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展思考

2024-08-06

中医发展思考(共8篇)

1.中医发展思考 篇一

屠呦呦获诺奖与中医发展思考

【摘要】:屠呦呦荣获诺奖,引发国内各界人士热议。有人认为这是中医药的伟大胜利,必将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但是事实可能相反.在中医药发展遭遇瓶颈的现在,我们要如何才能需求一条中医药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屠呦呦 诺奖 中医发展

北京时间10月5日傍晚,84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无数被疟疾折磨的病患。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 有人认为这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标志着中医药在争取国际认可的进程中迈了一大步。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在大学4年期间,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2]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后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1959-1962年,接受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1-2][3]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从1956年起,她相继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和中药银柴胡进行了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1969年1月开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青蒿素。[4] 从她的学习工作经历看来,她大学主修生药专业,曾接受过中医培训,工作地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主要工作经历是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从这些方面认为她是一名中医药方面的科学家,可以说得通。

但是中医用药治病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坚持“方从法出,法从证立,方即是法”的组方原则进行的。中医理论认为,理、法、方、药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全过程,方剂是辨证论治的结果和体现。中医治病,首先要把病人所表现的症状、发病原因、治疗情况等经行分析思维,从而审清病人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等,然后决定正确的治则治法、处方用药。中医治病,证候是治法的根本,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5]而且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而所使用的药物。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用的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2010年版的《中国药典》(一部)规定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净制、切制、炮炙和其他制法[6]。

但是,当时青蒿素研发的具体过程是怎么的呢?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1969年1月开始,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基础上,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200多方药,组织筛选。经研制380多个样品,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其中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灵感,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最终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3]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 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1973年3月,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维善,甾体组研究院吴照华和吴毓林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7] 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按中药用药习惯,将中药青蒿抗疟成分定名为青蒿素。[7]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8]。1992 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发明出双氢青蒿素(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屠呦呦所采取的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如通过像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以及用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等,是典型的西方科学式的西药研究方法,中医药只提供了研究对象青蒿和思路启发,西医才是研究方法的提供者。这样做出的研究结果,也恰恰是西药,因而这典型应属于西方科学的重要成就。若是把这次诺奖作为中医药领域的成功,只会导致中医的发展被一元论价值下作为“唯一真理”的西医所收编,反倒可能是对中医发展的又一次致命打击。

近些年来,在西方主流科学的框架下,像中医这样的医学是被归入“替代医学”的范畴的,自然也表明了其与西方医学不同的理论框架、知识系统和研究范式。根据科学哲学的理论,不同的研究范式之间,甚至是不可通约的,也即难以完全相互沟通,难以用一种范式下的理论知识去充分地解释另一种范式下的理论,更不用说将其取代了。如果基于西方科学范式的西医是“科学的”,那么中医自然不科学。在中医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发展也越加艰辛的背景下,为了证明中医的科学性,大量的中医人士利用西方科学的方式,寻求中医药“科学化”,如研究经络腧穴的实质和针灸效用的量化、对中药的研究也越来越倾向于提取其单一有效成分等。这些研究已经脱离了中医的理论,似乎不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中医药研究,便不够“科学”。持西药研究倾向的研究唯一化会给中医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实际上,与中医理论无关的药物,即使曾被中医使用过,在新的、现代化的西方科学语境下,也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了。以这种以西方科学的范式来进行中医中药的研究,显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遵循了中医特有的研究范式的中医药研究。但是我们应认识到这样名为中医药研究实为有力支持西医的研究,会给中医的发展带来致命的不良影响。

虽然现在的中医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相当程度的支持,但由于是在一元论的科学主义背景下,受西方科学一元论观念的影响,我们现在研究和发展中医中药所使用的方式并非没有问题。就如同不能简单的认为屠呦呦获诺奖是中医药的胜利一样,不能盲目地将西方科学范式作为中医药研究发展的唯一方式和理想方式。那中医药的真正出路在哪?

中国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发展经济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哲学体系。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指导下,形成了中医的哲学思维和基础理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中医的发展还是需要在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在继承的过程中扬弃。中医要有理想的发展,是需要打破科学观一元化,建立多元科学观的哲学基础。在多元科学观的哲学理论里,中医和西医一样是科学的,同是多元医学中的一元,地位是同等的,同样需要独立的发展。在这两者之间,也许会有局部的交迭,但它们毕竟是不同的“科学”系统。这样的哲学思想有助于中医药学者坚持中医特有的哲学思维和基础理论,并在其指导下发现中医药发展的正确道路,而不是错误的利用西医模式发展中医。

从诺贝尔奖发展的历史来看,它所奖励的,是自从近代西方的科学革命之后发展起来的,在西方科学的框架中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它不适用于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而中医缺少这样的奖励机制。不论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还是为了激励发展中医的积极性,更好的造福人民群众,建立属于中医自己的奖励机制和评定标准是势在必行的。但是怎样建立和建立怎么的奖励机制又是一个需要实践和时间才能回答的问题。中医发展任重道远,广大中医学子,要好好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在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1]舍予.祝贺北京大学校友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北京大学新闻网,2015-10-05 [2]谭海芳.屠呦呦: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北京大学校友网, 2015-10-06 [3]玉洁.北医校友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10-05 [4]王君平.三个“第一”,让她赢得拉斯克奖杯.观察者网 ,2015-10-05 [5]张跃华.试论方剂的组方原则[J].陕西中医,2002,04:355-356.[6]王丽芳,王孝敏.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中药饮片不同炮制方法归类与分析[J].中国药房,2012,19:1821-1824.[7]揭秘发现青蒿素的神秘“523任务”.腾讯,2015-10-06 [8]徐挺.宁波人屠呦呦获得沃伦·阿尔珀特奖.中国宁波网, 2015-06-16

2.中医发展思考 篇二

1 三级甲等中医院今后发展的战略定位

医院定位是中医院努力的方向,三级甲等中医院应该是承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于一体的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通过打造名医、名科、名药和名院“四名工程”;充分发挥中医在康复、保健等方面特色优势;加强医院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制订切合医院发展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和详细的实施步骤;联合周边多家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形成中医集团,在医、教、研方面合作互动,发挥整体作用,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和活力;最终成为区域内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中心以及中医的传承、传播基地和疑难杂症诊疗中心。医院只有高定位,才能有高要求,才能打造出区域最高水平的、最受欢迎的三级甲等中医院,从而带动地域内中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

2 三级甲等中医院发展的战略措施

2.1 建立中医人才高地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

2.1.1 吸纳省市名老中医来医院。

省会和直辖市市级中医院占据地理优势,靠近中医药大学,信息来源快,服务人口多,人才的吸引相对要容易,采取“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原则,吸纳全省的中医优秀人才来院为病人诊疗,利用优势,汇集他们的智慧,充分发挥他们的整体效应,打造省市级名老中医诊疗所。

2.1.2 引进、自主培养、储备人才。

采取近期引进,中期培养,远期储备的人才战略。努力提高医院人才的学历层次,职称水平,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吸引有能力承担中医药重大科研任务的高层次人才,储备一批优秀中医人才(包括中医医疗、护理、药剂人才)。

2.1.3 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

坚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用好人才,政策上倾斜,鼓励和奖励优秀人才在医疗、科研、教学多出成果。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势态,逐步形成集团化、专家化、梯队化的人才队伍,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发展动力。

2.2 中医教学科研是中医院发展的动力

2.2.1 成为中医教学和科研基地。

中医教学过去是通过传承(理论和实践),随着我国党和政府对民族医药的重视,在中医人才培养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使中医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医学人才辈出,中医科研成果层出不穷,而且有了新的突破,这都离不开中医药大学教学科研的开展。作为三级中医院,应该承担一个地域的中医药治疗和中医药的传承,必须担负培养中医人才,和科研的重任。

2.2.2 成为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密切与中医药大学合作成为大学的附属医院,将大学的科研和教学理念引入医院,引进研究生教育,把中医的理论、辨证、用药经验,作为中医院科研的重点,从中医的理论及临床出发,遵循中医药的基本理论特色。使其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使整个中医学术有所提高,有所发扬光大。

