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2024-09-13

食堂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共9篇)

1.食堂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篇一

食堂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和规范食堂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食堂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并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食堂认真遵守站领导“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狠抓科室安全生产工作,成立了食堂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立专职安全监察员负责安全生产日常事务。

二、制定预案的目的制定消防应急预案,是为了在食堂面临突发火灾事故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针对火势实施有组织的控制和扑救,避免火灾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贻误战机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制定预案的依据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站内消防安全制度为依据,严格依法实施。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食堂成立消防安全应急团队,负责食堂火灾现场指挥。消防安全应急团队由科室主任及相关科室成员组成。

指挥:由科室主任担任。

成员:由科室成员担任

消防应急团队职责:指挥协调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引导人员疏散,及时控制和扑救初起火灾;协调配合公安消防队开展灭火救援行动。下设二个专门上作组 :

(一)义务消防队(灭火行动组)

队长:科室主任

成员:科室其他人员

义务消防队职责:现场灭火、疏散人员。

义务消防队可进一步细分为灭火器灭火小组、物资疏散小组等。

(二)疏散组

组长:库房管理员

成员:科室其他人员

疏散引导组职责:引导人员流散自救,确保人员安全快速疏散。在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走错的地点安排专人值守,其余人员分片搜索未及时疏散的人员,并将其疏散至安全区域。

食堂2014-3-17

2.食堂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篇二

关键词:食品处理和加工,组织和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安徽财经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共有4个食堂, 向全校17 000余名师生供餐, 在保证师生吃好、吃饱的前提下, 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自身监查管理办法, 既合理配置了有限的人力资源, 又提高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受到了师生员工和社会的认可。2005年蚌埠市卫生局在全市第一批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评定中, 授予该校食堂“A级单位”称号, 2006年5月被中国高校后勤协会安徽分会授予高校“十佳”食堂, 2006年10月中国高校后勤协会授予全国高校“百佳”食堂。

1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

为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 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保护师生身体健康, 安徽财经大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 进行逐级明确分工, 并签署《食品安全保障责任书》, 对各层组织的人员配置采取公布岗位标准、自愿报名、群众推荐、组织批准、竞聘上岗。采购供应部、质量监控部、各食堂的经理必须具备20 a以上饮食工作经验、丰富的食品安全知识和商品流通基本常识, 有较强的食品安全意识。由于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有了组织保障。

1.1 采购供应部

“中心”实行安徽财经大学食品供应商准入制度, 并建立电子档案, 主、副食品原料全部实行集中招标采购, 统一向各食堂配送。参与投标的供应商要提交完整的食品索证材料 (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检验合格化验报告、QS认证等及供货内容、名称、价格) , 采购供应部对供货商提供的样品价格、质量、感官性状进行比对筛选, 必要时到供货企业生产现场, 对生产工艺流程和可信度进行调查。符合准入条件的供应商方可进入“中心”准入档案, 并签订食品卫生安全保证责任书, 才能从事许可范围内的商品销售。采购供应部人员参与商品入库全过程的监管活动, 负责验货、验证, 保证了食品原料入库前的安全。

1.2 “中心”仓库

在商品入库时核对商品的名称、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 并对商品的变质、霉烂、异味、虫蛀等感观性状进行现场抽查, 发现问题立即停止入库, “中心”仓库严格按规范保管商品, 不准提供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原料, 不准拒绝各食堂退回的不符合质量要求已领用的食品原料。“中心”制定了将仓库、配送、食堂班组串联起来货随单走的物流管理程序, 促使发、领、收环节认真验收, 各负其责。领用、加工单位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物品有拒收权、退货权。商品入库后或在出库使用时发现商品质量与采购订单不相符合, 或有掺杂掺假等伪劣商品, 立即停止使用并退货。同时对该供应商建立不信任记录, 撤消其向“中心”仓库供货的信用资格。

1.3 质量监控部

对各食堂食品加工、生产、经营全过程以及全体从业人员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查管理。要求全体从业人员一律佩证上岗, 要领取上岗证必须先交验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这就解决了目前一线服务人员流动性大、健康体检难管理的问题。为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中心”每年2次组织全体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凡未参加培训或培训测评不及格的不准上岗。为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 每学期组织1次业务技能比赛, 分别设烹调技术、餐具清洗消毒保洁、冰箱冷库的使用及食品留样、餐厅卫生保洁等4组, 对比赛获得先进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参照餐饮业卫生量化评分内容, 每周开展不少于1次的对各食堂加工场所和餐厅卫生、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规范着装的卫生监查, 发现问题, 现场记录, 现场解决, 由当事人签名, 并和当月奖金挂钩。质量监控部参与入库商品的全过程质量监查。

良好的食品卫生管理组织与机构是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

2 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1 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管理制度建设

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需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消费者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 尤其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自律至关重要[1]。“中心”为提高全体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 以食品卫生监督量化评分为样本, 制定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工作预案, 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做到所有部门有制度, 所有工序有规范, 所有岗位有规定。同时把这些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张贴在相应的区域, 让员工树立安全规范操作意识。坚持管理人员每周一例会、班组每天一小会的学习制度, 反复宣讲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为了认真实行自我监管, 在餐厅设置值班经理和食品安全投诉电话, 接待举报, 使每个从业人员把食品安全放在心上、落实在工作中。

