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精选12篇)
1.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篇一
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更加注重对幼儿的培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提出要求激发幼儿的自主性能力,注重对幼儿音乐、美术等艺术素养的培养,音乐游戏的创新为幼儿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让幼儿通过游戏娱乐的过程对音乐、节奏都有所感知,提升乐感,感知音乐中的美。
一、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音乐教学中的适用性
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既提高了小班幼儿进行游戏的兴趣,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使幼儿得到了健康发展,因此音乐游戏对小班幼儿的音乐教学有着很强的适用性,这些适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音乐游戏符合小班幼儿的爱玩特性,小班幼儿一般为3岁左右,他们正处于爱玩的阶段,游戏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他们能够感知音乐游戏带来的愉悦感,教师通过不同音乐游戏的举办能够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其次,音乐游戏能够让小班幼儿感知与人交流的快乐。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环境进入集体环境,他们很不适应环境的突然改变,但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渐渐熟悉周围的人和物,通过游戏中与教师、小伙伴的交流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再次,音乐游戏中的音乐能够带给幼儿愉悦感。在对小班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一般会选择简单、轻快的乐曲,通过这些节奏感的感知激发幼儿的内心情感,为他们带来愉悦的心情。最后,音乐游戏符合对小班幼儿培养的目标,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通过音乐与游戏间接地提高对节奏感的把握,进而提升了音乐素养。
二、如何利用音乐游戏进行小班幼儿音乐教学
教师作为小班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对音乐游戏活动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在小班幼儿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利用音乐游戏进行教学呢?
1.乐曲选择要便于旋律记忆
音乐游戏的过程中,音乐与游戏是两大元素,教师在音乐游戏中对游戏的选择很重要,教师要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选择便于幼儿记忆的音乐旋律。一般对小班幼儿而言,他们能够很好地记忆节奏欢快、歌词简单的乐曲,这种乐曲能够让小班幼儿在教师引导几次后就能独立完成。
2.游戏设置要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好的游戏设置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要依据小班幼儿的特征设置一些具有角色扮演的情境性游戏,通过有效材料的投放使用,让小班幼儿能够在集体游戏的过程中真实感受。例如,在小蜜蜂扮演中,可以投放蜜蜂翅膀、花朵模型等材料,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感到真实性,进而发挥想象力来感知音乐。
3.音乐游戏引导要适时合理
教师是音乐游戏的设置者,因此教师的引导对音乐游戏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模仿、表演等方式,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小班幼儿在活动中平衡好游戏与音乐,进而达到音乐游戏的统一,使小班幼儿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使音乐引导能够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让小班幼儿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中,提高音乐的感知力与音乐素养。
三、案例分析
笔者将通过小鸟和大象这一音乐游戏的实施描述,对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呈现。
1.选曲与游戏设置
音乐游戏的实施首先是对音乐的选择,《小鸟和大象》这个曲子比较欢快轻柔,在乐曲中呈现出了小鸟与大象的特征,能够吸引小班幼儿。在游戏的设置过程中,我选择了亲子合作的游戏方式,通过对小鸟与大象的不同扮演,让幼儿对这个乐曲表达的内容进行深层感知,并通过舞蹈体现出小鸟与大象的外在特征。
2.游戏准备阶段
在游戏开始之前,对游戏进行准备。首先通过音乐的播放让小班幼儿熟悉音乐,并对其中呈现的小鸟与大象形象进行分辨;其次,给幼儿讲解有关小鸟与大象的不同特性,让幼儿通过图片想象小鸟与大象的动作,并进行模仿;再次,通过森林、小鸟翅膀、大象鼻子等游戏素材的制作投放创设出一个游戏情景;最后,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带领孩子进行具体游戏动作的设计。
3.以引导为主的实施过程
在音乐游戏的实施中,首先让学生与家长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带领他们进入布置好的游戏情境,在进入情境后,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倾听乐曲;之后根据ab段的音乐节奏让小朋友和家长一起表演,通过个体示范、两两表演、集体表演的形式不断感知音乐;最后通过家长与幼儿的合作表演呈现音乐过程,通过转圈、飞行等动作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必要时也可以加入语言模仿。通过教师的引导,完成此次音乐游戏的过程,让小班幼儿在表演中提高音乐的感知力。
音乐游戏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既具备游戏特征,也具备音乐特征。幼儿原本就好动,喜欢游戏,音乐游戏中的游戏特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也有利于让幼儿进行自主活动。音乐游戏能够带给幼儿愉悦的心情,使幼儿净化心灵,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因此,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音乐游戏进行引导,通过不同音乐游戏的创新让幼儿在音乐与游戏中健康成长。
2.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篇二
一、小学音乐课程中音乐游戏的作用
在小学课程的众多学科中, 音乐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课程。音乐教师应根据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 在不同程度上可完全发挥出音乐特有的魅力, 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加入音乐游戏, 能够把枯燥乏味的音乐理论知识转变成活泼有趣的游戏教学, 将抽象的知识讲解和音乐符号简单明了化。例如在讲解“哆、来、咪、发、唆”这几个音符时,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功能设计小猴子摘桃子的音乐游戏。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作为小猴子, 随后在不同的桃子上注明“哆、来、咪、发、唆”, 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操作, 使五个桃子循环闪避, 小猴子抓住哪个桃子, 学生就唱哪个音符。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快速地掌握这五个音符, 还可以有效调动课堂气氛, 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音乐游戏与传统音乐教学相比, 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音乐游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形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给予学生一定的信任及尊重, 使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真正的主人。例如, 设计智慧树快快成长的音乐游戏, 智慧树随着学生的成长而成长。在上课过程中, 教师应从旁协助学生利用多媒体软件种植智慧树, 同时设置快快成长的音乐, 观察智慧树的成长过程。对于表现良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 智慧树迅速地成长, 反之则缓慢生长。对彼此之间的智慧树进行观察, 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音乐游戏的教学模式,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师在上课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科学地创设游戏情境, 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参与到音乐游戏中。例如, 在讲解《蜗牛与黄鹂》的知识点时, 教师应创设出合理的游戏情境, 让学生作为蜗牛与黄鹂的扮演者, 自由出演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在互相配合演出中实现自我价值, 懂得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二、在小学音乐课程中运用音乐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 首先应学会聆听音乐的本质, 方可在游戏中进一步深入了解音乐的各个要素, 在音乐与游戏相互作用下, 学生才能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情节和寓意, 促进学生音乐涵养的提高, 同时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在过去传统的音乐教学中, 大多数是教师传授理论知识, 学生认真做好笔记, 随后便是课堂练习音乐, 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无任何交流, 使得学生无法完全吸收知识, 在上课期间出现疲倦感, 教师无法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若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加入游戏环节, 便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兴趣, 进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在音乐课程中, 音乐游戏不属于必备的教学程序。