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数学游戏

2024-06-26

课堂数学游戏(通用10篇)

1.课堂数学游戏 篇一

让游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使数学“好玩”

阆中市七里小学校 曹 明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就需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进行数学学习,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强,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激发学生的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学生喜爱的活动,而游戏正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学生在游戏中,活动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牌积极的活动状态,将数学教学渗透其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因此让游戏走进数学课堂,把数学知识融于游戏之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让沉闷、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见识,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效益。让游戏进入数学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还可以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数学教学中,创造宽松和谐的游戏环境,可以消除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紧张、厌烦等不愉快的情绪,让数学活动成为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取得成功时,学生会产生自豪感,体会成功的快乐,失败时,也不会受到教师的责备,而是得到启发和鼓励,因此,游戏能让活宝体验积极情绪,消除负面影响。

让游戏进入课堂,还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小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由于游戏可以为学生提供没有压力,但需要意志和毅力的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思考和处理问题,并取得结果,通过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学生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和想象能力等,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让游戏走进数学课堂,对学生的意志性格的培养和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让游戏进入数学课堂,教师本身要具有童心、童趣,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尊重“儿童文化“,从教学活动的目标出发,设计各种游戏材料,为游戏的开展提供物质保证,还要注意为学生创设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的数学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同时,在数学

教师还要处理好在数学游戏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把数学活动从教师在教育目标控制下的对学生的施教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在游戏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情境教师应善于以不同的角色——“组织者”、“合作者”、“发现者”、“援助者”、“评价者”等对学生进行诱发、激励、辅导、组织、评价。在不同形式和性质的游戏中,教师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如在集体游戏中,教师主要起组织与协调作用,在小组游戏中,教师起观察和鼓励合作作用,在情景性、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中,教师一般以角色身份进行组织与指导,而在操作性、竞技性游戏中,教师则主要以评价者的身份进行启发与发现。

2.课堂数学游戏 篇二

数学游戏是创设最佳情境,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身心潜能,让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游戏的实效呢?这里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游戏中感悟,体验数学乐趣

在讲《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时,我插入了一个传统的“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我先让同桌比试,然后请一位学生上来和我玩三局两胜的游戏,花费的时间不过两三分钟,但学生个个玩得不亦乐乎。同时,我还给每桌发一个骰子、一张统计表,每人各投10次,胜打“√”、输打“×”、平打“○”。游戏结束,我让学生统计比率,总结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提高效率,最后问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可以统计一下?”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提出了数学好玩的理念,这堂课通过游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感悟到了数学的快乐和它的实用价值。

二、在游戏中巩固,唤起创造欲望

在教学《约数和倍数》这节课时,看看下课的时间快要到了,我没有按部就班给学生布置作业,而是带领全班40名同学做了一个游戏。我先出示了一张卡片说:“如果你的学号是卡片上数的倍数,并说清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约数,你就可以离开课堂。”游戏开始后,全班有一半的学生运用新知识,正确说出答案,离开了教室。接着我慢慢拿出一张卡片“0.5”,有几个学生立即起来离开了,可半路上又折回来。我问:“为什么不走了?”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学生结合整除具备的条件说明了理由。这时大部分学生都已走出教室(其实学生都没走,都在门窗外看着呢),最后剩下的学号是1、7、11、13、17、19、23、29、31、37的学生,这时我不再出示卡片,而是问学生:“你们怎么不走呢?老师该出示哪个数大家就可以走了?”学生异口同声地说:“l。”最后的10名学生在老师出示了一个大大的卡片“1”后,欢天喜地地离开教室。新颖有趣的“动脑筋出教室”游戏,巩固了知识,检查了效果,学生不仅停留在快乐的状态,而且进入了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

3.让游戏丰富数学课堂 篇三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而精心设计的游戏不失为一种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把数学知识包装在游戏中或创设故事情境巧妙串联数学知识,使学生玩中学,学中玩,最终达到让学生学得有趣、愉快、轻松、主动、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以下是笔者在新课改教学的第一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游戏走进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几个案例。

一、真人秀“秀出”方差意义

在讲授“方差”这一节时,笔者采用“真人秀”的方式,课前选出平均身高相等的两组男生,每组四人,第一组四人身高几乎相同,第二组四人高矮不齐。上课时把教室模拟成舞台,两组学生同时扮演台湾明星组合F4,站在讲台前面为大家演唱“流星花园”主题曲。同学们先惊讶无比,后热情澎湃,还以为开联欢会呢。歌声一落,笔者让大家评判两组学生的舞台效果,都说第一组形象好。接着笔者给出两组身高数据,让大家计算两组男生的平均身高,及时提出问题:平均身高相等时,为什么舞台效果不同?从而引出方差定义和计算方法。

这个游戏利用了学生熟知的明星效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多了一些笑声,多了一份激情,多了一点动感,课堂焕发了无比的生命力,学生得到了终生难忘的学习效果,这样的小游戏难道不值得做吗?

