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策略研究

2024-10-04

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策略研究(9篇)

1.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策略研究 篇一

关于提升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思考—wuji201306

关于提升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思考

一、当前铁路面临的形势

1.中国铁路改革迫切需求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责任非常重大。近年来,由于铁路资产负债率持续增加,折旧、人工、资源等成本支出也持续大幅上涨,加上去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铁路运输需求下滑,对铁路运输经营造成很大压力,经营形势非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铁道部不能再大包大揽,只有铁路局走到市场第一线,充分发挥铁路局开发市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增强铁路抗经营风险的能力,提高铁路经济效益。实行铁路体制改革,发挥铁路市场主体作用,是铁路应对当前严峻经营形势的迫切需要。

2.铁路实行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

2013年3月全国“两会”正式出台铁路改革方案。根据国外铁路改革的成功案例来看,虽然美国、日本、德国采取的客、货和路网经营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点都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反观我国几十年来政企不分,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本解决,并有积重难返之势。并且根据众多学者研究显示,进行大部制,让铁路回归市场属性是改革的唯一出路。因此,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实际进行铁路改革是必然之选。

二、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意义

铁路多元化经营战略基本内涵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铁路优势,做优做强客货运输这一核心业务,统筹使用各类生产要素,延伸铁路客货运输服务链条,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经营项目,全方位拓展铁路市场,在确保社会效益和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铁路自身经济效益。这既是铁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铁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必须大力推进多元化经营,统筹运用运力、设备、设施、土地、人力、技术、资金、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依托运输优势,延伸铁路客货服务链条,拓宽经营领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解决好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

铁路企业通过发展多元化经营,可以盘活路内闲置资产,加大对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力度,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铁路多元化经营作为铁路经营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逐步被认识,其经营发展不仅巩固了整个铁路行业的经营基础,而且也为发展国民经济、推进社会文化进步和丰富百姓生活做出了贡献。铁路运输所处内部经营现状和外部环境决定了发展铁路多元化经营的必要性,而发展铁路多元经营就必须寻求与铁路运输战略相协调的多元化经营发展规划道路。只有加强和改进经营工作,切实提高经营效益,把铁路收入的“蛋糕”做大,我们才会有更充裕的分配资金,才能不断改善职工生活水平,实现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保持职工队伍稳定。

三、我局多元化经营现状

1.基本情况

2004年以来,全路掀起了大面积的撤站段、撤分局的铁路改革。在此背景下,作为铁路企业的一分子——多元经营企业,在这些改革中亦不例外。当时路局所属的基层多元经营企业大多属于“小、散、弱”类型,市场竞争力仍然很弱。多

— 1/3 —

元经营企业对运输主业的依附性过强,主辅界限还不够清晰,资产监管还不到位,影响了多元经营的健康发展,与现代化生产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铁路多元经营企业的重组撤并迫在眉睫。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成都铁路局对多元集团企业格局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了整合优势资源,撤销了部分下属法人企业,实现资产的重组和优化配置。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资源整合重组,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内耗,为一些困难企业注入了活力,现有15家直属企业去年总产值超过了300亿元,为路局生产经营业绩作出了较大贡献。

2.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局非运输业多元化经营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形成运输业和非运输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机制,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制约了经营发展空间。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目前仍然存在个别经营困难的亏损企业,二是部分涉及路外竞争的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经营灵活性有待加强,三是部分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灵活性差,激励机制受体制影响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四是一些企业管理机构设置不符合市场化原则,办事效率低。

四、促进多元化经营做大做强的思考

1.强化市场主体,提高企业经营灵活性

今年是铁路体制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路局“十年三步走”战略第二阶段起步之年,攻坚之年。当前的任务是,全面确立铁路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铁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铁路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运输组织指挥更加高效,经营管理更加规范,为铁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充分发挥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作为铁路有机组成部分的非运输业,虽然本身很大部分业务是面向市场的,但同样需要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地位。积极探索铁路走向市场的有效道路,让多元化经营按市场化规律办事,进一步减少行政干预,让各实体单位放开手脚,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以市场规律为准则,以效率最优为原则,务实避虚,精兵简政,因事设岗。多元化经营的铁路系统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用人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路内专业人员可按规定的报批、聘任程序由企业自行聘任;对企业需要的少量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可对外招聘,并允许采用灵活的激励机制留住关键人才。为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经营业务的需要,合理确定人员管理制度。随着铁路的发展、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路局非运输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经营自主权的扩大,经济效益有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围绕铁路改革,做大多元经营业务量

要在现有多元化经营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市场规模必须从两方面进行突破。一方面是巩固扩大既有业务市场份额,提高经营业绩。既有业务企业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自主经营,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如房地产、旅游、宾馆等,该类企业对主业的依附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因此扩大市场很大程度上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二是依附主业优势,依靠主业业务的企业。主要包括各类运输延伸服务业、施工业、广告业业等。该类企业基本是利用主业垄断经营地位或由主业提供保护性市场进行经营,市场竞争能力弱。这类企业做大做强主要依靠主业支持,但更需要企业自身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拓展路外市场,增强市场生存能力。

另一方面,是紧紧围绕当前铁路体制改革,充分挖掘新的市场机会和曾经忽

略的需求市场。比如,在货运组织改革中,争取基于铁路运输的多式联运,延伸到门到门的服务。集装箱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等货物线下运输服务比线上运输利润更具优势,这样的延伸服务收入和盈利能力将大幅度提升。

3.坚持开拓创新,做强多元经营竞争力

以我局为例,多元经营企业展开过多轮重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不少多元企业在优化重组中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获得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但我们也看到,仍有部分企业大而不强,盈利能力较差甚至出现亏损。因此,在铁路走向市场直接面对竞争的大环境下,亟待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面对现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必须坚持管理创新。用激励、放权等手段,最大成都地调动经营者积极性,使企业获得自我造血机能,提升竞争能力。改变以收人为中心的考核体制,把利润指标与管理者大额风险抵押制紧密挂钩。为使企业适应市场竞争,必须注重自身的经营战略和战略管理能力。在管理结构中对经理人员的配置,应该精简、合理和尽量减少层级。通过必要的管理教育和激励措施,使企业的管理创新具备人力资源和管理素质上的保证。同时还要从依法合规经营等重要事项上加以监督,以降低风险,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

4.开展系统研究,做好多元经营产业链

近年来关于铁路多元化经营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多数研究成果所揭示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当前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缺乏系统性。一方面一些领域存在一些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部分业务重叠,内部争夺资源等现象,另一方面,某些领域却存在业务空缺,没有充分发挥铁路资源优势和效益。当然这与铁路多经最初成立的历史条件和原因密不可分,最近几年虽然通过一系列重组整合,问题有所改善。但在如今新的铁路系统性改革的历史条件下,铁路将走在市场最前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如何充分挖掘铁路主业之外的非运输业市场价值提高整体盈利能力成了一项新的课题。因此,多元化经营将承担更加重要的历史角色。

