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传统文化

2024-07-06

中西方传统文化(精选8篇)

1.中西方传统文化 篇一

全球文化及中西方文化对比

全球化时代的中西文化及其传播

一、全球化问题的两种认识

在全球化问题上始终存在两种主要认识和态度。

一是把全球化看作人类历史一个晚近的发展时期和一种普适的进化过程,在政治上表现为民族国家及其职能的消弱和相互间依赖的加强;经济层面上表现为跨国公司与跨国金融的大规模运行从而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得到优化配置,在文化层面表现为信息传播的空前活跃以及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的盛行;

另一种认识与态度是批判性的,把全球化看成是西方文明的新一轮全球扩张,即资本主义新一轮全球扩张导致世界性的不平衡与不平等格局的加剧,其中所体现的不过是资本永无止境的欲望。

二、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两种观点

1.萨义德与汤林森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争论

“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汤林森认为, 当前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主要涉及四个层面的内容: 作为“媒介帝国主义”的话语、作为“民族国家”的话语、作为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和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我们借用汤林森给出的这一框架介绍汤林森和萨伊德两位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针锋相对的争论。

(1)作为“媒介帝国主义”的话语

大多讨论文化帝国主义的学者都认为, 帝国主义依靠大众传媒传播、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

汤林森:媒介和文化帝国主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内在关联: 一方面, 媒介只是中性地、客观地传播信息, 并不存在将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强加于第三世界的问题;另一方面, 读者和观众有足够的自主性来抵抗外来文化的渗透。

萨义德:在媒介和帝国主义的关系问题关键在于帝国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对现代媒介是否拥有同样的控制权, 以及帝国主义国家是否有意识、有预谋地利用媒介来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而在这一点上, 萨义德认为, 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作为“民族国家”的话语

就文化帝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国家”的话语而言, 它指涉的主要是这样一种观点: 由于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不均衡, 第三世界的“民族文化”过去曾经受到、而且现在仍在受着帝国主义文化的威胁。

汤林森认为所谓的“文化威胁”论并不存在。在他看来, “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怀疑的概念, 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都充满了矛盾。事实上, 大多数民族国家根本就没有同质的文化实体, 相反, 其内部充满了不同的氏族(ethnic)文化或地域(regional)文化的抗争与冲突。因此, 汤林森非常赞同当代学者安德森的看法, 认为民族国家与文化其实是“想象出来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 其本质乃是一种心理现象: 一种寻求互相认同的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 萨义德同意汤林森的“文化开放论”与“文化交融论”。因此, 他诚挚地呼吁文化上的“国际主义”。萨义德也注意到, 不管是殖民时代, 还是冷战结束以来, 他所期望的文化之间的平等交往从来就没有实现过, 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一直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俯视东方, 东方从来就没有获得过和西方平等的对话身份。因而萨义德号召第三世界抵制西方世界的扩张。其目的并不是以“西方主义”来对抗“东方主义”, 而是改变前宗主国与殖民地、主流与边缘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3)、作为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

汤林森主要反驳了一种功能论的说法:即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先锋, 其目的是通过文化层面的“同质化”, 进而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在他看来, 上述理论的错误首先在于颠倒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是经济决定文化而不是相反, 只有在人类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物质基础得到建立后才有“文化”可言, 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化不可能是经济的先锋。其次, 如果是文化社群自觉、自主地选择了资本主义, 那么即使资本主义的确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后果, 那么也没有理由对资本主义进行批评。

萨义德:汤林森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的自主性, 萨义德却正好相反。他认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 从一开始就是以文化的扩张为条件的。萨义德主要考察了欧美“东方学”的产生与帝国主义扩张之间的内在关系。欧洲的东方学研究一直与欧洲诸国此消彼长的斗争有关。萨义德还注意到, 在整个殖民时代, 西方世界许多“高尚”的文化现象都打上了帝国主义的印记,有时这些印记是暗藏着的。所以他强调“对位阅读法”: 即不局限于作品的表层含义, 而去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

(4)、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

文化帝国主义作为批判现代性的话语:主要指的是这样一种观点: 现代性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物质财富、科学理性和民主自由, 另一方面带来了异化、无序以及工具理性的“铁笼”。正是这样,现代性在冷战以后以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迅速地向全球扩张, 以致于第三世界不得不接受“现代性的诅咒”: 不但在经济上要纳入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在文化上也要纳入源自西方的叙事模式。

汤林森: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是个不争的事实, 却不能证明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他指出,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帝国主义已经被“全球化”所取代。

萨义德:在当前的世界秩序中, 东西方之间、南北方之间的冲突仍然触目惊心, 因而全球化、人类一体化的预测要么是某些理论家粉饰现实的违心之论, 要么是善良知识分子的痴人说梦。

(5)、两种看法的渊源

两人采取的方法差异:汤林森主要采用的是解释学的方法。萨义德采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正是萨义德和汤林森的差异所在: 汤林森以解释学为理据, 更多地强调文化交往中的平等关系, 而萨义德受葛兰西和福柯理论的影响, 更多地关注文化交往中帝国主义霸权的隐秘运作方式。

两人的本体论差异: 回答“谁在说话?”的问题时两人的立场不同。葛兰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东方人,汤林森是发达国家代言人;二者分属不同的知识分子类型。

三、支持文化帝国主义存在的辩护

1、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之一——好莱坞影像中的“东方主义”思维

何谓“东方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人物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对之作过明确界定:东方主义“不是表达了对一个与自己显然不同的(或新异的、替代性的)世界进行理解——在某些情况下是控制、操纵甚至吞并——的愿望或意图”。它“与帝国主义强力有着特殊的历史关联”。萨义德指出“: 东方主义”是“建立在关于‘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区分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凡是以东方与西方这一基本二分法作为起点的对东方、东方人、东方习俗、东方“心性”、东方命运等等进行本质主义陈述的写作都属于东方主义。

西方电影关于功夫、伦理、侠客、中医、玄学、暴力美学等正是“东方主义”的典型表现。

好莱坞电影中的“东方主义”

