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经济类类文献综述

2024-10-30

营销经济类类文献综述(通用8篇)

1.营销经济类类文献综述 篇一

体验营销文献综述

摘要:体验经济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浪潮.体验式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理论和营销模式,伴随着体验经济的产生而产生.体验营销理论自引入我国以后,在企业营销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从体验营销的概念和特征入手,简要分析当前体验营销在中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中国企业如何正确发展体验营销进行粗浅地探讨.关键词:体验营销 问题 策略 正文: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之后, 体验经济开始慢慢显露出来。它的到来实际上是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相结合的产物, 是两种经济形态的有机融合。此时, 作为主要经济提供物的服务, “像它前面的货品一样越来越商品化, 比如只有价格的长途电话服务, 体验逐渐成为所谓的经济价值进程中的下一步”(PineⅡ&Gilmore, 2000)。随着经济提供物的改变, 营销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 体验营销理所当然地登上历史的舞台。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施密特在他的《体验式营销》中这样写道, “那是一种为体验所驱动的营销模式, 很快将取代传统的营销和经营方法”(Schmitt, 2001)。

一:体验营销的概念、产生原因及特点

余世仁在《体验营销的特点与策略》中说:“体验营销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情感需求的特点, 结合产品和服务的属性(卖点), 策划有特定氛围的营销活动, 让消费者参与并获得美好而深刻的体验, 满足其情感需求, 从而扩大产品和服务销售的一种新型营销活动。” 体验营销的实质是文化营销。体验营销是人们由物质及生理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在物质及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越来越追求精神文化的满足。他们在作出购买决策时,不仅要考虑产品和服务带来的功能上的利益, 更加重视购买和消费过程中获得的符合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情趣偏好的特别感受, 即体验[2]。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 看重的是商品的文化内涵和风格属性, 以表现自己的个性风格和文化品位。

徐智仕在《解读体验营销》里认为体验营销的产生有四种原因:1.物质文明的进步和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2.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趋向。3.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4.先进企业对人们消费观念的引领和示范。

李彦亮在《金融与经济》里发表的《现代企业营销的新理念——体验营销》中认为:体验营销的核心理念是,不仅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还要为他们创造有价值的体验。通过实施“全面客户体验”, 即以体验为桥梁真正实现所有顾客的理想和价值的过程, 其实就是需要帮助顾客真正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崇高精神境界。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注重消费者的感受为目的。2.以注重非物质形态的价值创造为出发点。3.以力求通过消费者的感性思维来影响其理性思维为手段。

由于体验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体验式营销》一书的作者伯恩德“H”施密特将体验形式称为战略体验模块,并将其分为五种类型:

1.知觉体验。知觉体验即感官体验,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等知觉器官应用在体验营销上。感官体验可区分为公司与产品(识别)、引发消费者购买动机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等。

2.思维体验。思维体验即以创意的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惊奇、兴趣、对问题进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为消费者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

3.行为体验。行为体验指通过增加消费者的身体体验,指出他们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形态与互动,丰富消费者的生活,从而使消费者被激发或自发地改变生活形态。

4.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即体现消费者内在的感情与情绪,使消费者在消费中感受到各种情感,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

5.相关体验。相关体验即以通过实践自我改进的个人渴望,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它使消费者和一个较广泛的社会系统产生关联,从而建立对某种品牌的偏好。

二、我国企业体验营销实施现状及分析

林小兰在《我国企业体验营销实施对策》中认为:体验营销的环境在我国已初步形成。在我国,尤其在大城市,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当物质生活水准达到一定程度以后, 人们购买商品的目的不再是出于生活必需, 而是出于满足一种情感上的渴求, 或者是追求某种特定产品与理想的自我概念的吻合。人们更关注产品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 偏好那些能与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商品,更加注重情感的愉悦和满足,即所谓体验消费。体验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被不少企业所接受并成功应用,但从整体上来看,体验营销实施的层次较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体验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被不少企业所接受并成功应用,但从整体上来看,体验营销实施的层次较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1)对体验营销理念的认识与接受,不同企业差别较大,运用程度有很大不同。体验营销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在运作时也需要必备条件,体验营销有其身的广度、深度、幅度,即什么样的产品、服务更适合让消费者去体验,什么层次的体验能够满足消费者,什么样的消费者为体验付费。但有的企业对此不屑一顾,有的企业却盲目跟风,这样的体验营销结果可想而知。(2)实施体验营销的系统性不强,有的企业只能设计对产品或服务的某一环节的体验,缺乏系统的规划。体验营销的最终目标不是单纯的某一类体验,而是为顾客创造一种无懈可击而又难忘的整体体验。(3)实施体验营销的基础不牢,一般的营销尚未做好,实施体验营销底气不足。产品质量是传统营销的核心,体验营销下的产品大多数情况只是作为体验的载体而存在,在体验的高级阶段,体验甚至可以脱离产品独立存在。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忽视产品本身的质量,没有坚实的质量做后盾,体验是不可能成功的。

三、体验营销成功运作的关键、实施策略和途径

李文璟在《论体验式营销成功运作的关键》中提出:体验式营销成功运作的关键在于

1、以体验为基础开发多样化的新产品.体验式营销要求企业在整个营销活动中以目标顾客的体验需求为中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企业提供的产品本身。产品是体验的载体,而体验则与个人的切身感受、审美情趣有关。企业应注重与顾客之间的沟通,以顾客对产品的体验感受,来设计制作和改进自己的产品,开发出多样化产品来满足顾客不同的体验要求。

2、确定体验主题.体验式营销需要确定一个体验主题,所有的营销活动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主题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主题应新颖、独特,能够引起目标顾客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第二,应该考虑产品的因素,选择与产品联系紧密且能突显产品特色的主题;第三,通过营造氛围、顾客现场试用、人员介绍等等手段,使消费者被某种情景所感动,或引发消费者的美好联想。体验主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应有更深层次的内容。

3、终端展示激发顾客购买欲望.体验主题一般会通过主题道具来体现。比如,专卖店中的体验中心、体验博物馆或围绕主题设计的一场活动等。目标顾客能否产生一种值得回忆的感觉,是体验式营销能否成功的关键。终端展示现场的布置、装饰、营销人员的素质等等,都会影响到顾客的感受。如果说以体验为导向设计和制作产品为体验式营销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那么实现从对产品的感知转化为体验则是关系到体验式营销成败的关键。

党夏宁认为现代企业应用体验营销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1、确定体验主题。

2、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

3、有较高的顾客参与度与接触度。

4、体验活动应注意时间与效率的有效结合。

5、成本与收益均衡。

关于我国企业实施体验营销的策略,吴晓达认为:

1、我国企业应该更新营销观念,深化体验营销理念。当前我国开展体验营销较成熟的公司多是海外企业.虽然很多国内企业已逐渐认识到“以顾客为中心”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仍然有不少企业停留在传统的以产品为导向的营销理念上.体验营销是真正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新型营销模式.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体验营销的内涵和特征,转变传统营销观念,树立以顾客为导向的体验营销理念。企业首先应认真做好产品营销和服务营销,为体验营销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步实施体验营销,一些优秀的企业可以开展体验营销的高级形式,如文化体验营销,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

