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县2009年污染控制工作总结

2024-09-12

沙洋县2009年污染控制工作总结(精选8篇)

1.沙洋县2009年污染控制工作总结 篇一

沙洋县局纳税服务科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纳税服务科今年上半年以服务为抓手,依托办税服务厅,围绕全局重点工作要点,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立足本职岗位,确保运转规范。

今年业务上突击性的工作特别多,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办税服务厅的参予配合,我们克服了人少事多的现状,全力演好配角的同时,恪尽职守,认真做好了办税服务厅基础工作。

1、申报征收、发票管理工作无差错。全年共受理纳税申报 户次,开票征收税款 万元,工会经费 万元,加收滞纳金 户次 万元;认证增值税专用发票 份,公路运输发票 份,存根联按期报税率、采集率均为100%;数据录入准确率达到99%以上。全年共发售各类专票 份,普通发票 本,按规定为纳税人代开专票 份,普票 份,征收税款 万元。发票内部领购、保管、发售各环节手续齐全,无任何差错。

2、综合服务快捷便利。按照两个“一律”和纳税人涉税申请事项全部从大厅受理启动。全部共办理开业登记 户,注销税务登记

户,受理各种文书 户次;受理纳税人咨询 户次,登记并全部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或请示后给予了回复。在服务好纳税人的同时,加强了信息反馈工作,为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及时提供各种数据,适时提出合理建议,促进了征管质量的提高。

二、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

1、梳理业务流程,为纳税人减负。为进一步深化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我们在完善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梳理业务流程,狠抓内部业务流转,为纳税人减负。一是梳理行政许可受理事项。经市局法规科同意,我们将专票领购资格和万元版发票开票限额许可事项合并,减少重复报送的资料5类,减轻了纳税人负担。二是梳理发票领购事项,实行即时购票。一般纳税人购票时,只要征管系统不提示纳税人欠税,岗位人员可以直接根据系统内核定的票种信息发售发票,纳税人无需填写购票申请表。即时购票,减少了购票环节,方便了纳税人,提高了办税效率。三是以新办理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为契机,实行调查事项所有资料一次性告知,减少纳税人多次跑路。

2、强化绩效管理,实现服务评价社会化。对工作完成、规范执法、票款结报入库、工作纪律、优质服务、任务完成、学习培训考试、安全卫生等八个方面的情况进行量化,逐条考核,综合评价,按照个人自评、人员互评、单位总评的程序,按月考核,按季兑现,从而实现考核常态化,有效地调动了办税服务厅人员工作积极性。我局办税大厅现有16人,全年共发放绩效考核奖 元,人均 元,最高

元,最低 元。同时借助第三方力量,将纳税人对纳税服务工作质量的评价作为大厅服务考核的内容,有助于提高窗口人员服务质量和办税效率。截止目前为止,纳税人评价满意率为100%,不满意率为0。

3、落实优质服务,提升品牌形象。一是落实办税服务厅领导值班制度。办税服务厅负责人每星期轮流在办税服务厅值班接待纳税人,现场为纳税人解疑答惑,解决实际问题,减少纳税人跑路,实行贴近式服务。二是落实办税服务厅服务规范。严格着装上岗,挂牌服务,使用统一的文明用语接待纳税人,在岗期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三是开展“税务通信息管理系统”短信平台业务,在不给纳税人增加任何负担的前提下,以短信方式为纳税人提供通知、提醒、催办服务,对局内部各业务流转各环节进行提醒督办,为考核提供依据,目前,我局使用人员共有120人,有1290户纳税人纳入系统服务。

4、加大办税公开,实行阳光办税。一是制定办税公开监督考核制度,强化办税事项各类明细公开的时间和时效。二是在办税厅门口设立意见箱、纳税服务投诉箱,公开监督举报电话。三是明确专人负责触摸屏查询系统和电子显示屏内容的及时更新、维护及使用,保证每天都能正常为纳税人提供各类税收政策、收费标准和项目、办税流程、最新政策规定和业务流程等信息。

四、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各项活动。

1、开展“纳税服务 我在行动”活动。半年来,通过制定活动方案,召开动员会确保活动有效开展;按时、足额征集上传纳税服务调研文章,已收集12篇,经税收研究会审核修改后上报市局7篇参加全市评比。通过此项活动,彻底让有关科室明白了纳税服务工作是全体税务人员的事,而不仅仅只是办税大厅的任务观念;通过广泛宣传、落实岗责,做到活动人人参与;通过精简文书、加强督办,让纳税人办税更快捷;同时紧扣时机、推陈出新,积极开展各项纳税服务工作如:开展向纳税人送上新春好礼活动、税收宣传走进油菜花节、召开了全县苗木行业税企研讨会、开展“纳税服务自愿者活动”等,进一步更新了服务理念,扩充了服务群体,拓展了服务内容,优化了服务方式,规范了服务行为,提升了服务效能。

2、抓好普通发票换版工作。一是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普通发票简并票种统一样式工作方案,准确把握新版普通发票使用流程,提高对新版普通发票推行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考核,明确责任,确保普通发票换版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张贴公告、发放宣传资料、短信通知等方式,大力宣传领购和使用新版发票的基本知识,让纳税人知晓新版普通发票的防伪措施及公众真伪查询方式。开设咨询台,解答纳税人疑问,辅导纳税人正确领购使用新版普通发票。三是加强管理力度。以普通发票换版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普通发票的管理,严格按照《发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把好普通发票验旧购新关,积极推广机打发票,严格冠名发票审批,提高发票管理水平。四是加强检查力度。开展普通发票使用情况专项检查整治行动,组织管理员对部分行业发票使用情况实地检查,发现销售货物不开票、发票使用不规范等问题,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停止供应发票。通过检查进一步规范发票使用秩序,为新版发票推广奠定基础。

3、开展涉税争议防范化解大联动活动。根据全省国税系统“依法行政深化年”活动要求,制定《沙洋县国税局涉税争议化解实施办法》,成立了涉税争议处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各种涉税争议的防范和初期的化解工作,就重大问题召开会议研究、督办和移交,我局分管纳税服务工作的局领导付晓云同志为领导小组组长,纳税服务科、办公室、政策法规科、征收管理科、稽查局、监察室、人事科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做到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降低税收执法风险,消除工作中的不良影响,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种涉税争议,维护国税部门的良好形象。

下半年我们将以服务纳税人为中心,突出抓好税法宣传、办税服务厅建设、办税服务、信用管理、队伍素质建设等五项重点工作,全面开创纳税服务工作新局面。

2.沙洋县2009年污染控制工作总结 篇二

一、以人大评议为重点,树立行业形象

去年,沙洋县司法局被县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工作评议对象,根据县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方案要求,我局迅速安排部署,广泛宣传,认真自查自纠,主动征求意见,扎实进行整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活动开展以来,共召开动员会、座谈会、整训会等会议8场次,办评议简报16期,评议专栏5期,发放征求意见书300余份。通过对局党组征求的意见和县人大常委会反馈的意见进行梳理、汇总,我局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法制宣传不够、基层司法队伍建设薄弱、法律援助不够、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重视不够。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问题,共开展整改活动9场次。通过一系列举措,司法行政工作实现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杜绝了“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工作作风明显转变。10月,我局以综合评分第一的成绩被评为“人大代表满意单位”。