二、米粒“堆出”乘方定义

教学“有理数的乘方”一节,笔者设置以下问题情境:

教师拿着棋盘和一小袋米走进教室,娓娓讲述古时候的一个故事:某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并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位大臣提出的任何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米,……一直放满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那么多米粒!”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国王能满足大臣的要求吗?

同时让一名学生扮演国王,在棋盘的格子里放米。

教师告诉学生:要满足大臣的要求,国库里应有2的64次方减1粒米。以100粒/克计算,约为1844.67亿吨。这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只要学好今天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你就能轻易解决这个问题了。

利用学生都感兴趣的小游戏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让他们迅速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学效果显著,同时加强了人文数学的教育。

三、巧克力“包出”二元一次方程

讲“二元一次方程”时,课前笔者把一些巧克力包在漂亮的小包裹中,然后带着包裹走进课堂,学生们立刻被吸引住了。

师:同学们,知道这小包裹中放的什么吗?

(生摇头。)

师:这里面是巧克力。我要把这包巧克力发给能回答我问题的同学。

(学生们跃跃欲试。)

师:一对兄弟年龄相差两岁,谁能猜出他们的年龄?开始!

(大家先眉头紧锁,再小声议论。)

师(提示):现在我们谁也不知道他们两个人有多大,只知道哥哥比弟弟大两岁,你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等式吗?

生:设哥哥x岁,弟弟y岁,则有x-y=2……①

生(众说纷纭):x=8,y=6;x=7,y=5;x=10,y=8……

(生答对一个发一块巧克力,巧克力发完了答案还没说完。)

师:那么,这个方程①有多少解?

生:无数个。

师: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组解。

此游戏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以正确的思想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学生们都尝到了“甜头”。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实践说明:游戏是数学内容获得的有效方法之一;游戏也是培养好奇心的有效方法之一;游戏与数学结构的相似性保证了游戏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精神;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乐意吸取不同的思路、勇于创造的研究态度。

当然,对于数学教育来说,游戏的方法并不能代替一切,但如果在正规严肃的教学方法之外多为学生提供机会参加一些游戏,确保数学游戏设计的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具备合理性、针对性、直观性、情趣性、激励性等,对教学是很有帮助的。[e]

4.初中趣味数学课堂游戏有哪些 篇四

在讲授“概率应用举例”这一节时,我采用“模拟真实”的方式,把课本上的例题设计成广告形式,做成一个漂亮的转盘,把教室模拟成超市,请一学生扮演商场的优秀营业员,向顾客(全体学生)介绍今天商场的促销活动(例题的内容):“今天,本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活动,办法如下:凡在本商场购货满100 元者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黄或绿色区域,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20 元、10 元、5 元的购物券(转盘等份20 份),欢迎大家都来参加”。这样就将学生真正地置于商场中,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促销活动中,问题:甲顾客购物130 元。(1)转动一次盘能获20 元购物券的概率是多少?中奖的概率是多少?(2)这种促销办法与商品价格打九五折相比,哪一种方法向顾客让利更多?.

通过模拟真实的游戏,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真谛。

5.低年级数学课堂小游戏 篇五

具体到数学游戏,它能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产生什么作用呢?下面举出四个数学游戏的价值所在处。

1、延伸数学课堂中的学习任务一、二年级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后,为加深学生的学习理解,《数学射击》这一款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游戏中出示了题目以及众多的答案以供选择,在规定时间里让学生做答,这样既考察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快速的观察能力和选择能力;《快速算术》这一款游戏适合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后进行游戏训练;《加法算术》这一款游戏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了一位数加一位数后进行学习;《跳高比赛》这款游戏适合四年级学习认数后进行拓展游戏。《搞笑蹦蹦床》这款游戏适合五年级学习小数加减法后进行练习;《过五关》这款游戏适合六年级学习统计与概率后进行学习。当然,适合小学数学学习的教育游戏还有很多,以上的几款游戏只是笔者提供的几点参考,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充分的进行资源的整合,向学生明确题目具体的游戏操作内容,才能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真正的运用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之中去。

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

想让学生的大脑积极的动起来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学生感兴趣了,愿意去做了,这个时候学生的大脑就已经开始运动起来。目前,就有一些教育游戏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上就有着很好的效果。

