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

2024-07-13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共11篇)

1.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 篇一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整合

新时代,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都将赋予高中政治课教学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和新的变化,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之一,为政治教师才能的展现创造了有利的务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也让高中政治教师看到了新的希望.

作 者:肖润芳 作者单位:锡盟蒙古族中学,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信息技术 政治教学 整合

2.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 篇二

今天, 基于知识和信息的新经济已经崭露头角,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飞速发展, 使“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成为共识.同时对人的培养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 新世纪究竟对中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即学校除了培养学生具有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以外, 应该如何培养他们, 使之成为信息时代的骄子?未来的教育决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 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主体, 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 进而使他们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更应注重培养学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出发点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学习信息技术, 运用信息资源, 利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主要具有五大特征:捕捉信息的敏锐性, 筛选信息的果断性, 评估信息的正确性, 交流信息的自如性和应用信息的独立性.目前,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正与读、写、算等能力一起构成新时代中学生适应社会, 开展终身学习, 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所具备的基础学力.把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其所具有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所映了时代的要求, 体现了教育的现代特征, 也正是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

1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前瞻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编织着一个新的教育网络, 而一场静悄悄的、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正在席卷全世界.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 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网络环境的这种难以想象的宽广, 学习情境的“无边界”, 将大宗的信息置于学生的手指上, 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它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 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实现, 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 同时也将学生的培养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2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策略

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 人们不仅需要多种知识, 更需要掌握探究知识的技能, 并能把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 实际运用.教学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素养”作为新的立足点.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 包括:知道何时需要何信息;确定解决特定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而这种全新的网络教学设计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又体现了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 并且真正适应了新课标倡导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素养不是学生对教师传授的被动接受, 而是学生以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出来的.这里的知识与经验包括一些朴素的信息素养, 比如, 学生从具体生活经验中发展起来的各种信息素养.在这一培养模式中, 学生通过对真实课题和情境的学习与思考, 提高了对信息的认知能力, 并反映出良好的表现能力;通过对问题解决方案的主动研究、积极探索并得到解决, 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 同时信息应用的能力也得到锻炼.

3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模式

计算机介入数学课堂丰富和活跃了教学氛围, 而且使教学的关系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由原来的“教师—学生”的二元教学关系发展为“教师—计算机—学生”的三元关系, 以下就根据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 提出计算机应用于教学的基本模式——“创设情境—提出课题—自主探索或网上协作—课题小结—课题评价—课题延伸”6个环节.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模式流程图如图1所示.

4 函数“y=Asin (ωx+φ) 的图像”教学过程设计

4.1 提出课题

通过情境激发学生了解函数y=Asin (ωx+φ) 图像的问题的热情, 师生合作 (以生为主) 提出中心问题:振幅变换、周期变换、相位变换的规律.

4.2 制定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图像变换的方法, 画y=Asin (ωx+φ) 的图像;

②一些相关概念:振幅、周期、相位、最值等.

2) 能力目标:

①会用图像变换的方法画y=Asin (ωx+φ) 的图像;

②会求一些函数的振幅、周期、相位、最值等.

3) 德育目标:

①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②化归思想的渗透;

③提高数学素质.

4.3 创设情境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收集一些与函数y=Asin (ωx+φ) 的图像有关的素材, 以此设计学习情境, 并利用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师: (课题导入) 随着学习三角函数的深入, 我们会遇到形如y=Asin (ωx+φ) 的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 这种函数我们常常会遇到, 它的图像又该如何得到呢?

通过上网收集与函数y=Asin (ωx+φ) 的图像有关的素材, 着重回答下列问题:

1) 如何由y=sin x的图像得到y=2sin xy=12sinx的图像?

生:一般地, 函数y=Asin x, x∈R (其中A>0且A≠1) 的图像, 可以看作把正弦曲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 (当A>1时) 或缩短 (当0<A<1时) 到原来的A倍 (横坐标不变) 而得到.

2) 如何由y=sin x的图像得到y=sin 2xy=sin12x的图像?

生:一般地, 函数y=sin ωx, x∈R (其中ω>0, 且ω≠1) 的图像, 可以看作把y=sin x, x∈R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 (当ω>1时) 或伸长 (当0<ω<1时) 到原来的1ω倍 (纵坐标不变) 而得到.

3) 如何由y=sin x的图像得到y=sin (x+π3) y=sin (x-π4) 的图像?

生:一般地, 函数y=sin (x+φ) , x∈R (其中φ≠0) 的图像, 可以看作把正弦曲线上所有点向左 (当φ>0时) 或向右 (当φ<0时) 平行移动|φ|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4) 如何由y=sin x的图像得到y=3sin (2x+π3) 的图像?

