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节能减排政策简介

2024-10-07

现行节能减排政策简介(8篇)

1.现行节能减排政策简介 篇一

健全节能减排鼓励政策,优先发展高品质小排量车

概要:通过健全完善相应的鼓励政策体系,优先发展高品质的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是汽车行业真正把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从而缓解我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所面临的节能环保巨大压力,顺应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形势,实现我国社会又快又好和谐发展目标的现实抉择。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小康家庭成为有车家庭,888万的2007年汽车总销量预示着中国正在进入汽车社会,2008年这个数字有望突破1000万。汽车社会的加速到来使我国这个能源匮乏国面临严峻的节能和环保考验。到底应该鼓励优先发展什么样的车型?这也是我国当前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目标所面临的必然选择。

当前,全社会都在关注“节能减排”,国家已经将“节能环保”作为国策。在汽车行业,作为“节能环保”的重要方面——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高品质小排量汽车,理应得到重点支持快速发展,成为市场主力。但实际却恰恰相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排量小于1.3L的车型共销售73.0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1.60%,与上年同期相比,市场占有率下降了3.7%。而排量小于1.0L的车型,仅销售25.17万辆,同比下降30.9%。来自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的分析数据表明,2007年进口汽车增幅大于国产车,而其中大排量车所占比例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大于2.5L排量的车型所占比例接近70%,尤其是豪华进口品牌,大排量车更是占据主流。从汽车市场的主流消费车型来看,排量在1.6升以上的中级车仍是汽车消费的主力细分市场。从全国乘联会获悉,2007年上半年国产轿车平均发动机排量为1.68L,比2006年同期提高了0.15L,仅一年时间我国每辆新汽车的发动机排量就增长了9.8%。如果按照每车每月消耗40升油计算,每辆新车平均油耗增长5%,则每车一年多消耗24升油。如果2008年我国的汽车销售总量达到1000万台,那么一年将多消耗约18万吨燃油。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这个趋势势必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节能环保压力。

在欧洲、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市场上,小排量汽车一直都是大多数消费者青睐的主体,但在中国这个人口最多、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度里,小排量汽车却不受大众的追捧。国家制定法律政策,势必要倡导合理的消费形式,正确引导产业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消费出现“大型化”的趋势,买大不买小占着上风,汽车的排量和尺寸都越做越大,小排量轿车的市场刚刚兴起又大幅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国人“好面子”的国情文化一直以来形成了“买大不买小”的汽车消费特点。其次,随着大多数家庭可支配购车支出的不断提升和车市竞争的日益加剧,小排量车的价格优势在减弱。三是,由于小排量车普遍利润低,一些小排量车厂商在技术投入上不积极,使得目前市场上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小排量车新产品供给不充分,消费者对小排量车的安全性、品质感信任不足。此外,按照我国目前的汽车税费制度,小排量车的固定税费并不比其他汽车低多少,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在大多数城市取消小排量车行驶限制之后并没有迎来小排量车的真正春天的主要原因。随着一些厂商在技术研发上的大力投入,节能环保型高品质小排量汽车的出现为小排量车市场带来新的发展生机。小排量车在安全性、动力性、外观和舒适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同时其燃油消耗少、尾气排放低、外形尺寸小、道路和车位占用面积少等优点也日益突出,这种具有更高技术含量和节能环保特性的小排量精品汽车理应成为受到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优先发展的汽车产品。

目前政府倡导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但中国推广小排量车必须面对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发展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必须建立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产业政策鼓励体系,建立长期统一的小排量车发展标准,对政策导向、技术要求和税收以及地方政策进行联动,体系化鼓励优先发展高品质小排量车,将是破解汽车社会节能环保压力的唯一出路。

鼓励优先发展具有更高技术含量、更高产品品质的小排量精品汽车,是应对能源紧缺、缓解环保压力、治理交通拥堵、实现我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

1.全球能源紧缺,倡导循环经济,发展节约型社会成为共识,鼓励环保节能的小排量汽车已成为趋势。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大组织,都在制订相关办法,引导发展绿色经济,鼓励发展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

2.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许多城市交通、环境压力陡增,使社会更加关注汽车与环境、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面对汽车社会化的大趋势,如何最大限度地缓解汽车对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压力与破坏,已经成为紧迫问题。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缓解交通压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支持发展和鼓励消费环境污染小、节约能源的小排量车。

3.小排量汽车既节能,而且又占路面积少、停靠方便,有利于节能型城市建设。由于小排量车外形尺寸相对较小,在同等情况下要比其他车型更节约停车场面积和道路面积。特别是在城市中,如果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能够达到一定比例,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堵塞的程度。小排量车的这些特点,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城市环境空间的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不少部门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措施。而最有可能从根本上缓解上述矛盾的措施,就是大力提倡购买和使用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并使其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

4.油价不断上涨,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有利于节约使用者的日常支出。

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各领域的节能环保提出了严峻要求,但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对于发展真正最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的高品质小排量车支持力度不够,更缺乏体系化的产业发展鼓励措施。最近几年,不管是在国产车还是进口车的销售中,小排量汽车市场的份额都呈减少趋势。小排量汽车市场份额的减少意味着道路拥挤和石油进口压力将日益增加,同时这一现象也将压制以小排量车为主要产品的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背道而驰,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十分不利。1.《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把节能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并提出了主要目标是到“十一五”期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按2005年价格计算)能耗下降到0.98吨标准煤,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平均年节能率为4.4%。第十二条明确指出加强交通运输节能,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

2.我国虽然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使用国,却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从我国单车油耗量来看,我国平均单车所耗油的实际值是2.28吨,比美国高10-20%,比日本高1倍。因此,能源紧缺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难题,汽车节能消费应当成为一种主流。

3.据悉,中国目前原油对外的依存度为36%,而到2020年,中国的原油依存度将达到60%。而汽车业所消耗的燃油将占到整个中国石油消耗总量的1/3。

4.排量1.8升的大排量汽车,每100公里耗油量在11升左右,如果每年行车里程为10000公里,那么一辆车每年将耗油1100升。按最新的93号汽油价格(5.1元/升)计算,这辆车每年将花费5610元。使用排量为1.4升的小排量汽车,每100公里油耗约7升,同样每年行驶10000公里,则每辆车每年油费为3570元,节约2040元。

