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信

2024-09-30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信(共12篇)

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信 篇一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聚物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知识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知识。获得知识和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的方法;

2.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

3.掌握聚合物加工流变学、成型加工工艺和成型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并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

5.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6.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其他相关: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专业实验: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成型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现状

一、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演化过程

我国高分子类专业设置始于1953 年, 是从化学和化工类专业中形成和分离出来的。理科高分子化学教研室始建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工科的塑料工学教研室则建于成都工学院(今四川大学)化工系。

最早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是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的。而最早的高分子化工系始建于成都工学院。世纪50 年代以来, 在我国高校中陆续设置的高分子类专业是: 高分子化学、塑料工学(塑料工程)、合成橡胶、橡塑工程、化学纤维、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工、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三级学科专业)

1998 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将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工科类专业统一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将理科类的高分子专业并入材料化学专业或化学专业;将高分子化工专业并入化学工程专业。使高

分子材料类专业的办学口径拓宽到二级学科。目前, 仍有部分院校沿用旧名称或专业方向。

四川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还建立了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布点

到2007 年, 全国共有142 所院校(所)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生。专业设置院校数按主管部门分类统计为: 教育部17 所, 省属117 所, 国防科委5所, 科学院1 所, 侨办1 所, 民族事委1 所。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生布点除青海、西藏、内蒙、云南没有外, 在全国其他28 个省、市、自治区均有。

按招生院校所在省份统计有: 江苏16 所, 山东12 所, 湖北11 所, 辽宁10 所, 河北9 所, 北京市8所, 浙江7 所;安徽7 所, 陕西7 所, 湖南7 所, 黑龙江6 所, 江西6 所, 上海5 所, 广东5 所, 河南5所, 吉林4 所, 四川3 所, 山西3 所, 福建2 所, 新疆1 所, 广西2 所, 宁夏1 所, 重庆1 所, 贵州1所, 海南1 所, 甘肃1 所, 天津1 所, 天津1 所。

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信 篇二

1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以英语为工具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为主,以学术英语为辅,目的在于在公共英语及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在其专业方面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英语专业期刊的能力,英汉互译专业文献的能力和初步具备专业英语短文、论文摘要的写作能力,帮助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使用英语,直接学习和接触国外相关专业信息。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相比有以下特点:专业英语侧重于一般性英语语法在专业内容表达上的具体应用,注重专业词汇的扩大和对本专业涉及知识的理解,它是以普通英语阅读课为基础又与专业知识结合紧密的一门课程,内容涉及到科技领域,用语比较专业化,并且常常运用结构较为复杂的长句,句中修饰成分很多。

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改进

结合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分别在专业词汇、阅读、翻译和写作等方面的教学改进进行讨论。

2.1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词汇的学习与积累

学生学习了基础英语的之后,在专业英语学习中最主要的障碍就是专业词汇的学习与积累。在基础英语单词的学习中,通过掌握词根、前缀与后缀来学习新的词汇。对于专业英语单词的记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了规律就降低了记忆难度,同样按照词根与前、后缀词义的结合规律来记忆英语单词,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词头poly-是多聚的意思;词尾-ane 是指烷烃,-ene一般是指烯烃,-one酮等;一些基团如methyl(甲基),ethyl(乙基),propyl(丙基)都是以-yl结尾。那么在遇到生词polyethylene(聚乙烯)时,这样学生就可通过掌握的规律轻松记住单词,做到举一反三。同时,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分析讲解课文中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对比理解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的记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够有效的突破专业英语单词难记忆的的障碍。

2.2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专业英语教学中专业文章的阅读注重专业词汇的扩大和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该课程的教学是以英语为基础,拓展学生专业知识学习领域,同时反过来又促进了英语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专业英语阅读中的难点是长句多,句子结构复杂,这也是专业英语的一个语言特征。在分析长句时应先弄清楚句子的性质,看它是简单句、并列句、还是复合句,首先分析主语、谓语和宾语,再确定其定语或是状语,然后再进行分析。只有把句子的结构理顺,才能做到准确地理解它才能忠实于原文表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阅读能力的训练贯穿到课本教学的始终,坚持不懈地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3 培养与提高写作能力

与基础英语一样,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学生要积极地记背英语单词和习惯用法,注意平时英语学习的积累,要尽可能地多背诵一些精彩文章,特别是经典原著片段,促进语感的发展。专业英语的写作是,让学生放开写,句子越长越好,其特点是教师精心设计写作任务,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悟出写法,通过写长句开阔思路,释放创新潜力,增强学生学外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分为材料准备阶段、写作阶段、反复修改阶段进行。

2.4 培养与提高翻译能力

翻译是一种双语转换的过程,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语言转换过程。由于科技英语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科技英语的翻译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培养翻译能力是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翻译指英译汉和汉译英,两者都不能偏废。对科技英语英译汉而言更注重逻辑思维,讲究语言上的规范、表达上的准确和译文的流畅。“确切性”是科技英语翻译的总的标准。它必须做到明确、通顺、简练。而在科技英语的汉译英中,汉译英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使用专业中的习惯表达法,保持译文的科技特色,不能任意创造,尤其不能照字直译,而要采取普遍接受的约定俗成的译法。

