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和广告翻译(通用10篇)
1.关联理论和广告翻译 篇一
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看商标翻译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对商标翻译进行了探讨.在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商标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诱导译语的.潜在消费者购买译名符号所代表的商品,激发他们强烈的购买欲.因此,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原语作者意图与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努力追求原文作者意图(即商标命名者)及译语读者(即潜在消费者)之间的最佳关联性,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通过对商标翻译方法的探讨,笔者最后指出关联翻译理论对商标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成功翻译商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 者:李广伟 戈玲玲 LI Guang-wei GE Ling-ling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421001刊 名: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89(5)分类号:H31关键词:关联翻译理论 商标翻译 翻译方法
2.关联理论和广告翻译 篇二
本文试以从广告中收集的部分仿词为例进行分析, 从明示推理与情趣盎然的仿词及其英译、语境效果与突显个性的仿词及其英译两方面, 探讨分析仿词手法在英译本中的体现, 从而证实关联理论对翻译实践的高度指导力及其为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方面具有极强的阐释力。
二、仿词的定义、分类及其语境
1、仿词的定义
英语中的仿词叫作nonce word, 是指为了某种特殊需要而临时创造的, 没有得到普遍使用的新词。英语中的仿词同汉语中的仿词一样, 都是将现成的, 大家熟知的词语或词组中的某一个词素换掉, 重造出一个与原词素形似、音似、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 以求标新立异, 醒人耳目。
2、仿词的分类
根据仿词与被仿词之间关联的强弱, 仿词可以分为两大类:严仿和宽仿。
严仿严仿即严格意义的仿词, 指仿词与原词间存在强关联的关系, 听话者不需付出很多努力就能简便地发现仿词与原词间严格的仿造与被仿造关系。严仿往往体现为字面强关联。根据音的关联、义的关联、音和义的关联、形的关联, 严仿可以分别体现为音仿、类仿和反仿、合仿、形仿。
宽仿除了严仿, 还存在一种宽泛仿词, 我们姑且称为“宽仿”。宽仿体现为一种“弱关联”, 就是仿词与原词间并不存在很严格的仿照关系, 往往是在严仿的基础上, 依据语境和语言需要临时扩展开去。只要切合情境, 宽仿是允许的甚至是受欢迎的。但归根到底, 宽仿必须与原词有着仿照关系, 并且在特定语境中能使听者很快地找到合适的关联。
3、仿词的语境
语境对仿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脱离了语境, 仿词无从产生, 也无法理解。离开特定语境, 仿词就消失了, 至少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原词不一定出现, 有时甚至不能出现, 但它一定要是大众耳熟能详的, 或是在上下文中一目了然的。在特定语境下, 听者只要付出一定的处理努力, 能很快找到仿词与原词的最佳关联, 达到理解和欣赏仿词的目的。
三、关联翻译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仿词翻译
1、关联理论概念
关联理论揭示了人类语言交际是动态的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Gutt在其基础之上提出关联翻译理论, 认为翻译是一个对原语 (语内或语际) 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译者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遵循最佳关联原则, 即读者在理解译文话语时在付出了有效推理努力后能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译者的目标是使“译文应与原文在相关方面尽可能相似” (Wilson&Sperber, 1988) 。此“相关方面”是指读者认知环境的相关方面, 如读者的认知环境、语境假设、处理努力等等。
2、广告仿词翻译中的矛盾
广告既是文学, 又是艺术, 表达力、语境效果等等对广告效果十分重要。仿词常被称为文字游戏, 其具体表达形式或内容只是为了达到一种意趣, 如显示广告主机巧、幽默, 此时传达此意趣与传达其意义是同样重要, 因此在译文中重现仿词这种修辞的特点显得尤其必要。另一方面, 广告以及广告翻译的目的是促进产品或服务的销售, 这是实现其功能的要求。由此, 能实现此目的的任何翻译方式、方法甚至策略, 如意译、省略不译等, 理论上均可用来译仿词。
此外, 广告翻译涉及面很广, 译者要全面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 既要体现其产品或服务的品质、特点, 另一方面又要照顾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 迎合其消费心理、习惯等等。因此, 广告仿词翻译存在一系列矛盾, 如保持翻译信度与保持翻译效度、传达广告主意图与满足读者期待等等。译者遵循最佳关联原则选择何种策略不仅受译入语制约, 还要综合考虑、平衡上述多种矛盾、因素,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翻译策略。
3、仿词翻译中的最佳关联度
仿词翻译中的最佳关联度体现在读者的取舍上面。不同的读者由于其文化背景、语言能力、认知结构、学习需要和欣赏水平等的不同, 对于同一个翻译问题, 其最佳关联度也是不一样的。译者在采取不同策略的翻译手段时, 其付出的努力程度是不一样的。同理, 读者在理解和接受某个译文的时候, 其付出的努力也是不一样的。随着译文字面关联的减弱, 读者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会增加。如下面两个译文:
(1) 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
(1) 译文:迟到总比丧命好! (安全行车广告) (孟琳, 2001)
(2) 译文:晚了总比完了好!
