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道德的名言

2024-10-31

孔子关于道德的名言(精选8篇)

1.孔子关于道德的名言 篇一

孔子关于道德的经典名言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1.过,则匆惮改。

2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8.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9.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1.放于利而行,多怨。

3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3.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3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3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6.礼之用,和为贵。

3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38.有教无类。

3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4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1.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2.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43.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5.巧言乱德。

4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7.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50.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5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3.过,则匆惮改。

54.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孔子关于道德的名言 篇二

关键词:道德修养,为仁由己,克己复礼,立志,求诸己,自省,改过

《论语》是记载我国伟大思想家孔子的言行思想的一本书, 它是在孔子死后, 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 编纂而成的。在古代, 它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孔子死后, 这一思想被奉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为中华民族道德意识、精神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准则。孔子的思想, 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孔子以“仁”作为道德修养的要求, 这既包括自身修养的个人道德, 也包括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公德。这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对于个人的立身行事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现就《论语》中孔子关于个人如何才能达到“仁”的思想做如下总结:

1 在个人道德修养的主体性上, 孔子重视个人内在自觉性。

一方面, 孔子倡导“为仁由己”, 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觉的修养达到善的境地, 启发每个人的自觉道德精神, 这是儒家修养学说的基本的出发点。孔子提出仁者“爱人”, “仁者人也”, “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 这是孔子“仁学”的实施方法, 他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能动性, 既指出道德修养必须依靠自觉, 不能依靠外力, 又指出只要自觉努力, 人人都可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强调“爱人”即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这既是出于彼此相爱的人的人格互相尊重的需要, 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 它不主动关心权益和报偿的问题, 而是追求个体人格的完善。“仁学”的追求目标是培养独立的君子人格。

另一方面,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为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 必须学习和运用“礼”, 这是一个根本条件。他提出要“克已复礼”“立于礼、约于礼、归于礼” (《论语·颜渊》) 。“礼”与“仁”一样, 已经成为孔子理想人格修养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政治制度到个人道德修养, 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社会生活, 方方面面都渗透着“礼”的内涵,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这里的“礼”指周礼。孔子提倡仁爱的直接目的, 就是维护封建宗法的君臣父子的等级差别, 防止“犯上作乱”, 但在个人道德修养上, 提出要“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以实践周礼为己任, 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符合周礼的行为规范, 天下就成为一个仁爱、德治的社会。孔子讲复周礼, 如今当然不能全要。但今天, 在注重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践中, 孔子思想中所提倡的要自我约束自己的行为, 从而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思想, 从普遍意义上讲“克己复礼”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 去其陈旧”,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2 在个人修养的途径上, 强调个人要有追

求高尚道德情操的立志乐道、身体力行的精神, 也就是要立志, 求诸己。

首先, 要立志。孔子提出:“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强调一个人应具有道德修养的坚定性, 一旦立志要坚定不移, 不受威胁利诱, 要保持人格尊严。孔子在自述修养的时候称“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论语·为政》) ”, 而且在生死问题的关系上他特别强调“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这是何等的气魄。“杀身成仁”成为古往今来无数志士的人生格言, 激励着他们在生死关头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创造出可歌可泣的业绩, 今天更应该成为激励我们为建设有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座右铭。

其次, 孔子指出立志后必须要自强, 就是靠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志向推行。这是他为人修养的基本态度。他指出“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强调“不患人不知, 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 “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孔子认为要使自己有仁德, 把自己培养成有道德的仁人, 只有靠自己, 而不能依赖于别人, 不担心没有官位, 担心的是凭什么得到这个官位, 能不能胜任;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而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争取让别人来了解自己。“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所谓“求诸己”, 就是遇事反躬自问, 严格要求自己, 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礼义。基于这种认识, 孔子主张在道德修养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 即多批评自己, 少责怪别人, 也就是要有“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的精神。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人民的传世之宝,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这一传统美德要求我们做到自主、自强、自勉、自责, 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集体,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

