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植树环保的作文

2024-08-31

三年级植树环保的作文(14篇)

1.三年级植树环保的作文 篇一

【植树节作文】三年级关于植树节的作文5篇

1、从植树节想起 |

2、植树节到了 |

3、大家一起去植树 |

4、又到一年植树时 |

5、植树还要爱树

植树节作文:从植树节想起

今天是植树节,国家为什么要设立植树节呢?我带着一个大大的问号去请教老师。老师耐心地告诉我:因为植物是制造氧气的专家,它会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变成许多对人体有用的物质。据科学家计算,全球的植物可以产生好几亿吨的有机食物。这些有机食物能使万物充满生机,使花儿开放,使鸟儿欢唱,让人们昂首阔步过上高质量的生活。老师又说:大树还是生态环境勇敢的维护者,它用那神奇的本领制服污染和噪音,净化了空气你也可以投稿,为我们带来了健康。

听了老师的话,我回家后亲手栽了一棵小树苗,为植树节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植树节作文:植树节到了

今天是3月12日植树节。早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和风习习。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操场边上植树

同学们先挖了一个大坑你也可以投稿,把一根小树苗小心翼翼地插在坑里,然后给小树苗培土,最后把水慢慢地倒进土里。小树苗喝饱了水,在微风的吹拂下,好像在说:谢谢你们的栽培,我一定要长成参天大树。同学们干的热火朝天,个个累得气喘吁吁。虽然我们很疲惫,但是我们在植树这项集体活动中得到了快乐。

植树节作文:大家一起去植树

天,我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去山上植树。

到了山上,我们分工合作。小明挖坑,小兰去找小树苗,我和小芳去河边挑水。我们把水挑回来的时候,小兰也把树苗给找回来了,小明的坑也挖好了。我们把树苗芳放在坑里,盖上土,然后浇上水。大家干得可高兴呢!

我们擦着汗唱着歌回家了。

植树节作文:又到一年植树时 三月,阳光明媚,和风习习,正是植树的好时节。我们柯岩中心小学的小记者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柯岩风景区,参加植树活动。

一到景区的指定地点,同学们领过树苗和工具,就分组干开了,场地上立刻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同学们个个干劲十足,像小老虎似的。可是,土太硬了,我们的铁铲怎么也刨不出坑来。怎么办呢?还是小胖子付江楠有办法,只见他先往地上倒了一桶水。那水往土里渗,立马没了踪影。紧接着,他又抡起铁铲往那湿土里挖。嘿,一个坑就这样挖好了。这办法课真不错!紧接着,大家放苗、培土、浇水。哈哈,第一棵小树就这样完工了。转身瞧瞧旁边其他小组的同学,也都干得差不多了。望着在春风中挺立的小树苗,同学们别提又多激动了!

虽然,到这次植树活动结束时,同学们都感到挺累的,但想到这棵小树苗,有一天终会长大,到那时,就可以为人们遮风挡雨,我们都感到一种由衷的满足,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植树节作文:植树还要爱树

植树的好处可多啦。树长大了,树叶不仅可以给人们遮阴,可以使空气清新,还可以减弱噪音。树干可以用来盖房子,做家具和造纸。在街道和住宅旁植树,还可以洁净空气和美化环境。

但是,植树还要爱树,才能保证种一棵活一棵。

刚种下去的小树特别需要水,如果很长时间不下雨,或者小树周围的土地非常干,那么每天都要浇水,一直浇到幼苗成活。树根是树木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人们常说,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这个道理。新栽的小树根扎的不深,如果经常摇晃,新长出来的细根很容易折断,树根吸收不到水分,树就会枯死。树怕剥皮,就是因为树皮里有许多输送营养的小管,如果把树皮剥了,树得不到养料就会死的。树皮破了,细菌浸入全身,树也会得病。另外,新栽的小树比较娇气,不能折断它的枝干,如果把主干弄断了,树就会生出许多侧枝。这样的树既不好看,又不能成材。

2.三年级植树环保的作文 篇二

一、收集材料, 让学生有话可写

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是没有东西可写, 搜肠刮肚也挤不出点东西来, 正如俗话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 一个人头脑中储存的东西少, 生活素材过于单薄, 要写好作文也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学生年纪小、知识面窄这些客观因素的束缚, 促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要多想些办法进行教学。