《三三移位》、《四块木头》、《五子连珠》、《超级方块》、《完美数独》、《华容道精装第二版》等等一些益智性单机版教育游戏均适合对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操作时,可以利用独立尝试、分组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小学生们进行学习,发挥教育游戏的真正魅力。当教育游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走进孩子的课余生活,我们的教育也就真的做到寓教于乐了。

3、利用教育游戏拓展数学的知识领域

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

教育游戏包涵以上知识体系的综合,让学生在玩中就将知识潜移默化的移植到了自己的大脑之中。如“数与代数”方面的教育游戏有《完美数独》、《快速计算》、《跳高比赛》、《小新学数学》、《神奇发射机》、《加油站》等;“空间与图形”方面的教育游戏有《七巧板》、《空间图形闪电训练》;“统计与概率”方面的教育游戏有《过五关》、《猜数字》;“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育游戏有《小小建筑师》、《学乐吧》。

4、利用教育游戏改善数学学习的环境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几年间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革命式的变化,多媒体的运用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但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要达到人人全身心、快乐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中是很难达到理想要求的。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何让学生走进课堂认真学习基础知识,走出课堂继续加深巩固基础知识呢?单一的书面作业,越来越让学生不愿意去做,因此,改变学生学习的模式——即学习的环境势在必行,而教育游戏能提高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环境,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

下面我们从从一节课的片段来看数学游戏应用。

课例为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材中《5以内的加法》一课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游戏导入。

教师面带微笑,用欢快的声音说:让我们一起玩判断游戏,好吗?

生:好!

师:准备好了没有?

学生坐正,用行动告诉老师已经准备好了。

教师依次报题目,学生举手发言,其他学生做判断。

5可以分成1和(),4可以分成2和(),3可以分成1和(),()可以分成1和1,()和3合成5,()和2合成4,3和1合成()。()和1合成5。

师: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还有几位小朋友表现的也很棒,他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学校做好事呢!请看大屏幕。(游戏结束后迅速进入新授与探索环节的教学。)

片段一中数学游戏设计详述与简评:

游戏目的:复习2-5的分与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游戏方法:教师报题目,学生举手回答,其他学生用手势做判断。做对题目的同学可以获得一朵小花;答错后全班说答案。判断最快速,纪律最好的一组在每轮判断后都可得到一个五星(画在黑板边,得星最多的一组课后每人一朵小花。)

游戏规则:

1.学生必须先举手才能回答问题,不可抢答。

2.学生回答问题后,其他学生立即做判断,回答正确,用手势√表示;如果回答错误用双手交叉表示×,然后全班集体订正;如果题目难,教师可以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并做出解释。

3.做对题目的同学可以获得一朵小花;判断最快速,纪律最好的一组在每轮判断后都可得到一个五星(画在黑板边,得星最多的一组课后每人一朵小花。)

4.如果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可以口头提醒或适当批评。

游戏效果反馈:

在过去的教学中,笔者经常采取复习导入的方法,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在认真研读了新课程标准以及儿童心理学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些课堂上可以经常使用的数学游戏。判断游戏多用于复习巩固旧知,在导入环节、习题巩固等教学环节都可以应用。判断游戏通过手势判断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在教师出示2-3题左右的例题后还可以让学生出题;除了可以全班对回答做判断外还可以分小组,一个小组做一次判断,其他组找出判断出错误的同学;判断游戏也可以同桌两人进行,同桌两人回答问题的人起立,另一个人迅速给同桌做判断。同时用小花作为奖励,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来看,判断游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好地达成了游戏设计的最初目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片段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在完成了例题的教学之后,教师出示主题图,并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表述完成之后得出算是1+2=3。接下来教师要让学生完整表述出算式的各部分含义。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棒,我们一起来玩问答游戏好吗?

生:好!

师:我来问,谁来答?

生:你来问,我来答!(生举手)

教师:我来问。(点名回答)

生:我来答。

师:1+2=3中1表示什么?

生:1+2=3中1表示左边有1个小朋友。

师:1+2=3中的2表示什么?

生:1+2=3中2表示右边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1+2=3中加号表示什么?

生:1+2=3中加号表示合起来。

师:1+2=3中等于3表示什么?

生:1+2=3中等于3表示一共有3个小朋友。(师伸出大拇指表示奖励)

师:1+2=3这道算式的意思是什么?