(3).全球化语境下好莱坞电影的“东方主义”新动向

西方国家以美国文化产业为首,通过商业文化输出,把西方的价值观、世界观推销到世界各个角落,逐渐形成文化霸权。

在“全球化”时代,“东方主义”的政治功能丝毫没有减弱。自从穆斯林世界被贴上美国头号敌人的标签之后,“阿拉伯”就与“恐怖主义”联系到了一起。

华人好莱坞电影的“自我东方化”的色彩。“自我东方化”即东方人以西方人论述东方的逻辑为参照和出发点,固化和本质化“东方主义”的行为和话语表达。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华人电影可以说明这种趋势。“自我东方化”已经成为东方导演把影片推向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沉默的他者”不再沉默,转向迎合而不是挑战或推翻西方人固有的想法。

(2)典型的东方人

将东方典型化有两个用处:一是方便西方对东方的把握;二是这种典型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那就是对东方的敌意。负面的东方形象传达了西方对东方的看法与态度。固定秩序“白人男性-白人女性-黑人男性-黑人女性”强调缺失,强调秩序,这些都是将东方人典型化的惯用手段。西方需要这些典型来强调他们的中心位置,将东方边缘化,并且使他们将东方的一切活动合理化。

3、新时代的东方主义

《明日帝国》

促使电影对东方形象作出修正的原因,第一,在欧美社会中面临着数量越来越大的非白人移民,他们的反对声音不容忽视。其次就是票房表现。电影中负面的东方形象令日渐清醒的东方观众反感,电影制作者在考虑利润的前提下,不得不推出貌似正面的他者形象,更标榜在他者形象上前所未有的真实塑造。

007电影一向以其敏感的时代触觉见称。在《明日帝国》中,它带出了潮流元素:媒体的力量。同时,在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崛起,因为在电影中,在中国成立办事处是媒体大亨卡佛的目标。在电影中可以看到两股力量的交织:一是要维护东西方的差距,二是对中国发展的担心。进一步考量,由于中国的庞大票房,电影不得不对林慧这个角色有一番斟酌。观众看到的林慧,正是一个折衷的东方人物形象。

“所有的对于东方社会,语言,文学,历史,社会学等等的看法我都称之为显性东方主义。任何关于东方的知识的改变都仅限于显性东方主义的改变,隐性东方主义是不变的,稳定的,永恒的”。

四、反对文化帝国主义存在的辩护

1、不开放不足以成文化——关于全球化中媒体保护与媒体开放政策

(1)限制性保护与扶植性保护

限制性保护:对文化产品的引入和展示进行控制;通过限制进口对国内产业进行鼓励和扶持的策略;关税和限额是限制性保护的常见形式;

扶植性保护:意在推动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同国外竞争的实力。通过资助和补贴推动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

(2)媒体保护主义的根源

媒体保护主义以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为前提,来自对外国文化的影响和本国文化完整性受损的恐惧;保护性政策常常与决策者的既得利益有关,政府精英除了实践他们自己的信念之外,也必须归纳国家内部不同群体的利益,甚至充当他们的代言人;不平衡的文化交流容易引发媒体保护,对美国的文化霸权的担心不限于发展中国家,某些发达地区例如加拿大和西欧,也采取了若干媒体保护主义。

是一种精英主义文化观:认为大众对文化难有正确的判断。典型:中国,加拿大,西欧

文化帝国主义是其代表理论,与强媒体效果模式相对应

(3)媒体开放政策的根源

自由贸易政策是对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资源分配有效性信念的一种体现。

赞成自由贸易的观点认为:文化产品的国际流通和普通产品流通无异,并对个人自行选择文化有更多的信心和尊重。典型:韩国,日本,香港

自由贸易政策对外国媒体的冲击有更加客观的评价;

本地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斯特劳哈尔的文化接近性,即受众对和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熟悉的文化产品更容易被理解和产生共鸣。

文化开放主义倾向于强调受众的主动性

(4)全球化时代的媒体政策

全球化给保护主义带来极大问题,保护主义的政策越来越失效,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扩张、技术进步以及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胜利加速全球化的过程。

全球化与本地化过程是相辅相成的。

外国文化会丰富本国文化。

(5)媒体开放政策的成功实践——一个极端开放的案例

媒体保护主义的一个重要假设,是采纳开放政策纵容外来文化会引发本土文化的激烈变革,香港足以证明这种恐惧是没有根据的。

媒体保护主义的另一个假设认为,开放的文化政策会导致外国媒体一统天下。香港的案例表明保护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本地媒体发展不是必要的。

媒体保护主义假定决策者可以从文化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是如何分辨精华和糟粕并不容易。因为本土文化内部是有差异的,与外国文化接轨有时只不过是内部文化多元化的延伸。因此判断是否应该接受一个文化习惯,不该以其来源为标准,而是应该考虑这种习惯是否符合民众的需要,大陆和香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香港、广州和北京的价值观比较

价值观与文化习惯

香港

广州

北京

赞同%

赞同%

赞同%

如果有机会我会走后门

21.2

50.4

47.5

拜访好友不需要预约

19.4

28.6

26.7

邻居吵架时不应该干涉

46.1

38.3

40.9

我肯定不会送自己父母去养老院

51.2

58.9

50.0

(6)以竞争促发展

全球化传播时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各种边界正在发生变化,被外来文化取缔的恐惧是没有根据的,国家的本土文化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很难改变深层的特征,因为人的文化认同和所处的地缘、血缘和信仰息息相关,本地文化不一定此消彼涨,可能相互影响并形成新的混合文化。

全球化时代各种政策依然掌握在国家政治精英的手中,全球化对国家民族的侵蚀作用是不平衡的,文化主权的概念依然会有市场;

采取一般的开放政策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要求纯粹依赖市场引导文化发展。在满足社会对外来媒体需求和减少其不良影响之间求取平衡,采取有限保护政策,尽量开放是全球化下的主要走向,一个好的战略是分步骤、分阶段的开放市场,首先开放本土竞争为国际竞争做好准备

