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精选8篇)
1.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 篇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以下几点: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据记录与保护。一是做好普查积累的非遗资料文档工作,包括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建立。按照“全面普查、广泛采集、确立重点、建档立卡、分类制作、图文并茂”的工作要求和统一的格式,分别建立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社团(队)、民间艺术之乡(村)、民间艺术品种的文字、图片、音像档案。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妥善保管实物资料;二是搞好非遗资料的数据库建设。按照“统一软件、统一目录、统一分类、统一格式、统一质量”的工作标准,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化,把所有非遗资源信息(包括文字、图象、音响、影像)进行科学、系统的数字化动态管理。
2、利用舆论工具加强宣传。一是充分发挥各级新闻媒体的作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3、争取政府政策措施投入。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核心和主导作用,制定规划、组织力量、落实经费、加强指导。对市属非遗名录项目及列入市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或其他重大项目进行挖掘、抢救、保护、保存、研究、传承等的补助,非遗保护研究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民间艺术家等扶持表彰,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非遗成果编纂、数据库建设等。各区、县(市)也应根据各地的实际,适当安排保护专项资金。
4、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顺应社会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除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外,我们还要致力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
1、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体系。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整体性动态保护,命名一批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艺术生态保护区和民间艺术家,使优秀的民间艺术得到有效保护。
2、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健全市、县两级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保护工作机制,实行属地管理,由所在地进行保护为主、上级指导和支持为辅。基本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网络化。
3、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编写民间艺术乡土教材,在中小学、职业学校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纳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
总之,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前提;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的后序管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流失、不消亡的必要措施;不断开发和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应积极行动起来,高度重视并顺利完成阶段性的全面普查工作向常规性的保护传承工作转轨,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加快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2.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 篇二
关键词:工业遗产,文化创意,工业文明
辽宁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 这些工业遗产不仅见证了辽宁乃至新中国工业的腾飞, 而且也彰显了辽宁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城市魅力。但目前辽宁对于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却相对滞后, 没能将工业遗产自身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艺术价值等充分展现出来。因此, 拓宽思路, 转换思维, 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对辽宁工业遗产进行开发利用, 为创新发展辽宁省工业遗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遗产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 又称创意产业、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等。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在《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 即“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中获取发展动力, 并通过开发知识产权来创造潜在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 主要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古玩市场、手工艺品、时尚与时装设计、电影与录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和广播13种行业。当今世界, 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 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 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 并以5%的速度递增, 欧美发达国家及亚洲的韩国、新加坡等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
工业遗产的利用研究也起源于英国。早在19世纪末期, 英国就出现了“工业考古学”, 强调对工业革命与工业大发展时期的工业遗迹和遗物加以记录和保存。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英国发起工业考古运动, 人们才开始关注对工业遗产的研究, 并取得一定的成就。2003年7月,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通过的《下塔吉尔宪章》明确阐述了工业遗产的定义, 即“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 除此之外, 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 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在实践领域主要集中在对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方面, 如美国西雅图煤气厂、英国铁桥峡谷以及德国的鲁尔工业区, 都是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成功典范, 后两者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辽宁工业遗产开发现状
近年来, 随着辽宁各级政府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工作认识和重视的加深, 人们对于工业遗产的关注度也不断上升, 辽宁省在工业遗产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总体来看, 可以说喜忧参半。
1. 将工业遗产列入文物普查范围, 突显了辽宁工业遗产的价值及地位。
我国于2007年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 而且此次文物普查将工业遗产等曾被忽略的项目列入普查范围之列。通过全省“三普”工作者的努力, 在全省各地相继确认了160多处工业遗产, 如奉天纺纱厂办公楼旧址、铁西工人村历史建筑群、抚顺西露天矿、本钢一铁厂旧址等。在这些工业遗产中, 不乏一些当年的之最, 如奉天纺纱厂曾是当年东北地区最早、最大的民族棉纺企业的核心;奉天机器局是我国最早采用机械铸造银元的企业等等。这些工业遗产的确认, 印证了辽宁悠久的工业历史, 也向世人充分展示了辽宁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 为辽宁工业遗产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通过开展工业遗产旅游, 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 国内外对工业遗产开发利用成果的典范多是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如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北京798艺术家工厂、广东的中山岐江公园等。辽宁也通过开展工业遗产旅游, 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鞍山“鞍钢工业之旅”1998年开发至今, 年均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 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 解决160多人的直接再就业和300多人的间接再就业;始创于1801年的锦州道光廿五凌川酒业有限公司, 是辽宁省唯一荣获“中国酒文化十大文化旅游基地、中国酒文化十大古窖 (井) 、中国酒文化百年老字号”三项殊荣的白酒企业, 也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3. 开发缺乏创意元素, 模式单一, 工业遗产再利用形式局限性大。
虽然近几年辽宁省在工业遗产开发利用领域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如阜新的海州露天煤矿国家矿山公园是全国首家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 沈阳也相继建立了蒸汽机车博物馆、沈飞航空博览园、老龙口酒文化博物馆、工人村生活馆等, 但这些主要是博物馆、纪念馆等形式, 基本都是图片、实物等静态展览, 缺乏创新, 吸引力不大。这直接导致辽宁工业遗产虽然历史辉煌, 但后劲不足;空有当年的盛誉, 却没有现今的知名度, 更没能彰显出昔日“共和国长子”的雄风。
三、“文化创意”对辽宁工业遗产开发利用的启示
目前辽宁工业遗产开发利用的现状, 还没能挖掘出它所传承的优秀人类文化, 也没能将其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因此, 我们必须转换思路, 用“创意”来改变这种状态, 从而使工业遗产开发利用能够真正促进社会经济及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1. 运用创意手段, 拓展工业遗产开发思路, 进而提升工业遗产的知名度。
首先, 辽宁拥有丰富的近现代工业遗产, 可以利用创意产业中的影视作品等形式, 根据实地条件, 将一些工业遗产改建为影视拍摄基地, 利用真实的场景去展现曾经的年代。由于优秀的影视剧作品必然会引起人们对其拍摄地的关注, 这样既能将工业遗产充分开发利用起来, 又能提升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必然也会让人们忆起当年的辉煌与成就。其次, 可以运用创意手法, 将一些符合条件的工业遗产开发成颇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在相对集中的场地里开设各种工作环境, 吸引富有创意思想的艺术家, 以实际场景激发其灵感, 并将灵感投入到工业遗产开发利用中去, 实现良性循环, 进而提升该地工业遗产的知名度。
2. 运用创意手段, 拓宽工业遗产开发方式, 进而丰富工业遗产的利用形式。
在对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中, 要突破图片、实物等静态展出的模式, 利用高科技创意手段使静态资源动起来。这一方面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 如动漫和动画等形式, 打造模拟当年工厂生产、工人生活等情形的3D影片, 让参观者有如身临其境融入到“现实的生产中”。另一方面“动起来”也可以表现为通过对工业遗产现场景观的改造, 让参观者有亲自动手体验的机会, 让平时远离生产劳动第一线的人们, 尤其是青少年, 从服饰、工具, 再到生产线, 让他们在一次亲身经历中深刻体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也从中感悟当今社会所缺乏的那一份工业文化。
3. 运用创意手段, 打造辽宁工业遗产品牌形象, 从而增强人们工业遗产保护意识。
3.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 篇三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国外
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317-01
1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瓶颈
1.1 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悖论:保护有保护的意义,开发有开发的目的
保护是有责任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给予完全的、可持续的、可解读的保护;开发是对文化遗产价值作为一种商品或资产进行有目的的利用,如何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之间寻找平衡点是目前国内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困惑。
1.2 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与开发文化遗产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之间的悖论
地方政府为了科学地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在技术、资金、人才方面进行投入,但是文化遗产的开发往往是投入大于产出,遗产保护这一“惠遗产”功能,能够给政府带来多少政绩?
