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精选8篇)
1.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篇一
充分认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强化五个意识
——在全校基层党组织宣传委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党委副书记
柳海民
为了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宣传委员这支队伍的重要作用,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我们精心设计和安排了这次培训活动。希望大家在参加培训之后,能有所收获。围绕学校的宣传工作,我谈几个问题。
一、对宣传工作的多维认识
从事宣传工作,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宣传,知道宣传工作的本质和核心内容是什么。中宣部把宣传工作定位为为国家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
根据中宣部的定位,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我想,从以下七个方面,可以对我校的宣传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校的宣传工作是成体系的。
一是科学的工作定位。我们把学校的宣传工作定位是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
二是明确的工作目标。即学高身正的职业追求、探究本原的学术风范、博采众长的学习品格、诚信合作的团队精神,这个目标是符合师范院校性质的。
三是系统的工作内容。我校宣传思想教育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国内外形势政策教育、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五项内容。
四是完善的制度机制。我们完善了党委宣传员工作制度、理论辅导报告员制度、宣传思想工作月报制度、年度精神文明评比制度等工作机制。
五是畅通的信息渠道。创办内部刊物《思教在线》,将其作为交流各分党委宣传思想工作情况的桥梁,达到信息互通、经验借鉴、工作互促的目的。
六是持续的队伍建设,党委宣传员和理论辅导报告员是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两支重要队伍,学校正在积极探索通过一些方式,加强这两支队伍的建设。举办基层党组织宣传委员培训班就是抓队伍建设的一个方面。
七是有效的工作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采取的方式是:抓好启动点,保证工作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强化关键点,保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落脚点,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以上七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和工程,是我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体系,希望大家能够有所了解。
二、宣传工作的必要性
1.宣传工作的历史价值。
熟悉历史的人都清楚,党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刻也不曾离开宣传工作。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宣传工作,烘托舆论氛围,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战斗,得到人民的支持,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宣传也是世界上一切政党争取民众、引导大众舆论的主要形式。我国在利用宣传工具引导大众舆论的时候,报道事实是比较客观的,是一种开放式的宣传。而一些国家的宣传则是在开放社会中的封闭式宣传。比如美国和日本,在报道其他国家的情况时,反映的都是阴暗面的东西,很少看到正面报道。所有社会、所有国家、所有政党,利用舆论工具向人民宣传、争取民众是通用的做法。
2.宣传是国家发展、学校发展的需要。
国家的改革建设发展需要宣传,国家重大的方针、政策需要让人民了解。同样,学校需要通过宣传这种方式,把重要的改革举措传达给师生,让师生们了解。宣传思想工作的直接对象是教师,但实质是针对学生,是通过教师这一中间环节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在课堂上把正确、先进的思想传达给学生,而不是散布社会上局部的、片面性的东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这是宣传工作的实质。
3.有党的教训。苏联社会性质的改变,除民族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我认为是因为国家放松了对人民的思想教育。
4.我校宣传工作的现状。多年来,学校坚持不懈地开展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正规渠道让教师们了解党中央的声音和学校的想法,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凝聚力。我们学校有一个很好的传统,这就是凝聚力,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校正处于迎评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通过宣传思想工作去强化这种凝聚力。
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种种误区
目前,对于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着以下几种误区:
1.高校是传播和创造知识的阵地,既然是阵地,就没有必要让学识已经很丰富的教师进行政治学习。
2.高校教师生活在持续的学习之中,没有必要再参加政治理论学习。
3.教师生活在社会舆论之中,能够客观理性地去对待和认识舆论,没有必要通过宣传思想工作去影响和教育他们如何认识这些舆论。
4.教师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发展,没必要非得强迫他们去关注一些东西。
5.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场所。知识分子有知识、有理性,能自己学习,没有必要刻意组织他们进行集中的理论学习。
事实上,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识:高校本身是一片净土,但净中有不净。相对于社会来说,高校是一片净土,但净中有不净。如一些老师上课常发牢骚,发表对国家、对社会不满的言论,影响很不好。高校是健康的,但健康中有庸俗,主要是一些庸俗的做法等。高校的总体发展是正常的,但正常中有不正常,如不正常的人际关系,不正常的操作方式、机制、规则、氛围等。高校是积极的,但积极中有消极。在第二次自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了一些不认真的现象,个别教师对待工作比较消极,对学校的要求无动于衷。
由此可见,高校总体来说是先进的,但先进中有落后。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宣传思想工作,引导和教育广大教职工改变错误的做法和认识,使大家的思想认识复归到健康、积极、向上、先进、主动中来。