开展系统性研究,充分利用铁路主体优势,理顺管理体制,将多元化经营融合入路局整体战略。科学系统地研究自铁路设计、建设、营运、养护、报废全生命周期中,具备开发潜力的领域或市场,构建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现代旅游、信息服务、工程建设以及加工制造等多元化经营产业链。从全产业链的视角,对铁路非运输业多元化经营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促进铁路多元化经营现有各系统之间业务合作,发掘新的市场空间,从而达到与铁路运输主业经营业务的密切配套。这样将有利于多元化经营发挥出更大的优势,更有利于非运输业做大做强。

五、小结

长期以来,非运输业一直作为运输业的附属和补充,在经营战略上没有从全局、从长远进行统筹规划,运输业与非运输业分割管理,资源分散,无法实现功能叠加、优势互补,协同效应不足,整体合力不强。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影响了铁路市场份额和效益增长。就我局而言,加快落实路局市场主体地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资产和资源配置,增强企业内部发展动力,大力推进亏损企业扭亏转盈,全面提升多元化经营效益。加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观念,避免企业之间无序竞争,使铁路多元化经营潜力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方能促使非运输业多元化经营做大做强,更好更快地满足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策略研究 篇二

1.1 多元化经营分类

第一, 同心多元化经营战略, 也称集中多元化经营战略。指企业利用原有的生产技术条件, 制造与原产品用途不同的新产品。如汽车制造厂生产汽车, 同时也生产拖拉机、柴油机等。同心多元化经营的特点是, 原产品与新产品的基本用途不同, 但它们之间有较强的技术关联性。第二, 水平多元化经营战略, 也称为横向多元化经营战略。指企业生产新产品销售给原市场的顾客, 以满足他们新的需求。如某食品机器公司, 原生产食品机器卖给食品加工厂, 后生产收割机卖给农民, 以后再生产农用化学品, 仍然卖给农民。水平多元化经营的特点, 是原产品与新产品的基本用途不同, 但它们之间有密切的销售关联性。第三, 垂直多元化经营战略, 也称为纵向多元化经营战略。垂直多元化经营的特点, 是原产品与新产品的基本用途不同, 但它们之间有密切的产品加工阶段关联性或生产与流通关联性。一般而言, 后向一体化多角经营可保证原材料、零配件供应, 风险较小;前向一体化多角经营往往在新的市场遇到激烈竞争, 但原料或商品货源有保障。第四, 整体多元化经营战略, 也称混合式多元化经营战略指企业向与原产品、技术、市场无关的经营范围扩展。如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电讯, 后扩展经营旅馆业。整体多元化经营需要充足的资金和其他资源, 故为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所采用。

1.2 多元化经营的特点

首先, 多元化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方式和成长模式;其次, 多元化是企业能力与市场机会的一种组合。并且多元化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含义, 前者指一种企业经营业务分布于多个产业的状态, 强调的是一种经营方式;后者指一种进入新的产业的行为, 即成长行为。所以, 公司多元化战略是公司在现有经营状态下增加市场或行业差异性的产品或产业的一种经营战略和成长方式。多元化经营属于公司层的战略, 是公司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1.3 多元化经营的意义

①分散风险, 提高经营安全性。商业循环的起伏、市场行情的变化、竞争局势的演变, 都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例如, 生产耐用消费品的企业兼营收益较稳定的食品加工业, 以分散风险、增强适应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②有利于企业向前景好的新兴行业转移。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 陆续产生了一些高技术新兴产业。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 在原基础上向新兴产业扩展, 一方面可减轻原市场的竞争压力, 另一方面可逐步从增长较慢、收益率低的行业向收益率高的行业转移。③有利于促进企业原业务的发展。不少行业有互相促进的作用。通过多元化经营, 扩展服务项目, 往往可以达到促进原业务发展的作用。

2 铁路系统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2.1 铁路系统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的优势

铁路系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 其收入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 利润有限, 因此, 铁路系统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模式, 是其发展的最优选择。可以看到, 对目前已经走多元化经营道路的铁路系统来说, 批发业、零售业的营业收入已经占到了全铁路局销售额的85%以上, 大大地增加了铁路系统的赢利能力。另外, 铁路行业有淡季和旺季的现象, 如果发展多元经营模式, 则可充分的利用资源, 不会造成淡季时的资源浪费, 分散了风险。

2.2 铁路系统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劣势

所有的经营模式都有优势和劣势的两面性, 铁路系统在运用多元经营模式时, 同样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多行业的经营, 由于企业内部没有相应的投资经验, 经营能力可能不佳。另外, 会使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管理与运营, 如果经营不善, 有可能拖累整个企业。

3 铁路系统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建立

3.1 坚定发展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思想, 确立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地位

从以上对铁路系统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的优劣势比较中, 我们可以坚定的选择铁路系统应该实行多元化经营模式。多元化经营模式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增加企业的赢利, 所以铁路系统坚定发展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思想, 确立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地位。只有企业确定了战略地位, 这样在经营管理中才能制定相应的工作内容, 才能将多元化经营落到实处。

3.2 理顺现有管理体制, 还原铁路多元化经营中真正的企业地位

多元化经营并不是越杂越好, 还是应该围绕铁路系统这个主业, 确定铁路系统这个主体铁路地位。我们在选择多元化经营范围的时候, 要充分利用主体优势, 选择适合铁路系统发展的行业。并且应理顺现有的管理体制, 将多元化经营管理融合入企业整体的管理中, 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多元化经营模式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

3.3 重组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铁路多元化经营的做大做强

多元化经营模式下有很多种产业, 则必须要重整产业结构。铁路系统应面向国内外市场, 拓展经营领域, 大力兴办实业。各铁路企业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 以运输代理、仓储、商贸、旅游、广告、饮食、集装箱运输、房地产、采矿、建材和外经、外贸、外运等铁路的优势产业的重点, 积极兴办实业, 努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逐步形成产业结构合理、经济效益显著的铁路多种经营体系。另外, 要发挥运输优势, 促进实业发展。铁路运输企业在保证国家指令性任务和重点物资运输的前提下, 对开展多种经营业务所需的运力, 要积极支持, 给予安排。

3.4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提高铁路多元化经营适应市场的能力

对多元化经营的铁路系统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界定其产权, 明确投资主体的出资者权益、多经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新办多元化经营的铁路系统应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组建, 已有多元化经营的铁路系统也要逐步按现代企业制度改组。铁路企业及其投资创立的独立核算的多元化经营主体都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二者都应独立核算, 如实反映经营状况, 不得互相转移收入, 挤列成本。这样可以提高多元化经营主体适应市场的能力。

3.5 变革人员管理制度, 构建铁路多元化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格局

多元化经营的铁路系统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用人制度。对分流人员应择优聘用;对符合条件的路内专业人员可按规定的报批、聘任程序由企业自行聘任;对企业需要的少量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 可对外招聘, 经上级部门批准后予以录用。为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经营业务的需要, 合理确定人员管理制度。

3.6 积极借鉴吸收先进经验, 完成铁路多元化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企业必须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制度, 加强成本管理, 不准乱支乱列, 不准以任何名义隐匿, 转移收入和利润, 一切财务活动必须纳入决算。建立对外投资、大额度资金使用、重要经营活动的决策、审批制度。

