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入职培训规划

2024-08-14

新员工入职培训规划(11篇)

1.新员工入职培训规划 篇一

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基本框架

企业对新进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

一、介绍企业的经营历史、宗旨、规模和发展前景,激励员工积极工作,为企业的繁荣作贡献;

二、介绍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三、介绍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权力系统,各部门之间的服务协调及流程。

四、业务培训,使新员工熟悉并掌握完成各自本职工作所需的主要技能和相关信息,从而迅速胜任工作;

五、介绍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产品、市场定位、目标顾客、竞争环境等等,增强新员工的市场意识;

六、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目标的传达。让新员工知道企业反对什么、鼓励什么、追求什么;

七、介绍企业以员工行为和举止的规范。如关于职业道德、环境秩序、作息制度、开支规定。

2.新员工入职培训规划 篇二

1 当前我国企业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

许多企业在完成了入职培训后,会感觉到新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与工作环境格格不入,工作绩效并没有显著提高,甚至是新员工离职等问题。究其原因,除去员工本身的个人因素外,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的入职培训某环节出现了问题。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企业不重视入职培训工作

首先,对入职培训工作不够重视,一般出现在许多中小企业中,中小企业由于其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没有独立的培训部门,一般会把工作重点放在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部门,而不愿意再花费精力来组建专门的培训部门或者人员,这样就导致很多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是由不专业的需求部门来完成的,在人手紧缺时,简单学习了企业规章制度后就直接接手新工作上岗了;其次,企业每年招聘的新员工基本上都为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有些管理者对大学生入职培训工作重视不足,认为大学生自学能力强、领悟能力高,对于工作环境的适应和企业内部的融入自然是得心应手的,以后即使会有入职培训也是流于形式,草率了事。这种闪电式的新员工入职,几乎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埋下人才流失,或达不到企业绩效的隐患。

1.2 新员工和企业对入职培训的认识有偏差

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意识决定企业行动,落后的培训观念会影响到培训行动与培训效果。许多企业未能正确认识到自身的培训需求,只是看见入职培训在别的企业办得风生水起,便也跟风增加了新员工入职培训,却没有考虑到自己想从入职培训中得到什么。新员工作为成年人,大学生新员工普遍自我意识较强,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叛逆心和目的性,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被传授的内容,选择性地接纳一部分,要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去接受新事物,就要按照年轻人习惯的方式来传授工作,一味地按照过去的经验直接向他们灌输知识,只会导致支出得不到回报,甚至导致员工产生逃避心理。

1.3 入职培训内容偏简单化

1.3.1 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

在时间投入方面,很多企业入职培训的具体安排要么是比较随意,没有针对性;要么是急于求成,将培训内容压缩为一天完成。有些企业在进行培训时,只是照本宣科地把口号式的观念传达给员工,认为员工只需要了解一些企业的基本情况即可,所谓的入职培训也是很紧凑的安排一天的时间参观办公环境、讲解或者员工自学员工手册和企业的一些基本规章制度等内容,认为更多关于企业和工作上的信息,员工会通过日后长时间的工作中学习到,不必安排更多时间浪费在理论培训上,所以新员工很难从培训中感同身受,无法抓住重点,不知道培训内容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1.3.2 培训内容枯燥无味

有些企业对大学生入职培训仅局限于企业的发展史、规章制度等认知培训和基本工作技能培训,忽视了大学生新员工心理以及情商的锻炼,培训内容单一枯燥,缺乏吸引力。其次,当今企业的入职培训多为讲授法和工作指导法。讲授法又多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偶尔会带领新人参观各个部门或生产工程,老员工与新员工、新员工与新员工之间的互动活动较少,培训缺乏生机。作为刚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大多本身早已厌倦“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希望的是走出校园进入职场之后能够接受具有企业特色的新鲜的培训课程,若还是平铺直叙的课堂教学,那么会失去足够的吸引力,很难挑起新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积极性。

1.4 新员工入职培训效果缺乏反馈和评估

对于入职培训效果的反馈与评估,不只能够反映培训是否达到了企业的战略发展和新员工发展的需求,也能为以后的入职培训目标及需求确定、课程安排提供许多有效又珍贵的信息反馈,为企业改进培训体系提供依据,也对新员工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有一定的了解,为日后跟进培训提供参考资料。

许多企业在入职培训后发现培训的效果并未达到最初的目标,很有可能是忽略了“培训链”中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估过程。当参加完入职培训后,新员工都希望能从培训管理者那里得到回复和评价,无论是好评还是批评,这对于新员工以后成长来说都是宝贵的。

2 解决我国企业入职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企业应明确入职培训目标

入职培训的目标应该是企业在综合考虑了员工的目标、管理层目标、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上确立的。员工及各级组织的工作目标应始终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传统的企业入职培训目标一般包括:让员工尽快知晓工作要求,了解工作内容,以便使员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高工作效率;向新员工清晰地展现岗位职责以及组织对员工本人的期望,告知其工作岗位及职责,并表达期望他做到什么。鉴于当今的新员工多为80后、90后,他们的价值观更是具有特殊性,比如智联招聘某相关调查中,31.3%的参与评选的90后新员工将“良好的成长空间作为选择工作的首要标准”,其次是“该工作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显然,如今的新员工在工作中的目标更多是希望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进入企业是一种信息反哺,新员工学习能力快,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处理问题更加网络化,但吃苦精神不够,这些都需要企业引入人性化的机制。针对员工充满个性的工作目标,企业在制定相关入职培训计划方面也应更具有创新性,通过了解了新员工的目标过后,领导者适时的安慰与鼓励,合理的薪酬奖励等,都能够帮助企业制定更具有可行性的培训策略,达成双方均满意的目标。