2.2.3 建立高标准的科研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

要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培养中医科研后备人才,就必须建立高标准的科研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为医院科研教学提供保障。通过科研、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先进科研方法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为中医理论发展提供依据,使中医思想得到更明确、客观的阐述,市级中医院要有发展动力,就要成为科研、教学基地,成为中医人才的培养基地。

2.2.4 建立中医临床药物实验机构。

随着中医院规模发展,科研实力提高,高标准实验室的建立,使医院优势专科成为国家药品监督局的中药临床实验机构,全面提高医院整体水平。

2.3 现代科学技术是中医院发展的新鲜血液

2.3.1 大胆引进先进的诊疗技术。

中医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来实现,而西医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诊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明、发展,CT、MIR、DSA、HIFU刀、血液透析、先进的生物化学检验、超声诊断、介入诊疗等先进的诊疗手段引入以及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医学发展。我们不能把这些技术只局限于西医领域,更应该把它归结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实际上这是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所造成的,是为了适应满足患者的需求所造成的[1]。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是中西医共享技术,因此中医院应该大胆引进现代科技,为中医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反对引进现代技术就是西医化的观点。正如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梁秉中教授在为《当中医遇上西医》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科技的成果,造成了它(西医)的专横跋扈,早已形成惟我独尊之势,除非传统医学能及时引进科学,利用科学,否则也只好安于自我封闭了”。

2.3.2 争取政府对中医院使用现代技术的理解和支持。

政府部门也要认识到,大型医疗设备和现代技术不是西医医院的专利,应该积极鼓励中医院加以利用,不应该限制。只有医院和政府共同认识到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医院才能得到与时代步伐相近的发展。事实也证明中医院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现代技术的引进,及西医技术的补充,对中医院的发展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2.3.3 中医院应注重对本院中医人员现代医学知识的培训和提高。

现代中医师也应该掌握很好的现代医学知识,能满足现代患者对中医师的新要求。

2.4 中医传承是中医院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

2.4.1 通过多种形式传承中医技术。

中医对疾病诊疗方面与西医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四诊合参和辨证论治,比较深奥抽象。而西医讲究的是系统检查和诊断,是以病人的临床症状,生物化学指标,细胞的变化,影像学等资料为依据的医学,更容易为当代人所接受,因此中西医在文化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上是有明显的差别。中医药学的发展,始终是中医药学术不断积累、整理、总结、提炼和升华的过程,是不能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中医之所以世代传承,是因为它揭示了西医实验科学无法探知的人体生理特殊本质内容,它使人类自我生命认识达到了全面性的认识。中医精髓是他的思想,他的多年积累临床经验,是几千年的医学精华传递的结果,是书本上难以学到的,所以中医要求更多的临床实践,更多的使用中医传统方法思维和诊断疾病。中医技术不是经过一代人可以总结出的,必须经过传承,医院要充分认识到传承的重要性。中医是以临床为本,更加重视“术”,重视临床的经验,更重视师傅带徒弟式的临证实践,这是现代医学教育所不及的。建立好名老中医工作室或研究室,通过名老中医带徒;研究生教育;“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以及中医药学家经验传承博士后四种模式[2],将名中医的思想,治病理念,临床经验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2.4.2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医院成为中医传承基地。

中医传统的发挥和传承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三级医院应该成为中医药传统发挥和传承的基地,要详细地制定计划和措施,有步骤地实施,保障名老中医的中医思想,临床经验传承、传播和发扬。

2.5 集中力量形成规模是中医院生存的法宝

2.5.1 成立市级名老中医诊疗所。

近年来有人认为中医生存成为问题了,全国的中医院在减少,有被西医吃掉的危机,甚至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的想法,虽然是荒谬之举,但是我们中医人不能不引起警觉。如何去发展中医团队是摆在我们中医院面前的课题,从一些成功中医院发展经验来看,集中名老中医形成中医团队,使中医具有强大生命力,才能抵御外来于现代医学的竞争压力。作为省会三甲中医院,有地域优势,有人才积聚优势,有中医药大学临近优势,医院可以以市级中医院的名义招集市级、省级或者市周边城市的名老中医于一地进行中医的诊疗,既方便病人,也可解决中医单独行医力量单薄的局面。打造一个品牌“看中医到市级中医院名老中医诊疗所”的口碑。这样可以使中医技术得到充分发挥,更具活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壮大。为医院成为名院打下基础。

2.5.2 建立中医院老中青的专家团队,形成国家,市级重点优势专科。

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引进,培养,储备中医老中青人才,逐步形成在医疗,科研,教学方面有竞争性优势专科队伍,并且在某方面做出特色,和独特的疗效,申请成为国家、市级重点优势专科,扩大中医的影响力,吸引病人,以点带面全面发展中医药。

2.6 突出中医特色,保持和发掘中医传统医疗是中医院发展的优势

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该把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关于养生、保健、预防、康复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在未来医学发展中大有可为,这是值得研究、挖掘和发扬的重要领域。

2.6.1 把中医特色和优势贯穿于防治疾病的全过程。

步入新的世纪,医疗市场竞争激烈,除了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培养、引进人才,完善服务功能,同时应该积极挖掘和发挥中医特色,把中医特色和优势贯穿于防治疾病的全过程,使中医院各项工作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6.2 加强中医成果的转化,保持和发扬中医传统医疗。

根据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为中医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从而规范,激励,促进中医成果的转化,使中医技术得以推广,惠及更多的民众,提升了中医的服务能力,同时也将提高了中医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2.6.3突出中医特色,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中医重视调节功能,通过机体自身的能力抵制病原。因此我们应该发挥中医技术在疾病预防和疑难疾病治疗的优势,通过强化“冬病夏治”、“冬季进补”、“冬令调补-膏方”、“中药药师咨询”、“膳食指导,药膳”等理念;采用“中药制剂”;“针灸理疗”等中医适宜技术;收集“独特疗效民间验方”;整理名老中医医案、分析名老中医辩证思维;成立治未病中心;加强中医专科建设等方法来突出中医院的中医特色,保持和发掘中医医疗技术。

2.7 医院管理是中医院高效发展的保障

2.7.1 战略规划医院发展:

医院是个知识密集型单位,也是一个复杂系统,给管理带来严峻挑战,既有个性管理,又有共性管理,关键是医院领导班子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要有敏锐的目光,有战略思维,带领医院朝正确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领导要勤于思考、周密思考,建立完善的、先进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大胆实施,促进医院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培养既懂医学又有懂管理的人员,形成梯队,储备医院管理人才。

2.7.2 引进现代管理理念。

医院要发展,要求领导更多地学习和引进现代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引进如ISO9000或ISO9001、JCI质量控制体系,对中医医院的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运用ISO、JCI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系统管理,采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现代企业的绩效考核,使工作制度化、流程化,减少管理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医院快速平稳地发展。

2.8 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宣传是中医院文化的活力

2.8.1 加大中医文化的宣传力度。

中医的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要把他传承下去。我们必须作为中医文化的宣传者、解释员,市级中医院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通过宣传媒体介绍中医知识,定期进行中医文化节,书写中医的医案记录传承中医经验相传中医文化,中医进社区等方式进行宣传传承。

2.8.2 通过特色中医宣传中医文化。

收集和整理传统疗效独特的医方,申请专利,成为医院的知识产权。在确保符合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药品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把它做成制剂加以推广、发扬,既可以提高老百姓健康水平,又能宣传中医文化,提高老百姓对中医的认知度。中医在治未病上是有独到之处,在预防保健方面采取多种形式中医适宜技术,凸显中医文化技术优势。

2.8.3 加大国内外交流宣传中医文化。

国内外合作促进信息交流,重视与国外交流和合作机会,引进先进理念,加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建立地域之间三级甲等中医院中医技术和文化定期交流制度,取长补短,互通信息,共同进步,提高中医药的整体服务水平,拓展中医药服务市场和竞争力,为中医药带来更广阔前景,把中医技术和文化传遍全世界,让全人类都能了解中医、接受中医。作为市级中医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医文化传承和宣传是我们中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2.9 中西并重是中医院发展值得探索的道路