参考文献

3.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策略研究 篇三

铁道运输系统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是铁道部对国务院作出的承诺,这项改革对铁路运输企业(包括现有的铁路局和控股的合资铁路公司)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根据铁道部已经明确的改革思路,铁路运输企业将实行“多元化经营、一体化管理、全口径核算”,按照这一思路,铁路运输企业必须重新谋划、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的各项制度,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铁路实施多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必然要求。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中心,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和考核,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有效控制的科学管理方法。运输收入预算是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企业效益预算目标的重要基础。在当前形势下,铁路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加强铁路运输收入预算管理和控制,对于保障铁路建设资金需要、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总体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多元化经营环境下,传统的运输收入预算管理范围、模式都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需要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

1. 推行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1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必然选择。

铁路运输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取得收入,按照“收入来自市场”原则,虽然运输收入具有受市场影响的不确定性,但是合理确定运量预算、由此推出收入预算,进而倒逼成本预算,是一个现代运输企业必须进行的决策过程。否则企业则无法真正实现经营目标。

1.2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

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如果没有运输收入预算则全面预算根本无从谈起,虽然铁路实行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但收入管理仍然是铁路运输企业的重要任务,并不是由其他中介机构来对收入进行分配,从铁路现行的清算办法看,客运按担当清算,货运按管直清算,这两个清算的资金来源就是铁路运输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的收入,而多元化经营后,将还有一部分从市场上取得的收入直接进入铁路运输企业的收入中,这就是非运输企业经营收入。这种多元化的收入构成,如果没有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的约束,必须影响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决策。

1.3是实现铁路运输企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

铁路运输企业如果要想在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和取得发展,“以收定支、以收定效(益)”,是决策层必须采取的原则之一,而运用这一原则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实施全面运输收入预算的管理之上。通过实施预算控制,合理调配运力,以收入预算原则指导运输生产,使有限的运力发挥出更大的增运增收的效果。

2. 现行运输收入预算与铁路多元化经营存在的不相适应的问题

铁道部《关于推进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意见》(铁办〔2011〕48号)规定,将铁路运输企业管理模式从以前的“多元经营与运输主业长期共存、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调整为“一体管理、分类指导、协调发展、规范核算”,同时也明确了在财务管理上实行“多元化经营、一体化管理、全口径算账、分主体核算”的创新思路,这实际上不仅是对财务管理提出的要求,也是对运输收入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原来的运输收入预算管理从思想上、体制上、制度上均与这一新的要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面临着多方面的不适应。

2.1传统的收入预算管理思想制约着新的思路的落实。

实行收支两条线,是铁路运输企业长期以来的做法,其历史可上溯到改革开放以前甚至更长,而非运输企业与运输企业的分割管理也是由来以久,从非运输企业成立就是如此。如此久远的体制渊源,造成人们在思想上已经习惯了运输收入预算很难与一个铁路运输企业的全面预算结合在一起,更不敢想像把非运输企业收入预算与运输企业的收入预算一起编制和下达。

2.2现行体制也阻碍着多元化经营下,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新思路的落实。

从铁路全行业来看,多元化经营一只是以非运输企业自行管理为主,从未有过将非运输企业收入预算纳入运输企业管理范畴的政策依据。从铁路运输企业层面,全面预算的管理将收入预算分别划分为运输清算收入预算、运输收入(进款口径)预算、其他运输业务收入预算和非运输企业运输收入预算,而这些在新思路下影响整个运输企业效益的收入指标的管理又分属于财务、收入和多元集团公司等多个部门和单位,这些部门和单位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管理着权限的收入预算的编制、下达和分析、考核。

2.3制度缺失,是推行多元化经营环境下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的现时困难。

虽然在铁道部层面已经确立了多元化经营、一体化管理的新思路,但是在制度层面,一些旧有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废止和更新,铁路运输企业在推行新思路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这些制度的影响,有些制度带有较强的政策刚性,铁路运输企业时刻担心会触碰到相应的红线,影响企业经营考核。从企业本身层面,虽然实行新思路决心很大,但完善操作层面的制度,也需要一个过程。例如:分散在不同部门管理着不同运输收入预算的人员如何整合?非运输企业运输收入如何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等都需要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

3. 多元化经营环境下,实行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需要解决的几个具体问题

3.1合理确定多元化经营环境下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这是推行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问题。多元化经营环境下,实施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归根结底是要明确运输收入的的概念。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一切围绕着铁路运输产品所取得的收入都应该归属于运输收入范畴。铁路运输企业的产品按照传统的解释就是人和货物的位移,用通用的指标衡量就是人公司和吨公里,统称为周转量。铁路运输基本定价原则也是按照这一指标原则确定的,即人公里票价和吨公里运价,在多元化经营条件下,运输收入增加了一个物流服务收入和运输代理收入,这也是非运输企业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必须要纳入到运输收入预算管理范围的重要内容。

3.2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这是推行运输收入全面预算管理的可靠保证。在体制改革方面,要站在运输企业取得经营收入这个“大收入”的角度,重点解决部门分割和条块分割的问题,要把运输清算收入和运输进款收入有机结合,对运输企业财务部门和收入部门职能进行合理统筹,对非运输企业运输收入实施跨地区、跨企业的政策引导,以实现真正的全程物流服务的经营模式,使铁路运输企业,能真正以一个大物流企业的姿态参与运输市场的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

3.3强化运输市场调查。这是提高运输收入预算编制质量和重要途径。铁路运输企业对当前客货运输市场竞争加剧要有充分的认识,在高速公路、管道运输、水路运输和空运发展越来越迅猛的形势下,实行多元货经营,给铁路带来了一定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如果做不好市场调查,也编制不出适合实际的预算方案。调查要以全面、深入和最大限度减少不可知因素为目标,采取深入实际、现场调研的方法。在经营方式上,要充分发挥多元化经营优势,变坐商为行商,定期、不定期地对市场开展调查研究,对客货运的重点市场进行动态跟踪,对客货市场进行细分、研究,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重点掌握预算期内直接关系到铁路运量走势的各项经济运行指标及相关产业政策,旅客货物流量、流向波动趋势,以及新线开通、增减开行客车对本区域收入的影响等。此外,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在铁路运输企业与客户间逐步建立起方便快捷的信息网络通道,以低成本、高效率,及时准确地掌握和捕捉运输市场的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1] 铁道部《关于推进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意见》(铁办[2011]48号).

[2] 杨毅《基于多元化经营环境下建立铁路运输企业一体化财务管理体系的探讨》(《铁道财会》2012第2期).

[3] 王明轩《铁路运输企业收入管理》2009(4):197-223铁路运输企业收入预算.

