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蚂蚁教学反思

2024-10-24

科学蚂蚁教学反思(精选8篇)

1.科学蚂蚁教学反思 篇一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我们准备了工具和材料,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上了一节具有特殊意义的课——这是同学们学习科学之后的第一次实地观察动物活动。

课堂上,我首先向同学们讲解了观察的目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操场上。小家伙们用从家里带来的甜点心、糖块、果皮和馒头等引来了蚂蚁,然后便用我分发的放大镜开始观察,这项活动比较简单,一会儿功夫,每个同学便将蚂蚁的身体结构观察得清清楚楚。同学们对于此项活动的兴致很高意犹未尽,这完全是我意料之中的。我索性按计划让他们继续各自的观察活动,并再次强调在观察时要仔细认真。同时,作为奖励,我将事先准备的樟脑球分发给他们,并指导他们使用:在蚂蚁经过的地方画一条线,或者画一个圆圈将一只蚂蚁圈起来,再观察蚂蚁的行动发生哪些变化……最终,活动取得了圆满结果。

回顾这次观察活动,我认为在组织学生观察小动物时,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观察活动要深入

1、要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这也是观察生物的基本要求。当我发现有的同学急于知道蚂蚁遇到食物后的表现,便将食物直接放在了蚂蚁面前,便马上提醒他们应该将食物放在离蚂蚁稍远一点的地方。同时,让他们思考其中的道理,进而引导他们查找资料了解到蚂蚁头部触角的作用。

2、要鼓励学生做到一边观察一边思考。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蚂蚁遇到小块食物时,便独自将食物搬回巢穴,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行进方向,显得比较轻松;如果遇到稍微大一点的食物,只靠一只蚂蚁搬运起来比较吃力时,它便会将食物拖回巢穴,这时如果再有一只蚂蚁赶过来帮忙,两只蚂蚁又会侧着身子来搬运;如果遇到比较大的食物,最先发现食物的蚂蚁,总是在食物上前后左右地考察一番,然后便赶回巢去搬来救兵,而且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搬来的救兵总是恰如其分不多也不少,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么多蚂蚁竟然可以同时用力。

3、观察活动要有时间上的保证。限于课堂教学实际,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但是许多时候为了获得一个准确的结果,必须对事物进行长时间观察。《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为了观察昆虫的活动,他常常要用上半天甚至用上一天的时间,正是由于他的勤奋观察,才成就了《昆虫记》这一世界名著。

4、要注意做到反复观察。以观察蚂蚁为例,要注意观察不同环境、不同种类蚂蚁的生活习性与身体结构,这样才能对蚂蚁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另外,能够做到反复观察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顽强坚忍的行事毅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素养。

二、注重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体验

了解蚂蚁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的途径很多,可以查阅书籍资料,可以上网搜索,可以询问他人,但是相比而言,通过自己亲历亲为的客观观察而得到的知识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百闻不如一见”,“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强调的都是这一点。

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就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上网搜索或是查阅书籍资料寻求答案,往往能够得到非同寻常的结果。

三、要注意爱护小动物

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下,爱护动物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并不陌生。在我看来,真正意义上的爱护动物是建立在学生与动物之间深厚情感的基础上,在科学学习活动中,也就意味着对于动物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充分了解。当蚂蚁遇到用樟脑丸画出的横线马上回避,这种现象说明蚂蚁并不喜欢樟脑这样的气味,可是有的学生却用樟脑丸在蚂蚁巢穴洞口画上圆圈,甚至有的学生将樟脑丸放在了蚂蚁巢穴洞口上,这样的行为对于蚂蚁来说显然是过于残忍。这时候,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也会收到非同一般的效果。