讲解音乐知识时, 音乐游戏有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也有可能出现繁杂混乱的课堂现象。教师应着重注意在运用音乐游戏教学中的问题,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游戏是辅助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音乐教师应充分了解音乐与游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游戏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仅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 切记不可本末倒置。 (2) 音乐为主导地位。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掌握和控制好教学的局面, 避免游戏成为音乐教学的主体, 而音乐却变成为游戏的背景。 (3) 教师应进一步了解游戏, 要比学生提前掌握好音乐游戏的规则, 学生才能完全听从教师的安排。 (4) 教师应掌握好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音乐素养, 根据年级的不同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游戏。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游戏与音乐均有着不同的感受, 教师应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音乐素养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工作, 才能有效地应用音乐游戏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
3.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堂;流行音乐;意义
流行音乐是否应该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中来,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我认为,在当今这个开放、多元的时代,如果完全将流行音乐摒弃在中学音乐教育的高墙之外,无异于采取“堙堵”之法治水,其结果必定不如人意。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因势利导”,要正视流行音乐对中学音乐教育的冲击,将其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元素巧妙地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中来,使之成为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中学生音乐素养贡献力量。
一、中学音乐教学发展及流行音乐的教学意义
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探究,同时也会尝试着用并未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审视各种社会现象。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载体,要重视各阶段学校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流行音乐” (Pop Music),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它不像少兒歌曲那样单纯,流行音乐具有很浓的时代气息,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旋律通俗上口,结构短小精练、易学易记,节奏时而欢快激烈、热情四射,时而低沉婉转、如泣如诉,加上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运用迷笛、电声乐器做出奇特的音效更容易吸引中学生的注意;而那些表现欢乐、憧憬友谊爱情、苦闷、伤感等情绪的作品特别能引起中学生情感的交融与共鸣。因此,如果能够将流行音乐中的一些积极元素巧妙地运用在中学音乐课堂中来,将会有助于更好的实施音乐教学,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二、流行音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原则
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要注重对流行音乐的甄别和选择,一定要把握以下原则,使流行音乐更好地为中学音乐教育服务。
1.甄选原则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与大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复杂的音乐类型,其内容积极消极兼而有之,必然有不适合在中学音乐课堂上进行宣扬的部分,例如,那些过分渲染孤独、忧伤、失落情绪、表现游戏人生态度、描述情爱的流行歌曲等。同时,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开始建立但不成熟的阶段,对于一些社会现象还不能够进行正确判断。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引用流行音乐,排斥和拒绝的是那些内容消极、格调不高的流行音乐作品,选择一些内容积极向上、风格清新别致、格调较高、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作品。
2.适量原则
中学音乐教育使用固定的教材,是经过教学实践验证了的具有一定科学行的体系。流行音乐元素作为其有益的补充,将会对中学音乐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果教师一味偏好流行音乐,忽略原有的音乐课程内容的讲授,将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种典型的本末倒置;当然,如果教师忽略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好和热爱,完全将其排除在音乐课堂之外,置中学音乐教育现实情况于不顾,则将流于“闭门造车”的境地,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中来,教师要把握适量原则,促使流行音乐中积极上进的一部分元素更好地为中学音乐教育服务。
3.恰当原则
在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教育课堂中时,教师要重视对教育契机的把握,要充分利用流行音乐中对音乐教育有益的因素,促使流行音乐为教育教学目标的生成和实现所用,为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和音乐技能的获得所用。这需要教师对中学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学生的心理实际和当前的音乐流行趋势有全面的把握,从而能够将这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最终形成以中学音乐课程为主、流行音乐为辅,促进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发挥流行音乐积极作用的有效策略
如果能够把握好甄别、适量、恰当的原则,对于中学音乐教育来说,在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是十分有益的。教师也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策略,促进流行音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中来,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一面。
教师作为学生音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虽然可以尽量的进行换位思考,但也未必能够真正的做到“思学生所思”。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流行音乐“采风”活动,这种“采风”并不是传统意义的采风,而是教师对学生所喜爱的流行歌曲进行调查,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曲目。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前提下,正确评价流行歌曲的审美价值,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辨别,使其自觉摒弃其中的负面因素,最终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可以教授或引用这些流行歌曲,更好的丰富自己的音乐教学。
总而言之,中学音乐教学其目标就是在于培养学生有表情地歌唱和对音乐的感觉能力。通过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理想,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由于流行歌曲都是学生日常所思所想所见所感而又存贮与心灵深处的东西,所以一旦用歌声表达,很容易就会在歌唱者与倾听者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流行音乐中积极的音乐元素,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人类音乐文化的丰厚与博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接受流行音乐,提高和丰富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出具有高尚音乐审美情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娟.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及疏导[J].社会心理科学,2006(1).