四、做好宣传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于如何做好宣传工作,我谈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强化责任意识,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大家都是兼职做宣传工作的,也没有额外的报酬。但我想,既然党委赋予了大家这样的职责,各位就要按照党委的要求,真正负起责任来。在单位,有哪些工作是属于自己的份内之事,一定要配合党政领导做好。
2.强化使命意识,创造性地做好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增光。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式应该是多样性的,除了政治学习外,也可以是其他方式,如参观、考察、论坛、知识竞赛等方式。学校现在迎评的氛围很浓,但不是很强,大家可以围绕迎评工作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活动。
3.强化主动意识,积极配合学校和单位完成好各项任务。大家在这方面都做了一些工作,而且很有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强,配合学校和单位做好一些解释、说明、论证等工作也是宣传委员的职责。
4.强化绩效意识,有特色地做好宣传工作。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一提到宣传思想工作,想到的就是政治学习。政治学习只是工作方式之一,但绝不是惟一。针对教师、管理者不同的对象,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能都是一种模式。
5.强化建构意识,有设计地做好工作。建构就是设计,宣传工作要有计划,不能推着做。如果年初大家没有制定工作计划,那么从现在开始设计也来得及。强化建构意识,发挥主动性,勇于思考和尝试,就一定可以把工作搞活。
(根据录音整理,题目为编者所加)
2.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篇二
一、关注现金流, 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理念
(一) 现金流的概念含义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 通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营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返还的各种税费, 收回投资、取得投资收益,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 吸收投资, 取得银行借款等收到的现金形成现金流入;因购买商品、接收劳务, 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津贴, 各种税费,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 对外投资, 偿还债务,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等支付的现金等形成现金流出。现金流入、流出以及现金流入与流出之间的差额形成的现金净流量构成了现金流。现金流对于企业, 就像人体里的血液, 滋养着企业供、产、销的每一个环节, 是企业的经营之源、生命之流。企业无论是在日常经营中, 还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都会对资金有着巨大的需求, 一旦失去了资金保障就会陷于停滞不前、负债累累, 乃至濒临破产的地步, 充足的现金流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 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企业现代财务管理的关键所在。
(二) 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
目前企业财务管理注重两个主要分析指标:一个是现金流量, 一个是会计利润。现金流反应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 利润直观地反应了企业的盈利情况, 它们反应的是不同的企业经营信息的两个侧面, 但在实际经营中, 现金流和利润又是互相牵制互相促进的。如果只重视利润, 不关注现金流, 就等于失去了企业发展经营之本。现代财务管理是从资金运转的视角进行管理, 是在良性循环条件下资金的增值。在许多情况下, 现金流指标比利润指标更加重要, 更能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因为现金流直接反映企业的“腰包”是否够硬, 而不像权责发生制下确定的利润指标, 在反映企业收益方面所导致一定的“水分”。有些企业利用增加投资收益等非营业活动操纵利润, 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 现金流量将非经常性收益剔除, 更能体现企业资金周转的真实水平, 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投资价值。
二、预测现金流, 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特定要求
现金流预测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在需要时可筹集到足够的现金, 来满足企业经营、预防及安全性需要, 在资金持有量大时及时合理处理闲置现金余额, 合理制定现金收支的控制限额, 统筹兼顾, 发挥现金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 制定现金预算及现金流入流出管理制度
现金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进行控制, 加强资金活动的集中归口管理, 明确筹资、投资、营运等各环节的要求, 确保资金安全和有效运行, 企业可通过预算管理达到计划资金、控制资金的目的。编制现金预算时, 要确保资金收支有序可控, 资金需求与资金筹集相匹配, 资金筹集时间和数量有序衔接, 防止经营风险。同时对现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及时发现偏差并加以分析, 及时适当的调整预算,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现金流入流出管理制度, 使得企业的每一项工作流程所带来的财务变化都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到现金流量上来, 对每一笔涉及现金的经济业务要严格划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认真分析现金流量内部抵销的会计事项, 确保现金流入流出的准确反应。
(二) 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最佳现金持有量, 是指现金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 又使现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最高时的现金最低持有量。现金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保证企业高效、高质的开展经营活动, 降低或避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要求企业必须保持足够的现金余额。但是, 企业现金持有过多会造成现金管理成本上升, 将影响企业投资收益的提高;而企业现金持有不足, 往往还要付出各种无法估量的潜在成本或机会成本, 影响企业的信誉。因此, 企业要通过分析现金流入和流出量, 现金的周转时间, 遵循存货控制中经济进货批量模式的基本原理, 测算现金持有成本, 现金转换成本等找到一个最佳现金持有量, 既能满足流动性要求, 又能满足盈利性的期望。
三、掌控现金流, 是企业持续发展经营之本
真正的现金流管理对于企业来说, 是战略性的, 全局性的。
(一) 掌控现金流, 从赊销管理入手
