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的寓言故事

2024-07-23

《庄子》中的寓言故事(12篇)

1.《庄子》中的寓言故事 篇一

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两位大夫前来聘请他出仕。大夫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头也不抬,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位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2.《庄子》中的寓言故事 篇二

庄子生活在浇薄乱世和楚文化神秘的氛围中, 他想超越人生, 脱离尘世, 心目中设想了一个“无何有之乡”。这使他十分宽容, 却又嘲讽今世;十分达观, 又极为苦痛。庄子是个十足的奇人, 他的《庄子》更是“天下第一奇书” (金圣叹语) 。奇就奇在, “其著书十余万言, 大抵率寓言也”;奇在“皆空语无事实”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的寓言却孕含着一个庞大深邃的哲学体系;奇在寓言本身诡异谲怪, 放射出自由磅礴的艺术光辉。

可以说, 庄子在创造这些寓言时, 本身所运用的, 就是一种直觉的形象思维, 因而也要靠读者的智慧加上灵悟的直觉才能通彻明察。所以单凭直接的、明白的逻辑理性, 是无法全部理解体会到那种“神”和“道”之境界的。正因为如此, 历来对庄子寓言的解释, 众说纷纭。

庄子自己却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 都是一些“谬悠之说, 荒唐之言, 无端涯之词”。可见, 他在讲故事时, 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明的道理, 而是靠那卓异的形象思维, 通过故事自然流露出来。这样, 其寓言的寓意就变得多面、模糊, 具有“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这种含蓄的“暗示”手法的运用, 正与庄子“道”之玄虚空灵的精神实质相吻合。这种寓言的背后, 包藏的是无穷的万象, 不尽的意蕴, 让人能够捕捉一二却也难以全部领悟, 因而也是增加它内涵的丰富和模糊的美。

二、《无端崖之辞》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古今中外的寓言教学, 离不开两点, 即寓言故事本身的情节性和寓言之外的思想性 (寓意) 。《无端崖之辞》选文较长, 逐段讲解显然不适合少教多学、授之以渔的教学原则, 因此, 我在反复探索试验的基础上, 总结了以下教学方案。

第一课时,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扎实预习、反复诵读、疏通字词、消除语言障碍, 为后面两课时的集体学习做好准备。在这一课时里, 教师只需要概述一下庄子寓言的总体特色, 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积极性, 而诵读、释词、质疑的内容, 完全可以激发学生, 发挥他们学习的合作性、探究性。师生的教学任务分工明确, 决不可越俎代庖。

第二课时, 师生合作。学习第一、三、四则寓言, 每则寓言的学习包括集体诵读、翻译讲述故事情节、寓意概括、延伸迁移四步。其中, 学生活动的重点放在翻译讲述上, 因为对课文能不能完整深入地理解, 首先看的是学生会不会把庄子的寓言故事用自己的话生动完整地讲给大家听, 原文中描写叙述的重点、要点、难点, 学生能不能自主解决。而教师活动的重点则放在对概括寓言寓意的点拨、归纳上, 因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 但不能任由学生降低探究的深度、难度, 所以在寓意的概括和完整理解方面, 必须加以点拨引导, 有的语段还必须由教师来讲解。比如“运斤成风”的寓意, 可以提问:庄子为什么会在“送葬, 过惠子之墓”时对“从者”讲这个故事?如何理解那个处处和庄子唱反调作对而观点相左的惠子在庄子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就应该适时加以讲解:

这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在这则寓言里, 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 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 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 面不改色心不跳, 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 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 要以诚相托, 以心相印;信赖, 能够产生力量。所以, 庄子说:“自夫子之死也, 吾无以为质矣, 吾无与言之矣!”

另外, 对这三段课文的现实性延伸拓展, 不宜过于牵强, 只要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厚博大的思想内容有帮助即可。比如, “运斤成风”的拓展延伸话题设定为“知音难觅”, 可让学生列举出几组与“庄子和惠子”的朋友关系类似的例子即可, 有伯牙和钟子期、管鲍之交、马克思和恩格斯、廉颇和蔺相如刎颈之交、柳宗元和刘禹锡, 等等。“浑沌开窍”的拓展延伸, 则可以提问:做为一个领导者, 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 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进而加以点拨: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 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 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 否则, 即便出发点是好的, 愿望是良好的, 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第三课时, 生生合作。完成第二、五、六、七则寓言的学习,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理解透彻的寓言一则, 讲述故事情节, 概括思想寓意, 并加以适当的延伸理解。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是, 学生之间互相借鉴, 互相质疑补充,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的活动要尽量减少, 少到仅组织讨论学习, 仅引导学习方向和敦促完成学习任务即可。