2、建立完善体验营销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体验营销人才。要把体验营销做好、做大、做强,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营销体系.企业只有通观全局,又不忽略细微之处,使营销体系真正起到开道护航的作用,才能保证体验营销的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企业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体验营销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发展的战略来实施,让体验贯穿于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从产品设计、制造、促销、销售甚至是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中,使企业的营销活动建立在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从而实现营销的持续化和系统化。

3、关注顾客心理需求,不断创造新的体验业务。在个性化消费时代,要注重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研究和分析,以满足其情感上的欲望进而达到共鸣,营造出与目标顾客心理需要相一致的心理属性,帮助顾客形成或者完成某种感兴趣的体验.不断地研究和开发以顾客为导向的产品和服务,是当今企业能够长盛不衰的源泉所在.企业应紧

跟顾客需求变化发展的脚步,不断创造新的体验服务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着的需求.这就需要企业注重对顾客心理需求的分析,掌握顾客的偏好、兴趣及发展动态,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客户提供数据库,企业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为顾客提供体验价值,并保持灵活的应变机制.企业应精心设计和规划自己体验产品,保证其具有个性和对顾客有价值,这将直接影响到顾客是否愿意购买这种体验.如黑暗餐厅、主题旅游、冒险性娱乐项目等都是这种体验营销的实际例证,满足了消费者不同的心理需求.4、塑造体验品牌,加强顾客的文化体验。,建立体验式品牌,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感受价值,培养忠诚的顾客,从而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在塑造体验品牌的同时,发展体验营销还应考虑到文化的渗透.企业可以考虑利用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多民族文化加强对人们的心理渗透,充分挖掘中国文化中独具东方特色的文化因素和风土人情,也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体验产品,因时因地制宜的将各种文化融入体验中.这不仅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让消费者产生亲近感,也会给消费者留下更加难忘的经历,从而达到体验营销的目的。

关于体验营销的实施途径,刘长友在《鞍山师范学院学报》里说:作为一种价值载体, 体验具有多重形态, 它既可以依附于产品和服务, 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出售物而存在。体验存在形态的多重性和体验内容的丰富性为企业开展体验营销提供了多条可能的途径: 1.以体验为导向设计、制作产品;2.在服务中融入更多的体验成分;3.将体验融入品牌之中;4.通过广告传播品牌体验;5.通过销售现场环境设计增加顾客体验;6.通过其他营销活动制造品牌被体验的机会。

四、小结

商品是有形的, 可以直接看到其外观、颜色、结构等, 并通过操作、实验看到它给人们带来的利益;服务是无形的, 通过形象化的展示、标准化的服务流程等方式, 也能让消费者看到;但体验的核心是心理感受, 存在于消费者心中, 是个人的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 除了消费者个人本人外, 别人是无法体会的。体验是一种服务,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服务。体验是满足顾客情感需求为主的营销提供物, 是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由亲身经历, 产生感受, 留下印象, 使之兴奋的一种特殊服务的方式。体验营销策略的实施受到诸多方面影响, 企业首先要明确目标市场, 定位要准确, 引起体验的影响主要是感觉因素或是感受因素或是其他。要注意各方面协调运作, 企业提供的体验策略可以是其中突出的一种模式, 也可以是其中几种模式的组合,组合兼容性越大, 效果越理想。参考文献:

[1] 余世仁 体验营销的特点与策略(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 徐智仕 解读体验营销(J)《企业参考》2008年第372期

[3] 李彦亮 现代企业营销的新理念——体验营销(J)《金融与经济》2005年第11期

[4] 邹林艳,戴冬情,李佳 体验式营销在服务行业中的运用(J)《中国商贸》2011年第5期

[5]林小兰,蒋鸣雷 我国企业体验营销实施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年5月(上旬刊)总第538期

[6] 李文璟 论体验式营销成功运作的关键(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 年第5 期

[7] 郭晶,单宝玲 从消费者和企业的双重角度研究体验营销(J)《商场现代化》2008,(20):99 [8]党夏宁,张莉云 关于体验营销模式的实践应用及深层次思考(J)《商业时代》2010年第22期

[9] James H.Gilmore, B.Joseph Pine II Customer experience places: the new offering frontier Source: Strategy & Leadership Volume: 30 Issue: 4 2002

[10] 伯德·H·施密特 验式营销[M].宜昌:中国三峡出版社,2001.[11]刘长友 企业实施体验营销的策略建议(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8卷

[12]吴晓达 体验营销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探析(J)《峰学院学报》2009年第25卷第11期

[13] 姬敏 验营销在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9)(上旬刊):163-164.[14] 科特勒 销管理[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5] 荣金连 造体验营销中的顾客忠诚[J].市场研究,2008,(4):44-46.

2.营销经济类类文献综述 篇二

李荣庆 (2007) 认为, 建立整个绿色营销系统理论框架的基本问题和核心问题是对绿色营销内涵的准确界定。然而关于绿色营销的概念, 中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英国威尔斯大学的教授Ken Peattie (2004) 认为“绿色营销是一个有利润且用环境可承受的方式来辨明、预期和满足顾客与社会需求的管理过程”。

Walter Coddington (2003) 认为, 绿色营销是环境管理认知并作为事业发展的义务和成长机会的营销活动。

魏明侠、司林胜 (2001) 提出, 绿色营销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下, 企业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产品研发、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中, 采取相应措施, 达到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平衡。

2 国内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研究

我国学者第一次接触到绿色营销这一概念是在1992年11月的国际市场营销研讨会上, 此后, 国内学者们开始了对绿色营销的研究。目前, 国内学者对绿色营销研究的集中点主要是界定绿色营销的内涵、分析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构建绿色营销的系统理论框架、指出绿色营销在我国发展遇到的主要障碍、提出绿色营销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及增强绿色营销的具体可操作性。国内学者们对绿色营销的研究主要是从绿色营销的四种力量着手, 即:消费者、企业、政府和环保NGO。

2.1 消费者

消费者是绿色营销的拉动者。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 并且这种意识主要表现在食品领域。由于我国目前经济还处于不太发达的阶段, 收入是阻碍我国消费者绿色消费的主要因素。相比于国内, 国外的消费者绿色意识比较强。调查显示, 欧洲的绿色消费者占总消费者的比例大概为60%。而美国的深度绿色消费者占美国人口总数的25%。

2.2 企业

企业是绿色营销的执行者。绿色产品在我国比较缺乏,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企业缺乏生产绿色产品的动力。其原因主要有: (1) 中国消费者的绿色意识薄弱, 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很小; (2) 企业没有感觉到未实行绿色营销的真正压力; (3) 绿色营销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4) 企业的经营目的使得企业不会主动增加绿色成本。

