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课程总结

2024-11-19

现当代文学课程总结(共8篇)

1.现当代文学课程总结 篇一

【学术短论】

论龙应台家庭教育的“快慢艺术”

姓名:刘亚男

班级:12教(文)学号:12180207

摘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家庭教育,越来越多的亲子节目在各大卫视轮番上阵,见识了娱乐圈、体育圈人事的家庭教育,领略了“萌娃”“奶爸”的十足魅力,我们并没有从中得出更多的反思,综艺节目也许就是这样在人们开怀大笑后“留下一片云彩”。人们开始反思,也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家庭教育,作为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分子,台湾地区著名作家,龙应台是怎样看待家庭教育?本文将以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孩子你慢慢来》为载体,深刻探讨龙应台家庭教育的快慢艺术。

关键词龙应台家庭教育熏陶家庭作业性教育

她将自己任命为燃起一把火的热情社会参与者,她不满文化现状,被誉为偏激的女斗士,也被誉为情感泛滥的文学家。她针砭时弊,鞭辟入里,她客观批判,辛辣讽刺,她文笔犀利,寒气逼人。没有三毛的传奇浪漫,没有张小娴的情意绵绵,更没有张晓风的柔美灵动。她就是被余光中老先生称作“龙卷风”的龙应台。然而,当“龙卷风”以其强有力的破坏力掀开政治的丑恶、暴露文化的缺点时,她一定存在最风和日丽的“眼”。在这个“眼”里,她温柔婉转,充满无限的纯真和喜悦,她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深情款款地看待刚出世的生命,温柔的说“孩子你慢慢来”。

父母的“慢熏陶”,孩子的“自然长”

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众所周知,也已经被绝大多数父母和教育家认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也是孩子的出世让父母学会成长,完成生命美好的跨越。在为人父母的过程中,龙应台和她的德国丈夫也在次不断地进步。

龙应台本人是一个极富野心和事业心的女人,就像她自己说的她更“像一批野狼”,她喜欢阅读、旅行、写文章„„但是她是母亲,所以她不想去猜测老二的性别,也不得不被每天的琐碎事件缠身,还要在必要的时候面对自己恶心到不行但在孩子眼里无比可爱的小动物。面对闺蜜的质疑和反问,她回头默默地为安安处理排泄物,任凭自己的孩子将客厅搞得一塌糊涂,她耐心的解释诸如“人”、“龙”、“黑人”等一系列之前一点没有想到的问题。在她眼中安安和飞飞是上帝送给她作为女人的礼物。

爸爸耸耸肩:“我以为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去结扎嘛!怎么这么罗嗦。”① 德国丈夫对孩子的爱总是严谨的,他除了教安安讲德语外,其他主要的家庭教育并不参与,但他作为男人却深知生命的来之不易以及生育时的痛不欲生。为了避免孩子出世当然是做结扎手术的。其实都以为外国男人思想开放,但三姑六婆的丈夫并不愿意男人结扎。安安爸爸对此的反应极为正常,大概也许是因为他从第一个孩子身上知道了妻子的痛苦,学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也让他不同于其他男人。

龙应台和她的德国丈夫互相支撑,构建起一个亲情浓郁和严谨责任并存的家庭坏境,这种环境的慢熏陶下,安安和飞飞有足够的爱,也有足够的自由去成长,夫妇俩对成绩和分数的忽视,让两个孩子也不功力。

被优秀的“快节奏”,可选择的“慢成长”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牙牙学语的孩童,再到风度翩翩的少年,这无论对于一个孩子还是对于一个母亲,都是一个足够漫长的过程。老大华安作为一个中德混血的“洋娃娃”,无论到哪里都会引起极大的公众关注。然而作为母亲,龙应台愿意给他更多的时间慢慢长大。

她从来不要求安安上名目繁多的补习班,宁可跟他好好度假。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这个小男孩儿就可以自己分清楚在学校里和老师小朋友讲瑞士语,在家和爸爸讲德语,和妈妈讲中文,偶尔还会将爸妈交流时用到的英语放进小脑袋。她也曾要求安安将家庭作业从新誊写得漂漂亮亮,但最终还是在孩子控诉下反思“被优秀”的不合理性。她极富耐心地解决老大和老二之间的矛盾,从一个孩童的角度出发,理解并引导老大学会分享和包容,也引导老二爱和感恩,在这个过程中她意识到命运对一个人意味。为了让安安不受台湾幼稚园教条化的约束,她宁愿放弃他感受传统文化的尝试,继续在德国享受完全开放的童年。为了让孩子的成长少受险恶的暗示,她反思西方童话故事中关于导致死亡的手段,批判《水浒传》中英雄好汉的所作所为。为了解答安安的疑惑,她不停地对“神话、迷信、信仰”进行思考,却始终不愿意给出自己的解释,因为她不想让自己的思想你什①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三联书店,第69页

么深的影响孩童。她从不会指责安安记忆事情的方法不对,也不会对安安奇快的食物分类方法提出质疑,只要他乐意,她也快乐着。

其实东方教育的快节奏不仅在大陆愈演愈烈,在台湾也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有人停下思考真的关于儿童成长的问题,小到家庭作业,达到二十多年不变的教育体制和内容。而瑞士儿童教育的放任体制让他们更会尊重更懂爱,也完全浸染着德国人的严谨和理智。这便是快慢文化的碰撞。

慢慢地长大,快快地放手

对于教育,龙应台并非总是慢慢的来,有事她甚至急于放手,对有些事很早就开始给予启蒙,这应该也是瑞士教育交给她的吧,关于“性”,关于“规则”,她从不藏着掖着,落落大方的姿态,快快地放手。

“小白菜是飞飞的女朋友。如果是周末,晚饭后他们就一起刷牙,上床。他们穿着睡衣,肩并肩躺在被子里,走有个搂着一个毛绒绒的小熊。一会儿就睡着了。”②

也许是在瑞士的缘故,龙应台对孩子的性教育从来不避讳,她同意安安在妇科医生的引导下将手伸进自己的子宫,触摸同样为自己礼物的“弟弟”,上一堂奥秘人体的实习课。她同样疼爱老二的金发小女友“小白菜”,在浴室里为三个小伙伴解释“挤急”、“高玩”、“奶奶”、“血”、“卵”。这个过程充满童趣孩童岁世界的探索,没有肮脏淫乱。有些事虽然足够甜蜜,但做父母的就应该提早教育,一旦到青春期遇到中国父母所认为的大逆不道,丢尽脸面是不是早就来不及了呢?

“原野上有一群乳牛,成天悠闲自在的吃草,好像整片天空、整片草原都属于它们,直到有一天,一只小牛想闯得更远,碰到了一条几乎看不见的线——那是界限,充上了电的线,小牛触了电,吓了一跳,停下脚步

——原来这世界上有去不得的地方,做不得的事情。”③ ②

③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三联书店,第101页《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三联书店,第125页

安安不是一个令人省心的小孩,妈妈《水浒传》给他,他就带着好兄弟弗瑞第一起“打家劫舍”了好多巧克力,而且专找老人下手。妈妈突然接到电话说弗瑞第偷窃,而当时安安也在场,并知晓偷窃的全部内容。直到此时的龙应台制止十足够及时的,适当的体罚和说教是必须的,他必须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抢劫”,什么是“偷窃”,什么是“共犯”,什么是“欺骗”„„

没有了看似高深的“诚实守信”“热爱祖国”等的空喊的口号,孩子们从点点滴滴滴看到生活的本质和戒律,学会生活,学会规则,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吧!

在流水的时光中,两个兄弟已成长为翩翩少年,安安眼中的妈妈是一个集责任与一身的教育者,充满温暖。母子之间的拉锯战像拔河比赛一样,面对贪玩的安安,母亲不急不躁,以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孩子的一生,他觉得母亲的“放手”让他和亲人之间建立起挚友间的纯净友谊。飞飞眼中,母亲总是慈爱的形象,在生活的各个细小的部分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对兄弟俩晚安前的胡闹有点“气急败坏”。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是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④

无论大人的世界竞争多么激烈,无论我们多么期待他们变得更加优秀,也无论他们是不是会变得优秀,都愿他们在成长的这条长长的路上慢慢地走„„ ④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三联书店,第4页

2.现当代文学课程总结 篇二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教师职能, 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改变过去教师主讲、“填鸭”式教学,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 通过老师设置的“项目导向”指导学生的“学”, 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技能;采取“学中做”、做与学相结合方式增强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有效地解决学生“高分低能”问题, 全面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

(一) 激发兴趣, 引导认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 我们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课程教学法设计了《项目设计指导》, 即首先规划好每次工作任务, 然后让学生按工作过程进行操作, 边做边学, 边做边讨论, 以此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动手能力。由此引导学生学会求知, 学会发现问题, 学会探究知识, 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二) 促成合作, 增强实践

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学会合作。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这包括专业能力, 也包括交际能力、与他人共处共事的社会能力等。为此教师在学生实践训练中, 将三五名学生分为一组, 形成工作小组, 要求他们在学习中就学会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 使学生学会合作, 从而更快地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

二.现当代文学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

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精神, 更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强化其与职业和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中文教育应与中文人才需求相挂钩, 有什么样需求就要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 在中文教育部门和中文人才的需求方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使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实际需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按照社会发展所需的要求培养高级中文人才。

(一) 在教学内容上, 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师结合现当代文学自身特点, 围绕“整体把握、解读经典、回归审美”为中心进行项目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习, 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首先要整体把握文学史, 教师拎清一条文学史的线索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 把握基本规律, 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美学的眼光分析问题, 思考问题, 以利于学生把握教材。其次, 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 要求学生熟悉作家作品, 尤其是对经典作品的细读, 坚持阅读本专业优秀学术期刊, 如《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等, 设计问题, 启发学生自学, 培养创新能力。再次, 有学者指出“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 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 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没有说出来,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 才能够领会它”[2]。因此, 在整体把握文学史与熟悉作家作品的基础上, 教师还要让文学审美回归课堂,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在重基础、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中, 既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加重文本分析的分量, 又重视思维能力培养。

(二) 搞好课堂教学互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重视“对话艺术”, 将课堂部分时间有效地留给学生;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变“教学”为“导学”,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改革讲授方式, 把课堂部分时间充分地留给学生, 同时注重以问题讨论的方式, 教师抛砖引玉式地引导学生研究探讨、合作学习, 让学生更加喜欢文学、喜欢思考、勇于表达。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文学的感悟, 以此唤起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有效利用课前二十分钟,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每次课前采用模拟课堂、专题辩论、演讲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应变和思辨能力。师生在对话中愉快地交流, “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 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 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 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 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 才会促成新的意义创造”[3]。面对面地探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升教学质量。

(三) 注重课堂拓展, 增强实践锻炼。学以致用, 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如模拟教学, 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爱迪生也说:“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生活。”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国家民族、与文化生活关系密切, 还在整个文学发展史上负有继往开来的使命。因此, 它对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著名心理学家盖滋说:“学习一项事物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最好的方法是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他所提倡的“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正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体现。增强实践, 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教学, 可以将部分内容分配给学习小组完成。小组领受任务后, 查阅资料、集体研讨再写出讲授内容, 推选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解。教师现场进行评点, 及时总结, 这样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丰富学生实践经验, 培养其动手能力, 高师学生还可提前进入教师角色, 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另外, 教师还可以拓展、利用第二课堂, 引导学生在读书报告、征文比赛、名作鉴赏、学术报告 (课程论文交流) 、角色扮演 (将现当代文学经典篇目改编并排演) 等第二课堂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中主动地学知识、用知识, 培养学生平等交流、互助合作的能力。“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学生在轻松交流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思想熏陶学、灵魂净化。

此外,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目前各高校虽然已经采用了结构分的考核方式, 但这种方式仍使学生注重教师教授的内容, 习惯于死记硬背, 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应把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与第二课堂的表现相结合评价学生。采用开卷、闭卷、口试、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评价学生综合能力, 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 使考核起到全面客观衡量学生素质的作用, 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服务。

自2009年以来, 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专业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 实施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 效果非常好, 学生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这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又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总之, “行为导向式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在我校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也促进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促进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摘要:在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进行教学改革, 构建新的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从以教师为主的“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导”转变,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综合能力, 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行动导向式教学,综合能力,设计指导,小组合作

参考文献

[1]张忠华.回归启发式教学的本真[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22) :21.

[2]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C]龙协涛.鉴赏文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11.

3.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篇三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逐步形成现当代文学创作概况,了解文学思潮与作家的创作背景,并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内涵,深化和巩固文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进而培养自主分析、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如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日益减少的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学生文学兴趣降低与培养其文学审美能力之间的矛盾,大量的文学作品与学生阅读时间减少的矛盾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真正落实培养学生对当代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评判能力,成为该课程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理念上,主要精力集中于对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在相关教材中,内容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无法实现学术方面的突破,内容过于局限;在个别的教材中存在着一定的偏激观点,缺乏对于内容的客观性把握;有的教材,对于文学历史的阐述过多,对于文本内容的实质性分析较少;当前的现当代文学教材的适用性较差,对于不同等级和水平的教授群体,教材的内容过于混乱,内容涉及广,学生兴趣不足。第三,教学方式和方法较为落后,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效率不高,未与先进科学技术融合,缺乏对于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方法的实质性改革。现当代文学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需要建立在科学和创新的基础上,需要对现有教学方法做出有针对性的变革和完善。因此,必须通过合理和科学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来实现对于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质性改革和创新。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1、“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理念的定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核心命题是“人的文学”,传达现代人的精神情感、现代语言、现代审美方式。因此,在教学理念的设计上应将文学史的知识传授和文学人文精神的追寻结合起来,通过文学史自身的文化语境,引导学生对文学准确的体悟和理解。既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做到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传达出一种是非观和积极的人文精神。要以文学性和双向性思维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理念,强调文学作品自身具有的特性是文学性的核心。

2、整合教学内容,建构知识体系。加强现当代文学基础教育,注重教学的深刻性和学术性,回归作品文本,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内涵和魅力,重视人文情怀的培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将线性的教学法进行改善,换以整合式的教学法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或以知识拓展为切口,如“课内外对比教学”中所提到的教学实例一样,以此展开对一个作家的教学任务。这样就打破了线性教学的单一模式,教学思路开阔,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之提高。

3、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元教学模式。运用阅读教学法,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文学是人学,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粗读”“研读”“品读”“回读”等多种方式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或运用知识回授法,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在讲新的知识时,联系到以往的知识或是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启发诱导、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对新旧知识产生联系,让不同学科知识形成链条,来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尝试,通过回授的方式,归纳结论、知识系统,达到一种变式练习的尝试。创建开放、互动式课堂。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一同参与到课堂设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或通过创设问题法,鼓励学生发表见解;通过讨论互动式锻炼学生自主思维;通过自我展示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或利用现代技术借助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气氛,通过直观的教授,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强化。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朗诵、话剧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学习的兴趣,实现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4、加强课堂讨论,实现师生互动。科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信息“双向互动”的过程,即不仅是教师的教,而且要突出学生在这一过程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堂讨论无疑是实现“双向互动”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在讲授一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布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然后加以点评,形成师生互动,这样既能使教学形式变得灵活多样,又能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一教学双主体交流过程中,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而学生则是主体,他们要充分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写发言提纲,自由发言,最后写一篇有关讨论课体会与收获的总结,因而是一个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训练过程,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正是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同时,建立起一个有利于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宽松环境,这样学生对当代文学自然也就有了兴趣。

5、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辩证学习。现代文学史就是体现“人的观念”的一部发展史。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到冰心的爱“人”的哲学思想,老舍的批判“市民人”的思想,到30年代左翼革命文学中“革命人”的文学思想、京派“独立人”的文学思想,海派“都市人”的文学思想……学生在梳理过程中,一方而可以重新回顾这些作家的作品成就,同时也从另外一条线索发现作家的独特魅力。相应的例子比如从现代文学的“第一代海派”到当代文学的“都市文学写作”,到通俗小说中的“都市小说”,同樣可以梳理出不同时期,针对都市描写的侧重点和闪光点。当然,这种梳理一般放在较高年级的文学专题讲授中,可能更易于学生接受

6、变革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或考查。这种评价忽略了教学过程,学生为了学分,只在考前狂“背”书和课堂笔记,或考试作弊。要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变革现行的较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中,要不断建构起过程化、多样化、灵活化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王芳.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浅谈[J].文学教育,2013,02

[2]杨荣.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15.09

4.现当代文学课程总结 篇四

近年来,随着人才需求的市场变化,高校相关专业不断调整,一些新兴的实用型专业(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播音与主持、广告设计等)出现,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市场日益萎缩。很多高校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课时不断被减缩、教材观念陈旧,教师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今天的就业需求。同时,如何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适应一些新兴专业,思考文学审美与功能实用的相互融合,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的一个重要命题。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本课题组教师根据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经验,立足学校、社会的文化优势与特色,对当下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切实触摸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一系列不足与困难。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改革体系,整体推进、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题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时的不足。很多专业的课程结构有了很大的调整,素质通识课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学生实践的学时也在不断增加,导致专业基础课大大压缩,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课程都由文学史取代了文学作品阅读,每周为2学时。同时,整个现当代文学的开放性,决定了80后文学现象、网络文学等新的文学现象不断出现。

2.课程内容的难以驾驭。现有的现当代文学教材都是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兼顾,学生和教师很难在两个学期的时间内将文学思潮、经典作家、流派等内容都有重点地加以掌握。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信息化时代难以跟上,很多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后现代主义、网络文学等学生感兴趣的文**流无法进入课堂。

3.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化。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学生的重心转移到许多电子文本,而对传统的纸质文本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许多传统的经典文本阅读太少,甚至没有涉猎。一些学生往往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自身的内心表达。同时,网络空间良莠不齐的信息垄断了年轻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沉下心来阅读文本。另一方面,高校校园热闹的考证、考本,打乱学生正常的专业学习,教师也很难将学生吸引到本该日渐熏染的文学课程上。因此,本课题注重整合相关课程,建构一个一体两翼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体系:围绕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强化文学讲授的学术性和实践性。注重第二课堂的实践能力培养和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和相关教材的编写完善为两翼,三者互相补充,互为整体。首先,注意整合地方文化入课堂,把庐山文化、九江作家创作与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紧密结合。其次,第二课堂的文学活动,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其中既有对文本阅读与写作实践的培养,也有对文学运用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等。具体的实践如下。

1.注重能力培养,强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适应性。其中包括对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经典文本重读、小组讨论等教学模式的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说:中文系的学生培养有什么特点?和其他文科专业学生比较有什么更‘强项’的地方?我看就是‘语言文学’的能力,包括文学感受力和判断力,而这一切还要落实到写作的综合能力训练上。[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经典作品讲解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课时比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调整,课题组在保留原来的经典作品讲解的同时,以文学思潮为基点,重点讲述文学与政治意识形态、文学与西方思潮、文学与日常生活、文学与文化等结构关系,然后分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个板块来阐释现当代文学的演进和特点。课题组还紧密结合学生青春时代的兴趣点,增加80后写作、网络文学等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作为平时作业的读书笔记、小评论、小论文作为考试或考查形式的课程论文以及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平时的书面作业、小论文当作正式论文来写,在日常的写作实践中注重标题、摘要、关键词、论证、注释或参考文献等格式合乎规范,将学术研究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

2.注重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与特色教材的编写。课题组充分考察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布局的因素,包括对其中的社会环境、所在学校文化、各个专业选修课程的相互支撑作用等,打造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选修课,将九江本土作家的创作融入当代文学讲述当中。其次,针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的需要,我们开设庐山文化、佛教文化、山水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等专题课,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人生感悟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三,编写《影视艺术欣赏》特色教材,融合影视艺术与文学审美于一体。课题组结合自身师资结构特点,组织编写《影视艺术欣赏》教材,将影视作品与经典文本对照研究,让学生在文学熏陶与视觉感受中,把握人性的深度和广度,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理解与感悟。其四,安排具有地域特色的系列文学讲座,课题组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优势与地域特色,课题组成员开设了庐山文化与本土作家创作、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等,并邀请胡辛、丁伯纲、罗时叙等本土作家前来为同学做关于创作的系列讲座。把作家请进学校,目的在于加强大学生与作家的直接对话,帮助大学生理解文学作品。

3.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教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视野,而第二课堂则是在实践运用中提高学生的处事能力,强化文学感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课题则整合学院教师的结构特点,将学生的兴趣与专业设置结合起来,融合学院文学与传媒不同专业的特点,不断参与创新实践,锻炼他们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其一,组织文学专题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课题组充分利用九江地区文化优势,适当安排寒暑假文学专题活动和采风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并激发自己的文学创作的灵感。同时,充分利用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与播音主持专业的优势,注重文学与传媒的相互融合,为学生提供一系列自编、自导、自演专题片的拍摄的机会。鼓励有条件的学生选择现当代文学教材中的剧目或小说加以改编,自制dv,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学生在策划、编剧、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中,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加强了与社会的交流。其二,通过由教师担任顾问或其他课外指导的方式,支持和帮助学生组织文学社团自办文学刊物,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运用能力。现当代文学教学应改变单一的文学史知识点的记忆,或者生吞活剥地对文学作品思想艺术的解读,而突出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的铸造,人文教育的典范性人格案例在现当代文学中的挖掘。[2]学习老舍的话剧《茶馆》、曹禺的《雷雨》时,组织学生根据原著进行舞台剧的编排与演出。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文学社团,如浪井文学社、濂溪诗社等,定期给社团成员开展文学理论、文学素养等讲座,邀请本土作家面对面地交流,提高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其三,通过举行校园诗歌朗诵会、征文比赛、戏剧小品演出等活动形式,挖掘校内资源,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校内各种会议、活动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学院层面承办的各类学术会议、学术活动,熟悉各个环节的工作要点,真实体会会议承办与办公文秘等工作的细节。

5.中国当代文学总结大纲 篇五

救亡图存的方法 1)器物:洋务派 2)制度:维新派

3)文化:革命派(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代表)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指出革命乃“开发文明之利器” 陈的三大主义: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立平易、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出“人权、平等、自由”思想,引进西方的民主与科学。2)重估儒家思想,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带有思想启蒙的功利色彩 1)前期:白话文运动(1917-1920)

A工具的革新,胡适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从进化论的角度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B内容的革新,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和“平民的文学”