生:一般地, 函数y=Asin (ωx+φ) , x∈R (其中A>0, ω>0) 的图像, 可通过下面的方法得到:

先把正弦曲线上所有的点向左 (当φ>0时) 或向右 (当φ<0时) 平行移动|φ|个单位长度, 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 (当ω>1时) 或伸长 (当0<ω<1时) 到原来的1ω倍 (纵坐标不变) , 再把所得各点的纵坐标伸长 (当A>1时) 或缩短 (当0<A<1时) 到原来的A倍 (横坐标不变) .

4.4 自主探索和网上协作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 带着问题独立地通过网络进行搜索.学生在通过人机协作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 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 (如学生与学生的协作、学生与老师的协作等) ,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 总结各自的解决办法, 通过电子邮件、邮件列表、QQ实时聊天, 或在“BBS”上发表帖子交流, 并讨论其可行性.在这一阶段, 学生必须要掌握一些信息搜索的策略, 利用web浏览器和检索工具 (如google, 百度等) 、在线图书馆目录、杂志、报刊索引, 从多种信息源检索和获取信息.

由于网络环境下, 信息量巨大, 但又良莠不齐, 所以在这一阶段, 师生、生生之间必须要经过充分的交流与合作, 才能使所获取的信息是有效的, 不至于成为一堆信息“垃圾”.这一阶段要特别强调获取信息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4.5 学习评价

对本节内容进行测试, 对自己进行评价. 确定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是否过关, 学习方法还要如何改进.试题是网络自动抽题, 每一次的习题都不一样, 而且有很详细的评价, 正确答案、你的学习中的缺点、要如何改正等等.

4.6 课题小结

收集到与函数y=Asin (ωx+φ) 的图像相关的信息后, 由学生完成本课题小结.这一步有赖于学生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所获取的信息.

5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传统教学的转变

5.1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学习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一个批判、选择、存疑的过程, 一个充满想象、探索、体验的过程, 其效果取决于学习方式.

以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式建立的新认知结构不仅不易退化, 而且能给学生以主动学习的机会, 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到真实的情景中去体验、去感受、去做数学, 经历思维过程, 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2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教学方式的转变

1) 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性.设计课时, 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 一切教育措施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与个性充分发展而选择的.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水平和需要有选择地自觉主动地学习, 并且能独立自主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2) 体现了实践探究性.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探究的过程, 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提高的过程.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动手的机会, 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究性的实践任务,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在教学中不是仅将现成的定理、定律、公式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先证明.而是设计一些疑问, 让学生去观察材料或实践, 然后提出猜想, 最后再证明或验证. 让他们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理解过程, 而非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

3) 体现了协同合作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他们各自的个体上, 而且也体现在他们的群体上.鼓励同学间合作互助, 集思广益, 依靠集体力量来主动积极获取知识.

6 结论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是当前中学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就是突破重书本知识传授, 重学习结果, 重教师讲授等传统课堂教学观念, 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索, 直接经验的获得,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令人欣喜的是, 新的课程改革已经作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益尝试.

摘要: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应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注重渗透, 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 运用信息技术.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体现了教育的现代特征, 也正是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对真实课题和情境的学习与思考, 提高了对信息的认知能力, 并反映出良好的表现能力.通过对问题解决方案的主动研究、积极探索, 并得到解决, 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 知道什么问题可以用信息技术来解决, 从而培养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信息素养,主体参与,实践探究,协同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珠珠, 陈庆贵.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11) :5-11.

3.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 篇三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

推动现代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是完善高中数学教学体系非常重要的一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之中,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讲解清楚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等技术的立体动态、立体展现,能够使许多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化,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内涵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就是指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将各种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等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目前,学界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还没有一个比较规范的

定义,但是从其本质来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它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情感认知工具。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的立体性、动态化的视听语言的结合来完善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内容

1.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动态性和直观性特点,不仅能够让平时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立体,而且能够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几何数学这方面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几何图形立体地展现出来,通过三维动画的立体化效果和空间透视性等特点,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几何图形中的直线、平面、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动态地展现球体的运动、旋转等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2.化抽象为形象,动态、直观地展示知识点

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动态表现力来展示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能够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也有利于学生能够更直接、更具体地去了解抽象、复杂的数学原理。通过数字多媒体技术、影音视频技术的直观展现,能够将知识点化抽象为形象,这样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同时,这种观摩式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寻找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立体几何内容中的异面直线概念时,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通过图加讲解的方式来对概念进行讲解,有些抽象思维能力不好的学生就很难通过平面教学弄清楚异面直线的概念。而通过三维动画的动态演示,再加上教师的口述讲解,就能够让学生比较清楚、直观地了解到异面直线的空间位置关系这一教学

难点。

3.引入专业的教学课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建模思想以及数学运算处理能力等全方位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利用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够为师生间的课堂交流构建一个稳定、专业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这个教学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运用教学软件能够实现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实现的一些教学思想,如,可以通过教学软件设计一个动态的Flash动画来展示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和伸缩,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很好地了解和认识三角函数伸缩的概念,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将教学课件引入数学教学中,可以改变过去那种教师直接讲解数学公式的模式,让学生自主地探寻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出结论。

4.化繁为简,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讲解几乎要占80%以上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在黑板上画图、写解题板书,在讲解几何知识时,还要展示模型、小黑板等等。这些过程都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占用大量的时间来展示这些过

程,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而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教师在课前就能够先做好课件,还可以通过动态的物体演示来取代实体展示。运用图、文、声、像的资源集合来简化数学教学步骤,不仅能够减少课堂板书的时间,同时还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让学生获得更多数学知识。

总而言之,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之中,不仅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必须大力加强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参考文献:

[1]谭静.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2).

