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共11篇)
1.腹部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篇一
手术创伤导致病人防御能力下降;切口疼痛和应激反应加重了病人的生理、心理负担,不仅影响伤口愈合和康复过程,而且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1]。
剧烈疼痛可影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休息,故需关心病人、观察病人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和规律,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
本文将我院外科2011年8月至12月,对63例术后病人的疼痛护理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63例,男30例,女33例,年龄9-72岁。
手术类型:腹部手术29例,骨科手术15例,其它手术19例,术后疼痛1-3天减轻者60例,占95.2%,4天以上减轻者3例,占4.7% 。
2结果。
通过对疼痛正确的评估,切实有效的术后监护,预见性的实施护理措施,使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减轻,得到了较好的休息。
护 理
1疼痛的评估
1.1疼痛程度的评估
1.1.1口述疼痛分级评分法[1]﹙VRS) 疼痛分成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剧烈疼痛。
每级一分,分别记为0-3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
此法最简单,病人容易理解,但不够精确。
1.1.2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1](VAS) 在纸上画一条长度为10㎝直线,两端分别标为“0”和“10”,“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己所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标出相应位置,然后用直尺量出起点到记号点的距离长度(以㎝表示),即为评分值.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此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估疼痛的方法,易于理解和使用,可使护士能较确切地掌握病人疼痛的程度,而且也有利于评估控制疼痛的效果.
1.1.3监测病人的面部表情、生命体征、呼吸方式、局部肌肉的紧张度、掌心出汗、体位等可间接了解疼痛程度。
1.2疼痛时间评估
1.2.1与手术时间有关: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疼痛持续时间短。
1.2.2与手术大小有关:手术大,组织创伤大,疼痛持续时间长。
1.2.3与病人个体差异有关:同种大小手术,手术所用时间相同,病人主诉疼痛持续时间不同。
1.3疼痛因素的评估
手术类型、麻醉方式、术后体位限制、各类管道的刺激、排尿及排便异常、炎症及感染、咳嗽及变换体位等一些基本活动也可引起疼痛。
1.4社会心理因素的评估
疼痛的心理反应受个体因素、既往经验、注意力集中与分散、以及宗教信仰、社会文化背景、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噪音、强光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病人疼痛的感受。
2护理措施
2.1消除影响疼痛控制的因素
2.1.1害怕药物成瘾:麻醉药是术后止痛药的主要药物,害怕对麻醉药的成瘾是直接影响有效疼痛控制的主要障碍。
在临床实践中,因病人疼痛加剧需要增加药物用量或者因疼痛需继续用止痛药的病人当作成瘾,从而害怕继续给病人用药,尽量拖延或不给药,阻碍了有效的疼痛控制。
2.1.2疼痛评估不重视、不准确、不及时:疼痛评估缺乏常规性,对术后疼痛评估未引起护士的重视,不能正确地使用上述疼痛评估方法。
2.1.3害怕药物副作用:病人害怕镇痛药引起不良反应,如延缓伤口愈合、术后恢复减慢及记忆力减退;医务人员害怕镇痛药,尤其是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
2.1.4 病人的自闭心理:病人认为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的,不愿将疼痛告知他人,不愿过多地麻烦护士,坚持自己忍耐。
2.2实施
2.2.1非药物方法
2.2.1.1解除病人焦虑:焦虑程度越重,疼痛程度也越重。
对任何可能会引起疼痛的治疗都应告知病人,让其有思想准备,嘱其精神放松;分散或转移注意力:如交谈、看电视、听音乐、轻轻按摩病人皮肤、深呼吸等,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噪音,治疗时间集中,动作轻,限制探视人数及时间,保证病人休息。
2.2.1.2 舒适的体位:颅脑手术:术后无休克或昏迷的病人可采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颈、胸手术:术后多采用高半坐卧位,便于呼吸和有效引流;腹部手术:术后多采用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部张力;脊柱手术后病人可取俯卧位或仰卧位;四肢手术后应抬高患肢,可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放置各种管道者,体位在感觉舒适的同时,还应保持引流管正确放置,防止脱出、扭曲。
胸腹部术后应佩戴胸腹带,保护切口,术后为预防不适及并发症,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
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无渣屑,也有助于减少刺激,增加舒适感。
2.2.1.3严密观察病人,注意倾听病人主诉,准确评估疼痛程度、性质及引起疼痛的原因:如排尿不畅引起的尿储留,因卧床肠蠕动减慢引起的腹胀、腹痛,四肢术后肢体制动、体位不当引起的胀痛,未及时更换体位引起的压迫痛,引流管放置不妥随翻身引起的疼痛等,对这类疼痛,及时解除引起不适的原因,疼痛就会缓解。
麻醉作用逐渐消失时,疼痛逐渐加剧;全麻病人在术后2-6小时疼痛最剧烈,而神经阻滞麻醉在术后6-12小时最明显,24-72小时逐渐减轻,如继续加剧,必须考虑到体内有缝合不全、出血、感染、梗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应早期配合医生治疗。
2.2.2药物方法
2.2.2.1更新观念,提倡预防性用药,选择有效镇痛措施,切实缓解疼痛。
使用药物止痛是术后24小时内切口疼痛最有效的止痛措施[2]。
可遵医嘱给予病人口服镇痛、止痛类药物,必要时肌注哌替啶等,可有效控制切口疼痛。
2.2.2.2大手术后1-2日内,可持续使用病人自控镇痛泵(PCA)进行止痛。
给药途径以静脉、硬膜外最为常用,常用药物为吗啡、芬太尼、曲马多等。
PCA使用时机和剂量在麻醉医生设定的范围内,能满足不同个体在不同时刻、不同疼痛强度下的.镇痛要求,避免疼痛和镇痛大幅度波动,病人有一种主动参与感,有利于全身情况的恢复。
2.2.2.3注意用药后病人反应:疼痛减轻程度,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给予对症处理。
小 结
术后疼痛临床常见,严重影响病人的情绪及预后,医护人员要把疼痛的控制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制定相应的、有效的方案,分别应对各种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疼痛,正确的评估疼痛,是有效控制疼痛的前提,综合护理确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安全可靠,反复率低。
这对于做好术后的病人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维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4.?
[2]郭桂芳,姚兰,外科护理学[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90. ?
