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小熊不见了(精选10篇)
1.中班语言:小熊不见了 篇一
寿光一中幼儿园 马涛
设计意图:
冬天到了,下雪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雪以后,幼儿可以感受雪景的美,也可以体验玩雪的乐趣,在各种各样的玩雪活动中,堆雪人又是幼儿最感兴趣的,通过这节课让孩子们简单的了解雪遇热融化的现象,所以我设计了本节活动课。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和讲述图片内容
2、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想象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3、初步了解雪遇热融化的现象。
活动准备:《雪人不见了》课件
活动过程:
1、 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堆雪人吗?
教师:今天有几个可爱的小客人,它们也很喜欢堆雪人,我们来看一看吧。
2、放课件:引导幼儿逐幅观察
(1)观察图1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天气怎样?它们在干什么?
小结:冬天了,下雪了,小猴和小熊在一起堆雪人。
(2)观察图2
提问: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猴和小熊感觉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观察图3
提问:小猴和小熊把雪人抬到屋里小雪人怎样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4)请幼儿连贯讲述1-3幅图片
(5)让幼儿想象雪人不舒服又流汗、流泪,到底这样了呢?
a、展开讨论,发散幼儿思维……
b、出示图片4,让幼儿尝试讲述故事内容。
c、课件:以雪娃娃来信的形式,教师讲述信的内容(雪人怎样融化),孩子们同时看课件雪人融化的过程,初步了解雪遇热融化的现象。
(6)老师完整的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给故事起名字,师生最后给故事定下名字《雪人不见了》。
(7)根据故事创编歌曲,用孩子们熟悉的旋律《新年好》来演唱,幼儿很感兴趣,更容易记住故事情节。
3、结束部分:教育孩子冬季不怕冷,多锻炼身体。听音乐《雪人不见了》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活动,让幼儿先看,再想,然后说,最后再听,始终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使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创新之处是将故事编成歌曲,配上幼儿熟悉的《新年好》的旋律,唱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孩子记忆故事内容,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完成第三个目标“初步了解雪遇热融化的现象”时受条件限制,无法制作实物“小雪人”有些遗憾,但我们制作了精美的flash动画,设计了雪娃娃来信的环节,教师以雪娃娃的语气讲述雪人遇热融化,变成水蒸气到太空旅行的过程,孩子们都很感兴趣,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2.中班语言:小熊不见了 篇二
活动目标:
1、体验下雪天堆雪人的快乐。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片并讲述图片内容。
3、理解词语“融化”,能大胆讲述雪人前后的变化过程。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雪人不见了》
2、雪人玩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小雪人,用谈话方式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喜欢雪吗?为什么?下雪的时候都可以做什么啊?”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片,看看下雪天里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吧。”
(二)展开部分:
1、出示五幅图片,请幼儿自由观察,了解图片大意。
2、引导幼儿逐一观察。
(1)观察图一。
教师:“下雪啦,地上、树上、屋顶上都是什么样的?”(下雪啦,地上、树上、房顶上到处都是白白的)
(2)观察图二。
教师:“雪地里的小朋友都在做哪些游戏?”
(雪地里的小朋友,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滚雪球,还有两个小朋友正在堆雪人)
教师:“雪人的眼睛、鼻子是什么样的?它戴着什么样的帽子,围着什么样的围巾?”(雪人有黑眼睛、红鼻子,戴着红帽子,围着花围巾)
(3)观察图叁。
教师:“小朋友围着雪人做了哪些事情?”