3.《庄子》故事二则 篇三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轻快飞舞的蝴蝶,他自己感到非常愉快和惬意,竟然忘记庄周是谁。突然间醒过来,发现自己分明是卧在床上的庄周。不知道是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化为了庄周?庄周与蝴蝶必定是有区别的。这种现象就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濠梁之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秋水》)

庄子和惠施在濠水桥上游玩。庄子说:“儵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这就完整准确了!”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才来问我。现在我来告诉你,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

4.庄子经典智慧寓言故事 篇四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庄子·让王》)

5.庄子讲的寓言故事 篇五

转瞬三年,他学成回来.人家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兴奋地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踩龙的尾巴,怎样从龙脊上开刀……指手划脚地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都笑了,就问:“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 朱萍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世间上根本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

龙是人们想象中的东西,实际并不存在,因此,虽有高超的沙龙的本领,也只能落得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

6.庄子的寓言故事四字成语故事 篇六

朝三暮四

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象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象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题意解说

庄子三十三篇里,由庄子亲手执笔而成的,事实上只有内篇七篇。其余的外篇、杂篇,皆是庄子的门人假托庄子之名所写。研究庄子的学者,大持此见解。

庄子的生卒年代和一生经历皆不详。不过,史记一书中有这样的记 载:庄子是宋国蒙县(现在的河南商邱)人。名周。曾为蒙县的漆园吏。他的出生年代大致和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所以,我们可以认定庄子大约是公元前四世纪后期的人物。

庄子将支配万物的根本,命名为“道”。他认为,以“道”来观看一切 事物,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万物齐同)。再者,应该和道一体化(也就是说。 成为一个无相的状态)、来接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此如才能获得自由,毫 无束缚地生活。达到这种修养境界,就称为“心齐”,也叫作“坐忘”。他排 斥“人为”,因为人为会损伤自然。所以,在人为观点中认为最无用的东西,实际上,应该是最有用的;庄子针对这个道理,提倡价值的转换。

后来,庄子和主张自然无为处世哲学的老子思想融合了,成为老庄思想的系统。对后世的生活方式,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明镜止水

正在流动的水,是无法照出任何相貌的;但是静止的水,却像是一面镜子,能够虚心坦白地接受一切事物。因此,所谓“明镜止水”,就是形容能够以宁静坦诚的心情面对任何事物的一种心性境界。出典于“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螳臂挡车

以螳螂舞动镰刀似的双臂对抗车子的情形作为譬喻,劝人不要自不量力。鲁国的颜阖性情相当刚烈,有一次被 聘为卫国太子蒯聩的师傅。他从来不曾担当过如此重要的职位,内心的惶恐可想而知。于是,只好求教于卫国的大臣蘧伯玉大夫,请教如何教导太子。蘧伯玉大夫就针对他的行为,引用螳螂的例子来规劝他:“任何物体靠近螳螂的时候,即使靠近它的是 一辆车子,它也照样挥动镰刀似的臂,奋力抵抗,这实在是因为 螳螂无法辨清自己的身分,而太过于相信自己能力的缘故。你现在的情形亦正和螳螂一样,你太高估了你自己的能力,所以才会不智地想去当太子的老师。如果你过分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必定会遭受太子的不满。所以你务必要小心从事。”

每况愈下

战国时有一个叫东郭子的人,听说庄子对“道”很有研究,就去向庄子请教,问他“道”到底在什么地方。

庄子说:“我讲的‘道’各处都有,无处不在。”

“那请您具体指明它在哪些地方,可以吗?”东郭子非常客气。

庄子不加思索:“在蚂蚁洞里。”

东郭子非常奇怪:“道,是很高尚的东西,怎么会存在于这么卑下的地方?”

庄子又说:“‘道’,在稗草、砖瓦碎石之中。”

“这不是愈加卑下了吗?”东郭子更为奇怪。

庄子继续说:“我的‘道’在屎尿之中!”

东郭子听庄子越说越低下,心里很不高兴。庄子这才向解释:“要满足您的要求,把‘道’的本质说明白,就得像在集市上检查猪的肥瘦一样,愈是猪的下部,愈能看出猪的肥瘦。因为猪腿的下部是最难长膘的,如果腿部也长满肉,其他部位当然更肥了。所以,我今天告诉您‘道’所在的地方,尽是卑贱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有‘道’,那么‘道’存在于其他的地方,也就不言自明了。”“噢,原来是这样。”东郭子很佩服庄子的才学。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知北游》。原来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来意思逐渐转变为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的意思