广告化用谚语“better late than never” (“迟做比不做好”) 而显新意。译文 (1) 将太过明白化, 从而失去原文那份幽默情趣。第二种译文中“晚了/完了” (/wǎn/and/wán/) 谐音, 与汉语文化产生最大关联, “完了”可指“丧命”, 带有一点诙谐、戏谑的意味, 从而对驾车者有警醒作用, 可达到原文类似的效果。
4、语境与仿词的翻译
仿词的翻译是一个逐渐脱离原文语境, 到达并进入译文语境的过程。译者在采取不同策略进行翻译处理、读者在品读译文时, 其付出的努力程度是不同的, 其进入译文语境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 虽然原作者和原文始终被作为一种依托, 但其重要性和显现性逐渐被弱化抹杀。译者根据其翻译目的、设定读者群、本身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资助人的期望、翻译客观条件等因素, 会采取不同翻译策略, 付出不同程度的努力。
四、结语
以上我们借助语用学关联理论, 紧紧围绕“关联”这个中心概念, 以广告仿词翻译为例, 分析了最佳关联原则如何指导译者对广告仿词进行分析和翻译, 其中也说明了其不排斥其它相关原则的指导作用 (如“简洁”、“求美”等等) 。Gutt (2001:52) 曾说过, “翻译不是纯粹的语言问题, 语言、认知、人际交际等各方面均对其产生影响, 译者对此若有更全面的认识, 他就可能在翻译中做出更好的选择”。广告仿词翻译更是如此。因为广告翻译是跨学科课题, 今后我们还要从多学科视角来阐释最佳关联的实现以及广告双关的翻译。关联理论虽然未必具有无所不能的解释力, 但无疑至少在很多翻译现象上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
摘要:通过分析仿词及其相关翻译研究, 阐明了关联理论是译者的指导原则显示出了关联理论强大的解释力, 并试图总结出一个比较适合于考察和指导仿词及类似语言文化现象翻译的框架。
关键词:仿词,关联理论,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Gutt, E.A.Pragma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Some Relevance Theory Observations[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侯国金.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
[4]孔昭琪.《红楼梦》的仿词艺术[J].泰安师专学报, 1999, (2) :26.
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翻译 篇三
【关键词】关联理论 商业广告 翻译策略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market economy, advertising and its translation has become a important part in the modern social life, and the successful promotion of business products,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promotion is dependent on advertis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mercial products, enhance its international imag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consumers clearly understand the product or service through the advertisemen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oncepts of relevance theory, and then emphatically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inquiry of commercial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work.
【Key words】Relevance theory;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strategy
近些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国际贸易和对外交流的频率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广告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商业促销和新产品推广等商业环节均需要依赖于广告。科学、合理的商业广告可以使消费者快速了解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其直接决定着商业产品或者服务的兴衰成败。然而,传统翻译中所遵从的“信、达、雅”等翻译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商业广告翻译的需求,所以变革和创新传统的翻译策略,提升商业广告翻译质量刻不容缓。
一、关联理论和商业广告的相关概念
1.关联理论的相关概念。关联理论是由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首次提出,其实际上是由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两大原则所构成的一种重要认知语用学理论。该理论充分阐述了人类语言交际过程,即:交际者以明示的方式来传递必要的话语信息,交际对象结合交际意图,根据交际语境及其相关信息,在关联原则的基础上对话语信息进行解码和推理,从而使交际对象明确交际者话语信息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方式。
2.商业广告的相关概念。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近年来,广告俨然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常而言,商业广告主要有五大功能,即:信息功能、说服功能、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比如,其中的信息功能是广告的基本功能,其有助于使消费者明白产品或者服务的具体内容。例如,商业产品的产地等。而就商业广告的词汇特点特点而言,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造词。通过故意拼错或添加后缀或前缀等的常用造词技术来创造一些新词汇,以使广告更加生动有趣。例如,针对“Give a Timex, and to all a good time.”这句广告语而言,其中的“Timex”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造词,即由“time”和“excellent”这两个词通过缩短所混合而成。它富有幽默的表达出手表的高质量。
(2)错误拼写。在某些商业广告中,相关创作者会故意拼写错某些英语单词,从而达到吸引读者注意的目的。比如,在“Going East, staying Westin.”这句广告语而言,其中的作者故意将“Western”拼写成“Westin”。因为后者是酒店的名字,而句中的“Western”本应该和“East”有关,所以这种认知矛盾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增强了广告的吸引力。
(3)词汇简单。简单和简洁的文字是商业广告中经常使用的词汇,其有助于使读者更容易理解相关的广告内容。比如,常用的简洁复合词有“brand—new”、“first-class”和“warm—hearted”等。
(4)动词比较多。在中英文广告中大都有许多语言简洁的单音节动词和比较多。比如,make,get, give,have,see,buy, come, go,know, look, need,love/like, use,feel,take,start,taste, help,meet,save,bring, last,serve和choose等均是比较常用的动词,这些动词很容易使读者理解和接受。