(小朋友高兴地围着雪人唱着歌,跳着舞)
(4)观察图四、图五。
教师:“为什么雪人变小了?没有找到雪人的小朋友心情会怎样? ”
(小朋友在找雪人,没找到很伤心)(学习词语:融化)
(叁)结束部分
请幼儿试着完整讲述。
活动延伸
幼儿观察雪人变小了(融化了),感知雪遇热融化的现象。
有条件的地方,可带幼儿到室外让幼儿堆雪人,把雪握在手里,巩固雪遇热融化的知识经验。
温馨提示
1、本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的时候,可用手指着图片的主要内容,提示幼儿有重点地观察图片,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
2、活动后,教师也可以将图片放在区域中,供幼儿自由讲述。
附:看图讲述
雪人不见了
图一:下大雪了,地上、树上、房顶上到处都是白白的。
图二:雪地里的小朋友,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滚雪球,还有两个小朋友正在堆雪人。雪人黑眼睛、红鼻子,戴着红帽子,围着花围巾。
图叁:小朋友高兴地围着雪人唱着歌,跳着舞。
图四:太阳出来了,雪开始融化了,雪人变小了。
图五:雪人不见了。小朋友在找雪人,没找到很伤心。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看,想,然后说,最后听,始终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使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幼儿按一定顺序讲述故事,初步了解雪遇热融化的现象,加深对冰雪的认识。本节课幼儿的兴趣极高。
3.中班语言 小熊过桥 篇三
活动目标: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感情的朗读。
让幼儿感受小熊过桥的心情,懂得要勇敢、自信地克服困难。
知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鼓励帮助,而不讥笑。
经验准备:幼儿走过独木桥的经验。
物质准备:课件《小熊过桥》、小熊一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走过独木桥吗?再走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2、欣赏儿歌,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教师:(1)小熊走到桥上怎么样了?他心里有什么感觉?
(2)头上乌鸦在干什么?桥下流水怎么样的?小熊怎么说的?
(3)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看了乐得怎么样?
3、教师教幼儿学习儿歌《小熊过桥》
4、讨论:你们喜欢儿歌中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5、游戏:走独木桥。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屏弃了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
2、在活动的准备中,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恰倒好处的运用课件以外,还制作了实物的小木桥,使孩子们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小木桥的特性,加上可插图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们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
3、在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提问始终是开放式的,例如在问到怎样能够帮助小熊过桥时,幼儿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说拿绳子绑着过去,有的说爬过去,还有的说问小鸟借个翅膀飞过去等等。正是因为提问的开放,孩子们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胆的想象。
4.中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 篇四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
2、体会小熊过桥时的心情,并尝试用语言、表情或动作表现出来。
3、有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有走独木桥的经验
2、课件
3、小熊和熊妈妈图片、小木桥等。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与幼儿谈话,理解、感知儿歌的内容。
二、学习朗诵儿歌的内容,进一步体验儿歌的情感。
1、教师有表情的完整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根据图片学习儿歌。A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B学习儿歌中的对话: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好孩子,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步步向前走,一定能够走过桥。
三、朗诵儿歌,创编动作。
1、集体朗诵儿歌。
2、加上动作和表情。
四、分角色表演。
五、鼓励孩子们做勇敢的好孩子。教师:你们喜欢小熊吗?为什么?
六、:唱一唱歌曲《小熊过桥》因为有很多人都喜欢这首好听的儿歌,有人把它编出了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唱一唱,表演表演吧。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屏弃了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
2、在活动的准备中,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恰倒好处的运用课件以外,还制作了实物的小木桥,使孩子们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小木桥的特性,加上可插图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们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
3、在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提问始终是开放式的,例如在问到怎样能够帮助小熊过桥时,幼儿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说拿绳子绑着过去,有的说爬过去,还有的说问小鸟借个翅膀飞过去等等。正是因为提问的开放,孩子们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胆的想象。
5.中班环保教案:垃圾不见了 篇五
1、让幼儿知道随地扔垃圾是不好的习惯,了解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初步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
3、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活动准备
若干照片(随地扔垃圾的照片),水(干净的水,河里被污染的脏水)环保的牌子。活动过程实录
一、情景表演
请一位配班老师或小朋友表演吃完东西后,把垃圾往地上随便一扔的情景。师:
1、小朋友你们看他做了什么?
2、那你们平时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在公园里玩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过随地扔垃圾的人?
3、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二、引导幼儿知道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1、出示垃圾污染严重的照片。
师:老师也很讨厌随地扔垃圾的人,可是我在回家的路上却总是能看见这样的人,你们看这是老师在路上拍到的一些照片,小朋友仔细看看,照片上都是什么?你们看了以后心情怎么样。师:(1):照片上拍的是什么?(都是垃圾)。(2):看到这些照片,你们心里高不高兴,为什么?(很脏,街上变得不漂亮了)。(3):这些垃圾如果一直放在这里会怎么样啊?