2.9.1 中医治疗手段和西医一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现在很多中医院引进了西医技术,使用了西医诊疗手段,使医院整体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医院不应该拒绝西医,应该抱着相互促进,互补优势的态度看待西医引入。如肾功能衰竭病人到了晚期,出现一系列症状,中医可以通过辨证论治调节病人状态,但是没有好办法让病人因肾功能衰竭的指标恢复正常,治疗效果不理想,而转入西医院,使中医院病人流失。西医可以通过血液透析,纠正病人的生理指标,但是贫血,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就不能够得到改善,这时应用中药,可以获得满意疗效。所以中医和西医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同时进行诊疗,会取得很好的疗效,所以中西医需要互补。

2.9.2 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医疗要求越来越高,中医有很多独特疗效的治疗方法,如骨科手术,在止痛、消肿、促进骨折愈合方面,中医就有比较明显的疗效。又如在临床上常遇到外伤的骨科病人,用传统中医治疗手段没有办法解决或不能够完全诊疗的情况下,需要西医方法去处理,如果西医力量不强,转院必然造成病人不便和痛苦。所以中医院应该积极引进西医的诊疗手段来补充中医的不足,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2.9.3 医院发展的需要。

现有的医疗体制,医院得到政府的补贴有限,医院运行成本增加,再加上中医院中医诊疗收入低,中药的收入不高,中药加工,和配药成本高,完全靠中医,医院职工的工资福利得不到保障,就谈不上中医院发展。从理念上来看,中医院需要引进西医,就像西医院要引进中医一样,中医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胆引进西医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不能认为中医院被西化,而故步自封。

综上所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战略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国家政策的扶持。同时我们必须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人与物相统一,努力提高医院领导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持续实施人才,技术,科教,传承,规模,文化,管理战略,探索中西医并重中医院发展的道路,抓住机遇,把握关键的战略管理,统筹兼顾,才能够高屋建瓴,掌握中医院发展的主潮流,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在竞争中的不败地位,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促进医院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

摘要:省会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面临很多困难,通过对目前三级中医院发展现状分析,结合现有的机遇,提出对三级中医院发展战略思考,认为中医院必须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人与物相统一,努力提高医院领导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持续实施人才、技术、科教、传承、规模、文化、管理战略,积极探索中西医并重的中医院发展道路,抓住机遇,掌握中医院发展的主流,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促进医院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医院,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姜爱平,崔蒙.关于中医现代化的思考[J].中医杂志,2007,48(8):742-744.

3.思考中医 篇三

【关键词】中医;思考;改革;发展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灿烂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历史沉淀的重要结晶,历经历朝历代的不断实践和渐进发展,现今是世界上作为一个体系所能保留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既是我们的国粹,也是目前我国卫生领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优势和特色,在历史上,曾以“简、便、廉、验”为特点的医疗卫生办法与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在现实生活中间仍是我们解除病痛的一个重要选择,然而,曾几何时,中医便被人们认为是慢郎中,还有一些说中医治病不但慢,而且效果说不清楚,治不好,也只不坏,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对中医抱有偏见的人,更是提出“取消中医”的口号。那么,中医真的就是这样吗?真的到了该取消的时候了吗?其实,中医并不是慢郎中,也不能取消,而更应该发扬光大。

首先,中医不是慢郎中,她也能治急症,只是我们后辈学艺不精,才使中医被蒙上了如此令人感到羞辱的名称。比如,张景岳曾治疗一位因食用蘑菇汤后中毒的吴姓参军,上吐下泻,之前,曾有医生以黄连、桔梗、甘草等药解毒,病情加重,出现胸闷、腹胀、气喘等症,后张景岳因考虑蘑菇“肥白鲜嫩”,推断生长在深坑枯井里,属于阴寒之毒,遂用人参、白术、甘草、干姜、附子、茯苓等后,一剂而吐止,二十多服药后,彻底好了,人类早期,所有科学都包含在自然哲学中,由于生产力低下,综合是主流,但是模糊的直观的中医亦不例外,由于思维方法,理论构建以及认识方法等学科特性决定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基础学科难以向中医学中渗透,从而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除了客观原因外,中医本身封闭自守也是主要原因,使得中医强调理论自身的圆满和万能,中医科研大都陷于到对古已有之的理论的反复印证之中,少有超越。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应遵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中医学也不例外,只有不断地更新,不断分化—重新组合—重新分化,才能不断发展,永远充满活力。应实现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的?合更新;应该引入现代科学实验技术;应规范名词术语,解决概念混乱、不确定的问题;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一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应集中精力钻研最能体现中医精神的又可对人类医学最有所为的核心理论和技术,如脏腑相关理论及其与此相关的理论分析、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理论。

加强人才培养,这主要体现在教育上,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理应培养出千千万万的各类中医药人才,但现实是招生培养得多而真正成才的少,多少高校都存在轻中重西的思想,西医课程远多于中医课程,甚至四大经典著作也被列入选修课,加之学生在医院实习急救时,全是西医,致使学生没了信心,于是为了适应社会,解决就业,不得不想方设法脱掉中医的外壳,换之西医外罩,甚至干脆就不干这一行而另某他职。试问,我们每年高校毕业多少中医药类人才,而最终从事中医专业者又有多少呢?也许就连这一部分人都是心不甘情不愿啊。中医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竟然不是中医,不愿当中医或中医院都不要的中医,使得中医药在一片繁荣景象背后埋伏着衰亡——后继乏人、乏才的危机。反而西方国家中医却发展如火如荼,所以中医之振兴,教育要先行,首先要强调继承以四大经典著作为代表的中医古籍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其次要对准当前的问题创新,再次要强调热爱中医药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发挥中医院的主导作用,广大中医院理应是实践中医、宣传中医的主要场所,然而现实是在很多中医院病房,中药已似乎不多见了,中药仅成了西药的“化妆品”和“点缀物“,或者说是为了完成某项指标(数据)而不得已而用之,医院等级的提升也仅代表完善资料和应付检查能力的提高。多少中医院都存在西化倾向,究其原因很多,主要是要赚钱,没办法,市场残酷,生存是首要的。但难道西化就是出路吗?恐怕不尽然,我认为中医院应不断提高中医药水平才是中医院生存之根本,才是光明正大之前途。中医院的出路在于有没有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如果一个医院有几个中医特色过硬的专科,有一批顶尖的中医人才,有比较合理的人才培养梯队,则整个医院便会全盘皆活。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向前人学,向名人学,向全国名中医学习。建议医院多请名医讲课,多派人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大量买进《名中医经验专辑》等优秀书籍,激励医务人员购读,并要形成讲中医、用中医的学术风气,而不能只读《实用内科学》之类。

宽松执业环境,时下广大中医药人员似乎有太多郁闷,特别是年轻中医,收入是同行业中相对较低的,而平时工作中又多是兼顾中、西医,故必须要付出更多精力,可是在执业过程中却要受到种种限制,这样的从业环境恐怕是既限制了当前从业者,又吓跑了后来人,谁还愿意介入这一行呢?

历经劫难的中医,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重新站在腾飞的起点上,并已有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中医人作为振兴中医的先行者,只要我们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只要我们锐意进取、去伪存真;只要我们努力掌握中医理论并用之为人民解除疾苦;只要我们有科学的头脑、广博的知识,利用新技术以发展中医学,并在发展中医学中又反过来发展新技术;只要我们方向明确、下定决心;只要我们对岐黄之术具有炽热的爱,那么距离中医辉煌的日子就不会遥远!

参考文献

[1]罗大伦著.神医这样看病.长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04

[2](邓铁涛著述)邓中光等编.邓铁涛寄语青年中医.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

[3]张华,魏红.对如何发展中医理论的思考.辽宁中医杂志,2005,32,02:105

4.思考中医 篇四

近百年的中国,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其结果是中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文化被西方现代科学文化所取代。在科学的副作用日益显现的今日,人们开始呼吁保护传统文化,但此时,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传统文化的死去——理解、传承、应用都存在问题,这样的境地离文化的消亡还算远吗?中医由于与传统文化及传统哲学渊源太深,很多哲学概念直接参与了构建中医理论,所以中医的命运也就无可避免地被卷入这百年争论的围困之中。百年来的几次废医运动,包括最近网上某大学教授还在发起的废除中医的签名活动,中科院某院士对中医理论的批评,无不因于此。所以现在谈保护中医,发展中医,首先应当谈保护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前不久《新京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医的生存环境不能再透支了》的文章,但什么才是中医的生存环境呢?