(5)形容词比较多。形容词是广告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用词,其有助于增强相关信息的感情色彩,有利于更好地凸显产品的质量,从而更有利于迎合消费者的心里期待。比如,“Your hair looks healthy, So wonderfully feelable, So full of shimmering color, Unbrassy. Unchanging. Unmathable.”这句广告语的实际意思实际上就是:“你的头发看起来非常健康,摸起来出奇的柔顺,洋溢着亮丽的色彩,绝不枯黄,永远亮丽,无可比拟”。在这首广告中,仅仅15个英语单词即可突出洗发水产品的特性。
二、商业广告翻译质量的影响因素
正如上述所述,商业广告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消费者提供必要消费信息,以改变消费者对广告产品或服务的态度,诱导他们采取消费行为。因此,正确的广告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就影响商业广告翻译质量的因素而言,其实际上可以从译者和语境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下面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详细地阐述。
1.译者方面。商业广告译者除了是翻译者外,同样也是广告的第一观众,所以他们应该意识到广告语境假设是否符合目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期望,以避免使读者出现错误理解而影响广告翻译质量。在大多数情况下,广告目标群体的认知环境大都不同于广告主,他们对同一广告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所以相应的译者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调整原文的认知环境,以增强广告对于目标群体的说服力。因此,译者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合理运用直接或者间接等方式来修改原文文本,否则势必会引发错误问题出现。例如,针对“白象电池”而言,大多数译者可能第一印象翻译为“White elephant battery.”但是“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被理解成一些不再使用或者不需要的东西,即便它依旧值许多钱,所以正确的翻译应该为“brown lion battery”。又如,“CLEAR”更应该被翻译成“清扬”,而不是“清晰”;“Rejoice”被翻译成“飘柔”,而不应该为“开心”,从而更好地凸显这款洗发水的品质;“Crest”应该翻译为“佳洁士”,而不应该为“山顶”,以便可以凸显该牙膏可以起到坚固牙齿的作用。
2.语境方面。众所周知,语境在商业广告翻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广告翻译过程中,相应的翻译者只有充分利用语境信息才可体现广告创作意。通常而言,商业广告翻译的过程主要包含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译者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来了解广告主的意图;在第二阶段,译者应分析目标群体的认知环境,以使他们快速明确相关广告语的具体含义,尤其是需要符合消费者的期望,从而全面提升商业广告翻译的质量。例如,在大街上所粘贴的一个诸如下述广告语:“If you re looking for a good job, we are offering a thousand a week.”为了可以充分了解该广告,我们的初步翻译可能为“假如你在找工作,我们一周提供一千美元。”但是这种翻译方式并不是一种恰当的翻译。这是粘贴在大街上的广告,所以相应的工资可能不会太高。那么作者的意图肯定不是一周的工资为一千美元,那么可以理解为每周有一千个工作,即“一周一千份好工作”。如此一来,可以确保广告翻译的质量。
三、商业广告翻译的策略
在当前的商业广告翻译过程中,因文化背景的差异或者广告主和目标受众间的语境不同,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翻译问题,这实际上就是所谓的“文化缺省“。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关联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重要的启示,即:可以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来使广告翻译达到最佳关联,增加广告的吸引力。而就具体的广告翻译策略而言,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直译策略。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或者传达原文本信息的源文本信息和交际意图的过程,所以为了使读者可以快速、准确地推断出广告的意图,我们可以采用直译的策略。直译作为一种传统的翻译策略,在商业广告翻译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商业广告均是简单、直接的陈述,同时必须要保持句子结构和原有的修辞的质量,重现对原作的内容与风格。在汉语广告英译的过程中,直译翻译策略可以被用来翻译品牌名称。比如,商业广告中的“熊猫”和“小天鹅”可以直接翻译成“Panda”和“Little Swan”。又如,“To be true forever.”(海尔集团广告语)就是“真诚到永远”的意思;针对“You better off under the umbrella.”这一旅游保险公司的广告语而言,其以“伞”来直接比喻“insurance”,从而可以使全世界的人们快速理解广告的含义。
2.意译策略。鉴于广告人的认知环境不同于目标读者,所以某些商业广告语不能逐字进行翻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根据相应的语境来力求达到最佳关联。而意译翻译策略则可以很好的实现该种类型广告语的翻译,从而可以提升翻译的质量。例如,针对“溪口千层饼采用传统工艺”这句商业广告语而言,如果单纯地运用“cakes”,那么势必无法表现“千层饼”这一概念,所以不可直接翻译为“thousand sheets cake ”,否则势必会影响读者的认知。正确的翻译应该为:“Xikou Qianceng cake, with numerous clear sheets in it, is finely made in a traditional way.”该种翻译方式可以清楚地突出“千层饼”的质量。
3.特殊策略。针对某些无法运用一般翻译策略的广告而言,除了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策略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商业广告翻译策略,具体主要包括模仿和双关、信息单位重组、夸张和缩译等翻译策略。其中的信息单位重组则是根据实际的语境情况来合理组合相关的广告信息,以便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广告的含义。比如,针对诺基亚的经典商业广告语“Connecting people.”而言,其可以翻译为“科技以人为本”;缩译的广告翻译策略则是通过缩短或者隐藏某些众所周知的词语来增强广告语的简洁性和直观性。比如,“Hide from risk and you hide from its rewards.”这句商业广告语实际上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而模仿和双关是商业广告翻译中两个重要的翻译策略,其可以产生幽默的效果,有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加深他们对于相关广告的记忆。比如,针对丰田车的商业广告语而言,其为:“Where there is a way for car, there is a Toyota.”具体的翻译内容为:“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如此一来,消费者可以快速认识丰田车。
实际上,商业广告翻译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值得我们努力学习的课题。为了提升商业广告翻译策略的质量,就必须要先明确广告主和受众二者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特殊性,尤其是要摒弃那种“绝对对等”的跨文化广告翻译理念,同时需要改进、完善和创新传统翻译方式中存在的种种不足,采用多样化的实用商业广告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陈瑜.关联视角下的英汉广告翻译教学[J].华章.2012,15(27): 81-82.
