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生成而具活力(共9篇)
1.课堂因生成而具活力 篇一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生成性教学案例分析
英山县南河镇中心小学 王丽君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充分的预设,还要有巧妙的捕捉和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一位优秀的教师可以很好的处理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教学案例对预设、生成的探索。
一、研读文本,预设生成
生成性教学的预设要立足于新课标与学生的学习特点。上课前应做到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体现从已知到未知、从实践到理论的有意义学习过程的预设,这是实现生成的前提条件。
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时我就预设了“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谈一谈应该如何修改一篇作文”的讨论话题。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学习实际联系紧密。在讨论的过程中很多的学生或结合自己平时修改作文的经验或从平时老师的写作指导中获得的经验进行讨论,总结出了很多修改作文的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另一方面在结合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与叶圣陶老先生有相似之处,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实现了预设的生成目的。
因此,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学”,并且应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这些老师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为生成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因此,生成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通过精心预设下的灵光乍现。
二、偶发资源,意外生成
叶澜教授还说过:“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给出一些令老师比较意外的答案。此时如果教师置之不理或者是运用所谓的“教师机智”敷衍塞责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错失捕捉偶发性课堂资源的良机。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和独到的教学敏感度适当放手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在讲授《搭石》这篇课文之前,我预设了两个课时。从字词的认识到对这篇课文的整体感知。从家乡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幅幅画面美中让学生感悟家乡人们朴质而善良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向作者家乡人们学习这些美好品质的欲望
在课堂学习中,我提到“理所当然”的意思时。我以为孩子们会用字典里的意思或者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理解。可是有一个小男生站起来说:“理所当然的意思就像爸爸妈妈每天都要去上班一样,必须的。”听到这个小男生的回答后,又有几个学生说:像我们每天都要上学一样,像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一样。。。。孩子们的小手像雨后春笋般的高高举起,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此时的我感到非常的诧异也非常喜悦。诧异于他们想象力之丰富,喜悦于他们给我的这节课带来了我预设范围之外的活跃氛围。因此,我因势利导提出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事情是乡亲们认为的理所当然的事呢?”的问题。A生说:“如果有人来作者的家乡旅游,家乡的人们一定会告诉他“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这样他就不会掉入水中。
B生说:“如果有小朋友要过河,家乡的人们一定会蹲下身来背他过河。
当同学们络绎不绝的回答时,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这是一群多么为他人着想的乡亲们啊!”听到这位学生的回答后,其他学生也跟着去赞扬家乡的人们来。在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中有个孩子突然说:“我们应该学习作者家乡人们的这些美好的品质,从今天起我要帮助板上的值日生打扫卫生。”另一个学生说:“我要主动帮助我的同桌提高学习成绩。”。。。。。。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氛围热闹极了!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因激动而被涨红的小脸,我陷入了沉思:让学生体会家乡人们的美好品质并激发他们乐于助人、为他人着想的热情,这不正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吗?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并没有给学生太多的引导,只是给了学生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讲出来,但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却在孩子们的活跃氛围中自然生成。生成性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孩子们,让他们的思维得到释放。
三、感受体悟,精彩生成
预设应当按照学生的心里活动规律,适当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空间,才能更好的促进生成。
《秋天的雨》这篇课文运用大量的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美景,突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课文充满着童真、童趣,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我看到学生萌发的表达欲望,提出了让学生结合已有经验,模仿描写春天的雨。学生热情高涨,写下了一句句美妙的文字:春天的雨是一位温柔恬静的少女,踏着那轻盈的步伐,给大地带来了一片生机与活力;春天的雨好像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带着画笔来到了大地上。她把桃花染成了粉红色;把油菜花染成了黄色;把小草和绿叶都染成了绿色。。。。。写完之后,我让学生们读出自己写的句子,同学们都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写出这么美的句子来,激动不已。这种模仿性的练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优美语言的积累而且调动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效预设教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从而让课堂充满魅力。
四、案例反思
生成性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根据课程进展,在师生、生生的合作对话,思维碰撞中出现超出教师原有预设的范围内的新问题、新情况,随着教学的环境、教学的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通过教师不同的处理方式,对课堂产生的不同的效果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念。
生成性课堂与预设性课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成性课堂教学观是相对于预设性课堂教学观而提出的。与预设性课堂教学相比,它有偶发性、开放性、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被学生的回答而感到惊讶,让课堂开出意想不到的精彩之花。但是,因为生成性教学具有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可能有些是可以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有些对课堂教学起到破坏性的作用。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机智而迅速的辨别并合理利用。因此,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综合素养:(1)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视野,具有活力的思维。很难想象一个知识贫乏、视野狭隘,思维古板的教师可以很好的捕捉到偶发事件中有用的生成性资源。正如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的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2)扎实的专业基本功。(3)丰富的教学经验(4)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教师才能更好的捕捉到课堂偶发事件,才能更好的规避不利的因素,让课堂因生成性教学而变得更加精彩更加美好!