二、以管理创新为主线,彰显工作特色

1、打造亮点品牌。局党组高度重视工作创新,将其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的始终,着力打造“一所一特色,一镇一品牌”,并以之为抓手,推动各项业务工作的发展。亮点工作得到了各镇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涌现出如法治高阳、五老调解协会、法务工程、法治中心户、周日说法等一批典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和当阳市开展联防联调工作试点基础上,我局先后与荆州区、潜江市建立了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工作机制。各地共排查矛盾 24批次,调处纠纷18起。我局先后在海口市秀英区和杭州市萧山区设立了异地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沙洋籍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21件次。

2、规范法律服务。将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法律工作者职业道德、执业纪律、业务范围、收费标准等向社会公开;对案件进行不定期抽查、督办,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执业水平和办案质量。制定了全县法律服务行业整改方案,进行了集中教育整顿,规范法律服务人员执业行为。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包领域、包案件。组建律师法律顾问团,为党委、政府、企业、学校等提供法律服务。今年来,律师、法律工作者共参与调处重大突发事件和信访案件19件。

3、提升援助质量。法律援助已连续五年被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十件实事”之一,沙洋县司法局借助新闻媒体、各镇法制宣传简报、移动短信平台、综治例会以及专项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建立了灵活审查、免予审查和快速审查机制,开辟了对特殊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了援助申请、受理和审批程序。健全了检查考核制度,加强了案件监管,坚持案件回访全覆盖,确保了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

4、化解矛盾纠纷。对镇、村两级调解委员会及全县第三方调解组织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在开发区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正邦集团进行了民营企业人民调解组织试点。各司法所通过知识讲解、现场观摩、案例分析、参加基层法庭案件旁听等形式,加强了对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各镇培训专兼职调解员、信息员1000余人次。各级调解组织坚持日常定期排查和重点敏感时期拉网式排查,第一时间化解矛盾。

5、推进法制宣传。县依法治县办制定了《沙洋县“情系民生、法送万家”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各领域、行业普法责任单位,每2个月组织一次送法活动。县依法治县办利用春节、油菜花旅游节、市县送法下乡活动等时机,组织专班开展宣传,组织法律讲师团到鎮、单位巡回宣讲。我局先后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9场次,都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9月份,我县顺利通过了市依法治市办“六五”普法中期检查。县依法治县办深入到各镇进行工作调研,已有9篇调研文章被省、市级报刊杂志刊登。如《“周日说法”旋律之声在拾回桥大地萦绕》、《两地伸援手、联动止纷争》等,受到领导好评。

6、加强矫正监管。成立了沙洋县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局,进一步理顺了社区矫正工作体制。制定了《沙洋县司法e通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管理系统管理规定》,建立了信息监管平台,通过手机GPS定位,实现了对矫正对象的实时监控。严格加强了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监管。对新入矫对象做到了“四个一”:建立一份矫正人员档案、进行一次入矫教育谈话、制定一份矫正方案、开展一次家庭上门走访。严把报表审核、社会调查、入矫教育、考核评估、档案审核关。各所每月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教育,组织开展公益劳动,定期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坚持季度考评,对矫正对象抽查监管,做到了人员可查、可管、可控、可帮,无脱管、漏管现象,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0.4%以内。落实了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及衔接制度,实施“阳光”培训计划,努力使社矫对象掌握一技之长,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7、夯实基层基础。按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要求,我局不断增加投入。现已投入6万余元完成了五里司法所的改造。李市、沈集等所房屋置换问题已分别与镇政府达成初步协议。投资4万余元为各所、公证处配备了扫描仪、录音笔、照相机、空调等办公用品。将新招录的两名年轻同志调整到拾桥、高阳两所,解决了两所长期无人的状况。通过下派锻炼、招录公务员、聘请社工、配备公益性岗位等措施,逐步充实了基层力量。

三、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抓学习培训。局机关制定了理论学习计划,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学习十八大报告、各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廉政准则》、《公证法》、《律师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安排人员参加省、市各类业务培训,干部职工业务技能、办事效率有了新提高。二是抓作风建设。局机关以“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为重点,相继开展了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效能风暴”、“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大讨论等活动,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干部履职考核制度,今年没有干部违法违纪的情况发生,机关作风明显转变。三是抓班子建设。按照学习型、创新型、实绩型、团结型和廉洁型的要求,加强对班子成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在新的一年里,沙洋县司法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扎实工作,努力创新,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篇三

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将继续坚持以免疫规划工作为中心,以重大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全面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整体水平,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做好免疫规划管理工作

1、继续抓好常规免疫,实施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2、贯彻《条例》和执行《规范》,推进依法实施预防接种进程;

3、认真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确保查验效果;

4、做好疫苗相关疾病的监测工作;

5、规范资料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6、加强疫苗冷链管理,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管理帐目;

7、加强培训,努力专业队伍人员素质低,适应扩大国家免疫规范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8、重视预防接种接种场所建设,抓好规范化免疫门诊的运行;

9、开展依法监管,规范狂犬病预防接种工作;

10、适应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形势,继续推广二类疫苗接种和应用新疫苗;

11、启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12、加强督导,狠抓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促进工作平衡发展。

二、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

1、加强旗、乡、村三级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传染病疫情和突发性事件网络直报质量及疫情分析利用水平。旗级传染病年漏报率≤2%,乡级≤3%,村级≤5%。

2、、做好对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布病等传染病的监测、预测工作,及时有效控制疫情,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3、加强各级专业人员的培训,做好处理突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应急准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处理率达100%。

4、继续以全民宣传教育为中心,重点人群监测、高危人群干预为重点,全面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完成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各项任务。

5、大力加强野外和家屋灭鼠工作。强化鼠疫监测工作,稳定控

制鼠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确保不发生人间鼠疫。

三、继续做好慢病防治工作

1、加大对各地区慢病预防和控制知识宣传力度,提高旗、乡、村级防保人员对开展慢病防治工作重要性认识。

2、完善旗、乡、村三级慢病死因报告系统,提高死亡报告率和及时率,完成辖区内死因报告数年内达当地人口6‰指标。

3、完成死因监测的统计报告工作,加大实施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和未实施网络直报单位的死亡报告管理。

4、完成对各地区一年至少一次的慢病防治工作漏报调查及检查指导工作。

四、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

1、依法与盐业、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协作,加大盐业市场管理力度,抓好合格碘(硒)盐供应管理盐业市场,严厉打击非碘盐的销售,净化盐业市场,确保全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5%以上。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碘缺乏病的防治、监测工作。

2、改造、维修改水降氟工作设施,确保氟区人民饮用安全水。做好地氟病监测点的防治效果监测工作和重点氟病区现状调查工作。对全旗未改水的地区进行全面的采样及检验工作。

3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以有效的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地方病防治知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和自觉参与意识。

4、与农业(畜牧)部门协作,狠抓以畜间免疫为主,免、检、处相结合的布病综合防治措施,迅速遏制畜间疫情,减少人群发病。

5.加强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工作。完成及配合其它的地方病相关项目工作。

七、加强职业病防治,全面掌握全旗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情况,提高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现场监测覆盖率和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率。

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检验、检测水平能力建设,提高实验室应急状态下的检验能力。