★ 核医学科护理工作总结
★ 护理工作总结
★ 信息科工作总结
★ 行政科年度工作总结
★ 科护士长工作总结
★ 医务科年终工作总结
★ 设备科工作总结
★ 品德科工作总结
★ 老年科护理个人工作心得体会
★ 2022年护理工作总结
2.腹部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年5月至20123年5月收治9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 男53例, 女37例, 年龄21~80岁, 平均年龄 (53.98±4.15) 岁, 其中手术类型:脾切除21例, 胃肠手术23例, 胆囊切除12例, 甲状腺次全切除11例, 疝修补术10例, 乳腺手术12,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45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术后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等综合护理, 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1) 手术前医护人员详细了解文化水平、知识接受程度等, 将治疗方案及手术中可能引起的疼痛告知患者, 将缓解疼痛的方法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保证术后能够通过各种方法缓解疼痛; (2) 术后患者清醒时医护人员要保证留在其身边, 使其心理能够得到保障, 术后患者可正常交流后, 详细对其疼痛情况进行询问, 引导患者采取正确的缓解疼痛方法;术后疼痛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 伤口极易受到牵扯, 因此医护人员可与其进行有效交流, 将术后疼痛的必然性告知患者, 倾听患者诉说, 争取患者谅解。患者术后活动不便, 因此要告知家属尽量陪伴身侧, 尽量满足患者生理需求, 减少对其言语、行为的刺激, 维持和谐氛围。
1.2.2 基础护理
(1) 术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病情、机体情况等进行明确, 加加强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等, 评估术后患者疼痛情况, 随时对患者身体情况及疼痛情况进行观察, 包括肌肉放松、呼吸强弱、身体出汗程度等, 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 判断是否需要使用药物镇痛。 (2) 帮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 减少切口牵扯;将正确改变体位的方法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减少体位改变时疼痛。 (3)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 要尽量轻柔和缓, 避免加重患者机体痛感, 尽量将操作集中于统一时间, 减少重复操作时体位变动导致的疼痛。 (4) 可采用热敷、冷敷、冰敷等多种理疗方式, 促进组织神经肌肉兴奋性及组织的新陈代谢, 缓解疼痛, 患者出现强烈疼痛时, 医护人员要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酌情给予患者安慰剂、止痛药物等。
1.3 自我护理指导
医护人员鼓励患者主动参与进护理中, 学习缓解疼痛的技巧, 同时提高其自我控制的能力, 如放松肌肉、保持舒适体位, 抬高患肢等;在强烈咳嗽时, 用枕头或手按压住切口, 避免切口牵拉导致的伤口疼痛;留置引流管患者变换体位时, 必须由旁人帮忙, 避免引流出现扭曲、压迫、牵拉等;疼痛时, 可采用视觉分散法、听音乐、有节奏的慢呼吸等方法缓解疼痛。
1.4 疼痛程度判断标准
采用Prine Henry评分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 分为Ⅰ~Ⅴ级。Ⅰ:咳嗽时无疼痛;Ⅱ级:咳嗽时出现轻微疼痛, 无需用药;Ⅲ:安静状态下无疼痛, 深呼吸时伴随较强烈疼痛;Ⅳ级:排便时伴随剧烈疼痛, 尚可忍受;Ⅴ:静息状态下伴随强烈疼痛, 难以忍受[2]。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 ,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采用Prine Henry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参考组,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42.32±5.21) h、 (11.69±0.78) d, 参考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47.82±4.63) h、 (15.16±3.96) d, 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观察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平均次数为 (2.16±0.37) 次, 参考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平均次数为 (4.97±0.74) 次,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外科手术后多伴随强烈疼痛, 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且机体康复被延缓[3]。临床研究显示, 除引流管刺激、手术创伤等影响, 个体对疼痛敏感度、性格、注意力等均会对疼痛程度造成一定影响[4,5], 因此治疗后进行全面优质护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治疗提出高要求的同时对护理质量亦提出了全面要求,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护理提高生理及心理舒适度已成为临床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次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法缓解疼痛, 通过心理干预、疼痛指导等分散患者对疼痛注意力, 使其能够自行控制疼痛, 从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结果显示通过心理护理, 患者疼痛耐受度明显提高, 对疼痛注意力有效转移, 疼痛有效缓解, 而患者掌握减少疼痛的技巧, 使自行操作缓解疼痛护理有效提高, 减少了镇痛药物的使用及依赖。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参考组 (P<0.05) , 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使用镇痛药物的次数均明显少于参考组 (P<0.05) , 由此可知, 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给予优质疼痛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疼痛耐受力, 缓解疼痛, 减少镇痛药物使用次数, 促进患者康复,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邹烂辉.护理干预控制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6) :258-259.
[2]仇效云.护理干预减轻腹部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3) :296-298.
[3]梁桂花, 黄夏雷, 王坤容, 等.舒适护理模式对腹部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 (24) :31-32.
[4]肖艳玲, 陈丽芬, 林海清, 等.护理干预对开腹胆道探查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11) :121-122.
3.腹部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篇三
【关键词】 外科手术;护理技术;心理辅导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2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73-02
在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的恶化程度[2],进一步加快治疗的效果,但是众所周知,在进行外科手术时都会进行麻药操作,所以在手术期间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但是一旦手术结束后患者就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现象,而且这种情况会持续很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情绪,所以外科手术后会出现疼痛现象是极为常见的,是人的身体以及手术部位所表达的一种真实的反映,而这种反应则会在生理以及心理共同呈现出来。据调查结果证实,在手术结束后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疼痛护理干预还可能诱发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3],同时限制了手术后恢复的效果,而且使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还伴随着恐惧、抑郁、浮躁等情况的产生,所以为了保证手术后的治疗效果要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手段,下面就外科手术后的疼痛护理技术与心理辅导体会进行展开。
1 临床资料
我院入院外科患者为60位,其中男性患者为40位,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都在30岁至75岁之间,其中需要进行乳腺手术的患者为8例,脑部需要手术的患者为2例,需要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为5例,胸肺手术患者为10例,需要进行常肠胃手术的患者为19例,进行肝胆手术的患者为16例,这些患者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20人其中高中以下想学历,在入院期间心情表现为异常的烦躁、抑郁。
2 方法
2.1 全面护理工作 外科手术患者在入院后,作为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同时对其前期病史进行全面的搜集工作,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现状,为了保证护理技术符合不同患者的需要,要对患者进行家庭、文化程度、职业、年龄以及思想现状来展开综合治疗分析。同时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作为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展开心理辅导,以保持心情的平和程度,当患者从手术病房出来后,作为相关护理人员要向手术治疗人员了解患者手术过程,以及整个麻醉的程度,以保证后期工作的有效展开,同时作为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手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2 疼痛护理技术 作为责任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同时在患者手术结束后要立即展开手术后的疼痛护理技术,疼痛表现是一种相对复杂的身体状态,所以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进行必要的相关知识讲解,例如要向患者讲解整个手术进行的大概过程以及进行的麻醉方式,同时要向患者进行必要的注意事项讲解,包括在手术前手术后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日常饮食、运动等相关方面,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让患者对整个手术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这样患者就会了解到之所以会出现术后疼痛情况是受伤机体的一个最为正常的反映。当患者手术完毕后,作为护理人员要明确自身责任意识,密切观察患者身体上出现的任何变化及时进行相关记录工作,同时要进行血压、呼吸以及脉搏等相关检查工作,一般情况下每四个小时要进行一次测量,对患者手术的伤口进行及时的清洁工作,避免出现伤口感染的现象,保证治疗的效果,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检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身体出现异常或是伤口出现发炎现象要及时向相关主治人员进行报告,以免出现且病情恶化现象。同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手术的不同科学合理安排相关药品,安排补液情况,根据主治大夫的安排控制用药,要保证患者有良好的休息环境,通过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向主治大夫进行汇报,可以视情况进行药物止疼。
2.3 心理辅导 首先,护理人员要强化与病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情况。作为护理人员在沟通问题上要采取主动,同时向家属教授一些日常护理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让病患以及家属对自己产生信任度,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对病人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以站在病人的角度来探讨疼痛情况,给患者强大的自信心支持。其次,教授患者缓解疼痛的小方法。据调查发现缓解疼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散患者注意力,所以在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让患者依据自己兴趣爱好来展开护理工作,例如电视节目、小说杂志、音乐欣赏等,这样会在无形中使患者的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减少疼痛感的产生。最后,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患者在住院期间,作为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有问必答,对于患者的一些疑问点耐心讲解,护理人员严禁出现情绪焦躁的现象,为自己和患者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沟通桥梁。
3 结果
我院60位外科手术患者在进行手术麻醉清醒后心理状态良好,经常与医护人员进行聊天交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的身体检查,有一个较为积极的心理建设,手术治疗结果良好,没有出现病情恶化现象,根据情况的不同在治疗一段期间后均已痊愈。
4 讨论
外科手术伴随着严重的身体疼痛状况,不但严重影响病人的心理情绪,还会影响手术后的恢复效果,所以作为直接护理人员要展开科学护理工作,为了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据调查發现,病人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成为减轻病人机体疼痛的重要手段,所以心理辅导与疼痛护理同样重要,通过二者有机的结合,有效地减轻了因为手术而为患者带来的疼痛影响,使患者的情绪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做位护理人员增强了自身专业能力、提高了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为医院和病患建立了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 周繁荣.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措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3).