4.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篇四
一、课题研究背景
在音乐世界中,各种音乐艺术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富于现代气息的流行音乐,更是对中学音乐教学形成强烈的冲击,而中学生正处在花季的年龄,他们思想活跃、活泼好动、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强。而流行音乐这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直白的表达深刻的内涵,直接宣泄人的情绪和感情,而且表达的内容更贴近生活,娱乐性很强根本不需要具备太多的音乐素养的人都能听懂学会,因而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和追捧。
我们传统的教材大多数是艺术音乐或古典乐曲,几乎没有涉及到流行音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受。仅仅学习课本的内容学生感觉枯燥,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学生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喜欢我们的音乐课,形成一种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矛盾现象。
二、课题研究目标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冲击中学音乐教育是一个值得时刻关注的音乐教育现象,也是值得探索的音乐教育领地。假如学校音乐教育把流行音乐拒之门外,则有如掩耳盗铃。的确,有些流行音乐不适合学生学习,会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仔细分析流行音乐,把优秀的作品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有选择的欣赏和学习流行音乐,使学生通过正确的接触、了解和学习这些优秀的作品,对流行音乐有判断、有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逐步形成高尚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三、课题研究内容1、2、3、4、在新课标下,怎样把优秀的流行音乐应用到初中音乐教学种去。研究流行音乐的教学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是多少。怎样利用流行音乐,丰富音乐教学手段的形式。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采用不同方法和规模的调查法,针对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的问题,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展开调查,建立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和数据。
2、对比试验研究法:开设试验班,所开设的试验班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同时暗设对比班,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中收集的材料和数据进行比较,探究流行音乐在教学中的作用。
3、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筛选、吸收、运
用,并结合本课题加以创新,并应用到教学中。
4、经验总结法:根据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把实践获得的结果,进行总结提
高,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上交教科所。
五、课题研究原则
1、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教材,运用新颖的教法,因材施教。
2、3、教学中要体现艺术性和审美性,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以乐感人、以情动人,音乐教育有其特殊的规律,要体现音乐性和情感性,注意发挥音乐中的情感教育作用。
六、1、课题研究进程 准备阶段:进行文献研究,收集有关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应用中的有
关文献和资料,并结合自己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积累的材料进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请立项。
2、中期实施阶段:收集有关教学文献资料,作为课题实施的参考材料,启动
课题研究,按制定的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完成本阶段研究目标。
3、后期总结阶段:以课题研究结果为标准,对课题研究获得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和归纳,汇编整理,形成课题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七、课题研究预计成果形式
1、建立课题,设计课题方案。
2、撰写读书笔记、案例、教育随笔等。
5.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篇五
站在音乐教育的立场,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的目标,我来谈一下音乐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我们往往把学习能力差归因于一般智力差,但近来对落后学生的研究证明,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而这种特定知识和技能就包括对音乐的学习。以音乐与语言关系为例,二者均发展于人类文化系统中,音乐节奏教学及歌唱训练,可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对学习外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另外音乐欣赏课上老师的启发、诱导,可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可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再如音乐知识课、创作课等教学对其他学科的作用等,所有这些,使我们不难认识到音乐教师责任之重。
为此,我们强调每位音乐教师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上好音乐课。上好音乐课,除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外,更重要的则是了解学生,为学生设想,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因为技术和知识可在工作中日日进步,而徒具精深技术,却无法施教于人是最不可取的。例如,就兴趣而言,我们知道,“兴趣”作为一种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表现出来的喜爱情绪,对人的各种实践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人类从事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而音乐教学本身便充满了趣味,因此要做到音乐课对学生来说是有兴趣的这一点并不难,只有最麻木的音乐教师才把音乐课弄得呆板无趣。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音乐教师本身要具备健康的品格,为人师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就如孔子所言:“自乐乐人,自正正人。”而塑造健康的品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音乐导人向善的作用的同时,则要求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品格及较高审美情趣的德才兼备的学生。
6.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篇六
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来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信息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育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标志,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文件的颁布,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成为了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刘茂森教授在全国教育技术学校“十五”课题主题研讨会上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 这里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
涉及到音乐学科,既要求音乐教师将信息技术整合到音乐教学中,使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紧密结合,又要使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此,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就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不断地更新观念,掌握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来推动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担负起创新教育的重任。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课、爱上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呢? 经过长期的实践教学对此体会如下:
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首先要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美。那优美的旋律,动心的节奏,诗化的意境,形成了音乐氛围特有的美感。随着流动的变幻的旋律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这样他才能体味到音乐那不可阻止的魅力,他才能进一步把对音乐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美的升华才会随之而生。
例如:欣赏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舞剧《天鹅湖》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到郁郁葱葱的森林、绿毯如茵的草地,幽静深邃美丽如画的天鹅湖,欣赏那从湖面缓缓移过的皎洁月光。欣赏那天鹅高贵典雅的身姿和安详自在的神态,为学生们营造了良好的视听意境。那伤感柔情的音乐,那诗情画意的场景映入学生的眼帘。学生们的心情也随之活跃起来,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大大充实丰富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联想到那美丽的神话故事,仿佛看到了天鹅在翩翩起舞,变成了婀娜多姿的美丽公主。最后以坚贞的爱情战胜了恶魔。学生们边欣赏、边体验,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培养了学生鉴赏音乐的素质。例如,在欣赏外国民歌前,播放几个国家的生活片段,展示其国家人们的生活环境、民族服饰、地域风情等,学生如身临其境,许多学生自然产生了了解其国家的音乐的要求,这就达到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主体加入学习的目的。学生只有理解音乐,产生兴趣,用音乐要素去掌握作品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这对学生理解音乐,创造音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