首先, 积累材料, 让学生从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撷取, 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如三年级上册课文园地一, 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在教学中, 我结合综合性学习,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整理自己的房间、学煮面条、和小伙伴捉迷藏、画图画……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 我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做一些喜爱的游戏、活动。通过这些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兴趣的话题记录下来。我就以此为契机, 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要求边记录边整理资料, 准备和同学交流。让学生在玩中学写, 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也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空间, 充实了学生的习作素材, 习作训练充满轻松愉快的气氛, 使学生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带领学生到自然界去观察、感受、体悟, 启迪学生捕捉文思, 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要时常带领学生进入生活的五彩世界, 在亲身体验中有所感受。如三年级下册课文园地一, 写家乡的景物。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是到处存在的, 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在习作前, 我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附近的公园、景区……游玩, 用相机、小册记下自己觉得美的景物。因为有家长的指点, 学生的观察显得有目的性。当然, 作为老师, 我也没闲着, 用相机拍摄、录制景物, 再制作成课件。在习作指导时, 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素材, 又有课件的辅助, 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就下笔如有神了。这样, 既可避免作文课的单调、枯燥, 又能使学生逐步做到“我手写我口”。既让学生积累了素材, 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还发展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二、发挥榜样作用, 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

现在的小学生, 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由于生活阅历较为浅薄, 看问题较为片面, 缺乏深思熟虑, 遇事总是争强好胜, 决不服输, 你好我要比你棒, 于是我就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树立典型, 设立展示台, 印发优秀习作, 借助竞争机制,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作文教学中, 每一次写完作文, 我都会让学生互相传阅讨论, 组织学生点评, 从中推荐一些作文, 让他们认真抄写并贴在展示台上。由同学先评, 好的作文要写出简单的评语,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看法, 写一写评论, 大多学生从习作者字写得怎么样、语句是否通顺等方面去谈, 但也有些学生涉及其他内容。据此, 我再作详细评讲, 肯定他们的成绩, 于是, 好的作文就这样被学生基本确立了, 习作被选的学生很高兴, 他们看到展示台上有自己的习作, 心里增加了自豪感。没被选上的学生, 先是羡慕, 后来也想上榜, 那种欲望是十分强烈的, 学生都盼望着上作文课。可见, 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来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 这条路径是可取的。

三、参与生活、阅读, 扩大写作空间

学生的生活方式是十分单调的, 几乎是“两点一线”, 生活在这种封闭的圈子里, 是激发不出学生的写作热情的。三年级下册课文园地五, 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在习作教学前, 我就引导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 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还让学生从《智慧背囊》中找出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做好摘录, 让学生把相关的素材读给父母听, 并请父母提出意见。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教学中, 我还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和阅读中接触的相关文章。大部分学生都能把事件有条理、具体地写出来。有的学生还想到爸爸妈妈每天要上班, 回家要做这么多的家务, 还要关心爱护自己, 是多么辛苦啊。表示今后要努力学习, 帮做家务, 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正是从亲身的体验中去获得这一感受的。可见, 引导学生五官开放, 心怀激荡地感受, 在一个情、声、色、味俱全的世界里获取种种形象, 从而来丰富感受, 强化感受,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提高写作能力。

教写作文就如同教做一道好菜, 必须有充分的材料准备, 对用餐人的喜好和菜色的属性有所了解之后, 再按照各种材料的入锅先后顺序和时间控制, 最后再加以装盘, 才能做出一道精致味美的好菜。总之, 作文教学要积极、有序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 积累材料, 培养他们善于体悟自己天真心灵中激起的波澜和吹皱的涟漪, 捕捉自己稍纵即逝的闪光的跳动, 激发起写作热情。

参考文献

3.三年级植树环保的作文 篇三

1.少开车,多骑车。

现在人人家的条件都好了,都买的起车了,现在车也方便,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车尾排除的黑烟,以前的天空是纯蓝色的,而现在呢,再也回不到以前了,都是带点黑色天空。每次堵车都要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几天。开车时间长的时候小拇指和食指都会麻痹。而骑车呢?那好处就多了,骑车可以锻炼身体让骨骼舒服,还可以保护环境。

