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app用户体验报告(共7篇)
1.抖音app用户体验报告 篇一
如何改善APP的用户体验?
如果要问影响APP成功的最大因素是什么?有人可能会说是产品功能、需求定位、营销推广等等,但是就算这些都没有问题,如果用户体验不佳,那其他的一切都是徒劳,因为用户根本不想使用你的APP。
那么,如何快速和轻松地改善用户体验,我认为大体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去着手:
1、请你的兄弟姐妹来测试你的应用
然后再随机找10、20或50个人来试用你的应用。时刻跟踪他们,请他们将自己的感受坦白告诉你。认真倾听他们的观感和意见,观察他们使用应用的方式,特别注意他们对什么最不满意。
你和你的团队可能会通过假设的方式来完善应用,但是这些测试人员给出的意见比大多数分析软件能够给出的修改意见更为中肯。
2、换位思考,从用户的角度去感受应用
强迫自己像应用用户一样去思考。将自己放在用户的位置上,当然,你最好尽可能去使用你的应用。
我们最近一直在这么做,因为现在他们通常会坐在汽车里点餐。我们必须打破常规思维,像驾驶员一样思考问题。这是一项挑战,也是开发出最棒的应用的一项秘诀。
3、像用户一样思考
这一条似乎是老生常谈,好像谁都知道,但是它确实是改善用户体验的最佳途径。但是谈到效率的话,那么仅仅去思考如何通过各个项目、功能和按钮在页面上的布局来实现用户友好度的话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考虑用户想要如何使用应用的问题,然后努力去配合他们。
你必须想到你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方式,而不仅仅是用户将如何点击屏幕。而且,你还要考虑他们使用的其他应用对他们的行为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按照这两条原则去做,你就可以创造出更直观、更友好的用户体验。
4、在对应用做出修改前先征求用户的意见
在对应用做出修改前先征求用户的意见是完善用户体验的最佳方式。
在应用内进行分析或许并不能彻底地体现出它对用户的最大作用或它能给用户的最大帮助。不同的视点有助于你通过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有时你可能会发现,你的应用并不象你原先想的那样需要完善。
5、老人测试
不久前,大多数事物的测试都会提到一个问题:“8岁的小孩子能够使用和理解它吗?”对于应用来说,比较适用的问题则是:“81岁的老年人能够使用和理解它吗?”
你必须带着这个问题去完善你的用户体验。如果连81岁的老年人都爱使用你的应用,那么 人人 都会喜欢它。
6、专注于提供最有用的功能
开发员在开发应用时很容易陷入一种被称作“功能蔓延”的陷阱。开发员总想在用户体验中加入更多的新功能,但是这并不正确,你应该学会对新功能说“不”,并且专注于为用户提供最有用的功能,不仅APP,其实所有产品都是如此,显然,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就连国内最牛的微信,也比最初的时候变得越来越复杂,用户满意度越来越差;还比如51230.com,这个以极简著称的婚恋网站,现在也增加了一些可有可无的功能;以前的人人网、微博不就是因为没有专注核心的功能,而迷失方向的吗?
数量有限但强大的功能比数量众多但却并不专精的功能更好。
7、神形合一,整合外观和功能
你必须兼具编程员和用户界面设计师两种身份,通过你的产品提供最棒的用户体验。编程员可以保证结构上的逻辑合理性,设计师则保证应用在人工美学上的特点。当然,你还需要测试你的产品,但是从兼顾外观和功能的角度开始,至少可以保证你能够在获得了充分的信息后再作出决定。
总之,要改善用户体验,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测试,不断的测试,切忌想当然闭门造车,只有用户的实际使用感受,才是指引你如何改进APP的依据。
2.抖音app用户体验报告 篇二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即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最初,APP仅仅是以第三方合作形式参与到互联网商业活动中,伴随手机的普及以及大数据发展的背景,APP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基于手机客户端的盈利模式,如亚马逊、聚美等,借助APP平台进行交易,广大消费者也已经逐渐形成使用APP客户端进行上网购物的习惯。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不在拘束商店,百货购物,随时随地轻轻一点就能购买到心仪的产品。然而目前能完美满足女性购物要求的却少之甚少。因此,此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与于对比现有的购物APP加以综合考虑,并根据用户调研结果,设计一款充分满足女性购物需求的APP。
二、用户体验理论
用户体验的核心和本质就是研究人在特定场景下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然后顺应和利用它。比如说:为什么按钮平常状态和按下状态一般是不同的?因为用户需要反馈,没有反馈人会产生疑惑。而用户体验设计,就是一种以营造用户体验度的设计策略。用户体验来源于交互设计领域,交互设计曾被认为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问题。然而,交互设计所创建的体验仅仅是用户感知到的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通过产品的功能、视觉去营造。在不同角度,用户体验会有不同的划分。恩特·施密特(Bemd H,Schmitt)通过“人脑模块分析”以及心理社会学说将用户体验分为感官、情感、思考、行为、关联五大体验体系[1]。
多数心理学家认为,现代的消费价值取向主要为为两大类:工具性价值和终极价值。用户期待的不局限于产品的功能与可用性,独特的使用体验以及与用户心理所产生的共鸣成了追求的目标。“人们不但希望通过使用某种产品来完成或改替某项工作,他们还希望产品能够丰富、增进其生活体验,并且把这种体验联系到个人的某种梦想”。
