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共8篇)
1.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篇一
论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摘要: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公司制度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当今的企业制度需要建设企业文化也呼吁着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字: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
正文: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竞争,实质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企业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通常来说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等四个层次构成的。
一、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企业精神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是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也是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企业精神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经营优势和精神财富,它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
二、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企业的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
1、企业法规。企业法规是调整国家与企业,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不同国家的企业法规,都是以国家的性质、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为基础制定的,对本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2、企业的经营制度。企业的经营制度是指通过划分生产权和经营权,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情况下,强化企业的经营责任,促进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责任制度,是企业制度文化的组织形态。
3、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一般来说,企业法规
和企业经营制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促使不同企业的企
业文化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但真正制约和影响企业文化个性的原因,是企业
内部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
三、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
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
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四、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
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企业文
化不仅体现在产品服务以及技术进步这些物质载体上,还通过厂区建设,包括生
产环境的改造,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诸多方面来体现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文
化的内涵涉及到企业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它的重要性也恰恰体现了它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
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
希望的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
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此,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
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制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
提供动力和保证。而且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应该
不失时机地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从实际出发,在企业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行动规划和实施步骤,虚心学习优
秀企业文化的经验,努力开拓创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同步构建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
发展的产物,而企业文化正是现代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造高效率、高效益
这一企业目标的强大动力,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内涵不仅是一种
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要发展企业文化,二
者相辅相成,应当同步构建前行。
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要,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催化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
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并意味着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变化,企业生产经
营、管理方式的变化,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生存方式的变化,无疑,这一切都需
要通过企亚文化建设来串联,来维系,以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营造一个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环境,引导人们从文化建设的深层来推动和促进企业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催化剂。
2.企业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支撑点。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运行有赖于
企业文化的支撑,正象一位现代管理学专家所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以
人才和科技力标志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取得成功,居第一位的不是严格的管理
制度、先进的管理手段,而是企业文化。现在各个企业都在建设自己的文化而不
是仅仅对公司进行管理。
3.企业文化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建设。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伴随现代
市场经济发展进行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产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给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发展机遇。同时,企业文
化建设也必然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实践中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运
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毫无疑问,企业文化将在整个现
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以其独特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自控功能
和协调功能,通过树立企业形象,培育企业精神,讲求经营之道,规范人们行为,以使企业和广大职工更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文化重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建设,而且是一项文化建设。企业管理的中公是人不是物,企
业文化对于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竞争与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
业领导当认真地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特点,积极地探索企业文化设途径,运用企业文化建设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有效地而不是形式地靠教育净化心灵,靠
道德陶冶操,靠榜样塑造人格,靠自觉完善自我,帮助广大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观念,以使企业尽快步入现代业制度轨道。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中建设企业文化1.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以为本的管理和以人为目标的教。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而“人”则是现代企业中具