2.2 企业应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入职培训

有些企业的入职培训非常丰富,既有企业文化的介绍,也有团队协作能力的指导,可是员工就是不满意,这就是由于培训缺乏针对性导致的。新员工初步进入一个企业,在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培训是吸引他们的求知欲,消除种种差异走向一致的必要手段。

由于当今企业的新员工多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所以企业需要根据大学毕业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一般来说,首先要从大学毕业生的三个特点说起:其一,刚从校园迈入社会,企业要求的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转变会造成他们对未来的迷茫感;其二,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兴趣爱好也不同,如果培训没有吸引力,他们很容易产生厌倦感;其三,大学生对于企业的认知大都停留在直观表面的层次,只看到企业发展规模等方面。这种教育背景、学习模式、心理特点均不相同的新员工,对培训的需求就会不同,企业在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前,就应该根据新员工的背景、岗位特点等先进行具体的分析,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一套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培训内容。除却企业文化等宏观的认知培训,员工的基本工作礼仪、企业人应具有的姿态与精神风貌等素质培训也不可避免,培养新进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也应成为培训内容中重点针对的一部分。

2.3 企业应帮助新员工树立正确的主观认识

新加入企业的员工可能来自全国各地,其家庭出身、学习经历、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都存在差异。新员工渴望被认同,渴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自我价值,抗挫能力弱,一旦受到否定,情绪波动会很大。在适应企业人角色时,心态也非常重要,区分他们的不同心理状况,对他们进行健康心态培训,能够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心理优越感或自卑感,避免步入工作岗位后由于不良心态产生不良的工作态度。对于新员工本身来说,需要注意在职场与前辈交流的过程中,要把朋友圈适当拓展到一些能在生活智慧层面给予自己指导的“忘年交”领域,工作中出现问题时除了搜索网络,还可以当面请教前辈以拉近距离,增进了解。

2.4 企业应丰富入职培训内容及形式

2.4.1 增加对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新员工经过入职培训及岗位导师的具体指导后,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体现和提升,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培训的结果安排大学生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做到适得其所。当工作岗位基本安排就绪后,应对这些大学生新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应尽量使个人愿景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相契合,帮助新员工从企业的外围融入到团队之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对自己期望的工作角色有一个初步的定位,既提高了企业的培训效率,又能使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和进步。

2.4.2 丰富入职培训方式及内容

新员工入职培训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可以增加角色演练、室外拓展训练等多种形式。例如,新员工进入IBM,首先要进行为期4个月的集中培训,培训就采用课堂授课和实地练习两种形式。总的来说,在企业的入职培训中,应该结合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等因素选择恰当的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

首先,对于企业情况的介绍可采用员工亲身体验或者讲师讲解的方式;分配到岗后,也可以每人安排一位“导师”,无论是从工作上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都可以为新员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其次,可增加新老员工座谈会,老员工现身说法,以你问我答的形式,让新员工更轻松地接受企业的工作氛围,帮助其提高职业素养。海尔公司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的新老“毕业生”见面会就很值得借鉴,通过学长学姐的亲身经历更贴切地了解海尔,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对于本岗位工作的升迁、发展前景等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面对面的沟通总是好过传统的说教。

总的来说,在培训形式、培训课时及培训内容的安排上应当细致,不能一天或几个小时匆忙了事。企业在进行课堂培训时,面对面教学的效果会大大好于视频教学,并且在培训过程中要引用恰当生动的使用案例,各种提问或头脑风暴法将学员的思维带入到讲师的案例中来,这样他们才会充满激情,每个人才能真正地参与其中收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

2.5 企业应完善培训评估反馈过程

入职培训效果评估管理是指收集企业和受训者从培训当中获得的受益情况,以衡量入职培训是否有效的过程。考核内容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要包括大学生新员工对培训内容掌握的程度,还应包括他们对于培训知识的运用情况。检测手段不应该只是单一的笔试,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考察、模拟训练、座谈会等方式。入职培训的评估反馈不仅可以科学的分析培训是否使新员工达到了企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能针对整个培训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与瑕疵提出科学的改进措施,提高培训效果,还可帮助企业不断完善培训工作,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具有企业特色的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为企业未来的新员工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原.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概念、理论及实证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3.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研究 篇三

关键词: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一、如何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一)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的首要环节。它由培训管理人员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组织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鉴别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的内容。它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培训评估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分析培训需求,才能设计合理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培训需求可从企业、工作、个人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进行企业分析。先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方案符合企业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要求。大凡企业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就是要把新员工因知识、技能不足,不了解企业的概况、历史、现状、远景规划而造成的盲目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的浪费,控制在最小限度。

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新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未来工作岗位对员工技能、态度的要求进行比照,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研究需要进行哪方面的培训来提高能力,达到员工的职务与技能的一致。

(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资源,培训对象、培训日期与时间、培训方法、培训场所与设备、培训纪律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

1.培训目标。培训目标是培训方案实施的导航灯。有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和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培训的组织者和接受培训的新员工才能少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训内容。一般来说,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知识培训,是入职培训的第一层次。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技能培训,是入职培训的第二个层次,录用新员工不可避免地要走这一步。通过技能培训,让他们了解企业的情况,了解本企业他人的工作,促进各类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使他们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共同合作。