2.2 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素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食品生产人员除应健康状况合格外, 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2]。为使食品从业人员自觉达到食品卫生的良好水平, 每年安排全体员工培训2次, “中心”邀请食品卫生专家和卫生监督人员为从业人员讲授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安全基本常识, 从思想上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

2.3 全方位开展食品安全自身监查管理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 尤其在高校更为敏感, 在制度上着重对各个工序间关连点的控制, 突出各个工序间关连点的制约关系。“中心”以《食品安全保障责任书》的形式, 分别与供应商、监控部、中心仓库、各伙食单位建立食品安全保障责任关联体系。对食品保管、领料、加工、销售各环节, 明确责任和处理权限, 列出高额的奖罚措施和责任追究程序, 使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认真履行验收程序, 把制约机制落在实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执行措施, 为安徽财经大学食堂食品安全构筑了牢固的第2道防线。

3 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

学校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学校食品安全涉及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学校食品安全水平提高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食品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者的积极配合[3], 其中食品从业人员的自律至关重要。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是以现行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为依据, 对食品加工、经营的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量化评价、动态监督、公开透明、卫生安全的科学管理办法[4]。“中心”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作为自我监管的办法, 进行经常性的自我监管;同时, 积极主动配合卫生执法部门的监督, 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卫生监督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是高校食堂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动力。该校食堂在实施量化分级管理过程中, 卫生局卫生监督人员多次到现场检查, 指导食堂建立分级管理细则和档案资料。

此外, “中心”还请消费者参与开展全方位的监查管理工作, 选聘学生代表担任食品监管员, 建立学生监管员和专职食堂监管员餐厅联席值班制度, 共同负责副食品留样登记、食品安全投诉处理等工作;经常组织学生代表进入食堂后堂, 参观食品加工和餐具清洗消毒的全部流程;在烹调技术比赛时, 请学生代表做评委, 对饭菜色、香、味、营养、价格等进行评分, 并向他们阐述食堂执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原则。提高了学生代表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信任度, 并通过他们把信息扩大反馈给全校学生, 取得了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

4 讨论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到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 关系到高校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高校食堂自我约束管理中可以借鉴的切实可行的办法。由于市场食品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 高校食堂食品供应价格也相应提高, 给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 高校食堂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必须得到高校学生的主动配合和支持, 也必须在师生的监管中进行。

参考文献

[1]孙献忠.内黄县1998年-2006年餐具消毒监测分析.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7, 18 (5) :385-386.

[2]顾聪, 闫建民, 李雨, 等.浅谈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7, 23 (5) :444-445.

[3]陈卫东, 张永慧, 蔡雪毅, 等.广东省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7, 19 (5) :403-407.

[4]田建新, 常丽媛, 高竹, 等.北京市实施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公众认知情况调查.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7, 19 (5) :411-413.

3.食堂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篇三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5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3026-01

学生食堂工作对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校园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自从中、小学校食堂创办以来,在方便学生和减轻家长负担的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卫生安全管理的压力。随着学校食堂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食堂的卫生设施相对投入不足,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等问题的存在,食堂食品安全隐患必须引起我们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1 现状

1.1 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没有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错误地认为抓教学任务是硬任务,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是软任务,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1.2 部分学校食堂名为自管,实为承包,没有定期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督促,一包了之,不投入、不检查、不过问,没有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有的学校甚至把学校食堂当成“摇钱树,聚宝盆”,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

1.3 學校食堂投资少,卫生条件差,许多学校没有把学校食堂建设纳入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生活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教学设施建设,学生食堂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城镇小学,随着大量农民工子女入城就学,原有的食堂远远不能适应所有学生就餐,造成不能很好控制出菜时间、将学生饭菜送到教室食用等情况,存在很大食品安全隐患。

1.4 部分学校食堂卫生设施简陋,布局不合理的,没有相应的功能分区,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齐全,没有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容器盛放食品,操作不规范,存在生熟不分,导致交叉感染。

1.5 部分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及原料把关不严,没有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管理制度,进货验收台帐记录不规范、不完整,尤其是一些承包后的食堂出于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为降低成本而不惜采购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造成校园食品卫生安全频频告急。

1.6 由于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卫生行政部门在监督管理中往往指导多、处罚少,有时即便实施了处罚,也常常因行政干预难以执行,造成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上的低效率和重复劳动。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疏于管理,事故防范意识不强,在对学校考评时往往重成绩、轻隐患,对本地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没有负起应承担的管理督导责任。

2 管理对策

2.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明确学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到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检查,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和培训率必须达到100%。

2.2 深入研究,科学谋划 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放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局中去研究、去规划、去部署,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中、高考期间及夏秋季重要时段食物中毒防范工作。利用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平台,督促各学校改善硬件条件和增加设备、设施。凡是不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相关规定的,必须对食堂进行限期改建。不论学校食堂是改建还是新建,都必须经过卫生局预防性卫生审查,再进行建设。

2.3 坚持标准,把严细节 按照“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明察暗访及重大事项督查督办方式,确保学校食品安全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督促学校重点把好六个关:一是食品采购进货关,防止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学校;二是食品验收贮存关,确保食品质量;三是食品加工关,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四是食品留样关,严格按规定留样,按要求盛放,并做好留样登记;五是消毒保洁关,严格执行餐饮具消毒制度,按照“一清、二洗、三消毒、四保洁”等程序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并做好消毒记录;六是从业人员健康卫生关,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2.4 探索方法,创新机制