3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及考试

教学实践中,为了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在学期的开始就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提前布置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课下做一定准备,上课时抽查小组中的成员走上讲台给其他学生讲解指定段落,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听众;讲解完毕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和其他小组的学生均可补充;教师做总结,对遗漏、错误的地方进行补充。一个学期结束,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至少有一次上讲台讲的机会。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更重要的一个方面,给学生一个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锻炼机会。通过采取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也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为以后的应聘求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考试是用于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因此,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考试的重点应放在考察学生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英语知识与方法从英文资料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考试重在考察学生专业词汇的掌握情况,专业文章、书籍的阅读能力及一定的写作能力,如文章摘要的写作能力等。在试题设计中,遵从教学目标并充分结合教学内容设定适宜难度合理安排题型题量,从而使考试结果可以公平、有效的反映教学成效。

4 结 语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课题。在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尽可能地多引导学生做规律性的总结,熟悉句法技巧,并在考核方式上有所侧重,这样才有可能使专业英语的教学更加有吸引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要注重各种能力,不能偏费,各种能力的培养是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的。这也需要任课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研究和探索教学方法,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曹同玉,冯连芳.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

[2]谈玲华,杭祖圣,寇波,韩冰.高分子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广东化工,2009,36(9):210-211.

[3]揣成智.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2.

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信 篇三

[摘 要]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工科专业设置需适应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按照每个工科专业去进行研制。这样,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认证标准才有实际意义。认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着力点在于强调地方的“本土性”、应用型的“定位性”、本科院校的“层次性”、认证体系的“规范性”,并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进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科专业如需要可靠的教学质量,就应有较强的、合理的、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工科专业的质量认证势在必行。

[关键词]应用型 地方性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专业认证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29-03

在教育部与财政部颁布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把“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摆在了六项建设内容之首,专业认证已被提到我国高教建设事业的议事日程。当前,在我国整个高教评估体系中,专业认证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虽有起步,但仍处于初级探索和借鉴经验的阶段。因此,高校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专业教育的高水准,接受来自社会、政府、学生家长和企业的质量监督,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专业认证的促进功能日渐凸显。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认证是内涵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始关注和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尝试借鉴国内外应用型大学的成功培养模式,但总体感觉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践教学方面都比较模糊。21世纪以来,全国有相当数量的由专科升格到本科的普通高校先后组建,且多数分布在省会以外的城市和地区,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校(如安徽省在二本和三本院校中,有超过一半的学校都是新建本科,且发展模式多为应用型),这些新建高校就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其办学的主要使命就是为地方和行业发展服务。然而,受长期专科教育延续下来的人才教育观等影响,其办学层次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科学定位,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实现办学质量快速发展,就成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研究探索的新课题和我国现阶段应用型高等教育需要研究的方向。在现阶段,把好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的质量关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共同关注的焦点。由于专业认证能够把准高等教育发展的脉搏,保证专业教育的质量,进而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搞好专业认证工作对于高校专业建设和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专业教育的质量保障。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认证标准制订上,主要是从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七个方面摸清和总结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具体实际和自身特色,并制订认证标准。

二、认证体系的构建

(一)学生与培养目标

在认证体系中的学生方面,分为吸引优秀生源措施和学校对吸引优秀生源的支持两方面,学生指导依据学生综合素质指导和专业教育指导两个层次,学生与培养目标评价从学习表现评估、考试成绩与毕业要求的一致性、学生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评价方式三个方面着手。在该专业认证标准中培养目标认证内涵上,确定专业社会需求与学科支撑从专业社会需求状况和专业学科支撑两方面进行认证,专业性质与所在学校办学定位的关系需先着力于学校办学定位,然后分析专业与学校办学定位关系。专业培养目标描述从培养目标与要求总体描述、主要就业领域与竞争优势、毕业生事业发展预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证。培养目标衡量与评估从培养目标实现的衡量与培养目标实现的评估两个角度来分析认证。保证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应用)技能的实际水平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并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较强能力。

(二)毕业要求与持续改进

该专业毕业生要求和认证标准覆盖关系依托课程体系的设置来进行分析认证。

诚然,教学制度主要考量教学管理中的培养计划制订方式,过程控制与反馈机制从教学过程质量控制、培养目标实现评估机制,毕业生出口评估机制,课程目标达成状况评价机制,学生对课程和学习状况的反馈四个方面分析认证,根据反馈来实现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目的。

(三)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

落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设置与结构合理的师资来实现。具体将学分定义、学分的获得、学分分布融入课程设置,通过课程设置学分比例与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来进行分析认证,培养计划主要考量培养计划修改规范过程、必修课程的先修关系、本专业分学期培养计划、课程计划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几个方面的情况,实践环节侧重于实验课程、现场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毕业设计(论文)具体任务与时间节点、毕业设计(论文)分类和评分标准、每类设计的数量和比例、分段成绩比例、毕业设计(论文)清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的毕业设计(论文)、在企业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目前,该专业建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质量标准》,能够正确反映培养目标定位和本科专业教学工作规律;广大教师按既定标准自觉规范教学工作行为,效果较好。当然,这个执行过程中是离不开教师的,因此就会有工作量等产生,教师工作量计算需要对教师工作量和教学鼓励两个方面协同性进行统计与分析,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需要涵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四)支持条件

教学设施需要从学校现有工科专业的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室)、工程训练中心、专业实验室、教室、教学设施的信息化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图书资源状况考量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图书馆网络资源利用情况以及网络资源和课程教学,教师发展主要从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学校对该专业引进优秀教师的支持措施、新进教师培训与考察过程三个方面来分析,既需要学校大环境的依托,同时也要适应该专业发展的特点,尤其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而言,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更为重要。