素质培训,这是入职培训的最高层次。素质高的员工尽管他可能暂时缺乏知识和技能,但只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较高的目标,经过适当的培训后,就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如果因为招聘把关不严,录用了素质低的员工,经培训不改的,应及时清退,否则,饴害企业。

3.培训资源。培训资源(又称培训指导者)可分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企业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利用内部资源,可使新员工和培训组织者多方都得到提高。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对于新员工入职培训来说,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各有优缺点,但比较之下,还是首推内部培训资源,只有在企业业务确实繁忙,分不开人手或企业内部确实缺乏适当人选时,才选择外部培训资源。当然,如果能把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结合起来使用有,那就更好了。

4.培训日期。培训日期选择的原则是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培训。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时就必须把入职培训安排在企业挑选、测试、录用员工程序履行完毕,新员工正式加盟本企业之时进行。这时候的新员工都需要通过培训熟悉企业的工作程序和行为准则,不失时机的安排培训是最恰当不过的事。

5.培训方法。培训方法的新异,是培训效果的催化剂。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特色,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要依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合理地选择采用。

6.培训场所及设备。在讲授企业概况等共同知识时,课堂可以在教室、会议室。若介绍各部门的业务技能,则决定了最适宜的场所是工作现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设备包括教材、笔记本、笔、模型、投影仪、电视、录相等。在企业财力、物力所允许的情况下,培训设备要与时俱进,尽可能多样化、灵活化。

7.培训纪律。纪律是搞好培训的保证。在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时,应该制定相应的培训纪律。

二、培训方案的评估与完善

培训效果如何、培训的投入是否值得,一直是员工培训工作中尚未解决的一个最大问题。科学的培训评估对于企业了解投资的效果、界定培训对组织的贡献、证明员工培训所做出的成绩非常重要。

第一,培训效果的评估

良好的培训评估体系是在工作分析、岗位说明、绩效标准和管理以及培训要素之间的流程管理,这种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业绩,并在提高业绩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绩效标准,进而使企业培训进入良性循环,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

第二,培训评估报告

培训评估最后要提出培训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培训项目概况,包括项目投入、时间、参加人员及主要内容等;二是受训员工的培训结果,包括合格人数,不合格人员及不合格原因分析;三是培训项目的评估结果及处置:效果好的项目可保留,没有效果的项目应取消,对于有缺陷的项目要进行改进,对于某些部分不够有效的项目可以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对于某些领域欠缺的项目可以新增。

第三,跟踪反馈

培训报告确定后,要及时在企业内进行传递和沟通。培训评估报告应传递到如下人员:一是受训员工,使他们了解培训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和改进;二是受训员工的直接领导;三是培训主管,他们负责着培训项目的管理,并拥有员工人事聘用建议权;四是组织管理层,他们可以决定培训项目的未来。

4.新员工入职培训 篇四

7月9日~14日,公司安排职能科室和有多年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对新员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岗前入职培训。开课当日,公司副经理韩记向将进入工作岗位的新员工们表示了最诚挚的欢迎,并向他们强调公司在发展进程中对人才,尤其是对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是特别珍惜的,希望新员工们要抓住人生中的这个重要契机,树立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在颍泉水建这个大家庭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为公司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蓝图。

公司工会、工程经营科、质安科负责人和施工项目经理在5天时间内分别就公司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预(决)算编制,施工测量放线,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及与施工有关的组织与协调等方面知识对新员工授课。通过此次培训,新员工知识面和业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对做好本职工作树立了信心。

5.新员工入职培训 篇五

该培训目的:为了使新人减少陌生感、距离感,在掌握上岗技巧的同时能更快适应新环境。增强今后的工作中的默契度。

第一天

上午:

培训开始:大家自我介绍,熟悉彼此,打造良好氛围。

1、企业文化之公司简介、组织结构、使命等培训人:人事部

2、考勤请假制度培训培训人:人事部

3、金正昆礼仪视频播放

4、企业文化之公司经营理念、经营业绩以及未来的规划培训人:营销部

5、下午:

6、员工职业思想道德培训培训人:培训人:人事部

7、奖惩制度(各项奖罚规则以及高压线)培训人:人事部

8、金正昆礼仪视频播放

9、行政管理制度培训(强调公司旺旺号使用)培训人:人事部

10、员工内部推荐制度介绍培训人:人事部

10、员工离职规定管理培训人:人事部 备注:

每次金正昆礼仪视频播放结束后,新人们都需要进行总结讨论,说出自己的感触。在培训过程中欢迎积极发言提问。中午由销售部主管带领新人就餐,熟悉周围环境。

第二天

上午:

1、销售部门团队介绍:了解销售部门培训人:销售部

2、公司流程介绍:简单介绍各个部门的流程,具体介绍销售的标准化流程

培训人:销售部 金正昆礼仪视频播放

下午:

3、客服定义,客服岗位职责:了解客服的定义且本岗位的职责培训人:销售部

4、服务理念:作为客服该有的服务培训人:销售部

5、播放励志电影《冲出亚马逊》

每一位新人需要写一份观后感,并且互相交流感受。培训人:人事部

第三天

上午

1、服装面料知识培训培训人:销售部

2、客服销售说辞培训培训人:销售部

3、金正昆礼仪

下午

4、工具运用培训人:销售部

5、产品展示和介绍培训人:产品部

6、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人:人事部

7、发给新人们每人一份新人培训评估表要求其填写并上交给XX,同时培训老师们也需填

写。

6.新员工入职培训 篇六

一、不断在工作中培养三大意识

本次的培训在顾长石主任与我们的互动中拉开序幕。在互动中,顾主任反复提及三个意识令人印象深刻,它们分别是大局意识、集体意识和奉献意识。我们需要不断地在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强化这三个意识。