4.沙洋县2009年污染控制工作总结 篇四

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

2009年,我院根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标准要求和工作部署,我院继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在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地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全面落实市、县防疫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扎实有效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已圆满完成本的工作目标任务,现将全年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础管理工作:

1、为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和目标,结合我乡实际,年初与各村卫生所签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同防疫专干签定岗位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制定了奖惩措施。

2、2009年我院继续坚持梁庙乡卫生院防疫工作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了防疫工作制度汇编,提高了我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

3、每月冷链运转按计划召开一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对每次的冷链运转进行安排和部署。

4、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全年对各村卫生所防疫人员定期培训,全年共培训12次以上,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乡防疫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疾病控制与管理工作

1.手足口病的防治。为了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根据高台县卫生局及疾控中心文件要求,我院高度重视,对辖区内各村及各学校开展了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普及防病知识,并建立了规范的发热门诊,指定专人负责,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全年在我乡手足口病未暴发流行。

2、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为了更好的做好全乡传染病的管理工作,我院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的报告,继续坚持门诊登记制度,并要求及时准确上报所发现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1例。腮腺炎患者已经治愈。

三、计划免疫工作

1、常规计划免疫。2009我院继续实行单月冷链运和接 种,保证了全乡11个行政村的适龄儿童享受到免疫服 务,通过12次冷链运转,各接种点均能按照计划免疫 管理规范,严格管理,所进疫苗均有进出记录,疫苗存 放正确,冰箱湿度记录规范,村级冷藏包和冰箱使用正 确,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预防接种达到100%,使用自 毁型注射器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达到100%,使用的医用 垃圾均能按要求进行销毁处理,并按要求进行了登记。建证建卡率100%以上,卡证符合率100%。

2、扩大免疫工作。为了认真贯彻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范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精神,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认真组织实施,扎实有效的完成全年的扩大免疫工作任务。全年适龄儿童扩大免疫疫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

3、麻疹强化免疫工作:根据《正阳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院于2010年9月11~15日在全乡范围内对8月龄~15岁儿童开展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为搞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院领导高度重视,结合我院实际,安排部署强化免疫的各项工作,同时对乡村两级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明确责任;在全乡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及宣传画、出黑板报、散发宣传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为摸底调查和接种工作奠定了基础,截止9月15日全乡共摸底调查4483人,麻疹强化免疫接种4479人,接种率达到99.5%,无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

四、GAVI项目

为了顺利实施GAVI项目,我院继续坚持专人管理,专账管理,疫苗领发记录和库存记录清楚,账物相符,疫苗使用对象正确,无项目疫苗用于其他人群现象。全乡24小时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100%,注射器使用和管理规范。

五、结核病管理

积极发现和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人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最有效措施,按照疾控中心要求,我院采取因症求针,归口转诊,疑似痰检的方法积极主动的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

患者。2009年在县疾控中心的配合下,在全乡进行了结核病筛查工作。全年共发现初治涂阳病人7例,登记免费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全部认真进行全程督导记录治疗,全年共发现7例,治疗覆盖率达100%,规则治疗率达100%。为了确保对每一位确诊患者的治愈率和低耐药性,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在管理中的作用,我院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及时督导和访视,对督导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改正,切实落实督导治疗,并认真推行DOTS疗法,严格执行DOTS策略,切实遵循发现一例,治疗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控制结核病疫情的蔓延。

六、慢性病防治工作

今年,我院按照《正阳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在全乡范围内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实开展此项工作。一是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调查全乡慢性病患者,建立慢性病患者登记本及访视卡;二是为慢性病患者免费体检;三是大力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四是根据疾控中心要求对106名高血压患者、11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追踪治疗。通过以上措施,此项工作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七、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根据县疾控中心文件要求,我院春秋两季对全乡12所小学、幼儿园的学前儿童进行了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所有入学新生无漏种疫苗。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加强了我乡的免疫规划管理,提高了流动儿童的接种率,为全乡儿童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九、传染病知识宣传工作

今年,我院紧紧围绕“3.24”结核病宣传日、“4.25”计划免疫宣传日等活动开展了广泛的的社会宣传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利用板报横幅、宣传画、宣传单和宣传标语等形式,在全乡范围内深入广泛宣传,通过宣传,使我乡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了计划免疫和重点传染病的有关防治知识,知道了计划免疫的好处和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提高了群众自觉关心和参与计划免疫的积极性,提高了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使全乡儿童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十、监督、检查和督导工作

为了切实搞好我乡的防疫工作,我院成立督导小组,组织人力,定期对各村卫生所的防疫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督导。全年共督导4次,对每次各村督导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改正,并严格按照要求实行奖惩制度。落实我乡流动儿童多的问题。经常督促各村按时上报儿童资料,要求资料收集完整。

十一、疫苗的储存与管理

为了防止疫苗副反应的发生,我院加强了疫苗的运输与

储存,每次冷链运转及时做好计划,做好冰排的冷冻,并认真填写冰箱温湿度记录,今年5月,各村卫生所配备的冷藏包都已到位,并投入使用,各村卫生所都能严格按照要求使用疫苗。

十二、防疫网络信息管理工作

为了进一步搞好防疫微机管理的要求,儿童接种信息每次冷链运转后都能按照县疾控中心的要求进行录入,对各种报表能及时上报,对发现的传染病能第一时间上报到县疾控中心。上报及时率达到100%。准确率达到100%。

十三、存在的问题

1、我乡流动人口多,疾病防治工作不同程度存在薄弱环节。

2、3、梁庙乡卫生院

5.沙洋县2009年污染控制工作总结 篇五

2.下列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作用的是(d)。A.了解固定资产的放置地点和使用状况 B.发现是否存在未入账的固定资产 C.验证账面各项固定资产是否真实 D.了解固定资产是否属于单位所有

3.下列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原则的是(d)。A.综合预算原则 B.定员定额管理原则 C.优先保障原则 D.注重完整性原则

4.下列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工程项目监理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监理工程师(非总监理工程师)应主持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

B.监理工程师应验收批复施工单位测定的地面线,并作为工程计量的依据

C.总监理工程师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的复测报告后,应对复测结果进行审核和平行复测检查

D.监理工程师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合同工程开工报告后,应对合同工程的开工条件进行核查。具备开工条件的,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合同工程开工令,并报建设单位备案

5.下列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是(d)。A.职责分工控制 B.授权批准控制 C.维护保养制度 D.不定期盘点制度

6.下列有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控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行政事业单位要改变过去单纯的“零基预算法”的预算编制方法,以“基数+增长”为基础,采用综合的方法编制预算

B.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现预算目标,促进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C.支出预算的编制,要量入为出,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D.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一旦经过本单位预算管理决策机构集体决策审查、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上级预算管理部门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由预算编制部门下达各内部预算执行部门严格执行

7.下列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工程项目在立项时应考虑的风险是(d)。A.人为风险 B.经济风险 C.自然风险 D.法律风险

8.下列有关内部控制理论演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A.内部控制要素阶段提出内部控制结构具体包括三个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