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 激烈的商业竞争, 企业盲目追求销售量, 必然导致赊销量增长, 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能够在账面上为企业带来收益, 但其产生或隐藏的现金流出不可忽视:一是应收账款在增加销售收入, 但尚未回收资金的情况下已产生了现金流出, 如:已产生企业流转税支出、产生所得税支出、产生管理、回收成本等支出。二是如果应收账款管理不善, 一方面产生资金短缺, 影响经营, 另一方面由于坏账、呆账的存在, 不仅给企业直接带来损失, 同时因清欠所产生的诉讼等各项费用更是加速了现金的流出。因此, 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应收账款台账, 定期分析, 从而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精细化管理。
(二) 掌控现金流, 从存货管理入手
存货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 以备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商品、材料等物资。合理的存货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现金流尤为重要, 可以说做好存货管理, 使企业的现金流正常, 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存货定额储备制度, 理顺企业的生产流程, 实现原材料零库存, 进而减少库存管理成本。制定存货盘点制度, 摸清存货质量状况盘活资金存量, 争取最大限度降低存货损失, 来加速资金周转, 使企业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从而使企业获得稳定的收益。
(三) 掌控现金流, 从延期付款入手
收入回款对企业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 但付款周期对于企业也有不同寻常的价值, 在不影响企业信誉的前提下, 尽可能推迟支付应付款项。企业购买原材料时所发生的应付款项的安排处理, 必须结合应收款项的事务一并考虑, 尽可能与供应商商议有利的付款条件, 尽量把付款时间延后到供应商能接受的最后期限。当然, 企业采取延期付款的同时也会隐藏信用风险。另外, 企业还应高度重视潜在事项的付款周期, 财务报表上不容易反映出的企业发放职工工资及上缴各种税费的时间周期, 忽略了这些将给企业现金流带来巨大的影响, 也会误导企业领导者的经营决策。
(四) 掌控现金流, 从内部控制入手
内部控制是掌控现金流的根本保证。企业以单位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为控制点, 从销售、采购、生产、投资、融资、纳税等环节, 实现现金流的过程控制。一是在现金流管理内控机制上, 加强现金预算管理, 严格现金收支预算控制, 规范货币资金管理, 严格执行大额资金审批报告制度, 严禁先斩后奏, 强化“一支笔”审批制度。二是在采购与付款内控机制上, 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 采购价格形成机制, 存货预警机制, 实现存货最优储备的内控目标。三是在销售和收款内控机制上, 建立销售政策形成机制和销售价格管理制度, 应收账款管理责任制, 落实责任, 有效规避损失风险。四是注重内控机制的动态管理, 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特点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内控制度及时修订, 并引入中介机构等外部意见, 落实决策和执行责任。
四、分析现金流, 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参考内容
目前, 成功的企业更加关注企业的现金流, 现金流有很强的综合性, 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 而关注现金流就是要关注现金流量表。我国于1998年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现金流量, 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编报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能够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据以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 并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同时, 现金流报告和传统的利润报告相比较, 可以更好地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 从而对企业做出更加全面合理的评价。比如, 有的企业账面利润较大, 但资金严重短缺, 负债累累;也有的企业虽账面利润不大, 但有充足的现金流, 企业的持续发展有所保障, 在分析评价它们的经营业绩时, 仅凭收入和利润指标为参考值是不全面的, 有时也有失公平。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很多, 不同的报表阅读者根据自身的需求, 在全面了解的同时, 重点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企业管理者会从各个角度出发对报表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 确定以后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 债权人会侧重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投资风险等因素的分析, 企业投资者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但会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 通过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来判断其投资、报酬情况和企业的控股状况。
综上所述, 现金流是比利润更重要的指标, 现金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动力源, 现金流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质量, 企业要持续发展, 就要充分认识到现金流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性, 巩固现金流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现金流决定着企业的市场价值, 是企业持续经营持续再生产的基本保障。
摘要:目前, 多数企业在增收创效的同时, 却因资金短缺影响了经营发展, 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同时, 也提高了对现金流的重视。因为现金流对于企业来说, 是企业的经营之源、生命之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 对在企业经营管理及持续发展中, 认为企业应关注现金流、预测现金流、掌控现金流、分析现金流, 只有在充足的现金流的保证下才能体现收入、利润的黄金价值;只有在充足的现金流的保证下, 企业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目标才会实现。
关键词:现金流,利润价值,资金管理,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震.企业掌握现金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国集体经济, 2011 (5) .