5.截至2007年,全国出租车的保有量1275458辆,其中1.6升排量以上的约占2/3。如果这其中的一半使用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全国每年可节约汽油约90万吨以上,这将为国家节省约8亿美元进口石油的外汇开支。6.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同样可达到大排量汽车的性能和技术。比如说在安全性能方面,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同样达到NCAP四、五星级的高水平,优良的动力性和操控稳定性使其时速可达到160-180km/小时,拥有大排量汽车同样的高安全性、高速性及驾驶乐趣。

7、千呼万唤的燃油税迟迟不能出台。这对消费者使用小排量汽车实质上是不公平的。

8、个别城市的小排量车消费环境还是不好。比如广州、上海等地。

放眼未来,站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战略发展高度,从中央到地方,官产学研联动,制定一系列符合国情的、体系化的、鼓励优先发展节能环保型、高品质小排量车的法律法规政策,尤其是在销售环节的税费政策上真正体现对高品质小排量车的鼓励,引导消费者积极购买高品质小排量汽车,从而真正迎来小排量车大发展的春天。

1.制订小排量汽车标准,建议1.5升以下的为小排量级,并通过建立更高的小排量车生产标准提高小排量汽车的性能。

未来的符合发展趋势的小排量车应该既要节能环保,又具备高性能、高安全、高品位。但目前,“小排量车”标准尚不明确。

一般说来,衡量小排量车先进与否的标准应该有四个指标:升功率(即以1升排量为衡量标准下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城市工况下最低油耗、尾气排放、碰撞安全性。从发改委《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文件中也可看出,国家并非鼓励一切小排量轿车的生产,而是把节能环保型小排量轿车作为鼓励发展方向。

2.鼓励汽车厂家研究开发高性能小排量汽车。

根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鼓励汽车厂家发展高品位、低污染、小排量汽车。制定公平、公正、公开、有操作性的标准,促使汽车厂家不断实施技术进步,推出先进的产品。

3.对小排量车的鼓励政策尤其要重点体现在销售和消费环节,建议对高品质小排量车的消费税和使用费实行优惠或部分减免。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也有相关内容:第三十条是“加大政府对节能的支持力度”,第三十一条是:“实行节能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政府仅停留在说“发展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重要的是政府应当出台降低小排量汽车的购置税、养路费、车船税、停车费、高速费等鼓励小排量车发展的实质性政策措施。

在我国,油价只是用车成本中的一小部分。对一辆汽车来讲,无论排量大小,养路费、过路过桥费、停车费等,都是按单车来征收的,这些需要“固定支出”的费用,与排量大小并无关系。而在一些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的国家如韩国、日本等,由于汽车排量不同,用车成本差异也很大。在日本,除了燃油税之外,小排量汽车在养车费用中所包括的汽车驱动税、重量税和保有税等,都有相应的优惠,另外在燃料费、汽车保险、车检费等费用上,小排量、车体轻的小型车也有税费优势;而在韩国,从节约能源和提高道路使用率的角度出发,对小排量汽车从购置到使用、保养都有优惠政策,微型车不仅可以免交驾照税,还享受高速公路过路费和公营停车场停车费减半等优惠。

4.建议将汽车消费税改在销售环节征收,让消费者清楚地看到买大排量车就是要多交税,虽然税赋并没有变化,但对消费者的购车心理影响肯定是非常大的。

5.各城市的出租车选型鼓励使用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

6.鼓励政府公务车使用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第十五条“推动政府机构节能”中列明了“采取措施大力推动政府节能采购,稳步推进公务车改革。”一项。

目前大排量汽车仍是主角,调整政府部门公务车采购标准,推行公务与改革,规定大、小排量用车比例,使小排量、高品质的节能、环保的精品小车成为首选。

7.作为汽车企业,更要主动担负起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企业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打造精品小车,赶超世界一流小型车在安全、环保、节能方面的性能优势,使消费者感受到小车也有大车一样的品质和性能,从根本上转变消费者观念。

8.鼓励企业研发小排量的新能源、新动力。汽车新能源的开发,虽然技术还不成熟,在国家积极引导下,企业有责任大胆投入,关注新能源技术的开发研究。投入研发小排量高性能的新动力也应受到鼓励。传统的燃油在一定时期内很难被取代,发展小排量燃油动力也是关键之选。

9.尽快取消个别地方仍然存在的与国家政策相背离的限小规定。

尽快取消个别地方政府因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而出台的限制小排量车发展的歧视性政策法规,取消各地为保护当地短期利益而出台的地方性保护政策法规,尤其是各项税费的收缴。

总的来看,发展节能环保型的高品质小排量汽车必须建立政策鼓励体系,以真正迎来小排量汽车的发展春天,从而降低汽车大量进入家庭所带来的节能环保压力,把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本文来源:网易汽车频道)

2.现行节能减排政策简介 篇二

(一) 节能减排政策概述

广义的来说, 节能减排主要指的是对资源以及能量资源的有效节约的同时减少废物以及对环境产生危害物质的排放, 狭义的来说, 节能减排主要指的是能源的节约以及对环境有害物质的减少排放。

(二) 我国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概述

我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有着较早的认识和发展,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我国人大会议就提出国家对资源的保护以及减少环境污染问题, 这对于我国环境保护来说有着重要的法律意义。同时我国通过《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实施, 对于我国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我国环境保护管理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 实现环境保护问题的有法可依。根据《节约能源法》中提出的节能工作新指标来看, 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始终坚持节能减排发展理念, 在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方面则是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化发展和完善。

(三) 我国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

1. 节能减排政策对经济方面的影响。

节能减排是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政策, 从政策实施, 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节能减排政策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发展, 现今,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深入开展, 国家政策对于企业提出了更加高的发展要求, 更多的企业开始通过结构调整, 进行产业改革发展, 满足时代提出的节能需求, 在这种发展背景下, 节能减排除了能够满足我国对环境保护的发展需求之外, 同时也是进一步实现经济结构升级发展的重要手段。

2. 节能减排政策对自然环境的积极作用。

通过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和实施, 我国在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上减少了近18.2%, 同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减少了近8.9%, 同时在城市污水能力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发展,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从62%发展到66%, 在可开发能源方面则是达到了15%以上, 这对于我国环境保护来说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我国节能减排政策面临的问题

(一) 不能够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经济指标是进行干部筛选以及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内容, 同时, 由于节能减排措施大部分都是属于投资大、见效慢等问题, 因此, 从主观的角度来说, 部分的地方政府会存在将经济增长同节能减排目标相区别对立的状况, 片面化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对于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二) 节能目标的制定和实施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