[2] 冉孝梅.谈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技术与心理辅导[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1).
4.腹部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篇四
摘要:目的 研究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和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者48例中,伤口甲级愈合47例,占97.9%,明显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为(28.18±7.79)h,明显早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所引发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提高伤口愈合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切口;护理目前,临床上已广泛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妇产科疾病,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围手术期给予妇产科疾病患者全面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于2010年5月~2011年5月对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48例实施全面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96例,均为女性,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3.7岁;手术类型:剖宫产28例,子宫全切20例,子宫次全切18例,附件手术14例,宫颈癌切除术3例,卵巢癌切除术4例,异位妊娠8例;合并病症:肥胖24例,贫血19例,糖尿病7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病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和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疤痕、伤口愈合等效果。
1.3护理体会手术治疗模式现在已经普遍应用在妇产科的疾病治愈当中。手术治疗势必会对作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出血,疼痛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大多数的患者来说,很多的疾病治愈过程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治愈的过程。妇产科手术的心理护理就要求对于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找准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所在,通过心理安抚和心理治疗让患者更顺利的完成治疗任务。在文明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心理护理一直要求秉承“人、健康、环境、护理”治疗理念,把对患者的护理关爱融为一体,让护理工作闪出更多的亮点。
待手术患者是一类特殊患者群体,总体而言其心理活动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是也因人而异。在对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深入患者家属和患者的内心世界,多于他们进行必要的交流,给与他们的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满足患者的在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需要,解决疾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治疗适应性,帮助他们树立好战胜疾病的的信心和决心。
1.3.1术前护理
1.3.1.1饮食调节术前患者饮食要本着少食多餐、低膳食纤维、低脂肪、热量适当的原则,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体质做出相应调整:消瘦、营养不良者,要相应多食用一些维生素含量丰富、高蛋白的食物,以改善机体组织自我修复功能及提高抵抗力;糖尿病患者,应在饮食方面加以控制,以降低血糖,必要时可给予药物调整;贫血患者,给予药物调节[2]。
1.3.1.2术前准备医护人员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检查所使用的器械是否正常,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判断出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3]。
1.3.2术中护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横切口,以降低缝合张力。要确保麻醉效果良好,关腹动作做到轻而稳,防止损伤腹壁组织。选用的缝合材料要适当,逐层缝合,缝合后对切口做好保护工作,并采取感染预防措施[4]。
1.3.3术后护理
1.3.3.1切口护理要观察切口张力是否增加、渗出液的颜色与量,特别加强对肥胖、营养不良的患者更要细致观察;平时卧位应该将床头抬高15°~30°,并双膝下垫小软枕以放松腹部肌肉;但咳嗽时应采用平卧,同时为减轻切口张力,双手应轻压腹部两侧;在营养调节方面应适当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必要时补充血浆、蛋白进行胃肠外营养。对于肥胖患者,术后可采用红外线照射切口以促进切口的血液循环,红外线治疗仪距腹部切口20cm~40cm,要注意保持切口干燥;还要预防切口脂肪液化,一旦发现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微波治疗,以起消炎、止痛、促进切口愈合的作用。
1.3.3.2预防感染手术结束患者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要给予充分的基础护理,包括[5]:给病房进行定时消毒,确保患者所使用衣物、床单干燥清洁等,以有效预防切口发生术后感染。要定时观察患者切口部位变化情况,观察切口处敷料是否清洁,敷料污染后要及时更换。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广谱抗生素要遵医嘱慎用。
1.3.3.3康复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当知识健康教育,教会科学起坐、床上正确的大小便方法,并说明其重要性,以防止增加腹部切口张力,妨碍腹部切口愈合。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前,要向患者说明操作内容及配合方法,取得患者同意后方可操作,以防止患者体位不当增加腹压,造成切口开裂。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腹带的方法,帮助患者固定腹带,腹带松紧度要适当。科学的饮食有助于加快切口的愈合速度,因此患者应食用易消化、产气少及热量、高纤维素、高蛋白含量适当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1.3.4心理护理的方法
1.3.4.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手术治疗或多或少的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恐惧感。手术患者由于其自身疾病的特殊性,在情绪上往往都表现得十分激烈。作为手术治疗当中的一名护理人员,接触患者的时间相对较长,在这样的一个漫长的治疗时间当中建立起良好的护理医患关系需要掌握相当的技巧。在手术中,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焦躁情绪,主动对患者进行访视,说明手术治疗的过程和治疗的优越性,让患者的对整个手术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可以直接影响到患者救治过程的情绪,所以并需尊重患者,关爱患者。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是比不少的,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配合我门后续的治疗工作。
1.3.4.2重视营造科室人文环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将人放在首位,妇产科的护理需要一个干净温馨的护理氛围,这样也可以减少陌生人的治疗紧张程度,为每个患者扫清各种生活的障碍,尤其是那些行动不方便的患者。
1.3.4.3护理人员要树立高度责任感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可亲,用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知识引导患者,并对术前术后的系列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