“全局意识”,是指要站在全局的立场考虑问题,表现在政治上是一种高度的觉悟,表现在思想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表现在工作上是一种良好的姿态。要求我们用正确的思路来思考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就是要求我们要有超前的思维,要有悟性,有创新精神,而不是仅仅做好自己负责的那一方面的工作了事。要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牢记“全局意识”,自觉适应目前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和调整好精神状态,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集体意识”,是指群体成员共同具有的信仰、价值观念和规范准则等,是共同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而在单位中,它体现的是一种组织意识。这种意识是公司员工对公司目标的认定和实现目标所具有的信念和意识,以及对公司的情感和归属感。集体意识的形成不是要求员工需要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能够保证员工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又能够助力于产生真正的内心动力。在一份工作中,所有的活动都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开展。但团队的各个部分甚至每一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都需要独当一面。在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不能以自己为中心,杜绝自以为是的态度。集体意识表现为团队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的把自己看作是团队的一部分。集体意识的培养取决于单位中的每一位成员。作为单位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集体意识,通过提高意识,我们会培养自己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培养我们主动做事和敬业的品格,培养宽容与合作的品质,更能帮助培养我们的大局意识。

“奉献意识”,是指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和全身心的付出。对个人而言,就是要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单位里的各项事务进行工作和服务。

二、提升招商业务水平

招商引资工作是一项充满着挑战性的工作,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一批刚从校园这座象牙塔走出来,并且缺少一定工作经验的群体来说。所以在这次的培训中,我们招商服务1部的王勇主任也重点提出了我们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为今后能够做好招商工作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一)、敏锐捕捉信息

在具体的招商搜寻过程中,捕捉招商信息至关重要,对信息的分类和筛选上要学会广泛对待重点处理,对有价值的信息要判断是否符合本地区的产业发展要求,如果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即使很有价值的信息也会容易错过。当然,判断的前提取决于对项目和本地区资源禀赋的了解。

(二)、善于沟通

某种程度来说,招商的过程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项目信息的互换都在沟通中完成。一旦项目落户,也证明是对你沟通能力认同的结果。对于我们刚刚从事招商工作的新员工来说,阅历浅、社会资源贫乏等不足的存在是正常的,因此我们需要多出去接待项目,并敢于多与客户去沟通。而这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客户与我们而言,双方都是平等的。正因为客户有诉求需要提出,我们才会对此给予服务,所以我们需要在沟通的过程中保持一个不卑不亢的态度,而不是因为对方是客户就先入为主地自降身价。

(三)、增强专业性

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划分主要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绿色再制造这七个为主。专业招商人员可以依据自己的分工,对某个产业在国际国内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其产业的细分和布局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次,还可以根据产业的区域来确定人员招商的重点,并做好信息互通共享工作。

(四)、具备基本的素质和涵养

首先,招商人员把招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做,要有执着不悔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其次,专业招商人员在招商过程中,既要热情、大胆、自信、谦虚,又要在和客商接触中保持不亢不卑平等相待的心态。第三,专业招商人员善始善终要有一个“韧”的思想准备,对于认为好的项目和可靠的信息就需要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反复的做工作,以“韧”劲来打动客商。

(五)、做好知己知彼

当确认信息后,我们就需要想方设法了解该企业的经济状况,发展潜力,目标取向等等。比如对方如果是家技术性的企业,我们就需要了解到对方拥有着多少专利,由此来判断对方的专业性是否强。但是这也不是唯一的衡量手段,还要了解对方如果有产品的话是处于哪个阶段,是处于研发又或者是市售的阶段。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对方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总之,只有做到充分了解之后才能在后续的谈判阶段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

(六)、做好后期的服务

对于已经签约的项目,作为招商人员不能认为工作的结束,而是,这个项目工作的重心从上个阶段向另个阶段转移的开始。项目的落户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系,说明经过艰苦的谈判和努力的成果。同时,它既是对我们在谈判过程向客商承诺和介绍情况是否真实的一次检验,也是关系到客商是否给我们继续进行以商招商正面宣传的一次检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给客商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的麻烦,该解决的问题要尽快的办理。只有拿出百分百的热情和诚意,才能做到全心为企业服务。

三、牢记并把握招商人员的“四个能力”

招商服务1部的赵川老师在为我们讲解产业政策介绍时,适当地引入了不同的案例来加深我们对政策的理解。在这场生动有趣的培训中,我也对招商人员在接待大小企业中所需要掌握的能力有了自己的感悟。

(一)、对项目的研判和筛选能力

招商引资有时会有很多的信息,也会出去许多的客户与企业。但是比方在接待了10家企业,能够获得1家或者2家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就算是有成果了。因此,如何对项目信息的前期进行分析、筛选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节约财力和时间。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接待企业时觉得觉得对方意愿不是很强烈就改变自己的态度。我们不管接待任何一家企业,不管对方意愿的强烈,我们都应该秉承着一样的态度,耐心为对方讲解我们临港新片区的优势与各项产业的优惠政策。

(二)、了解政策、熟悉政策、应用政策的能力

作为专业招商人员,要充分的了解我们临港新片区的招商政策,包括奖励政策、优惠政策、人才政策等等。此外,对一些专业领域中的术语也要略知一二。不然,客户一问你三不知,就会对你失去交谈的耐心。当然,我们也不能乱许诺,更切忌说大话、空话、白话、虚话。