1.3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特别是居民利益之间的悖论
首先在文化遗产的规划方面我国目前往往是由少数专家讨论决定,没有引进社区参与机制,未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对遗产地基础设施、环境、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文化遗产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有专业的投资管理公司介入,由于缺少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开发的收益大部分流入了遗产的经营者,社区居民还处于贫困的状态。再次,在古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社区居民不仅需要保护他们物化的传统形态,也向往现代的生活方式,社区参与机制影响着社区居民对遗产公平性的感知和保护遗产的积极性。
1.4 文化遗产保护区最少干预原则与开发现代游览设施的悖论
最少干预性保护原则是《威尼斯宪章》中首先提出的,旨在对传统建筑进行修复时,以最少干预的方式进行,但是对文化遗产的修复以及为了使文化遗产对现代人具有可读性,在修葺和利用现代技术和游览设施上存在着对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干预。
2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措施
2.1政府保护世界遗产的多样化措施
(1)设置“世界遗产城市奖”,鼓励地方政府保护遗产
西班牙是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遗产第二大国,为鼓励地方保护世界遗产,西班牙政府设立了“世界遗产城市奖”,评判的标准是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容和执行质量,以及是否与外部环境、城市形象十分融合,是否使历史遗迹重新得到社会关注,是否对其他遗迹的保存修复有借鉴作用[1]。奖项名额有两个,奖金共24,040欧元。
(2)多元化投资机制保护遗产
意大利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体现在资金方面,采用国家财政拨款、吸收私人投资以及社会公益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私人资本的介入包括“资助文化产业优惠法”、“文化遗产和可持续旅游交易所”等,并从1997年起专设文物彩票,每年从彩票收入中按比例增拨1.5亿欧元用于文物保护[2]。
(3)维护遗产旅游的和谐环境
柬埔寨政府在遗产景区的管理中以提供公共服务、咨询服务及稳定和谐的社会旅游环境为己任,在每一个宾馆、餐厅、公共服务点免费向游客提供包括餐厅、宾馆价格、服务质量的对比、体验项目的特点、价格、交通的组织等的解说小册子,而且一般提供3—4中语言服务。
2.2 多种措施与遗产地周边居民互动
国外对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的较早,早在1980年Seeking就指出“一个真实合理的旅游规划中必须依靠普通社区居民和私营机构、非盈利组织的多方参与[3]”而我国对社区参与的研究多侧重于旅游扶贫理论的研究,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不强,参与性行动更少。
(1)英国哈德良长城与周边居民互动的措施[4]
①利用解说系统促进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通过解说系统让游客知道去周边乡村哪里购物、就餐、停留。
②促进地方利益最大化,包括向游客推广当地服务业的项目,雇佣当地人才,发展新行业和地方供应链,提高社区经济可持续的能力。
③培养社区居民主权感和认同感,包括加强与当地居民沟通,使其理解管理者的意图,通过促销遗产景观和品牌来增加收入,激励社区居民对遗产的认同。
④鼓励居民成为遗产景观的保护者,实施自愿土地管理计划,把商品补贴变为景观的管理费,鼓励遗产地实现多元化发展。
⑤为地方教育提供各种机会,发展“教育和信息”项目,从小培养遗产保护意识,为地方教育提供了广泛的机会。
(2)柬埔寨对社区利益的重视
柬埔寨主管部门将文化遗产旅游收入的20%作为当地居民文化遗产保护、补贴以及教育的基金,并且鼓励当地人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在吸引投资方面优先考虑当地人的投资和就业需要,外来投资者也必须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为前提。
2.3 保证文化遗产景观原始、自然、和谐的状态
在对文化遗产的最少干预方面,各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保持原真性
意大利首先提出了对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整体保护原则,不仅保护建筑物本身,还要保存它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在对文化遗产的修葺方面,强调新修补处必须与原文物有明顯区别,形传统与现代的经典对话,并且要求尽量使用传统材料特别是文物原来的材料。
(2)保持原始性
柬埔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注重对原生态的保护和对自然的尊重,对文化遗产的修葺严格按照本来面目,并且认为文化遗产的旅游是一种体验文化遗产的生活方式,需要具备生活的各种要素,绝不干涉遗产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更不会为了保护遗产而将居民整体搬迁。
(3)保持生态性
美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侧重于对景观的保护,针对遗产保护的法律认为国家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地是国民欣赏自然和精神活动的场所,是激发爱国主义激情的神圣之地,严格禁止在遗产地修建索道,除了必要的公路外,严格限制其他机动交通。
以上是国外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举措的分析,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げ慰嘉南:
[1] 肖锡维.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工作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6,04.
[2] 张国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04.
[3] Potts, T., and R. Harrell . Enhancing Communities for Sustainability: A Travel Ecology Approach. Tourism Analysis 3.