有无限潜能待开发的重要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是企业的成功之道。所以,只有通过企业丈化的建设,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2.企业文化的任务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再教育。企业文化建设
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载体,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教育、诱导、启迪、吸引、激励和陶冶的方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观念,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
3.企业文化建设要着力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我国建立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职工群众仍然是企业的主人翁,企业文化建设就要
以此为己任,注意感情投入,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创造一个民主和谐,能
扬己之长,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使职工感到有干头,有奔头。
4.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在于寓教于乐,多层次、多视角。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要根据不同层次人们的文化底蕴及由此形成的,公理状态,有针村性地开展寓教
于乐的丰富多采活动,激励干部职工的爱国之情,爱厂之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呢?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嗽而就的。我国的企业文化建
设应该从中国的实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适应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需要。加
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继承与创新。企业文化是一个文化继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
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辩证地扬弃。只有创新的文化,才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才是体现时代发展方向的文化,才是有生机活力的文化。本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
时要继承自己发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建立自己企业的特色文化。
第二,关于企业文化与生产管理。企业的兴衰在于管理,管理的活力来自于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概括、总结、提炼而成的产
物,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当
今时代,企业管理模式从经验型的管理向文化力层面飞跃,从过去的生产现场组
织到以人为本、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并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这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潮流。因此,要强化企业文化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
用,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与
专业管理有机结合,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
有制度化的规范,形成内化与固化结合,文化与管理一体,隐性与显性相融,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第三,关于企业领导倡导和员工积极参与。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贯彻执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养成和实践的过程,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领导者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应当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要充分发挥高度的文化自觉,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出思路、出理念,形成科学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需要集中员工的智慧,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需要员工的创造,开展各种活动需要员工的参与,企业文化的深层次渗透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四,关于博采众长与以我为主,企业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吸收优秀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经验,但并不是仅仅去吸收,而是结合本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需要,要符合实际。这样才能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更好的发挥企业文化带来的竞争优势。具体地说.应该从两个方面做起:
(一)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树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的企业精神和经营观念,以不断鼓舞职工的士气,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使其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建立良好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娱乐休息环境以及文化设施,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建树良好的厂容厂貌,大力培养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价值观念、服务意识、劳动态度、法制观念等,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规章,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文化和业务素质,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二)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第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党的路线服务。企业文化也要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第二,思想政治工作有强大的组织优势.在企业普遍建立的党组织中拥有一支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可以和正在为企业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企业文化建设应当发扬这个传统.以平等的态度去关心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企业文化建设扎根于班组,落实到职工群众之中。第四,吃苦在前,严于律己是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发扬这种
精神,提倡这种作风.特别是企业领导者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样.企业文化建设的种种设想和要求才有可能逐步变成全体职工的意识和行动。
(三)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践“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着力把企业引向市场,促进企业更新观念,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引导企业面向市场,以追求价值为导向的属性,积极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潜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社会需求。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目标,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会时时受到各种冲击,经受各种考验,面对加人WTO后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工认可的中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并积极引导职工为实
现企业发展目标,争创一流企业而努力奋斗。
2.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篇二