[2]冯薇.关联理论与广告中隐喻的翻译[J].课程教育研究.2013, 23(31):39-40.
[3]刘音姝.从关联角度看商业广告翻译[J].科技视界.2012,11 (26):108-109.
[4]余雪琳,管华.运用关联理论提高企业广告翻译质量[J].企业经济.2010,17(9):97-98.
[5]万呈惠.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26(4):143-144.
4.关联理论视角下影视剧字幕的翻译 篇四
关联理论视角下影视剧字幕的翻译
本文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考察影视剧字幕翻译,指出由于其自身的艺术形式,影视剧字幕翻译必须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经济翻译,灵活处理文化问题,重组文化意象的.明示和隐含意义,最终目标应是为译语观众创造最佳关联的字幕.
作 者:曾华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年,卷(期):8(12)分类号:G63关键词:影视剧字幕翻译 经济翻译 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5.关联理论和广告翻译 篇五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报道解释性翻译
文章从关联论角度为解释性翻译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寻求理据,从三方面探讨了关联论视角下的“解释性翻译”:为达到交际双方“互明”进行解释性增译;因认知环境差异进行适当简化和删减;运用间接翻译对原文进行调整和重组.从而说明关联理论对“解释性翻译”具有充分的.解释力.
作 者:陈芳蓉 Chen Fangrong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刊 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年,卷(期):28(2)分类号:H059关键词:关联理论 对外报道 解释性翻译 认知环境
6.基于模因理论的广告翻译策略 篇六
针对模因理论的模因需靠复制和传播得以生存的特征,将模因理论引入广告翻译中,分析了强势广告模因语言的语言简洁、独特新颖、顺应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模因理论的广告翻译策略(重复、类推),并通过实例分析表明用模因理论来指导广告翻译具有可行性.
作 者:周晓君 ZHOU Xiaojun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刊 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0(6) 分类号:H059 关键词:模因理论 强势模因 广告翻译
7.关联理论和广告翻译 篇七
1 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影响巨大的认知语用理论。根据关联理论, 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 交际和认知是语言交际的核心, 交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交际双方的互明和最佳关联性。Gutt把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领域, 他认为翻译的成功取决于原交际者的目的和受体的要求在认知环境相关的方面与原文是否相似。在翻译活动中, 译者是信息的中转者, 要保证交际的成功, 不仅要保持原语内容、照顾原语形式, 还要考虑到两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心理、艺术等背景。基于关联理论, 译者要想使目的语读者避免付出不必要的解读努力, 应根据与受体共享的认知环境, 再现能够产生最大语境效果的阐释, 构建最佳关联。因为受体的期待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目的语读者对于不同的话语可能解读出不同程度的关联性。此时, 译者需了解读者的认知环境, 并根据了解做出假设, 在完成推理和决策以后, 如果能够根据关联性灵活地进行语码转换, 根据最佳关联性做出翻译决定, 则可以提高翻译的效能。总之, 在翻译中, 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寻求最佳关联, 遵循“最小最大原理”即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 具体来说, 译文既要为译文读者提供充分的关联和语境效果, 又要使读者在解读其表达方式时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努力。
2 关联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适用性
翻译包括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三种。我们通常说的字幕翻译就是语际翻译, 即在保留影视原声的前提下, 把译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 以使观者克服语言障碍, 从视觉上最大限度地接受电影语义信息, 赏析电影。字幕翻译有区别于其他文学翻译的特点, 即受限性, 通俗性, 聆听性, 瞬间性和无注性。就受限性而言, 时空限制是字幕翻译面临的最大制约。从时间上来说, 字幕在停留时间是2-7秒, 转瞬即逝。从空间上说, 一般要求屏幕上字幕最多2行, 每行最多33个字符数。同时, 电影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 其面对的观众在年龄, 家庭背景, 教育层次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因此电影字幕应该考虑到观众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 做到通俗易懂。