幼:如果下了雨会烂掉,烂掉之后就会有很脏很难闻的气味,污染了空气„„(4)师:这些气味又会把什么小动物引过来?
出示部分小动物的图片(苍蝇、蚊子、老鼠、蟑螂)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为什么?
2、出示很脏的水和干净的水,进行比较。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脏的水(与干净的水进行对比)这样的水你们喝吗?为什么? 它怎么会这么脏?
幼:(河里有好多垃圾,把水都弄脏了,所以我们不能喝这个水了,河里的鱼也会死掉)。
3、出示踩在西瓜皮上摔了跤的场景。师:你们看这图上是什么?
幼:(如果不小心踩在西瓜皮上就会摔跤,严重的话还要送去医院)。
三、引导幼儿知道怎样处理垃圾
师:
1、原来垃圾这么不好,那我们需怎么做呢?要不要乱扔垃圾?
2、看到地上、公园里有垃圾,我们要怎么做?
3、你们知道垃圾袋、垃圾箱里的垃圾到哪里去了?
垃圾袋被环卫工人开的垃圾车送到了垃圾填埋场,出示垃圾场的照片,简单介绍什么是垃圾填埋场。
4、出示环卫工人扫地的照片。师:(1)看照片上就是环卫工人在运垃圾,看他们多辛苦。每天一大早就要去扫地,然后再把垃圾运走。
(2)我们还可以把垃圾怎么样? 幼:烧掉。
师:烧掉也行,不过烧的话就会有很多的烟,虽然垃圾少了,可是污染了空气。
四、活动延伸
五、活 动 反 思
小班班年龄小,能力较差,教师在活动事前讲解活动要求,教幼儿认识垃圾一定要扔进垃圾箱,大多数幼儿懂得垃圾扔进垃圾箱里,个别幼儿还出现乱扔垃圾情况,可见对幼儿的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设计情境公园时,设立动物园和娱乐场,要单一进行情境动物园讲解,娱乐场对于本课不符,其次,教师在课件进行教学时,忽略一词“踩”与“摔”的区别,在教学应注意改正,通过游戏,幼儿知道垃圾放在哪里。幼儿讨论:随便扔垃圾对吗?我们应怎样做呢?
所以,教师既要尊重幼儿自己有的认知水平,重要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幼儿经验。活动评价:
在这次讨论结束以后,我发现孩子们对“垃圾”这个词用得很多,他们不管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就说“这是垃圾,应该扔掉”,有的时候还把一些仍然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扔掉。对此我没有说什么,只是把这些他们扔掉的东西捡回来,在活动区制作成一些楼房、汽车什么的。孩子们看到我的做法也效仿起来,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纸筒娃娃、花瓶、飞盘等。这时候孩子们感到了迷茫:这些不是我们认为没用、要扔掉的东西吗?怎么又变得有用了呢?到底什么是垃圾呢?为此,我们又一次展开了讨论。(有时教育活动并不 一定要依靠教师的语言去推动,教师的行为同样可以促进活动的开展。当教师的行为引起了幼儿的关注及认识上的冲突时,他们就容易去思考,去探究,关于“垃圾”的活动也就由此逐渐扩展开来。)什么是垃圾
多数孩子都说我们班里有许多垃圾,萦萱反对: “那不是垃圾,是废旧材料,做东西用的。”刘冉说:“废旧材料就是垃圾,因为它是不要的。”雨航又说:“为什么不要?这些都是我们从家里带来的。”昕瑞也说:“这些都是有用的,能做很
多玩具呢。” 那到底什么是垃圾? “苹果皮和核是垃圾。” “废纸是垃圾。”
“喝过的酸奶盒是垃圾。” “青菜切掉的部分是垃圾。” 是不是垃圾?怎么进行判断呢?