节能减排目标是通过“自上而下”实现确定的, 因此, 导致了各个地区在节能减排目标分解以及年度分解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 合理的节能目标制定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进行研究, 但是, 目前, 很多的企业以及地区并没有进行实时分析和调查研究, 在进行节能目标制定过程中不切实际, 导致节能减排过程执行困难。

(三) 节能目标实施前缺乏完整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设计

我国在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 主要出现的问题是实施缺乏计划, 相应的政策协调性较差, 节能目标缺乏配套实施的实际方案、政策支持, 同时在节能技术的关键点把握上以及节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点也无法继续准确的预测, 导致最终节能目标实现度较低, 无法进行可持续发展。

(四) 节能目标中松紧程度不一致

目前,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中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节能减排, 同时在实际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有令禁止的方式保证节能目标的完成, 部分的企业以及地方政府领导对于节能减排存在着认识不深、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简单的将节能减排作为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 导致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依赖上级进行推行实施。

(五) 地方政府、企业以及民众等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着决策机制不足等问题

节能减排是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政策, 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最终的完善来说, 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 很多地方政府、企业等在节能减排问题中存在着决策机制不科学、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协调性差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化发展。同时, 由于政府长期以来在节能减排方面处于主导地位, 但是由于政府工作开展存在着效率慢, 换代快等问题, 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缺乏连贯性, 因此, 也会导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出现严重滞后问题, 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政策的措施

(一) 完善我国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 我国针对节能减排政策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 建立统一的节能管理机构

对于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具体制定和实施来说, 可以通过建立统一节能管理机构的方式, 保证在进行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中可以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发展, 同时通过统一的标准限制能够保证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实现。

(三)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节能减排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政府需要主动积极的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提升节能减排重要性认识, 科学化的结合必要的经济调节手段, 加强相关的政策引导, 对于企业经济结构以及国家经济模式的进一步健康发展进行合理化的调整, 通过建立严格的节能减排监管机制, 保证节能减排工作能够更加透明化的开展。

四、总结

21世纪能源的缺乏和污染问题逐渐的成为全球的共同问题, 现今, 能源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目前全球能源的实际使用现状来说, 需要实施多元化的保护方式对能源进行保护发展, 同时针对环境保护问题实施节能减排政策, 保护环境的同时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本文主要是针对中国节能减排政策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于我国在节能减排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 提出有效的措施, 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 最终实现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广华.中国节能减排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数据[J].企业经济, 2013, 10:10-15.

[2]刘兰剑.中国汽车节能减排政策与美、日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0, 06:155-160.

[3]曾凡银.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理论框架与实践分析[J].财贸经济, 2010, 07:110-115.

[4]樊静丽.城镇化及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能源经济系统建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 2014.

3.建筑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篇三

关键词:建筑;节能减排;政策评价

中图分类号:TU-023;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4-0064-02

当今,先进的技术能够支持人们拥有符合个性需求的生活居住环境。然而,这种人为的创造性建筑功能和舒适的人居环境往往是众多能源资源的消耗换来的,这是致使资源枯竭、能源紧缺的一大原因。同时,这种能源资源的耗损带来的众多污染物,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和污染。据统计,现阶段在全球消耗的能源资源中,43%的水资源、48%的耕地、50%的能源以及50%的原材料均被人类建筑活动所消耗,并由此带来了大量的空气污染、水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及固体废弃物污染。与交通、工业等能耗大的行业相较,建筑节能既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和空间,而且节能的成本较低,所以,社会各界和政府逐步重视建筑节能。

1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政策的背景研究

1.1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

能源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然而,人类的能耗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如今日趋增加,需求的无限性与能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诸多能源面临枯竭威胁,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上升期,除本身能源消耗巨大外,能源需求也处在不断增加的状态,其环境和能源问题也亟待解决。现阶段,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而经济发展模式尚处于粗放型、高能耗状态,这就造成了来自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压力。作为建筑业大国,现阶段中国建筑业发展鼎盛,年建筑总量是全球总量的50%,高达20亿m2,比所有发达国家年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由此预测,国内建筑总量势必会再度增加,这必然会带来建筑能耗的提高。而这一能耗,将取代交通、工业等高能耗行业称为能耗的全新增长点,预计将占据社会全部能耗总量的40%以上。因此,能源与环境问题受到建筑节能的直接影响,作为节能的重要潜力股,建筑行业已成为国内节能环保的关注焦点。

1.2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目前,国内建筑用能有许多固有特点,如浪费太多、能效不高、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高、未来能耗增长态势迅猛、建筑节能政策推行落后发达国家太多,高能耗的建筑在新建房屋建筑中所占据的比例也非常高。现阶段我国的建筑业处在上升的鼎盛时期,房屋建筑的开工和竣工面积每年都在增加,由于经济可持续的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城市化人口增多就会持续的对城镇房屋建筑市场的增长速度有要求,房屋面积同时也要加速增长,伴随着的就是建筑用能在全部能耗中所占比例的提升。世界银行的预测报告中指出,我国民用建筑保有量到2015年时多数都将是2000年之后的新建建筑,若是节能工作仍没有进展,且建筑持续增幅,大概到2020年,每年增加的7~8亿m2的不节能建筑会直逼700亿m2,将会产生10.89亿t标准煤能耗,较2000年,有大于3倍的增幅,以后数10 a若仍不节制建造房屋建筑,更多能源将被消耗,这会加重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十分不利。

2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2.1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研究

许多条件都制约着房屋建筑能耗,我国很多专家学者还有业内人士对制约房屋建筑能耗的条件和节能的因素做了分地区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以及针对各地实际情况的建筑节能建议措施。

涂逢祥带着“中国建筑节能经济技术政策研究”组在上世纪80年代就针对长江沿岸的典型城市南京、宜昌、武汉、重庆还有北方取暖地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很多城市和区域单位年纪建筑能耗数据,是国内首次对建筑能耗全面的调查,这次调查给接下来的建筑节能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强劲的数据支持。鲁慧敏等调查并且分析了我国寒冷地区的建筑能耗,这次调查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根据及解决手段。冯小平等调查了广州600多户居民的建筑能耗状况,调查有空调期和非空调期两个时期,除此之外,还将广州的气候特点同经济人文社会状况考虑进去,计算出广州每户平均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面积能耗这些数值,在这些调查基础上也给了广州展开和完成建筑节能的方式及建议。