一首好的作品,总是有着很深的作品内涵,带给你无尽地遐想,让你无尽地去体验,去理解。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产生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使学生正确理解音乐的同时,激发情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如《红星歌》,在学唱歌曲之前,让学生先来欣赏故事片《闪闪红星》的片段,唤起学生对小主人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演唱之情油然而生。
三、信息技术为学生了解器乐开阔了道路
在学生有关器乐学习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制作电脑课件,储存各种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学生不但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乐器的形状,还可以任意点击乐器,欣赏到它的音色。在欣赏器乐曲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乐队演奏中的主要乐器及乐器间的配合等,让学生耳目一新,在轻松愉悦中,增长了知识。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了解小提琴协奏曲里面的各种乐器的形状结构和音色特点时,我通过电脑分别插播每一种乐器演奏的MIDI音乐片段,然后利用电脑展示每种乐器的图片给学生看,使学生对每种乐器从形状到音色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就能自然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的去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在《梁祝》的欣赏教学中,我曾经对不同的班级做过这样的尝试:听磁带录音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六十,教学效果一般;而通过多媒体欣赏音乐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学效果很好。
四、信息技术激活音乐教材,准确表现体裁和音色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象《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电教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五、信息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传统的音乐理论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单向注入式教学。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个别化的学习,也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演唱演奏技能教学又是以一对一方式,不仅手段落后效率低下,而且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可以改变这一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一改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通过双向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在网络化教室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每个学生可以共享音乐创作软件,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音乐创作,在完成作业并体验到成功乐趣时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这不仅使学生的才能和个性得以充分展示,而且使他们在了解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时,能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部结构。教师通过监控学习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能及时调整教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六、信息技术开阔视野 提高鉴赏能力 中国古代《乐论》中有句话:“六律俱存而莫能听者,无师旷之耳也。”的确,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充分品味各种题材、体裁、风格、韵味的作品,就能够开阔学生们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在音乐审美教育体系中,戏曲艺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具有其它的艺术所不可取代的美育作用。当今中小学生普遍对戏曲不甚了解,对戏曲这一艺术形式所采用的夸张、想象、省略,以及装饰的虚拟性与写意性知之甚少。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效果不言而喻,学生一是觉得乏味不懂,二是茫然厌烦。但是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7.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篇七
电脑音乐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与音乐相结合的产物, 它指的是利用多媒体电脑以及与音乐相关的软件来制作播放音乐, 是音乐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我们常见的MP3文件、WAV文件等都属于电脑音乐, 最古老的电脑音乐是BBC在1951年录制的《Baa Baa Black Sheep》以及《in the mood》。
将电脑音乐在国外应用较为普遍, 早在上世纪70年代, 国际计算机音乐实验室就已经成立了。但我国的电脑音乐起步比较晚, 大约在90年代才正式期起步, 进入21世纪以后电脑音乐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 已经进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在音乐教学方面, 电脑音乐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对改变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二、电脑音乐的特点
电脑音乐主要通过:MIDI、合成器、音频技术三个方面来开创了音乐行业的革命, 其中MIDI技术和音频技术是主要部分。通过MIDI数据可以记录相关的音乐信息, 然后选择适当的音色得到该音乐的真实效果。通过MIDI编辑键, 可以实现对音符的修改等操作, 所有与音乐特性有关的操作都可以通过MIDI实现。
在此基础上, 音乐灵感能够突破乐器的限制, 通过一台电脑的辅助就能够迅速转换为一个音乐作品, 实现庞大的乐队所能带来的震撼效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各种编辑软件相继出现, 电脑音乐变得更加丰富, 使用范围更进一步拓宽, 各种乐器往往只需要一个插件就能完成。目前MIDI软件的发展正在往大众化方向进行, 音乐制作再也不是人们心目中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地位了, 每个人都能利用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进行音乐制作。
三、电脑音乐对高校音乐教学的益处
1. 电脑音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学习空间
音乐与电脑技术相结合, 学生通过电脑就能欣赏到各种各样的音乐。相对于我们学习之时, 所接触的面更加广泛。电脑音乐的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现代科技接轨, 能够利用现代科技来完成自己的学习工作。现在是信息时代, 如果学生只懂音乐, 不会利用现代科技来完善和辅助自己的工作的话, 自身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 电脑音乐的广泛使用, 也会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帮助。
2. 电脑音乐能够完善高校音乐教学手段
音乐教育强调的是试视听合一, 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 我们却往往无法做到这一点。多时候, 我们只能通过播放器将音乐播放给学生聆听, 但难以提供视觉上的享受。电脑音乐的出现把这个难题给解决了,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播放电脑音乐, 来实现学生的视听统一。在之前, 我们对某首音乐进行学习时, 对于其中部分音乐段难以进行详细分析, 重复听取比较费力, 而在电脑音乐应用之后, 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听取任何一段音乐, 可以强化音乐的学习。
3. 电脑音乐能够促进教师成长
现代音乐发展非常迅速, 传统的音乐沟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电脑音乐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先进通讯方式来进行广泛传播。老师可以通过网络等资源获取电脑音乐资源, 并对其进行深入学习, 以较小的代价获取最新的领域资讯, 让自己能够与时代接轨, 能够给学生传播更为先进的音乐理念以及音乐知识。老师也可通过电脑音乐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自我训练, 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4. 电脑音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电脑音乐的应用使课堂摆脱了长期以来老师在台上讲, 学生在下面听的模式, 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学生能够从不同途径进行学习, 学习的效率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能够从更多的方面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发现问题。同样的, 电脑音乐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途径, 它能够让学生学习不受时间甚至空间的限制。
四、电脑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实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 电脑音乐在高校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已经逐步放弃了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的教学模式, 完全采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 电脑音乐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工具。
1. 备课课案以电脑音乐为主
传统课堂上, 我们可以参考的教科书比较少, 网络资源为我们课堂内容提供广泛可参考的教材。传统的教学中, 如果要通过现场示范表演给学生看时, 往往需要准备一部分音乐器材, 并且在、表演中还经常出现各种错误, 需要重复表演,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通过电脑, 我只需要在计算机里安装几个简单的插件就能够代替各种笨重的乐器, 然后通过软件进行编辑, 获得自己需要的演示音乐, 可以在课堂上重复展示, 并且不会出现错误。除此之外, 通过电脑音乐, 我还能完成需要多人配合的音乐演奏, 突破了传统课堂上的限制。在电脑音乐的帮助下, 课堂传授的知识点增加, 课堂容量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传统课堂上, 老师需要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音乐的特点, 在这时候, 老师的对各种乐器的把握成为一个关键点。很多时候, 由于老师的个人能力受限, 难以将音乐真正的魅力展示出来。利用电脑音乐, 笔者可以讲每一种乐器的最高水平像学生展现, 给学生最好的教学效果, 突破了笔者自身的音乐水平的限制。
2. 打破课堂划分界限
传统的课堂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分别划分课堂, 比如听写单音、和旋、节奏等等都是分开授课的。在学习的时候, 有些课程理论偏多, 学生听起来非常乏味, 提不起精神来。而另一部分实操课堂需要有理论作为指导, 而学生经常忘记或者没有理解理论知识, 而导致课堂效率大打折扣。笔者利用MIDI软件, 进行合理调配, 将一些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来上, 打破了传统课堂上的界限, 实习各个课堂之间的完好沟通。