2、文化转移——对全球文化交流实际过程的分析

——以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和美国化为例

(1)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转移

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意味着一种全球文化的诞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文化就是被西方文化统治的文化,本土文化有被同化的危险,文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本土文化的西方化;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无疑代表着一种重要的趋势,但是全球化并不能脱离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是都是相对的,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Robertson提出“球土化(globcalization)”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很好的概括和体现个中两者的相对性和辩证关系。

文化转移:指由媒介参与的文化生产形式,主要指不同文化相遇时,一个文化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改造其他文化、据为己用的过程。文化转移的主角既可以是强势文化,也可以是弱势文化。文化转移通常有其目的性,通常获得利润是进行文化转移的原始动力,文化转移会导致两个或多个文化元素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各种文化成分的相对比重可能不同,由于人们在语言和文化情境中更容易接受本土文化,为了得到受众的认可,文化生产者趋向于在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中寻找一种平衡。

(3)、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和美国化

(4)木兰传说的美国化和普适化

孝道与双向的爱。花木兰在中国文化中是表扬孝道的传说,到了《木兰》中,“服从”的美德不受重视,孝道的观念变为次要,孝道被改造成一个更容易被不同文化接受的观念:荣耀家庭和双向的爱取代了孝道成为影片叙述的主题之一。

适度的女权主义与个人主义。自我身份的追寻是影片的一个突出主题。走折中路线,表达适度的女性主义与个人主义。

去情境化、本质化与再情境化。第一种,剔除中国故事的情境,确定核心要素,加以重构和重新情境化;另外一种,确定核心要素后按照故事令人信服的内在逻辑去重新演绎。

文化形式的转变。原文化存在的形式会影响文化转移的方式和幅度;文化成品采用的形式也会影响到改编的范围;媒介的风格和类型也会对文化转移产生重要影响。在文化转移的过程中,哪些被保留,哪些被舍弃,哪些被翻新,取决于文化产品的艺术形式、媒介类型以及制作者的意向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原文化延续与跨文化参考机制

(5)全球化

3、关于文化转移的结语

文化的真实性与本土性:

文化杂交与全球文化:《木兰》既不是纯中国的文化,也不是纯美国的文化,它成为一个跨文化的文本:是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女性的服从与解放、孝道的奉献与父女双向沟通等等看似对立的概念的混合体。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使得这一个迪斯尼化的中国传奇成为了世界流行文化中的一员,它使得后来对花木兰故事的再诠释和再创作都无法回避与它的对话,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界限逐渐模糊。

文化转移与文化边界的跨越:文化转移不是两个不同文化的物理混合,而是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反应之后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文化转移的过程中,制作者总是尝试不断重新定义文化的边界,直到最后定于一个受众和他们自己都可以接受的新的边界。文化边界是社会构建的结果,全球传播的时代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边界也日益模糊并不断被改写,常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虽然一个国家的文化随着文化转移而改变,但是它的文化基因仍然将保持相对稳定。文化的边界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只是将不断受到冲击、改写以至再肯定。

国际传播再出发:文化的转移不仅限于传播媒介的内容与形式,还包括西方的教育理念、国际商业文化和基督教信仰。强调文化转移的重要性可以推论出,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皆不应做决然二分,这种认识有利于破除自设的限制,对政策的制定与理论的推进也有好处。

2.中西方传统文化 篇二

民居, 血缘家族的居住环境, 百姓的生死之所, 由于中西血缘家族文化及其生活观念的差异, 导致了中西民居文化的不同特性。

我国历史悠久, 疆域辽阔, 自然环境多种多样, 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 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 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在我国, “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 原文是“辩十有二土之名物, 以相民宅, 而知其利害, 以阜人民, 以蕃鸟兽, 以毓草木, 以任土事”, 疏曰“既知十二土之所宜, 以相视民居, 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 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 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民居是世界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 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 决定了它自然纯朴, 设计灵活、经济实用, 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间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与发展, 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1 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 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 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也是国家、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民间传承的世界, 并与民居有着紧密的联系。广义的讲, 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

中国我国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的等民间信仰。卜居相宅, 就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 逐渐形成的民间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在民间的建造学全过程中, 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 还要祭公鸡“以除鬼之气”。民居内还常设有“跳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古埃及在尼罗河两岸的繁衍生息的埃及人, 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阻断了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获得了天然的屏障和丰富的资源, 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 如:古埃及的文字、创世说、历法和占星术等。相比较古埃及的神话和宗教, 其民居文化更反映出对自身安全保卫和私密性功能的考虑。

古希腊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灿烂的文明, 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人们将全部的建筑热情倾注在神庙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身上, 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 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虽然对一般的居民住宅没有加以重视, 但追求实用功能的努力是一贯的, 表现出了古希腊人的天性。

古罗马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 特别是古代希腊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 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 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的居住建筑在古罗马时期也得到了较大的飞跃。对家神的崇拜和对家族先祖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现出来。

相比较古希腊时期, 古罗马人在自己的住宅中除了更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外, 人们还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经济状况, 对住宅内部不同作用的房间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2 等级思想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 是与礼乐秩序的长期教化分不开的。“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 而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种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人治, 不是神治, 因此强调规范人的观念行为, 包括与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民宅环境格局。礼乐文化正是适应这种社会政治的儒家理论的精华所在。北京的四合院以外在形式体现这种关系的典范。

古埃及古埃及同样也较为注重主次、长幼和轴线的等级思想。而对外封闭, 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 基本上成为住宅设计的一种通用形式。

古希腊古希腊的民居中对等级制度的体现相对较少 (奴隶和奴隶主的住宅除外) 。如在五世纪中叶, 希波丹姆的米列都城规划, 目的是为给每个公民以平行的居住条件。在以后扩建的其他街坊中, 每个住宅都有相同的基地面积和房屋。