张英调查河南商丘房屋建筑能耗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调查涵盖了室内热环境、居民基本状况、电力损耗以及燃料损耗四点,最后将问卷数据做分析汇总,同时参考当地气候环境、生活习俗和历史习惯,给出了关于降低设计标准,减少能耗的建议方法。王小林等人2006年的时候就调查研究并且分析了上海居民房屋建筑的冬天取暖、建筑日照、夏天空调运用还有建筑框架等因素,再与上海各个区的实际状况相结合,给出减少居住建筑能耗的节约建议及方法。

2.2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中的大方向,国内“十一五”这段时间建筑节能总共建成面积48.57亿m2的可喜成绩,进步可谓飞速,实现了4 600万t标准煤的节能水平,“十一五”后期,建筑节能的目标任务1亿t标准煤应该能够成为现实。有关数据显示,建筑节能设计根据要求执行节能强制标准的建筑到2010年末占比99.5%,施工时执行该标准的建筑占比85.4%,和“十一五”初级阶段比较,分别高出了42%还有71%,顺利达到了国务院给出的“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5%以上”的任务指标。

3 存在的问题分析

但若拿我国与日俱增的新建建筑同巨大的建筑能耗做比较的话,国内对建筑节能的重视度以及开展建设节能的力度还是不够的,前景也并不乐观。以前,建筑节能工作在国内多数由政府进行强制性的引导伴以节能设计标准的促进,可是忽略了使用建筑节能的经济策略,还有开发商同用户的自主驱动力不强,说到底就是建筑节能效果不显著。目前,建筑节能政策不完善重点表现在两方面。

①目前有关建筑节能的政策多数是带有强制性的节能法规以及标准,少有把经济激励做目标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广建筑节能,可是处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这脱离了市场强制执行的手段是无法达到长远效果的,只是短暂的压制,时间久了肯定会产生很多不符合规定的产品以及违反规定的操作,而且对市场的长远发展以及自主运行都没有好处,完善市场,使建筑节能有成形的市场才是促使建筑节能持续发展的正途。

②现在传统建筑同建筑节能的市场是一致的,可是因为传统和节能建筑有许多不同点,所以,现在建筑节能市场的运作方式同节能建筑所需要的不在一个轨道上,市场发展形势明显无法实现需求,且现在我国政策并不十分重视对适合建筑节能特定市场形式的建设。而且,建筑节能只有在全寿命周期中才能看出效益,而消费者同投资主体的利益要求不一样,就导致投资和收益时间推后,产生矛盾。怎么处理或者缓解这个问题,让建筑节能完全展示自己的优点,也是政府同社会引导社会节能时一样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贵文.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政策效能比较研究及政策设计[J].建筑节能,2009,(3).

[2] 戴雪芝,何维达,狄彦强.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建筑科学,2007,(2).

4.西班牙节能减排政策概览 篇四

西班牙是居德国之后世界第二大风力发电大国.文章从交通部门,民用、商业和公共部门,农业部门,废弃物处理,氟化气体排放重点关注领域介绍了西班牙控制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战略的目标和落实办法;并阐述了其可再生能源政策和利用的具体措施,最后以ENDESA电力公司和CEPSA石油公司为例说明了它们实施节能和能效管理的具体做法.

作 者:胡其颖 作者单位:荷兰Ecofys北京分公司,北京,100027刊 名:中国科技成果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年,卷(期):“”(24)分类号:X3关键词:节能减排 能源战略 政策概览

5.现行节能减排政策简介 篇五

*目前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金融系统在配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始终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切实维护金融债权,防止出现信贷风险。

*完善节能环保信息沟通机制,便于银行通过信贷结构调整支持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加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商业银行只有形成专门的信贷发展战略,才能与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推行节能减排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工作之一,为切实发挥金融服务作用,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人总行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基层人民银行也结合地区金融服务特点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从对青岛市的调查情况看,目前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当前“两高”行业贷款及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的特点

(一)经济结构重型化导致“两高”贷款增长较快,且贷款分布比较集中。今年上半年全市“两高”行业贷款比年初增加45亿元,增长近20%,与去年全年的新增额相当;上半年“两高”行业贷款增加额占全市各项贷款新增额的12.7%,比2006年提高4.9个百分点。

(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在关停企业金融资产保全工作中得到了良好体现。近年来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有效地增强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信用意识,加之人民银行在关停企业处置过程中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并利用各种载体及时通报相关信息,使关停企业金融资产保全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4、5月份胶南市相继关停了污染严重的恒化和天化两家企业,涉及贷款3.1亿元,地方政府专门就企业贷款处置问题召开联席会议进行研究,确定了以国有储备土地为抵押取得商业贷款,将贷款资金通过市财政以预付补偿费的名义预拨到两家关停企业,专项用于企业偿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待关停企业搬迁转产后,再将原厂区土地变更为商住用地,以土地拍卖资金清偿财政垫付资金的金融债权保全方案。目前,地方财政已经累计垫付资金10688万元。

(三)节能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促进了信贷政策的有效落实,进而推动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以往部分地区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往往在环保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执行上不严格,如青岛环保部门曾对某企业下达过60多次整改通知书而未取得明显效果。由于信贷资金的逐利性,从而也导致信贷政策难以有效落实。在当前的节能减排工作中,由于环保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严格执行,使商业银行清楚地看到了高污染和高能耗企业所面临的政策风险,执行信贷政策的主动性、自觉性大为增强。目前,在人民银行窗口指导下,青岛市各家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两高”企业授信管理,工行、建行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经有权部门批复作为贷款审查审批的必要条件,制定了退出类客户名单,中行规定对越权审批或将大项目分解审批的项目以及未按法定程序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一律不予支持,招行自去年以来由于环保不达标而否决的授信项目共12个,涉及贷款金额5.2亿元。

二、金融支持节能环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环保政策趋严,不良贷款继续增加。由于以往部分地区环保政策执行不严,商业银行也没有将项目符合环保条件作为贷款审查的必要条件,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推进,环保政策的执行越来越严格,部分淘汰企业面临关停处置,“十一五”期间青岛将淘汰30~35万千瓦小火电,银行不良贷款将增加。到6月末,全市“两高”行业不良贷款余额6.1亿元,比年初增加2.4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3.2亿元;6月末不良贷款率为2.2%,比年初提高0.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最多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化工、建材和电力,分别为3.8亿元、0.7亿元、0.5亿元,占比分别为62.3%、11.5%、8.2%。

