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政策

2024-06-23

产业发展政策(共8篇)

1.产业发展政策 篇一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在高温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促动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迅速发展,技术进步成效显著,产品品种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耐火材料消耗逐年下降。当前我国耐火材料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耐火材料产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差距较大,存在诸多问题:耐火材料总量过大,普通产品比重大,优质、节能、长寿、环保型产品少,某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还需进口;耐火制品的出口量虽逐年增加,但耐火原料的出口量仍占相当数量;耐火材料企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国内耐火材料企业已近两千家,大量的中小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稳定性差、劳动条件和环保措施落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面对国内高温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加入WTO对我国耐火材料工业所形成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质量、数量上满足高温工业发展的需要,瞄准世界耐火材料前沿科学技术,加速提高行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耐火材料生产工艺和品种系列。今后发展重点是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不断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钢铁等产业发展政策,制定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以指导耐火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一章 政策目标

第一条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展耐火材料工业。重在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集约化经营、降低消耗,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综合竞争力,使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从生产、消耗、出口大国转变为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耐火材料强国。

第二条 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以绿色耐火材料新产品为导向,到2010年,实现普通产品大幅度下降,2020年我国耐火材料更长寿、更节能、无污染、功能化的产品有大幅度提高,产品满足冶金、建材、化工以及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耐火材料单耗约为每吨钢消耗25公斤左右,到2010年,要力争达到20公斤以下,到2020年降至15公斤以下。

第三条 通过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企业发展,扩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0年,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

第四条 根据国内外高温工业的技术进步,各工业部门耐火材料使用单耗的降低、耐火材料生产总量的减少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引导一批优势耐火材料企业实事求是地走出传统耐火材料生产领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拓展行业的发展空间。

第五条 通过产业布局的调整,到2010年,围绕各原料产地的特点,形成与资源、市场、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环境容量相适应的、各自不同特色的高技术产业群。

第六条 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实现“零排放”。推广扩大使用不定形耐火材料和不烧制品。提高用后制品回收再利用率。

第七条 到2010年以前,所有耐火材料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要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应符合地方环保部门核定的控制指标。

第八条 努力降低能耗,耐火材料的原料煅烧和制品烧成是主要耗能环节,通过炉窑燃料结构合理化,逐步淘汰固体燃料(焦炭、煤)炉窑和高耗能电熔炉,煅烧精料和烧成优质制品必须坚持采用低灰分液体燃料或高热值气体燃料。应用富氧燃烧和各种节能技术,推广煤气化燃料。第二章 产业布局调整

第九条 耐火材料产业布局调整综合考虑矿产资源、市场分布、能源、交通运输、环境容量等条件。

新建耐火材料企业必须符合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耐火材料产业原则上不再增建新的企业。应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搬迁、组织结构调整,在原料、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着重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第十条 现有耐火材料企业基本上靠近矿产资源地。今后应结合产品市场和矿产资源情况,以矿定产,以产品结构调整和可持续生产为主要考虑因素。最终形成地区有分工,大型企业产品有特色、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分工协作的格局,淘汰落后企业。

辽南及周边地区有丰富的镁质资源,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该区域内现有企业要按照联合重组和建设精品基地的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碱性耐火材料基地。加强矿山管理,根据不同原料矿山资源状况,开发推广大结晶、高钙硅比、高体积密度、高纯烧结镁砂,白云石砂,尖晶石合成砂等高技术镁质原料和制品及各种镁质不定形耐火材料。

山西、河南、贵州等地有丰富的高铝矾土原料资源,该区域内现有企业应合理利用资源,搞好综合利用,提高各级高铝矾土熟料质量。重点开发、发展烧结板状刚玉、矾土基尖晶石、低成本结构陶瓷原料(如Sialon、Alon、Aln等)等优质原料,Si3N4-Sic砖、Sialon-Sic砖、sialon结合刚玉砖及建材、陶瓷行业所需的各种优质制品。

山东、江苏等地根据本地资源情况和市场、技术优势,重点发展不同形式的新型高技术的滑动水口、连铸用制品等功能型耐火材料。

中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配合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建设,适当发展为钢铁服务的大宗耐火材料。

中西部地区结合当地资源、运输和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发展耐火材料工业。

第三章 产业技术政策及准入条件

第十一条 为确保耐火材料工业产业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对耐火材料工业装备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准入条件规定如下,现有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努力 达标:

(一)经济规模:

优质粘土高铝砖车间年产量3万吨及以上; 镁炭砖车间年产量1万吨及以上; 碱性砖车间年产量1万吨及以上; 滑动水口砖车间年产量1000吨及以上;

长水口砖(连铸三大件)车间年产量1000吨及以上; 不定形耐火材料车间年产量2万吨及以上。

(二)企业年销售额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三)生产的产品品种必须符合技术政策的规定。

(四)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保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应控制在地方环保部门核定的指标内。

第十二条 境外企业投资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必须符合我国耐火材料产业政策,结合国内耐火材料企业的调整、改造和搬迁实施,带入技术、管理、市场、资金,实现双赢。

第一节 原材料政策

第十三条 进一步提高耐火原料质量的稳定性,发展优质合成原料。推广使用和开发红柱石、硅线石、兰晶石,锆英砂,以及均化高铝矾土熟料,烧结板状刚玉,低成本结构陶瓷原料,尖晶石,大结晶、高钙硅比、高体积密度、高纯烧结镁砂,镁钙砂等优质高效合成原料。2010年建设5~10家万吨级优质合成原料专业生产厂,2020年建设15~20家万吨级优质原料专业生产厂。

第十四条 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有偿使用。我国有优质菱镁矿、铝矾土矿等耐火矿产资源,但同样急需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加强矿山管理,限制开采总量,矿山企业必须做好矿山规划,按合理的开采计划组织开采生产。珍惜保护矿产资源,对乱采滥挖行为要给予必要的处罚和进行整顿。

第十五条 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建设若干供矿基地和选矿厂,以提高矿石品级,合理充分利用资源。

第十六条 限制能耗高、污染大的电熔原料、烧结原料如电熔镁砂、碳化硅、一般镁砂、一般高铝矾土熟料等初级加工产品的出口。

第二节 提高制品质量,发展新品种,加速耐火材料品种结构优化

第十七条 所有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技术指标,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新产品也要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或与用户商定验收标准。结合企业创优质名牌产品,组织制订推广行业绿色产品标准。为适应冶金。建材等高温工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加速培育耐火材料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产品、技术开发和科研机构,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装备技术和产品。支持企业研究、开发采用用于大型水泥回转窑、钢水炉外精炼、有色金属冶炼等方面的尖晶石、白云石等无铬碱性砖及各种碱性不定形耐火材料,超微孔炭砖,低碳、无碳等洁净钢用耐火材料,新型高技术滑动水口,近终型连铸、薄板坯连铸等技术用制品,Si3N4-SiC砖、Sialon-SiC砖、Sialon结合刚玉砖及建材、陶瓷行业所需的各种优质制品。

第十八条 发展节能型经济,大力开发、推广使用各种优质节能高效不定形耐火材料,开发各种优质高效隔热保温耐火材料,满足各行业的需求。到2010年,不定形耐火材料占耐火材料总量的40%,2020年达到60%以上。

第十九条 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开发用后耐火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到2010年用后耐火材料利用率达到60%以上,2020年达到80%以上。

第三节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第二十条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如各种高效破粉碎设备、细磨、超细磨设备、自动配料车、高效混合设备、液压成型设备、高温节能隧道窑、节能型梭式窑等。

第二十一条 加强耐火材料生产过程的节能系统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第二十二条 进口技术和装备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国产设备和技术,减少进口。对今后量大面广的装备,如大型压砖机等要组织实施本地化生产。

第二十三条 推广计算机在生产和管理系统的应用。

第二十四条 鼓励开发、推广使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施工、烘烤机具。

第二十五条 2006年淘汰干燥炕、手工成型、土焙烧窑、土煅烧窑、烧固体燃料的反射炉、无环保设施的焦炭竖窑。

第二十六条 各生产企业均应建有可指导生产的理化检测设备及相应检验技术人员的化验室。大、中型企业应建有一定研发能力的试验研究室,开发研究新产品和产品应用技术。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二十七条 耐火材料厂的主要污染物是粉尘、烟尘、噪声等,不加强治理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有生产企业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严格执行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规定,对超过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和总量的,不准生产运行。反射炉、坚窑、回转窑必须设置烟气净化装置,烟气净化后排放要达到国家标准。沥青浸渍装置必须配备沥青烟气净化装置,烟气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