公路经营企业是公路基础设施市场化、社会化进程的产物。一般来说。公路经营企业是指那些投资开发高等级公路,以路桥收费、沿线服务区经营、广告经营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其中路桥收费是其主要收入来源。80年代以来,公路经营企业迅速发展,对于我国公路交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公路资产的特殊性,公路经营企业在经营对象、经营期限、经营目的、资金来源、运作方式等方面都有特殊性。公路经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企业组织体制、管理体制、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公路经营企业的发展还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就对公路经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出了要求,只有结合公路经营企业发展特点,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才是公路经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代企业制度是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和完善的法人制度为主体,以股份有限公司和有线责任公司为主要形式,以两权分离、有限责任和股权可转让为基本特征的企业制度。
其核心内容是以市场机制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强调产权制度。
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公路经营企业在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差别,因此,公路经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改进产权、组织和管理制度,提高公路经营企业效益。
2 公路经营企业的特点和面临的困境
2.1 公路经营企业的特点
2.1.1 公路经营企业需通过政府授权,才能经营且经
营期限有限。公路资产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其规划和建设一般都要纳入政府计划,其经营方式和条件都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公路经营企业是由政府授予特许经营的公司,在一定期限内享受公路经营或管理的特权,在经营期内可以进行车辆通行费的收取和综合开发经营,回收投资并获取效益。但是,其经营期限是有限的,经营期限届满,国家无偿收回公路,特许经营的公路所有权仍然归国家所有。
2.1.2 公司经营具有双重利益标准。公路经营企业首
先作为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必然要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然而,收费公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因此公路经营企业需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获取一定得经济利益,又必须兼顾社会利益和公众利,不能仅仅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单一目标。
2.1.3 业务结构较单一,但是现金流量大。公路经营企
业主要以路桥收费、服务区经营和广告经营为主要经营业务,业务结构较为单一,但其现金流量比较大,每天都要收取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的通行费。这是公路经营企业资金管理和运作明显特点。
2.1.4 收费公路资产规模庞大。公路经营企业主要是
以公路经营权为资产,公路经营企业要想获得公路经营权,就必须通过投资建设或者是公路资产受让。由于公路建设的投资成本巨大,无论是投资还是受让,都需经营企业付出巨大的代价,故经营企业获得经营权以后,公路经营权就成为企业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资产规模较庞大。
2.1.5 经营上具有区域垄断性。公路经营企业主要以
收取车辆通行费为主要业务,由于收费公路本身具有自然垄断性,一般不会存在并行的收费公路。
此外,政府出于公共政策考虑,对收费公路实行进入规制,保护经营企业收回投资成本并取得合理收益。这就使得通行费的收取具有了垄断性。
公路经营企业的这些特点,是公路作为准公共物品与其他商品的不同之处,也就是这些问题,是的公路经营企业面临诸多问题。
2.2 公路经营企业面临的困境
2.2.1 公路经营企业产权问题
公路经营公司作为一个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应是永续经营的法人实体,而公路经营公司的主要资产为公路经营权。
从产权角度来看,公路经营公司拥有的法人产权实质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一定期限的公路收费权,根据规定,收费公路的经营期限最高不得超过30年,收费期满后公路经营权无偿交还国家。这样对高速公路公司而言,收费期满后该项产权及受益权也随之消失。使得公路经营公司在经营期间对于该项产权仅拥有占有权、使有权和收益权,而无实际的处置权。这种矛盾体现了公路经营公司与一般性公司相比的特殊性。
2.2.2 公路经营公司体制问题
目前,我国公路经营公司管理体制尚未形成集中统一、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管理模式。
存在的主要问题体制有:最早并沿用至今且普遍实行的是建设项目业主企业自行经营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其优点,但是管理专业性及规范化欠缺,正常运营后易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不利于成本控制。
此外,建设项目业主另行成立运营机构经营模式。其优点是业主建设和运营分设,该模式易于协调运作,可防止“内部人”控制,但机构重叠、各成体系,运行成本高。
2.2.3 公路经营企业主要管理问题
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问题也是一个核心问题。我国公路经营企业基本上都是原有事业单位的基础上改制设立的。
主要表现在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层的混乱,政企不分、经营班子不团结以及财务混乱等管理问题。此外,管理成本过高,目前我国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费用主要有行政管理费用、工作人员工资、差旅费等,而这些费用都是比较高的开支,例如,公司员工工资大约都在5000-6000左右。最后,公路经营企业员工的不作为问题,公路经营企业人员冗余,具有庞大管理机构,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3 现代企业制度求解
3.1 公路经营企业要创新经营业务,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了解决收费权期限的有限性与企业经营发展之间的矛盾,公路经营企业应及创新经营业务,建立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战略。
首先,进行拓展经营,不断扩展主营业务。
其次,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分散经营风险。企业所拥有一条高速公路的收费权可能到期,但是企业可以继续有偿受让其他公路的收费权或投资建设新的收费公路,这样企业就会拥有一种长期的收费权资产,使主营业务不断扩展。
此外,企业除了经营收费公路之外,还可以发挥现金流量大等优势,充分利用高速公路资源及信息优势,进入其他相关领域,这样,收费收入和其他投资的高收益性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从整体上提高投资的收益率。当在这些领域的经营有了良好的基础或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在公司所拥有的经营权资产到期后,企业也可以考虑实施转型。在经营过程中,高速公路企业还应充分发挥资本的纽带作用,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开展资本经营,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3.2 公路经营企业要构建合理的体制
首先,机构设置必须打破旧有的机关管理模式,体现综合功能,按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系列建立综合管理体制,采取定岗定员定标准的方法,强调一人多能,合理调配工,并且相对集中办公以加强内部协调,提高办公效率。
其次,建立权责对等、有效的激励机制。公路经营企业也必须在体制改革方面,明确权责责任,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工作士气,有助于按时完成经营业务、控制管理成本。再次,实现功能合并,强调部门管理职能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在新的体制设计中,相对扩大了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在新的形势下,设立专业性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
最后,体制设计要突出监督职能,监督一定要有组织和制度保证,因此在体制设计时必须要突出了监控职能。公路经营企业设立监督机构,行使财务审计、管理监察等一系列职能,加强对各站点的监督管理,降低运行成本。
3.3 逐步完善公路经营企业的管理
首先,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治理结构的明确必须做到决策、监督、经营等权等分离。各司其职、但是必须相互制衡。强化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职能、使得公司做出正确的决策、有效地监督、经营实现企业效益。
其次,缩减管理费用,必须要精简机构工作人员,避免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还要适当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开支费用,例如差旅费、招待费用等。
再次,尽量处理好管理中与政府管理的关系,公路经营公司行为主体的社会公益性和企业的利润追求,决定了公路经营公司实施车辆收费、综合服务及沿线的综合开发等方面的管理过程中,国家政府部门也在公路路政、交通安全、公路运政等方面对公路实施管理,因此,就必须要求公路经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防止出现管理矛盾问题。
总之,公路经营企业我国收费公路市场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但是由于其发展的特点和面临的自身环境、政府环境,公路经营企业的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积极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是其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前提,因此,公路经营企业只有将自身的特点和现代企业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产权、制度设计、管理等方面不断地创新,才能进一步促进公路经营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成.公路经济[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1.