由上看出, 字幕翻译更类似于现场语言翻译, 出现频率快, 观众不能仔细阅读品味, 思考空间被大幅度压缩。上述特点要求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时, 必须要使语言简明清晰, 通俗易懂, 易被大多数观众接受, 但又不能影响台词的语言风格和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关联理论, 翻译可分为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具体使用哪种, 并不是一概而论。在翻译中, 译者承担着双重角色, 既是原语的接受者, 又是目的语的交际者, 所以译者要对信息接受者的认知力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对与接受者有限时空中的认知活动无关紧要的信息应大胆灵活地进行节略或删除, 以凸显相关性更强的信息。这就为纷繁复杂的字幕翻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基础。译者在字幕翻译时, 可以在对原语台词正确把握的前提下, 以寻求最佳关联性为原则, 充分考虑观众的认知能力, 对原语信息进行甄别取舍, 适度调整表达方式, 构建合理的认知语境, 力求使观众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 取得最佳的审美享受。
3 以《花木兰》和《乱世佳人》为例进行的个案分析
《花木兰》和《乱世佳人》两部电影的上映时间差距接近六十年, 虽都在美国拍摄, 但两部电影素材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截然不同。前者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学名著《木兰辞》, 而后者取材于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同名小说。这两部电影都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 其中字幕翻译的成功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以这两部电影为个案进行字幕翻译的分析, 旨在通过两部电影中的案例从关联理论视角来分析和解读成功的字幕翻译, 说明关联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普遍适用性。
例1 Recite the final admonition. (《花木兰》)
这是媒婆给木兰说媒时说的一句话。Admonition是指“忠告、告诫”。如果直接把这句话翻译成“请背一下最后一条告诫”, 则显得非常生硬, 而且也会引起观众的猜想:什么告诫?谁的告诫?中国的大多数观众都知道, 在封建社会评价一位女性的标准是“三从四德”, 而此时媒婆正在“考察”木兰, 为她找婆家。此处, 译者巧妙地把它翻译成“妇有四德指的是什么”, 不仅显现了媒婆“考察”的状态, 也让中国观众回归到熟悉的认知语境, 找到一种文化归属感。这种文化置换的方法不仅有利于为观众提供了充分的语境, 也引起了观众的文化共鸣。
例2 Citizen, I bring you a proclamation from the Imperial city.The Huns have invaded China! (《花木兰》)
根据词典释义, citizen, proclamation, imperial city, China的意思分别是“公民、市民”, “公告”“皇城”“中国”。但如果只根据字面意思翻译, 这句话就成了“市民们, 我从皇城带来了公文诏书。匈奴已侵略中国”。结合《花木兰》这部电影的时代背景, 观众看到这样的字幕肯定会大跌眼镜, 不仅翻译生硬, 而且几个用词的现代气息太浓。但是译者灵活地运用了归化的翻译手法, 翻译成“乡亲们!我从京城带来皇上的谕旨!匈奴已兵犯中原!”这样一来, 字幕译文的历史气息凸显。看过古装动作剧的中国观众对这些词再熟悉不过, 自然回归到熟悉的认知语境中来, 理解起来非常容易, 效果立显。
迪斯尼版《花木兰》属于喜剧冒险动画的类型, 在翻译语言使用中, 除了要让中国观众找到文化认同外, 还要体现出轻松幽默的效果。在这一点上, 译者做的也不错。使用流行语便是一个特色。
例3 The truth is we are both frauds. (《花木兰》)
其实我们都是冒牌货。
例4 Ahh, notes, in case I forget something. (《花木兰》)
小抄, 我怕会临时出糗。
以上三个例子中, “冒牌货”, “小抄”, “出糗”都是现代人们生活交流中经常使用的流行词汇。这些词汇的运用既迎合了观众的语言时尚, 又平添了几许喜剧色彩。
因电影《花木兰》取材于中国, 在字幕翻译中多运用符合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语言元素, 自然对最佳关联的构建及观众认知语境的营造非常有益, 但《乱世佳人》属于纯正的美国文化产品, 其时代背景是内战时期的美国, 台词中难免会有很多中国观众不了解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现象, 这就对字幕翻译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在对厦门音像出版社发行的该电影版本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 影片字幕译者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以下几例可见一斑。
例5 Well, isn’t it enough that you gathered every other man’s heart today?You always had mine.You cut your teeth on it.