二是经济结构重型化趋势显现,贷款结构调整压力较大。近几年,青岛经济出现重型化趋势,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2%和31.6%,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16.4个百分点,重工业万元产值能耗约为轻工业的3~6倍,重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青岛市万元GDP能耗上升的重要因素。由于重工业近年来盈利大幅增长,银行对其发放了大量贷款,信贷结构调整的压力很大。如丽化和黄电扩建工程全年预计新增用能180万吨标准煤,拉动青岛市万元GDP能耗上升近6个百分点,而这两家企业也是目前贷款最多的“两高”行业贷款客户,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5.1亿元和39.7亿元。

三是缺乏有效畅通的信息获取渠道,银行环保审核难度较大。目前商业银行无法掌握“两高”企业的环保达标及耗能指标等第一手资料,掌握的信息大部分是通过企业获得的,其中不排除由于企业恶意隐瞒而造成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虽然人民银行总行与国家环保总局达成了有关环境执法信息进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协议,但这项工作在各地的开展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协议仅约定环境执法信息进入系统,尚缺乏企业其他方面更具体、更完整的环保信息。目前各银行在企业贷款审核中都对环保审核作出了严格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从企业获取所需的完整的环保审批材料。在申请贷款时,多数企业仅能提供地方环保部门允许生产的批文,而有的企业环保设施处于在建或整改状态,期限一般是一年左右,到期能否通过审查续批则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

四是银行对循环经济研究不足,金融创新产品难以适应节能减排工作需要。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不仅体现在对淘汰技术企业的关停上,而且更体现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上。目前相当数量的“两高”项目都是最近几年建设的,主体技术比较先进,主要问题在于环保设施不配套,解决这些企业的节能减排问题不是破旧立新,而是环保节能技术创新和生产流程再造,目前,青岛市部分企业通过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或企业之间产业链条衔接两种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大多数银行对这种循环经济发展形态研究不足,缺乏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产品。如对于环保项目技改贷款,由于长期贷款利息最终可以计入项目,而短期贷款利息只能计入企业当年损益,且影响企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因此,企业一般希望得到长期项目贷款支持。但银行认为循环经济项目将多个生产环节进行组合,生产链条与资金循环周期加长,风险和回报更加难以测度和控制,因此,更倾向于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都体现了银行对循环经济发展特点的不适应和金融创新产品的缺乏。

三、金融有效支持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止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出现信贷风险。金融系统在配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始终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切实维护金融债权,防止出现信贷风险。地方政府应发挥好主导作用,提前向金融调控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各银行通报“关、停、并、转”企业信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做好债权维护和清偿的准备工作,并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制定金融债权清偿实施方案,确保金融债权有计划、有步骤地得到逐步清偿,防止由于节能减排工作而恶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是完善节能环保信息沟通机制,便于银行通过信贷结构调整支持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发改委、环保部门、人民银行和银监局应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定期通报环保政策法规、当地企业执行环保政策情况、企业节能降耗责任考核情况、“关、停、并、转”企业信息、信贷政策变化情况、银行机构对节能环保领域的支持情况等,并及时将环保信息反馈给金融机构,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增加对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支持。应抓紧制定具体的操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征信系统,将企业完整的环保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并及时更新企业日常环保执法信息和环保审核报告等,方便银行在贷款审核过程中查阅和参考。

6.现行节能减排政策简介 篇六

2节能减排工作的影响因素

2.1经济水平

我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虽快,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影响较大,发达的.经济会正面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实行。但是目前我国经济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节能减排技术发展较慢,所以,节能减排工作也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

2.2产业结构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不合理的状态。第二产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比例不断加重,导致我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不平衡状态。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之中,为了能够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目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需求量更大,而需求能够导致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所以,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我国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2.3知识资本

从根本上看,节能减排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积累正是知识资本更新和发展的过程,知识资本属于大众所有物,为公共物品,若知识资本的水平高,则技术的供给力度越强。因此,节能减排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知识资本积累程度的影响。

2.4能源结构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影响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能源使用结构极为不合理,在日常生产使用的能源资源中,用量最大的为煤炭,其次为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资源在使用后会排放多种废气,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物质,无论有毒或无毒,都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我国原煤产量为38.7亿吨,与相比,下降2.5%。20的煤炭产量14年以来首次降低,一是由于新能源的推广使用,二是由于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可见,能源结构的改变与节能减排技术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3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策略

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应加强对企业生产、大众日常生活中能源消耗与排放量的控制,从而加快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在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时,需要遵循以下策略。

3.1从企业生产入手

节能减排政策主要针对工业,应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妥善处理高能耗、高排放企业与节能减排政策之间的关系,协调政策与日常生产,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实现节能减排政策的实际落实,同时,还要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使政策顺利实施。另外,还要完善行业配套保障措施,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为企业配备完善的保障措施。如我国河北省某电力企业,在在实行节能减排政策时,成立了车间小火电机组监督小组,对小火电机组进行严格地监督审查。发现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立即关闭,撤销其发电权,防止设备过多,增加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另外该电力企业对能源结构进行优化,增加对电网工程的资金投入,升级电网,改善发电技术,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减少煤炭等能源资源的使用量,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弃排放,真正地落实了节能减排政策。

3.2从民众生活入手

节能减排不仅仅要落实到政府、企业,同时,还要实现全民参与,从民众日常生活的角度进行节能减排工作。首先,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提升民众的觉悟,使民众能够自发地减少日常的用水量和用电量,为节能减排工作贡献自身力量。其次,加强对能源、资源的管理,水费、电费以及燃气费用均实行梯度收费制度,从金钱方面约束民众的能源使用量。再者,是扩大单双号限行政策的使用范围。汽车尾气排放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应扩大单双号限行政策的使用范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单双号限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提升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果水平。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生态环境正遭受严重破坏,因此,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迫在眉睫。我国必须要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加强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力度,改善节能减排工作效应,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我国民众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传导机制及实施效应评价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D].青岛科技大学,.