B.内部控制源于内部牵制,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内部牵制阶段 C.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阶段的内部控制包括授权与批准制度、从事财务记录和审核与从事经营或财产保管职务分离的控制、财产的实物控制和内部审计 D.内部控制框架结构阶段,强调重视风险评估、信息沟通的控制作用 9.下列有关固定资产不相容岗位和职务分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A.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应职务分离 B.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审批与执行应职务分离 C.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应职务分离

D.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根据情况可以由同一人执行

10.下列有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b)。

A.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支出审核制度,加强支出审核控制,一切支出必须经审核无误后,方可办理结算

B.经费自给率是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满足经常性支出程度的指标,在计算该指标时,分子的各项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 C.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一经核定,部门和项目单位不得自行调整 D.人员支出预算可以按实际标准编制,也可按预算定额编制

11.下列属于库存现金控制中对挪用现金舞弊所采取的控制是(c)。A.将现金日记账中收入方记录日期与收款凭证上的制证日期进行核对,来查证出纳是否收到现金后未及时编制收款凭证并登记入账,从而挪用公款

B.单位现金收入和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以保证现金的安全 C.填制收款原始凭证(收据或发票)与收款的职责分开,由两个经手人分工办理 D.控制发票或收据的数量及编号,建立收据销号制度,监督收入款项入账 12.下列有关行政事业单位控制活动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是(a)。A.授权审批控制指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包括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 B.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大中型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设置总会计师。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不得设置与其职权重叠的副职 C.财产保护控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

D.一般情况下,以下这几类职务属于不相容职务:授权与执行;执行与审核;执行与记录;保管与记录;会计工作岗位分离等,但对于保管和清查可以由一人来执行,以便提高效率

13.下列有关固定资产控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由制造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填制固定资产移交使用验收单,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投入使用 B.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核算时不用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

C.对于一般固定资产采购,应由采购部门充分了解和掌握供应商情况,采取比质比价的办法确定供应商

D.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 14.下列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环境所包括的内容是(b)。A.操守和价值 B.风险识别

C.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D.组织结构及职权与责任的分配

15.单位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A.货币资金收付及保管只能由经过授权的出纳人员负责办理 B.现金总账和日记账均应由出纳人员登记

C.保管支票簿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支出账目和银行存款账目的调节

D.负责银行存款账目调节的人员与负责银行存款账目、现金账目、应收款项账目及应付款项账目的人员应当相互分离

二、多项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控制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有(bd)。

A.对需要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的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应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 B.财会部门也可以承担起固定资产管理的主体角色

C.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固定资产明细及标签,确保具备足够详细的信息,以便固定资产的有效识别与盘点

D.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移动可以根据需要直接进行,无须得到授权 2.下列有关针对现金支出业务采取的常见控制有(abcd)。

A.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审查现金支出原始凭证数量、单价、金额、合计等有无漏洞,签发日期有无疑点,审核无误后,签章批准方可办理现金收付记账凭证 B.主管会计或其指定审查人员审查现金支付有无真实完整的原始凭证 C.薪金的现金支出,应先由单位的人事部门编制薪金支付单,财务部门应根据人事部门主管签字同意的薪金支付单来提取和发放现金

D.单位现金收入和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以保证现金的安全 3.下列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控制意义的有(abcd)。A.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控制,是加强公益性资产的管理

B.与流动资产相比,固定资产的购置或取得,通常要花费较大的代价 C.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转的必要条件

D.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控制,是加强经营型国有资产管理 4.下列属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的有(abc)。A.确保现金及银行存款收付的适当和及时

B.确保现金及银行存款收付的合法、合理和正确 C.确保现金和银行存款记录的真实可靠 D.确保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安全与完整

5.下列有关其他货币资金具体项目控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cd)。A.外埠存款只能用于采购商品或材料支付款项,该账户除可提取少量现金用于差旅费外,一律通过银行转账,外埠采购账户只付不存,并不计利息 B.银行汇票的金额起点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定额本票,二是定额本票 C.银行汇票存款交存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外地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属尚未办理结算之前的票据存款 D.受理本票,应查明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是否为本收款人,印章以及不定额压数机金额是否清晰等

6.下列有关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招标前期的风险控制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有(acd)。A.向通过资格预审的合格投标人发售招标文件的发售时间最短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

B.投标人研究招标文件和踏勘现场后,如有疑问以书面形式提出,招标人与招标代理机构应以书面形式给予解答 C.资格预审采用的评分方法,一般是根据事先确定的评分标准,采用比较简单的百分制进行定向评分,对申请资格预审的公司作出一个综合评定,然后报送招标人

D.招标代理机构应严格按照法律之规定,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最短不得少于15日来安排开标时间

7.根据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目标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A.风险导向原则

B.不兼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C.成本效益原则

D.单位负责人责任原则

8.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的测算过程可分为(abcd)阶段。A.制定定额标准a B.审核基础数据

C.形成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 D.控制数下达

9.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控制的方法主要有(acbd)。A.预算管理组织控制 B.授权批准控制 C.预算工作岗位控制

D.内部报告控制和内部审计监督控制

10.下列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工程项目立项时的经济风险的有(bc)。A.资金筹措不力 B.通货膨胀幅度过大 C.宏观经济形势不利 D.恶劣的现场条件

11.下列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转移程序控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bc)。

A.对于重大固定资产的处置,应当采取集体合议审批制度,并建立集体审批记录机制

B.固定资产处置涉及产权变更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办理产权变更手续 C.固定资产的处置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或人员办理

D.固定资产处置价格应报经行政事业单位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批后确定 12.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包括的要素有(acd)。A.内部环境和内部监督 B.风险应对 C.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

13.行政事业单位在收入执行和调整中,主要的控制方法包括(abcd)。A.岗位分工控制 B.授权审批控制 C.会计核算控制 D.人员素质控制

14.下列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的有(bcd)。A.可比性

B.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合法合规 C.资产安全

D.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15.下列有关内部监督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d)。

A.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

B.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立有专门的内审部门,负责对各业务流程运行中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改进

C.内部控制运行的监控包括日常监控和特别监控,日常监控均要有工作底稿,需要编写审计报告,以供单位管理层审阅及制定应对措施

6.沙洋县2009年污染控制工作总结 篇六

(讨论稿)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建立规范有序的人才培养机制

和实施运行模式,培养一批适合工作需要、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来5年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中心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全市高层次医学人才建设批示精神,本着“重点培养和整体提高”的原则,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中心现有条件,加快人才培养进程,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整体水平和卫生检验监测水平,特制定本中心人才发展规划。

一、目的2003年疾控与监督体制改革以来,我中心一直将中心的人才培养、引进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几年来,共引进本科及硕士研究生31名,杜绝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疾控队伍。招聘研究生4名,自己培养研究生11名,使中心研究生(含在读)由改革初2人,达到目前15人;人员学历、职称结构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年龄有了一定的下降,使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不断专业化、年轻化、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逐步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既给疾病预防控制带来新的机遇,也给疾病预防控制提出了新的-1-

