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控专业教学论文

2024-09-18

浅谈数控专业教学论文(精选8篇)

1.浅谈数控专业教学论文 篇一

浅谈中职数控专业教学之改革

纪琳

[摘 要]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加工制造业。数控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人才的知能结构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必须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切合实际地培养从事数控加工、模具制造和CAD/CAM技术的蓝领人才。本文从如何培养令用人单位满意的“应用型”数控技术人才方面,对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数控技术 应用型 教学改革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产业分工正在“重新洗牌”,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将部分制造业进一步向我国转移。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洗衣机、空调器、集装箱等一百多种制造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有些沿海地区正在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中国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势产品。

制造业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制造业要打造“中国制造”的品牌,要真正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必须要有先进的制造技术与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人才作为支撑。数控技术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管理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数控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急需的现代化数控技术人才,职校义不容辞担当此重任。“中国制造”竞争力的提高呼唤中职教育数控技术专业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对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努力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的数控技术人才,以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

课程体系改革首先是知识结构内容的改革。由于社会对中职教育的特殊要求和自身的特点,中职教育课程体系就应该按照“实用、适度、够用”的标尺来设置。由于中职教育要求培养的学生既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如何设置课程,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课堂上所有内容都涉及,想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其想法是好的,但是在时间受限的情况下,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们在课程开发上,应该采用“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压缩不必要的内容,增加与专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且应用广泛的课程,把培养某项综合能力所需的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加以筛选综合,形成新课程,这样对利用

[3]

有限的学时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更为有效。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用实际问题作为引导,即从实际入手,先学习有关技术的应用知识,然后再学习比较抽象的理论,并注重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对重要的专业理论都在明确的实践背景下加以介绍。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容量,尽可能在实验室或实训场所组织教学,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第三,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围绕“一专多能、一生多证”,建立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做到三年不断线。一年级主要进行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二年级主要进行数控专业技能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专业技能。例如安排几周实训时间,对数控专业的学生进行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操作技能培训,利用其所学的数控编程与操作及数控加工工艺等知识,完成对一些典型的零件从编制加工程序到实际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及工件检测的整个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入了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并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三年级主要进行综合技能实训,进入相应岗位顶岗实习,让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利用产学结合,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第一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毕业后能尽快顺利地适应工作,缩短磨合期。

三、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

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实训的效果,设施完备、先进的实训基地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在购买数控机床建设实训基地时应考虑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所使用的数控系统“主流”产品。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否则,从学校出来虽然经过实训并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由于在学校培训时所使用的数控系统跟所在企业使用的数控系统不一样,到了企业还得花上一段时间来培训,那么这样的学生肯定是不受欢迎的。但是实训设备也不能只有某种“主流”系统,也应该考虑适当的配置一些其他的系统,尽量做到综合搭配。虽然开放式数控系统价格比较昂贵,但是有条件的学校还是应该考虑购买一些。因为开放式数控系统功能比较全面,而且是今后数控系统的一种发展趋势。另外在这些数控系统中,除了具有传统的RS232接口外,还应备有采用TCP/IP通讯协议的以太网接口,为数控机床联网提供基本条件。由于当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从数控机 2

床的单机加工向制造过程的集成,而实现制造业集成的前提首先是开放式数控系统的采用,假如一个学校培养的学生没有接触过开放式数控系统,对实现网络化制造没有认识,那么这样的学生也将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被淘汰。此外,建议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时尽量采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方式。由于数控设备一般都比较昂贵,假如单靠学校自筹经费、或靠国家立项拨款来解决经费的问题是非常被动的,所以学校可以采用与企业签订实训基地建设协议,将企业的生产基地直接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而且需要这方面人才的企业也是乐于与校方合作的,因为通过这种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培养的学生可以更快地了解企业用人要求,明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目标,增强职业意识,有利日后更快地适应岗位工作。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专业教学改革的有力保障

在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就需要有一支职业道德水平高、业务精通、专业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质量是中职教育质量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仅仅掌握数控专业理论知识的高学历人才,或是仅有丰富的操作数控机床经验、不了解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欠缺理论知识的实训师傅,都不是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特殊要求的人才。只有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学生,才能保证中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一方面,作为教师本身应不断学习与创新,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参与生产实践,或安排教师参加一些科研活动,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校企联合、校校联合,聘用大型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定期到校授课,形成一支适应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校企合作办学,优势互补