生:1+2=3这道算式的意思是左边有一个小朋友,右边又来了两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3个小朋友在玩摇板。

师: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生:一共有3个小朋友。

师:他说的好吗?说的好就请夸夸他!(生集体鼓励,教师奖励给学生2朵小花)

师:还有谁和他说的一样好?(很多学生举手)

师:那请同桌两人玩问答游戏,获胜的同学可以从同桌那里赢得一朵小花。

(同桌两人一问一答,教师指导)

片段二中数学游戏设计详述与简评:

游戏目的:巩固新知5以内加法的含义,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算式的含义,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完整表述的能力。

游戏方法:

在师生之间问答的游戏环节,游戏开始的标志是教师说:我来问,谁来答?生对答:你来问,我来答。之后教师说问题,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必须和教师的问题一致,具有完整性,问题全部回答正确且完整可获得两朵小花。在生生游戏环节,游戏开始的标志是左边的同学A(或右边的同学)先说:我是老师。另一位学生B说:我是学生。学生A:我来问。学生B:我来答。然后开始继续问答,回答也要和问题保持一致,出现错误或回答不完整将被拿走一朵花。

游戏规则:

1.回答的学生要说话完整。

2.同桌之间进行游戏时先各拿出2朵花,每个人都要当一次老师和学生。只要回答正确就从同桌那里拿1朵花,如果回答错误则把自己的小花给同桌1朵。

3.游戏结束后坐正,眼睛看老师。

4.最快完成游戏的2个大组各获得一个五角星。

游戏效果反馈: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让学生观察图并理解图意,但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步形成和发展中,一些学生不能够把话说完整。因此,根据教学需要,笔者设计了问答游戏。问答游戏多用于巩固新知,特别适用于一些需要用完整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问题。当然,问答游戏也可以用在复习课中。问答游戏通过学生仔细听问题,并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用眼神,手势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励,对回答完整且正确的同学,不仅可以采用全班表扬的办法,还可以多给一些奖励(如发放两朵花)使学生有想说的愿望,和“我能行”的信心。在同桌之间进行游戏的时候,通过问和答,不仅使学生更加理解问题的含义,也更知道怎样回答才更完整;同时,从同桌那里赢得小花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游戏充满了竞争的乐趣。通过游戏,学生很好地巩固了加法的含义,在具体情景中理解了算式的含义同时也在游戏中培养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学习效果良好。

片段三:活跃思维、巩固新知。

师:我们已经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了,让我们一起玩个快速计算的小游戏好吗?我们速算小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生:计算又快又正确,数字漂亮又整齐,前三名举手报名字,完成后坐正看老师。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练习纸,完成练习纸的第1题:快速计算,开始。

学生在练习纸上快速计算,完成后交换练习纸。前三名报名字。最先完成的一个组开火车报得数,在报答案的同时学生给同桌打√、X。全部正确的小朋友站起来。夸夸自己。展示前三名的练习纸,全部算对奖励1朵花,数字漂亮整齐又全对奖励3朵花

片段三中数学游戏设计详述与简评:

游戏名称:速算游戏。

游戏目的:巩固新知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游戏方法:

当老师说:快速计算,开始!游戏开始。学生迅速计算指定题目,前三名报出自己的名字并且举手示意老师,待老师过去确认后手可放下,最先全部完成的一组可以开火车报答案。

游戏规则:

1.前3名报名字,如果有好几个并列第1或者第2名且大于等于3人则其他人不能再报名字。

2.学生全部完成后要坐正,笔放下眼睛看老师。

3.到规定时间没完成的学生也需要停下(1分钟完成8题)。

4.最先完成的一组可以开火车(开火车的组课后每个人都有一朵花)。

5.前三名的作业反馈,给全班同学做示范。表扬全部正确又书写认真的同学。课后奖励相应数量的小花。

游戏效果反馈:

巩固练习设计中常常有快速计算这一项。在过去,笔者总是因为学生计算速度慢,态度不认真而头痛不已。在笔者分析低年级学生爱玩,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比赛的心理特点之后,设计了速算比赛这个小游戏。学生对速算的兴趣大大增加,书写也明显认真了许多,计算正确率也提高了。这个游戏不仅在个人之间展开比赛,也在小组之间展开比赛,因此也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的责任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6.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的有效应用 篇六

学习和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两大主题。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我们应该重视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作用,一方面,游戏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学习离不开游戏,教师将教学内容带上一些游戏的色彩,会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上,课改实验教材中有些内容就是根据游戏活动编写的。将游戏巧妙地融人数学课堂,进行实践和探索,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通过教学实践,我对如何有效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游戏活动有了以下一些体会:

一、游戏中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巨大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而不会感到是种沉重的负担。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以无意注意为主,而无意注意又受兴趣的影响。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通过耳听、眼看、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可以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使感性活动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降低思维难度。