三、女性购物APP的设计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从定量和定性两种基本研究角度出发,运用了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和用户访谈法等,并分别从下载、使用、反馈三个过程分析了女性购物的可用性和设计问题,从而得出用户体验需求和女性购物的发展趋势。其中用户访谈和可用性分析法从用户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得出可用性评价因子,掌握这些可用性因子与以用户为主的设计之间的关联性,为女性APP提供支持。
1、市场调查法
运用市场调查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了解目前女性购物APP下载排行榜。首先进行网络调查和实地市场调研,明确当前女性购物APP的分类,归纳出女性购物APP类别。
通过市场调查和权威网站调查,参考女性购物APP下载数量排行榜,女性购物APP下载数量居于榜首。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线购物要求逐渐增高,女性购物APP的发展必须得到重视。
2、用户访谈法
这种方法是基于使用者的介入,通过调查“产品使用后的用户评价”同时结合“访谈法”数据分析得出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因子,这其中涉及用户的使用动机、使用过程和反馈。用户的使用动机调查是设计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动机是指由长期目的引起的综合结果,最终成为一个明显行为的激励力、选择力、方向力和持续行为的力量。用户的需求可以通过对用户动机的调查来了解,这个过程也可以帮助设计师在APP设计中把握APP功能的选择。另外在对“你喜欢什么样的购物APP”的调查中,有75%的用户选择了最关注购物APP的产品类别和售后,说明用户更加看重APP的性能与人性化。
3、可用性调查法
可用性是用户体验产品时,产品使人满意舒适的程度,即产品是否能让使用者达到既定的目标,同时过程舒适,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在1ISO9241/11标准中,可用性被定义为:一个多因素概念,涉及到容易学习、容易使用、系统的有效性、用户满意,以及把这些因素与实际使用环境联系在一起针对特定目标的评价。强调设计评价从其使用者的角度展开,这使它有别于常规和传统的评价方法。通过女性购物APP的多项测试,我们能够看到目前女性购物APP的天生性不足,随着女性购物APP的进一步提升,种类齐全,简单操作的女性购物APP将会成为主流。
4、案例分析法
选取一款市场目前使用的一款手机购物APP进行分析,此处,我们选择的购物APP为淘宝,淘宝是一款受各类用户所熟知的手机购物APP,通过简单的调研发现,基本大部分使用过网上购物的用户,都下载并使用过天猫。淘宝旨在提供全面的服务设计,与其他同类APP相比,天猫的最大特点便是其所提供的售卖产品全面,几乎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如聚划算、天猫超市、阿里旅行、天猫国际等,同时还可以关联支付宝进行快捷支付。可以看出,淘宝所设计的并不是一款简单的APP,而是一套完整的服务系统。
四、结语
基于上述的调查结果,现在大多数的女性购物APP存在众多问题,突出表现出对用户的认识不够深刻,其产品功能的创新大都以技术主导,设计不重视产品的人机交互性能。另外,女性购物APP的设计大都是专业人员参与,用户对设计过程缺乏参与,并且设计流程缺乏多维度的对比分析和阶段修改,比如在界面设计上“便携至上”却很难满足女性心理以及人机工学的理论要求。女性购物APP已成为的趋势,未来的女性购物APP将朝着更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从用户体验的的角度来进行女性购物APP的设计,突出了用户在设计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度。从设计者的角度来说,基于用户体验的女性购物APP设计研究研究将有助于全方位了解用户需求,在后续设计中着力解决现存设计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3.抖音app用户体验报告 篇三
关键词:绿色出行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现在智能设备基本普及,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对移动设备产生了极大的依赖,这也促成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APP的数量之多,功能范围之广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在这些软件的支持下,智能设备功用日渐强大,再加上硬件性能的支持,手机已不再只是电话,而是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的电脑,移动设备带来的及时性让人们很多时候可以从电脑前解放,随时随地解决问题,对手机App的研究能够让我们一窥未来移动设备及生活的前景。
1 需求分析
随着私家车持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生产模式的粗放,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的交通情况和空气质量与每况愈下,虽然政府加大了治理空气质量的力度和投入,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工作是不够的,倡导低碳绿色出行成为人们自发协助治理环境的重要方式。就像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有那么多人自发行动一样,相信有很多人也希望绿色出行,只是他们缺乏一点激励和契机。
1.1绿色出行的优势