1.4统计学处理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检验采用t、χ2,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经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48例中,伤口甲级愈合47例,占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肛门排气时间为(28.18±7.79)h,明显早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48例,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发热、咳嗽、便秘、腹胀、切口脂肪液化及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14例,干预组中出现不良反应8例,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伤口感染是腹部切口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①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在手术过程中,常会因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导致伤口部位暴露在外的时间延长,接触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更容易引发伤口感染。术中牵扯触摸等同样会增加感染率;②手术手法:在手术过程中,若手术操作手法运用不当,会造成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感染。如:皮下组织缝合时,若线结打得太密或针距过小,则会使影响周围血运;切口非一次成功时,会严重损伤皮下脂肪;用于皮下组织止血的钳夹面积过大时,会因过度捻搓而严重损伤脂肪组织。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所引发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医学卫生知识不断普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患者看病、住院、手术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解释指导及安慰。作为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逐一认真,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医院的信誉。
参考文献:
5.浅谈妇科剖宫术后疼痛观察及护理 篇五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05-01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知识的更新,对于我们提出了更新的医疗标准,剖宫术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一种手术,就妇科剖宫术来说,术后疼痛主要是切口痛,留置导尿刺激痛及腹痛,疼痛不仅使病人感到痛苦,在夜间影响病人的睡眠,使病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对疾病的康复不利,而且还会引起疼痛性休克,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等,掌握疼痛情况,针对名种疼痛采取有利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以千方面计为病人解除痛苦。切口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切口便开始疼痛,术后1~2天内较甚疼痛的程度和表现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有的病人对疼痛自控能力强,虽然痛但能控制自己,低声呻吟或不呻吟,有的病人自控能力差,则感到难以能控制自己,大喊大叫,存在恐惧的心理状态,此时,他们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同情,特别渴望想用镇痛剂来减少疼痛,因此护理人员要以和蔼亲切的服务态度,倾听他们的自述,让他们感到如家一样温暖,如家一样幸福,尽量解答各种询问,做好解释工作,尽可能地了解每个病人的职业、性质、气质、分别做出不同的心理护理,对自控能力强的病人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同时劝其及时反映自己的不适,以免忽视意外病情的发生,对自控能力较差的病人要勤巡视多安慰,处膝谈心,不能对他们表现出厌烦,切忌大声调刺,但对手术后疼痛实难忍者,在术后24~48小时内,应遵医嘱,给镇痛剂,因镇痛剂可抑制中枢疼痛的有关部位,使疼痛减轻或消失,以防止引起疼痛性休克,在夜间以免影响病人的睡眠,临床上常用的镇痛剂有度冷丁、强痛定、平痛新等等。
手术48小时后,切口一般多无剧烈疼痛,留有隐痛或牵拉痛,多因病人常时间变换体位或缝线干燥引起,可向病人作耐心的解释工作,也可用酒精棉球擦拭伤口缝线即可解除疼痛。
手术经过3~4天后,病人重新诉说切口痛,且疼痛剧烈,查看局部有红、肿、热、胀痛,并伴有体温升高时,则为切口感染,应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
由于剖宫手术后,会使病人的腹式呼吸运动受限,致辞便病人不感咳嗽、咳痰、肺的吸气功能不足,张性减弱,呼吸量减少,容易形成术后肺不张,在肺不张的基础上并发感染,可发生肺炎,这时护理人员应耐心说服病人要深呼吸,协助排痰,当患者咳嗽时,取半坐位轻叩其背部协助病人按压住切口,通过其震动将其末稍支气管内的痰排出,以减轻咳嗽时所致伤口疼痛时的程度,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以体质呼吸道畅通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留置导尿管所致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病人在剖宫手术以前,由于试产末成功,子宫收缩长时间压迫膀胱,使膀胱平滑肌处于扩张状态,尿边扩约肌收缩状态,术后要及时给予留置导尿,防止膀胱充盈过度,造成膀胱破裂,或其它并发症,由于导尿管刺激尿道或损伤了尿道,可引起尿道疼痛,使产妇对排尿及排便,有恐惧感,思想复担较重,性格急燥,这时我们护理人员要做好耐心解释工作,讲明实行导尿术的重要意义,减少顾虑,解除产妇恐惧心理,激发产妇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治疗提供有利条件,鼓励病人多饮水,使尿路排泄通畅,每日更换接尿管与接尿瓶,更换尿管时,注意勿将接尿管提高以免引起逆行感染,使患者及早恢复自主排尿的功能。术后腹痛的观察及护理
对术后有腹痛症的病人,护理人员不仅要耐心听取病人对腹痛程度的自述,还要向医生了解病情了解术中的情况,同时仔细地观察病人腹痛的性质,只有掌握确定的情况才能提供分析病情的可靠依据,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疼痛。
有少数病人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即感觉腹痛,这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牵位内脏的同时牵拉了肠系膜刺激了腹壁产生了疼痛神经冲动,便由内脏神经转入中枢,因而感觉腹痛有牵拉疼痛,若持续性疼痛,敷料有无脱落,这时我们护理人员对术后腹痛的性质予以高度重视以防误诊。
对于术后腹痛的病人临床上常用热敷法,热敷是常用于腹痛护理有的效而简便的止痛消炎法,热敷可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为病人减轻腹痛带来的苦脑,达到了止痛的目的。
6.腹部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手术及膀胱切除术患者42例, 其中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24例, 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疼痛者22例, 发生率91.7%, 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18例, 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疼痛者18例, 发生率100.0%。
1.2 术后优质护理服务
1.2.1 保证引流通畅
引流管不畅会引起患者疼痛症状加重, 在护理工作中发现引流管被血块堵塞应立即冲洗, 使引流管尽快通畅, 如此可减轻疼痛发生频率及程度[1]。在护理实践中发现, 由引流管堵塞所引起的膀胱痉挛性疼痛若不能及时有效解除, 无论给予何种止痛手段都不能缓解。在所观察的42例患者术后护理中发现5例患者因堵塞引起痉挛性疼痛, 经及时冲洗后恢复通畅, 疼痛消失。研究认为有必要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患者导尿管巡视方案, 建议每两小时检查1次引流管, 重点观察引流管是否有折叠受压, 管内是否有较大异物存留, 发现血块堵塞应立即冲洗处理, 保证引流通畅。
1.2.2 冲洗液温度适宜, 冲洗速度适中
膀胱平滑肌对温度反应敏感, 冲洗液温度过低或过高对膀胱壁都有刺激, 温度过低可刺激平滑肌引起痉挛, 严重时可导致继发性出血, 而温度过高则可能增加局部血液循化, 在本来存在出血征象的患者可导致创面渗血加重, 膀胱出血量增多[2]。因此冲洗液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为宜[3], 有研究显示该温度下患者膀胱痉挛程度明显减轻, 并降低了50%痉挛引起的疼痛[4]。在冲洗时速度应适中, 护理实践中保证其术后当天冲洗速度为100~130滴/min, 术后1d速度控制在80~100滴/min, 术后2d速度控制在60~80滴/min[5], 冲洗过程中密切观察冲洗液改变适当调整速度, 实践表明, 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后膀胱痉挛痛者数量相比以往减少30%。
1.2.3 心理护理
以往研究认为患者焦虑状态是引发膀胱痉挛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患者消极心理存在, 过分在意自身健康, 注意力集中于膀胱部位, 故对痉挛性疼痛感受度增高, 使本身细微感觉过度夸大[6]。故术前、术后对患者科学有效地心理护理是必要的, 可在术前对手术方式、对术后需要置入的引流管、导尿管等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进行解释, 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某些感觉为正常反应, 不必恐慌。减少引起腹压增高的诱因, 术后早期排便可诱使腹压增高, 这是因为膀胱和直肠均受腹下神经和骨盆神经支配, 术后过早出现便意可在神经牵扯下诱使膀胱痉挛[7]。感染预防引起膀胱痉挛性疼痛的原因还包括后尿道及膀胱三角区的炎症刺激, 因此术后能够控制该部位炎症产生也是减少痉挛性疼痛的关键[8]。
2 结果
42例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后膀胱痉挛性疼痛均得到控制, 均治愈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为 (7.5±2.9) d。
3 讨论