4.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策略研究 篇四

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除了完成日常的客货运输任务以外,还担负着落实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职责。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能和运量之间的矛盾仍然日益突出。2001年全国铁路日均请求装车数为136653辆,实际日均装车数为83693辆,满足率仅为61%。传统的铁路运输调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调度管理水平,实现铁路运输调度信息资源共享是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充分挖掘现有运输潜力,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铁路调度集中系统的特点

调度集中系统(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 System,CTC)是综合了通信、信号、运输组织、现代控制、计算机、网络等多学科技术,实现调度中心(调度员)对某一区段内的信号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对列车运行直接指挥和管理的技术装备。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是采用智能化分散自律设计原则,以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控制为中心,兼顾列车与调车作业的高度自动化的调度指挥系统。它具有高安全、高可靠、智能化的特点。与传统的调度方法不同,它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通讯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调度计划和调度命令的下达,由车站自律机按照调度计划进行自律执行,并由相应的外围设备采集铁路沿线的各种实时信息再传送到调度集中的中央服务器,实现列车跟踪、监督报警,运行图自动绘制等功能,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性,能够自动生成调度计划并依据计划自动选择适当的进路,控制相应的联锁设备动作。

调度集中是现代铁路的新型运输组织形式,是对传统作业方式的一种改进,虽然它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调度人员的劳动强度,为车务系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平台,同时为全路信息资源共享及进行更大范围的调度集中提供了可能。

传统调度集中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了调度集中系统的研究工作,但在当时的铁路技术装备条件下,系统的研究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因而存在较多的问题。

(1)智能化程度不高。系统过度依赖调度员的人工干预,不仅没有减轻调度员的劳动强度,还额外增加了工作负担,导致基层站段应用的积极性不高。

(2)没有解决好列车与调车冲突的问题。传统的调度集中只负责列车的调度,而更加复杂多变的调车作业仍需要人工完成。为防止对列车安全运行造成影响,系统采取了交放权过程的控制办法,即要求车站在进行调车作业时脱离调度集中系统的控制,调车作业完成后再将控制权交还给调度集中系统。频繁而复杂的交放权过程不仅降低了车站的作业效率,同时还严重影响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因而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3)系统的可靠性不高。传统的调度集中系统大多没有热冗余设备,设备故障后只能采取停机重启等措施进行恢复,对铁路的正常作业造成严重干扰。

(4)无线通讯手段不能满足调度集中的要求。调度集中需要调度员与机车司机进行直接沟通,但以往的无线列调在信号质量和可靠性方面都达不到调度集中的要求。

(5)易发生车次丢失现象。车次号是调度集中的基础数据,传统的调度集中系统没有解决列车车次号的识别、校核及跟踪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导致丢号、错号现象的发生,影响了系统的正常使用。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现状

随着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加快,铁道部对调度集中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发展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是铁路信息化建设、实现铁路电务技术装备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铁路具有路网分布范围广、客货运混跑、行车密度大、作业复杂等特点。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必须能够适应我国铁路的这些运营特点。

(1)在实现列车进路集中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调车进路的集中控制,适应我国铁路客货混跑、不能完全取消调车作业的运输特点。

(2)采用“分布自律”技术,使调度集中系统的列车和调车进路自动、可靠隔离,解决频繁放权的弊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根据列车到发早晚点、加开、停运等变化情况,自动调整运行图,自动排列进路,实现智能化控制。

(4)采用冗余技术,具备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实现系统的高可靠性。

(5)在调度集中区段,要合理调整既有行车调度指挥模式和管理范围,实现列车运行集中控制和减员增效。

2003年8月,由5家单位集中研究,确定了我国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的第一个技术性指导文件——《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技术条件(暂行)》。该文件的颁布,确定了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模式,进一步规范了调度集中系统的研制开发,明确了我国调度集中系统的发展方向。

文件颁布以后,各研制单位都积极开展工作,加快了实施步伐,在原有传统调度集中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新的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改进。2004年1月,由卡斯科公司研制的新一代智能化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在西宁进行了审查。

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的发展策略

4.1 自主研制与引进相结合

国外调度集中系统的发展起步较早,已经历了几代产品的研制,有许多成功的系统在各国铁路中广泛应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铁路,大多都采用了调度集中这一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因此,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以加快我国调度集中系统的发展步伐。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我国铁路运输的客货混跑、调车作业分布范围广、车站作业种类多、站场布置复杂等特点,使我国的铁路运输组织比国外要复杂得多,因而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技术。要借鉴引进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成功经验,采用国外技术与国内应用软件进行捆绑的做法,在系统硬件和操作系统方面向国外学习,但在应用软件的开发上以国内单位为主,最终目的应是发展我国自己的调度集中系统,逐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调度集中系统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和国防安全的根本要求。

4.2 制定更为详细的接口标准

调度集中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与计算机联锁、TMIS(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DMIS(铁路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等众多系统的通讯接口,远期还要实现全路的信息共享。制定详细的接口标准有助于各型调度集中系统实现接口统一,为系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制定统一的接口标准、统一的制式、统一的功能还有利于基层站段的运用和维护,同时为相关系统和设备的研制开发节省资源投入,防止重复开发和重复建设。

4.3 对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

传统的调度集中系统正是由于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才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针对目前仍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如运行图自动调整、列车与调车合理配合等,组织有关的科研和生产单位共同攻关,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从更大范围和更多角度寻找最佳解决答案。对于攻关成果可以采取有偿使用的方法,由有关管理机构和参加攻关单位共享。组织联合攻关,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调度集中系统的整体质量和智能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系统的研制步伐。

4.4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调度集中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众多信息化、数字化设备的可靠支持。就我国目前铁路建设的发展水平,仍然有许多设施不能满足调度集中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加快计算机联锁、DMIS的建设,为调度集中系统的运用创造基本条件是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基本成熟,特别是2001年铁道部对计算机联锁市场整顿以后,我国的微机联锁系统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时期,多种型号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在铁路现场得到了广泛应用。铁道部已经确定将计算机联锁系统作为我国今后新建和改建车站的首选方案,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近年来,铁道部和各铁路局也都加快了对DMIS建设的步伐,DMIS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二期工程的目标也已确定,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铁路运输管理现代化和铁路运输指挥现代化的建设,同时也为调度集中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4.5 制定相应的作业标准和方法

5.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策略研究 篇五

【摘要】古典舞是一种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高校古典舞教学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模式,但是这种口传身授的模式还存在单一性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改革并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古典舞;教学模式;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J7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222-01

如今,高校的古典舞教学主要以“口传身授”为主,即教师先讲解动作的重难点及其连接方式并加以示范;然后学生模仿,教师再去纠正,几经循环最终完成教学过程。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也难以满足社会对舞蹈人才的要求,亟待革新。

一、古典舞的情感化教学模式

情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典舞起源于中国的戏曲,是一种深程度艺术表演,其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都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述。舞者只有准确生动地把握人物情感,才能更好地对古典舞进行传承。比如在《繁漪?药》这个舞蹈剧目中,舞者要能够展现出不同情感态度,从厌恶到仇恨,从仇恨到愤怒的反抗,又从反抗动机引发出恐惧,从而使反抗转化为容忍,这四种情感行为层层递升,特别是最后反抗转变为容忍。只有在表演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人物情感,才能形象地塑造人物。因此,在高校古典舞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情感教学的方式,激发起学生对古典舞的热爱,同时运用讲故事、播放图片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和影视画面再现舞蹈情境,同时利用音乐来渲染情感教学,让学生对古典舞的学习和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参与舞蹈学习活动,在紧张而又愉快的舞蹈教学活动中自主建构有意义的知识体系,体会舞蹈的价值,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古典舞的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对于改善古典舞蹈课堂枯燥的学习氛围,激发大学生的舞蹈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当某个组员对舞蹈技能不能很好地掌握时,其他组员便可以上前指导,强调动作要领,而且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观察动作,指导他人,帮助改正错误的舞蹈动作。比如在讲到气息运动的方法与规律时,教师通过引导性提问“气息的一吸、一呼有几种组合方式”,学生通过试做后找到答案,并在小组内反复练习体会。然后教师示范动作,请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气息的运行规律。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结合示范引导学生找到气息的运行规律。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逐层深入地了解掌握气息,并逐步具备对气息的初步控制能力。再比如在元素性动作的学习中,教师逐一示范,学生分组进行模仿,在学生模仿后每组提出模仿中出现的疑问与困惑,学生集体讨论,总结出部分动作的要领,最后教师再结合动作示范讲解学生遇到的难点。可以说,在以小组为单位的组合练习与展示中,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讨论研究等探究性的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小组内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增进交流。