绿色出行与私家车出行相比,具有几点优势:自行车构造简单成本低,且汽车油价持续高企;其次是旅游资源丰富,自行车出行可以自由骑行走走停停,尽情享受都市快节奏生活之余与自然深入接触的惬意;公路网构建完善,骑行可以免除交通的拥堵,还可以通过汽车无法深入的小路;政府大力推行低碳旅游,公共自行车的加入让低碳旅游更加可行便利。另对市民出行习惯的调查显示,当出行距离在500米以上时,居民习惯用自行车代步;当出行距离小于6公里、出行时间在30分钟以内时,自行车代步则有较大优势,如出行灵活、准时性高。
1.2目标用户分析
调查报告显示,超过50%骑自行车人员的年龄是在20-30岁之间,30-50岁的占32%,超过50岁的人骑自行车的比例仅为4.5%;在职业构成方面,老师、公务员、职员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是主要的骑车人群。因此激励以上群体人员使用自行车,可进一步提高自行车出行的比例,可见目标用户为拥有环保意识的时尚年轻人、初中高级自行车爱好者,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这类人群具有绿色出行的潜在意愿和隐性需求,需要设计一款满足他们绿色出行的潜在动机,激励他们更倾向于绿色出行方式的产品。
1.3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当人们出行或旅游在外时,手机成为了必备的辅助设备,经常履行着地图和指南针的职责。现在手机普遍带有GPS功能,并且基于定位的运动类APP功能成熟种类多样。如图1为运动类软件“行者”,该软件可以记录多种运动方式的各项数据以及查看当前地图位置,它的地图模块是百度地图的数据,定位和数据准确,但是它没有直接搜索目的地的功能,像这类运动软件还有很多,它们为制作绿色出行APP提供了参照。除了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许多城市比如北京都已经部署了公共自行车供人们使用,但是当前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设置没有规律,导致公共自行车不容易寻找。在用户出行时碎片化时间和复杂环境下,若想要寻找使用公共自行车就需要通过一款手机软件随时在手机上查询到去往某地的骑行路线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位置,让用户出行时知道自己将要在哪里租车,具体骑行路线是什么,或者在需要的情况下怎么换乘公共交通。
2 用户体验分析
用户体验是用户在与产品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印象和感受,包括用户外在的使用行为和内在的心理状态。好的交互设计就像是在给用户讲故事,它不仅仅让你觉得简单易用,它还会在反思水平上留下印记,让你产生在情感上沉浸其中的感受。用户体验可以从不同视角来理解,从提高用户粘性的角度,产品应该致力于使用户需求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双重满足,如果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达到“可用性目标”就够了,而“用户体验”目标还包括用户精神上的需求满足。在此次设计中,只有在精神上满足用户,给用户带来深刻的记忆,才能让用户成为应用忠实用户。由于移动端使用环境的复杂化,用户在移动端要的是即搜即用,而不是像PC端那样的海量结果,所以此次应用设计要兼顾可用性目标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处理好用户和地图的关系,以良好的用户体验吸引用户,本应用设计以对用户行为、地理位置、社交关系等进行分析为出发点,围绕运动、旅游、出行等目的展开。
从用户角度出发,物质上的目标即可用性目标是首先要满足的,如:可学习性、使用效率、可记忆性、低出错率以及主观满意度等;而精神上的满足则是让用户在大汗淋漓或悠闲轻松中记住每次满怀意义的绿色出行,沉浸在应用之中。用户通过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和QQ等账号登陆与应用关联,从而可以把自己绿色出行的成果和见闻感受和图片进行分享和交流互动产生关联体验。从营销的角度,关联体验让一个人和一个较广泛的社会系统,如群体产生关联,从而建立起个人对某种品牌的偏好,同时让使用该品牌的人们形成一个群体。正如凯迪拉克广告所说,未来是指尖互联的世界,透过指尖在屏幕上的敲击和滑动,每个人都可以与自己的好友在应用中连接,让用户在相互激励下成为绿色出行的践行者。
3 绿色出行APP交互设计分析
3.1功能设置
这是一款指导人们出行的手机应用,路线搜索要在符合用户使用一般地图应用习惯的基础上,加入针对绿色低碳主题的个性化。应用界面设计清新简洁,凸显核心功能,包括搜索框、出行类型选择和天气状况。此外,应用与社交平台连接,让用户能够选择和自己的朋友分享交流自己的出行地点和出行心情等等。应用在搜索目的地后提供去往目的地的自行车全程骑行路线以及自行车骑行和搭乘公共交通相结合的路线。应用除了供人们日常出行外,还可以使游览景点用户享受公共自行车的便利悠闲和绿色低碳。以外地游客进入北京旅游举例,绿色出行应用在游客搜索选择目的地为颐和园之后显示从所在位置到达颐和园的骑乘路线和颐和园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用户可以在软件路线提醒下搭乘公共交通和取用公共自行车,骑行游览景点。在用户到达目的地选择完成此次出行后,应用显示此次实际走过的路线,以及天气、减少的碳排放,用户还可以输入记录此次出行感受和图片。
3.2视觉界面
基于Norman情感化设计理论,应用界面涉及到本能层的直觉体验和行为层的经历体验,好的应用界面设计必定兼顾直觉体验和经历体验。本次应用界面采用颜色为绿色和白色,并且多以白色为主,按键字体比例恰当、大小合适,让用户直觉感受清新舒服;应用可用性目标在行为层的体现为操作自然流畅符合用户习惯,反馈明确交互自然容错性强,使用户、行为、场景和应用组成和谐系统。手机应用由于使用情景的复杂多样性,应该试图将每一刻的选择简化到最少,应用主界面采用底部导航栏和顶部菜单及搜索框,导航栏及搜索框参考常规地图应用,底部导航栏确保了用户直观理解及快速进入软件的核心功能,底部导航栏按钮功能为定位、自由骑行和导航。顶部导航栏左侧为打开侧边菜单栏按钮,打开后包括用户信息、首页、历史记录、设置和帮助反馈。二级界面及之后的界面要与用户产生流畅自然简洁的交互,使用户在较小的学习成本下快速掌握应用功能。