挑战。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是急慢性传染病疫情形势严峻。全市肝炎患病率仍居高不下,艾滋病性病患者成倍增长,痢疾和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在个别地区时有流行,新发生的传染病不断增多。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害日益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医学模式已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生理医学模式转变,一些危害严重的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病疾病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三是公共卫生问题日趋明显。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卫生、环境卫生等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环境污染、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时有发生。四是中心现有人员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还不够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疾控中心未来的发展。五是疾病控制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要求我们技术水平要不断发展,人才培训、队伍建设也要不断跟上。六是当前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因此,进一步加快我市疾控中心事业的发展,使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防病治病的要求相适应就显得尤为迫切。疾控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快中心人才培养工作。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人才为本的观念,不断加强我中心的队伍建设。采取培养、引进、提高、优化的人才战略,建立合理规范的人才培养制度和良好的人才使用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人才培养进程,以策应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三、总体目标

加强疾控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卫生检测检验技术为总体奋斗目标。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我中心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通过人才培养,要在某一些领域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引进新技术,带动学科和人员的发展,实现我市疾病预防控制跨入全省先进行列的工作目标。

四、具体目标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专业技术队伍,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本着“重点培养、整体提高”的原则,我中心在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检测与检验、公共卫生等方面重点培养3-5名学科带头人、10-15名青年业务骨干,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推进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

1、学科带头人和青年业务骨干: 在5年内培养3-5名学科带头人,10-15名青年业务骨干。

2、专项人才培养:针对中心某些比较薄弱的技术领域,进行专项人才培养。在外语、现场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管理学等方面有计划地培养5-6名专项人才。

3、研究生:在5年内培养和引进硕士研究生15-20名,使

硕士研究生的数量达到30名,适当培养和引进部分博士研究生,解决学历结构偏低的现象。

4、鼓励在职本科学历以下业务人员进行成人(学历)教育,逐步提高学历层次。

五、培养方式和渠道

1、在职研究生:根据中心的计划和确定的培养对象,选送到国家CDC或南京医科大学等院校脱产或在职攻读研究生。

2、脱产专项进修:根据个人外语实际水平,可选送国外疾控机构进行1-2月脱产专项进修;根据工作需要,可选送中国CDC、省CDC或其它省市CDC进行业务脱产进修,脱产进修时间3-6个月。

3、学习班培训:利用1周-1个月时间参加学习班进行培训。我中心按照国家卫生部、中国CDC和省CDC的要求,每年按排30人次参加专业培训学习。

4、科研项目:每年争取2项省预防医学课题和1项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参加省CDC课题2项;国际、国内发表的论文数每年有10%的增加,促进中心科研能力的提高,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5、继续医学教育。学科带头人、青年业务骨干每年开展1-2次专题讲座,介绍和汇报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学习收获。

6、在适度空编的原则下,每年招聘2-3名预防医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重点引进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职业卫生与环境卫

生、食品与营养等专业研究生。

六、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中心成立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根据人才发展规划每年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引进工作计划,并采取措施落实人才培养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政策支持。

2、管理制度:

学科带头人每年至少按排一个月的时间到上级CDC进修学习,5年内安排一次赴国外专项进修学习机会;青年业务骨干每年至少参加上级CDC业务学习培训2期,总时间不少于20天。

学科带头人、青年业务骨干每年至少完成1次继续教育讲座;每年进行1次学习进修的专题汇报;学科带头人每年有一项省市立项课题,青年业务骨干每年发表1篇学术论文。

学科带头人、青年业务骨干继续教育讲座和专题汇报、科研、学术论文列入个人年度考核,并与职称晋升、干部选拔挂钩。对学科带头人、青年业务骨干实行定向培养、动态管理和考核评估。

3、政策保障:中心鼓励学科带头人、青年业务骨干按培养规划和年度计划外出进修,支持职工报考研究生。外出进修或报考研究生必须经中心领导班子研究审批后方可执行。报考在职研究生者,在取得相应学历资质的情况下,报销全部学费,并给予将励,未取得学历资质者,学费由个人承担;外出进修者,必须取得该专业进修合格证书,否则,所产生的费用由个人负担。

4、经费投入:为保障人才培养顺利进行,中心每年按总支出5%的比例提取人才培养基金,用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我中心将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开展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一批适合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并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促进我市预防控制事业的长足发展。

淮安市疾病控制中心

7.沙洋县2009年污染控制工作总结 篇七

一、文史类本科:第一批为548分,第二批为507 分;

二、理工类本科:第一批为547分,第二批为505 分;

三、体育类本科:

1、体育(文)类:第一批为438分,第二批为390分;

2、体育(理)类:第一批为438分,第二批为390分; 体育专业成绩最低控制线为70分。

国家级体育竞赛优胜者、一级运动员和专业成绩85分以上者,文化成绩加50分,二级运动员和专业成绩80—84分者,文化成绩加20分。

四、艺术类本科:

1、艺术(文)类(美术、音乐): 第一批为356分,第二批为330分;

2、艺术(理)类(美术、音乐): 第一批为356分,第二批为328分;

3、舞蹈专业:

文科第一批为301分,第二批为279分; 理科第一批为301分,第二批为278分。

美术专业成绩最低控制线为200分,音乐(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成绩最低控制线为60分,舞蹈专业成绩最低控制线为58分。

五、第三批本科录取投档线 1.文史类:440分; 2.理工类:410分;

3.体育(文)类:352分,体育(理)类:328分;

体育专业成绩最低控制线为70分。国家级体育竞赛优胜者、一级运动员和专业成绩85分以上者,文化成绩加50分;二级运动员和专业成绩80—84分者,文化成绩加20分。4.艺术(文)类:286分,艺术(理)类:266分; 5.舞蹈(文)类:242分,舞蹈(理)类:225分;

8.沙洋县2009年污染控制工作总结 篇八

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龙政办〔2009〕9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制定的《2009年全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五月十一日

2009年度全市治理“餐桌污染” 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2009年度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9〕68号)的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的深入开展,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2009年全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健全地方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有关部门按照分工各负其责的监管体系。坚持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依法整顿,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治理和专项整顿,强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的全程监管,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检测预警、企业信用、法制保障、宣传教育“七大”体系,使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行业自律显著加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稳步提高,其中:

1、畜牧业产品:全市县城以上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率达100%,实行定点屠宰的乡镇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95%以上;实行牲畜定点屠宰区域的牛、羊定点屠宰率均达到90%以上;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瘦肉精”100%监管,各县(市、区)的屠宰场“瘦肉精”100%监管,产销环节生猪“瘦肉精”的阳性率控制在0.5%以内;鱼粉、豆粕等蛋白原料的生产企业、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100%监管,查获的假劣饲料100%销毁;莱克多巴胺和禽类(鸡、鸭)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残留及鲜牛奶抗生素抽检超标率均控制在1%以内;猪、牛、羊肉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生鲜乳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达100%。

2、种植业产品: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产销环节蔬菜农药残留抽检不合格率控制在4%以内;蔬菜重金属残留市场抽检不合格率控制在5%以内;主产区生产环节茶叶农药残留、主要水果(时令鲜果)农药残留市场抽检不合格率均控制在3%以内。

3、水产品:城区的水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主要水产品养殖环节药物残留抽检超标率控制在3.5%以内,阳性样品追溯结案率达100%;上市水产品及水发产品甲醛抽检超标率控制在1%以内。