走“产学合作教育”的道路,有效地打破了教育的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加强了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快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步伐。产学合作教育是学校与产业部门相互合作,展开双向服务,产业部门为学校提供现场教学和学生实习的基地,学校为产业部门优先培养学生,校企共同研究和攻克专业技术难关,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如我校数控技术专业与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先锋模具有限公司、深圳富士康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中铁桥梁机械厂等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为学生的实训提供了基地,同时,毕业生毕业后又可以为企业服务,由于实践环节的针对性比较强,实习设备完善,从而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补的效果显著提高,毕业后能很快与企业接轨,适应多变的工作 3

岗位。

总而言之,我国的中职技术教育仍在探索与改革中,而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同时又是一种起步较晚且高速发展的先进技术,如何以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造就这方面专门人才,是教育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怎样使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数控技术人才能够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理论知识过硬,又拥有专业技能的“ 应用 型”人才还需要我们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及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中职教育的办学方法,并不断完善。作为中职教师,我们应该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致力于中职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数控技术实用人才。

六、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对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探讨,由于自己知识水平有限,还应该向数控技术专业同领域的其他教育工作者学习,共同探讨,发现不足及时总结并改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制高点,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专业技术实用人才。[参考文献] [1] 吴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4(19)[2] 卢洪胜,《专业课教师的素质特征与教材建设》[J],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2002(11)[3] 娄海滨,《中职数控加工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专。

投稿人:纪琳,地址: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区七里庙舒家湾70号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设备科,邮编:430051,邮箱:shebeike206@163.com,联系电话:***.

2.浅谈数控专业教学论文 篇二

数控加工设备价格昂贵、占地面积大, 学校无法做到人手一台设备, 而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可以在计算机平台上运行, 解决了教学时学生多数控机床设备少的问题。学生可以对数控机床的操作在数控仿真软件上练习, 同样会起到了真实数控设备的教学效果。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软件形式很多, 有的是数控机床本身自带的仿真系统, 但这种数控机床的仿真系统在教学中局限性较大, 不适于教师教学, 也不适应学生手工编程教学训练。经过各家仿真软件工程师的介绍, 经比对, 最终我们选择了上海宇龙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教学软件。该软件具备对数控机床操作全过程和加工运行全环境仿真的功能, 可以进行数控编程的教学, 能够完成整个加工操作过程的教学。使原来需要在数控设备上才能完成的大部分教学功能可以在这个虚拟制造环境中实现, 大大减少在数控机床设备上的资金投入, 从而可以加快当前紧缺数控加工操作技术人员的培训速度。由于使用仿真软件, 也大大减少工件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从而可以降低培训成本。该软件可以实现对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加工零件全过程的仿真, 其中包括毛坯定义与选用、夹具刀具定义与选用, 零件基准测量和设置, 数控程序输入、编辑和调试、零件模拟加工等;拥有FANUC数控系统、SIEMENS数控系统、华中数控系统、广州数控系统等多种数控系统;该软件具有多系统、多机床、多零件的数控加工仿真模拟功能。

2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2.1 运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控加工课堂中, 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直观地演示, 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对一堂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借助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操作界面如图1, 教师熟练地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将零件程序编制、工艺处理、零件加工操作、自动编程等通过演示, 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起引导作用, 即对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无法下手的问题进行引导、讲解, 又把每节课的知识点尽可能集中, 深入浅出, 便于学生掌握编程方法与技巧。

2.2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循序渐近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基础模块。主要根据我校所具有的设备讲解与训练最常用的FANUC数控系统和广州数控系统中的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操作及应用, 这一模块是中职教学重点, 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 灵活应用, 并顺利通过数控车床中级考证;模块二:提高模块。主要讲解与训练FANUC数控系统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编程方法、操作及应用, 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不同数控系统下对不同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的掌握与应用能力;模块三:拓展模块。主要根据省级、国家数控技能竞赛, 讲解SIEMENS数控系统和华中数控系统中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编程与操作方法,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对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操作面板的编程与操作能力。这样, 学生在毕业后从业时能够信心十足地面对所操作的数控机床, 较快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岗位。

2.3 合理分组, 建立竞争机制

在数控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 一般5~8个学生为一组, 指定一名成绩较好的同学为组长, 先将学生安排在数控仿真模拟实验室, 运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训练, 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控制面板操作, 验证程序的编制, 模拟加工过程, 为机床实际操作打好基础。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分组轮换实际操作, 从而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 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时间, 使学生数控编程和机床操作能力得到增强。学生每加工完一个零件时, 就指导他们做知识小结, 以便今后应用。待学生练习到一定程度, 就可以选取一个难度适中零件, 以组为单位, 限定时间完成, 做得又好又快的组给予奖励。这样, 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学习效果也好。