前列腺手术及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经常出现程度不同的尿频、尿急、尿痛及膀胱痉挛引起的疼痛, 目前根据膀胱痉挛疼痛发作形式可分为两种类型:Ⅰ型为发作呈间断性, 间歇期无疼痛的膀胱痉挛;Ⅱ型是持续性膀胱痉挛性疼痛, 或者在持续疼痛基础上呈现阵发性疼痛加重[9]。临床上可表现为患者主诉为膀胱胀满痉挛疼痛的自觉症状及有尿液冲洗不干净、引流不畅、冲洗液呈血性等表现的可观察症状。膀胱痉挛性疼痛评估对疼痛处理有指导作用, 目前使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经常用于对膀胱痉挛疼痛程度的间接评估中, 量化指标累计4分以上认为膀胱痉挛, 对疼痛程度提示意义较大。对于引起膀胱痉挛疼痛的原因可以认为有以下几种: (1) 不稳定性膀胱, 是指正常情况下膀胱发生不自主收缩, 或在其它刺激下, 如咳嗽、运动等就可引起膀胱痉挛的症候群。有研究显示, 在行前列腺手术或膀胱切除术前存在不稳定性膀胱的患者术后最容易出现膀胱痉挛性疼痛, 相对于无不稳定膀胱患者发病概率明显高很多[10]。 (2) 精神因素。患者精神状态对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在术前及术后焦虑情绪较重的患者更容易出现, 且疼痛程度更重;注意力过分集中于膀胱部位, 对于较小刺激过度夸大, 导致主观感受疼痛敏感度增加。 (3) 术中及术后操作不干净。术中止血不彻底有渗血, 术后冲洗不干净, 引流不畅, 冲洗液温度过高或过低, 冲洗速度过快等原因都是引起膀胱痉挛性疼痛的诱因。 (4) 腹压增高。
实行优质护理总结得出, 只要在术前加强对患者心理疏导, 保证清洁灌肠, 术中对手术部位彻底止血, 术后加强引流管检查, 适时调节引流液, 对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预防和控制有明显效果, 使患者免受疼痛折磨, 早日恢复健康。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减轻泌尿外科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效果, 并进行护理体会总结。方法 选择我院泌尿科行前列腺手术及膀胱切除术患者42例, 分析患者在优质护理后疼痛控制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42例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后膀胱痉挛性疼痛均得到控制, 治愈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 (7.5±2.9) d。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减轻泌尿外科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有帮助, 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积极施行护理应对措施可使患者避免疼痛折磨, 早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优质护理,泌尿外科,膀胱痉挛性疼痛
参考文献
[1]朱亚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12) :57-58.
[2]许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19) :2467-2468.
[3]周莉, 孙超.前列腺增生术后护理中冲洗液温度对膀胱痉挛的影响[J].淮海医药, 2010, 28 (2) :173-174.
[4]卢莉红, 徐荣铭, 初铭彦.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发生机制及护理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36) :8839-8840.
[5]何丽, 黄春霞, 秦雄妹, 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36) :4775-4777.
[6]黄靖, 张若竹, 张继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3) :315-316.
[7]黄招美, 周金梅.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20) :214-215.
[8]高志祥, 周果兰, 杜慧青.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 (12) :1052-1053.
[9]吴艳.高危前列腺增生114例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 (2) :460.
7.浅谈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 篇七
【关键词】:外科手术 疼痛护理 意义 原因 术前询访 术后护理
外科手术会在接触患者病患的同时,使患者在术后短期内有疼痛感,这是不可避免的。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心身护理极其重要,做好可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注重患者术后疼痛心身护理是每位护理人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1 疼痛的种类
疼痛随其性质不同,各具特征,不同特征反映了不同的病变本质,常见的疼痛特征,约有以下几种:
一是胀痛:痛有胀感,谓之胀痛。以胸、胁、脘、腹、腰、骶胀痛最为常见;
二是窜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谓之窜痛;
三是重痛:疼痛兼有重感,谓之重痛。湿滞体表常见此证;
四是刺痛:痛如针刺谓之刺痛。有外伤病史、或痛程较长、或痛点固定不移,属于血瘀;
五是掣痛:经脉挛急而痛,谓之掣痛;
六是绞痛:疼痛剧烈犹如刀绞,谓之绞痛;
七是冷痛:痛处觉冷或遇冷即痛,谓之冷痛,病性属寒;
八是热痛:痛处灼热谓之热痛。是气郁化热,津凝成湿,血郁于络,阻滞不通的综合反映,病性属热;
九是隐痛:局部微痛不休,谓之隐痛。多由局部气血微结不通,或糜烂久不愈合,所致。见于多种慢性病中;
十是虚痛:经隧空虚而痛,谓之虚痛,病性属虚。
2 外科手术疼痛护理的意义
手术后疼痛是由于手术创伤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不适的感觉。虽然疼痛的彻底解决有赖于病因的治疗,但良好的心理护理往往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觉。护士应当给与患者必要的解释。对患者要亲切和蔼,切记态度生硬,要重视患者的疼痛感觉,如果患者主诉疼痛,在排除异常情况下,应积极采取精神于心理方面的护理与指导,以避免加重疼痛刺激。作为医护人员不仅要关心患者的身体情况,更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国内外调查表明,心理疾病更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恢复情况。术前针对患者身心特点进行相应的身心准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和手术后的疼痛程度,使患者增强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使患者坦然平静的接受手术;在术后给予患者不同的身心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患者的恐惧和焦虑不安的情绪,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疼痛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使疼痛减低到最低程度。
根据实践的总结于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身心护理对减轻手术后疼痛至关重要。
3 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
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切口的疼痛 这种疼痛多发生于麻醉清醒后24小时内,麻醉作用消失后,组织的损伤仍在持续的释放产生疼痛的物质,特别是上腹部、胸部、肛门等部位的手术,出现严重的术后疼痛最为频繁;②切口张力引起的疼痛 往往是由于咳嗽、翻身等原因引起和导致的,多发生在术后2-3天;③肠蠕动引起的疼痛 通常此类疼痛发生在术后3-4天,这是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之一;④心理因素引发的疼痛 情绪、文化水平和环境因素是影响术后疼痛程度的重要因素。总之,各种心理因素都可以影响患者对疼痛的刺激反应。
4 术前访问与术前准备得当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疼痛
术前访问的目的是预测患者将怎样对待手术引起的疼痛。如对做过手术或有过创伤经历的患者询问如下问题:“您从前的手术或创伤后疼痛是怎么样的?用过止痛药吗?您是怎么对待的?”而对未经过手术或创伤的患者则询问其他疼痛相关的问题,以不同的方式指导患者,给予安慰、鼓励和指导。对吸烟患者要劝其戒烟,防止术后因痰多咳嗽而加重疼痛。要热情、和蔼、深入浅出的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使患者增强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护士应给与患者以高度的同情和关怀,耐心向患者解释、强调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能坦然平静地接受手术。
外科术前要对胃肠道进行必要的准备和护理。针对不同病种患者,护士必须给患者做好各种生理准备,以适应手术的变化。锻炼患者适应术后卧床,切口疼痛等变化,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大小便,教会其正确咳嗽、咳痰。吸烟患者术前2周必须停止吸烟。术前充分的胃肠道准备,也是提高手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疼痛的重要环节。此外,输液与补液对特殊情况患者,如脱水、贫血患者必须在纠正后手术,估计术中失血量多少,做好血型检查和交叉配血试验,备好一定数量的全血。
5疼痛的护理措施
1非药物性止痛方法:①松弛疗法 ②心理护理 ③促进舒适 ④中医止痛。
2药物性止痛方法:①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可待因、芬太尼、哌替啶 ②非麻醉性镇痛药:曲马松、保泰松 ③镇静催眠药:安定、苯巴比妥。