(《乱世佳人》)
译者将其翻译成“今天你取得那么多男人的心, 还不够吗?我的心总是你的。”可以看出, 译者并没有翻译或者故意漏翻最后一句You cut your teeth on it。其实可以理解译者的做法。首先, 在这个语境中You always had mine和You cut your teeth on it的意思是一样的, 后一句只是对前一句的形象比喻。但如前所述, 字幕受空间限制, 而且通过前句已经向读者提供了足够的关联, 即使翻译后句, 也不过是同义反复, 则大可将其忽略。
例6 Strew:Ah, buddy, of course there’s going to be a war. (《乱世佳人》)
在该句中, 译者将buddy翻译成“哥们”而不是其惯用解释“朋友、伙伴”, 赋予了中国色彩, 使观众更感亲切自然。
例7 That man looking at us and smiling.A nasty dog.
(《乱世佳人》)
众所周知, 狗在英语国家地位特殊, 在很多比喻中都作为喻体存在。斯嘉丽在评论向她抛媚眼的男人时用了nasty dog这个词, 有鲜明的英语文化色彩, 但如果直译成“讨厌的狗”, 译文和场景的关联性不强, 会让观众感到困惑。但译为“丑八怪”, 则更适合中国观众的语言表达习惯, 而且也从侧面反映了斯嘉丽可爱的虚荣心。
4 结束语
通过对《花木兰》和《乱世佳人》这两部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电影中字幕翻译的分析发现, 字幕翻译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在保持原语意思不变的前提下, 尽量建构字幕译文、对白场景和观众认知环境三者之间的最佳关联, 不然再美的语言也不能被观众所理解和接收。在今后的字幕翻译中, 译者既要尊重台词原语的特点, 也要考虑到目标观众的认知能力, 遵循最佳关联性原则, 有针对性地进行, 三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 2001 (7) .
[2]王荣.从关联理论看字幕翻译策略——《乱世佳人》字幕翻译的个案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2) .
[3]汪洋.好莱坞电影《乱世佳人》的台词翻译研究[J].电影文学, 2011 (22) .
8.关联理论与隐喻翻译 篇八
【关键词】关联理论 隐喻
一、引言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于1967年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CP)和“会话含意”学说为语用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但是,格赖斯过分强调遵守合作原则和违反合作原则的作用以及只讲交际话语中的“暗含”(what was implicated)而不讲交际话语中的“明说”(what was said),从而出现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对这一连串问题,Sperber&Wilson在其专著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1986/1995)中作了补充、修正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关联(relevance)为唯一原则,以演绎推理为理解模式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是一个有关语言交际和认知语用理论。它主要研究两大核心问题:交际与认知。交际的成功不以规则为基础,也不以准则为基础,而是取决于两个条件:1)交际双方的“互明”,和2)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人们交际的目的不是寻求最大关联,而是寻求最佳关联,即受话人以最小的信息处理努力获得足够的最佳的语境效果,在这一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中,关联理论为语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隐喻metaphor或称暗喻,指暗示的比喻。即在两个事物间所进行的某种比较,通过一定的语境把两者之间的关系隐晦地暗示出来。事实上,隐喻表达属于语言层面,而隐喻表达背后的运作机制则属于认知层面。对于普通人而言,只要在语言层面认识隐喻,会使用隐喻进行表达就可以了。但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无处不在,通过研究隐喻表达,挖掘其背后认知层面上的含义才是首要任务。通过检索CNKI,我发现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视角对隐喻翻译进行了研究,比如有的是从功能理论,有的是从框架理论视角出发对隐喻翻译进行研究。该论文将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具体分析中国诗歌和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
二、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翻译之诗句
例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Version 1: (by TAN Shi-lin)
My hut I built in the midst of men,
But do not hear the din of life
“And how could you manage,Sir?”
Serenity keeps my mind,my hut remote.
Version 2: (by SHI Yin-zhou)
I built my hut in peopled world,
No noise of coach or horse sounds here.
You ask me how could it be so?
The mind’s remote,the earth’ll be bare.
Version 3:(by XU Yuan-chong):
In people’s haunt I build my cot,
Of wheel’s and hoof’s noise I hear not.
How can it leave on me no trace?
Secluded heart makes seclude place.
首先看看三种译文如何处理“而无车马喧”。第一种译文“the din of life”意为“世俗生活的喧嘈声”,只得其意,而偏废其形,把原文生动传神的表达抽象概括为一种无灵的概念。第二种译文将“车”译为“coach”,将“马”译为“horse”,可谓“字字精确”,不失为忠实。然而,第三种译文,许渊冲独辟蹊径,运用了隐喻,把“车”译为“wheels车轮)”,把“马”译成“hoofs”(马蹄)”,尽管词语范畴发生了变化,但更确切地表现了“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喧闹,动态地看,“车”“马”的其中特征(“车轮”(wheel),“马蹄”(hoof)以“喧闹”为背景突显出来。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例2: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Version 1: 杨宪益译文:
They brought on themselves spring grief and autumn anguish,
Wasted,their beauty fair as flowers and moon.