3.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篇三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发展;担保
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如何形成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和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新课题。
一、是将企业“天道酬勤,诚信兴业”的经营理念渗透到全体员工;
才。担保公司属于技术密集和智力密集型企业,其最大的运营资本就是人。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天元天诚担保有限公司参考《担保十年》,根据企业自身的要求进行修改和增订,以充分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并通过新员工入职培训,每周周例会,以及公司网站、企业报、文件、专题培训等形式,让全体员工熟悉并认同企业的理念,最终落实到具体工作的贯彻实施上。再就是不断完善企业的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在公司扩大经营场所后,在沿街楼外体悬挂天元天诚担保公司的标识牌,扩大公司影响力。建立公司网站,通过与合作伙伴之间联动、客户留言等方式,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回馈社会、展示自我、提升企业优质服务品牌的一个平台。
二、积极塑造以“诚信为本,客户至上”的天诚服务文化,提升企业文化内涵,增强服务意识;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体现,企业的服务水平是企业经营理念、管理能力、员工综合素质的体现,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在经营上的体现。天元天诚担保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担保企业,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以及各类个体工商户,客户群体数量较多,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在风险调查工作开展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因此需要塑造适应本企业的规范的行业服务文化,避免服务标准过于复杂或苛刻,要保证服务人员按照公司的要求和计划去执行服务,以免在执行过程当中出现偏差。近年来,公司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突破口,通过网络,尝试企业网络评审平台,简化服务流程,以不断满足顾客需求,将企业文化溶入日常经营之中,提高品牌美誉度和服务质量。
三、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用“自强、创新、诚信、奉献”的天元精神激活企业的人文环境;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公司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重视打造新型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企业“不断满足旅客需求”的经营理念,将企业文化转化为推动长久发展的精神动力。
首先,营造自强、诚信和人才合理流动等人才机制。公司建立了灵活的的选人用人机制,做到了人员不同岗位间的合理流动。自2013年9月份公司首次大规模公开招聘人才,目前20余名考核合格后进入后备管理人员人才库,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并不断的在实践中具体操作,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跟踪考核。加强诚信建设,抓好风险考察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倡导岗位自律,讲授危机意识;另外不定期组织中级管理人员外出培训,学习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政治和业务知识,加强领导能力。其次,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服务不断创新上。“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发展的核心;企业文化的创新,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精神。把职工的精神面貌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工程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来抓。每年组织以以篮球、乒乓球、朗诵比赛等为内容的企业文体活动,在企业内部营造积极、热情、开拓、向上的企业氛围。公司每年还拨出资金,组织员工日照、平邑等地进行拓展训练,唤起员工的团队精神。公司通过爱心基金等各种形式途径,把企业的关心传导给职工,激发职工热爱企业、关心他人、奉献社会的情感,让员工有归属感,共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四、企业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公司曾先后荣获山东担保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山东省“十强民营担保机构”、“临沂市典当担保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等等一系列荣誉,2012年公司更是被认定为山东省四星级担保机构,总经理张金山被评为“2012年山东省担保机构十大领军人物”, 2014年3月公司经国家税务局审批准予减免营业税3年,中诚信评定天元天诚担保信用等级AA-级。这些都为我们天诚担保公司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确立“走出去,带回来”的经营发展战略方针后,依托天元集团的优势平台,我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业务范围逐步扩大,知名度不断提高,目前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临商银行、信用社、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村镇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逾70家支行均已开展合作业务,业务范围覆盖临沂全市5区9县。截止2014年6月,公司累计担保金额87.31亿元,目前各类在保余额17.21亿元,累计发生担保业务2397笔。截止到目前,我公司共累计获得各级政府财政补助资金2151.36万元。
4.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篇四
在1月下旬召开的全国安全会议工作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充分认识搞好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对安全生产工作前所未有的高格定位,闻之欣喜和振奋;这也是嘱托与要求,既要语重心长又斩钉截铁,赋予我们更沉和更大的责任。
所以极端,就是达到顶点的,不可再高的、怎么说怎么做也不过分的一种方位和层次,这样的论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刻反映了安全生产周固有的特殊属性及使命,展示了与时俱进的品格,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搞好安全生产,是全年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无不体现着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生产。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是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障,一切社会、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如果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生存就不能维持,繁衍也无法进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安全生产的支撑。重特大事故不断,不仅极大地损耗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剥夺了无数家庭的幸福安宁,而且往往导致生产中断、政府官员疲于奔命,直接影响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这样的发展,就是片面、粗放、残忍、短视的发展,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
搞好安全生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漠视安全、违章违纪,就是在践踏法律的权威;一些地方存在非法业主发财、劳动者遭殃现象,是最大的不公平,是对社会争议的蔑视;见利忘义、草菅人命,诚心友爱变无从谈起;如果人的生命健康无法保障,隐患四伏,人人自危,就会严威;一些地方存在非法业主发财、劳动者遭殃现象,是最大的不公平,是对社会争议的蔑视;见利忘义、草菅人命,诚心友爱变无从谈起;如果人的生命健康无法保障,隐患四伏,人人自危,就会严重挫伤人的生活热情,损害人的积极性;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家庭不幸,单位受损、社会震荡,就无安定有序可言;大量事实表明,事故经常会破坏自然、污染环境,这时候人与自然就形成对立、抗拒的关系。因此,安全生产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同样包含着安全生产的内容。搞好安全生产,淘汰落后生产力,保证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方面。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管,清除隐患,增加事故成本,有助于虎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助于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关乎生命、健康、财产,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对人民负责。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不搞好安全生产,就没有全面履行职责。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扎实的工作,促进安全生产新形势的进一步好转。