第二十八条 禁止新建烧煤倒焰窑。2007年以前,完成改造现有烧煤倒焰窑为烧气体燃料。

第二十九条 现有多数中小耐火材料厂的生产操作环境的粉尘、噪声危害相当严重,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爱健康是现代企业文明发展的重要方面。各企业要严格执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设置有效的防尘、减震、防噪声设备。所有生产企业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对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的规定。对超过容许范围的,不准生产运行。

第三十条 要加强减少到最终停止生产使用镁铬砖、镁铬质不定形等含铬耐火材料。

第四章 企业组织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十一条 支持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减少企业数量,实现耐火材料工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

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为龙头,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入,以产品为龙头,产权作纽带、跨所有制、跨地区的强强联合。到2010年形成两个销售额达30亿元人民币(耐火材料)、若干个20亿元人民币(耐火材料)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第三十二条 支持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度,国家在主辅分离、人员分流、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第三十三条 耐火材料企业以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开拓资源的综合利用,向建材、化工、镁合金、镁化工等行业发展。逐步提高非耐火材料收入比例。

第三十四条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由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组织制定、修订,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并监督执行。

2.产业发展政策 篇二

1我国高端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资源分布情况

结合海洋第一二三产业的定义以及高端产业的内涵,并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笔者总结了海洋第一产业中的海水健康养殖及捕捞产业,海洋第二产业中海洋新材料产业、深海技术装备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等,以及海洋第三产业中的高端海洋旅游产业等11种主要的高端海洋产业资源的分布情况,发现我国高端海洋产业由于受到经济、 科技、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分布不均衡的情况。 其中,第一产业中的高端海洋产业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辽宁、山东、浙江、上海、广东等省市; 第二产业中的高端海洋产业如海洋生物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深海技术装备产业等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省市,例如北京、上海、青岛等; 第三产业中的高端海洋产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如青岛、三亚等。如表1所示。

1.2各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况

1.2.1海水健康养殖及捕捞产业

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着海洋资源日趋减少的趋势,对此各国逐渐加大了海洋资源保护力度,增强对海洋养殖产业发展的扶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包括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在内的水产品总产量约占世界的35% 左右。目前我国海水健康养殖及捕捞产业的重点研发机构有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水科院渔机所等。

1.2.2海洋新材料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受到高技术在材料产业广泛应用的影响,我国的海洋新材料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品种不断增加,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新型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的生产能力显著加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新材料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异。我国95% 的船舶涂料材料市场仍被国外公司垄断; 至今还没有研发出真正意义上的无毒环保型防污涂料产品; 海洋混凝土涂料产业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海洋仿生材料研发机构相对较少,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进入实用化、产业化的不多。我国材料科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研究的掣肘,加速海洋新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已迫在眉睫,需要从国家层面把海洋新材料与海洋科技发展及产业化进行整体规划。

1.2.3深海技术装备产业

深海技术装备产业是海洋探测和资源开发利用不可或缺的,是海洋领域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分支, 它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国家的国防能力和科技水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际军事安全极为重要。我国深海技术装备产业分布在哈尔滨、沈阳、北京、青岛等地。以深海运载技术产业为例,我国目前已自行研制了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同时在无人潜水器方面各地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发,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明显差异,很多无人潜水器还处在样机阶段,没有投入产业化运营。

1.2.4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

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相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受到国家政策引导的影响发展迅速, 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改装和起重铺管船的制造方面成果显著等。在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方面,有中船708所、中石化、中石油等参与装备设计的单位。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方面,国内拥有超过20余家的相关制造企业。迄今为止,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超过10% 的市场份额,成为该产业生产中的佼佼者[2]。

1.2.5海洋生物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枯竭,人民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传统粗加工的海洋生物制品已不能满足需求,海洋生物医药与和生物制品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医药界关注的热点。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个沿海国家都加紧开发利用海洋生物。 我国在这一产业发展迅速,成果显著。目前我国从事海洋生物研究的机构有数十个,主要包括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海洋药物研究中心等。

1.2.6海水综合利用产业

我国是海洋大国,在海水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已经在青岛等地建立了多项国家海水利用示范工程,并已掌握了低温多效和反渗透技术。但当前我国80% 的海水淡化工程都是采用国外的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发展缓慢、 规模较小、海水利用成本较高、附加值、品种、规模不大等的差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利用关键性技术较少,设备制造及相关配套能力较弱,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

1.2.7海洋仪器仪表产业

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了相关研制工作, 但这一时期所研制的仪器设备是纯机械式的。从6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开展了3次全国海洋仪器会展, 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形成了浮标检测网,成功研制了海洋台站自动检测系统和调查船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培育了声学测流相关技术人才等。但与先进海洋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我国的高端仪器设备仍处于研制生产阶段,没有投入市场化运行; 先进的海洋仪器和系统仍靠进口。

1.2.8船舶装备产业

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凭借劳动力、土地、成本等优势发展迅速,船舶装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散货船市场占有率为80% 左右; 游艇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年销售收入均超过10亿元人民币; 相关的船舶设计研发机构迅速增加,有中船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交通部长江船舶设计院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船舶设计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船舶配套相关产业发展规模小, 缺乏技术、品牌和完善及时的全球服务网络,综合配套能力较底; 研发机构仅有中船重工集团第711研究所等少数几家。

1.2.9海洋新能源产业

随着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等传统资源的日益减少,当前在各国的能源战略中,海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海洋风能已经进入规模开发阶段,潮汐能、海流能、波浪能的发展已经入百千万级示范电站阶段,温差能的利用和海洋微藻生物质能的研究尚处于实验探索阶段。目前我国海洋新能源产业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有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

1.2.10海洋环保与生态灾害处置产业

随着海上事故频发、海水污染严重,世界上美、 欧等国家和地区都加强了对海洋环保与生态灾害处置产业的研究。我国近年来开始重视这一产业的发展,在海洋缘由生物降解菌剂研制和应用方面等海上保洁方面均有进展,在2010年大连石油泄露事件中已有所应用。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总体研发能力较弱,科研投入不足。

1.2.11高端海洋旅游产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为强烈,传统的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我国一直是旅游大国,国际旅游收入占世界的前几位。近年来,我国不断探索发展高端海洋旅游,在依托我国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会展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 度假旅游等形式,不断发展高端海洋旅游,如深圳、 珠海等地大力发展邮轮旅游,三亚等地发展会展旅游,青岛发展帆船旅游等。

2我国高端海洋产业发展政策现状

当前,海洋经济的发展已经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各地方政府纷纷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对海洋经济的发展予以引导,《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以及党的十八大报告等,都从战略高度引导我国海洋产业政策的制定。

2.1海水健康养殖及捕捞产业政策

我国于2004年修订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这一法规从政策层面上对我国培育水产优良品种给予了支持和鼓励; 国务院于2006年颁布了 《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指出要加强我国健康养护水生生物的意见; 农业部于2010年发布的 《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 提出要进行规范养殖。这些政策法规都对我国海水健康养殖及捕捞产业起到了规范引导作用。

2.2海洋新材料产业政策

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 《中国新材料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 2012) 》 及 《新材料产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培养和发展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传统材料工业,这对我国海洋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2.3深海技术装备产业政策

我国现已出台的 《深海高技术发展专项规划》 指出 “十二五”的重点方向是深海探测,规划有深海潜水器技术与装备、深海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小型探测器、海底观测等5个重大项目,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启动,经费投资额达到20亿元,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深海技术装备产业的发展。

2.4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编制了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 ( 2011—2020)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颁布了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进行了规划和设计,体现了我国对这一产业的重视。

2.5海洋生物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政策

我国于2003年发布的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海洋生物相关技术; 国务院于2009年颁布的 《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中也指出,我国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等产业。这些都从政策层面上引导和促进海洋生物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

2.6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政策

我国于2005年发布的 《海水利用专项规划》、 《海水利用标准发展规划》 都明确提出了要加快进行海水研究和利用的进度。国务院于2012年正式颁布了 《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提出应大力培育和完善海水淡化产业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等,预示着其作为高端海洋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些都加速推进我国海水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