3.3交互流程
根据对其他运动类应用的研究,现有应用多采用宽而浅的树状结构,一般分支选择少,并且可以随时返回主界面,这么设计的好处是简化了操作,降低了学习成本,值得参考。这里以用户使用绿色出行APP完成一次出行具体流程做初步探讨,用户完成一次出行主要有两个通道,一是有明确未知目的地的出行,用户搜索点选目的地然后开始骑行直到结束骑行;二是无目的地的自由骑行,用户进入主界面直接选择自由骑行,然后选择开始骑行直到结束骑行。两个过程基本交互流程如图2,两种通道结束骑行后,应用显示此次骑行距离、减少的碳排放、速度和时间,用户这时可以输入出行心情图片并分享。此外应用关键流程还有,查看评论朋友及附近的人出行动态消息,查看管理自己的出行历史记录等。
4.2018用户体验趋势报告 篇四
2018用户体验趋势报告 用户体验的死亡与重生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我们一直都在争取尽早地参与战略决策,现在,设计师在项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呢? 你的app的用户引导页使用体验如何呢?下面是最佳的自查表;不确定哪种导航最适合你的网站?去看看网站设计样例库;首页标题不吸引人?来试试A/B测试。在过去几年里,用户体验得到公司和媒体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用户体验的很多部分也被模块化、范式化了。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用户体验已死。在2016年的趋势报告中,我们指出“用户体验设计师的门槛很低,以至于这个岗位很快将不复存在”。进入2018年,这个预测终于快变成现实了。我们设计的平台和频道需要一套新的技能、方法和知识体系,而这些都超出了网站和移动端UI设计师的能力范围。用户体验设计师们开始担忧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如果你已经是这个行业的“老炮儿”,你就不会觉得这是件新鲜事。从网站“站长”,到“信息架构师”,到“交互设计师”,再到“用户体验设计师”,我们一直在适应着工作,并且更换着称谓,但我们的工作目标一直没变——为用户创造有价值的产品。这个行业在不断成熟,预算增加,设计工具越来越好用,我们不能指望每位设计师都成为行业精英,我们也不能指望2018年的工作方式和2008年相同。当广义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在逐渐消失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些同行在尝试新的机会: 一些设计师转型新的技术领域,比如虚拟现实、对话式设计、语音交互等;一些设计师聚焦在更细分的设计领域,比如动态设计、原型设计、交互文档撰写等;一些设计师在向产品设计师转型,扩大他们的工作范围,不再局限于交互设计,更多关注产品战略层和业务层。在2018年,随着工作范围的扩大,对业务和战略的理解变得越来越不可避免,更多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将转型为产品设计师。适应商业术语只是第一步,我们必须要和商业伙伴谈论用户研究、CRM、EBITDA、商业目标、重新定位、盈利模式、搜索引擎市场、着陆页等等。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学会怎么“穿商务装”。一个方案听上去可能不错,但如果商业分析论证不可行,我们就决不能投入太多精力。“设计改变生活”听上去就像放在LinkedIn主页的伟大理想,但我们考虑用户体验同时,也必须衡量商业价值。在2018年,设计师们将在产品设计、经验积累上,都更加注重战略层。事实就是:我们并不是艺术家,而是企业的一员。2 即时性设计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降低了人们对产品的耐心。这会怎样影响你的工作呢?社交媒体的流量增长迅速。Snapchat将每个人的生活平铺开来,让你可以随时跟朋友互动。即时通信平台,从WhatsApp到Intercom,都在降低沟通成本。工具、基础设施和地理壁垒,已经不再是限制彼此沟通的因素。唯一的规则就是:即时性在Wi-Fi覆盖的城市里,新的物理空间在慢慢形成。摄影师们在Instagram上分享特色餐馆,增强现实技术使城市的任何景观都为你所有,欢笑、掌声和社会反馈也证明了,这就是我们期待并且习惯了的生活。但期望也在迅速变化: 医疗机构已经开始提供7*24小时的视频门诊;在线约会app打破人们的社交壁垒,改变了恋爱统计的方式;各国政府也被要求迅速、透明地处理危机并公布调查结果。用户期望尽早地使用产品和服务,无休止的功能增加、推迟交付会让用户失去耐心,企业需要做出改变以适应时代,要更早、更快交付产品,为用户带来价值。这些期望甚至会跨渠道传递:如果你的产品在Snapchat上,那你就必须按照平台的更新节奏来更新产品;如果你的企业使用对话机器人,那它需要知道何时将用户转到人工客服处。在2018年,我们必须后退一步,重新审视产品、品牌和用户,从而找出产品和业务在这个被即时性支配的世界中生存发展的方法。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思想家已经对即时性研究了相当长的时间。那么作为一名设计师,你将如何将即使性的思想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呢?3 同理心和包容性2017年,全球性的关于文化认同、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大讨论,也引起了设计公司的关注,一些公司已经有所行动。2017年的一个热门话题是硅谷的性别歧视。这一年,工程师们发表了令人震惊的论据,来说明女性从生理上就不适合编程。这一年,世界开始关注同理心在商业及其他领域的重要性。幸运的是,用户体验设计师们一直在关注同理心的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之所以作为一门学科存在,是因为产品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截然不同:他们有不同的年龄、性别、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政治观点,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或国家,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以及把用户带到产品设计中的思维方式,是为了减少设计师和用户的不同,是为了填补人和人之间的“鸿沟”。