(三)、临场发挥的能力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能够察言观色,研究分析对方的心理,要学会根据对方提出的问题和情况随机应变,并立刻作回应和解答,不要说“这个问题我做不了主、那个事情说了也不算”之类的话,这样,会造成客户对你的不信任,同时,也容易让谈判陷入冷场的尴尬局面。

(四)、综合协调相互沟通的能力

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各个处室与部门,特别是在项目决策过程中,一定要和相关处室比如高科处、金贸处等密切沟通,让他们对项目有个基本的了解并咨询他们的意见。这就要求我们招商人员既要清楚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内容,又要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有个基本的说明,为项目顺利落户打下基础。

四、展望未来

能够加入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成为招商服务1部的一份子,在这样一个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环境中工作,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但同时也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作为一名新人,我觉得在初涉阶段,我首先需要多像单位中的前辈和同事学习工作经验,这也是我目前最为缺乏的。同时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因为学习工作经验能够帮助我在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另外团队精神在一个团体工作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像是催化剂一般,能够使团体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务。所以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秉承着一颗以大局为重的心,从整体出发,永远将整体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积极地团结各个部门与同事,以达到整体的最优目标。

鉴于临港新片区目前有着空前未有的热度,所以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关注。而新片区各产业的相关政策也时刻保持着更新。这就要求我今后需要不断地去学习政策,理解政策。

7.新员工入职培训规划 篇七

一、新员工背景分析

近些年来, 电力行业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不断吸引着高校优秀的毕业生加入其中, 这为不断壮大供电企业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新入职的员工大多数都是学习相关专业的高材生, 他们不仅有着高学历、过硬的专业知识本领、较强的可塑性、良好的创新能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年轻, 大多数都是80、90后并充满着无限的活力, 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无限的渴望, 他们积极向上对工作充满热情、不断进取, 跟随时代的步伐努力完善自身, 这些都是属于他们这一代的优势。但我们也知道80、90后是个性张扬的一代, 他们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大多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追求自由很难规规矩矩的做事, 不按常理出牌。由于刚刚完成从学生到职场员工身份的转变对自身的认识并不全面, 容易出现一些背离企业文化的现象, 比方说心态浮躁、眼高手低以及急功近利等。对于像这样的员工, 企业在对其进行入职培训时, 应该掌握其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1]。

二、员工入职培训现状

现今, 供电企业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 主要是从入企教育、集中培训、轮岗实习等方面着手进行的。

1. 入企教育

对于新的员工来说, 对企业的文化背景等内容都不了解, 这不利于提高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往往在新员工入职时, 企业都会组织相关的人员安排活动来迎接新的入职员工以表示对其的热烈欢迎, 然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向新员工介绍企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的文化背景、企业的发展史等。除此之外, 公司还会组织一些与新员工面对面的座谈以便企业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其情况。最后企业还会组织一些摸底考试, 以便了解新员工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并按照不同的技能将其安排在适合的岗位[2]。

2. 集中培训

供电企业为了实现人才强企战略的目标, 每年都会让新员工定期去相关的高等学院开展的培训班去集中培训。这样的培训历时都不会短, 通常为四到五个月。通过这四五个月的集训, 能让新员工短时间内快速融入企业, 进入岗位角色, 成为真正的职场人。集中培训涉及的内容相当丰富, 专业十分之多, 主要包括调度运行值班、自动化运维、输电线路运检、变电站运维、换流站运维、继保及自控装置运维、电气试验、变电设备检修、配电线路及设备运检、配电自动化、营销服务、营销技术、农网运行维护与检修、农网营销服务、通信运维检修、信息系统检修维护、送电线路工程等。培训的课程都是按专业来分门别类的, 聘请的都是各个电网公司的专家, 他们不仅有着超强的技术能力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教学经验, 这样的培训师通过生动的讲解, 可以使培训生快速的了解岗位的职能要求, 培训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但这样的集中培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众多的参训学员中, 不乏一些所学的专业与自己的岗位或者兴趣爱好不一致的, 这就不仅浪费了学院宝贵的时间而且还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浪费。组织培训的学院一般都是固定的, 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训学员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专业基础以及公司对其提出的不同要求, 再加上培训的时间比较长, 有的培训基地的软硬件设施并不能满足培训的需求导致新学员在培训期间出现不怠慢, 不专心配需只是应付, 集训在一定程度上给培训基地的管理带来了难度。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 整体的培训质量以及形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

3. 轮岗实习

供电企业实行轮岗实习的目的是为了加深新员工对企业生产运营整体架构以及流程的认识, 这样能为新员工以后自身的岗位和其发展前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以往的供电企业, 大部分都是办好入职后就直接将其安排在正式的工作岗位上, 显然这样做存在一定的弊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近年来,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需求的是综合性才能的人才, 通过采取对新员工进行轮岗实习的方式, 可以满足这一方面的需求。所谓的轮岗实习方式是指以企业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电网的运行以及企业各个生产部门的运营情况、特点等为基础, 然后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亲自到工作现场去验证, 然后带着在现场发现的问题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去寻找支持依据, 在完成上述两个步骤后, 以理论类、操作类以及综合类这三方面作为切入点, 进行现场跟班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对技术的要点进行更加深刻的领悟。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实习内容, 新员工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才算是成功的。在轮岗实习期间, 通过接触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和现场操作以及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 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职业素养技能, 而且还加强了处理人力关系的能力、形成团队协作的意识。

在轮岗实习过程中, 新员工自身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能为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但现今, 一些供电企业的轮岗实习制度只是流于形式, 因为轮岗实习为期长, 企业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并未将其完整的实施, 这样就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衷, 显然新员工入职培训就到不到设定的效果, 这不仅减少了员工的积极性还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现今的时代是知识化的时代, 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工作的重点工作内容, 供电企业对新员工入职的培训必须予以重视, 本文简单的分析了目前供电企业培训新员工的现状, 希望能为供电企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建议, 为企业不断壮大人才队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郑波, 康健.供电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效率提升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29) :138-139.