4.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 篇四
摘要:通过介绍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历史、特点与现状,分析得出长调民歌在传承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蒙古族长调民歌传唱人数的不断减少、部分地区蒙古族原始文化逐渐消失、环境恶化使蒙古族原始生活环境改变等。并提出了强化文物意识;设立机构、建立保护体系;加速立法、依法保护;确定载体、忠实保存;建立档案、保护现有材料等解决方法。以使蒙古族长调民歌这一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继续传承下去。
关键词:蒙古长调;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资源;保护 民间音乐由广大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并广泛传播于民间。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戏曲、民间器乐等在内的诸类音乐,统称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与宗教祭祀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雅士音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与专业音乐的主要不同在于笔头创作与口头创作的不同创作方式,如蒙古族长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口头创作艺术,与专业音乐的笔头创作有着很大不同。
作为劳动人民的心声,民间音乐充分展现了人民精神面貌最积极、最光彩的方面。经过千百年来历代人民集体的积累、加工和筛选,民间音乐的艺术水准和表现力日臻完美。成为人类文化生活的众多成果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我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音乐有左权开花调、河曲民歌、侗族琵琶歌、兴国山歌、川江号子等。其中,蒙古族地区的代表遗产有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等。目前,中国文化界最重要、最急迫的事件之一就是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草原既是蒙古人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也是蒙古草原文化的摇篮。由于草原地区的特殊文化环境,这里的遗产资源更加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而长调民歌恰恰就是代表草原游牧文化的完美艺术体裁。在蒙古人的观念里,长调民歌就是音乐化的草原。可以说,长调民歌是了解草原文化本质的金钥匙,如果脱离了长调民歌,等于脱离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的主体,无法理解和把握草原文化的本质。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概况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
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长歌,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据考证,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蒙古族歌王哈扎布对于蒙古人来说,长调民歌不仅仅是一种歌曲体裁,更是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调民歌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蒙古族地区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生产劳动、爱情婚姻、历史典故、传说故事、道德信条、哲理格言、风俗礼仪等,几乎无所不包。毫不夸张地说,长调民歌是蒙古人草原生活的教科书,在传承草原文
明,协调人际关系,维系社会和谐方面,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1、蒙古族长调的形成历史与特点
蒙古族长调的产生与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有关。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是长调民歌的特点。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
歌词一般分为上、下各两句,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长调
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即发声时,配合口与咽腔的复杂动作,发出类似颤音的抖动效果,一般抖动两三次,“诺古拉”对形成蒙古族长调的独特风格具有重要作用。
蒙古族长调牧歌的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把它称赞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的艺术创作。
————————————————————————————————
长调乐谱
“歌词一般分为上、下各两句,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
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地广人稀,加之游牧是在这种淳朴的爱的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民族的独特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与内涵。这使得长调民歌处处展现着蒙古族人民 的质朴与智慧。
“他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的灵魂都跟随着他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这是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在拜访了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后写下的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感受。
2、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非遗申请
2005年11月25日,由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在巴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巨大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为国际社会所普遍公认。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这次的成功申报,标志着我国加强了同别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合作。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管理与保护
1.存在的问题
长调是一种靠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因地域的不同和演唱者的差异,形成了众多的风格。所以,长调常“附着”在传承人的身上。不同的艺术家掌握着不同的歌曲与唱法,可以说长调艺术家的技艺都是独有的。可随着一些著名长调演唱艺人相继离世,一旦师承关系得不到延续,独特的演唱方式、方法不及时传承,必然危及长调的保护与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马背民族”走下马背、走入城市,长调诞生的原生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有草原生活经历的人少了,传唱地道的长调的人也就变少了,长调失去了往日的生命力。
随着大量汉民移居蒙古地区,原来蒙古地区以牧为主的单一经济形态逐步多样化。经济形态及生产方式的相同愈加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游牧于农耕文化以及蒙汉两族文化交流的结果最先最明显地体现在民俗的相互影响以及变异中。由于蒙汉人民的杂居和相互往来,蒙古人的一些
民族习俗直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一些地区的蒙
古人的习俗几乎全部汉化,甚至丢弃了自己的语言。所以说文化的融合是把双刃剑,它既促进了蒙古族地区的发展,也是一些蒙古族特有文化逐渐消失的原因。蒙古长调民歌的传承也毫无意外的受此影响。
同样,环境的不断恶化也对长调民歌的传承产生了负面影响。草场退化、草原沙化、人类生产活动对草原的开发与破坏等,使游牧民族原有的良好生活环境不复存在。牧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长调民歌失去了诞生的自然环境,导致蒙古族长调民歌面临着消亡的威胁。
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纷纷传入内蒙古草原,使得千百年来纯净而安逸的草原喧闹起来,年轻的一代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强烈的好奇和兴趣,开始接受、学习外面的新鲜事物,学唱长调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没有了年轻人的继承、发展,长调失去了往日的生命活力。
2、蒙古族长调民歌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
强化文物意识: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蒙
古族长调民歌是需要加以保护的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物。长调还没有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所以我们要强化长调民歌的文物地位,使人民意识到保护长调的迫切性与重要性。长调民歌的真正拥有者是广大牧民,民间自觉保护的意识提高了,对长调的保护将更加有利。同时,由于文物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所含文化的原本性,保存和保护文物的意义和目的是在于为了让后人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所以对于蒙古族长调,我们既要像保护有型文物那样保住其历史形态。即保留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原汁原味。妥善保存之后才能再谈利用与发展。否则我们的子孙后代听到、看到的都只是劣质的复制品,不会再是纯正的、富有灵魂的蒙古族长调了。“要让长调艺术这一存在了千百年的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就要恰当地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衔接的问题。不能把长调保护到博物馆去,要让它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功能,长调才能永不停息地传唱下去。” 设立机构、建立保护体系:我们应尽快建立蒙古族长调保护工作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长调院校,鼓励学习长调,加紧培养理论研究人才,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研究和保护,改变长调口头传承的历史,使长调获得新的生命力。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保护体系,才能以科学、有效、系统的方法保护好长调民歌这一宝贵遗产。 