3 在个人修养的具体方法上, 孔子强调要

能够随时反躬自省, 不断地检讨自身的缺点错误, 也就是要做到自省和改过。

首先, “反躬内省”, 是孔子道德思想中重要的修养方法。孔子说:“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他的弟子曾参, 将孔子“自省”精神具体化, 提出“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 。就是要自觉地以他人的贤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以他人的不贤警惕反省自己, 能“见其过而内自讼 (《论语·公治长》) ”, 能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过失, 并作出恳切的自我批评。这就要求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时时刻刻用实践检验自己, 这正是孔子思想的深刻之处。

其次, 自省总结得失, 找出自己存在的过错, 要有改过的精神。这是个人修养的终极目标。“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关键是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它, 这是一个人能否取得进步的关键。孔子劝教学生“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论语·卫灵公》) 。孔子赞叹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说:“不迁怒、不二过。” (《论语·雍也》) 知错即改, 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才是对待错误的正确的态度, 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孔子的弟子子贡讲的“君子之过也, 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人皆见之;更也, 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自省后,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这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道德修养的标志之一。

总之, 孔子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特别注重自身的修养, 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修身养性之后, 才有可能成为与“小人”有别的“君子”。但是孔子所提倡的道德主体中的君子, 是处于一定封建伦理关系、等级关系中的社会人, 所以他特别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要求, 而忽视个人对个性自由的追求。这当然完全不同于在强调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注重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今天我们所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主体。但是孔子关于个人修养要注重自觉性, 要志向坚定, 凡事要求之于自己, 同时要做到反省自己和有错就改的这些思想, 仍然反映了人类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普遍的道德行为法则。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方面, 仍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因此, 我们应该对这些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继续发扬光大, 使社会主义国家的每一位公民真正成为既具有优秀的传统美德又具有时代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王杰.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 10.[1]王杰.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 10.

[2]钱逊.论语浅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钱逊.论语浅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3]马新等.中国传统文化要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马新等.中国传统文化要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钱穆.晚学盲言 (上下)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钱穆.晚学盲言 (上下)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顾鸿安.论语解读[EB/OL].新华论坛网.[5]顾鸿安.论语解读[EB/OL].新华论坛网.

3.论电影《孔子》中的道德叙事 篇三

随着人们知识结构的变化,当代社会之道德教育变成了道德知识或道德理论的推演以及道德规范和道德律令的灌输。[2]这种做法引发两个问题,一方面忽视了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道德体验;另一方面,所谓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真理无法解决实际的道德生活,从而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这导致许多人,尤其是处于道德人格形成期的广大青少年对于继承传统的道德文化兴趣不大。道德教育本应是以促进道德品质为目的,结果却变成了简单的道德知识的堆叠。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回归生活,应该致力于理解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道德叙事在这一领域为我们打开了便捷之门。

电影《孔子》海报

一、 道德叙事的理念及其效用

叙事(narartive)源自于拉丁文,本初的意思为“知识、专家或熟练实务”。权威的《韦伯第三国际辞典》将其界定为:“讲故事,或类似讲故事之类的事件或行为,用来描述前后连续发生的系列性事件。”[3]1969年,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托多罗夫(T.Todoro)提出了“叙事学”这一概念,自此叙事在很长时间里都被当做文学领域中的专业概念。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学者将叙事研究引入了教育领域,随后几年,美国品格教育运动又将叙事方法应用到价值教育领域,并开发了大量与道德叙事相匹配的课程资源,产生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至于道德叙事在我国兴起和应用与近些年国家提倡和提升的素质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我国当代的道德叙事教育起步较晚,然而当我们回顾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时,我们发现道德叙事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理念,在我国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历朝历代的文献资料都可以找到道德叙事的身影,它们或者在蒙学读物和成语典故中,或者在家训家书和儒家和道家经典中,如《三字经》《颜氏家训》《二十四孝图说》《劈山救母》;甚至广为流传的戏曲唱本和神话传说也是与道德叙事相伴而生的,如“精卫填海”“孔融让梨”“凿壁偷光”等。正如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所说:“每一个民族在其古代都靠诗性化教化——靠‘讲故事’为主要的道德教育方式。”[4]通过这种方式,祖先在讲述着人类故事的同时,也成为了道德教育这一基本方式的示范者。就像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曾经说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描述世界的模式。不管是传记性的或虚构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意义和归属……故事的结构给我们提供了想像、陈述和隐喻,让我们在道德上产生共鸣,促进我们对他人、世界和自己的认识。”[5]