例如:我在《认识角》一课中,设计了一个“比一比做钟面”的游戏。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让学生对角有所认识。然后,我让孩子用自己准备的平面图形,自己设计一个钟面,并画上一个喜欢的时间,在小组里比一比谁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大。这样避免了让老师传授死板的模式,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借助已有的经验,学生设计出了一个个生动的钟面,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就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通过讲一讲,让学生知道了角的大小在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牢牢把握住了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这样既认识了角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把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游戏中培养学生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情感与态度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活动,它不仅能够给儿童带来快乐,而且也可以丰富和深化儿童的情感,从而陶冶儿童的性情。

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成就感是一种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的成败感到自豪、害羞或惭愧等都属于这一类情绪情感。在游戏中,儿童自由发挥没有任何压力。因此,孩子的情绪是轻松的。通过在游戏中学习解决疑难问题,可以使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游戏中培养合作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那么学生的参与面就太窄,而且孤立了一些学生,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我在教加法(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估算时,我编了这样一个游戏:将二十四张苹果卡片在黑板上平均分成四组(每组卡片颜色不一样),卡片上写着加法算式,每组学生先一起估算本组苹果卡片的结果,然后小组成员选出一位代表参加“苹果找树”比赛(树上分别有400,600,800,900四个数)。哪一组学生能够帮苹果又快又准确地找到树为赢。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的同伴能帮苹果找到树而感到骄傲,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这样,既满足了儿童爱玩的天性,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又巩固了加法的计算,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情感交流。

四、游戏加强师生互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自始至终要与学生一起投入游戏,平等地成为游戏中的一份子,千万不要做局外人、旁观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时,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一旦发生错误,教师不应马上打断,而应在游戏结束之后予以指正。

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也戴上司机头饰,每个头饰上写了不同的长度单位,拿到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物体测量长度单位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 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五、游戏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应的游戏,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课堂开始,用游戏情境引入教学,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课中,学生学习十几分钟后,注意力开始分散、精神不集中、思维不再活跃时,教师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剩下的学习任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后,游戏也是学生课余学习的有效形式,课堂里学到的新知识,经过课余的游戏,能得到巩固和深化。

为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性,许多教师千方百计地将游戏引入课堂。将游戏与教学联系在一起,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不过游戏的设计和开展还需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适应性

1、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牢牢地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

2、游戏的内容要与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巩固学习了相关的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

只有把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全员性 在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千万不可以孤立班上的弱势群体,要让每一位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三)、创新性

陈旧单一的游戏形式,会给学生带来厌倦感受。如许多教师上课时经常运用“找朋友”、“开火车”等游戏。起初,同学们还有新鲜感,后来运用多了,便觉得腻味,有时甚至还产生反感情绪,给教学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新鲜的游戏,会让学生耳目一新,更感兴趣。

(四)、组织性

数学教学活动要有组织,有位老师采用了这样的游戏:选几位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学生在下面做啦啦队,却不知道这样的游戏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然而真正参与游戏的只有几名学生。其余学生只是在座位上逍遥自在,打闹起哄,营造了一个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氛围。所以说,课堂游戏组织无力,学生活动的秩序较差,结果也是收效甚微。

7.课堂数学游戏 篇七

根据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不同,数学游戏有如下几种类型:首先是代数游戏,即游戏的背景为初中代数知识,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代数内容应用于数学游戏中去,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学生理解代数知识。代数游戏能让学生在数感增强的同时实现思维拓展的目的。其次是几何游戏,代数知识和几何知识是初中数学的两大部分,几何知识多为图形,由于形象具体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此基础上用更有趣的几何游戏来辅助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再次是概率游戏,概率作为对一种事件可能性的描述,本身就具有游戏特性,能引发初中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渴望,从而培养他们通过数学知识来处理问题的水平。

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数学游戏的引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趣味性,即数学游戏要有趣新奇,能使学生乐意去了解和接受。其次是简易性,即数学游戏应该简单易记,数学游戏的说明应该做到明白易懂,游戏的设计应该考虑初中生的心理年龄和知识水平。再次是开放性,即数学游戏的结果并不只有一种,而是和魔方一样,答案是多种的,如此才能让自身条件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成功学习的心理感受。最后是拓展性,即数学游戏的难度能分阶段提高,具有发展空间,这样能有新的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究与思考,鼓励他们不断攀爬新的高度,超越自己。

二、数学游戏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1. 利用数学游戏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式探究学习。

按照数学教学内容的不同,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游戏的教学策略之一是:通过从引导到探究再到发现最后到归纳的教学模式,教师将现有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数学游戏中去,学生在学习中用主动探究式学习代替传统的被动吸收式学习,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其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交流合作和自主探究,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并学会解决,从而将数学技能与知识熟练掌握,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构建并使自我能力不断发展进步。例如,在老师将平行线与相交线、图形的基本知识等内容讲完以后,为了使学生对各种图形间的区别与联系充分掌握,可以通过挑花线的数学游戏,让学生自己拿出一条绳子,在教学中互相配合玩挑绳子游戏,在游戏中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各个图形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总结出需要吸收理解的知识内容。