成绩:1918年,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0年,胡适发表《尝试集》(第一部白话诗集)2)后期:新文学的建设时期(1921-1927)⑴译介外国文艺思潮。⑵文学社团蓬勃开展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为写实主义(郑振铎、叶绍君、许地山等)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主要为浪漫主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3)创作成绩斐然

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1923年)和《彷徨》(1925年)郭沫若诗集《女神》(1921年)郁达夫的抒情小说《沉沦》 文研会的问题小说和乡土小说

“五四”十年的小说: 1)多为短篇小说

2)宣扬个性解放思想(对智识阶级)和人道主义思想(对抹布阶级)3)恋爱题材居多

4)突破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

鲁迅(189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

1)开创农民(多见于《呐喊》)与知识分子(多见于《彷徨》)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人物系列 2)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表现的深切”)

3)创造新形式的先锋(“格式的特别”)注:鲁迅是我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

《狂人日记》

写于1918年,后收入《呐喊》,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茅盾对于鲁迅小说的评价)主题:抨击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形式上的突破:

1、以交错叙事来打破连贯叙事

(根据人物的感受来重新剪辑情节、安排叙事时间。)

2、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来取代全知全能的叙事(日记体小说)

3、独白式的心理分析取代以情节为中心的小说传统

小说采用片段组接的结构方式,13个片段,每个片段采用由物及我,由外在客观到主观心理的内在结构逻辑进行铺展和呈现

4、反讽手法的运用

1)小序的文言体和正文的白话体构成了反讽

(表面上降低了文本价值,实际上抬高了作者的期望目标)2)自我贬损式的结构反讽

(狂人追查凶手却发现自己也是凶手)

《伤逝》 主题的争论: 三种说法:

1、以夫妻之情来隐射兄弟之谊

2、反思启蒙运动

个性主义与社会时代相脱节。”非人间“才是悲剧的真正来源

3、妇女解放(经济独立之于女性解放的重要性)

《伤逝》的艺术特色

1)第一人称的限制性的叙述视角

2)以手记体来展现人物的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 3)鲜明的人物形象

涓生:复杂矛盾的觉醒的知识者,内向多思,但也有卑怯冷漠的一面

注:涓生的迟疑(要不要告诉子君感情的真相,经过心灵的挣扎,反对欺和瞒,因为被毁的承诺只是被揭穿的罪过,尚未被毁的承诺却是尚未被揭穿的罪过,最终选择在遗忘中绝望前行。注意文本结尾的深刻含义)

子君:纯真热情,但对严酷的现实缺乏清醒的认识,在居家生活中沦为平庸软弱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4)多元深层的思想意蕴

表层意蕴:凄美的爱情悲剧,引出对女性解放问题思考。(爱必有所附丽,“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对个性解放的反思,说明整个社会没有根本改造就谈不上真正的个性解放。

中层:(“五四”文学革命落潮后知识分子的分流,最初的反叛最终分裂,或在犹豫中退却,或在绝望中前行)

深层意蕴:人与生俱来的孤独感,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即使爱情也无法改变。

《阿Q正传》

一、双性同体的叙述(对话性的复调小说)史官型的叙述者

游戏型的叙述者

(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主体)(体现欧洲文化的符号主体)

游戏型的叙述者隐于史官型的叙述者中有两种差异较大甚至截然对立的立场、态度和声音的存在。《阿Q正传》的话语世界具有广场特征 各种社会话语的呈现:

二、叙事结构:

表层故事模式:是对中国古代历史传记中的一种经典故事模式的戏拟

(通过故事结构层面上的贬低化处理,作者完成对传统文化的脱冕性处理,使其暴露荒唐可笑的实质)

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

一、精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整体上是寓言式的写作模式 注意厘清寓言与象征的区别:

寓言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道理与物象是自由、飘移和暧昧的。象征中甲与乙是一一对应,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二、始终与善于抒情的浪漫主义保持一种相互渗透关系

1、鲁迅小说的诗性叙述 设置诗性人物(13/25)采用日记、手记和书信体

设置情景,让诗性人物倾诉和议论

2、鲁迅小说具有诗性情感

三、调和多种创作方法(如反讽、象征等)

四、在文学创作中的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

1、虚与实

2、张与驰

3、大与小

• 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与茅盾、巴金、叶圣陶的现实主义的区别

1、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

一般是将时代性和现实性现象作为背景性因素,特别注意表现的是特定现实和时代背景中具有丰富文化积淀因而长期存在的事件、生活方式、场景、意象、人物类型、性格和精神特征,关注和表现他(它)们在新时代的表现和命运。这些场景、人物、事件既是过去的也是当下的,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

鲁迅关注的是集体表象

这种集体表象是深刻而将长久引导和影响着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使几千年前中国人的生活道路、精神特征、人格模式、生活方式和性格命运等都具有极强的文化复制性和仿象性。

2、茅盾、巴金和叶圣陶的小说的现实主义

继承欧洲十九世纪作家及时敏锐地捕捉和表现当下社会现实生活中具有特殊时代和现实主义的生活现象,紧紧关注现实生活中具有特殊时代和现实主义的生活现象。

*鲁迅

茅盾 巴金 叶圣陶

海平面下深隐而极度

时代大潮中奔腾汹涌但转瞬即逝的滔

稳定的世界对于时代

天大浪和浪尖上跳跃的浪花 飓风大潮的感应状态

鲁迅的小说创作

一、圆圈模式

《伤逝》:会馆——吉兆胡同——会馆

暮春——冷冬——初春 《阿Q正传》: 阿Q画圆圈 《狂人日记》:正常——癫狂—正常

二、驳杂丰富的色彩

悲情

戏谑

愤激

灵怪

三、深度文化思想与高妙创作手法的结合

四、立足现实与超越现实

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名文,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沉沦》:1920-1921年,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期间创作了《银灰色的死》、《沉沦》和《南迁》,后结集为小说集《沉沦》,1921年10月由上海的泰东书局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单篇短篇小说《沉沦》,创作于1921年5月,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发表后毁誉参半,周作人为之辩诬。

《沉沦》在艺术创作上的创新:

1、结构上:生活片段、琐事(主人公主观意识的流动性)郁达夫的《沉沦》有别于传统小说之处: 郁达夫的小说在结构上随“情”所欲

传统小说注重情节,以事件为中心,人物为事件服务。

2、叙述视角:第三人称为主,混合第一、第二人称的限制性视角

3、“零余人”的形象的塑造:不甘沉沦又无力自拔,自怜、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互纠结的时代病患者。(“他”、老郁、“Y”、于质夫、文朴、李白时等)

“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袋里无钱,心头多恨”(主观上不为世俗所容,客观上不为社会所容,一群被社会抛弃最终又抛弃社会的人)

人格与环境对立---灵肉冲突---以特殊方式反抗社会---忏悔(郁达夫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中肯定被毁伤的个人的价值

4、唯真唯美的艺术追求:描写主人公内心真实的苦闷,强调主观感受的审美价值

《沉沦》:诗化小说

郁达夫是个情绪型作家,延续鲁迅诗化小说的传统(中国现代的浪漫主义小说系列)

*鲁迅《故乡》(1921年1月)、《社戏》(1922年10月)、郁达夫的《沉沦》、柔石的《二月》(1929)、沈从文的《边城》(1934)和萧红《呼兰河传)(1940)

郁达夫的文学创作的思想资源:

1、本土文学的影响 明清言情小说 苏曼殊的小说

2、域外小说的影响

西方现代小说(屠格列夫、施托姆、劳伦斯、哈代等)

日本“私小说”(以作家自身的生活琐事为题材,侧重于人物的心理剖析,抒发对生活的感伤咏叹,以佐藤春夫、葛西善藏为代表)

郁达夫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作家。《沉沦》小说创作流派(王以仁、叶灵凤、邵洵美等)

*鲁迅

郁达夫 “人的文学”

另类的“人的文学” 理性的人文主义

感性的人文主义 整体出发(宏大叙事)

个体出发(个人叙事)再现之真(化实为虚)

表现之真(化虚为实)共同点:反映现代社会中人的孤独感、悲剧感和忏悔意识

《沉沦》:对争议点的认识

《沉沦》争议点:露骨的自然倾向的描写(袒露自我、张扬个性、适性任情、疏离主流)

1、保守派:黄色文艺

2、革新派:反封建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文学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2)文学在表现人的问题是无法框定的

以创造性的个体体验到的文学性的人性体现在文本中,它最高的价值是为社会和读者提供具有文学意义上的对生命的独特思考、体验和交流。这种文学的特殊效应,不应以一般性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判断来简单评量和取舍。

《沉沦》中的“人”的形象的意义,是要通过人的自然性内容的露骨表现,完成他对人的社会性的怀疑和轻视,从而建立他对人生、人类世界的形而上的、悲观性的深刻体认和思索。

从《沉沦》到《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嬗变 《沉沦》:性的苦闷(个体)

颓废情调、直接倾述和自我心理剖析(抒情方式)、语言的情绪化 《春风沉醉的晚上》:生的苦闷(社会)

1、结构上:设置“我”和陈二妹(故事的框架,既定的轨道)/《沉沦》结构松散拖沓(随”情”所欲)

2、情节量增加,出现了情节冲突

3、抒情方式:内心剖析、直抒胸臆的惯用手法与人物刻画、叙事写景有机结合 环境描写有了象征意义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

一、自我的写真

二、感伤的抒情

三、结构的散文化 郁达夫现象:(“五四”时期颓废思潮)

*颓废在西方指世纪末审判前的状态:混乱、狂放、无序“黑色的光辉”

四、清新流丽的文笔

《沉沦》:延伸阅读比较

• 《沉沦》(1921年)与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1927年)比较阅读

《沉沦》(8节心理片段)

《莎菲女士的日记》(35篇日记)

1、视角

男性(“他”)(弱势)

女性(“我”)(强势)

2、创作模式

一男数女

一女多男

3、结局

自杀(柔弱而彻底的反抗)

出逃(回避现实)

4、创作方法

主观抒情

心理写实

5、意蕴

个体的性的苦闷

新女性的爱与欲的矛盾

与国族和时代的纠结

共同点:通过性心理的描写来展现世纪末思潮下个体的感伤(时代病)

茅盾(1896-1981),浙江桐乡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北大预科毕业,1916年任职商务印书馆,1921年出任《小说月报》主编,现代著名小说家、文艺批评家。代表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腐蚀》等。

第一阶段的小说(《蚀》三部曲):旨在揭示小知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心态(经历了人生才去写作)第二阶段的小说(《子夜》和农村三部曲):回答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为写作而去观察人生)第三阶段的小说:回答要抗战到底的问题(为写作而去观察人生)

A茅盾小说的时代性:选取重大题材表现历史潮流的方向,并给人鼓舞的力量。*“时代性”1)时代给予人们怎样影响2)人们的集团活力又怎样地将时代推进新的方向

B茅盾小说的社会性:要求作品通过极其广阔的社会画面和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展示整个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政治思想面貌。

茅盾的小说整体上从纵横两方面来展现: 1)横向 “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 2)纵向“社会主义的方向”

成功塑造了时代女性系列、民族资本家系列、知识分子系列等 茅盾是左翼文学的重镇,开创了社会剖析派小说。

《子夜》:创作于1931至1932年,出版于1933年。共19章,第1-2章为开端,5章为工农斗争,9章为民族资产阶级,第17章为高潮,第18-19章为结局,主要以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争为主线,多线来展开多种矛盾,呈现为网状结构。

叶圣陶评茅盾创作《子夜》“兼具文艺家创作与科学家写论文的精神” “运用真正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阶级和社会关系”(瞿秋白)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统一

吴荪甫:20年代民族资本家形象,游历欧美,果断,有魄力,精明能干,“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但在巨大挫折面前较为脆弱。在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性格。民族资本家系列:吴荪甫、王伯申、严仲修、林永清等

《春蚕》创作于1932年,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之一,反映了当时日本货的倾销导致农民经济破产的悲剧。从经济的角度来反映社会生活。

埃德加.斯诺认为它与《阿Q正传》均为不朽的“杰作”

一、《春蚕》的双曲线的结构

二、《春蚕》与江浙民俗文化 养蚕文化

礼仪文化(讲究孝悌)

*湖州地域文化: 开拓、变通、尊重女性

三、《春蚕》的对比模式

1、两代农民的对比

老通宝

多多头

忧喜无常

生性爽朗

清醒

宽容 不明事理 偏执、迷信

二者相同点:不满现实、不甘于贫困、纯朴、忠厚、能干

2、女性形象的对比:

阿四嫂

荷花

六宝 老成持重

反抗

明朗、单纯 诙谐

张狂

痴情 同:三人都很泼辣

3、不同人对于荷花的态度的对比 老通宝:嫌厌、咒骂 多多头:宽容、同情 六宝:嫉妒、忌恨

《春蚕》的艺术特色: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鲜明生动 老通宝:传统守旧的农民形象

多多头:逐渐觉醒并走向反抗的农民形象 荷花:富有反抗意识的农村女性形象

二、政治理念与艺术技巧的紧密结合

社会剖析小说:是左翼小说的一个分支,依靠理性分析,从典型环境来塑造典型人物,从戏剧性强的情节中来凸显人物性格的小说样式,关注社会重大问题,重视文学的时代性。主要以茅盾(《子夜》)、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吴组缃的《樊家铺》等为代表。

丰收成灾(重大题材)—主题先行(农民的出路)—客观写实 叙述视角:从作家全知突入到限制性视角(通过老通宝的心理剖析)

三、语言的生动幽默

柔石(1902—1931),浙江宁海人,原名赵平复。1921年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入党,后遇害为国民党当局杀害,左联五烈士之一。代表作《三姐妹》、《人鬼和他妻的故事》、《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创作于1930年1月,反映浙东典妻的风俗,以此表达左翼文人的伦理关怀。主要人物:春宝娘(麻木驯服、逆来顺受)

创作特点:

1、聚焦在母爱上,着眼点为母子关系

2、将故事放置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去展现(农村经济破产)

3、侧面人物加以对比烘托(皮匠、秀才、地主婆)

4、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心理

左翼小说:属于人民的文学,从阶级斗争的立场出发,反思整个社会的不合理存在,关注人性的内涵,这是左翼小说对人性书写的独特之处。

*非人性生活的实录——无产阶级人性的重建(革命是恢复人性的必经之路)

五四新文学

左翼文学 人性的启蒙

阶级的启蒙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京派代表作家。1924年,离开凤凰去北京求学,后从事写作,30年代起开始执教于青岛大学、西南联大等高校。代表作《边城》、《长河》、《八骏图》等。

沈从文的小说主要有乡土和都市两大题材,赞美湘西世界自然健康的人性,批判都市社会唯实唯利和空虚萎缩。通过对人性世界(含神性世界)和病态世界的对比,严肃地探讨人生,讴歌健全的人性形式,从而构成由人性道德角度去表现人性之常的独立自足的世界。

乡土小说

:《阿黑小史》、《萧萧》、《柏子》、《边城》、《长河》等

都市小说:《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八骏图》、《大小阮》、《有学问的人》等 *二元对立的模式:乡村—都市、下等人—上等人、文化—文明(沈从文对于人性理想的单纯讴歌)

沈从文小说的整体特色:

一、创作主体情感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

他常把主体情绪投注到人物和物象中,使之带有鲜明的情绪色彩,或借助梦境象征曲折地表达主体的情感评价,酿造浓郁的抒情性。

二、丰富多样的结构形式

1、单线结构(《萧萧》)

2、双线结构(《边城》)

3、镶嵌结构(背景镶嵌和故事镶嵌)

4、流动性结构(人事的流动—视角的流动—背景的流动—时间的流动)*结构上追求自由,随物赋形。

(采用各种文体,日记体、书信体、对话体等)

三、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

(沈从文被称为“文字的魔术师”)

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少夸饰、不铺张、单纯而厚实、朴讷而传神。(少用过渡词,造成意象的跳动感)

沈从文的小说美学: 关键词:现实、梦、恰当

“必需把现实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用语言文字好好修饰、剪裁,处理得极其恰当,才可生成为小说”

*现实:社会现实

梦:生命形式

沈从文的“生命”观:“我信仰生命”、“美在生命”

1、原始的生命状态(神巫、野人)

2、自在的生命状态(萧萧、柏子)

3、个体自为的生命状态(翠翠、夭夭)

4、群体自为的生命状态

*生命具有神性

1)“不管是带有咸味的海水还是带有苦味的人生,我要沉到底为止,这才是生活,是生命,我需要的就是绝对皈依,从皈依中见到神”

2)“爱国也需要生命,生命力充溢方能爱国” 沈从文生命哲学的具象化:健康雄强的人生形式

1、人与自然契合,具有纯净、明朗、美丽的特征

2、人能够把我自我,崇尚理性

3、不为自我满足,扩大到个人生活之外的社会运动中去。

*“生命虽然渺小而脆弱,只要不缺少向上信心,却可以完成许多大事”

《萧萧》:写于1929年,乡土题材的作品,田园牧歌的情调。*沈从文对于湘西世界的“回顾”

(对于自然世界的热衷,暗含着对于现存世俗社会的批判)

一、《萧萧》的叙述重点:人物在处境变异中的应对和选择 叙事结构:散文化

萧萧的起居生活、萧萧对“女学生”的朦胧期待、花狗对萧萧的引诱形成同质延宕性的描述,而不是环环相扣的叙事序列。(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情节紧凑)

• 萧萧对自身命运的不自知(开始)——对自身命运的不自知(结局):童养媳的故事的重复(文本构成封闭性的回环结构)

*“他们不曾预备要别人怜悯,也不知道可怜自己”

二、《萧萧》:创作设计

创作逻辑:沈从文重视个体的心理改造大于外在的社会革命的改造(作家的思想)在文学创作中,对于“完美”的重视要大于对于“真实”的重视(作家的创作观)

*“一个诗人其所以不同于常人之处,不应是他生活的离弃,却应当是他作品所表现的完美”(沈从文)、“以我的客观的态度描写现实”

在艺术和现实的问题上,更侧重主体内在情感的抒发(“我的”独有的情思)

*所谓“我的客观的态度”是指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客观实际出发,总须固守“爱”和“思想”的标准。(沈从文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将“爱”和“理想”看得比政体变革更为重要)例如:《萧萧》童养媳的故事

沈从文重笔去刻画陷入困境中的畸形人物萧萧的灵魂,由此写出作家对于缺乏“思想”而毫无知觉者的惋惜 *作品所呈现的“平静”表现后的作家的“热情”(指向沈从文理想人格的塑造)

2、“重自由创造”

沈从文重视艺术的“设计”(幻美),而非纯粹的客观写实(逼真)

原因:沈从文追求艺术的唯美和纯粹,承继王尔德的影响 王尔德认为“艺术家的任务在创造,而非记录”

*“我不大明白真和不真在文学上的区别,也不能分辨它在自我情感上的区别。文学艺术只有美或恶劣,道德的成见和商业的价值无从掺杂其间。精卫衔石杜鹃滴血,事即不真却无妨于后人对于这种高尚情操的向往”(沈从文)

例如;《萧萧》的结局的设计

1、封闭循环的结局(个体生命的自在状态,对于自身处境不自知的状态)

2、乡人对于萧萧的处罚:仪式

乡人宗教是实用和道德的,而非伦理和深思的,仪式作为判断行为,能否保持原来的精神,决定于仪式的执行者。

《萧萧》中的乡人偏向实用的一面,让萧萧逃过大劫大难。(个体命运的偶然性)

《边城》:写于1934年,沈从文的代表作。

人物:老船夫、翠翠—

顺顺和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社会变迁:“渡船”/“碾坊”

“走马路”/“走车路” 小说的结局:悲剧性(爱的挽歌)

(命运的无常——悲剧感,楚人的血液给了沈从文一种命定的悲剧感,“美丽总是哀愁的”,“美丽,但不要喊出声”)

*清新(外在)—热情(内在)、文字的朴实—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 沈从文湘西小说的关注点:环境对于人的自由的钳制和人物的反钳制

自我意识的苏醒与自我意识的沉睡

《边城》:环境变异中人物的选择始终如一(信守人之本质、抗拒环境对于生命自由的支配)

翠翠:不自知——自知

小说的结局是开放性的,翠翠在等待她的理想的爱情,而二老离开去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并非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边城》的思想内蕴:在单纯中见其丰富

1、独特的的人生形式

经生命之光辉照着的孕育着人性美得生活方式,表现人类淳朴真诚而又奋发向上的精神。

*湘西人的自然性:反映湘西人在粗暴而又温柔的自然力之前的自我确证。遵循着自由原则的情爱,也是正常生命自我主观追求的继续和延伸,但这种悲剧性的自我确证,表征出无力的人本身的脆弱力量和可悲可怜的命运处境。

2、儒道两家的思想

儒家:积极入世

道家:顺乎天意

沈从文的早期创作:1924——1934年 A呈现三大创作倾向:

1、痛苦与宣泄(底层青年)模仿郁达夫

2、愤怒和批判(都市世界)

3、怀念和赞美(湘西世界)模仿周作人、废名 第三类为上佳之作,《边城》为其典范之作

(“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一座“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小的希腊小庙”

B沈从文对于乡土抒情小说(狭义的诗化小说)承继和发展

承继:鲁迅开创了乡土题材的小说,呈现出乡土抒情(《社戏》)和乡土批判(《祝福》)两种模式,废名继承前者(乡土回忆),沈从文模仿废名进入乡土抒情小说创作 开拓性:优美而宽阔、唯美而深邃

*沈从文与鲁迅、废名的乡土抒情小说的比较 沈从文与萧红的乡土抒情小说的比较

(遵循“自然”的法则,从乡野中滋生出的善良、纯朴和天真,审美的高度去呈现之;萧红严酷地挖掘出北方小城的民众的丑恶、愚昧和觉醒,对人性有着深邃的剖析,但带有回忆的抒情笔调,哀婉的童谣。

沈从文对后世的影响:

1、汪曾祺、何立伟等作家承继了沈老诗化小说的路数

2、新时期港台出现“沈从文热”,台湾影人的影视创作从沈老的小说中深受启发

施蛰存:(1905-2003),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1930S,主编《现代》杂志,曾与鲁迅论战,坚持文艺自由主义的观点。他与刘呐鸥、穆时英一起被称为为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一、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 1)现代题材的心理分析