2.4 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交互功能, 巩固知识, 提升自我探索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与教师借助控加工仿真系统强大的交互性可以自由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由于仿真软件不存在安全问题, 哪怕是课余时间, 老师不在场指导的情况下, 学生也可以大胆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和练习。该软件中不仅具有对学生编制的数控程序进行自动检测、具体指出错误原因的功能, 还具有在真实设备上无法实现的三维测量功能。这些功能使得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学习, 自我检测加工零件几何形状的精度, 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该软件的互动教学功能使得教师既可以以广播的方式在每个学生的屏幕上演示其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在自己屏幕上看到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 实时了解教学情况, 尤其是对于重难点的巩固练习上效果非常好, 能化抽象为具体, 轻松巩固已学知识, 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

2.5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考试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本学科学习快结束时都要对学生考试。而数控加工技能操作考试不仅重视最后的结果, 更重视操作的过程。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考试功能不仅记录了考试的最后结果, 还把整个操作过程完整记录下来。通过回放功能可以察看考试的操作全过程。该软件自动测量功能能够对仿真软件上加工完成后的工件进行完全自动的、智能化的测量。如果事先设定了评分规则, 就可以进行全自动的评分。

3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训练快速对刀

车床对刀是数控加工教学中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学生可以利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反复练习, 达到实训时快速对刀。

3.1 机床回参考点

对准MODE SELECT旋钮, 点击鼠标左键或右键, 将旋钮拨到回零模式ZRN档。

先将X轴方向回零, 在回零模式ZRN下, 点击按钮-X, 此时X轴将回零, 相应操作面板上X轴的指示灯亮;再点击按钮+Z, 可以将Z轴回零, 操作面板上Z轴的指示灯亮, 此时机床回到参考点。

3.2 对刀

将操作面板中MODE SELECT旋钮, 切换到JOG上。点击MDI键盘的位置显示POS按钮, 此时CRT界面上显示坐标值, 利用操作面板上的按钮+X、+Z和-X、-Z, 将机床移动到快靠近工件的位置。

点击SPINDLE按钮, 使主轴正转;点击按钮-Z, 用所选刀具接触工件端面, 记下CRT界面上显示的MACHINE的Z的坐标, 读出端面在工件坐标系中Z的坐标值, 记为Z (此处以工件端面中心点为工件坐标系原点, 则Z为0) 。保持Z轴方向不移动, 点击按钮+X, 将刀具退离工件;点击MDI键盘上的参数输入键, 进入形状补偿参数设定界面, 将光标移到相应的位置, 输入Z0, 按“测量”软键输入到指定区域。

点击按钮-X, 接触工件外圆。保持X轴方向不移动, 点击按钮+Z, 将刀具退离工件, 点击SPINDLE按钮, 使主轴停止转动, 点击菜单“测量/坐标测量”, 点击试切外圆时所切线段, 选中的线段由红色变为黄色。记下下半部对话框中对应的X的直径值。点击MDI键盘上的参数输入键, 进入形状补偿参数设定界面, 将光标移到相应的位置, 输入X, 按“测量”软键输入。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所安装的工件, 端面和外圆都是平整的, 自动点击安装, 位置也是一致的, 利用这种接触方法多次对刀, 将所得的值与老师或同学比较, 所得的对刀值都很接近, 说明对刀是正确的, 若偏差较大, 说明对刀有误, 必须从新对刀。当然, 在仿真加工和实际加工中, 为了提高对刀精度, 采用手动模式和手轮模式结合进行对刀。

总之, 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只要积极思考在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激发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实践的能力, 主动采取应对措施, 我们正确发挥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出具有高超技艺的合格技能型人才。

摘要:随着数控设备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 数控专业在中职学校中越来越盛行,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在中职数控加工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数控加工仿真引入数控加工课堂教学,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增强新课导入效果, 扩充教学内容,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超英.数控车床.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朱鹏超.数控加工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浅谈数控专业数学教学 篇三