而在国外,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绿色观念和需求, 并避免政府的惩罚和环保NGO的诉求, 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绿色营销意识, 越来越多的厂商和零售商开始在产品宣传中就懂得进行必要的环保诉求, 对环境保护问题及时做出反应和应对策略。

2.3 政府

政府是绿色营销的推动者。然而目前的现实是我国政府还不是很重视绿色营销, 经常都是在环境或食品出现重大问题后才阶段性的暂时把绿色营销提上日程。政府对绿色营销的漠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政府考核各级官员的标准不包括环境保护; (2) 目前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相对地, 国外政府非常重视绿色营销, 为了确保绿色营销的健康发展, 国外政府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 有效地充当了绿色营销的重要推动者。

2.4 环保NGO

中国的第一个环保NGO于1994年开始出现, 随后越来越多的民间环保组织开始涌现。但是它们面临的困难也接踵而来, 主要有: (1) 民间环保组织注册难; (2) 民间环保组织资金筹措难。然而, 国外的环保NGO对环境保护的问题十分的敏感和锐捷, 它们不仅有效地鼓励和教育消费者培养绿色意识, 而且还协助和督促政府制定并执行环保政策。比如, 在环保NGO的领导和督促下, 美国很早便有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濒危动物保护法”。

3 国外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相对于国内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比较成熟, 国外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研究主要是划分不同的时期进行研究, 主要有四个时期, 即:萌芽期、成长期、挫折期和复兴期。

3.1 萌芽期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1975年美国营销协会 (AMA) 建立了第一个“生态营销”工作室, 这掀起了学者们对绿色营销研究的热情。次年, Henion与Kinnear界定了生态绿色营销的内涵, 认为所有有利于形成环境问题的活动和一切有助于改善环境问题的措施都可以称为生态绿色营销。

3.2 发展期 (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

1988年, Elkington和Hailes在其著作《绿色消费指南》一书中, 给消费者提出了许多关于绿色消费的建议, 并且提供了可以降低他们的购买行为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的有效策略。到了1993年, 至少出版了44种不同版本消费指南, 为消费者提供了许多如何进行绿色消费的建议。20世纪80年代末, 学术界对绿色营销开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一阶段, 绿色营销的涵义更加深远, 关注范围更加广, 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用品与服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绿色营销的思想热潮。

3.3 挫折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这一时期, 虽然对绿色营销环境的关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是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还是不容乐观。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1) 绿色项目由于成本高昂而很难取得竞争优势; (2) 消费者对绿色营销仍存在一定的怀疑; (3) 绿色产品与非绿色产品、绿色消费者与非绿色消费者的区分界限不明确。

3.4 复兴期 (20世纪以后)

尽管20世纪末学术界对绿色营销的实际市场表现与发展并不感到满意, 但大部分学者仍相信绿色营销将是21世纪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如Ken Peattie教授发表了绿色营销《传奇、神话、闹剧还是预言?》, 提出了容易误导消费者的五种常见的绿色营销误区。Andrea Prothero在《绿色营销———将永不退去的热潮》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对环境的重视会促使绿色营销向着公众期盼的方向发展, 绿色营销一定会走出挫折期。

4 绿色营销在我国发展的障碍及对策

司林胜 (2002) 通过设计问卷, 调查了我国现阶段的绿色营销, 得出其特征是发展不平衡, 而且观念上先进但实践上落后。文启湘 (2003) 等指出企业和消费者必须转变行为方式, 使绿色营销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中的正外部性必然会导致市场失灵, 而治理市场失灵是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关键。邓德胜 (2004) 分析了国内外绿色营销的差距, 认为我国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生产绿色产品的动力不足且消费者缺少绿色消费的意识。李海娥 (2006) 分析了绿色营销的实施主体并指出了我国绿色营销实施中存在困难的原因, 认为政府应该成为绿色营销的主导者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来确保绿色营销的实施。

国内学者对企业绿色营销的具体操作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总结起来, 主要有如下观点:首先, 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对绿色营销的信息进行规范合理地管理;其次, 建立并执行绿色生产制度, 合理开发绿色健康产品;最后, 制定合理的绿色产品价格, 建立有效的绿色营销渠道, 做好绿色营销工作。

5 绿色营销未来研究展望

近几年来, 国内绿色营销出现的问题是学者们研究理论的热情不减, 而企业的绿色生产却异常冷清。学者们目前还是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 缺少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成果。目前加入研究绿色营销行列的学者越来越多, 对绿色营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提高。绿色营销未来的发展趋势有: (1) 在具体实践中落实绿色营销。今后, 应该增加绿色营销的实证研究, 分析绿色营销在我国实施中遇到障碍的原因并且提出解决方案。 (2) 建立更健全的绿色营销系统理论, 并且扩大研究的范畴。今后企业应该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来制定合理有效的绿色营销策略组合。 (3) 建立清晰明确的绿色营销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绿色营销在各行各业中的实际运用情况。绿色营销对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只研究了绿色营销在农产品、旅游、房地产等方面的运用情况, 今后应该加强绿色营销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研究。

摘要: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越来越重视的话题。随着全球环保运动的发展, 绿色营销和绿色产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术界对绿色营销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特别是在欧洲国家。但是, 我国推行绿色营销的时间还比较短, 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理论研究还停留在浅层次。为此, 我国应加快绿色营销的推广和理论研究。

关键词:绿色营销,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何志毅, 于泳.绿色营销发展现状及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 2004, (10) .

[2]EDWARD LEUNG.Getting Green:Growing Demand in Overseas Markets[J].Nation’s Business, Feb, 2002:31.

[3]胡学君.绿色消费浪潮与我国的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0, (5) .

[4]QUG.-P..Using law to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to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People[N].People's Daily, 9 May, 1990.

[5]Andrew Crane.Facing the Backlash:Green Marketing and Strategic Reorientation in the 1990s[J].Journal of Strategic Marketing, 2000, (8) :277-296.

[6]Ken Peattie.Green Marketing:Legend, Myth, Farce or Prophesy?[J].Qualitative Market Research: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5, (8) .

[7]Andrea Prothero.Green Marketing:The‘Fad’that won’t Slip Slide Away[J].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8, (14) :507-512.

[8]司林胜.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的特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2, (6) .

[9]文启湘, 胡芳肖.绿色营销的正外部性市场失灵及其治理[J].中国流通经济, 2003, (7) .

[10]邓德胜.中外绿色营销的差距和成因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 (9) .

[11]李海娥.论政府在我国绿色营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 2006, (5) .