3.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对于学生学习中, 笔者认为电脑音乐起的效果比较明显的是复调课程的学习。复调是高校音乐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 对学生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该课程在传统学习方法中一直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难以听见自己的发音, 更难以看见自己的发音过程。通过使用电脑音乐, 学生可以仔细观察发音的部位及方式, 并且可以通过检查自己的发音方式等, 来纠正自己的错误。
4.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电脑音乐的产生, 使音乐创造变得简单。我经常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 编写音乐, 使用各种软件进行编辑, 自己制作音乐。每次在课堂上, 我都会布置作业, 让大家课后练习, 并且在下一堂课让大家演示。除了课堂作业, 我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音乐, 让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死东西, 能够灵活运用。
电脑音乐给我们教学带来很大便利, 但是我们不能够完全依赖电脑教学。它只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工具, 我们依然要强调学生实际操作乐器的能力, 这才是学习的重点, 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本末倒置。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电脑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同时也要防止过分依赖电脑音乐, 让学生综合素质的到发展, 为艺术做出贡献。
摘要:电脑音乐的普及给高校音乐教学带来很多的便利, 本文在分析电脑音乐所带来便利的基础上, 介绍了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利用电脑音乐的一些方法, 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电脑音乐,MIDI软件,复调
参考文献
[1].电脑音乐与传统音乐创作比较.孙一鸣.[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2].电脑音乐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白锐.[J]光盘技术.2009年第4期.
8.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篇八
关键词:民族音乐;元素;流行音乐;作品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4-3520(2014)-08-00-01
近年来,港台流行音乐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音乐,对我国当代的流行音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在这种冲击下,我国的流行音乐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归因于我国的民族音乐。在流行乐创作过程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可让流行乐更为饱满,音乐制作人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以及不同的喜好,在创作上大胆的进行创新,大部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推动了流行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对当代我国的流行音乐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一、流行音乐的概念
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情感真挚、形式多样且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并被广泛传唱,阶段性流行甚至传唱至后世的歌曲[1]。这些歌曲和乐曲存在于大众生活中,其并不是固定的一种歌唱形式,其中很多不同形式的音乐也在相当程度上被公众所认可。我国流行音乐创作具有我国的民族色彩,中国民族风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反映了流行音乐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汲取,同时体现了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流行音乐是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推动而发展起来的,而传播媒介则为流行音乐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因此可以说音乐的流行在于音乐推广的效果和范围,以及相应的传播手段。同时也可以把流行音乐当作一种音乐行为,其发展空间大且没有固定的限制。
二、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乐创作中运用的重要性
流行音乐的多样性发展依靠自身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日渐提升,因此对于当代的流行音乐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流行音乐在时下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创作者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人们的需求,他们在创作中不断创新,在创作过程中给音乐加入一些特殊的元素,比如增加中国的传统艺术的音乐元素以及国外的古典风音乐元素。在这个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流行音乐创作中含有的民族音乐元素也逐渐增多,这有利于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乐创作中发挥有效的作用用,从而促进我国的流行音乐引领时代潮流。
三、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作品创作中的应用
(一)民族乐器元素的应用:我国民族乐器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从古时候的编磬、编钟古筝等乐器到现在琵琶、二胡、箫等,这些乐器不但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且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所以现代很多流行音乐创作者运用民族乐器特色和表现力进行创作,使流行音乐更具有个性和吸引力。另外我国的流行音乐也受到相当一部分的欧洲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影响,在演奏乐器上常常参照运用西方乐器,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流行音乐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融合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我国流行音乐的创作方面运用了我国民族乐器。
(二)民族歌曲元素的应用:流行音乐融合民族音乐元素还有一种相对简单的方式,对传统的民歌、民谣进行翻唱,以流行音乐的形式将民族歌曲进行演唱。另外宋祖英的《又唱浏阳河》中,创作者从原有的民族歌曲作品中搜寻创作和演唱的灵感,同时宋祖英的唱功和音色让这首歌更进一步的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后来也被广大听众传唱。韩红演唱的《北京的金山上》也用流行音乐的方式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翻唱,韩红用自己独特的嗓音以及在曲风上也有一定的改编。除了以上例举的以外还有很多民族声乐的再创造,这些再创造同时也给流行音乐带来了新鲜感,既满足了大众对流行乐的热爱又对民歌文化进行了沉淀。
(三)民族戏曲元素的应用:在古时候,大多数歌曲都是通过戏曲的形式进行演唱的。由于我国的民族比较多,在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民族,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音乐,同时也包括不同的剧中。流行音乐是一种大众化的音乐,具有一定的实验性,应用戏剧曲艺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流行音乐的创新。例如流行音乐歌手陶喆演唱的《苏三说》中用R&B说唱的方式演唱“苏三离开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该作品吸收了民族戏剧的音乐表现形式,是采用戏曲的唱调融合流行乐中,该种唱法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还有另外一组优秀创作乐团,信乐团的《北京一夜》中也巧妙的运用了摇滚与京剧唱腔相结合的形式,另类的演示了“国粹”的独特魅力[4]。由此可见,当代流行音乐在戏曲的应用上,作品的民俗性凸显的更强,也显示了民族音乐元素的多样化。
(四)民族歌舞元素的应用:我国的民族音乐元素主要是指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由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无论在劳动中或者是娱乐活动中,始终都会伴随着歌舞进行。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庆祝节日的过程中,通常是把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例如我国羌族的尔马俄足节、回族的花儿节、白族的火把节以及侗族的采桑节对歌等。例如我国流行音乐《套马杆》,在歌唱的同时必须要与舞蹈相结合,该歌曲的意境才能够完美的表达出来。再如我国曾经流行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就在创作过程中应用了舞曲中的琵琶曲音调,跟着歌声音调踏着欢快的舞步欢跳,在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歌舞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特征,同时也提高了我国音乐审美意义。这些不同的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为我国流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实现了二者之间的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流行音乐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其在音乐内容、旋律以及风格等方面让人更易接受,由于流行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也通俗易懂,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产生共鸣,同时也符合人们对音乐的审美标准。流行音乐作品的创作融合了以上相关的民族音乐元素,可以有效地提高民族流行音乐的水平,另外可以增加流行音乐作品创作素材,进一步促进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爽.流行音乐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3(16)
[2]王斌.论流行歌曲创作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2010(05)
[3]秦翠.浅谈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结合——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例[J].大众文艺.2011(14)
9.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篇九
