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毛的散文创作

2024-10-03

论三毛的散文创作(精选8篇)

1.论三毛的散文创作 篇一

【摘 要】三毛的作品就是三毛的一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她传奇的爱情。纵观她短暂的年岁,她一路都在追寻爱情。勇敢,智慧。无疑她获得了最真的爱情,最让人羡慕的自由生活。即使最后仍然充满遗憾,但没有遗憾的爱情是不存在,缺失依旧是一种凄凉的美,这种凄凉的美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它影响着三毛的后半生,仿佛是神话,甚至左右了一批年轻人的思想走向。那么我就以三毛的散文试析她的爱情观。

【关键词】三毛;爱情观;试析

三毛的作品就是三毛的一生。作品主要以散文为主,作品中嗅到的都是爱情的气息,她一生都在追寻爱情,虽然得到的爱情画上了时间的期限,但她无疑是爱情的成功者。不问拥有永恒,只在乎曾经幸福的瞬间。三毛曾说过:“年龄、经济、国籍,甚至于学识都不是择偶的条件,固然对一般人来说这些条件当然都是重要的,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彼此的品格和心灵。”或许这就是三毛对爱情的追求和理解吧。读三毛的作品,不能不提起荷西,这位比她小,留着大胡子的西班牙男孩。遇到他之前,三毛不是没有遇到过爱情,但三毛迟迟没有踏进爱情的围城,她曾陷入一段有妇之夫的感情中,后来知道了其妻子如此深爱着他,而他却见异思迁,果断拒绝了他。也本可以答应富商同学、外交官同学、甚至是台藉美博士,过上人人都向往羡慕的上流生活,可她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的中意,亿万富翁也嫁。她用她的行动证明了她的“真”。后来她嫁给了荷西,无一不说明能够让三毛心甘情愿勇敢追寻的是两人之间心灵与品格的契合。三毛的文章里没有刻意描绘腻人的缠绵悱恻,亦没有爱得轰轰烈烈的场景,她笔下的生活,平静如水,小两口为生计奔波,随心随性地过着小日子,这不正是诠释着爱情的最佳状态就是心灵与品格的合一吗!一向对爱情“苛刻”的三毛为荷西奔赴撒哈拉沙漠,难道不足以证明爱得热烈?荷西是家里开销的支持者,一向随性自由的三毛甘愿留守于家中打点日常,洗衣做饭,披着霞光等待工作而归的荷西,这样的爱情又怎么不体现了缠绵悱恻?三毛奇女子之处便是她的作品不掺杂世俗感情浮夸的华丽辞藻,是平凡的经历让读者嗅出了她爱得缠绵悱恻,爱得轰轰烈烈。

《梦里花落知多少》中“背影”这一短篇中,三毛总在墓园痴痴呆坐到黄昏,直至守墓人锁上那分隔生死的铁门。一天终结。去做一件又一件刺心而又无奈的琐事,我好似同样心情沉重,仿佛胸腔中也倾覆着大量悲伤的潮水。眼泪不是伤痛最有力的证明,是心跳的感知,荷西下葬之后,一切繁杂琐碎的事情三毛只能一一办理,不断面对“荷西死了”的残酷现实,所以,她望着父母佝偻的背影心痛、疼惜、悲伤,却流不出眼泪,所以,在荷西墓上刻字时,流不出眼泪。“荷西去了”的这些日子,三毛的自我封闭,悲伤不已。书中一次又一次的出现父母的影子、父母的年迈,父母的煎熬,三毛不愿醒来,却被一次次悲怆的景象抽醒,内心更是充满了自责,双重心灵上的打击与煎熬,也为以后的屡次自杀埋下了伏笔。她对荷西爱的深沉,无法承受天人两隔,却又为人子女,不能够潇洒抛弃世俗。所以她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说法自己,三次自杀未遂足以说明,她早就在荷西离去之时放掉了对尘世的眷恋。是了,一个常伴你身旁,最亲密无间的爱人,有一天你发现他无法出现于你的眼前,你触不到,嗅不着。精神的崩塌是毋庸置疑的。三毛对荷西的爱超越了生与死。三毛为什么会对荷西有那么深厚的情呢?这便是他们心灵和品格的契合。就像她自己所说:一切随心自由才是应该努力去追求的,别人如何想我便是那么的无足轻重了。三毛性格上的自由随性与广袤无垠的撒哈拉沙漠主观意义上说,是不可分开的。

他们的爱情旅程是与众不同、锥心刺骨的。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他们曾挥洒着欢笑与幸福,她记载着在异域风情生活里的点点滴滴,让读者们心生向往,迷恋至极。她找到了人性的共通点,便是人世间最令人神往的爱情与亲情。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炉,满满地包围着我们,沉醉于此。放在我们眼前的不仅是她的经历,过往,更是与大胡子荷西幸福生活中的小片段,一起冒险,去迷宫山找化石时差点意外遇险,去观赏沙哈拉威女子洗澡,去海边抓鱼来贩卖„„好似唱起了生活中安静祥和的牧歌。她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中收获的一切,仿佛是上帝认同她爱情里的品格与心灵契合的奖赏。

纵观三毛的一生,分析其作品,不难看出她是一个理想化,单纯的世间难遇的奇女子。她写的是她的生活经历,分享的是她的喜怒哀乐。爱情上她追求心灵与品格的契合,就能区分出她与现实中大多数女子不一样,她没有败给金钱,权利,知识。她沉醉在自己给自己圈定的理想世界里,包括她理想的白马王子。她同样是单纯的,在《沙漠中的饭店》里,展现出一个调皮单纯的女子。撒哈拉沙漠的条件艰苦,物质上靠台湾的家人时常给予的帮助,她在食物上给荷西带来了中国的文化,却时常风趣地调侃荷西,将粉丝解释成“雨”,“欺负”荷西是一个外国人,透露的是她单纯的性格。这样的三毛,不辜负后人对她的喜爱与追捧。即便她人生的落幕惨淡,依旧能在作品中感受到来自漫天黄沙中的正能量。

荷西不幸离世后,三毛回到了台湾。“晚年”的三毛没有改嫁,更加能论证她在爱情里不是一个将就的女人,心灵与品格的契合是至高无上的,即便她遇到了王洛宾。中国民歌大师。三毛对他的情,也来得真切,他们是“相爱”的,不然三毛怎么会在听了司马中原口中的王洛宾后义无反顾收拾行李奔赴新疆只为见到王洛宾。但他们不相爱,三毛最后没有与这位年长她三十岁的老人结合足以说明,三毛此生的爱早已经都给了荷西。谁也无法替代,谁也没能与三毛在心灵与品格上紧紧的契合。后人谣传的王洛宾也许只在思想上,经历上给予三毛以共鸣。她心里一直不愿意承认、直面荷西已经去了天堂,所以她迫切需要这种共鸣。后来她与王洛宾相识相交,也为一生的好知己。

荷西是三毛一生的伴侣,唯一。无论岁月如何蹉跎,荷西依然活在她的心中。“晚年”的三毛被思念所折磨,被病痛所摧残,恍惚之间她去了天堂,寻回荷西,寻回多年前他们彼此心灵与品格契合的爱情。

2.论三毛的散文创作 篇二

关键词:季羡林,缺失性童年经验,孤愁

季羡林幼年被迫在封建父权传宗接代影响下的, 与自己的生身父母分离。在对作家创作有着制约关系的先在意向结构的构成中, 父母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来讲, 并不一定是作家的生身父母, 也可以是在实际情况中其他代替父母角色给予父母之爱的人。如果说, 在济南叔父家的生活经历, 给予他的除却物质丰盈之外精神上也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 那么济南的生活对于他而言便是丰富性童年经验, 但事实并非如此, 正如季承在《我和我的父亲》中说道:“生活改善了, 精神上的压抑却使他难以忍受。”这种缺失性童年经验是如何造成的呢?