三、认证标准的实践

(一)学生与培养目标

池州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11年招收112人,2012年招生107人,2013年招生113人,三年来报到率均在90%以上,结合池州学院所在的区位以及人才培养面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确立了专业素质、道德修养、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该专业毕业生具备在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生产经营的能力或继续深造的潜力,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比例较高,同时,培养目标吻合综合素质与专业教育两个方面。

(二)从业实践与课程体系设置

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9%,走访部分毕业生用人单位,反映良好,2014届毕业生共有30多人考取了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学校的化学或材料类的研究生,考研录取率23.66%。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已立项8个国家级大学生科学创新项目,发表省级及以上论文2篇。其成果的取得,得益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质量标准》的制订和按照标准来搭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有:(1)课程建设标准与理念定位正确,课程设置着力于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2)建设模块化课程群,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长课程、文化素质课程、集中实践教育课程”六大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实践教学模块,构建企业课程。在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已编写特色教材1部,建设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更新教学观念,实践教学方式立体化,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建设开放实验室,建立指导教师负责制的小组合作式的专业实验与设计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三)师资队伍与支撑条件

1.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该专业现有的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30%,硕、博士学位比例达到100%;专业带头人由高级职称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均符合岗位资格,教授、副教授每年均为本科生授课,专业主干课程基本上由副教授(含)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基本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同时,要求教师取得专业职业资格和接受任职经历培养。

主讲教师的主讲课程与科研方向稳定,目前,承担在研的有4个省部级、国家级项目以及2个省级教研项目发表。

2.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拥有9个基础实验室,拥有价值250多万元的中大型仪器设备,完全满足了基础实验的教学;5个专业实验室保证了学生的专业实验教学;8个开放实验室保证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的科技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兴趣。拥有10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满足该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

尽管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是以机构评估为主,但是机构认证只有辅之以专业质量认证,才能够全面确保高等学校的质量改善。一些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一些综合实力雄厚的高校,其可行性和适用性强,有较强的学科优势支撑,得以较好地执行,如要在地方性和应用型上有所创新和体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科专业就需要有可靠的教学质量,就应有较强的、合理的、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因此其开展工科专业的质量认证是势在必行。目前,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认证实践来看,专业认证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保证专业质量提升效果较为明显。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益林,马修水,何小其.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构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2).

[2] 罗尧.对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分析和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

[3] 李涛,刘灵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2(6).

[4] 杨林,杨其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2012.

[5] 张晓卫,张华,仲荣慧.地方普通高校转型期学科发展策略探析[J].大学教育,2014(8).

[6] 范爱华.我国高校专业认证实施策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责任编辑:钟 岚]

[收稿时间]2014-12-11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资助(2013jyxm256,2013jyxm252,2012jyxm562)。

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信 篇四

阿克隆大学位于俄亥俄东北的阿克隆市,距克利夫兰南部40英里,离匹兹堡西北部100英里,是一所公立的、综合性的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大学,创办于1870年。大学设有200多个本科专业,100多个硕士专业,17个博士专业和4个法学专业。全校共有27470名在校学生,来自美国各地和全世界68个国家。其中来自亚洲的学生占所有国际学生的12%,还有部分来自中东以及非洲的学生。该校的师生比是1:21,最受欢迎的专业包括:管理,市场营销等商科方向;健康学;传媒;教育;工程等。

虽然该校并没有位列《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的综合排名之位,但该校的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美国高分子研究生专业排名第二,仅次于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麻省大学阿姆赫斯特校区),学 1

校所在的akron市在世界高分子领域尤其是橡胶研究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在此建立了橡胶研究中心,以研制和生产轮胎等战需品,该研究中心就是现在该校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著名的轮胎公司固特异good year也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

高分子材料一般开设在化学系,工程系或是科学系里面,是化学较大的一个分支。与其它几个化学分支相比,高分子方向具有更强的跨学科性质,国内的某些学校就把它单独列为一个系或是一个专业方向。然而在申请出国时,直接可供选择的有高分子专业的学校并不多。在美国,单独设有高分子系的学校著名的有四所: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麻省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 university of akron(阿克隆大学),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凯斯西楚大学)和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南密西西比大学)。这几所学校在美国高分子科学界都算是数一数二的。

阿克隆大学的高分子研究生专业分为polymer science高分子科学(偏理论)与polymer engineering高分子工程(偏应用),院长dr.stephen z.d.cheng,华人,擅长高分子材料的研究,197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数学系,1981年获得东华大学高分子工程硕士学位,1985年获得伦斯勒理工学院高分子化学的ph.d学位。

申请阿克隆大学高分子专业的条件一般是:

1.申请者背景应是工程,材料科学,高分子科学,化学与物理。往届录取学生的gpa都在3.0以上;

2.申请材料:申请表,成绩单,托福,gre,个人陈述,推荐信,简历等。建议托福100+/雅思7.0+,gre建议325+;

3.优秀学生可以享受学费减免,累积助学金可达2.5万美金一年,还可以享受其他学费减免等形式,1月15日之前需提交奖学金申请,所有奖学金的结果会在2月中旬发出;

4.2013年秋季申请截止日期:2013年2月1日。

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化学分析师,高分子工程师,化学研究工程师,高分子产品研究师,应用化学家等职业。化工在美国的高薪行业里面排名第3,年薪大概6.5万美金左右。