有两种设计策略可以用来填补这个“鸿沟”: 将用户研究方法融入到设计过程中,这能帮助产研团队尽早发现产品功能的缺陷。举例来说,在产品发布之前,先进行用户访谈或灰度测试,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搭建多样化的设计团队,避免产生这个“鸿沟”。这并不意味着用户研究不重要,但是成员的多样化有助于不同观点和思维的碰撞。Facebook的emoji没有考虑不同肤色的问题,就是一个反例。2017年,在uxdesign.cc上关于设计多样性的文章有很多,事实上,我们在一个月内专门发布关于设计多样性和包容性设计的文章。有前瞻性的公司,也在包容性设计上有所行动,致力于提升团队组成、工作方法和流程的包容性:Airbnb发布了包容性设计的工具包,微软宣布了一个包容性设计的框架。考虑一下:如果你的下一个项目要求包容性设计,那该怎么办呢?在2018年,多样性和包容性不应再仅仅是设计会议的主题或者幻灯片上的流行语,而应是设计团队普遍应用的设计思想。4 每个界面都是一个故事在设计行业,讲故事和文案从来就没被重视过。随着用户的操作动作越来越分散,我们要确保产品讲述的故事是连贯的、清晰的、有趣的、有人性的。浏览一个精心打造的界面就像阅读一个伟大的故事,这意味着每一名设计师在设计界面时都是在讲故事,不管是设计登陆页、商品页、表单,还是对话机器人。忘记功能模块、界面网格、颜色搭配、用户画像,思考你要讲述内容的核心是什么。在用设计软件设计原型图前,是否应该先用文本编辑器列出故事提纲呢?去掉所有的视觉元素,能帮你专注于思考核心信息。对话界面的普及,让设计师和程序员们认识到文案对于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对话机器人的用户体验几乎完全取决于用户和机器之间的文字交流,每个词都必须精心挑选,以确保用户与机器人交流顺畅。事实上,很多用户在阅读内容的时候忽略了产品本身,无论用户使用的是电纸书、浏览器、RSS、甚至谷歌AMP,都是这样。当去掉所有设计元素,你的页面是否仍然讲述一个连贯的、清晰的故事呢?在2017年,用户体验设计师和内容产出者在默默合作着,这个趋势将在2018年更加明显,撰写“用户体验式文案”是一项技术,在设计公司中,甚至会出现相应的职务。作为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你如何能把更复杂的故事技巧融入到你设计的产品中呢?在一天结束的时候,试着思考你的产品究竟想说什么故事。5 重塑设计过程越来越多的公司要求设计师们不只设计产品,还要思考设计过程、工作流程,是时候重塑设计过程了。十年前,智能手机横空出世时,用户体验设计师们开始设计手机的软、硬件,我们要忘记之前的桌面设计,重新思考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设计新的界面。在下一个十年,用户体验设计师们将有另一重身份。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对话机器人和其他新兴技术下,界面设计不再重要了,我们的价值不应仅仅体现在界面长什么样,更应该体现在分享我们的工作技能和思维方式,帮助公司构建健康、可持续的运转系统。不过,这些都不是新知识,作为交互设计师,我们的大脑已经养成了系统、非线性地观察世界的方式,我们理解架构、创造框架、设计模式、测试、迭代、再测试,相比于画原型、设计导航和组织架构,这种设计思想还可以用在很多更有趣的地方,可以用在UI和产品设计之外的更广泛领域。如果我们把同样的系统思维应用到公司的组织结构图上呢?如果我们把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应用于每天的会议呢?如果我们运用用户研究能力来理解公司的其他团队想要和需要什么呢?产品设计的思想可以应用在任何事情上。现在的公司已经越来越开放,愿意倾听员工的反馈,也希望员工畅所欲言,帮助公司设计、协作、处理、优化流程。为什么你还在抱怨糟糕的会议制度,而不是重新设计呢?谈到产品设计,这点变得更重要。公式化的设计过程很难适应当前产品的复杂性。现在开始质疑你的设计过程,在设计之前先思考设计过程。在2018年,我们讲如何运用工具和技巧,为用户设计产品的同事,也为公司和同事创造更好的工作体验呢?6 新一代协作工具画原型从来没像今天这么容易,好的协作方式也从来没像今天这么重要。原型是与团队分享想法、收集用户反馈、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的最直观的方式,每周都有新的工具或插件提高设计师画原型的效率,每类项目和每位设计师都有最适合的原型工具。但是产品设计是协作的过程,画原型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在2017年,设计师的注意力已经从原型转移到整体的设计过程。实时协作与其被动地观看别人分享的屏幕,不如利用协作工具,让每个人都参与设计和讨论。实时协作缩短了流程耗时和迭代周期,这对于异地团队尤其重要。Google Docs是第一款成功的在线协作产品,此外还有Freehand、Figma、Mural.co、Stickies.op、Pixelboard,以及有屏幕共享功能的Slack。版本控制研发同学都知道,每次在Git上编辑代码的同时,还能记录下相应的操作和变化,而不用通过《最终版_v2.2.3》这类的命名方式记录版本。Folio、Abstract、Kactus和Plant都有版本记录的功能,在2018年还希望看到更多类似的产品。知识共享协作的效率高于原型评审和文件管理,更有价值的一点是分享知识和见解。我们收集到那么多用户反馈,不能让这些有价值的内容只留在Google Doc里。为每个项目创建知识库,所有团队成员在这个知识库里共享知识,是2018年的一大挑战和机遇。WeWork通过Polaris获得和共享研究数据;Milanote通过创建工作台执行项目;但这些团队仍需要收集和共享数据的工具,并要求这类工具性能稳定。在协作办公领域还有很多机会,如果你在寻找2018年的业余项目,那么探索协作共享的新方案不失为好想法。