6术后疼痛控制的具体方法
早期疼痛分3期,即麻醉清醒至24小时内、术后2-3天以及术后3-4天。第一期疼痛一般为切口疼,腹部手术患者有30%-40%在此期间经受剧烈的疼痛,精神承受着极大地痛苦,患者感到沮丧、烦躁。此时,护士除了尽早给予止痛药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予精神鼓励,向患者说明肌肉松弛是自己缓减疼痛的方法,并解释止痛药可使肠蠕动恢复减慢。为消除患者的焦躁情绪和对止痛剂的依赖性,在进行指导时,应使用安慰性语言。第二期疼痛一般为增加切口张力引起的,如翻身、咳嗽等;第三期疼痛是肠蠕动引起的。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一些简单的自我控制方法,如调节呼吸、变换体位等方法放松身心和局部咳嗽或活动时保护伤口的方法等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还可以教患者一些辅助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如音乐疗法,音乐不仅使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还可以用于治疗,如治疗孤独症、忧郁症和躁狂症,从而减轻疼痛,消除各种紧张等。
7 结语
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日益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要把疼痛的控制作为一门科学来深入研究,制定相应的、有效的方案,分别应对各种不同程度的疼痛。这对于做好手术后患者护理,减少手术的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16)。
[2]王荟芬。外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08,(7)
8.腹部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篇八
【摘要】 目的 研究讨论普外科患者术后的疼痛护理方式。方法 抽取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8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的40例患者术后是采用普通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术后,对他们进行疼痛综合护理干预,提供改善病房环境、心理开导护理以及止痛药物等措施。利用SPSS13.0软件对这两个组别的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测评。结果 对试验组患者实施疼痛干预护理之后,该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低,P小于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外科患者手术之后,对他们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可以很大程度上解除他们的焦虑心情,缓解他们的痛楚,对患者更好地康复有促进作用,因此非常适合推广。
【关键词】普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
很多在普外科就医的患者在接受手术以后,总是会有术后疼痛的现象。经过临床调查,引起患者术后疼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皮肤缝合处的手术逢线引起伤口胀、肿,从而导致的疼痛[1]。持久而且剧烈的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躁不安等消极情绪,而且会让患者出现失眠、食欲不佳等现象,这些都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负面影响,不利于伤口复合。因此,对普外科的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是很有意义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8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有16例,男性患者有24例;他们的年龄在18岁到64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5.6岁;接受的手术类型分别为:4例颅脑手术,13例泌尿科手术,12例阑尾炎手术,6例肠梗阻手术,另外5例为其他普外科手术。试验组患者中,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22例;年龄在16岁和6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7.5岁;手术类型分别是:5例颅脑科手术,9例泌尿科手术,14例阑尾炎手术,7例肠梗阻手术,另外5例为其他普外科手术。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情况的分析统計,P 大于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这两组患者都进行基础的药物治疗之后,分别为他们提供不一样的护理方式。常规护理方式实行于对照组患者身上。对于试验组患者,除了提供基础的常规护理之外,再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如改善他们的病房环境、心理咨询护理、提供止痛药物等等。然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这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护理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并把患者的疼痛状况分成五个等级,分别为无、轻、中、重和极度疼痛,疼痛越是明显则评分也越高。
1.3 统计分析 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和进行护理干预后的情况,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用t 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进行分析,P小于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这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都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后有了明显的缓解。试验组患者在进行针对性的一系列护理干预之后,疼痛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缓解得多,而且通过表1可以得知,对两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试验组患者的得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得分低很多,P小于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很多患者在接受普外科手术之后,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心理状况、手术创伤等都与患者的术后疼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强烈而且比较持续的疼痛,会使患者产生一定的压力,有些患者甚至会产生压抑、焦躁不安等消极情绪[2],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所以,第一时间加以引导、干预,采取各种方法缓解降低患者的疼痛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干预就能很好地缓解他们的疼痛,具体方法有改善他们的病房环境、心理咨询护理、提供止痛药物以及其他的一般护理等。第一,改善病房的环境。首先要控制病房里的湿度和温度,保持病房的清洁,其次要尽量减少噪音的产生,避免干扰患者,尽量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干净的住房环境。第二,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明确告知患者与家属麻醉以及麻醉后情况,术后疼痛现象及规律特点等,让患者及其家属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能清楚地明白术后疼痛是个正常现象,不会太过惊恐;多与患者交流沟通,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3],也能够让患者建立克服疼痛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三,使用止痛药物。要依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状况,在必要时提供镇痛药物,在提供药物时,医护人员都要准确无误地了解药物的副作用以及疗效等,防止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而且在用药时,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手术类型等选择不用的用药方式,要严格遵照医嘱,不能随意给药。第四,在患者休息时,医院的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采用合理的体位以便患者更好地休息,一般情况下,患者感到最疼痛的时候是麻醉醒来后的二十四个小时之后,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要认真查看患者出现疼痛的部位、症状以及性质等,随时加强指导以及心理安慰等。假如患者遇到难以忍受持续性的疼痛时,护理人员必须立刻向主治医生进行报告,以便医生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4]。本次研究中,对实验组40位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进行比较,实行护理干预后的评分明显降低,而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P 小于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进行护理干预之后,患者会出现疼痛显著缓解,焦躁不安、压抑等消极心理状况也基本消失等临床现象,而且患者的失眠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也改善不少。患者的心情以及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提升,这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也保证了手术疗效。因此,患者在接受普外科手术之后,如果护理人员能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疼痛状况,及时采用相对应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疼痛,这有利于患者的围手术期能顺利渡过,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 刘秋燕.综合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11):26-30
