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德社会实践报告

2024-09-30

思德社会实践报告(共9篇)

1.思德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

通过我校这次主题教育,我对师德教育的意义有全新的认识,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更加深入。这次教育活动非常及时、非常必要,这是一次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好机会。通过前一阶段认真深入的学习,感觉收益匪浅,让我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线教师完善和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

回过头来看一看,感觉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埋头教书,忽视育人。作为数学老师,我平时只潜心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满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成绩的提高。对学生的作业和成绩关注得过多,却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问题等疏忽了不少。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行为,我有时不能及时引导和合理解决,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都说,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获取,把成人和成才的双重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2、胸无大志,安于现状。我已习惯于现在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没有上进心。每天只求教好数学、上好课,很少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没有了进取心,会很快被淘汰。现在全社会、各行业都提倡“终身学习”。看来要做一个称职的教师,我还是要不断学习最新和最好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3、育人畏难,治学怕繁。师德的基础是爱,核心是专。我虽然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缺乏持续性,教育教学方法缺少灵活性。课堂上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还需加强,平时课堂上为了简单、省事,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

针对上面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做好以下的改进:

(一)在培养学生方面

教书与育人,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书必然育人,这是规律;教书必须育人,这是对教师主观能动地、自觉地运用规律去教书的要求,也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理性思考,从人的成长规律,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动担负起“传道”与“授业”的双重任务,在“教书”的同时更加注重“育人”。努力指导学生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和达到的目标。倡导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学会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扬自己的优点、修正自己的不足,坚持培养学生的品德、启发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在自身发展方面:

1、踏踏实实做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同事加强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与配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同事之间还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充分发挥和谐同事关系的教育功能。另外还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家校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勤勤恳恳工作。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严格要求自己,自我加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报酬,不图虚名,不事张扬,一心一意为教育。

3、兢兢业业钻研。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一是从实践中学,向广大的教职工学习,学习他们先进方法和思想;二是勤于从书上学,学习实用的专业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三是向挫折和教训学,经常反思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努力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总之,我将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正确地对待周围的同事和家长提出的各种关于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从大家的意见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愿意虚心接受大家的好建议,谨慎分析,诚恳改正。

2.酷一族遇上张思德 篇二

学校带着我们初一、初二的学生去观看电影《张思德》。去之前看通知的时候,不知道张思德是谁,同学们不禁嘘声一片,大家早就厌倦了看学校推荐的电影,一般都无聊又老土。不过想来想去总比上课划算得多,倒也高兴。

大家排队从学校走到电影院。一路上谈的都是放学后吃麦当劳的套餐,回家后上BBS狂灌水,QQ上给死党发歌,接死党发来的动漫,明天一早再恶补背英语什么的,谁都没想到张思德。走进影院大厅时我都还在想,同学们怎么都这么小资。

进影院时,听到正在放一黑人MM唱的BigBigGirl,于是便提了提神开始想张思德。想了很长时间,大概3分钟,想出一个问题:张思德是谁?同学听了我的话狂晕,并做狂晕状。我说,怎么,你知道他背景?同学嬉皮笑脸地说其实她也不知道。我说,我才要狂晕。然后我俩一起嬉笑。

电影开始。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远处连绵的山,旁边几棵枯树。成功的开头,像老谋子的电影开头。“真想和一个人一起去片子里拍的那地方看看,多一个人就没有感觉了。”我说。“和谁?”同学在黑暗的电影院中闪烁着诡异的大眼睛问我,一边窃笑。我说,你别想歪了,我只是觉得这种地方一定会静到吓死人,两人足够“顶天立地”了。至于和谁去嘛,和你怎么样?我们俩傻笑。影片进入正题,狂倒!竟然是黑白的,我和另外4位好友异口同声地说,这片儿一定死没劲。

渐渐地大家发现其实这部片子很好看。我们的张思德同志傻乎乎的,但他是真憨厚,真淳朴,真好,简直超卡哇依。他是三过草地的老红军,班长一当就是7年,一整编又给整掉了,成了一名普通战士,自己却毫无怨言。歌咏晚会上灯泡坏了他甘为人梯,驮着战友换灯泡,好让大伙儿能继续开晚会。小白吹口琴误了烧炭,张思德气得把口琴给扔到河里,过后又赶紧下河捞给小白。他认保育院失语的孤儿做儿子,拜炊事班精简下来的老兵当父亲——他心里想的都是别人的难,总想着能给别人些什么。他说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了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他总是想着别人,想着天下人,这人真好。

张思德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但他是个做起事来exactly、absolutely的实实在在的人,一个真正少说多干的人。我看他凡事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甚至到一万的努力了,你说这有多了不起,几人能做得来?反正我是真惭愧了。

他确确实实把党的、人民的看做了自己的。“一窑炭,千余斤”被毁了,他是真心疼!他的死不知道算不算牺牲——他被倒塌的窑洞活埋,而不是倒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但是他是真的好,是好同志。在我心中他是真hero,真hero就是他。我们同学也备受感动,看完电影我们都特别touch。

张sir好啊。张思德叔叔好啊。好……

从影院出来同学们如是说,都带了“好”字。这一个“好”字可以包含很多,是大家的感动和认可。在如今这时代,没有中学生会为20世纪80年代的人感动,更何况是20世纪40年代的同志。现在的人主张的是酷。酷就是耐克、阿迪达斯,酷就是周杰伦、Energy,酷就是街舞、日韩——要想从“酷一族”那里套出对20世纪40年代的感动是很难的,但这次却是真的了。