3.营销经济类类文献综述 篇三

关键词:PCK;类观念;构建

教师的专业发展十分重要,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发展程度,教师需要不断成长才能逐渐提升素养,尤其是新手教师更是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究其根本,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发展教师的PCK。对于化学教师而言,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发展化学教师的PCK。

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课程标准明确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形成有关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这是创新之处,也是课改重点。在高中化学课程中,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以物质结构为基础、以元素周期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在内容选择上充分反映了现代化学发展和应用的趋势,突出“物质”“结构”和“反应”三大核心主题,引领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其中,“类观念”的引入有利于学生对物质世界形成有序认识、形成化学思维方法,还有利于把知识理论化、类化、有序化,便于学生掌握事物的精髓。

为了探寻化学教师PCK发展的有效策略,贯彻新课标对观念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对PCK和类观念两个基本理论进行梳理,以期为类观念促进PCK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PCK的提出及内涵发展

舒尔曼于1986年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使教师知识的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将其定义为“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

人们对舒尔曼的说法一直都有争执,对于PCK的内涵有了更多的提法,如K.F.Cochran等学者对PCK进行了修正,提出学科教学认知(PCKg),Mishra等学者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CK)的概念,将技术补充到PCK中,C. Ang eli等人则在TPCK基础上提出了ICT—TPCK,指出它由TPCK中的3种知识再加两种新的知识构成,即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技术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于学习环境的知识。

此外,还有很多种研究,针对国内笔者比较认同的是梁永平教授的观点,他基于化学学科把PCK分为四个维度,即基于化学科学理解的化学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理解化学的知识、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化学特定课题的教学策略及表征的知识。

二、类观念

类观念作为中学化学的核心观念,其形成过程需要深层研究,以便指导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类思维。类思维是指人们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借助于类概念不断反思、设计、实现和评价自身类本质的程式和方法。其中,类思维的关键就是类观念。

2.化学中类思维的演化。物质分类思想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门捷列夫的周期律和周期表就是运用了分类思想。化学中无处不存在分类思想,例如,按元素种类可以把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对物质的转化进行分类,会有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

艾里克森提出了以“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强调观念形成的重要性,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合类思维和观念教学,毕华林教授对分类观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分类观是方法类的基本观念,指出应包含四点:分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认识事物的手段;分类依据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同类事物的本质;对化学物质可从多角度分类;对化学反应可从得失电子、元素组成等角度分类。

梁永平教授首先提出化学“类观念”这一概念,指出类观念内涵有两条思维主线,一条是类别思维方式,主要以元素观为基本,物质按元素组成进行分类,组成相似的物质性质相似;还有一条是氧化还原思维方式,运用核心元素法进行分类。他对各“类”物质的性质研究都模型化,指出类观念形成的基础是理解,标志是表现出迁移性学习指导。

三、类观念的建构及其对PCK发展的影响

教师需在教学实践中建构类观念,比如,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中渗透,将其显性化,或让学生探究、归纳总结规律,并让学生迁移性进行推导,使学生从中体会、建构类观念,加深印象,提升应用能力等。

类观念的建构可以促进PCK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1.将各种知识归类组合,建构知识类体系,指导教学实践。

2.反思课堂,不断改进类化,有利于教师迅速提升能力。

3.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吸取他人经验,指导自身的类观念建构完善。

4.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建构类观念,习得类化知识的思维与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薇,郭玉英.PCK对美国科学教师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当代教师教育,2008,1(3):6-10.

[2]谢赛,胡惠闵.PCK及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教育科学,2010,26(5):55-58.

[3]梁永平.论化学教师的PCK结构及其建构.课程·教材·教法,2012(6).

[4]毕华林,卢巍.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3-6.

[5]梁永平.论中学生化学元素观的建构.化学教育,2007(11):10-15.

[6]李斌辉.中小学教师PCK发展策略.教师发展研究,2011(6):47-52.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4.关于网络营销理论的文献综述 篇四

国外网络营销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成果。网络营销在国外被译为E一marketing或者Internetmarketing。菲利普科特勒(PhihpKotler)教授在《营销管理》(2001年)的第23章中,专门讨论了网上营销,他认为网络营销活动是21世纪重要的营销方式。英国德比大学的DaveChaffey(2004年)在其著作中指出:网络营销或者以因特网为基础的营销可以定义为运用因特网和相关的数字技术来实现营销目标和支持现代营销观念。朱迪•施特劳斯(Ju勿strauss)在《网络营销》(2004年)中提到:“网络营销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达到以下目标:第一,通过更为有效的市场细分、目标定位、差异化、渠道策略等方式,转换营销战略,为顾客创造更大价值;第二,对网络营销理念、分销策略、促销策略、产品价格、服务及创意等进行更为有效的规划和实施;第三,创造满足个人和组织客户需求的交易”。

斯莱沃斯在《数字化企业》(2001年)一书中提出了数字化企业的概念,其论述的着眼点不是数字技术本身,而是数字技术的经济含义,即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战略差别化,创造企业的独特性,从而达到争取客户,实现盈利的目的。作者认为数字化企业是指那些由于使用数字技术,使企业本身的战略选择发生变化,并使这种选择范围极大拓宽的企业。按照这一定义,只有一个很大的网站,一批触网的员工或者管理企业的软件设施是不够的。数字化企业必须能够利用数字技术为客户和公司员工设计全新的价值理念,发现创造和捕捉利润的新方法,并最终实现战略差别化的真正目标。随着Internet的普及,研究者们逐步认识到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更具个性化,更讲究以消费者为中心,于是在1990年,劳腾伯恩(Lautenbom,1990)在4PS的基础上提出了4CS的网络营销组合策略新理念。

关于网络渠道的定义:雷波特和斯欧卡拉(RayPort&Sviokla,1995)认为网络渠道主要是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承载信息流的作用。他们首先提出电子虚拟市场中电子渠道的概念,他们认为电子渠道可以便捷、低成本地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麦克唐纳德和威尔森(McDonald&wi1lsen,2002)着眼于方导向和买方控制,构建了新型的网络渠道结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他们把网络渠道看作是为买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网络消费者可以完成选购商品、在线支付和选择配送方式等功能。

B 2 B网络营销的定义:拜瑞•斯瓦斯丁(Barry Silverstein)在《B2B营销》一书中尽管没有给出B2B网络营销的明确定义,但对B2B营销的原则、计划战略、策略进行了论述,指出所有B2B营销需要的核心内容,即提示产生、事件营销、回复、订单产生、顾客,不但正在利用而且能通过网络营销得以强化,网络营销将被普遍接受并上升到B2B营销的主导地位。

B 2 C网络营销的定义:B2C(Business to Consumer)电子商务是企业通过网络向个人消费者直接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B2C电子商务涉及到两个参与者,一个是企业,一个是个人消费者,他们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B2C电子商务是普通消费者广泛接触的一类电子商务模式,同时电子商务应用也是最普遍、发展最快的领域。B2C电子商务最典型的应用就是网络购物,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提供的数据,在美国,有75%的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网络购物已经成为美国网民的普遍行为。而在我们中国,这个比例要小得多,我国使用网络购物的网民比例只有25.5%。但是,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环境的不断完善,可以肯定,今后使用网络购物的中国网民数量会快速增长。