2.多中绿色的植物

每到植树节的时候希望大家都种上一棵树,绿化绿化环境,让城市没有那么多的废气,而是绿色的空气,闻起来让人非常舒服的,那么以后城市的空气也就越来越好了。

3.扔垃圾入箱。

4.植树作文三年级 篇四

我们顺着路边的指示牌来到了植树点,只见公路两旁已停满了车辆,人山人海,好不热闹,他们都是赶在新年第一天来植树的。再看植树场地,已经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在划分好的区域里植树了,有的正在植香樟,有的在植银杏树,还有的在植枫香树……

我赶紧拉着爸爸去挑了一棵粗壮的香樟树苗,扛上铁锹,来到规定的地方挖起坑来。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把铁锹插进土里,用脚把铁锹用力踩下去,再把铁锹柄往下压,就把土铲起来了。可是我的力气太小,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的了,我只好让爸爸来挖。坑挖好后,我在一旁扶着树苗,爸爸负责给树培土,妈妈忙着给我们拍照。树栽好了,我细心地在小树周围浇了一些水,感觉小树更加精神了。小树在微风中点着头,仿佛在说:“谢谢你们!”

5.植树三年级作文 篇五

这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我和我的植物朋友”——踏春植树活动。

我和爸爸来到植树地点,在主办方处领取了植树用的铲子、水桶和一颗小树苗。爸爸拿着铲子,我一手拿着水桶,一手拿着小树苗来到了指定的植树区。接着我们要开始植树了,爸爸双手握着铲子,弯着腰开始挖树坑了,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树坑挖好了。我把小树苗小心翼翼地放在树坑里,扶正树苗后,爸爸用铲子往树坑里填土。小树栽好了,我往后走了几步,仔细看了看,小树有一点斜,我连忙对爸爸说:“爸爸,小树有点斜,快把它扶正!”爸爸听后,赶紧把小树苗左右摆弄了一下,小树苗就站正了。最后我用水桶给小树苗喝了两桶水。为了让树苗健康成长,我写了一张寄语卡片:希望你快快成长,长成参天大树。

一棵绿油油的小树就栽好了,它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我和爸爸对视了一下,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6.三年级植树环保的作文 篇六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教学探索,想象空间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作文, 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 因此有很多学生便对作文心生畏惧。为了让学生爱上写作, 喜欢上作文,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能在作文的世界里遨游。

一、鼓励学生有多种想法

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中提到: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作文, 未免会想“我要怎么写?我这样写对不对?”脑海中会一直想着老师对大家的作文要求, 从而限制了自己的想法。殊不知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要求只是一个大概范围而已, 并不是一定要学生遵从老师的要求、想法。因此, 在教学中不妨对学生多鼓励, 鼓励其发散思维, 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一次以自我介绍为主题的习作课上, 我先让学生自行交流, 然后上台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刚开始, 学生说出的想法几乎和我给出的范文差不多, 都说自己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性格开朗活泼、很粗心马虎等, 千篇一律, 让人觉得毫无特色。于是我提醒同学们:“这世上只有一个‘我’, 这个‘我’是与众不同的。因此大家能不拘形式地写下一个真实的自己, 表现自己的新奇有趣就可以了。”接着一些学生就开始寻找自己的特点, 说说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了:有的说自己长得很特别, 扁扁的头像是火柴人, 自己很喜欢这样有特色的自己;有的说自己很自恋, 最喜欢唱歌给别人听, 是个名副其实的麦霸;还有的说自己不走寻常路, 别人写信给爸爸、妈妈, 他却喜欢写信给大树、小鸟, 尽管知道它们都收不到, 但是写起来却停不下笔……孩子们越说越有趣, 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形象就在我们的眼前。我还适时地肯定和鼓励他们继续说下去。在一个个有特色同学的引领下, 全班同学也逐渐放开自己想象的空间, 从自己的外表、喜好、性格、脾气、优点等方面介绍自己。那节课后, 学生的习作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二、肯定学生的想法, 树立写作信心