4、饮用水:市、县城区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水质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二次供水4项常规指标(余氯、浊度、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市场卫生指标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推进新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解决15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5、加工食品:酱油、食醋、鱼露、豆腐等豆制品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均达96%以上;粮食复制品(挂面、线面、粉干)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大米、食用油黄曲霉毒素B1市场抽检超标率分别控制在2%和1%以内,食用油过氧化值、酸价市场抽检超标率分别控制在3%以内;小麦粉增白剂等各种添加剂市场抽检合格率、肉蛋乳再制品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均达98%以上;罐头、糕点、饮料、酒类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均达91%以上。

6、餐饮业:餐馆(酒家、酒楼、酒店等)、小吃店、快餐店、企事业和学校食堂及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基本达到《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要求;县城以上城区餐饮单位、集体食堂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县城以上城区无证经营的餐饮单位和集体食堂做到发现一家查处一家;继续完善集体食堂和县城以上城区餐饮单位的台帐验收制度,对餐饮业使用病死畜禽肉及其制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查处率达100%;集中式餐具消毒服务企业的餐具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

7、流通领域:通过加强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做到县城以上城区的市场、超市100%建立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取缔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县城以上城区无照经营小食杂店、食品小摊点,农村食品市场执法检查力度加大,实现食品市场秩序好转,确保人民群众放心安全消费。

三、工作措施

(一)治理畜牧业产品污染

由市经贸委承办,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协办。主要措施:

1、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进一步加大对畜禽饲养场(户)监管力度,督促饲养场(户)建立染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健全和完善档案制度,依法打击和查处饲养场(户)与不法商贩相互勾结非法交易病死畜禽的行为。

2、由市经贸委负责,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配合,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和病死猪病害猪肉非法交易专项整治行动,突出重点区域开展执法检查,依法取缔非法屠宰窝点和经营网络,严厉查处私屠滥宰特别是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病害畜禽及其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3、由市经贸委负责,市财政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各县(市、区)政府配合,推进并完成全市县城牲畜定点屠宰厂(场)改造建设工作;继续加快推进县城以上城区实行“集中检疫屠宰、白条禽肉上市”工作,打击使用松香、沥青给禽类脱毛行为。

4、由市经贸委负责,进一步加大对牲畜定点屠宰场点的监督力度,督促健全牲畜进场验收交接登记、活畜检疫、肉品品质检验、肉品销售台帐、病死猪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开展不定期检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确保所有定点屠宰厂场点100%派驻动物卫生监督人员,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查验产地检疫证明,监督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确保肉品上市质量安全。

5、由市经贸委负责,市财政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环保局配合,继续抓好城市无公害规模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新增和调整一批城市生猪、畜禽、蔬菜生产基地,开展无公害畜禽养殖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生产企业人员的管理水平。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开展禁用药品及化合物的专项执法检查,整顿规范畜禽兽药使用行为,打击畜禽养殖使用违禁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兽药的行为。

6、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宣传贯彻《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组织开展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范围内继续清理整顿奶站,严格实行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制度,依法规范生鲜乳收购站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在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环节添加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并追溯非法食品添加物生产和销售源头,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依法进行查处。

7、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加快推进奶畜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奶畜养殖环节的监督指导,加强对奶牛养殖场养殖档案的监督检查,规范投入品使用和登记管理。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开展鲜牛奶三聚氰胺抽检,市卫生局负责开展鲜牛奶抗生素(青霉素)药物残留抽检,确保牛奶安全卫生。

8、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加强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抓好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开展对大中型饲料生产企业的专项监督检查,督促饲料生产企业严格建立质量监管追溯体系,严厉打击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违法行为,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生产企业,实现对鱼粉、豆粕等蛋白原料生产企业100%监管,对查获的含有违禁添加物的饲料产品100%销毁,保障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

9、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开展产销环节生猪“瘦肉精”和莱克多巴胺抽检,全年抽取生猪养殖场和屠宰场200份生猪尿样,做到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瘦肉精”监管100%,各县(市、区)的屠宰场“瘦肉精”监管100%,“瘦肉精”的阳性率控制在0.5%以内;加强禽肉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和蜂产品中抗生素药物残留的监督检查力度,做到禽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残留超标率控制在1%以内,打击禽畜养殖环节使用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

10、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组织开展春秋两季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等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强化产地检疫申报制度,完善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严防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畜禽产品流入市场,从源头上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基本完成省际动检站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省际间动物及其产品流通的检疫监督,防止外来疫病传入。

11、由市质监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市工商局、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抓好肉制品加工企业(市质监局负责)和肉品冷藏企业(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的监管,开展对肉制品加工企业和肉品冷藏企业执法检查,督促完善台帐、检查肉品检疫检验证明等管理制度,严厉查处肉品冷藏、加工企业储藏和使用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肉品、非法入境肉类产品特别是病死肉的违法行为。

(二)治理种植业产品污染

由市农业局承办,市经贸委、市卫生局、市粮食局、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供销社协办。主要措施:

1、由市农业局负责,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控,按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产地环境评价准则》开展2-3次土壤、农田灌溉水监测等,健全监测档案,完善全市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查处重大农产品产地污染案件。

2、由市农业局负责,大力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新(续)建茶、果、粮和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鼓励、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积极采用良好农业规范,安排支农专项资金扶持GAP标准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和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出口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和GAP认证及推广工作,进一步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

3、由市农业局负责,加强农资市场巡查,强化农资日常监管,检查农药、化肥特别是禁用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情况,查处违法生产经营甲胺磷等5种禁用高毒农药、普通农药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和违法违规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的行为。集中执法力量组织开展全市农资打假护农行动,开展全市春季农资打假保春耕和秋冬季农资打假促增收专项行动,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

4、由市农业局负责,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蔬菜、茶叶、蘑菇等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蔬菜、茶叶检测农药残留,蘑菇检测荧光增白剂;开展春节前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各县(市、区)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抽检30个以上的蔬菜样品。市卫生局负责,开展流通环节蔬菜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残留、主要水果(时令鲜果)农药残留实验室抽检工作,市农业局负责流通环节蔬菜农残的快速检测工作。市农业局负责开展茶园禁用农药的监测普查工作,做好茶叶质量的检测跟踪工作,进行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掌握茶叶质量安全卫生动态。

5、由市农业局负责,强化对蘑菇滥用荧光增白剂违法行为的整治,在蘑菇主产区的收购点、各县(市、区)农贸市场进行抽检,严厉打击违法使用荧光增白剂的行为,确保蘑菇产品质量安全。

6、由市农业局负责,继续组织开展新农药示范推广工作,在上杭建立新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示范区并建立2个核心示范点,建立农药示范样板田,全市辐射推广面积30万亩。全年开展新农药使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用药水平,减少农药用量和环境污染。

7、由市农业局负责,市供销社配合,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活动,开展现场咨询活动,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农户科学合理用肥用药,推广植物保护新技术;组织开展“海西新农村——大蓬车”巡回服务活动,请农业科技专家进行现场咨询,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知识;开展茶叶安全生产指导和科技咨询服务工作,指导茶农安全施药,科学防治病虫害,建立茶园种植管理可追溯制度,建设高标准无公害茶园,配合主产县茶叶管理部门抓好源头治理工作。

(三)治理水产品污染

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承办,市卫生局、市工商局、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协办。主要措施:

1、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加强水产养殖环节投入品使用的监管,以健康养殖示范场、出口原料备案基地、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企业和水产苗种生产企业等单位为重点,结合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渔药、饲料等投入品情况排查和监管执法,规范生产、用药和销售记录,严厉打击养殖环节(特别是苗种生产阶段)违规使用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