二、 电影《孔子》中道德叙事方法的运用

道德叙事中,叙事者在对平凡而又具有深刻意义事件进行叙述的过程中,在发掘隐藏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道德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同时,也促进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核心价值观和健康人格形成发展。电影《孔子》正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它按照叙事方式讲述了孔子从51岁至73岁逝世的仕途演变及生活历程,不仅将孔子后半生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堕三都、周游列国、陈蔡被围等展现给观众,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先哲孔子起伏跌宕的人生描绘,再现了孔子对于仁、礼、和、乐的毕生追求。

从一般意义上看,道德叙事至少要围绕道德叙事的主体和客体来展开,在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上体现以下特点:在保证道德叙事形式的多样化的同时不失道德叙事内容的人情味,在道德叙事过程体现互动性的同时不失叙事内容所蕴含的深刻价值。电影《孔子》充分体现道德叙事内容的人情味这一点。它在铺垫圣人鸿途伟志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去体现圣人与常人一样的普通身份。这样,我们不仅在“夹谷之会”等重要的政治事件甚至战争场面中感受到了孔子临危不惧、果断决策、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还在“子见南子”“颜回救书简”等典故中体会到了孔子在知音难求、痛失爱徒等作为常人的柔情一面。

叙事主体作为信息发送者,他负责把道德故事或道德原理,通过媒介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道德叙事客体,即需要接受教化的人群(通常情况下我们认定,这是一群尚未拥有德性或少有德行的未成年人)。对于道德叙事者应具备的资历,我们应该从他对社会和个体进步发展的意义上加以考虑。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讲述自身的道德故事,另一方面他们也肩负着叙述关于他者的道德故事。所以,只有那些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拥有德性并能践履德行的才能担任道德叙事主体。

另外,在具体的叙事过程中,叙事者不可以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进行道德说教,而是要采取既可以叙事,也可以引导道德叙事客体进行叙事的方式方法。所以,道德叙事要以多样化的形式挖掘叙事中的道德价值。叙事者还要用真实感情来叙事并赋予道德教育人情味。需要注意的是,赋予道德教育以人情味并不是要放弃叙事者所坚守的伦理底线,它与叙事者担负的伦理使命并不冲突。只有形式多样又极具人情味的道德叙事,才能使人把其内隐的教育意义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从而真正发挥道德叙事的优势。电影《孔子》在这些方面都处理得很完满。没有道德说教,只是通过经典事迹顺理成章地引出“礼、义、仁、信、智”五个儒学思想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为我们诠释了一位文化继承者和儒家思想传播者的孔子形象。观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都会对影片中孔子那三次隆重庄严的叩拜大礼留有深刻的印象,对于孔子身处乱世但仍能岿然不动地坚持和推行“仁、礼”的政治理念之壮举感到敬佩和震撼。

叙事者与叙事客体在以“教”和“学”为中介的互动形成了特殊的社会关系。也只有通过叙事过程的互动,才能将道德叙事的教育意义通过体验情感和感应心灵传递给叙事的客体,逐渐积累形成其道德行为的践履标准。

电影《孔子》剧照

叙事内容作为道德叙事的素材,并不是生活中任意的事件,而是必须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要处理好“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之间的关系。“宏大叙事”作为对时代特征或精神的一种勾勒,带有典型的思辨性。其表述方式更多是以叙事者的“独白”来完成的,但是容易走向“强迫灌输”和“道德威权浸透”的歧途,让叙事客体拒之千里。叙事客体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所以,道德叙事也应该属于“个体叙事”范畴,一定要关注个体道德经验,并通过个体道德经验来逼近社会道德实践本身。电影《孔子》在这方面也把握得恰到好处。电影中对孔子“礼乐仁和”的大同思想的演绎,没有“强迫灌输”的痕迹,更不会让观众拒之千里。它通过“子见南子”“子路之死”等桥段再现了儒家思想的精华——“克己复礼”;通过孔子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反抗三桓的桥段再现了孔子对“仁政”的坚守;通过孔子周游列国志在天下到救世思想破灭后专心设坛讲学的转变,再现了大人物的“大智慧”。整个电影通过孔子的个体道德经验展开,不仅向我们宣扬了儒学文化,也让我们对博大精深的孔子思想窥见一斑。