在国内,对网络营销的定义也有不同的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冯英健博士(2000年),他是新竞争力网站总裁、电子商务博士和网络营销专家。他认为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网上经营环境的营造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以营销为主要目的的网站,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一些具体策略对网站进行推广,从而建立并扩大与其他网站之间、以及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从Davechaffey和冯英健博士的观点中我们发现,网站是开展网络营销的根据地,企业的网络营销活动是以网站为基础的。此外,国内学者姜旭平、孟丽莎、刘向晖、卓骏、李纲、蹼小金等纷纷给网络营销下了不同的定义。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一些细微的区别决定了我国多数企业网上活动仍处于网络营销阶段,且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国外的网络营销理论成果与经验总结对我国企业网络营销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不同的国情和不同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我国企业的网络营销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我国的企业必须拥有适合自己的网络营销发展策略,并注意其细节的实施,才有可能成功地步入网络经济的大门,进而取得后续发展。

我国对网络营销渠道的研究仅仅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很多的争议,其进程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仍有一大批营销界的学者和企业家致力于对网络营销渠道的研究和传播。瞿彭志(2001)认为,网络营销渠道就是借助互联网将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中间环节。它一方面要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方便消费者进行选择;另一方面,在消费者选择产品后要能完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手续,当然交钱和交货不一定在同时进行。清华大学卓骏教授(2005)在《网络营销>>一书中认为:传统的营销渠道的层次设计、相互匹配及全面管理是一件很繁杂的工作,网络营销渠道将销售渠道变成网络这一单一的层次,其作用、结构和费用都有很大的变革和进步。

虽然我国的许多学者、教授把很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营销渠道理论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国网络营销渠道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多的理论内容尚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5.营销经济类类文献综述 篇五

文献综述

林飞龙

(汉语言文学系指导教师:殷小兵)

一、研究背景及动态

(一)研究背景

在泛娱乐化的大趋势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壮大,互动视频娱乐的代表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各类题材的网络游戏不断涌现,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网络游戏的用户结构、消费行为等都在快速的发生变化,大量企业和资本涌入网络游戏市场,市场竞争激烈,然而却缺乏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网络游戏市场的发展概况,针对主力消费群体的特征做出分析,然后从价格营销和渠道营销方面,着重分析了我国网络游戏市场中所采用的营销模式和营销策略,最后对网游市场营销方式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动态

1、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方面本论文采用的是文献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阐述中国网游商家的品牌营销现状,运用品牌理论分析中国网游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网游商家的品牌营销提供建议和对策。

第二方面是理论研究。本文主要以虚拟社会中增加利润的动力原理为基础,进而分析中国网游盈利模式的盈利要素,从价格营销和渠道营销方面着重分析了网络游戏市场中所采用的营销模式和策略

第三方面通过各种权威调查和监测机构获取数据资料,得出结论。例如:CNNIC关于《201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统计报告》得出:截至2010年12月为止,中国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为3.04亿,同比增长了21%,连续三年增长放缓,中国网络游戏已经进入平稳期。作为网络游戏消费的主力人群,中国自2000年-2009年,大学在校生的年增长率已经由2000年的36.1%降低到6.12%。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网络游戏的未来主力消费人群年纪在提高、消费能力在提高。

(1)对网络游戏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展望

网络游戏产业发展可分为mud时代、商业起步时代、韩流来袭与3D时代,国产崛起时代,其中1996-2000年为mud时代;2001年《石器时代》把中国网游带入了商业起步时代;2002年盛大传奇的代理宣告韩流来袭和3D时代的开启;而中国第一部国产网游《天空之城》的问世和《大话西游》的成功,开启国产网游与国外代理分庭抗礼的时代。

(2)对网络游戏的有了比较清晰的分类

目前在中国大陆市场运营的网络游戏多达几十种,大致可为分类。

① 武侠类: 这类游戏是以中国式武侠为背景,具有代表性的如:《金庸群侠传

online》、《千年》、《新英雄门》、《武魂》等。

② 奇幻类: 这类游戏以奇幻世界为背景,具有代表性的是:《红月》等。

③ 龙与地下城类: 这类游戏参照西方奇幻小说《龙与地下城》设定游戏背景,具

有代表性的是:《龙族》、《无尽的任务》、《奇迹MU》等。

④ 通类:这类游戏中的人物和怪物都是以Q版的卡通造型出现,具有代表性的有:

《石器时代》、《魔力宝贝》。

⑤ 休闲娱乐类: 这类游戏主要是供玩家在闲暇时休闲娱乐的小游戏,具有代表性的是:《疯狂坦克2》、《欢乐潜水艇》等。

(3)网络游戏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产生分歧

①计费卡收入。

这是我国网游市场最传统的一种赢利模式,一般分为点卡和包时卡两种。点卡是玩家购买游戏点数,然后将点数按一定比例转换成在线游戏时间来进行消费。特点是利润大,但玩家容易流失。包时卡是玩家一次性购买一个时段,在该时段中可以不限时地进行消费,它可以确保商家收入稳定,玩家不易流失,但利润增长空间小。

②增值服务。

a是当前最为主要的赢利模式。随着盛大的转型, 角色扮演类游戏的赢利模式由最初的点卡计费逐步向“免费游戏+虚拟物品交易”转型。免费运营的方式,目前在韩国等一些网络游戏较为发达的国家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在我国越来越多的游戏运营商也开始采取免费的方式进行游戏运营。这种盈利模式的优势在于,它主要依靠优质客户获得收入。所谓“免费”并非完全免费,网游运营商不过是将其主要收费模式从“购买游戏时间”变为“购买游戏虚拟物品”,靠增值服务收费。免费网游的运营商所要做的便是通过消除价格门槛,提供一个最大程度聚拢人气的平台。由于游戏厂商把出售虚拟道具视为主要盈利手段,因此玩家如果不购买道具,便很难享受到游戏的乐趣,玩家对游戏中消耗品的不节制消费就成为了游戏的主要利润来源。

b然而免费网游这种模式弊端也日益显现。首先是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之下,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会变得越来越短视,为了抢占市场,纷纷压缩游戏开发时间,导致游戏老化程度加速和产品趋同,一旦玩家消费从“非理性”向“理性”回归之后,产业的整体赢利能力将受到重大打击。其次厂商在游戏设计中会倾向收费玩家,这些玩家不需要付出任何游戏劳动就能购买到虚拟财产,将会破坏虚拟游戏的平衡性,导致玩家的流失,游戏市场生命周期的缩短。最后在免费网络游戏里,所有行为都是围绕着升级和金钱,在这种氛围主导下的游戏里,是与非已经没有界限。例如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网络游戏《征途》,就是营造出一个恶意PK的环境,鼓励玩家肆意杀人和抢劫生财。

③会员收入。

收费用户通过支付一定的会费,可以获得运营商提供的特定增值服务。但单纯依靠会员制度的赢利模式不仅单调,而且由于经过分销渠道、市场宣传、代理费用等数次截流,实际利润率并不高。

