先与李公择辈来予家作长句。后再同东坡来,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卷九引《直方诗话》

【解释】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同凡俗

【近义词】不食人间烟火

【成语示列】我看你每每宁神养性,不食烟火,虽然有些道理;但这上面事迹,你何能晓得,却要观看。

人生如风灯

【成语故事】辽兴宗时期,御史大夫耶律和尚品行高尚,经常把自己的钱财分给贫困的亲友,人们都很尊敬他。他爱喝酒,不认真办公事,有人给他提意见,他说人生短暂,如风前之灯、石击之火,转瞬即逝,不及时行乐更待何时。他晚年有“酒仙”的称号。

【出处】‘顾人生如风灯石火,不饮将何为。’晚年沉湎尤甚,人称为‘酒仙’云。 《辽史·耶律和尚传》

【解释】人的生命短暂而微弱,像风前的灯随时都可能熄灭。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感叹句

【近义词】人生如朝露

10.从成语典故看赵国历史 篇十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其末期,政权落入智、赵、韩、魏等异姓贵族手中。其中,智伯瑶势力最大,占有大量土地,掌握晋国的实权。为削弱韩、魏、赵三家实力,他分别向三家索要土地。韩魏两家给了,赵家却不给。他联合韩康子虎、魏桓子驹攻打赵家,赵襄子毋恤依靠当地百姓支持顽强抵抗,又派人暗中与韩、魏相商。结果韩、魏倒戈,赵、韩、魏“三家灭智”,分其土地。随着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加强,公元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平分了除留给晋幽公两座城外的晋国的土地,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国分晋”。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韩虔、赵籍、魏斯被正式策封为诸侯,赵国正式建立。史学家也把这一年作为战国的开端。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王拨500战车以庞涓为将,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插过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庞涓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田忌采纳了此建议。结果,魏兵不得不撤邯郸之围往救,长途跋涉疲惫不堪,齐军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击,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自此,孙膑便闻名天下。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前299年)是赵国的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十九年),周边国家大乱,各国无暇干涉赵国内政。趁此天赐良机,赵武灵王向全国发布实行胡服骑射的法令,进行军事改革。他要改变几百年相传的军制,通过把赵国将士直接培养成骑兵和招募胡人骑兵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一支能被国君牢牢控制的国家骑兵,在军事上实行由车战向骑战的转变。他的改革从改变衣着入手,让男人改穿胡人式的紧袖短衣和长裤。他选择靠近河套的草原训练骑兵,聘请擅长骑射的胡人充当教练,实行了养马、制革、设兽医和筹办草料等完整配套的制度,并让国内作坊制作马具,从而建立起华夏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这一改革意义重大,相当于现代战争史上步兵的机械化。经过十几年时间,赵国由一个弱邦迅速崛起为唯一能够同秦国抗衡的强国。

沙丘宫变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打破了历来国君死后始立新君的传统,将王位让给自己钟爱的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而自号为主父。这时赵何不满10岁。虽然赵武灵王作为主父可以威慑朝政,但是一个国家掌握在幼主的手里是危险的,这件事引起太子赵章的极大不满。赵章不是等闲之辈,能力出众,曾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主父为摆平关系,欲将赵国一分为二,封赵何为赵王,封赵章为代王。这一“分王赵代”的计划更加不妥,再次引发思想混乱。正当他犹豫不决时,政变发生了。公元前295年(惠文王四年),赵章作乱,先杀了宰相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李成、李兑围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后因害怕主父秋后算账,就将主父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一代雄主就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灵王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赵国开始从最高峰跌落。

奉公守法

赵奢是赵惠文王时期的大将,被惠王封为马服君,官列上卿。他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为人清正廉明,大公无私。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是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拒付税款。赵奢不惧怕赵胜的权势,毫不手软,依照赵国法令杀了9个闹事者。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要赵奢抵命。赵奢对赵胜说:“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赵胜听了这番话,转怒为喜,后将赵奢保举给赵惠文王,赵王封他为掌管全国税收的官。赵奢管理赋税后,国家赋税公平合理,百姓富裕,国库充实。后来,赵奢又被任命为大将。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战功赫赫。

纸上谈兵

赵括是赵奢之子,喜谈兵学,曾助赵奢破敌,立下大功。赵奢死后,惠文王赐赵括袭封马服君。惠文王死,子孝成王即位时,面临秦国来侵,老将廉颇驻军长平(今山西高平市北)。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战争初期形势对赵军很不利。孝成王接受望诸君乐毅的意见命赵括为主将。秦昭王听说赵括已到长平,急调武安君白起领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40万赵军切成两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援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死守了40多天。后来,赵括带兵突围时被射死,40万赵军全军覆没。于是,“纸上谈兵”这一成语便流传下来。不过,史学界有人在重新审视战史后认为这一评价并不公平。

窃符救赵

秦长平之战取得胜利后,接受了赵割地请和的要求。但赵王最终决定不履行和约,并积极备战,秦昭王大怒,发兵60万进攻邯郸。公元前259年(赵孝成王七年),邯郸之战爆发。战争几起几落,异常惨烈。

在进行过程中,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晋鄙将军带领10万部众援救赵国,但让军队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态度。守门人侯赢向魏信陵君献计,让他说服魏王宠妃如姬偷取兵符,之后,夺取晋鄙的军权,即可向北援救赵国。信陵君遵从了这一计策。后又听从侯生的献计,带上屠夫朱亥同往。到了邺城,信陵君假传魏王的命令,晋鄙合上兵符表示怀疑时,朱亥举起铁锥打死了晋鄙,于是信陵君掌握了晋鄙的军队。他挑选出精兵8万攻击秦军,解除了邯郸之围。赵国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

反间计

反间计为《孙子兵法》之三十二计,也是战国时期形成的著名典故。在秦、赵争霸过程中,赵国屡中反间计。其一是在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使廉颇的军职再次被解除。廉颇因受排挤而离赵投魏,赵国痛失栋梁。

更加典型的事件是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被杀。赵悼襄王在位九年卒,太子赵迁继位,是为幽缪王。公元前234年(赵王迁二年),李牧在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出走他国之后成为赵国大将军,并因功大,被封为武安君。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国派大将王翦进攻赵国时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行贿。郭开诬陷李牧谋反。赵王迁听了谣言不作分析,即派赵蓖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拒交兵权。赵王、郭开便乘其不备,将他逮捕杀害。3个月之后,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蓖,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攻取邯郸。公元前222年,赵国灭亡。(文章代码:0426)

11.成语典故的出处和解释 篇十一

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 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

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可是, 当人们走近一点看,就会发现美中不足得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得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 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

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 日子长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说谎。

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给龙“点睛”,但是他为了要让庙中留下两条白龙,只肯为另外两条白龙点睛。这一天,在寺庙墙壁 前有很多人围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 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点过第二条龙眼睛,过了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

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向了。

【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又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睛者见在。”

上一篇:KTV服务工作流程培训下一篇:樱花烂漫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