2.课堂因生成而具活力 篇二
[传统回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具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商场玩具柜看一看。(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教师板书算式:44+25, 44+38, 25+38, 44+25+38,并按预设将前两个算式作为新授内容。)
……
师:“44+38”,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学生纷纷举手。)
生1:等于“72”。(其余学生急忙否定,“不对,等于82”。)
师:到底是多少呢?你能说出理由吗?
生2:4+8=12, 40+30=70, 70+12=82,所以44+38=82。
因为学生已经学过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因此,该生顺利地总结出了这种算法。教师露出了赞许的目光,这正符合他预设的算法,其他学生高高举起的小手完全被忽视了。教师要求大家一起拍手表扬该生,然后接着问:“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新知识的传授就在预设中迅速、顺利地结束了,用时仅6分钟。
[一次磨课]
在产生例题“44+38”后,教师展开以下教学过程:
师:我们选“44+38”来算一算得数是多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看哪一组的方法多?
(在学生小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的算法?
生1:我是这样算的。40+30=70, 4+8=12, 70+12=82,所以44+38=82。(教师表扬了该生表述完整,并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并不断用“真好”“不错”激励学生。)
生2:我是先算44+30=74,再算74+8=82。
生3:我是先算个位上4+8=12,要向十位进“1”,再算十位上4+3=7,所以是82。
生4:我是先算40+38=78,再算78+4=82。
生5:我是用竖式算的。
生6:我是把38看成40,先算44+40=84,再算84-2=82。
生7:我还可以把44看成50,算50+38=88, 88-6=82。
……
教师在教学中预设了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几种算法,但是交流过程中,发现课堂上生成的算法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设。因为要尊重学生,鼓励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不断肯定并激励学生:“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们挖空心思找寻不同的方法,不考虑这种算法适合与否、方便与否。整个过程结束,花去了约30分钟时间。
[二次磨课]
在产生例题“44+38”后,教师是这样做的:
师:“44+38”你会口算吗?先自己算一算,再将你的算法和同桌交流,比较一下你们的算法是否相同,不同在哪里?(在学生进行同桌交流时,教师深入其中了解部分学生的算法,并引导他们与同桌比较,再看看谁的算法更合适,之后开始了全班交流。)
生1:我的方法其实和列竖式差不多。4+8=12, 40+30=70, 70+12=82。
生2::我和他差不多,只不过我是先算40+30,再算4+8的。
(教师微笑着点点头并统计了一下,发现班中大部分学生都用这样的算法。)
生3:我是先算44+30=74,再算74+8=8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他的算法是将第二个加数分一分,先加整十数,再加个位数。)
生4:我的算法和他差不多,不过我是将第一个加数分一分的。
生5:他肯定是先算40+38=72,再算78+4=82。
在学生开展交流时,教师并没有一味追求不同的算法,而是问“你的算法与他相同吗?不同在哪里?”教师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巧妙地将学生的生成与教材的预设结合了起来。学生不再盲目追求不同的算法,而是通过彼此倾听、理解、比较、沟通,从而优化了算法。
在传统回放中,由于教师过分追求预设,从而导致整堂课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相信那几位高高举手想说出自己不同算法的学生,一定会因为没有机会表达而整堂课都闷闷不乐。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体,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教师在预设的同时,还应尊重生成,让有不同算法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相信效果远比“谁再来说一遍”好多了。
3.课堂因预设而美丽,因生成而灵动 篇三
一、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
预设,是指教师课前备课中对课程教学过程所作的课堂静态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可操作性强又充满理性之光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并具有一定的弹性与留白。它建立在教师充分理解、多元化解读教材和准确把握学生学情基础之上,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过程和教学策略等作出科学预见的实施方案。
生成,是指课堂目标的动态实现过程,是在师生、生生、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间,进行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思维与习惯等有机建构的教学过程。生成也是师生教学相长的历程和历练。生成的主体是学生,过程是动态的,本质是探究的。
预设与生成又是统一的,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精彩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精心的预设又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实施平台。同时,预设与生成在一定条件和适当场合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精心预设可以转化为有机生成;动态生成也可以转化为预设中的丰富资源,在教师充分驾驭课堂的生成性之后,又可以不断为新的教学预设提供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与资源,为实施更高水平的预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预设与生成结合的现实依据
长久以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也面临很多问题。因此,探究并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既是实现教学目标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践行新课程理念以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必然要求。
(一)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独特功能。只有精心预设并结合学生实际,提高动态生成的效力,才会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生命力,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学在“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任务。
(二)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
课堂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理念,生成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思与思的碰撞中、情与情的感应中产生出来的。
(三)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是解决思想政治教学现存问题的要求
新课改以来,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了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一,预设不精,影响生成。其二,预设过度,禁锢思维。其三,生成过多,虚假繁荣。
三、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对策
课堂不是战场,但却有着如同战场一样复杂多变的学情,要想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教师需要做好从教学理论到专业素养、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方式的全面提升和转变,方可“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千里”,体验并实现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仰取俯拾,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如富贵在博收,仰取俯拾无遗筹”,教师只有不断地“仰取”“俯拾”,兼收并蓄,才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此,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个人素养、培养教学智慧。