中华民族依靠了中国传统文化,依靠了中医学几千年之久,就是现在,对一些现代医学来说束手无策的疑难病,中医依然不失为一种希望。《思考中医》的写作正是出于作者对中医的信念和感情及对中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者希望通过这部书,切实地为中医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认识上的问题,因为《思考中医》非常明确地指出,中医问题不在理论,而在对理论的认识。同时正如《思考中医》所说,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分支领域,因此,《思考中医》在解决对中医的认识问题时,自然也澄清了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本文试就以下几方面谈一谈《思考中医》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在勾勒中国传统文化大线条的同时,引发深层的哲学思考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是正确理解中医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考中医》很明确地赞成梁漱溟先生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皆系人类文化之早熟品。”基于此,《思考中医》首先以不无代表性的杨振宁教授对中国文化不元代表性的理解为例,对比地提出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点认识。

(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理,治玉也”的解释,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或一种境界。她不仅在寻求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上毫不逊色于近现代科学,更进一步的是,她已经非常明确地表达出了要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顺应自然规律去解决问题的高超思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历来是引起争议的焦点之一。《思考中医》从《说文》:“理,治玉也。”的解释,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的特点——整体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特点,也是与现代科学文化的最大分歧所在。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这个整体,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既是器质的又是功能的,既是体,又是用。总之是方方面面的统一。这也是与唯心论最大的不同。《思考中医》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理”的涵义的揭示,引发了对这两种哲学差异的深层思考。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结合。《内经》中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话,《思考中医》认为术数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推演的一面。

(三)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实验,而且,很可能是更高超的实验——内证实验法。因此,中医理论既不是单纯的不具备理论结构的经验医学,也不是仅凭思考得出来的结果,而是两者结合的产物。

关于实验,人们每每会想到科学的种种成就、种种作为。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到现在常规的各种实验室,生物学中的大白兔,小白鼠……,《思考中医》在这里大胆地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实验方法——内证实验法,这是一种与科学实验截然不同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很可能与中国特有的文化及哲学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大量的文字记载上都显示了这种内证实验方法存在的可能性,在《新编中医基础理论》一书中也同样明确地提出了这种观点。《思考中医》认为,正是这种特殊的实验使得传统文化及中医的理论完全可以信受。但遗憾的是,这两种实验由于机理不同,传统文化的内证实验不能被现代科学再现,我们没有直接相信她的可能,只有通过其产生的理论结果反作用到实践中的实际效果来印证,这是

造成现代人接受中医的困难所在。但总之,不管你个人信与不信都不应当否认中医理论的产生与实验有关。

(四)有无中介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在应用上的最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传统文化在应用和传承上的客观难度,使其在应用和传承上无法逾越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揭示出传统文化的独特研究方法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与别的文化差异明显,而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在文化的核心——哲学。所以钱穆先生有言:讨论文化要自其汇通处看,不当专自其分别处寻。若研究文化问题,不能从其汇通处看,不能从其总体上求,则最多仍不免是一种文化之偏见。

《中医学导论》中指出中医学的危机与不足,共八条,其中第二条是:独特理论体系的封闭结构阻碍了学科的顺利发展。为此,突破原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医学的关键。

第四条:中医学的许多认识和思想正确性高、准确性差;且大多无法用现代科学手段加以研究。如不对这些人类认识的“粗产品”加以科学提炼,中医学将永远踏步不前。

第五条:方法论和方法虽有某些特色,但却与现代科学方法论存在着时代的差距。还有第八条:最为关键的是中医理论自身的缺陷,许多基本概念含糊不清,有不少是无法证伪的哲学术语的移植,对这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若不清晰地予以确定,发展中医只能是纸上谈兵,因为明确概念是共同进行任何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

《当中医遇到西医》引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研究员陈小野的观点:倡议彻底革新,尤其强调方法学的现代化。他指出,中医只应用现代技术并不足够。他在《中医理论现代化概述》中断言:“中医传统方法论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其非实证性和非逻辑性。”种种这些认识大都是抓住了文化之异,大多最终集中在了方法论的不同上。《思考中医》很鲜明地指出:“现在大家身边所感受的都是现代文化的气息,都习惯了用一种文化视角去看待问题,去思考问题……我的意见,中医至少不是局限在科学文化这一层面的东西,所以光从这一层面去看待它,研究它,就难免会出问题。”(P4143)“中医是这样的一门医学,它整个地是偏向于形而上的一面,是以形而上统形而下,是以治未病统治已病,而我们现在却在完完全全的用形而下的眼光去看待它,把它当作一门完完全全的形而下的学问,治已病的学问。我们提倡科研,提倡现代化,提倡现代中医教育,完全就是用现代科学这个形而下的筛孔去对中医进行过滤,滤过去的是精华,是可以继承的东西,滤不过去的东西,就是糟粕,就要扬弃掉,大家想一想这个通不过筛孔的部分是中医的哪一部分呢?必定是形而上的这部分。对上述问题我们思考清楚了,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所采用的现代教育方式,我们所采用的现代中医教育路子,只是一条培养造就下工的路子。”

说到哲学,《思考中医》没有过多地涉及,但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精要还是提到的,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基于此,《思考中医》得出一个结论:现代科学讨论的领域,实际上是气聚合以后的这个领域,对于气聚合以前即“夸克”之前是什么样,现代科学还无力回答,甚至难有希望回答(P2223)。《思考中医》总结性地指出:“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虽然的确是道器合一的统一体,虽然它强调要形气相依,形神合一,但总的侧重却在道的一面、神的一面、气的一面,所以她是一门以道御器,以神御形,以形而上御形而下的学问。”(P24)

如此看来,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在哲学。中医这个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察人体生理、病理的学问,果真换了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就可以得到“科学的中医方法”进而解决人体生理、病理的问题了吗?我可以想见,那样的唯一结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医,从理论到方法的全面消亡——中医有可能成为当代的哥白尼、布鲁诺!

这么说并不是承认中医不讲科学(广义的),只是大家在争论和指责之前应先就“什么是科学”达成必要的一致,进而再谈论方法问题。但很肯定的一点是,中医不同于现代科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也不同于唯心主义的,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大量的实际印证,这

一点不在此文中展开,但有必要一提的是:正是其自身的这一特点给迷信以可乘之机,但科学不应走到另一个极端——把一时证明不了的全部否定。

三、倡导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方法

提到认识,自然需要概念、需要解释。《思考中医》所解释的内容中,有两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内容:一是语言文字;一是时间。解释方法的特点是:突出以字释义,特别注重借助字形及《易经》的卦象做解释。