2、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开展水产品产销环节药物残留抽检,城区水产品批发市场全部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继续做好织纹螺安全食用预警预报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继续推动市县两级水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的检查指导,抓好县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要求,进一步完善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4、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继续加强渔业标准化工作,巩固和深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级渔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省级渔业标准示范区建设。

5、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继续推进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全年完成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0.2万亩、产品认证14个,监管抽检21家以上获证水产品生产企业。

6、由市工商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卫生局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水产品及水发制品浸泡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市卫生局定期开展水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生鲜超市的水产品及水发制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市工商局负责开展流动检测,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工商局分别负责打击和查处生产、流通环节的违法经营行为。

(四)治理饮用水污染

由市建设局、市卫生局、市质监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承办。主要措施:

1、由市环保局负责,继续组织和指导各县(市、区)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县政府所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并组织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整治。

2、由市环保局负责,结合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继续组织全市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对省政府已批准设立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破坏饮用水源地的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3、由市建设局负责,认真贯彻《福建省城镇供水企业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快实施自来水厂技改工程,组织开展城市供水水质督查,加强供水水质检测人员培训工作,确保市政供水安全卫生。加快推行直供水,防止供水二次污染。

4、由市建设局负责,市卫生局配合,组织有关单位定期检查县城以上城区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状况,督促街道居委会、社区业委会、物业管理等单位定期开展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和水质检测。

5、由市卫生局负责,强化全市瓶(桶)装水生产企业卫生许可管理,开展流通环节瓶装饮用水卫生指标抽检。由市质监局负责,加强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监管,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提供企业生产必备条件。

6、由市水利局负责,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配合,按照《福建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组织实施新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解决15万以上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研究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机制与建后管理等政策,加快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

7、由市卫生局负责,市建设局、水利局、环保局配合,进一步完善全市城乡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网,继续开展城乡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监测。

(五)治理加工食品污染

由市质监局承办,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粮食局、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协办。主要措施:

1、由市质监局负责,加强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监测,加快建立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做到对质量安全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对系统性的质量安全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加快建立统一的风险预警平台,形成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完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组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由市质监局负责,继续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关,取缔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非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确保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完全满足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必备条件。加强日常监管,强化巡查、强制检验、定期抽查、年审、执法检查和回访等措施,依法查处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和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违法行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加强对取得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加工食品小作坊的监督管理,开展加工食品小作坊集中整治。

3、由市质监局负责,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打击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违法行为,以新罗区花生、长汀腐竹、连城地瓜干为重点,整治超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加强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管,查处研制、生产、销售非法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4、由市质监局负责,市工商局配合,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组织开展全市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及时向社会公布质量安全存在严重问题的产品名单,强制不合格产品下架召回,监督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整改到位,对屡查屡犯的生产加工企业立案查处。

5、由市经贸委负责,市工商局配合,推进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和酒类批发使用随附单制度,开展流通环节酒类商品质量抽检,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规范酒类流通秩序,各县(市、区)酒类批发市场、大中型超市基本执行酒类销售使用随附单制度。由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做好进口酒检验检疫和后续监管工作,保证进口酒质量安全。

6、由市粮食局负责,加强对系统内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粮食复制品加工企业的监管,定期开展收购、储存、加工活动中的粮食质量状况和原粮卫生抽查和监测。

7、由市粮食局负责,督促储备粮承储企业执行储备粮入库、出库品质质量检测制度和定期质量检验制度,政策性用粮经营企业(军供)执行质量批检制度,抓好储备粮、政策性用粮的卫生质量监管。

(六)治理餐饮业食品污染

由市卫生局承办,市经贸委、市教育局、市工商局、龙岩车务段协办。主要措施:

1、由市卫生局负责,加强餐饮消费监管,开展餐饮市场食品安全卫生专项检查,重点整顿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查处餐饮单位无证经营行为,严厉查处采购和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不合格奶及其制品、工业用盐等违法行为,督促餐饮经营单位做到食品、用具生熟分开,预防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由市卫生局负责,加强对餐饮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加大日常巡查,开展专项监督抽检,督促餐饮单位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食品添加剂目录、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使用,并做好进货、领取和使用的记录,查处使用非食用物质和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加工食物的违法行为。

3、由市卫生局负责,继续推进县城以上城区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全面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进一步规范餐饮业索证索票、进货验收等制度,督促县以上城区餐饮单位和集体食堂建立健全原辅料采购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台帐登记、食品留样、不合格原辅料销毁等制度。加强农村餐饮业和学校食堂监管,督促完善设施,改善卫生条件,防控食物中毒事件。

4、由市卫生局、市教育局负责,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完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定期培训学校卫生监督人员,开展联合监督检查,预防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5、由市卫生局负责,加强对集中式餐饮具消毒服务企业的监管,开展集中式餐具消毒服务企业卫生专项整治,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餐饮业使用餐饮具卫生质量的监督抽检,公布抽检结果,保障消毒餐饮具的卫生安全。

6、由市卫生局负责,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和冷饮食用冰安全卫生的监督检查力度,开展专项监督抽检,并公布抽查结果,督促经营业主健全食品安全卫生制度,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7、由龙岩车务段负责,加强铁路辖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落实旅客列车食品和餐料的采购、保管、加工、销售环节管理,强化日常食品卫生监管,加大元旦、春节、春运及暑假期间列车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力度,提高铁路站区、列车食品卫生安全水平,保证旅客消费安全。

(七)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

由市工商局承办,市经贸委、市卫生局、市建设局(负责城市流动摊贩城管执法)、市质监局、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协办。主要措施:

1、由市工商局负责,认真贯彻落实工商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规章,进一步健全流通环节监管执法、经营主体准入、市场巡查、信用分类监管、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完善食品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推进长效监管机制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2、由市工商局负责,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专项执法检查,全面清理和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依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食品市场开办者和食品经营者食品质量安全责任,规范食品经营行为。

3、由市工商局负责,督促食品市场开办者和食品经营者进一步健全进货查验、经营台帐、索证索票、检验检测、质量承诺和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推进食品批发企业实行电子进销台账管理制度,抓好食品违法案件的查处,曝光典型违法案件,维护食品市场经营秩序。

4、由市工商局负责,组织开展奶制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突出重点市场、重点区域和重点奶制品销售者,查验购入奶制品三聚氰胺限量值检验合格的报告和标识,严格监督奶制品销售者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严格规范经营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奶制品市场秩序。

5、由市工商局负责,组织开展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执法检查,监督流通环节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经营者进行自查自纠,并对重点食品、重点区域和重点食品经营者适时开展集中检查行动,依法严厉查处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以及违法销售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6、由市工商局负责,组织开展重点食品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专项执法检查,突出消费量大、消费者申诉举报多及日常生活必需的食品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加强对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7、由市工商局负责,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以农村集市和食品店为重点,突出食用植物油、奶制品、副食品、烟、酒、糕点、调味品、儿童食品等农民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种,重点检查消费者举报多的的食品,加大对销售不合格食品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

8、由市工商局负责,继续抓好全省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针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必需、销售量大和消费者投诉多的食品,依法加大抽查力度,按有关规定发布质量信息和消费警示,并根据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测的结果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不同情况及时组织实施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工作。