关键词:教材 教学方式方法 评价方式

一、引言

数控学生特点:数控专业的学生大多是男生,思维比较敏捷,动手能力强,敢说敢做,但同时也具有职业学校学生共同的特点比较懒惰,不愿意动手。

数控专业与数学专业的关系:学习车工、钳工过程中用到三角函数的基本内容;学习工程制图时和绘制电路时,需要用到向量和立体几何;平面几何模块、数列、模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和对曲线轨垒的运算是车床加工技术的基础,学生对加工工艺有了进一步深入学习后,就要用到轨迹的运算问题。再加上一些基本的计算能力。从而说明数学在数控专业中起到了基础作用。根据以上的分析,对数控专业课程内容的特别设置就显得很有必要,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上采取特别的措施,起到因材施教也显得是必须的。学生的特点也决定着评价方式的改变,使之能更好的从实际进行操作,更好的利用评价的作用。本文从教材内容的设置上进行分析及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进,并从评价方式上给出了建议。

二、教材內容

现状:目前中职学校数学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课本上应知应会的内容多,真正为专业服务的知识较少,针对性不强。学生掌握了运算能力,却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在哪里运用。数学的模型及案例大都是普教教材多年延续下来的内容,不适合职业学校教学。因此学用不能结合,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经常出现在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到某一部分数学知识时,学生不是还没有学到,就是早已经忘记。目前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自成体系,没有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和中职教育的高度去考虑问题,没有跳出学科教学的局限性。这样就难以把握数学知识在专业课程及专业技能培养中的应用情况和教学规律。这就导致数学教学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更没有突出中职数学工具性、服务性的教学特点。

对策:中职数学的教学内容与普高有较大不同。一方面,作为公共基础课,必要的数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仍然需要保留,但理论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可以适当降低要求。教学过程可以突出数学的思想、概念的背景及证明的思路,而对推理论证部分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讲解,不过分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事实上,数学知识在数控专业理论与实训教学中应用非常普遍。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三角函数及几何知识等。作为中职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应用,包括对数控专业常用的数学概念理解并进行实际应用。基于对本专业的数学要求,数学教材必须有函数模块、向量与几何模块、平面几何模块、数列模块和计算基础模块等几部分内容。

三、教学过程

(1)讲课速度要满足男生需求不能过慢,同时课堂中要反映学生的主体地位。

好的数学教师不只是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能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教师必须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探索的渠道,尊重学生对问题提出的各自看法,让学生知道他们提出的看法的价值所在。另一方面,可以打破班级上课模式,进行分小组讨论、进现场参观等学习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把数学教学建立在以学生学习为基础之上,反映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问题的教学,从而减轻对封闭性问题过重的记忆负担,从而有效地反映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

(2)教学实例最好是该专业的,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

专业与数学相互促进教师首先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不应将课程内容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而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以为今后所学专业理论打好基础为着眼点,多方面吸收时代信息,收集数学信息资料,来扩展或更替教材例题和习题等,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和构建与实践相结合的数学教学内容体系,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把生产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带进课堂,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如在讲解“平面解析几何的应用”时,由于在机械加工中有许多工艺计算和加工精度的分析都要用到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在这一章里,介绍平面上的点、线、面要用到数量关系来描述,必须首先建立坐标系,及坐标变换计算等。

(3)课堂引入

用“案例教学法”引入数学概念,在讲解数学概念时,要结合专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例中引出数学概念,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比如,由彩票问题引出概率的概念由规划问题引出方程组的概念由工资表问题引出矩阵的概念由企业追求最大利润或最小成本问题引出函数极值的概念由计算任意形状平面图形面积的问题引出定积分的概念等等。

(4)课堂练习

用“引导法+讨论法”展开习题课的教学。在习题课的教学中,提出问题,并引导大家讨论问题,不但可以达到释难解疑的目的,而且能培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通过(3)(4)这两部分死死拽住学生的思想,男生有好胜心理及很强的好奇心,因此在练习及引入时不妨利用。

四、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引导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好的评价方式可以让教师和大部分学生都感觉有成就感,对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的专业学习是有用的,而不单纯是为了学习数学而对数学知识本身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情况,评价方式中应该增加学生行为上的一种评价,采取平时分+期末考试分,而平时分包括考勤分、上课表现分和一些行为习惯分。例如:有些学生由于在初中根本是不学习的,上课一般桌上书和练习本、笔都没有,根据这点可以上课时抽查有没这些东西,若检查到有的同学进行加分,没有的扣分;个别同学上课不爱发言,可以增加发一次言加多少平时分的奖励措施等等。通过这样的加分措施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