新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因此, 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一些学生很有想法, 但往往不够自信, 以至于不敢想象, 不敢下笔写作。为此, 我先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 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在一次童话作文课上, 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并说明自己喜欢这篇童话故事的原因。然后再利用课间展示动画人物、动物等可爱形象, 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编撰故事。刚开始他们不敢动嘴说, 只是根据老师给的范例说了一些差不多内容的对话。于是我开始提示他们:“想象是没有正确答案的, 你想怎么想、怎么说都可以。只要你们的想和说都符合注意要求即可。”这时候学生兴奋起来了, 他们觉得没有“正确答案”的想象实在是太好了。他们开始围绕乐于助人、刻苦学习、孝敬老人等主题讨论起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想象思维得到充分引发和锻炼, 写作兴趣也提高了, 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注重作文评讲课, 让学生积极参与, 激发思维的交流

从说到写,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是评讲作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在评讲阶段, 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参与尤为重要。要给学生交流的空间, 激发他们的思维, 这样他们才能在以后的写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

于是在评讲作文课上, 我常常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听完后, 同学们可以向作者提问, 作者也能就这些问题和大家展开讨论。还记得一次讨论上, 学生还为了童话习作中小狗为生病的狗妈妈偷药行为的对错讨论得热火朝天。而写这篇作文的学生还感到非常骄傲, 自己的作文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更加激起他的写作信心, 表示要更多地练习习作, 写出让大家都喜欢的作文。其他学生更是跃跃欲试, 想让自己的作文也能读给大家听。

这样的一个评讲课上, 学生作为一个主体积极地参与进来, 评讲课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在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评讲中, 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同时也能向写得好的同学学习他们的优点。

7.三年级写植树的作文四百字 篇七

等一个叔叔把树苗拿来后,我们就开始种树了。爸爸拿来一个超大号的花盆,上面还写着大吉大利。

我们先把泡沫块放在花盆最下面,接着,我对叔叔说:“这树我们要自己钟,水要自己浇。”

“是呀,是呀。如果程老师知道不是我们自己种的话,她会不高兴的。”凌欣铭也说。

接着,我铲了几下土,并把金桔树苗放进去,又开始铲土了。

这时,凌欣铭着急的说:“快点了,你也给我铲一下嘛!”我们两人互相协助,就把土填好了。

我们又开始浇水。妈妈帮我们开水龙头和拍照。我和凌欣铭浇水。爸爸和叔叔来指导,叔叔说:“水太小了。”妈妈把水调大后,叔叔又说:“太大了。”果然,谁都满出来了,妈妈赶紧把水龙头关了。

就这样,我和凌欣铭一起把金桔树种好了。我们祝它越长越高。越来越粗壮,每年都结满金灿灿的金桔。

作者|武义县实验小学三(8)班 李心桐

8.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探索 篇八

有同行说:可惜这不是中国小孩,因为中国小孩不说“上帝”。又有人说:忘记了那篇《水很活泼》吗?有仁兄说:我认为低龄教学应以发掘孩子天性为目标,而不是教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知道大家注意到这个现象没有,即今日文学之文学非昔日之文学。纵观之,“去中心化”可以概括也。种种现象让人不寒而栗,那么,教师应如何上好作文课?

一、教师应该做的

(一)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

借助多媒体,利用图像、音响、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舌舔、肤触、心应等六觉功能。如教学写一处景物时,学生年纪小,没去过什么地方游玩,有些记忆也淡忘了。我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到离大家较近的各个景区。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环境育人越来越显示出它重要的功能,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因此,班级环境的设置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文学的熏陶。优美的句子,精彩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可使学生耳濡目染,写作兴趣定能得到培养。

(二)鼓励学生多观察,勤做笔记多交流。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

(三)多说、多读。

培养学生多说的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我发现,平时不善说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要叙的事、要说的理,有条理、有中心地诉诸文字。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

二、教师和家长不应该做的

(一)教师及家长不要揠苗助长。

我们常常是从大人的愿望出发为孩子设计未来的,都是“站着说话”,很少考虑孩子本人的特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人的普遍心态。孩子一出生,我们就为孩子设计了各种未来,期望他们将来干什么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孩子打算,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不可心太切,期望一餐就吃成个胖子。有些事情得慢慢来,得遵循必然的规律。尤其是人的成长,必须遵循人自身的规律,“揠苗助长”必然适得其反。过度教育是对人的一种摧残。