当前,和声学习在我国十分广泛,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有效掌握和声学的基本知识及技能,已成为我国和声教师的重要职责。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我国的和声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运用音乐教育心理学原理对当前教学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并准确了解与把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对促进学生学习与掌握声学知识尤为重要。
一、音乐教育心理学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有机融合,是一门交叉学科,具体指音乐教学中,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为教育者做出正确心理分析,为音乐教育教学提供方法和原则的理论依据,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音乐教育心理学中,教师可通过对学生注意力转移因素的研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并采用综合教学的方法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音乐教育心理学将音乐的学习与感受能力、记忆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结为一体,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乐感和欣赏能力,还有力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和声教学
所谓和声,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按照一定的规律与原则同时发生而构成的一种音响组合。而和声学,则是一种多声部音乐教学中的基础学科,是我国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也是一种研究和声产生与构成原理、和弦的连接和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应用和写作关系的理论。有些音或和弦组合起来符合和声规律,昕起来就悦耳;有些和弦组合起来不规律,会让人产生不舒适感。因此,在高校中开设声乐课,让学生在和声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和声语言,以及不同和弦所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显得尤为必要。
事实上,自20世纪和声学由欧洲引入我国以来,和声教学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在音乐教学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一)综合性
随着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心理特征也发生了显着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影响学生心理因素的综合化。当代大学生心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还包括个人主观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有生理基础、遗传以及成熟度等;社会因素则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民情风俗以及科学水平等;个人主观因素则包涵心理特征、心理倾向、身体素质以及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等? .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心理呈现出综合性特征,要求和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综合观点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状态进行有效分析与把握,从多维度提升和声教学质量。
二)思维灵敏、活跃
思维灵敏、活跃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大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已完成了“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其逻辑思维也逐渐占据整个思维活动的主导地位。在和声课堂中,他们更愿通过自己的发现、分析与探索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非单纯听教师的`讲解与传授.除此之外,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立性也得到了增强,具体表现为十分注重个人的亲身体验,不盲目跟从其他人,敢于提出不同于和声教师观点的看法与意见。
四、音乐教育心理学对和声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
一)奉献爱心、关爱学生爱和奉献不仅是和声教师,还是所有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心理素质。和声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的重要教学职责,不但要有专业的技术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教育、影响学生。因此,和声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教育目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关爱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学习,并以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为事业成功的标志,把教育当成一种责任。
二)创造性思维随着社会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及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创造性思维也成为和声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和声教师应与时俱进,以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情况为重要依据,不断改良与创新和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针对理论性基础知识的记忆,教师可以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总结一套记忆口诀,便于学生更加有效地探索其内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与此同时,不断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钻研,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五、在和声教学中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由于我国高校和声课程开设课时较少,再加上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各有高低,大大增加了和声教学的难度.因此,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以及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和声教学方案,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心理状况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和声学各个知识点进行仔细讲解,并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消化、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l生,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以有效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10.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
作者:马红
时间:2012-08-14 13:08:50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以审美为核心,是美的展现,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个90年代以来计算机领域发展的新技术,以其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界面友好性、反馈及时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形态信息为一体,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共鸣器官,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交叉教学,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给音乐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
一、引情激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例如,我在设计小学音乐《小雪橇》的时候,第一遍欣赏乐曲时,我没有放任何画面给大家,让孩子们积极想象冬天下雪的情景。第二遍欣赏音乐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雪花飞舞、狗拉雪橇、滑雪比赛等片段,通过观看,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到在寒冷的冬季,美丽的雪花给大自然带来的奇特变化,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那飞扬的片片雪花,晶莹、透明,银装素裹的大地,仿佛就象童话世界一般,使孩子们想象在雪地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等活动,尽快地进入歌曲描写的意境中,感受孩子们在冰天雪地中不畏严寒、快乐嬉戏的场景,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直观感受,更快的理解音乐,记忆歌词,感受情景。
二、具体生动、画龙点睛
互联网上丰富多样的多媒体信息,可以增强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不仅利于更多更好的获取和保持知识,而且能够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化抽象为具体。
在讲授反复跳跃记号时,以前都是指着乐谱反复讲授,教学效果不明显,在此课教学中,我用Autorware软件制作了一个简单又实用的课件,一个小兔子从乐谱的开始部份开始跑,刚走完小房子1时,又赶快返回来重新走,当走到小房子1时,小兔子就自动跳过去走小房子2到结束。学生在观看时,兴趣很浓烈,理解、记忆深刻,在歌曲教学时,学生全部能够正确运用反复跳跃记号了,仅仅用了不到一分钟,就解决了难点。效果非常明显。
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更是能增强直观性,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例如,为更好的表现音乐的速度概念,可以用二胡独奏《赛马》的乐曲,剪辑网上跑马一个场景,给学生展现群马飞奔、你追我赶、人声鼎沸的欢腾情景,把他们带入紧张、热烈、扣人心弦的气氛中,感受速度的快、短、急。
还可以剪辑另一个场景:金色的太阳使翠绿的草地沐浴着灿烂霞光,雪白的羊群象珍珠一样撒在大草原上在优美的小提琴独奏曲《牧歌》的衬托下,同学们异口同声的朗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感受乐曲的轻柔、缓慢,感受歌、画、情在这里完美的融合一体。
多媒体真正起到了强化认知、增强感受、画龙点睛的作用。动静结合,视听相辅,综合的美感,有声有色的教学使学生们牢固的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和特点。多媒体在这里对音乐的演绎自然贴切的恰到好处,而且在整个教学中完全让学生从看中想、想中悟、悟中学,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
三、优化教学、开阔视野