1.提升理论素养,思想要有高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具有一定的高度,“高度决定视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高度即强调德育为先,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灵魂,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2.提高专业素养,思想要有深度。深厚的专业素养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见微知著、远见卓识的能力。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课才会微言大义,一语中的,才会让学生体验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收获“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外惊喜。
3.关注人文素养,视野要有广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必须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关注人文素养,拓宽视野,使课堂教学富有一定的深度(或广度)。
(二)改进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是不断思考、调节和更新的生成过程,要求教师既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成为学生的发展促进者和成长助力者;又要转变教学方式,处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做真正的学习主人。
(三)精心预设,有意栽花花似锦
预设需精心,但精心不等于事无巨细、面面俱到。预设要有弹性,犹如作画,弹性预设是“写意”而非“工笔”。要求教师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勾勒出课堂的整体思路和框架。
1.巧设情境,在思索感悟中生成。恰当的情境设置会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促成教学生成。情境化教学可以通过直观的手段(如视频、图片、音乐等),将震撼的效果呈现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感性观察、理性思考,不知不觉地融入具体情境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既“有话可说”,也“愿意说”。
2.精设问题,在合作探究中生成。教育家罗杰斯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问题是探究式教学实践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深度和梯度,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有思维的空间和探究的价值。
3.巧设活动,在体验践行中生成。创设情境是动态生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环节。探究活动设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善于挖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学资源,创设具有思想性、知识性、生活性的活动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四)动态生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如果说预设是“有意栽花”,那么生成便是“无心插柳”“节外生枝”了,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就有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收获,“节外生枝”化为“锦上添花”的精彩。
1.峰回路转,在思想争鸣中生成。真理越辩越明,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形,教师不应一言以蔽之,直接给出所谓正确的答案,而应该发挥好“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的作用,让争论的双方在思想的碰撞中点燃智慧的火花。
2.拨云见日,在释疑解惑中生成。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想政治课教学强调观点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但这不能成为否定学生质疑的理由。教师应注意培养和善待学生的质疑品质,不应扼杀学生的质疑能力和灵性,应敢于让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加强知识的生成、观点的认同、情感的共鸣。
3.点石成金,在纠正错误中生成。捕捉课堂契机,是课堂生成的关键。课堂生成具有即时性、灵动性的特点,强调机智灵活——不仅借助于教师的“灵性”,而且彰显于学生思维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教师应“慧眼识珠”,及时捕捉即时产生的灵动的课堂资源,以便更好地引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建构中,收获创造的喜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一起站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立足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睿智、理性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共同收获生动而美丽的课堂。
4.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篇四
一、误读文本, 和风细雨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 因为其本身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文本结构形成冲突, 常常出现“误读”。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误读”资源,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让“误读”也能成为课堂中的亮点。
一位教师指导学习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胡楼醉书》, 理解诗句后指名学生背诵全诗。一学生放声吟诵起来:“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如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全班一听哄堂大笑, 教者也忍俊不禁。一名学生指出他把“白雨跳珠乱入船”误背成“白雨如珠乱入船”。该同学立即反驳起来:“老师, 我认为‘白雨如珠乱入船’也说得过去。”教者一听, 静静地与这位善于思考的学生斟酌了一番, 给了他一个解释的机会, 这个孩子侃侃而谈起来:“诗人苏轼在这首诗里运用了一些比喻, 如黑云翻墨, 把天空中的乌云比做了泼翻了的黑墨水;水如天, 把望湖楼下的水的颜色比作了天的颜色, 水天一色。那么我在背诵第二句时就想着白白的雨点就像珠子一样, 白雨如珠, 不也可以吗?”不少同学频频点头, 也有同学提出反驳:“苏轼的诗你也能随便改动吗?”又有人立即接上话茬儿:“这样说有点牵强了, 我认为在末尾句中‘望湖楼下水如天’中已经有了如字, 在一首古诗当中, 不应该出现相同的字眼吧。”此时, 教者及时总结:“一般来说, 在同一首古诗中, 出现相同字眼的现象不多见, 通过刚才的小小辩论会, 大家有了收获, 那就是以后遣词造句时尽量避免重复。”
出现了“白雨如珠”这样的“误读文本”这一资源, 通过讨论研究, 教者和风细雨式的机智引导及适时总结, 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诗中比喻的理解, 还学到了用词避免重复的写作方法, 可谓一石二鸟之计。
二、奇思妙想, 随机应变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往往会冒出许多出其不意的“金点子”, 有的看似跟所学的内容无关, 有的甚至与所要联系的语句相矛盾, 但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思考后闪现出的灵感。此时, 教师若能善于倾听, 冷静思考, 巧妙抓住其中的“亮点”资源, 并灵活调整教学进程, 课堂将变得更加精彩。
一位老师所执《秋天》一课。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导学生感情诵读之后, 师生之间展开对话。
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畅所欲言, 到底这顽皮的秋风涂掉了夏天的哪些脚印儿?