2.7海洋仪器仪表产业政策

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 《海洋仪器报废暂行规定》、《海洋仪器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等,对海洋仪器仪表产业予以规范管理。国家即将出台的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也体现出我国对海洋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重视。

2.8船舶装备产业政策

2009年我国出台的 《船舶工业与调整振兴规划》及 《装备制造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当前我国要大力发展和振兴船舶装备产业,将其作为新的海洋经济增长点,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船舶装备产业的发展。

2.9海洋新能源产业政策

我国于2007年发布的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年颁布的 《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都明确提出必须大力开发和利用海洋能这一新型能源,加大科研投入和资金管理力度, 以此促进能源利用的转型升级和海能产业的发展, 在这一形势下,海洋新能源产业必将随着得到快速发展。

2.10海洋环保与生态灾害处置产业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1年发布了 《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对环保技术产业予以规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修正了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海洋环保与生态灾害处置产业予以描述和规范,从政策上重视了海洋环保与生态灾害处置产业,有助于其健康快速发展。

2.11高端海洋旅游产业政策

从上世纪开始,我国陆续发布的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和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等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海洋旅游产业。针对高端旅游日益火爆的趋势,国家旅游局于2013年颁布的 《国际邮轮口岸旅游服务规范》对高端海洋旅游产业中的邮轮旅游予以规范; 各沿海省区市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如山东省和浙江省的 “十二五”规划、北京的经济发展规划等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产业[3]。

3我国高端海洋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虽然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很多的海洋政策法规,促进了我国高端海洋产业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发达海洋国家相比,我国现行的高端海洋产业政策仍面临着理论研究不足、产业政策不够细化等问题, 我国的高端海洋产业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3.1理论研究不足

当前我国高端海洋产业发展是随着科技的进步、 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国家颁布的海洋政策法规及规划体现了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高端海洋产业发展还不充分,在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仍相对欠缺,因此相关的理论研究也缺乏,目前关于发展高端海洋产业方面的理论研究只能借鉴海洋新兴产业方面的研究, 与高端海洋产业本身相关的理论研究不足。

3.2产业政策不够细化

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很多的海洋政策法规及规划,如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 《国家海洋事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 等,对我国高端海洋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宏观指导作用,但是, 由于这些政策法规只是从整体上指出要发展海洋经济,并不是专门针对高端海洋产业而制定的,或者仅仅指出要发展高端海洋产业,关于高端海洋产业具体的发展思路和措施、产业发展的主体和部门都没有予以明确规定,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范,也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导致了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3.3科研成果较少

虽然我国现行的高端海洋产业政策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海洋科技,但对于怎样提高我国发展高端海洋产业的科技水平、增加科研成果仍重视不够。近年来我国的高端海洋产业得到了发展,但无论是在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上与世界发达海洋国家仍有差距。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例 ( 见表2) ,2009— 2011年的课题数,每年均在30个左右,其中主要集中在实验发展阶段,而科技服务方面的课题数极少, 连续两年甚至为0,应用研究方面的课题数也少,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不能直接作用于产业本身,专业技术落后。

注: 数据来源于 2010 年、2011 年、2012 年 《国海洋统计年鉴》。下同

3.4投融资机制不完善

由于高端海洋产业是高科技产业,需要源源不断、数额巨大的资金投入以进行科学研究。世界海洋发达国家的海洋技术开发主要是以大企业的投资为主,以英国为例,每年企业的投资会占到全部海洋研发经费的三成以上; 反观我国,当前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海洋科研经费的收入来源单一,现行的高端海洋产业政策相关的投融资机制研究也较少。以我国海洋科研机构经费收入为例 ( 如表3) , 2011年我国海洋科研机构的经费总收入为23 221 895万元,但其中政府投资收入仅为1 389 778万元, 只占到当年经费收入总额的5. 99% ,而2009年、 2010年政府投资经费也分别占到当年科研总投资的7. 03% 、4. 5% ,科技活动的借贷款额则分别只占总投资的0. 08% 、0. 03% 、0. 71% ,这些投资比重都远远不能满足科研的需要,也反映出我国的投融资渠道不合理的现状。

万元

3.5高层次人才匮乏

我国当前高端海洋政策中关于高层次人才的管理机制方面的规定还不详尽。虽然目前我国每年有几万名科技人才从事海洋产业活动,但海洋产业的科技人员学历构成、职称构成等方面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相对较少,并且这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中从事海洋经济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多, 从事科研开 发研究及 应用研究 的人才较 少。以2009—2011年的数据 为例 ( 参见表4、 表5 ) , 2009—2011年,在我国海洋产业科技人员的学历构成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比重分别为41. 07% 、44. 2% 和46. 3% ,远远低于世界发达海洋国家的60% 的比例; 在我国海洋产业科技人员的职称构成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海洋产业科技人员比重分别为37. 29% 、37. 33% 和38. 43% ,这一比重也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发展高端海洋产业的需要。

人,%

人,%

4我国高端海洋产业发展政策构建

高端海洋产业的发展需要根据其发展现状及已有政策研究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发展政策。我国应积极借鉴世界发达海洋经济国家的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从加强政府政策支持、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积极疏通融资渠道、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等方面着手,构建高端海洋产业的发展政策,从而推动我国高端海洋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4.1增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我国当前海洋产业不合理的现状是多种主客观原因作用下的产物,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主体又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各行业自身发展的计划性、 自觉性与整个海洋产业发展的不协调、自发性存在必然的矛盾,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失灵造成的无效率。我国政府应尽快编制和出台专门的高端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确定高端产业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产业区域布局等,同时要规范专门领域产业的国家行业标准,出台相应的扶持措施。 要从海洋产业整体效益的角度出发,依据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高效利用海洋特色资源,制定并完善海洋产业调整规划及相应的产业政策,建设有利于产业优化的软环境,加大媒体宣传、信息发布及市场预测的力度,使海洋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更加明晰。要通过行政、法律、财政等多种手段引导企业资源向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投入。 要加强资金投入方面的制度设计,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提升投资效率。此外,要提高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4.2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党和国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未来一段时间,应进一步加大高端海洋产业发展的服务力度,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实施重点,建立高端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尽快解决一些制约高端海洋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性和紧迫性技术问题, 提高高端海洋产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率,以此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要整合军民两方面的科研资源,建立军民融合的海洋科技和装备开发体系,突破海洋开发中所需要的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 要依托创新型大集团,如大型造船集团和油气装备制造企业,由产业链上的企业、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等建立技术创新产业联盟; 通过政策引导拓展高端海洋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吸引企业资金、金融资本、 社会资本和风险投资等加大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建立有利于海洋人才培养的硬环境, 培育一大批能适应未来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和企业带头人; 要开展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的合作设计、合作制造,掌握关键设备的生产技术和科研动态等[4]。

4.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技术创新,提高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是海洋产业运营绩效的源泉,对于提高海洋产业市场绩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体现在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劳动组织效率等来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进而提高产业的运行绩效。发展高端海洋产业要依托科技体制改革,通过高技术在海洋产业中的开发和应用,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海洋产业体系; 增强科技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高端海洋产业的技术化水平提高,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配套设备自主化的进程,尽快掌握设计能力和总装集成能力; 由国家出资建设海上试验场、 综合检验检测评估体系等公益性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设立高端海洋产业投资基金,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解决制约海洋产业发展的前沿性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难题[5]。

4.4积极疏通融资渠道

高端海洋产业的属性决定了其多为技术含量高、 研发周期长、风险性较高的产业,因此与一般产业相比更需要大量、连续的资金投入。对高端海洋产业来说,要通过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高端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第一,加大政府在高端海洋产业中的投资力度和作用。我国高端海洋产业的企业要努力争取政府更多的财政投入和政策优惠,以获得更多发展高端产业所需保障资金; 政府也应当在高端海洋产业的投融资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引导、监控和辅助投融资,为资金融通提供协调、咨询服务和政策法规支持等,在加大常规财政投入的同时应当逐年增加对高端海洋产业的资金支持,出台发展高端海洋产业的税收减免政策等。第二,鼓励和放宽民间资本投资准入机制。由于高端海洋产业在技术、利润、前景等许多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社会资本市场的支持。我国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实施税收优惠的同时,也应当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 外来资本等的注入,增加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特别在目前我国对多元主体的介入存在许多限制性条件、项目审批和政策优惠等都还未向其倾斜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6]。因此,政府应创建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简化审批流程,为外来资本、民间资本、 非国有银行进入高端海洋产业创造充分条件,鼓励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同时积极引入国外投资,利用国外市场,合理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本,形成高效、灵活的资本投入机制[7]。