[2] 郭玉兰;手外伤患者术前心理评估及护理对策[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4,(02):09-12
[3] 吴芳.赵庆华.何以鸿;交流技巧在社区护理家庭访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2,(07):38-43
9.腹部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篇九
关键词:基层医院,腹部切口,疼痛护理
据文献报道, 外科择期手术92%的病人迫切需要术后镇痛, 80%病人反映镇痛不足, 50%以上的病人术后72 h仍疼痛不止[1]。而术后疼痛控制不佳, 可导致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不利于术后康复[2]。近几年, 随着新一轮卫生体制改革及基层医疗保障系统的广泛覆盖, 基层医院就诊人次逐年上升, 特别是普通外科手术明显增加。但由于医疗资源、护理水平及病人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病人术后疼痛控制效果欠佳、住院满意度低下是基层护理人员广泛关注的问题。我院通过对2010年在外科住院的腹部择期切口手术病人实施针对性的疼痛控制护理措施, 在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提高住院满意度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附属医院 (二级医院) 外科病房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腹部择期切口手术病人63例, 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其中男42例, 女21例;年龄52.3岁±5.7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2例, 小学至初中34例, 文盲17例;手术名称包括肝胆手术29例, 肠道手术24例, 妇科手术7例, 其他3例。两组病人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意识清醒、精神正常, 均选择硬脊膜外麻醉方式, 术后未发生感染或其他病情变化。
1.2 方法
1.2.1 评价方法
①疼痛控制舒适度。责任护士于术后48 h对病人进行疼痛控制舒适度调查, 舒适度分为3级, 0级为无不适;1级为中度不适, 有轻微疼痛, 但能忍耐;2级为严重不适, 疼痛较重。②住院满意度评价。出院时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 该问卷共计16个问题进行选择, 非常满意3分, 满意2分, 基本满意1分, 不满意0分, 得分≥38分以上为住院满意度达标。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 进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护理
2.1 疼痛控制护理
①切口腹带保护:腹部切口手术对生理组织影响的范围较大, 当体位改变、深呼吸及咳嗽时皆会牵引切口, 更易导致剧烈疼痛的发生[3]。在病人术后2 h即使用自制的棉质腹带保护切口, 避免因外力摩擦、病人翻身、活动时张力增加引起疼痛。并要求每2 h放松腹带10 min~20 min, 观察伤口情况并避免腹带使用给病人造成痛感及其他不适。②术后疼痛干预:术前即进行疼痛教育, 在病人可接受范围内尽可能告诉疼痛发生的真实性, 通俗、准确回答病人提出的相关问题, 告知病人疼痛发生时的表述技巧, 提高病人对疼痛发生的自我应对能力。结合病人以往应对缓解疼痛的方式和文化程度在术前训练病人熟练掌握呼吸止痛法和张-弛肌肉放松法[4], 术后有疼痛发生时即按口令指导病人应用, 缓解及减轻手术疼痛的程度。如疼痛持续发生及时通知医师, 遵医嘱准确给予药物止痛, 并向病人讲解药物止痛相关知识, 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 提高遵医行为, 减轻或避免病人发生手术部位较强烈的疼痛体验。
2.2 身心舒适护理
萧氏舒适护理理论认为舒适护理是一种治疗手段, 强调护士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科学地为病人解除痛苦[5]。外科术后疼痛是病人可以被感知、带有情绪性和内心体会的一种痛苦经历, 疼痛的发生与病人的住院舒适度密切相关。①术后卧位护理。术后2 h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 与医师协商同意, 协助病人取去枕平卧位、侧卧位或软枕卧位等舒适体位, 每2小时协助翻身, 同时给予肢体被动活动、局部按摩等护理。术后24 h协助病人床边康复活动, 促进肠道蠕动, 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增加病人卧床期间的舒适感。②生理需求护理。术后48 h内安排责任护士, 加强基础护理, 及时识别病人生理需求, 协助完成翻身、洗浴、饮食、如厕等基础护理, 让病人在心理上体验需求满足感。加强病房环境管理, 保持室温20 ℃~ 24 ℃, 湿度50%~60%。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休息环境, 避免视觉及外力作用引起的疼痛感觉, 减少对疼痛的刺激。③心理舒适护理。加强对病人的疼痛知识教育, 及时向病人传达相关医学信息, 耐心倾听病人主诉, 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家属及时沟通, 帮助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缓解病人住院压力, 稳定情绪, 避免因心理不适增加疼痛体验。
3 结果
4 讨论
术后疼痛是一种最常见的急性疼痛[6]。笔者长期临床观察发现, 择期手术病人对伤口的无痛需求是生理性舒适的最关键因素。为解决病人最显著的疼痛健康问题, 我院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疼痛相关理论知识, 以舒适护理理论和自护理论为指导, 在术前加强病人疼痛知识的教育, 术后加强床边护理, 给予有预见性、主动性的非药物及药物止痛护理措施。结果显示, 病人在术后48 h疼痛控制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取得较好的疼痛控制效果。近2年卫生部要求各级医院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旨在落实基础护理,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但基层医院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差、病房环境乱、护士数量不足且护理理念落后等问题, 尤其是手术病人在卧床期间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易产生焦虑、烦躁心理, 护患服务纠纷增加, 住院满意度低下。针对上述问题, 我院建立术后48 h内监护病房, 夯实基础护理, 加强环境管理, 疏导病人心理, 使病人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结果显示, 两组病人的住院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干预组病人对医院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护患纠纷减少, 护理服务发挥更好的社会价值。
随着现代护理专业的发展, 临床护理工作不应再被视为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7], 而是需要广大护理人员共同努力逐步建立护理学科的理论基础, 并需要将已经发展成熟的理论用以指导临床实践。为不断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 更好地在基层推广优质护理服务, 以腹部择期切口手术病人为主要研究对象, 给予疼痛控制、身心舒适等护理措施, 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丰富了优质护理服务的专业内涵, 激励广大基层护理人员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护理领域, 更好地为病人提供科学、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徐迎春, 王学英, 王庆华.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护理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5) :22-25.
[2]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45.
[3]谢冰柯, 许乐.腹部手术病人疼痛信念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08, 23 (10) :18-19.
[4]张玲, 孙丽华, 张敏, 等.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16-117.
[5]唐永云, 乔昌秀, 李丽.萧氏舒适护理模式[J].全科护理, 2009, 7 (4A) :992-993.
[6]李欣.影响术后疼痛控制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2009, 3 (11) :697-698.