三、古典舞的自主学习模式

在古典舞蹈教学中,由于很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较大的被动和依赖性,缺乏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建构性,消除学生对古典舞蹈艺术学习的畏难心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用气息引领动作来传情达意、塑造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教师准备的队形、音乐中自选一种,通过自设的情境,重新进行气息及动作顺序的编排与处理,叙述自设情境,展示自己编排的作品,将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达到传情达意、塑造意境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做出的舞蹈动作用视频录下来,让学生自己回看视频,找到其中的问题,建立更加直观的认识,进行分析揣摩。另外,培养创编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讲授完基本理论和舞蹈基本动作技能之后,可以给大学生布置一些古典舞蹈的创编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

四、结语

中国古典舞是舞蹈家综合历史文献与现存的传统舞蹈,经过二者的融合之后再现的所谓古代典范的舞蹈。在舞蹈教育工作者的辛苦探索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古典舞教学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凝聚了千百年来形体动作类艺术教学经验的方法。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舞蹈教育者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向情感性、合作性、自主性的方向发展,更好的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6.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策略研究 篇六

宁夏中卫沙坡头区第四小学党维华

《小学英语多元化评价策略的研究》作为第三届基础教育小学英语课题,从2010年12月立项以来,到2011年11月实现了开题及研究,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课题组以小学英语课新课程研究为背景,立足于中卫市第四小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实际,以第一线教师为实践研究主体,运用多元化评价策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小学英语的评价方式。按课题组规定,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实验任务,现提交我们第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创设条件,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自课题被立项后,学校非常重视组织课题组教师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进行开题报告论证,作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自主抓,要求课题组制订实验方案,吸纳其他年轻教师到课题组,要求现代教学技术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撑,以保证课题研究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力量。学校每学期都派课题组成员出外学习和听课,购买实验所用的学习资料和影像资料,在研究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课题组成员积极热情,或阅读理论书籍,或进行调查研究、或向教师请教、或教研讨论,进行实验设计,积累素材,保证了实验的正常开展。学校做到一学期两检查,一考核,使课题研究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出设想

课题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围绕本课题,以集中统一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理论学习。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我们有幸聆听了其他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崭新理念,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中,大家经过多次的交流和讨论后,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

一、围绕课堂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表现的评价设想,即: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需求另行设计实施符合班级学生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方法。

二、围绕观察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实施评价的设想,以年级组为单位,即:低年级组以实施使用《小学英语评价手册》为主,中高年级则以实施做“档案袋”评价为主,各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做何种类型的档案袋。

三、改进测试形式和考卷格式的设想。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积极行动进行课题实验

在这一年的实验中,课题组成员深深感到要想做好实验,必须做到团结协作。做为课题组成员,分散在不同年级的教研组,只有在教研组里和其他教师进行沟通,才能发现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自开始实施评价研究以来,课题组就如何采用多元化评价在最大限度上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作为研究的主旋律,自实验以来,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由课题组成员牵头,根据教材的特点制定活动的主题,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组活动。集体备课研究如何科学的对学生做出评价:怎样利用课上课下更好的进行教学评价;研讨课、公开课中哪些环节能够体现课题的研究。实验教师每人每学期在组内上好一节课题实验研讨课,每人每学期在校内上好一节课题研究汇报课,再选优秀教师上好一节课题研究观摩课。在本次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力争立足于实际,基于在我校英语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形成适合于我校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措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激发小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每个课题组成员都建立自己的资源库。课题组要求每个成员及时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主要有:有关课题的理论文章、教学课件、成功的教学设计、失败课的教学反思、课堂中对学生的正确的评价、课堂中对学生错误的评价、课后心得、学生、家长、学校提供的一切评价。每个成员的资源都交给资料整理员,由他进行分类整理,为本课题的研究实验做好准备工作。

五、阶段性成果

(一)、课堂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表现的评价方案设计改变以往以教师给予学生评价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开展学生间的互评、组评、班级评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任教各年级段教学的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特色和班级孩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措施,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统计、整

理、备案。

(二)、《小学英语评价手册》实施方案设计,孩子对这本手册很感兴趣,不但是对册子中的练习,对册子的形式也很有兴趣。在这段实施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受益匪浅。

1.符合学生年龄段的知识结构,能巩固所学课文的语言知识。

2.注重分层目标,符合学生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从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和迁移知识。

3.补充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了解西方文化知识。

4.增长学生自我评价与合作评价的意识,掌握评价工具,习得评价能力。

5.部分题型具开放性,强调真实任务,拓宽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6.实践中提醒和督促教师对于教学及时反思

(三)、“档案袋”评价实施方案设计,这一模式使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权利,共同体验这种新型的评价手段和激励方式,促进英语学习的兴趣,展示学生在不同领域的潜能。以往终结性评价再也不能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砝码和学生成长道路的绊脚石。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阶段性质性评价帮助教师及时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智能和情感发展情况,教师也可以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从而使评价更为有效地为教学和学生的成长服务。

(四)、改进终结性测试形式和考卷格式的方案设计,自从低年级的口试进行评价改革后,形式活泼、评价多元的口试卷面上能基本反应孩子的学习掌握情况和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家长、学生对学生学习的情况可以方便的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分析总结反思能力。高年级的试卷虽然没低年级那样活泼,但由于改进了评价的机制,孩子们发到卷子第一个关心的不再是分数,而是老师对他们的分析评价,然后在父母的协助下对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分析,孩子们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内在动力就会激励他们积极向上、争取更大进步。考试不再成为孩子的压力,而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一

个渠道。

六、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年的研究,和实施方案对照,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把握不到位,理论上的内容较多,案例积累较少。在取得的成果中说服力不够强。

2、实验只停留在表层,深入不够,过程性资料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体系。

3、只有教师的研究,学生大面积的参与不够;只有学习好的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学困生和家长的参与不够;只有个别学生参与生活实际,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只能依样画瓢,缺乏主动性。

4、评价研究的资料未能形成,研究的初步成果不能在教学研究中再次运用,以达到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七、下一阶段研究计划

1、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需求另行设计实施符合班级学生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方法。