[2]杨显昌,王进,卢毅.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公司体制改革探索[J].交通企业管理,2002.
[3]王云泉.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经济,2003.
[4]周存信.浅谈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和发展的问题[J].公路,2004,(09).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篇三
只有用市场化的方式来用人、选人,才能激发起企业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
上海基于分类监管的标准分类监管对于管理班子形成相应的选用方法。对于竞争类企业,上海将仅管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三个岗位,有的企业总裁也将尝试放手市场化,经理层副职以及相应党群干部不再“市管”,管理层以市场化配置为主。这意味着在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上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包括股权激励在内的市场化手段将成为激活国企活力的突破口。在出台的《关于完善市管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领导人员分类管理的若干规定》中指出将对三类企业分类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立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中心地位。
建立在国企用人制度方面,湖南也敢于破冰。2月20日湖南省国资委发布了《湖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公开招聘经营管理者办法》、《进一步加强监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尝试进行市场化选聘与创新经营监管方式。文件提出将分类实施动态薪酬激励机制,实现分配形式的多元化,突出强化对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中长期激励,对引进的特殊经营管理人才可根据市场价位实行协议薪酬;对省属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的经理班子成员、总会计师(财务总监)及其他高管可实行公开招聘。
广东省要求在本轮国企改革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协调运转、有效制衡,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管控模式将进一步完善。同时,职业经理人制度将全面推行,形成市场化的企业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和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贵州国资委将各企业3年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
4.现代企业制度 篇四
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保障
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
包含了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所有权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一切财产权利都是从所有权中派生出来的。产权的经济功能
(1)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产权具有排他性,产权所有者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产权的这种功能是维护社会的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法权支柱和基础。
(2)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权具有可让渡性和可分性。任何一项交易活动实质上就是不同产权之间的交易,明确界定的产权可以提供一种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或约束。
(3)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产权强调的是规则或行为规范,它规定了财产的存在及其使用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的行为权利界限和约束关系。产权关系的复杂化和明晰化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顺利运行的法权基础。
(4)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他诸方利益造成的损失或提供的便利不能用价格来准确衡量,也难以通过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或支付。对一些外部性问题,通过明晰产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当事人有可能找到各自利益损失最小化的合约安排。
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
从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以下三种:
(1)业主制。这一企业制度的物质载体是小规模的企业组织,即通常所说的独资企业。在业主制企业中,出资人既是财产的唯一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企业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经营,并独自获得全部经营收益。这种企业形式一般规模小,经营灵活。正是这些优点,使得业主制这一古老的企业制度一直延续至今。但业主制也有其缺陷,如资本来源有限,企业发展受限制;企业主要对企业的全部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经营风险大;企业的存在与解散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企业存续期限短等。因此业主制难以适应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2)合伙制。这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制度。合伙企业的资本由合伙人共同筹集,扩大了资金来源;合伙人共同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合伙人共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但是合伙人在经营决策上也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合伙人之间可能出现偷懒的道德风险。所以合伙制企业一般都局限于较小的合伙范围,以小规模企业居多。
(3)公司制。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的特点是公司的资本来源广泛,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出资人对公司只负有限
责任,投资风险相对降低;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1、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
2、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政府机构承担。
4、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
5、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3、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1)要更新企业经营管理上旧的思想观念,确立以市场为中心和依托的现代化管理观念。
(2)要实现管理组织现代化建立市场适应性能力强的组织命令系统,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
(3)要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开发机构和高效率的决策机构,加强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制定和实施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
5.现代企业制度 篇五
1、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
2、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政府机构承担。
4、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
5、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现代企业制度与以往企业制度的区别
现代企业制度与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不同,与改革以来形成的过渡性企业制度也不同。这种不同绝不是形式上的、次要方面的,而是实质性的、主要方面的,表现在:
1.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家依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支配其法人财产,从而改变以往政企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则全面依赖于政府的状况;
2.企业内部建立起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党组织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监督保证作用,从而改变以往企业领导体制上权利不明、责任不清、要么“一元化”领导,缺少监督制约,要么相互扯皮摩擦、内耗过大的状况;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责,有明确的盈利目标,改变以往企业办社会,职工全面依赖企业,企业对职工承担无限责任的状况;
4.企业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形成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改变以往作为政府行政体系附属物,大而全,小而全,内部管理落后的状况;
6.现代企业制度整理版 篇六
2、什么是年薪制?