5.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信 篇五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国籍:中国无照片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江西身材:170 cm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4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喷涂/金属材料类:技术或研究人员 市场销售/营销类 有关材料方面的采购,销售代表 经营/管理类 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方面的管理工作
工作年限:0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兼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1500--2000希望工作地区:广东省 佛山
个人工作经历:大二下学期曾到江西省抚州市赣东化工厂生产认识实习,了解了钛白粉的基本生产的工艺。

大三上学期曾在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编织袋厂生产认识实习,熟悉了编织袋从破碎原料,加料,拉丝及编织的.整个过程。

大三下学期末在南昌市齐洛瓦公司为期10天的生产实习,掌握了注射,中空吹塑的整个生产过程。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东华理工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毕业--07-01
所学专业一: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方向)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2008.07 东华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成型与加工方向) 本科

计算机水平:江西省二级

职业培训: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并获的内审员资格证.

04-06担任班委组织委员。

04-05竞选为材料系记者团干事。

05-06被聘为化生材学院分团委记者团委员。

优秀团员干部、积极分子;在校期间拿过三次三等奖学金;院征文大赛获二等奖;大一时曾组织过全班参加系“迎评促建”比赛获第二名。

曾多次担任过院系演讲比赛的评委。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一般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兴趣爱好:篮球、足球、跳舞等文体活动
详细个人自传
一、学习方面:学习认真刻苦,熟练掌握MICROSOFT OFFICE 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操作而且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AUTOCAD并能熟练的操作。在专业学习方面,大体上掌握了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但是我也觉得我掌握得还不够精,因此,我一直在看相关专业的书籍。同时,在跟老师做毕业设计的时候,让我又对聚丙烯与聚乙烯性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他们的加工温度,同时也让我知道如何思考与分析问题,提高我的操作能力;与此同时,我还熟练掌握了一些机器的操作,如平板硫化机等。从12月份开始协助老师搞塑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同时带一些同学做毕业设计。在那段时间里,我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同时也让学会了怎么样去细考,分析,解决问题。并且我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挤出机挤出成型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塑料填充与改性,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工艺等知识.

二、工作方面:我自从大一开始便担任班干;工作热情高、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团队意识强的我能很好的跟同学及老师沟通,充分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善于动手操作,适应能力强。

6.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信 篇六

理科:偏合成的:北京大学(好像北大遥遥领先,其他象南开、南京大学明显差一些);偏性能形态研究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

5-10年这个行业发展都会不错。

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分析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

【天津市】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

【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

【辽宁省】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学院

【吉林省】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市】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

【江苏省】江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江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浙江省】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烟台大学六

【河南省】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

【湖北省】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学院、武汉化工学院、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科技大学

【湖南省】中南林学院

【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华大学、株洲工学院、茂名学院、中山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工学院

【海南省】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学院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

【甘肃省】兰州理工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

三、理论高分子搞的比较好的是北大、浙大、吉大,各有各的长处;中科院系统的研究所的高分子专业也都不错,华南理工实际应用搞的非常好,和国内一些企业有很多技术合作。青岛科技大学的橡胶国内一流。南开的功能高分子不错。西北工大的复合材料很牛!北化据说是全国高分子的龙头,具体不清楚实力,但高分子的加工机械很厉害,有些人物。理论研究方面,复旦的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是非常好的。

工科方

四、浙江大学 复旦 上交大 同济 南航

华东理工 武大 南大 华南理工 华中科技 川大 重大

基本上211,985的重点高校都可以选择,毕竟高分子是理工科院校普遍都开设的专业,如果想要有更好的前景,建议结合所学的方向与兴趣、城市等因素综合选择,呵呵~~

五、想考好一点的就选浙大,川大,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相对次一点的例如合工大,青岛科技大学不错,橡胶做得好,另外深圳大学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不是211,但是实验设施绝对堪比国内任何一所211.另外毕业后在深圳工作就业机会很大,深圳大学是深圳唯一的一所大学,所以深圳对深圳大学的毕业生在深圳工作有一些有利政策。而且在这读研只要考上就是免费的,生活补贴也是可观的!

六、如果只想工作的话,那恭喜你了。高分子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去石化,橡胶,制药的都有,现在基本是供不应求。

考研也比较容易,工科材料的分数都不高。包括中科院化学所。考研最重要的专业课有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有机化学(看学校)。考工科的话是数学二 + 一门专业课,考理科的话是两门专业课。

高分子最牛的是四川大学,华东理工,北京化工都不错。中科院北京化学所就不用说了。跨专业只要努力并不是不可能,事在人为嘛。我一个舍友考到北师大的国际经济里,还是公费呢!