7 品牌不只是logo我们步入了碎片化的时代,品牌不只意味着看上去什么样或者大众媒体如何评价。弱化视觉元素的经验推动设计师重新思考品牌的个性、特征和意义。几年前,品牌风格指南是一个巨大的PDF,需要涵盖多个视觉方面的内容,比如排版、颜色和图像等。数字时代到来后,风格指南开始利用元素连接品牌和用户,包括标题样式、网格系统和更细致的交互设计模式。这些年来,风格指南不断进化,静态的PDF受限于无法实现悬停、拖动、下降等动画效果,和用户的交互几乎为零。当我们进入一个没有界面的世界时,品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弱视觉化是世界发展的大潮流。屏幕将逐渐消失,界面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交互主要通过声音、手势、目光、甚至思想来发生,这些导致现在的品牌不等效于视觉效果。2018年,我们期望看到品牌以其他的形式出现,特别是以下几点:声音在谷歌网站和应用程序中使用的谷歌助理,它的音质、音色、语气等等所有的设计都必须像谷歌的logo、品牌颜色或基于屏幕的交互模式一样。过往的设计经验正迅速扩展到语音领域,必须确保语音和品牌的调性一致。个性随着对话机器人和基于文本的界面的发展,文案和语气对品牌的影响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用户对品牌的感知和与产品的交互,从语音助手讲笑话和对话机器人使用表情包的良好反馈中可见一斑。行动在Airbnb决定禁止在美国夏洛茨维尔组织极端集会的另类右翼使用产品后,Airbnb的口碑快速提升,在宣布为自然灾害中受害的民众提供免费住房后,Airbnb也广受好评。一个品牌通过它的产品所采取的行动,比品牌外观或媒体宣传的效果大得多。与品牌的其他元素一样,品牌采取的行动必须与其理念、设计原则和企业文化一致。那么,为什么用户体验设计师还要关注品牌形象呢?用户体验设计师们需要关注品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以确保用户无障碍地在同一品牌的不同产品(或渠道)中切换。无论是访问品牌网站,下载他们的app,看电视广告,或者阅读新闻,所有这些场景都会加深你对品牌的感知。如果客服在电话中对用户粗鲁傲慢,那么app做的再好都无济于事。对于用户来说,不管是客服还是app,都来自同一品牌。现在,设计团队必须和市场、公关、客服以及公司中的各个团队沟通协作,以确保品牌调性一致。你考虑过邀请市场和销售同事参加下一次的设计评审吗?8 每位设计师都有影响力UX社区崇尚的是知识共享,在2017年,我们很高兴的看到这个趋势在上升。每一年,在UX行业报告中,我们都想讨论如何建设设计师社区和在线内容共享。在过去的20年,世界各地的设计师都在利用平台和工具进行交流。IRC频道和电子邮件分发列表在90年代非常流行。在线论坛和博客在2000年代初流行。Twitter和其他的社交网络在2010年左右爆发。最近,设计师集中在几个渠道交流:包括线上论坛的崛起、Medium的出现和Slack上一些设计组。2017年,两个新兴渠道在设计师中流行起来:通讯工具的复兴我们的老朋友电子邮件在2017年卷土重来,而且没有任何使用率下降的态势。每家公司都有通讯工具,每个设计师博客都有私信、留言功能,每个设计师都有个人的即时通讯工具。相比于其他通讯产品,电子邮件更可控,在信息繁杂的网络世界中,这点尤其重要。在设计领域,电子邮件的打开率很少超过20%,别人发布的很多信息都遗留在一个个收件箱中,没人在意,难道这不是违背了我们的同理心原则吗?设计师频道的兴起《High Resolution》是今年UX和设计社区中最令人兴奋的内容,在25集视频里,主持人Jared Erondu和Bobby Ghoshal采访了优秀的设计师和行业精英,聪明的问题、精细的制作以及超高的质量要求,使得最终的节目效果极好。《High Resolution》的主持人Jared Erondu和Bobby Ghoshal2017年也出现了一些与设计相关的YouTube频道,他们以更随意的方式分享UX内容。随着视频创建和分发工具的门槛降低,在2018年,我们在网上看到更多视频类的UX内容,从各个维度来表达设计师的见解,这样的UX内容也更容易消化吸收。此外,预计明年会有更多的UX内容直播分享。随着UX领域内容创作的演变和发展,我们在阅读内容、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应该适时地产出文章、分享心得,这不仅是回馈UX社区,也是系统化知识的途径。9 人工智能和自省每一项革命性技术都遵循相同的规律:设计师盲目地陷入“怎么做”的陷阱,而忽略了“为什么”。在AI上,同样如此。在2018,我们必须确保技术的进步不会影响用户体验。设计师们有天生的好奇心,对于新技术,总是问“如果用在XXX上会怎样”,并竭力了解技术的边界和局限性。对于人工智能同样如此,我们整个行业都沉迷于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各个领域,但并非所有产品都有和AI结合的空间,一旦技术的使用超出了用户的需求,那就不能算作以用户为中心了。以下的模式,时不时的就会重复一次。在2010年左右,有一段开发移动端APP的浪潮;在2016年,有一段开发类似于Uber的服务类产品的浪潮;在2017年,最热门的话题,当属AI了。2018年,每一个我们熟悉的产品都将会打上人工智能的标签: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贩卖机,人工智能帮你照看孩子,人工智能取代你工作,又一次,我们在浪潮之巅,却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人工智能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如果让AI驱动一切,那将会伤害到整个UX行业。当设计师们说AI是一个“聪明的算法”时,他们假装知道AI是什么、如何工作的,并把一切都冠以AI的标签。某件事仅仅是可行的,并不代表就是有价值的。当把AI结合到你的产品中甚至作为特色功能时,先回答几个问题: 这与一个简单的算法有什么区别?这个智能究竟要做什么?用户对这个“人工智能”特性的需求是什么?可以用其他方式解决吗?这个技术会给用户带来哪三个好处?真的需要明确告知用户这是人工智能驱动的产品吗?如果告知用户的话,要如何清楚简单地表达“人工智能”?你会给用户多少可见度和控制权,让他们知道AI是如何运作的?如果无法回答这些“为什么”,那将我们的产品和人工智能结合,真的有必要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经历了一个个概念、一个个风口之后,如何识别泡沫、认清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产品设计师们永远的必修课。2018年注定会有一波波的潮起潮落,希望没有人在裸泳,亦或裸泳者能在潮水退去前及时上岸。本文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翻译团队 @李小新 翻译发布,未经本站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5.图说用户体验行业调查报告 篇五