当然,无论是对于作为教师的我来说,还是对于学生而言,这都是一节普通的科学课,这样的课堂既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更有师生共同参与观察活动过程中的灵动生成,而最终的目标一个,那就是为了学生主动健康全面的发展。也许,一次观察活动,一次说服教育,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能改变什么,或者至少就眼前意义上于学生的知识增长来说作用不是很大,甚至在许多人看来,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只需要教师在黑板上写一写,或者让学生在书上划一划,记一记,背一背,就完事大吉。但是,我觉得,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观察活动,至少可以让他们知道除了记忆背诵之外,还有这样一种学习方式;除了教室课桌之外,还有大自然这样一种学习场所;除了学习现成的知识之外,至少可以让他们树立一种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经历了这样的课堂,学生能够获得基本的观察方法,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观察热情必将逐步提高,进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这让我回想起在《认识石头》一课时,当我由衷地对同学们采来的石头表示惊喜时,当我真诚地赞赏他们的采石行为时,当我同他们一起砸开石头时,当我们一起弄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理石时,我想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多很多。所有这些都远远超出了观察蚂蚁这一活动本身,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讲授自然科学课程时,应该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这样看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蚂蚁的意义,便显得十分重要了。

2.科学蚂蚁教学反思 篇二

据科学家考证, 蚂蚁在地球上生存已有1.2亿年, 迄今人类已发现了12460种蚂蚁。而昆虫学家最新在巴西发现的蚂蚁完全是一个新的种类, 这种只有3毫米大小的蚂蚁被认为是至今还存活的最原始的蚁种, 由于这种蚂蚁有许多前所未见的特征, 科学家称其为“Martialisheureka”, 意思是“来自火星, 被我们发现”, 有关发现蚂蚁始祖研究论文已被刊登在专业杂志《PNAS》上。

据论文介绍, 这种新发现的蚂蚁通体呈金黄色, 在土壤中生存, 体长2到3毫米, 完全是个瞎子, 具有细长的颌牙, 与其他种类的蚂蚁不同。对这种无眼蚂蚁的基因分析与其他蚂蚁种类的基因对比发现, 其DNA结构有很多不同, 证明其是一种新发现的蚁种。无眼蚂蚁的生存方式与其他蚂蚁也有所区别, 多生存在热带雨林地带的地下黑暗环境里, 也许这种环境气候稳定, 而且天敌很少, 无眼也不是劣势。

经过形态学和基因分析, 这种蚂蚁应被归人单独一个亚科。这是自1923年以来, 科学家第一次发现隶属于新亚科的活蚂蚁, 其他的新亚科蚂蚁都是以化石形式被发现的。昆虫学家估计这种蚂蚁种类存在已超过1.2亿年, 目前巴西圣保罗大学已将这种蚂蚁列入动物博物馆的动物研究项目。

3.超级智慧:蚂蚁与复杂性科学 篇三

另一种“智慧”

蚂蚁从遥远的白垩纪开始,一路走来,进化为最成功的陆地生物类群之一,相当程度上靠的是“智慧”——集体的“智慧”。

对于蚂蚁,大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曾经写道:

一个群体,就是一个超生物,由一群工蚁紧密地群聚如织地绕在蚁后旁边,行动之时,犹如合作无间的一只动物。一只蜂或其他落单的昆虫,若遇到一只在巢附近的工蚁,面对着的可就不只是另一只昆虫,它面临的除了那只工蚁外,还有那只工蚁的所有姊妹们。工蚁天性便是联合行动,保卫蚁后,控制领土,进一步地扩张其群体。工蚁犹如小小的“神风特攻队员”,为了保卫蚁巢或掌握食物来源的控制权,随时准备(甚至是渴望)赴死。它们的死亡对群体而言,如同一只动物身上掉下一根毛。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蚁的群集体。一群工蚁在其巢边搜寻,不只是昆虫在找食物,它们是一个超生物布下的生命之网,随时准备麻痹某个丰美的食物,或自某个强敌前面撤退回缩……这些蚂蚁根据环境的变化,整个群体做出不同的变化,进退自如,甚至会出现诸如改变地貌、种植真菌(切叶蚁)、佯攻、对峙等在我们看来极富“智慧”的集体行为。