《上元灯》、《春阳》、《雾》、《薄暮的舞女》、《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等 2)历史题材的心理分析小说(故事新编)

(使人物思想、语言和行为符合历史史实,又以现代情绪的表现形式来刻画心理冲突,古今结合的手法来刻画历史人物的双重人格)

例如《鸠摩罗什》、《将军的头》、《石秀之恋》、《李师师》等历史题材的心理分析小说

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深受奥地利的小说家显尼志勒的影响,施蛰存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二重人格描写、变态性心理剖析、小说人物内心意识流动,均得益于显尼志勒。

二、施蛰存的代表作《梅雨之夕》

1、创作于1933年,描写私人生活的琐事,舒展雅致,展现绅士的缠绵情调,都市男子的白日梦,点染着昏沉阴暗的色调。

2、男主人公形象:怜香惜玉、想入非非、猥琐胆怯 *施蛰存小说的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对比: 男性世界(变态、怪异、暴戾、猥琐)女性世界(贤惠、深情、娇爱、温柔)

3、《梅雨之夕》的创作特色:善于利用较质朴、纯正的语言,以稍带讽刺的笔调,表现繁华都市中下层人物的生活和思想,长于描写小市民的一空虚庸碌的灵魂。

施蛰存的小说综论

1、施蛰存小说创作轨迹: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

2、施蛰存对于文学的理解: 1)精致

2)个人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著名作家、编辑和社会活动家。早年深受无政府主义的立志革命,后从事文学创作,处女作《灭亡》(1929年)、爱情三部曲(《雾》、《 雨》、《电》)、11

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抗战三部曲(《火)1-3部)、《憩园》、《寒夜》等 激流三部曲:

包括《家》、《 春》、《秋》,是反映五四运动中时代青年生活的三部长篇小说,以《家》写得最为出色,以高家为中心共写了60多位人物,通过高家的子弟的生活和整个家庭的兴衰,表达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家族制度的社会主题。

《激流三部曲》的创作特色:

1、“家即社会”的情节典型化原则 高家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2、注重挖掘人情美和抒情化的塑造人物的方法

小说人物外形和内心高度统一,是丰富的单纯,例如鸣凤、梅、瑞珏三个女性形象 人物抒情化—结构较为松散,散文化

3、带有作家强烈道德判断的风俗画描写

例如吃年夜饭的描写、放花炮的描写——社会阶级的对立

一、巴金创作历程:

前期:激昂的战歌,反帝反封,具有崇高的社会功利。笔下人物多为充实的生命个体追求光明和自由。例如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

后期:凄婉的哀歌,反封建的深化和批判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具有社会现实功利。笔下的人物多为委顿的生命,奉行不抵抗主义、作揖主义和忍。《憩园》、《寒夜》等

二、巴金小说的主观抒情

1、偏爱第一人称

2、叙事过程中剖呈人物的内心感受

描写人物的情感状态和内心世界大于人物外部形态和具体的生活环境的描写

3、激越的“灵魂的呼号”(将自我溶于作品中)直接向读者倾诉

*“我只是一个在暗夜里呼号的人,所以节制对于我没有一点用处”(巴金)

4、巴金小说的社会功利性

通过小说创作来探索人生,思考和解答社会问题

*“我就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之路的”、“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我几十年探索的就是这个问题,我的作品就是一份一份的思想汇报。它们都是我在生活中找到的答案。我不能 说我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它们是严肃的”(巴金)

*巴金的“生命”观分为三个层次:

1、肯定人生和个体生命价值

2、人生、生命在于奋斗,应该征服生活、征服环境(奋斗是弱小者对于基本生存权利和幸福的捍卫和抗争)

3、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

*巴金小说与鲁迅的比较

巴金:从新旧文化的冲突中,寻找青年知识分子的出路。追求文化比较重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再现。(反映批判旧社会的广度和烈度)

鲁迅:专写封建文化的残忍、黑暗和对知识者的毒害,对传统文化批判的严峻和精深

老舍(1899—1966),北京人,满族(正红旗),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出身贫困,自小在贫民窟中长大,其小说也多以市民社会为题材。代表作《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茶馆》等

一、老舍的短篇小说类型

1、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抒情小说 《月牙儿》、《微神》、《阳光》

2、以传统评书、民间讲唱辅之以西方小说表现手法的写实小说 《断魂枪》、《黑白李》、《柳家大院》

二、老舍小说创作的特色

1、浓郁的京味 对北京风俗民情的描写

*“我生在北京,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声,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张鲜明的图画浮现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地描写它,我每一挥手,就摸上条活泼的鱼儿来”(老舍)

“熟悉的题材才能形成风格”(老舍)

2、形象鲜明的市民系列

(车夫、艺人、暗娼、巡警、教员、职员、拳师、土匪、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和洋奴等)老派市民系列:老马、赵姑妈(《老张的哲学》)、张大哥(《离婚》)、祁老太爷 洋车夫系列:赵

四、祥子、小崔

暗娼系列:小福子、“她”(《微神》)、“我”(《月牙儿》)好女人系列:张大嫂、天佑太太、“我母亲”(《正红旗下》)

*老舍笔下的人物形象塑造:

1)扁平人物:只有一个性格特征,类似速写 丁约翰、牛老太太、大姐婆婆、姑母

2)圆形人物:具有两个以上性格特征,性格丰满 丁二爷、老李

3)典型人物:性格矛盾发展 祥子、祁瑞宣

老舍小说与茅盾小说比较

1)老舍多写下层市民,描写苦难年代市民的生活史,而茅盾多写中上层,展现时代大变动的编年史 2)老舍笔下的人物典型性格往往在生活风浪中挣扎搏斗或应付妥协中展现,带有更多社会印记和生活气息,而茅盾笔下人物的典型性格多半在时代的风雨中,在政治、经济的复杂矛盾斗争黑暗能表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氛围和政治印记

3)老舍的小说较少描写爱情,将爱情当做小说的副笔来写,而茅盾反之 4)老舍的小说是酸苦忧愤型的小说,而茅盾是热切奋发型小说

5)老舍的小说表明他是文学家、爱国者和社会学家,而茅盾的小说表明他是文学家、革命家和历史学家

同:均博采众家之长,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3、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

批判市民的敷衍苟且、安分守已、软弱胆怯、自我封闭和眼光狭隘,又赞美他们的善良不屈和坚忍不拔

*老舍小说与鲁迅的小说比较

同:描写了广大平民的贫穷、愚昧,表现作家对他们的同情和批判,疗治精神创伤,唤起民众觉悟 异:1)老舍苦寻生命机体内能战胜病灶,重获生机的基因,看到改造国民性成功的必然性,而鲁迅则寻找痼疾,批判所有病相

2)老舍对平民世界充满深情厚谊(大杂院的道德气氛和人伦精神),愚昧落后但有道德意识、伦理精神、侠义气节,与上流社会的堕落构成鲜明对比,而鲁迅采取居高临下的广阔视角,庸众乃杀人团,具有吃人的本质

*老舍的小说中的市井小民存在软的一方面(痛苦、委屈),如窝窝头媳妇,也存在硬的一方面(侠义、盲从),如丁二爷

《赵子曰》中的李景纯、《二马》中的李子荣具有侠义古道热肠和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他们除暴安良乃理想市民的化身

3)鲁迅把平民阶层所代表的国民劣根性作为社会腐败、专制的支柱来批判,而老舍只把这种劣根性当作过失给予轻嘲,同时开掘平民身上国民性的优秀一面

4)鲁迅认为平民阶层为沙聚之邦,深受统治阶级思想的毒害,老舍认为平民阶层凭道德、伦理、义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团结世界,统治阶级无法扼杀几千年来被平民阶层视为人生价值的传统美德

5)鲁迅是从文化的角度,批判了农民的保守、隔膜和精神胜利法,而老舍是从文化的角度来批判市民的守旧、迷信和敷衍

4、小说文体的革新

童话、寓言、传记体小说、意识流小说;讽刺小说、抒情小说、写实小说

5、小说语言的地域风味

北京方言的提炼,俗白、凝练、纯净、生动和风趣幽默 例如:描写《离婚》张大哥的外貌

“长一对阴阳眼,左眼的上皮特别大,永远把眼珠囚禁着一半;右眼没有特色,一向照常办公”

*如何评价老舍的幽默?

老舍被称为“笑王”,他的小说的幽默风趣,闪烁着他对生活的真意,幽默中有严肃,富有同情心,在讽刺别人的同时也嘲讽自己,属于宽厚温和型的幽默。

例如:《离婚》中老李的“诗意”制造悬念、渲染、反转、突变(追求“诗意”,不是同某个人作斗争,而是同整个观念与习尚相冲突)

老舍肯定传统家庭,对“自由恋爱”持批判态度(当时一些时髦青年打着“孔教打底,西法恋爱”的幌子来玩弄女性,五四后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存在“内而酒与妇人,外而风潮与名誉”的精神弱点)“爱情,爱情的底下,含藏着互助、体谅和责任”(老舍《二马》)

《骆驼祥子》:写于1936-1937年,1939年由上海人间书屋出版,这是老舍“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是其代表作。

小说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发展线索,以他与虎妞的爱情婚姻纠葛为中心,两相交织,单纯中略有错综,展示祥子的生活轨迹。共写了20多个人物,起烘托主人公的作用。

一、祥子的悲剧心理变化:

对都市的新鲜感变化愤世感(第一次买车丢车)——由怨恨到哀叹,由挣扎到妥协,内心美的特质在减弱(攒钱却遭孙侦探的敲诈)——由希望到绝望、堕落(虎妞病死,小福子自杀,买车落空)

主要展现了小人物在都市中人性的异化(纯朴善良、刻苦节俭、忠厚要强、坚韧奋斗最终堕落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老舍重点在写人,因人取事,事随人走)

二、祥子悲剧的深刻原因探源:

1、客观方面的原因

1)军阀混战、社会**、车厂主和特务的盘剥 2)与虎妞的婚姻

2、主观方面的原因

自私偏狭、愚昧麻木、不合群

张爱玲(1920-1996),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祖父为张佩纶,祖母为李鸿章之女,现代作家。1944年与胡兰成结婚,1973年定居洛杉矶。代表作品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40年代上海沦陷区最走红的作家。

《传奇》:张爱玲的小说集,1944年出版,所收集的小说多反映20世纪上半叶旧式大家庭的人情琐事,从婚恋角度去发掘人性、发掘洋场式生活的特殊本质。

*“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张爱玲),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以表现“那个影子似的沉下去的苍凉的基调”

一、张爱玲的创作的特色

1、旧小说的情调与现代趣味的统一

1)用古典味的故事外壳表现关于现代人的主题,表现生命在强大的环境摧残下的扭曲和变形,表现人在新旧文化的夹缝中苟且偷安的精神状态,复制那个“不伦不类的时代”

2)贴近乱世中的洋场社会的男女婚恋故事去写,考虑到读者的接受习惯,但在贴近中有超越,深度开掘了人性,描写了不彻底的人物

(“人性是好的,也是不好的,是坏的,也是不坏的”)

张爱玲的小说不同于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没有启蒙和革命,也不同于旧式人情世态小说

A 私人性话语,现代都市市民话语,肯定现代都市文化,末世文学情调(题材趋小,回归自我,叛逆精神,风格技巧上趋于细腻精致,带有趣味主义)

“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人是为了和谐的一面才斗争的”(张爱玲)

B她是从自己的独特的人格心理出发,以切身体验和感受来描写社会生活(丑陋的人伦亲情、鄙俗的婚姻交易、龌龊的两性关系)

*她对于女子教育的思考,笔下的闺秀通过谋爱来谋生,在极度自卑和软弱里试图依赖婚姻给自己寻一个安全系数

思考:张爱玲的小说为何半新半旧?

张爱玲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所致,在她所身处的乱世,旧的东西在消亡中苟延残喘,新的东西在滋长中迟迟疑疑,渺小的个体生命面对时代与历史的强制选择无能为力,折衷的办法就是兼收并蓄地接受眼下的现 15

实。于是,亦新亦旧,亦洋亦中的两栖生活方式成为洋场生活别无选择的生存方式

2、参差对照的人物结构

《红玫瑰与白玫瑰》佟宝妻和王娇蕊 《封锁》吴翠远与吕宗桢

《沉香屑.第一炉香》葛薇龙和梁太太 《倾城之恋》白流苏和范柳原

3、精美的语言技巧 1)私设象征:

“金锁”象征着金钱的枷锁束缚着女主公一生(《金锁记》)2)珠圆玉润的比喻

“玉清非常小心地不使自己露出高兴的神情——为了出嫁而欢欣鼓舞,仿佛坐实了她是个老处女似的。玉清的脸光整坦荡,象一张新铺好的床,加上忧愁的重压,就像有人一屁股在床上坐下了” 3)意象的营造

月亮的意象、镜子的意象

《金锁记》:写于1943年,张爱玲的代表作

傅雷评论“《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狂人日记》的味道,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1、人物形象分析

曹七巧:可悲可怜、精明泼辣、扭曲变态(黑夫人形象

2、《金锁记》主题:金钱对人性的腐蚀(选取曹七巧的一生来展现”吃人“本质)*《金锁记》是否是反封建的主题? 刻画人性之深,可与鲁迅先生媲美 现代小说中的病患者

小人物的悲壮,通过疾病的力量突破现实的困顿,实现一种内敛式的,对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等级观念和伦理制度的悖反,也最有效地应和了新文化运动以来弘扬人性自由时代的呐喊(狂人——“他”(《沉沦》)——莎菲——曹七巧)

代表作之二:《封锁》,写于1943年,选取男女邂逅的片段来剖析人性

1、人物形象分析:

吴翠远:外在的形象(严肃、正统、平常)——内在的形象(渴望交流、情感丰富、敏感多思)吕宗桢:外在的形象(正经、普通、庸俗)——内在形象(蠢蠢欲动、善解风情、调戏玩弄、)*男女主人公均为分裂型的人物形象 思考:什么导致他们性格的分裂? 张爱玲笔下的小市民世界

唯利唯实的庸俗的市民世界——市民环境中的人物——精神与物质的失衡状态(人性的扭曲)——人物形象内外的分裂

三、张爱玲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上的地位

1、与早期闺秀派作家(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华、林徽因等)相比

前辈:温婉、雅致、含蓄

张爱玲:人性的深刻剖析,撕去伪饰的面纱

2、同期女性作家(丁玲、萧红、苏青、梅娘等 同辈:偏雅偏俗 张爱玲:雅俗共赏

*张对后世作家的影响深远,许多后辈年青作家都曾模仿张爱玲(朱天文、朱天心、王安忆、苏童等)

四、张爱玲热兴起的原因

1、海外学者的推动(重写文学史)

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等,尤其是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其中不乏政治的因素

2、张爱玲创作的雅俗共赏性,应和当前大众传播的时代

3、张爱玲对于后辈作家的影响深远(港台作家尤其是台湾的三三派、大陆的王安忆等)

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县人,原名赵树礼。1925年入山西长治第四师范学校学习。自幼深受民间文艺的熏陶,长期在基层自觉从事新通俗文艺创作,先后发表《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

山药蛋派:在毛泽东的《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赵树理的农民味的大众通俗小说被树立为旗帜,代表工农兵文艺的方向,受到很多年青作家的模仿,如马蜂、西戎、胡正、孙谦、束为等,一直延续到建国后的五十年代,史称山药蛋派。

赵树理代表作(兼成名作):《小二黑结婚》写于1943年 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悲剧提炼加工而成 农民作家为农民而写的反映农民生活的小说

1、人物形象分析

A新派农民(解放区农村新人)小二黑:积极进步、乐观向上、敢爱敢恨 小芹: 善良、有主见、坚贞不屈 B旧派农民

二诸葛:胆小怕事、保守迷信、老实善良 三仙姑:游手好闲、作风轻浮、装腔作势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与鲁迅、茅盾笔下农民比较

鲁迅笔下的农民:愚昧和卑微—反映出鲁迅的冷峻超拔(思想家)茅盾笔下的农民:逐渐觉醒—反映出茅盾的冷静深刻(社会革命家)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乐观坚毅—反映出赵树理的朴实亲切(农民的地摊作家)

2、对称性的结构

人物的设置:二诸葛和三仙姑、小二黑不管事的娘和小芹管不了事的爹、小二黑、小芹与金旺、兴旺 事件中中心矛盾的设置:小二黑和小芹—二诸葛和三仙姑

3、生动幽默的风格

1、外号的起用

二诸葛、三仙姑(两个活神仙)

2、富有生活气息

人物的语言、动作

孙犁:(1913-2002),河北省平安县人,原名孙树勋,1936年在北洋淀做小学教师,后在晋察冀根据地工作,先后发表《荷花淀》、《芦花荡》、《嘱咐》和《采蒲台》等作品。

荷花淀派:孙犁以冀中平原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小说,充满诗情画意,代表作为《荷花淀》,之后刘绍棠、韩映山、丛维熙等青年作家追随孙犁进行文学创作,一直延续到五六十年代,史称荷花淀派

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

写于1945年,以抗战生活为题材,发掘冀中平原的农村生活的人情美,叙述语言清新自然,优美动人,充满深沉明丽的情调。

1、人物形象分析:(环境——人——环境)水生嫂:勤劳善良、淳朴温顺 水生:积极抗日、神勇无敌 *孙犁善于描写农村女性形象

“她们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使我衷心佩服得五体投体的程度”(孙犁)

2、诗意的抒情风格

抓住生活片段、场景来渲染主观的情感

中国现代小说小结 一、二十年代小说(开始形成纷繁多姿的局面)

以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为代表,形成写实主义(鲁迅)、浪漫主义(郁达夫)两大潮流,开创了问题小说、乡土小说和自叙传小说等小说类型。

*五四小说的根本精神在于对人的多元思考,其文化价值大于审美价值,西方启蒙主义、个性主义、人道主义思想为五四作家藉以思考人、发现人的主要思考资源。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为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12人,主要以《小说月报》为阵地,主张“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强调写实主义。

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最初成员为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张资平、穆木天等,以《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作日》、《洪水》为阵地,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多倾向于浪漫主义,1925年后转而倡导革命文学,1929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与文学研究会相近的文学社团:语丝社和未名社等

语丝社:1924年11月《语丝》周刊创刊,成员为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等,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倡导幽默泼辣的文体。

未名社:20年代中期,在鲁迅扶持下建立的青年文学社团,成员有高长虹、台静农、韦素园、李霁野等

与创造社相近的社团为南国社、弥洒社和浅草-沉钟社

南国社:20年代中期,田汉领导创立的综合性艺术团体,以《南国半月刊》为阵地,以戏剧成就最大

弥洒社:1923年成立,发起人胡山源、钱江春,只发表顺应灵感所创造的艺术作品

浅草社:成立于1922年,成员陈炜谟、陈翔鹤、冯至,之后加上杨晦、蔡仪组成沉钟社(1924年),致力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德国浪漫派文学,1934年才终止。

1、“为人生”的写实主义小说

主要是文学研究会、未名社、语丝社的一些成员,师承《新青年》、《新潮》作家群的传统,从各种角度触及当时的社会问题,在民主主义、人文主义思潮广为传播的背景下,表现文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为问题小说的出现。

A、问题小说

滥觞于1918-1920年形成的创作风尚,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题材广泛家庭惨变、婚姻痛苦、妇女解放、劳工问题、儿童问题、社会习俗问题、国民性的改造等均有所涉及。同时,这类小说也借鉴了外国文学的结果(俄罗斯文学、东北欧文学、易卜生的问题剧和泰戈尔的哲理小说),由周作人在理论上加以倡导,冰心、叶绍钧、许地山、庐隐、王统照等文学研究会作家在创作上给予积极响应。(但没有形成成熟的文学流派)

代表作:叶绍钧的《潘先生在难中》、冰心《斯人独憔悴》、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

*“提出一种问题,借小说来研究它,求人解决的,是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是近代平民文学的产物”(周作人)

B、乡土小说群

1923年左右在鲁迅小说的影响下,由文学研究会和未名社、语丝社一些青年作家创作乡土小说,最终形成乡土小说流派,主要有许杰、王鲁彦、许钦文、台静农、彭家煌、废名等。这些作家多来自乡村寓居都市,以对各地乡情民俗的描写,现实了鲜明的地方色彩,在整体上现实出可贵的本土化追求。

代表作:许杰《赌徒吉顺》(写典妻习俗)、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写冥婚的陋习)、许钦文《鼻涕阿二》、台静农《拜堂》、彭家煌《怂恿》、废名《竹林的故事》等,乡土小说比问题小说成熟,成就也更高,作家们开始自觉追求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推动了五四小说在写实方面的长足进展

2、为艺术的浪漫抒情小说

主要以郁达夫为代表,包括创造社的郭沫若、倪贻德、叶灵凤,弥洒社的胡山源、浅草-沉钟社的陈翔鹤和林如稷、文学研究会的王以仁和腾固、冯沅君等,主要受到西方和日本现代小说的影响而形成的创作风尚。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以作家的情绪感受为线索,带有散文化的倾向,以浪漫主义为主,兼采现代主义艺术手法,更新了传统的小说技法,丰富了小说样式(多采用日记体、自传体的样式)。

代表作:郁达夫《沉沦》、郭沫若《残春》、冯沅君《隔绝》等

“五四”文学小结 一、五四文学历经三个阶段 1、1917-1920年:文学革命的理论准备和创作尝试阶段 2、1921-1926年:文学社团林立、创作活跃期 3、1926-1927年:创作沉寂 二、五四文学基本特征:

1、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

2、感伤化的精神标记

3、个性化的追求

4、创作方法多样化探索 三、五四文学意义

1、形成新的文化和文学观念,开创新的主题和人物系列。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启蒙主题)平民代替古代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2、全面革新文学语言和文体形式

3、增添了世界文学维度

4、五四作家群成为后来创作的主体力量

三十年代小说(成熟、繁荣)

1、三十年代小说成熟繁荣的原因

A、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动和异质文化的激烈碰撞,为长于叙事的小说文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城乡生活的急剧动荡,引起作家们对社会人生的新的思考(激变时代的复杂人性、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

B、广泛借鉴、多方择取中外文学资源的影响

西方小说的翻译:欧美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现代派小说、苏联社会现实主义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传统

C、作家们积极探索并形成鲜明的创作风格 茅盾的民族资本家系列小说(工商业世界)巴金的家族小说(青年世界)