创新安全监管机制
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布日期: 2007-8-27 19:22:30 稿件来源:合肥在线 作者: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合肥市坚持“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形象”,创新安全监管机制,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6年与2002年相比,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60%,安全生产事故总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了86%、27。4%、60。1%,亿元GDP死亡率由1。2下降到0。34。
落实两个主体责任
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为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合肥市以落实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为突破口,通过严格的监管、有效的指导,依法健全和完善了安全管理机构,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通过严格落实安全培训制度,促进企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目前,全市大中型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培训执证上岗率分别为88%和94%,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执证上岗率近100%。严格执行安全费用提取、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和安全事故赔偿标准三项经济政策,提高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仅2006年,引导企业投入隐患整改资金就达2000多万元,消除了13处重大事故隐患。在金寨路高架桥工程,增加投入5000多万元,采用旋挖技术,1700余根桩基施工。
政府作为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的关键。为推动政府监管责任的落实,合肥市坚持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纳入《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市政府坚持把是否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作为“一票否决”,强化各级政府的安全生产投入,加快监管、监控、救援体系建设。市政府办公厅制定下发了《合肥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合肥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采取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对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实行“零死亡”控制。组织市安监、监察、劳动、工会等部门严格实施考核,促进了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构建事故预防网络
安全生产最怕思想麻痹,心存侥幸,对隐患整改不力,以致养患成灾。为积极预防事故发生,市安委会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查找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实施控制指标动态监控,对接近或达到控制指标的县区进行预警,责令采取整改措施,对超出控制指标的,直接调查主要负责人履责情况,并责成其向市政府作书面检讨。对连续发生事故的行业和领域,向监管部门发出预警。2006年,市安委会先后就建筑施工、拆除施工、特种设备和液化气充装点的安全管理问题发出督办函,责令主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实施重点监控,有效地遏制事故多发的态势。
坚持以案说法,以案促管。对发生的典型事故,市安办及时召集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专家、全市同类型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新闻媒体,现场分析事故原因,查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落实整改措施。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扩大影响,避免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
市安委会将每年3月份作为全市事故隐患排查月,市监察、安监部门出台了《合肥市重特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对重特大事故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发生安全事故的,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2006年,全市共排查各类隐患1300多处,今年又排查出1450余处隐患。通过评估分级,确定重大事故隐患项目由市安委会挂牌督办,促进了隐患整改责任的落实。
建立了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制定了《合肥市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安全生产巡查办法》,实现了基层安全监管方法、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监管协理员的作用,对辖区内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普查登记,实施不间断安全巡查,街道(乡镇)均建立了安全生产巡查、安全隐患整改档案。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在基层、在企业。
合肥市在成立安监局以后,市政府狠抓“双基”工作,切实增强安全生产水平。通过出台《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合肥市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合肥市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合肥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强化安全生产法制和制度建设。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发园区设立安全生产办公室、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安监站,配备了180余名专、兼职安全监管员。通过公开招考,聘用了154名安全生产监管协理员,充实基层安全监管力量,将安全监管网络延伸到各乡镇、街道、开发园区,将安全生产触角延伸到基层、企业,初步形成了“三级机构、四级网络”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长丰县杨庙镇2002年因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政府年终考核被“一票否决”后,镇政府痛定思痛,专门设立了安全生产办公室,并在全镇各村(居)委会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全镇所有企业、学校、交通运输工具等可能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了普查、登记、建册,适时监控,4年多来没有再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通过近几年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为更好地使安全生产工作上台阶,市政府认真总结和分析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和形势,将2006年确定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年”,下发了《合肥市安全生产“基础年”活动实施意见》。通过深入开展“基础年”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监管体系,隐患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监控也取得显著成效,逐步形成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机制。
强化重点领域监管