和我一路骑车回家的一个典型的、真正的“酷一族”MM同学对我说:“其实有一事特丢脸,我跟你说你别笑,只要看到特感动的电影情节我就in tears,今儿就好几回呢!”“这没什丢脸的,见好东西不感动,你不是有问题吗?”我对MM同学说。“你今儿有in tears的意向吗?”MM问我。“有,张思德叔叔so great,他是我认为的真hero!”我说。这是我发自肺腑的话,绝不虚伪和矫情。那天我和MM同学真的是带着一路感动和崇敬回家的。

3.思德评价总结 篇三

禅城区张槎小学五(3)班

本学期开展《品德与社会》 自主“认知-讨论-体验”评价实践活动,内容四大方面:关系到学生对太空知识的了解、生活实践中的小小发明、了解珠江三角洲名牌的产品、调查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第一大题,学生对这道题比较感兴趣,重新观看“太空授课”,小组讨论比较热烈。只是那些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在填写表格的时候遇到困难,不能很准确地写出来;能大胆地提出对太空方面的疑惑。从评价表看出,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够强。

第二大题,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相关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但在讨论中,第5、6题较难。在生活实践中,极少有小小发明或小小功能改进提高学习、生活效率的做法。证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还很欠缺。

第三大题,调查、采访题。能按要求采访身边的人,填写正确。锻炼了胆量,积累了采访经验。

第四大题,调查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能从交通工具、休闲娱乐、家用电器等方面进行调查,顺利完成。

通过做评价表,让学生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就是学到相关知识的时候,让学生结合社会调查采访,联系自身和同学的实际,开阔学生的视野,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追求,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总之,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因此,每学完一节内容,只要是与学生活学习有关的,我几乎都要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引导他们学着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中学的学习有很多不适应,我在讲完“学习新天地”的内容后,还经常问问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就是学到相关知识的时候,让学生结合社会调查采访,联系自身和同学的实际,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写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追求,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例如,针对学生厌学,在讲“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时,考虑学生去落后农村不方便,我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上网搜集落后学校条件的相关内容和图片,加上自己搜集的,做成课件,通过和我们学校的条件对比,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农村尤其山区学生不容易,学习条件不好甚至恶劣,生活环境那么艰苦仍然努力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

4.观《张思德》有感 篇四

影片中的张思德在我的脑海里不只是一个伟大人物,更是一个伟大的形象。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不要求什么,从不替自己着想,谁有困难他就去帮谁。毛主席让他说说自己的优点,他连一个字都没有说。说到缺点,毛主席说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做事不哼声,而这恰恰也是他最大的优点。他还善解人意,王团长几次想见毛主席,最终在临死的时候才见上,张思德为他做了什么,我们都看在了眼里。在一次会中,毛主席的车轮坏了,怎么修也修不好,张思德却在极短的时间里跑回去背着车轮又跑了回来,他走的是山路,可想而知是多么困难。等他跑回来时,他已经累坏了。路上又把草鞋磨破了,他只好光着脚。最后在炭窑烧炭时,他还团结同志,他勤奋劳动,积极主动,最后由于大雨所致,炭窑崩塌,光荣牺牲在第一线。

一个张思德走了,而千千万万个张思德来了,在当今社会我们更要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

5.《张思德》影片分析 篇五

影片《张思德》在完成主旋律题材构造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其艺术氛围的营造,从而使《张思德》的艺术感染力骤增。

影片《张思德》的艺术感染力,来源于《张思德》整体艺术效果所产生的共鸣。其一,真实还原历史。为使该片接近纪实效果,在影像上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突显真实性和历史的沧桑厚重感,编导运用黑白胶片拍摄,而且在服装、化妆、道具、环境的选择和运用上追求自然逼真,所有演员的形象塑造细腻纯朴,毫无做作和表演的痕迹。我们看到,当虚构的拍摄场景和历史上真实的报道交叉闪现在报纸上,并通过张思德老乡刘秉钟的嘴讲出来的时候,当张思德手摇发电机、女战士用话筒现场翻译观片对白的时候,观众无疑已经认可了该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其二,电影语言娴熟生动,富于表现力。编导将张思德平凡的事迹连缀于为人民服务的主题上,再通过蒙太奇的拍摄技巧浓缩精华,频繁运用景深镜头,表现中央根据地热火朝天的生产、生活、练兵、娱乐等场景。化入化出中更使延安时期的中国革命充满了青春昂扬的激情。张思德的精神风貌正是通过这些富于表现力的娴熟的电影语言得到提炼和升华。其三,首尾呼应,寓意深刻。影片一开头便是张思德为参加大合唱快速奔跑的镜头。片中在河滩上奔跑,为送报纸稿件而奔跑,为买轮胎而奔跑等寓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象影片结尾时张思德所说的:“前线就在我脚底下……”演出当中为修汽灯,张思德甘为人梯,寓意张思德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毛主席在中央干部会议上讲话的镜头,与张思德背轮胎的镜头交叉闪现,寓意远大理想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张思德不爱说话,可正是这个不爱说话的人却帮助不会说话的老革命解除思想负担,帮助孤儿院不敢说话的孤儿摆脱恐惧心理,其寓意之深不言而喻。其四,张思德的典型性格和生动形象折射出一个大道理。张思德的事迹看似平凡、细小,但却体现着我党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大的道理,继而使观众产生联想:现阶段,丢掉了三大作风,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又从何谈起……

《张思德》艺术感染力的增强,更突出了影片的思想内涵,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深刻的启迪。

影片分析从镜头的运用,音效,人物的对白,环境来分析。

6.张思德与“为人民服务” 篇六

中国上些年纪的人都记得毛主席的“老三篇”之一——《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5日,普通战士张思德在延安烧炭时,因为炭窑崩塌不幸牺牲。3天后,毛主席参加了他的追悼会,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还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从此,“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传遍了全国。