古罗马古罗马的富人常居住在城郊, 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多数拥有别墅和府第, 并且在平面设计中设有中轴线和庭院, 结构紧凑。多层式的公寓是为解决人口剧增, 住房紧缺而创造的, 为大多数的一般公民所居住。受古希腊的影响, 民居中的等级制度体现也很微弱, 而更直接的是和居民的财富挂钩。

3 地域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民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人们常以最廉价的一次性投入、最直观的思维方法和最简单的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室高足以壁湿润, 边足以风寒, 上足以待雪霜雨露” (《墨子》) 是当时人们对所居的理解。民居内的空间、结构、部件, 大多源于实用。

古埃及在古埃及, 由于尼罗河三角洲较为干旱炎热, 人们在屋顶上设立纳凉露台, 利用屋顶高差开窗通风, 这些手法都是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优秀创造, 并对西方炎热干旱地区的住宅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希腊属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民居普遍采用柱廊, 院内常设有喷泉、水池、雕像, 载有花木等。房间内常有壁画和彩色镶嵌, 环境舒适宜人。

古罗马同属地中海气候的罗马, 四季鲜明, 天气温暖。当地建筑材料多为砖和混凝土。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及原材料的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因素, 古罗马拱结构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民居类型较多, 如别墅、府第、多层公寓等。

4 中西方传统建筑民居文化的表现———以庭院为例

中国的庭院是大家族聚居在一起, 在主轴线旁再分处次轴线, 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 它由四周房屋围成的院子为基本单位, 数个大小形状不同的院子组合起来, 成为一座住宅。一般为三进院, 进门为一小天井, 正对门楼设一影壁, 上书吉祥文字, 穿过隔墙上的门洞, 才到轴线上的第一院落。四合院住宅对外不开窗, 较为封闭。因此满足了封建社会内外有别, 长幼有序的礼治要求, 也给使用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 常常围绕庭院增建层楼, 以增加使用面积。在古埃及, 入门穿过过道便是一个庭院, 院的四周有柱廊, 庭院实际上是家庭活动的中心, 而对外封闭, 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古希腊的庭院多被营造成“园”的形态, 多采用内向式院落布置, 中央常设置水池。开敞明亮以及更多的“园”的特征使得古希腊庭院更具有农业文明的特色。古罗马将中庭式和庭院式住宅逐渐融合, 形成了类似两进四合院的形式。前面是比较封闭的中庭, 后面是古希腊的庭院。

我国天井多源于庭院的缩小, 是群体建筑和农业文明的产物, 是受城市布局的影响。这点和希腊的庭院有着相似的地方, 但希腊的庭院更强调“园”的特征, 以及“与自然频繁接触”的哲学观念。古希腊的民居中更体现了理智、规整、。而古罗马的中庭则是单体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古罗马的民居自由, 因地制宜, 更能让人感到一种年轻的活力。古埃及的庭院住宅较少, 而更多的是则更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质朴。

5 小结

中西民居文化都源自人类对定居生活的需要。作为居住空间, 无论古今中外, 都有一定得私密性, 所以, 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居民的共性。但这种私密和内向程度是有差别的。中国和西方相比, 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 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天寒、多风沙, 如北京四合院那样四周院墙不设一窗, 仅东南隅辟一门以供出入, 是出于抵抗自然力侵害之故;另一方面, 是由于中国正统的儒家观念、内敛性格由其根深蒂固。西方人的血缘家庭观念一般比中国人淡薄的多, 家庭中的父亲及祖先不是一家精神上的偶像, 子辈也不是父辈的附庸, 家庭成员之间推崇的是人格的平等与个性的自由。所以, 这表现在建筑门类文化上, 住宅的文化自然就不偏于内敛、封闭而强调外向开放。所以, 西方的居民往往不设围墙, 要求明亮, 通敞。当然, 中国民居的庭院主要是一个家庭活动的场所, 并非那种密不透气的封闭。中国民居所追求的, 是一种“无庭不成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3]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5]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6]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

[7]刘红星.先秦和古希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8]钱承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9]金磊, 李沉.中外建筑与文化.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6月.

[10]潘显一, 冉昌光.宗教与文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

3.中西方饮食与文化 篇三

1. 一日有几餐?

众所周知,在我们中国就是“一日三餐”——早饭,午饭和晚饭,但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一日不止三餐。

早饭——breakfast。

午饭——lunch。但在英式英语中,如果午餐比较丰盛,是一天的主餐,亦可被称作dinner,即“正餐”。

晚饭——supper。 也有不少英美家庭把晚饭当作一天的主餐,即late dinner。因此,dinner在现代英语中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指“晚餐”。

另外,在英美国家,正餐之后还会食用“甜点”,即dessert,如水果、布丁、冰淇淋等,作为正餐的最后一道。在英国,下午四点左右常吃甜点并配以茶水等饮料,这样的便餐被称为tea,即“茶点”。

还有一个词,即brunch,现在用得越来越普遍,它是breakfast和lunch的混合词。一般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不少英美人士常把早餐和午餐合为一餐。

在中国,人们见面习惯上爱问:“吃了吗?”“吃的什么饭?”但是遇见外国人,你千万不能说:“Have you had your breakfast/lunch/dinner?”人家还以为你要请客吃饭呢!

2. 怎样用餐?

中国人习惯用筷子,即chopsticks。而英美人士则习惯用刀叉,即a knife and fork。西方人从小就培养孩子要具有“绅士风度”或“淑女风范”,因此,他们在餐桌上要遵守以下礼仪:刀叉是从外侧向里侧按顺序使用(也就是说事先按使用顺序由外向里依次摆放)。进餐时,一般都是左右手互相配合,即一刀一叉成双成对使用的。有些例外,如喝汤时,则只是把勺子放在右边——用右手持勺。刀叉有不同规格,按照用途不同而决定其尺寸的大小。吃肉时,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号的刀。吃沙拉、甜食或一些开胃小菜时,要用中号刀,叉或勺一般随刀的大小而变。喝汤时,要用大号勺,而喝咖啡和吃冰激凌时,则用小号为宜。餐巾铺在腿上,刀叉按顺序摆放,吃的时候刀叉不能碰盘子使其发出响声,喝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等。

3. 美食知多少?