2、三十年代小说成熟繁荣的标志 A、小说题材空间的拓展

1)多方位地展现时代变化中的城乡生活 农村题材: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黄梅仙境 茅盾的农村三部曲

城市题材:茅盾的《子夜》、新感觉派小说

知识青年题材:茅盾的时代女性系列、巴金的青年系列(爱情三部曲)

迅速反映当时时代激变中社会各阶层的人物的心态变化,一方面是时代给予人们怎样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集团的活力又怎样将时代推向新的方向。2)开掘历史题材的小说

作家们对历史作出了富有时代色彩的个人化诠释

鲁迅《故事新编》、茅盾《大泽乡》、《豹子头林冲》、施蛰存《将军的头》等

B、长篇小说的成熟

出现许多长篇小说名家茅盾、老舍、巴金,博采古今、融汇中西,艺术成就较高 *20年代长篇小说数量少且艺术稚嫩

C、小说流派的出现

普罗小说流派、左联青年小说群、东北作家群、社会剖析小说流派、新感觉小说流派、京派小说、1)普罗小说

主要由太阳社的成员和后期创造社的成员所写的表现现实革命斗争题材的小说,高举普罗文学的旗帜,着力表现无产阶级与其他劳苦大众的苦难生活和走向革命的必然历程,概念化的痕迹很重,其中反映知识分子的小说大多带有“革命+恋爱”的主题模式。

代表作: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短裤党》、洪灵菲的《流亡》、华汉的《地泉》等 *1927年,蒋光慈等组建了太阳社,以《太阳月刊》为阵地,倡导革命文学,该社成员为洪灵菲、楼建南、戴平万等。

2)左联青年作家群

主要指加入左联,追求进步的革命青年作家群体,主要以柔石、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叶紫等为代表,作品大多为革命现实主义风格(艾芜除外),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关注底层,富有人道主义思想。代表作: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丁玲《水》、叶紫《丰收》、艾芜《山峡中》等

3)社会剖析小说

强调对社会现实细密的观察,善于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形,主要以茅盾为代表,包括吴组缃、沙汀等青年作家。

代表作:茅盾《子夜》、农村三部曲

沙汀《代理县长》、吴组缃《樊家铺》、《一千八百担》

4)东北作家群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一批不愿做亡国奴的青年作家流亡到了上海、北平等地,出于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进行小说创作,具有东北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爱国主义情绪。

代表作:萧红《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骆宾基《边陲线上》、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端木蕻良《鴜鹭湖的忧郁》等

5)新感觉派小说

新感觉派: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半期,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作家,以《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杂志为阵地,常创作以上海为主要场景来反映大城市的病态生活的小说,以表现城市中各阶层的生存状况和心态。因受当时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而得名。

代表作:刘呐鸥《都市风景线》、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施蛰存《梅雨之夕》等

6)京派小说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平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主要以《骆驼草》、《大公报

.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为阵地,标举健康与纯正,反对文以载道,在变革的时代刻意打开文学与政治的距离,深掘永恒的人性,讲究艺术技巧。

代表作:沈从文《萧萧》、《边城》、废名《桥》、萧乾《篱下》、芦焚《谷》等

*社会剖析派、新感觉派和京派小说的区别

社会剖析派: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下,凸显了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新感觉派:在西方现代主义和都市商业文化影响下,更多关注人的感官、直觉、潜意识等非理性方面 京派小说:坚守五四人文精神,认同人与自我的价值、个性主义等理念,所持的乃是五四时期的自然人性观、人道主义和启蒙精神,以人性的价值尺度严肃地表现“民族品德的消失和重造”的主题

四十年代小说

1、抗战小说(纪实性、通俗性)丘东平《第七连》、萧乾《刘粹刚之死》

老舍《兄妹从军》(借鉴民间文学)、欧阳山《三水两农夫》(大众小说)*姚雪垠《差半车麦秸》(走向深化)

2、暴露、讽刺小说

反映民族矛盾激化下的社会人群中的复杂关系,审视官僚、豪绅、政客、落后的农民等,显示作家对于社会现实认识的深化

代表作: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淘金记》、茅盾《腐蚀》、萧红《马伯乐》、张恨水《八十一梦》等

3、都市女作家群

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文坛出现以张爱玲、苏青为首的女作家,还包括曾文强、程育珍、汤雪华、施济美等,被称为“上帝的女儿”,另外北方沦陷区有梅娘(当时有“北梅南张”之称),她们的小说多以女性视角来探视都市女性人生,细致敏锐,各有特色。

代表作:张爱玲《金锁记》、《封锁》、《倾城之恋》、苏青《结婚十年》、《蛾》、梅娘的水族系列小说《蚌》、《鱼》、《蟹》等

4、新浪漫小说

四十年代以徐訏、无名氏为代表创作的都市大众传奇小说,以传奇化的情节、男女爱情和异域情调见长,在大众化中又有现代性色彩。1943年,徐訏的《风萧萧》风靡大后方,因此称1943年为“徐訏年”。代表作:徐訏《风萧萧》、《鬼恋》、无名氏《塔里的女人》、《北极风情画》等 *1943年,徐訏的《风萧萧》风靡大后方,因此称1943年为“徐訏年”。

四十年代是中长篇小说的丰收期

1、数量超过前两个十年

2、稳定客观的创作队伍 中青年作家成阶梯型

3、小说对于社会文化、人生、艺术多样化探索

A、对民族历史与现实进行文化探询和反省的文化分析小说

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沈从文《长河》、老舍《四世同堂》、巴金《憩园》、师陀(三十年代的芦焚)《果园城记》、萧红《呼兰河传》等 B、知识分子对人生与生存意义的探索

钱钟书《围城》、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冯至《伍子胥》等

20年代话剧概述

1929年,洪深《从中国的新戏说到话剧》,阐释中国现代话剧(确定了话剧的的名称)“话剧是用那成片段的,剧中人的谈话所组成的戏剧”,“话剧的生命就是对话” *中国话剧的三大奠基人:洪深、欧阳予倩和田汉

1、晚清的戏剧界革命

2、文明新戏(20世纪初年的新剧)

1906年冬,在日本东京成立春柳社,组织演出《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由曾孝谷改编),这是中国话语的开始。

五四时期,新文化的先驱者多对传统戏剧加以讨伐,1918年10月《新青年》专门出“戏剧改良号”,宣称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势不两立,开始介绍西方戏剧,如莎士比亚、莫里哀、王尔德、契诃夫等,影响最大的是易卜生。(1918年6月,《新青年》退出“易卜生专号”)

3、早期话剧的开创

1911年,洪深《卖梨人》和欧阳予倩的《运动力》。

1919年,胡适《终身大事》,最早用话剧形式来表现五四时代精神。之后,出现许多出走型的话剧作品,欧阳予倩《泼妇》、余上沅的《兵变》、熊佛西《青春底悲哀》,郭沫若《卓文君》、田汉《或虎之夜》等 文明戏

A佳构剧(宋春舫)B“爱美剧”(Amateur)(陈大悲)

“我们理想中的指导社会的戏剧家是爱美的(Amateur)戏剧家(非职业的戏剧家),爱美的戏剧家不受资本家操纵,不受座资底支配”

C问题剧——写实的社会剧(民众的、为人生的、真的新戏)

1921年5月,由汪仲贤倡议,陈大悲、熊佛西、欧阳予倩等发起成立民众戏剧社,这是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社团。

*一批作家从文学走向话剧,如郭沫若、田汉和丁西林,取得相当成就。

代表作:郭沫若《卓文君》、《王昭君》、《聂嫈)》、田汉《或虎之夜》、《名优之死》、《南归》、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等

余上沅:反对戏剧的功利主义,反对为人生的社会问题剧,认为新剧的沉寂与对传统戏剧的片面否定相关。“他们不知道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却要用艺术去纠正人心,改善生活,结果是桑能活越变越复杂,戏剧越变越繁琐,问题不存在了,戏剧也随之而不存在”

余主要受美国戏剧家奥尼尔的表现主义和德国戏剧家赖因哈特的主观表现论影响

三十年代话剧创作

1、戏剧理论探讨活跃

1)滥觞于五四新文学的易卜生的写实主义与为人生的戏剧思想成为主流。

2)斯丹尼斯拉夫斯基的写实体验派演剧理论被介绍进中国戏剧界,受到诸多剧作家和导演的推崇。3)写实论与写意论并存,显示期待成熟的中国剧坛的活跃

*向培良受西方表现派演剧理论,提出“情绪说”,“真的戏剧是应该忠实表现人生,忠实传达情绪的”。

3、戏剧界的左转 1)左翼剧社成立

1929年6月,艺术剧社成立,夏衍策划,社长郑伯奇,参加者冯乃超、陶晶孙、陈波儿、王莹等,上演独幕剧《阿珍》(反映工人与资本家斗争)。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

1930年8月,在沈端先(即夏衍)的策划下,以艺术剧社为中心,联合辛酉、摩登、南国社等戏剧团体,成立中国左翼剧团联盟(简称剧联)。

左翼剧社有大道剧社、光华剧社、春华剧社、蓝衫剧社

翼剧社强调戏剧为政治斗争服务,提出“演剧是一种政治的辅助工作,所以是武器的斗争,斗争的艺术!” *剧联的《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活动纲领》提出,革命戏剧深入工农群众,强调创作内容要暴露地主资产阶级与反动派的罪恶,从各种斗争中指出政治出路等。这就把五四时期的社会问题剧观念发展为政治宣传剧思想,后来成为中国现当代戏剧的主导思想,影响深远。

2)国防戏剧

1936年,进步戏剧界配合国防文学提出“国防戏剧”,以代替“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

夏衍《赛金花》(“国防戏剧的力作”)、《自由魂》(即《秋瑾传》)、《上海屋檐下》;《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合称“好一记鞭子”,演遍大江南北

3)左翼戏剧代表作

洪深《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和《青龙潭》,三十年代初),表明洪深已从《赵阎王》时的社会问题剧转向政治宣传剧。之后,积极倡导国防戏剧,创作《走私》、《咸鱼主义》和四川方言剧《包得行》 夏衍《上海屋檐下》(1937),讲究结构艺术,五线并进,以匡复、林志成和杨彩玉的爱情纠葛为结构主线,注重戏剧氛围的营造,摆脱前期片面政治宣传的倾向

4、同时期其他优秀剧作 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

北伐军革命者冯允平—— 警察厅长夫人

结构完整精巧,语言精炼讲究,内在戏剧性丰满深刻,刻画戏剧人物重在“人性中的善恶并存”,重在描写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

*李健吾的戏剧创作观,“作品应该建立在深广的人性上面,富有地方色彩,然后传达人类普遍的情绪” 三十年代中期,田汉《回春之曲》、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夏衍《上海屋檐下》和曹禺《雷雨》、《日出》和《原野》,标志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四十年代戏剧概述

1、前奏:抗战戏剧

1937年7月15日,中国剧作者协会(原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成员有宋之的、阿英、张庚、郑伯奇等。集体创作《保卫卢沟桥》,拉开抗战戏剧序幕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戏剧界救亡会成立13支救亡演剧队,投入抗敌宣传。孩子组成孩子剧团、新安旅行团,进行演剧运动

出现街头剧、活报剧、茶馆剧、朗诵剧、游行剧等,趋向时事化、大众化。

1937年12月31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此后,抗战时期中国两个戏剧活动中心:重庆与上海。

2、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期

优秀剧作:曹禺《北京人》、《家》,夏衍《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陈白尘《岁寒图》、《升官图》、丁西林、吴祖光、老舍、杨绛的喜剧;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阿英《碧血花》和姚克《清宫怨》,阳翰笙《李秀成之死》等,标志中国现代历史剧的黄金时代。

3、解放区戏剧改革

解放区戏剧改革的方向是以传统戏曲为参照系,通俗简洁的语言对白与舞台表演的激情形体动作,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农民观众的视觉审美要求。

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牛永贵挂彩》 新歌剧《白毛女》 话剧《抓壮丁》

曹禺(1910-1996),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1922年进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1928年考入南开大学政治学系,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后1936年任教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他创作了《雷雨》、《日出》和《原野》等受人欢迎的作品,解放后也创作了些话剧作品。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将戏剧文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922年,大学尚未毕业的22岁的曹禺写出了他的戏剧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25岁的曹禺写出了《日出》,莫定了他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27岁的曹禺写出了《原野》,这是他的“生命三部曲”之最。

一、代表作《雷雨》解析

写于1934年,通过家庭悲剧(30年的爱恨情仇)来探索人性的复杂和人的悲剧。

1935年,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中华同学新剧公演会在东京的神田一桥讲堂公演《雷雨》,之后70年来历演不衰,成为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人物形象分析:(贪婪型)周朴园:剧中的中心人物,竭力维持圆满有秩序的家庭。冷酷、专制、复杂(曹禺始终将他作为“人”来写)

(欲望型)繁漪: 剧中的灵魂人物,忧郁阴鸷,富有雷雨般的激烈的性格,倔强,疯狂。“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悲苦型)鲁侍萍:隐忍,悲苦(淫乱型)周萍:怯弱,卑鄙(无辜型)四凤:单纯幼稚

(使徒型)周冲:阳光青年,正直,善良痴情(市侩型)鲁贵:卑劣,猥琐

(仇恨型)鲁大海:敢于斗争,富有正义感

曹禺的创作观:

“我喜欢写人,我爱人……我感受到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是多么难于理解。没有哪一个文学家敢讲,„我把人说清楚了‟”……人们会时常不由自己地回到原始野蛮的路,流着血,不是恨就是爱,不是爱就是恨,一切都走向极端”(曹禺)

《雷雨》实际上充满了曹禺对于人生的困惑

曹禺的话剧很难用反封建或反剥削阶级之类的观念去理解,写出复杂的人性,剧作的社会文化意义远远大于社会政治意义,这也是它们成为文学经典的原因。

“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以一种恶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我是个贫穷的主人,但我请了看戏的宾客升到上帝的座,来怜悯地俯视这群在下面蠕动的生物”

戏剧冲突:

人性的善与恶的冲突 创作模式:

景物设计—周公馆(罪恶之地)—教会医院(再生之地)剧情设计——原罪——惩罚——忏悔 意念设计——恶—————— 善

二、曹禺话剧整体上创作思路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人生的困惑—现世的罪恶—理智的失控—重塑人格的理想

这四部剧均为社会道德剧,旨在探索人类的创伤并寻求医治的良方

(恨本身就是一种恶,它将摧毁整个世界,只有发自内心的爱,才能开辟美好人生的光明坦途)使徒型人物的设置:周冲——方达生——焦大星——曾愫方

曹禺将被扭曲的人性当作主要的研究对象,把爱的信仰和崇高完美的悲剧形态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这就使得他的早期剧作很大程度上消融了时空差别和阶级界限,跨越了狭隘的现实功利观念,将读者和观众的审美情感带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广阔的境界,并同作者一道,实现灵魂的自我超越。

《北京人》之后曹禺在创作上出现新变:

民族生活的气息有所增浓,由先前的象征表现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主要以曾家为代表的传统人格——袁家父女为代表的理想人格

三、曹禺剧作上的女性形象 繁漪、陈白露、金子、愫芳

繁漪:雷雨般的极端性格,敢于挑战命运,以一种原初的自然人性对抗扼杀人性的环境,挣脱束缚人自由意志的天罗地网。不仅仅是写实性形象,寄托着曹禺浓郁主观情感的诗化形象。她是个魔,她魔力和诱惑正是她性格的诗化。

陈白露:《日出》中的交际花形象,也曾清纯浪漫,逐渐在“捧不足损有余”的黑暗社会里清醒的堕落和痛苦的挣扎,性格产生分裂,最终经历心灵的炼狱走向毁灭。

金子:《原野》中的焦大星的妻子,仇虎的爱人,具有野性美,富有原始野蛮的生命活力 愫芳:《北京人》中曾皓的侄女,曾文清的爱人,善良温厚,美丽哀静,最终走向新生。

四、曹禺戏剧的象征性

1、戏剧场景的设置

多以家庭某个空间为背景,突出其具有象征寓意的特征

《雷雨》中周公馆:褪色的旧家具,发黄的旧照片,长年关着的窗户,黄色桌布上一些古色古香的小摆设。(沉闷压抑感)

2、戏剧情节的设置

常用具有神秘象征性的特殊动作或声响行为渲染气氛

例如:《原野》仇虎和金子在黑林子中的庵里磬声,焦瞎子为小黑子招魂的声音 《雷雨》的雷雨声,《日出》结尾的夯声

《雷雨》中的”喝药“的情节

3、象征性寓意的人物或景物的设置

例如:《北京人》的猿人的黑影(对比像耗子一样活着的曾家人)

二十年代散文概述

中国现代散文的兴起和繁荣,与现代报刊业的发达有关,《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晨报副刊》等刊载散文作品。

《新青年》的随感录中的文艺性短论和随后的杂文为现代散文开辟的道路

2、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清新自然,富丽含蓄,擅长写景

冰心:通讯集《寄小读者》。文字优美,体现她的“爱的哲学”(出自其童心)

许地山:《空山灵雨》(1925)是五四时期最早成册的个人散文集,其中《落花生》为其名篇。

周作人的散文分析

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谈虎集》等

周作人的散文具有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种风格,后者更接近其性格,属于艺术性散文(也就是他所提倡的美文),个人的言志之作,公安派+英国的小品文,“那样的 旧又那样的新”

周作人平和冲淡的散文,隐含着他对人生的一种态度,用艺术态度来品味生活,名篇如《吃茶》、《谈酒》、《乌篷船》、《故乡的野菜》等

3、白马湖作家群

上世纪20年代,在浙江上虞白马湖地区的春晖中学执教的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叶圣陶、俞平伯和李叔同等所组成的作家群体,他们的散文创作艺术旨趣相近,喜模仿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朴素清新、淡雅隽永,史称白马湖作家群。

4、创造社的散文

郁达夫:早期散文与其小说相近,以叙事和抒情为主,带有颓废气息,隐含名士风流 形式不一,有日记、书简、游记等

郭沫若:前期散文收集在《橄榄》、《水平线下》等,其中“小品六章”最为有名,短小凝练,含蓄淡远,即景生情,情融于景,重主观抒情,带有浪漫主义风格。

5、自由派散文

梁遇春:“中国的爱利亚”(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多谈人生哲理,博学多思 徐志摩:轻盈飘逸,语言华丽夸饰 陈西滢:《西滢闲话》为其代表作

二十年代散文的特点

1、散文的内容多为表现个性,主要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这是对传统散文的反叛。郁达夫认为传统“散文的心”在于“尊君、卫道与孝亲”

2、扩大了表现生活的范围

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主流是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注

3、文体多样、表现自由

4、受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

英国的小品、法国蒙田的随笔、尼采的格言警句等

5、表现了作家们的学养,在思想和艺术上均达到很高的成就

三十年代散文概述

1、小品散文繁盛

林语堂:创办《人间世》和《宇宙风》,以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表现性灵。

他的小品题材丰富繁杂,多为中西文化对比的文章,属于智者的文化散文,名篇有《我的戒烟》、《谈中西文化》、《秋天的况味》、《言志篇》等,带有中年的睿智通达。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

受日本夏目漱石和英国斯蒂森的影响,文笔洒脱轻快,笔调幽默,构思独特,视角新奇,形成率真自然、清幽淡远的风格。

2、游记散文有新的成绩

朱自清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郑振铎《欧行日记》、王统照《欧游散记》等,以郁达夫的游记散文成就最高,代表作《屐痕处处》、《达夫游记》等

3、杂文大方异彩

主要以鲁迅的杂文为代表,包括瞿秋白、唐弢、聂绀弩、徐懋庸、巴人等 1932年,《申报.自由谈》因黎烈文担任主编,此刊成为杂文的主要阵地。

鲁迅的杂文:

前期杂文多为社会文化批评,后期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现实性和政治性批评,并参与文艺论争,名篇有《二丑的艺术》、《为了忘却的纪念》、《“友邦惊诧”论》等,主要收集在《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 鲁迅杂文文体形式丰富多样,具有创造性

鲁迅的杂文是中国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艺术记录,是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百科全书。“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鲁迅)。

鲁迅杂文的是对中国议论性散文的创造性发展,“杂感这种文体,将要因为鲁迅变成文艺性的论文的代名词”(瞿秋白),影响和造就了一批杂文作家(唐弢、聂绀弩、徐懋庸等)

鲁迅杂文的特点: A 诗与政论的结合

“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注重形象性,同时在杂文写作中倾注强烈的情感,使得他的杂文形象鲜明、情感浓郁

B 塑造出否定性的类型形象体系

鲁迅擅长画出黑暗势力的鬼脸,针砭时弊,并且具有触类旁通的美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的叭儿狗

《战士和苍蝇》中发现战士的缺点和伤痕而自以为得意的苍蝇 C 幽默讽刺和曲折冷峭的语言

鲁迅杂文的语言简洁峭拔,充满幽默感,好用反语,喜用夸张的讽刺手法,亦庄亦谐。造语曲折,采用比喻、暗示和对比手法,不直接得出结论

4、报告文学兴盛

*报告文学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散文类型,是迅速反映时代面影的散文次文体。

瞿秋白《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开中国报告文学先河

上世纪20年代中期围绕五卅事件和“三.一八”惨案出现的纪实散文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 1)出现群众性报告文学写作热潮,选编报告文学集:

a《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阿英主编),针对“一.二八”事变做出及时反映

b《中国一日》(茅盾主编),共500篇,80万字,是对1936年5月21日全国各地的生活风貌的报道,茅盾仿效高尔基主编的《世界一日》,影响到后来梅雨主编的《上海一日》 C 《活的记录》(梁瑞瑜主编),遴选当时的通讯报告编辑而成

2)新闻界和文学界的人士致力报告文学写作

新闻界:邹韬奋《萍踪寄语》、《萍踪忆语》,萧乾《流民图》、《平绥散记》,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

文学界:夏衍《包身工》、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新闻性、纪实性与形象性、情感性的融合)

上世纪三十年代报告文学兴盛的原因:

A 30年代急剧变动的社会生活需要新闻性和纪实性的文学样式作出迅速反映 B 左联的积极倡导与组织

1930年8月4日,左联通过决议《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号召开展“工农兵通讯运动”,左联刊物《光明》、《中流》等,成为刊载报告文学的重要阵地