对于中国的语言文字,《思考中医》也是充满了感情,它深深感悟了汉字独特的释义能力的魅力。

先看“病”这个字。现在的中医教材如《中医基础理论》(1984年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并没有见到对病的明确定义,而《思考中医》从病的造字角度对中医 “病”的含义做了解释,指出“疒”本身已代表“疾”的意思,那么下面为何用“丙”呢?《思考中医》从传统文化角度分析“丙”为南方,为火,为心,这样一来,发掘出中医“病”这个概念的三重含义:第一,人出现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状态,所谓“疾”的状态;第二,疾的相关性问题;第三,相关性中最重要的是疾与心与神明与精神的关系。这样一来我们对“病”这样一个概念大体把握的同时会惊讶发现这样一个概念的内涵与现代世界教科文组织提到的健康概念有着很大的重合。再来看“脉”。《中医基础理论》(1984年版)的定义:脉,即血脉,又可称经脉,为血府,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道的通利与否,营气和血液的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血液的正常运行。故《灵枢决气》说:“雍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而《思考中医》同样从造字上解释:脉为“月”+“永”;月者,太阴之精也;永,长也,象水坙之长;所以脉的概念一下非常直观:象水之长,为阴之精,最关键的是脉象“月”反映“日”一样,反应人体之阳。对中医里的重要概念“证”更是从古代写法到现代简化字等多个角度予以解释。在解释“证”这个字时,《思考中医》连带性地解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语言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语是语,言是言,是两个不同的含义。“论难为语。”“直言为言。”又有“言,心声也”之说。通过这种重新的解释工作,一方面使文字从单纯的抽象概念落实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本初意象,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深邃思想;另一方面,还纠正了以往很多概念的错误。如对“肝者,罢极之本”中的“罢极”的理解,通过对传统文化中“极”概念的探讨得到“罢极”这个概念指促使年与年、岁与岁之间交替的功能;“肺主治节”中的治节《中医基础理论》(1984年版)作治理调节讲,但《思考中医》从《素问》中“节”的含义,联系肺的生理功能得出“肺主治节”应从天人相应、人体与外在节气的关系去理解。病机一词,《说文》有“主发谓之机。”从而用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的解释取代了《中医基础理论》(1984年版)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的解释。同时对“十九病机”中的数字“十九”从《周髀算经》找到:“十九岁为一章——”的解释,从而提示了《内经》成文的严密性,正如作者感叹中国的汉字是 “一字之安,坚若盘石;一义之出,灿若星辰。”对“小肠者,受盛之官”中受盛的理解,更是一改从唐王冰以来一直作复词的解释,挖掘出了小肠作为重要营养吸收场所供养五脏的重要功能。这样的例子还很多。通过上面提到的例子,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回归经典,探寻回归传统解释法的思路。首先,对其中个别字的解释是否有迁强之嫌,先不细究;其次,也不应将其看作一种简单的回归,应当看到,这样的思路第一,直接沟通串联了古今,使今天每人每时每刻都在使用而并不自觉的文化找到了根基;第二,这样的做法与海德格尔对文字的痴迷大有相似之处,而海德格尔的痴迷源自语言与其希望建立的不同于以往知识论的新哲学的密切联系。那么这其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方法的暗合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吗?再来看一看“时间”。作者从造字上发现“时”表达的是日地关系,时间直接反映一种日地关系下的阴阳的状态,所以中国先圣非常聪明的将时间这个一直困扰着西方的概念直观为一种“象”,这个象即可轻松地纳入五行系统从而非常方便使用。这一点只有《思考中医》如此明确地给予揭示。以往也有注意到的,所以有不少关于中医与时间医学的文章,但《思考

中医》最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医是完完全全、彻头彻尾的时间(时相)医学。而绝不是部分的时间医学。沿着这个思路,《思考中医》对中医得出一个精辟的比喻:开方就是开时间。时间这个问题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数问题和相关性问题。可能这一思路也会对当今哲学及现代医学极具启示的。

汤一介先生一直在倡导创建中国的解释学,《思考中医》在这方面的大胆实践也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四、系统地阐明了《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

这一部分应当是《思考中医》主要的工作——导论《伤寒论》。

六经辨证一直是公认的来自于《伤寒论》的中医重要辨证方法之一。但历来对此争论颇多,且现代的中医教科书上也没有见到对于这种辨证方法及六经这一概念的清晰解释,像《思考中医》这样系统地解释,恐怕还是头一次。

《思考中医》从六经的本义、经义、府义、运气义全方位地阐述了六经,并对六经病的欲解时、欲剧时、脉证提纲和治法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阐述,使六经辩证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将脏腑,经脉,时间,治法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思考中医》揭示出中医中时间作为“象”的一种,进而用五行使之与反映生理、病理的六经相联系,让人大有开千古疑窦之叹,《思考中医》真可称得上中国的普罗米修斯!通过这样的导读,让人们清晰了对《伤寒论》这部经典的认识,它绝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它用六经将人体的生理、病理与外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思考中医》细致地阐发了其间的联系,使《伤寒论》为万世立法垂方的雄浑姿态跃然纸上。

五、提出了很多疑难病的治疗新思路

由于《思考中医》揭示了很多崭新的对传统文化、对中医的解释,因此,自然而然对一些疑难病提出了崭新的治疗思路。如高血压,颈椎病,老年性痴呆等等,非常值得临床关注、验证。

六、收集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神奇医案

用清肺剂配理中汤加砂仁外敷神阙穴治愈老年重症肺炎;天津盲医仅用不同数目的绿豆、葡萄干等治病;小柴胡汤化截止住了吗啡无效的癌痛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如果说中西之争的积极意义,恐怕就应当是其促进了文化的反思。从《医林改错》的思想可以看出,即使没有后来的中医遇上西医,中医也好、中国传统文化也好,也会从自身中出现这种反思的局面。两种文化,两种文化下的医学的相遇,大大加速了这种反思。《思考中医》让这种反思增添了很多的理性成份,增添了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题目,当然,诚如《思考中医》所说,他还仅仅是针对一部《伤寒论》,中国的文化经典还很多,中国文化更是浩如烟海,真正对其做客观深入的反思自然不是简单之事,怕是要几代人的努力。《思考中医》从传统文化中发掘出的与当今哲**流的暗合更是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和无比的信心。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特点,使其在表达上永远存在问题,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写意,《思考中医》抓住了这一个大特点,很好地运用了“象”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工具,使我们在“意”上空前地接近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的精髓,其间一些逻辑上的失误在所难免,但从上述文化之特点上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想看《思考中医》还是需要一些写意的。

《思考中医》的历史功绩有多大,就留待历史做答吧。

参考文献:

[1] 刘力红:《思考中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陈勇:《钱穆传》,人民出版社,2001年

[3] 区结成:《当中医遇到西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4] 何裕民 刘文龙:《新编中医基础理论》,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

社,1996年

[5]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5.读《思考中医》有感 篇五

这本书最开始先从引导独者对中医的正确认识上下手,先让人规正对中医理论的认识,而后又讨论了中医中阴阳概念的理解,最后是对《伤寒论》的分类整理与剖析,虽然心里是对伤寒满满的困惑与好奇,书后面的章节对伤寒的介绍似乎正是我所需要,但事实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对中医认识的一些介绍,书中所讨论的几个问题,太值得每个学中医的人去细细思考。

问题一:中医理论是超前还是落后,它是否能在不同的时空里依然发挥神奇的作用。中医里面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这个众人经验归纳的理论,值不值得我们去倾心信任?这关乎到人们对中医的信心。中医被形容为太玄,太神秘,甚至到并不值得完全信赖,都是因为她的理论验证并不能完完全全的呈现在人的面前。物理学家杨振宇曾说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实验,缺少自然哲学。

的确,中医里确实没有小白鼠之类的实验,也没有像西方解剖那样一层皮一层膜,一根筋一块骨那样把结构分的清清楚楚,这也正是现代医学更容易被接受的一点,丁是丁卯是卯,一样一样让普通人也能看得清楚。而中医,人们认为,并没有证据来明明白白的说清理论,没有确确实实的证据谁还愿意去完全信任呢。对于中医里没有试验的说法,那肯定是要予以否定的,中医的实验是独特的内证试验,就拿人的经络来说,没有试验,只靠思考与归纳,似乎不能完成。经络的走行,不同的穴位,没有真正的发现他的存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如此复杂的经络系统,内证试验,又是一个太玄乎的名词,因为他只能是个人去身体力行,在此说他只是为了说明,中医的理论也是经过独特方式试验出来的,而非误打误撞侥幸得来的,修道或习气功人士一定更加认同,正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来一一窥探验证的过程,就给了很多人怀疑中医的借口,旁人便也罢了,学中医的一定要相信,真理的能存在如此多年,并非侥幸,而是真真正正的道理,我们要做的是孜孜不倦的去发现真理,去体验他的独特,而后再利用自己所学去发挥作用,让更多的人去相信他,学习的人都没有信心,该怎么做到全心全意去研究她,没有下够苦功夫,又怎么可能学到真本事去治愈别人从而使人们去更加相信呢。

问题二:对经典的态度。很多学校把经典作为选修是实际情况,书的作者刘老师还对此作了一些评论,说是甚至很多中医学博士案头放的也是大量分子生物学之类的现代科学书,学校教学的课本也都是中基,中诊等一些经过缩减与整合的书。中基虽起于内经,但它不能取代内经这是万分肯定的。学生要学习许多现代医学的书也是潮流所需,但我觉得刘老师并不用做过多担忧,正如书中所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愚者见愚”。真正对中医有见地的人是不会抛弃经典的,许多老师也都是鼓励学习经典的,真正要思考中医的人也还是会回归经典。可以说是大势所趋,经典的魅力并不会被完全遮掩。把经典奉为选修,实际上经典在被选的同时也在选人,正好刷掉了一些被迫读经的,选的学生都是愿意为中医付出努力的,这样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中医,也能更好的传承中医。

6.中医学思考题文档(推荐) 篇六

2、中医学的预防思想体现在哪几方面?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体现在哪三方面?