[2]张泽居.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浅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3]常艳艳.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想法和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6).

作者简介:费良琼(1968.2-),女,汉族,重庆市人,现职称:中学一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作者单位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4.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 篇四

摘 要:高中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高中历史这一学科在整个高中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师若能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必然会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质量,学生也能够更加高效地记忆和理解相关历史知识,就如何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具体措施,以期可以有效提高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历史教学;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高中教学之中,高中历史教学亦不例外。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对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进行更深一步的转变,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很有必要。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历史教学作用进行优化

1.改正缺点,提高质量

在对高中历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历史的过程中完全是凭借枯燥的语言去描述,不论讲述得如何天花乱坠,都很难让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只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对于历史事件和知识不能有完全的理解和记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和知识有最为直观的认识,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深刻记忆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一改往日课堂的枯燥无味,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此外,教材中的内容是比较有限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要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只能凭借教师的“博学”,因此知识获取量可以说是比较少的,从而制约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快速发展。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直接改善了这种状况,能拓宽学生和教师知识获取的范围,一些与历史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可以对历史进行更为直观和深刻的演绎,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

2.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对于历史教学来说,语言的描述还是略显枯燥和不足,很难将学生引入真实历史的回忆当中。例如,在教学《甲午战争》时,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进行播放,例如电影《甲午海战》和《甲午风云》,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所受的屈辱、将士保家卫国不惜牺牲的壮烈情怀,以此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其中的耻辱,以此来激发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操。

二、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成为目前我国教育的核心目标。相对来说,历史考试的内容难度也是越来越大,因此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我国的教学模式不得不发生改变以适应教学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将造福于整个社会。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的学习量进行最大化,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历史的质量。

2.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

对于现代高中历史教学来说,多媒体设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应该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充分的运用,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日常的教学当中。在对课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配合相关的影视资料和图片资料,以其图像效果和声音效果,给学生一种最为直观的感受,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历史的兴衰荣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已知的历史内容作为基础寻找相关的历史信息和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感和存在感,对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长久地发展。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在当今社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5.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 篇五

文摘:本文用成功的教学案例说明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诸多优点,课堂教学只要能恰到好处地应用信息技术,就能使英语课堂生机盎然,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极大地改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提高了教学成绩。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有研究表明: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通过理论学习,我们要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以往的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建立符合信息社会要求的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市场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实现信息媒体资源共享。网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被广大教师采纳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将视听技术和形声教材引入教学实践,大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优化了英语课堂结构,使英语教学富有趣味性、情景性、交互性。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

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优势

1、网络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

Internet已经成为功能强大的教学授递环境,传统的CAI功能也不断

信息素养

教案分析 地被整合到网络CAI上来。网络化CAI能够把纯粹人──机通讯HMC(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与计算机媒体通讯(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进一步发挥网络化教学优势。以Internet为基础的CAI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1)信息资源的丰富性。Internet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资源库,利用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功能,特别是通过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是与传统的个别化CAI截然不同的概念。个别化CAI注重于人机交互活动对学习的影响,CSCL强调利用计算机支持学生同伴之间的交互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的电子公告牌功能(BBS),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因为网络上的BBS具有用户管理、讨论管理、文章讨论、实时讨论、用户留言、电子信件等诸多功能,容易实现互助合作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通讯工具的支持下,学生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可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有效发挥各自的特长,收集信息,进行同伴互教、讨论、练习、小组课题、师生交流等合作性课堂活动,教师对网络进行开发和管理,对学生的网上学习进行监控、评论。

(3)游戏式教学模式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构造寓教于乐的环境,学生可以扮演课文中的某些角色,用教学游戏教英语单词和语法,刻意加入了趣味性、竞争性和参与性的因素。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模拟的现象变得更加逼真,创造在现实世界中难觅的“虚拟现实”情景,帮助学生轻松地记忆、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调节课堂气氛。

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示例

笔者以SEFC 1B Unit17 Great Women为例,简略说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1、教材及网络多媒体的适用性分析

SEFC 1B Unit17的中心话题是“杰出女性”,课文──Alone In Antarctica是一篇记叙文,描述Helen Thayer在她六十岁时独游南极洲的冒险经历。在恶劣多变的气候条件及险恶的地理状况下,Helen Thayer在危急关头,虽感孤独恐惧,但表现出冷静、顽强、乐观的态度,最后克服险境。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阅读策略及语感。本课提供的教学材料,对学生今后人生的道路、心理素质、生活态度起到了陶冶和积极的导向作用,比较适用于采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