结语

以上是我们结合电影《孔子》对道德叙事的理念及其实施方法中应该予以保留和坚持的相关特点之介绍。从中我们也能深深感受到道德叙事这种方法对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改善当代道德教育实践的不可替代性。只有通过道德叙事才能真正让人们进行现实的道德思考,促进道德生命的成长,并最终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研究电影《孔子》中的道德叙事及其道德教育意义,既有利于我们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也有利于改进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6]我们亦希望有更多类似于电影《孔子》之道德叙事的出现,帮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深入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1][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99-107.

[2]李昳聪.提升出版道德 推进学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4):119.

[3]Judy Pearsall.新牛津英语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231.

[4](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戴扬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21.

4.关于孔子的名言 篇四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2、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名句

5、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

6、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7、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9、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0、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孔子语录

1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13、“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

14、有教无类。

1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名句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1、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2、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4、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5、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孔子名言

26、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8、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9、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0、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名句

31、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3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3、礼之用,和为贵。

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35、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名言

36、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语录

3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8、过,则匆惮改。——孔子名句

3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0、不迁怒,不二过。

41、道不同,不相为谋

4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4、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4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6、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

4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8、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4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名言

50、听其言而观其行。

5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5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53、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54、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55、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5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60、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6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6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6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4、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名句

6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66、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67、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8、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69、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0、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语录

7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7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名句

7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74、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语录

7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7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7、不学礼,无以立。

78、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79、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孔子语录

8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82、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83、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名句

5.孔子关于成功的名言 篇五

2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3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4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5 、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6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7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8 、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10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11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3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 、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6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17 、言必行,行必果,硁硁乎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8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9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0 、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21 、吾之大患为吾有身。

22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3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2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6.孔子关于道德的名言 篇六

一、“忠恕之道”的含义

《论语》记载, 孔子对曾子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曾子何意, 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为了正确理解孔子的“忠恕”思想, 有必要对作为儒家道德学说重要命题之一的“忠恕之道”的内涵进行考究。

1.“忠”的本体意义

《说文解字》认为“忠, 敬也。从心中声”[1];“忠”是形声字, 心是形旁, 中是声旁。有学者认为“忠是会意字, 从中, 从心, 心在中为忠”[2]。“忠”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8次, 分布在15篇中。“对孔子思想里的‘忠’不能就其只言断语, 作片面理解和阐释, 而要全面加以领会, 分析其实质。”[3]孔子所说的“忠”首先指的是“忠人”。例如《论语》中季康子问:“使民敬, 忠以劝, 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 则敬;孝慈, 则忠;举善而教不能, 则劝。” (《论语·为政》) 孔子认为要使“人忠”必须从自己做起。其次是“忠事”。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 无喜色;三已之, 无愠色。旧令尹之政, 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 (《论语·公冶长》) 孔子赞令尹子“忠于职守”。忠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忠君”。定公问:“君使臣, 臣事君, 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君主对臣下以礼, 实行礼仪道德, 那么臣子对君主自然就“忠”了。

“忠”的本意是对人尽心竭力、诚心诚意、尽心尽力。例如, 对待朋友要“忠告而善导之” (《论语·颜渊》) , 待人接物要“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论语·子路》) , 自己的言行应当“言忠信, 行笃敬” (《论语·卫灵公》) , 做人要“必有忠信如丘” (《论语·公冶长》) 。孔子教学生的宗旨是“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尽心竭力作为忠的基本意思, 体现了道德责任感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忠乎?” (《论语·学而》) 可见, 孔子认为的“忠”是在与人为善基础上主动为谋, 对人对己诚心诚意。“不仅包含感情上的爱, 更重要的是‘忠’无形中在道上给予对方以鼓励, 由此形成互相激励、共同善进的人际关系。”[4]把心放在正中, 把心的位置摆正, 无论对待什么, 则是忠。