4、何谓阴阳、五行、自汗、盗汗、八纲、四气、五味、六淫、七情?

5、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体现在哪四方面?

6、五行的特性是什么?

7、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是什么?

8、中医学的脏腑可分为哪三部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包括哪些脏腑?

9、中医学中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腑是?后天之本的脏腑是?

10、七情异常对五脏的影响表现为?

11、五脏与五官、五体、五液的关系如何?

12、气的运动形式表现为哪四种?

13、气的生理功能表现在哪五方面?

14、中医学的气可分为哪四种?

15、简述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16、中医学的体质分为哪三类?

17、五色的主病?

18、简述疼痛的成因?八纲各反应何病变?

19、脏腑在舌面的分布?

20、正常舌象、脉象的特点?

21、浮沉脉、迟数脉主何病?

22、中医学的闻诊和切诊包括哪些部分?

23、简述清热药和补益药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24、止呕的要药?利胆退黄的要药是?治疗疟疾的要药是?回阳救逆的要药?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的要药是?大补元气的要药是?补血的要药是?

25、方剂的组成原则为?

26、滋补肾阴的常用方剂为?治疗面瘫的方剂为?治疗中暑的常用方剂为?产后祛除恶露的常用方剂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剂为?

治疗血虚失眠的常用方剂为?治疗五更泄泻的常用方剂为?

7.中医发展思考 篇七

1 立法是中医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各国鼎力逐鹿传统医学

中医针灸在海外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成长、成熟的几个历史阶段,能争取到在所在国立法则是中医针灸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在上世纪未及本世纪前十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移民国家率先对中医、针灸立了法;预测在本世纪中下叶的未来几十年,世界各国将会陆续对中医、针灸立法。

以加拿大安大略省为例(加拿大为联邦制国家,根据宪法规定,联邦政府与各省各自拥有一定立法权限。中医、针灸立法由各省自行决定,立法权在省议会。中药的立法权则属于加拿大联邦政府):加国安省中医针灸界从1974年开始求法,至2006年省议会立法通过,历经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而立法的过渡建制期至注册执法期(2006~2017)仍需十余年的努力;可见从求法、立法到注册、执法是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这是加拿大其它未立法的省份及世界各国中医针灸立法尚需走的必经之路。

本世纪上、中叶,世界各国应都处在努力的求法、立法、注册、执法之中;因各国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国家和地区将会延迟到本世纪的下叶甚至下个世纪。其进展程度受到所在国执业人员的素质及中医针灸的普及、政府和政党的重视与否、及国际大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将呈现不同程度发展的局面;求法—立法—执法是一条漫长艰难之路,需几代人不懈的努力。要而言之中医、针灸立法是本世纪中医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深刻的影响了世界,但近代科学革命并未发生在中国。有理由将中医、针灸视为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它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将会影响和结合所在国的具体国情和优势,而可能产生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术流派。各国鼎力逐鹿传统医学,若干年(五十年或百年)后,中国是否还执传统医学之牛耳,一直处于领先的盟主地位,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前瞻性问题?!

2 中医药理论、剂型、临床等的改革是中医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2.1 中医理论方面的改革

如舌淡红、苔薄白是以中国黄种人为参照系的正常人舌诊;而黑人朋友正常舌伸出来是粉红色。如何确定不同人种(舌)诊断的正常值参照系等类似问题,是中医理论今后需研究的许多新课题之一。

2.2 中药剂型的改革

中国文化的背景及习惯,使中国人从小就知道树叶、草虫、矿石可以入药,也习惯于喝汤药;而中药输出到国外,遇到异族文化和饮食习惯差异的冲突。多数外国人如目睹这些草根、树皮、昆虫、矿石等中药后,很难接受和咽下它们。 煎煮中药的过程本身亦是门学问,况且煎煮过程中所散发出的药味,也易招致家人和邻里们的投诉。中药剂型改革是解决中药国际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免煎浓缩粉剂是中药剂型改革的良好尝试。

2.3 中医针灸临床操作的变化

在中国做针灸每天一次, 十次一个疗程已成常规;而在国外,因时间和费用的原因,许多病人每周只能来三次、二次甚或一次。为达到能起作用的“血药浓度”,口服西药必须按时(8小时或24小时)服药。那么针灸到底间隔多长时间为宜,如何维持“针效”在体内持续发挥作用,如何用耳针、皮内针等补充治疗,亦是临床需要研究的课题。

2.4 因立法形成了海外“纯中医”的发展道路

国内中医院校毕业的中医师,可以同时享有中、西医诊断治疗疾病的权利,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而海外,因各国对针灸、中医立法的限制,中医师只能进行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不可越雷池半步去涉及西医的领域,否则就是违法的行为。这就造成海外中医师只能走“纯中医”的发展之路。

许多病人就医,均是西医屡治而不见效,反过来又找中医救治。遇到这些疑难杂症,迫使海外中医们反复深研经典,灵活运用岐黄之术才能妙手起沉疴。若干年后,如想找“纯中医”看病,也许要到海外去找。立法形成海外“纯中医”的发展道路。华侨久居之地如新、马、泰,也形成了纯中医的局面。这不能不说这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是个好兆头。在国内就不易找到这样的地方。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

3 标准化是中医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求同存异才可统一标准。

随着中医国际化进程的发展,中医药针灸标准化的问题也被提到日程上来。2010年6月7~8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国际中医标准化工作会议”,15个国家和3个国际机构派代表参加。参会之前,各国标准委员会(局)还组建了各自的“中医标准委员会”,以研究和审批适用于各国的“中医标准”。

针灸、中药、中医的各项标准化是一个很细致的工作,也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要与所有成员国反复切磋。各国的利益和国情不同,有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而求同存异是国际间合作的策略。中医国际标准化还要走一段很长时间的路,预计本世纪上叶都在进行,也许要到中叶。2010年11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医针灸”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有助于中医国际标准化和中医国际化的进程。

4 掌握国际游戏规则,减少自主知识产权原创财富被切分

自然资源的开发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逐年减少。人类特有的另类资源——智慧的脑力资源同自然资源同样的珍贵。比尔盖茨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年成为世界首富,超越上百年几代人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石油大亨们,可见智力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以国家的领域(领土、领海、领空)而自然划分;智慧的脑力资源则按国际游戏规则——知识产权来归属。

中国传统医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孕育而形成,中医针灸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财富,但在对外交流中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机制。中医、针灸传播到海外虽已被民众所接受,但不意味着自动拥有所在国的知识产权,如注册商标(trade-mark)、专利(patent)、 版权(copyright)等都要依所在国的法律申请报批。

有位已毕业的外国学生,将足三里、曲池等十几个穴位组成一组,冠名“脱敏针灸疗法”申请商标并获得批谁。当有病人咨询教过这位学生的老师是否知道这几个穴位时,老师告诉病人除这几个穴位外,我还知道全身360多个穴位。病人则说: “你虽然知道的穴位很多并不专,我是慕名找专科(商标注册)医生的。”这个事例,值得深思。

还有的“有识之士”及组织,几年前就将“中医师”(Dr of T.C.M.)、“针灸师”(Dr of Acupuncture)的头衔抢先商标注册,并凭此颁发证书,占领这块空白领地,即使政府未来将中医、针灸立法,他们也有讨价还价的资本,或聘请律师进行长期(几年或几十年)的法律诉讼。

中医针灸国际化,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福音。在得到普遍承认的同时,要掌握国际游戏规则,减少自主知识产权被切分。珍惜和守护几千年历史形成的中华民族原创财富,并应将之发扬光大造福全人类。

5 海外兵团的崛起与优势整合是中医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5.1 海外中医队伍架构

海外中医队伍的架构,因历史原因由五部份组成,随着时间推移其成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1) 主要以早期移民为主家承式的“祖传中医”,及非医疗专业而移民后改行拜师学艺的师带徒的“师传中医”。

(2)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陆开放后开始来海外研修的西医,出国后改行做针灸中医。

(3) 大陆中医院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尤其是九十年代及本世纪初,大量涌出国门在海外行医。