2. 利用数学游戏开展反思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来进行反思教学,具体是通过从活动到探究再到交流最后到反思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中的探究中心和主体为学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与数学经验的收获,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脑、口、手全动,在练习和使用中学习,通过实践参与、亲自动手等形式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成功掌握数学建模方法和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与发生过程,培养他们数学运用的理念和意识。在沟通交流之后,应该为学生创造反思的契机,让他们思考在数学游戏中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然后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法。例如,在镶嵌内容讲述时,将一些指定的多边形给学生,让他们思考这些多边形能不能在地面直铺,从而明白哪种多边形能完成平面镶嵌,最后归纳出相关的数学结论。

3. 利用数学游戏实施发展教学。

利用数学游戏实施发展教学指的是通过问题情境到规律再到发展教学的模式,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思考并提出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将数学问题作为主线来进行教学活动,在问题处理和数学知识运用中又引申出更多的数学情境,然后又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此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师的启发下,在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数学情境中,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进行问题的提出、研究和解决,从而将适应深层次发展和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应用技能和数学知识顺利掌握,培养勇于创新和探索的数学精神。例如,在中心对称内容的讲述中,事先准备小镜子,让学生进行戏说颠倒和小镜子妙用的两个游戏,从创设的游戏情境出发,让学生去思考中心对称的意义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然后再创设相应的数学图形情景,让学生对中心对称的内容进一步掌握,理解中心对称的意义和规律,在图案设计中适当地应用所学到的中心对称内容。

4. 数学游戏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案例。

在数学游戏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案例中,中心对称图形与扑克牌游戏一例比较经典。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抽扑克牌,重新洗牌以后迅速找到所抽的扑克,以这样的小魔术为先导,引出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扑克牌图案的特点以及魔术的诀窍。然后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理解和反思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再与别人沟通对比,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最后教师提出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例如能不能将英文字母按照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的原则分类?学生显然对此很有兴趣,在妙趣横生的讨论氛围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游戏由于具有趣味性、拓展性、简易性和开放性等原则,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学会在反思探究中归纳所学内容,并不断拓展思维,对知识进行透彻掌握并应用,这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数学游戏的引入越来越广泛。教师要首先对数学游戏的类型及其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作一些分析, 在此基础上, 利用数学游戏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式探究学习、实施反思教学以及开展发展教学。研究数学游戏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同时用典型案例进行例析,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并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8.用游戏激活数学课堂 篇八

一、精设探索性游戏,激引主动探究

探究是有效数学课堂的标志性特征,学习自发主动地开展探究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障,融合趣味性与探索性于一体的数学游戏活动,不仅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还激引学生在游戏中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自主建构数学模型,发展数学探究能力。

探索性游戏是指具有游戏性质的数学实验、综合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边玩耍边探究,动手又动脑,探索性游戏中学到的东西是最为深刻而有效的。我在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探索性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一课中,我在组织学生认识了升和毫升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后,设计了一个探索性游戏活动:自制量器并利用自制的量器测量出常见容器的容积。我给学生提供了塑料瓶、量杯、卡纸、剪刀、胶带等材料,让学生利用塑料瓶自制一个简易的量筒。原本就喜欢动手的学生踊跃制作,借助量杯将定量的水倒入塑料瓶,在瓶身外面竖直贴上纸条,在纸条上画上刻度,标注数字,不一会儿,一个量器就制作完毕。接着,我组织学生一起玩量器,在玩耍中先估测各种容器的容积,再利用自制的量筒验证猜测,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积极主动探究,逐步增强对升和毫升的感性认识,在对各种容器容量的具体感知中建立丰富表象,深刻理解掌握了升和毫升这两个容量概念。

二、妙设合作性游戏,催发自动合作

合作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积极心态。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的共识,合作学习成为高效课堂的重要学习方式。合作性游戏为学生的合作创造了机会,使学生体验到一两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从而催发学生自动合作,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性游戏将多人组合在一起,通过众人的合作完成游戏任务,合作性游戏以其趣味性将学生吸引到一起,为了游戏的成功而自发合作,紧紧团结在一起,集众人的智慧与力量成功完成游戏任务。我在数学教学中,巧妙设计和利用合作性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激励学生在竞争中凝心聚力展开合作,在合作性游戏中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中,为了巩固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整数运算能力,我设计了一个“算24点”的小游戏,该游戏是一项合作性的团队游戏,游戏规则为:每四人为一小组,利用加、减、乘、除运算算出24点,速度快者获胜。我先组织了小型合作性游戏,让各小组组内开展算24点游戏,每人任意出一张拍,先算出结果者赢得四张牌,比一比规定时间内谁赢取的牌张数多。在小组游戏后,我又组织了全班性比赛,这回由我从一副扑克中任意抽出四张扑克牌,以小组为单位算出24点,每组写出算法,哪组的算法多,哪个小组就获胜。这一大型的合作游戏激起了每个学生的斗志,激励着每个人的集体荣誉感,为了小组能够取得胜利,每个小组的成员自发合作,献计献策,团结同心,合作意识高度释放。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合作中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运用自如,口算能力大大增强。