2、各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做何种类型的档案袋。

3、实践中教师教师应当做好调查,建立评价档案,并积极开展利用这些评价的各种探究活动。

4、整理适合本校学生评价方式,为研究成果推广做准备。

5、重视把前期实践中积累的教学评价方式运用到后续教学实验中去。力争为全校英语教师服务。

6、加强参与研究的教师之间的交流,后续的研究一定要有计划,有研究特色。

7、加强资料整理,建设本课题信息平台。

7.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策略研究 篇七

一、我国铁路多元经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目前铁路多经企业虽对财务管理较为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些许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现状。

1. 铁路多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

铁路多经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现行财务制度中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因素,诸如投资主体过于单一,作为多经企业出资者代表的铁道部和地方铁路局却并不掌控资产实际使用与管理的权限,给铁路多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了较大困难;铁路多经企业财务管理薄弱松散,内控与外部监督体系不顺畅,致使乱挤乱列成本、任意操纵利润与成本、盲目和非法投资、偷漏税款等诸多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违法违规的现象长期存在,会计核算失真,难以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状况。

2. 铁路多经企业对潜在亏损问题重视不足,长期未能得到有效缓解。

铁路多经企业大多涉足工商业、物流业、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等多个行业,除物流类公司外,其他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不高,资本结构不合理,长期依靠负债维持生产经营。除账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亏损外,诸如没有及时处理坏账、淘汰、盘亏、报废等款项,虚列收入,对应计提费用的操作不当,人为地少计提资产折旧,预付款核算清理不及时等严重的潜在亏损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导致企业有限资金没有得到最大化的收益,客观上为企业内部发生的违法乱纪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

3. 铁路多经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铁路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政企不分的计划经济特征致使铁路多经企业财务决策过程中考虑较多的是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这突出表现在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中,多经企业为追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拓宽经营领域,在投资决策时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主要依靠领导者的主观经验决策,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投资决策失误频发,项目投资的预期收入无法顺利实现,给企业带来了巨大财务风险。

4. 财务管理高素质人才匮乏,难以适应多经企业财务管理需求。

铁路多经企业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严重短缺,只能单纯地完成记账、报表、应付税务检查等简单任务,对多经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财务风险认识不足,缺乏控制偏差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的经验,无法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科学有效的计划、决策、控制、监督和分析评价等全方位管理,难以适应铁路多经企业全方位的财务管理需求。

二、德国联邦铁路股份公司多元经营财务管理改革经验借鉴

德国联邦铁路和德国国营铁路于1994年合并组建了德国联邦铁路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德铁),经过两阶段的改革重组,引进市场机制,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将多元经营与运输主业紧密结合,投资建设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投资房地产业,收购荷兰和丹麦的汽车公司股份并成立合资公司等,用以分散财务风险。

德铁主要通过成本、利润、投资等“三个中心”作为税务及监控工具对多元经营子公司实施有效财务控制(参见图1)。德铁集团多元经营的终极目标就是抢夺市场份额,在集团利益高于一切的前提下,发挥自身可以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优势,通过集团内部关联交易来实现合理避税,降低成本费用,追求整体的利润最大化。德铁集团对旗下的多元经营子公司全部实行预算管理,并严格管控其权限,让子公司全部围绕着现金流去做,并将子公司利润全部上缴集团公司。德铁集团通过至上而下进行的预算管理,合理分配集团财务资源,对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实行预算数字化管理,集团公司负责预算下达,各子公司确保预算执行到位,并将其纳入到对子公司的考核体系中,这样才便于对子公司的控制与检查,使管理更加规范、透明,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问题,以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

三、加强铁路多经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

1. 健全铁路多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会计核算程序科学、规范。

铁路多经企业要依据《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制定符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状况,并全面涉及预算、成本控制、资产管理与清查等方面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此为根据,合理设定会计核算岗位,明确其岗位职责,确保会计核算程序科学、规范,使各项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得到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提高对会计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确保财务制度得到全面落实。

2. 建立合理而完善的内控制度并督促其得到严格执行。

铁路多经企业若能建立和完善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就能从根本上防范自身的潜在亏损。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要求包括:账、款、物应设专人分管,各个岗位权责明确,做到相互分离与相互制约;健全与完善重点项目对外投资、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与执行程序,并确保两大程序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财务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多经企业经营计划的制定,做好资金支付审查工作,杜绝违规乱用资金现象的发生;明确对财产进行定期清查的范围、时限及组织程序。与此同时,各铁路多经企业要建立与内控制度相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以确保内部会计审计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3. 强化资金流管理。

通过科学地应用与拓展现金流量表来分析投资有效性、投资报酬率和投资成本,强化资金约束,严控资金流向,使资金流入前景明晰且潜力巨大的主营业务,使企业现有资金实现高效率运营。建立健全债权债务台账制和定期清理责任制,以及呆、坏账中长期预警机制,对主要责任要具体落实到人,避免长期挂账。

4. 实施财务人员委派制,规范重大决策行为。

铁路多元经营企业要在学习和借鉴德铁将财务管理作为税务及监控工具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与投资中心的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实施财务人员委派制,由集团公司统一委派财务人员到多经子公司统一管理资金收入与投融资,制定财务人员定期轮岗制度,使其自身利益与工作单位分离,有利于财务人员客观公正地开展财务核算,对重大投资、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实行全程而有效的财务监督,有效降低经营投资风险,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财务决策水平。

5. 积极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8.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策略研究 篇八

我国外经贸企业多元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1.资源配置过度分散。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必然要将企业资源进行分散配置,以期在新行业中产生经济效益。这种资源配置在我国一些外经贸企业中可能会产生一个不良倾向,即资源配置过度分散。在这种分散的资源配置方式下,企业集团资源的有限性难以保障每个领域都得到充分的资源支持,甚至难以维持在某一领域的最低投资规模要求和最低竞争投入要求。企业难以在各个领域内形成竞争力量,更无法奢谈竞争优势,企业因此而陷入“资源危机”。这时企业不仅不能获得发展或规避风险,反而可能加大经营风险。

2.经营运作费用过高。企业进入新的经营领域,从投入资源、开始运作到产生效益,这中间有一个艰难、甚至是漫长的过程。企业要从头学习技术、生产、市场营销、管理运作、环境协调等,这个过程中由陌生、不懂而导致的低效率、浪费、机会成本损失等都将使企业“学习费用”过高而最终影响其效率;另一方面,当企业进入一个新的经营领域时,获得顾客认知需要巨大的成本。因为没有多少人相信某个企业能做好一种产品或业务就一定能做好所有产品或业务。这将导致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外部性经济的协调效应的抵消甚至丧失。

3.产业选择失误。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多元化产业选择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相关多元化产业选择;一类是非相关多元化产业选择。目前我国很多外经贸企业受某个行业高预期收益的诱惑,也受其在原行业经营成功而获得的自信的支持,忽略对一个产业前景、经营者必备条件、企业是否具备一种在该行业能形成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及本企业自身实力的准确评价,而盲目地进行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结果是大多以失败告终。

4.多元化时机不当。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时机不当会导致多元化失败甚至企业破产。石家庄原环宇企业破产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多元化经营时机不当。环宇企业是最早将电视机打到国外市场的企业。1988年,环宇不是抓住电视机这个龙头产品,反而认为经营多元化、组建“联合舰队”的时机已经成熟,兴建起与电视生产并无密切联系的空调器厂等5个工厂。结果,集团企业盈少亏多,反而使电视机这一看家产品因资金、技术保障不力,新产品开发不足而被挤出场。