工资+奖金(或风险收入)
1、用企业价值作为激励依据的形式是什么?股票期权
3、现代企业制度的四个特征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其中基础前提和条件是什么?
产权明晰
4、企业的员工与产业工会的代表进入公司监事会参与企业决策的一种制度是什么?
职工参与决策制
5、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什么?
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6、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发行价格超出发行前每股净资产的溢价,包括了流通权和公司创业者价值,这就意味着流通股股东获得流通权是向非流通股股东支付了对价属于什么?
流通权回购
7、产权的实质是什么?利得权
8、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有限责任公司
9、产权的确立起到了为产权主体和商品生产者奠定基础的作用,产权本身也可以作为商品交易的对象指的是产权的什
么?交易功能
10、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制度的什么?基础
11、产权(67)
产权通常是指建立在某种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所有权以及财产的所有者运用其财产的行为权利。
12、假集体企业(223)
假集体型企业是指企业所有制性质名义上归属于公有制经济,但实质上与名义性质有本质差别,事实上主要由经营者个人出具一定的资金、实物、技术等资产,并实际负责经营管理的企业。企业经营名义责任由公有制部门承担,实际责任由经营者个人承担或与公有制部门分担。根据企业设立时的不同情况,这类企业又可具体细分为三种类型,即个人创办型企业、合资创办企业和无形资产组合型企业。
13、公司治理结构(99)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在分权和制衡的原则下所作出的公司机构设置及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的制度安排。分权表现为不同治理机构有不同的权力指向、不同的行使权力频率。制衡表现为有专门的监事董事和经理,代行股东的监督权。
14、企业集团(147)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的核心,以产权为核心,以产权为连接纽带,把多个企业连接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结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
15、产权交易与企业产权交易(259)
所谓产权交易就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生产要素以及附着在生产要素上的各种权利关系的有偿转让行为。
所谓企业产权交易是指企业作为一定财产的代表,以不同的产权客体作为交易对象,根据不同的产权形式采取相应的交易方式,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
16、母子公司关系(153)
母子公司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股权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上下级行政关系。从管理体制角度上讲,是一种集权和分权的关系。规范母子公司关系的原则是,母公司对子公司依法行使出资人权利并承担相应责任,子公司应依法改制,建立规范的法人结构。
17、政府企业(183)
政府企业是指那些由政府所有并直接由政府机构经营的非营利企业。这类企业不具有商业性目标,也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只是隶属于政府主管部门。
18、市场经济对企业主体的基本要求(3)
真正独立的法人;企业应是资本企业;企业要由企业章程来约束;企业应建立横向责任制度;
19、国有企业制度的优缺点(179)
优点:①可以突破一般所有者眼界和实力的局限,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投资眼界宽广。②可以超越单纯的商业利益,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③拥有特殊的融资手段。④有稳固的企业形象和信誉。⑤能得到政府的特别关照。
缺点:①权利义务关系模糊。②企业目标的多元化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受到限制。③在保卫资产安全上有特殊的困难。④有很强的退出壁垒。⑤可能受到更多的行政性干预。
20、企业产权交易的层次(259)
从交易对象看:第一层次是企业单项要素的产权交易,如土地出租和出售。第二个层次是企业部分产权交易,表现为价值形态资产分割交易和企业整体产权的部分出售;第三个层次是企业整体产权交易,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买卖、租赁等。
21、公司与企业集团的区别与联系(151)
22、简述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103)
股东及股东大会;董事及董事会;经理人及其职责和权限;监事及监事会;
23、简述资本三原则(8)
资本三原则就是资本确定原则,资本维持原则和资本不变原则。
24、产权的基本属性(69)
排他性;可分解性;价值性;可交易性;
25、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条件(44)
1,社会经济中普遍存在真正的委托者和代理者;2,委托代理关系必须是承担公司风险同对公司实施有效控制权的统一;3所有者作为委托者能否通过市场交易来有效逃避风险和责任转让也是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重要条件;4,存在委托代理成本与收益比较适中的合理性。
26、为什么制度创新是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41页 内容很多自己看看)
27、产权交易的基本程序和具体内容(280具体内容书上)基本程序:㈠制订产权交易方案 ㈡审批产权交易方案 ㈢资产评估。㈣进入产权交易市场。㈤确定产权成交价格 ㈥审批、签署合同及法律 ㈦产权交接 ㈧变更登记
28、兼并与收购的区别与联系(269)
1,兼并是兼并企业获得被兼并企业的全部业务和资产,并承担全部债务和责任。被兼并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已不复存在。而收购企业则是通过购买企业被收购企业的股票达到控股,对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债务不负连带责任,只以控股出资的股金为限承担风险。被收购企业的经济实体依然存在。2,兼并是以现金购买、债务转移为主要交易条件的;而收购则是以所占企业股份份额达到控股依据,来实现对被收购企业的产权占有的。
3,兼并范围较广,任何企业都可以自愿进入兼并交易市场;
而收购一般只发生在股票市场中,被收购的企业的目标一般是上市公司。
4,兼并发生后,其资产一般需要重新组合、调整;而收购是以股票市场为中介的,收购后企业变化形式比较平和。判断题
从上市公司各类股东持股占流通总股份的比重来看,德国的个人持股率最高.错,因为从上市公司各类股东持股占流通总股份的比重来看,美国的个人持股率最高。
产权式可以交易的权利。对,产权意味着在京津上有价值,所以是可以交易的。
7.现代企业与制度建设 篇七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0 引言
“制度”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是为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的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从以上可以看出制度有两层含义, 第一便是指要求特定的人群必须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第二便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而制定的。新华字典中“制”有约束、限定的意思, “度”有尺度、准则、标准的意思。这两个字结合起来, 表明制度是限定人们行为的尺度。制度按服务的对象可分为很多种, 如国家制度、社会制度、企业制度甚至家庭制度等, 按服务的领域可分为经济制度、法律制度、选举制度等。可见制度已经贯穿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无时无刻不接受制度的约束。