加速立法、依法保护:在传统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许多国家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这一方面法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头,早在1840年就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法案《历史性建筑法案》。我们的邻国日本与韩国也都很早就开始了文物保护的立法及执法。各国成功的经验都在告诉我们,只有制定完善的保护法,使各级政府与人民共同参与到科学的保护行动中,由政府和民间双管齐下,传统文化遗产的保存于保护才会真正落到实处。目前,长调的保护迫在眉睫,唯有立法、施法才是管理、保护蒙古族长调的长久之计、必行之举。 确定载体,重视保存:蒙古族长调属于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不同于有形的文化遗产可以以武力的、独立的、可触可感的形式长久保存。由于自身具备的具象性,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有形文化遗产的存在。而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人的行为紧密相关,是依附于人类行为的、并非独立存在的事物,所以对他的管理与保护更多地应该考虑到其载体——人的因素。对于那些技艺超群的艺术家,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其必要的补助,同时还应赋予他们以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以激励他们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上做出更多贡献。随着塔巴海、特木丁、昭纳斯图、哈扎布等一代长调大师们的先后谢世,许多传统长调歌曲及特殊唱法都面临失传。由政府确定和保护传承者的工作也就显得愈加迫切愈加需要。现在的长调传承人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以哈扎布为代表的老一代长调艺人,他们大部分年事已高,其中有的已经去世。第二类是现在50岁左右,仍生活在牧区的民间艺人,这
部分人是传承人的主体,是原生文化的主导力量。他们在草原出生成长,接触原生态文化形态。第三类包括现在艺术类高校、艺术研究所等院校培育的新一代具有现代保护观念与意识的长调人才。确定了长调的载体,才能更好的制定策略,保护长调。 建立档案、保护现有材料:蒙古族长调
民歌大师哈扎布是唯一掌握所有长调技术的歌手,是草原传统声乐流派的杰出代表。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蒙古族长调歌曲的演唱方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草原声乐学派,被乌兰夫称赞为“人民的歌唱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蒙古族长调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没有留下一张完整唱片的情况下,于2005年10月27日病逝。而他生前编写整理的有半人多高的380首长调唱片,均在文革期间被销毁。即便是他所擅长的潮尔道(长调的一种)现今也几近灭绝。足以见得保护现有资料的重要性。
加强国际合作:2006年12月5日到7
日,中国、蒙古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协调指导委员会会议,宣布为期10年的中国和蒙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行动启动。这标志着蒙古族长调民歌这一艺术的传承迎来了一个春天。“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蒙古国两国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国都留存着这一文化遗产的不同部分,要想更好的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必须结合两国共有的遗产资源,建立完善的保护系统。只有两国加强合作,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才能使长调民歌得以真实、完整的保存下来。
3.蒙古族长调的可持续发展
在长调歌曲的传承上,首先要保证歌曲的“原貌”,也就是对已被指定为长调传承者、长调持有者的演唱进行忠实的录音、保存,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较强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在长调的传承过程中很容易走形、变样,反而会有悖
取措施以促进长调民歌的传承,从而防止其走向灭亡。
自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长调民歌这一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表现形式,逐渐走出草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其生存、发展、传承的环境也得到相应改善。
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长调民歌的保护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严峻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须知道蒙古族长调的保护不是
结论 急于求成的事情,只有踏实认真地做好保护遗产作为一项宝贵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的每一步,长调才可能被完整的、真实的、系统族长调民歌需要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必须及时采的传承下去。
——————————————————————————————————————————— 参考文献: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2 [2] 包•达尔汗,吴云陶丽.《蒙古长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6 [3] 刘钟龄、额尔敦布和.《游牧文明与生态文明》,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4] 潮鲁.《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 [5] 祝汉宾,丁利冬.《保护蒙古族长调 让灵魂随歌声飞翔》.北方新报,2006年12月12日 于保存文化、弘扬文化的初衷。换言之,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保护与传承、继承与发展等关系只有忠实的保存才会使蒙古族长调继续拥有生命活力、使其保留它原有的无穷魅力。
5.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 篇五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利用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个人、团体以及群体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表现形式、实践形式、知识体系、技能表现等等,以及具体的工具、工艺、文化场所等等。非物质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殊气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对弘扬中华文化,探索文明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减少的原因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源于我国文化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丰富多样。但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在不断地减少,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众多的表现形式,其中很多都是依靠文物、工艺品或者档案的形式存在。在时间流逝过程中,自然灾害、战乱等都会对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造成破坏。手工工艺品以及文物在保存方面难度很大,工艺品或文物的破坏都会导致其承载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丢失。档案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载体之一,简牍、金石、丝帛等都容易损坏,不能够长期保存,尽管新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新型档案载体,但是载体的不容易替换性以及新型载体有待考证等,都给其替代传统载体造成很大的制约。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口口相传的特点,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依靠开班授徒以及口口相传传承下来的。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这种口口相传的文化更多地当成是一种故事,采用漠视的态度对待,这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流失。另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继承与发扬,大部分现代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一辈子钻研文化,受不了某些苦,一些技术很少有人愿意学,而会这些技术的老人随着时间而慢慢老去,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流逝严重。很多传统技艺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很少有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断层现象。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主要阵地为农村地区,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少农民开始学习城里人的生活,渐渐地将原有的风俗习惯等遗忘,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这些传统的风俗、技艺等都被新生的事物所替代。例如云南大理白族的扎染技艺,也称为疙瘩花、疙瘩花布,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往,这种布料在当地随处可见,但是到现在,现代化的服饰逐渐替代了这些传统工艺制作的布料,在当地会这些技艺的也屈指可数。尽管很多少数民族技艺还没有完全消失,但是也处于即将消散的边缘。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对策
基于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减少原因的分析,我们应该感到一种紧迫感,还需要加强对这些文化瑰宝的保护,使之保存更长的时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原则