④合作分成。

与电信部门合作,将游戏服务费与电信的互联网接入费(上网费)捆绑在一起,与电信达成接入费分成协议,但对运营商的用户规模提出了要求。

二、评述

中国网游的品牌营销策略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网络游戏产品与传统一般商品在许多关键要素上的巨大差异,因此针对一般商品的营销策略并不适用,在线网络游戏的经济学特性决定了与之相适宜的营销方式。

1、定价策略研究

(1)独特的成本特征

(2)网络产品的群体效应

2、盈利模式的研究(参考上文)

3.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1)调整收费模式与产品定价

目前游戏产品收费与定价大多采取点卡模式,根据消费者行为分析,可进行适当的调整。譬如,痴迷型玩家平均每日游戏时间和每月花费均高于其他类型的玩家,点卡收费方式对于游戏时间越多的玩家,性价比越低,对于游戏时间越少的玩家,性价比越高。因此可以同时增加月卡收费方式,进行包月收费,使点卡收费与月卡收费方式在消费者中达到一个平衡点。

(2)销售渠道的变革

调查发现,通过传统渠道进行游戏消费(购买点卡),仍然占主要地位。但是对于网络游戏点卡来说,只需要点卡序列号即可冲值成功,在网上或者利用手机就可以完成。因此,应该大力推广网上邮购与手机冲值的销售方式,以减少传统渠道拓展费用。

(3)广告营销服务的创新

网络游戏消费的多项活动是与游戏运营商或者玩家们之间的交流沟通活动,因此客户服务意识必须导入到游戏运营中,强调服务营销概念,并付诸行动改变市场竞争策略。客户服务是网游厂商整体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网络游戏产业市场和消费者的不断成熟,玩家不仅仅关注游戏产品本身的质量,更加关注运营商所提供运营服务。

三、结论

现如今,网络游戏仍然未从代理成本过高、版权纠纷、内容同质化以及盈利模式不给力的泥潭中解救出来,陷入垂死挣扎的边缘。在国家政策不断改变的大背景下,深处危机中的网络游戏行业,前途堪忧。当然,伴随着网络游戏盈利模式的更新,无论是从自主研发模式上的探索与发展;还是代理模式的升级;还是各网络游戏运营商探索出的中国化的盈利模式,中国网游的品牌营销的目的是盈利,盈利的关键又是如何去开拓独特的网游营销策略。参考文献:

[1] 王汝林.网络营销实战技巧[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6.[2] 冯英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第3版)[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2

[3] 杨健等.试论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j].上海大学学报,2004 ,(1)

[4] 柳士发.网络游戏是一种文化[j].软件世界,2003 ,(11)..[5] 周丽,梁斌.基于文化营销的网络游戏再造[J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2).[6] 黄漫宇.从盛大看网络游戏运营企业的主要商业模式[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7] 高阳,朱稻.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现状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05,(06).[8] 韩国网络游戏调查报告[R ].上海艾瑞市场资讯有限公司(iR esearch),2003.[9] 楚尔鸣,李勇辉.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0]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3-218.[11]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93.[12] 狄小龙, 康发虎 我国会计软件市场分析、品牌化比较与选择策略[ 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11)

[13] 钱晓文:《网络电视:抢占三网合一的制高点》,《网络传播》,2010.2.[14] 马燕林.网络游戏运营的服务与定价策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5]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游戏工作委员会,国际数据公司.2009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文献综述 篇六

【摘要】: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作为一对相互影响的因素,二者常常并行出现,本文借助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方面的探索及研究,对二词的概念进行综述,并结合自身的理解与认识,对什么是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和详细阐述,旨在更加清楚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经济结构;教育结构

在我国,对于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各种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都对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其中涉及到此方面内容的文章分为两类,一类文章研究范围只涉及到教育结构或经济结构,因此只对其中一种概念进行了解释;另一类文章则是将二者联系起来,分别解释,并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和探讨。其中,涉及到教育结构的概念探讨的硕博士论文有程方文的《论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优化》,吴新业的《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与功能》,袁安娜的《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丁继勇的《教育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等,相关的小论文有麻丽娟的《高等教育结构文献综述》,傅征的《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袁岳驷、胡建忠的《论区域产业结构与教育结构的关系》。对经济结构进行探讨的硕博士论文有王兆生的《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邢凡辉的《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小论文有对二者兼有讨论的有的小论文有靳希斌的《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练小荣的《经济结构与教育结构的协同发展研究》,李能武的《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熊卫平的《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苏萌的《浅析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等

1关于教育结构的内涵

关于教育结构的概念,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是高等院校的课程结构,专业结构,权利结构等具体概念,很少对教育结构作直接的概括。国内学者对教育结构的定义说法虽有不同,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袁岳驷、胡建忠、李能武认为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社会现象总系统中,各子系统、各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子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它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简单地说,教育结构就是指教育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这是对教育结构概括性的说法。丁继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教育结构进行了划分,主要指教育的类别结构、程度结构、型式结构、布局结构和体制结构等。他将教育结构归结为了体系内的各种结构。袁安娜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结构是由教育和结构组成的复合词,因此借助马克思的理论,从结构二字入手进行解释,认为结构即“系统组成要素的联系方式和相互作用形式相对稳定的形态,它由组成要素的性质、数量和要素间的联系方式、作用形式来决定。从苏萌对高等教育内涵的理解来看,她将教育结构理解为各级各类教育相互间的组合关系及其与经济等外部环境诸系统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种类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四个方面,这种理解将教育结构与经济联系在了一起,程方生与苏萌对教育结构的定义一致,但他认为教育结构的构成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并从狭义角度对教育结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傅征对对教育结构的理解分两部分,即纵向层次结构,主要指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横向层次结构主要指构成教育结构总体系的各个部分的类别结构。

2关于经济结构的内涵

到目前为止,不管是西方经济学学术界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术界,尚未对经济结构的定义达成一致,但各种定义都体现出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中的各个部门、地区、领域以及社会再生产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并且,经济结构要体现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

在李能武看来,经济结构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经济结构,二是国民经济结构。在经济结构系统中与教育结构关系密切的有产业结构、经济技术结构、地区经济结构、投资结构、产品结构、经济体制结构、经济组织结构等。练小荣在其文章中对众多学者在经济结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佩卢认为,经济结构是表示一个经济整体在时间和空间里具有确定位置的各种特性所表现出来的比例和关系,而潘恩强在研究经济结构时将经济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经济制度,实际上就是社会生产方式;二是经济体制;三是经济结构。熊卫平认为从社会经济结构就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看,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如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及其它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结构关系。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与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结构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等等。苏萌认为在熊卫平对教育结构理解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分,经济结构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人员结构和产品结构等。邢凡辉借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结构即生产要素在行业、地区、企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或是国民生产总量在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的分布,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有机地结合构成了国民经济结构。