“不要的东西、没用的东西就是垃圾。”
怎么来确定这个东西要还是不要,有用还是没用?刘冉说:“扔进垃圾筐就是不要的。”昕瑞反驳说:“那些牙膏盒,还有一些纸盒都是爸爸妈妈要扔掉的,可是我们拣回来就能做很多东西。扔掉的能算是垃圾吗?”几个孩子围绕这个问题争论起来。看到孩子们这种互相辩驳的认真劲儿,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并说:“我们整理一下教室,把你认为没人要的垃圾找出来,把认为有用的东西做成你想做的东西,布置在墙上。这样大家就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垃圾,什么样的东西可以再利用了。”(到底什么是毫无用处的垃极、什么是可以利用的皮旧物品,幼儿不是一下于就能理解的,即使是成人也不容易说清楚。教师用环环相扣的提问试图引导幼儿区分概念,其实,让幼儿体验到对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相互辩论,比让幼儿知道它们的科学定义更重要。)
活动结束后,我想,在孩子们对垃圾有了很多真实的感受与体验的基础上,可以抓住教育的契机,达到《纲要》上所规定的“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环境,初步的环保意识”的目标。于是,我对活动进程进行了初步的设计:了解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活动的进展来自于幼儿兴趣与教师支持。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在推动活动开展时,必须明确该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是什么,同时要对这个活动的发展前景提出一定的设想‘。)
垃圾的旅行 活动区的活动结束后右孩子们整理好了自己用过的物品;垃圾筐装满了垃圾。我边收拾边自言自语道:
“这些垃圾都装满了,应该把它们放到什么地方去?”几个和我一起收拾的幼儿说:“应该倒到位圾车里,小动物园旁边就有垃圾车。”于是,大家提着垃圾来到了垃圾车旁。这时候正赶上保洁工准备推走车。孩子们马上跑过去问:“叔叔,您把垃圾倒哪里去?”叔叔说:“垃圾站。”“垃圾站是什么?”孩子们提出了疑问。其实这正是我设计的活动一“垃圾的旅行”所要回答的问题。
大家随着叔叔来到了幼儿园门口的垃圾站。孩子们边看垃圾是如何处理的,边思考这个垃圾站怎么没有那么多垃圾。对于垃圾回收、再利用,我也不太了解,于是我请孩子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在这儿,我们很难看出到底是孩子的兴趣,还是老师的引导‘推动着活动的展开。)星
6.中班语言小熊拔牙教案 篇六
为了让孩子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及保护牙齿的一般常识,学会保护牙齿,分享了《小熊拔牙》语言教案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年龄的孩子很固执任性,都是爱吃糖饼,又不太喜欢刷牙,小部分幼儿的牙齿都有蛀牙,影响了孩子的饮食健康。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参与到这次设计的活动中来。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小熊拔牙》
2.知道要经常刷牙才能保护好牙齿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2.感受刷牙的快乐和好处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把牙刷一个杯子、若干个儿童牙膏、牙齿磨具、各种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播放一段小熊哇哇哭着录像,最后图片显示比较白白的牙齿”和“黑黑的蛀牙”。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牙齿?为什么?
二、教师分段讲故事《小熊拔牙》。
教师讲到“还疼得小熊哇哇地叫”,请幼儿回答问题:(鼓励幼儿运用故事中的词语来回来,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
1.小熊为什么牙痛?他碰到了谁?
2.兔大夫能帮到他吗?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三、教师继续讲故事,幼儿继续欣赏。
教师讲到“急得满头大汗”,请幼儿回答问题:
1. 兔大夫找了谁来帮忙?牙拔出来了吗?
2. 兔大夫又找来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3. 小熊怎么样了?
四、继续欣赏故事。
教师继续讲故事至结尾,请幼儿回答
1. 兔大夫最后请谁来帮忙?牙拔出来了吗?
2. 兔大夫是怎么说的?小狗和小猫怎么说的?
3. 最后小熊是怎么说做的?他的牙齿还疼吗?