2、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有关材料存放在服务器上。

3、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利用Powerpoint演示居里夫人照片,视听结合,实现语言思维的同步发展,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学生的思维过程在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上积极进行,缩短学生与杰出女性的距离,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学生争先恐后发表看法,最后请同学到计算机前归纳演示:Maria Curie was born in Poland.She moved to Paris and studied chemistry and physics there.After she married Pierre Curie, they studied radioactive materials together and discovered radium.She is a great scientist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and the first woman to receive two Nobel Prizes in the world.Her death in 1934 was almost certainly due to radiation in her work.She is also a great woman with determination and courage.Though her husband died in a road accident.She still went on working.画外音:Marie Curie is a great woman in the world.推出课文标题──Alone In Antarctica.(2)自主学习:展示一幅世界地图,提出课文阅读前问题: ·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ree countries that are part of the North Pole? What about the South Pole? ·Which animals live on the North Pole? And which on the South Pole? ·Why do polar bears never eat penguins? ·Imagine you are travelling alone to the South Pole, what will you take with you? Why? 学生带着问题上网了解南、北极的一些情况,如位置、地貌状况、气候状况和动植物等,激发学生了解极地的欲望,诱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想象力。教师鼓励学生之间共享找到的资料,加工信息和形成真知。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把浏览到的南、北极的主要特点在网上报导。

画外音:学生们得到了充分发挥的空间,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他们滔滔不绝,讨论热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形成了资源共享的氛围。

(3)课文阅读: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用Powerpoint演示十个判断题,检查学生阅读理解程度,如果学生判断正确,及时给予五星奖励。

画外音: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语言技能的形成,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其知识和语言经验。

(4)巩固应用:用Powerpoint演示五个选择题,检查学生对课文表层意思的理解程度,然后要求学生演示他们对作者的正确评价,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

画外音:讨论问题: ·What kind of woman is Helen Thayer? Describe her in a few sentences.·Do you admire Helen Thayer? Why? 学生进行BBS网上讨论,发表意见,教师以主持人身份控制,引导论坛的发展,屏幕上时而露出笑脸并配有声音肯定学生的评论。(5)归纳总结:播放课文录音,用Powerpoint演示下图,请学生完成。

Alone In Antarctica Destination Antarctica Reason Celebrate my 60th birthday Time November 1 st, 1997 Ways Walk and ski alone Process The first days: weather, good and bright sunshine The third day: weather, stormy and windy November 12th: Storm died down a special day─my birthday A few days later: fall into a hole;get out The 22nd day: increase my workday The next morning: have a bad accident;hurt leg;struggle to my feet Result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of solo travel 学生边填表格边设置“飞入”这一动画效果,将要点设成醒目的蓝色文字,逐一填入,并配以“掌声”,及时鼓励学生。完成表格之后,请学生小结课文:课文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Helen Thayer 为了庆祝六十岁生日,开始了南极之旅,她战胜了困难,完成了南极之旅。画外音:演示的图表突出了课文重难点,促使学生感知迅速、思维敏捷、记忆牢固。

(6)课外延伸: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理解Helen Thayer,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者,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崇敬心理,激励学生形成“遇到困难不退却,知难而进,独立解决,勇于冒险,探索大自然”等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样,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最后,要求学生在网上搜集有关偶像资料,模仿课文,列出提纲,给偶像写信(Writing a fan letter),网上互评,培养学生将所学内容用于实践。

以上教学设计注意将网络多媒体与常规媒体相结合,将媒体演示与学生活动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的各种语言活动为主线,以情景化学习材料作为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媒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探索,合作学习,交互性指导,完全投入课文学习,教师只是帮促者,体现了英语教学革新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技术》祝智庭

2、《走进新课堂》朱慕菊

6.现代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 文档 篇六

情感是作文的原动力,没有激情,写出的作文必然平淡无奇,枯燥乏味,而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可为学生创设的一定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冲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具有图文音像并茂的特点,以动态的画面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学生耳闻目睹这些“真实情境”,很容易产生兴趣,触发内心的激情和想象力。网络为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它能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观古今于一瞬,扶四海于须夷”。教师可根据写作目的与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指导学生大量的测览古今中外有关的佳作,从别人的作品中感受美好的情感、品味语言的情味,从而激发想要表达的冲动。

搜集素材,讨论构思

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作文教学时,学生可随机调用计算机提供的相关资源或到网络上寻找有用的素材,这样写作起来就不怕无“米”下锅。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在备课时预先测览网站,对网上资源进行调查、筛选,课堂上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网站,以免课上学生在网上盲目的搜寻,浪费大量的时间,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可提供“关键词”,让学生在网上自行搜寻有用素材,并进行筛选、整理。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指导学生紧紧围绕中心合理选择素材。学生搜集好素材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构思,初步形成文章观点和框架。构思虽然是一种个人内省的心智活动,但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却可以激发彼此的思想火花,促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打字表达,修改润色