(学生们思考一番后, 大胆地举起小手)
生:夏天有火辣辣的太阳, 阳光太刺眼了, 秋风涂掉了刺眼的阳光。
生:夏天有雷公电母, 实在令人害怕, 秋风涂掉了闪电和响雷。
(师正要总结, 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却有一男生将手高高举起, 师便顿了顿, 示意他发言)
生:脚印儿。
师:脚印儿?
生:在炎热的夏季里, 撒野的孩子们索性脱了鞋子, 光着脚丫子在乡间小路上蹦来蹦去的留下的脚印儿, 被秋风涂掉了。
师: (恍然大悟) 哦, 原来是这样啊。你的见解真独到, 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真棒!
听到这里, 我不禁要为这位回答与众不同的同学喝彩, 同时更多的是对曹老师的教育智慧所折服, 智慧的语言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尴尬。在当下的教师队伍中, 多么需要更多这样的老师,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求异能力, 才能得以呵护, 甚至得到发展。
三、善于提问, 鼓励探索
古人曾说: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提问开始。而善于提问又是人类进步必然经历的过程, 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又是现代教育的目的。我们的教学应当在挖掘文本深沉内涵与拓展延伸中使学生不断生成疑问, 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精彩教学片断:“……天渐渐黑了, 月亮出来了……”学生正沉浸在有声有色的朗读职中, 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 大声说:“老师, 我觉得课文写得不美!”原来和谐的课堂氛围被打破了, 大家都放下书本, 盯着老师。“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呢?”老师压抑住心中的不满, 仍不温不火地问。“因为他写得不够精彩。比如他只说了‘天渐渐黑了, 月亮出来了。’为什么不这样说‘夜, 静静地拉上了黑色的帷幕, 月亮姐姐披上了金色的外衣, 缓缓地向我们走来了’?这样写出月亮的柔美、悄无声息, 多生动啊!”教者会心一笑:“这位同学说得很在理, 我建议课后将改好的课文寄给编辑部, 你们看, 行吗?”同学们听了频频点头。这样的阅读形态已经从读懂文本语言表层次逐渐走向发现语言、创造语言深层次形态。
5.课堂因生成而灵动 篇五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温庭筠所写,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些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在学习这首诗歌之前,我先让学生预习,要求同学们能够把这首诗背默下来。课堂上,我先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默写,默写的效果很好,意想不到的是她把槲叶落山路中的“落”写成“满”。面对这一错误现象,我并没有进行简单地操作,把这个字改过来,而是抓住这一“意外”,把这个问题抛向学生,有意识地来训练学生理解诗歌炼字的能力。于是我说某某同学把“槲叶落山路”写成“槲叶满山路”一定有她的道理,见下面的同学点头称是并议论纷纷,我感到学生对此问题很感兴趣,便又问,那么“落”与“满”,哪个字更好?有的同学说“落”字好,有的同学说“满”字好。看到同学们对此争论不休,于是我把班级同学分为两部分,认为“满”字好的为甲方,认为“落”字好的为乙方,采用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辩论中形成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形成能力的提升。现把课堂教学中的辩论片段列举如下。
乙方1:“惆怅”是诗人的心情,而这种惆怅之情是无止境的,是装不满内心的。而且春天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现在眼前却有树叶落下,那只能是星星点点的落下,十分稀少,更有一种动感的凄凉,而“满”字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因此,用“落”字更能突出诗人此时的惆怅之情。
甲方1:一切景语皆情语,考试落第的诗人此时内心感到一片渺茫,不知路在何方,“槲叶满山路”,路被遮盖住,更能形象的表现出诗人的前途渺茫。
乙方2:因为落叶是动态的,诗人走在山路上,树上的残叶不停的下落,营造出凄凉的意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相符,所以“落”字好,若用“满”字,画面会显得死板。诗人无法借景抒发心中的悲。
甲方2:“满”字表示了槲叶的多,而槲叶越多,诗人思乡就越深。我想大家都知道,“满”山的槲叶,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且有了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简简单单的一个“落”字,何以表达出诗人浓郁深厚的情感?
乙方3:反对上述内容,首先,诗人写此诗时正值春季,地上怎么可能会盖有满满的槲叶?再者,“满”字有充盈的意思,何来凄凉之感呢?
甲方3:没想到乙方的地理知识如此浅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早春为什么还会“槲叶满山路”,我用一句诗来解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由此可见,山上和山下是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和时间差的,也就是说,即使在早春也是可以有满山槲叶的。
乙方4:我认为“落”字好,理由有三:①从用字本身来讲,“落”有“下落”的意思,此诗写于早春之际,用“落”字更符合早春的特点,表达准确生动。②“落”是一个动词,把原来一副静态的画面写成了动态,从而把落叶的情景与诗人内心的落寞孤寂联系起来。③“落”字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折射出诗人处境与心境因羁旅而十分疲惫。
甲方4:槲叶落下时,应该是黄色的,黄色属于暖色调,山上和路面上都铺满了暖暖的槲叶,早春时,诗人身上的衣物都是属于冷色调的,冷暖色调对比,画面效果更加强烈,使诗人心情更加悲凉。
乙方5:《商山早行》突出了“早”,那时天还未亮,再加上山上槲树成片光线就更暗了,此时,诗人怎么能看得清槲叶的颜色,又怎能进行冷暖对比呢?