5.利益不对称。在不少情况下,建立业务部门之间的某种关联,比如说使新吸纳的部门享受原有部门技术方面的专长,可以使其尽快建立起技术优势,对提高整个企业的技术优势也有意义。但原有业务部门的技术方面的垄断利益会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所以他们本能地会对建立这方面的关联持消极甚至反对态度。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可以使原有业务单元同时获益的关联能很快实现,而那些带来不对称利益的关联往往无人问津。

6.企业组织体系中集权与分权的矛盾加剧。多元化企业各业务单元之间关联的开展,往往要求企业采用集中程度较高的管理组织体制。多元化企业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这种集权程度较高的管理组织体制的弊病会比小型企业更为严重:(1)业务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自主权和控制权被削弱,各业务部门不能根据自身经营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有效地进行战略调整和内部资源的重置。(2)业务部门的工作业绩因与其它业务部门的关联程度较高,极易受其它部门的影响,这就可能形成对那些业绩比较出色的部门的不公平待遇。这些部门或者得不到对本部门出色业绩的合理肯定,或者因其它单位的业绩欠佳而陪人受过。对业绩较差的来说,则有可能在其它单位业绩的掩护下丧失进取的动力。

7.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效果不佳。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不仅会因为前面的原因减低激励效果,还会从另一方面制约业务单元寻求战略关联的努力与愿望。寻求战略关联常常需要对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调整,从而包含一定的风险。如果失败了,创新者需要承担全部责任,或者其它单位不约而同地把责任都推给它;如果成功了,该部门对其它部门的贡献却得不到相应的称赞。因此,很少有部门乐于主动地发掘关联,即使其中包涵着无限商机。

我国外经贸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对策

1.以市场需求及其潜力作为经营战略选择的前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是不确定性、不规范性和不稳定性,即市场无定势。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相关市场及其环境的变化规律,同时注意相关的意外事件(哪怕是很小的意外事件)对于市场形势及其走向的冲击,把握市场变化的脉搏,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对突发事件和意外变化保持警觉,及时调整对策,尽可能把其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经营战略的选择必须依托市场,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该“大”则“大”,该“分”则“分”,做到大小适宜,分合有度,始终与市场容量连在一起。尽管在一般形势下,大规模经营可能会产生成本递减的效应,但在市场容量相对有限时,大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只能是纸上谈兵。尽管在多数情况下,多元化经营应当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但对于那些种类较多、单个市场容量有限、一般企业不屑一顾或进入者很少的特定市场,只要本企业经营发展需要而且能够进入,就应当果断涉足,决不能以现有经济实力尚不能与其它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相比来搪塞,因为实力强弱主要是与特定市场结构相联系的一个相对概念。

2.正确处理专业化与综合化,主业与辅业的关系。专业化与综合化,或者“一元化”与多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两种趋向,并因此而成为现代企业最主要的两种经营战略选择。尽管专业化与综合化,“一元化”与多元化相对而言,但二者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都是建立在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都要追求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在综合化或多元化经营中,不仅主业,就是其它各个方面也都要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并以规模经济效益作为经营战略选择的基本原则之一。一方面,要以相对具有优势的主业作为根据地,在优先发展主业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不失时机地在其它相关产业行业中寻求机会,配合主业的发展,弥补主业的缺陷和不足,而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本末倒置。另一方面,要适应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演变的需要,审时度势,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及时调整战略布局,选择、培育和发展新的具有生命力和规模经济效益的主业,果断放弃已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并且规模经济效益严重递减的原有主业,而不能因循守旧,不思变革。

对于选择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来说,稳定而具有相当优势的主营业务是多元化经营的基本保障。多元化意味着企业要进入新领域。由于对新领域的信息掌握不完全以及缺乏相应专长,进入的风险往往较高,至少要承担比在自己熟悉的主营业务领域更高的风险,加之企业不可能在新业务领域迅速取得丰厚的回报来平衡新领域的高风险,所以,多元化经营之初格外需要稳定的保障和雄厚的实力支持,这不仅是多元化成功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避免因多元化的风险而受到致命打击的客观要求。多元化经营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原则就是主营业务领域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在主营业务的增长机会已经明显消失的情况下,多元化才有可能成为有意义的战略选择。否则,如果忽视自己的优势,而把过多的精力投向无优势且不熟悉的领域,同众多对手竞争,无异于以己之短攻人之长。

3.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经营战略的生长点。谈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一定要提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对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是其在主营业务领域取得竞争优势的支柱。没有主营业务充分发展所提供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核心竞争力是没有发展条件的。没有核心竞争力,企业在主营业务领域有竞争优势和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国外的优秀企业,大多数只投资一个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逐步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基础再逐步考虑多元化经营。不管企业实施何种形式的多元化,培养和壮大核心竞争力都至关重要。所以,核心竞争力和主营业务的充分发展是互为因果的。这种关系,使得多元化企业关于主营业务的战略原则,在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考虑中同样适用。因此,企业要把确立核心竞争力作为第一目标,并视作企业的生命。企业在已有经营领域确立核心竞争力,是比向新的经营领域扩展获取竞争优势要素更为根本的战略任务,是经营战略的生长点。

4.灵活运用多元化经营模式。企业成长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多元化,而在于有没有实力多元化以及如何多元化。对于我国外经贸企业而言,成功实施多元化必须围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展相关多元化经营。相关多元化是指在现有的市场和产品(主营业务)之外拓展,但仍然保留范围稍宽的“行业”内。因此,相关多元化建立在以企业产品市场形式发展的资产或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外经贸企业的特点,在相关多元化经营方面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①开拓多种贸易方式。外经贸企业除了开展一般进出口贸易以外,还要开拓多种贸易方式,如来料加工、来件加工、进料加工等业务。

②走国际化道路。国际化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的过程。它既是外经贸企业发展壮大的客观规律,也是逐步向现代化迈进的必要条件。在条件成熟之时,可以在国外成立分企业。这既能为外经贸企业已有的业务带来帮助,也有利于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开拓新的或更多的业务,还有利于企业对外国客户基本情况的了解,从而避免或减少贸易中存在的风险。我国的跨国企业发展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外经贸企业应凭借自身优势,在我国跨国企业的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以此带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③走实业化、集团化道路。实业化是外经贸企业与国内生产企业紧密结合,建立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综合运营体系。集团化是在实业化的基础上对生产、供应、贸易、科研、服务等部门以生产要素和经济利益进行重组的一种组织形式。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单个企业势单力薄,很难进入。通过组建企业集团,以一个或几个重要的出口产品为基础建立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产业基地,具体可以收购、投资控股或新建相关产品的生产企业,以形成纵向产业链。可以使各个成员企业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并有效地组织专业化协作,以提高产品质量,共同走向国际市场。另外,外贸需涉及报关仓储、运输等一系列服务行业,若企业能达到一定的进出口规模,也可以考虑成立与之相关的企业。这既能使自己对这些行业的费用变化掌握第一手资料,又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效益增长点。