通过前面两个环节,学生早已产生了要表达的欲望。与传统写作不同的是,多媒体网络下的写作,学生要把自己构思好的内容转化为书面语言,最后通过键盘输人到计算机中。至此,作文还不能算最终完成,由于作文的写论文联盟http://作过程是在计算机上,学生边想边打,这样会存在许多语法、字词句等错误,所以,作文完成后学生要默读和朗读自己的文章,同时对文章的不当之处进行修改加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并不是无事可做,而是随时对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通过点击教学平台上的“监控”键或“交互辅导”键,就可调出任一学生的屏幕供自己检阅,了解学生的进度及学生遇到困难,及时得到学生写作的反馈信息,进行有效的调控。

评议反馈,网上发表

7.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 篇七

一、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现代教学评价技术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系统中,评价内容一般以课本所呈现的知识为基础,往往忽略学生作为不同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创新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评价方法十分单一,长期以来,教学评价都以笔试为主,只注重分数,没有多元化的衡量体系。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则一直扮演着被评价、被迫接受评价结果的角色,没有一套真正能让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三方共同参与其中的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多地关注最后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获得进步。综上种种表明,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系统存在不少弊端。因此,我们要引进现代教学评价技术,为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助力。

二、现代教学评价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概念图的应用

概念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评价技术,它能够非常准确、有效地反映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相关概念的掌握与熟练程度。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概念点多且零碎,对逻辑的严密性要求较高,所以将概念图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可行的。例如,在平时的课后小测试中,教师可以选定课堂中的一个大概念作为主题,然后由学生用不同的关联词将不同的概念联系起来,也可对概念进行分级,由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概念图有着多样的答案,避免了单一答案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能窥探出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与价值观。概念图评价方式的使用会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起到持续优化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2.电子量规的应用

电子量规的本质是一种新型的评分工具,但它与传统的教师打分有所不同且更具多元性。它通常由教师为一项学习任务设定基础评判标准,基础评判标准有多方面的维度,根据学生作品的不同而变化,是一种多结构性的量化评价工具。在每个不同的教学目标和知识单元下,教师需重新设计不同的电子量规。例如,对于《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一章节,根据教学目标,电子量规的评价指标应侧重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多媒体作品的质量。课堂表现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听讲思考以及小组合作情况等。作品质量主要包括作品的内容布局、主题定位、素材选取和创意性等。由此可见,电子量规评价方式所进行的不仅仅是终结性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直接通过电子量规来做基础评判,准确度更高,即时效率更强。电子量规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既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又能使学生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电子量规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显然具有先天优势,一方面,其评价标准多元,注重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学生的各种电子作品、软件操作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评价都可以用电子量规来完成。所以,这种现代评价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3.电子学档的应用

电子学档是一个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反省和作品上传的新型平台,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过程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条件,设计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且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电子学档。在实践中,笔者根据学生的情况,将本学科的电子学档分为五大版块———个人简介、个人作品、学习计划、自我评价和测试成绩。学生在建立好自己的电子学档之后,可随时上传个人的信息技术课程作品,供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和借鉴。学生也可将自己不同阶段的测试成绩上传至电子学档,通过对电子学档的建立、修改以及完善,再融入平时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找出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取得进步。这一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自我成长,将学生置于评价主体的位置,避免了教师唱主角的弊端。

8.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生物;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198-01

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把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的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起来。本文将提出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的两种模式,为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模式构建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单一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得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从而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模式的构建原则

1、主体性构建原则在生物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2、开放性构建原则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生物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

3、实用性构建原则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模式应成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生物课程和生物教学之间的桥梁。

4、探究性构建原则生物教学中通过情境一探究—概括一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规律,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生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5、多样性构建原则教学模式的构建不应是唯一的、固定的,可根据生物课的课型、内容和特点进行多元化。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的两种模式

1、基于课件的探究式整合模式的构建

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使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得到帮助,鼓起勇气,发挥长处稳步前进;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力得到培养,发挥优势,突飞猛进;以便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行为。在课件的设计上“以学生为中心”,在课件结构上采用模块化,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流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动。同时,考虑各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重视反馈练习的安排,使学生所学内容得到及时巩固。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克服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增大了生物学教学的信息量,解决了知识抽象性与学生认知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教学的容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效果也超出常规教学方法,切实优化了生物课堂教学;又使生物学教学活动不受气候、人数、资金等条件的制约,课时限制放宽了,生物学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延伸了,学生获取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落实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智力、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优点:以问题为核心是探究式整合模式的核心思想,教师把知识转化成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知识构建,促进学生灵活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工作奠定基础。不足: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在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学生接受的程度课前制作的。程序性强,课堂上不能做到即时修改。因此,要做到因材、因人施教必须结合必要的板书,把一些重、难点突出并解释。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即时根据学生的反应,把问题讲的清楚明白。