4.5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

海洋高端人才不仅包括具有海洋科研背景的博士、硕士学历的高学历人才,以及具有高级职称的海洋专业人才,同时也包括具有海洋法律、海洋保护等综合知识能力的海洋高级管理人才。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培养海洋科研领域的高端人才是促进高端海洋产业进步、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一,要加强人才引入力度。我国应建立客观、公正、 公开的海洋人才选拔标准。不仅要在国内选拔高端海洋人才,还要放眼国外,积极与国外拥有国际经营管理背景的管理者及高端海洋产业领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洽谈、交流合作意向,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科研环境。第二,要建立健全高端海洋产业人才激励机制。政府应当研究制定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和方式,加快建立以业绩为取向的激励机制。企业应推行按岗位定酬、 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建立不同序列的差额岗位工资制度,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海洋人才科研创新给予资金支持,强化海洋人才开发基金保障,加大对海洋科技人才的奖励力度,对取得重大科技发明和科技成果的杰出海洋人才给予高额奖励并提供其他方面的优厚待遇。

摘要:大力发展高端海洋产业对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充分认识我国高端海洋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我国高端海洋产业发展政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从加强政府政策支持、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疏通融资渠道、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建立健全高端海洋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3.《造纸产业发展政策》颁布 篇三

本刊讯(记者李志明)10月31日,《造纸产业发展政策》正式发布。在同时召开的发布及宣传贯彻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发表了讲话。张国宝指出,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纸和纸板的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世界造纸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造纸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产品供不应求且市场潜力巨大的行业。同时,造纸工业是循环经济的典型产业,其原料可再生,产品可回收再利用。造纸产业对相关产业具有明显带动作用,已成为拉动林业、农业、机械制造、化工、环保、印刷、包装及交通物流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五”期间,我国造纸工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存在的问题也较为严重,突出表现在:规模不合理,规模效益水平低;优质原料缺口大,对外依存度高;资源消耗较高,污染防治任务艰巨;装备研发能力差,先进装备依靠进口;外资利用结构有待优化,统筹协调发展任务紧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调整造纸工业原料结构,降低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淘汰落后草浆生产线,有条件的地区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根据这些要求,急需从市场机制着手,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建立公平、合理、适用、有序、健康的市场环境。张国宝指出,颁布实施《造纸产业发展政策》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该政策的实施对推动我国造纸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完善发展环境,公平市场秩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林纸结合、装备先进、生产清洁、发展协调、增长持续、循环节约、竞争有序的现代造纸产业,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据悉,《造纸产业发展政策》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规范和指导我国造纸产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文件共十二章、六十五条。《造纸产业发展政策》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主线,对产业发展目标、管理机制、发展模式、结构调整、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投资行为、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及消费理念等进行了较全面及系统地规定与规范。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求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必须逐步实现以木纤维、废纸为主,非木纤维为辅的多元化原料结构目标,同时要与环境协调发展,充分考虑纤维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条件,实现 “由北向南”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新布局。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把切实降低水资源消耗作为造纸工业资源节约的重点,把草浆企业的污染治理作为造纸工业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全面建设废水排放远程在线监测体系,定期公布企业废水排放情况,依法责令未达标企业限期治理,仍不达标或超总量指标的企业要依法关停。在行业准入和利用外资方面,对投资主体、地方及大型企业发展规划、初始规模、市场份额、吨产品COD排放量及取水量和综合能耗等作了具体规定,强调要在发展开放型造纸产业的同时,必须维护产业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要在林地资源、兼并收购、市场份额、市场监管等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产业公平保障体系。

4.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政策 篇四

作者:孙若风

07期

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发展文化产业是中国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思想解放和经济腾飞,中国文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基于文化的特殊属性,中国政府把文化建设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两者的不同属性和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找到了“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发展路径,即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政府逐步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经被明确纳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阶段,并且在今后的10到间,仍将持续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近年来,中国中央政府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政府公共服务,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大大提振了文化产业界信心,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财税支持方面,中央财政设立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研究制定了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企业和动漫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为缓解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政府部门积极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从信贷、证券、保险等多方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创造便利条件。

二、中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文化与经济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文化建设也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文化建设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日趋旺盛,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热情高涨,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文化产业主要门类都实现快速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自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以来,中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0%,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6个百分点以上。各地文化产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多数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例如,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经超过5%,率先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不断增强;深圳市将文化产业列为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357亿,占GDP比重达9.3%,已经成为当地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重点文化行业实现快速发展。以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门类为例,演艺产业保持稳步上升势头,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以来,全国演出市场票房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20演出市场总经济规模达463亿元人民币。艺术品产业发展迅猛,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114亿欧元,中国连续两年蝉联全球艺术品交易的第二位,占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的24%,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艺术品市场之一。据统计,工艺美术产业总产值已经超过10000亿元,20以来年均增速超过20%。文化旅游日益成为消费热点,2013年国庆期间,故宫单日游客量达17.5万人次。

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资源开发持续升温。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文化产业高附加值的特性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涌入文化领域。据统计,2013年中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820亿,同比增长28.7%,高于全社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其他产业资金出现向文化产业持续流动的趋势。如化工企业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公司参与投资制作全球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大连万达集团于底组建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公司,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文化企业;在山西、内蒙古等地,不少能源企业也积极谋求转型,投资兴建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

对外文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3年,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分别达274.1亿美元、95.6亿美元,其中出口为251.3亿美元、51.3亿美元,分别是的2.6倍和3.2倍。文化产品出口主要以视觉艺术品(工艺品等)、新型媒介(游戏机等)、印刷品、乐器为主,文化服务主要以广告宣传服务为主。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市场结构得到了优化,出口目的地已遍布全球约220个国家或地区。部分企业开始通过海外投资参与国际竞争,例如,云南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在柬埔寨投资打造演出《吴哥的微笑》,大连万达集团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拓展了海外产业链。

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不断加速融合,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文化产业链条与实体经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文化元素日益融入相关产业发展,丰富产业文第一文库网化内涵,提升产业附加值,文化越来越成为产业创新的源泉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例如,随着文化与科技的加速融合,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一系列新型文化业态日新月异,日益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动漫、网络游戏产业产值自以来年均增长率超过30%,2013年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突破1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9%。在农业领域,养生文化、乐活理念与农产品种植相结合,近年出现以“定制种植配送+体验种植”为特色的.生态观光这一农业新业态。在商业领域,商业街区、商业活动融入文化元素,打造出北京“南锣鼓巷”、成都“宽窄巷子”等一批文化特色街区以及一批有文化特色的商业活动,大大地促进了商业消费。在旅游业领域,演出、工艺品与旅游的结合,改变了旅游“白天看景、晚上睡觉”的现象,既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旅游线路特色,也扩大了文化消费,培育出印象刘三姐、多彩贵州、九寨沟演艺产业群等知名文化品牌。在制造业领域,文化产业带动制造业产业升级,大大提升了纺织、轻工、包装、服装等行业的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还存在总量偏小、创新能力不足、知名品牌较少、企业竞争力不强、高端人才短缺等困难和问题。只有破解了这些困难和问题,才能顺利实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

三、文化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六大思路和举措

目前,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到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专门部署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深化文化金融合作等。政策层次之高、秘度之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特别是把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作为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大举措,既对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重要发展机遇,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政府将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支柱性产业的战略定位,把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打破传统思想观念束缚和部门行业区域藩篱,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步伐。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确立政策保障。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同时,加快文化产业立法进程,争取把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2.加强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努力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相互拉动、共同发展的局面。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较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3.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营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切实为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做好服务,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推动就业、创业和创新,保证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使各类所有制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努力扩大文化消费。把扩大文化消费融入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在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等方面构建长效机制,特别是要抓住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化稳步推进、城市人口大幅增加带来巨大的文化消费空白,把人民群众对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消费愿望,变成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市场动力。

5.促进文化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对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以文化提升相关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以融合发展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实现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对实体经济相关领域的促进作用。推动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形成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创意设计发展路径。促进创意设计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拓展大众消费市场,探索个性化定制服务。积极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新型文化业态,推动优秀文化内容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提高新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6.着眼两个市场,加快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推动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基础上,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加快中国优秀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企业走出去步伐,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同时通过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交流、学习借鉴各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先进经验,有效推动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北欧数字内容产业高峰论坛为中国、北欧各国文化产业发展搭建了高层次交流的合作平台,有助于双方了解彼此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和诉求。希望中国、北欧以开展文化产业合作为契机,谱写双方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