然而曾经令众多学者困惑的是,在整个行动中却不存在任何一个“元帅”或发号施令者,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蚁后原来也仅仅是一部生殖机器而已,根本无力指挥它的士兵,但这个群体却意外地协调生存着!那蚂蚁们又是如何对环境做出反应的呢?比如知道什么时候要主动出击,何时要退守巢穴?要知道,它们连视力都很有限,更不能像我们观察它们那样俯瞰整个战场。但研究结果却极为简单:每一只工蚁在跑动的时候会默默比较遇到同伴和敌人的频率;如果同伴的频率比较高,就进攻;如果敌人的频率比较高,那就撤退。有了这条原则,任何一只蚂蚁都不会在战场上冲得过前,而当一些处于“敏感位置”的蚂蚁开始撤退或进攻时,更多的蚂蚁则会“发现”这一变化,从而采取跟随行动,并且将这变化迅速放大、扩散出去。

就是这样一条简单的原则通过个体叠加起来,就使整个群体表现得能够“评估”战场的形势。这种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的行为,就是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

“爬”在计算机里的蚂蚁

不止战斗策略,蚂蚁的觅食行为也极其吸引科学家。他们发现,蚂蚁在移动时总会留下一些“气味”,如同路标,当蚂蚁找到食物时,其他蚂蚁就可以寻着这条“路”找到食物;而且随着众多蚂蚁的加入,原来弯弯曲曲的路线竟逐渐修正成了一条快捷的直线,而且这条直线还不断被往来搬运食物的蚂蚁用气味强化!

蚁群这种能将繁琐路线通过修正“改直”的现象引起了蚁学家Marco Dorigo浓厚的兴趣。我们的物流、交通,甚至信息网络都和蚁群极为相似,如果能用类似方法来在这些纷杂的网络系统中探索最优配置、最短路径该多好啊1

1992年,Dorigo终于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大胆的仿生寻路算法,并将其命名为“蚁群算法”。在这个算法里,目标被定义成了“食物”,而计算机则源源不断地释放出一批又一批的“探路程序”来模拟蚂蚁“探子”。

这些“探子”们有一定的“视野”,它们会直线前进,但是偶尔会犯点“小错误”,稍微偏离一点前进的路线;当遇到障碍物时,还需要绕道,就这样游游荡荡,直到遇到“食物”。其实这就是一种毫无规律的探索而已,毫无价值。真正的亮点在于两个原则:它们会留下“气味”标记,而且越往前走,所留下的“气味”就越少,而这些气味成为了下一批“探子”的参考,并且“气味”越强,吸引力也越大。不过,这些“气味”如果不被后来的“探子”增强,就会慢慢“挥发”消失。不过“探子”们并不完全按“气味”前进,有时会跑偏,然后再重新回到“气味”路线上。这样,它就有机会把局部曲线修正成直线,时间越长,被修正成直线的地方也就越多,最终会获得一条最优路线!(如左图所示,其中一条路线正在被修正。)

如果存在多个目标,这套系统甚至能够从不同路线的重叠程度上估算出每个交通点可能出现的交通量,为了防止拥堵,应该如何扩充“道路”或者另寻替代路线等等。这在当代复杂的交通和通信中很有用,却又是常规计算方法极难应付的。现在,基于蚁群算法的网络路由器、交通指挥系统和物流系统已经应用。

瞧,通过众多“蚂蚁探子”们的努力,能够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但背后所依据的原理仅仅是一些会挥发的“气味”和一些偶然的“小错误”而已。

简单的原理,复杂的世界

由蚁群算法想开去,其实我们周围充满了这样的现象,原子之间通过几种简单的相互作用,最终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但是这些简单的相互作用真的能够形成复杂的结构吗?真的能用极简单的原理去分析、研究复杂的事物吗?