毛主席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谷娃子”当红军

现已更名为思德镇的六合场位于大巴山深处,四周群山环抱。1915年农历三月初六,张思德诞生在四川省仪陇县六合场韩家湾一个贫苦的佃农家中。因为家中粒米无存,母亲拖着虚弱的身子,抱起小思德走家串户,讨来半把米一把谷,捣碎熬成糊糊喂孩子,于是,张思德便有了自己的小名“谷娃子”。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解放了仪陇县,18岁的张思德报名参加了少先队,成为乡里首任少先队队长。他积极帮助红军筹粮筹款,受到乡苏维埃的嘉奖。同年10月,张思德加入红军,在县独立团二营当通讯员。

据仪陇党史资料介绍,张思德18岁时因为能吃苦耐劳,革命态度坚决,觉悟高,做事踏实,被选送入恩阳列宁模范学校学习。

作为川北有名的古镇,恩阳是连接川陕的重要通道。上世纪30年代,它一度成为川陕苏区的中心,至今恩阳的墙头街角仍然依稀可见当年的红色标语。

被选入列宁模范学校的张思德,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由于文化底子薄,他学习起来颇为吃力,但他刻苦用功,仅仅半年,就以合格的成绩结业了。

1935年5月,张思德随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团告别川陕苏区,踏上了长征路。

仪陇在中国革命史上出了两位名人,用仪陇人的话说:“一个是最大的官朱德总司令,一个是最小的官班长张思德”。还在川陕苏区时,张思德就得知朱总司令是自己的老乡,他为此很感自豪。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8月,红一、红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右路军和左路军过草地。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率领。张思德所在班的班长张显扬与另外一些骨干,正是在这时候被红四方面军抽调给朱总司令担任警卫工作。而张思德因表现突出,升为红四方面军总部通信班班长。

这期间,张思德经常在首长间送信、传令,有了更多机会接触朱总司令。据张显扬回忆,红军到达陕北后,一次中央军委警卫营要挑选一批优秀的战士,朱总司令给负责遴选的干部推荐了言语不多、阶级觉悟高、特别能吃苦耐劳的张思德。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思德所在部队在开赴前线前留下老弱病残,编成了一个警卫连,张思德因有伤在身也留了下来,任副班长,负责云阳镇八路军留守处和荣誉军人学校的警卫。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又任班长。

1940年春,也是在朱总司令的推荐下,张思德调往延安,在中央军委警卫营任通讯班班长。中央军委警卫营就是后来著名的8341部队——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的前身。这个部队长期担任中央领导的警卫任务。后来,张思德被调到毛泽东内卫班执行警卫任务。

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

张思德生前的战友、北京卫戌区副军职离休干部杜泽洲的记忆里深藏着这样一个画面:1943年初夏的一天,杜泽洲给连队的战士们刚上完课,看见张思德背着背包喜气洋洋地迈着大步走来,高兴地与他辞行:“组织上决定调我到枣园毛主席的内卫班当警卫战士,这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忠实地守卫在主席身边!”兴奋、自豪之情写满了张思德的脸,这张喜悦的脸深深地烙在杜泽洲的记忆中。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为克服敌人封锁带来的经济困难,张思德随警卫营到南泥湾开荒,同时,还照常担负通讯工作。

1942年冬,张思德从南泥湾调回延安。不久,因部队整编,领导调他这个班长去另一个班当普通战士。张思德愉快地接受了组织安排。他说:“当班长是革命工作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工作需要。” 1943年初夏,张思德被调到枣园内卫班,成为主席身边的警卫战士。

在战友的记忆里和史料的记载中,做事踏实认真、不爱说话的张思德把这个任务奉为神圣的使命,因为他知道,做好毛主席的警卫工作,就是对革命的最大贡献。

张思德每天都把毛主席窑洞前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把常走的土路上的坑坑洼洼垫平。毛主席有个习惯,写文章时彻夜不眠,天亮后才睡觉。张思德就早早起床,悄悄地把毛主席窑洞附近的鸡鸭和牲畜赶得远远的,用小石块把在附近树上啼叫的鸟儿撵走,好让主席能多睡一会儿。张思德还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在院子的树上系一根细绳子,绳子的一端通向警卫班宿舍,里面挂一个小铃铛,如毛泽东这边发现情况,只要哨兵一拉绳子,警卫班就可以立即出动,又不会打搅主席休息。

毛主席外出开会时,张思德常在身边警卫。当时毛主席在延安乘坐的是一辆爱国人士赠送的救护车,车身宽大,能坐10个卫士。在车尾有专供卫士站立的踏板,以防背后有人偷袭,这个位置通常都是张思德的。有一次,天下大雪,非常冷,下了车之后,毛泽东看到张思德耳朵都冻坏了,说你为什么不把棉帽子的护耳放下来,护一下耳朵呢。张思德回答说,我们有规定,耳朵要听着周围的动静,捂上之后就听不到了。

进山烧炭意外牺牲

1941年以后,陕甘宁边区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蒋介石掀起了反共高潮,不仅停发八路军的军饷,而且对抗日根据地实行了经济封锁,使边区的外援全部断绝。同时,边区也遭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天灾人祸接踵而来,使根据地陷入十分艰难的困境。于是,毛主席向边区军民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

张思德所在的中央警卫团一到夏秋季,就要组织战士进山烧木炭,以备过冬。张思德当班长时,前后3年带领全班挖窑烧炭。迄今为止发现的张思德的惟一一张照片,就与烧炭有关。那是八路军总部机关的一位干事在张思德烧炭时现场抓拍的。

1944年春,为了继续发展生产,中央机关和警卫人员组织了一支精悍的生产小分队,张思德第一个报了名,随队从枣园来到了陕北安塞县境内的石峡峪庄,与另一队人马汇合,组成了生产农场。

9月5日中午,新窑即将挖成时突然塌方,年仅29岁的张思德被砸埋在窑里,不幸遇难。

张思德牺牲的消息很快就报告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很难过,沉思片刻,他随即安排了三件事儿:那一带狼多,晚上要派人站岗;尽快把尸体挖出来,洗干净,买一口棺材;开追悼会,我要讲话。

毛泽东是深知张思德其人的,这不仅因为他是毛主席身边的战士。其实,在成为内卫班战士之前,张思德与毛主席就有过两次不寻常的邂逅。

1941年冬,张思德一行3人从杨家岭前往新安场,途中路过石碥时,他们见到毛主席的小汽车被陷在磨沟的冰窟窿里,张思德跳进冰水中和另外两个战友一起推车。事后,毛主席记下了张思德的名字,还说,“小同志,你是路见不平,舍身相助,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哩!”