成者英雄败者贼

这个故事出于《庄子*盗跖》。在春秋这个社会(其实不限于春秋),小的盗贼被抓起来,而窃国大盗却成了诸侯。齐桓公小白杀了他的哥哥才当上齐国的国君,当上国君后又把嫂子据为己有。对这样的人,著名的贤人管仲却心甘情愿地辅佐他。齐国的大臣田常杀死了齐王,窃取了齐国,自己当了齐王。对这样的窃国大盗,圣人孔子也毫无愧色地接收了田常送给他的钱。要是议论起来,这种事情真是让人不足挂齿,可是连圣贤都对他们没有非议。其实这事有什么奇怪呢?《尚书》上说:“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

在后来的社会也是这样。北宋苏轼在《孔北海赞序》中说:“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曹)操得在英雄之列。”可惜的是,庄子、苏轼这样的大声疾呼不常听到。与此相对的一个成语是“不以成败论英雄”。作此呼吁者多半是失败的一方。国民政府被打败,逃到台湾。台湾的报纸议论起来,就经常用“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个词。

实际上,公平地说,庄子的观点有点脱离实际。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英雄也好,平民也罢,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去看待他们,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四大发明,肯定觉得技术落后而不是先进,可在当时的科学环境下,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事。重要看这些英雄们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对当时和后代的人民大众是否做出了大的贡献。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这个故事出于《庄子*逍遥游》。北冰洋里有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躯体,不知道有几千里大。鲲后来变成一只鸟,名字叫做鹏。鹏就是传说中的凤凰。鹏的.背就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海风吹起的时候,鹏就飞往南极。它乘着旋风直飞上九万里高空,鼓动双翅,仿佛是遮住天空的云,溅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

后来,人们把一个人有远大的前途叫做鹏程万里,把仕途顺利称为扶摇直上。唐朝诗人李白曾说:大鹏一朝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国领导人有起名为万里的,就是根据这个典故,取鹏程万里的意思。

记得故乡有个村子叫“槐树下”,村里的人都姓石。甲、乙两户人家同时生了儿子。还没上户口的时候,有一天,甲、乙两家的母亲(孩子的奶奶)在路上遇见了。甲母就问乙母:“你家孙子起的什么名字?”乙母说:“叫鹏飞。”甲母听了摇摇头说:“不好听。鹏啊鹏的,跟打枪一样。”乙母回家后连忙和家里人商量改名。过了几天,两家都去报完户口了。甲母和乙母又在路上碰到。甲母问:“你家孙子现在叫什么名字了?”乙母说:“叫石磊。你家孙子呢?”甲母说:“我家孙子啊,他叫鹏飞。”这个鹏程万里的名字就这样被甲家骗去了。

无中生有

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从“无”开始的。从“无”生出“有”,又从“有”发展成万物。《庄子*齐物论》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个开始,在开始之前有一个未曾开始的开始,还有连未曾开始都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之初的形态是“有”,在“有”之前是“无”,还有连“有”和“无”都没有的“无”。忽然间有了“无”,不知道“有了‘无’”到底是“有”呢还是“无”。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不过老子早就说过:“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道家认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应用到《易经》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无穷。但是事物一开始,首先是“无中生有”。 庄子的“无中生有”理论,和现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有相似之处。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也是时间和空间的开始。在此以前(其实没有什么以前),一切都是“无”。

道家对“无”非常看重。老子曾说:一个车轮有三十根辐条,可是中间必须空出来,才好安放车轴。中间空出来的地方,看起来什么也没有,可是正因为那儿什么也没有,才有放置车轴的用处。一座房子中间必须留有空间,人才能住进去。这个空间仿佛什么也没有,可是如果没有这个“什么也没有”的空间,房子就不叫房子了。正是这个空间,使房子具有了人们建筑它时所要求的功能。事实上,房子的功能就在这个“无”上。

“无中生有”本来是道家的哲学思想,后来人们用它的字面意思,一般把无中生有形容为胡说八道。庄子对此也无可奈何

越俎代庖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中,有一位杰出的领袖叫唐尧。在唐尧的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可是唐尧很谦虚,当他听说隐士许由很有才能的时候,就想把领导权让给许由。唐尧对许由说:“日月出来之后还不熄灭烛火,它和日月比起光亮来,不是太没有意义了吗?及时雨普降之后还去灌溉,对于润泽禾苗不是徒劳吗?您如果担任领袖,一定会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占着这个位置还有什么意思呢?我觉得很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您来治理。”