眼下,不少“神童”在忙着出书,忙着出名,就连他们的父母亲也跟着出了名。有的人,今天忙着这里作报告,明天忙着那里传经验,后天忙着出书,告诉所有的父母亲们:他们是怎样培养“神童”的。使得一些家长在诱惑之下,心里痒痒的。于是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在一夜之间赶上乃至超过“神童”们,对孩子的智力进行过早的开发。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恰恰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违背了人的成长规律,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三年级孩子作文刚起步,能说完整的话,能表达清楚意思就是非常棒的,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对作文存在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要妄图一口吃个胖子。对学生过分要求,让学生刚刚起步就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只要坚持多说、多读、多写、多改、多鼓励,就能使小学三年级学生顺利跨进“作文大门”,就能使学生在日后的作文道路上,任意驰骋、高奏欢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二)不要斥责孩子模仿。

9.植树节三年级作文 篇九

前几天,妈妈、爸爸和我唱着欢乐的歌,扛着棵小树苗来到树林边种树。

一到目的地,我这拿起了小铲子和妈妈一起挖坑,不一会功夫,我们就挖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坑,累得我腰酸背疼的,妈妈把那可爱的小树苗轻轻地放在了坑里,我和爸爸又急忙地用铲子把土填上,爸爸早准备了两桶水,我把一桶水浇在了小树苗的树根上。看着亭亭玉立小树苗,我们一家人可开心了,因为小树苗又有了自己的新家。

几天后,我们提水过来时,“我的天呀!我尖叫起来“怎么这么快,就发芽了!”妈妈告诉我“春天来了,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所以种下的小树苗也就会很快地发芽、长大的。”

10.植树三年级300字作文 篇十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姥姥家正赶上姥姥买来几棵杨树苗,要在后院植树。

对于我这个爱动的家伙一听,就特感兴趣,激动的不行。我慌着找来铁锹,由于太慌了还摔了一跤,一骨碌爬起来,抡起铁锹就开始挖坑,累得满头大汗,土坑还是没出现,赶紧又喊来妈妈帮忙。妈妈用铁锹使劲挖坑,一下,二下,三下……土坑越来越深,妈妈头上也渗出了汗珠。土坑挖好了,我小心的把树苗放进土坑中,妈妈又一锹一锹的将土填进去,填到一半时,妈妈让我提一小桶水,慢慢的把水倒进坑里,水一下子就渗到土里去了,我高兴的笑着说“这回小树根可喝饱了吧”/妈妈又把剩下的土坑填满,用脚把土踩实,小树苗稳稳的站住了。我兴奋的又提来满满的一桶水,用瓢把水浇到小树的周围,给小树送去了丰富的营养。我们看着自已动手种下的小树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希望小树茁壮成长,许多年以后,它们为人们带来绿色,能为人们挡风遮荫。

11.三年级植树环保的作文 篇十一

再想想我们的学生, 读完初中, 读中职、读高职, 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他写得文不通, 言不顺, 写得直叫苦;3000字的毕业论文要经无数次的修改才能马马虎虎凑合过去。为什么会这样?美国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作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一、突破旧的观念, 解除旧观念带来的束缚

观念即思想, 正确的观念对一个人、对一个社会很重要, 因为旧的观念会束缚人、禁锢人, 会使整个社会停滞不前、缺乏创造力。对于教师来说, 旧的观念更是使不得, 因为它会扼杀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国家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能认识到教育、教师对国家、对民族的重要。如果教师被旧的观念束缚, 那将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长期以来, 我们的作文教学主张贴近生活, 认为只有写学生所亲身体验、经历过的事情才是对的、正确的, 才会有话可写。应该说, 这种观念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当家长去电质疑“How is the united states writing Diabetes” (在美国, 你们是怎么认识糖尿病的) 作文题时, 美国老师:“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这不是生活中的事情吗?弄清病理, 这不是很有意义的活动吗?我不知道, 学生就不能知道吗?……”从这番回答中, 我们看到美国老师的视野、心胸比我们宽阔多了:生活中的事情, 而不仅仅只限于学生所经历的, 凡是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都可纳入学生的写作范畴, 且不以老师的不知来限定学生的探究。这样的观念无疑是对的。

由此联想到自己所任教的人文素质课, 如《演讲与口才》, 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着着实实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当众表达能力, 本人积极探索, 积累了一些经验, 形成了形成性考核的一系列操作办法, 且自己的教学也深得领导、同仁和学生的好评, 但自认为实际教学效果还不太理想:如学生的写稿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登台表现时仍紧张、不能放松, 技巧的运用也差强人意, 等等。就突破旧观念这点来说, 我是不是可以突破《演讲与口才》课程“知识体系”的束缚, 不从“语音模块”“技巧模块”“应用模块”“写作模块”来教授, 就单从“写”和“说”两方面来操作, 课堂采用“先写后说”或“课前写, 课上说”的形式, 效果会不会更好些?