C 外国报告文学理论和作品的翻译

报告文学理论:夏衍译(日本)川口浩的《报告文学论》、贾植芳译(捷克)基希的《一种危险的文学样式》,徐懋庸译(法国)梅林的《报告文学论》

报告文学作品:周立波译基希的《秘密的中国》、阿雪译(墨西哥)爱狄密勒的《上海—冒险家的乐园》

5、新进的青年散文家的涌现

何其芳、李广田、丽尼、陆蠡、繆宗群等青年散文家,带给文坛清新别致的个人抒情风格

李广田:平实深厚、沉郁悲凉,柔美风格,展现乡间画廊,从乡村去捕捉健康人性之光,多收在《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名篇《桃园杂记》、《山之子》等,战后散文贴近现实人生,在柔美中揉进阳刚之气

丽尼:散文集《黄昏之献》、《鹰之歌》,前期低吟悲风,注重抒情,有散文诗的味道,后期转向高歌抗争,偏于写实

陆蠡:善于编织故事,勾勒画面,较为抒情,语言凝练优美,具有散文诗的风味

何其芳:前期《画梦录》、《刻意集》与后期《还乡杂记》、《星火集》,经历前期超达深远的抒情到后期质朴写实的蜕变

《画梦录》收17篇散文,采用独语体,重主观抒情,带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倾向,瑰丽飘逸,秾丽精致,使得现代散文向诗逼近,回到散文本体创作,不同于三十年代散文日益向叙事化和议论化发展的整体趋向。

*“文艺什么也不为,只为了抒写自己,抒写自己的幻想、感觉和情感”(何其芳)何其芳早期文艺观导致他向内心世界开掘,倾心于法国象征主义艺术

四十年代散文创作概述

1、报告文学繁荣

报告文学在抗战时期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流

国统区:主要是报告战况,如阿垅《闸北打了起来》系列战役报告,曹白报告文学集《呼吸》、骆宾基《大上海一日》和《东战场别动队》,反映华东战场战况

碧野《太行山边》、《北方的原野》和《在北线》,反映华北战场战况

解放区:群众性的通讯运动

报告文学集《冀中一日》:1941年5月27日有关冀中生活的见闻 《渡江一日》:1949年组织编写,反映渡江战役 新进作家:华山、刘白羽、曾克

华山《踏破辽河千里雪》、《解放四平街》,刘白羽《环行东北》、《时代的印象》,曾克《千里跃进》等

2、杂文创作繁盛

1)向全国扩展,上海——香港、桂林、重庆、昆明、成都等,1940年前后延安也出现杂文创作高潮 2)杂文作家队伍日趋庞大

冯雪峰、夏衍、王力、丁易、秦牧、黄裳、秦似等 3)杂文数量增多 许多作家出版多部杂文集

4)风格流派上更趋多样化 A 写作风格

左翼战斗型杂文:承鲁迅杂文传统,针砭时弊,犀利深刻 教育型杂文:鼓动性,思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B 杂文流派

“鲁迅风”杂文流派:在孤岛时期上海,以《鲁迅风》杂文刊物为阵地(1939年1月创刊),包括巴人(王任叔)、周木斋、唐弢、柯灵、孔令境等作家,承袭鲁迅杂文传统,强调以杂文为武器进行战斗,他们利用英法租界这样的特殊环境,围绕抗日救亡创作出战斗性杂文。1941年,周木斋病逝,巴人奉调印尼,此流派解体。同人合出杂文集《边鼓集》、《横眉集》。巴人在《鲁迅风》发刊词谈到

“生在斗争的时代,是无法逃避斗争的,探取鲁迅先生使用武器的秘密,使用我们可能使用的武器,袭击当前的大敌;说我们刊物有些用意,这就是惟一的用意了”

“野草”杂文流派:在大后方桂林,以《野草》为阵地(1940年8月创刊 桂林),由夏衍、聂绀弩、孟超、秦似、宋云彬等合编,笔锋犀利,其中夏衍擅长写政论,如《论“晚娘”作风》,聂绀弩杂文视野开阔,纵横恣肆,雄辩幽默,如《韩康的药店》。

3、涌现一些散文名家

梁实秋:散文集《雅舍小品》。他的散文规避抗战题材,专注日常人生,承袭30年代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的余绪,苦中寻乐,亦庄亦谐,营造闲适通脱的艺术境界。

张爱玲:散文集《流言》。她的散文多以日常人生为题材,抒写自己的人生感悟 解放区: 孙犁、吴伯萧

二十年代诗歌创作概述 前奏:晚清的“诗界革命”

开启诗歌通俗化、大众化的序幕,国家话语成为中心话语 正声:第一阶段:白话新诗创作尝试(1916-1921)

1916年,胡适提出“作诗如作文”,之后又提出“诗体大解放”口号,周作人、康白情、沈尹默、刘半农、傅斯年等响应之,提倡诗的自然之美,贵族的诗——平民的诗,创作早期的白话新诗,广泛抒写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通俗明了,注重描写,偏向说理,胡适的《尝试集》为代表作品。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原名胡洪骍,字适之,现代学者,早年留学美国,师从杜威,信仰自由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中国新诗最早的探索者,在白话新诗运动中倡导语言文体革新

白话新诗运动的意义:

胡适倡导的五四白话新诗运动标志着中国诗歌现代化的开端

1、在“文言合一”的旗帜下,确定了白话语言替代文言文的正宗地位。从“五四”白话诗歌运动开始,白话文成为了一种现代书面诗歌语言的主要形式。而且这种现代白话诗歌语言较之文言文,它更能自由地接纳外来诗歌语汇与语法形式,为创造新的现代诗歌语言与形式提供了更加自由的条件。当现代白话语言成为中国诗歌的语言载体时,中国诗歌的现代化变革才成为可能。

2、以“诗体解放”为旗帜,选择了自由体诗歌新形式替代传统的格律。

在白话诗歌运动中,胡适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运动,不论古今中外,大概都是从„文的形式‟一方面下手,大概都是先要求语言文体等方面的大解放。”“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打破那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胡适《谈新诗》)

这场语言文体形式的变革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诗词格律形式与现代语汇、现代人的现代生活感受相悖的矛盾,是中国诗歌得以面向世界,接纳新潮,具有真正现代化意义的一个开端。

第二阶段:白话新诗发展期(1922—1929)

1、人生派

以《诗》、《小说月报》、《文学周刊》等为阵地,朱自清、周作人、叶绍钧、郑振铎、徐玉诺、刘延陵、郭绍虞等为代表(多为文学研究会成员),提出“血与泪的文学”,关注现实,同情底层人民,探寻人生的意义,开创新诗现实主义传统。诗合集《雪朝》

2、浪漫派

郭沫若、田汉、成仿吾、郑伯奇等(多为创作社成员)等为代表,强调诗歌创作的灵感、激情与想象,主张诗歌形式”绝端的自由“,表现自我,反映五四时代精神,诗作带有现代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为郭沫若诗集《女神》等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现代作家。1913年留学日本,接受泛神论思想,后弃医从文,参与发起创作社,1924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转向革命文学。

郭沫若的《女神》

1921年出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写于1916-1921年,诗54首,诗剧3篇。主要受到惠特曼的《草叶集》的影响

郭沫若的《女神》

内容:揭露批判现实,同时又向往未来的理想社会,凸显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形式:丰富多样,有自由体、半格律体、诗剧体等,以自由体最能代表其特色

风格:浪漫主义

激情四射,急遽强烈的节奏,华丽繁复的语言,大胆的夸张,奇异的想象

创作成就: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现代自我形象

(诗体的解放——情感的解放——个体自我的解放——人的解放)1)诗中现代自我形象带有个体自我解放的色彩 《我是偶像崇拜者》、《天狗》

2)诗中的现代自我形象具有超凡的毁坏和创造力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匪徒颂》(不同于传统的温柔敦厚的性格)3)诗中的现代自我形象热爱新生的中国 《炉中煤》、《晨安》

郭沫若对于中国现代诗歌的贡献:

1)在 20 年代,贡献了最富有新世纪时代色彩的现代思想。他的《女神》以对自我新人格的极力推祟与张扬,以“力”与“动”的精魂与气概形象地浓缩了狂视突进的 20 世纪创世精神与宇宙意识,郭沫若成了一个英雄时代的代言人。

2)面向世界的先锋意识,赋予了中国诗歌走向现代化的开放性品格。郭沫若广纳外来新潮,他的《女神》表现出宏大气概与超越陈腐、奔向现代的新进品格,把中国诗歌带向一个与外来诗潮相呼应相激荡的新时代。

3)他的《女神》 已较少胡适的《尝试集》的旧胎记,初步实现了对中国古代诗歌形式的转化。《女神》以其新时代的理想,壮阔的力量,磅礴的气势,火爆的抒情,紧张、粗砺的形态,不拘一格的文体,大大地开阔了中国诗歌的表现领域,鲜明地改变了中国诗歌的审美格调。至此,一个具有现代审美意义的浪漫主义艺术体式开始确立。

3、“小诗”派

1921—1923年,五四落潮后,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而产生的创作流派,诗作形式短小,捕捉刹那间的自我感受和哲思,体现人觉醒之后的内在困惑,1925年消歇。代表作为冰心《繁星》和《春水》,宗白华《流云》

4、湖畔派

1922年4月,潘谟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等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1925年停止活动,诗作多为情诗,具有清新自然、纯情率真的特点,合集《湖畔》、《春之歌》和汪静之的《蕙的风》

5、新月诗派

以《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1926年4月创刊),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包括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于赓虞、方令孺、林徽音、陈梦家、方玮德、邵洵美、卞之琳等诗人,纠偏早期白话诗,提出诗歌创作遵循“本质的醇正”、“情感的节制”、“格律的谨严”,闻一多提出诗歌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诗作讲究格律,受英美诗歌影响,尤其英诗的影响,但又吸收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为新诗发展探索出新的路径(中西诗艺的结合)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转剑桥大学学习,转向文学,开始诗歌创作,1921年回国,参加新月社,1931年因飞机失事身亡。

徐志摩早期诗歌

内容:1)礼赞爱情、自由和美,体现他单纯的信仰(《海韵》、《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偶然》)

2)对下层人民的人道主义同情(《先生!先生!》、《叫化活该》、《大帅》)

3)抒写自然的作品(并非单纯的自然风景,包含着他的单纯信仰)(《再别康桥》、《五老峰》等)

徐志摩早期诗歌

艺术特点:善用比喻,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意境新奇,实现了诗歌的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例如:《再别康桥》、《海韵》、《我等候你》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闻多,湖北浠水人。“新月派”代表诗人之一。1913年考入清华大学,1919年开始诗歌创作,1922年赴美留学,专攻美术。著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楚辞校补》等。

闻一多的的诗歌:

1923年发表《红烛》,1928年发表《死水》

从《红烛》到《死水》,诗情从激越转为深沉,抒情方式寓激愤于沉静 诗作着意格律,语言绚丽精炼,风格沉郁凝重。

6、早期象征派

20年代中后期,以李金发为代表,包括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蓬子、胡也频等诗人组成的诗歌流派,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沉湎于个体的感觉世界,追求诗的纯粹性,带有颓废情调,开创了新的诗风。穆木天提出“纯诗”,纠正早期白话新诗的太露太实的弱点

7、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

1923年前后,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者邓中夏、沈泽民倡导革命诗歌,“文体务求壮伟,气势务求磅礴,造意务求深刻,遣词务求警动”,涌现出以蒋光慈为代表革命诗人,多写政治抒情诗,具有豪放的气势和强烈的政治鼓动性,艺术上较为稚嫩,语言平直,尚未将真情提炼为诗情,代表作为蒋光慈《新梦》、《哀中国》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3参加浅草社。1925年参与组织沉钟社,其诗作早期语言自然,感情细腻,注重遣词用韵,旋律舒缓柔和;后期诗作转向象征主义,体现了感性与智性融合的沉思之美。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 冯至早期诗歌:《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

早期的叙事诗上佳(《吹箫人的故事》、《帷幔》、《蚕马》、《寺门之外》)语言自然,感情细腻,注重遣词用韵,旋律舒缓柔和 *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二十年代诗歌小结

1、胡适倡导的白话新诗运动与郭沫若代表的现代浪漫主义诗潮共同构成了 20 世纪中国诗歌现代化的开端。

2、象征派诗人与新月派诗人的探索都有各自的片面,但是他们共同改变了 20 年代初期诗坛的散漫无序状态;并以各自新的价值规范的确立,把失范中的新诗纳入到了现代化探索的不同航道中。从此,新诗结束了新旧蜕变期的尝试,开始了向新格律诗派追求的唯美方向与象征派提倡的“纯诗化”方向发展的新阶段。他们的探索代表了中国新诗在 20 年代向着现代化方向的新开拓。

3、五四时期的现代新诗主要是在思想启蒙的高潮中产生,在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合流中发展,诗歌潮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不同的诗歌形式的探索来决定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诗歌潮流呈现两种倾向:向内转(回到自身)与向外转(面向社会)

一、后期新月诗派

主要以《新月》月刊和《诗刊》季刊为阵地,包括徐志摩、陈梦家、孙大雨、饶孟侃、林徽因、方玮德、卞之琳等,1933年解散,其诗歌宣言为“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体现除了两个新变:1)向内朝着更为隐幽的精神领域开掘 2)向外扩展,部分新月诗人跳出前期的小我,现实出走向时代社会的新倾向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溧水人,生于江苏海门。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与何其芳、李广田合称”汉园三诗人”,著有诗集《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等。

卞之琳的诗歌特点:

诗作构思巧妙,擅于设置自己所述的“戏剧性处境”,语言平实自然而诗意含蓄蕴藉,具有智性之美。

1、由主情向主智转变

善于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哲学意味的开掘,主要受西方后期象征派的影响,偏向表现理趣,故他的诗被称为“新智慧诗”

2、诗的非个人化

诗的小说化、戏剧化,以致人称上互换

二、现代诗派

主要以《现代》、《水星》为阵地,戴望舒为主将,包括施蛰存、南星、玲君、徐迟、金克木、路易士、林庚等,后卞之琳、何其芳、孙大雨、梁宗岱、废名等也加入之,受惠于象征主义的纯诗理论,注重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情绪,同时又继承中国晚唐温李诗风,在中西诗艺中找到契合点。抗战爆发后解散。

现代诗派的特点:

1、在审美原则上,追求隐藏自己和表现自己之间巧妙结合的朦胧美

2、在表现方法上,反对即兴创作和直接抒情,运用隐喻、象征、通感等手法实现情绪的意象化,化抽象为具象

3、意象繁复、内涵丰富,组合奇特

4、诗体形式上,采用具有散文美的自由诗体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被称为“雨巷诗人”,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戴望舒的诗作重意境营造和语言锤炼,讲究节奏感。前期倾心音乐美,后期注重自然口语。前期:《雨巷》

追求诗的音乐性、意象的流动性、主题的朦胧性

这时期的诗强调暗示,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传达微妙的情思 中期:《我的记忆》

转为模仿法国后期象征派朴素亲切自然的诗风,多在日常生活中抒发情思,创造具有散文美的自由诗体 *戴望舒在这个时期对于“诗的音乐性”提出挑战,“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

后期:《元日祝福》、《我用残损的手掌》 关注国家民族命运,风格上明朗雄健

*卞之琳评戴望舒的诗“在亲切的日常生活调子里舒卷自如,敏锐,精确,而又不失它的风姿,有节制的潇洒和有功力的淳朴”

三、中国诗歌会

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主要以《新诗歌》为阵地,包括蒲风、穆木天、杨骚、任钧、王亚平、柳倩、关露等,主张“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注重诗歌的现实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尝试讽刺诗、儿童诗、朗诵诗、大众合唱诗等,在长篇叙事诗上有突破。1935年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出版“国防诗歌丛书”,1937年多数诗人入中国诗歌协会。

代表诗人诗作:蒲风的诗集《茫茫夜》和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杨骚《乡曲》、王亚平《十二月的风》等

左翼诗歌

30年代政治抒情诗兴盛,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创作也属于政治抒情诗。之前,二十年代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郭沫若的诗集《恢复》中大部分诗歌+殷夫(白莽)的红色鼓动诗

四、其他诗人

艾青、臧克家、田间等,个性意识、时代内容、艺术形式在他们的诗作中得到很好的融合。

臧克家:被称为“农民诗人”和“乡土诗人”,出自新月诗派之门但能汲取各家之长。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和《自己的写照》

田间:被称为“擂鼓的诗人”,主要受苏联未来派诗人马雅科夫斯基的影响,以短促跳荡的诗行和变形的意象传达急促而紧张的时代节奏和内心的激情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

艾青的诗作注重写实、抒情、象征的融合;风格浑厚质朴

诗歌充满了忧患感、拼搏感和光明感,主要寄寓在土地、波浪和太阳三类意象上。

艾青的诗歌成就:

1、他将 30 年代上半期互相对峙的普罗诗潮与追求“纯诗”的现代派诗潮统一纳人了他艺术视野中。本世纪以来,时代精神的表现与艺术审美的追求在艾青手中第一次得到了较成功的统一。

2、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诗学原则为基础,自觉容纳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形成了独具开放性 35

品格的现实主义诗歌美学体系。

五四时期新诗运动倡导者胡适尝试的写实主义新诗歌,在艾青手里结出了饱满的果实.也正是艾青的努力,使作为新文学主潮的现实主义在诗歌领域第一次获得了与之地位相称的成就,这也宜示了在现代化探索中现实主义诗潮有着它独特意义与旺盛的生命力。

四十年代的新诗 一、七月诗派

主要以《七月》、《诗垦地》为阵地,在胡风引领下,包括艾青、田间、亦门(阿垅)、鲁藜、邹荻帆、彭燕郊等,后来吸收加入绿原、牛汉、曾卓、严辰、公木等诗人,作品多收入《七月诗丛》。

二、中国新诗派

又称为九叶诗派,主要以校园诗人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和辛笛、陈敬容、曹辛之(杭约翰)、唐湜和唐祈,主要以《中国新诗》为阵地,追求外部现实与内心感受的结合,注重诗歌感性和知性结合,走向“现实、象征和玄言”的综合创造,又具有开放性的拓展,在诗思方式、意象经营、语言技巧等各个方面更加拉大了与传统诗歌的距离。1948年《中国新诗》被查封,该诗派解散。

中国新诗派的成员的诗作各具风格:

辛笛透明而睿智,陈敬容绚丽而繁促,杭约翰质朴而凝重,杜运燮机智而恢弘,郑敏冷静而玄奥,唐祈洒脱而丰茂,唐湜灵动而飞扬,袁可嘉沉郁丰厚,穆旦锋利深邃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生于天津。诗人及翻译家。“九叶派”代表诗人之一。其诗作深沉凝重,以知性抒情的方式表现突进的生命力与诗情的张力,具特有的智性之美。著有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等

穆旦的诗歌的艺术特色:

1、用身体思想的方式对精神世界的裂变进行拷问和质询

2、将经验玄想化为可感的形象

3、擅长在悖论矛盾中建构诗行结构诗篇

*穆旦追求“诗应该写出发现的惊异”,尤其是语言的陌生化效果

三、西南联大诗群

聚集在云南昆明的西南联大,包括冯至、卞之琳、李广田、闻一多、朱自清等老诗人和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王佐良等年轻的校园诗人,奉艾略特、叶芝和里尔克为楷模,后来英国诗人燕卜逊来该校授课,带动了效仿西方现代派的风潮,从而形成校园诗群,自觉迫求诗的智慧性思考与经验的传达。代表诗人诗作:冯至《十四行集》、穆旦《森林之魅》

四、解放区叙事诗

诗歌的歌谣化(五四时期歌谣化—中国诗歌会的歌谣化创作—解放区的歌谣化创作)代表作: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阮章竞《漳河水》 中国当代诗歌

十七年诗歌(1949-1966)

这一时期诗歌主要是赞歌,歌颂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豪迈激情,共产主义蓝图的美妙前景,把近30 年的 36

诗歌带入了一个充满理想激情的革命化与浪漫化时期。在与外来世界的隔绝中,近百年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诗潮的演变进人了一个低回的时期。

十七年诗歌

解放区诗人与国统区诗人汇合,歌颂新时代新政权新景象,进入赞歌的时代

一、建国初期存在三路诗群

1、政治抒情诗群(贺敬之、郭小川为代表)

代表诗作:贺敬之《放声歌唱》、《东风万里》、《十年颂歌》、郭小川《望星空》、《致青年公民》、《甘蔗林—青纱帐》、《青纱帐—甘蔗林》

2、建设战线诗群(李季、严辰、阮章竞)

代表作:李季《玉门诗抄》、阮章竞《白云鄂博交响诗》、严辰《红霞集》

3、行吟诗群

(艾青、闻捷、戈壁舟、孙静轩等)

代表作:艾青《南美洲的旅行》、闻捷《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戈壁舟《登临集》、孙静轩《海洋抒情诗》

二、两大创作模式

1、李季式

(扎根而作)

2、臧克家式(感应而作)

三、新民歌运动

1958年,经毛泽东提倡而掀起的群众性的诗歌创作热潮,郭沫若编《红旗歌谣》并为之作序,提供新的元素,后期逐渐走向浮夸失真。

四、诗歌批判 1、1955年,因胡风事件牵连七月诗派遭受迫害

2、穆旦因发表《葬歌》受批判,被打成右派

3、艾青等老辈诗人中断诗歌创作

4、郭小川因《望星空》、《白雪的赞歌》等诗受到严厉批评

五、潜在写作

七月诗派在狱中坚持诗歌创作,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例如胡风的旧体诗、绿原的《重读圣经》、曾卓《有赠》、《悬崖边的树》

贺敬之(1924—),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去延安,入鲁艺文学系学习,建国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著有诗集《回延安》、《放声歌唱》、《西去列车的窗口》等。

郭小川(1919—1976),河北丰宁县人。1937年参军,后长期在新闻、宣传、文艺部门工作。著有诗集《将军 37

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郭小川诗选》 等。

郭小川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1、1955-1956年:《致青年公民》 号召年青人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青春生命 2、1957-1959年:《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围绕革命斗争展开年青人成长的主题 3、1962-

:《《甘蔗林—青纱帐》、《祝酒歌》 展现革命尊严、战士情操和战斗精神

贺敬之与郭小川诗歌的比较:

共同点:他们的诗歌具有鲜明的现代生活气息,他们甘愿作时代的歌手,让人们从他们的歌声中感受到时代前进的声音。

差异:郭小川贴近现实生活的脉搏,表达人民大众的心灵感受其诗作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善于把现实斗争生活与个人的内心体验联系思考,在体式上创造了一种基本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长短句式。贺敬之自觉追踪具有历史感或现实感的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高奏时代精神的凯歌。其政治抒情诗热情奔放,感染力强;擅长于熔古典诗词、民间诗艺与自由体新诗于一炉。

意义:他们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具备了某种意义上的史诗性特征,这正是近百年中国新诗所欠缺的。在充满热烈、昂扬的理想激情的颂歌中,显现出某种新的社会伦理道德力量的人格美与情感力量的阳刚雄强之美。他们诗歌中对生活的美化,对美的歌颂,美的向往,美的思考都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精神写照。他们诗歌中的某些虚妄与空洞也是特定时代政治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真实映现。

新时期诗歌

(1980—1999)

八十年代诗歌

1976-1978年,新诗走向新时期的过渡阶段

恢复十七年的诗歌传统,立足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的立场去干预社会生活,承继政治抒情诗的传统,以“大我”来抒情,恢复真情的抒唱。

年代至 90 年代,中国新诗进人一个大调整、大变革的现代化多元性探索期,也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复兴期。

一、归来者诗群

因政治原因从五十年代中期陆续在诗坛隐失,拨乱反正后重新开始诗歌创作,以艾青为代表,包括七月诗派的成员和九叶诗派成员和建国后步入诗坛在反右派中隐失的诗人(公刘、孙静轩、流沙河、邵燕祥、昌耀)以及苏金伞、公木、蔡其矫等,大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贯穿现实主义精神。

二、朦胧诗派

承“今天”派沿袭而来,包括北岛、芒克、多多、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等人,采用现代主义的手法招表现内在精神世界,诗境朦胧,主题多义。在当时饱受争议,被认为朦胧难解。前期多反思控诉社会现实,1984年后,部分作家转向民族文化探寻,创作现代史诗,之后“校园诗人”海子、西川和骆一禾等 38

承其续,创作寻求精神家园的宇宙生命史诗,形成后期朦胧诗的格式。

朦胧诗群中各个诗人各具特色:

北岛的炽烈、深沉与冷峻,舒婷的温馨、美丽与优伤,顾城的悲凉、纯静与幻美,杨炼的苍劲与古拙,江河的浑厚与沉郁,*反方: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 程代熙《给徐敬亚的一封信》 臧克家《关于朦胧诗》

正方: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

朦胧诗在中国新诗史上的意义:

1、现代抒情体系的建立

朦胧诗既致力于自我的抒情,也致力于社会抒情,二者统一于人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新的抒情模式:采用奇特的联想与隐晦的象征有机交融,对人作多角度和多层次的透视 这种抒情模式张扬主体精神,富有反叛传统色彩

2、朦胧诗凸显新的美学原则

这种新的美学原则的核心精神:文革专制主义下迷失、绝望而痛苦的一代人对人的反思,对人的自我价值的现代确认,对人性复杂的呼唤,对人的心灵自由与解放的追求。三种追去类型1)对自我的情感价值的确认(舒婷)2)对自我价值的确认(北岛)3)对自我梦想价值的确认(顾城)

3、形成诗潮,具有文学变革的意义

1)首先,他们大胆冲破现代蒙昧主义思想观念的禁锢,率先在诗歌世界里复归人性与自我,又一次高扬起五四时期现代人性意识的旗帜,在自我心灵伤痕的传达与体验中,溶入反思民族历史、忧患祖国未来的祟高使命感,他们的歌唱是新时期文学觉醒的先声。

2)以艺术变革的新锐姿态,突破僵化的政治化的抒情模式,复归了被放逐的诗情与诗本体,建构起了诗歌的新的美学原则。他们摒弃单一的表现模式,主张突进精神世界的多层次开掘中,以象征意象的模糊性、朦胧性为手段,使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潜隐性的表现成为可能;恢复幻想、想象的艺术功能,将直觉、幻觉、智性、思辨、潜意识等艺术心理机制注入诗歌,让现代主义诗美之性灵直接汇入当代诗潮。至此,中国大陆诗潮在与隔绝了近30 年的西方现代诗潮再度沟通、交汇,使新诗现代化探索经历了曲折与低徊后再次回到正道。

3)朦胧诗开创了现代化艺术探索的多元景观。朦胧派诗人经历了“文革”的沧桑岁月,带着心灵伤痕,也带着变革初期新旧观念转换的烙印步入新时期。他们的歌声中人文主义的理性观照,浪漫主义的感伤情调与理想主义色彩,转向人性关怀与内心思索时对象征主义的审美认同,都是这一批诗人共同的艺术倾向

三、第三代诗群

八十年代中期,不满朦胧诗的高蹈,年轻诗人打着反对贵族主义、英雄主义,提倡一切平民化的旗号,向朦胧诗发起挑战,“pass北岛”。这一诗群又分出他们派(韩东、于坚)和非非派(周伦佑、蓝马),主张放逐主体,非文化,非崇高,非意象,如实呈现凡人的生活,强调对人的本体作真实的表现。

*1986年10月,《深圳青年报》和《诗歌报》联合推出“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诗 39

派林立,打破朦胧诗派一统先锋诗坛的格局。

九十年代诗歌

诗歌走向边缘,在低音区潜行

一、女性诗潮 翟永明、赵丽华等

张扬女性意识,对女性的生活做多方面的思考 代表作:翟永明《黑夜的素歌》

二、网络诗歌

国内的诗歌网站:诗生活、灵石岛、界限、诗江湖等

三种类型:1)多媒体诗2)在网络上首发的诗 3)将曾在平面媒体上发表过的作品张贴到网络上

三、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论争

知识分子写作:追求独立的诗歌精神,重视知识的作用,具有广阔的艺术视野,多受西方哲学、文化和诗歌观念的影响

代表诗人: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陈东东、臧棣

民间写作:关注日常生活,向民间采集素材和语言,坚持诗的个人性,反对中国诗的西化,主要受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

代表诗人:于坚、伊沙、沈浩波等

1999年4月盘峰诗会,两种写作不同诗学立场交锋,论争主要围绕两部诗选展开,程光炜编选的《岁月的遗照》和杨克编选的《1998中国新诗年鉴》,前者秉承知识分子写作立场,后者则持民间立场

小结:90 年代以来的后现代诗潮与 80 年代后期的新生代诗潮表现出众多诗学意义上的相关性联系。主张抒情主体的边缘化,消解主流的文化意识形态,拒绝崇高,认同市俗的价值观与审美心理;注重诗歌话语的个人化、口语化探索,反对外在的隐喻意象方式,崇尚冷讽、俏皮的戏拟风格,倡导客观叙事的抒写策略等,体现了对 80 年代后期新生代诗潮现代性探索的延续与超越,90 年代以来诗歌使具有现代化本体意义的探索更加深入。当下诗歌正处于新世纪之初的大调整、大变革的反思与深入探索阶段,一场新的诗歌大变革正在孕育。

新世纪诗歌

当下诗歌正处于新世纪之初的大调整、大变革的反思与深入探索阶段,一场新的诗歌大变革正在孕育。

台湾新诗(1949—)

台湾现代派诗产生背景(特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心态的必然产物)

1、台湾当局实行思想箝制,推行反共文艺

2、台湾当局反攻大陆神话的破产,民众对前途深感失望

3、经济的畸形发展,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这四种关系发生了尖锐矛盾和严重失调。

台湾现代派诗的创作分期

1、萌芽期(1951-1956):三大诗社

“现代诗社”(纪弦):“新诗乃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主张弃旧从新),追求诗的知性和诗的纯粹性。1953年2月,纪弦创办《现代诗》季刊。

1956年初,由纪弦发起,郑愁予、罗门等参与筹备,成立了现代派。

“蓝星诗社”(覃子豪、余光中):山林、浪漫(承30年代新月派唯美抒情的路数)1954年,覃子豪、钟鼎文、余光中、夏菁等成立“蓝星”诗社(沙龙性质,较为松散)认为诗的实质是“凡具有永恒性的艺术,必蕴蓄着人生的意义”

“创世纪诗社”(军中诗人洛夫、痖弦、张默):具有达达主义作风、反理性 “美学上直觉的、意象的表现”、“形象第一、意境至上” 前期倡导“新民族诗型”(要求诗具有民族风味)

后期宣传超现实主义,倡导纯粹经验的美学,强调诗的世界性

2、发展期(1956—1961)论争、探索

覃子豪与纪弦的论争——1959-1960年新诗难懂之争(苏雪林与现代诗派的论争)现代诗派:现代精神就是西方精神

50年代末,现代诗社衰落,创世纪变得更为前卫,后期宣传超现实主义,倡导纯粹经验的美学,强调诗的世界性

3、成熟期(1961—)论战、探索、反省、总结

1)在“现代”与“传统”的问题上做出修正

痖弦“在历史精神上做纵的继承,在技巧上(有时也可在精神上)做横的移植,两者形成十字架,然后再出发”

余光中:“真正的认识传统是入而能出” 1961年,余光中与洛夫的论争

台湾现代派诗的创作特色:

1、强烈表现自我,抽象地探讨“人的价值”

现代派诗人承继西方现代主义以个人主义和反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世界观和文艺观,要求在诗中营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强调“自我感觉”、“自我的情绪”、“自我的想象” *余光中:现代诗与传统诗的本质区别为自我意识的觉醒

缺陷:现代派诗人常将“自我”的不幸扩展为全人类的不幸,因而他们的诗总带有感伤和悲剧的色彩,甚至陷入虚无主义

2、反理性、潜意识地抒写

现代诗派认为诗应向内转,只有通过人的潜意识、原始感的开掘,才能表现人性和心灵世界的真实。*现代诗派强调感性体验,强调内心世界的深入揭示,是对台湾当局的反共文艺的反拨

3、追求繁复驳杂的意象

现代诗派深受西方象征主义的影响,在诗中常借助有形的物象来表现人微妙的内心世界。缺陷:神秘主义化,导致诗晦涩难懂

4、求新求变的艺术追求

现代诗派信奉唯美主义艺术观,突破传统,勇于实验,力图在艺术上创新。

小结:现代诗的三大弊病(内容上的虚无、表现上的晦涩、诗风上的恶性西化)

余光中的诗歌艺术

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就读于台大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他的诗从现代转入古典,关怀中国,探索人生,具有浑厚沉郁的风格。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南京—四川—南京—厦门—台湾(1949)—美国(1958)—台湾—美国(60年代中期)—香港(1974)—台湾(1985)。

二、余光中的创作道路 1、1950-1957年格律诗时期(受古典诗歌传统和五四新诗传统)

处女作《算命瞎子》(1950)、《舟子的悲歌》(1951)、《珍妮的辫子(1953)、《我不再哭泣》(1954)*1956年诗风开始转变,受惠于《焚谷传》的翻译和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诗,前者“重新规定美丑界线”,后者的诗歌表达技巧(神秘而集中地表现手法、突出而跳动的意象” 2、1958-1960年的西化实验期

《自三十七度出发》、《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芝加哥》、《新大陆之晨》、《我的年轮》等 欧化语句、朦胧的意境(象征手法的运用)、空虚寂寞的情绪 *技巧成熟,但日渐有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对现实的反省 3、1961-1964年新古典主义时期

《莲的联想》(1961)、《春天,遂想起》(1962)、《等你,在雨中》(1962)重回传统意境,主张善性西化,受到保守派和激进派的夹攻。4、1964-

民族写实时期

《冷战的年代》(1968年)、《敲打乐》(1969年)、《白玉苦瓜》(1974)、《与永恒拔河》 交织着民族的自豪感、国难而引起的耻辱感和由之引起的责任感。

余光中的创作道路:

带有新月派的浪漫主义诗人——具有“新潮”特征的现代主义诗人——告别西化回归传统 融汇中西、现代与古典的创作之路

余光中现代诗歌的主要风格特征:

1、精妙的意象营造

采用大幅度跳跃的意象组和意象群

“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夏酌得太满/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梦见唐宫/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梦见另一个夏夜/一颗星的葬礼/梦见一闪光的延伸和消灭/以及你的惊呼,我的回顾,和片刻的愀然无语”(《星之葬》

另如:“瘦”

“瘦得像一只病蜘蛛”、“瘦得像耶稣的胡子”、瘦得“能割断风,但割不断乡愁”(平面到立体、形态到精神)

2、通感的运用 通过通感来进行意象的转换

“厦门街的小巷纤细而长/用这样干净的麦管来吸月光/凉凉的月亮/有点薄荷味的月光,在池底、湖底/木藻和萍钱绊不住你的/挥一挥手就拂掉了/走出树影/走出太阳/走入一端湍湍的琴音”(《月光曲》)触觉-味觉-视觉-听觉

3、语言的精美

欧化的句子与古风的句子组合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等你,在雨中》)

“零度,七点半/古中国之梦/死在新大陆的席梦思上/摄氏表的静脉里/1958年的血脉将流尽”

4、诗的节奏变换 《敲打乐》急促紧张 《当我死时》低沉缓慢

洛夫(1928-),原名莫洛夫,生于湖南衡阳,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曾任教东吴大学外文系,后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多年,1996年移居加拿大。他的诗作多取材于生活感受,并寄情于天地万物,尤其着重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有“诗魔”之称。著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亡》、《众荷喧哗》等。

洛夫的代表作:

《石室之死亡》:64首组诗,大都没有标题,每首两节,每节5行。全诗结构宏伟,形式整齐,气势浩大,意象繁复,意蕴深邃。探讨生与死的问题。着眼于生死冥想,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

两组意象:

生:火、太阳、灯、向日葵等

死:坟墓、夜、石室等

“光在中央,蝙蝠将路灯吃了一层又一层”

“棺材以虎虎的步子踢翻了满街的灯光”(生死搏斗)“暮然回首/远处站着一个望坟而笑的婴儿”(生死相依)

意象繁复,晦涩难懂

通过意象构成的诗景让读者去感悟人生。*洛夫在《石室之死亡.自序》

“揽镜自照,我们所见到的不是现代人的影像,而是现代人残酷的命运,写诗就是对这残酷命运的报复手段”

《长恨歌》:诗歌转型之作,诗风逐渐明朗化,以古喻今,揭示出人性中残忍兽性的一面,达到讽喻的效果。

意象繁复:水和黑发 洛夫的超现实主义诗学观:

洛夫虽然诗风转变,但他对诗歌纯粹性的追求不变,最终指向“真诚”。他认为理想的诗是“现代人的心灵之镜”

所以这样的诗是意识的,也是潜意识的,是感性的也是知性的,是现实的也是超现实的。般会采用直觉暗示法来昭显主题意蕴

台湾现代派诗的回归

社会各界对现代派诗歌发起多次批判运动 政治原因:

1、保钓运动

(60年代末)2、70年代初,台湾退出联合国 民族和乡土、回归和统一问题成为热点

社会原因:台湾社会的西化使得中国的民族传统遭到破坏,引人忧虑

经济原因: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人人格的侮辱,引起公愤

新的诗社林立 1、19 62年“葡萄园诗社”(文晓村)“健康、明朗、中国”创作路线 2、1964年“笠诗社”(林亨泰、白荻、杜国清)3、1971年“龙族诗社”(萧萧)、“主流诗社”(羊子乔)、“大地诗社”(王润华)龙族诗社:“我们敲打我们自己的锣打我们自己的鼓舞我们自己的龙” 主流诗社:“将慷慨以天下为己任,把我们的头颅掷向这新生的大时代巨流” 大地诗社:“重新回头审识三千年伟大的传统” 4、1975年“草根诗社”(罗青、施善继)5、1977年“诗潮诗社”(高准)

附:文化背景:70年代末“乡土文学”的论战(尉天骢、王拓——彭歌、余光中)高雄事件爆发

台湾新世代诗歌的崛起

相对于前行代而言,包括60年代出生的都市诗人(林耀德、罗青)和70年代出生的后现代主义诗人(鲸向海、林德俊)

题材:政治诗、生态诗、都市诗和身体诗

诗评家:萧萧、简政珍、钟玲、罗青、林耀德、孟樊、杨宗翰等

一、新世代诗歌崛起的原因:

1、政治原因:冷战格局的消解,台湾“强人”的消逝和“解严”的实行。新世代诗人已由一般的现实意识、民族意识转为具体实际的问题意识

2、经济原因:经济的腾飞,尤其是电子资讯的发达,台湾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成为“都市岛”。新世代诗人开始关注这一社会转型下各阶层人的心态。

3、文化原因:

70年代台湾本土化潮流,80年代得到更广泛认同,日益分裂为中国本位和台湾本位两大脉络,于此同时,西方最新的哲学和文化思潮引入,形成“西方中心/东方边缘”的文化格局

二、新世代诗人的“代”际特征:

1、建立比较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空间

1)视野的开阔表现为诗人的多栖化(例如林耀德在诗歌、散文、戏剧和评论均有建树)

2)思维的开放性

新世代诗人常以“无范本、破章法、解文类,立新意”为重要标举(林耀德)在思维上,新世代诗人打破二元对立模式,能辩证地看待问题(例如:城乡二元对立模式的消解)

2、建立新的美感经验和审美标准,变更艺术把握现实方式 1)速度、变化、冲突、矛盾所引起的美感经验 2)具有向客观、理性、抽象化和文化化发展的趋向

三、台湾新世代诗歌的传统 远传统:中国的古典文学

近传统:五四文学传统和台湾本土文学传统

四、新世代的乡土诗与都市诗:不同空间下的情景抒写

1、乡土诗

70年代乡土文学的自然延伸(“转向传统,关怀现实”)

2、都市诗

都市诗歌成为80年代诗歌的主流

社会背景:台湾60年代加工业经济的起飞—70年代中后期,加强了交通、能源、钢铁、石化等基础建设,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经济升级、扩张—80年代台湾选择电子资讯为主导产业,经历十年经济建设计划(1980-1989),都市迅速发展,而农村开始衰落,台湾成为“都市岛”

1)台湾新世代都市诗歌的特色:都市生存体验的传达、消解深度模式和多维度的艺术表达策略)

2)台湾新世代身体诗歌(世界末的颓废思潮)

3新世代台湾诗歌的语言变革(晦涩变为明朗、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从精神化到肉身化和科技化)

新的语言资源的开发(台语诗)

形式实验的探索

格律形式探索(向阳的十行诗和林建隆的三行俳句)图像诗

录影诗、多媒体诗和电脑网络诗

台湾前行代诗歌与新世代诗歌比较

前行代诗歌

1、破碎驳杂的意象

2、语码游戏

3、都市模式(质疑,解构性)

新世代诗歌

1、精致典型的意象

2、知性、纯粹艺术原则 3、田园模式(感怀、领悟性)

台湾新世代诗人诗作评析:

罗青:(1948—)本名罗青哲,祖籍湖南省湘潭县,生于青岛,台湾辅仁大学英文系毕业,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硕士,曾任辅仁大学、政治大学英语系副教授,现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及翻译所教授。1969年开始发表诗作,创办《草根》诗刊。著有诗集《录影诗学》及诗论集《诗人之灯》等多部。他的早期诗作被余光中评为“新现代诗的起点”,后期诗作转向后现代。

一、罗青的诗的特色:

1、视野广,题材宽,角度多,变化大

2、奉行草根诗社的“中庸”路线

重视结构上的张力,而非单个词语的刻苦经营 *罗青式的结构:一题数奏交相反射的组诗结构

二、罗青对台湾诗坛的两次较大的冲击波:

1、写于70年代的《吃西瓜的n种方法》,智性诗歌,一反60年代现代诗派的注重潜意识地恣意抒写,带有英国玄言诗的特色

被余光中评为“新现代诗的起点”

2、写于80年代的《录影诗学》,带有后现代色彩

夏宇(1956—),原名黄庆绮,笔名童大龙、李格弟,台湾第三代女诗人。出生于台北,祖籍广东五华,台湾国立艺专影剧科毕业,后寓居法国。夏宇的诗富有机智,语言具有新鲜感,别具一格。著有诗集《备忘录》、《腹语术》、《摩擦.无以名状》、《Salsa》等。

夏宇的诗的特色:

角度新异,解构常规模式,立意深峻,语言机智俏皮。

一、林耀德对台湾新诗的分期

1、形式探索期(1956—)

2、世界观的重建期(1965年洛夫的《石室之死亡的发表》—)

3、文学观的辨证期(1969年余光中的《敲打乐》的发表—)

4、自我指涉时期(1984年夏宇的《备忘录》出版—)林主编《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1990)

二、杨宗翰《台湾现代诗史:批判的阅读》(2002)杨对于台湾新诗的分期

萌芽期(1924—)、承袭期(1933—)、锻接期(1953—)、发展期(1959—)、回归期(1972—)、开拓期(1984—)、跨越期(1996—)

入史的原则:诗人的创新、典型和影响

中国当代小说

十七年小说:

新的文艺体制:以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主导思想。以“为政治服务”为核心的文学观念,以阶级论、革命论为核心的“人”的观念。

这个时期,小说写什么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受到重视。代表作:梁斌《红旗谱》、柳青《创业史》、杨沫《青春之歌》等

另:五十年代中期创作探索的热潮(因“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受苏联“解冻文学”的影响)承继五四传统,写人性和人情或直面现实生活,揭露矛盾和问题。后来都遭到批判。代表作: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陆文夫《小巷深处》、邓友梅《在悬崖上》 *五十年代初,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路翎《洼地上的“战役”》遭到批判

八十年代小说:

七十年代末的伤痕小说,以刘心武《班主任》(1977年)和卢新华《伤痕》(1978年)为代表,主要是揭露文革带给普通人的毒害和创痛。(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之后,一批敢于思考的作家率先提出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开始反思文革的历史,从政治和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创作出富有理性色彩的文学作品,如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古华《芙蓉镇》等

改革文学:随着1978年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一部分作家紧紧追随时代,开始投注于经济改革的时代现实。代表作为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柯云路《三千万》和李国文《花园街五号》等,主要记录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人”的观念的变化。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主要目的是为当时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社会政治实践进行文学论证