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领域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为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合肥市以“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全面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完善设施、严格执法、狠抓源头、落实责任,2006年实现了机动车保有量增长16。2%、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9%的目标。采取市、县、乡三级联动的办法,开展非煤矿山安全大检查和整顿工作,非煤矿山事故逐年减少。通过扎实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领证工作“回头看”、危险化学品罐装车专项整治、加油站安全专项检查等活动,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以拆违拆迁安全检查和施工企业安全许可证专项检查为切入点,推动了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落实。持续开展地毯式排查,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运输、存储和经营行为,2006年,依法取缔非法生产15户,查处非法经营销售213户,捣毁非法仓储点20处,收缴各种非法生产及伪劣产品价值300多万元。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对城中村、出租房、小企业、小作坊和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存在的消防隐患进行专项整治,2006年共督促整改火灾隐患2400余处。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加强。
加强安监队伍建设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安全生产队伍包括政府监管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以及安全生产专家。合肥市安监局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在继续强化法律法规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专业知识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分期分批对全市安监干部进行岗位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安监干部统揽全局的能力、服务发展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综合协调的能力。监督经营单位依法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加强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举办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座谈会,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素质和水平。从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集合人才,组建了12支合肥市安全生产专家队伍,涵盖多个领域,为制定有关安全生产政策、安全生产形势分析预测、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等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企业为依托,组建了合肥市液氯、液氨、成品油、城镇燃气、吊装和危化运输等6支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锻炼队伍、检验装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几年来,液氯救援分队在铜陵市、池州市、黄山市成功排险,受到省政府安委会的通报嘉奖和兄弟城市的好评。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基础保障
近年来,尽管政府财力并不宽裕,但我们在安全生产舍得花钱,千方百计挤出资金,切实加大投入,努力保障公共安全。
一是全力保障消防安全投入。制定了《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从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切出500万元作为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重点保障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监管网络建设等。2006年以来,我们又累计投入约1亿元用于消防力量建设,其中2500多万元用于市消防大队营房基础设施建设;2100万元用于购买消防进口先进装备;投入2800多万元用于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消防站建设;1400万元用于“两区”、乡镇、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和环园区消防通道建设;投入240万元购买配置乡镇街道消防车。对5个经济相对薄弱的乡镇,市财政给予每支义务消防队3 万元的补助。
二是切实强化基础设施投入。在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安排上,我们提出了“民生项目优先、安全项目保证、基础项目适度、办公项目严控”的原则,切实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在今年的人代会上,我们将公共安全设施建设作为政府承诺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计划当年安排资金2.05亿元,完成城区及通往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丰惠、崧厦、章镇、小越的公交一体化改造;完成18.9公里曹娥江标准江堤建设任务;完成4个列入“千库保安”工程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增设道路安全钢质护拦6万米、安全标志1280块、安全标线6万平方米;完成危桥、涵洞改造71座(个);增设城区红绿灯、电子警察11处,改造电子警察11处,目前这些工程正在按计划扎实推进。对村道整治、红绿灯路口综合改造、危险路段治理等市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
5.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篇五
强台风、沙尘暴、高温干旱、极端降水……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频发作,危害越发严重。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且人类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是,碳基燃料消耗过大而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只是能源消耗问题的一个折射而已。
中科院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是全世界自然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59个接受调查的国家中排名第56位。另据统计,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因此,推进节能减排,可谓迫在眉睫。
据悉,占全国能源使用量一半多的工业生产,尤其是电工装备制造业,其能源使用状况不容乐观。虽然我们也在不断地淘汰落后设备技术,提高能源效率,但大量的低效能技术仍然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制造厂内。
我国有超过5亿千瓦的电机,他们每年要消耗800亿~1000亿千瓦时的能量,占工业能源消耗量的75%,总能源消耗量的60%。其中,70%用来驱动鼓风机和电泵、总量达
2.5亿千瓦的电机,都应该使用变速驱动。但事实是,只有20%使用了变速驱动———巨大的电能浪费自不待言。
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政府将能源效率列为重中之重。而在未来15年内,我国更致力于把中国从目前的低效能源使用者变成高效能源使用者。但改善能源消耗现状,更需要从电工装备到煤炭、石油、建筑等多个行业共同不懈的努力。
降低能耗,电工装备业责无旁贷。在淘汰落后设备的同时,企业还应汲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如威海电厂借助于罗克韦尔在发电领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将能耗减少了45%;而广西柳州钢铁厂,也通过实现自动化,减少了63%的电力消耗,在节能降耗上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此外,要保证能源效率和能源管理的不断提升、进步,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因此,节能降耗不能只停留在纯粹的工业生产上,还要延伸至上游的人才培养,延伸到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去,不断提高有关能源效率和能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并使之更加贴近我国的市场需求。
节能减排,需要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但是,只要中国经济继续往前发展,就需要不断增加能源,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火电作为一次能源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
9月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商业峰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国政府制定和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了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并确立了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末的18.2%提高到20%等目标。