一、季羡林缺失性童年经验的形成

1917 年, 作为季家唯一男嗣的季羡林被父亲送进了济南城叔父家, 开始漫长的十三年的寄居生活。“父亲满六岁的时候, 叔祖父和祖父商量, 把他从家乡接到济南为的是让季家的独苗男孩好好读书, 传承子嗣。”而这段生活经历, 给幼年的季羡林情感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影响了他的一生。

叔父, 季嗣诚。这个跟父亲一样在贫穷乡下长大, 迫不得已出外讨生活的叔父凭借自己的勤勉好学, 不但谋到济南河务局的职务, 也成了当时山东治黄四大名工程师之一。就像季羡林散文中回忆:“叔父是个非常有天才的人。他并没有受到过什么正规教育。在颠沛流离中, 完全靠自学, 获得了知识和本领。”[1]这个不甘人后的年轻人自从进了武备学堂, 就走上完全不同于哥哥乡间务农的命运道路, 也为以后季羡林人生的转折埋下的伏笔。他自恃清高带着些许才气带着意外中奖所得重新回到了济南, 又进了河务局, 并且娶了学堂教官的女儿为妻, 在济南安家置业, 站稳了脚跟。

在池塘里摸爬滚打的野小子带着对大城市的惊奇与远离母亲的恐惧走进叔父家。对于这个唯一的男孩的教育, 他是颇为上心的。刚到济南时, 便送进一家私塾, 大概不到一年的时间, 便转入了新式小学济南一师附小。这是一个在季羡林成长过程中充当实际父亲角色的人, 他的全力支持才使季羡林衣食无忧地完成了学业。正如季承所说:“叔祖父不是一个恶人, 但也无意另眼看待自己的亲侄儿。而且叔祖父天性使然, 为人极端严肃刻板, 平日总是板着脸, 很难看到笑容。”[2]因为不喜寓言, 武断专制给季羡林转了学。他自学勤勉, 通过自我的努力得生活境遇的改善, 这样的传统男性自然会在心理上十分强势, 以致他在家中有绝对的权威, 不容侵犯, 又加上“叔父脾气乖张”, 这对幼年的季羡林而言, 在这种强而有力的父权影响下养成了“不闯实、胆小怕事”的性格, 以致在十八岁娶妻的时候, 一方面是对叔父的感恩心理使他言听计从, 另一方面就他的性格与叔父对他的影响而言, 他也不敢对叔父的决议有任何的反抗, 顺从地娶了叔父同事家的彭家三姐开始造成了长达六十多年的无爱婚姻。

但在经过了远离母亲, 寄人篱下的生活之后, 季羡林犹如站在人生情感的荒漠之中找不到跟人生之“轴”。这种缺失性的童年经验相较于丰富性经验而言, 更容易因其心理上处于“感觉剥夺”的缺失的状态, 变得高度敏感, 对极微小的刺激也会作出强烈的反应, 并伴随着认知异常活跃, 从而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对季羡林而言, 这段寄人篱下的童年经验对他以后的人生孤独境界的认知体现的最为深刻。

二、缺失性童年经验对季羡林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

综合他者记述与季羡林自述, 我们看到的一个寄人篱下的孤独儿童形象。在叔父家的生活遭遇使这个野性小子渐渐收敛起自己的儿童的天性, 在远离母亲, 远离家乡的心理缺失中, 变得敏感孤独, 作为童年的缺失性孤独体验因其寓含了更丰富更深刻的人生况味, 缺失、不幸、苦难则使人长久地沉思, 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表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的真实而深刻的人生意味, 可以清晰看见孤独意识作为贯穿他一生的思想潜流在散文中的表现:人物世界的孤愁与家庭情结的疏离, 可以看出在幼年的这种缺失性童年经验影响下, 作为作家的季羡林而言, 在寻求生命的意义是, 转向了孤独。

安东尼斯托尔认为,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想象世界, 并且带有想象成分的兴趣对许多人来说, 与人际关系同样重要, 同样赋予了人生意义, 而且“那些具有天赋, 并曾因某种原而度过极孤独的童年的人, 想象能力常常特别发达。”[3]童年经验中的缺失、不幸、苦难经验对人们本身具有一种吸引力, 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表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的真实而深刻的人生意味。

这在他早期的散文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他的早期散文作品从整体上看, 充满了感情上的空虚感, 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意识, 虽洞察并不深刻, 但孤独之中带有忧郁, 寂寞, 无助的苦痛, 多表现多描写社会上孤单的人群, 表现为外部环境的勾勒、孤独意象的表达、人物命运的悲凉结局。散文创作的基调是孤苦、压抑的。

一棵“苍老的枸杞”, 是“我”初到北平时的见证者, “这古老都市的影子, 便像一个秤锤, 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中”, 在这条刚刚开始的人生找寻路上, 面对新鲜事物踟蹰不前, 不知如何应对, “仍然非常迷惘而有点近于慌张, 眼前的一切都仿佛给一层轻烟笼罩起来似的”[4]看不清方向。 (《枸杞树》)

一位孤独的老人, 是“我”初到济南时的恐惧来源。但是熟悉之后, 这位最后孤老的人让我看到的却是, 生的悲凉:“从人生的路上跋涉着走到现在, 过去式辛酸的, 回望只见到灰白的一线微痕;”到了老年之后:“将来呢?只要一看到自己拖了孤零的背影蹒跚地向前走着的时候, 走向将来, 不正是这样一个情景么?在将来能有什么呢?没有希望, 没有花。”[5] (《老人》, 1935 年)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中的王妈, 一个丈夫早逝, 受妯娌排挤, 到大城市里帮佣的老妇人。她年轻时的刚强、能干和诸多的美德都抵不过现实, 在垂老的暮年仍需要出来谋生, 有一个儿子在关外谋生, 却是个只知道要钱不管母亲疾苦的不孝子。从小觉得孤独寂寞的“我”在黑夜之中听见她低咽的叹息, 仿佛得到了被解脱的痛快。这种孤独的共鸣之中, “我”逐渐看透了:“我知道在每个人嘴角常挂着的微笑后面有着怎样地冷酷, 我看出了大部分的人们都给同样黑暗的命运支配着。”[6]

因此对先生散文阅读中, 总在某个不经意间体会到他作为智者在人生体验中的一丝孤独的苦涩。

注释

1[1]季羡林,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季羡林散文全编》,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第2页.

2[2]季羡林,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季羡林散文全编》,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第4页.

3[3][英]安东尼著, 张嘤嘤译, 《孤独——回归自我》,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4[4]季羡林, 《枸杞树》, 《季羡林散文全编》,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年2月版.

5[5]季羡林, 《老人》, 《季羡林散文全编》,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年2月版.

3.浅议三毛的创作之路 篇三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每当听到这首《橄榄树》,就会想起那个梳着两条长辫子,在一望无际的撒哈拉大沙漠行走的女子,她,就是三毛,一个读者心中永远的传奇。

“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份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作家贾平凹如此说三毛,这个原名叫陈平,祖籍浙江,生于重庆,长于台湾的奇女子,以她一生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24种之多。在全球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三毛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而且经久不衰,历久弥香,我觉得与她的创作动机和行文特色是分不开的。

(一)走遍千山万水——游者

三毛的生活,是一种近乎于超尘脱俗的生活,她总不在一处停留过久,她总是像过客一样游历,她的游历更像是流浪,她是人生的游者。

《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温柔的夜》、《万水千山走遍》,描述了三毛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经历。终日黄沙伴舞的大沙漠,繁华的大都市,那人烟稀少的原始村落,都留下了三毛的脚步;三星级的大宾馆、简易的帐篷包、石砌的防沙屋,都永远保留着三毛的文稿、三毛的烟、三毛的赞美和富有人情味的臭骂……

(二)永远的爱情——爱者

爱情有如甘霖,没有了它,干裂的心田,即使撒下再多的种子,终是不可能滋发萌芽的生机。——三毛

爱情是一首很古老的歌谣,在三毛唱来,则显得犹为动听。

初恋。小学六年级时,三毛爱上了“匪兵甲”,一个和她共同排戏的小男孩。她向天神哀求,求神怜悯,将来把她嫁给“匪兵甲”。这是三毛的第一次“求婚”,极富戏剧色彩。后被她写入《求婚》一文中。

十六岁时,就有男孩子向三毛求婚了。那是个住在附近的大学生,在香港念书,可惜,他和小学六年级时的三毛一样,害了“单相思”。然后在华冈,三毛开始了第一次真正的爱情。舒凡是个鼎鼎有名的大才子,可是因为两人对婚姻问题的分歧,终于分了手。缘份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三毛只身踏上西班牙的旅途中。在西班牙,三毛遇到了荷西,高中尚未毕业的荷西向她求婚,三毛自然不肯答应。可是一句承诺,天意决定六年后把他们拴在一起,成为人人羡慕的伴侣。这些爱情的痕迹被三毛刻在了《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等等文章里,成为永久的记忆。

三毛的生命很短,不过47个春秋。而她的爱情,被她注入了文字之间,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流传下去。

(三)快乐而真实的写作——写者

三毛游遍世界各个角落,创作里全是自己的见闻、经历和感受,可奇怪的是她没有写太多的景,却让人真真实实感觉到美的存在;没有抒太多的情,却能轻而易举调动起人们的喜怒哀乐。准确地说她写的其实就是自己,在三毛的书里,主人公是她,她是主人公,加上她率性的纯真,轻轻松松写来,得心应手挥洒,令人倍感亲切。