三、巧设创造性游戏,启迪灵动创新

创造性游戏是发挥学生想象,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游戏活动,结构游戏就是诸多创造性游戏中的一种形式,是让学生利用积木、七巧板等材料搭建出不同物体,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要成长,你必须要独创才行。”在数学教学中,我巧设创造性游戏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奇思妙想,启迪学生灵动创新。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我在学生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后,组织学生玩七巧板拼图游戏:从七巧板中选择几块拼成不同的梯形,比一比谁的拼法多,看一看谁的拼图新颖奇特、与众不同。游戏活动中学生放飞想象、灵动操作,相互之间你追我赶,互不示弱,选择不同形状的七巧板拼出各种各样的梯形。七巧板拼图游戏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深化了学生对几种基本图形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该拼图游戏活动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游戏活动让枯燥的数学生动有趣,使沉闷的课堂焕发活力,让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致力游戏化教学,精心设计游戏活动,用游戏点亮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在游戏活动中绽放异彩。

9.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游戏的运用 篇九

一、游戏教学模式的开启需要充足的准备

一个好的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游戏过程中能够培养同学间的默契,促进同学的感情,学生会养成从游戏中探索、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游戏而言,是分组比赛、单人比赛还是全班学生一起完成一个目标,在事前应确立好这一游戏的形式。如对学生进行“人民币的换算”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让其他一组的学生扮演商店的老板售卖学生从家中带来的玩具,其他组的学生则分为几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能够用最少的钱买到最重的东西。这个环节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人民币换算”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学到重量的换算,一举两得,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自行修改。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带好相应的道具,保证游戏教学的环节能够顺利进行。此外,教师应充分考虑游戏的种类,若为竞技类,教师应制定能够控制课堂纪律的游戏规则和奖罚机制;若为团结合作类,教师应注意人数的控制,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游戏教学模式的进行需要多样化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虽然有游戏教学的加入,但有时也显得有点无趣,这个时候应该针对同一知识点进行不同的游戏来强化我们的记忆。比如“应用题”。教师在该知识点的教学初期可以让学生进行“抱团”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由学生当指挥官指挥学生抱团,每一个口令结束之后都会多出一些同学,将这部分同学淘汰再进行下一轮游戏,直到剩下两人为止;在教学中期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钱”的游戏,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组选出一个组长,并给每一个组长相同的钱数让组长均分给其中的几个人,再让这几个人中的一个人将钱均分给剩下的学生,教师应做好相应的计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分到钱;在教学后期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从之前的“购买玩具”的游戏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并且趁机讲解“单价×数量=总价”的知识点。多元化的游戏会让学生保持接受外来知识的新鲜感,从而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学生将会最大化的获取新知识。

三、教学游戏的进行需要教师有强大的控场力

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尚未成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实现自我控制,反而比较贪玩,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能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管束,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程的顺利完成。第一,强大的控场力需要教师平时对学生的教导来实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该严肃的时候不可和学生开玩笑,否则易造成学生认为这个教师很好欺负的错觉,教师就会失去自己的教学威信。第二,强大的控场力需要教师的自我相信。教师充满信心自身就会形成一种威慑力,学生会从内心诚服于这个教师并且听从教师的话,会遵从教师的指导,使得现场严谨有序。第三,强大的控场力需要教师拥有感染人心的演讲能力。当现场秩序差强人意时,教师可以凭借自己完备的演讲能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听从指挥,继续进行该有的游戏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强大的控场力可以避免现场出现的混乱,解决诸多令人惊慌失措的问题,保证学生对游戏中学习的热忱不减。

四、教学游戏的再次进行需要教师的及时反思

游戏过后教师应进行及时的反思,反思课前准备是否充足,反思游戏过程中学生是否对相关知识有了完备的认识,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反思自身在游戏过程中是否语言得体。教学反思的实质是教师对自己教习方法的思考,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以便下一次的游戏能够有一个较令人满意的结果。反思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消除困惑,促进学生实践。教学反思分为以下两个部分,其一是对整个游戏过程进行一个全面、理性的思考,之后扬长避短;其二是通过实践来发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差距,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观念的改变。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曾经提出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游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也能促进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游戏教学能够放松他们的心情,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进而享受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10.课堂数学游戏 篇十