第一,原真性原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需要注意非物质文化形式、内容等的真实性;第二,多样性原则。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例如云南地区就聚集了十几个少数民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还应该尊重各个民族之间的风俗文化,同时也需要重视对文化变异演变出来的各种亚文化的保护;第三,发展性原则。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需要结合时代的特色,注入时代的精神等,让非物质文化焕发出时代的光芒。第四,以人文本的原则。很多传统文化与技艺都是依靠民间艺人代代相传或口口相传传承下来的,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需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第五,民间事民间办的原则。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民众才是这些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承者,才是文化遗产的主人。第六,保护与利用并举的原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地加以利用,是世界上主要文化遗产国的共识,在加强保护的同时,还需要重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考价值,发挥其历史研究、文化传承等重要的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第一,对于已经收录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字、物品、影音资料等等,无论其载体何为,都需要进行严格的保护。尤其是对于各种形式的档案,作为档案管理人员更需要精心的呵护,采取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在各级博物馆中一般都设立了特藏室或档案馆,需要将珍贵的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或媒介收藏到特藏室或档案馆中,加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期检查,采用高科技的保护手段,包括除湿、防潮、防碳化等技术。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某一个机构享有的,是大家的,是社会的,还需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保护等。国家相关机构、单位等,为了提升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关注,可以采取征集作品、比赛等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另外,对于一些技艺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鼓励那些具有这方面兴趣的朋友去学习各种传统工艺,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第三,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是其让更多的人关心与了解。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个媒介,提高宣传的广度、深度等,同时宣传的方式也需要更加的多元化。博物馆是城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的场所,可以定期地开展免费集中展览等活动,或者利用听报告等方式,向青少年介绍与宣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博物馆、档案馆等爱国主义基地的作用,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做出贡献。第四,应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做详细分类调查,盘清家底。由于民族众多,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品种因民族、地区的不同,有相对的独立性,由此形成各自不同的传承和延续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遗产保护时,要根据遗产的不同种类进行清理,盘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的家底,然后造册登记并借助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用不同的措施和手段实施分类保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减少,并面临消亡的紧急关头,还需要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科学地对这些文化遗产加以开发与利用,更好的服务社会。具体来说:第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开发当地旅游、宣传教育的重要工具。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范围广,但是经过几千年的时间交替,这些文化瑰宝流失十分严重,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宣传与展览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含了我国民族的文化、礼仪、风俗、精神等,可以让国家的民众以及国外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很多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中,能够给人们一种神秘感,在当地旅游开发过程中,能够借助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第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现代生活与生产。在市场中各种艺术工艺品都表现出人民辛勤的劳动与智慧,是我国几千年文化传承的结晶。科学地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中的智慧、理念等运用到现代化的生活工作中,更好的服务社会。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国精神文化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时间、人为破坏、时代发展等因素,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的消逝。因此,必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宣传等手段,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同时,还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科学的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使其服务社会,在传承中发扬。
参考文献:
6.对丹东历史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篇六
【摘要】对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并对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建设方面提出有效的、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保护;丹东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和文化标准化、环境恶化、旅游业等因素的威胁,尚有不计其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在我们不知不觉中逐渐从我们的世界里淡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将查阅书籍和上网找相关资料,以及亲身外出查访的方式合理的结合起来对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通过自己对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了解加以思考分析,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或措施。由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及意义、以及对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建设等方面逐一展开。
三、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逐渐积淀下来的财富,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史的见证。它们的存在是历史长河中一件件重要事件的见证,也是一段段发展历史的缩影。
(一)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丹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在丹东目前拥有的13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保护项目中,丹东米叉子较为独特。虽然它拥有的市场最大,但大多为手工小作坊,做法繁琐且不够卫生,本小利微,在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的生活模式中,其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生存下去,是一个共性的问题“目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于抢救、挖掘、整理、研究等阶段,这本身就是一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挽救和保护。” 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吉武说道。例如在丹东某几处设立专门的小吃一条街、纪念品街以及特色产品等场所以让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栖身。
(二)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上,普查是一种很好的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方法。在最近一次历时5个月的普查中,文化部门基本摸清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蕴藏总量、项目类别、分布情况以及生存和发展的现状,这不仅为下一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奠定了基础,更具有有意义的是,普查工作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这些民间财富的宝贵之处。让人们意识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重要性。
(三)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方面,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范例是宽甸八河川的“王氏皮影”。面对这个差点就“离家出走”的宝贵的民间财富,从2006年至今日,宽甸满族自治县和丹东市文化部门合作,共同资助将近3万元,为“王氏皮影”购置灯光、乐器、音响等材料设备,使之具备演出的条件。同时,在宽甸满族自治县和丹东市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将“王氏皮影”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较短时间内较好的完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曾经濒临灭绝的丹东单鼓,文化部门通过集中的搜集、整理,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全省单鼓艺术研究、创作基地,并由此产生了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专家和著述。丹东市站前小学将丹东单鼓纳入学习课程,200多名小学生将继续擎起单鼓的明天。