2.4.1 实行学校食品安全定期检查制 坚持预防为主,督促学校坚持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通过自查自纠及时排除隐患,提高食物中毒事故防控能力。同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抽查,重点指导就餐人数多、硬件条件较差等重点学校食堂进行问题整改,时刻做好食物中毒事故防范。

2.4.2 完善食品安全应急机制 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和操作手册,切实加强培训,组织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切实做到“心中有数、程序熟练、处置得当”。

2.4.3 加强对社会化经营管理、对外承包及民办学校食堂的监管,特别是对外承包经营的学校食堂,要把保证食品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内容,绝不能以包代管、一包了之。

2.4.4 严格执法 对学校食堂实行量化分级管理,确保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率达100%,提升A、B级学校食堂的比例,消除C级以下学校食堂;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将每次检查记录记入档案,对纳入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的,在依法查处的同时,进行重点监管;落实学校负责人约谈制度,硬件设施整改不到位、安全责任落实不到的学校负责人实行诫勉谈话。

2.4.5 狠抓教育 督促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增强师生员工的卫生防病意识和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知识讲座、社会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普及预防食物中毒和急性肠道传染病等卫生防病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重视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社会诚信意识、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

2.4.6 建立健全相互协作机制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要联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密切协作,协调解决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以每年春季、秋季开学前为重点时段、以学校及周边餐饮单位为重点区域,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及时消除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近期学校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流行事件的通报,2011年10月.

4.学校食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篇四

一、按照消防部门要求配置消防灭火器材。

二、食堂加工、烹调电器、电热、电加热器时,先检查设备是否安全完好才能插上电源,并开启电源开关。

严禁先开启开关再插电源。

三、在操作使用食品加工机械时,先检直零部件安装是否坚固,机器是否完好,才能进行操作使用。

但机器在运转时产禁将手或物体伸入运转设备内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四、食堂在操作中严禁把水撤在电器设备或电源设备上,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或引起电器设备的损坏。

五、食堂灶台人员把油下锅后,严禁擅离灶台,如有急事需离开,必须关闭鼓风机,油温下降时才能离开,防止热油燃烧引起火灾。

如意外燃烧失火,速盖上锅盖或,并迅速用灭火器灭火,严禁直接用水灭火,防止伤人。

六、食堂在电器设备运转中,炉灶在燃烧中禁止操作人员离开岗位,防止事故发生。

七、每天下班前要检查炉灶是否灭火,水、电、煤气是否关闭,门窗是否关闭,方能离开。

八、食堂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知道灭火器所在位置。

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定期检查灭火器是否有效,并及时更新。

5.食堂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篇五

医院食堂、配电房、库房消防安全制度

一、食堂消防安全制度

1、使用天然气时,应随时注意防止火灾;

2、严格执行五不准:不准使用明火;不准吸烟;不准点无罩灯具;不准乱接电源;不准易燃易爆品混入;不准无关人员出入操作间;

3、餐厅内应设有消防器材,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4、坚持日检、抽检等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火险隐患及时做出整改;

5、发现火警、火险时,应及时扑救,并立即上报医院,根据情况再报“119”;

6、发现火灾后,要保护好现场,院有关部门迅速组织人员,查清起火原因,写出书面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二、配电房及发电机房消防安全制度

1、配电房及发电机房禁止烟火;

2、严格执行六不准:不准使用明火;不准吸烟;不准点无罩灯具;不准乱接电源;不准易燃易爆品混入;不准无关人员出入;

3、人员离房后,应关好房门;

4、房内应设置器材,并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5、坚持日检、抽检等工作,对检查中发现明火险隐患,及时做出整改;

6、发现火警,火险时,应及时扑救,并立即上报医院,根据情况再报“119”;

7、发生火灾后,要保护好现场,院有关部门迅速组织人员,查清起火原因,写出书面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三、库房消防安全制度

1、库房一律不许私自使用明火;

2、严格执行六不准:不准使用明火;不准吸烟;不准点无罩灯具;不准乱接电源;不准易燃易爆品混入;不准无关人员出入;

3、人员离库时,应做到关闭电源,关好门窗;

4、在设有消防器材的地带及消防通道安全出口,严禁堆放物品,保证畅通;

5、坚持日检、抽检等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火险隐患,及时做出整改计划,迅速整改;

6、发现火警、火险时,应及时扑救,并立即上报医院,根据情况再报“119”;

7、发生火灾后,要保护好现场,院有关部门迅速组织人员,查清起火原因,写出书面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6.食堂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篇六

一、加强安全教育。体育教师在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中,对学生进行思想、运动常识、生理卫生和运动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造成运动伤害的原因、后果和预防措施,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时遵守纪律、思想集中、严肃认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

二、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要使学生知道每一项运动动作的技术要领,懂得锻炼和保护的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教师应耐心地指导学生练习,并多做示范动作。要加强运动安全保护,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组织。严格活动纪律,严格规定运动程序,克服体育活动中打闹、涣散的现象。