4.浅谈数控实验课教学方法 篇四

浅谈数控实验课教学方法

新经济条件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是现代高职院校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力求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要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必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到所学知识能够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更好的服务;正确的处理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主要从以上几方面论述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作 者:于春 贾长武  作者单位:四平职业大学,吉林,四平,136002 刊 名:硅谷 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激发   联系   关系  

5.浅谈数控专业教学论文 篇五

一、我校对数控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一)积极贯彻、推行教育部数控专业一体化课程标准,并结合我校特点,改革课程体系。

我校作为全国第一批示范中职院校,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在级新生数控加工专业两个班级全面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试验,下面就我校EBG中德高级数控特色班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做法及相关问题进行浅析。

我校数控加工专业(数控加工中心方向)制订了一体化课程标准,对目前本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引领作用。根据一体化课程标准,我校积极尝试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例如在《数控加工中心加工》课程中的“普通铣床操作及安全操作规程”任务教学中,采用企业现场参观、班组长个人访谈、自导自演铣床介绍、保养、基本操作等视频制作等多种教学活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寓教于乐,团队合作能力,与他人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和提高;在“十字槽”任务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先让每位学生了解具体任务,再跟据任务要求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专业加工手册查找资料,模仿企业真实生产流程进行情景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担当企业生产中的相关人员角色(车间主任、班组长、调度、库管等),教师于学生共同制定加工方案,通过学生独立完成工件加工,最后经过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乐”真正融为一体。

(二)提取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应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它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它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第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或服务中对从业者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第三,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和结果不是唯一的。

在《数控加工中心加工》课程中的“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及安全操作规程”任务教学中,工作情境描述为:某某企业委托学校进行农民工培训协作,学校要求本班级5天内拍摄主题为大连机床VDF850的基本操作、刀具的正确安装、如何对刀以及手动铣削体验活动的普及视频,并派遣10位同学到企业手把手指导农民工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培训。

课程设计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课程内容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进行设计,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要依据职业能力,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及素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注重在职业情境中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实施项目式教学

教学活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模块教学形式进行设计和组织。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领取任务书,分析任务书,拟定拍摄大纲解说词、视频要求并完成分组拍摄。首先教师应正确分析该项任务与其他学习任务的关系,在《数控加工中心加工》课程中的“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及安全操作规程”任务教学中,由于学生第一次进行一体化课程学习,首先应先树立其安全生产意识,规范安全操作规程,为下一步学习模具型腔任务的完成打好基础。其次对学生基础进行分析:该部分学生没有相关操作知识,没有机械设备感受及操作体验。目前数码相机的普及,为拍摄解决了设备问题。

在教学组织上突破以往教学中以讲授为主的形式。在实施本任务时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下:集体讨论,接受任务书后进行讨论分析,细化实施要求。角色扮演,学生按照拍摄要求分任解说、演示等角色。独立作业,以解说、演示等角色式强调进行操作、对刀、切削的体验。相互答辩,以答辩的形式强调进行操作、对刀、切削的体会。相互检查,通过相互检查对于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提高。综合汇报,以拍摄的视频作为综合汇报进行评优和评价。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构建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紧密关联的教学单元模块,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优化模块教学内容,实现情境教学,融合课堂教学、动手实操和模拟实验于一体。模块与模块之间要层层递进、相互支撑。

二、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通过一体化教学,不仅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也得到激发,因操作而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实践证明一体化教学的成效是显着的。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急于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现有教学场地设备设施要求较高。

一体化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体,以真实的企业车间、班组环境为基础,以咨询、计划、执行、检查、反馈为环节的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场地根据一体化教学的特点进行整体规划,划分不同功能的单元式区域,便于有效地开展一体化教学。

(二)师资队伍要求更严格

教师的课前备课工作量增加,一体化教学的每一个活动单元哪怕仅仅是半课时,其课前备课时间往往是实际教学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这在多单元任务中只有两名教师连续上课与备课时间上存在矛盾,严重的话会影响教学设计的缜密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小组工作时,个别学生缺乏自觉性,需教师随时掌控学生情况并加以教育管理,一方面学校在学生管理制度上要相应改变,另一方面任课教师与班主任融合一体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何将工作页与专业理论更加紧密结合,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实现 “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教师一体化。采用一体化教学的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具备专业实践经验,能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建议专业基础课教师参与一体化教师培养,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要进行多课程轮换,培养能胜任多门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师。

(三)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只有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教育部

[2]一体化教学。百度百科

6.浅谈数控专业教学论文 篇六

摘要:鉴于中职校的数控设备数量和数控专业学生人数比例,数控实训教学必须高效率,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数控毕业生。