5.上海发展时尚产业的政策构想 篇五

(传统和现代两大主体产业领域之下,我们应明确发展的主要任务,制定符合时代需要的政策战略,完善时尚载体建设,加强公共服务,促进权益保障和宣传机制的创新,以使上海成为独具特色、具有安定和谐发展环境、欣欣向荣的时尚有机体,完整、真实地代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中国风格。

传统和现代两大主体产业领域之下,我们应明确发展的主要任务,制定符合时代需要的政策战略,完善时尚载体建设,加强公共服务,促进权益保障和宣传机制的创新,以使上海成为独具特色、具有安定和谐发展环境、欣欣向荣的时尚有机体,完整、真实地代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中国风格。

近年来,随着时尚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飞速增长以及时尚消费需求的不断涌现和壮大,时尚产业已成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依托现有各类园区,切实加强时尚产业载体建设,完善和扩展时尚产业链,推动设计、营销环节的发展,大力发展时尚产业,本质上是轻纺产业的重新振兴,是二、三产业融合和构建服务型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是今后几年上海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符合提升传统消费品工业发展水平和能级的要求。本文旨在分析时尚产业内涵特质、发展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城市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对上海发展时尚产业的基本思路和政策进行深入探讨。

1.上海发展时尚产业的动因

1.1 产业内涵

作为都市产业的典型表现形式,时尚产业的内涵非常宽泛,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门类,而是通过各种高科技、创意、媒体的因素,对各类传统产业资源要素,进行整合、提升、组合后形成的一种较为独特的产品、商品运作模式。在产业形式上,是跨越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界限的多产业集群组合;在产品表现上,主要提供体现流行审美情趣和消费理念的中高档消费品或消费服务;在产业特点上,突出表现为引领时尚消费,包容多元文化价值观,随着社会生活潮流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

表1 时尚产业的表现形式

时尚产业的表现形式 层 次内

涵内

容 核心层对人体进行装饰和美化时装与服饰(核心)、鞋帽衬衫、箱包伞杖、美容美发,乃至珠宝首饰、眼镜表具等 扩展层对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所处的小环境进行装饰和美化家纺用品、家饰装潢、家居用具等 延伸层对于人生存和发展中相关的事物和情状进行装饰和美化手机、MP3MP4、数码相机、动漫、电玩等

因此,时尚产业不是一个产业,是产业集群的综合表现。时尚的概念又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变化的。时尚产业既有先进制造业的概念,同时融合了第三产业中的商业、媒介、媒体、设计等一系列的业态,是创意性、生产性的新兴产业运作方式,其形式是一种有机组成,各类产品都可以纳入到这种表现形式当中。

1.2 发展动因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时尚反映城市竞争力,结合当前城市发展阶段,上海发展时尚产业,具有多方面的诉求。

1.2.1 发展时尚产业是上海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

目前,上海经济发展中面临创新意识薄弱、虚拟经济泡沫、重化工能耗污染重、高端服务业发展缓慢等问题。时尚产业是一个“设计决胜”的新型产业领域,为创新活动和创意产业提供了有形的经济价值,有助于上海最大程度发挥科研、人才、精密制造、资本等综合优势,将城市资源(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发挥到极致,活跃城市创新能力,扩大土地产出,改变轻重工业产出比例不协调的状况,减少污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充分显现经济中心城市的价值,提升上海的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逐步走出一条由财富驱动走向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1.2.2 发展时尚产业是上海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内容

时尚产业正在日趋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上海以发展时尚产业为切入点,通过与文化、创意和设计的结合,传统消费品工业可围绕时尚产业,有效拓展上下游,促进研发、设计、标准等相关的高端时尚衍生服务产业发展,进而围绕时尚产品的原料、设计、制造、营销推广、展览展示、媒体、销售等基本行业,以及教育、信息、标准化和经纪等辅助的社会经济活动,形成适应服务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经济产出。

1.2.3 发展时尚产业是上海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

时尚产业满足社会公众追求新的生活内容、品质和方式的需要,体现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广泛覆盖于社会公众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各个领域。在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影响日益蔓延的情况下,时尚经济的兴起,符合上海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的政策基点。以服装服饰为主导,以设计领衔,以精密加工、新材料工业为支持,以国际会展为纽带,以时尚传媒为推广工具,以流行推动零售,通过发展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体现各阶层社会生活的产品、服务和娱乐形式,引领生活,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增加上海的发展动力,保持城市经济的持续繁荣。

1.2.4 发展时尚产业是上海提升城市国际形象和地位的重要举措

时尚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独特性和价值观,成为城市活力的象征,折射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环顾全球大都市,时尚是城市的名片,是国民素质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时尚文明是城市生活质量与社会文明重要的构成,以及城市经济文化发达的特征。上海的城市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化的时尚形象和影响力不可或缺。时尚经济和时尚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竞争的软实力,为上海吸引到来自世界的顶尖人才、社会名流、国际巨星,由此使上海为世界所瞩目。尤其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通过挖掘一系列的时尚消费热点,使国内外游客对上海的城市形象、生活品质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

2.上海发展时尚产业的基础条件

2.1 发展规律

时尚产业通过对市场、人才、品牌、企业、活动等要素的整合,对接形成独特产业链。根据五大国际时尚之都的发展历程,时尚产业的发展和时尚城市的打造,具有共性的发展背景和基本条件。因此,上海要发展时尚产业,要具备时尚品牌、时尚地标、时尚人物、时尚平台、时尚文化、时尚活动等六大要素的支撑。一个城市能不能形成时尚产业,能不能成为国际时尚之都,必须在这六个方面具备绝大部分要点。如这个城市要有一大批时尚产品、商品的品牌,在国内外有一批偶像级的时尚人物和设计大师,从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并有一系列传播时尚的媒体、媒介、会展活动,形成时尚文化。

2.2 发展条件

上海在上世纪20、30年代曾被誉为“远东的巴黎”,是世界级的时尚中心。解放初期,上海是全国轻纺工业制造中心,村衫、自行车、手表、照相机、电视机等产品的款式、质量引领全国,成为中国优质轻工产品的发源地,一度引领全国的时尚消费。改革开放后,面对沿海外向型工业的悄然崛起,上海轻纺工业的传统优势逐步削弱。21世纪以来,与时尚产业密切相关的各类文化、娱乐、休闲、体育、传媒、会展等设施相继建成,前卫时尚、接轨国际的一系列节庆活动相继举办,上海已经具备大力发展时尚产业的良好条件和难得的后发优势。

2.2.1 地理条件

上海处于北纬32度,四季分明,不失为天然享受与展示服装时尚的地方。同时,上海处于东京、香港、汉城、台北等亚太时尚城市扇面辐射带的中心,具有独特的信息、商流、流行、贸易、配送的地理优势,成为国际会展、时装发布流行信息交汇点。

2.2.2 经济水平

上海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特大型城市,人均GDP已突破10000美元,超越小康发展阶段,消费能力强劲的白领、中等收入阶层成长极快,成为国内目前最大和发展最快的时尚消费市场。

2.2.3 产业基础

上海具有发展时尚产业必需的精密制造工业基础,轻纺工业基础好,正处于从“多样化整合阶段”向“量质转变阶段”的过程。并且作为全国最大的服装设计、生产、销售、贸易中心,在生产组织、工艺流程、人员培训等方面,可与长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形成有效的协同与配合。

2.2.4 文化特色

海派文化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开放性的文化,多元化丰富的文化氛围,对外来时尚的理念、消费的习惯一直并不排斥。

2.2.5 配套要素

上海有强大的媒体传播平台,汇聚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本土知名品牌和世界顶级品牌,网球大师杯、服装文化节等时尚活动,已成为上海支撑时尚产业的名片和钥匙。

2.2.6 政策支持

近年来,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都市产业的发展,鼓励让非国有资本进入;支持以都市工业园、文化创意园、时尚街区等形式为时尚产业“筑巢”,为小型时尚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减少创业风险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3 瓶颈制约