另一次是1942年春天,在杨家岭修建大礼堂的施工中发生了险情,张思德用肩头顶住了大梁,使大梁下的工人和战士避免了一场大祸。这事儿正好惊动了路过此处的毛主席。毛主席吩咐战士把张思德抬到自己的窑洞里,仔细一看,认出了是张思德,亲切地叫了一声:“老朋友,是你呀,张思德同志!”

毛主席演讲《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8日下午,张思德的追悼会在延安枣园后院的干河沟上召开,中央直属机关近千人参加。会场上悬挂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毛主席低着头,默哀后缓步登台,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毛主席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作为一个领袖,如此郑重地参加一个普通战士的追悼会,并且亲自致悼词,已经是不同寻常的事。更为重要的是,这名普通士兵张思德的牺牲,触发了毛泽东长久以来思考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之逐渐清晰、明朗和完善起来。这一重要的思想后来成为统一延安军民的思想武器,并且最终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

60年后,2004年9月5日,一部纪念张思德的影片《张思德》在人民大会堂首映,并很快在全国放映,引起强烈反响。这部被称为“不同寻常的主旋律影片”里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就是张思德急匆匆的脚步,从影片的开始直到最后,他就那样不知疲倦地跑着。张思德的笑容,那个毛主席赞赏的“孩子般纯真的笑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位纪检干部看完《张思德》后写道:曾几何时,我们政府机关被群众抱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曾几何时,我们开始抱怨群众“没素质、没觉悟、没水平”。我们始终未去思考产生这些隔阂的深刻原因,今天,张思德给了我答案:太久太久,我们没有对来寻求政府帮助的群众微笑过了。

张思德的战友、86岁的杜泽洲老人离休后并没有赋闲,他当起了张思德精神的传播员。一位美国记者多次专程到杜泽洲老人家,听他讲述张思德的故事。记者深深地为张思德的精神所感动,她说,“张思德的精神太好了,不仅中国需要,全世界人民都需要。”在这位外国女记者眼里,张思德的身上,聚集了许多普普通通中国人身上的美德——朴实、善良、助人为乐……

张思德的名字和《为人民服务》的篇章,曾经像一个符号一样刻录下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如今,当我们在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中读到“以人为本”的字眼时,就会发现张思德和他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其实从来也没有离我们远去。

7.观《张思德》有感 篇七

电影《张思德》看似是一个最平凡的故事,但这背后却蕴涵着许多关于人的道德精神信仰的东西.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就是毛泽东给张思德的评价。

60年前,在抗日战征后期的延安,勤务兵张思德在一次烧炭中光荣牺牲。张思德参军几十年,经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但仍是一个勤务兵。他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的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张思德同志就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张思德是为着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张思德是一个情操高尚的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那个时代,还有与他有过联系的人们。那个叫宋光明的小男孩,那位不想退役而绝食的红军老战士,那位“一失足成千古恨”而后来又重新做人的张秉钟,还有一个叫“小白”的小战士,这些人的心底永久的存在一个人:一个好爸爸,一个好儿子,一个唯一值得敬佩的战友,舍己为人的烧炭班长。没有什么特殊的力量,就单单一个好人的魅力感染着他们,这种魅力值得珍藏在内心深处细细品味就如那位老红军战士在张思德的炕上咀嚼含在嘴里的红枣般,细细的,无声。

今天回顾延安时期那段峥嵘岁月,那样一群普通的革命者与领袖的生活、感情和奋斗经历,就犹如一股清泉沁人心扉,激起阵阵涟漪,让人回味无穷。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渐渐的,就把“道德”这个词给淡忘了。古人云:“修身才能正己,正己才能正人,正人才能以德齐家,以德治国。”意思就是只有众人有道德才能治理好国家。

那么张思德的精神也给了我们一些思索与启示。那就是不图名利、默默无闻的敬业精神,甘于奉献的高尚节操和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

8.张思德观后感 篇八

二是个“跑”字。在影片中,我们经常看到张思德跑来跑去。一开始,张思德一路劲跑,一身黄土,为了赶回来参加唱歌演出。照他战友说:少他一人也无所谓;在小河边,猛跑追一只小猪,被主席问起,从此,张思德的名字留在了主席的记忆深处;中间一段,张思德给主席打水,跑来跑去,以至于忘记用水给自己洗个脸;最后,主席的汽车轮胎瘪了,张思德在黄土田埂上跑了两次,拿了两次轮胎。跑,意味着抓紧时间,提高效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时光流逝一去不返,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太多太多,我们能不抓紧时间,能不跑吗?今天,我们丹阳已落后先进县市一大截,已落入苏南次发达地区,我们需要效率,需要高效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跨越发展,才有可能追赶上前面的标兵。