[2]朱琳.基于成本—效益的节能减排政策执行效果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

[3]宋晓华.基于低碳经济的发电行业节能减排路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7.现行节能减排政策简介 篇七

关键词:节能减排,增值税,资源税,实证模型

0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 能源供需矛盾的阴霾始终如影随形。在当前政策背景下, 为实现十一五末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目标, 不少地区已使用了拉闸限电等行政手段, 但2011以来, 电力缺口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能源供需矛盾仍未显著缓解。为最终实现2020年40%~45%的碳减排任务, 政策调整已刻不容缓。在各项经济政策中, 税收政策由于能通过课税改变资源品相对价格, 并对高耗能企业进行税收惩罚, 相比其他政策能更好更快的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1,2,3]。

1 我国税收节能减排效应的实证检验

1.1 模型设计

当前我国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环境税收体系, 而只是通过相关税种或一些税种的特定税目对节能减排进行调节。其中最主要的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资源税三个。其中增值税涉及节能减排的税目有成品油, 机械、交通设备, 小汽车, 原煤, 原油, 发电和供电七个税目, 消费税有小汽车、汽油、柴油三个税目。因此, 把上述各个涉及节能减排税种的税收收入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重作为自变量, 把税收政策的能源效应作为因变量构建如下回归模型:

式中, Et为税收政策的能耗效应, 这里用全国单位GDP能耗来表示;v为增值税中成品油, 机械、交通设备, 小汽车, 原煤, 原油, 发电和供电七个税目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x为消费税中小汽车、汽油、柴油三个税目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z为资源税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εt为随即扰动项, c1、c2、c3、c4分别为系数。

方程两边取对数用以减少异方差性对模型结果的影响。

1.2 测算结果

模型中各参数的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和历年《中国税收年鉴》计算得出

在表1数据的基础上, 用eviews5.1统计软件对我国1994-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回归, 得出结果如下:

式 (1) 描述了全国单位GDP能耗与税收政策作用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 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单位GDP能耗的变化与各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为0.91, 说明所采用的计量经济模型拟合优度较高。而且通过查询t分布表, 自由度为13的t值是1.77, 说明所有的解释变量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 拒绝原假设, 所以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显著。

1.3 模型政策含义分析

从式 (1) 中可以看出, 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增值税比重与全国单位GDP能耗负相关, 该比重每提高1%, 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1.07%。说明增值税在节能减排中的政策效果显著。但是涉及节能减排的消费税和资源税比重与全国单位GDP能耗却是正相关, 说明消费税和资源税并没有能够对我国单位GDP能耗的下降起到推动作用。这从表面上看好像与常理相背离, 但是如果深入分析则可以看到数据背后的合理性。

就消费税而言, 我国消费税的框架是1994年税制改革时确定的, 直到2006年4月1日才进行了相关税目的调整, 尽管改革突出了环保的政策意图, 但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 效果恐怕并不明显。一是增加的税目大多缓征或减征;二是由于大排量汽车价格需求弹性较低, 消费税的增加对其购买数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三是消费税的价内税特征, 使消费者负担的税金具有隐蔽性, 从而削弱了消费税引导消费方向、调节消费结构和限制某些消费品消费的作用。就资源税而言, 我国1984年开征资源税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调整级差收入, 并没有充分体现政府保护能源和引导能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意图, 而且资源税过低的税率也无法通过供求关系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 难以真正有效的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此外, 资源税以销售数量和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 这会造成企业对开采而无法销售或自用的资源不付任何税收代价, 间接鼓励了纳税人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纵容了高耗低效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 没有起到对资源配置应有的带动和引导作用。

2 高、中、低三种方案下税收模型的修正

2.1 三种方案的确定

为了能更好对税收政策促进节能减排目标进行量化测算, 根据利用税收政策实现减排目标比例, 制定高、中、低三种方案。在高方案下, 通过税收政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70%;在中方案下, 通过税收政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60%;在低方案下, 通过税收政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50%。

2.2 模型修正的原因

从上述基于税收和GDP能耗的历史数据求得的结果可知, 消费税和资源税两种本该对节能减排产生积极影响的税种, 当前对单位GDP能耗仍是负影响。在不对式 (1) 中模型修正的前提下, 要想达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40%~45%的目标, 唯一的办法是提高增值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在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的大背景下, 要提高该比重, 只能提高增值税的税率。而这和我国当前的“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原则明显违背。因此, 为了更好的体现税收政策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中的作用, 首先需要对式 (1) 模型的结果进行修正, 而且修正重点是消费税和资源税的方程系数。

2.3 模型修正的结果和可行性分析

如前所述, 模型修正主要涉及到消费税和资源税两者的系数。在参考增值税系数为-1的基础上, 把消费税和资源税的系数确定为 (-2, -3) 、 (-2, -2) 两种组合。上述系数的可行性主要基于下述两种考虑:一是在2020年末, 消费税和资源税的改革应基本完成, 作为两个专门针对节能减排的税种, 其税制的完善应使其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程度超过对货物普遍征收的增值税-1.07%的水平。而且资源税作为直接体现资源调节意图的税种, 其系数应至少和消费税持平或更高;二是参照2008年涉及节能减排的消费税收入和资源税收入分别占税收总收入1.31%和0.52%的水平, 按照税制改革和税收发展趋势模拟测算, 上述两个比重应在1.5%~2.5%和1.5%~3%之间。因此, 通过选取了消费税的四种可能比例, 即2.5%、2.2%、2%和1.8%, 在上述 (-2, -3) 、 (-2, -2) 两种消费税和资源税的系数组合下, 按照税收实现高、中、低三种节能减排目标的约束, 分别算出了对应的资源税的比例。结果证明, 资源税比重都落在1.5%~3%区间内, 符合修正模型的假设, 也进一步证明了上述两种系数组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修正后税收模型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测算

3.1 消费税系数为-2, 资源税系数-3时的测算

当消费税的系数为-2, 而资源税系数为-3时, 修正后的税收测算模型方程如下:

(1) 高方案下测算结果。在高方案下, 到2020年, 需要税收政策使单位GDP能耗降低到0.837 1。把Et=0.837 1代入式 (2) , 增值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取加权平均数10.44%, 则在消费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分别为2.5%、2.2%、2%、1.8%时, 为了达到高方案下减排70%的目标, 资源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需要分别达到1.57%、1.71%、1.83%和1.96%。

(2) 中方案下测算结果。在中方案下, 到2020年, 需要税收政策使单位GDP能耗降低到0.892 1。把Et=0.892 1代入式 (2) , 增值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取加权平均数10.44%, 则在消费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分别为2.5%、2.2%、2%、1.8%时, 为了达到中方案下减排60%的目标, 资源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需要分别达到1.54%、1.68%、1.79%和1.92%。

(3) 低方案下模型的测算结果。在低方案下, 到2020年, 需要税收政策使单位GDP能耗降低到0.947 1。把Et=0.947 1代入式 (2) , 增值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取加权平均数10.44%, 则在消费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分别为2.5%、2.2%、2%、1.8%时, 为了达到中方案下减排60%的目标, 资源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需要分别达到1.51%、1.65%、1.75%和1.88%。