寻根小说:与文化研究热与传统文化价值重估思潮相呼应,1985年前后形成的深入思考中国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的小说创作潮流,代表作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郑义《老井》、阿城《棋王》、王安忆《小鲍庄》等,特点为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表现手法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先锋小说:80年代后半期精英文学在小说领域颇具代表性的表现,出现注重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技巧的创作热潮,代表作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山上的小屋》、莫言《透明的红萝卜》和马原《虚构》以及洪峰、余华、苏童、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小说。

新写实小说:80年代后期,对于先锋小说晦涩难懂的反拨,涌现注重对社会现实进行原生态的还原的小说样式,代表作为刘震云《一地鸡毛》、池莉《烦恼人生》、方方《风景》等,在主题上更多表现为现实的荒谬、丑恶和无奈,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

九十年代小说

社会转型——九十年代小说经历从惯性写作到自觉写作、一元到多元,从中心到边缘的动态发展过程

1、新写实小说在九十年代初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现了对于八十年代新写实小说的超越,从80年代典型的悲剧形态向谐剧甚至喜剧的形态转化,部分作家的作品出现反讽风格。

2、新体验小说:1994年《北京文学》推出一种强调亲历性、可读性的小说创作,代表作为陈建功《半日追踪》、刘庆邦《家道》、毕淑敏《预约死亡》等,多方面记录各色人群的生存状态,凸现底层世情,揭示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民间倾向。

3、新现实主义小说:又称现实主义冲击波,在取材上贴近现实,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参与意识,以“河北三驾马车”——谈歌、何申、关仁山的崛起为标志,代表作谈歌《大厂》、何申《信访办主任》、刘醒龙《分享艰难》等,是对新写实小说的超越,是主旋律文学创作的重要成果。

4、新历史小说:90年代初期,出现了不以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为框架来构筑历史故事的小说类型,多把人物活动的时空推到历史形态中,来表现当代人的人生态度与思想感情。代表作苏童《米》、余华《在细雨中呼喊》、陈忠实《白鹿原》、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格非《敌人》、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等

5、新生代小说:九十年代的新潮小说,是九十年代边缘化文化语境的产物,表现作家对生活、存在的某种独特的体认、言说和呈现,将写作等同于生活本身,返回小说叙述的初始状态,语言上也返朴归真。存在哲学型、写实型、诗意型和私语型四种类型,代表作鲁羊《银色老虎》、朱文《我爱美元》、邱华栋《环境戏剧人》、毕飞宇《叙事》、李洱《花腔》、陈染《私人生活》、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等

九十年代小说的特征: 多元并存,多向发展

1、普遍放弃形而上价值的追求,转向对现实生存场景、生存状态和生存体验的展示

2、在群体性写作氛围中注重对个人经验、个体特征的呈现

3、寻求多种艺术样式、文学体裁、艺术手法的贯通融汇,体现较自觉的文体意识

4、民间的发现和传统趣味的回归

中国当代戏剧 十七年戏剧

老舍:《茶馆》

当代戏剧:

探索戏剧

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

6.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篇六

贴近实际,重在运用,繁荣校园文化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点滴

多年的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感受最深的是,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贴近实际,重在运用,为繁荣校园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搞清教师与儿童文学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学习儿童文学的浓厚的兴趣 儿童文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教育的形象化教材,是伴随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不可缺少的精粮。孩子们在听家长、教师讲述的故事中,在课本和课外读物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人生的启蒙;开始具体、直观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使一些简单而基本的道理和知识在他们心田生根——儿童文学是孩子们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教师是少年儿童人生的启蒙者和领路人。不论是师范生、幼儿教师、小学教师还是初中教师,系统地初通一些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一些中外儿童文学的作家、作品,进而能够创作一点各类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很有必要的。

(一)儿童文学与中华民族精神文明

教师从事基础教育是“未来”的塑造者。振兴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重担历史地落在新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肩上。当今世界处在知识的、科学的、速度的新世纪。世界文明国家为了各自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与发达,都在努力繁荣儿童文学事业,以其陶冶童心、增益智慧、发展创造力,使少年儿童成长为新世纪健全、健康的公民。少年儿童总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和前途,看一个国家、民族的希望,主要是看少年儿童的教育水准,而儿童文学的发达与否,恰是衡量这一水准的重要标尺。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真正不朽的典型形象里,有许多是世代相传的儿童文学作品里的神话、童话人物。它们常常是给一个国家、民族彩绘上梦幻般的、充满诗意和魅力的美好境界。孙悟空、小人鱼、木偶匹诺曹、米老鼠和唐老鸭„„早已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走向全球,走向未来。我国的儿童文学源远流长,对世界文化曾产生深刻影响。但当今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还不尽人意。尽管经多方呼吁,境况逐年有所改善,可是亿万少年儿童仍处于没有足够好书看的精神饥渴之中。不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儿童文学的巨大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都必须引越足够的重视。在建设“四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程中,要努力繁荣儿童文学事业,把它当做“人生的教科书”,来培养少年儿童高尚的品德、情操;增长少年儿童的知识、才干;发展少年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美感和审美情趣。总之,要充分利用、发挥儿童文学的价值、功能,以之塑造、陶冶少年儿童美好的心灵,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二)儿童文学对教师的熏陶

1、阅读、创作儿童文学,可以迅速提高师范生的文学修养

师范生中普遍存在着语言修养、文字功力、口头表达(尤其是即兴口头表达)较差的现象。有些同学在各种场合不同程度地出现文不及义、语意含混、表达不畅的通病,有时甚至“挂”在讲台上。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文学修养较差:笔下无“文泉”奔涌,口中少妙词应对。其实,师范生中有许多文学爱好者,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是缺乏恰当的引导。通过儿童文学的学习、研究、创作,可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文学志趣,迅速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这不仅能使他们在校时参加各类同语言文字有关连的活动感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且对于他们从教后的教育、教学活动大有裨益。

2、阅读、创作儿童文学,可以为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的教学艺术增添色彩

幼儿园、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都是少年儿童。选修儿童文学的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儿童化,倘若结合教学穿插一点顺手拈来的小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吸引少年儿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在写作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黯熟儿童文学的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编写恰当的范文、生活故事、寓言、朗诵诗、文艺节目,在课内外活动中灵活应用。而这些基本功都源于儿童文学的阅读、研究和创作。

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师范生学习儿童文学并学会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确能为以后的幼教、小教工作增添色彩

3、阅读、创作儿童文学,可以使幼儿园、小学教师更好地熟悉少年儿童地心理特征,胜任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

一个学前班、教学班的不同年龄的孩子们性格迥异,心理特点、行为习惯备不相同。童心,既象莹洁的水晶,又象难猜的谜,一个高明的教育者要以高尚、真诚的爱心与幼小的心灵碰撞,迸射出挚爱的火花,达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与理解,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习惯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儿童文学中多姿多彩的少年儿童生活画面,形形色色的少年儿童典型形象,常常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从某种程度来说,你熟悉了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孩子,也就帮助你熟悉了周围生活中的孩子。儿童文学会给予你的教育工作以许多有益的启示,会为你的教育工作提供许多具体形象的“参照物”。例如,我们阅读了鲁迅先生的《风筝》,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个朴素的真理。鲁迅先生因当年撕毁小弟的风筝而痛悔终生,拳拳爱心,灼灼可鉴。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切切不可轻易挫伤童心稚嫩的幼芽。

阅读、创作儿童文学,拓宽了师范生、教师在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视野,为他们更出色地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师是儿童文学创作队伍的当然后备军

我国现代儿童文学起步于“五四”时期。现代文学的著名作家,如鲁迅、叶圣陶、朱自清、冰心、陈伯初、张天翼等,都曾为发展中国的儿童文学事业作出过卓越的贡献,留下许多瑰丽的儿童文学作品。其间,更有一个并非巧合的文学现象:这些大师们竟无一例外地曾在中小学、中师任教,边教学、边写作。

鲁迅先生青年时代就在家乡的中师、中学任教,以后一生为“救救孩子”奔走呼号,以他犀利的文笔直抒关于儿童、儿童教育、儿童文学的见解,还在《故乡》、《社戏》等小说、散文中逼真地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塑造出动人的儿童文学形象。叶圣陶先生从二十年代就在小学,中师一边任教,一边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写出了《小白船》、《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许多著名童话作品,他曾在《我和儿童文学》一文中写道:“一九二一年冬季,正是我和朱自清先生在杭州浙江第一师范朝夕相处的日子,两个人在一间休憩室里备课、改本子、写东西。朱先生又一篇散文提到我写童话的情形,说我构思和下笔都很敏捷„”叶圣阳先生当时生活在师范生中间,曾著文论述师范教育与儿童文学的关系,并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有价值的儿童文学,至于另一位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陈伯吹,更把小学 教师与儿童文学的关系描绘得很有情致。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一九二二年秋,我已当了一年半的小学教师,既对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有所观察,也有所认识;又对于师生亲爱无间的生活有所陶醉,乐在其中。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正是在这个情景之下,创作之波时时冲动着、腾涌上心头,而在教学工作的客观方面又颇有需要。所以写了中篇小说《学校生活记》,于一九二七年三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雪泥鸿爪,为我和学生们三年的共同生活留下了一个纪念。”读了这段精彩的文字,我们可以感知,是小学教师的生涯,把陈伯吹先生引向儿童文学艺术大师的道路。在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及当代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教师“出身”的更是比比皆是。如:何公超、郭风、贺宜、稽鸿、刘厚明、罗辰生、张成新、夏有志、张之路、董天柚、范锡林、余通化、葛冰等。有许多儿童文学作家现在仍在教学第一线,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进行文学创作。其实,这一文学现象绝非偶然,不论任何时代,师范教育从来都是儿童文学作家的摇篮。试问,有谁能比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更热爱儿童、熟悉儿童、理解儿童呢!再举一个当代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海政幼儿园教师诸葛怡业余时间从事儿童电影、电视剧本的创作。近些年来,连续创作了《师魂》、《好爸爸、坏爸爸》、《亲亲我,老师》等十余部影视剧本,获得“飞天”、“双燕”等编剧一等奖。文学创作的丰收源于她幼儿教育生活中的观察、积累。她经常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留心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每有所得便及时记在本子上。她说,孩子们一个个调皮的动作,一句句天真的话语,都深深撞击着她的心,唤起她强烈的创作冲动,使她倾注了全部的心与爱,为孩子们写出一部又一部优秀影视剧。

教师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是儿童文学创作队伍的当然后备军。

二、做好儿童文学创作的准备,引导师范生热爱儿童文学创作,为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储备感性认识

学习儿童文学的理论并尝试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是师范生涉足的新的知识领域。所以,首先应该以敏捷的步子跳出两个“圈子”:一是学习正规语文工具课的程式;二是真人真事命题作文的写作惯例。然后,在头脑中逐步增强“文学”与“创作”的概念与意识,这就很有必要在文艺理论、思想、生活、艺术技巧等方面加强修养,做好创作前的准备。

(一)初步熟悉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和创作过程

1、懂得写作文艺作品是一种创作性的精神劳动

创作者要在正确世观的指导之下,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并对生活素材加以选择,从中提炼出题材和主题,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塑造典型,形象直观地反映生活。但它绝不是现实生活的照搬和自然主义的生活“录像”,而是以生活为依据的虚构和再创造。初学创作的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罗列生活的表象或直陈对生活的肤浅感受。当有人指出他们的作品表现主题不准确、不深刻的时候,他们还振振有词地说: “我写的人和事全是真的。”这显然是对“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缺乏足够的认识。

儿童文学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分支,它的总体规律同其他文学创作门类是一致的。

2、弄清“文学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典型化”的文学原理

毛泽东同志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就是说,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典型化。典型化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它要求作者通过外在的现象反映出事物内在的本质,通过鲜明的个性反映出充分的共性,通过个别的事物反映出同类事物的一般意义,通过人物命运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事件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文学作品只有经过典型化,才能突破生活原型的局限性,使典型形象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带有普遍意义。

3、理解文学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的辨证关系

文学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但它又是虚构的,文学作品虽然具虚构的,但它又必须是真实的。生活的真实不等于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确能反映生活的真实。这就是说,文学作品不一定要写真人真事,而是要写出经过艺术加工的符合生活真实的人和事。鲁迅先生讲过:“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因为后者需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有些小说或影片,我们看的时候明明知道不是真的,却要为其中的人物担忧、欢喜甚至感动得流泪,这就是因为它逼真、感情色彩浓,引起了读者与观众的共鸣。所以!生活是水,文学艺术作品则是作家用它酿造的醇香的酒;生活是花,文学艺术作品是作家采得百花后酿成的芳馥的蜜。

4、熟悉文学作品的一般创作过程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创作素材的积累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积累素材多为亲身经历和自己耳闻目睹的直接体验。送第一手材料是极可贵的写作素材,积累得越多,创作的底蕴越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间接素材积累是指听别人转述的、文字读到的、影视观看到的等,这些素材虽不及直接积累感受强烈,但如果能融入自己的心理体验,也往往能成为很好的素材。王愿坚没有经过长征,却写了《七根火柴》等多篇反映红军长征生活的小说。莫言是当代青年作家,却在《红高梁》中酣畅淋漓地写了“我爷爷”抗日的悲壮故事。他们都是调动了丰富的间接素材积累。[触发灵感,提炼主题]创作者在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之后,感情受到生活浪花的激荡,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要把感受到的生活美感或矛盾表现出来。但表现什么,怎样表现,一时还心中无数。这时,就需要苦思冥想,反复敲击“生活的矿石!”,进射出灵感的火花,去引燃创作构思的火种。这灵感常常是偶然触发的:不一定在何时、何地、何种因素,促使它犹如一道火光闪亮在脑际,引发了主题,贯穿了一个又一个题材。[潜心构思,精选题材]契诃夫说过:“写作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提炼主题,提炼故事情节,提炼人物形象及各种细节,苦苦思索,直到烂熟于胸。这一创作过程,也有人称之为“创作骚动期”。创作者深深陷入作品的故事、氛围中,倾注全部情感努力表现它:开头怎样写?中间怎样写?人物如何描绘?情节怎样发展?细节如何丰满„„都要考虑周全。[“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这是创作的完成阶段。创作者已经把写什么、怎样写都想好了、理顺了。便可以酣畅自如地尽情挥洒,创作者充分体验到了“瓜熟蒂落”的创作快感。

上述四点为文学创作中的一般过程。初学儿童文学创作的人要熟悉这个规律,并在创作实践中有所体验。

(二)“热爱”与“兴趣”是儿童文学创作者成功的思想基础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因为它“是一种促使人们把全部精力动员起来,起着积极作用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潜心研究、创作儿童文学,必须发自内心的热爱儿童,热爱儿童文学事业,对它倾注自己全部的感情与精力,怀着崇高的使命感为少年儿童提供精神食粮。有了正确的写作宗旨、正确的教育思想,而后便可以依据自己的观察与体验,以极大的兴趣与情致为孩子们创作,用自己的笔去开启少年儿童的心扉!启迪他们分清是与非、正与邪、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创作出少年儿童喜爱的文学作品来。

(三)初学创作者的生活和知识的修养

儿童文学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必须真实而客观地反映生活。这就需儿童文学创作者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头脑中有一个丰富的“材料仓库”,创作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源流。这源流来自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儿童世界,是充满情趣的世界;儿童心理,是充满稚气与幻想的奇妙心理。要探究少年儿童生活,就要学会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世界,然后再从教育者的角度去审视它,对少年儿童的性格、心理、兴趣、问题等加以分析、集中、概括,再加以联想、生发,从中提取出他们应该接受而且乐于接受的适合他们口味的文学精品。

儿童文学创作者除了要熟悉、了解少年儿童的生活而外,还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仅要学习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学习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样,你笔下的少年儿童生活画面和主题才会有色彩、有力度。

(四)初学创作者要注重艺术技巧的修养

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作品要描写人物、结构故事、抒发感情,都离不开艺术技巧。那么,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不妨打个比方:如果把一篇较完美的、艺术技巧较高的儿童文学作品比作一个活泼、美丽的孩童的话,那么,鲜明、深刻的主题就是“可爱孩童”的灵魂;生动的故事、曲折有韵味的情节、丰满新颖的细节,就是这“可爱孩童”的躯干;独特的个性、风格、新奇的童趣,则是“可爱孩童”的活力;准确、优美、诗情画意的文学语言,是这“可爱孩堇”漂亮的衣衫。

构成一篇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这诸多因素,都涉及到了艺术技巧问题。尤其是学习优美的、符合儿童特点的语言,更为重要。高尔基说过:“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可见,语言是文学创作的第一要素。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晓畅、生动、形象、动作性强,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儿童文学创造者的创作准备除了初通必要的文学理论,加强各方面的文学修养而外,还要注重学习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经验,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细细体味,融会贯通,化作有益的文学营养,用以提高自己的儿童文学创作水平。

三、培养师范生指导小学生编创和演出校园文艺的能力,为繁荣小学校园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校园文化指学校文化生活中在各个场合演出的各类文艺节目,它对配合思想品德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美学、音舞、表演、朗诵等综舍艺术修养,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气质风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范生和小学教师熟悉、掌握一些校园文艺的编创、指导的方法,会给教育工作、课外活动(比如会演、主题班、队会,节日活动等)带来方便。

在园文艺的编创与指导,是师范生和小学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项艺术性、技术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基本功。

(一)校园文艺“寓教于乐”的应时实用性

校园文艺的应时实用性同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赶形势”的文艺演出不尽相同。它不仅仅是为了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或单纯通过文艺形式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校园文艺具有更广泛的内容和更灵活多样的形式;它的应时实用性更多地体现在学校周而复始的教育活动中。根据校园生活的一般规律,寓教于乐的文艺活动大体有如下几类:

1、节日校园文艺

指一年中各大节日的庆祝文艺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早已筹划好的大型演出会,也可以是中、小型的即兴节目表演;可以是演员登台、观众欣赏的剧场式演出,也可以是演员、观众环座,由主持人串联的文艺、游艺、即兴谈话等穿插进行的“综艺大观”式的娱乐活动。演出节目的内容一般要突出节日特色。按时序,节日校园文艺大致有:

新年文艺:以分年级或分班举行的中、小型文艺活动为宜。内容要突出对集体和每一成员的成长、成绩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憧憬、祝愿。要使学生始终沉浸在欢乐、感奋、有益的氛围中。形式力争花样翻新、独特别致。一般要设2——4各思维敏捷、口语流利、气质风度好的主持人,用诗句或即兴对话来串场。晚会情绪的起伏、高潮的迭起往往与主持人的机敏、干练、幽默、善于协调下很大关系。活动内容力争灵活多样,色彩纷呈,比如:在“新年快乐”的乐曲声中摸取新年老人带来的小礼物(每人必准备一份,事先放入篮中)会把少年儿童带入欢愉、神秘、友情的气氛中。“每人说一句祝愿的话”,又使他们紧张、激动、兴奋起来,心理上透着一股庄严、哲理、圣洁的感觉。由主持人指定人参加的诸如“项气球”、“抢椅子”、“逆向口令操练”等观赏性游戏,往往能使晚会气氛进入高潮。至于演出的文艺节目,可以是早有准备的:如小品、歌舞、相声、小魔术等,也可以是大家写条子举荐或做集体游戏“抓”来的即兴表演。如果晚会进行中有来宾到场,出于礼节,一般要暂停一会活动,互致问候,祝贺,并欢迎来宾出节目。

新年文艺的活动小型多样,以只即兴表演为主,比较容易准备。难度较大的是怎样在节俭的原则下,布置一个新颖、别致、色彩缤纷、节日气氛浓郁的新午晚会的会场。

清明文艺:内容单纯,主题单一: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激励少年儿童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勤奋学习,天天向上,锁骨互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形式以诗朗诵和演唱革命歌曲为主。但泛泛的赞颂、怀念,不及根据当地革命史料,集中缅怀几位先烈,可以把他们的事迹编写成短剧、故事、歌表演等专题演出,教育效果会更好。

7.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篇七

一、课程体系的改革

我校当代文学的课程体系历经多年建设而成, 已较为完善, 但面对高校教育改革的趋势, 结合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新标准, 我们整体优化课程内容, 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中打破传统的当代文学课程重学术体系和知识传授的课程设计方法和教学理念, 进行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立足中国当代文学自身的系统性, 突出中文教育的专业性, 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 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现代教学体系。针对课程特点和课程实际, 进行教材选编、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模式设计、实施方案建设和评价体系设计, 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课程模式。经过改革之后的当代文学面向本科教育的既有课程体系, 包含当代文学基础课程、当代文学提高类课程以及当代文学综合应用类课程三个知识模块, 除了传统主干课程当代文学之外, 又进一步充实、深化了配套选修课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针对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开设选修课, 并增开了一些更具综合性和前沿性的当代文学提高类选修课程, 如中国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等, 使选修课的课程结构更加合理, 门类更加齐全, 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整合学科知识的同时, 我们又对文学史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改革, 由原来注重知识的灌输到同时也强调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把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结合起来。为此, 我们新开了“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文学鉴赏与评论”等当代文学综合应用类选修课程, 与当代文学基础课程、提高类课程相配套, 探索性地全面设置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课程体系, 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课程内容的改革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时的压缩变化, 根据学科发展、社会需求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对传统教学内容予以调整优化, 教学内容科学。注重吸收借鉴本学科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 探索性地将之运用于课程教学过程当中, 教学效果较好。当代文学教学团队一方面针对课时减少、生源情况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 教学定位的调整等现实状况, 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改革, 因材施教, 最大可能地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另一方面, 积极关注高校教育改革的趋势, 制定了相关的教改方案, 改变了以往注重思想观念的灌输而忽视文学审美能力训练的弊端。

1. 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

传统当代文学课程的讲授极其注重“史”的勾勒, 强调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对文学性质的判定, 文学思潮、派别论争讲得很多, 这些纯理论的知识讲授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思想观念的灌输往往使得教师满堂讲述还意犹未尽, 学生却应者廖廖, 而真正的教学目的即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训练更难以实现。在新的课程改革中, 我们试图淡化“史”的线索, 把学生审美能力与评论鉴赏能力提升到突出的位置。这既适合于低年级大学生的接受能力, 也更适合时代的需求。

2. 突出文学感受与鉴赏能力的培养。

死记硬背学不好文学, 更写不好文章, 当代文学课程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觉, 就要求教师不仅重视字词句篇的分析和讲解, 还应重视深层的意味、意蕴的审美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与文学鉴赏能力。