三是“忙”字。影片当中,张思德没有空余时间,一闲下来,就站岗放哨,就编草鞋,与战友谈心,关心他人,他把时间填得满满的,不浪费一分一秒。在今天,问一些人忙不?忙啊!他们忙什么?忙应酬,忙交际,忙跑官,忙娱乐,即使有空余时间,也不静下心来读点书,也不去关心他人,关心弱势群体,他们忙得无怨无悔?忙得踏实?忙得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应该忙些什么,答案显而易见。

四是“急”字。急别人所急,急群众所急,这是多么崇高的品质啊!战士们演出时灯坏了,要找梯子,那个急啊!张思德便成了梯子,让战友站在他肩膀上装好了灯。过后,主席笑着说:我想这么快就找到了梯子,哦,原来他成了梯子。老百姓丢了一头小猪,张思德急忙去追,在水中奋力游泳,把小猪捧到老百姓怀中。看到老乡被抓了,他心急如焚,自己找战友谈心,找战友昔日恋人去做工作。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要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这是最佳处方,我们的党员干部要随身带着这张处方。

五是“苦”字。张思德生活的年代,是中国最困难的时期,是共产党最艰苦的岁月,共产党被迫二万五千里长征,到了陕甘宁边区——延安。吃只有窝窝头,住只有窑洞、土屋,穿单衣单裤,饥寒交迫,生病受伤难以医治。苦,真苦!苦也是一种良药,苦能磨练人的意志,苦能修炼人的品行,苦能让人懂得珍惜,能理解宝贵的含义。我们的时代,物质比较丰富,可精神却比较贫乏。今天,我们仍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我是农民的儿子,平生最痛恨浪费粮食。同志,你看到否?一桌丰盛的饭菜,喝了两口酒,吹了几句牛,就倒掉了,可惜、可叹、可恨!这是农民的血汗,这是在浪费农民的劳动,扼杀农民的生命!这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吗?这是大写的“人”吗?这些人只能是一种没有道德,没有情怀,没有理念,没有感性的动物。

六是“纯”字。张思德那个年代,大家的思想都非常纯洁,一心想干革命,一心想上前线。而张思德更纯,他没有一点私心杂念,从来不想到自己该获取什么,也从不求任何报酬,只知道奉献。毛主席给他总结,最大的缺点就是做事不吭声,最大的优点也是做事不吭声。张思德像一名永不生锈的机器,为革命耗尽了自己的生命。当今社会,有许多人认为,张思德是个傻子,脑子“进水”了,而我想,我们的时代需要这种纯洁,尤其是共产党人要纯洁自己的思想,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当然,我们这个时代,要求像张思德那样纯洁不太现实,也不太可能,但我个人认为,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要有张思德的影子,心底要有一杆秤。这杆秤的秤心是用良心、道德、法制做成的,秤铊是用人民群众的利益做成的。

七是“笑”字。整个影片中,张思德始终傻呵呵地笑着。他忙,他累,他急,他苦,可他从不埋怨,从不叫苦,反而笑容满面。主席也喜欢看他的笑容,他的笑感染着每一个人。而我们今天有些同志,苦一点,累一点,多做一点,就叫苦连天,就索取报酬,就要加薪、提干,如不满意,不达到自己的要求,则整天阴板着脸,就像整个世界都欠他似的。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要讲的是哪个贡献大,要比的是哪个奉献多。

八是“死”字。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要死,这是生命规律,这是自然法则。谁又能长生不老,超凡成仙呢?自然不容,人类也将没有历史。张思德牺牲了,他没有痛苦,没有遗憾,带着踏实,带着笑容,满脸春风走了,可他留下的是多么宝贵的精神财福,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今天的我们仍然会死,我认为,我们的死不要说重于泰山,留芳百世,就留芳一世吧;不要说千古,就让世人有所怀念,掉几滴真心的眼泪吧

电影《张思德》以全新的视角刻画了张思德这个革命队伍中普通士兵的不平凡的革命历程以及一代伟人毛泽东和这个平凡士兵之间的深厚感情。

通过影片,我们看到了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那种憨厚淳朴,对党一贯忠心耿耿,对革命工作始终勤勤恳恳,为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出“为人民服务”最朴素的实践和最宝贵的精神内涵。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张思德在一次烧木炭中,因炭窑突然崩塌而不幸牺牲。毛泽东在他的追悼会上对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作了高度的评价,说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影片中的一个场景使我深受感动:有一次张思德为将毛泽东同志亲笔写的一封重要信件送出,在敌人严密的监视下,为躲避敌人追捕,跳入一个臭气熏天的水沟,一待就是半天,直到敌人撤走。他的这种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精神动力,使他能正视并克服一切艰难困苦,体现出共产党人坚毅的革命意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看完影片后,大家一致认为电影《张思德》寓教于艺,生动感人,使我们这些年轻人了解了“为人民服务” 的由来和那段历史。张思德是一个“道德楷模”,在他身上体现出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朴实、谦和、善良和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不论在什么时代,都值得弘扬。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绚丽多姿的人文环境,更需要这种伟大的精神,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像张思德同志那样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在企业改制中,我们更需要加强党组织建设,不断壮大党组织队伍,发挥党组织作用,使企业员工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将企业改制工作顺利完成。我们还应立足本岗,踏实敬业,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使企业日益走向辉煌。

每一个中国人对“为人民服务”这5个大字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可以说这5个字几乎贯穿了每一个人成长、受教育的全过程。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很多人至今都能流畅地背诵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

在二十世纪中前期,由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比较单纯,人们的思想很朴实,价值观念单一,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教育的口号,一种精神的提倡,深入人心,人们很习惯地认为那是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教育和要求,也自愿自觉地贯穿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实际行动就是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和认识,但对其核心精神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思考和讨论的比较有限。