吉林省蛟河市漂河镇九年制学校 孙斌国王艳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而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不仅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而且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参与到学习过程,探索、内化新知识,促使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游戏活动需要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能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动脑能力。学科教学中引入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能快速、质优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中玩、玩中学”已经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共识,游戏教学渐渐成为学科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

一.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游戏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知时,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教材数学课本第二册《元角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元角分有所接触,往往不能引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我组织了“争当优秀售货员”的游戏进行教学,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动手选商品,动脑算总价,动口回答应付款和剩余款,变枯燥乏味的简单货币的化聚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

2、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而新颖、活动、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兴奋灶,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而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只能连续集中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收到良好效果。

3.游戏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强。他们渴望学到新的知识,但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但他们年纪比较小,注意力不稳定,单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就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而游戏正可以顺应儿童的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新的知识。如:一年级的《分类》这一课知识,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分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设置“给小动物找家、文具回家、汽车开进停车场、水果放进果盘中”等游戏,引导启发学生把同一类物品归在一起,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情调,让学生始终被愉悦的气氛所陶冶、感染,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4、数学游戏有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

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游戏,每一次游戏绝不是只有表演的那几个同学的事情,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或作裁判,或作指导,或评价,使学生在游戏中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也养成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

例如在三年级学习《数学广角》简单的组合时,围绕小丽去外婆家,衣服有几种不同的穿法的故事情境,进行“小设计师”游戏,让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的图片,先自己摆一摆,然后以组为单位讨论,并在题卡上连一连,最后集体汇报交流。学生通过在游戏中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到了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怎样与同伴合作、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培养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用数学化的符号表示具体事件的能力的一个体现。

二、数学游戏的形式

长期以来,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形式,其中比较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以下几种:

1、讲故事。对于数学知识,我们可以把知识寓于故事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而且讲故事能够引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它具有让学生们了解数学、引导数学志趣、熏陶精神和情感的特点与功能。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们去认识数学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观察。观察能力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训练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小学数学可以实物材料为“第一性材料”,以课本文字插图为“第二性材料”,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实物材料,结合课本材料来学习数学。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数学现象,培养与加强“数”与“形”的基本概念、培养数学意识与敏锐的观察力。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出示教学挂图和实物,让学生观察,0。

3、猜想。猜想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让学生们展开和培养想象力,并且培养合理地推测和验证能力。在数学游戏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们进行猜想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们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们猜一猜,估一估,促进思维培养,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当我们在教长度单位米的认识时,就可以先不要告诉学生一米有多长,先进行猜想估计,再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加强对知识的表象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活动。作为活动的形式,是数学游戏教学法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包括实验、模拟、绘制、创造等具体形式。这些活动形式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加强对数学的理解等。对于小学生来学说,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而对于老师就要设计一些浅显而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通过活动来学习数学,促进他们学习数学兴趣与能力的提高,在玩中学习数学。

5、竞赛。它是指以比赛的方式进行的游戏,它包括智力、体力和技巧等方面的竞赛游戏。比赛游戏形式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使学生们精熟“数”与“运算”的能力,培养动作或思维的快速、敏捷的团队精神等。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不但是让学生学习到了数学知识,而且从思想上也得到了培养、熏陶。在课堂教学中,小组之间,或个人之间的竞赛,是最常用的竞赛方式。当然,考试也是一种竞赛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计算能力方面的比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数比赛,这不单单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竞赛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数学游戏的组织

1、制定计划。在数学游戏教学中,制定计划是游戏教学组织的首要环节。一个游戏的开展,必须经过严密的安排、设置,有计划的进行制定,才能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点。具体设置方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怎样来对它进行评价,要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等,都必须要有一个计划,按照计划来开展游戏教学。

如我们开展“玩七巧板”的游戏时,这个游戏要达到什么目的,应该怎样安排等等,事先一定要有一个严密的计划,才更加容易对游戏进行操作。

2、数学游戏的选择形式与内容。数学游戏的组织,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游戏教学。只为游戏而开展的游戏教学,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活动,只有以兴趣为前提,完成课程标准与教材规定的内容,并实现教学要求,这样的游戏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设置一个游戏在课堂上实施,必须要先学习把握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来设置。如对于数学一些比较枯燥、抽象的内容,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浅显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设计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活动,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提高计算技能。

上一篇:国家宪法日宣传宪法标语下一篇:小学网络安全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