五、幼儿翻书再次欣赏故事情节。
六、教师总结。
教师教育幼儿千万不能学小熊,应该每天早晚勤刷牙,好好保护牙齿。
七、游戏:我爱刷牙。
1. 老师利用模型,边示范,边讲解。
2. 幼儿讨论正确的刷牙方法。
3. 人手一把牙刷,一个杯子,自选戴头饰。
4. 组织幼儿徒手练习。
5. 放音乐,集体练习刷牙。
教学反思
我之所以选这《小熊刷牙》,是因为充分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幼儿熟悉的故事。整个活动下来我以 “小熊牙疼哭”引出活动内容,还是挺顺利的。在开始部分小熊图片很快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小朋友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但在过程中当我把故事分段讲述后提问幼儿,大部分幼儿还没有勇气说出来,胆子小,只有几个幼儿能回答出来,整个回答过程看出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待加强。
7.中班语言:小熊不见了 篇七
中班语言活动:《小熊的尾巴》
执教教师:熊秀娟
所在单位:阳朔县福利镇中心幼儿园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句式:“XXX的尾巴能XXX,多好呀!”
2、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语言表达与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中的童趣。
3、体会小熊从羡慕别人的尾巴到喜欢自己的尾巴的情感经历。活动重点:学习句式:“XXXXX的尾巴能XXX,多好呀!” 活动难点: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完整的说出句式。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讲述故事
1、播放课件
(一),引导幼儿观察
(1)猜一猜游戏--这是谁的尾巴?(猴子--松鼠--引出小熊的尾巴)
老师:这是谁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猴子有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在跳跃爬树中能保持平衡,还可以在树上能攀缠住树枝,真灵活!
老师:这是谁的尾巴?松鼠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松鼠有一条大大的尾巴,从高处往下跳的时候能保持平衡当降落伞,在冬眠的时候还可以拿尾巴当被子来保暖,真有趣。
老师:有一个动物朋友,他的尾巴又短又小,紧紧地贴在屁股上。你们知道是谁吗?我给你们看一点点,原来是小熊。小熊有条小小短短的尾巴,做任何事
情都很方便,看小熊在干什么?
2、播放课件
(二)引导幼儿观察
(1)结合故事提问:
一天,小熊出门去玩,看见了谁?狐狸在干什么?
用什么扫地?小熊见了会怎么想?
教师示范,幼儿学说:要是我有毛绒绒的大尾巴,就能用尾巴扫地了。
(2)小熊继续往前走,看见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小猪在干什么?用什么拔河?小熊见了又会怎样想?
学说:要是我有细细弯弯的尾巴就能拔河了。
(3)小熊走呀走,又看到了谁? 它们有怎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事情?小熊见了又会怎样想? 松鼠有大大的尾巴能玩皮球,多好啊!小蛇细细长长的尾巴能拎包,多好啊!小熊想:要是我也有大大有力的尾巴,就能用尾巴玩皮球了,要是我也有长长卷卷的尾巴,就能用尾巴拎包了。
二、引出尾巴操,学做尾巴操
师:
1、小熊看到朋友们各种各样的尾巴真羡慕。
小熊也想有这样的尾巴,怎么办呢?大家来帮他想想办法。
2、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小熊也想了条妙计,引出尾巴操,教师示范。
3、播放课件
尾巴操有用吗?看看他长出了谁的尾巴?小熊还想长,我们一起来帮他。
【播放音乐,师幼一起做尾巴操。】
4、播放课件
小熊长出了新尾巴,好高兴呀。你们看它在做什么?
(甩尾巴、抱尾巴、扭晃尾巴)
5、播放课件
可是不久,小熊就不高兴了,为什么呀?谁来猜猜?
原来长尾巴给小熊带来了许多不便,哪里不方便呢,谁看出来了?
(睡觉--尾巴拖到床下,洗澡--尾巴放不下,水溢出来,出门--夹尾巴)
【点击睡觉、洗澡、出门的画面,直观理解长尾巴带来的不便】
6、小熊想要自己的尾巴,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做出相反的尾巴操,教师先示范。
7、播放课件
小熊妈妈说:“还是自己的尾巴好。”
教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小熊的尾巴》 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听听这个故事吧。
8、教师复述故事,完整播放PPT。
三、活动延伸
你最喜欢你身体的哪个地方?为什么?