综上,教育结构指教育机构总体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组合方式。即教育纵向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及教育横向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从宏观层面分,教育结构包括程度(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学制结构、布局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指学校的办学形式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组织结构等。对各级教育的内部而言,又有各自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从一个地区的办学格局看,还有各级各类学校的规模及布局组成的地域结构。从狭义的角度看,比较重要的教育结构主要有这样几类:(1)教育程度(层次)结构:在我国,主要由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相互衔接的不同层次构成。(2)教育类型结构:按学制形式分类,有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制,以及函授、广播电视学校和网络学校等构成。按教育内容分类,主要由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等类型构成。(3)教育管理体制结构:现时主要由公办、民办和私人办学等构成。

经济结构就是国民经济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方式,主要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需求结构和地区结构。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有多重含义:(1)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考察,则主要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2)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3)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可分为国民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等。(4)

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考察,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7.规模经济问题的文献综述 篇七

一、古典学者对规模经济问题的探讨

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 (Adam Smith, 1776) 在《国富论》中以制针业为例阐述了分工的意义, 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是提高效率的原因, 这可以说是规模经济的一种古典解释。他认为通过社会分工会增加熟练程度、节约劳动转换的时间以及改进工具, 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在既定的资源基础上增加社会的财富。同时, 分工的程度, 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即市场广狭程度的限制, 这就是著名的斯密定理:“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因此, 如何扩大市场规模也就成了增加分工, 增加财富的问题所在。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John Stuart Mill, 1848) 阐述了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他在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继承了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 并且从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论述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认为, 大规模的生产给事业带来的好处如此之大, 以致经济生活任何部门的小经济也不能经受得住与大经济的竞争。

阿林·杨格 (Arthur Young) 1928年在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经济学和统计学分部主席的就职演说中, 发表了题为《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的论文。他发展了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 第一次论证了市场规模与迂回生产、产业间分工的相互作用、自我演进的机制, 从而超越了斯密定理“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杨格的分工理论被后人命名为杨格定理, 即:“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 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分工, 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存在于上述条件之中。”

马歇尔 (Marshall, 1890) 在前人的基础上, 系统地表述了规模经济理论, 他在《经济学原理》中, 第一次用“规模经济” (Economics of Scale) 的概念来说明报酬递增的现象。他指出, 企业在长期内有充足的时间调整规模, 通过扩大其不动产获得新的大规模经济, 在较低的成本上增加产量, 进而使得报酬递增。他根据分工与生产专业化的程度, 从企业的角度将规模经济归结为外在经济和内在经济两类。同时, 他还提出追求规模经济会导致大企业的控制力和垄断, 降低经营效率, 导致规模报酬递减, 这就是“马歇尔冲突”。

斯拉法 (Sraffa) 于1925年发表了《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长篇论文, 1926年发表了《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在这两篇论文中, 斯拉法指出, 每一类规模收益都是出自很不相同的经济现象, 递增的收益来自积累和技术变化过程, 而它们又都与市场扩大及随之而来的劳动分工相联系;递减的报酬是由于土地可获得性有限, 这是收入分配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 又是租金理论的基础。他还在自己的著作《用商品生产商品》中讨论了多种商品的联合生产及其意义。

二、近代外国学者对规模经济问题的探讨

(一) 关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性

根据贝恩 (Bain, 1959) 的说法:对规模经济是否存在的问题有两种派别, 即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以康芒斯 (Commons) 、熊彼特 (Schumpeter) 等为代表的英国学派认为规模经济与厂商规模有关, 尤其与大型多工厂的厂商有关。他们认为, 仅仅大厂商和集中性产业的存在就表明了规模经济的存在。从效率观点来看, 此学派建议公共政策应促进兼并和保护大厂商。美国学派的代表为奈特 (Knight) 和西蒙斯 (Simons) , 他们认为小厂商也能够利用规模经济, 不存在真实的或货币的规模经济。舒马赫 (Schumacher) 则宣称小的是美好的。

(二) 规模经济的测度的讨论

规模经济的度量问题起因于美国学者罗伯特·索洛 (Robert Solow, 1956) , 他最早发现了索洛剩余法来度量技术进步。他承认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 但认为规模经济不可能从全要素增长率中分离出来, 因此他考察技术进步贡献方法的基本假设就是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他在研究中采用的生产函数以资本、劳动同质为前提, 并假设劳动和资本的可替代性、边际收益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

施蒂格勒 (Stigler, 1958) 提出了生存技术法 (Survivor Technique) , 来测定企业的规模或效率问题。他认为, 在一个产业中, 如果企业拥有相同的资源, 处于相同的环境, 则最佳规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能力最强、发展最快。因此, 比较不同规模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 可确定最佳规模。在市场竞争条件下, 企业为提高生存能力, 要通过规模调整, 提高经济收益。故有条件的企业向最佳规模靠近, 使这一组的产量比重上升。对于生存技术法, 在下文的测度方法中有更加详细的介绍。

科曼诺 (Comanor) 和威尔逊 (Wilson) 提出了MES (最小有效规模) 方法, 用来测定起进入壁垒作用的规模经济。主要度量办法是看占整个行业产出一半的最大厂家的平均规模与相应市场的总产出之比。

(三) 关于企业规模的确定

科斯 (Coase, 1937) 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 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组织成本共同决定了企业的规模。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企业内部协调成本会增加。企业通常倾向于扩张规模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一笔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这样企业规模就达到了最佳点。其中, 一家企业的内部协调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是由该企业从其他企业那里购买要素的能力决定的。

威廉姆森 (Williamson, 1985) 发表的《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行为》从市场的效率角度论述企业规模经济的问题。他认为资本市场有资金的流量调节和提供奖惩激励两项功能。大企业对这两项功能都实行了内部化, 而且其效果可以比市场更好。同时, 企业规模庞大和经营上的过度多样化有可能最终导致不经济, 于是某些大型公司会进行自愿性的股权处理来调整规模。最终, 企业规模逐渐达到动态的平衡, 不需要过多的公共政策对企业的规模进行管制。

巴克利、卡森 (Buckley、Casson, 1985) 研究了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和跨国公司的性质, 探讨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决定因素, 详细分析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卡森利用“信息”统称技术、管理技能等知识产品。他认为, 交换知识产品所有权导致了外部市场交易成本较高, 知识的内部化可以促进跨国公司增长和盈利, 可导致企业规模扩大。

(四) 其它对规模经济的探讨

派恩 (Pine, 1993) 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竞争形势的转变, 企业的竞争战略将逐步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 从而实现能同时兼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集成经济。他在《21世纪企业竞争前沿: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产品开发》中写道:大规模定制模式是对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个别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定制是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 它能在不牺牲企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前提下, 了解并满足单个客户的需求。

钱德勒 (Chandler, 1999) 在《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提出, “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实践表明, 对于同一种产品的生产经营, 企业的规模不同, 年均成本水平和收益水平也不同。企业从较小的规模开始, 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扩大规模, 企业的经济收益会相应增加。但是, 在规模扩大的不同阶段, 企业收益增加幅度不尽相同。因此, 企业能否有效地利用规模经济, 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进一步发展, 以及有效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都非常重要。