四、体育教师要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建立学生体格检查制度。对于有病与体弱的学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能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五、体育场地和器材等设施应符合体育活动安全和体育卫生标准要求,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体育教师和体育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和设置警戒标志,并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运动秩序和规则。场地、设备应注意经常检查,及时修理,消除隐患。

六、利用马路或其他公共场所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加强安全保护,防止车祸、跌落、倒塌等事故的发生。

七、进行铅球、垒球等投掷运动时,特别要加强组织、严格纪律、认真保护。

八、不得组织学生到非正式游泳场馆游泳。组织学生到游泳池游泳必须要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要事先进行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要进行下水前的准备活动;要限定活动时间;要组织安全保护和救护小组;游泳结束,一定要清查人数。组织学生到天然游泳场游泳必须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严密组织。

九、组织学生进行远足、登山、野营等活动应加强领导和组织,出市活动应执行报批制度。

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衣着应符合安全要求,一般要求穿运动服和无跟软底鞋。衣服要宽松,不应穿带有口袋的制服,身上不要佩带金属徽章、别针、小刀和其他尖利或硬质物体等。

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安全保卫制度

一、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必须充分考虑活动场所、线路、交通工具、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尽量以就近、小型、安全为原则。能不动用交通工具的尽量不动用。一般不要组织出市区或辖市的春游、秋游和夏令营活动。

二、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必须经学校领导批准,并切实做好组织工作和安全防范工作,制定周密计划,落实岗位责任。组织学生出市区集体活动,必须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三、外出活动前,要向学生提出安全保卫要求和注意事项,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

四、组织学生活动使用交通工具,必须与承运单位共同落实交通安全措施,严禁车船无照运行、带“病”运行和超员运行。学生活动组织者,要负责对交通工具安全性能的监督。

五、到游览区、游乐场等地方活动,一定要注意其合理容量和场所、设施的安全性,防止挤压、倒塌、跌落、溺水等事故的发生。到山区活动要防止山火、翻车、迷失、摔跌等事故。室内活动特别要重视消防安全。

六、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必须坚持安全、无毒、无害和力所能及的原则。要加强劳动组织,重视劳动保护,教育学生遵守劳动规则。

七、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其他各类社会庆祝活动原则上也不组织学生参与,个别确需在校生参加的,须经校长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严格控制人数,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安全。

八、组织学生活动的领导、教师应切实负起安全责任,学生应自始至终在领导、教师的带领和保护下开展活动。

组织大型学生文娱活动安全保卫制度

一、落实“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安排专门的安全保卫人员,预先组织对演出场所的安全检查和监督整改,重点做好防火、防电、防突发事件等安全保卫工作。

二、凡参加单位均要指定专人负责学生安全保卫,并预先做好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文明守纪等宣传教育工作。

三、演出期间必须保证所有的消防通道畅通。

四、场内严禁吸烟,剧场内动用明火(包括演出用蜡烛等道具)须提前一周报当地消防部门审批。

五、场内电源线路、电器设备要有专人负责安全监控。

六、后台和演员休息场所要注意防盗和防滋扰破坏。非工作人员和非演出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人前后台。

七、观众必须按指定区域位置就座,严格遵守剧场纪律,不得喧哗和随意走动。

办公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各科室、办公室工作人员应有高度的安全保卫意识,妥善保管好公、私现金及贵重物品,白天不得将贵重物品及存有现金的包、袋等随意置放在无关锁的地方,谨防白日掏(拎)包案件的发生。

二、严禁将现金及贵重物品存放在办公台、橱、柜内过夜。

三、严禁在办公室内使用电取暖器、热得快等。确因工作需要使用的,应符合安全要求,防止火灾、触电等事故发生。

四、每天下班应关好门、窗、橱、柜,关闭电器电源。

食堂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严防病从口入。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有健康合格证,定期体检,并经常搞好个人卫生,符合上岗要求。

二、严格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不购、不烹调,防止食物中毒。

三、做好炊具、餐具的清洗、消毒工作;搞好内部环境卫生;防止食物霉烂变质。

四、严格管理各种票证和现金。建立食品出入库台帐,做到物帐相符。

五、保管室须安装防盗设施。经常检查门窗安全,下班时关锁好门窗。

六、做好防鼠、防毒、防火工作。

七、按时就餐,排队就餐,不得拥挤、起哄、打闹。

八、食堂工作区域,禁止闲杂人员入内。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建立义务消防队,并正常开展消防管理活动。

二、校内基建项目的设计建造应按国家规定办理消防设计审批手续,建筑峻工后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对消防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校舍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校舍室内装修、装饰应当尽量使用不燃、难燃材料或经阻燃处理。学生集中学习、活动、生活的场所禁止使用易燃材料进行装修、装饰。

四、学校举办集体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落实消防安全措施;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大型集体活动须报公安消防机构审批。

五、按照国家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七、在设有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八、严格遵守《学校用火管理制度》、《学校电气线路、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九、学校储存、运输、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

十、电脑房、广播室、易燃易爆危险品库、图书馆、档案室以及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应列为学校防火重点部位,应设置防火标志,落实防火责任人,建立防火巡查制度,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实行严格管理。

十一、发现火警,应及时拨“119”报警;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灾(原则上不组织学生扑救)。