数学基本都是数二,只有清华是数一。同济大学的数学教材经典地一塌糊涂,工科数学完全没有能超过它的七、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个理工科结合型的工科专业,由传统的冶金学同陶瓷工程学、凝

聚态物理学、化学等学科汇集而成。计算机的半导体材料、信息高速公路的光导纤维、高楼大厦的土方木石、火箭导弹的耐高温材料、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核材料„„都是材料学的学科范围。各个院校在该专业的侧重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有较大的差异。

东北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于金属材料,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国最早的金属材料学科之一,属国家级重点学科。

华南理工大学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学专业和材料加工工程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新型高性能与功能材料专业也是其大有潜力。

浙江大学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以高新技术材料为特色,设高性能结构材料设计方向、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方向、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智能化控制方向,分别隶属于材料科学系、信息功能材料系和材料工程系。

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学以新材料与新技术为特色,这是材料学领域最“吃香”的方向。

天津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材料领域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院之一。

北京化工大学的材料学是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传统强项。碳及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防护学科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盛名不用再说了,相信“中国人都知道”。

吉林大学的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值得一提的是,吉林大学的材料学专业围绕汽车工业领域组织教学。在超塑性与塑性精密加工、汽车用铸造合金新材料及其精密成型、汽车关键件精密塑性成型工艺与设备、汽车现代焊接成型与控制、材料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层次上的各种测试、分析、表征方法研究等方面优势十分明显,显示出汽车城的特色。

材料学在西安交通大学分出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工程、腐蚀与防护及表面工程等四个专业方向。

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信 篇七

高分子材料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材料。高分子材料品种繁多、组成结构复杂专业基础理论深奥复杂,必须以大量的实验教探索为重要手段,才可以完成材料的制备、改性。专业实验在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探索材料本质、开发新材料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实验教学首先要认识到实验教学在理工科学生培养方面的双重功能,即除了它具有巩固验证理论知识或达到具体研究目标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勇气、创新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的功能。实验教学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地展开科研活动的能力和素质。

1 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目标的研究。应仔细分析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社会期望达到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对实验教学目标准确定位。

(2)拓宽后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置的研究。研究生专业实验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验的衔接与配套,与理论课教学的协调与配合。对原有的高分子合成、加工、性能验证等方面的实验课程进行全面整合优化,构筑拓宽后的实验课程新体系。并逐步试点进行教学实践。

(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我院“材料实验中心”、“材料分析与测试实验室”等单位的仪器设备及师资力量,探索实施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使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材料制备和性能检测全过程的途径及方法,专业实验课程成绩的科学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

(4)“材料实验中心”管理运行模式的探索。包括探索保障该中心实验仪器设备不断更新以跟上材料工业发展步伐的途径,探索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和开放实验室的方式。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经费和实验耗材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开发。通过以上探索,建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模块平台。在探索开放性实验和材料制备测试综合性试验时,既注意实验耗材的控制,又使学生达到锻炼创新能力的要求。

2 改革实验方案设计和解决的问题

(1)坚持实验教学观念创新。传统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开设局限于专业模块,缺乏系统性,各专业只学习本专业的实验,这种实验教学的模式,已经明显地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的功能进行正确定位,追求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统筹协调,加大实验教学学时与内容。实验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验证,更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实验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在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建设上,淡化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先进性。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结合点,实验教学环节的加强有利于培养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由过去“导入式”转变为“互动式”和“自主式”,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将实验教学课程设置为: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科研创新性三个层次的实验。

(2)构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教学新体系。山东科技大学是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突出工科特点,将工程实验教学与材料科学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实验教学一般应有三个功能:一是,验证功能,通过实验理解,验证和巩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论教学的内容,以获得知识;二是,能力训练功能,通过实验得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术和动手能力;三是,探索研究功能,通过独立选题,设计,观察,记录,数据处理,归纳分析,探索和发现新的现象以获得研究成果,同时得到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

(3)创建开放型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目标,结合自身的创新性平台建设,积极推行全面开放政策,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平台,做到时间开放,实验内容开放,实验设备开放。

3 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举措与内容

(1)实验教学理念的革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重视实验教学,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已形成了以“宽基础—强综合—多交叉—重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遵循“精选基础、重视应用、培养能力、突出创新”的基本思路。不断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统筹协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强化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效果良好。

(2)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创新。建立具有先进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了“三层次、四平台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实验教学内容涵盖了基本性、综合设计性、工程实践性和科研创新性实验,融入了工程实践性和科技创新。具有全方位、立体化、一体化的特点。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实验教学的网络化,通过引进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和实验技术,实现了实验手段的现代化。全面开放实验室,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和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验考试考核的方法多样化,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先进实验设备与技术的引入。为本科生开设部分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热分析等大型仪器设备的演示模拟及实际操作课,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明显的作用。

4 结论

在我院近年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拓宽后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探索新专业实验室的管理运作模式,对实验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对实验耗材进行科学控制,即对该专业整个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在专业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并实现实验室本身的高效良性运作。

摘要:通过对高分子专业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探索实验室的管理运作模式,对实验进行优化组合,对实验耗材进行科学控制,在专业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并实现实验室本身的高效良性运作。

8.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信 篇八

关键词: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方案 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085-02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了适应不同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等方面要求也各不相同,未来产业结构中高技术、高综合性和高复杂性的特征,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创造性、自主学习性、丰富的想象力和洞察力等素质和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基础,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成为重中之重。

1 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1.1 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过程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如图1所示,采取了“专业调研—岗位群分析—培养岗位定位—岗位能力分析—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制订工作。

在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行业(企业)和毕业生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召开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毕业生代表等人士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确定高分子材料专业毕业生培养岗位定位为:以面向长三角高分子材料应用(加工)企业为主,培养以塑料制品成型制作工(中级)为核心的职业岗位群(注塑工、挤出工、配料工、合成材料测试员)的一线人才。该岗位的能力培养目标主要包含职业核心能力、通用能力和特定能力等。其中核心能力培养学生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通用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一个现代职业人的基本素质,特定能力培养学生成为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特色和职业资格的标准要求。