2.“恕”的本体意义

“恕”字在《论语》中仅出现过两次, 其中一次与“忠”连用, 即“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另一次出现在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恕”有两方面的含义, 从正、反两方面来说分别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恕”由“如”“心”二字构成。《说文解字》解释:“恕, 仁也。从心, 如声。”如同自己之心, 用自己之心去体会他人之心。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是“恕”。“恕”要求人有宽厚、容人之心, 即“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恕”包含着从精神、物质两方面去感化他人。

3.“忠恕之道”的语意理解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宋代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 推己及人为恕。”[5]所谓尽己, 就是人的社会伦理意识符合“自己所以为人的内心之情”。[6]推己及人, 就是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所以为人的内心之情, 还要以己之情, 及于别人之心, 从而体别人之情。孔子所提倡的“忠恕之道”是同他的仁学学说紧密相联的。“仁”是孔子整个学说的核心, 而“忠恕之道”又是他学说中“一以贯之”的东西, 不难看出两者都是讲人应该视人如己, 施爱于人。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忠恕之道”是达到仁、实施仁德的方法和途径。冯友兰先生也认为“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 所以, “行忠恕就是行仁”。[7]冯友兰还认为忠、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事物的两个方面, 如何实行仁, 在于推己及人, 即“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 孔子称之为“忠”。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 孔子称之为“恕”, 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8]也有学者将二者进行比较, 将“忠”称为“金律”而将“恕”称为“银律”。[9]概言之, “忠”是“恕”的前提, 亦即朱熹所说的:“分言忠恕, 有忠而后恕。独言恕, 则忠在其中。若不能恕, 则无忠可知。恕是忠之发出。若无忠便自作恕不出。”[10]

对于“忠恕之道”, 儒家又把它叫作“絜矩之道”, 这里“絜矩之道”不仅是一种实现仁德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还包含着主体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加强自身修养的思想。《大学》论述:“所恶于上, 毋以使下;所恶于下, 毋以事上;所恶于前, 毋以先后;所恶于后, 毋以从前;所恶于右, 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 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这句话的意思为自己所希望得到的, 也以同样的心情让别人得到, 既要从自己想到他人, 又要从他人来检讨自己。由此可见“絜矩之道”也就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

二、“忠恕之道”的现代伦理要求

在儒家那里, 忠和诚总是相伴相随的, 诚是天化育万物的意志和精神, 人“思诚”或“诚之”是人与天沟通的桥梁, 是人的根本之道, 人以此道行就是忠。诚如蔡元培所言:“子思之所谓诚, 即孔子之所谓仁。惟欲并仁之作用而著之, 故名之以仁, 而孔子所谓忠, 乃实现仁之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 忠就是诚, 诚也就是忠。此外, 在《论语》中, 忠与信又是经常连用的, 例如“主忠信”“言忠信”“必有忠信如丘者焉”等, 说明忠与信本身就具有某种同质性。因此, 从忠这一概念中, 我们可以演绎出诚与信这两个概念。今天的诚信在儒家那里, 诚主要是一种虔诚、恭敬、诚实的精神与态度, 用于对己就是不自欺, 用于对人就是不欺人。信与诚近义, 也指诚实、不欺诈、守信用。

以市场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现代社会, 必然催生出不同于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时代的诸多的道德伦理观念, 例如商品公平交换观念、优胜劣汰的竞争观念、重视功利的实用主义观念等。在这些观念背后, 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系统, 这种价值系统将在人类社会中引起对抗与纷争。现代的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虚假信息、侵权盗版、以公谋私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面对眼前的诚信缺失、利己伤他的现象, 人们呼吁加强法律监管、完善制度体系无疑是有道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强大的法律监控和制度约束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没有人们的良心自责与自律, 没有内在之诚, 任何外在的约束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儒家的忠恕之道完全可能穿越历史的沉雾, 为转换“个体本位”的价值系统与“集体本位”的价值系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忠恕之道作为行仁之方, 以仁为基。仁的实质就是爱人, 如何爱人?儒家向我们指明了一条最贴近的道路, 这就是践行忠恕之道, 推己及人, 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 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别人。“爱人如己”所体现的不仅是一种道德人格平等的精神, 而且是一种博大无私的仁爱精神, 即博爱。忠恕之道所昭显的是人类内在的理性和良知, 并把这种理性和良知转化为基本的道德原则,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他指出, “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个原理诉诸人心, 因为他使自己对于幸福的追求服从良心的指示”。[11]无独有偶, 西方的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和佛教都不约而同地有类似的言论。如《圣经》上说“你厌恶的事, 不可对别人做”, 这与儒家的“忠恕之道”表达极其相似, 在西方被称为“道德黄金律”, 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法则。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民族社会, 仁爱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 但是这种精神是永恒不朽的。它穿透历史的时空, 超越一切民族宗教和文化的界限, 把人类这一无比优越的道德精神永续传承下去。