(4)在中国培养的韩国、日本等国的中国留学生,因本国立法的限制,学成后不能在本国行医,而转向加入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海外中医队伍;其中也包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或韩国、日本培养的中医毕业生。

(5)海外各国培养的本土中医、针灸师。中医教育在欧美及澳大利亚等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早期多数为夜校的培训班,九十年代后随着中医针灸国际化进程的发展,中医教育已逐成规模,中医院校已陆续建成,成为海外中医发展的主力军。

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趋势是:如果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力逐渐加强,中医院校外语教育逐渐强化,中医药针灸国际交流更加频繁,所在国移民政策仍然或更加开放,中国院校毕业生将会通过各种途径源源不断的补充各国中医药针灸市场的需要。只要他们克服语言障碍,了解和适应当地的文化背景和风俗,就会对所在国的中医发展有所贡献。

因中医药针灸立法,所在国的中医院校毕业生,有自身社会背景及语言优势,将会成为主流社会中医针灸的主体,及海外中医发展的主力军,几十年后逐渐改变海外中医药针灸队伍的构成。此种情况,应首先发生在有着悠久移民史的国家如美、加、澳、英等国。

5.2 海外兵团的崛起与优势整合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出国的中医,经历二十年的奋斗后,早已站稳脚跟,有了稳定经济收入并融入当地社会,便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这些崛起的海外中医兵团,既因为早年毕业于中国的中医院校,与大陆有割舍不断地联系;又常年侨居熟知法规与风俗,这些都有益于今后的发展。

海外的中医现状如同大陆上世纪四十或五十年代,处于个体经营私人诊所局面,只有极少数人在当地医院做针灸或中医医生,更鲜有中医联合诊所或中医院。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若要进一步发展,势必要优势整合。如同超市兴起消减了街角的便利店。下一步发展,需要中医联合诊所的出现,或较具规模的各科齐备中医医院。这就需要海外兵团财力,物力,人力及智力的优势组合。

6 海外针灸中医教育的改革是中医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6.1 市场经营与管理课程阙如是大陆中医教育的短板

大陆中医院校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各级各类医院工作,很少自己开业。海外中医学院毕业生,只能自己开业,或初期打工,最终还是会自己开业。如何开拓和运作市场,是每位执业中医师、针灸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国医开业术”——即市场经营与管理学是海外中医院校的必修课。国内毕业的中医师因缺乏这种教育和训练,虽然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出国后短期内仍很难打开局面,需付出昂贵的学费(时间和精力)来补足这一课。在中医药针灸国际化进程中,中医教育改革如何与国际接轨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

6.2 临床实习机会缺少是海外中医教育的瓶颈

海外针灸中医教育学时数不如大陆多,临床实习的病例和病种少。中国学生毕业后都会做1~2年的住院实习医生,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执业医师;而海外毕业生则无此机会,毕业后直接进入残酷的市场。中国每隔几年就要对执业医师进行专业资格考核,海外无此制度。这样不利于海外中医学科的发展和海外中医针灸师技术水平的提高。

6.3 互联网等高科技的应用,将促进中医国际化的发展

北美地广人稀,中医学术的大本营中国更是山水相隔。想要学习中医、针灸,却因时间、地域等原因而举步不前的海外学子将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翻越地域间距离和国界的阻碍。中医理论方面的网络教育已经实现,将来可以实现更多方面的优势共享及资源组合。

随着信息科技进一步发展,若干年后互联网上不同语言即时翻译转换将更加成熟和实用,人们或许可在不同国家随名师学中医;随着图像识别技术的改进,中医互联网远程诊断和治疗将会逐步成为现实,尤其在中医治未病(亚健康)和长寿医学方面,预计将会发挥出特殊作用。

6.4 中医可持续发展的民间给养

中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吸取来自民间的给养。许多有效的治疗方药和手段,是首先在民间流传,被证实有效后再从理论上升华并记载下来流传后世。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起许多正规的中医院校,所有执业医生都要受过正规教育,这当然是历史的进步。来自民间来自乡村医生的经验似乎有所中断。现在,许多在海外行医多年的执业中医针灸师们,回国“采风”取经,并非都去大城市的大专院校或研究机构,而选择久负盛名的中小城市,甚或乡间的临床家。如何保证新环境下不断得到民间给养,是应面对的现实的问题。

6.5 参师襄诊是提高中医临床修养的捷径,可造就海外“纯中医”临床大家

中医是知识型和技术型相结合的特殊学科,书本是知识的载体,老师尤其是名师是技术和经验的载体。传统文化都具备这种特点,如中国武术的书籍,虽将动作要领等文图并茂的写出来,但鲜有人仅凭书本把功夫练出来,多从(拜)师学艺,中医亦如此。参师襄诊是提高中医临床修养的捷径,可造就海外“纯中医”临床大家。

7 做为中医针灸发源地及正在崛起的大国,应担负起历史的责任

2011年5月1日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al products directive,EC Directive 2004/24/EC)》生效。凡未经注册的天然植物药,包括几乎所有的中成药,将不可以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和使用。消息传来海内外中医药针灸界一片哗然。

欧盟早在2004年3月31日出台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给出了长达七年的过渡期,根据欧盟委员会负责卫生医务事务的发言人温森特给出的数据,七年过渡期中,有超过350种植物药顺利通过了注册,但遗憾的是这其中没有中成药。

为什么宝贵的七年过渡期,没有一例中成药能在欧盟获得“准生证”?分析原因有两种:一则其申请程序不适合中成药的“大复方”,二则由此指令而导致的注册费用成为“天价”。

“注册”虽然不要求临床试验,但要求对植物药中各种化学成分进行质量检测,检测费成为注册费用中的最主要部分。欧盟本土的植物药大多只有一两个成份,而中成药则是大复方。如六味地黄丸是六味,十全大补丸是十味。检测费用是按照成分收费,而注册成功的一两个成份的植物药的检测费用大约在30万~35万人民币之间;如十全大补丸就可能花费到400万人民币左右。

海外的中医药针灸仍处以个体开业为主,虽有学会这样的学术组织,但仅是松散的联合,未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无法与欧盟这样强大的组织去对话;个体开业医更无这种雄厚资金去申请“注册”;大家只能采取观望态度,结果失去了这种战略的机遇。

在中医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在本世纪未来的九十年中,还会遇到类似的课题。如何总结经验,不再错失良机,而主动的引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医药针灸发源地的中国,应以崛起的大国身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可以官方或半官方或者非政府组织身份,与有关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对话,加强相互了解和理解,减少阻力,积极推动中医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都是非政府的中医药针灸的专业组织,在国际上正在引领历史发展的潮流。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力大增,应在财力,物力上为中医药国际化给力!可否设立“中医药针灸国际发展基金”?如有“基金”的支持,无论是海外的中医兵团,或国内的中医药企业都可以迎战“注册”这类的战役;如果有“基金”的支持,中国为牵头单位,可组织跨国的临床合作研究,促进中医国际化的发展;如有“基金”的支持,可以在海外多办些“孔子中医学院”,培养本世纪中医国际化的人才。

如若改变国外已通过的法案及政策,确需游说,履行许多程序,旷日持久耗财费时。如能提前做些前瞻性研究,可避免再踏欧盟“注册”之旧辙,并收事半功倍之效。 吸取经验,组建“中医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智囊团”,聘请国际上知名的中医药针灸专家,为中医国际化发展把脉,为中医国际化发展献策。

8 结语

中医药针灸国际化发展是典型的自由经济,按各国医疗保健医疗市场需求发展规律进行。针灸是先锋,中医药逐渐跟进;早期中医针灸是海外谋生的手段,现已并入或逐渐纳入各国医疗立法管理,中医针灸师成为较有社会地位的职业。中医药针灸国际化已成为本世紀发展的大趋势,所带来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令海内外中医药针灸工作者们深入思考,以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整合国际中医药针灸的力量,共同迎接所带来的挑战。

全世界中医药针灸工作者联合起来,为本世纪中医国际化大发展集体给力!