10.浅析普外科患者的术后疼痛护理 篇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6月收治的73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标准:患者均进行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阑尾炎手术25例,脾胃手术11例,肠道手术8例,尾部手术12例,甲状腺手术17例。患者的意识清楚,可以配合护理工作的进行,并且全部签署研究知情书。其中男40例,女33例,年龄25~52岁,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临床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的给予止痛药治疗,并且在精神上不断的鼓励患者,让患者正确的了解术后疼痛,帮助患者进行肌肉按摩,传授给患者简单的疼痛控制方法,比如放松身体、调整护理、简单活动时对伤口进行保护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方面的疼痛护理[2],从而尽快帮助缓解患者的疼痛。具体包括:(1)正确的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的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从患者的生理反映、情绪、行为变化等来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控制疼痛[3]。(2)护理人员要辨别各种止痛药的药性,对其麻醉时间、耐药性、依赖性等要准确的掌握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进行给药,让患者的疼痛得到最好的缓解。(3)在患者手术前要进行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对疼痛感的恐惧,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配合,让患者配合麻醉止痛治疗,缩短治疗的时间。(4)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患者对于手术都存在着很大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手术治疗,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的疏导患者的情绪,对患者讲述疼痛护理的效果,帮助患者参与一些缓解疼痛的活动,比如听轻音乐、看报、深呼吸等,谈话能够帮助患者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从而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
1.3 护理效果评价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来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并以此来评价护理的效果。对疼痛进行评分,从1分到10分,分值越高表示越疼痛,1分表示无痛,10分为重度疼痛。根据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等来综合判定护理工作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疼痛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3 讨论
术后疼痛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症状,是身体组织在自我修复中产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体、心理折磨,若是严重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的风险,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导致患者术术后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伤口疼痛、胃肠蠕动和切口缝合张力等,在术后护理中,要注意这些因素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护理[4]。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患者对于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术后的疼痛护理已经成为医院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指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术后伤口的尽快愈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疼痛护理让患者对于术后疼痛有着更多的认识,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减少紧张、焦虑等心理。从本组试验上看,实验组患者进行了术后疼痛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了一般性的临床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疼痛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术后疼痛护理具有非常好的效果[5]。护理人员要准确的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从而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患者的疼痛有所缓解,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院在护理过程中要努力改进护理方法,从而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还能促进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临床护理中要密切的观察患者手术后的各项生命指证,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疼痛管理,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普外科患者临床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 73例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术后疼痛护理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在普外科术后应用疼痛护理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护理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普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伟玲.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新进展.卫生职业教育,2013,22(7):157-159.
[2]童梅.普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中国保健营养,2012,18(4):3925-3926.
[3]张宇玲,刘秀伟.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中外医学研究,2014,28(5):118-120.
[4]杨艳秋.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16-217.
11.腹部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普外科 术后疼痛 护理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73-01
疼痛是人体对客观环境中或体内的有害刺激产生的不适感受,是一种复合的主观感觉,通常还伴有一些生理上的改变以及心理变化,属于外科患者中较为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一般术后病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一般发生在麻醉小时之后,手术之后24小时以内均有发生,24~36小时痛感慢慢减轻,术前正规的呼吸锻炼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的措施之一。并且正确的呼吸和咳嗽方法可以减轻身体的震荡以减少对切口的牵拉。术后正确使用镇痛药物是最有效的控制疼痛的方法。除此之外,为病人提供一个宁静安逸的休养环境,家属的贴心陪护,给予病人精神上的慰藉,凡此种种放松方式的使用都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帮助其放松精神。
患者术后麻醉药效逐步消失,伤处的剧烈痛感随即而来,并且在24小时之内到达疼痛高峰,大约在2~3小时之后渐渐减轻直至消失,由于患者术后疼痛较重,应随时使用止痛药,或到医院就诊,比较严重的疼痛可能给患者身体器官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在此期间,医护人员的有效护理对降低患者的痛苦效果显著,使其早日康复。本文通过48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分析,提出了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的方法和意义,为今后护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1~6月收治普外科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9~58岁,平均36岁;50例患者主要包括阑尾炎、疝气、乳腺疾病、胆囊炎、胆结石、肝囊肿等普外科疾病。
1.2方法:将50例普外科手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25例术后给予单纯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25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并加以围手术期的疼痛护理,并于术后72小时进行疼痛率比较。
2结果
术后72小时观察对照组和处理组患者疼痛情况:其中试验组疼痛率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疼痛率76.4%(P<0.05)。用直观类比标度法检测术后疼痛的程度,试验组在麻醉清醒和术后72小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由于对照组未进行疼痛护理,患者普遍感觉疼痛剧烈,心情焦躁,情绪不稳定,而试验组由于系统的疼痛护理,患者普遍感觉舒适,并认为疼痛可以忍受,能够配合好医务人员的术后工作。
3讨论
3.1疼痛护理的方法:由于术后疼痛给患者精神上和身体上都带来不良影响,疼痛感觉和反应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因此在临床上观察术后患者时,同样性质、程度的疾病,会因不同患者的情况而反应的强弱、轻重程度不同。而且往往由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的不同,不同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耐受程度和心理反应也不同。最好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护理措施也要因人而异,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具体疼痛护理的方法很多,可以运用暗示、分散注意力、音乐或药物等方法减轻疼痛。良好的止痛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情,保证患者疾病及时恢复。其中止痛药物的运用仍是目前解除术后患者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正确运用镇痛药物是药物止痛的关键步骤,医护人员要了解各种止痛药物的应用原则、适合的人群、药物的禁忌证和并发症,避免盲目用药而造成不良后果,并且要防止患者对止痛剂的依赖性。其次要改传统的“按需给药”为根据药物半衰期的“按时给药”,应使药物浓度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使药物的疗效发挥最彻底,保证疼痛患者取得最佳的镇痛效果。除了尽早给予患者止痛药以外,精神鼓励也是很重要的。精神鼓励前,医护人员首先要向患者详细讲述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及注意事项,帮助其了解手术过程中所需的环节及要求,使患者正确面对该病,认识该病,帮助其树立信心。分散注意力是术后止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可减少其对疼痛的忍受程度。由于不良的忧虑、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可加重普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而疼痛的加剧又反过来影响情绪,导致恶性循环。分散患者疼痛的注意力,转移他们注意的重点,可以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一般临床上推荐患者在术后可参加一些活动,如下棋、看电视、适当的运动、聊天等;或者给患者放一些舒缓、轻松的音乐,通过音乐优美的旋律、曲调和感染力使患者精神得到放松,从而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帮助其放松心情,避免焦虑情绪的产生,转移疼痛的注意力,最终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也可以请性格开朗、乐观的患者在病房中与其他患者交流,谈彼此的手术感受和经验,相互鼓励、相互照顾。总之,疼痛护理的方法很多,在工作中还要不断地总结和丰富,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3.2疼痛护理的意义:疼痛护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快速康复,而且可以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给患者的身心都带来了影响。疼痛护理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普外科手术后疼痛患者应用系统的、全面的疼痛护理不仅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而且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医护人员应通过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强化护理人员的意识,扩展知识,完善术后疼痛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动态,随时发现并及时解决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影响因素,使患者正确认识术后疼痛,减轻其疼痛,提高耐受性,最后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各种并发症,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4结语
控制外科患者术后的疼痛,日益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要把疼痛的控制作为一门科学来深入研究,制定相应的、有效的方案,分别应对各种不同程度的疼痛,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华.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16).
[2]李海霞.腹部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1,6(7).
[3]史红萍.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2).
【腹部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推荐阅读:
外科护理腹部损伤11-01
妇产科手术病人腹部切口的护理分析06-28
普外科护生临床护理带教体会09-26
消耗腹部脂肪的运动有哪些08-13
怀孕腹部右侧高07-07
男人腹部减肥最快方法07-06
医院外科护理人员的年度工作总结09-24
最新外科护理09-16
外科护理学肺癌护理08-07
外科护理年度总结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