甲方5:满山凄凉的槲叶,更加渲染了作者远离家乡的那种萧杀的气氛,体现出作者沉重的心情,也照应了开头的“悲”字,而这种景象,则更能让作者回想起故乡杜陵,那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的优美画面,两种不同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则更能体现出作者心情的落差之大,此时的心情则可想而知,岂一个“悲”字了得!而那新旧相重叠的槲叶,恰似作者此时的心情,悲愁淤塞,难以排泄,所以“满”字更适合。
乙方6:槲叶从树上落下,离树是越来越远的,而诗人是出行的,正离故乡越来越远,因而下落的槲叶使诗人与之有同病相怜之感,更加加深了思乡之情,“落”体现了槲叶下落的过程,若用“满”则说明叶子已经在地面上了,静止了。而此时,诗人是行进的,是一个离故乡越来越远的过程,并未止步不前,所以“落”字更适合。
甲方6:“满”山的槲叶已经包括了下落的过程,更比“落”多了一层涵义,而作者踩着厚厚的槲叶,那种柔软的感觉正像诗人内心的柔软一样,而踩着槲叶发出的“吱吱”声,更加让作者想到了社会的黑暗,他人的指点言论,因而心中委屈,想到了自己美好的故乡,那个心灵的栖息之地,因此“满”字把作者的思乡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乙方7:“落”字以动态的形式体现悲凉之感,举个例子:新人结婚时,幸福的花瓣是从天空洒下而非铺在红毯上的,飘洒的花瓣更能渲染气氛,以此类推,落下的槲叶则更具有凄凉的代表性,因此,我方坚决认为“落”字更好!
甲方7:我方坚决认为“满”字更好。因为……
还没等甲方同学说完,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意犹未尽。尽管下课了,但同学们思维的火花还在闪烁。尽管他们说得不一定科学,但谁又能说他们的想法没有道理呢?尽管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没有完成,但谁又能肯定课前预设的课堂效果就一定比课堂上生成的课堂效果好呢?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主阵地,巧妙的利用好课堂上有价值的“意外”,欲擒故纵,因势利导。本堂课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引经据典。地理知识、美术知识、生活常识,学以致用,甲乙双方,唇枪舌剑,畅所欲言。这些都是课堂生成的效果。
当然,一次成功的课堂“生成”不是目的,通过课堂“生成”培养学生热爱思考,喜欢探究,勇于表达个性化意见的学习习惯才是最终目标。只有“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与文本对话、用心去思考。让学生展示真实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课堂一起飞翔。
6.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篇六
【关键词】科学;预成;生成性教学
一、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
“生成”(becoming)的意思是“变成某物”(coming to be),它主要是相对于“预设”而言。“它是生成的,而非预先界定的。”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思维是一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在发展之前就存在的思维模式。生成性教学则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在课堂教学中开放的课堂资源和学生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可以超越教师思维,就更显珍贵,因此在科学课堂上,教师想方设法开发课堂中的素材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使学生的认识与情感在课堂上体现“原汁原味”,根据自己对各种信息的捕捉和把握,引导学生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去,在互动生成过程中不断向深层开掘,使课堂节奏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营造一种和谐的、活生生的、自然的“生态型课堂”。
(一)生成性教学关注表现性目标
艾斯纳认为在课程计划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教学性目标是在教学计划中预先规定好的,它预先规定了学生在教学后应获得的知识与行为。而表现性目标不同,它不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完成后所应达到的结果,而只指明学生将要遭遇的情境、将要处理的问题和将要从事的活动,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化的表现和个人意义的获得。生成性教学让师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个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因而必定有许多的行为无法预知,学生获得的发展也不可能与教学性目标一一对应,所以表现性目标受到关注理所当然。表现性目标强调学生与情境的互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的智力工具的发明,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其基本理念与生成性教学有着广泛的一致性。
(二)生成性教学关注具体的教学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获得什么样的发展。如果教学过程是单一的,学生只能获得片面的发展;如果教学过程是丰富的,学生就会获得生动的发展。生成性教学的教学过程是不能提前完全预设的。预设的只能是一个大概思路,而对教学中具体的行为表现则不能预设,也不应该预设,否则教学过程的丰富性就会被扼杀殆尽,学生丰富的发展过程也就成了没有生机的流程。
(三)生成性教学关注教学事件
教师害怕课堂教学中出现自己预先没有预料到的事件,万一出现了意外事件,就运用所谓的教学机智去搪塞。其实在教学现实中,偶发事件是必然的,没有偶发事件的教学才是偶然。既然如此,与其将精力花在设法阻止它,还不如将精力花在如何利用此类事件上。偶发事件并不是教学过程中的意外,而是教学过程的常态和必然,只不过是它出现的规律不易被把握,并且又没有固定的处理套路,所以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受到了歧视。在生成性教学中,要求教师正视教学事件,对其不能压制,而应正视和利用。它将意外事件看作是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
(四)生成性教学关注互动性的教学方法
生成性教学认为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受”过程,而是教学中多因素互动的过程。生成性教学因互动才存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互动性的方法促使其进一步的存在与完善。互动,既是生成性教学的表现——在生成性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多边互动,也是生成性教学的原因——因为互动,所以才有新的信息、资源的生成。在生成性教学中,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如谈话、讨论、共同探究等方式备受青睐。互动,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关系。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以一种相互交融的方式相聚”。
二、“原汁原味”的生成性课堂案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过程,在互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的瞬间,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奇思妙想,我们要有教学资源意识,认识到这种课堂上生成性资源的宝贵,并有效地加以利用,让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增强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案例]生物的适应性:拟态保护色教学片段
出示4幅图片(其中1幅是兰花螳螂、1幅是沙漠竹虫、1幅箭毒蛙、1幅是毛毛虫)引起学生思考:它们怎样保护自己?