三、“忠恕之道”的现代教育与伦理价值

经过了2000多年历史发展的“忠恕之道”思想, 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 在现代道德生活中仍有广泛的价值。

1. 孔子的“忠恕之道”是使人们由“自我中心”的低境界进入到“超我”的高境界的必由之路

孔子的“忠恕之道”强调了从自己的感受进而推出自己的言论、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要求我们自己在谋求发展的同时, 也应当帮助他人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社会竞争的不平等、制度规范的不健全等因素使得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只顾自己的利益不考虑他人损失的现象比较严重, 甚至为了个别地区、个别人的利益以邻为壑, 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些行为完全违背了“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道德境界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使人走向“超我”的高境界, 首先要丢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私欲, 扬善抑恶。孔子的“忠恕之道”正是要求人们去掉私心私欲, 处处考虑到他人的存在和利益。在生活中, 我们要把尊重其他社会成员的权利、履行对社会的义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经常做到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具体就是既要尊重和保护自我利益, 又要尊重和保护他人利益;既要强调自我的权利, 更要强调自我对他人权利应尽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超我”的高境界。

2. 孔子的“忠恕之道”也是一种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

在道德教育活动中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其道德素质 (即自律性道德素质) 的培养, 加上抽象的道德说教, 使得德育效果很差。孔子的“忠恕之道”是一种可供我们借鉴的既形象又贴切的教育方法。它使得在相互换位过程中, 双方能够互相沟通、互相了解, 进而可以悟出自己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因此, 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把孔子“忠恕之道”的思想全面贯彻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用此方法教育社会中的每个个体是非常必要的。

3. 孔子的“忠恕之道”对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构建有重要借鉴价值

由忠恕之道、儒家的仁学获得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践原则。子思在《中庸》里引用孔子的话说:“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 亦勿施于人。”具体表现为:“所求乎子以事父”, “所求乎臣以事君”, “所求乎弟以事兄”, “所求乎朋先施之”。也就是说, 孝道不仅出于血缘亲情也符合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逻辑。忠恕之道把以孝为核心的家族伦理与其他社会伦理结合了起来, 使宗法家族的道德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线路, 转化成了一种社会的公德。孔子认为“忠恕”的原则也适用于民族关系。“言忠信, 行笃敬, 虽蛮貊之邦, 行矣。” (《论语·卫灵公》) 他相信“忠信”、“笃敬”等符合“仁道”的行为一定会感化落后民族使他们接受周礼, 化为华夏。进而, 孔子在政治上提出了以“修文德以来之”为纲领的民族同化政策, 对于四方归附之民, “既来之, 则安之” (《论语·季氏》) 。所以, 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兼容并包、荟萃精华、和平发展的开放性特点, 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民族。

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构建要秉承儒家思想的精华。要在“忠恕之道”精神指导下, 提倡对他者的帮助、奉献才能达到“为人民服务”的境界。同时, 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着越来越多的选择生活方式的机会, 价值多元性是现代道德生活的基本特点, 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 注重培养社会成员最基本的义务是必要的。而“忠恕之道”倡导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样的道德义务是最基本的, 是对人的最低要求。每个人只有首先履行最基本的义务, 才能走向崇高。如果能将自己的所爱、所欲推己及人, 那是可贵的。如果做不到, 至少不要伤害他人的所爱、所欲。只有在儒家“忠恕之道”精神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 才能最终促进国民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1963.