Version 2: 霍克斯译文:
Spring grieves and autumn sorrows were by yourselves provoked;
Flower faces,moon-like beauty were to what end disclosed?
在原作中,“春恨秋悲”和“花容月貌”这两个隐喻分别指岁月的无情和美貌的消逝。“春恨秋悲”在两个译文中都是按字面意思翻译的,指岁月更迭的悲伤。“花容月貌”分别被译为“flowers and moon”和“flower faces,moon like beauty”。两位译者都把隐喻转换成明喻,这种转换使译文跟原文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契合,译文具备最佳关联性。“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追求的原则标准。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期盼(expectation)相吻合”。下面将从关联理论的视角进一步分析古典文学小说中的隐喻翻译。
三、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翻译之文学篇
例1: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译文: Some of our comrades love to write long articles with no substance,very much like the foot-bindings of a slattern long as well as smelly.
在汉语言民族里人们很容易理解“裹脚”这个在封建时期的旧习俗,于是中国读者能很快在本体和喻体中建立关联,并做出推理;但是对于西方读者,由于缺乏相似的语境和文化认知,他们不可能在本体“没有内容的长文章”和喻体“裹脚布”之间找到相似性“又臭又长”。通过在译文中添加“like”这个喻词,可以帮助读者付出较小的努力在本体和喻体间建立起最佳关联。
例2:孩子是张大妈从小一把屎一把尿侍弄出来的,像亲生儿子一样,孩子也把张大妈当作亲妈,冷丁一下子把娘俩拆开,孩子能受得了吗?
译文:She had nursed him ever since he was a small baby and loved him as her own,and the child,too,regarded her as his own mother.What would happen to him if he was taken away from her.
同样和上例一样,中国读者能很快理解“一把屎一把尿的含义”,但如果把“一把屎一把尿”直译过来,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他们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通过使用“nurse”这个词,不但能体现了原文意思的精髓,在原文和译文之间建立起了最佳关联;而且译者把作者的信息意图传递给了读者,同样也实现了作者的交际意图的传递。
四、结语
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交际活动,也是一种语用行为。因此,作为旨在解释交际活动的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从一开始对翻译交际就具有了解释力。本文选用中国经典诗歌和文学作品为例说明隐喻翻译需要最佳关联原则来做指导,而成功的译者往往能够巧妙地处理原文中的隐喻,尽可能做到两种语篇之间的对等或等值。
参考文献:
[1]Sperber, D.&D.Wilson.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86/1995/2001.
[2]何自然,冉永平.关联性:交际与认知导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李占喜,何自然.从关联域视角分析文化意象翻译中的文化亏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4]曾剑平.汉英翻译的虚实转换[J].中国科技翻译,2006,2 P19.
[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9.关联理论和广告翻译 篇九
【摘要】: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从明示-推理以及语境的方面解释人们如何理解词汇的隐含意,探讨关联理论如何在人们理解词汇的隐喻义、转喻义、反语以及临时义时起作用。
【关键词】:关联理论语境收窄扩充
1、序言
法国的Sperber和英国的Wilson于1986年在专著《关联性:交际和认知》中提出关联理论。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言交际过程是一种认知推理—互明的过程,是基本的;而编码—解码、互知的过程,是从属的。交际双方能达到默契的配合主要是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而语境和相关性是相互依赖的,语用推理要考虑语境,才能达到最佳的关联效果,得出相应地推理逻辑结论。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从认知语境的方面,解释隐含意义的理解过程,包括双关、反语、转喻等喻意性意思进行分析。
2、关联理论的语境观
根据关联理论,在交际过程中交际主体所形成的各种假设称为“认知语境假设”。在语言交际中,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构成听话人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语境不是交际中双方事先知道的固定因素,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心理建构体,是听话人有关世界的的假设子集,即语境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
3、关联理论对词义理解的作用
根据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以及推理过程,听话人在对说话人的话语内容进行处理时,为了寻找关联性,听话人必须对初始语境进行扩充与延伸,包括对词汇信息的延伸与缩小,以达到最佳关联程度。
3.1、收窄
词汇的收窄是指交际中某一词语所编码的意义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所指,是其意义在所指范围或含义的缩小。
例句1:a.你的头发太长了,该剪了。
b.长颈鹿的颈子很长。
例句1中a到b例子中“长”表达的含义不同。这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形容词,还和他们所处的语境不一样,这就制约了听话人对“长”的具体意义的选择与理解。
3.2、扩充
词汇扩充就是词汇的编码意义或常规意义的弱化,换句话说就是某一词语的原型意义在特定语境中被弱化、泛化的过程。
例句2:a.老王简直就是一头老黄牛.