学生们首先的反应是惊讶,我问他们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应,学生们都说由于看到了“毛毛虫”,我也趁势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怕毛毛虫呢?学生们有的说曾被毛毛虫蛰过;有的说它的“相貌”很可怕;还有的学生说下次见到它会把它打死。我告诉学生毛毛虫的这种很耀眼的颜色叫做“警戒色”,是警告别人引起别人的注意,不要去碰它,也是一种为了保护自己而适应环境的表现。箭毒蛙也是如此,因为它会喷出一种毒素,它想警告别人不要去碰它,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讲到沙漠竹节虫时,学生们首先很难发现,认为上图中三个是一样的,仔细看了一下后才知道右边两个与左边一个不一样。我又马上问学生它们长成这个样子有何好处,学生们很容易回答:为了保护自己。再提出这种保护自己的方式叫拟态,再用多媒体显示学生们熟悉的尺蠖图片,学生们感到很亲切,因为作为农村的孩子在桑树上很容易看到它。再讲兰花螳螂时,我也不告诉学生它叫什么,学生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我问他们:这个叶子上的东西像什么?学生们都说像花,我让他们再仔细看看,他们有的说:应该是一只虫子我趁势告诉学生它是一只虫子,叫兰花螳螂,想想看它长成这样又有什么好处,学生们讨论了一下,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它长成花一样的形态,可以避免一些比它大的食虫生物来捕食它,更好地保护自己;我表扬了他后正要接着讲下面的教学内容时,又有一只手举得高高的,于是我又让他回答:兰花螳螂长成像花一样,当别的小昆虫像蜜蜂、蝴蝶之类的,会误到它上面去采蜜,那么兰花螳螂可以趁机抓住它,可以“守株待兔”……
[反思]在上述教学过程中,虽出乎预设思路,但合乎教学流程,学生既然自发地吹来“东风”,教师就应迎“风”而上,趁机“顺水推舟”,学生因为没有固定答案的限制对于兰花螳螂的拟态而敢于作大胆的联想和猜测,这是老师无法预测的。所以我觉得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得不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提醒学生检验所形成的猜测和推理,促使学生进行比较而产生新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高质量地进行。显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加贴近学生,不再高高在上,也不再把自己作为判定是非的权威。
学习是以学习者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意义赋予过程,必须在新的学习材料和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从而使其获得确定的意义。当新的知识被学习者纳入到已有认知框架中,成为理解的和有意义的知识,才真正是学生自己的科学知识。只有在科学概念明晰,科学探究活动经验广泛的情况下,他们的建构过程才会丰富多彩,才能在新情境中实现迁移、触类旁通,才会自然流入出这一过程的原汁原味。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适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充盈式”画面为“留白式”画面,注重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让他们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总结以及具有批判性的再思考,使学生原原本本地经历一个反思、提高的过程。通过原汁的思维表露,选择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等,对自己学习进展情况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通过自我评价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提升学生的“元认知”监控水平。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原汁原味地调节、体验与监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在不断的调节与整合过程中及时充实、强化和扩展,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要有教学资源意识,认识到这种课堂上生成性资源的宝贵,并有效地加以利用,让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增强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资源第11辑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9)
[3]汪小珍.《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7.课堂因生成而具活力 篇七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 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 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只有以预设为基础, 才能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只有以生成为导向, 才能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和开放性。所以说预设与生成是教学中辩证的对立统一体,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一堂精彩的数学课不但需要精心的预设, 还要有意外的生成。下面, 笔者就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预设, 准备生成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可见,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而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材, 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是进行课堂预设的关键。所以, 教师在备课时, 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从而优化预设, 收获生成。
例如, 在教学“角的认识时”, 让学生选取身边的材料“做”直角。我们预设学生“做”直角的方法是多样的:画、折、围、剪、拼……都可能出现。如果仅用身边的学习工具展开活动, 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想象。于是我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小木棒、水彩笔、直尺、细绳、剪刀、三角尺、长方形纸等材料, 还为学生提供了钉子板、不规则的纸等材料。实践证明, 充分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个性化的生成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令人耳目一新。
二、多种预设, 促进生成
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 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教师只有在教学设计时尽可能多地预设各种可能,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进而有的放矢。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 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 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因此,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 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 “圆的面积”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运用图形转化的思想, 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结合上述教学目标, 我预设学生可能会把圆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以计算圆的面积, 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放弃预设, 创造生成