十二、经常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整改,并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十三、加强对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学校应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内容。

学校用火管理制度

一、学校内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及宿舍区应设为防火重点部位,张贴禁火标志。校园内禁止设易燃易爆物品储藏库房(少量化学实验用品、食堂燃料等按有关防火、防爆规定加强管理)。食堂厨房、木结构教学、生活楼等易燃易爆部位应设立安全监督岗,严密制定防火措施。

二、防火重点部位建立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防火责任人,根据需要配好灭火器械。

三、防火重点部位要严格控制一切火种,不准在防火重点部位吸烟、焚烧垃圾,严禁使用煤油油炉、酒精炉、电炉等燃具,不得在防火重点部位擅自进行明火作业,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动用明火,须报学校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及主管领导审批,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电线路、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加强对学校内部电气线路、设备的安全管理,杜绝违章操作,防止火灾危害。

二、应根据学校用电最大容量的需要和电气线路、设备敷设、安装环境,对配电间、供电线路、导线类型、设备安装进行设计,搞好总体规划和布局。电气设备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锅炉等重要设备及易燃易爆场所的设置及其电器线路、设备的敷设、安装应请示消防、劳动安全部门。

三、学校建筑内的导电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不允许采用铝芯导线,敷设线路进入夹层或闷顶内,应穿管敷设,并将接线盒密闭。照明灯具表面高温部位不得靠近可燃物。碘钨灯、荧光灯(包括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物件上。不准用可燃物做灯罩。

四、主要的电气设备、移动电器、避雷装置和其他设备的接地装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绝缘及接地电阻的测试。严禁在电器线路上私自增加容量,以防过载引起火灾。在配电室和装有电气设备的机房内应配置适当的灭火器材。

五、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和操作都应明确操作程序并严格遵守。重要电气设备应安装自动控制装置和消防安全保护措施;应配备专职电工或熟练工人,持证上岗;使用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迅速处理,严禁带病运行等。

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等必须登记建档,按期检测,安全设防施及附件齐全。

7.浅谈消防部队的安全工作 篇七

随着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消防部队肩负的职责和使命越来越繁重、艰巨,特别是当前开展的“打造铁军中队”,对消防部队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但是,在过去几年的消防工作中,尤其是在灭火救援行动、铁军比武等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因安全措施防范不力、决策不合理、指挥不当等多方面不科学因素导致的官兵人员伤亡和车辆器材装备损坏,给消防部队的各项建设增加了不小阻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通过做好安全工作来有效避免各类损伤,努力留住人才并吸收新鲜血液,进而稳固铁军中队,切实增强基层中队的发展后劲,是一个设计诸多方面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多方面损伤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造成各类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战训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有主观人为因素所致,具体表现有:

1.1 客观方面

火场、训练场地周边和内部环境复杂,存在突发性不确定因素。基层中队在平时的灭火救援或各项训练中,常常要面临各种各样复杂的局面。天气状况的优劣、燃烧物质的不确定、场地和器材具体运作状态的变化,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战训官兵的受伤几率。

1.2 主观方面

这一方面往往是各类安全问题发生的主要表现和诱因。

1)一些指挥或决策存在不够科学合理的环节。我们知道,灭火救援指挥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火灾扑救和救援行动的成败,在火场上,从火情侦查到人员分配,从战术选择到各项安防,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科学合理。但是,目前一些中队级指挥员由于欠缺临场实战的组织指挥经验,特别是面对有毒、带电等复杂、凶险的灾害现场时,心理承受能力陡增,相应的临机处置能力就减弱,对于何时进攻、何时防守或撤退不能果断把握,而对消防官兵造成了伤害。因此,如何提高自身的指挥决策水平,提高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临场应变能力,使参战官兵远离伤害;如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课目计划,使得消防部队在不断积蓄和提升战斗力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这些都是决策者应该时刻谨慎对待的重要课题。

2)防护措施不当或落实不到位。以攀岩和高空心理训练为例,训前的防护头盔、升降系统、安全绳的配备和穿着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检查仔细,否则将会出现难以挽回的后果。另外,人员伤亡居多的事故现场都是发生在一般单位和建筑物内,在出警和进入火场之前,如果不做好消防员基本防护装备和器材的检查,没有做好空呼气密气压性检查,就盲目地往火场内冲,后果也将不堪设想。所以严格的防护措施和落实对于消防员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参战参训人员易出现麻痹松懈心理。参战参训官兵和各类器材受到损伤,大部分情况下,是人员的麻痹松懈心理所致。战训工作对基层中队体能技能和灭火救援工作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使铁军中队建设如火如荼,中队官兵往往处在高压态势之下,于是容易产生疲态,麻痹心理随之出现,而心理上的松懈就极易造成无法预计的损伤。

4)安全管理教育不够系统全面或落实乏力。虽然基层中队实行每月一次的安全防事故形势分析会和每日一次的装备测试检查,但是仍会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安全事故或隐患,例如在卫生整顿中擦拭玻璃和电器开关、车辆倒车入库、餐厨食品安全等环节极易出现问题。所以基层中队领导不仅要抓好安全管理教育,而且要将这项工作不断地梳理和系统化,使其成效得到有效彰显和强化。