7.浅论《庄子·知北游》中的“道” 篇七

《知北游》是《庄子》外篇的最后一篇, 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名。“知”是一寓托的人名, “北游”指向北方游历。多数研究庄子的学者都认为内七篇是庄子本人所著, 外篇、杂篇是庄子后学之作, 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庄子的思想。《知北游》的主旨是谈“道”, 其中蕴含的思想与庄子整个哲学、美学体系是一脉相承的, 因此关锋在论庄子时说:“《知北游》如果不是庄子本人的著作, 那末, 也是接受了庄子的衣钵真传的庄子门徒所作的, 它的思想和庄子哲学体系完全一致。”[2]透视《知北游》这一方“道”的小天地, 自然而然进入庄子整个“道”的大宇宙。

《知北游》开篇就提出三个问题, 一连问了三个人。

……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 不知答也。知不得问, 反于白水之南, 登狐阕之上, 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 将语若, 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问, 反于帝宫, 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日:“无思无虑始知道, 无处无服始安道, 无从无道始得道。”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 彼与彼不知也, 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 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夫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3]

综括来说, 三个问题是:一、“何思何虑则知道?”二:“何处何服则安道?”三:“何从何道则得道?”针对这三个问题, 三个人给予了三种回答:一、“非不答, 不知答也。”二:“欲言而忘其所欲言。”三:“无思无虑始知道, 无处无服始安道, 无从无道始得道。”三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问“道”, 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它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它是可以知道的吗?三个回答之后就用“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八个字概括说明了“道”的不可知性:知道的人不说话, 说话的人不知道, 以此显示了“道”的不可言传。“道”是存在的, 但“道”是不可见不可言的最高的主宰, 是世界的本源, 是宇宙的本体。

张恒寿论庄子曾说过:“《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章是庄子书中讲本体论的精细论述。”[2]那么到底是如何论述的呢?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是故至人无为, 大圣不作, 观于天地之谓。合彼神明至精, 与彼百化, 物已死生方圆, 莫知其根也, 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 未离其内;秋毫为小, 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沉浮, 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 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 油然不形而神, 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 可以观于天矣。[3]天地的“大美”就是“道”, “道”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美。“道”主宰着天地万物, 它不依赖于任何事物, 却创生万物, 使得天地自然万物依托“道”而自然生长。“道”的造化神妙莫测, 使万物变化无穷, 或死或生或方或圆, 并在变化中依其自身的规律。天地不管多么大, 秋毫尽管这么小, 它们的浮沉变化, 始终都离不开“道”的作用。道, 是天地万物所以生成的总原理, 故曰“本根”。

天地万物由“道”而来, 没有“道”, 物不成其为物:“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 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 无已。”[3]“道”先于物并生成天地各物, 它是使万物成为各自个体的那个“物物者”, 即“本根”。它不是“物”, 即“非物”。由于“道”产生万物, 万物才得以不断生存发展。“道”是万物的根本, 是宇宙的本体, 自古以来就存在。《大宗师》也有言:“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

作为“本根”的道, 庄子延续老子“无生有”的思想。

夫道, 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于冥冥, 有伦生于无形, 精神生于道, 形本生于精, 而万物以形相生, 故九窍者胎生, 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 其往无崖, 无门无房, 四达之皇皇也。邀于此者, 四肢强, 思虑恂达, 耳目聪明, 其用心不劳, 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 地不得不广, 日月不得不行, 万物不得不昌, 此其道与![3]

“道”是难以言说的, 如果一定要说, 也只能用粗拙的语言讲个大概。道, 是冥冥无形之物, 却可以生有形万物, 即有形世界是由“无”———也就是“道”生成的。道, 自由自在, 往来无痕迹, 何处不有, 无处不在, 使天自然而高, 使地自然而广, 使星辰自如运行, 使万物自在昌盛。但是庄子“有无”思想还是不同于老子:“老庄深究‘有无’, 老子的重心在于‘无生有’, 庄子的重心在于‘有生无’, 庄子在老子‘无生有’的前提下, 致力于在有限、有形的物的世界中发掘出无限和无形的意义世界。”[4]

庄子认识到“道”可以从“无”中生“有”, 期待进入“无”的境界,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更进一步追求“无无”的境界。