[2]毕宝魁.《论语》“忠”“恕”本义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6) .

[3][4]杨清荣.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172-175.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3:72.

[6]邹化政.先秦儒家哲学新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0:214.

[7][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39.

[9]冯浩菲.关于孔子忠恕思想的界说问题[J].孔子研究, 2003 (4) .

[10]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39, 167.

7.孔子关于道德的名言 篇七

关键词 孔子 仁 礼 道德教育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比较完整思想体系的人物,其倡导的“仁”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享有盛名。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所有的道德哲学家中,孔子是最重要的。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孔子规定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可见,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一、以“仁”为本——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和逻辑出发点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词是“仁”。《礼记•中庸》指出:“仁者,人也。”《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些都是对“仁”所作的最通俗最基本的解释。孟子曰:仁也者,人也。谓能行仁恩者人也。在孔子看来,“仁”不仅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他的道德教育思想正是在这一出发点上建立起来的。

孔子强调“仁”的基本内涵是“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并非偶然,这种思想的产生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殷商时代正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当时普遍实行人殉制,奴隶主经常把大批奴隶作为祭祀的牺牲品或陪葬品。春秋之际,秦国仍然保留人殉制。孔子不仅强烈地反对人殉制,甚至对俑殉制亦持反对态度,“谓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哉”(《礼记•檀弓下》),并怒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据《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可见,在孔子心中人的价值是最重要的。这表明,孔子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首先是以肯定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作为理论前提的。

二、“克己复礼”——孔子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途径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围绕“仁”而展开的,“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的内涵又极其丰富。如,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首先孔子把“仁”看作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品质,同时又指出“仁”的情感基础源自“亲亲”(指父母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的朴素情感。仁首先是一种血缘的亲情之爱,而“仁者爱人”就是将这种爱推而广之到社会,把建立在血缘亲情之上的爱传递给社会上的其他人,即“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泛爱众”表现在爱父母方面即是“孝”;表现在爱兄弟方面即是“悌”;表现在爱朋友方面即是“信”;表现在爱民族爱国家方面即是“忠”。自此,孔子将“孝悌”、“忠信”等诸多优良品质涵盖在“仁”的观念之下,同时在践行“仁”的过程中,又提倡坚持“孝悌”、“忠信”等原则。总结众多践行“仁”的原则,孔子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是通过“克己复礼”得以实践的。

实际上,“克己复礼”是实践“仁”的一种双维度的思维模式。作为第一维度的“克己”针对的是个体的“修身”;作为第二维度的“复礼”针对的是国家的“治世”。“克己”要求个人恪守道德准则,实现内在的超越;“复礼”要求社会以德治世,实现外在的超越。在孔子的思想中,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应该是“仁”与“礼”的完美统一。而“仁”的实现要借助“礼”。 “仁”是人内在的本质核心精神,是对“礼”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实质的概括总结;而“礼”是客观存在的一整套社会行为规范,它是实行“仁”所依据的行动指南。“克己”就是用礼义压制和约束个人动物性的本能和欲望,使其行为符合“礼”的规定,即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最终将守礼的举动转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行为。

三、“为政以德”——孔子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政治化转向

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内涵,“礼”是为人成圣的基本路径,而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最终目的却是为其政治思想服务的。正如孔子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如果君王能够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那么,“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因此,教化民众,使之守礼做人,也就成为孔子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最终的政治性目的。因为孔子所理解的人的存在不仅仅是道德性的存在,更是政治性的存在。如孔子“君子、圣人”式的道德理想人格的设计和“超凡人圣”的道德实践基本上都内植了“礼”和“仁”的基本精神。而按照孔子的说法,“礼”的核心就是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式的、有着严密等级秩序的社会系统。孔子的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贯穿着“仁”的精神,以亲亲为基点,以忠君和爱民为归宿。显然,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终点还是服务于其政治思想的。“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是几千年来儒家学派做人的基本信条,儒家经典《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的实践方式正是对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的最好诠释。

8.关于孔子的名言及赏析 篇八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7.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8.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9.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10.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11.十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12.十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13.十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14.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5.十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上一篇:工程力学实验教案下一篇:办公场地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