1.2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点和难点在课程体系。我们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通过对本专业相对应的塑料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以及对这些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要素的仔细分析,按能力分类考虑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构成要素,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将专业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进一步具体化、个性化,使本专业与塑料职业岗位(群)的内在联系、教育过程与职业活动过程的内在联系显现出来,重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由公共课(文化课)与专业课两大类组成,其中专业课被重整为专业平台课、职业方向课、职业拓展课(职业纵向拓展、职业横向拓展),如(图2)所示。

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体系摒弃知识本位的课程观,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围绕分层化能力与综合化培养,明确各类课程的定位,形成了具有工学结合特征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紧密围绕塑料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突显“高等性”和“职业性”的特点,构建理论知识,强化职业特定能力,渗透核心能力培养,发展综合职业能力,每门核心课程融入职业工种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强调培养学生面向塑料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行业通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最具广泛迁移性的核心能力(其主要能力要素为: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跨行职业能力(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机械加工等)。

2 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1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依据高分子材料加工职业岗位(群)和对象的复杂成度,选择完整的、对职业成长起关键作用的、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作为典型任务,在模拟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职业实践的行动能力,提升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现以“塑料挤出成型”为例,组成课程的每个项目都按塑料挤出工作过程的需要来精选材料、设备及操作工艺等知识,构建塑料挤出“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科完整”的学习过程。

2.2 “工学交替”、课堂-实训地点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本专业将专业每门核心课程分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和增强模块,学生学习基础模块后,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带着任务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在教学过程中打破枯燥的理论讲授或繁杂琐细的知识陈述与实践学习相分离的状况,将课程教学地点、实训地点、实习地点融于一体,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项目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

2.3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针对课程改革相应改变原有的考核方式,建立由形式多样化的课程考核形式组成的评价体系,通过多样式的考核方式,及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技能的合理性评价,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训基地建设要面向市场需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对常州及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

3.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利用省级高职示范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在改建和新建实训中心同时搞好“厂中校”實训基地建设,我们通过互惠互利,寻求校企合作、共建长期稳定的“厂中校”的运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因为“厂中校”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3.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一环,在与企业签订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邀请其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项目课程开发和实践。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4 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近年来,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项目教学、标准融入”的人才培养特色。

4.1 项目教学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依据高分子材料加工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活动特征,引入完整的工作结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课程分解成以“实际、实践、实用”的项目为载体的主题学习单元,创设模拟职业工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程序,完成完整的塑料制品加工工作项目并获得有意义的工作成果,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4.2 标准融入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指导,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教学内容改革,聘请业内教育专家进行指导,将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职业工种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充分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统一,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的有机对接;另一方面在教学实施中注意多种能力的综合化培养,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实现了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与层次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蔡健,束剑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通讯,2005(11).

[2] 徐兴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17).

[3] 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4] 国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

[5] 许光,鲍东杰,袁雪峰.高职建筑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施与特色研究[J].教育探索,2009(12).

9.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篇九

专业简介

学科:工学

门类:材料类

专业名称: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是1953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主持创建的,是原轻工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和教材编写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是国内名牌专业。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管理能力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门人才为目标。

主要课程: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机械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应用、塑机控制技术、塑料制品设计、塑机与模具制造、模具工程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化工原理、高分子物理及化学、模具CAD/CAE、材料力学等。本专业通过工程制图、机械零件设计、塑料模具设计、塑料加工工程实验和模具CAD/CAE运用等实践环节训练,使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具有熟练的工程技术应用技能。毕业生能从事塑料制品的成型原理、成型工艺、配方设计、产品与模具设计、成型机械设计、新型高分子结构材料及功能材料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生产管理以及教学工作。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就业状况

轻工、化工、建材、电子电器、通讯、机械、交通、医疗和航天航空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以及石化、合成树脂企业。

院校分布部分

1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信 篇十

本刊主要报道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有关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及物化、反应工程、结构与性能、成型加工理论与技术、材料应用与新技术开发、研究方法及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栏目包括:专论与综述;合成实验与工艺;结构与性能;分析测试、加工与应用;新技术与产品开发;教学讨论与快讯。

一、投稿要求:

1.来稿文摘自负。稿件内容符合本刊报道宗旨,论点鲜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

2.来稿参照本刊格式撰写。审稿期限3个月。超过3个月未接到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请作者保证所投稿件为原创作品,凡已录用的稿件请按录用函中的修改建议进行修改。修改稿用E-mail返回我刊。修改稿50日不返回者,按自然退稿处理。无一稿两投,并且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

二、稿件撰写要求:

1.【论文题名】论文题名要求准确、简明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内容,应具有文献检索价值,字数不超过20字,不应有非规范的缩略词、符号、代号。资助课题须在首页下注中注明资助来源、资金号、联系人及其研究方向及E-mail地址。

2.【摘要】摘要应是一篇独立、完整的短文,着重反映其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果,不加任何注释和评论。采用第三人称,一般不超过200字。

3.【关键词】关键词应选取便于检索并反映文章主要内容词组

图的尺寸(以打印出来的为准)如下:

a.光谱图、核磁共振谱图,不画纵坐标,纵向约38mm,横坐标约61mm;

b.左右均有纵坐标的,纵坐标约38mm,横坐标约42mm;

c.只有左边纵坐标的,纵坐标约38mm,横坐标约51mm;

d.照片的纵坐标约35mm,横坐标约40mm;,一般3~5个。中英关键词须一 一对应。

4.【图、表】图表位于相应的正文段之后,图的线条要轻晰。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图,表中的“量与单位”之间用“/”表示,图中数据要清楚。