作为一个依照《公司法》设立的现代企业, 制度在企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如果没有建立必要的企业制度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与约束, 企业要实现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是不可能的。要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 就要不断的进行制度建设。现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制度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1 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 实现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
现代企业是依照《公司法》设立的, 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得盈利, 进行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独立核算, 独立的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团体法人。企业要在所从事的领域依法经营, 实现发展, 加强自身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制度建设又是企业的其他方面建设前提和基础。公司章程是一个公司的“宪法”, 公司的所有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都必须接受它的约束。公司根据国家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设立必要的管理机构, 配备管理人员,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在自己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因此, 现代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完备的制度, 制度建设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2 制度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安全生产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美好愿望。企业每个员工对自身安全要求永远是第一位的。可是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无处不在, 有时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引发一起严重安全事故发生。安全隐患的排查, 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管理人员的科学指挥是杜绝危险事故发生的保证。要做到以上的要求, 企业就要加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制度建设, 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确保安全生产。企业要建立三个安全机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隐患发现机制, 通过制度实现隐患排查工作的常态化、日常化和长效化, 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实现企业自我管理、科学管理和创新管理, 逐步建立“我要安全”的安全文化理念;二是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通过对安全生产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 形成安全生产预警指数, 提前预测区域安全生产发展态势, 为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引导各部门各单位更加注重安全管理过程和事故预防工作。在管理时段上从事后转变为事前;在管理对象上从事故转变为隐患;在管理方式上从应急转变为预警;在管理手段上从强制手段转变为激励手段。
3 制度建设是预防腐败, 克制职务违法、犯罪的法宝
腐败和职务犯罪是企业, 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重点预防的内容。腐败等现象的发生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因素, 但是制度的缺失和不健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国家通过立法和出台各项条例, 制度等对一些重点领域进行预防和治理。作为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对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和管理, 特别是对工程建设, 招投标, 企业投资和兼并重组等重点领域进行监管, 可以极大的降低腐败和职务违法犯罪的发生, 保证企业正常的市场经营活动。
4 制度建设可以凝聚人心,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中各部门的分工是通过制定各项制度来完成的。要让各个部门都明白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必须要明确的分工。明确的分工, 使每个人都能明白自己的职责是什么, 哪些是应该做的, 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如果各部门分工不明确, 就会出现各部门之间遇事相互推诿扯皮, 遇到利益纠缠不清, 工作起来没有积极性。通过制度建设, 使各部门既做到分工明确, 又协调统一, 要求职工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须做到;其次是充分沟通, 统一认识, 自觉维护内部的团结, 形成合力;三是企业管理民主化, 不搞“一言堂”、“长官意志”,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企业管理实行民主、科学决策, 坚持重大问题, 如人财物的调配使用, 年度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及工程招投标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并及时公布员工关注的敏感、热点问题:工程安排、招投标情况, 人事调配、资金使用, 职称评聘等,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阳光操作, 有效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凝聚人心, 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5 制度建设和制度本身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制度建设离不开制度的支持, 如果没有明确的制度推进制度建设的进行, 制度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制度随着制度建设不断的完善和进步, 并逐渐形成体系。我们公司作为一个成立时间不长的大型国有企业, 各项制度还不健全, 在很长的时间内制度建设仍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公司要通过制定相关制度, 不断地提高制度建设的水平, 使公司的各项制度日臻完善, 使公司不断发展并壮大, 为成为陕西省一个举足轻重的的煤化工企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晓军.公司法深度释解与企业应对[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
[2]徐国华.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
[3]余世维.赢在执行力[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2.