加强欣赏,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感受不同的风格,感受音乐的强大表现力,激发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约占每学期总时数的25%,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它涉及到器乐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在乐器欣赏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吹打乐等5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
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那就是播放教学录像带和网上有关影象。通过观看,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如在欣赏《红灯记》中一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唱腔过程中,我紧随画面介绍了京剧人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并一一展示他们的装束和特点,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什么是青衣、花旦及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等。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教学录像带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是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最有效的方法。
又如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音乐教学中,欣赏之前,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民乐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第一段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夕阳映江、晚风轻拂的初暮景色。聆听的是紧密衔接、优美抒情的旋律,将学生带入美好遐想的意境中,形象地描绘出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展现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学生在欣赏第二段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月亮缓缓上升的动感画面,生动画面,再次使学生感受到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独特的自然景象,沉浸在美的遐想之中,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
四、准确地表现体裁、音色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象《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电教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和制作的多媒体软件,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给学生很好的学习教材。
再例如:《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此前,学生很少接触过分声部歌曲,为了让学生在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高、节奏准确,可以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并且用“音频解霸”分别录制两个声部的伴奏。学唱时,轮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将歌曲中的渐强、渐弱等速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唱歌曲。最后,在合唱时,还可以配上动画MTV,指导学生看着画面,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从中感受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心。
五、激活思维,敢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教媒体充实了音乐教学的手段,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创设优化了的情境,让学生融于情境中,主动进行思考、探索,以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丰富学生的表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欣赏《快乐的罗嗦》时,先用多媒体展现彝族人民热烈欢腾的舞蹈场面,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出示主题,随后要求学生将音乐进行加工,使之适合彝族热闹的舞蹈场面。结果学生不仅改变了速度、力度、旋律,有的加上了衬词“呵——嘿嘿”等,有的加上了类似竹筒的打击乐声,还有的加上了“噼噼啪啪”的脚步声。让学生尽情发挥其创造力后,教师播放了整个音乐,并通过与刚才学生自己的作品比较,讨论得出好的方面及不足之处,并再次鼓励学生二度创作。这样学生在整个欣赏过程中,不只是一个欣赏者,同时又是一个创造者,其创造能力必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六、丰富情感,情景交融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文化艺术修养。例如:名曲《二泉映月》意境凄凉,音乐起伏,旋律抑扬顿挫而委婉深沉,仿佛是作者日夜在泉边追忆往事,倾诉他辛酸痛苦的一生和内心的悲愤,欣赏此曲如果只让学生干巴巴的听录音,听老师述说,学生很难理解其蕴涵的深意。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夜静月高、水中小亭、湖水清澈、一人手持二胡静坐湖边等画面,然后放录音用语言文字把这首曲子的意境描绘出来,又将阿炳的刚强性格与坎坷一生做简短介绍。曲子适时播放出来,那如泣如诉的乐曲,洗涤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学生在欣赏曲子的过程中理解了语言文字,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感悟了曲子,脸上似乎写上了一点忧郁、不平、深沉和无可奈何。正如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感慨的那样:“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学生的情感在整合的情境下,在对语言文字及曲子的理解和想象中得到了培养、丰富和升华!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表演能力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音乐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七、运用多媒体,整合音乐教学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建设迅速发展,不但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教学也为音乐教学开辟了更广阔的途径,网络的特点是资源的广泛性和共享性。这种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如;《过新年》中,有中国的《小拜年》、《龙咚锵》,还有外国的《平安夜》和《新年快乐》,让学生感受到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圣诞节”是近几年才流传到中国的,一些风俗许多人还不太了解,“圣诞老人”是谁?圣诞树是什么?圣诞老人的红鞋子又是干什么的?通过网络资源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很多孩子们好奇的问题。我从网络上下载了南北过年风俗的各种视听资料,以及北方的民间艺术作品。同时也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他们上网收集南北方不同的过年风俗,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再比如欣赏贵州童谣《转圆圈》,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对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的情况了解甚少,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如果进行网络查询,制成有关需要的多媒体素材:云南地理位置、少数民族种类、服装、习俗等有关知识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了解这些风土人情,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11.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篇十一
关键词:流行音乐资源;小学音乐;应用
“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这一现今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矛盾在小学高年段音乐课堂中一再上演。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矛盾,让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上音乐课呢?以下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流行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流行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利于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例如,内地歌手高枫的《大中国》采取了北方秧歌音调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素材,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广泛流行开来,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七八岁的儿童,都能唱上几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课堂上闭口不唱流行歌曲,其实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2.可以弥补教材内容滞后性和时效性不足的特点
打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书上的确有我们已经认为是流行音乐的歌曲,如,台湾校园民谣《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国内优秀的创作歌曲《同一首歌》《大中国》等,这些歌曲内容健康明朗,歌词清新活泼,旋律优美动听,的确是优秀的流行音乐代表作,但回顾这几首流行歌曲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好像都已经是20世纪流行的音乐了,而学生渴望的流行音乐是时下社会上最流行的音乐。
二、流行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1.品味流行音乐旋律,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小学高段学生喜欢听的课外流行歌曲大多旋律优美、节奏多变、篇幅短小、风格新颖,很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能非常自然地带给他们音乐审美的体验。比如林俊杰的《江南》,十分形象地刻画出了江南水乡美丽的人文景观,令人心生向往。这些歌曲都能成功地把他们的对流行歌曲的注意力从那些描写情爱的歌词转移到了对音乐旋律的欣赏上。
2.挑选流行音乐内容,渗透情感道德教育
(1)亲情、友情和对人类的博爱。如,韩红的《天亮了》——表述了父母在灾难中为了给予孩子第二次生命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2)愛祖国、爱家乡。如,孙楠的《红旗飘飘》——高亢嘹亮,发自内心地对祖国、对五星红旗的热爱。
(3)磨砺意志、实现理想。如,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教会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事物。