喜欢三毛的作品,是因为她是在不经意间创造美的作家。三毛行文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文字朴实自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她的写作动机。三毛是个为快乐而写作的作家,精灵似的人物,自由自在,所以真率且随意。难得的是她“因爱而写作”,三毛是个热爱生命的作家,身上没有太多文人尖酸刻薄的通病,不愤世,也不嫉俗,坚强而快乐地投入生活,热爱生活,她的作品总是在简简单单中不可思议地透着令人神往的浪漫气息和春风拂面的清新感觉,在轻松、自然、柔和的艺术美中包含了对生活真善美的呼唤和追求。

细看三毛的创作道路,品味其作品的无穷魅力,不能不注意到她的文学追求。三毛一生都在为爱、为自由而写作,从写作的起因算起:“还是为了娱乐父母”,也是自己兴趣所在,将个人的生活做了一个记录而已。“写作这回事,一定要自由自在地写。”三毛说:“我是游戏人生。……我的人生观是任何事情都是玩,不过要玩得高明。譬如说,画画是一种,种菜是一种,种花是一种,做丈夫是一种,妻子也是一种,做父母更是一种,人生就是一个游戏,但要把它当真的来玩,是很有趣的。”至此,万水千山之中走出了一个特立独行、洒脱旷达的三毛。她在认真入世、全力“扮演”各种人生角色的同时,学会了从最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有趣的事情,于是有了《沙漠中的饭店》、《结婚记》、《悬壶济世》等一系列趣味盎然的故事。

三毛一生写过二十三本书,死后家人又整理出三本。工作、生活、情感,这人生中最普遍的生命结构被三毛演绎得五彩缤纷。她以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情采流泻、朴实自然的写作,浪漫感人的爱情和神秘的尾声构成了其人生的独特魅力。三毛的时代渐渐远去,但热爱自由的人们对她的痴迷一如既往。

三毛离开我们已十多年了,而她的文字不曾离开,仍然是那么地亲切。她的生活、她的阅历一直影响着无数偏爱她的人,她将永远在我们心底写作,快乐地写作,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4.怀念三毛的散文美文:晚安,三毛 篇四

少女时期的她,几缕碎发挡住饱满的前额,眉眼清秀周正,黑白色调的照片让她添了几分苍白和沉静。这样带了点儿忧郁和稳重的三毛似乎和人们印象里的她不太相符。

印象里的她,总是长发飘扬,穿着波西米亚风情的长裙,纤瘦的足裸下是一双凉鞋,笑意飞扬,眉眼间尽是不羁和跳脱,那样的三毛让人看着就直觉喜欢,她身上有旺盛而蓬勃的生命力,一种令人羡慕的自由和肆意。

那是我最喜欢的,三毛的姿态。所以尽管三毛前后的作品风格差距挺大,我还是想这样描述三毛:生而自由。她的从心所欲,自由不拘,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年少时的她,却并不自由。由于跟数学无甚缘分,三毛的数学一度拿到零蛋。为了不留级,她绞尽脑汁,终于摸透数学老师出卷规律——小考的题目全在书后习题上。

三毛的聪明劲儿,就全用在背答案上了,结果连拿六个一百。数学老师认为她是作弊,出了份远高于所学难度的试卷,三毛果不其然,又拿了零蛋。于是在全班面前,数学老师在她的脸上用毛笔画了大大的黑眼圈。

听起来轻描淡写,但对一个孩子的自尊心的打击却严重了,在孩子的世界里这是种怎样的羞辱想必不用多提。此后,三毛一度极其厌学,患上了忧郁症,不得不休学。

后来她被送去学画,温和的美男子顾福生老师给她心灵上的帮助良多。三毛心上的伤痕渐渐被时间治愈。然而我还是觉得,她年少时期常带着些许的忧郁和苦涩,像是枚微青的橄榄,少了些许同龄少年的活泼。别人的青年时期总因踏入社会而略带复杂和成熟,而青年时期的三毛反而才是朝气蓬勃、意气清狂的。

三毛后来也经过了几年的留学,她本就头脑聪明,成绩自然是优异的。重点是,在留学的时间内,她遇上了荷西。这个可以说是改变了三毛一生的男人。

要感谢荷西六年对三毛的执着追求,最终治愈了三毛受伤的心,他点点滴滴的温暖,让忧郁倔强的三毛慢慢成长为那个自信活泼、张扬不羁的女子。在和荷西相处的时间内,三毛文学创作的灵感更是呈井喷式。

她的成名作《撒哈拉的故事》也在那时写成。看了那本书,会猛然感到三毛创作的笔力确然成熟了,而与此相反的是,她内心的天真却被全然唤醒,语言朴实清新,不事雕琢,犹如潺潺流水抚过心间,写什么,都让你觉得眼前有画面感。

撒哈拉沙漠条件艰苦,乐观的三毛便拿轮胎当做座椅;别人收到一大捧火红玫瑰感到非常浪漫,三毛收到一副完整的骆驼头骨感觉荷西真是懂她的心;三毛做粉丝却骗荷西说是春雨;一场说结就结,手忙脚乱却充满甜蜜的婚礼……读来不禁令人感叹,是一个怎样内心充满真善美的女子,才能将生活过得如此有滋有味?

何况,撒哈拉沙漠的情况远比我们想象中糟糕得多。

年少时不曾读过几本三毛的书,却是知道她爱着撒哈拉沙漠的。撒哈拉沙漠对她有种神秘的吸引力,承载着她莫名而浪漫的“前世似的”的乡愁,因此义无反顾地奔赴。我亦向往那里鸽灰的天空,苍凉的落日,蜿蜒蛇行的沙丘,幽深起伏的山峦,于是常常在心中幻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去一趟撒哈拉沙漠呢?

那个疯狂的幻想被压抑在心底最深处,只是频繁会做一个梦。梦中女子碎花的长裙摆在风中扬起,花边的帽檐随意地搭在头上,黑发如海藻般美丽地垂落,莽莽风烟,茫茫黄沙,天地宽广,她踽踽独行,身影孤单却不寂寥。

阳光呈火热的灿金,让人睁不开眼。我努力地想要看清楚梦中女子的脸,然后她回头一笑。微微干裂的嘴唇,因一路风霜而神色稍许疲倦,眉眼却飞扬而不羁。而后,携着一身风沙轻盈远去。

这个梦给我的感觉实在很好,因而对撒哈拉沙漠萦系的一丝情怀也被无限放大。只是现在细细重读《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心情沉重几分。不是不知道那里的民族愚昧而极度不开化,也许不能用人间地狱来形容那里,可是还是数度读不下去。

邻居觊觎三毛所有之物,什么东西都想问她借,甚至包括她的丈夫。衣服经常不打一声招呼就穿走,再破破烂烂地送回来。贪婪和占小便宜的卑劣人性被放大到极致;荷西和三毛出去采化石,荷西不幸陷入沼泽,三毛求救,几个沙哈拉威男人不仅见死不救,甚至对她动手动脚,生了歹念,开着吉普车追她。

其间惊险,不可言述。最后三毛拆了轮胎和坐垫,又将衣服拧成绳,终于救了荷西;游击队的领袖被窝里斗害死,他的妻子,沙漠中难得有教养的清新美丽的女人,被久已觊觎她的男人以她不信天主教的借口轮奸,小叔子拼命去保护她,烈日下,却还是留下两具凄惨的尸体。小叔子还呈着跪爬着去保护嫂子的姿势,天地间只剩下骆驼无限哀伤的低鸣……

想来当时三毛的心里应是无限的沉重与悲愤,但到落笔时,已然平静。这样平静的言辞,却反而将人的心里,凿出一个又一个的缺口,直至心房。

但她和别人不同之处,是在经历过这么多之后,仍然深深地爱着那片黄沙。在那里经过那样多的苦难,下笔却仍能轻盈随意,永远明媚而乐观地看待着这个世界。

她深知那里民族的愚昧和不开化,也见过那里的丑恶肮脏;她也深爱那里民族的淳朴、善良。这就是三毛,真实,生动,不偏颇,看到丑,也看到美,既看到发酵的丑恶与污浊,也看到上面蓬勃盛放的希望的新芽。

一方水土,就适合一方人。张爱玲应当安在老上海,才适合她文字中无奈的悲凉和近乎荼蘼的艳丽;林徽因奔走在建筑之间,四月的天下,朱红的古旧飞檐间,闪过她柔和的笑颜;而三毛,无疑是适合那片沙漠的。她心底的那丝冲动,那片火热澎湃,都为沙漠涌动。她眉眼间的张扬不羁,明朗热烈,定要有漫天风沙,苍茫赤金做底色方衬得出来。

换到现在来说,三毛大概也是女神那一级别的。相貌不能说特别精致,但是清秀自然,眉眼往往被神情染上几分跳脱不羁,喜欢穿牛仔裤或者波西米亚风的长裙,总是长发飘飘,生活态度乐观,活得很美好,这么一看,倒好像是小清新派的鼻祖。用某些娇矜的花来形容她不大适合,却偶然想到芦苇、狗尾巴草或是蒲公英,这种自由而充满蓬勃生机的植物,倒是挺适合她。