2、基于资源库的导学式整合模式的构建——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着各种差异,个体的差异对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在传统班集体教学中,同一个教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过程,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却有着相当的差距。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最好的学习是自主的、个性化的探索性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开放的平台,在教学目标确定后,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目标,从而使每一位同学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任务。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特征,可以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信息组合起来,链接成一个网状结构,实现对同一内容的多种描述,这样许多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就可以以文字、插图、音像资料等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对哪种形式感兴趣就利用那种形式去整体感知、进入情景,学习生物学知识。建立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为师生多向信息传递提供了一个平台,增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教学兼有单向、双向和多向交流的多重色彩,并能兼顾每个学生客观上存在的能力和知识方面的差异,分层教学,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学习行为,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了创新思维,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使学习真正成为终身行为和自觉行动。优点:1、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扩大教学容量3、提高教学时效。不足:本模式的评价指标与体系还有待完善;本模式的变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等。

9.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 篇九

摘要:在当前的新课改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议题。现代

信息技术有着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并且集文字、图像、图形、音频等为一体,而历史包罗万象,源远流长,资料丰盈。如何将二者整合,备受关注。

关键词: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历史教学整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动力。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的竞争,而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在国际竞争当中抢占先机,就必须注重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那么,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和学生都要切实转变观念,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相长。基于此,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整合就势在必行。

了解什么是整合,即整合的定义,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所提出的观点是:“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此定义强调了整合的方式、过程和目的。

随着课程教改的深入,关于整合的内涵,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通过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明确了在课程中的整合,不应单纯指的是技术,手段,同时也包括各种资源、理念的综合,它是一个目标性过程。整合的目的是为了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其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

而所谓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就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过去抽象的历史事实,通过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历史信息,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历史进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反思历史、运用历史的能力。

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是实现让一个学生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发展历史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目标的实现,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由于缺乏直观、生动、真实的历史资料辅助,主要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学生很难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样造成不易感知历史,从而很难进一步理解历史。因此在历史学习上,死记硬背成为很多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而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使得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

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成为了师生教与学的工具。它们不仅仅辅助教师教课,更主要的是它们逐渐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我们借助这一工具,最终能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从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如探究性的模式、专题研究性的模式、创新思维性的模式等等。

从现在的中学课题研究中不难看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而如何在历史课堂中体现、实施整合呢?以下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本人对“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看法。

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入手,紧密联系教学实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研究,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为目标,必须做到四个转变。

一. 教师角色的转变

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导演者。创设有利于学生民主参与课堂的和谐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历史的创新思维习惯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教师都应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情感,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最感兴趣的学科,他们就象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合作者,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使命。

历史《标准》要求结合“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可通过文化机构、传播媒体、学校、社区、参观访问和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和资料检索能力,就可以通过各种网上搜索引擎,方便快捷地获得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历史教师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

二. 学生角色的转变

英国诗人雪莱曾这样写道:“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而新编的高中历史教材就增加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感知历史,还要研究历史,以史为鉴。但是学生受地域条件、经济条件、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对于一些需要亲身实践的研究过程无法实施,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文化古迹很少的地区更是如此。而我们通过互联网络,不仅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更可以加强与其它地区师生们之间的研究交流。

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刺激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激活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力,树立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历史课堂中的现代建构意义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辅以计算机的帮助,自主参与,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探索性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开放的氛围,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与网络建立联系,指导学习、参与讨论,实现由维持性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轨,这种学习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由和主动。

我们在震惊之余,更真切地感受到学科整合的魅力,让一个孩子在信息化的讲台上有了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随着历史学科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历史学科信息化平台的创设,使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及在网上寻找信息,寻求答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变过去那种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寻未知,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信息素质的养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知道怎样、从哪里获得感兴趣的知识,通过网络迅速实现知识的拓展、选择、归纳、凝炼,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不足的后顾之忧和某些教材知识的遗漏,实施个性化的教育。

三. 媒体作用的转变

把媒体从原来作为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利用信息技术的形、声、光、文本等多种信息来表现知识内容,让学生感受领悟历史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形成图文并茂,声情同步,动静结合,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可以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达到眼、耳、脑、口、手多种感官并用。从而克服思维定势,创设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情景。

历史博大精深,史料浩如烟海。而教材所引用的材料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如何让学生感知一个丰富的、有血有肉的历史呢?单凭教师所掌握的那点有限史料,根本无法满足对历史学科有兴趣的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无法很好地实施教学。那么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就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首先,利用网上资源教师可以大大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还可以学到很多历史教学的方法,下载很多教学用的图片和课件。网上的资源虽不能说应有尽有,但可以说极为丰富。

其次,众多的网站为教师提供了个人业务进修的空间,也为学生课余了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生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以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

四. 教学过程的转变

把教学过程从传统的口授式逻辑分析过程,转变为学生通过口授和信息技术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建构过程来获取知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时空界限,大大拓展思维空间,达到培养创新思维习惯的目的。