关键词:高效课堂;数控实训;实训课;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129-001

数控实训课是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只有创建数控实训课的高效课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才可以真正的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数控实训课现状

目前很多中职校数控实训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把理论知识放到数控车间来完成,解决了以前理论教学的种种困难。但是在数控实训车间,发现普遍存在学生在车间闲聊的现象,宝贵的数控设备资源闲置现象,出现教师对学生“放羊式”的做法,加之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认为在数控实训车间比在教室课堂上“自由”多了;当教师讲解演示完后,学生自由练习,一台机床,一个人在操作时,另外的学生没有别的任务而闲着无所事事。

二、探讨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模式如何应用到数控实训教学中去

1.依据学情,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要在课堂上花较少的时间去讲解,使学生获得最大学习效益,实现少教多练。课前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备教材和备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课前教师要根据具体的项目,查找相关的资料,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科学准确的学习目标。把项目细化和分解其中的知识点。以导学案的形式呈现出来,导学案包括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部分。在上课前一天分发给每位学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预习案的内容。

由于学校的数控设备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每位学生每人一台数控机床,教师课前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合理的分组,一般每组三至四人,每组选聘一名组长。每个项目在老师的指导和小组长分配下,通过小组合作完成。

课前由学科班长以小组为单位,把导学案全部收齐,在老师的指导下批阅预习案,总结预习案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记录每组的得分(预习案总分为5分,小组得分为该组的平均分)。

2.以学生的预习为基础,小组合作学习

2.1 预习点评,解决预习案

课堂上把导学案分发给学生,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科班长给学生讲解错得较多的题目,并分析原因,学生要大胆的提出质疑和及时的补充,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所在的小组加分。通过加分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发言,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饱满的情绪之中。错误较少的题目,小组成员内讨论,学生自行解决。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发自内心愉快的情绪支配下克服困难,集中注意力学习知识技能。

2.2 合作探究,完成探究案

在开始新实训项目时,教师以上一届学生的工件或者老师自己准备的工件,让学生观看,同时让学生来分享这份劳动和成功的快乐,由此导入新课。教师花十分钟时间讲解本次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在编程操作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激励学生,哪组的学生做的比教师手头的工件更好的,不但小组获得加分奖励,教师在给下一届学生讲课时可以拿这个工件给他们师弟师妹作为样品,再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控实训操作课是让学生掌握数控操作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生产实践服务的。在加工练习前,小组长分配各组员职责,结合工厂实际生产分为工艺员、编程员、操作员、检验员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工厂实际生产的流程,保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组内成员讨论导学案上探究案的任务,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长要积极引导组内性格较内向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只有组内每位成员都能较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小组成绩才会突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己也能在组内充当小导师,成就感油然而生。

2.3 展示点评,巩固探究案

指定两组展示自己的工艺分析步骤,程序的编写及加工后的零件。其他组的组员进行点评,评价是否正确,还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及时提出质疑和补充,并对其打分计入小组得分中。教师在学生点评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点评人员加分。为激发对后进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更多的发言,给更多的奖励加分,并记录到各小组。

2.4 角色置换,完成训练案

在解决探究案遇到的问题后,趁热打铁,各小组继续完成训练案的练习。按照上述流程,每组的小组长重新分配角色,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明确不同角色在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体验中学习。完成后,小组内自评,小组间相同角色成员互评,打分并记录。

2.5 总结表彰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向学生充分展示合作成果,给他们互相评价的机会。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一定要全面而有激励性。在数控实训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有效性,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在实训纪律(出勤、着装、守纪)、实训态度(主动性、合作性)、实训操作(规范性、安全性、实训效果)、清洁整理(卫生打扫、物品归位)等方面做出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又要让小组成员清楚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不能只是教师的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评互评,组内互评,力求全面、及时、公正、科学而又具有指导性。

最后,根据本堂课各小组的表现和得分总数,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并把优秀作品保存,作为下届学生学习的教学示范工件。

结束语

7.浅谈数控仿真系统与教学应用 篇七

关键词:数控仿真系统,教学,优越性,局限性

1 概述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按照厂家的各类型数控机床开发的一种应用于微机平台上的模拟数控操作、加工的仿真系统软件。由于其直观的操作性、良好的用户界面以及高度接近实际加工的仿真性能, 在教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从目前来讲, 包括各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等均广泛采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教学。常见的宇龙系统、斯沃数控仿真系统等都支持常见的各类数控机床操作 (如Fanuc, SIEMENS、广州数控、大森等) ;另外, 有些系统还集成了考试、教学等功能。这些系统的应用, 无疑为数控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结合笔者多年使用仿真系统进行教学的经验, 对于数控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 作了一些总结以求共讨。