近几年,北京、广州、大连等城市积极发展时尚产业,对上海在国内时尚产业的地位形成强大的竞争格局。北京文化积淀深厚,加强与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工艺美院等专业院校雄厚科技设计力量的联动,模特市场发育完善;广州利用毗邻香港的优势,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时尚产品,时装、皮具、珠宝首饰、美妆、汽车等的时尚程度、流通广度和深度等都领先国内。面对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包围,如何突出重围、张扬个性,是我国时尚产业竞争的关键问题。目前,上海时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亟需破解两大瓶颈:

2.3.1 风格瓶颈

从世界五大时尚之都的形成来看,各具时尚特色。而上海的时尚产业在市场涤荡过程中,尤其缺乏本土的时尚创造者、引领者和著名品牌,相互模仿多,创意设计少,尚未找到特色鲜明的、不可替代的、结合自身文化背景的风格定位,难以体现与海派文化相关的消费潮流、消费理念、时尚特色。上海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个时尚消费之都,而不是一个时尚创造之都。

2.3.2 产业链瓶颈

上海发展时尚产业的条件较为优越。但是,缺少成体系的科技创新和研发力量,高级工艺制造能力、营销渠道、专业信息、资本的支撑不足,时尚品牌、文化艺术氛围缺失,特别是时尚产业的创意、设计、制造、营销、推广、培训等诸多环节割裂,各类资源要素分属不同行业、跨越不同部门,均在寻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导致文化与时尚、时尚与创意、设计与市场、产业与活动之间的联动不够,亟待整合,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3.上海发展时尚产业的总体设想

3.1 发展思路

世界五大时尚之都崛起的各有独特的城市发展背景,但有其必然的规律:城市经济发展能级是时尚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底蕴是城市时尚产业发展的基石;时装与服饰产业是城市时尚产业发展的核心产业;时尚个性是城市时尚产业发展中的灵魂因素;本土时尚品牌是城市时尚产业中的“明星人物”。

基于上述认识,上海发展时尚产业的基本思路是:

以轻纺工业的重新振兴为方向,以打造“时尚之都”为抓手,以强化营销和设计为基点;以生产性服务业园区为依托,以政府公共服务为支撑,加强本土市场与国际时尚的对接,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时尚产品及相关服务集群,实现传统消费类产业向以高科技、高价值为基本特征的时尚产业转化;逐步将上海打造成为品牌荟萃、市场活跃、消费集聚、活动突出、影响力大的新兴“国际时尚之都”,和国际时尚潮流的策源地。

3.2 目标定位

借助长三角发达的制造业基础,结合上海轻纺工业的设计能力,围绕东方特色,在现有新天地、外滩、南京西路等时尚场所的基础上,上海发展时尚产业的总体目标是营造“国际时尚之都”,构建“东方明珠之城”,逐步成为国际时尚展览展示和体验消费中心、东方时尚创意设计中心、长三角时尚贸易流通中心和国内时尚人才培养服务中心。这既是上海建设“时尚之都”的功能支撑,又是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内涵和延伸。

3.3 重点领域

时尚产业是一种多元化、复合型的内容产业,联结生产、设计、研发、信息、会展、中介、传媒、金融服务、专利保护、文化艺术、市场营销、教育等广阔领域。根据上海在轻纺产业科研、人才、品牌和市场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宜重点培育和发展五大时尚产业领域,形成“2+3”的产业集群体系架构:

3.3.1 两大主体产业领域:一传统,一现代

以时装、箱包、皮鞋、服饰配件、家纺等为核心的服装服饰产业集群,是上海时尚产业的基础领域和主体部分;面向新新人类的多样化需求,以手机、超薄电脑、数码相机、MP4、电玩电游等为支撑的电子数码产业集群,是当代时尚产业发展最活跃的领域。

3.3.2 三大延伸产业领域

围绕两大主体产业,可以延伸发展三大相关产业:即以化妆品、护肤品、个人清洁用品等为基础的美容产业集群;以首饰、珠宝、纪念币、黄金制品、手表等为主体的珠宝产业集群;以节庆、活动、传媒、产品推广、流行发布、秀场展示及其相关服务为内涵的时尚传媒产业集群。

这五大产业领域运作的概念上、理念上与原来传统产业发展思路是不一样的。上海要通过强化研发、设计、营销,来整合国内这五大领域的产业资源。也就是说,这些产业产品的生产、消费未必是上海的,但它的设计、营销渠道的传播应该是上海的,它的产品推广应该是上海的。通过这些核心领域、核心环节的带动,把这些产业做大,做向全国,做向国际。

3.4 主要任务

要做大、做强、做响上海的时尚产业,必须以时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入手,打通产业发展瓶径,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尚产业集聚,提升时尚产业的科技含量。因此,今后几年上海在时尚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任务是:

3.4.1 打造多维度的时尚购物空间,进一步强化时尚消费市场的城市品牌

依托现有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等各类载体,结合原有商圈改造和轨道交通上盖周边综合开发,积极加强时尚购物空间建设,汇集海外异域风情商品、动漫延伸产品、中国传统文化用品、节庆用品、本土创意作品等时尚商品,打造城市时尚地标,建成上海的“商业鸟巢”,发挥引领时尚风向标的作用。

3.4.2 突破设计、营销两端,建立新型时尚产业发展架构

政府和市场双管齐下,坚持引进与吸收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紧密结合上海初具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政策聚焦,打破上海在设计和营销方面的天然瓶颈,逐步摆脱原有加工制作型轻纺产业发展的旧结构,着力向创意型、营销型时尚产业结构模式转变。

3.4.3 强化时尚资源要素的挖掘和集聚,提升上海时尚产业的影响力

集中力量统一维护时尚产业载体资源,将时尚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时尚产业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对时尚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努力成为国际时尚信息、时尚人才和时尚品牌企业的汇集地。

3.4.4 搭建时尚产业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时尚产业发展机制,提升时尚信息发布、时尚产品推广的专业性与商业性,建立时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设计服务平台。

3.4.5 多层次发展,导向形成时尚产业的社会和谐氛围

根据时尚产业动态性、传递性的特点,以面向广大老百姓、让老百姓消费得起为出发点,积极拓宽时尚消费的社会覆盖面,实现时尚产业“高、中、低”多层次发展。其中,“高端嫁接”,继续引进国际一线品牌,延伸相关时尚活动,拓展研发、发布、展示等产业链环节,打造时尚风标;“中端自主创新”,加强传统经典产品或者老字号产品与现代时尚元素的结合,利用世博会的契机,建立国际化的营销渠道,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时尚产品走向世界;“低端造市”,加快现有园区和市场的改造,运用资本服务平台,普及和引导流行理念,设计一些满足普通百姓需求的更美观产品,营造时尚消费氛围。

4.上海推动时尚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政策着力点

在时尚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组织等诸多外部推动性的因素不容忽视的。为此,要从优化环境、完善产业链、打造发展载体等方面,设计促进上海时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4.1 产业导向政策

4.1.1 制订上海时尚产业发展规划

合理规划时尚产业发展与布局,确定时尚产业的发展龙头、重点领域和产业布局,为孵化国际级时尚设计师、时尚摄影师、形象造型师、时尚模特、时尚品牌策划专家,开发国际时尚前沿技术,培育国际级时尚品牌和高新技术含量的时尚产品,培育面向国际市场的时尚企业提供方向性支持。

4.1.2 实施时尚企业促进政策

以创新性含量、销售覆盖面、研发投入比率、市场响应度、国际化程度等为主要指标,对符合条件的传统消费品类企业,认定为时尚企业,享受时尚产业政策,在税收返还、人员培训、研发费用抵扣、市场流通、房租优惠等方面,给予一定期限的奖励和扶持。

4.1.3 建立时尚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鼓励风险资本和外来人才进入时尚产业。设立时尚产业风险基金,对服装服饰、家居纺织、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视觉艺术、数码娱乐等相关行业,给予资金扶持。

4.1.4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和时尚品牌

一是建设自主时尚品牌梯队,立足城市品牌资源,从争创世界、国家、市级品牌三个层次,按层次、分梯队推进,相应制定实施品牌战略的目标,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上海著名品牌的创新体系。二是加快推进时尚产业的产品、企业品牌。选择一些能够突破的领域,重点扶持和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如纺控、家化等,和一批时尚品牌,如百草集、老凤祥、汉光瓷、翠之宝等。促进优势资源向名牌企业集中,发挥品牌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三是以自主时尚品牌创新为着眼点,坚持做好“四个结合”,构筑城市立体品牌群,创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时尚名牌。