简单的说,历史就是过去客观存在的事实,它不可能再现、重演。那么,我们学习它、研究它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各种文物、文字及音像资料,而传统历史教学往往忽视这一方面的展现,把生动有趣的历史变成干巴巴的讲述,使学生误以为学习历史就是死记硬背,逐渐失去了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而运用多媒体信息手段,可以改变这一状况,实施再现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多种形式,实现更为逼真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其中认知历史,感悟历史,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学生既可以带着问题去看精心剪辑过的录像、图片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录像、图片引出问题进行思考,达到知识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多媒体还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选用典型的史料,当堂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再者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大量板书时间,同时容纳大量史料,做到知识重点清晰,从而扩大了课堂的信息容量,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这些都是传统历史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而现在各个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各种历史记录片、历史题材的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只要认真地加以收集、整理,恰当地运用,就可以变枯燥的历史“一言堂”为生动的历史“大观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工作伙伴。它使得历史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可以超越教材,实现教学的激情。它给学生展示了知识的广阔空间,教会学生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如何进行学习,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它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以大量的图文、声音、影像生动地再现了过去的历史,利用学生认识过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特点,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抽象的道德认知生动地、主动地走进学生心灵,传承民族之魂。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看到由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学科,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水平往往影响学科整合的成效。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知识广度和理论素养。另外现有初中学校的计算机室还没有配备多媒体设备,这也局限了学科间整合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相信,随着新课改的理念逐步进入我们的课堂中,溶入到我们的教学思想中,落实到我们的教学行为中,这些软硬件达到了,我们会看到在新课改的学科整合领域又会焕发出奇光异彩,显示出更鲜亮的活力和生命力。

我们在教学中一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人。培养什么?正如我们素质教育目标明确指出的,我们必须贯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把信息技

术与课程整合看成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根本措施和重要途径。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站在21世纪的高度,我们在整合中要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如今,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历史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的信息功能,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各渠道的学习研究资源。通过打破了时空限制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主动性。

在平时较常规的教学中,要做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贯彻。在课上更多体现在师生交流和互动上。例如,教师结合多媒体的演示文稿,以生动的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质疑、大胆假设、大胆合理的想象等,这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正因为如此,现在的历史课堂上,学生们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往往能提出很多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仅仅是学习的开始,但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始。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再局限于表面的技术层面,它已经把培养创新人才真正地、逐步地落到了实处。我们历史学科在如此大潮流的趋势下,更应该结合自身不可再现的、综合性的特点,利用各种资源、技术,贯彻各种新理念,来整合“历史”教育,来优化历史课堂,使历史学科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学科和渠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 《中国教育报》

3.《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10.论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 篇十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的特殊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扩充学生的知识来源,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等方面都十分有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

目前我们一直在倡导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面向新世纪新环境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为了学生能起到主体性、创造性的作用,这种模式发挥创设了良好的教学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方式

(一)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认知工具和知识载体,采用任务驱动学习、研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协作交流学习等策略,围绕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进行教学和学习整合实验。通过课堂和实践教学表明,课程整合后,学生在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实践动手和计算机能力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主要做法通过发送E-mail,应用Authorware、PowerPoint软件等手段进行教学整合。例如:利用幻灯片制作图片,英语课本中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书上画了一些学生做各项运动的图片。我要求班上学生仿照课本用Powerpoint制作一些做运动的图片,这样结合生活实际训练学生,不但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对电脑中的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有了深入的理解与应用。另外,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进行英语实践教学。在习作中要求学生给朋友写一封电子邮件说明课文中的“你下周不能拜访的原因”,让学生模仿书中电子邮件的格式写,并告诉他们如何发电子邮件,给他朋友发一封电子邮件。

(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整合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推广与应用,带动了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促进了教育模式地转化。把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同样是课程整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整合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首先是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素质教育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还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发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英语学科教学当中的,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思维意识,是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旨。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九单元(Unit 9 When was he born ?),我先让学生在网络上找到书上画的一些体育明星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把这些体育明星的资料纪录在本子上,上课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用英语对这些体育明星进行介绍,然后从每一小组中抽出一名同学进行总结,这样不仅活化了知识材料,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巩固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是探究性教学模式。所谓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对当前学科教学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这主要应用这种模式来开展了英文习作探究。英文习作是英语教学的其中一环,运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来开展英文习作探究,主要利用网络信息进行语法词章的判析。譬如,学生的习作中如果出现单词错误或者语法拼写错误,电脑都会在出错的方位呈现红色的下划曲线。只有更改了错误红色的下划曲线才会消失。这有助于澄清学生的模糊认知,规范英语习语。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优点