光曜问乎无有曰:“夫子有乎?其无有乎“无有弗应也。光曜不得问, 而孰视其状貌, 窅然空然, 终日视之而不见, 听之而不闻, 搏之而不得也。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 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 何从至此哉!”[3]光曜自贬, “有”存在吗?“无”存在吗?从根本上说, 这是不可问的。“有”的世界从“无”而来, 有了“有”的世界, 还得继续返归“无”。达到“无”的境界还不够, 最高境界是“无无境界”。因为有了“无”, 又回到了“有”, 所以还得进入“无无”。万物因“无”而生, 至于“无”究竟是什么, 却没法界定, 因为一界定就变成了“有”。“有”是实体化的世界, 是从“无”中产生, “无”是非实体化的世界, 需要从有形的世界中探索更进一步的意义世界, 即“无”无世界。而道就属于这样的范畴:“道不可闻, 闻而非也;道不可见, 见而非也;道不可言, 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3]“道不当名”, 道是无法命名的, 因为一旦有了确定的名称, 就可以继续追问下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关于这个名称之先是什么。我们知道, 世界上所有的命名都是人类在有限的时空关系中所做的有限行为, 而这是无法超越时间与空间的, 我们无法说出一个在还没有时间的时候、没有空间的位置上就已然存在并创造了时间与空间的东西。而“道”的不可命名就说明它是一个超越性的先天的存在, 它无所不在。

《知北游》中有一则寓言:“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 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3]道是宇宙的本源, 道就在万物之中, 万物虽有千差万别, 却都由道而生。道究竟可以到哪种程度呢?道微小到见于蝼蚁身上, 渺小于稊稗里面, 遗漏在破碎的砖瓦里面, 甚至混迹于屎溺里面。天地万物虽是千差万别的, 虽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是它们都贯穿着一个同一无别的东西———道, 道使表面上不尽相同的天地万物在本质上还原为相同的东西。陈鼓应指出:“庄子的道并非挂空的概念, 而是普遍地内化于一切物。”[5]万物都具备“道”, “道”遍在遍行于一切物之中。

庄子思想是值得我们推崇的, 它为后人传承了深厚的智慧底蕴, 他所体现的哲学奥妙、处世法则、审美境界、心智态度等等, 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和探讨。在这里, 由于种种限制, 我只能粗略的对《知北游》中所说的“道”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讨论。可是“道”, 却是庄子哲学的核心, 是一个关于庄子甚至是道家的永恒的话题。

摘要:《知北游》是《庄子》外篇的最后一篇, 其主旨是谈“道”——“道”是宇宙的本体, 万物依托“道”而自然存在;天地的最高主宰是“道”, “道”创生万物, 由“无”生“有”, “有”“无一体”;“道”是不可知不可见的, 却实实在在存在着, 无处不在。《知北游》中所谈的“道”与庄子所阐述的“道”是一脉相承的, 借此一窥整个庄子关于“道”的思想。

关键词:庄子,《知北游》,道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吾国与无名[M].群言出版社, 2010.

[2]胡道静.十家论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中) [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4]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出版社, 2006.

8.《庄子》中的寓言故事 篇八

先秦寓言是为了向听读对象阐发自身的哲学和政治思想而采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过对以写作主体身外之人、事、物为主人公的故事的叙述,形象生动地传达作者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哲思。在诸子作品中,寓言是作为一种说理工具而存在的,但由于诸子在哲学追求和美学观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说理工具在作品中呈现了不同的性质和作用。本文拟围绕这一问题对先秦寓言的代表——《庄子》寓言和《韩非子》寓言进行简要分析。

一、《庄子》寓言:道学思想的“躯体”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家拉•封丹将寓言的故事性和寄寓性形象地描述为:“一则寓言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故事好比是身体,寓意好比是灵魂”。[1] 正如拉•封丹所述,《庄子》寓言中的一个个精彩故事鲜明地体现了它作为哲理的身躯而存在的价值。

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继承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追求听任自然、顺应本性、万物齐一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在其文学观和美学观上也集中体现“道”的思想。他反对一切不合于“道”的人为艺术,追求自由无限的“大美”。在这种观念的统领下,集中体现庄子散文文学成就的寓言不像其他诸子寓言那样,多以正面的叙述和写实的笔法去为自己的哲思构建来源于现实生活本貌、被听读对象所熟悉的立体形象,而是将生活加工演化成一种荒诞虚妄、神思无涯的超现实故事,故事中的人、神、鬼、动物与植物以有别于现实生活的形态和思想构成了超现实生活状态,使听读对象遨游于一种高度理想化,摆脱了尘世束缚的自由世界,并透过这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意蕴深远的虚拟生活去领悟庄子幽远的哲学思想。在这些寓言中,我们看不到生活的原貌,看到的是由作者的哲思为精神灵魂,以虚构玄想的故事为肉身的组成体,而要认识这些崭新的形象,我们必须透过其形象直观的身躯,去挖掘领悟其精神内涵。以《逍遥游》中著名的寓言故事“藐姑射之神”为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生活中无处可寻的至美神人形象:“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之人也,物莫伤之;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通过这一人物,我们感受到的往往是一种外在形象上的纯洁与美感,但作者所要传达给我们的却不在于此,而是从形象内部流露出来的摆脱尘世束缚,达到自由神游的状态。这里的藐姑形象是庄子所追求的绝对自由精神的载体,她不再仅仅作为一个形象而存在,而是被转化为一个理性的思考所借以呈现的“身躯”,并因理性思维这一灵魂而存在。其实在《庄子》中,类似的例子是很多的,他们以虚无缥缈的形象、极富夸张和想象色彩的情节,使人物的描摹和故事情节的叙述带有了强烈的象征意味,而这些主人公和围绕其展开的故事则作为一个承载寓意的躯体,为思想的传递提供了一种生动立体的方式。