8.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内审 篇八
【关键词】 企业制度;内部审计
一、内审的特证
内部审计指本部门或单位内部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本部门或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核和评价,查明其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一种专职经济监督活动。由于内审的服务对象,工作独立性,工作编程等与外部审计不同,内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有自己的特征。
(一)服务上的内向性
内审是为加强内部经济管理和控制服务的,内部审计人员是部门单位领导人在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督的参谋和助手。其主要职责是代表企业监督各部门贯彻管理当局的意图,维护本单位的利益,为实现其利润目标服务。
(二)审查范围广泛性
内审作为部门,单位领导人的经济参谋和助手进行工作,为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和维护企业利益、荣誉,可以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审查,取得不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通过审查取证,可以提示差错和弊端,不仅可以保护财产安全,堵塞漏洞,防止损失,还可以纠正核算差错,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2.在审查取证,提示各种违法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对过失人或犯罪者的查处,提交司法,监察部门进行处理,有助于纠正或防止违法行为维护财经法纪。
3.通过审查取证,评价提示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和管理制度上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改善经营管理。
4.通过对被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效益性的审查,评价受托经济责任,总结经验,提出效益低下的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改进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促进提高经济效益。
5.通过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管理经营的审查监督,提示违法行为。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供可靠的审计信息,促进宏观经济的运行。
(三)作用稳定性
内审工作一方面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履行财务审计的监督职能,发挥审计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它还履行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职能,促使部门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审计促进作用。内部审计的制约性和促进性作用将会长时间存在。
(四)微观监督和宏观监督的统一
微观监督和宏观监督的统一性是我国内审特有的重要特征。一方面内审执行经济监督防错纠弊,为加强内部管理服务,另一方面内审还应从国家利益出发,对本单位是否遵守国家政策、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进行审查。
由于内部审计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审计监督管理这种间接管理职能的发挥,可以理顺和改进不合理、不科学的内部机制关系,可以协调权力、监督、决策、执行四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这四个机构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企业的财产物资、费用、资本、损益、负债等最佳的利用和取得最大效益,这与内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完全一致。
二、内审的影响因素
内审在企业有如此重要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内审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向正确处理这些因素的关系,利用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企业审计工作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外部环境因素对内审的影响
1.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民经济宏观规划发展速度等宏观因素的影响
企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但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依靠国家政策、方针等。内审具有宏观监督职能,所以内审工作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动态的变化来组织、开展、调整、使内审适应国家宏观管理。
2.企业是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等中观因素的影响
企业内审工作除了受宏观因素影响外,还会受到企业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等中观因素的影响,这类因素的影响比宏观因素更直接、更敏感,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二)内部环境因素对内审的影响
1.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企业组织具有不同特点,对内审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身处不同组织形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要根据本企业组织形式的特点,制定审计计划,确立审计重点,找准实施审计的最佳着力点。
2.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重大的或临时发生的经济行为的影响
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是变化的,生产能力的大小,市场占有率的高低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与变化都反作用于企业内审。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上的变化因素,也是企业内审关注的焦点之一,企业内审将密切注视这类敏感因素及其变化情况,并制订不同的审计对策。至于重大、临时、突发性的经济行为与重点对待的例外管理内容之一,每一项重大的或偶然的经济活动,其风险性、效益性、可行性通常是企业内审的眼中钉。
3.企业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及其他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虽然内审工作应该且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内审作用的有效发挥得有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上的一个起点值作保障。内审的监督职能与内向性服务有效发挥作用基础上的再监督、再服务、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及财务监督,这是需要企业内审研究的一组重要环境因素。