图的尺寸:纵坐标约38mm,横坐标42mm~61mm.照片40mmx40mm.曲线尽可能撑满图的空间。

5.【参考文献】必须是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各篇文献应按照正文引用的顺序编号;参考文献的作者只列前3人,后加“等”或“et al”.中英文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标准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 作者.期刊名,年,卷(期):页码.【专著】[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图的尺寸(以打

【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专利】[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外文参考文献作者姓名的书写格式为姓在前,名(首字母缩写)在后;中文参考文献要求中英文对照,中文在前,英文放在括号内。By:mdzhao 发表于:2009-11-4 14:25:41

3楼

地址:四川大学(西区)高分子研究所

邮政编码:610065

电话:028-85401653

传真:028-85402465

电子邮件:GFZCLBJB@163.com

By:mdzhao 发表于:2009-11-5 11:57:42

4楼

1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信 篇十一

关键词 高分子科学导论 案例教学 考核机制

包装材料对包装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时甚至引起发展上质的飞跃。①高分子材料作为现代包装材料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包装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高分子科学导论主要包括高分子的合成与化学反应、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高分子的分析与表征、典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与应用,以及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前沿。②知识点多,内容繁杂,而教学时数只有48学时。如何安排好教学的内容、教学重点,按照包装工程专业是需求进行课程建设,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课程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包装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如何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1 教学内容上,突出以专业特点为导向

教学大纲的完善和更新是教学内容建设的基本骨架。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大纲不是教学内容的堆砌,而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③④课程大纲的完善是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线,并要充分地展示课程教学设计思想。根据我校高分子科学导论教学时数少,同时专业方向又是以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为主要方向,以食品、药品及化妆品包装为主要应用领域,如何选择甚至编写合适的教材,如何确定本课程包含的各部分内容,合理分配学时,成为提升高分子科学导论教学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在对第一部分高分子合成化学部分的学习中,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于反应基本原理的认识和各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及分子量的影响因素。而不对聚合理论做深入探讨。在第二部分,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相关知识中,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着重介绍。作为包装容器的设计、加工和使用,这是考察材料的关键点,同时还需要介绍相关的耐热、耐化学性及其他一些基本性能。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后,对材料的基本理化性能有一个初步认识。第三部分是将材料的加工,对于包装材料而言,如何将粒料通过注射、吹塑、模压等方式制备成包装容器,这是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部分,也是与学生将来从事包装职业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因此,从内容上、从学时上予以加强。尤其是针对我校包装专业比较偏重的食品包装,各种液状货品的包装容器(如各种瓶、壶、桶)以及各种薄膜的主要原材料( PE、PP、PET、PA 等)和主要加工工艺(挤出吹塑成型、注塑吹塑成型、注塑成型、单/双向拉伸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展开。

2 在教学方法上,辅助以案例教学

掌握和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⑤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能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联系实际。例如在讲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的内容时,对身边的包装产品进行举例,例如牙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因此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国际牙膏巨头美国高露洁公司在进入我国牙膏市场以前,曾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发现,牙膏包装的同质化竞争严重。针对这些特点,高露洁采用了创新的复合管塑料内包装。结果大获成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占领了我国1/3的牙膏市场份额。这个例子,充分让学生认识到,高分子材料对于传统材料的替代作用及其适用范围十分广阔,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高分子注射成型工艺时候,拿出在工厂收集的残次样品,对气眼、流痕、欠注、银纹/水花、缩痕、熔接痕等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气眼为例,是由于困在型腔内气体不能被及时排出,易导致出现表面起泡,制件内部夹气,注塑不满等现象。其改进方法,从产品结构设计上,减少厚度的不一致,尽量保证壁厚均匀。这些处理手段,又都可以通过前期所学的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相关的链段运动、熔体流动、聚集态变化等相关知识进行解释。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综合体现,提高了学生的联想、归纳能力,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其将来在工作中分析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优化考核模式,多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时,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方法,而考核方式的优化,则是对学生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考核方式改为论文+PPT讲述+期末考试的模式,其中平时考勤、作业占二十分,论文占二十分,PPT讲述占二十分,期末考试占四十分。考虑到学生还处于大二阶段,尚未接触到文献调研等课程,经过简单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以及初步学习使用中国知网,重庆维普等中文数据库,武装了学生的文献调研手段,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查阅文献资料和标准,并按照正规的综述论文格式规范进行撰写。学生虽然还比较稚嫩,在专业领域几乎尚无法真正领会,但初步的锻炼,拓展了专业视野,深化了对本专业的认识,提高了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行归纳的能力。虽然还不能提出和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但这种锻炼已经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大二第二学期,包装专业学生就可以以高分子材料为出发点,申请大学生创新的科技项目,其申请数每年都占到本专业的很大部分。另一个考核内容是将学生按四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做个PPT并请一位同学进行讲述,考核成绩作为该组四位同学的成绩。通过做PPT讲述,学生需要自行组织图片和说明,并进行PPT的设计,直至最后讲述。十分钟的讲述和五分钟的提问,有助于并在一定程度上能集思广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再经过最后的考试,学生需要对所学课程进行一个全面的复习和总结,三者结合,使得学生对整个学习内容都有较为直观、详尽的认识。

4 结语

1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信 篇十二

1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模具设计》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1.1 教学现状