4.1.5 制定有利于设计产业外包化发展的特殊政策

以政府支持为后盾,鼓励行业协会或者龙头企业牵头组织举办各类时尚产品的国际设计专业赛事,加强各类赛事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运作,对优胜设计师适用紧缺人才政策,予以引进或者吸引来上海工作。

4.1.6 充分释放各类存量政策的最大效应

分类指导现有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和创意产业园区,加强现有载体政策与时尚产业的对接,逐步培育3-5家以时尚为特色的时尚类产业园区,鼓励盘活存量房地产资源用于时尚产业发展。

4.2 载体建设政策

4.2.1 加强对大型时尚活动的支持,扩大城市影响力

将时装周、艺术节、电影节等一批大型时尚活动,打造成为自主品牌国际化的服务平台、国际品牌辐射中国的展示高地、原创设计培养提升的孵化基地。吸引国际重要时尚活动到上海举办,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重大时尚活动。

4.2.2 建设新一代时尚购物场所

结合商圈改造和地铁上盖综合开发,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现有时尚购物市场的品位,强化各类时尚园区的销售功能,形成设计与市场的对接,规划融设计、展示、商务、购物、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时尚购物空间,着力打造一批彰显民族特色、集聚民族品牌的购物市场,努力为世博会期间吸引国内外游客消费打下坚实的基础。

4.2.3 率先建立上海时尚产业博物馆

选择合适场所,建立上海时尚产业博物馆,将世界、中国和上海的时尚产业用实物和图片的形式汇聚于馆中,具有展示展览、体验教育、在线服务、旅游观光和文化交流等功能。

4.2.4 专设上海时尚产品展示厅

利用工博会、上交会、时装节、汽车展等大型会展平台,结合工业新产品展示馆建设,设立“上海时尚新产品展示厅”,吸引国内外品牌企业到上海来发布最新时尚产业信息,创造良好的时尚产业消费氛围,促使上海时尚产业的集聚和辐射中心的形成。

4.2.5 构建上海时尚产业 “街、廊、馆、店”布局

在三大高端时尚地标基础上,拓展区域,提升品位,创造精品,引领创新,形成“金三角”(南京西路、外滩、新天地),“大金三角”(黄、卢、静、徐等核心商业区),“新金三角”(10大都市商业中心)以及特色功能区、商旅文结合风情街和特色专业街。在市中心城区、旅游消费集聚地、市郊中心镇,辟建各类“时尚街”、“ 时尚精品特色长廊”、“ 时尚产业博物馆(室)”和时尚产业品牌旗舰(形象)店。

4.3 公共服务政策

4.3.1 率先组建时尚产业价值评估机构

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场化、专业性、权威性、社会化的时尚品牌、模特、传媒、设计师等地位评价机构或公司、事务所,建立公正、公平的品牌社会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数及保障机制。

4.3.2 组建上海时尚管理学院

依托现有高校资源,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设立时尚学院,开展时尚产业专业学历教育,培养时尚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设置时尚产业专门人才职称岗位,培训时尚产业专门策划师、咨询师和培训师,建立和完善时尚产业的人才管理体系。

4.3.3 培育、扶持专业时尚媒体平台

选择一批时尚传媒进行重点扶持,提高时尚流行信息发布的专业性与商业性,建成专业化的时尚信息发布平台,积极邀请国际著名品牌来沪召开新品发布会,国际著名时装设计师来沪召开时尚产品论坛,新锐设计师来沪举行设计作品展等。积极推动时尚电视频道加强与本土企业的协同,采用企业购买频率资源,专业团队制作,宣传部门审批的方式,联合全市乃至长三角的知名时尚企业与上海文广的电视媒体资源和结合,辐射全国乃至亚太地区,搭载全球最具竞争优势和覆盖范围的时尚产业资源库与媒体发布平台,由此吸引诸多国内外时尚人士和顶尖名模。

4.3.4 完善行业组织结构

加强对现有各分散行业组织的指导,以行业龙头为主体,以社会化、市场化运作为机制,以共性化服务平台为纽带,加强专业协会之间的联动与合作,建议考虑筹建中国设计师上海分会。

4.4 机制创新政策

4.4.1 建立健全上海时尚产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和保障体制

建议成立“上海时尚产业发展促进办公室”,整合相关资源,从战略规划到政策措施、从营造环境到服务体系等,构筑和完善各负其责、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推动上海与其他国际国内时尚城市的互访,深化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4.4.2 健全时尚品牌保护机制

加强对国内外时尚品牌的保护,严厉打击各种假冒行为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形成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相互结合的保护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4.3 加强本土时尚品牌、时尚企业、时尚认识的宣传

6.21世纪我国产业发展与政策选择 篇六

21世纪我国产业发展与政策选择

21世纪初我国产业发展已进入了以数量扩张为主转为以素质提高为主的新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由解决比例失调转为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压力.经济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对此,应确定未来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方向,选择适宜的政策,以促进21世纪产业发展.

作 者:谷永芬 郭振 Gu Yong-fen Guo Zhen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刊 名: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8(1)分类号:F121.3关键词:产业发展 结构调整 发展趋势

7.促进西藏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篇七

回顾西藏地方财税体制的历史演进,中央政府根据西藏各个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其地方特点,出台了许多倾斜性财税政策,一直给予特殊照顾,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1.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对西藏的财税倾斜政策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同时对地方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1995年,财政部出台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根据中央财政收入的情况,中央每年增加安排一部分资金,采用相对规范的做法,重点解决一些困难地区,特别是西藏等较特殊的民族地区的财政困难。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决定,实行分税制后,除关税和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外,国家在西藏地区征收的其他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的中央部分全部返还,作为日常资金调度全部留给西藏;拉萨海关按规定征收的关税和代征税全部上交中央财政,国家在西藏的小税则予以返还;对西藏进口自用商品的关税、进口增值税、消费税实行先征后返,自1981年以来一直免征农业税;中央对西藏的补贴实行“核定基数、定额递增专项扶持”的政策;中央出台政策对西藏财政有着重大影响,西藏社会经济发展重大措施需要财政支持的,中央均给予专项补助,并在补助政策上给予倾斜。1997年,中央对西藏又实行了特殊的转移支付制度。

2.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向中西部财税倾斜给西藏带来的机遇

1999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西部十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体现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国务院制定了若干政策措施,对西部尤其是西藏等特殊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帮助和扶持,尽快解决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财力、人力、物力方面的困难,减小其与东部的差距,尽快完成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稳定发展第一产业、有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西藏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在2001年6月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会议时,确定了西藏除享有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一切政策措施外,还享有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的方针。在建设资金投入和建设项目上,国家对西藏给予特殊照顾。“十五”期间,中央对西藏提供的财政补助达379亿元;在财政方面,科教文卫和文物等专项资金补助的分配向西藏倾斜,多年来一直实行特殊的定额补助基数,并逐年增加;在税收方面,中央允许西藏实行“从轻从减”的有别于其他省区的税收政策;在投资方面,国家鼓励东中部企业和个人到西藏投资,凡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导向的各类企业均可进入西藏开发经营。2010年1月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财政税收方面,提出继续执行并完善“收入全留、补助递增、专项扶持”的财政政策;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完善支农惠农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二、倾斜财税政策对西藏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个地区增长极的形成至少应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有足够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第二,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第三,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如资本、技术、熟练劳动、基础设施等。西藏的这些条件均处于劣势,如何发挥西藏的资源优势,培育起西藏的特色产业增长极,国家对西藏的财税倾斜政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国家财政向西藏倾斜,给予税收优惠,解决了西藏产业发展的资金不足

经济要迅速进入“起飞”,投资率要达到一定程度,这是经济发展先决条件和重要前提,投资是保持经济持久的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政府财税政策对投资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对西藏这样一个投资大而收效相对较小的特殊区域而言,政府的投资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西藏的资源优势,把旅游业、藏药业等产业培育成西藏经济的发展极,在初期阶段凭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是很难生存和壮大的,这就需要国家在财政上给予适当的扶持,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用政府重点投资或减免税来壮大“新兴”支柱产业,促进其发展。在政府加大对西藏的投资力度的同时,还必须引入和重视市场机制来提高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的投资意愿。国家在税收上给予西藏充分的优惠,在国家投资的带动下,引导其他资本流向西藏区域优势和特色的支柱产业。