此外, 在突破旧的观念方面, 老师们还要有美国老师的那份自信。因为突破旧的观念, 势必会触动家长、学校领导乃至社会的神经, 势必会遭到质疑与诘问。有了那份自信, 我们就能坦然面对, 不退缩、不低头。

二、精心设计好写作题目、训练项目, 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仅仅是一篇作文的写作, 就体现了美国老师对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这正是美国教育的要义与精髓。作文题目“How is the united states writing Diabetes”, 学生不明白, 老师也不解释, 学生回到家就只好问父亲。父亲是学英国文学的, “Diabetes”这个词也弄不明白, 只好搬出词典才清楚是“糖尿病”的意思。“在美国, 你们是怎么认识糖尿病的”, 这个作文题让读博的父亲看得目瞪口呆, 随后致电“质问、申讨”。被老师驳回后, 学生就只好动手写作。具体怎么写、怎么找资料, 老师没教, 做父亲的也没指导。“泡了图书馆, 请教了主治大夫、询问了糖尿病患者……”, 完全是孩子自己在探究。这包含多少综合素质?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表达沟通能力, 搜索、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任务的设置真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在国培课“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优化”讲座中, 有一个案例给人印象深刻。有位老师教“学习word”这一教学内容。他没有按照一般老师的做法, 一个一个步骤地去教学生, 而是所有的word内容做一个项目探究———以“我的故事”“我的思考”为主题的活动, 要求用word的形式完成演讲稿, 并进行演讲。在这里, 知识的掌握上升到技术层面的综合把握, 且任务的完成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 效果自然不一般。

我们现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怎么训练与提高, 固然需要我们的深思。但我认为, 在设计训练任务、项目方面我们要好好地向这两位老师学习:侧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可能设计那些既让学生感兴趣, 又能多方面锻炼人的“综合型题”, 因为多次的综合训练必定会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大胆相信并鼓励学生,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三年级八岁的小学生, 居然能把全然不知的纯学术性文章洋洋洒洒写了16页, 且纲举目张、逻辑严密、引文扼要, 还在文末列举了写作本文时用的7本参考书目。这样的文章我们要到大学毕业20多岁时才会接触写, 需反反复复地修改才会像模像样。这个事例也告诉我们, 人的潜力真是不可估量, 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大胆地相信学生, 多鼓励学生去自我探究, 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文中小男孩的美国老师就是这么创造“奇迹”的, 且“奇迹”或许还会持续发酵———“我现在是医学家!将来一定能得诺贝尔医学奖!”多么铿锵的话语, 这是老师送给他的, 信念的种子已经播下。

当今的世界,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而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的调查显示, 在21个被调查的国家中,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二, 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这样的数据无疑是中国教育的尴尬。破除旧的观念, 精心设计好训练任务与项目, 大胆地鼓励学生去自我探究, 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为中国老师, 我们是该行动起来了!

参考文献

[1]黄助昌.诺贝尔奖的种子[J].意林·原创版, 2010, (4) .

12.我植树我快乐三年级作文 篇十二

这真的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远远望去,绿草如茵,嫩绿色的竹子随处可见,还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在这“美丽”的地方我能种上一棵小树,那是多么美妙的事啊!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我飞快地跑向植树点。刚跨进门,就看见好多小树苗,这些小树苗只有枝杆,还没有绿叶。不行,我要在这美丽的地方,在美好的春天里,把它种下去,让它穿上绿色的衣裳,把美丽的地方打扮得更美丽。

发好工具,我自己选好一个坑,就奋力地深挖起来,渐渐地,双手已感觉很沉重,可怎么也挖不好,我急得满头大汗,一旁的爸爸边安慰我别急,边帮我一起来挖。在我们的一起努力下,坑终于挖好了,我小心翼翼把小树苗放入坑内,然后再挖土把缝隙一步步填实。