扪心思考,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三毛,和一大堆三毛的狂热粉一样。却在书页间看到了自己以前阅读时随手写下的对于三毛的印象:

张扬而恣意,天真而离经叛道,乖张而渴望温暖,敏感而微带忧郁。三毛是很多女孩年少青涩的向往,是她们体内隐秘埋藏的另一个自我,是一个荒诞、光怪陆离而又鲜衣怒马光润美丽的梦。坐在轮胎上,随意地伸展着双腿,风掀起她的裙摆,扬着个不羁笑容,浑身散发着名为自由的气息。这很三毛。

是的,一个人孤身上路,前路漫漫,却义无反顾一往直前,世界那么大,她那么勇敢,只揣了一颗心。很认真地流浪,很慎重地栖息。我们迷上的,常常是背后的那个清醒孤寂、忧郁不羁的灵魂,一半后来被荷西小心翼翼地染上暖色,另一半依然保持着原色。

附几段我很喜欢的三毛的语录: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 从不寻找。”

“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等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

很多人在三毛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她的书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红颜弹指老,可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过去多久,三毛都还是三毛。永不会变。

该怎样说三毛呢?是别人的梦想,活得很漂亮。张扬,不羁,离经叛道,自由,骄傲,像一缕风,没有人能够绑缚。

即使最后是以丝袜勒颈自杀,我也始终相信,那不会是三毛的选择。她是爱惜自己羽翼的,《不死鸟》中讲得极清楚,她愿意在所有在意的人之后走,独自吞下孤单活着的苦酒,而不愿让父母和荷西来承担那样的漫漫苦痛。也许她的离世只是一个意外,是三毛用自己调皮的方式,给世界讲的最后一个笑话。

慢慢合上三毛的书,在睡觉之前,我在心里轻轻道了一声:晚安,三毛。

5.永远的三毛现代散文 篇五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态

一半在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作一阵风

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读到这首诗,我们眼前出现的一定是一位背着大大的旅行包,走在撒哈拉大沙漠里的女子,她头顶着蓝天,沐浴着阳光,自信洋溢在脸上,快乐伴随在身旁。那棵梦中的橄榄树,是三毛永远在歌唱:“就这样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一个追梦的女子,一个为爱而生的女子,一个追求自由和快乐的女子,她的名字,伴随着撒哈拉的传奇,永不褪色,永不消失......荷西说:“你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上,还有两年兵役要服,六年一过,我就娶你。”

六年后,三毛跑到荷西跟前,说:“我来了!”

那一年,荷西十八岁,上高中,三毛二十四岁,上大学,六年后,他们幸福地结婚了。

我们天天在讲真爱,可什么才是真爱?六年的时间里,如果我们和心上人天涯之隔,音讯皆无,有谁会守着那一份承诺,苦苦地等待?爱是什么?是一份永恒,是一份执着。三毛是幸福的,荷西是她的真爱;荷西是幸福的,有一个女子无怨无悔地用六年的青春去信守一份承诺。这一份爱,该是多么美好而纯粹。

三毛说“如果不我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他是亿万富翁我也嫁。”

荷西说:“你想嫁给有钱人吗?”

三毛说:“如果是你,我只要吃饱就够了。”

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拥有花不完的钱财,住在豪华的房子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只要和心上人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粗茶淡饭,荆钗布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彼此相爱,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就是最大的幸福。

三毛和荷西结婚六年,荷西去出海,三毛在家做家务,做好饭菜等荷西回来。想荷西了,三毛就跑到甲板上,扑进荷西怀里。这是多么美丽的爱情,这是多么简单的幸福。若世上每个人都能和心爱的人相依相伴,共度一生,该是多么幸运的事。其实,只要让我们能够享受到那份真爱,哪怕是一天,我也当做一辈子来过,至少,没有遗憾。

三毛说:“我的心已经碎了。”

荷西说:“心碎了可以胶水把它粘起来.”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道道伤口,在你流泪的时候,谁会为你擦去眼泪?在你伤心的时候,谁会为你抚慰心灵?在你失意的时候,谁会为你送来安慰?在你痛苦的时候,谁会为你分担忧愁?如果我是三毛,谁又是我的荷西?

三毛说:“如果我死了,你就重新娶个女人。”

荷西说:“如果你死了,我一把火把房子烧了,然后上船漂泊到老死。”

什么是至死不渝?什么是生死相依?三毛告诉我,让心爱的人幸福快乐,哪怕不在你身边,你也要活的开开心心,不能孤独一生;荷西告诉我,没有你的地方就不是家,如果失去你,我宁愿终老一生,独自漂泊。

三毛:“荷西在婚后的第六年里离开了这个世界,走的突然,我们没来得及告别,这样也好,因为我们永远也不会告别。”

在一次出海后,荷西潜入水底,再也没回来,那年,他刚刚三十岁。短短六年的幸福就这样结束了,三毛收拾好行装,对荷西说,走,我带你回家。至情至性的三毛失去了挚爱,悲痛过后,她说,我已经把我们的心葬在一起了,永远都不分开。每次看到这里,我都忍不住掉下眼泪,为三毛,为荷西,也为自己。两个人在一起不管多久,只要是真心相爱,即使分开了,心也永远在一起,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多么伟大的爱情,多么短暂的幸福。生活,你对每个人都是那么不公,让人无奈而又不得不承受。

三毛是个追求纯真和美好的人,她不容忍虚假,她说:"逢场作戏,连儿戏都不如,这种爱情游戏只有天下最无聊的人才会玩。”

可是,命运却又给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她因为喜欢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歌而倾慕他,并义无反顾地爱上他时,却遭遇到了人生又一次最大的打击。一个为爱而生的女子,为了心中所追求的真爱,不顾王洛宾比自己大三十几岁的差距,带着满满的期待和热忱飞到他的身旁,只想与他过一种简单平凡的普通人的生活,可王洛宾却是想利用三毛的名气来炒作自己。带着委屈失望和痛苦,三毛黯然离去,一病不起,在病房里自杀,年仅四十八岁。

这就是三毛,一个传奇的女子,一个用心去写书的女子,一个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女子,一个充满坎坷和不幸的女子。留在她身后的,除了那些散发着墨香的文字,还有她对爱情的那份执着,对自由的那份追求,对光明的那份向往,对生命的那份挚爱。

6.三毛经典散文:温柔的夜 篇六

那个流浪汉靠在远远的路灯下,好似专门在计算着我抵达的时刻,我一进港口,他就突然从角落里跳了出来,眼睛定定的追寻着我,两手在空中乱挥,脚步一高一低,像一个笨拙的稻草人一般,跌跌撞撞的跳躲过一辆辆汽车,快速的往我的方向奔过来。

也许是怕我走了,他不但挥着手引我注意,并且还大声的喊着:“夜安!喂!夜安!”

当时,我正在大迦纳利岛的港口,要转进卡特林娜码头搭渡轮。

听见有人在老远的喊着,我不由得慢下车速,等着那人过来,心里莫名其妙的有些不对劲。

那个陌生人很快的跑过了街,几乎快撞到我车上才收住了脚,身体晃来晃去的。

“什么事?”我摇下玻璃窗来问他。

“夜安!夜安!”还是只说这句话,喘得很厉害,双手一直攀在我车顶的行李架上。

我深深的看了这个陌生人一眼,确定自己绝对不认识他。

见我打量着他,这人马上弯下了腰,要笑不笑的又说了一句:“夜安!”接着很紧张的举起右手来碰着额头,对我拖泥带水的敬了个礼。

我再看他一眼,亦对他十分认真的点点头,回答他:“夜安!”趁他还没时间再说什么,用力一踏油门,车子滑了出去。

后视镜里,那个人蹒跚的跟着车子跑了两三步,两手举在半空中,左手好像还拎了一个瘪瘪的塑胶口袋。暮色里,他,像一个纸剪出来的人影,平平的贴在背后一层层高楼辉煌的灯火里,只是身上那件水红色的衬衫,鲜明得融不进薄黯里去。一会儿,也就看不见了。

卡特林娜码头满满的停泊着各色各样的轮船,去对岸丹娜丽芙岛的轮渡在岸的左边,售票亭还没有开始卖票,候船的长椅子上只坐了孤零零的一个老年人。

我下了车,低低的跟老人道了夜安,也在长椅上坐了下来。

“还没来,已经七点多了。”老人用下巴指指关着的售票窗口,搭讪的向我说。

“也去对面?”我向他微笑,看着他脚前的小黑皮箱。“去儿子家,你呢?”他点了一支烟。

“搬家。”指指路旁满载行李的车又向他笑笑。“过去要夜深罗!”

“是。”漫应着。

“去十字港?”