6.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篇六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我们要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充分认识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健全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扩大内需是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举措,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但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依赖程度较高,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呈现持续下滑趋势。消费疲软、内需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把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以促进消费为重点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让内需真正发动和强劲起来,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不断促进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提高居民收入最为关键。尽管我国人均GDP已迈上5000美元的新台阶,但收入总体水平不高且不均衡问题仍是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努力做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就业是收入之源,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只有就业规模扩大了,劳动者的收入增加了,扩大消费才有基础。社会保障是“安全网”,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可以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意愿。而且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本身也是社会消费。因此,还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健全养老、医疗卫生、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办好群众需求最迫切、政府又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与此同时,还要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要总结以往扩大消费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消费法规标准、市场流通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和药品安全;完善信用体系,发展消费信贷,提供优质服务,让群众安心消费、方便消费。
不断促进内需潜力持续释放,促进服务消费是重点。当前,居民消费正由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温饱型向以住、行为代表的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也进入了关键时期,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产品需求空间越来越大,健康、节能、环保、低碳和个性化、智能化等绿色方向正在成为主流消费市场的重要标志,新的技术和创意也推动形成了一些新的消费热点。我们要适应这一趋势,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发展新业态来满足不断扩大的绿色需求,创造和引领新的消费需求。其中,尤其要重视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内需潜力最大的产业,也是促进各产业融合、支撑城镇化发展、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一要抓好生产性服务业这个关键。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须立足高端环节,促进服务业态创新。二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的作用发展服务业,打造和完善服务业基础设施。一方面,知识产权、信息化、标准、检验检测和诚信体系等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几大重要环节,也是仅靠市场机制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的瓶颈。目前,政府应围绕这几大关键环节,制定完善服务业基础设施的工程规划,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服务业门类广泛,涉及面大,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生产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面向工业、农业生产的服务业,不断提升对工业和农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能力,也应成为工业、农业等行业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各部门要继续推进工业设计、信息服务、工业品物流等服务业促进工作,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此外,还可结合工业转型升级适时开展工业产品售后服务标准化等相关工作,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
不断促进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最雄厚的潜力在新型城镇化。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必须以加快城镇化为依托,调整优化城乡和区域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农村人口十分庞大,长期积累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推进城镇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重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例如,如何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发挥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如何加强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相互衔接,密切城乡联系,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如何完善体制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帮助他们解决好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困难问题,等等。总之,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城镇化发展蕴含的巨大机遇,清醒地认识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以城镇化质量为战略方向,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7.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篇七
国家确认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为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稳定推广机构和队伍, 确保促进和推动科技兴农, 于1993年7月2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使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一、推广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推广工作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关键所在。通过开展推广工作, 选择适合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 进行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 引导农民认识培训, 实现逐步接受和认可并达到推广应用的目的。同时, 可将生产实践中的具体感悟和农民的需求及时地反馈给生产和科研部门, 使科研、生产、推广、应用有机地协调运作,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科技体系。
二、推广机构的载体作用
推广部门通过引进、试验、示范的生产实践过程, 检验并确认某项先进实用技术是否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对于确定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的技术项目, 在实施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将利用召开生产作业现场演示会的方式做给农民看, 教会农民干, 启发引导广大农民逐步加深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性认识, 同时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所推广的项目及技术内容, 扩大推广应用技术项目的带动作用和辐射范围, 更重要的是要努力争取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 在政策、资金和部门协作等方面获得支持, 使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形成一个有技术内容操作、有舆论导向、有领导重视、有政策支持、有部门协作的可靠保障和良好氛围。