(一)现代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信息技术网络资源丰富多彩、知识广泛,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知识。目前,中学英语教材的内容相对有限,但所涉及的知识却十分广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自己动手或调动学生从网络中下载相关资料,并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对相关信息进行精心的选取和编辑。选取的材料应对教材内容有所扩展或补充,应作为教学同一题材课文内容的辅助材料,指导学生利用这些课外材料更好 地了解作者的观点、篇章结构和课文的中心思想等。同时,利用信息为英语课堂变成生动活泼、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舞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它可以把文本、音频、视频、图像、图表、图形、动画、影片等各种媒体信息综合一体化进行加工处理,以多渠道、多信息 的工作方式为语言教学提供丰富、直观、真实的语言材料,为以课堂为主的外语学习创造了栩栩如生的语言环境,营造了语言学习氛围。

(二)现代网络信息的全面性和发展性,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不断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网络信息全面广泛,英语课本中也有体现着广泛的知识来源,学生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加工利用到英语学习中来,这种自主的学习训练,可以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同时具备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要求学习者能够具有主动汲取知识的愿望并能付诸于 生活实践,要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够自我组织,并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意义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将各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技术手段用于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英语这门课程是学习外来语言,中西方文化存在更多差别,所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总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展示手段,解决如何教的问题,还是一种辅助工具,解决如何学的问题。把信息技术同英语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优化英语学科课程和创建和谐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会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段少敏,胡淑娟著.计算机及其网络在辅助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时代教育.2012(6)

[2]王宏伟.信 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整合之我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3)

作者简介:

11.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 篇十一

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基本都是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比较微观、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时比较吃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精心的备课,但是很多老师都感到疑惑“为什么我认真备课了,课件做的也很好可教学效果不是很好?”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与生物教学整合的相关思考。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的优点

1、1对教师的影响

1、1、1教师备课方面的影响。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过程中,高中生物的一些知识可能和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有联系,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得更好老师在备课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到更多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程内容。比如在讲到遗传学的基础--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下载或制作的视频展示出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将抽象的过程形象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为学习遗传学定律打下基础.在讲到“呼吸作用”时,可以找一些与制作葡萄酒、制作酸奶有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自己制作,最后能够感到学习是可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学习是快乐的。

1、1、2教师教学过程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是学生座在教室里,老师站在讲台上,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进行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打破这种模式,提供交互式的平台,老师对应一个终端,学生各自一个终端.老师通过终端可以传预习资料,指导学生预习,收集学生出现的问题,在学生预习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坐在每人一台电脑的教室里,老师依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和知识的难易程度,安排好上课的内容和活动。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点,比如“减数分裂”的过程、图像判断、数轴曲线等,学生在预习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像这种知识点,老师在课前应该依据学生的问题认真备课,达到课上系统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展示自己的课件、内容、课堂练习给每个学生的电脑同时可以控制学生的电脑,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做课堂练习的结果也可以即时的反馈给老师,这样在课上老师可以了解到每个学生上课的学习情况,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正确而有客观的评价学生。在上课时,学生对于一些名词有问题,老师可以 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相关信息同时组织讨论,训练学生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对于“埃博拉”病毒的知识是书上没有的,但是学生很感兴趣。如果有交互式平台,学生在课上就可以马上搜索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3对学生的评价的影响。传统评价观过分注重学生成绩,勿视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培养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1、1、4对于教师教研的影响。生物教学是一门实验性的课程,部分的偏远地区一方面由于硬件不足,缺少实验设施,学生很少有动手实验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师资分布的不均匀,老师自己可能自己也有疑惑所以很少开设实验课。如果城市和偏远地区的老师能够依靠网络随时进行教学交流,教学演示,教学比赛,教学合作,这将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均衡化。

1、2对于学生的影响

1、2、1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传统的学习,多数学生是通过简单的自学,或者没有自学这个过程,光靠老师在课上40分钟的讲解和自己做作业来进行学习。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借助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学生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向自己的课任老师进行提问来解决问题,或者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自己的疑问,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向其他老师提问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这种学习方式就打破了课堂的限制和一个老师对多个学生的模式,能够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够通过网络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方法,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并督促、指导学生的学习。

1、2、2对于学生的测评方式的影响。传统的学生的测评方式主要是通过纸质的考试来量化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考试的方式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识记、理解、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时的心理状态,还可能学生感兴趣的点与老师认为重点地知识点不是同一个,所以单凭一次纸质的测评是不能客观而全面的评价我们的学生,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如果合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测评,比如除了量化的测试以外。老师还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布置一些真正锻炼学生,发现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形式多样的测试,同时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更多的人给与意见以便学生更好的成长。

二、实施现代信息技术的缺点

假如说要全面推行现代信息技术可能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

2、1领导的思想问题。大多数的教育机关的领导只关注学校高考时的升学率、重本率,很少会关心学生、老师的发展,要全面地实施现代信息技术需要给学校配备很多教学设备,同时设备的保养、维修这都需要很多经费,已谈到钱可能就不好办了。再说上课时学生也可以上网查资料,这可能就又会让领导有顾虑了。

上一篇:教师节给老师的赠言下一篇:堆雪人作文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