2 预防措施和解决对策

在灭火救援和各项训练中,官兵和器材的不同程度损伤与损坏,很多情况下是可以避免的。为了减少或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应果断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强化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努力解决消防工作中凸显的损伤问题。

2.1 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的科学指挥决策水平

指挥员是灭火救援作战过程中的核心,而决策则是整个战斗部署的灵魂,指挥员素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灭火指挥的成败。一名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的大小、水平的高低,要看他能否把科学的理论知识合理地用到灭火救援实战中来;能否将有限的兵力安全正确地运用到火场的主要方面;能否面对瞬息万变的各类灾害事故保持沉着冷静,并果断决策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能否将参战官兵快速、安全、有序地撤离。所以说,提高各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决策、判断能力,是提高各级领导指挥决策水平和安全工作水平的重中之重。

1)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灭火战术理论的研究,是指挥员知识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大量的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程序,了解各类火灾救援事故的特点、扑救方法、处置措施,尤其是对本辖区内的重点单位及火灾危险性较大场所的建筑结构、力度,要由过去的数量型向质量型提高,由单一型向多功能型提高,由小吨位向大吨位提高,由小功率、小马力向大功率、大强度供给能力的装备提高。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侦检、探测、堵漏、防化、破拆等个人防护器材配备,这样才能更加激发出官兵学习新装备、运用新知识、研究新战术的热情,从而实现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2.2 一以贯之地、系统性地计划开展好安全教育工作

加强官兵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常识,贯穿灭火战斗和日常训练的整个过程,所以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应加大科学指战和练兵力度,特别注重提高指挥员的组织指挥水平;另一方面还应营造好良好的氛围,使基层官兵自觉地建立起严谨机敏的安全工作作风。

1)在灭火救援的过程中,指挥员对参战的官兵都要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例如,夜间出警时,要提醒官兵在滑杆或下楼过程中谨防手腕和脚踝的扭伤,车辆出库前要检查车门是否已经关好,车辆行驶途中头手不得伸出窗外,提醒驾驶员严格控制车速,保证安全文明较快速地出警;作战行动时要针对具体任务提出相应的要求;战斗结束后清理火场要特别注意建筑物的状况,发现异常征兆要及时果断作出撤退决策;撤离现场要认真清点人数和器材的数量;归队后及时补足油、水、电、气、灭火剂、装备等恢复战备。

2)在中队日常训练计划和管理中,要做到安全工作无小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影响中队的稳定。当前部分老同志,特别是基层士官存在训练项目多、练兵没劲、练兵烦琐

水源道路等做到应知应会,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无所谓态度和训练耗费物力财力、练兵无用等错误认识,

2)开展强化指挥员的素质训练。素质训练包括:身体素质训练、业务素质训练、技能素质训练、心理素质训练,其中心理素质训练是提高指挥员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是提高指挥员对灭火救援现场情况作出正确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和坚决命令的关键。指挥员一方面只有积累更多的知识,应对各种火场和灾害事故的场面才能越自如,紧张、慌乱和恐惧的情绪也自然就会消除;另一方面,只有亲身体验到急、难、险、重、恶等特殊环境的实战感受,才能真正培养出临危不乱的战斗作风以及稳定的心理素质。

3)组织协同作战能力的训练。基层中队应把合成训练、灭火演练、不同类型的跨地区编成力量和灭火剂调集等灭火救援整合能力的训练纳入到战训计划中,借此提高指挥员与战斗员、前方主攻与后方供水、前方作战与后方保障、消防与其它兵种及社会联动机制之间的协调配合,全面增强综合作战指挥的组织协调能力。

4)加快车辆、器材装备建设的速度。面对当今日益复杂的灭火救援工作,必须加快提高车辆、器材等装备的建设这些麻痹松懈的思想极易导致人员或器材装备损伤。为此,做好训练中的安全教育思想工作,在练兵动员上下功夫,首先应在训练中把严格要求和体察疾苦结合起来,丰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官兵的精神要求,使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训练中去,提高训练质量;其次要深入开展人与装备关系的教育,帮助官兵明确人与装备的关系;再次是要通过适当放权等方法,如以值班班长的身份使存在思想疲沓的士官主动自发地承担起责任、强化其心理暗示,有效地调动起他们对中队各项工作的积极性;第四是要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运用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如分工负责制度,动员教育制度,形势分析制度,经验交流制度,考核讲评制度,激励制度等。以激励制度为例,要着力打破训练中“训多训少、训好训坏一个样”的局面,把训练同给予官兵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针对新兵和大学生仅仅限于积极的参训态度或扎实的理论基础,一旦到了训练场或火场,体能和心理基础较差、动手实践和实战经验欠缺等问题,必须运用多种方法,针对他们的特点“下处方”,不仅以训强能力、以教稳心态,而且要根据不同的生理特征、性格特质进行经常性的谈话教育,使其优点和长处的作用最大化。在训练和管理中,应做到严中有爱。在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中要把握好度,科学地分解目标,循序渐进,正确及时地化解其内心产生的各类矛盾,组织安排好他们的休息和物质文化生活,让新同志时刻保持信心。