近年来,由于模具工业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使《模具设计》课的教学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首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对塑料成型模具课程对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和今后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程度不太了解,从而造成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此门功课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第二,实践环节薄弱,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工厂的机会不足造成学生缺乏接触生产实际、增加感性认识的机会。《模具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增加感性认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没有这些感性认识和实际生产,所谓的设计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第三,课程体系不尽合理,对传授学生计算机技术重视程度不够,而这却是当前模具设计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传统的讲授理论和设计课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需求,对于学生的就业来说,至少也要掌握两门以上的模具设计软件,但由于学时和环境的限制,这些恰恰成为了目前高校教育的软肋。因此,对此门课程的教学来说,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塑料成型模具设计方向人才培养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1.2 专业定位与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作为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一般院校,在突出《模具设计》课程的专业基础性的同时,如何处理好专业需求与教学的关系,是《模具设计》教学改革的关键与难点。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运用,对《模具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计算机技术融入课程内容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直至踏入工作岗位后工作能力的体现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模具设计》改革目的及方案与措施

2.1 课程改革的目的

目的旨在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围绕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制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模具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模具设计课程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改革与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2 课程改革的方案

首先以本专业现有课程为基础,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面,从树脂的基本性能、树脂的配比到树脂的加工性能,再到塑料加工和工艺控制,再到模具的整体设计和模具的修正、改进,使学生对塑料加工的全局过程有详细的认识和理解。然后,通过课程设计和实验使学生对塑料成型模具设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提高动手设计和优化能力。最后,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有实际的认知和操作能力;与此同时,结合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鼓励学生加入到校企合作单位或其它企业的研发部门,促进实习基地建设,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3 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2.3.1 教学方法改革

首先,专业基础课通过综合化和优化组合,使一门课程成为一个能力模块,使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知识。例如,通过专业课《高分子物理》、《流变学》以及《塑料配方工艺学》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塑料加工过程中所用树脂的性质、性能;通过《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课程的学习和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注射成型的工艺和相应改进方法;通过《模具设计》理论课和课程设计,以至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并且能根据加工需求和塑料产品缺陷对模具进行合理的修正。通过以上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工程实践能力。然后,针对就业岗位群体,将课程体系分解为四个专门化方向,供学生毕业前根据就业市场和个人意愿,选择其中之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培养。专业的整体教学安排使得学生有较广的择业范围和较强的发展后劲。根据我们的研究,在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课程体系可设四个专门化方向:塑料配方设计、注射成型工艺设计、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和修模改模。

2.3.2 教学手段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相关模具设计图纸多且复杂,而塑料加工中所用设备只能用照片形式向学生展示,所以,仅用板书教学较难将知识点讲清,学生不易理解,更难发挥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教学已较好地克服了板书教学的不足。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把相关成型设备、设计图纸以及生产流程向学生们全面、生动地展示,加强师生互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对“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将“讲练式”、“讨论式”、“启发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用于教学中[2],这样有利于教师深入浅出地讲授,增加教学所含的信息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树立创新意识,提高他们今后适应工作生存的生命力强度。此外,在模具课程教学中,除重视课堂教学外,还应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办课外学习指导窗口,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在网络技术逐步发展的今天,可考虑建立模具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设计资源库,以方便学生在课内及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及运用创新。

2.3.3 课程内容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还是要搞好课堂教学的改革[3],上好每节课是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并且,我们要根据目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改革课程的内容。目前,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人员除了具有较高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水平外,还要求能够紧密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有较高水平地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当今,国外许多院校已经进行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它们将模具设计课程内容直接溶入到生产实践中,将CAD、CAE、CAM软件直接运用到模具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开展以上多种软件在模具实际开发中的运用,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现在,国内的部分高校在此方面还存在较大欠缺。由于偏重基础理论教学,缺乏新技术的讲授与运用,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的创新能力先天不足。因此在模具课程教学的内容上,应积极改革,使教学内容能紧跟科技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模具课程教学的内容改革,可在原有专业基础知识上,逐步增加计算机图形设计、材料加工编程、模拟软件在教学中的比重,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缩短企业需求与学生所学知识间的差距。可选的计算机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utoCAD,Pro E,Solid Works,MasterCAM,UG,Mold Flow等。当然,以上所涉及软件不可能在本科教育过程中全部讲授,学生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完全掌握这些软件,所以,在讲授过程中,应广泛了解和专门培养相结合。对课堂教学来说,应使学生们对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过程中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有一个广泛的了解,之后针对学生个体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不同方向的软件。

然后结合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使学生对所学软件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应用和实践。

2.3.4 考试方法改革

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书面考试与答辩考试相结合、结业考试与阶段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践技能方面注重对学生最终设计作品的考核,使学生普遍有自主学习和分段学习的意愿。同时根据专业化方向安排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定自己的方向,同时也方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学其他专业的课程,使学校教育真正实现宽进严出,因材施教。

3 结语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模具设计》课程体系将更加完善,从理论教学到实验、实践教学,再到师生的科学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工业化,将形成产、学、研一条龙的趋势。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研究入手,从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及模具设计国内外发展趋势展开,形成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模具设计方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摘要: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塑料模具行业的普遍应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分析目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模具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方案与措施。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模具设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永泰.“十一五”振兴模具工业的途径与对策[J].中国机电工业,2004(5):26-27.

[2]李彩霞.戴护民,李舒燕,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2-24.

上一篇:数据平台分析意见表下一篇:《我的老师》导学案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