“是!”又点头。

“到了还得开长途,认识路吗?”又问。

“我先生在那边工作,来回跑了四次了,路熟的。”

“那就好,夜里一个人开车,总是小心点才好。”

我答应着老人,一面舒适的将视线抛向黑暗的大海。“好天气,镜子似的。”老人又说。

我再点点头,斜斜的靠在椅背上打哈欠。

一天三班轮渡过海,四小时的旅程,我总是选夜航,这时乘客稀少,空旷的大船,灯光通明,好似一座无人的城市。走在寒冷的甲板上,总使我觉得,自己是从一场豪华的大宴会里出来,那时,曲终人散,意兴阑珊,此情此景,最是令人反复玩味。

黑夜大海上的甲板,就有这份神秘的魅力。

等船的人,还是只有老人和我两个。

远远的路灯下,又晃过来一个人影。

老人和我淡漠的望着那个越走越近新来的人,我心不在焉的又打了一个哈欠。

等到那件水红色的衣服映入我眼里时,那个人已经快走到我面前了。

我戒备的坐直了些,有些不安,飞快的掠了来人一眼,眼前站着的流浪汉,就是刚刚在港口上向我道夜安的人,不可能弄错,这是他今夜第二次站在我的面前了,该不是巧合吧!

想真巧不巧合的问题,脸色就不自在了,僵僵的斜望着一艘艘静静泊着的船。

一声近乎屈辱的“夜安”,又在我耳边响起来,虽然是防备着的,还是稍稍吓了一跳,不由得转过了身去。

我用十分凝注的眼神朝这个流浪汉看着,那是一张微胖而极度疲倦的脸,没有什么特别的智慧,眼睛很圆很小,嘴更小得不衬,下巴短短的,两颊被风吹裂了似的焦红,棕色稀淡的短发,毛滋滋的短胡子,极细的衬衫下面,是一条松松的灰长裤。

极高的身材,不知是否因为他整个潦倒的外形,使人错觉他是矮胖而散漫的,眼内看不出狡猾,茫茫然的像一个迷了路的小孩。

看了他一会,我轻轻的将视线移开,不再理会他。这一次,我没有再回答他的“夜安”。

“也要过海吗?”他说。

我不回答。

“我——也过去。”他又说。

我这才发觉这是个外地人,西班牙文说得极生硬,结结巴巴的。

因为这个人的加入,气氛突然冻结了,一旁坐着的老人也很僵硬的换了个坐姿。

“要过海,没有钱。”他向我面前倾下了身子,好似要加重语气似的摊着手,我一点反应都不给他。

“我护照掉了,请给我两百块钱买船票吧!”

“求求你,两百块,好不好?只要两百。”

他向我更靠近了一点,我沉默着,身体硬硬的向老人移了过去。

“我给你看证明……”流浪汉蹲在地上索索的在手提袋里掏,掏出一个信封,小心的拿出一张白纸来。

“请你……”好似跪在我面前一样,向我伸出了手。

他还没有伸过纸来,我已经一闪开,站了起来,往车子大步走去。

他跟上来了,几乎是半跑的,两手张开,挡住了我的路。“只要一张船票,帮助我两百块,请你,好不好,好不好?”声音轻轻的哀求起来。

我站定了不走,看看椅上的老人,他也正紧张的在看我,好似要站起来了似的。

码头上没有什么人,停泊着的许多船只见灯光,不见人影。

“让我过去,好吗?”我仰起头来冷淡的向着这个流浪汉,声音刀子似的割在空气里。

他让开了,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我。脸在灯下惨白的,一副可怜的样子。

我开了车门,坐进去,玻璃窗没有关上。

那个人呆站了一会,犹犹豫豫的拖着步子又往我靠过来。

“请听我说,我不是你想的那种人,我有困难——”

他突然改用英文讲话了,语调比他不通顺的西班牙文又动人些了。

我叹了口气,望着前方,总不忍心做得太过分,当着他的面把车窗摇上来,可是我下定决心不理这个人。

他又提出了两百块钱的要求,翻来覆去说要渡海去丹娜丽芙。

这时,坐在椅子上的老人吵哑的对我喊过来:“开去总公司买船票吧,那边还没下班嘛!不要在这里等了。”

一向是临上船才买票的,尤其是夜间这班。老人那么一提醒我,倒是摆脱这个陌生人纠缠的好办法,我马上掏出钥匙来,发动了车。

那人看我要开车了,急得两手又抓上了车窗,一直叫着:“听我说嘛,请听我——。”

“好啦!”我轻轻的说,车子稍稍滑动了一点。他还是不肯松手。

“好啦!你……”我坚决的一踩油门,狠心往前一闯,几乎拖倒了他。

他放手了,跟着车跑,像第一次碰到我时一样,可是这次他没有停,他不停的追着,跄跄跌跌的,好像没有气力似的。我再一加速,就将他丢掉了。

船公司就在港口附近的转角上,公司占了很大的位置,他们不只经营迦纳利群岛的各色渡轮,也代理世界各地船运公司预售不同的船票。

跨进售票大厅的时候,一排二十多个售票口差不多都关了,只有亮着去丹娜丽芙渡轮的窗口,站着小小的一撮买票的人。

我走去站在队尾,马上有人告诉我应该去入口的地方拿一个牌子。

拿的是二十六号,墙上亮出来的号码是二十号。

穿过昏暗的大厅,在一群早到的人审视的目光下,选了一条空的长木椅子坐下去。

也许是空气太沉郁了,甩掉流浪汉时的紧张,在坐了一会儿之后,已经不知不觉的消失了。

我的右边坐了五个男女老小,像是一家出门旅行的乡下人,售票口站着三个正在服兵役的大男孩,穿着陆军制服还在抽烟,左边隔三条长椅子,坐着另外两个嬉皮打扮的长发青年,还有十几个人散坐得很远,灯光昏昏暗暗,看不真切。那两个嬉皮,在我坐定下来的时候就悄悄的在打量我,过了只一会儿,其中的一个站了起来,慢慢往我的方向踱过来。

我一直在想,到底那时候我的脸上写了什么记号,会使得这一个又一个的陌生人,要拿我,来试试他们的运气。这一想,脸上就凛然得不自在了。

青年人客气的向我点点头。

“可以坐下来吗?”

温和的语气使我不得不点了点头。

也是个异乡人,说的是英语。

“请问,你是不是来买去巴塞隆纳的票?”

“嗯,什么?”一听这人不是向我要钱,自己先就胀红了脸。我断定他也是上来讨钱的啊!

“是这样的,我们有两张船票,临时决定不去巴塞隆纳了,船公司退票要扣百分之二十,损失太大了,所以想转卖给别人。”

我抱歉的向他摇摇头,爱莫能助的摊摊手,他不说什么,却也不走,沉默的坐在我一旁。

墙上的电子板亮出了二十一号。

我静静的等着,无聊的看着窗外,一辆绿色的汽车开了,一个红衣服的女人走过——就在那时候,我又看见了,在窗外,清清楚楚的赶着在过街的,那个被我刚刚才甩掉的流浪汉。

我快速的转过身,背向着玻璃,心加速的跳起来,希望他不要看见我,可是那是没有用的,知道那个人不是路过,知道他是跟着我老远跑来的,知道他是有企图的钉上了我,认定我是那个会给他两百块钱的傻瓜,现在他正经过窗口,他在转弯,他要进来了。

那个流浪汉跨进了船公司,站在入口处,第三次出现在我面前。

他的眼光扫视到我,我迎着他,恶狠狠的瞪着眼。

看得出他有一点狼狈,有羞辱,有窘迫,可是他下决心不管那些,疲惫而又坚决的往我的位子一步一步的拖过来。

明明料中的事,看他真过来了,还是被惊气得半死,恨不得跳起来踢死他。

他实在没有邪恶的样子,悲苦的脸,恍恍惚惚的,好似一个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命运的人,一生里遭遇的都是人世的失意和难堪。

他走近我,小心翼翼的沾着长椅子的边,在我身旁轻轻的坐下来,他一坐下,我就故意往一边移开,当他传染病似的嫌给他看。

这时,大概他发觉我身旁还坐了一个跟他气质差不多的人,简直骇了一大跳,张着嘴,决不定要什么表情,接着突然的用手指着嬉皮,结结巴巴的低嚷了起来。

“怎么,你也向她要钱吗?”