由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具有开放性, 教师允许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这其中就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面对这些预设之外的内容, 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教学机智, 突破原先教学预设的框框, 捕捉临时生成资源中的有意义成分, 及时放弃预设的教学方案, 根据课堂生成选用新的教学方案, 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 教学“比的意义”时, 有个学生提问:“一场足球比赛2∶0是不是比?”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问题, 教师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认为呢?学生形成了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一场足球比赛2∶0是比, 另一种认为足球比赛2∶0不是比。看到这两种情况, 教师因势利导, 让认为2∶0是比的作正方, 认为不是比的作反方, 然后进行辩论比赛。正方:我们认为2∶0符合比的读写法, 所以它是比。反方:不是比, 是两个队的进球数。再说两个数相除, 除数不能为0, 所以一场足球比赛2∶0不是比。这节课, 因学生的一个问题而放弃了原先预设的教学方案, 创造生成了一节成功的课, 满足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放大错误, 升华生成
错误是一种自然现象, 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 教师可应用错例, 并及时地放大错误, 引导学生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只有这样, 才能“对症下药”, 杜绝“旧病复发”。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这一过程, 生成的知识、获得的技能就会更加牢固。
例如,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 师:“63-8=?”
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第一种算法:先算60-8=52, 再算52+3=55;第二种算法:13-8=5, 50+5=55;第三种算法:先算10-8=2, 再算2+53=55……多么独特的方法, 拍手称快的同时, 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们的思维方式与成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而对于这个问题, 他们更习惯于用比较的方法去思考。
8.课堂因生成而具活力 篇八
一、注重收集课堂中的动态信息资源
如今, 小学数学教师们要想开拓动态生成课堂, 打造动态教学模式, 就一定要积极研究如何有效收集更多的动态信息教学资源, 帮助学生们提高资源汲取效率。通过对动态课堂教学研究可以发现, 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对新知识表现出完全的陌生感, 而是在其固有的知识理论基础上实现再创造和再升华, 也就是说小学生们并不需要在数学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们的知识讲解, 而是应该以自主获取信息为主, 这样才能将他们的学习思维完全调动起来, 学生们才能够更多地接触广阔的数学信息资源、拓宽数学视野等等。因此, 小学数学教师在动态生成课堂教学准备过程中收集动态信息资源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环节。
在小学数学教学进入教学改革的新阶段后, 教师们完全可以摆脱书本教材的条件限制, 灵活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 实现数学课程与实际生活的完美结合, 这样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数学教师该如何将生活资源有效整合到数学教学课堂中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保持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度, 尤其要仔细关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 这样才能够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出来, 使他们完全融入到动态生成课堂氛围中。
比如, 在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 我通过书本教材中给予的漫画来引导学生们思考自身生活周围中涉及到角的事物, 例如“足球门、教学楼、单杠”等等, 这些都是引导学生们思考角的意义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往往在这些动态的生活化信息中能够对角产生独特的感性认识。这就是灵活利用生活资源的典型代表,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积极贯彻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理念, 并投身于理论与生活资源的链接过程中, 提高数学课堂整体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动态生成过程中的资源整合
在动态生成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们往往与学生需要一个二向多元互动过程, 这样能够将整体小学数学资源整体呈现出来, 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资源渗透理解能力。小学生们在数学学习阶段中逐渐表现出一定的学习能力差异, 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动态生成过程中的资源有效整合, 提高学生们的理解层次并丰富学生们的视野认知度, 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学资源流失。因此,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积极研究动态生成过程中的数学资源, 帮助学生们获得长足进展, 不断通过信息收集来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动态资源, 使其能够完全掌握在动态生成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方法。
比如, 在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 我通过生活中的“分数”思维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动态课堂的学习。例如, 在生活中, 我们经常将一个西瓜切成几瓣, 分给大家吃, 因而我引导学生们思考在切西瓜的过程中包含了哪些具体的分数思想, 让他们在“切西瓜”这一动态数学信息中思考分数该如何用具体的生活化语言来描述, 如何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等等。
三、注重把握动态课堂中的知识结构
学生们在动态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一个更加灵活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 教师们也需要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灵活的学习环境和更加广阔的认知空间, 让学生们能够更加认识到自身的课堂主体地位。最重要的是, 让学生们在动态资源的展现过程中去自主发现问题, 并自我探究出数学问题的结论, 以此让学生们完全融入到动态生成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1. 课前生成体验
在动态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小学生们更加需要一个课前生成体验过程, 这样就能够对即将要学的内容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 逐渐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新形势下,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前多做类似主题的题目, 在做题过程中产生感性的认知体系, 持续性累积数学理论经验。
比如, 在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 我在课前就给学生们安排了用条形图进行统计的任务, 使其能够逐步融入到条形统计的学习氛围中, 我让学生们就最近一个月的天气情况进行统计, 将小到中雨、大到暴雨、晴天、阴转多云等多种天气状况记录下来, 通过条形统计的方式进行结果探究, 以此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 有效加快动态课堂教学进程。