当然,《庄子》寓言中也有很多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事件的讲述来传递深刻的哲思。这种寓言在文中的作用看似一种直观的“镜像”式的说理,但我们细细体会,还是有其独特之处的。我们以《庄子》寓言“庖丁解牛”为例,故事较为细致地讲述了庖丁为文惠君宰牛,并借此引出的宰牛与保养牛刀的理论的故事。如果按照“镜像”式的理解,我们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思路:故事中宰牛与保养牛刀的理论在掌握客观规律问题上给我们以启示。而实际上,庄子使用这一故事的目的在于以牛喻社会,以刀喻人,以庖丁解牛这一生活事件,来引出如何在戕害人的本性的社会中求得正确的养生之道。可见,这则故事更多的还是作为一个精神内质的躯体去寄寓作者的哲思,象征意味比较浓,而非以生活的事件去直观地解释某种道理和思想。可以说,在这类寓言故事中,庄子往往将本身 “不可受”、“不可闻”的道,物化在真实、可知的客观事物中,从而为“虚而无形”的道找到了一个形象的载体,使之变得可被感知。因此,《庄子》寓言的工具性质是“身躯”大于“镜像”的。

二、《韩非子》寓言:法学思想的“镜像”

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思想的核心是以法为核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学说,同时他的作品中也表达了较为鲜明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虽然在文艺观上韩非与庄子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即他们都反对文饰礼乐,但庄子散文却在客观上呈现了浓郁的文学色彩,而韩非则更为鲜明地体现为重实效,轻玄想的创作风格,多采用较为真实的生活事件和历史故事作为说理的材料,通过能够体现生活本貌的人物和事件去说明自身所要阐发的政治思想,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韩非子》的寓言中,多以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或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为主人公,以这些人物的言行和经历的事件为例证,借以阐述与之相近的道理和思想。他的寓言故事更像是让我们通过照一照历史的或生活的镜子,透过具体的、熟悉的形象去发现我们尚未注意到或未能深刻地把握住的道理,从而领会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抽象的思想,并接受作者的特定思想。所以,《韩非子》寓言是在以“镜像”的方式直观地展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并以此为例或以此作喻,让听读对象透过这一来源于生活的实例,去体会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接受他的思想。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镜像”式的说理工具。以《韩非子•说难》为例, 韩非使用了“郑武公戮关其思”、“宋人疑邻”、“弥子瑕失宠”等三个故事来为自己的观点“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提供例证。在上述三个故事中,郑武公杀了讲实话的大臣关其思,宋国富人因关系的远近而妄加怀疑邻居盗窃他家的财物,当处于受宠和失宠的不同境遇时,弥子瑕做出的相同举动却得到了君主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些或再现历史人物的遭遇,或反映民间生活的故事,都透视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君臣利害各异,造成君主喜怒无常并且多疑,不是进说者的进言存在问题,而是他们在使用进说的技巧上出现了困难,因此,进说者不能不对君主察言观色,洞察其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讲究恰当的进说方式。不难看出,这些故事中的道理的传递,并非象征性质的,而是直观、明确的,故事的讲述为某种特定思想的传达提供了真实的例证,而读者也可以很容易地从故事所描写的对象中直接汲取某种教训,就好像我们照镜子一样,我们可以从镜像中去发现自己的美与丑,并找到自己有待改进之处。因此我们说,《韩非子》寓言是作者政治思想与哲学观点的“镜像”,它往往立足于现实,真实地再现特定历史事件和生活场景,从而直观地反映某种教训与道理,达到辅助说理的作用。

可以说,都将寓言作为说理的工具,使庄子“道”的思想和韩非子“法”的思想都得到了形象的传递,而对这一说理工具进行了个性化地处理,使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风格,使得《庄子》寓言和《韩非子》寓言为读者提供了风格相异但同样精彩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9.《庄子故事》教学反思 篇九

在庄子的《惠子相梁》中,最后一句是: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乎?翻看了本课的教师说明用书,对本句的解释是:现在,你想要用你的梁国来威胁我吗?在这种翻译中,把“以”理解为“用”,把“吓”理解为威胁。