这个陌生人如此无礼的问出这么荒谬的问题来,窘得我看着自己的靴子,像个木头人一样的僵着,看也不敢看那嬉皮。

“没有,你放心,我不向她讨钱。”嬉皮和气的安慰他,忍不住笑了出来。

那个人看见别人笑,居然也嘻嘻的笑起来,那份天真,真叫人啼笑皆非。

我不相信他是疯子,他不过是个没有处世能力而又落魄的流浪人罢了,也许是饿疯了一点。

“你看,我又来了。”他吸了一口气向我弯了弯身,又挤出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微笑来。

我冷着脸,沉默着。

“你的船呢?”青年人问他。

“什么船?”他茫然不知所措的。

“你不是船上下来的海员?”青年肯定的说。

“我?不是啊!”他再度吓了一跳。

“我——我——我是这个,给你看。”

他又去掏他的纸头了,隔着我,递给青年人,那边接了过去。

“挪威领事馆,证明你是挪威公民,护照在丹娜丽芙被人偷掉了——啊!这么回事。”

他高兴得很,如释重负拚命点头。

“那你在这里干吗?”青年又好奇的问他。

他一指就指着我,满怀希望的说:“向她请求两百块钱,给我渡海过去,到了那边,就有钱了。”

我再度被他弄得气噎,粗暴的站了起来,换到前面一张长椅上去。

这个人明明在说谎,一张船票过海是五百块,不是他说的两百。

当然,他又跟着坐了过来了。一步都不放松的。“这样好吧?你不肯给我钱,干脆把我藏在你的车子里,偷上船,上了船,我爬出来,自己走上岸,不是就过去了吗?”他像发明什么新花样似的又兴奋的在说了。

嬉皮青年听了仰头大笑起来,我被气得太过头,也神经兮兮的笑了,三个人一起笑,疯子似的。

“不要再吵了,没有可能的,请你走吧!”

我斩钉截铁的沉下了脸,身后嬉皮青年仍在笑,站起来,走了开去,对我做了个无可奈何的鬼脸。

那个陌生人笑容还没有退去,挂在那儿,悲苦的脸慢慢铺满了欲泣的失望。

“我替你做工,洗车,搬东西,你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几乎哀求到倒下地去了,仍然固执的缠住我。

我的忍耐已到了失去控制的边缘,不顾一大厅的人都悄悄的在注视我们这一角,站起来再度换了一排椅子。

不能给他钱,一毛钱也不给他,这样过分的骚扰实是太可恶了,绝对不帮助他,何况,他是假的。

“我已经流浪了四天了,没吃、没睡,只求你帮帮忙,渡过海,到了丹娜丽芙就有钱了,我支持不下去啦,善心的,请你——。”

他又跟了上去,在我旁边嗫嚅不停的讲着,好像在哭了。“我是从挪威来度假的,第一次来迦纳利群岛,住在丹娜丽芙的十字港,来了才三天,一个女人叫我请她喝酒,我就去跟她喝,喝了好多又去跟她过夜,第二天早上,醒过来,躺在一个小旅馆里,身上的护照、钱、自己旅馆的钥匙、外套,都不见了……我走回住着的旅馆去,叫他们拿备用钥匙给我开门,我房间里面还有支票、衣服,可是旅馆的人说他们旅客太多,不认识我,不肯开,要我渡海来这边挪威领事馆拿了身份证明回去才给开房门,借了我一点钱过海来,后来,后来,就没钱回去了,一直在码头上流浪……”

我听他那么说,多少受了些感动,默默的审视着他,想看出他的真伪来。

“只要两百块,这么一点钱,就可以渡我过去了,到了那里,开了房门,就有钱了。”

“你自己领事馆不帮你?”怀疑的问他。

他死死的摇头,不愿答一个字。

“这几天,只要渡船来了,我就跑上去求,我情愿替船上洗碗,洗甲板,搬东西,擦玻璃,什么都肯做,只要他们给我免费坐船过去,可是没有人理我,他们不听我的。”他低喊着。

“如果你肯帮助我,我一生都会记得你,两百块钱不是一个大数目,而我的幸福却操在你的手里啊!”

“这当然不是大数目,可是,我的朋友,你的困难跟我有什么相干呢?”我内心挣扎得很厉害,眼看他已经要征服我的同情心了,又眼看他将拿了我的钱,在背后诅咒我的拖延,又好似听见他暗笑我傻子的声音,这么一想,我竟残酷的回答了他上面的那句话。

“好吧,当然,当然跟你没有关系……好吧……好……”他终于不再向我纠缠了。喃喃低语着,脸上除了疲倦之外,再已没有了忧伤,嘴唇又动了几下,没有发出声音来,他知道,盼望着的收获是落空了。

“总是一团糟,总是坏运气的啊!”

他突然又慢慢的抬起头来,恍惚的、镑镑的微笑起来,慢慢说出这样的句子来,像唱歌,像低泣,又像叹息。当然,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惊异的呆望着他,那张悲愁的脸,那个表情,终其一生,我都不能够忘记吧!那时,窗口站着的一个军人突然向我招手,隔着老远,大声喊着:“是二十六号吗?快来吧!”

我蓦然惊觉,跳了起来,那个流浪汉也惊跳了起来,我匆匆忙忙的往售票窗口跑去。

“等你二十六号好久了。”窗口的`小姐埋怨起来。“对不起,我没注意。”

“哪里?”

“丹娜丽芙,现在那班船,带车,牌子是西亚特一二七。”售标小姐很快的开了票,向大门的方向努努嘴,说:“去那边付钱,一千五百块。”

我不敢回头,往第一个小窗口走去,递进去两张千元大钞。

那时我内心挣扎得很厉害。我的意念要挣脱自己做出相反的事情来。

两百块钱只是一杯汽水,一个牛肉饼的价钱,只是一双袜子,一管口红的价钱,而我,却在这区区的数目上坚持自己美名“原则”的东西,不肯对一个可怜人伸出援手。万一,那个流浪的人说的都是真话,而我眼看他咫尺天涯的流落在这里,不肯帮他渡过海去,我的良知会平安吗?我今后的日子能无愧的过下去吗?

“喂!找钱!”窗内的小姐敲敲板壁,叫醒了在窗前发愣的我。

“快去吧!时间不多了!”她好意的又催了一句。

我抓起了船票和找回来的零钱,一甩头,冲了出去,船要开了,不要再犹豫这些无聊的事了。

夜来了,虽然远远的高楼灯火依旧,街上只是空无一人,夜间的港口,更是凄凉。

大玻璃窗就在我身后,我刚刚才走出船公司,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回头,不要去理那一丝丝牵住我心的什么东西,绿灯马上要转亮了,我过街,拿车,开去码头,上船,就要渡到对岸去了。

可是我还是回了头,在绿灯转亮,我跨过街的那第一步,我突然回了头。

在那个老旧的大厅里,流浪的人好似睡去了一般动也不动,垂着眼睑,上身微微向前倾着,双手松松的摊放在膝盖上,目光盯在前面的地下,悲苦和忧伤像一个阴影,将他那件水红的衬衫也弄褪了颜色,时间,在他的身上已经永远不会移动了,明天的太阳好似跟这人也不相干了。

我觉得自己在跑的时候,已经回到大厅里了,正在大步向那个人跑去,踏得那么响的步子,都没有使他抬起头来。“这个,给你。”我放了五百块钱在他手里,他茫茫然的好似不认识我似的对着我,看看钱,他还是不相信,又看我,又看钱。

“去买些热的东西吃吧!”温和的对他轻轻的说。“你——”他喃喃的说。

“下次再向人藉口要钱的时候,不要忘了,从大迦纳利岛去丹娜丽芙的船票是五百块,不是两百。”我诚恳的说。“可是,我还有三百在身上啊!”他突然愉快的喊了起来。“你什么?”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不就是了吗?”他又喊着。

我匆匆忙忙再度跑了出来,时间已经很紧迫了,不能再回过去想,那个人最后说的是不是又是一个谎话,他实在是一个聪明的人,被我指破了他的漏洞,马上说他还有另外三百块在身上。

急急的闯进码头,开过船边铺好的跳板,将车子开进船舱,用三角木顶住轮胎,后座拿出大披风来,这才进了电梯上咖啡室去。

买了牛奶、夹肉面包,小心的托着食物,推了厚重的门,走到外甲板上去。

那时,乘客已经都上来了,船梯下面,只有一个三副穿着深蓝滚金边的制服踱来踱去。船上的铃响了,三副做手势,叫人收船梯。

那时候,在很远的码头边,一个小影子,拚命挥着一张船票,喊着,追着,往这边跑过来,我趴在船舷上往下看,要收的船梯又停下来等了。

那个人,跑近了,上了梯子,弯着腰,拚命的喘气,拚命的咳。

当我再度看见那件水红色的衬衫时,惊骇得手里的面包都要掉到水里去了,上天饶恕我,这个人竟是真的只要一张船票,我的脸,因为羞愧的缘故,竟热得发烫起来。

他上船来了,上来了,正站在我下一层的甲板上,老天爷,我怎么折磨了一个真正需要帮助的灵魂,这一个晚上,我加给了这个可怜的人多少莫须有的难堪,而他,没有骗我,跟他说的一色一样——只要两百块钱渡海过去。