到了二十一世纪国门打开的今天,社会前进,经济发展,信息繁杂,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也极为多彩。思想活跃,价值观念多元。因此当我们今天再来看电影《张思德》,重温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似乎有了不同于上个世纪的感受和思考,有了不同的价值观念的碰撞,因此也更加有讨论、思考的价值。

思考一 如何认识个人价值的体现

在张扬个性、提倡实现自我的今天,似乎每个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伟业,希望成为时代的英雄。在观看电影《张思德》的过程中,可以强烈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周围一些同志眼里表达的信息:“张思德明明可以争做排长、连长,甚至更高的职位,可以对革命事业有更大的贡献,但是偏偏要让他去烧炭。这样就埋没了个人的价值,妨碍了个人能量的发挥。你看人家美国大片,提倡的是要做英雄,宣扬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精神,鼓励的是极大发挥每一个人存在的价值。”这种想法反映的是当今一部分人的一种价值取向。它和传统教育所告诉我们的价值观似乎产生了强烈的碰撞。

是啊,张思德不过是给不愿离队的老人送去了关爱和温暖;只不过干些跑腿儿、给汽车换换轮胎的活儿;只不过是给犯错误的老乡刘秉钟多一些关心和鼓励。这能算是英雄吗?这能充分体现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在电影中找到的答案是,影片中的刘秉钟从看不上张思德,到他真诚地对张思德说,“我只佩服你一人,以后我就跟着你!”这不就是对张思德个人价值的认同吗!这不就是张思德存在的个人价值吗!那位被张思德称为老革命的哑巴老人之所以不愿意离开部队,是因为他把部队当作自己的家,他不愿意离开这个革命的家。后来在张思德的关爱中,他又找到了家的感觉。当刘秉钟说1933年一起入伍的革命战士有的当了团长、政委,就连他自己最起码也是个主任时,张思德却如数家珍地报出了一连串的名字,在他的脑海里铭记的都是为革命抛投入洒热血牺牲的烈士的名字。我接触到的看过这部电影的几个学生真诚地说:“这部影片好几个地方都让人热泪盈眶。”他们说,以前也看过不少关于父子情和亲情的电影,但没有像这样被感动得落泪。这说明他们认同了张思德。

时代需要英雄,需要有人做出一番事业。同时,时代也需要像张思德这样的人在默默无闻、点点滴滴不起眼的平凡小事中,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这个价值不亚于英雄的价值,他们正是用自己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感染、团结,带动了一批人,共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想做英雄和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为人民做小事情其实是不矛盾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个人存在的价值。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愿意做为人民服务的小事情的人,是做不了英雄的。

思考二 如何认识伟大与平凡

9.曹思德 执念如一的“中国通” 篇九

他有时候还会特意突出,这个名字是他在北京买房时登记过的,以此和其他老外的中文名区别开来。

不过,他最近的开场白换成了“炫耀”自己的“绿卡”。就在几个月前,他成功拿到了被调侃为“史上最难绿卡”的中国“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从2004年至今,其发放量不超过一万人。曹思德把它打印出来,摆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和他同一时期获得绿卡的,还有效力于北京男篮的马布里。

31年前,31岁的曹思德加入总部设在美国的康明斯公司,被任命为国际业务发展经理,参与康明斯在中国首次试水许可证生产项目的前期规划。然而,谁能料想,这位项目小组中最年轻的成员,日后却在这家全球最大的独立发动机制造商的中国本土化进程中,承担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为会说中文,喜欢鲁迅,爱看《邓小平文集》,对中国古典音乐颇有研究等,曹思德被誉为康明斯的“中国通”。但事实上,作为康明斯在华业务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这样的盛赞背后,更多饱含的是对曹思德在康明斯本土化进程中所作贡献的肯定。

如果说,1990年代的中国区业务只是康明斯全球化布局中的一颗棋子,那么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康明斯最大的海外市场,地位举足轻重。

而实现这样的飞跃,作为目前康明斯中国及俄罗斯业务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曹思德是有力的推动者。

多元化就是“尊重不同”

1985年,曹思德成为第一批来到上海的外国人。那时候,在上海的外国人屈指可数,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学习。曹思德经常和那些外国人扎堆,调侃当地的文化。后来,他自己总结出一条生存之道: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如果能说当地语言就更好了。他经常跟人说,多元化就是尊重大家的不同。

事实上,曹思德早期对中国的认识,为日后康明斯本土化的一系列举措,奠定了重要的价值观基础。

在康明斯中国的北京办公室,一组工艺画被挂在会议室墙上。在《中外管理》采访开始之前,曹思德坚决要求摄影师将这面墙壁作为拍摄的背景。原来,这组画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

曹思德专门找来美国一位非常有名的当代画家,给了他一个命题作文:用康明斯公司的三种标志性颜色(红、蓝、白),创作一幅现代版“九龙壁”。初见此画,以为就是随意的泼墨。直到曹思德道出了这背后的来历,一群人纷纷转身,伸出自己的手去数,看着大家或是恍然大悟,或是纠结于是否真的有九条龙,曹思德暗自得意。

他对《中外管理》解释,九龙壁的寓意在于:基于多元化的团队合作是康明斯中国成功的法宝。虽然每条龙都显得形状各异,相互分离,但是这九条龙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一股合力。

“我们要尊重不同,享受多元化,事实上正是这种‘不同’,让一个公司变得更有价值。”曹思德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大声疾呼。

事实上他也正是这样做的,他作决策的习惯和其他高管不一样:不喜欢一人拍板,而总是将一群人召集在一起,让他们各抒己见。最后讨论出来的综合意见、集体决策,就是最终的决策。

俄罗斯市场的负责人对此也深有感触,他经常跟曹思德聊天:“你看,我跟你工作已经15年了,但是你从来不会告诉我,必须怎么做或者应该怎么做,很多情况下都是我们一起来作决策。”