13.三年级植树作文 篇十三

在一片宽阔的河岸边,一群小学生在春风中植树。看,他们三三两两结成小组,你挖坑,我抬水,干得有条不紊,热火朝天。不大一会儿,原来空旷的河岸上已经挺立起十几棵小树苗。近前的一男一女两个小学生干得多认真啊:女学生稳稳地握住小树干,笔直地把它竖在坑里,盯着小树苗的眼神里,流露出无比的喜爱。男学生干得更细致,他弯腰曲腿,挥动铁锹,铲起坑边的土,轻轻地填进坑里,好像用力猛了,就会碰伤小树苗那娇嫩的根。树坑填好了,男学生顾不得擦一擦脸上的汗,让自己有点酸痛的臂膀歇一歇,就拎起水桶,将水慢慢地注进坑里。女学生用两手把坑边的土扫进树坑,又用力按了按。做完了这一切,两人望着挺拔的小树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又继续干了起来。太阳渐渐升高了,河岸上已经变了样,再不是光秃秃的,几十株小树苗在轻柔的春风中轻摇着细嫩的枝条,让人看了感觉心情舒畅。映衬着远处一座座高楼,小树苗给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

【关于三年级植树作文九篇】

14.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 篇十四

一、激发兴趣

1.先观察, 后作文。在学生习作之前,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 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 进而产生表达欲望。在教学中, 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 同时指导学生观测方法, 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 学生就会有兴趣, 写出的文章就有具体内容, 才有真情实感。此外, 学生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 用一双灵敏的耳朵去聆听生活, 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验生活。如三年级“语文园地二”的写人习作, 要让学生明白, 不仅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身边的人, 可以写听说的人, 还可以写自己想象中的人物等。

2.先实践, 后作文。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游戏, 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 随后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 增长其见识, 提高其认识能力, 因而写出的文章就会有条理, 语言生动活泼, 具有生活气息。

二、读写结合

1.多读多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利于学生从读学写, 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除了每周一次的固定习作外, 要让学生多读多练。教师要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 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讲给小伙伴听, 互相点评, 看谁写得最能打动人。其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一件小事、一位朋友、一点心得、一些感受都可以写进日记, 日记的字数随内容而定, 可长可短, 重点在于写自己最想记下的东西。

2.仿写例文。仿写虽不利于学生创造, 但从训练角度来说对学生很受益。儿童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 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所以模仿是他们的心理需要, 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仿写能减缓学生写作的难度, 使他们由读到写, 由不会写到会写, 把生活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 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 顺利完成从书本到生活的过渡。但仿写不是抄写, 教师要指导学生仿思路、仿方法、仿语言的表达形式。

3.化难为易。写作作为一种技能, 需要长期的训练。教师要让学生打消“作文难”的错误认识, 实现顺利“入门”。在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明白写作格式, 懂得开头、结尾与题目的关系。其次, 要围绕一个中心写。这样从最基本的入手, 就可以逐渐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4.日积月累。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 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 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 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 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上, 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 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 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理解。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 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会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 作文也能生动起来。写作源于生活, 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这样, 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得到一步一步的提高。

三、说写结合

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愿意同其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样的习作要求在教材里体现得比较充分, 特别是三年级上册, 几乎每一单元的习作都要求写完以后要读给他人听,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交流。如语文园地一的习作是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材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让他们分享我们的快乐。

四、指导修改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 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写作, 还要教会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如修改错别字、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让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 尽量自己找出错误, 把它改过来;自己找不出错, 就请别人帮忙看一看、改一改。这样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方面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以后就能自觉修改;另一方面经过及时修改可以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五、讲评鼓励

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 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 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 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 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 写出的文章会内容空洞, 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 选择合适的题目, 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 有话可写。如教师可以设置“我想 ___”“一件小事”等题目, 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范围, 有更多的可选素材, 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难, 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 在初学作文时, 学生的写作水平有限,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 多鼓励, 多表扬, 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如在作文评语中, 多使用鼓励性和指导性的语句, 学生读后, 既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同时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 从而进行改正。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研修工作总结下一篇:防溺水演练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