[2]刘智慧.湖南电力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优化设计[D].长沙理工大学, 2013.

8.如何做好员工入职培训 篇八

新员工入职培训(Orientation,也称职前教育、导向培训等),是向新员工介绍企业基本情况、岗位职责、部门人员等的一种培训方法。

一颗风险种子

提起入职培训,一个常见的误解:“不就是报到上班嘛!慢慢来,员工自然会熟悉一切适应一切的!何必大事声张?”据统计,国内的企业约近80%没有对新进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就立即到岗位上正式工作了。就算做此培训的企业,很多也不太重视,往往把它当作员工到岗日的一个简单“行政步骤”,草草而过,不细致,欠规范。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尽管没什么错,但却会埋下人才流失的“风险种子”。其间的缘由不难理解。

新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初面临着几个典型问题:公司当初的承诺是否会兑现?工作环境容易融入吗?是否会被新的群体接纳?初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新员工一下子面对很多不同以往的“新鲜事”。有的是和工作职责直接相关的,比如,不同的业务流程,不同的行业、客户群;有的是管理风格和企业环境方面的,比如,财务审批制度比其以前任职企业更为复杂严格了,部门间沟通途径不一样了,甚至电邮传发的权限性规定不同了……很多老员工们已经习以为常、看似不值一提的细节,对新员工而言都是需要了解和适应的“新鲜事”,而且在陌生的压力环境下容易冒出不知所措、失望、沮丧等负面情绪的苗头,埋下人才流失的风险种子也就不奇怪了。

要规避这颗风险的种子,就应在短时间内让企业所录用的员工快速进入角色、融入企业,从“局外人”转变成为“企业人”。这就需要通过规范系统的方法使其感到受尊重、被关注,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对个人在企业中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所以,及时、规范、全面的入职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选才招聘的后续步骤,也是企业做好retention(留才)工作的第一步。

两个培训方面

入职培训是一项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新员工的直接上级共同协作的工作。根据培训的两大类内容,通常由两方面分别主导和负责。(见表1)

其中,第一部分内容相对标准化,部门或岗位的差异不大,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承担和组织,所需时间也通常比较短暂且固定,而且,规模大,新招员工多的公司还可集中采取团体性的课程,成本低效率高。

而第二部分内容则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主要由新员工的直接主管/部门负责人拟定并推动执行,所需时日则可有很大差异,短则一两日,长则数月,但一般以试用期为上限。在这里,辅导计划是个不错的工具。主管可以根据新员工的个人情况量身订做,考虑其当时的职务所需以及将来的发展所需,使新人的学习有特定的方向;依据辅导计划,主管可每周或每月定期了解新人学习和适应情况,不时面谈,沟通彼此的想法,修正不适当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主管不需要全天候“监视”新人的所作所为,也可培养新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而这两部分培训的所有相关的记录、执行跟踪、效果反馈等可由HR部门总体掌控。

示例:GE的新员工导向培训活动checklist,见表2。

几种培训方式

入职培训的方式方法可灵活多样。可以是授课式、研讨会形式,也可以是在岗实地培训(On The Job Training),甚至可以是户外训练等方式。

例如,美国惠而浦公司(Whirlpool Corporation) 对新加入的销售人员采用实地培训。以7个人为一组,安排在公司密歇根总部附近的房子里,为期两个月,只有2个周末允许回家度假。除了普通的讲授方式,还让新销售员工每天用公司的产品洗衣、做饭、洗碗;他们也会在当地的商店购买家用电器,把惠而浦的产品和竞争者的产品做比较,等等。这个培训使新加入的销售人员快速熟悉产品和业务,参加了该项目的员工通过试用期留在惠而浦的比率也比较高,而且还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应聘销售的职位。

还有些公司采用“伙伴制”(Buddy System),就是给每个新员工指定安排一名工作职责相近、热诚负责的老员工作为“结对子”的“伙伴”,事无巨细,随时可给予新员工必要的协助和指点;而被选上做“伙伴”也是企业对优秀员工的一种认可和荣誉,对其额外的付出,企业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一对一的“贴身全程服务”很能显示企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也是将企业文化得以传播和加强的可靠途径。

也有的企业会请第三方的培训公司,采用更新颖的户外拓展训练作为入职培训的一部份。这种拓展训练沿用了体验式培训的基础理论,结合新人融入方面的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研究成果,通过科学的情境设计,让课程兼顾新人的个体行为感受、团队角色观念的树立和企业价值认同的推动,从而促进新员工融入企业,加强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使新员工在体验中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

让第一天印象深刻

大家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那么,让新员工对就职的第一天留下深刻的好印象,就意味着入职培训和员工融入新环境成功了一半;同时,这也不失为留人工作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里罗列一些方法供参考选择,看似琐碎,却可细微之处见实效:

·举办一个简单但热烈的欢迎招待会,(依据预算多寡)备些咖啡和茶点,邀请公司员工来和新同事见面认识。

·帮助新员工安排好工作的准备,包括:办公座位、办公用品、姓名牌、名片、出入卡、内部通讯录、紧急联络表、电话设置、电脑设置(包括电邮信箱的申请开通)、甚至台历等。

·告知最基本和即刻需要用到的信息,如:办公区的布局,最常用的电话和电邮的使用指南,复印、传真、打印等办公设备的使用等。

·欢迎信——可用公司的“行话”或“俚语”准备一封生动幽默的欢迎信(也可体现企业文化和亲和力)。

·公司纪念品(印有公司标识)。

·邀请共进午餐。

·尽量指定“专人”负责某位新员工的第一天。

9.新员工入职培训心得 篇九

人的一生就像城市中的公交车,有许许许多多的驿站,每到一个驿站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征程。怀着自己美好的希望和从零开始的心态,我加入了重庆合川华地王朝华美达广场大酒店这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团队中,开始了我的一个新的征程,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全新的开始中,2011年7月1日迎来了维持三天的新员工入职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介绍合川华地王朝华美达广场大酒店管理团队、规章制度、仪容仪表、节能减排、消防等等,虽然整个培训的时间并不长,但在这短短的三天经历中,使我受益非浅、深有体会。职业素养方面的提升。这几天老师传授了很多的知识,这大大提高了我们新员工的职业素养,比如礼仪知识、比如人际交往、比如为人处事等等。她们那一次次深入浅出的讲解无不凝聚着她们多年的工作经验、无不体现着一种严谨、认真、负责的精神。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相信,她们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将会是我们受用一生的宝贵的财富!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了更多的新同事,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在这里,大家在快乐中学习和相处,彼此没有陌生的感觉,似乎大家一致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意识,那就是我们现在都是“一个团队”。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始终保持这种同事情谊,同心协力、各尽所能,为酒店未来的发展创造新的业绩、为“华地王朝华美达广场大酒店”增添新的荣誉!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却时刻感受着关怀与温暖:这里有关注我们成长的上级,他们的谆谆教诲让我获益匪浅,使我们得以迅速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目标;这里有手把手帮助我们熟悉业务的同事,他们的帮助使我们得以更快地步入工作的正轨;这里更有一个广阔的事业舞台,供我们施展自己的才华,创造人生的精彩!

最后;我们每天如果能不断的进步一点点,那日积月累,会有更大的收货,而如果每天不思进取,那最终都不会取得成功。不凡见于细微,永恒藏于瞬间,一个人的境界就体现在那“一点点”的小事上。做好了“一点点”,成功自然会水到渠成。每天勤奋一点点、每天完美一点点、每天主动一点点、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创造一点点„„不知不觉中,我们会和华地王朝大酒店一起飞的更高,更远!

10.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 篇十

一、到职前培训(部门主管负责)

1、欢迎新员工到来。

2、让本部门其他员工知道新员工的到来。

3、准备好新员工办公场所、办公用品。

4、准备好给新员工培训的岗位内训资料。

5、为新员工指定一位资深员工作为新员工的导师。

6、准备好布置给新员工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7、何时发放薪金:每月15号发放上月工资。

8、上、下班时间。

二、部门岗位培训(部门主管负责)

到职后第一天:

1、到人力资源部报到,进行新员工入职须知培训(人力资源部负责)。

2、到部门报到,主管代表全体部门员工欢迎新员工到来。

3、介绍新员工认识本部门员工,参观工作场所。

4、部门结构与功能介绍、部门内的特殊规定。

5、新员工工作描述、职责要求。

6、讨论新员工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7、派老员工陪新员工到公司餐厅吃第一顿午餐。

到职后第五天:

1、一周内,部门经理与新员工进行非正式谈话,重申工作职责,谈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回答新员工的提问。

2、对新员工一周的表现作出评估,并确定一些短期的绩效目标。

3、设定下次绩效考核的时间。

到职后第三十天

部门经理与新员工面谈,讨论试用期一个月来的表现,经理与部门主管一起讨论新员工表现,是否合适现在岗位,填写试用期考核表。

11.新员工入职培训规划 篇十一

关键词:新入职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68-021

导师带徒、徒弟拜师是中小学对新入职教师的一种惯常的培训方式,与其它培训方式相比,它更直接、更具体,可操作性也更强,为此,“师带徒”作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被广大中小学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新生代教师走出校门,踏上工作,传统的口授身传的培训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优化新入职教师的校本培训模式成为中学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当务之急。

一、导师带徒的困惑

新教师职业社会化和引导的研究表明,教师最初的经历对其教学生涯的影响最大,并且在适应期内遇到的观点和价值观会内化并贯穿在教育工作者的整个生涯中,为此,各个学校为满足新入职教师对职业发展的需要,往往指派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指导工作,通过导师带徒的培训模式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其理论基础就是,新教师能够在观察指导教师和被指导教师观察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信息,而且自己的成长能从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那里得到及时反馈。

调查发现,多数新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能较快地适应学校工作和生活,摘要在听评课活动中成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思提高,逐步完成角色转换。然而,我们也发现不少新入职的教师在初步熟悉工作环境后对这种模式产生质疑,甚至不屑一顾。单一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成长的速度和质量。概括起来,师带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高密度培训出现消化不良

刚毕业的大学生满怀着对新生活的期盼,走进可能相处一生的工作场所,接踵而来的就是省市校级的各种培训,教育政策、教育法规、职业道德、教师素养,学校制度、教学技能、班级管理等等,高密度、高强度的培训,理论、框架式的指导,往往让新入职的教师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甚至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