(五) 针对具体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的分析

Alhadaff (1954) 研究了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 主要研究方法是将单位成本与银行规模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分析了1938-1953年加利福尼亚州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他是最早把银行按存款规模分为不同组别研究的学者。

Benston (1965) 和Bell (1968) 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多元回归法对每一项银行产出的成本进行了仔细分析, 得出的规模经济估计值都在0.93-0.95之间, 这意味着所有银行都存在规模经济。这项研究被认为是很有开创性的尝试。

Baumol (1982) 假定成本的增减比例与产出的规模以及构成有关, 并且运用规模弹性 (scale-1asticity) 系数来衡量经济体规模经济性。Benston、Hanweck和Humphrey (1982) 在Baumol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于1982年首次使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Translog Cost Function) 对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回归分析。这种函数将多产品企业的联合生产纳入了考虑范畴, 同时兼顾了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和各个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因变量的影响。这种方法的自变量有明确的经济意义并且容易进行统计, 在此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我国学者对规模经济问题的最新探讨

徐传湛、郑贵廷和齐树天 (2002) 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1994-2000年的经营情况的实证分析, 估算出了各大银行的成本-规模弹性。他们指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不良贷款沉淀以及放款上的所有制偏好等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影响我国金融机构成本-规模弹性的重要因素, 而隐藏于它们背后的产权制度安排上的缺陷、金融领域的长期垄断, 以及民营银行的“国民待遇”等问题是下一步改革的关键。

杜莉、王峰、齐树天 (2003) 利用中国商业银行1994-1999年的经营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 中国商业银行的运营存在着规模经济的现象。其中, 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的程度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同时还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银行内部管理、金融创新及市场结构等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因素, 并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进一步改革中的政策建议。

刘宗华 (2004) 采用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计算了中国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1994-2001年的成本函数, 并且估计出了各自的规模经济。他认为,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在其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具有规模经济, 在投资上具有规模不经济,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情况则正好与国有商业银行相反。他对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分析更为细致和具体。

四、对研究综述的评论

8.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篇八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201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法[2010]32号),并于12月8日向社会公布。《规定》的颁布施行,是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指导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纲领性法规文件,是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健全权力约束和监督制度、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2012年12月24日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强调,各级审计机关应当站在一个高度,要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密切关注权力行使和责任履行情况,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是强化干部管理监督和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是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审计机关要认真落实两办《规定》,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大对审计信息和整改情况的依法公开力度,促进公开透明和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大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揭示问题、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的力度,促进健全制度和深化改革,同时通过揭示和分析违法违纪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查找制度上和管理上的漏洞,从机制上、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

国外虽然没有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这种概念的直接提法,但可以从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看出,存在着很多像经济责任审计这样的经济行为活动,国外政府的工作绩效、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责任等方面的审计,其研究文献也主要集中在对绩效审计、社会责任审计、环境审计等领域的研究。关于绩效审计的研究主要包括,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第十二届国际会议发表的《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中,将各种对公共资源使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名称统一称为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ing),并给出了如下定义:对政府部门和公营单位管理公共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所作的评价与监督。INTOSAI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公营部门管理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所作的评价与监督。同时还提出了绩效审计的4个目标:为公共部门改善一切资源的管理打好基础;使决策者、立法者和公众所利用的公共部门管理成果方面的信息质量得到提高;促使公共管理部门人员采用一定的程序对绩效做出报告;确定更适当的经济责任。从INTOSAI对审计内涵和目标的描述可以看出绩效审计的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服务,不仅对被审计单位提供服务,而且重视对决策者、立法者和社会公众服务;另一方面将审计工作的出发点落实到政府的责任上。美国审计总署(GAO)1994 年将效益审计定义为:关于政府组织、规划和活动的“3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方面的审计,近来美国有专家认为应当在“3E”审计的基础上增加公平性(Equity)和环境性(Environment)审计两个内容,使“3E”审计变成“5E”审计。

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

umble(1973)讨论了社会责任在不同单位中的重要性,指出每一社会个机构包括企业,都应当贯彻落实社会责任审计,也包括各级政府、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Waddock和Neil Smith(2000)指出社会责任审计在公司绩效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实施社会责任审计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能有效反应公司核心价值。Peter Koketal(2001)对社会责任的内涵作了进一步阐述,认为应当使用更先进的审计工具,以促使各级政府、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反省各自的社会责任履行和完成情况。Morimoto Risakoetai(2005)论证了新型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审计的可行性,提出应当创建一个能与现有的环境审计制度相结合的社会责任审计制度。

关于环境审计的研究

自从环境审计这一概念被有关学者提出以来自,就引起了学术界对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密切关注。但到现在为止,国外有关环境问题的研究只是停留在一个岗起步研究的阶段,还没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主要有Maltby对有关环境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些问题的研究;Taylor和Sheahan指出有效实行环境审计对于促进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具有积极作用

国内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场面,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实际情况面前,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控制度。近些年来,国内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领域比较宽广。在经济责任审计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涉及到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沿革(林钟高、龚明晓(1998)认为,我国审计始于周代,历经周朝、西汉、隋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等)经济责任审计的动因(秦荣生(1999)认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基础,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理论则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陈波(2005)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机你感觉监督制度,我国独特的制度背景形成了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特需求。)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简燕玲、辛旭(2006)指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郑英林(2005)得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主体应由国资委主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蔡春、陈晓媛(2005)认为,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依据是特定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此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更明确指向行为人本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姜彦秋(1999)认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有:任期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重大经营活动的决策是否具有民主名和科学性;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职工收入及福利情况;遵纪守法的情况。吕文基(2002)指出,党政领导干部审计的评价内容包括: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或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审计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指出和管理情况;审计专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审计;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陈晓芳、桂珍若(2006)指出高效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等)、经济责任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皮凡(2000)提出,以规模指标、运营指标和综合指标三类来衡量企事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洪承旭、阎建军(2002)认为,商业银行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发展能力指标、资产安全性指标、资产流动性指标和财政效益指标四个方面予以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课题组(2005)广泛、深入的研究了量化计分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的做法。王晓彗(2006)认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包括:财务责任指标、管理责任评价指标、违纪责任评价指标、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四个方面。)、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秦小丽、常丽娟(2005)指出,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和目前审计环境的复杂性促使我们必须深刻思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陈汉平(2002)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危害性和可控性,并提出化解风险的建议。常人兵(2003)等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与控制作了分析。)等诸多方面。

通过国外文献回顾来看,虽然国外没有与经济责任审计直接对应的概念,但是存在于经济责任审计紧密相关的审计类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政府机构的绩效审计、面向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与环境审计等,这部分文献众多,最大的特色就是对责任的强调非常普遍,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内容与要求。国内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状况评述,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沿革、经济责任审计的动因、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经济责任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各个方面。(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上一篇:走与停作文800字下一篇:2022年疫情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