那个人不经意的抬了抬头,我退了一步,缩进阴影里去,饶恕我吧,我加给你的苦痛,要收回已是太迟了。

船乘风破浪的往黑暗的大海里开去,扩音机轻轻的放着一首西班牙歌:

“请你告诉我——

为什么,为什么

这世上

有那么多寂寞的人啊——”

7.林斤澜的散文创作浅论 篇七

《杂花生树》收录了林斤澜的《点穴》、《世界》、《天籁》、《安息》等六十七篇散文。读林斤澜的这些散文, 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他已看透世事。他的文章入眼, 立刻以朴素中的深邃吸引你的心灵。他仿佛是经历了几千几万年世事的过客, 对于世间别人难以释怀的种种现象, 他能看透, 却不会清楚地点明, 只要你仔细品味, 却又发现, 他的观点清楚明白。他以冷静的笔触去写悲欢离合、生老病死, 笔下无悲无欢, 无嗔无喜。他的笔下没有歌颂, 没有尖锐的批评, 他对世事只有客观冷静的陈述。

首篇《点穴》中讲三位中学生在一九三八年春夏之后到了个天高皇帝远的“比做一个冷僻的穴位”的山上进行抗日宣传, 然后“这个五不管的穴位, 有了开天辟地第一个党小组。这若算做‘序幕’, 这‘序幕’可够浪漫的……”其中一个中学生, 在这之后, 经历风风雨雨五十年, 有疑案, 有平反。五十年后再上山, 乡政府自磨豆腐接待。下了山后, 与家乡的子侄外甥闲谈。然后写道:

侄甥大都是“知青”一茬, 也曾上山下乡;北上大荒, 南下孤岛, 落到“生活的最底层”。先也“五分钟热情”, 以后千方百计, 全家做劲调回家乡。

前辈回想当年, 连前带后, 怎么也浪漫不起来, 自动抹掉浪漫, 又比起知青遭遇, 不光是“生活最底层”, 还有生命的危险, 却是一厢情愿, 怎么说也得是“纯洁”, 忍不住强调当年的“纯洁”纯属理想主义, 没有掺杂。

结果, 一位子侄叹口气说“其实纯洁就是愚昧。”那前辈听来可谓石破天惊。为什么叫《点穴》?那位子侄的话就是“点穴”, 点中了那位前辈及许多人的要穴。许多人在寻梦的那个年纪, 在某个很长的时段, 对形势对政策热烈响应, 虔诚地贯彻执行, 甚至达到狂热的程度, 但过了又是很长的一个时段后, 有些人会对当初自己的行为来个自嘲, 说自己当初是少不更事。这些话与那位子侄的话并无两样, 只是, 那位子侄的话更直白, 更能击中要害。确实, 无论是写作还是现实生活, 不但需要有神来之笔去“点睛”, 更需要有人来“点穴”。

在《世界》中, 作者先写了种种现实与“虚光”、现实与梦幻的感觉, 再写“若说原由, 说是久居北方十年。其实十年不算久, 四五十年下来, 也不见得会有更多的吓人的‘忽然’。看来要看是什么样的十年。”然后, 接着写道:

从肃反开始, 随着三反五反, 这反那反。

放国务会议录音, 各级书记部长亲自动员, 有的单位摆桌子, 铺台布, 备清茶, 还有的端茶点, 点百只灯泡, 或请或激或令鸣放。忽然, 翻过手来, 就把鸣放做成罪行, 把这叫做阳谋, 坦然说“引蛇出洞”。

十年的结尾是全国上下说假话, 空话、大话, 把这叫做放卫星。昨天还在说吃饭不要钱, 粮食多了怎么办?做酒。也是忽然, 也是翻过来, 全国饿肚子。

难怪云南的竹山和江南的山谷, 才隔十年, 如同隔世。

他的这篇文章, 让人联想到许多风云迭起的社会变革, 近期的, 远期的。无论什么时候, 社会的变革、时政的变更, 总会让一些人措手不及、意料不到。

什么是“世界”?这就是世界。

《故里短草》之“翠微山”, 末一句“我写百姓意识, 岂能少得了怪异。”那他写了什么怪异呢?请看:

大约十多年前, 到翠微山问路, ……有烈士墓焉。……中间立碑曰‘为国牺牲永垂不朽’, 字迹熟悉, 却没有签名, 没有年月, 不知什么战事, 因何“牺牲”。

于是上下求索, ……

忽然发现窗框上文字, 略显新旧。……核算时日, 正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革命叫文化, 实质是武斗, ……

原是自己人, 当时分两派。现在事过境迁, 当时分两派, 原是自己人。都算做为国牺牲, 同葬烈士台, 共听蟋蟀叫。

旁边几框, 年代稍久, 籍贯都是山东。他们年轻时, 借运动, 奉命打地方主义。中年, 地方翻过手来, 也借运动打回去。打来打去, 人也老了, 时势也变了, 落户本地, 儿女通婚, 一同赚钱票, 秋夜一起步月。都算做“为国牺牲”, “一览众山小”。

再那边年代更久远, 怎么是抗日英雄, 也会落到这里?会不会是自己杀的吧, 末后又末后才得到更正, 做个“为国牺牲”的烈士吧。

有人把走过来的时光, 说做“痛苦的、流血的、充满激情的、浪漫而又荒唐的年代”。用了这样长的句子, 夹杂着荒唐两个字。

在林斤谰的陈述中你会发现, 历史、现实, 仿佛就是一场闹剧, 人类在前进的路途上总是跌跌撞撞, 磕磕碰碰, 某一时期某一部分人的神圣、庄严, 过了长长的一个阶段再回头来看, 反倒显得可悲可悯。

《天籁》写“那会儿挂在嘴上的语言是六亲不认的”, “街上有把活人围住打, 当场打死。”在这样的时期, 作者听到一个问路的中学生叫了普普通通的一声“叔”, 就以为它是“天籁”。我们平时是形容最美妙动听的声音才称之为“天籁”。“天籁”究竟何解?作者说查辞书只得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自然之音响。”顺应自然的, 原来就是最美妙的, 普普通通的, 就是最好的。由此可反衬出当时社会之反常之荒谬。《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林斤澜则反其道而行之, 于荒唐、辛酸中找出闪光点, 于荒漠中找到一片绿叶, “直觉到一些仿佛是规律。这仿佛的, 又可以肯定和大自然的规律息息相关。”

读某些人的文章, 觉得很“真”很“实”, 虽然也写的好, 但觉得这种“真”的“实”, 太近了, 虽也说得上美, 但缺了味道。林斤澜的散文, 他写的也很“实”, 但往往, 你读着读着, 就会感觉好像是离题万里, 像孙悟空的一个筋斗云, 已跳出了三界外, 但没想到一细看, 却还是在如来佛的掌心里。所以, 他的实中有虚、有空、有远大、有朦胧、有飘忽, 如泼墨山水画, 只有站远了看才会产生美感, 站近了看, 或许就是一团墨黑。难怪, 连汪曾祺生前谈林斤澜的创作, 也会下一个结论:不好懂。

林斤谰的散文不雅不俗, 他的构思, 他的逻辑, 乍一看, 都与常理相悖, 但细看下来, 你又不得不承认, 他说的, 在理。

《榕》中写了西南的原始森林, “无时无刻不在无声战斗, 为争取阳光水分, 使尽种种手段, 不惜长毒刺毒汁, 让近我者死。”“绿是和平色, 绿是生命和生机的象征, 这是吃绿色的人说的, 不是被吃的绿色自己的话。”写其中一棵榕树“名声大振”, “惹得远近善男信女走来磕头、下跪、插香、烧纸、点蜡烛。”写榕树“外表粗壮庄严, 内里的纹理却歪弯扭曲”, “原来这庞然大物是一位废物。”他到底是写自然界还是写人类社会, 是写树还是写人?我觉得都是。

《宁静》写大自然摊开了生命的奥秘:宁静。但这“宁静”却是在写了雄伟、昂扬、身在云霄中、在喷泉一样喷出的笑声中反衬出来的, 是昨晚“大自然用立体声明说了”的。“宁静”用“立体声”“明说”出来, 怪吗?也怪, 也不怪, 合理。

谈文学本来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 他却用了《错乱》为题来谈, 谈了自己所走的文学之路, 同行走文学之路的经验, 以及整个文学事业和社会中的种种文学现象。说到有前辈在大学讲堂上开讲, “文学没有地盘了”, 然后再来个石破天惊的结论:“文学没有用, 有救了。”作者于结尾再来一句:“错乱之中不错不乱。”

有句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林斤澜的散文, 写的不是人情练达, 而是世事洞明, 因为“人情”往往与“世故”相连, 但林斤澜的散文里没有“世故”, 有的只是“世事洞明”。

他也写生老病死, 但他写得豁达、冷静, 无悲情, 无煽情, 他的观点他的情感已凝练, 收缩成如太上老君那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的仙丹, 有功力, 不耀眼。