2. 倾斜的财税政策对改善西藏的教育和人才缺乏的状况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促进了产业的技术进步

教育能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西藏产业要取得长足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更要有高水平的内部素质,就是要靠人才把资源优势尽快尽多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西藏经济增长极力需要人力资源。为此,国家设立各项科教基金和科技计划经费给西藏倾斜,重点围绕普及义务教育加大倾斜支持力度,提高了西藏人才开发的源流素质。

3. 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其优良程度对产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众所周知,西藏是个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一旦破坏则极难恢复,这给西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财政部出台对西藏有差别的专项补助和特殊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出解决西藏生态问题的重点项目,加大投资比重和力度,大搞退耕还林,草场建设,维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推动了西藏支柱产业的培育。

基础设施可以说是西藏支柱产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西藏自然气候地理形态复杂多变,区域位置相对闭塞,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付出别的地区几倍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近年来国家优先安排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项目,特别是在长期国债项目资金和借用国外优惠贷款的安排上,都向西藏做出了倾斜,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着眼于西藏的重大工程,如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成都至樟木口岸公路、中尼公路改建工程等,中央还采取多种方式筹集专项资金,支持西藏的铁路、水利、农林业、信息产业等部门,国家通过财政上的扶持和税收上的适度超前优惠,改善了西藏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解决了西藏支柱产业在市场条件下所面临的诸多不对称问题。

4. 财税政策的倾斜为西藏产业的发展开拓了市场

西藏地广人稀,绝对市场比较小,但相对市场非常大,随着国家更多的扶贫专项资金和教育专项资金的启动和落实到位,不仅提高了劳动者整体素质,同时也改变了以前传统的“穿在银上、用在神上,喝在酒上”的消费方式,开始走向科学的消费,把更多的收入用在增进健康,提高文化水平,创造财富等发展型消费方面,从而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内部市场。

西藏的落后有长期的历史原因,也有区位因素和政策效应的客观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西藏低效,计划色彩浓厚的经济结构,从而导致西藏在市场经济中转换难,适应慢,效益低,竞争力薄弱,落后也就在所难免。倾斜的财税政策不仅能激活市场微观要素的优化配置,使各生产要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整合;同时也对社会各产业的宏观结构进行调节和导向。近年来,在国家财税倾斜政策的扶持下,西藏的国民经济有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旅游业、藏药业、农畜产品和民族工艺品加工业、绿色食品(饮品)深加工业、矿产业、建筑建材业发展为西藏的六大支柱产业并逐渐成为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极。

三、倾斜财税政策的负面效应及创新

要“做好、做大、做强”西藏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的财税倾斜,同时也要时刻防范财税倾斜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不断探索新的适应市场的财税倾斜政策。

1. 倾斜财税政策的负面影响

西藏一直以来就多受国家在人、财、物力上的扶持,进入90年代以来,中央对西藏的扶持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增强了西藏“造血”能力,但还是少不了国家“输血”式的财政支持,这种“输血”式的财政支持潜伏着很大的负面影响,首先,会产生“温床效应”,减弱西藏的“造血功能”,助长“等靠要”的思想。其次,市场经济体制下,进一步发展西藏支柱产业,没有政策的照顾不行,“管”得太多又会形成依赖性、产生“挤出效应”即当政府资本的过大介入就会对其它资本产生排挤作用,不能多渠道的利用社会上各种资本,出现西藏产业从“市场”向“计划”的复归。再次,税收优惠的利诱可导致西藏支柱产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引起各企业的过度竞争,国家在财税政策上向西藏的倾斜,无论是偏大还是偏小都会抵消市场调节的作用,甚至产生偏差性导向,阻碍社会各生产要素在产业中的合理配置。

2. 财税倾斜政策的创新

国家扶持西藏发展的战略决策,使西藏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拉动西藏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要构建和谐的西藏经济,必须积极开拓创新,探索新的更加有效的财税倾斜政策。

第一,转变观念,建立“建设型财政”。国家在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同时,应建立新的中央财政投资思路,要从“吃饭型财政”尽快转向“建设型财政”,在竞争性部门尽量减少直接投资,少用补助和税收减免。在财政投资政策上要侧重于经济目标,加大对改善农牧业环境、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投资和专项补助,积极改善西藏的投资环境;建设性投资在投资的方向、领域和重点的选择上要向支柱产业更加倾斜,培育扶持支柱产业龙头企业,鼓励以多种形式发展支柱产业投资融资,避免遍地开花,注重规模效益。

第二,财政转移支付实行制度化。首先在我国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转移支付制度应阶段化实施,分“两步走”或更多步走,先实现全国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其次调整转移支付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逐年递增转移支付的规模,用“因素法”取代“基数法”来核算转移支付数额,专项转移支付应主要用于公共服务和物品的供给,特殊性转移支付要充分考虑退耕还林(草),保护生态方面,并应增加特殊转移支付的力度。再次就是要建立纵横相结合的转移支付模式,中央对西藏给予纵向转移支付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由中央设计新的财政测算系数,根据对口支援地区的财政增长幅度和增长额,确立减少对应合作地区向中央上解的份额,建立发达地区和西藏对口支援的横向转移支付,形成纵横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模式。

第三,转型税收。适当提高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业的税率,尽快实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调整和完善涉外税收政策;开征物业税,打击房地产炒作;税收优惠方式上以税基式优惠为主,辅以税率式优惠,由直接优惠为主转向直接和间接优惠并重,注重发挥加速折旧,税收投资抵免、费用扣除等间接优惠方式的作用;在优惠政策的适用对象上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以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的竞争力。

第四,完善配套措施。出台和健全财税倾斜政策的配套措施,在给予支柱产业以更多的扶持和优惠的同时,要限制某些行业的一哄而上、一刀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产权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行的财税管理体制,出台财税优惠政策执行和更新、取消过程中各环节的过度措施,保证倾斜政策的顺利实施。

摘要:由于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恶劣,西藏经济比较落后,中央对西藏的发展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尤其是1994年以来,利用倾斜财税政策的调节导向作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培育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推动了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西藏产业,财税倾斜政策,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狄方耀.西藏经济学导论:第2版[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2]戴小明.中央与地方关系——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1.

8.发展文化产业需健全政策体系 篇八

刘玉珠:达成共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会后,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此方面表现积极。文化产业对于文化建设,特别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方面意义重大,社会各界对此达成高度共识。

需求增长。尽管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经济增长水平整体放缓,但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增速较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同比增长21.96%,远远超出同期国民经济发展速度。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进一步攀升。

高度重视。全国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不是停留在过去的口头号召,而是相继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获得了各级部门、政府的大力支持。

《经济》: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刘玉珠:政策体系尚不健全。我国对文化性质、功能及作用的认识起步较晚,对于文化以产业形态发挥作用的认识尤为滞后,因此造成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尚未建立,诸多重大政策问题尚未解决。文化企业以中小微企业类型居多,金融机构如何为其提供资金、评估、质押、降低信贷风险等制度性安排,还未形成公认的评估体系。税收减免、资本市场等问题与实际发展现状不相符。

法制保障亟待完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法制做保障,现有制度相差甚远。涉及文化产业的市场规范、准入制度、监管标准等问题,还有极大的完善空间。

规律性认识不足。文化产业项目的基本立足点,是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若想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特色与创新是关键。我们应在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其内容、特色、创新、市场、消费与人气,由此找到发展文化产业政策、市场环境的切入点,这是今后政府努力的目标。

《经济》:2013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有哪些工作重点?

刘玉珠:第一,加大力度推进现有规划、政策的落实。加快落实十二五、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

第二,继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努力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在文化产业规划、设计方面,继续努力出台相关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政策问题,合理税收,并推进各级部门、政府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解决中小微企业生存问题,鼓励文化产业围绕创新与特色发展,加大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第三,加大对重大项目的带领,加大对骨干企业产品的支持和保护力度。2012年,文化部从动漫产业入手,设立各项动漫品牌保护计划,2013年,将继续推进落实。同时,要将此类保护计划扩展到各个文化产业门类当中。重视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在“抓手问题”上从具体方面入手、实施。

第四,鼓励各类行业组织、协会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时,发挥积极作用。

上一篇:酒店优秀员工发言稿厨师下一篇:公司骨干老员工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