2005年,数学家Cliff Reiter决定用自组织的方法,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水分子之间的几种相互作用力,制作雪花!结果,程序运行过程中,他真的获得了和现实几乎一样的六角形“雪花”!而整个程序运行中,他只输入了两个参数。

无独有偶,我们大脑神经细胞间只有简单的电荷接触,但众多细胞组织在一起,却能使我们产生喜怒哀乐以及各种奇思妙想!现在,我们通过模拟程序,已经能够制造出真正能学习、思考的“电脑”,据说其智力水平相当于1岁小孩,虽然未免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毋庸置疑,它比我们面前那些用各色操作系统驱动的“电脑”们要聪明得多。迟早有一天,它们将会具有我们无法企及的超级智慧,而那时,兴许我们早已抛弃了肉身,跳出衰老和死亡,把自我和意识转移到了这些超级智慧体中了。

4.科学蚂蚁教学反思 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自主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在活动中体会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

3、尝试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张(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自制魔术棒一支(在水粉笔的另一头贴上一颗星星)。

2、每组一张白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3、蚂蚁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就藏在这张白纸上,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现在杨老师就把它变出来好吗?(变出小蚂蚁)

2、哦!原来我们的新朋友是蚂蚁,请小朋友看看蚂蚁是什么样的?

二、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1、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2、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那三部分?(肯定幼儿的描述,同时给出科

学的名称---头、胸、腹三部分)

3、蚂蚁的头上长了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

4、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

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5、师:小蚂有不同的颜色,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蚂蚁呢?(棕色、黑色、白色)

三、了解蚂蚁生活习性。

1、蚂蚁的食性

师:原来蚂蚁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回答)

(只要能吃的它都吃)

2、触角的作用

有一天,有一只小蚂蚁出去找吃的,它刚出去没多远就找到一块大蛋糕,可是这块蛋糕比蚂蚁大,它怎么也搬不动。它想请它是好朋友来帮忙,可是蚂蚁又会说话,哪它会怎样告诉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帮助呢?(用触角)

3、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蚂蚁请来了朋友帮忙一起把这块蛋糕搬回去,“一二、一二。。咦!家往哪里走了,小蚂蚁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哦!蚂蚁有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它就会释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开自己家多远,都会跟着这个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4、蚂蚁的家

(1)师:蚂蚁闻着气味回到了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的家在哪里?它是家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2)蚂蚁是一个人住呢?还是很多人住?(群居)蚂蚁喜欢群居,它们的家会有什么样的建筑(育婴室、国王的宫殿、储藏室、休息室等等)

5、蚂蚁的分工

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都有谁吗?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分别引出母蚁、父蚁、工蚁、兵蚁)

母蚁(蚁后):蚂蚁家族中体形最大的,蚁后原先有翅膀,生完蚁宝宝后它的翅膀就会脱落。

父蚁(雄蚁):它有翅膀,它的工作是等待飞行,和母蚁交配。

工蚁:负责找寻食物,照顾蚁宝宝。

兵蚁:负责保护蚂蚁家,防止敌人来侵入它们。

小结:原来蚂蚁的家是一个大家庭,人们都喜欢叫它“蚂蚁王国”。

四、蚂蚁王国。

蚂蚁王国里真热闹呀!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设计一个热闹的蚂蚁王国好吗?

1、交待绘画步骤。

2、幼儿作画。

教学反思:

《蚂蚁》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一群小蚂蚁勤劳快乐的生活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蚂蚁可爱,勤劳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蚂蚁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读本的重点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并学习利用图画线索预测故事内容。难点是通过仔细观察图画中蚂蚁的动作并结合肢体演示、游戏等手段学习和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摇的含义。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喜欢阅读这个故事,感受小蚂蚁的快乐生活。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摇的含义。

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首先做了课前经验准备:对蚂蚁的体态特征、生活习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整个活动分为三大部分,(一)、导入活动:歌曲表演《蚂蚁搬豆》引出小蚂蚁。(二)、图画阅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信息,预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三)、总结分享。

在活动的设计上,基本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基本教学流程设计,结合教学设计示例和指导要点开展活动。在导入活动中,回忆讨论了蚂蚁的一些生活习性,为下一步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出读本学习和阅读,孩子们兴趣很高,孩子对于小蚂蚁还是很感兴趣的。

在阅读图画环节,学习第6、7页时,在学习动词时应让孩子多模仿动作,从而更好地理解撑、摇这两个动词。后面两页对画面信息观察不到位,需要进一步的提示和引导。

5.科学蚂蚁教学反思 篇五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饼干屑、糖、调味品、饭粒等

2、记录用的纸、笔、3、蚂蚁的课件、黑纸、瓶

活动过程:

一、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到屋外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二、观察蚂蚁的动态并记录

1、观察什么地方蚂蚁最多?蚂蚁在干什么?