3. 科研成果转移到课堂上。

本教学团队成员多有各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 并取得了可观的科研成果。团队教师加大力度通过基础课教学、选修课教学、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将科研成果转移到课堂上。在当代文学课程体系的知识模块中, 除了当代文学史等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内容、评价方式上保持相对的稳定外, 其他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查方式等方面都适当加大弹性指数, 以利于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学术个性, 把女性文学、90年代小说选讲等课程逐步改造成为教师科研转化教学的第一课堂, 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科研含量和学术品位, 既有利于充实课堂、更新教学内容, 又加强和完善了当代文学的课程体系建设。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当代文学课程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1. 课堂讲授法。

主要采用教师授课形式, 每节课后安排5分钟左右的课堂答疑时间。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 教师运用生动明确的语言, 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重点讲授当代文学史的思潮流派、作家作品, 使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2. 经典阅读法。

当代文学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教师在学期之初为学生开列出必读书目, 并不对这些作品予以提示性讲解, 而是鼓励学生先自己读原典, 之后再根据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去查找相关背景分析与研究资料, 并鼓励学生尽量地用文字去抒发自己的阅读感受, 文字内容可长可短, 关键是学生要力争从作品中读出自己的见解, 能言之有理。这是一个长期的审美鉴赏训练, 在阅读中通过对于鲜活的文学形象、风格各异的文学语言的真切接触,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切实培养学生的一种文学感觉, 为审美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 问题教学法。

“问题”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纲挈领, 以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 则是结合当代文学与当下文坛紧密相关的课程特点, 教师与学生一起发掘当下文坛热点问题, 让学生针对这些热点问题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例如我们已成功开展了“我看文学作品的‘穿越’现象”、“我看‘抄袭’现象”等热点问题的课堂辩论活动, 学生分为正反两方, 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热点问题阐述观点, 发言踊跃, 对于问题的剖析逐步深入,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当代文学的热情与主动性。

4. 影像观摩法。

课本上的很多当代文学名著已改编成鲜活的影视作品, 当代文学课程利用课余时间让同学通过观摩影视片这种轻松的方式了解文学作品, 经由电影、电视剧作媒介进入小说、戏剧等原著。需要强调的是, 影视观摩决不能替代原著的阅读, 而是作为引子与手段, 引导学生更有兴趣地走进文学文本世界, 并鼓励学生进一步比较两种载体的差异, 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感受文学的魅力。例如在当代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际, 教学团队在第一时间利用晚上开展了莫言影视作品观摩活动, 之后由学生谈观感、老师予以讲解评析, 深化了学生对于作家莫言的理解, 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经过教学团队的不懈努力, 当代文学作为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程群的主要课程已于2012年成功申报为省级精品课程, 并被纳入学校百门课程改革试点课程。已初步建立起大众教育型大学的当代文学课程体系, 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女性文学研究方向;在教学活动中凸现人文意识与实践性, 探索性地实行开放式教学, 建立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从而使当代文学课程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分析鉴赏能力, 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针对课时压缩、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型、教学定位的调整等现实状况, 立足学校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的办学定位, 立足中国当代文学自身的系统性, 突出中文教育的专业性, 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现代教学体系, 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等环节的改革实践, 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8.现当代文学课程总结 篇八

关键词:青春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性”;课程改革

中国大陆一般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学称为中国当代文学,以与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相区别。有当代文学研究学者认为当代文学研究在科学性、人文性、文学性之外,具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研究所不具备的第四种属性——“当代性”特质[1]。这种“当代性”特质便是针对其研究对象的无限开放性和永远在场性而言的,它要求研究的当下性与参与性,是当代文学无明确时间下线的学科属性,也应该是“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的基本教学原则之一。为体现这一教学原则,也为寻求目前“中国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的新发展、新突破,笔者呼吁将青春文学纳入到专业教学的研究范围中来。下面,本文结合笔者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建设和教改实验过程中的切身感受,谈一下青春文学进课堂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些许问题。

一、打破教学陈规,对接正在进行的文学生态

选择最鲜明体现新世纪文学新风貌的青春文学作为教改个案,是适应“80后”、“90后”这一代大学生的新需求,改变已有当代文学教材与教学模式单一、滞后的缺陷,有效对接正在进行的文学生态、体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性”特质的新举措。

当代文学的这种“当代性”特质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建设中一直是十分薄弱的,长期以来当代文学教学既滞后于文学发展现状,也滞后于学术发展现状。传统上,“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讲授内容往往按照文学史的分期,将当代文学划分为政治一体化年代的文学和改革开放之后的新时期文学两部分。其下限尽管也会随着时代的延展有所变化,但总的来说对新时期文学的讲解基本是以20世纪八九年代为主的。这从几本影响较大的文学史教材的体例安排中就可以看出来。像北大版洪子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复旦版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教程》、人大版赵金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这几本重点高校编写并被不少院校广泛采用的当代文学教材均将主体篇幅用在了20世纪当代文学上,21世纪的文学或者根本不讲,或者一笔带过。这与文学在新世纪日新月异的新发展与学术界在此领域中的丰沛研究成果并不相平衡。另一方面,即使这些“在场性”文学生态有幸被大学教材吸收进去,也一般处于边缘位置,未必能在大学课堂上真正地如实体现。如笔者所在山东师范大学所用当代文学教材几经修订[2],增加了新世纪文学、网络文学等的内容,但由于课时限制等因素,这些内容基本属于教学计划中的选读参考部分,不占课时,也不是考试内容,自然也得不到学生的充分重视。这样,当代文学的教学基本混同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其生机勃勃的“当代性”并不能体现,而且由于一段时期以来当代文学特有的政治倾向性,不少学生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这与当代文学课程设置的相对保守与滞后是分不开的。

将青春文学纳入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来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来的。着手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改革之际,我先就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做了充分的调研,几组数据引起了我的兴趣:

根据“阅读行为调查中心”2010年10 月至11月对北京新华书店、400名在校大学生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90后读者中平时会阅读青春文学所占比重高达86%。随着80后读者群体逐渐接近而立,伴随他们度过成长期的‘青春文学已经不再是阅读首选,然而在调查中也有80%的80后读者同时在阅读此类书籍”。[3]

据《中国文化报》报道,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市场年产值500亿元左右,青春文学约占5亿元市场份额,且每年以5%的幅度增长已成为文学类畅销书的主流。[4]

青春文学代表性作家郭敬明的一系列数据更是令人侧目:“据统计,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每期发行量超过100万,是中国最畅销纯文学期刊的10倍”[5];“2008—2009年度中国出版机构暨文学刊物十强”评选中《最小说》以6835票高登榜首,独占40%以上杂志份额。而由一代文学大师巴金所创办的《收获》以459票名列第六,另一本老牌文学期刊《人民文学》位列第七”[6];《小时代》、《爵迹》更是连续多年在文学类图书销量排行榜的榜单中名列前茅……[7]

这些“神话”般的数据无不指向青春文学的受欢迎程度。就此问题我对所任教的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教育、历史、政法、经管等其他人文专业修二学位课程的学生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题目涉及你读过哪些当代文学作家作品,喜欢哪些、希望在课堂上听到哪些作品阐释等,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相对集中的一点就是对青春文学的熟稔、喜爱或困惑,并有不少同学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专业讲解。当然,对青春文学不以为然的也有,但这样的同学也并非对青春文学毫不关心,而是希望通过阅读给出一个“批判的理由”。比如历社学院一位同学的回答很有代表性,“现在青春文学的报道不是说广受欢迎就是如何如何的文字垃圾,专业学习能让我们明白它究竟是香草还是垃圾,或者既不是预想中的香草也不是预想中的垃圾”。这些反映可以说是“80后”、“90后”这一代大学生,对几乎与其同时成长壮大的青春文学的一种兴趣性、探索性学习的回应。在此情形下,继续以青春文学“不值得”讲解为理由漠视学生的这种需求便显得既有些教育精英主义,又有点文化虚无主义了。于是我以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改实验项目为依托,大胆改革了教学计划,增设了青春文学的教学内容,而这也成了此次教改实验中学生最活跃、师生受益最大的部分。

二、以思想性、文学性、影响力原则选择典型文本,点线结合

调查问卷、数据调研、师生交流只是确定了可以并应该将青春文学纳入课堂教学中来,接下来则是该怎样推进青春文学的专业教学。选择哪些作家作品在宝贵的课堂时间中做阐释介绍,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青春文学作品量巨大,质量又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这无疑加大了选择、甄别的难度。对此,我吸取了多年讲授中国当代传统文学的经验教训,以思想性、文学性、影响力三原则选择典型文本,并通过点线结合的方式确定青春文学教学的基本内容。

传统当代文学教学中最明显涉及青春命题的是知青文学,但它是被放在伤痕、反思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两大文学主潮中来讲授的。政治批判性是其教学重点,即主要阐释“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过程中的政治迷惘与青春伤痛,一般以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为例进行文本讲读。然而因为主人公的青春岁月是与特定年代的政治动荡纠缠在一起的,缺乏这一生活阅历的大学生对他们的理解并不深刻。大部分人也不愿费时费力阅读这些过去的文本,有同学甚至将针对它们的课程论文写成了“上山下乡的焦虑大,还是考试、找工作的焦虑大”的对比式青春感慨。可以说,和平年代中长大的这一代人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份相对遥远的历史记忆,更不用说理解政治与人性、历史与个人的复杂纠结等有关这些文本的教学本意了。这当然有学生们尚稚嫩浅显的一面,需要在专业性、深刻性层面加以引导。但这并不等于说传统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反思和调整。于是,自从事精品课程建设开始,我尝试将文本选讲范围不再局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知青返程创作的当初,而是增加了王朔20世纪80年代末的《动物凶猛》及姜文据此改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王小波90年代的《黄金时代》、严歌苓《天浴》、张艺谋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山楂树之恋》等。这些文化文本都涉及知青、文革,但因为年代切近,影响力更大,学生们更熟悉,尤其它们在价值取向上并不是单一的政治性,而是糅合了很多时代性、当下性文化元素,学生感觉更亲切、有趣。它们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认知,引导其更好地理解了知青文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次教改的成功尝试,使我觉得课堂上的选讲文本需要兼顾思想性、文学性、影响力这三个方面,而它们也成了我在此次青春文学进课堂的教改实验中时刻把握的文本选择原则。

思想性对时下青春文学来说似乎是一个太过严肃的词语,转换成内容主题的独特性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不管怎样,青春文学之所以能够引起那么多青年学子的阅读兴趣,必定有一些其他文学类种难以比拟的、只与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相吻合的文化倾向性。我对这些文化倾向性稍加归类,并由此选择出了代表性文本。像青春期的叛逆情绪,我选择韩寒《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春树《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李傻傻《红X》等为个案,因为它们最明显体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叛逆情怀。青春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自恋和忧伤情怀则以张悦然《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水仙已乘鲤鱼去》、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周嘉宁《往南方岁月去》等为代表,它们仍表达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心结,但不是向外张扬放纵,而是顾影自怜般的向内怀伤。这在物质丰裕但精神迷惘的这一代人中也是很有代表性的。表现阳光明朗青春主题的则以徐佳《我爱阳光》、郁秀《花季·雨季》等为例,说明青春写作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文学性是指青春文学的艺术层面其对主流文学提供了哪些新的审美元素。尽管有时尚化、商业化的倾向,但青春文学中的有些作品在艺术创新层面还是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的。像青春文学中的玄幻书写,同新时期文学中的魔幻、荒诞手法,金庸等人的传统武侠小说相比,是提供了一些新的审美元素的。在这方面我选择《幻城》、《诛仙》等加以说明。又如余华、莫言等人的先锋派残酷书写,对张悦然的《誓鸟》、《红鞋》、小饭的《三刀》等产生了极大影响,当然后者对历史文化内涵有所减弱,增加了人性偏执的成分。这些也是我在上课时给学生明确强调的东西。马原、格非等人的叙事圈套、结构迷宫等先锋实验,则影响了蒋峰《维以不永伤》、张佳玮《加州女郎》等的写作[8]。从新时期文学一贯强调的“文学性”原则出发选择教学文本,不仅能使青春文学教学增强专业性和学科性特点,避免走向常见的浅薄和武断,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青春文学与主流文学的联系和区别。

而上述文本几乎也是以“80后”写作为代表的青春文学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作品,基本也能贯穿影响力原则。当然,对那些影响力特别巨大而作品本身又问题多多的有争议的作家作品,为了能使学生更好更完整地理解青春文学的复杂性问题,我也会在课堂上特别提出来,典型如郭敬明与其组建的最世作家群的系列作品。当然,由于青春文学的作品量太大,除了对代表作做具体选讲外,也要对重点作家的整体创作情况做适当介绍。像我曾借用自己一篇论文对韩寒介绍道,“在出版商的热捧下从2000年的《三重门》开始,韩寒已出书15本,主编杂志1本,平均每年出书1.5本之多,‘萝卜快了不洗泥,如此高产质量自然难以保证,其小说写作相比成名作似乎在每况愈下,杂文写作模式化、平面化的趋势也较为明显”。[9]将作家的代表作与创作概括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把握其贡献与不足,这一传统文学的讲授原则同样适用于青春文学。

三、研究性学习、讨论式教学的方法论实验

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是教学方法。社会与学术界对青春文学褒贬不一的状态,有利于打破当代文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对其讨论、争议、解读与再解读等成为常态,兴趣小组与网络媒体的应用则拓展了当代文学的教学与评价领域,实现了高等教育方法论上的创新与突破。

传统上的当代文学教学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做笔记为主的,学生的主动性并不是很高,课堂气氛也不很活跃。这与中国大学生在中小学长期应试型基础教育过程中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关。具体到“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来说,则与其基本已成定论的教学内容不无关系。滞后与相对稳定的授课内容有助于当代文学经典、权威形象的形成,但对年轻人特立独行的个人见解则会无形中构成某种巨大压力。因此,尽管我在教学中不断强调对文学的理解没有固定答案,要充分发挥个人独立性,但每次期末考试,甚至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我都会发现学生的回答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度,而且他们一般还是认真听课的好学生。中国的大学教育似乎也慢慢向中学教育靠拢,变成应试教育了,这是我从事当代文学教学的一个悲哀发现。

青春文学的课堂实践就不一样了。为什么青春文学会在当下影响如此之大?它在哪个层面上是我们青春生活的文化折射?又在哪个层面上遮蔽或偏离了我的个人记忆?从中学到现在,我所钟爱或厌倦的青春文学作家作品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我的最爱与你的最爱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对于青春文学有很多人争做粉丝的同时,又有很多人不遗余力地口诛笔伐?这仅仅能用见仁见智的个人趣味的不同来解释吗?单是这些问题的提出就足以说明传统的“共识”性文学成见业已打破,或者在青春文学层面根本就没有建立起来,这为研究性学习、讨论性教学这些在传统文学课上难以真正开展起来的教育方法提供了方便之门。因为有着感同身受的切近与喜好,青春文学的阅读篇目能够很自然地为大家耳熟能详,省去了课堂上内容介绍的宝贵时间,争鸣、讨论是每堂课的主体部分。我的教学步骤一般是这样的:先是“一家之言”,即教师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与审美趣味,谈一下对教学内容的个人观点,并列出本节课要集中讨论的问题。然后是“结对共享”,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再是“争鸣交锋”,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汇报讨论成果,并与老师、其他小组的观点进行辩论。最后是“深化拓展”,教师结合学生们的讨论,将这一节课涉及的理论、文学史命题进行适当的归纳钩沉,并延伸出下节课要学习讨论的问题。因为有浓厚的兴趣与体验,学生们对青春文学的感受特别丰富和尖锐,我的讲解时常被学生们打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频繁的讨论、争议一举打破了以往相对沉闷的课堂气氛。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兴趣不减,争议甚至会延续到课后。印象中争鸣最激烈、最有学理价值的问题有这样几个:(1)青春文学写作者真是“断裂”的一代吗?如何看待“80后”写作与“60后”、“70后”写作的联系与区别?(2)自恋忧伤类青春书写为什么会在21世纪潮流性、群体性出现,而且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3)“身体”同样是青春文学的一个关键词,它同20世纪末的新生代小说、私人化写作中的身体写作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文化变异与美学新质?(4)对青春文学的评价批评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其共识性分歧与历时性差异是什么?各自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种巨大的鸿沟可否弥合、怎样弥合,或是否有弥合的必要?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使我们的课堂已不再仅仅停留在作家作品的介绍赏析层面,它们已开始抵达专业化学理分析的深处。

青春文学进课堂的做法还相应拓展了当代文学教学的领域平台与评价机制。由于课时的限制,有关青春文学的疑问无法在课堂时间全部解决,有些余兴未了的学生并不想就此罢休,我便因势利导让他们在班级QQ群或校园网上发起讨论。后来有些外班级、外系,甚至感兴趣的青年教师也参加进来,这无形中扩大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我们还计划陆续与文学院、学生会、团委等学校各级相关部门联合,推出青春文学讲座、青春文学大赛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深化青春文学的课堂学习内容,从而使师生得到更多的学术锻炼。这学期结束时学生们交上来的课程论文中有多篇是讨论、座谈中思想碰撞的成果。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常规的课程论文,还有几个同学交了文学创作作业,基本都是有感而发的“青春文学”。对此,我又大胆改革了教学评价方式,将文学创作也纳入教学评价机制中,使学生们的努力获得了相应学分的鼓励,并筛选优秀作业向有关杂志推荐发表。

四、教学相长、教学带动科研,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

青春文学教学中教学相长、教学带动科研的新特点,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中重科研、轻教学,教学滞后于科研的不良倾向,有效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并对其他课程的改革发生了一定启迪作用。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带来的是教学思维的改变。中国当代文学的传统教学思路是教师在讲授基本现象思潮、作家作品的同时,将学术界的前沿研究成果、研究热点介绍给学生。由于课时限制与口头表达的特点,相对于学术研究动辄长篇大论的著书立说,课堂教学观点不但在时间上相对滞后于科研,在内容与表述上也简单、浅显一些。科研带动教学已成了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而以论文、论著、课题、奖项等量化指标为主要依据的教师评价体系也加重了科研在高校中的比重。以人才培养为社会立足点的高等学校,却笼罩在教师忙于科研应付教学,或将学生当成自己课题打工仔的氛围之下,这几乎成了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一个顽疾。

青春文学的“在场式”教学则没有落入上述问题的窠臼。作为一种先在年轻人中形成声势规模而后“倒逼”着社会和学术界关注认可的文学现象,年轻学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本色感知是高于年纪渐长的教师的。这也形成了与传统文学颇不相同的两种教学模式:一是教学相长。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记笔记的授课方式被打破了。学生以丰富的阅读量和大胆的阅读见解开阔了教师眼界,而教师则以相对深厚的理论思维对学生原生态的认知起了概括、提升作用,改变了师生沟通不畅、教师高高在上的不良局面,从而实现了真正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像上述青春文学课堂问题的解答,无一不是在师生的共同研读、讨论、协商中逐渐明朗起来的,甚至不少问题的提出本身也并非教师课前苦思冥想的产物,而是师生讨论交流中碰撞出来的火花。二是教学带动了科研。受学院派精英意识的影响,青春文学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跟汗牛充栋的经典文学研究相比更是少得可怜。这在中国知网的研究信息中体现得非常鲜明,而且越是权威期刊、CSSCI刊、核心期刊,有关青春文学的研究似乎越少,它的热闹、热潮似乎更多见诸一般刊物、媒体、互联网中。学术研究的匮乏与丰富充实的教学收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正为教学成果的科研转化提供了方便之门。作为教师的我就是在与学生一同探讨青春文学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价值的。在听取学生们新鲜新锐的阅读感知的同时,我将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粉丝文化等相关理论介绍给大家,并引导同学们透过现象认识青春文学内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像新时期知识谱系中青春文学的传承与变异,其青春观的文化属性,与“60后”、“70后”写作相比“80后”青春文学的性别倾向性等,同学们的反馈给我带来了学术上的意外发现。以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对青春文学的后续阅读研究,我写了几篇研究论文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等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并成功申报了一项教育部青年研究课题“‘80后文学的生产、传播、分野与流变研究”。以教学催生科研成果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总之,青春文学进课堂的做法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课程改革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当然,由于此次课改实验是在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的专业必修课与当代小说研究的专业选修课上开展的,课时有所限制,有些可以深化的青春文学教学内容并没有充分展开。而全校性青春文学选修课至今未被批复,也可以说青春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至今尚未获得“官方”认可,其作为教学对象的边缘性亦可见一斑,与青春文学的市场火爆(像郭敬明电影《小时代》的热映与引发的舆论狂潮)更是形成了鲜明对比。唯愿有更多同道加入,正视广大学子的文化渴求,正视青春文学在体现当代文学的当代性、在场性、开放性方面的独有作用,将其正式纳入到专业教学中来,并由此探索一条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方法、学科机制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清华. 在历史化与当代性之间——关于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状况的思考[J]. 文艺研究,2009(12).

[2] 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 中国当代文学50年[M].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中国当代文学50年(修订版)[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中国当代文学新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阅读行为调查中心. 青春文学为什么不好卖了[EB/OL]. http://www.docin.com/p-403228357.html.

[4]青春文学杂志:市场热捧难掩价值观缺失[N].中国文化报,2011-04-21.

[5]《最小说》每期发行量超100万,消费主义神话[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26/71855/77118/12161093.html.

[6] 2009年度“中国文学期刊十强”《最小说》赢了《收获》[EB/OL].http://www.gjart.cn/htm/viewnews55619. html.

[7] 参考了北京开卷信息技术公司近年来在《出版参考》杂志发布的畅销书排行榜排行榜榜单,以及其公司官网上的部分信息,另外,也查阅过亚马逊网、当当网等大型图书销售网站的排行榜情况。

[8] 王涛. 代际定位与文学越位——‘80后写作研究[M]. 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9;孙桂荣. 论“80后”文学的写作姿态[J]. 文学评论,2009(4).

[9] 孙桂荣. 韩寒:新世纪知识语境中的深度索解[J]. 文艺争鸣,2011(4).

[本文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师范院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研究”(立项编号:201239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80后文学的生成、传播、分野与流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51073),山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师范院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体系及其更新机制研究”(序号:28)及山东省成教精品课程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少代会代表登记表模版下一篇:去菜市场买菜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