但是根据对全文内容的理解,我觉得这句话更应该理解为:“现在,你想要因为你的梁国而对我发出“吓”的声音吗?”在我的这种翻译中,我是把“以 ”理解为“因为”,把“吓”理解为“发出“吓”的声音”,因为我觉得在庄子讲的那个关于凤凰的故事里,庄子是把自己比喻作志向高洁、淡泊名利的凤凰,把惠子比喻作猜忌君子的猫头鹰,把梁国的相位比喻作腐鼠。猫头鹰对凤凰发出“吓”的声音,是因为它害怕凤凰把它的腐鼠拿走。

而惠子对庄子的这种行为,庄子认为也如同猫头鹰一样,是因为害怕庄子把梁国的相位拿走。所以这个“以”理解为“因为”更好一点,只有这样,才能与前面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而教学用书上的这种理解,却把故事和最后这句关键的话脱离开来,我觉得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

10.庄子故事两则 篇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gR,子知之乎?夫gR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gR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唔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故事两则原文翻译对照,译文注释

《惠子相梁》<译文>

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前往去见他。有的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是想取代你的位置的。”于是惠子感到惊恐,在国中搜捕了三天三夜。庄子前往见他,说:“南方有种鸟,它的名字叫gR,你知道它吗?这gR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栖息,不是竹子不吃,不是甘泉不喝。在这是猫头鹰得到一只腐烂的老鼠,gR飞过,抬头看着他说:‘吓(发怒的声音)’现在你想用你魏国的宰相之位来吓我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译文>

11.《庄子》中的联绵词 篇十一

【关键词】连绵词;《庄子》;双声叠韵

【中图分类号】G653 【文献标识码】A

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词,叫做联绵词,又称连绵词、连绵字。它由两个音节连缀而成,共同表达一个意思,是一个语素。

一、联绵词的种类

联绵词从音节上来划分,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双声词、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

(一)双声词

双声词是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联绵词。比如《齐物论》篇中有:滑混(huá hùn):“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逍遥游》篇中有:洴澼(píng pì):“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知北游》篇中有:喑醷(yīn yì):“自本观之,生者喑醷物也;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

以上的例子从现代汉语注音上可以明显看出它们的声母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上古读音与现代汉语读音不同,因此,有些联绵词从现代汉语看并不是双声联绵词,而实际上却属于双声联绵词。例如《齐物论》篇中有:蝍蛆(jí qū):“蝍蛆甘带,鸱鸦嗜鼠。《逍遥游》篇中有:卷曲(juǎn qū):“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胠箧》篇中有:颉滑(xié huá):“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

(二)叠韵词

叠韵词指双音节联绵词的前后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或相近。 如:《逍遥游》篇中有:莽苍(mǎng cāng):“莽苍适莽苍者,三冶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篇中还有:逍遥(xiāo yáo):“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同样《逍遥游》篇中还有:迳庭(jìng tíng):“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同样,由于上古读音与现代汉语读音的不同,有些看来不是叠韵词的联绵词实际上也是叠韵联绵词。如《逍遥游》篇中:野马(yě mǎ):“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齐物论》篇中有:畏佳(wèi jiā):“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逍遥游》篇中有;绰约(chuò yuē):“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三)非双声叠韵词

是指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联绵词。例如《逍遥游》篇中有:扶摇(fú yáo):“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秋水》篇中有:礨空(chuī kōnɡ):“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徐无鬼》篇中有:暖姝(nuǎn shū):“有暖姝者……所谓暖姝者,学一先生之言,则暖暖姝姝而私自说也,自以为足矣。”

二、联绵词产生的原因

以上从音节的角度对联绵词进行了分类,此外,从联绵词的造词发展角度进行分类,还可以看出联绵词产生的原因。

(一)借字记音类

主要是指部分词语没有专门的汉字,或者有些词根本就是汉字里面没有的,只能通过将已经有的相同发音的汉字借来表示别的意义。①模拟声音的联绵词最早的联绵词,源于对声音的模仿。例如:瀄汩(zhì gǔ)──波浪相激发出的声音,引申形容琴声的急速昂扬。萃蔡(cuì cài)──指衣服摩擦发出的聲音。②外来音译词外来音译词在联绵词中占了相当一部分,这也是联绵词形成的一个原因。例如:葡萄、咖啡、沙发、尼龙等。