2.3 做好人才队伍稳定和发展工作

任何工作的开展,前提都是以人为本。许多体能技能素质优秀的基层官兵,为消防工作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甚至是健康和生命,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这些消防人才,是基层组织结构安全稳定的重要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关注个人利益问题,所以说,为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继续发挥余热,为基层中队培养新生力量、起到“传帮带”作用,就要真正建立起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在能力范围内努力解决他们的物质生活问题和思想问题,把关心战训干部的政治、生活利益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空间,让他们切实感到组织的关心和照顾,为全面开展各项消防工作解除后顾之忧。

1)努力争取增加优秀士兵士官提干的比例和编制。对在业务训练、灭火救援实战、铁军比武中素质过硬、表现出色、做出贡献却因公受伤的优秀士官或大学生士兵予以优先提拔任用、立功受奖、晋职升学,积极给他们创造环境,提供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参加函授或文化补习,参加警地两用人才的培训,以充分发挥士官队伍在打造消防铁军活动中的优势,进而去充实到基层战训指挥决策队伍中来,保证火场和训练场上强有力的指挥班子,解决决策指挥队伍量少或质弱的问题,提高安全工作和指挥决策的科学水平,真正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尽可能地为打造消防铁军中队保留人才。

2)着力打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一支高素质的战训人才队伍,不仅需要复合型人才,更需要精通型、专业型、科技型人才。因此,要采取行政兼任技术职务、套改专业技术职称等方法,优化政策环境,盘活用人机制,推动建设结构合理、配搭科学的技术骨干队伍,要着眼于时代发展和战训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努力培养一批技术能手和“道路通、水源通、化学通、战术通和装备通”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通过实践机制、人才机制、竞争机制等长效机制的建设,依托基层中队和高校,充分挖掘和利用部队内部和社会的人才资源,使吸纳人才机制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增强部队战训能力。

3)切实凸现士官队伍在基层中队战训工作和管理中的作用。第一是在专业训练上要给他们一定加压,加大训练力度,提高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专业上的行家里手,从而使他们在战士中树立威信,真正起骨干作用。第二是通过实施“精细化”“目标化”“科学化”管理,确保质量、突出绩效,把士官德、能、勤、绩以及在遵章守纪、执勤、训练、灭火救援等工作的现实表现细化、量化、标准化,与士官入党、评先、晋期等直接挂钩,严格标准,奖优罚劣。第三是广泛开展争当“优秀士官”“业务能手”“技术标兵”等争先创优秀活动,激发士官争先创优的内在动力。

3 结语

安全工作涉及科学合理的战训决策、安全管理教育、基层中队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发展等诸多方面,琐碎繁杂却环环相扣,只有把这些工作真正统一到基层中队的各项消防工作和战训管理当中,才能避免广大官兵和装备器材的损伤与损坏,促进消防部队的安全稳定和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世斌.浅谈新兵入伍后的心理失衡及调适[J].军营心理导报,2003(17):16-18.

[2]程志军.关于如何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新时期带兵水平的可行性报告[R].中国西部科技,2007,2(6):31-35.

[3]赵国盛.消防官兵灭火救援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J].消防科技,2004(8):47-49.

8.大城市消防安全保卫工作思考 篇八

【关键词】大城市;消防;安全保卫;思考

一、兰州市城市概况

兰州市位于我国西北部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带,位于中国陆域的几何中心,是我国最早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是西北地区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机电、轻纺工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西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和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 、榆中、皋兰3个县,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人口401.55万。

二、兰州市消防安全现状

1.“消防安全” 理念滞后。重经济、轻安全,心存侥幸,甚至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降低消防安全标准;网格化、户籍化管理工作不深入不扎实,隐患排查、综合治理、宣传培训等工作流于形式;消防经费不足,缺乏保障机制。

2.“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兰州市应建现役消防队站34个,目前投入执勤的仅有17个,特别是城关区广场东口至七里河区西站之间,东西长约7公里,面积约22.43平方公里,作为全市人口最为集中、建筑物密度最大、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消防队站建设至今仍是空白;企业专职队萎缩严重,过去五年先后有3家企业撤销消防队编制,政府专职队建设缓慢,全市35个建制镇仅有2个县区组建了专职队,义务消防队形同虚设,无法形成战斗力;专业消防人员占总人口比例仅为万分之1.99,警力明显不足;市政消火栓被埋压、圈占和损坏现象严重。

3.“新问题”不断涌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全市共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354家,高层公共建筑2252栋,超高层30栋,地下建筑1286个,公众聚集场所804家,易燃易爆场所130家;高层地下建筑密集,扑救困难,交通拥堵,消防车辆不能及时到达事故现场,大型商场、公共娱乐场所等迅猛增加,建筑结构和功能日益复杂,油气化工和新能源产业强势崛起,火灾发生的几率和防控难度大大增加;2016年12月底,轨道交通1号线将建成投入试运营,一旦发生事故,消防部门将面对地下情况复杂,人员大量聚集,疏散难度大等一系列难题。

三、兰州市消防安全保卫工作主要方法

(一)加强城市消防基础建设

支队积极协调政府各部门,全面推进消防通道、消防供水、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市政消火栓标识化管理,投入资金对消火栓进行维修,沿黄河水岸新建取水码头4处;对消防119指挥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对各大中队“公安网”提升为8M“政法网”,为每个中队配备了3G图像传输及消防员个人头骨式通信设备。