3.链接流行传统音乐,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面对民族、古典和流行音乐,我们要敢于创新,不拘泥于守旧,想方设法把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如,《牧歌》是一首内蒙古民歌,采用无伴奏合唱的形式展示了内蒙古草原辽阔美丽、牛羊成群的壮美景象。但是由于这首乐曲是纯人声演唱,没有伴奏,且曲调悠长,学生会觉得气氛比较沉闷。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我在中间穿插了同样具有内蒙风格的流行歌曲——腾格尔的《天堂》。那充满磁性的声音,极具现代感的伴奏效果,那跌宕起伏的蒙古音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听觉。
总之,对音乐美的鉴赏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各种音乐活动中不断培养发展而生成的,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2.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篇十二
一、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1. 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较差,这就造成了小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暂,因此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将音乐游戏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就可以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课堂内容也就会更加生动及形象的展示出来,因此小学生在面对趣味性比较浓厚的游戏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参与乐趣,学生的积极性也就能够得到充分调动,这不仅使得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兴趣逐渐潜移默化的养成,更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及思考能力,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不仅能够深化教学内容,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程度
处于对知识进行探索及启蒙时期的小学生,在对音乐学科进行学习时方向性不够明确,不仅难以达到对音乐文化的正确认识,更难以完成对音乐情境的感官接受,因此在音乐学习中明显比较吃力,使得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记忆只停留在表面上,难以完成更深层次的学习及理解,这对于音乐学科的后续学习内容的推进是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的。而通过将音乐游戏应用于教学实际中,就可以将上述问题进行改善及优化。
一方面,音乐游戏是被小学生广泛接受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学生不仅能够集中注意力,更可以在此工程中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互动环节,使音乐知识点能够生动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另一方面,音乐游戏的内容设置并没有界限限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随意设置游戏类型,竞技比赛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游戏环节,通过比赛可以使学生在完成目标计划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并进行赢得比赛的方案研究,而音乐知识点就可以在这一思考过程中在学生的脑海中得到放映及重现,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的得到提高。音乐游戏不仅仅是浅显的游戏类型,它是对音乐知识框架的延伸,不仅能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将内容展现给学生,又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知识点有着较为直接的引导作用。
二、音乐游戏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
1. 以情景再现为主的音乐游戏
由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因此音乐游戏的设置需要以学生实际为基础,游戏难以程度不能过浅及过深,需要在学生的理解、接受范围之内,因此教学内容需要以现实情境的教学材料为基础,这种题材可以实现对场景的再次还原为游戏方式,是学生能够更加主观的了解到音乐学习内涵,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学习积极性。
而情景再现的音乐游戏,首先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及分析,而后组织学生对所表现的情景进行再次的课堂的还原,不仅还原场景,情节曲折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还可以为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以突出人物特色为基础进行适合自身特点的角色扮演,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使原本课本的学习内容丰富的表现出来,扮演的学生不仅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观看的同学更可以被比较新颖的音乐知识展现形式所吸引,提高了注意力及兴趣,便于学生更好的参与到音乐游戏中。
以情景再现的音乐游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不再抵触对知识点的学习及运用,理解能力有所提高,而学生也会对音乐课堂充满好奇心,并期待上课,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一方法不仅能够对音乐课堂有效,对于其他学科同样如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游戏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学习效率,使得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习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花猫和小老鼠》时,首先要让学生们理解小花猫和小老鼠的形象特点,可以让学生根据内容来表演,有学生扮演小老鼠,也有学生扮演成小花猫,让学生边唱边表演。这种情境表演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同时也充分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蕴。再如教师开始教学小学生认识音符时,也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将抽象的音符变为生动的游戏教学。让小学生扮演成可爱的小青蛙,把1,2,3,4,5五个音符当成5个台阶,小青蛙跳上第“1”个台阶时,教学生唱“1”,跳上第“2”个台阶时,教学生唱“2”,反复进行练唱,这样小学生就能很快识别这5个音符了。
2. 以音准练习为游戏方式
音准的练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是学习音阶等方面理论知识的基础。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有限,音准这方面的知识又偏重于理论性,所以,要克服这方面的教学困难,就需要引入以练习音准为出发点的音乐游戏来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把音准方面的知识进行比拟,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来解释这些理论知识,可以有效地让学生理解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因此,应用音准练习的游戏方式可以实现解决音乐教学难点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了铺垫。例如教师用小猫爬楼梯当成音阶,小袋鼠蹦跳当成小跳音程等,通过形象的比喻讲解概念的内涵,让学生通过熟悉的事物理解抽象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理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通过主题作用激发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音乐游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来学习音乐知识。例如,在《两只懒乌鸦》这首歌曲中,按照课程要求应让学生用诙谐、幽默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在这首歌曲中也应当做好四分休止符的正确演唱。指导学生学习歌词中的意思,要养成勤劳的好习惯,不能成为一个懒惰的孩子。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明日歌》和《两只懒乌鸦》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舞台剧的表演。表演行为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学习了音乐知识,锻炼了表演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运用音乐游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趣味性的游戏,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从而加深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最终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所以,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探索适合于小学音乐课堂的音乐游戏教学方法,发挥它积极的作用,来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另外,游戏和音乐知识要统一。音乐教师要明白,音乐游戏是音乐教学的一种手段,要灵活地掌握并运用它。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学也被逐渐重视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为教学目标,优化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使得小学音乐教学更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游戏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音乐游戏,课堂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丹.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研究,2016,(42).
【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推荐阅读:
初中音乐教学有效引入流行音乐遮谈07-23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文10-08
浅谈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07-21
音乐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选择和作用08-12
浅谈音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运用08-23
浅谈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10-19
谈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6-19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