摘要:国际化已成为本世紀中医药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国陆续对中医、针灸立法是必然趋势,但求法—立法—执法是一条漫长艰难之路,需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为适应不同人种体质、不同文化背景、甚至具体的受众医疗习惯和经济状况,走出国门的中医、针灸在理论、剂型、临床治法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改革。中医药、针灸标准化的进程更促进了中医国际化发展。中医海外兵团逐渐崛起,海外与大陆针灸中医教育各有短长,海内外人才、技术的优势整合更加有利于中医药国际化和中医药自身发展。

8.中医网络化的实践与思考 篇八

【摘要】作者对中医网络化已进行了五年的探索,发现中医网络化可利用用灵活的网页链接把中医辩证思维准确地表达,利用电脑内存大可把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地记载,中医网络化,利于圆机活法的中医医术的传播与学习,降低中医学习、使用的难度。本文否定网上的“废除中医”论,肯定中医的科学性,并指出没有很强的辩证思维的人难学,不花长时间去积累临床经验的人难用。

【关键词】网络中医;五点要求;辩证思维;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26-02

一股“废除中医”的歪风在网络上掀起,中医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怀疑为“伪科学”。我认为造成中医被怀疑为“伪科学”的主要原因是静态的纸张无法把动态的中医辩证思维准确地表达,有限的篇幅无法把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详细地记载,不利于灵活的中医辩证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圆机活法的中医医术的传播与学习,造成了中医难学、难用。中医教材的改革,中医传播手段的改进,势在必行。

用现有的教材来学习中医,确实费劲。我21岁物理本科毕业,还幸遇名师无偿传授,仍花了近二十年的业余时间与精力潜心研究,才能灵活使用中医。学习者必须具有很强的辩证思维能力,要熟读中医四大经典、中医诸子百家、现代中医教材,还需师父亲带临床与自己临床辛苦的探索;只有以深厚的中医医理、药理作指导,具备灵活的中医辩证思维,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达到四诊合参、圆机活法的程度,才算得上精通中医。中医秘法特别多,中医医术历来没有专利保护,讲究的是师徒相传,所以流传不广。名医著作一般不把用药的秘法作详细记载,读中医书如同猜谜语一样吃力,得猜出其用药意图、用药秘法,才能变通使用。学习中医费力、费时、费钱,见效慢。我常设想:能否利用自己有中医真传,又有网页制作的特长,结合师传的用药经验与学习方法,编个网络中医软件,利用用灵活的网页链接把中医辩证思维准确地表达,利用电脑内存大把师传或自己总结的临床经验完整地记载,以降低自己使用中医的难度,让师传的中医技术不失传。有了这想法后,我花了十年时间作准备,花了五年时间来录入、剪辑、编写,根据坐堂中医的需要编了一个实用的中医软件,现初稿已出来了。临床时,借助这软件开处方,速度比以前快,效果又好,我自认为这就是网络中医的雏形。我对中医网络化已进行了几年的探索,现提出这方面的一些设想,供同仁们参考。

在信息时代,网络化、大众化是中医发展的趋势,将中医书籍电子化、智能化、实用化,把圆机活法的中医医术用网络链接展现出来,利用用灵活的网页链接把中医辩证思维准确地表达,利用电脑内存大把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地记载,利于灵活的中医辩证思维的培养,利于临床经验的传授,利于圆机活法的中医医术的传播与学习,降低中医学习、使用的难度。如何把中医网络化、大众化是摆在中医研究者面前的重要问题。这是件国计民生的大事,编写权威性的网络中医,免费为基层诊所、药店、网友提供中医技术服务,使中医行业的服务

更加科学,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有让中医所具有的“善于治未病”的优点在基层诊所、中药店发挥应有的作用,人们的健康得到保障,中医才会受到欢迎,才能使中医在新时代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我认为网络中医必须符合下面五点要求:

1网络中医必须有很强的科学性,必须以可靠的中医资料为基础

制作网络中医的目的是:弘扬中医,推广中医,应用中医,普及中医,服务大众。为了使进入网站的网友认识到,中医是一门非常严密、实践性强、久经考验、疗效神奇的科学,因此制作网络中医所使用的参考资料应以《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及《中医药学高级从书》等系列现代中医资料为基础。这些资料是经过实践的检验,是现代中医实践的结晶。这些中医教材内容全面,以这些教材作资料为基础来编写网络中医,保证网络中医的科学性、实用性。

2网络中医必须直观,方便网友直接点出对证药方

网络中医软件应以大学教材、《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及《中医药学高级从书》等系列现代中医资料治病思路为线索,以经方、历代名方、时方为基础,模仿《寿世保元》编书的思路,把精选的经方、古方、名方按症状排列,供读者选方使用。网络中医还应力求做到让网友较快、较准确地找到所需的药方及其用法,也使中医师开处方的繁杂脑力劳动变得简单、方便,同时又提高中医师开处方的速度。网络中医主要面向老百姓,直接为他们提供实用中医技术服务,其编写势必要求简单、实用、科学,这是网络中医大众化的要求。

3网络中医的药方必须附有煎药、服药的方法,指导网友科学地使用药方,提高疗效

煎法是影响中医药效的关键之一。在煎药当中,药物会发生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只有掌握好煎药的水量、火候、时间,才能煎出更多的有效成分,减少副作用成分的产生。网络中医应象《伤寒论》一样,把煎法、服法附在药方后,以提高药方的科学性,提高临床效果。服法也很关键。服法不对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网络中医的读者多是普通的民众,没有中医方剂学的基础,故在网络中医中必须对各药方的服法说明清楚。网络中医的读者是普通网友,当网友选到药方后,根据煎法、服法提示,科学地使用,就可治好常见病或保养身体。科学地提供各药方的煎药、服药方法是网络中医能够大众化的第三点要求。

4利用网络巧妙地处理“中医药因病、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问题

使用中医药,讲究因病、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服药见效后,还应根据服药后的效果来调整药味及药量。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网络中医的编写应把各临床学科与方剂学、中药学的理论有机地联系起来,在网络中医软件中应设有方剂数据库、方剂索引及方剂对比表、中药数据库及中药加减表等。可通过方剂索引及方剂对比表提供药效相近的药方供中医师选用,促进方剂学的研究成果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同时,设置中药数据库及中药加减表等的目的是促进中医药的研究成果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为中医师根据临床需要对药方进行药味加减提供思路,提高药方使用的灵活性,从而实现临床遣方用药因病、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网络中医提供这服务,才更加实用,才能把圆机活法的中医医术准确地表达,利于中医科研成果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也是我是师传的善于吸收现代中医专家的医术丰富自己的具体做法。网络中医的药方网页中附有“用药思路参考”和“加减简表”等内容为中医师医治杂病时提供资料、启发思路、提高处方质量,还提供丰富临床经验记载为中医院校学生作学习参考,培养学生中医辩证思维。

设置方剂数据库、中药数据库,提供“药方参考”及“药味加减”服务是网络中医能够为基层诊所中医师、中药店的坐堂医师服务的基本要求;这是利用网络技术处理“中医药因病、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利用用灵活的网页链接把中医辩证思维准确地表达,利用电脑内存大,能把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地记载,也是网络中医的基本要求。

5网络中医中“医嘱”问题的补充

在药方网页中,我认为还应设置“治疗本病注意事项”及“网络中医用药说明”,让网友取得药方后,通过它们了解治病的注意事项及网站用药特别说明,以提高疗效。

在信息时代,只有利用网络作为工具将中医书籍电子化、智能化、实用化,把圆机活法的中医医术用网络链接展现出来,利用用灵活的网页链接把中医辩证思维准确地表达,利用电脑内存大,把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详细地记载,才能使中医的学习、使用变得容易,降低学习的时间与成本,才能在网络时代中更好地普及中医。这就出现了中医网络软件如何编写才科学,方便学习与使用的问题。一句话,能够为基层诊所、中药店提供技术服务,利于向广大民众宣传中医、推广中医的网络中医才是真正的网络中医。故网络中医不能仅以普通中医教材简单地录入,不能让网络中医如现行的中医教材那样呆板,要利于中医辩证思维的培养,利于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授,要利于圆机活法的中医医术的传播与学习。网络中医的编写者要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网络编写技术,以网络作为工具,将灵活的中医医术在网络中表现出来,让各个阶层的读者都看得懂,用得上。既考虑为专家学者提供临床参考资料,也为大学生传授临床经验,更要考虑为普通老百姓提供服务。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下一篇:数学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