2015 年 7 月 19 日,由国际体验设计协会(IXDC)主办的亚洲最具影响力体验设计盛宴“国际体验设计大会” 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闭幕。在 17 日的大会主题演讲上,IXDC 副会长胡晓分享了《2015 用户体验行业调查报告》,报告通过从业者画像、薪资、跳槽、满意度、企业团队、核心竞争力六个方面的全面调查,对整个行业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用户体验从业者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有力的参考。本次行业调查报告由 IXDC 联合腾讯 CDC 共同完成,本文以图表方式对报告核心内容进行解读。
一、同行都是谁? 用户体验行业从业者年龄普遍偏小,从业时间较短,年轻化趋势明显;学历偏高,本科以上从业者占比大,行业专业要求在不断提高。此外,大部分从业者在民营或者外企工作,市场对于体验行业的需求旺盛。
当前用户体验行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包括,管理、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用户研究、产品等,不同工作岗位的从业者有着鲜明的特点。
二、同行的薪资水平是多少? 用户体验行业超过三成从业者税前薪资收入在 5~15w,工作类别不同,薪资水平有一定区别。团队和项目管理薪资分布范围较广,高于其他岗位。
影响从业者薪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岗位、从业年限、公司规模;影响薪
资涨幅的主要因素是公司规模和行业所属领域,企业规模越大,薪资涨幅相对较高。
三、哪些人想跳槽? 从业者跳槽的调查分析显示,有六成以上的从业者有过跳槽经历,未来一年有五成从业者考虑换工作。从业者跳槽的主要因素是“产品项目状况”、“公司团队状况”、“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及“培训学习机会”。
不难发现,用户体验行业的流动性在逐渐增加,从业者们的选择机会也越来越多,从业者的职业规划也更加多元化,这对用户体验团队、工作环境、培训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同行对工作都满意吗? 2015 年用户体验行业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为比 2014 有一定提升,行业信心指数比 2014 年略有下降。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薪酬”、“工作内容”、“是否有话语权”,各类别从业者工作满意度存在差异。
五、行业发展趋势如何? 报告显示,本次调查的 65.5%从业者都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其中三成从业者在 1000 人以上的大公司工作。一般仅千人以上大型综合性公司和专门设计类的公司才设有用户体验部门,不过用户体验团队的规模在逐年扩大,行业趋于互联网化的同时,用户体验团队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六、哪些能力最重要? 调查分析发现,为了保证核心竞争力,用户体验行业的从业者需要具备的通
用能力有“沟通”、“需求理解”、“团队合作”、“用户体验思维”、“逻辑分析”等,但不同类别的用户体验从业者能力要求的侧重点有所差异。
本次行业调查的参与人员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的大中小型企业从业者,调查问卷从设计、发布、回收到数据分析、报告编写均由“腾讯问卷”负责,行业报告完整版可通过腾讯 CDC 官网或者 IXDC 官网下载阅读。腾讯问卷(wj.qq.com)是腾讯 CDC 根据多年问卷调查经验开发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该平台前身是腾讯公司内部进行用户、市场、产品研究的重要问卷调查工具。
6.新版谷歌翻译App示好中国用户 篇六
新版谷歌翻译App示好中国用户
谷歌回归中国的猜测向来未曾间断,近日又有新的迹象引来热议。在最新的Google翻译App 5.8版本中专门针对中国用户进行了优化。目前iOS版的Google翻译已经能够从中国的App Store正常下载使用,用户能够使用该App的所有功能,Android用户则可以直接通过其服务器下载。谷歌通过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维护这些应用。据了解,此次更新包括语音翻译、点按翻译、实景翻译、离线翻译,而且还增加了英语与韩语间即时相机翻译功能。此前Google翻译的中国网页以“.cn”结尾可以正常访问,但Google翻译App服务访问的地址却是“.com”,所以无法正常使用。据了解,Google翻译App的`服务目前可以根据访问IP来进行域名的跳转,从“.com”跳转到“.cn”。七年前,谷歌搜索大部分业务离开中国内地市场,并且将其本地搜索引擎迁移到了香港。不过广告业务还在,浏览器、网页翻译等服务也仍然能够被中国用户使用。根据Google公司一位发言人透露,Google Translate服务已经在中国内地市场运营八年多时间。现在,Google推出Translate移动App能够更好地服务中国用户。这款App的维护方,将会是一家Google在中国的合资公司。Google公司表示虽然他们离开中国内地市场,但那家公司依然在支持翻译服务,也接受相关内容的请求和审查。谷歌方面表示,中文版翻译App用户能够获得完整的谷歌翻译服务,其中还包括允许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拍摄文字信息进行翻译处理的“Word Lens”功能,这一服务就已经支持中文文字翻译,去年9月上线的谷歌机器学习翻译技术里,中国也是首选支持的翻译语言。虽然业内认为谷歌翻译App释放了回归中国内地市场的信号,但作为免费服务的谷歌翻译不会盈利,这个应用或许只是满足谷歌收集语言处理数据的窗口。(记者 姜红)7.抖音app用户体验报告 篇七