外国常见的美食hamburger, pizza, salad等大家可能都知道,而中国美食更是数不胜数。你知道它们的英文名字吗?

4.中西方文化对比 篇四

--对文化教化功能的再认识

以前曾经看过一则趣事,是说不同国家的人弄丢了一枚硬币后的反应,美国人只会摇摇头,不再回想,日本人会回家做一番深刻的反思,德国人会在丢失硬币的周围仔细寻找。从这则趣事可以看出,不同民族的区别从根本上说是民族心理,而不同民族心理产生的根源是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对民族心理的影响体现的就是文化的教化功能。

比如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强调伦理道德与群体意识的儒家文化,其次就是宁静恬淡的道家文化。因此,一个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全面教化的中国人,在青年时期追求立足社会与实现个人理想,采取的是入世、有为、贡献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在老年退休,要求减轻或摆脱精神痛苦与求助心切之时,便倾向接受道家处世养生原则。

与历经数千年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应的西方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丰厚遗产。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并经过人的心理折射后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在三方面:群体与个体,保守与求新,讲“礼”与平等。

中国是一个以群体文化为主要文化特征的国家。中国人的群体意识来源于以农耕为主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使得中国人习惯于集体作业,成为中国人典型的人生体验和一种约定俗成的典型情境,从而造就了中国人的群体文化心理。“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等说法,就是群体观念的典型反映。而西方文化中的上帝信仰,使人更倾向于不依赖他人而通过自己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来指导自己行事为人。因此西方人推崇个体文化心理。

中庸之道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影响极大。中庸中的“中”字意味着“折中、调和、无过也无不及”,庸的意思是“平常”。《论语·率雍》也写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中国,标新立异是不被肯定的,特立独行的人往往被众人所排斥。这种拒绝变化的儒家精神在中国造成强大的保守意识,使中国文化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西方个体主义的文化心理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人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正是这种追求“差异”和“多样化”的“求变”心理,使西方人拥有了那种独立创新的科学精神,推动西方社会创造出丰富的精神和物质文明。

中国人信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孟子称:“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在中国,人与人交往时要受到各自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这种较强的等级观念也在其语言表达形式上体现出来。汉语中当几个词并列时许多情况下排列顺序不是任意的,一般是按由尊到卑、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如君臣、父子、兄弟、姐妹、师徒、男女老少等等。中国人推崇“抑己尊人”的处世原则,谈话时有意抬高他人地位而使自己显得卑微,因此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谦称和敬称。汉语自称谦词古代有:仆、小人、愚、鄙人等,近现代有:学生、晚辈等。自称亲人谦词有:家父、家母、内人、犬子等,敬称对方亲人有:令尊、令堂、令夫人、令爱等。而西方文化心理强调平等。平等意识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西方人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出平等观念。因此,令中国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西方,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都可以直呼其名,晚辈或学生可以就一个问题或观点与长辈或老师争得面红耳赤,毫不顾忌后者的面子或权威。

5.中西方文化对比论文 篇五

摘要:当今中国早已跻身全球化语境的时代。信息网络技术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中西文化交往的规模和深度都在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信息误解屡见不鲜。中西文化博大精深,社会习俗文化渗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社会习俗文化 差异

前言:社会习俗文化包括社会生活礼仪与节庆、生活方式等,是各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反应,深刻揭示着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由于社会习俗范畴广泛,本文仅从觐礼、婚礼、葬礼、节日四个方面来比较中西方文化,以窥全豹。鉴于中国式宗教意识淡薄的国家,社会习俗文化是世俗的,而西方国家基督教影响甚深,故社会习俗文化的宗教色彩深刻。

一、觐礼:下跪与屈膝

在古代中国一向是皇权至上的社会。因此,古代觐见皇帝时都要行下跪的礼仪,以表示对高高在上的皇权的尊重。这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高度集中的权力,使皇帝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人有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华夷有别,万方来朝的虚荣心理。而西欧则相反。在西方,王权有限,对国王来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加上基督教的普世性,教皇才是权力的中心。西方国王与贵族大臣的契约关系并非像中国古代的“君为臣纲”的不平等关系,因此出现了双方觐见礼的冲突。

二、婚礼:红色与白色

在人类所有的社会行为中,婚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作为社会习俗的婚礼,是最重要的礼仪。然而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婚礼的具体形式与文化内涵也就不同。具体上说,中国古典式的婚礼是“红色”的婚礼;西方古典式的婚礼是“白色”的婚礼。

(一)中国婚礼的红色寓意

中国古典婚礼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男女双方全家族的盛大庆典,以及到处贴的红双“喜”,一对新人着红衣、红裤(红裙),新娘披着红盖头,桌上点着红蜡烛,床上摆着大红枣。在婚姻不能自主的封建时代,红红火火的婚礼主要不是对新婚夫妇个人的祝贺,而是对家族兴旺的集体联欢,对封建义务的重申。婚礼仪式中的“拜天地”的安排,但这里的“天”只是伦理化的“天”,是重申对天经地义的封建礼法的遵守承诺,完全是世俗性的行为。

古代中国的婚俗文化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婚姻作为一项被古代中国人民长期接受的习俗,虽然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合理的,但在流动性较小的农耕社会中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结婚也要按照风俗履行必要的程序。定亲和迎亲这两种程序在不同程度上历来为人们所遵守,甚至在当代的中国也仍然会有体现。其次“明媒正娶,大办婚事”是中国又一重要的风俗。中国婚礼大张旗鼓的操办,其社会意义在于“公示”,以此获得“本地认同”,从而产生“本地身份”。这些对于地位卑贱低微的女性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明媒正娶”的本质同样仍然是为家族共同体的集体荣光增加一道红色的光彩。