9.我国铁路多元化经营策略研究 篇九

武义县 钟晓勇

一、课题的缘起

1.该课题是“本真日记研究”的继续

近十余年的教学实践里,笔者对小学生作文教学进行了密切的关注,曾经做过相关的课题四个。其中,2008年的县级课题《农村小学生活作文取材策略研究》获得县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市级课题《农村小学本真日记教学策略研究》圆满结题并且获得县二等奖励。笔者对“本真日记的教学”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有效策略,但是,本人觉得该课题的研究还应该深入、延续下去。因此,笔者确定了“小学生本真日记多元评价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2.“日记评价研究”应该另立门户

由于日记不等同于作文,因此日记评价也应该有别于作文评价。

作文,通常要考虑如何围绕主题来选择材料,选择好材料之后,又要考虑如何组织材料,如何过渡等。而且作文对字数有生硬的要求。日记则不同,它没有作文这么多、这么严的要求。较之作文来说,日记是相当自由的。写日记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作文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不一定适用与日记评价,两种评价应该区别对待,另立门户。

3.“日记多元评价”缘于日记“失真”现象

笔者对本校的三——五年级学生的日记作了了解、分析,发现学生日记有以下毛病:(1)日记概念的淡薄:大部分学生的日记中没有“日期、星期、天气情况”。也许,在学生心中的日记就是作文,没有日记的概念!因此也就不必注明“日期、星期、天气情况”了。

(2)字数冗长。这是语文老师“命令”的结果,要求学生日记的时候必须写多少字数目。老师也把日记当成了命题作文。

(3)记流水账。日记虽自由,但是学生总还感觉没有东西可以写,会从早上写到晚上,把一天所做的事情都罗列起来,犹如记账般。

(4)日记“过去时”。学生日记时,总写一些陈年旧事情,当然,也有写明天、后 天将来的事情。

(5)命题俗套。僵化的命题使得日记内容像传统作文一样。诸如,很多学生重复地写的总是以下话题——《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家的小狗》、《可爱的小猫》„„

现实教学中的日记“失真、走样”问题造成与传统的日记评价方式有必然联系。教师们忙于语文作业的题海战术,忽视了日记给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带来的作用。题海战术的大量时间占居了日记的指导、评价时间,使得教师们无暇应对日记的批改,因而怕学生日记后的评价问题。大部分老师的日记评价只是“评语加等级”而了之,久而久之,学生的日记也变得僵化、俗套,日记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因此,笔者提出了“日记多元评价”的策略,力图通过该策略促使日记回归本真。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本真日记追求随性、自然、真实,它是习作中的一种文体,是作文的辅助形式。本真日记比传统作文更自由、更真、更小、更生活,它是引领作文走向农村生活的“助推器”。

多元的评价是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教师、社会相关人士均参与评价;多元评价的第二层涵义是指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多元化,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对人的智能实施多元评价。“本真日记多元评价”是为本真日记服务的,是在多元智能理论以及人的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走出传统的单一评价,探索多维度的评价策略,促使日记回归本真。

三、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作文多元评价的研究,国内的教育界的同仁们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作文评价,同仁们纷纷做出了成功实践并且提出了诸如“发展性评价”、“动态评价”、“档案袋评价”、“赏析式评价”等独到的见解。关于日记评价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却鲜有教育人士关注讨论该问题!人们已经习惯地把日记评价等同于作文评价,但是日记毕竟是有别于作文的(上文已阐述),“日记多元评价研究”应该站在“作文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日记的独特性,走出更适合日记的多元评价策略。

四、理论依据

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还依据以下教育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

1、多元智能理论。所谓“多元智能”,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勒(Howard Gardner)及其助手经过多年研究和观察而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智能,就是人类在解决难题与创造产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又为一种或数种文化环境所珍视的那种能力。其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个人内在智能和人际智能等七项智能。说明人的智能并非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让人们在教育目标上展现出更广阔的视野,去发展学生各种智能,并帮助他们选择适合其智能特色的职业和旨趣目标,使每个学生对自己有信心,饱满地投入终生学习社会,以负责、建设性的方式为社会服务。基于此理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对人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所以,小学科学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全面的,各个多元的评价主体应该是相互协调、协同作用的。

2、从人的生活角度去分析,人具有多重属性,其中的社会属性要求每个人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个体,而不是单一的雷同的人。所以,人的发展应该是多元的,即多方向的,并且是开放的。那么,对人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因此,小学生日记评价应该是一个多元开放的过程。

3、与新课程中学生评价改革方向相一致的“多元智力理论倡导的评价思想”提出: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发展,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五、研究班级

武义县邵宅小学四(5)班,四(6)班

六、研究目标:

通过习作评价的研究,重要确定如下几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能提高小学生日记教学的效率; 2.通过研究能找到小学生日记多元评价的策略; 3.通过研究能有效促进小学生日记评价的能力; 4.通过研究能有效促进小学生日记回归本真,写出展露个性的日记。

七、研究内容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立足日记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主要确定两个研究内容。

1、研究作文评价与日记评价的异同点; 2.探索适合小学生日记的多元评价策略; 3.研究小学生日记多元评价的基本流程;

八、研究措施:

1.学习作文教学,转变作文与评价观念。2.收集评价典型,分析判断与提取价值。3.结合教学实践,预防矫正与资源开发。4.及时总结反馈,推进研究与解决问题。

研究的措施不是固定的,是一个反馈调整的过程,是一个支持提高的过程。

九、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摸清日记教学评价不足的成因。2.行动研究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总结多元评价的策略。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经验,并撰写成课例、论文。

十、成果形式

结题报告为主,附论文、课例、学生写的优秀日记。

十一、研究时间及步骤 2011年11月~2012年11月。

第一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1月:完善课题方案,对小学作文教学评价改革进行学习。并且学习新课标中的评价标准及多元智能理论等相关理论。

第二阶段:2012年2月—2012年9月:进行系统理论研究,构建日记多元评价体系。全面实验研究,实践、检验修正,再实践检验再修正多元评价体系,对实验班进行全面、全程评价,对实验、实践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第五阶段:2012年9月—2011年12月:完成实验研究报告,结题鉴定。

十二、研究条件分析(1)经验积累丰富

本人教龄14年,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热衷于教育科研工作。本人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方面已有十年研究经历,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经验体系,相关论文三十余篇在县级以上获奖。其中,有五篇作文教学论文在“金华市小学教育教学论文比赛”中(05年.06年.07年.09年.10年)获得一等奖;课题《农村小学生活作文的策略研究》、《农村小学习作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在“武义县05、06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和该课题密切相关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本真日记教学策略研究》在10年结题并获得县二等奖励。这些研究成果(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另外,07年以来,开始涉足市级课题研究。本人执笔的两项市级课题《外出打工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和《农村小学校本教材开发实践》分别获得二、三等奖;由本人主研并且执笔的市级重点课题《留守问题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在2009年圆满结题。这些经历表明本人已有了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因此,本人认为开展“小学生本真日记多元评价策略的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通过努力一定能取得丰硕成果的。

2、研究的保障措施

(1)充分发挥专家组的学术引领作用。准备请县、市教科所专家为该课题指导,有效发挥专家的把关作用、指导作用及辅导作用。

上一篇:以安全的名义下一篇:2015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