2、记录各自的发现。

三、交流各自的发现。

1、交流各自发现蚂蚁的情形。

2、讨论蚂蚁各自有没有家,他们会把找到的食物怎样搬运?快思教案网他们怎样通知朋友?

四、观看课件后了解,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五、延伸活动:小实验“蚂蚁造家”。

将几只蚂蚁放在装土的瓶子中,先观察瓶中的土是怎样的?然后用黑纸将瓶包住,数天后观察土里的变化?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养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能力。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帮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让幼儿很感兴趣,他们就会很认真的去观察、去学习。

6.《蚂蚁》教学反思 篇六

在本周四上午的《蚂蚁》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得到了刘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许多不足,通过刘老师的点评,我也看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会对我在教学工作上得到更大的发展。现在我把在本课中的一些收获总结如下。

第一对学生的常规训练应该得到加强,在教学中靴们回答问题和举手提问的热情都很高。但是他们的倾听的能力和习惯都需要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同情况下保持不同音量的习惯做到大声发言、小声交流、无声倾听。

第二要注重学生在观察实验活动中的规范操作。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和学生对蚂蚁在收集和在移动中的安全重视不够,这对蚂蚁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险。今后在科学教学中要进一步强化教材中的各种操作规范,也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安全操作和重视生物生命安全的意识。

第三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在本课的教学中,关于蚂蚁的身体结构以及相关绘图的知识点没有讲透。当然我准备的课件中是安排了相关内容的,但是由于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导致重要的知识点没有完成好,以后再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教材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好相关教学任务。

7.初中科学模拟实验教学实践与反思 篇七

一、初中科学模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没有开展或者应付性的“展示”模拟实验

目前, 科学新课程中虽然有较多有价值的模拟实验内容, 但是, 限于紧张的课时, 许多模拟实验要么没有开展, 要么是教师越俎代庖呈现实验结果, 给出实验结论, 留给学生的只是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 没有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这是一种形式化的、低效的实验教学。

2.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 忽视学生模拟实验技能的训练

在当前情况下, 许多教师往往只将模拟实验作为一种手段, 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结果导致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模拟实验来探究事物, 只是为了教师的要求而做实验, 并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即实验的目的, 没有将模拟的对象与模型联系起来。

二、提高模拟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

(一) 利用教材已有的模拟实验, 形成系统的模拟实验教学步骤、策略

1.初中科学模拟实验的基本类型

初中科学中常见的模拟实验有四类。

(1) 模拟原理:模拟温度计、模拟密度计、模拟潜水艇沉浮等。

(2) 模拟成因:模拟火山喷发、模拟泥石流形成、模拟板块碰撞张裂、模拟岩石的风化等。

(3) 模拟过程:模拟细胞分裂、模拟远去的船只、模拟地球运动、模拟星系运动等。

(4) 模拟缩放:地球仪、人眼球模型、分子模型、模拟分子间有空隙等。

2.初中科学模拟实验教学的基本步骤和教学策略

(1) 建立模型, 即从原型 (实验的研究对象叫原型) 过渡到模型 (进行操作的模拟装置叫模型) 。

首先需要初步了解原型, 观察原型或者与原型有关的现象。然后再过渡到模型。

(2) 对模型进行实验

应用模型按照实验步骤, 按照原型的运行规律、形成原理等, 进行推测性的模仿, 演绎其变化过程。在模拟实验过程教学中, 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实验搭建“脚手架”, 具体“粉刷匠”还是要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不能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运用模拟实验方法去探究事物时, 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研究的结果, 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模拟实验的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运用模拟实验方法的能力。如, 上述黄豆与芝麻混合实验应做学生分组实验, 这样既能避免由于教师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点, 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从模型再过渡到原型