三、企业内审现状及改变现状的条件
(一)企业内审现状
自1984年设立内审迄今已有二十几年了,从企业内审工作的发展状况来看,内审状况不容乐观,有企业内审机构撤并,有的形同虚设,有的勉强维持。
1.企业内部审计设立方式以行政手段来设置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方式,一切按照国家需要设立机构。内审机构由于不是在企业充分认识了其必要性的基础上设立,是国家直接干预设立,内审职能目标不明确。在运行中未被重视,视为异己,加以排斥。此外,在旧的产权制度下,政府过多干预企业经营,造成企业设有自主权,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客观上需建立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以约束企业经济行为,于是内审作为国家审计的延伸被建立。在国家审计指导下工作,为国家审计负责,并不是为企业服务。所以尚未被企事业单位真正接受。
2.内审职能错位。阻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按照审计法,内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多年来却往往强调服务,甚至回避监督,因为内审工作从本单位利益出发,为本单位的管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受到肯定,加以重视。内审地位比较巩固的单位也都不同程度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审,起到了为本单位服务的作用。内审侧重经济监督的企业,由于会损害到某一方面的利益,内审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阻挠,不排斥内审的服务作用,但不能否定内审的监督作用。内审的服务具有为企业开源作用,内审的监督具有为企业节流的作用。企业创效益,不仅要开源,更为重要地要节流,光开源不节流或光节流不开源都会使企业失败,只有开源节流并举,才能得以生存发展。
(二)改变内审现状的条件
内审现状的形式是人们长期以来沉积的错误观念以及经济体制的不适合造成,如何改善内审现状,完善内审工作成为内审改革的重点。
1.变传统企业制度为现代企业制度
传统企业制度的产权制度本质是政府产权制度。这种单一化的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政府干预过多,企业没有自主权。难怪来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家说:“来中国投资,不是同中国企业家打交道,而是同中国政府打交道”。正是过多的政府干预,过多的手续使许多外资项目望而却步,打道回府。在这种情况下,内审不能发挥作用,内审监督机制受到限制,形同摆设。现代企业制度下,政府放权,企业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财产的所有权和法人财产相分。在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下,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是分权制关系。企业内部人员格外关注内审,以便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2.变行政设立内部审计为按企业实际需要设立
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设不设立内审机构,规定内审工作任务及责职权限,与企业经营管理完全分离,是一种行政设置。阻碍了内审职能的发挥,限制内审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下,理顺了产权关系,企业可根据其经营规模,管理复杂程度确定建立何种形式的内审。传统计划经济下,行政管理模式成为经济管理的主要模式,在不懂专有技术的行政管理人员的过多干预下,使一些工作复杂化,甚至由利转为害。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内审经验,应逐步实行协会管理。由专门的审计人员任领导下,内审协会协调各方面关系,政府仅就某些方面加以限制,充分体现了内审相对的独立性。
四、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审计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地位有了很大转变,传统经济下,内审具有双重地位,双重服务的特点,并据以指导审计实践。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自主经营,自我约束,不再需要内审人员行驶国家审计职能。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内审人员向投资者负责。首先,审查和评价公司法人财产经营者对多元投资者承担的经济责任。其次,要审查和评价公司总经理对董事会承担的经济责任,以及各项经营者对总经理的经营责任。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服务,不是过去的经济要上,审计要让的局面。内审对企业负责,并非偏袒企业利益,对企业违法行为,会计报表真实合法性不负责任,而是强化以内审为主的自我约束机制,监督企业遵守财经法规。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应定位在:存在企业内部,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处于监督位置,站在企业所有者立场上,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证企业财产保值增值。其审计职能从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延伸到维护职能和管理职能。审计领域也应得到扩展。(1)加强内控系统评审;(2)开展经济合同审计;(3)强化决策审计;(4)实施管理审计;(5)推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6)改进财务审计工作。
通过对内部审计职能和审计模式的初步研究,发现内审改革道路是漫长,充满了种种困难,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化,必须克服困难,加大内审改革力度,加快内审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1]马静.论我国独立审计目标的定位[J].财会月刊.1999(5)
[2]李震中.宏观经济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杨蕙城.审计学原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推荐阅读:
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认识08-12
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08-15
乡镇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_论文07-21
企业文化是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思想基础09-04
现代企业理论论文08-30
现代企业管理复习07-20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10-31
现代企业工商管理11-16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研究06-23
现代企业管理试题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