3.2 消费税和资源税系数都为-2时的测算

当消费税和资源税系数都为-2时, 修正后的税收测算模型方程如下:

(1) 高方案下测算结果。在高方案下, 到2020年, 仍需要税收政策使单位GDP能耗降低到0.837 1。把Et=0.837 1代入式 (3) , 增值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取加权平均数10.44%, 则在消费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分别为2.5%、2.2%、2%、1.8%时, 为了达到高方案下减排70%的目标, 资源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需要分别达到1.97%、2.24%、2.46%和2.74%。

(2) 中方案下测算结果。在中方案下, 到2020年, 仍需要税收政策使单位GDP能耗降低到0.892 1。把Et=0.892 1代入式 (3) , 增值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取加权平均数10.44%, 则在消费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分别为2.5%、2.2%、2%、1.8%时, 为了达到中方案下减排60%的目标, 资源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需要分别达到1.91%、2.17%、2.39%和2.66%。

(3) 低方案下模型的测算结果。在低方案下, 到2020年, 需要税收政策使我国单位GDP能耗降低到0.947 1。把Et=0.947 1代入式 (3) , 增值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取加权平均数10.44%, 则在消费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分别为2.5%、2.2%、2%、1.8%时, 为了达到中方案下减排60%的目标, 资源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需要分别达到1.86%、2.11%、2.32%和2.58%。

3.3 测算结果分析

通过对上述两种不同系数组合的测算可知, 消费税和资源税前的系数对节能减排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系数越大, 则达到同样减排目标所需要的两个税种的比例越低, 反之则越高。此外, 在系数组合确定的前提下, 消费税和资源税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性, 如果消费税的比例低, 则达到同样减排目标需要资源税的比例就高, 反之就低。

4 税收政策改革建议

通过上述对税收政策的定量分析不难看出, 在增值税保持平稳增长的前提下, 在不同的消费税和资源税的方程系数下, 为了达到中方案下税收60%的节能减排目标, 消费税和资源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根据方程系数的不同要达到2%左右和1.8%~2.5%之间。而当前消费税和资源税的比重仅为1.3%和0.5%左右。因此, 为了提高两者比重, 达到这个税收节能减排目标, 需要相应的对当前的消费税和资源税进行相应改革[4,5]。

4.1 消费税改革

一是改变计税方式。消费税按照计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价外税和价内税两种。价外税是消费负担公开、透明的课税方式, 很多国家都采用此种形式。比如在美国, 价签上标明10美元的商品, 交款时就得付10.85美元, 这多交的0.85美元就是政府规定的销售税 (即消费税) 。日本的税法也规定, 面向普通消费者销售的商品必须标出商品不含税的价格。价内税则是一种隐蔽的形式, 是将消费税全部累加在货物的价格之内, 但却并不标明其所含税款, 其优点是简便征收, 但是消费者是在完全不知晓的情况下被动纳税。因此, 如果我国消费税实现价税分离, 不仅可以使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清楚地知道商品的应税价格和自己的消费税负担, 从而使其对商品的消费更好地进行选择, 有利于国家消费调节政策的贯彻执行, 而且将提高税收本身的透明度, 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二是拓宽消费税征税范围。消费税按照课征范围的宽窄分为有限型消费税, 中间型消费税和延伸型消费税。现在欧洲国家大多数实行中间型消费税, 如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 世界各国对于消费税的课征范围都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以增强本国政府对本国经济的调控力度, 适应现代经济集约环保的发展模式。相比之下, 我国的消费税仍属于有限型消费税, 征收范围偏窄, 尤其是许多会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物品和消费行为没有纳入征税范围, 使消费税不足以限制资源破坏,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也是消费税当前促进节能减排不利的主要原因。因此, 当前可以考虑将一些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 如在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征税的基础上, 把塑料袋、一次性餐盒以及电池、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氟利昂等也纳入到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中来, 进一步强调消费税能源节约和促进环境保护的功能。

三是实行同类产品的差别税率。消费税本身最主要的特点在于通过对课税物品的选择以及不同物品的税率高低和同类物品的税率档次的差别设计, 以体现政府的不同经济政策调节意图。而我国现行消费税对资源的耗费及其对环境污染程度不同的产品和消费行为征收消费税的税率无差别或差别不大, 除汽车和烟酒外, 多数物品都只是设置了单一税率。可以考虑对同类产品按照环境污染的大小来确定税率高低, 对环境危害大的实行高税率, 危害小的实行低税率, 凸显政府的调控意图。

通过上述三项措施, 尤其是通过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和提高部分产品税率, 消费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将会有效提高, 达到定量测算所要求的2%左右的水平, 也将满足税收节能减排目标的要求。

4.2 资源税改革

一是扩大征税范围。现行资源税制度覆盖的征税范围较小, 基本上仅具有矿藏资源占用税的性质, 不能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作用, 为了有效促进资源合理开采与利用, 全面保护自然资源, 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应考虑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可考虑把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湖泊资源等纳入资源税的税收范围, 和国际接轨。当然, 考虑到目前征收管理水平的不足, 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扩大征税范围。

二是改革资源税计税方式。随着资源税自2010年6月1号在新疆的试点,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 资源税计税方式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将向全国推开。随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税逐步改为从价征收, 税收与资源市场价格直接挂钩, 有助于通过税收调节资源利用。如果把资源税从价税率确定为5%, 经过初步测算, 仅煤炭一项, 资源税额将比按照从量计征时增加五倍以上。因此, 综合考虑资源征税范围扩大和计税方式调整两方面的影响, 完成能使得资源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从当前0.5%的水平提高到1.8%~2.5%之间, 满足税收节能减排的目标。

5 结语

从上述对税收政策的实证分析中不难看出, 如果及时调整税收政策, 进一步提高资源税、消费税等税种在总税收收入中的比重, 则税收的节能减排效应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此外, 如果考虑到“十二五”期间极有可能出台的碳税, 环境税等专门性税种对节能减排有极大的积极影响, 税收政策在实现2020年的碳减排目标过程中必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张磊, 蒋义.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8)

[2]陈洪宛, 张磊.我国当前实行碳税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可行性思考[J].财经论丛, 2009 (1)

[3]匡小平, 罗晓华.世界各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比较分析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经济, 2008 (3)