2. 认知结构生成
课堂教学的45分钟是学生们进行数学认知的主要生成过程, 学生们需要在这45分钟里进行长足体验与感受, 因此数学教师要让学生们能够以动态思维角度去分析课堂上的问题, 并能够自主思考、探究以及推理等等。
总之,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发展改革过程中, 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到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根本, 在动态生成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立足学生这一坚实的基础, 并紧密结合新版小学数学教材, 帮助学生认清数学理论架构, 提高数学知识框架意识。同时, 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们融入到数学动态生成课堂中, 提高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焕发出新时期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光彩。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的发展关系到新课程教学背景中基础文化体系的发展, 如今小学教育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就小学数学课堂而言, 教师一定要着力于动态课堂的构建和创造, 让数学课堂能够充分发挥出生命活力, 以此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学习乐趣。但是, 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动态课堂的构建经验, 笔者将结合自身小学数学动态课堂构建经验, 谈谈如何有效生产动态课堂,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动态课堂,课堂活力,小学数学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
9.生成课堂,充满活力 篇九
一、抓好预设环节,期待精彩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然有无法预知的生成。因此,备课前教师必须熟悉学生,从学生出发,灵活采取多种手段。拓宽教学空间的视野,拓宽收集信息渠道的视野,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制定多维目标,创设各种探究情境,尽可能多地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到,为课堂生成奠定基础。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多设计几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教学时就不会再课堂上临阵磨枪,这样,教学就能游刃有余,课堂也就丰富多彩了。
然而,哪怕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而这些稍纵即逝、非预期性的因素往往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这些即时的生成性因素,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可使原来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而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源于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它存在很大的变数,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只对教学环节进行预设是不够的。
二、找准课堂切入点,提升预设方案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应视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教学资源,应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恰当的问题做切入点,提升即时问题情境的思维价值,利用生成的信息补充、修正、提升预设方案,使之成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教学资源,让动态生成真正地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从而提升学生的认识,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执教《半截蜡烛》时,我问学生:“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学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我继续追问:“有不同的观点吗?”有的说杰克也有功劳。有的说还有母亲呢。这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说说根据在哪里?生生之间的碰撞、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力地推动着对话的不断深入。
由此可见,对于生成,教师找准切入点,牵领学生进行立体、丰富、多元、辩证的自主“对话”十分重要,要注意的是,牵引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还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去明辨是非。只有这样放得开、收得拢,并能提高学生认识的生成,这才能算真正成功地生成。
三、调动知识积累,驾驭生成资源
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生成,运用“化腐朽为神奇”之能力,在学生认知偏离目标处,在情感冲突时,在能力欠缺时,巧妙点化学生,驾驭即时生成信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过程中提高能力。
记得在学《晏子使楚》一文时,当学生学到楚王几次三番侮辱晏子,晏子智斗楚王,最后楚王只好认输之后,我问学生:“你佩服晏子吗?为什么佩服?”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晏子不顾个人安危维护国家尊严,值得我们学习。”有的说:“晏子是好样的,连楚王这样无礼的霸道之人都能被他乖乖制服。”有一个学生却说:“我觉得楚王也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他非常得大度,因为晏子的反唇相讥没有使他为了维护帝王的尊严而下令处斩晏子,而是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听了有的哈哈大笑,说他错了,有的若有所思,说有点道理。此时,我没有否定他的看法,也没有以一句“也有道理”草率应付。首先,我为他的发言与众不同而喝彩。然后我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搜集的课外资料和对课文的理解自己作出判断。小组讨论后,学生有的说:“楚王善于使心计,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如果不是因为齐国也是一个大国,致使他有所顾忌的话,他早就对晏子下手了。”有的说:“楚王心胸狭窄,否则他不会一次次侮辱晏子,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聪明人,为什么呢?因为当他侮辱晏子未遂反而自取其辱的时候,自己圆了这个尴尬,这样既赞扬晏子的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理解无疑是很到位的。最后,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做了总结,使他们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而且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课堂因生成而具活力】推荐阅读:
谈课堂生成的魅力优秀论文10-10
找准切入点,让课堂自然生成08-10
活力语文课堂论文08-09
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09-12
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10-23
高中历史教学动态生成07-28
姓氏座右铭生成08-30
造句在线生成器09-05
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