2 数控仿真系统的特点

2.1 仿真系统适应能力强

由于现有的数控仿真系统几乎都是以微机作为操作平台, 而且支持现在流行的Windows系统。而在计算机广泛使用的现今, 数控仿真系统的部署一般都不需要额外的添加新硬件。如今, 所有的职业教育类 (大学、中专、职教机构) 学校均配备有计算机教室, 应用数控仿真系统仅仅是安装一款软件的事情。甚至于有个别民办中职学校, 本来不具备数控加工设备, 但为了学校转型的需要, 很快利用数控仿真软件开展了数控技术的教学, 尽管这不是一个可取的方式, 但也说明仿真系统的部署是多么简便。

2.2 界面仿真程度高, 操作简便

微机系统具备很强的图形功能, 使数控仿真系统能做成和真实数控机床一模一样的操作面板, 让操作者通过仿真系统就能完全了解数控的基本操作, 熟悉基本界面。利用三维图形功能, 能很直观的模仿机床的实际加工过程, 特别是刀具的运行轨迹、姿态等, 让人一目了然。利用计算机的及时分析能力, 能通过仿真系统对操作过程进行监控, 及时对出错信息、机床状态、刀具位置、工件状态等给出提示, 操作简单易理解。数控程序一般都可以通过常用的文本编辑软件编写, 然后导入到仿真系统中, 这样大大简化了仿真输入的难度, 让操作人员能有更多的精力学习其他的数控操作知识。

2.3 操作更安全

对于初学数控技术的人员来说, 安全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学员一不小心出个错, 就可能导致事故产生, 轻则损坏刀具、工件, 重则对机床产生严重损坏, 甚至发生人身事故。如果使用仿真系统, 一旦出现错误的操作, 顶多就是重新启动程序的问题, 根本不用担心出现麻烦。

2.4 技术更新方便

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不断更新, 新的加工设备不断出现。对于学校教学而言, 则意味着要不断的更新新的数控设备以满足教学需求, 但这存在很多现实问题。而使用仿真系统则方便得多, 新设备的出现往往只需要更新软件即可。

3 应用数控仿真系统应用于教学的优越性

鉴于数控仿真系统的方便、简单的操作性能, 以及微机操作方式, 为实际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优越性:

3.1 以仿真系统操作作为先导, 先上仿真, 再上机床。

学员学习数控加工技术, 先在仿真系统上作练习, 熟悉基本的面板操作, 各功能键 (按钮) 的使用, 熟悉对刀、回零、参数设置等基本操作。在熟悉的基础上, 到实际机床再作练习。这样既有效防范了安全事故, 实际数控机床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升。

3.2 精学一个系统, 普遍了解多个系统。

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 一般要求要掌握多个类型数控机床的使用。但对于学校来说, 是一个不太现实的事情:一般学校会准备一批同型号的机床作为主要教学使用, 其它各型号的机床往往只有一台;对其它型号机床, 是不可能统一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的。而仿真系统可以模拟多种数控机床的加工。利用仿真系统则可以让学员学习多种学校可能不具备的其它数控机床的使用。而且, 学员还可以方便地对比不同系统, 体会它们之间的异同与联系。

3.3 编程与操作更好结合。

数控系统的学习, 数控编程占有很大比重。传统的教室讲解、机床操作验证模式显得效率很低。利用仿真系统可以将机房作为教室。在讲解编程的同时, 就能通过仿真及时对程序进行验证, 而且还不担心程序的问题导致事故。

3.4 仿真系统与CAM软件更好结合。

搭建专业电脑教室, 在一台微机上安装UG, Master CAM等软件, 数控仿真软件, 以及其它CAD、CAM相关软件。这样, 同学们能够在不同的应用之间快速切换, 能快捷、方便、高效地展开学习。

4 数控仿真系统的局限性

在我们广泛地采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教学的时候, 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仿真系统也有它的局限性。不能一味地依赖仿真系统进行教学和学习, 数控机床上的实际操作是必要的, 绝不能轻视或忽略。