通过模拟实验收集资料, 把观察记录的资料进行归纳推理, 得出结论, 印证原型中的现象、原理、成因等, 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要引导学生对模型与原型做进一步的比较, 使学生明确知道模拟实验虽然能够解释原型的一些特征, 但是具有主观性, 与客观实际有明显差距, 不能用模拟实验完全代替对客观事物本身的观察。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课, 观察到铅笔在篮球和木板表面的移动现象也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如, 用手电筒、大球、小球来模拟日食月食成因时, 要让学生认识到刚才的实验只是一个简单的模仿, 手电筒、大球、小球等还是它本身, 与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太阳、地球、月球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 模拟的运行轨迹和方式与真实的客观事实是不完全相同的, 使学生用客观眼光看待事物, 知道模拟实验并非是客观实际的真实反映。

(二) 增强建构模型的意识, 巧用模拟实验突破难点重点

在构建模型过程中, 学生不仅获得一定的知识, 还可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强建构模型的意识, 这样能寓教于乐, 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提高科学模拟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不仅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 而且还与制订实验计划、做好实验前期准备、掌握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基本要求。通过科学模拟实验, 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联想、引导学生学会抓本质找规律、培养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

摘要:主要阐述了初中科学模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实践及反思。提出利用教材已有的模拟实验, 形成系统的模拟实验教学步骤、策略, 以及增强建构模型的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结合案例分析予以说明。

关键词:初中科学,模拟实验,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宏安.新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8.初中自然科学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字】自然科学教学 自主学习 实验

长期以来,我国在中学教育中偏重于理科性质的学科,因此,自然科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受到了足够的重视。传统教学模式在以往的中学教育中固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改的实施,旧的教学模式弊端日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熟知的填鴨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压制,一切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因此,此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许可以很好的掌握教材上要求的内容,在考试总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在自主创新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甚至没有任何创新能力可言,以至于在高中学习中出现很大的困难。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自主学习的提出无疑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保证,因此,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创新的精神,是一种与传统模式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和教学模式。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开展自主学习?

首先,在中学自然科学教学中要改变教学理念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自主学习中要改变这种理念,要坚持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中心的思想和理念,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现象。自主学习中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改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如何教”为“学生如何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以往侧重于结果的做法。在自主学习中不仅要使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知识还要能够使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即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自主学习中,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接受知识,教师要从根本上克服满堂灌,包办代替的现象,提倡精讲精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的创造欲、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索的方向和问题,选择自主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最终达到 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探讨的新的课堂模式和教学手段

尽管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学生最终还是要面临升学考试,所以在中学教学中还要有着教学的主线,考试大纲无疑就是在教学中所要坚持的标准,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做到灵活遵循课程大纲,忠于考试大纲但又不能死守考试大纲,在具体的教学中把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中的低起点、高标准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要为学生的升学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把握教学主线的同时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传统的自然科学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学方法单一。自主学习中,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转变,教师由传授变为引导,这就要求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也要随之而转变。自然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组成和发展规律率的科学,所以相对于文科而言极具抽象性,这就增加了学生再学习中的困难,针对这一特征,教师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感性认知材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抽象的自然科学概念。所以,在实施自然科学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力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要从以下一个方面入手:

1.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前提,每个人都有发现些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认识和知识的局限,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具备发现自然科学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加以引导。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设置一些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即给学生提供寻找问题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主的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即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体会其中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自己获得知识的途径。

2.在试验课中给学生更大的空间

试验在自然科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自然科学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甚至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所在。但是在传统的实验课中,考虑到安全因素,教师往往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实施,这固然是试验要遵守的原则,但是也扼杀了学生积极性和创新性,在试验中,只要学生遵守了最基本的试验原则,教师可以适当的放宽对学生的限制,允许学生在遵循科学的原则下,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试验;允许学生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原有试验方法中的不足,教师要对学生发现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引导找出其改进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理解试验的真正含义,理解科学的内涵。

当然这只是改进自然科学课堂的几个方面,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我们也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李艳.转换角色.挑战自我——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转换.中国教师[J],2008.1:63~64

上一篇:我的偶像周杰伦五年级作文下一篇:隐患排查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