(二)合成词转化为联绵词

本来是合成词,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使用的习惯,于是转化为了不可分割开的联绵词。如:荒唐:指行事非常离谱,不正常,不符合一般情理。也有“广大无边、荒诞、空幻、无根据、行为放荡”之义。荒:《说文解字》中的注释是:“荒,芜也。”引申为广大义。《毛传》中有:“荒,大也。”又引申为“虚,空”的意思。而“唐”字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唐,大言也。”段注:“引申为大也。又为空也。如梵书云:‘福不唐捐。’”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荒、唐”其实是同义词,后来连用形成“荒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习惯了将这两个字合成在一起进行使用,所以,“荒、唐”二字的古汉语意思消亡,成了现在的联绵词。

三、结语

以上是对联绵词的基本内容的概括,对联绵词的研究早在清代段玉裁时就有了,到目前为止,对联绵词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了,在未来,联绵词依旧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1]庄周.庄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2]马秀月,方礼武.试论联绵词成因[J].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

[3]赵克勤.古汉语词汇问题[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1.

[4]叶正渤.浅析《庄子》中的联绵词[J].江苏: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1).

[5]王.《庄子》联绵词研究[J].语言应用研究,2007(12).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作者简介:蒋欢,女,1986年生,江西省景德镇市人,助理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言语交际与语言教学。

12.《庄子》故事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学思路:

我认为教学本文,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的深意;感受“游濠梁”所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课文分析:

这两则故事均选自《庄子·秋水》,讲的都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比喻巧妙贴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感染。

知识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标

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德育目标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2、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阅读品位。

教学重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2、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教学难点: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双方的辩论思维。

2、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谆谆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二、自主学习汇报

(一)、关于庄子;

(二)、关于《庄子》

(三)、字词;(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推荐给大家)请学生把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到黑板上。

(四)、课文内容(朗读或说出你初读的妙悟)。(朗读或说出你初读的妙悟)。这一专题此时无须讲透,可视学生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深浅度。

三、自学《惠子相梁》

投影出示自学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直译课文;归纳相关文言现象;把握故事的寓意。

教师参考:

1、课文直译: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2、归纳相关文言现象:句式方面:如省略句、倒装句“惠子相梁”,应为“惠子相于梁”,即“惠子在梁相”。词语方面:如“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这一环节可以结合直译予以关注。)

3、庄子讲故事的用意是什么?的故事里,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chī)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四、合作探究:涵泳品味文章的美点并交流。

学生的每一点发现都必须珍视。示例:

1、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2 、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3、比喻巧妙贴切。巧借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4、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课后练习二);

2、直译第一则故事。

3、课后练习三:做好出演课本剧的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比较分析;拓展阅读。

一、导入

回顾上节课学习流程,提出本课时的学习要求。

二、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一)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直译课文;归纳相关文言现象;把握故事中的辩论的实质。

教师参考:

1、课文直译: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tiáo)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2、归纳相关文言现象:句式方面;词语方面(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

3、把握故事中的辩论的实质。庄子:鱼之乐;惠子:不知鱼之乐。

(二)研读探究: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以上是从逻辑角度对二人的辩论进行分析,其实,就这段充满机智的文字描写而言,我们不必斤斤计较于逻辑,而可以从二人的思想、性格、气质差异上来看待这段对话。惠子是名家,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对于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的庄子自然也就缺乏理解与认同了。

另外,庄子的一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他所说的“鱼之乐”也不无启发。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3、结合两则故事,比较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在《庄子与惠子游于谦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惠子真的像《惠子相梁》里那样无耻吗?庄子和惠子的关系究竟怎样?另一则故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即“匠石运斤”的故事(出自《庄子·徐无鬼》)。它讲的是庄子路过惠子墓前,向学生慨然感叹自惠子死后,他就没有可以谈话的知己了。庄子的话很深沉,也很动人,在整部《庄子》里都是少见的。可见,在庄子心目中,惠子是难得的知己。那么,“惠子相梁”的故事完全是虚构吗?也不全是。惠子可能确实比较热衷于功名富贵,但不大可能做出伤害朋友庄子的事来。

三、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文,请直译:

庄子送葬

(二)拓展阅读,欣赏《庄子》散文特色

秋水(节选)

四、课堂小结

这两则故事集中表现了庄子的思想和《庄子》散文的寓言特色,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如甘醴似琼浆,让人百品不厌.希望大家课后阅读《庄子·秋水》,全面了解庄子,包括他的人生观,政治观,社会观,探究庄子与孔孟的区别.

五、布置作业

1.课后作业2。

2.从本文的两则故事中选一则改编成课本剧,可以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补充情节。注意要对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等有所提示。

教学反思:

本课由于时代久远,字词理解有一定难度。课文虽然短小,但蕴含的思想却很丰富,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我把重点放到了了解相关知识上,并不完全要求理解庄子的思想。

上一篇:数独题目及答案下一篇:有关诚信友善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