汽车远程控制类APP案例研究
随着40网络的普及和车联网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汽车远程控制APP越来越受到企业和用户的青睐。汽车远程控制APP能够通过移动端对电动汽车的特定参数进行监控管理、操控、提供信息服务功能等。汽车出现故障时,车联网通过无线通信连接服务中心进行远程车辆诊断,车辆诊断系统OBD记录汽车主要部件的状态,并通过汽车内置40 SIM卡将汽车状态同步至移动终端APP。用户可操作APP对汽车进行远程操控,如充电、空调、通风、开锁等。
安吉星公司开发的REMOTELINKTM手机应用程序,集成远程车门上锁/解锁、远程启动、车位提示,同时还向用户呈现电池电量、电动续航里程、充电开始/完成、电压、充电状态等系列包含电池信息的车况数据。除此之外,升级后的APP向使用者提供更多信息,包括访问安吉星账户细节(此前只能通过手机或安吉星官网)、管理存货和购物等需求。在视觉界面设计上,设计者将上述功能按类别分别隐藏于控制栏的首页、远程控制、导航、充电和更多五个控制键中;采用暗色的渐变色和浅色的文字、图标搭配,更直观、简洁和清晰,让用户体验以最少的视觉干扰和最大效能的功能元素发挥。
目前,汽车远程控制类移动端App从适用车型上可分为传统动力车型和电动汽车型等。两种车型的远程控制App在功能上多以车辆状态和车辆控制为主,其余功能根据需求的不同各有所侧重,如表1。
电动汽车远程控制APP用户体验设计
在更新迭代迅速的互联网时代,用户面对的可选择性增加,个性化的需求越发明显,用户体验设计日益受到人们瞩目。汽车远程控制APP作为借助应用软件,关注用户的体验需求,在界面的视觉表现及交互方式设计上需遵循以下几点细则:
1.功能重组,注重功能与用户本身的强联系。电动汽车远程控制APP主要分为三部分功能,其中主页、车辆数据和地图等需求量大的功能被放置在标签栏,方便用户快速进入需要的功能页面,账户等设置管理类功能隐藏于左侧导航抽屉栏,用户可及时设置并进行账户管理:(1)在主页面,用户通过空调控制启动车内空调并进行时间、时长设定等相关设置;车锁控制按钮控制车门的打开与关闭;同时,在首页用车辆模型、数据显示目前车辆状态、状况;(2)在车辆数据部分用图表的形式将车辆的行驶记录数据进行呈现,用户可根据需要查看段时间内的总耗电量、平均耗电记录、充放电记录、行驶总里程、行驶轨迹等,且每段行车轨迹与相应的行车视频、日期对应,用户可查看需要的行车视频。用户可操作app远程控制车辆上的内置摄像头进行拍照、视频以保障车辆安全。(3)在地图功能区用户可提前通过手机查看即将去往的目的地,并将地址编辑发送至车,地图收藏的信息通过车联网技术同步至车载信息系统;除此之外,在地图中提供了查找附近停车场和附近充电桩等服务功能;并将找车功能与地图相结合,便于用户根据人车距离及闪灯、鸣笛功能快速找到车辆所在位置。根据用户需求将各功能按类别合理重组,并简化功能以便用户快速找到功能需求。
2.精简用户界面,增强用户可识别操作性。从根本上,视觉界面设计关注的是如何处理和安排可视元素,传达行为和信息。对于交互产品,视觉总是用户与产品沟通的桥梁。电动汽车远程控制App主页界面多使用逼真的三维车模,真实形象显示车辆状态,使用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他界面采用“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即减少元素,突出本质,简洁实用。在色彩的使用上同样突出简洁、易识别的特点,以黑白为主色调,蓝色为辅助色,大面积色彩为白色,灰黑色字体,提高文字辨识度,明确信息传达。
3.优化交互方式。店纳德·A·诺曼认为好设计应该具有可视性(discoverability),即所设计的产品能不能让用户明白怎样操作是合理的,在什么位置及如何操作。因此,如何设计出有趣吸引人且合适产品的动效是设计师在进行汽车远程控制App交互设计时关注的重点:(1)页面切换极致平滑:交互是过程,是从行为到反馈再到结果的一个流程。移动APP越来越强调页面与页面之间切换的流畅,将更多细节内嵌到界面;在远程控制APP页面中增加启动页面的动效设计,缓解用户等待焦虑。通过点击,抽屉式操作框从标签栏由下向上弹出,便于用户单手操作。(2)注重引导;app的交互引导功能是用户拥有良好体验的前提。在汽车远程控制App的登录页面设置视频演示按钮,简短的交互视频演示帮助用户快速了解App界面、功能及交互方式。交互方式简洁且易于操作,用户在进行一次交互操作结束后,界面相应位置便会出现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提示,避免多层交互产生的用户疲劳与用户困惑。(3)通过动效有效反馈用户操作;“用户期待在操作控件时的快速反馈,通过反馈明白他们所触动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同时用户也希望在较长的流程中能够提供状态提示,以确定程序是否正在运行中。”反馈动效设计坚持做小不做大的原则与App整体简洁的风格统。如在首页通过导航栏右侧信息提示图标的闪烁以提醒用户有关于车辆状况信息亟待查看。
小结
【抖音app用户体验报告】推荐阅读:
用户体验调研总结07-04
好的网站文案 良好的用户体验07-09
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站信息构建要素与模型分析07-04
用户报告书写要求10-02
用户统计分析报告09-16
互联网产品运营的思路: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08-12
体验农村实践报告范文10-17
岗亭用户须知07-05
新装用户流程08-21
论坛用户监管总结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