9、由市工商局、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卫生局按照职责分工共同负责,加强对流通环节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开展对大型商场、超市和洋餐饮店进口食品专项检查,检查进口食品有无国家检验检疫局的进出口CIQ标志、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和中文食品标签,打击食品非法进口行为,保障进口食品质量安全。

10、由市工商局负责,市经贸委、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卫生局配合,加强肉品市场监管,严格实行城区主要集贸市场和生鲜超市肉品销售“两证”(动物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合格证)公示制度,重点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销售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违法行为的查处,禁止未经检验检疫的肉品上市销售。

11、由市工商局负责,市卫生局、市经贸委、市公安局、市质监局配合开展上市牛肉灌水问题专项整治,打击上市牛肉灌水行为,并据此追根溯源,加强肉牛屠宰管理,净化肉品市场。

(八)其他有关工作

1、由市发改委、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质监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环保局、市粮食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供销合作社等部门共同负责,市食安办、市财政局配合,按照《福建省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检验检测体系(2006—2008)建设发展规划》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部门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检验检测项目,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

2、由市经贸委、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建设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龙岩车务段及各县(市、区)政府负责,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7〕115号)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在建设食品安全信用平台、开展信用信息归集与披露、制定部门监管对象食品安全信用基础数据标准及格式和行业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评价标准、实施信用分类管理、开展诚信宣传教育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加快完成工作任务,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3、由市卫生局牵头,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粮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负责,抓紧颁布和实施《龙岩市食品污染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市卫生局负责开展全市化学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依照法定监管职责开展食品安全专项调查工作,上述其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开展相应领域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加强部门协作和监测信息交流,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市食品安全监测数据库,推进食品安全检测预警体系建设。

4、由市卫生局牵头,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粮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负责,组建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抓紧制定食品中主要危害因子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和准则,启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工作,及时发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5、由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进一步加强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积极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开展进口食品安全整顿,实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监控计划和出口食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控,对高风险肉类、水产品、奶制品等食品实行重点监控,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不合格进口食品,保证进口食品安全卫生。全面清查出口食品原料基地和获得卫生注册登记资格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依法严厉打击和食品非法出口行为。

6、由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申请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研究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补助资金、低毒低残留农药补助资金、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基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救济资金,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资金保障。

7、由市农业局负责,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经贸委、市环保局配合,继续开展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强对获证农产品的后续监管,加强认证标识管理,引导与鼓励认证企业使用认证农产品防伪标志,查处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的行为。

8、由市经贸委负责,加强“早餐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早餐配送中心和经销网点建设,扩大“早餐工程”覆盖面;开展集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建设让人民群众放心便利的食品交易场所;继续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连锁经营农家店在乡镇村的覆盖面,增加统一配送品种,提高农村食品质量。

9、由市质监局负责进一步抓好乡镇食品安全协管员制度建设,加强协管员相关工作培训和考核,做到全市每一个乡镇至少聘用一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市工商局负责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继续推进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建设,推进12315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农村,加强消委会分会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全覆盖。

10、由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交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龙岩车务段负责,按照国家商务部等13个部门要求,继续开展“三绿工程”活动,推动绿色市场建设,保障绿色通道畅通,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推进“三绿工程”工作的深入开展。

11、由市食安办会同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有关县(市、区)政府配合,研究开展食品安全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适时提出推行食品安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和食品安全综合执法试点工作方案意见,报市政府研究后按有关规定上报省政府审批。

12、由市卫生局负责,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配合,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管,打击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查处违规生产经营保健品和伪造、冒用保健品标签标识的行为。严查以公益讲座、免费体检、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形式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整治宣传普通食品功能疗效、夸大宣传保健食品功能的行为。

13、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加强食品安全应急保障基础建设,健全完善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处置、保障等相关制度,组织开展全市应急专业知识培训,做好重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提高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14、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食品安全工作,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等宣传教育活动,印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食品安全系列宣传资料,办好“龙岩食品安全网”,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社会监督意识。由市教育局负责,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

15、由市工商局负责,市消委会承办,市经贸委、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协办,组织开展“提振消费信心,扩展乳业市场,促进农民增收,落实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消费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编写乳制品科学消费知识读本,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客观的乳制品信息,引导和促进乳制品消费。

16、由市财政局负责,落实市直有关部门市级年度治理工作经费,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统筹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保证食品安全有关执法监督和检验检测等工作经费。由市食安办负责,按照市政府年度治理工作方案和市级年度治理经费安排,提出年度重点治理项目资金使用计划,会同市财政局联合下达。市直有关部门的治理工作,由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结合本工作方案自行部署,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并将部署和资金投入情况报市食安办备案。

17、由市经贸委负责加强督查和评估工作,组织开展对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治理工作的专项督查和统计评价,对食品安全工作扎实、效果显著的地区给予鼓励,对食品安全问题突出、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地区通报批评。组织做好年度省对我市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情况检查的迎检工作。

18、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和追溯制度;督促企业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落实完善食品检验合格出厂制度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

19、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各项监管制度,对不合格食品坚决下架、退市责令企业召回;强化行政执法,落实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执法,纠正执法监管中不作为、不到位和乱作为问题;健全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快速通报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查处食品安全重大案件。

20、由各县(市、区)政府对本地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负责本辖区治理“餐桌污染”工作。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际制订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调配力量,加大经费投入,定期评估分析本地的食品安全状况,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订相应监控措施,落实并加强监督检查,杜绝出现重大事故,促进当地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各县(市、区)政府年度治理工作方案须报市食安办(市经贸委)备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经济社会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贯彻省委、省政府“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明确分工,加大投入,把这项工作中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不断强化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成效性,推动食品安全工作跃上新台阶。

(二)增强部门合力

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牵涉面广,涉及部门多。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合作,形成合力。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互相交流治理建设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互相提供查处案件的各类线索,产销联手打击各类违法行为;要相互提供技术支持,实现资源共享,特别在检测设备、检测技术等方面要通过资源整合,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能力;要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对于在监管中存在的职能交叉现象,各相关部门要相互合作,力戒推诿扯皮,确保监管到位。

(三)构建长效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清醒认识食品安全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努力构建保障工作的长效机制。要重抓源头治理,规范源头种养行为和食品加工行为,提高生产源头的规模化、组织化、无公害化、标准化水平;要重抓案件处理,严肃追究各环节的食品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努力提高生产经营业主的自律意识;要重抓日常管理,切实做好日常检测把关,日常执法巡查,日常工作推进;要重抓群众参与,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倡导绿色消费,杜绝有害低劣食品的生存空间,形成群防群治的有效氛围。

(四)抓好进度督查

各级各单位要根据承担治理工作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人,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序时进度,开展阶段性回头看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市食安办要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督查工作,检查各级各单位在资金保证、人员到位,措施保障,舆论宣传等方面的情况,实事求是开展评估,对于工作不到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实施效能告诫,追究行政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努力完成食品监管的各项任务,为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作出贡献。

【沙洋县2009年污染控制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洋县槐树关镇槐树关村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做法08-28

上一篇:《认识线段》小学数学第三册优秀教案下一篇:教研室主任聘任职责考核办法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