(二)西方婚礼的白色意蕴

西方婚礼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庄严的教堂和白色的婚纱。白色的婚纱在西方象征纯洁、忠诚、美丽。在西方人看来,婚姻是神圣的,西方的婚礼多灾教堂举行,由神父主导婚礼进行,庄严的婚礼誓词是婚姻当事人对对方终生的承诺,也是对上帝尊重的保证。婚礼沉浸在一篇宗教的圣洁气氛当中。

西方社会婚姻制度也是某种社会习俗的产物,尤其受到基督教的深刻影响。当我们把视角投向基督教,不得不提到《圣经》。《旧约》里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可谓人人皆知,亚当和夏娃由于偷吃了伊甸园里的果子而被上帝逐出。尽管上帝将人逐出伊甸园作为一种惩罚,然而他并没有拆散他们,而是令他们今生今世要相互扶持。其目的在于完成这种爱,在于延续生命。上帝将亚当和夏娃带到一起,从而设立了婚姻,那时婚姻是神圣的,基督徒对这种婚姻的看法也赋予了荣耀和尊严。白色的婚礼使得西方婚姻获得了圣洁的认证。

三、葬礼:厚葬与薄葬

(一)中国的厚葬风俗

中国古代素有厚葬的传统。中国各地博物馆现存的历史文物中,从历代墓葬出土的殉葬品占有相当比例。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木乃伊、西安汉阳陵出土的佣群......殉葬品之多、之繁、之奢华,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无不显示着中华厚葬之风。不仅皇家贵族如此,中国民间也不逊色。虽然民间不会想皇族那样奢华,但也不敢怠慢。直至今天,尽管社会发达,大办丧事的习俗仍让留存了下来。现在不仅焚烧纸人,还焚烧纸马、纸电视、纸汽车、纸别墅。

中华厚葬之风可以追根溯源到儒家所提倡的“孝”道。所谓的“孝”道,实质上并非真正对“人”的尊重,而是对规范——“礼制”的无条件服从。通过孝道来凝聚族人,以巩固社会秩序。而对死人的孝就体现在丧葬的厚薄和质量上。

中华厚葬风俗文化的世俗性关键在于中国人“视死如生”的看法,即把死人当作生人来供奉。丧礼设酒食、供品以祭,用整头宰杀的牛、羊、鸡等加上各种新鲜的水果做祭品。从常识知道,死人是不会享用这些供品的,只是人们心理上认为原来的人在另一个世界仍然会享受得到,他们按世俗的办法祭奠供奉死人。

(二)西方的薄葬风俗

通过欧洲的电影电视,许多人对西方葬礼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十字架和黑色的丧服。墓地也十分简单,一个两米左右的长土坑。下葬时人们只是向墓碑献鲜花,不见有其他的殉葬品。参加葬礼的是死者的亲属与生前挚友,但不会是像中国那样的家族大聚会。西方的丧葬礼仪很简单,其形式基本上属宗教式的。葬礼与葬礼弥撒一般由神父议定,包括祈祷词和经文,然后是圣餐,最后为告别仪式。葬礼过程主要是为死者祈祷,祝灵魂早升天堂,解脱生前痛苦。整个葬礼庄严肃穆,简单薄葬。

这种习俗主要还是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灵魂直接和上帝发生关系,崇尚灵魂升华,因为肉体是肮脏的、有罪的。因此西方葬礼风俗重精神性的超升,而对肉身简丧薄葬。

四、节日:人节与鬼节

民族民间节日是重要的社会风俗文化。中国社会是宗教意识很淡薄的社会,梁漱溟先生说过:中国人的人生是“无宗教的人生”。所以中国传统节日多是世俗性的,是人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当代青年人也喜欢上了洋节。西方社会的基督教文化影响较深,宗教氛围浓厚,故西方节日宗教性强,是鬼节。但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西方的宗教性节日也已日趋世俗化。

(一)中国节日的世俗性——人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农业活动的节气有关,而农业活动又离不开家庭成员之间的集体协作,所以传统习俗要么与时令有关,要么与家族祖先祭拜有关。如在以团圆欢庆为核心的春节,仍要在饭前拜祭祖先,烧香烧纸钱。中国的传统节日提供了“天——地——人”合一的运行节律的时令节点,这些都是世俗性人的节日。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传承下来,不仅是译为它的一些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的体现,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二)西方节日的宗教性——鬼节

基督教自罗马帝国成为国教以来,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基督教不止是一种观念体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以礼拜日为例。礼拜日也叫安息日,按照《圣经》的说法,上帝工作了六天,第七日休息。因此,现代的西方人在基督教的影响下,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做礼拜。古代西方的节日也是极具宗教色彩的,以复活节为例。复活节原本是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向信徒展示他作为复活的救世主,也让基督徒坚定信念不惧怕死亡。然而现代社会中的复活节几乎丧失了宗教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淡忘。“假日”也是一个宗教术语,意为“神圣的日子”,这个术语源于中世纪。而如今在说英语的国家,‘假日’的使用越来越少宗教的含义。因此,当人们在圣诞节和新年期间说‘假日快乐’时,他们往往也只是表达一种问候,一个毫无宗教色彩的问候,一个与耶稣的诞生毫不相干的问候。

中国是农业文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而西方是海洋与商业文明。由于中西民族先民的自然条件、生存方式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中国的宗教意识淡薄,而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很大。有无宗教信仰在中西方人民的社会习俗文化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总的来说,中国的社会习俗文化是世俗化的,而西方社会习俗文化宗教色彩深刻。但很难说哪种文化就是“先进”,哪种文化就是“落后”,如果把“先进”的现代文化强行移植到“落后”国家,可能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比较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文化是为了在比较中认识世界,更好地尊重彼此的文化。参考文献:

1.陈坤林、何强主编,《中西文化比较》,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2.阿尔文.施密特,《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汪晓丹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中西方婚姻文化对比 篇六

总结:西方 属于浪漫型的, 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 西式婚礼礼仪

一般西式婚礼分为仪式和婚宴两个部分进行。

一、婚礼仪式 仪式:

婚礼仪式开始:证婚人入场、新郎入场、伴郎伴娘入场、戒童入场,将戒指交到神父手中

证婚人(牧师、神父或主持婚礼的长辈)走到婚礼台的正中位置,面对宾客站定下来。新郎与主伴郎走到证婚人的左手边(即宾客的右边),面对宾客站好。其他伴郎、伴娘、花童、戒童一对对并肩走入,来宾们站起来迎接。男女傧相分开两队,在婚礼台两侧呈八字形向外依次站好,女傧相们站在左边,男傧相们站在右边。花童站在主伴娘的后面,戒童站在主伴郎的后面。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5.男右女左:2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 婚约询问,婚礼誓言,交换戒指,新郎亲吻新娘。3而新娘手中的花球,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3.抛袜圈: 中式婚礼礼仪 中式婚礼的讲究很多,在婚礼正式举行之前,要经过合婚、相亲、放小定、择吉日、放大定、送嫁妆等许多的礼节。中国传统结婚仪式

纳礼:男家请人预备向女家提亲、说媒。

问名:男家在大红庚帖上写下男子的姓名、排行、生辰八字,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女家若有意结亲,就把女孩的名字八字等写上请人占算。

纳吉:如男女双方的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则婚事初步议定。

嫁妆:

上头:上头是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三箭定乾坤:新郎向新娘虚射三箭。

过火盆: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中国的婚礼 红色, 1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2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而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新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流程: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待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待竹筷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途中童谣要一路燃放礼炮。10.摸桔子:

11.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筷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郎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3.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二)、婚礼用品

西式婚礼必备: 婚纱 头纱:手套: 捧花和胸花: 钻石订婚戒指:蛋糕: 中式婚礼必备:

花轿 旗锣伞扇: 鞭炮: 凤冠霞帔: 盖头: 马鞍: 火盆:。

天地桌:多放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秤称“六证”。意为“六证”可知家里粮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貌怎样、账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民间讲只有“三媒六证”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等到吉时,举行结婚典礼,俗称“拜天地”,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最后夫妻交拜。

秤杆:入洞房后,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

7.中西方传统文化 篇七

一、思想观念的差异

我国会计人一般对精神与物质、理论与实践关系有着比较传统的认识, 人与自然是和谐的, 即“天人合一”。理论与实践内在是一致的, 注重精神与致知。对社会政治上尤其是会计工作活动上的权利、权威和不公正、不公平现象较为认同和容忍, 民主、自由的思想相对缺乏, 具有明显的等级观念。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人一般认为天人、知行是主客二分的, 人与自然是抗争的, 包括会计在内的任何知识和理论都是必须接受经验事实直接检验, 即证伪不可, 否则就是谬论。强调两者对立与分割, 注重物质和实践。对社会政治尤其是对会计工作中的权力、权威和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不易认同和容忍, 民主、自由思想较为强烈, 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二、专业知识能力的差异

我国传统思想是“贱工商, 轻功利”, 会计职业只是依附于工商的“账房业”, 是士农工商的末技。因而在传统上, 整个国家和民族对会计这一职业和会计人的重视程度和需求程度、对会计专业教育培养的财力投入和社会精英投身会计职业队伍的数量上都显得较低较少。加之我国自古只重“四书五经”的人文精神培养, 不重视科学技术和科技教育, 那些“通书达礼”的儒生阶层才可以为官治国。这些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在专业知识教育程度、培养层次、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专业综合创造能力上都不十分突出。相比, 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自古希腊罗马伊始就重视工商和海上贸易, 精于核算, 倚重簿记。在传统上对会计职业和会计专业人员较为重视, 也有较大需求, 因而对会计教育培养投入也大, 社会精英投入会计职业队伍的数量质量也较大, 进而直接导致会计人所接受的会计专业知识教育程度和培养会计人才层次上较高, 而在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综合创造能力上也就较为突出。

三、会计道德的差异

我国历来以“重义轻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注重个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修养, 而且讲等级, 重身份, 强调“长幼有序、贵贱有别”, 不求超越, 个人要克己复礼, 要“天下为公”。这实际上是一种重精神文明、轻物质文明和集体利益至上的道德观。相应的在会计道德上所反映出来会计人内在的精神品质的修养上要重于优于外在的社会利益和物质利益的追求, 集体利益要优于会计个人利益。因此在自律的会计人人格道德和他律的会计职业道德结合过程中, 一方面偏重强调会计人的自我道德规范的自律, 另一方面偏重于会计道德集体价值重于个人价值的价值取向, 突出国家、集体的利益与荣誉, 强调只有在实现了会计群体利益的基础上, 会计人的个人利益才能实现, 是一个会计人利益必须服从社会利益和会计集体利益的会计道德观念和实践的结合。而美国, 自古希腊和欧洲封建时期以来一直非常尚功利、重实用。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就是个人必须通过节欲、勤俭、努力去合法地谋取经济利益。人与人之间讲平等、轻等级、强调个性的自由和个人的责、权、利以及个人作用。相应地在会计道德上所反映出来的是外在的社会物质利益重于优于对会计个人内在的精神品质修养追求, 会计人个人利益要重于优于集体利益。因此西方会计职业道德强调保障和增进社会与每个个人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会计职业道德他律, 同时偏重于会计道德个人价值优于集体价值的价值取向, 凸显会计个人的成就与荣誉, 只有在实现会计个人利益的同时才能实现会计人群体利益, 是一种会计个人利益至上的会计道德观念与实践的结合。

四、行为方式的差异

我国历来强调“礼之用, 和为贵”, 重等级关系与人伦情感而不重法治。办事做人“重名轻实”, 讲面子不讲得失, 重形式不重实效。在待人接物上贵“中庸之道”和考虑人际关系, “隐恶扬善, 执其两端”, 喜欢搞折中。因而我国会计人员一般比较循规蹈矩, 谦虚谨慎, 办业务处理会计问题不但要按照会计法规制度, 还要看领导脸色, 即“审时度势而后行”。会计行为上较为保守, 主观能动性差, 不敢冒风险。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一直崇尚竞争和个人奋斗, 重法治不重人伦情感, 也不讲等级关系, 提倡“牛仔也能当总统”, 只要不违法, 不必那么中规中矩。办事做人、待人接物喜欢直来直去。因而西方会计人一般比较务实求真, 独立自信, 办理业务处理会计问题不唯长官意志, 只依法规准则。会计行为较为直率大胆, 主观能动性强, 敢于善于冒风险。