在曹思德的观念里,多元化不仅仅是种族、国籍等看得见的多元化,更多是一些不可见的多元化,例如思想。

彻底“中国化”

当然,多元化的人群中间隐藏着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但外企在早期进入中国之初,尽管对中国市场的差异性有一定认知,却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将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等同来看。

那时候,很多外国公司把中国当作加工厂,仅仅在中国进行零件装配,而零部件仍然依靠进口。

曹思德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既然到中国来发展,为了降低成本,当然国产化越多越好。康明斯由此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但曹思德丝毫不担心这些供应商将来会对康明斯造成威胁。在他眼里,只有一起成长,才能共同把蛋糕做大。

尽管曹思德的做法在当时已经领先很多,但康明斯在中国推行的国产化策略,仍然没过多久就遇到了新的麻烦。

2008年,康明斯中国的业绩出现明显下滑。曹思德发现,无论如何提高国产化率,康明斯发动机依然比其他品牌柴油机成本高20%左右,销量始终不上去。而那时候,外国公司的通常做法是: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会将欧美成熟的产品放在中国进行生产,再应用到中国市场。但是,这样的做法真的还能维持下去吗?

曹思德开始反思:单纯地让一个西方产品国产化,是否真的适合中国市场?如果设想一辆卡车只能使用三到四年,但是搭载的康明斯发动机的寿命却在十年以上,中国客户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发动机?

曹思德不是对事浅尝辄止的人,他把这样的疑虑和担忧,传递给了总部。在最终获得总部的支持后,曹思德带领中国团队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启动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研发项目,曹思德特意把这款产品命名为“ISG”,最后一个字母“G”是中文“革命”的首字母,意味着这将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

第二件事,就是在2010年,重新制定了康明斯本土化的战略,即“Fit For Market(”适合市场需求)。曹思德对此的解释是:给中国市场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产品的低端化,从成本控管开始,他给所有新设计的产品,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满足材料成本要求;第二,产品表现要比竞争对手好;第三,燃油效率比竞争对手好。

nlc202309090637

2014年,康明斯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ISG系列柴油机开始量产,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而这一年,康明斯在华销售额接近40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了12%。显然,新产品的上市功不可没。

曹思德对中国市场需求的洞察力,也许可以从他的子女身上看到一些影子。他的儿子和女婿经营着一家啤酒工厂。虽然生产的啤酒种类不多,销量却十分惊人。他们生产的不是普通啤酒,而是具有独特口味的啤酒,例如:他们会把辣椒或者南瓜放到啤酒里,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对于已经受够百威啤酒的美国人来说,这种产品非常走俏。

和他们的父亲一样,他们很清楚这个市场未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当好“瞭望哨”

尽管近些年康明斯的中国化取得了累累硕果,但事实上,曹思德对此并不十分满意。作为中国区的负责人,曹思德既是联系总部和中国地区的桥梁,更是康明斯洞察在中国的发展机会,发现危险的“瞭望哨”。

在曹思德的心目中,FFM策略原来可以被更早地制定出来。早在2006-2007年间,东风康明斯合资公司拓展市场时,就已经面临了很大挑战。曹思德早已想走适合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的路线,但是这一想法没有得到人们的支持。反对者最大的疑问就是:既然美国或者欧洲已经有成熟的产品,为什么还要再开发新的产品供给中国市场呢?而一个新产品的开发通常会耗费四到五年,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成本都不足以支持这样的决定。

可是,曹思德心里有一个算盘,如果不这样做,康明斯中国很可能没有未来。在两三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就这个问题和总部进行反复沟通,但得到的回答总是:不行!直到2008年业绩数据出来以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中国市场确实应该被区别对待。

2006年,曹思德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市场与日俱增的研发需求。他向总部提议,要求在武汉设立康明斯在中国的第一个技术中心。这个提议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技术开发和设计在美国或者英国已有的研发中心就可以完成,在中国设立技术中心并不是急迫的事情。

最后,在曹思德的努力下,2006年康明斯在华第一家技术中心正式落户武汉。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战略决定。研发中心的先行到位成为康明斯在华业务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车用和工程机械用等全新的动力平台都是诞生于此。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8月,武汉研发中心迎来了十周年纪念日。如果有人现在去参观,就可以看到研发中心正在全速运转,现场看不到一个空置的实验台,一片生机勃勃。

站在桌子边缘的那个人

研发中心虽然最后被证明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发展过程中,曹思德也随时作好了承担失败风险的准备。很多时候,为了赶上机遇,在为中国市场争取资源的时候,他不得不走一些险棋。

1998年,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引进天然气发动机,东风汽车负责客车制造任务。而当时,作为合作伙伴的东风汽车自然而然地找到了康明斯。

曹思德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兴奋了起来。五十年大庆,举世瞩目,举国欢腾。这是一个将天然气发动机引入中国市场的绝好机会。并且,康明斯的天然气发动机最新产品也刚刚研制开发成功。但持保守态度的人会纠结于“是不是先应用在美国市场,刚开始应用在中国市场会不会存在一些后续问题”?