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对于一个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由丹东民间艺术人员编制、取材于丹东单鼓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艺作品《满乡乐》、《太平盛世》、《东陲边鼓》等,曾应邀参加过各种民间艺术赛事。由于单鼓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家们精湛的技艺和表现出来的纯朴的民风,表演受到许多人的好评,并且在每场比赛中均获奖项。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通过表演的形式赚取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于是,一个无法回避、几乎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必须面临的生存问题摆在大家眼前:在通过政府扶持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输血”之后,又该如何让他们自己“造血”真正的生存下来呢?恐怕只有通过进行商业表演等方式进行。
(二)对于“造血”的问题,政府等相关部门都在努力的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嫁接旅游,是一种十分值得尝试的做法。
因此,2008年春天正值旅游旺季时,宽甸八河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皮影”正式入住某景区。因为没有与景区门票捆绑收费,而是采取自愿观看的方式进行表演。但是仅仅三四天的功夫,“王氏皮影”就因为无人问津不得不撤出景区,令谋生路。通过这次的尝试,验证了这种方法的不可行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又成为令所有人头痛的问题。
(三)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应当先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难”的原因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古老的艺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鲜为人知,这一点导致了他们在进行表演展示时的观众数量较少。如果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靠每年几个月的旺季,到村民家里的演出方式很难维持他们生存下来所需的经济费用。所以必须要扩大可接受的群众范围。
从受众年龄层次上看,随着八十年代人的不断老龄化,新生的80、90后变得越来越活跃起来,外出旅游的年轻人不断增多。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接触最多的是现在最流行的东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不了解甚至让他们觉得无聊、是在浪费时间。不了解这些艺术形式的内在和它们一路发展和传承下来的历史,就不能很好地感受古老艺术内在的东西。这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
五、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和措施
将适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风景中,既可以弥补这丹东旅游业在这方面的缺憾和不足,还可以拓展旅游资源,为旅游途中多增加一些项目,也为旅客的旅途多增加一些乐趣。这能相应的解决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问题。
而像满族荷包、满族剪纸、满族靰鞡、泥塑等艺术产品还可以纳入旅游产品开发之列来解决问题。
对于像丹东单鼓、王氏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在把它们加入旅游风景的同时,应借助导游的力量,在引导游客参观景区的过程中对这些被引入风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故事、发展过程进行逐一详细的讲解,让游客先对它们产生一定的了解,再让游客去欣赏观看这些古老的艺术,会让他们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这样就扩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欣赏的观众范围,让更多的人喜欢它们,了解它们的真正价值,愿意去欣赏它们。
六、调查总结
7.旅游开发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篇七
关键词:旅游开发,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 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不在少数, 已有33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还有许多地方正在准备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近年来旅游开发形成热潮;不少文化遗产地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超常损耗的现象, 许多文化遗产资源因为旅游开发的不适当介入而过早的衰退, 影响了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开发的热潮中往往由于过分看重当前的经济利益, 或某些经济主体从自己狭隘的经济利益出发, 导致许多旅游区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沦为经济的奴隶;不少有重大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的遗产地遭到了无可挽回的破坏。如何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好遗产, 这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一) 历史文化遗产地现状及反思
1. 大肆兴建旅游基础设施对遗产地造成建筑性破坏
一些遗产地有关部门或因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 或出于为游客提供舒适服务的考虑在遗产地大搞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盲目兴建旅游公路。由于修建单从工程角度考虑, 公路选线不当, 设计者忽略了历史景区的文化价值。故常见旅游公路与古代朝山线路重叠, 用现代公路覆盖或损毁有千百年历史的古道。这样做不仅破坏了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 而且开山挖土、放炮炸石对遗产地核心景区的整体环境造成了难以恢复性损害。 (2) 架设索道、缆车, 破坏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泰山炸山建索道工程, 破坏了1.9万平方米的地形, 被破坏的植被和裸露的岩石在10~20公里以外都很容易被观景者看到, 严重破坏了泰山景观的完整性。接下来是缆车噪音污染对游人和整个景点环境持续性的损害。尽管开发者认为索道为旅游者提供方便, 但就目前中国山岳型文化遗产地架设索道情况看, 多数对遗产保护不利, 而且也不符合“快旅慢游”的旅游业规律。 (3) 在遗产地核心区修建的宾馆、酒店, 严重破坏了景观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在黄山海拔1000多米的核心风景区, 这里的楼堂馆所不仅数量众多, 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修建楼堂馆所, 首先不可避免的是开山炸石, 伐木毁林。当楼堂馆所建好, 紧随而来的是用水问题, 水从哪来?开发商与经营者自然把手伸向大自然恩赐给黄山的雨水和泉水;被人工水库拦截后不仅输往宾馆的每一个房间而且还通向桑那浴室和洗脚屋。接下来更严重的问题是对环境的污染;在旅游旺季, 餐厅超负荷的为游客提供美味食物的同时释放出大量油烟和废气, 桑拿浴室洗脚屋等生活用水没经任何处理便排入自然山体, 大堆垃圾随意堆放在山边。原本清澈的山泉变黑了, 动植物生长的环境也受到了破坏。严重的生活污染不断吞噬景点原生态的自然环境。 (4) 修建娱乐设施对历史景观造成灾难性破坏。据报道, 新郑市拟在始祖山上修建长21公里, 龙头高29.9米的巨龙, 作为国庆60周年的“献礼”。始祖山原名具茨山, 据传为始祖黄帝结云拜将、屯兵驯兽、统一天下之地。山上至今还留有轩辕庙、黄帝屯兵处等黄帝文化遗迹20多处。始祖山是黄帝的象征, 在山顶上建巨龙, 不仅与景区主旨相背离, 也是对黄帝的大不敬。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用龙来包装一个到处散发着铜臭的商业项目, 对每一个华夏子孙的情感都是一种亵渎。这样规模宏大的土木工程, 无疑将会影响一个地区的自然生态, 历史文化积淀景观风貌。如果建成负面影响将无法估量, 遗患无穷。
2. 历史文化遗产“不堪重负”
谢凝高教授曾指出对历史文化遗产最大的威胁就是“人满为患”。旅游部门单从经济利益出发, 对游客数量不加控制的做法;是对历史文化景观资源与生态环境超强度利用。已造成对文物建筑、景区生态不可挽回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如过度的游人踏踩, 挤垮门窗、古桥、古道的栏杆等建筑构件;过度的游人踩踏使地面磨损而失去原有的特色;拥挤的人流进入绿化区, 导致土壤板结, 造成古树名木死亡;游人反复触摸对建筑雕刻、古碑、壁画等文物磨损而失去原貌。敦煌莫高窟因游客过多, 壁画受到二氧化碳和潮气侵蚀;已有过半的古壁画染上“酥碱病”, 许多壁画都起甲、脱落、退色, 有的甚至只剩空白的岩壁。如果游客数量再不加控制, 不久将来敦煌恐怕只剩四壁空空的莫高窟了。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
(1) 当地民族生活观、价值观被同化;随着旅游活动开展, 大量的旅游者不可避免的将自己价值标准道德生活方式带到游目的地, 对目的地产生示范效应。不少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不着自己的服装, 取而代之以大众化的西装, T恤, 牛仔裤、高跟鞋等, 甚至民族村寨, 民族城市已无特色可寻。丽江古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近年来旅游发展迅速2002年游客量达300多万。在现代化生活与商业利益的双重驱动下, 有些古城居民迁出了古城, 把自己的家园让给了游客或商人。传统的、真实的生活方式、居住活动, 正在被功利的、庸俗的商业活动、旅游文化所取代。数百万游客参观古城带来的商机, 吸引大批外地人进入丽江古城租房开店, 使原来的生活街区演变成了商贸旅游区。过度商业化使古城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消失殆尽。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重要的原因是这里保留的“活着的文化—纳西人的生活状态”。古城的灵魂, 不在小桥, 不在流水, 而在人家, 以及存在于这一民族中的文化。人口置换如果未能及时控制, 将导致古城文化主体的转移和失落, 从而使古城失去“活力”, 这是令人忧思的。
(2) 地域传统习俗不正当商品化。传统的民间习俗和庆典活动都是在传统的特定时间传统的地点按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但是很多这种活动随着游业的开展逐渐被商品化, 他们不再按传统规定的时间地点举行。为了接待游者, 随时都会搬上舞台, 为了迎合游者的观看兴趣, 活动的内容往往被压缩。并且表演的节奏明显加快。因此, 这些活动虽然被保留下来, 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传统的意义和价值, 久而使当地居民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内涵失去理解, 不再是自由天空下人们劳作之余的自我放松, 而是成了一种极端商业化的旅游产品。每年农历四月的傣族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 它源于印度婆罗门教的仪式, 之后又从缅甸传入傣族地区。这是一个典型的宗教节日;但是如今的泼水节却成了一种大众化的甚至是日常化的活动, 只要游客有兴致随时可以亲身体验泼水节。如此的“泼水节”还存在它传统神圣的内涵吗?正如人类学家格林伍得所说:“当文化被商品化以后, 不仅使当地民族对本土文化失去兴趣与信念, 而且也会使文化本身失去其内涵, 也就是说, 文化的真实性将弱化, 失去本地人真实的参与, 文化就失去了灵魂, 徒具躯壳”。