问题二:管理失控造成成长失衡

多数学校,新入职教师在培训时拜过师父,领过教材,认了班级就走马上任,自然就成为一名“准教师”,说是“准”,是因为他们要经过一年的实习期,合格后才成为真正的教师。实际上他们背着实习的名义,干的是正式教师的工作:一般是满工作量的课,甚至是超工作量的课,外加班主任或其它兼职。这样,“徒弟上课前必须听师父的课,师父必须对徒弟的教学设计进行指导”的要求就形同虚设,光是班级管理就让他们焦头烂额了,哪还有时间天天听课呢?开始提要求,结束写总结,中间成长就靠自己。

问题三:跟进性培训的无序状态形成了新入职教师的发展不均

入职的头三年,是一个教师教学生涯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接受完通识培训后,往往是跟着感觉走:指导教师是这样教的,或者他上学时的老师是这样做的。凭着他人的经验走进课堂,去架构自己的经验,至于教材如何把握、课堂如何驾驭等教学技能是很少有针对性的跟进培训的。所以,当理论走近实践,他人经验遇上现实问题时就出现了同一个教师的不同的成长和不同教师的发展不均的问题。

二、新入职教师培训途径探索

怎样培训才能使新入职教师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换句话说,如何提升培训的效度呢?一般说来,国内外通用的不外是三种培训形式:集中培训、校本培训、个人研修。

我认为,对于新进教师最有效的培训方式就是立足学科教研组而开展的校本培训。为此,要进一步优化师带徒培训模式,在此基础上多渠道、多层面适时开展培训,从而形成立体式、互动式培训模式。

1、愿景激励 裹挟式培训

卡尔·格里克曾经使用集体性自治(collective autonomy)这一术语来描绘教师的行为方式。他说,集体性这一术语指的是一个学校的教师对学校发展并追求共同愿景的承诺。①倘若教研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觉地参与教研组文化建设,培育教师团队成长的民主的、合作的教研文化,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达成共同的愿景,那么,新教师就会在这个文化场中不自觉的受到影响,实现裹挟式发展,丛林式成长,就如同一个新生婴儿,有了大家的呵护,想不好好长大都不可能。

教师育人技能的培训依托学校政教部门、年级组来进行,政教处可对新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重在管理文化、班级管理制度及学校要求,而年级可指派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进行适时指导,比如如何建立班级纪班规,如何开好班会,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等等。调查发现,每年新进教师会有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教师入职就担任班主任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一般都会比同期入校者表现出色,更容易受到师生的认可。究其原因,恐怕是担任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从而有了较强的职业认同感,有强烈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共同愿景,特别是有内在深度的愿景,确实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望和抱负。

2、同行指导 小组互助

为避免“一师一徒”式师带徒培训的弊端,可采用“一徒多师”集体培养的培训形式,说白了就是,把新进教师交给教研组(备课组),而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做为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责任人可以集全组之力全方位适时培养,培训形式可灵活多变,新教师可在集体备课时主动请教,也可以是“师父们”随时因势利导,培训内容可以是教材的理解,课堂的把握,也可以是班级管理,或者是师生关系的处理。这样,师带徒从过去的契约式培训逐步转向以受训主体有效成长为主的小组集体式培养。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说,把愿景和清晰的现实图像并列在一起,就产生了所谓的“创造性张力”,一个人要实现自我超越,学习在生活中如何不断生发和保持创造性张力。(下接第169页)

(上接第168页)3、个人反思 主动融入

培训范式的改进只是为新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了条件,教师自我学习与提高的内在动力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前提。从长远的角度看,长时间的维持指导与被指导、培训与受训的关系是很难的,所以原来师带徒1-3年的周期值得商榷。美国教育学家理查德·萨格为新教师有效成长给出了一个发展性策略,即新进教师要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到小组的合作性探究方面,这样他才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角色互换。

三、新入职教师培训模式的再思考

1、要把准新教师成长的真正需求

新教师的培训必须立足于受训者自身的需要,要多关注他们在课堂教学技能、师生关系的处理等方面的培训。从新教师个人职业规划看来,绝大多数老师把站稳讲台,做一名合格的学科教师当做入职三年内的首要发展目标,为此,备课组、教研组就备、讲、辅、批、考、评诸环节要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培训,做中学,学中做。

2、对新教师的培训要重视生成性,关注差异性

对新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培训时,要重视基于情景的实践性知识的传授。

鉴于实践性知识比较零碎,同行指导时一定要重视生成性培训,顾及需求者的差异性,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日本有些地方的研修式培训规定,新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教课、担任班主任的同时,要学习研究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研究教材以及学习研究如何管理班级、如何进行道德指导和保健安全指导等,以此来培养新教师的任教的使命感,获取广博知识,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3、立足学科教研(备课)组,实施教师培训

教研活动其实就是教师实践知识的培训,为此,学科教研组要通过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以课例为载体,通过听评课、观课议课等形式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给以全方位的指导;以活动为抓手,在说课大赛、说课标说教材、同课异构等活动中让新教师赛中培,以赛代培,快速成长。总之,要通过多样化教研活动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参与性、生成性和实践指导性,把教研组建设成建设专业成长的乐园,校本培训的基地。

参考文献:

[1] 《行动研究与学校发展》美Richard Sagora著.卢立涛等审校

[2] 《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中信出版社

[3] 《校本研修的实践嬗变》张 丰.浙江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员工宿舍入住管理办法下一篇:高校教师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