一项新技术的应用的确伴随着风险,但同时也是个巨大的机会。康明斯中国最终还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将当时最新的天然气发动机提供给了客户。

但无论怎样,风险确实存在。如何保证300台发动机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康明斯为此做了缜密的工作。例如:为了防止传感器不稳定带来的故障,曹思德特意为每一台发动机另外多配备了两台传感器。同时,他组建了一支由六位技术娴熟的工程师组成的特别行动队,他们长期吃住在北京公交,做现场服务支持。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效果。庆祝活动结束后,300辆装有康明斯天然气发动机的客车无一台出现重大故障。

曹思德至今还记得,北京公交董事长郑树森找他来谈第二年合作的时候,还没有谈到具体的价格和商务条款,就首先夸奖起了特别行动队的优质服务。他还提到,当时恰逢一位工程师的妻子生产,那位工程师从医院回来后,又立刻回到北京公交做现场支持。

和北京公交的合作一直持续了下去。而他们对康明斯最大的褒扬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期间,运送观众和运动员的客车,没有发生一次故障或者停运事故。

曹思德提起这些服务,很为他们的团队自豪。有一次,他坐着车去奥运会现场观看比赛,车行驶到一排装有康明斯发动机的北京公交面前。他注意到,康明斯服务团队的两个工程师特别自豪地站在车前合影。隔着车窗的曹思德,内心一阵感动。这个瞬间他至今记得。

但这些宝贵的点滴记忆,却是曹思德“冒险”收获的。在他看来,冒险是企业家最根本的精神。如果一群人站在桌子上,曹思德一定是那个站在桌子边缘的人。“不要想着我一定要站到桌子中间才是最保险的,很多时候,我宁愿站在桌子边缘,虽然有20%的机会会掉下来,但仍然有80%的机会取得成功。”他十分自信地对《中外管理》说道。

风险和机会总是并存。如果没有当初曹思德的这步险棋,就不会有发动机业务在中国的快速推进,更不会收获那些令曹思德铭记在心的感动瞬间。但冒险并不是毫无依据和盲目的冒险,作好充分准备是前提。

信任是合作的基石

从曹思德身上,常常能感受到一股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强大自信力。但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这种自信力逐渐发展为一种“他信力”,即信任他人。康明斯在中国取得成功,如果非要总结一个秘诀,那就是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不仅仅限于公司内部,也包括合作伙伴之间,合作的基石就是信任。

nlc202309090637

1980年代的中国,留给曹思德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人不可思议般的吃苦耐劳精神。1981年,他还在一家食品企业工作。当时企业引进了一条加工生产线,从国外来的工程师跟他说,预计工人需要两周的时间装配完这条生产线。但是到第二天早晨,工人就已经完成了。

对中国人的良好印象,开始在曹思德的脑海中日渐强化。他越来越坚信,中国当地的人才能力是非常强的。那时候,他就有一个基本信念:一定要信任和发展本地人。现在,康明斯中国团队的管理层有15人,其中14个都是中国人,还有一个是会说流利中文的外国人。

而信任也体现在合作伙伴之间。通常情况来说,外国公司到中国来合资,谈判期限为两年。但是在与东风C系列合资进行小组会议的时候,曹思德和东风的合作伙伴只花了四个小时,就把合作谈成了。这是曹思德最喜欢和媒体宣讲的例子。

在东风和康明斯许可证和合资公司生产厂进行合并的时候,时任东风领导的苗圩特别强调:文化融合是两个企业合作成功的重中之重。怎么融合呢?当时,曹思德就提出建议:那好吧。我让东风的党委书记来担任合资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康明斯出一个人当副总经理。于是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

事实上,在1990年代,曹思德在说服美国总部考虑在中国寻找合资的时候,就凭借双方的信任解决了合资企业的控股问题。当时恰逢中国政府出台新规:外国公司不能持股超过一半。事实上,当时大部分外国企业都无法接受新规范,仍旧采用控股制。而对于康明斯来说,50%持股背后代表的是平等伙伴关系,更是康明斯对于中国本土企业的信任。

正是基于合作的互信,康明斯先后与东风汽车、福田汽车等多家中国企业建立对等合作关系,一直持续至今。显然,这同样离不开曹思德的积极推动。

中国“观察者”

2016年,是曹思德来到中国的第35年,也是他跨入甲子的第二个年头。如果不刻意提起他的年龄,没有人会将他和“衰老”或者“退休”联系起来,他看上去是那么精气神十足。前段时间,曹思德在澳大利亚不小心伤到了脚跟腱,造成断裂。他当时心想:完了,以后没法爬长城了。后来,通过每周五次有计划的运动健身,使他再次爬上了长城。

在《中外管理》采访中,曹思德讲着讲着,有时候会沉溺在过去的回忆中,尤其是那些令他感动和感慨万千的画面。

曹思德在中国的三十年里,中国社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回忆起改革开放初期,虽然那时候人们的思想没有那么变通,但是中国人给他的印象却相当信守承诺,言出必行。1980年代,他和东风汽车谈合作的时候,只有把会议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双方签字确认才能踏实。很多时候,大家一定会按照说的去做。

而现在,随着商业大潮的发展,商业社会中的人才经过了大量的MBA训练,商业知识比以前更丰富了,但对基本商业准则的认识和理解,却似乎并没有变得更好。

但也有好的变化。例如他最深切的一个感受就是,康明斯的中方商业伙伴越来越具有战略性思维了。在过去的谈判和交往中,合作伙伴更多会说“我要某个产品或者某项技术”,都是从单一点出发。但是,现在他们学会了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从战略层面来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

这是过去。提及未来,这位满口“一带一路”、G20、《中国制造2025》的老外,自然也显得相当有发言权。譬如:在他看来,中国企业的未来应该会朝着两个新的方向发展:一是,中国企业对效率的追求。在他心目中,中国政府倡导的供给侧改革,非常契合要点。不再是对过剩的产能、效率低下的企业进行补贴,而是通过市场的运营,促进效率的提升。二是,他认为中国企业对于环境的承诺,在未来将会进一步加强。

就在最近的9月份,曹思德刚刚荣获了中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友谊奖”,这一奖项代表着外国专家对华贡献的最高荣誉。获奖之后,这位执念如一的“中国通”,将会继续爬长城、读报纸、大口吃新疆羊肉。当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继续学习中文。

上一篇:教师业绩报告下一篇:车间主任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