[4]刘虎, 朱志刚.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J].税务研究, 2007 (11)

[5]周明宇.完善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思考[J].中国财政, 2010 (7)

8.现行节能减排政策简介 篇八

关键词:节能减排;政府;环境;经济

一、我国节能减排现状阐述

目前,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针对目前日益紧张的能源短缺问题,各国都在寻找替代能源,希望找到更清洁的能源,以期长久地在这地球上生存下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好地球环境,切不可以“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发展经济。在还未找到合适的新能源之前,各国还得节能。在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上,保护环境是当前义不容辞的责任。节能减排分两层意思:节能,节约能源;减排,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从当前地球能源储备量来看,各国能源(资源)都是有限的,都有用完的时候,在当前使用能源的基础上,放慢使用速度、延长使用时间,是维持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保障。在大量使用能源的同时,由于现今大多数能源并非清洁能源,所以会产生污染排放物,污染环境。为担当保护环境的重任,有效地节制能源的使用,将对环境的污染有部分遏制作用。

减排问题是世界环保小组一直探索的一个方向,力求遏制污染环境的速度。许多地方政府在引导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环保意识缺乏,大量招商引资。在地方政府与企业利益方向一致时,会竭力帮助企业发展,而忽视节能减排工作的施行。有些企业会引进一些排污量大、耗能高、污染环境严重的小型企业,导致地方河流、资源污染严重,不适合人类居住。当民众利益与企业利益有冲突时,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税收大部分来源自于企业,因而地方政府会首先考虑企业的发展。

二、我国目前节能减排政策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的快慢对宏观经济、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毫无控制能力,市场经济的发展要靠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指导地方经济发展趋向。由此可见,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起主导作用。政府在调控宏观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依靠经济策略、法律手段来维护能源节约化利用和污染物低量化排放,做到环保型经济发展。政府作为节能减排的指导者,而不是唯一主体,整个社会都可以投身于节能减排的行动中。政府在依靠法律、经济手段来监管企业能源消耗、污染问题的同时,也需要企业的自律,更需要社会群体来监督,维持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政府推动节能减排的制度性障碍

在政府管理和主导经济发展的问题上取得的成效越大,政绩考核奖励将也越高。在现行的政绩考核体系下,政府竭力发展经济,为了取得更大的政绩而忽略了节能减排工作,这使节能减排政策的施行又添了一个障碍。为了GDP的发展,地方政府也相继在本地招商引资。由于政府追求的是高利益,一些技术含量低下、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落户,造成污染和能源消耗加剧,节能减排任务远不能完成。我国分税制度执行以来,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经济压力,因而地方政府着力于发展区域经济,而忽视节能减排的任务。分税制度不仅需要政府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还需要负责当前社会医疗保障、素质教育等社会福利保障的任务。因此,政府在努力招商引资牟取经济发展的同时,无暇顾及节能减排工作。

(二)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节能减排的税收主要针对工厂企业排污、治污进行收税,对于不合格的企业工厂给予罚款等处罚。受企业对节能减排认识不足和科技不够先进的因素影响,没有引进绿色生产、低排放、低能耗的生产模式,造成排污耗能严重等问题,这也是节能减排任务难以完成的一个原因。我国目前税收政策主要是针对企业排污量超标,以收取排污费的方式对企业进行制约,然而对我国目前废弃物堆置问题没有任何税收,这就导致有些企业钻空子。由于节能减排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其效果也不明显,阻碍了节能减排的发展。

(三)税收力度不够,调节面过窄

我国税收的范围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矿石、有色金属和矿石及盐征收资源税,对许多短缺资源,如水、湿地等资源破坏没有纳入税收范围内。收税不仅范围较窄,而且税率极低,导致许多资源被免费使用、浪费及低效率使用。许多工厂开在水源附近,许多工厂选择将污物排到和河水中,或者轻度过滤处理再排放。这不仅污染了附近的水源,附近的田地也会遭受污染,农作物也会因此感染,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

三、发挥政府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的对策

(一)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促进地方利益与政府执政平衡

在目前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下,要改变以往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的模式,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挂钩,将地方利益与节能减排的平衡发展作为新的体制,来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作为。地方政府在发展地区经济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杀鸡取卵,更要注意长远的利益,不能单单靠经济发展谋求眼前利益,不能为追逐政绩而不顾环保、可持续发展策略。有数据显示,地方政府采取中央政府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因地制宜地开展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实施节能减排政策,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发展。

(二)完善节能减排税收优惠政策,加快节能减排建设

在经济转型的今天,不仅要关注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同样重要。对于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举措,政府应大力支持。在税收方面,可以对企业实施环保节能方案予以部分税收的减免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如风能、太阳能、氢能等再生能源或环保型能源,使用高科技用于节能减排等方面机械设备,可以降低其税收比例,鼓励企业购进环保型设备作业。做好此方面机械设备售后服务工作,吸引企业,使节能减排在企业中广泛体现,将节能减排思想落实到更多的企业。对于企业用于研发新型节能减排机器等的经费减免部分收益的个人所得税,扶持、鼓励该行业的发展。

(三)适当扩大税收范围,促进节能减排实施

当前我国对企业排污治污行为的制约不够严格,排污费征收费用较低。我国对企业环境污染主要是通过对水污染程度测量收费,针对排污量超标的企业征收排污费。在种种环境治理管理条例尚不成熟的基础上,着手将污染环境的污水、垃圾、重金属排放量、有污染性气体纳入环境污染范畴;提高对消耗稀缺资源、污染性严重、不可再生资源等企业的税收;对普通、较易得到的资源降低税收。合理调配税收制度,使我国资源在可调控手段下健康开展。政府应逐步建立一系列整改措施,促进企业创新技术、改进生产方式,高效利用能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企业生产高污染、高排放量、高能耗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及税务制度的不完善。企业发展都是由政府领导开展的,政府引商投资,发展经济,与此同时,政府也要注意节能减排的问题。地方政府必须以中央政府为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合理有效的地方政策来应对地方发展。只有中央政府制定合理可行的财税制度,鼓励有益发展的研发事业,改变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着力使地方经济与节能减排共同发展,企业才会往良好的方向发展,经济、环境的发展才会协调,人民生活才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路宇,郭新宇.地方利益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11(05).

[2]肖坚.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思考[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报,2011(12).

[3]史耀斌.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改革大思路[J].中国投资,2012(07).

上一篇:警察的表扬信下一篇: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暑期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