四、教师小结
教师:自己拥有的就是最好的,要学会喜欢自己。
让我们像小熊一样一起去外面的场地用自己的身体做运动吧。
附故事内容:
《小熊的尾巴》
小熊非常健康活泼,它能倒立、翻跟斗,还会骨碌碌地打滚呢。妈妈夸她做得好,还使劲地鼓掌呢。
可是,小熊有一件事不满意,那就是尾巴。小熊的尾巴太小,紧紧地贴在屁股上,什么都干不了。狐狸毛茸茸的尾巴能扫地,多好呀!小猪细细卷卷的尾巴能拉钩钩,多好呀!松鼠大大的尾巴能玩皮球,多好呀!小蛇细细长长的尾巴能拎包,多好呀!“我的尾巴要再长大点儿,再有力点儿。”小熊对自己说。小熊开始做尾巴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这下还真成功啦!小熊的屁股上真得长出一段又大又长、又有力的尾巴。“哇,太好了。我长出狐狸的尾巴了!”小熊可高兴啦。小熊继续做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屁股上的尾巴继续长。“噌噌”地长…….。“哇,太好了。我长出松鼠的尾巴了!”小熊高兴得合不拢嘴。小熊又继续做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屁股上的尾巴继续长。“噌噌”地长……。“哇,太好了。我长出蛇的尾巴了!小熊高兴极了。小熊继续做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这样一来,尾巴不停地长着。”噌噌“地长….。”哇,太好了。
我长出猪的尾巴了!小熊非常高兴。小熊玩着他的长尾巴。他一会儿抱抱尾巴,一会儿扭着屁股晃着尾巴走,一会儿又转着圈跳舞,快活极了。可是,还是有点儿不太好。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倒立、翻筋斗、骨碌碌地打滚了。走路不方便。睡觉也不方便。睡觉的时候,光是大尾巴就把床占满了,小熊真不知怎么办才好。他开始怀念自己的小尾巴了。小熊发出了命令:“尾巴,恢复原状!”可是尾巴不听命令。“对了,做相反的操,翘一翘,伸一伸反过来就是翘一翘,缩一缩吧!”“尾巴,尾巴缩一缩,尾巴短、短、短 ”于是,小熊的尾巴很快就变小了。
8.中班语言:小熊不见了 篇八
——中班
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诵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尝试创编动作。
2、感受小熊过桥的心情,懂得遇见困难要勇敢,并能克服困难。
3、培养幼儿相互关爱,相互谦让的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视频,小熊、鲤鱼、乌鸦、流水的胸饰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小熊)小熊在来我们幼儿园的路上遇到了一些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熊遇到了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个动画片。
二、给小朋友播放视频,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完老师会有问题问你们,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1、问:故事里都有些什么呀?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小河)上面有什么?(小竹桥)你有没有走过小竹桥?走在上面是什么感觉?(让幼儿自由回答)
2、师:仔细看一看,从哪里看出小熊过桥时心情很害怕?(汗都出来了)
3、今天,老师根据这个故事,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
4、师说第一段儿歌: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
5、问:当小熊准备过桥时,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桥下的流水怎么样?小熊是怎么说的?谁来学一学。(教师指导朗读)
6、老师过渡:那接下来小熊怎样呢?我们看下一幅图。
三、接着放视频
1、从: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高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2、问:谁听到小熊的声音?它又是怎么说的?
3、幼儿学习朗诵: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
4、教师:小熊走过桥了吗?它过桥后怎样?
5、指屏幕帮助幼儿学习朗诵: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6、师:刚才我们把两幅图都编了几句好听的话,其实这首儿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师边说边板书:小熊过桥(指认这几个字)
7、一起试着念儿歌。
8、讨论:你们喜欢儿歌中的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
9、教师小结:小熊在小鲤鱼的帮助下,终于勇敢的过了桥。
活动结束:
1、以四人为一组,自由结合,尝试创编动作。
2、教师出示胸饰,请四位幼儿分别扮演小熊、鲤鱼、乌鸦、流水,其他幼儿有节奏的念儿歌。
附儿歌:
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
“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 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
“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
9.中班语言:小熊不见了 篇九
2、能安静地听老师讲故事,并愿意尝试说说故事中的有趣对话。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疑激趣
师:我今天带来了一样宝贝看看是什么?(PPT1帽子引导幼儿说说帽子)
师:帽子要来干什么呀?