4.1 无论再先进的仿真系统, 毕竟只是真实环境的模仿, 和实际的操作必然存在一些区别。

踢球的需要有球感, 搞音乐的需要有乐感, 搞美术的要有美感, 作为一项专业的加工技术, 也会需要相应的加工的感觉。比如, 工件的材质, 装夹的质量, 刀具的检验等等, 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感官去体会它们, 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力量感等。这一些, 在仿真系统中, 可能更多的只能体现为一堆数据。通过仿真系统, 可以学会数控操作, 但决不能成为专家。

4.2 学习数控技术, 除了学习基本的操作方法, 编程方法, 更重

要的还要学习数控机床加工的工艺, 很多参数的选择, 切削用量的确定需要通过实际的加工进行练习和检验, 在仿真上往往得不到良好的体现。单纯通过仿真学习数控, 更接近于纸上谈兵式学习。

4.3 在数控加工学习过程中, 除了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更有专

业素养的锻炼, 包括安全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 严肃的劳动纪律等的培养, 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锻炼。另外, 对于应急情况的处理, 异常情况的判断等也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提高, 对心理素质进行不断地淬炼。

5 结语

8.浅谈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篇八

关键词: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改革思路

一、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1.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的竞争成为各行各业的主要竞争方面,人才和科技成为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后续及补充,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国政府特别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深刻认识到对推动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将职业教育改革作为教育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2.数控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加工工艺水平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發展瓶颈,尤其是精密加工领域,主要原因是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来老旧的设备都被高精练、全自动的现代加工设备所取代,企业开始大量需要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操作技能的数控技术人才。通过来学校招生的企业和社会劳动部门了解到,数控技术专业仍为目前急需的热门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一大片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数控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显得尤为紧迫。【2】

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1.继承发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调整德育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的发展,消除旧的观念发展与时代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观。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节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开拓素质、人格身心素质和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

2.深入市场调研,制定详细的培养目标,

认真研究国家经济政策,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深入用工企业进行人才需求的调研、形成预测报告,并结合市场需要进分析数控专业岗位特点,基本技能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既能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理论,又能掌握数控技术工艺,成为复合型人才。

3.注重学生个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创新意识。

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实行灵活的教学制度,推行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方式,同时根据专业岗位特征划分模块。允许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在修完综合课程后,选修其它专业方向模块。通过这样的举措,使许多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取得了数控技术基础技能后又取得了相近专业或夸专业的技能,拓宽了将来的就业渠道。术应用型人才。

4.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综合优化课程内容。

选择有针对性的课程进行重点改进,打破传统的知识局限大胆增加新技术的特点和方法,删掉与专业技能联系不多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调整讲授内容的顺序,对学生按“双证”资格标准的要求内容进行教学,建立实用、高效的课程体系。【1】

根据数控专业岗位技术特征,把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内优化整合,按照岗位要求进行删减。改革后的课程专业针对性明显加强,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融合,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职业综合课程的建设。如专业基础课程,经过选择、提炼、有机地整合成几门综合课程,将机械制图、计CAD\CAM融入到工程制图课中;将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原理、工程力学等内容融入到机械基础课中。【4】

5.增加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方面,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行任务驱动式教学、现场教学。【3】如对数控技能训练,安排的金工实习的同时安排一周数控实习,主要让学生对数控技术有一个初步了解。学习一些数控最基础的操作,紧接着开设数控编程课,同时进行生产实习,解决操作问题。[5]

另一方面,根据培养目标,加大专业实训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和校内厂的办学模式,为教学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实践环境。加强实习教学中的管理与指导,对学生实习实践进行全程跟踪全程分析,根据不同的实训场所指定相应的技能量化标准及考核体系,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支职业道德高尚、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数控专业人才的必要条件。委派教师下工厂、到相应岗位挂职是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再教育。制订“双师型”教师标准及激励政策,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加强校企联合、校校联合,形成一支适应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1】

三.总结

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探索的过程,理清改革思路是确保改革成功的前提,通过上述分析,总结出数控专业教学改革在保证数控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的基础上,应重点突出了以下方面:

⑴课程设置的岗位针对性 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岗位能力要求,设置主干专业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⑵技能培训的实用性 多渠道建设与企业实际生产环境相同的实训环境,突出了技能培训的实用性。

⑶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根据企业对该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以及制造业的发展势态,扩大职业任选课的范围以突出职业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宏斌等.现代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J].管理学家,2011年

[2]吕捷.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张爱红 等.浅谈在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中进行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的设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

[4]吴健.创新意识在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全程渗透[M].成人教育,2004年

上一篇:2015庆七一演讲稿下一篇:最新青春励志演讲稿:同龄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