三、推广人员是主导力量
人的因素是决定推广工作成效的关键。要实现保障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建立健全农机科研推广体系, 建立高素质的农机科研推广队伍, 培养吸收具有高技能和专业特长的素质型人才是推广工作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推广工作全过程是由推广人员运作实施的, 因此, 必须不断地加强推广队伍自身建设和推广人员知识更新, 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科技素质和技术指导服务水平, 为开展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这里须特别指出的是, 要切实稳定乡、镇农机推广队伍, 配备专业对口的科技人员, 认真落实专业科技人员的待遇政策,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激发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利用乡、镇农机推广人员直接参与生产作业第一线, 直接与农民接触, 做农民工作既便利又有效, 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宣传农机化技术及促进和保障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 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推广工作面临的大好形势
继《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实施后, 又出台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我省从2005年起又恢复了购机补贴, 每年国家、省、市都以补贴的方式对农民购买的招标选定机型给予资金补贴, 政策有保障, 资金有支持, 农民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购置使用高科技含量新机具的热情不断高涨, 农业增产增收加之减免农业税后农民的购买力水平大大提高, 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中央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 2012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指出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 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 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 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对扎根乡村、服务农民、艰苦奉献的农技推广人员, 要切实提高待遇水平;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 加快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补贴力度, 所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重要标志的农机化新技术必将会大有用武之地。
8.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篇八
关键词:环境卫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作用
环卫事业是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民众服务的重要窗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窗口,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势给环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环卫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各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道德高尚、技术精良的高素质队伍以及全面实现环卫事业自身改革和科学发展的需要。面对新形势,环卫企业应该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以推进我国环卫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做好环卫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自觉以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新的实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动性,着力研究和解决环卫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使党的十八大真正落实到环卫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要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产力”的观念,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对职工思想热点、难点进行调查分析,把思想教育方面的被动教育变为主动工作,使政治思想工作的触角伸向环卫系统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环卫管理的全过程。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环卫体制改革相结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期望值的不断上升,服务功能与任务逐步扩大,由此给环卫系统带来一系列管理内容、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手段方面的变化。这就对环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环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必须坚持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经常与广大职工进行沟通交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环卫体制改革的认识。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环卫行风建设相结合。环卫行风历来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加强对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促进环卫行风的根本好转,牢固树立环卫系统和窗口人员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为人民服务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意识。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要通过广泛开展争创文明行业、文明机关、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环卫服务方面的知识竞赛活动,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狠抓各种规范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环卫工作者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在环卫系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引导环卫工作人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改善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因此,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环卫工作的各个环节,从群众反映最突出、意见最大、要求最强烈的事情抓起,立足群众的健康需求,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按照“思想建设好,组织建设好,作风建设好,廉洁自律好”的五好要求加强党组织建设,加强环卫系统的固本强基示范点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党员”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环卫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依法执业、诚信服务。坚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努力树立环卫系统良好的行业形象。
【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推荐阅读:
充分认识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功能价值08-15
在讲评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1-08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汇报07-10
关于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汇报08-17
怎样认识学习的重要性08-21
场地设计的重要性认识10-19
社区2010年创建充分就业工作汇报07-15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努力做好财政企业工作09-20
社区居委会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汇报材料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