师:你们猜猜这顶帽子会是哪个小动物的呢?(出示ppt)
小结:原来是小熊的啊。小熊非常喜欢戴帽子。
二、播放PPT,理解故事内容。
师:小熊戴上帽子心里在想什么呀?(PPT2引导幼儿观察小熊的表情)
过渡:有一天,小熊戴着他最爱的帽子出门去了,可是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第一幅图:
①(播放风声)听,这是什么声音呀?
②大风吹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③小熊的帽子吹跑了,你们看小熊的脸,他心里怎么想的呀?谁来学学小熊的表情?(幼儿学做表情)
哎呀,这可是小熊最爱的帽子呀,帽子没有了,这可怎么办呀?
过渡:你们都愿意帮助小熊,那我们和小熊一起去找帽子吧!
2、第二幅图:
①咦,是谁在说话?(小青蛙)他刚才是说什么的?那小熊会说什么呀?小青蛙会怎么做呀?
②现在我来当小青蛙,你们来当小熊,我们来学学他们刚才的对话。(第二次互换角色进行对话)
3、第三幅图:
①诶,谁来了呀?(小松鼠)
②小松鼠会对小熊说些什么呢?小熊又会怎么说呢?
小结:三个好朋友一起去找帽子了。
4、第四幅图:
他们走啊走,找啊找,小熊的帽子找到了没有?那小熊的帽子在哪里?
5、第五幅图:
①小熊的帽子变成了什么啊?那鸡妈妈会怎么说呢?
②小熊说……?
③马上就要下雨了,小熊没有了帽子,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来想想办法,什么东西也可以做帽子?
6、第六幅图:
那到底小熊有没有帽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结:小青蛙和小松鼠帮助小熊找到了帽子,小熊也要像他们一样帮助别人,把自己的帽子送给鸡宝宝,做鸡宝宝温暖的床。
三、结合课件,完整欣赏。
师:真是一群喜欢帮助别人的小动物啊!原来这件快乐的事藏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一起完整地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小结:小动物们觉得帮助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别人有困难了,我们也要帮助别人。
【活动反思】
10.中班科学活动《水不见了》 篇十
一、教材分析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并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教师应成为幼儿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抓住教育的契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创造宽松的探究环境。
二、目标确定
中班幼儿会对水本身感兴趣,但他们的兴趣只是停留在玩水上,科学活动《水不见了》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自己探索水不见了的原因。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次活动要求幼儿了解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有些东西不容易吸水,能吸水的东西在吸饱水后(饱和后)也就不能吸水了。一般来说,孩子对理论知识较难明白,但如果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老师的讲述要深刻得多。因此,针对本班幼儿和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有些东西不容易吸水,能吸水的东西在吸饱水后(饱和后)也就不能吸水了。
2、尝试用获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三、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我做了如下准备:
1、每位幼儿一个八宝粥的瓶子里面装上毛巾(盖子上开一个小口,能灌水但不能看见里面有毛巾)和一个杯子;
2、每组一盆水;
3、实物投影仪一台;
4、海绵、布、棉花、沙、石头、水果网、泡沫、积木、餐巾纸、毛线等材料若干;
5、图表一张。
四、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发现法、观察法、比较法相结合,满足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了解能吸水和不能吸水性以及吸水饱和性的特征,了解它在生活中的用途,我运用了交流讨论法、设计情境法,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便幼儿理解。
五、教学过程
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中班语言:小熊不见了】推荐阅读: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慢吞吞的小熊》及教学反思06-23
中班语言活动:《大灰狼开心了》10-13
中班科学活动糖不见了10-04
大班语言教案:小熊,你长大了吗10-23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糖怎么不见了》及教学反思06-28
中班语言反思06-29
语言中班教案09-04
中班语言:《家》10-29
中班语言期末试卷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