(二)加快装备建设步伐

十二五期间,支队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要求,结合兰州市灭火救援实际需要,增配高喷消防车、多功能登高平台消防车、垂直供水车、排烟照明车、消防艇、重型水罐消防车、细水雾消防车等20余台消防车;同时,投入上亿元,加快器材更新速度,配齐配全侦检、破拆、堵漏、救生器材及消防员特种防护装备,努力使这些新装备在实战中发挥出最大作战效能。

(三)健全应急联动机制

结合辖区灾害事故特点,加强8个灾害事故专业救援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器材装备,优化人员组成。强化专家辅助决策体系,依托驻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聘请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作为支队处置应急灾害事故的咨询专家,组建人员固定、科学、高效、有序的决策团队,每半年召开一次灾害事故处置专家联席会议。完成市政府应急调度指挥平台与消防灭火救援指挥系统联网共享,实现了市、县区两级救援指挥系统互联互通。

四、如何提高城市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的思考

1.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政府切实履行组织领导责任,出台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规定,自上而下建立消防安全责任链条;健全消防安全委员会制度,完善消防安全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

2.强化区域消防监管。结合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在社区、街道、重点单位建立微型消防站,以火灾高危单位、区域性及重大火灾隐患、易燃易爆、宗教等场所为重点,加大消防安全检查频次和火灾隐患整治力度,严防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

3.开展消防宣传培训。各级各部门要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各类媒体要积极支持消防公益宣传事业,推动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单位消防管理水平提高;严格落实和完善社会消防安全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

4.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加快推动政府专职队发展壮大,在所有符合条件的乡镇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在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仓库、基地,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消防队较远的中型企业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常住人口超千人的行政村、自然村,结合实际建成规模适中的志愿消防队。

5.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建立市级综合应急救援专家库,将地震、建筑、医疗、卫生、环境、交通等领域专家纳入专家库,一旦发生灾情,能全市调动现场辅助决策。完善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修订应急救援预案,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6.完善消防信息化应用。加强消防通信指挥中心建设,建立视频指挥系统智能化高清接入,业务信息数据深度整合,建成反应灵敏、协调有序、精准调度、运转高效的新一代消防指挥调度系统。

7.加快消防队站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对现役消防队站建设支持力度,切实改变我市队站数量少、布点不均、市中心消防力量薄弱现状。

8.保障城市消防水源。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编制城市道路和供水系统等规划时,应当包括市政消火栓设置的内容,并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市政消火栓的建设应当与公共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确保市政消火栓数量达标;在黄河沿线修建消防专用取水码头,利用市政管网修建消防水鹤,缓解城区消防用水压力。

9.食堂食品安全工作 篇九

一、健全组织,细化分工,针对薄弱点有的放矢地整改。多年来,学校一直把传染病防控、学生饮食卫生和校园环境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一支以胡建国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张林副校长主抓、总务处正副主任分工负责的管理队伍,管理人员分工逐层细化,明确责任主体,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谁出问题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针对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不能稳定、监管存漏洞等情况,制定了承包人、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干部三人小组监督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食品安全事件力争降到零。针对春季传染病高发期,学校组织班主任、后勤管理人员每天对走读学生进行一次晨检,对住宿学生进行晨晚检,力争杜绝传染病在校园蔓延。对师生服务部杜绝三无食品进入商店,查到一次很罚一次。

二、努力做到食品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常规化。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通知与精神。在全校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以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等形式宣传食品安全,努力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监督安全的校园氛围。严格落实学校制定的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努力做到常规化。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平时在采购物品时严格要求食堂定点采购、索取凭证、登记造册。使用的食品原料、佐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成品的食品,鸡鱼肉类、蔬菜类等在入库前由食堂承包商和学校后勤人员一同验货,对于不新鲜,过期,霉变的一概杜绝入库和使用。每顿的饭菜都要留样待验,并作详细的记录,对卖不完的剩饭剩菜必须全部作为垃圾除理掉,绝不留到下一顿。学生超市在进货和售货上,杜绝“三无产品”进入柜台流向学生,若出现变质和过期的必须及时消毁,并作记录。

加强学校食堂、超市从业人员管理,做好卫生知识培训工作。新学期开学,校长室和后勤人员多次将食堂、超市工作人员召集一起学习有关安全卫生方面的知识,要求工作人员规范操作,遵守卫生管理制度,使食堂、超市操作人员掌握了食品卫生安全的基本要求,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上班期间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勤洗手及剪指甲,不穿拖鞋,不准工作人员在食堂内吸烟、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校食堂、超市卫生与设备的检查,虚心地听取了专家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及时进行整改,消除了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三、挤出经费改进食堂生产设备,监督物品规范存储、操作过程安全卫生。加强了对学生食堂的投入,为了改善食堂环境,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学生食堂硬件条件。购置了不锈钢餐具、厨具、加热售饭柜、消毒柜,防食物变质的冰柜,设置紫外线杀菌灯。每顿对所有餐具及厨具进行消毒后保洁。食堂环境整洁,有收餐台、带盖的垃圾容器。库房、粗加工间和操作间隔离,加工间生、熟食品分开,荤、素食品分开,加工生熟食品的容器、工具分开,食品分类存放,库房堆放食品隔墙离地。

上一篇:城乡建设用地标准下一篇:最新精品作文:关心别人_2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