例句2中的句子不是表达老王从生理上是头老黄牛,而是指的是老王具有牛的一些特征,是指强壮、吃吃苦耐劳、忍耐等,是其特征的延伸。这种现象利用关联理论中的关联推理可以解释。
4、关联理论对隐含意义的理解
关联理论在理解话语时是一个推理—互明的过程,所以关联理论既关注交际中的隐含信息,也关心交际中的明说意义。下面将说明学习者如何从关联的角度培养出认知语境去做相应的推理,从而达到理解关联理论是如何消除歧义和含混,如何理解隐喻、转喻、双关、反语以及临时意义。
4.1、隐喻
关联理论把隐喻等非字面义的语言现象看作产生隐含意的语言。例如:
例句3:a水开了。
b水快开了。
c该关火了。
例句3中(a)经过扩充后可得到(b),在特定语境条件下可隐含信息(c),可见(c)是隐含信息。 4.2、转喻
关联理论认为,就转喻而言,转喻的理解形成了一般推理过程的一部分,这一过程补充和完善了解码所得到的不完整意义,从而得到表达的完整的含义。例如:
例句4:拿破仑在滑铁卢一战中战败了。
例句4中“拿破仑”字面含义是“拿破仑”这一个人,通过历史知识可以扩展该词的意思,“拿破仑”在这里指的.是“拿破仑领导下的军队”,从而完善了这个词的意义。
4.3、双关
利用认知语境同样可使一些词语获得双关意义。例如:
例5: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例5中根据文章的语境可以知道这里的“夜”和“路”具有双关的意思,不是字面上的夜和路,“夜”是指的是黑暗统治,“路”指的是革命的道路。
4.4、反语
关联理论认为寻求关联是正确认知的基础,对反语和间接性语言有关。要理解话语的这种间接性,听话人要比理解话语的字面明示意义多付出一份努力。因此,要理解反语,获得语境的最佳效果的方法就是寻找关联。例如:
例6: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点伤心,各人在自己的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孙梨《荷花淀》)
例6中“狠心贼”在原文中指的是“心爱的人”。这里是以反话来代替正话。
4.5、临时意义
词汇的临时意义指的是词汇用于特殊场合并且有特殊的含义,而这个含义可能与语码义有联系,也可能没有联系。那么一定的语境就会帮助大家理解词汇的临时意义。例如:
例7:Whatwillparentsdowithout‘theelectronicbaby-sitter’?(翟象俊等,1999:54)
此处的“theelectronicbaby-sitter”指的是thetelevision,故这也是临时发挥。当儿女说这话的时候,父母和孩子必须都明白当时的语境,也就是这个认知语境对于双方是互明的。
总结
关联理论阐述了如何在语境中根据明示-推理原则来推测词义的意义,而认知语境则提供了语义推理的语言依据,从而使语言的理解更加具体、准确。关联理论是通过对词汇语义的收窄和放宽来理解高于词语语码义的较深层的意义,从而我们能够理解蕴藏在词汇以外的隐喻义、反语、转喻、双关以及临时意义。
参考文献:
[1]熊学亮、曲卫国.《语用学采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和译评 篇十
肖乾:翻译原则 许渊冲:谈翻译的风格
袁筱一:也谈译文风格 许钧:原作风格与译作风格小议
郑克鲁:翻译风格小议 李提摩太与近代中译外国文学
英汉口译技巧介绍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英语名词词组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国际广告与翻译
翻译点滴
习语的翻译途径
怎样问生肖或属相
“年轻人”的`一些译法与区别
常用谚语
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方法
浅谈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
对当前翻译研究的思考
网上机器翻译的进展
文化与翻译(第一节)
文化与翻译(第二节)
文化与翻译(第三节)
丽典·可乐·美酡露—“雅译”漫谈
错译分析(第一节) (第二节)
对计算机翻译软件的测试
公司名称翻译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日本料理 Japanese Cooking
英文中粗话、脏话的翻译
直译与意译
英译汉中常出现的问题
英译汉中的反译法
意译取代音译的外来词
英译汉中四字词组运用
英汉类同成语的翻译
英语谚语的汉译
英语人名地名的翻译
不定冠词a的翻译特点
漫谈文学翻译必备的工具书
英语形容词四种转译现象
怎样用英语表示数字
英语数字的翻译
英语倍数句型及其译法
英语中英译汉技巧
浅谈唐宋词中词牌名的英译
谈谈英汉词典中新词的译名
翻译与词典
英语介词的翻译
翻译程序与基本翻译过程
原文与译文的相对长度
翻译过程的方向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一)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二)
从中文书名的英译谈起
英语倍数型及其译法
谈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
词类转译点滴
小议被动语态翻译
语法结构歧义
准确-科技情报翻译的灵魂
口译漫谈
论诗词翻译的忠实性
唐宋词中词牌名的英译
【关联理论和广告翻译】推荐阅读:
关联翻译理论与商务谈判口译06-30
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10-14
话语关联08-22
句子的关联类型06-25
关联词应用07-04
关联公司证明怎么写06-17
四年级关联词语的用法08-23
用关联词“不仅”造句08-25
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关联方关系_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关联方关系07-02
五年级关联词复习专题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