(二) 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辩证关系
旅游开发给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挑战。旅游开发是一柄“双刃剑”;不当的开发、过度的开发将破坏历史文化遗产, 合理适当的开发能有效的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1.首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旅游发展先决条件和基础。历史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是建立在当地历史文化遗产基础上的。而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垄断性的资源;它是绝无仅有, 不可替代, 不可再生。一旦这种垄断性的旅游资源遭到破坏, 旅游开发将无从谈起。2.发展旅游业有效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旅游开发是实现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效途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这些仅靠政府之力显然是不够的。如果能与市场结合, 相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将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有实践证明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从而提供对其进行保护所需的资金, 同时也能促进全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并增强保护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 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同时通过旅游开发, 可以加快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最终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三)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与策略
1. 任何历史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原真性原则。原真性是国际公认的历史文化遗产评价标准和保护标准。一般的遗产保护都会涉及到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内容, 即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遗产原物、原貌。也会涉及遗产完整性内容, 即任何遗产的保护都是与其环境联系在一起的, 与环境共存, 因此保护遗产就必须对周围的有机组成环境进行统一规划, 保持其整体风貌。
(2) 保护优先原则。遗产旅游地不同于一般的风景区, 在开展遗产旅游开发工作中尤其要以“保护优先”为基本前提。“保护优先”是指在遗产开发利用中, 当遇到了多种利益冲突和难以平衡的问题时, 应把遗产保护作为最先考虑和最终选择。
(3) 合理利用原则。对历史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不能从简单的经济利益出发, 要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这里“合理开发利用”的含义包括: (1) 利用不会对遗产带来破坏和损失。 (2) 通过科学论证和科学管理, 进行有约束的经营开发。 (3) 尊重遗产的客观规律, 尊重基本的遗产价值观。 (4) 选择有利于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开发方法。
2. 规划保护方法
(1) 历史文化遗产地进行分级分区规划保护。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安排, 具体上对历史文化遗产地进行分区保护, 一般分为:特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等四级内容。特级保护区的划分和保护规定:特级保护区指风景区内的自然保护核心区以及其他不应进入游人的区域。特级保护区外围要有良好的缓冲条件在区内不得搞任何建筑设施。保持历史景区的原始风貌。一级保护区的划分和保护规定:在一级景点和景物周围应划出一定范围的空间作为一级保护区, 宜以一级景点的视线范围作为主要划分依据。一级保护区内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 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 和机动交通进入。二级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景区范围内, 以及景区范围外的非一级景点和景物周围应划为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内可以安排少量旅宿设施, 但必须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 应限制机动交通进入本区。三级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规定:在风景区范围内, 对以上各级保护区之外的地区应划为三级保护区在三级保护区内, 应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 并与风景环境相协调。
(2) 历史文化遗产地游人容量规划控制。在编制旅游区规划时, 根据环境承载力计算出历史文化遗产地的游人容量;所谓游人容量是指在保持景观稳定性, 保障游人游赏质量和游赏安全, 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 单位时间、一定规划单元内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是限制某时某地游人过量集聚的警戒值。景区的游人容量可随规划期限的不同而有变化, 但首先应满足该地区的生态允许标准。
游人容量计算方法: (1) 线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的平均道路面积计算, 通常5~10㎡/人。 (2) 面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的平均游览面积计。其中主景点50~100㎡/人, 一般景点100~400㎡/人, 浴场海域10~20㎡/人, 浴场沙滩5~10㎡/人。 (3) 卡口法:实测卡口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合理游人量。游人容量确定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遗产地选择恰当的公式, 如敦煌之类脆弱的历史文化遗产用卡口法计算控制游人数量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并且游人容量计算要当地的淡水供应、用地、相关设施及环境质量等条件进行校核与综合平衡, 以确定合理的游人容量。
(3) 历史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模式选择。遗产地过度商业化和当地文化习俗商品化, 除了用规划和立法措施加以限制外;合理的选择旅游开发模式是另一有效的方法。传统意义上, 政府既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又是开发者。这种双重身份往往造成政府在开发中权力过大。在缺乏相应监督机制的情况下, 历史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模式往往是政府说了算;这直接导致了遗产地单一的外部介入性开发模式; (外部介入性开发模式是指撇开当地传统居民及其基层组织这些直接利益主体, 而以地方政府或企业从外部刚性介入的开发模式) 因为这种开发模式在前期通常需要 (下转第209页) (上接第214页) 大量的资金投入, 为此无论是政府或企业在开发的同时首先考虑的是资金收回和经营利润问题;为了尽快地回收成本和获取最大的利润, 开发主体会利用遗产地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来为他们的经营获利。而不考虑对遗产的破坏;因此, 各种商业开发、缤纷的娱乐形式在历史文化遗产地生根发芽壮大。
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这就需要改变政府在开发中所扮演的传统角色;变政府主导为引导, 政府在开发中角色的转变不仅不会削弱政府的保护力度, 反而会因为开发权的分解使政府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开发模式的选择上可以多尝试以政府为引导的内生性开发模式 (当地传统居民及其基层组织作为直接利益主体自筹资金自我开发、自我保护而自发渐次生成的开发模式) 这种开发模式不仅能充分调动民间资本, 解决资金问题, 而且往往利用其较为丰富的社会资本和传统道德, 使历史风貌得到较好的保护。浙江兰溪诸葛村利用这一开发模式避免了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危害, 很好的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地的原始原貌。
(四) 结语
历史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涌动流淌的血脉, 记录着历史轨迹, 承载着灿烂文化。加强对旅游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协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是对历史负责, 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要在开发中做好保护工作;首先, 任何遗产地开发都不能违背原真性、保护优先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其次, 规划是第一位的, 对历史文化遗产地充分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所做的科学规划是遗产地旅游开发依据和原则。再者, 根据遗产地的不同情况, 选择有利于保护当地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另外还要建立健全遗产保护法规, 将遗产地的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经营都纳入一个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中。最后, 应尽快打破条块分割纵向分离的管理体制, 建议在中央和各省各自设立单独的综合管理机构, 负责各类遗产地的管理。至于在遗产法律、管理体制健全和资金保障问题还有待相关专业学者去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保继刚, 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3]徐晓音.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方法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 (3) :455-458.
[4]邵勇, 阮仪三.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G].城市规划汇刊, 2002 (3) .