五、思维方式的差异

我国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一直到宋明时期, 主要的“理学”、“心学”, 是一种从形象开始, 进而发展到抽象, 最后还原到具体的实践的形态, 这个过程我国人思维始终保持一种辩证性。这种辩证关系为主的思维逻辑, 重与人和社会的联系, 轻与自然科学的理解, 并把工具的实用性放到重要的位置上。而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一直到康德, 强调哲学从具有抽象特征的数学原则出发, 达到逻辑的体现, 这种统一的思维工具的特性失去了辩证性, 重视人对自然科学的掌握与通过工具改造自然。因而在西方长期以来, 科学与形式逻辑关系密切, 而我国古代哲学、科学的发展则与辩证逻辑关系更为密切。我国的思维是一种整体性、求同性和意会性的思维形式。因而我国会计人在思维结构上贵直观、重“悟”, 偏好形象思维和直觉, 不注重严密的逻辑论证, 习惯于曲线式和辩证性的思维方式以及从大到小, 从整体到个别的思维程序和方法。如时间上惯用年-月-日-时-分, 空间上惯用国家-省-城市-街道-门号。西方会计人在思维结构上, 偏好归纳分析和形式逻辑思维, 注重逻辑论证和经验事实的验证, 习惯直线和抽象思维方式和从小到大, 从个别到整体的思维程序和方法。如时间上的分-时-日-月-年, 空间上门-街道-城市-州-国家。Z

摘要:会计文化主体会计人的塑造与所在地域历史、社会、政治以及价值观等有着必然的关系。从会计文化主体会计人的思想观念、专业知识能力、会计道德、行为方式以及思维结构五个方面分析对比中西方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与其之间的因果关系, 可以发现会计主体人的塑造离不开所在地域文化环境, 具有明显的“遗传特质”。

关键词:文化环境,会计文化,比较

参考文献

[1].张云.我国会计文化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 2009.

[2].李心合.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理财[J].会计研究, 2001.

8.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篇八

关键词:饮食文化 差异 用餐器具

我们知道,各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当然,饮食文化也不例外。现如今,世界文明在不断地进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连地球都被称为地球村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我们必须在文化方面进行了解和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彰显彼此之间的尊重,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交流。下面我们就针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粗略探讨。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1、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所以,中国人尽管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中国人重视味道,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主要菜肴端上台面后,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而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卡路里不够。”

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也都生吃。现代中国人也讲营养保健,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因而主张用旺火爆炒,这虽然也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因而中国的现代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兼顾下的最佳平衡,这当然也属于一种“中庸之道”。当然,现在我们中国的一些营养师也提倡蔬菜生吃,但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传统的饮食观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2、烹饪方式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中,“蒸、煮、焖、炖、煨、烧、爆、烤、煎、炒、烹、炸、拌”等烹饪手法样样精妙。而西方烹调讲究规范,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在实践操作中按科学要求或菜谱对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操作简易,时间精确,但是却需要很多仪器,例如:天平秤、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等等。难怪我的一位去英国留学的朋友告诉我,在英国,哪里的厨房有油烟,哪里的灶台比较油腻,哪里就有中国人。因为英国人的烹饪方式是非常单一的。

3、饮食结构差异

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大体说来,中国人以素食为主,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西方人则喜好荤食,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另外,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如鸡鸭的舌头,脚掌等),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不可多得的美味。

4、用餐器具差异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酒杯更是讲究,正式宴会几乎每上一种酒,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分工非常明确。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5、用餐礼仪差异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西方奉行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也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

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常首先入座并坐首席。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嘴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当有新菜上来,主人一般请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

西方排座位的标准则是女士优先、尊重妇女。在安排座位时,如果是男女共同参加的宴会,则由男女主人共同主持,必须将男女宾客分开列成两个名单,通常的座位安排形式是:男主人与女主人正对面,男主人的左右两侧为女主宾,接着按时针方向朝外侧排列。还应注意两点:一是男宾常依地位而不是根据年龄安排;二是夫妇座位应在同一边但不相连。另外,如果男女结伴同时赶赴宴会,那么男士应为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行;当主人把女宾客领进大厅时,首先由男主人邀请第一女主宾入席,并帮她拉椅子、入座,女主人则同男贵宾最后进入。在上菜与进餐时,应首先从左侧给女主宾上菜,然后按顺序分送给其他女士,最后给女主人;接着,再按同样的顺序给男士上菜。当女主人及其他女士拿起餐巾、刀叉开始进餐后男士们才能开始。进餐结束后,必须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且仍然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

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与其环境和传统密切相关。西方地域广阔,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地间隔较远,一碰到什么突发情况,全都得靠自己。而中国人却住得相对集中,常常是一个部落,一个村落集中在一块,一遇到野兽或者突发事件,都是大家联手对抗。从而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平和闲静。西方人习惯于分则食之,不固定座位,喜欢自由走动,这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自古以来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三、使用餐具不同的原因

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人们发现把食物做熟了吃更有滋味。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根据《礼记》中的记载推测,当时人是用手把饭送入口的。后来由于人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来放置和翻动食物,在炊具中烧煮肉块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取食,久而久之,聪明的先民逐渐学会用竹条来夹取,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

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样,既可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烧熟可食时,又兼作餐具。

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长短。如今,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形等境界发展。随着信息的交流,中西饮食文化也在互相渗透,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更健康、更绿色环保的食品,这是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更是我们所密切关注的。

参考文献:

[1]杜莉,孙俊秀.西方饮食文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

[2]李麟.东方人和西方人的饮食.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

[3]杨乃济.吃喝玩乐:中西比较谈.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上一篇:法院民主生活会下一篇:人大代表工作调研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