8.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 篇八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产业开发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开发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开发两者之间是互助互利的关系,通过创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包装和宣传,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的人知晓,从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受众面,进而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者和传承者队伍的壮大,最终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进行挖掘,能够为广告创意提供更好的素材,从而有利于文化商品品牌的建立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以文化为中心展开商业活动,最终有利于经济建设。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意开发满足对非遗的传承需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两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无论从文化建设角度还是从经济建设角度来分析都十分有必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开发的途径
(一)从创意角度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颖”之处
1.有古文化的韵味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发源较早,拥有悠久的历史。所以非遗文化对现代人来说是隔时空与古人的精神交流,甚至有穿越的文化色彩。非遗文化的古典魅力和古香古色的韵味本身就受到广大热爱传统文化人民的热爱。古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深受当代中国人的热爱,具有良好的市场。例如,周杰伦中国风的《兰亭序》是现代音乐与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穿越时空的合作;郑源和储兰兰的《寒江雪》是现代阴雨与国粹京剧的艺术变形融合;黄悦的《折子戏》片头用了京剧的原生唱腔,是现代曲乐与国曲京剧的完美嫁接;谭维维与张喜民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将现代摇滚与陕西民乐以及西洋乐器熔化在春晚的舞台上,震撼了全世界,诠释了什么是中西合璧,什么是古今融合。这些曲艺作品都因为有了中国风而透出了卓尔不群的高贵。
2.有神州大地的传奇色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发源地为中华大地,尤其是黄河流域的灿烂文明,每个非遗文化都在神州大地上熠熠生辉。非遗文化上带有的神州大地的符号,这本身就是一道绝美的风景。例如,《满腹经纶》这部语言类曲艺作品,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将中国各地的著名文化都串联起来,《山海经》中的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就在谈笑间带到了现代人的生活中,将不曾被翻阅和少被关注的上古文化融化在了观众的笑靥中。
3.是多元文化池塘中的白莲
我国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变迁,不同时代的文化有不同的特色。在建国前后的歌曲特点是旋律优美和辞藻含蓄;改革开放初期的歌曲由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激情,歌曲变得通俗易懂,表达直抒胸臆,是流行歌曲盛行的时代;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中外文化高度交融,歌曲和影视剧的特点由原来的“高大全”向着“甜美腻”的方向转变。在这个文化主流形式演变的过程中,外国的文化表现形式被国人所接纳。现阶段是改革开放“走出去”的阶段,2015年APEC会议上,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瑰宝,是我中原文化回归的时候了。《华阴老腔一声喊》中谭维维装束青素,基本没有化妆,陕北民乐艺术家们身着家常服饰,但是正是那种如同白莲的本真打动了亿万国内外观众。
4.是炎黄子孙身上抹不去的烙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和精髓,近代以来我国的文化与世界接轨,是世界文化中国化后的结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多数是民国甚至是晚清之前的文化艺术,那段历史长河中中原文化有着浓重的中华魂,如同烙印一样印在炎黄子孙的身上。非遗文化是纯粹的中国文化,不与任何其他“混血”,独具魅力。
(二)非遗创意产业的产业链规划
1.非遗传承保护机构的本色宣传
非遗创意文化产业是为保护传承非遗文化而存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本色的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资金的匮乏和受众面过小都是造成宣传动力不足的原因,也是非遗失传危机日益明显的原因。在非遗创意产业链中,非遗传承保护机构是源头,也是产业链的重点,以本色非遗文化进行宣传,在经过一个个环节让大众接受并热爱非遗文化之后,要将非遗文化的“真身”显现出来让大家朝拜。
2.非遗文化与时下文艺形式结合
由于历史和主流文化等原因导致了非遗文化的成为小众关注的焦点,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非遗文化,需要将非遗文化与时下流行的艺术形式结合。该创意产业开发的原理如同十二生肖争排名时聪明的小鼠站在跑得很快的老牛身上一样。将非遗文化植入时下文艺形式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非遗与流行歌曲结合;再如,非遗与服装彩绘相结合;再如,非遗与手工艺制品相结合;再如,非遗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等等。非遗文化与时下文艺形式结合是非遗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环节,是非遗文化打入主流文化市场的包装阶段。
3.非遗艺术义演与商演有机结合
当下的媒体传播方式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在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也是对非遗艺术宣传效果最好的是曲艺类艺术。音乐是人类的灵魂,将包装出来的非遗艺术进行表演,随着表演次数的增多,非遗与广大观众碰撞的频率也自然会增大。非遗艺术形式进行演出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开发链中的主要环节,这个主要环节的工作质量高,持续的时间长,该创意产业的生命力也就更旺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力量也会越大。因此,在非遗艺术形式推广的过程中,要将义演与商演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非遗艺术与大众的接触次数上有所保证。所以,在非遗创意产业开发的过程中要对各个产业链之间的衔接和资金上的相互补给做好计划。
4.非遗艺术走进艺术学校课堂
语文之所以大家都会是因为代代相传,每个地方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地哼上几句自己的地方戏是因为从小的文化氛围。如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相关内容纳入到教学当中,就能够很好地进行传承。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大众接受和效仿,大众的审美和文化素养也会有所提升,所谓“会者则难者亦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工作也就更好完成。非遗艺术关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其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艺术的升华。将非遗艺术种在声乐、美术和体育等艺术土壤中,会成长成为一颗参天大树无人能撼。
(三)非遗创意产业开发的注意事项
1.坚持始终保持非遗本色化和非遗艺术化两个版本
在非遗创意产业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始终坚持两个版本,一是对非遗本色文化的保护,虽然对非遗文化进行适当的变形应用到了艺术表演中,但是对于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高度的保护,非遗的每一分真色都是发掘不尽的创意源泉。此外,如果将非遗文化的本色溶解掉了,也失去了应用创意产业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意义。二是对非遗艺术化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升级,对非遗艺术形式进行二度创作能够延长非遗在流行文化中的存在时间。非遗艺术化这个版本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两点,分别是为本色非遗进行代言,让非遗以变式的形式杂糅在流行文化中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
2.坚持非遗文化借“政治政策”助“经济建设”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我国的文化殿堂中的美酒是干红解百纳,用多种葡萄酿出了独有的香醇。如今改革开放政策重于“走出去”,也正是茅台入宴的时候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传播需要凭借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乘着开通的亚欧铁路,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中沿途播撒。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国民的物质生活有了良好的保障,温饱问题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正向着文化阵地转移。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颖之处进行包装,从而推动新一轮以文化为卖点的产业长足发展,进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同时也为健康的意识形态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氛围。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的开发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从而借力打力让沉默已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响彻空谷。
3.非遗创意产业发展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发展创意产业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传承的重要途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开发,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并提升其价值,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代表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多元文化的今天要经过创意的包装以扩大受众,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之后,在将其非遗的文化内涵进行普及,从而让人们对非遗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进而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源远流长。创意产业对非遗文化的魅力进行挖掘,能够形成一个新的产业,这个产业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够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长足稳定的发展,从而让非遗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永存,并且踏着当下改革开放“走出去”的有利政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高小康.如何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划出红线[J].人文杂志,2013(09):12.
[2]陈又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化生存[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6):15-16.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推荐阅读: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09-12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11-15
历史遗产07-06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西湖作文07-06
“第二届身边的文化遗产”征文启事06-17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作文0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论文06-17
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主题小学作文500字07-06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08-05
“保护文化遗产”公益广告词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