《“红八月”的“八二三”》写“一九六六年的八月二十三日北京市文联院子里, 流了鲜血, 斗死了主席。”然后冷静客观地叙述了当天的境况和事情发生的经过, 末了是一句冷峻的评论:“我们把鲜血和生命, 也婉转叫做‘学费’, 我们人多, 我们付得起。”

《安息》写作者和汪家兄妹三人, 还有他们的夫君夫人及儿女, 到公墓去安葬汪曾祺和施松卿。那天“阳光暖和, 无风, 少有的好春天。”安葬墓穴的过程中, “汪朗笑道”, “笑着蹲下”, 安葬完毕, “随着照相, 一家一家地照, 单个儿照, 集体照……”“孙女儿汪卉这两年长了个儿, 厚墩墩像运动员。”儿媳刘阳“当了党校校长了”, 女婿王勇“是蜜蜂或蜜蜂研究所书记, 他们都在‘正当年’。”外孙王超“已上高三, ……叫人觉得第三代的成长, 猛地不像跑步, 是跳高。”有人会觉得, 题目叫《安息》, 写的是安葬过程, 总得哀伤流泪, 才能显出对逝者的追悼与怀念。但文中, 整个安葬过程全无悲伤, 大家像去游玩一趟那么快乐, 对逝者没有哀悼, 毫无悲戚之情, 这怎能让逝者安息?但, 正因为所有的后人, 儿女辈、孙辈都过得很好, 很快乐, 汪曾祺夫妇当然可以安息了。

《纪终年》是写汪曾祺临终前两三年直到去世的生活。两人是多年的好友、密友, 但惯常见到的生离死别之情在林斤澜笔下并无什么表现。知道“没有办法”了, 情感流露表达最高的一句是:“不觉失声叫道, 怎么会这样!”作为相知最深的朋友去世, 文中并无明显的悲痛之情流露, 只说汪曾祺走得突然, 但又说“这回辞世早有准备”, “是一种境界”, “什么境界?想说是‘审美’。”写临终前住院期间的汪曾祺, “面露安详的微笑”, “两眼慈祥, 并且闪闪”, “从忽然说出的话来听, 心情愉悦, 思想格外敏锐。”“食道严禁食物通过, 连一滴水也不许可, 特护向我们解释时的时候, 曾祺闭着眼插上两字:‘戒严。’……‘天安门戒严’”, “脱掉衣服拍片, 老先生说怎么拍裸体照。”后来有一阵一阵的迷糊, 说胡话, 说“看屋子是绿色的”, 说“那是第二思维”。……“我这才惊觉:第二思维!一个艺术家的鲜活想象。……他走进审美境界了。在生与死的‘大限’地方, 迷糊, 却看见了美。”连“辞世”都是“审美”, 这还有什么可悲可痛的?

鲁迅以犀利的笔锋去直面惨淡的人生, 正视淋漓的鲜血, 是因为他要唤醒关在铁屋子里的人, 也因为当时两个阶级是对立的。在当代, 也有作家看到时弊, 但有些人话锋一转, 目光一转, 就轻轻避过了。林斤澜呢, 他的文章, 也直面现实, 但他并不以鲜明的态度辛辣地讽刺和针砭, 也不故意转眼避过, 他用了举重若轻的方法, 他的文章如耍太极, 如包汤圆, 有馅, 实在, 但却不是一眼能看到。他的文章有锋, 但藏起来了, 有针, 也藏起来了。都说林斤谰与汪曾祺是文坛双璧, 但为什么在很长的时间里, 汪曾祺得到了盛名, 林斤谰却没有?这恐怕与他们两人的文风是分不开的。汪曾祺的散文平淡、闲适, 给人以愉悦、享受, 因为他把现实生活中刺目的矛盾予以调和了, 对于时弊对于矛盾, 他目光一转就轻轻地避过了。他笔下呈现的, 是他用仁者的心编织的温热的梦[2], 是足以净化我们的心灵的, 所以我们疲惫、受伤的心灵需要它, 我们喜欢它。林斤谰的散文呢, 一者, 他的文辞不是温暖、华丽的, 不能吸引人;二者, 他不回避矛盾, 他直面现实, 虽然他把针、锋都藏起来了, 但毕竟, 他文章里的针、锋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读着读着, 有人对那针、锋暗自赞叹, 有人被那针、锋无声无息地刺中, 痛快或者痛, 有人欣赏或有人不喜欢, 总之, 这使他少了一部分喜爱他的读者。

林斤澜的散文如天马行空, 挥洒自如、收放自如。武林小说中说武林高手到了最高境界, 飞花摘叶皆可伤人。林斤澜也以“其实纯洁就是愚昧”这样普通的一句话, 就点了一批人的“穴”。林斤谰不是愤世嫉俗的人, 虽然他经历过磨难, 经历过风浪, 但一切苦痛他都放得下。他看得远, 看到了常人难以看到的东西, 他说出了常人不太敢说的东西, 但他所说的往往不是直言, 往往是顾左右而言他, 到最后, 仿似在不经意间, 他就“点”了你的“穴”。如果说世界有禅、有道, 林斤澜是悟出了禅与道的。他的文章就是在传承禅与道, 他的文中有机锋, 只是道与禅不是每个人都能立悟与领会, 需要阅历, 需要灵性, 需要慧根。

读余光中的散文, 你会慨叹作者的知识渊博, 慨叹作者的博闻强识, 看到作者的大开大合, 什么“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吐纳珠玉之声”, 你都可以从他的文章里直接体会到, 你会击节赞叹, 甚至膜拜。但林斤谰的文章, 却没有承载渊博的知识, 因为他“是由生活而走进艺术, 而不是由学问而迈进文坛。”[3]他的文字, 冷峻、深沉。孙郁说他“那些文字, 那些古怪的小说, 奇异的随笔, 像迷宫一样难以把握”, “描述林斤澜, 用任何理论来套, 大约都不得要领”[4], 但是他“直陈死灭, 以坚毅的目光迎着苦难……”[5]林斤澜的老乡、作家程绍国说他是“已经成精的作家”, “艺术境界已入霄汉, 和一般的作家不是一个档次。”“他对社会、对世界有话可讲, 感情强烈。”[6]确实, 我们从林斤澜散文的字里行间, 就可以感受到“他对社会、对世界有话可讲”, 特别是他对历史有深刻的反思。他身上肩负着对历史、对现实的责任。他仿佛是一个站立的巨人, 历史与现实在他的眼前流淌, 社会百态匍匐在他的脚下, 他从一个文人的角度, 把社会发展的规律总结出来, 并呈现在笔下。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作家。他的散文里有厚重, 有责任, 历史与现实是穿插着的, 有虚与实的交织, 有幻觉与清醒。他直面历史, 直面现实, 他把主次颠倒了, 虚则实之, 实则虚之, 虚则为实, 实则为虚, 虚虚实实, 如走迷宫, 难怪让人云里雾里。但不管你读懂了还是没读懂, 他要表达的理就在那里。他的散文, 套用他自己文章中的一句话, 是“错乱之中不错不乱”。

参考文献

[1]林斤谰, 杂花生树[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第1版。

[2]翟业军, 蔼然仁者辨——沈从文与汪曾祺比较, 文学评论[J], 2004年第1期。

[3][4][5]孙郁, 林斤谰片议, 当代作家评论[J], 1998年第5期。

8.试论电视诗歌散文的创作元素 篇八

【关键词】电视诗歌散文;电视文学;音乐;画面;文化

一、电视的文学性

“文学是一门以语言为载体的艺术,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不能以视觉或听觉直接感知到形象,而是要通过识别某一符号系统所设计的特殊字形和发音,联想到与这些符号相关的形象。”

从电视诗歌散文的创作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文学对电视艺术的这种深远影响。在抒情艺术的领域,散文无疑是电视艺术中的先行者。其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在:

(一)善于传达人的情感和思考

人们常用“言有尽而意无穷”来表达对文字深刻内涵的追求。这也正揭示了人们在文学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味与感触,甚至可以打开读者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电视诗歌散文中,作者通过运用诗性的文字,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并循着这条文学想象之路,让观众重新投入到电视画面的内容当中去,通过两次艺术的处理,将观众的情感和思考投入到作品当中,得出对作品全新的感受。这是文学独有的艺术魅力。

(二)善于带动读者的大脑想象

电视散文的联想一般是以作品的主旨为轴心,并给大众想象的空间。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影视作品中文字的魅力。

想象是一个过程,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它通过某一意向,并将其投射到脑海中,就可以产生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思维活动。而文字作为一种创作元素,是最能打开人类想象的钥匙。在电视诗歌散文中,解说词不仅能够说明镜头的表现意图,同时根据文字特有的属性,激发观众在所观所感所闻中,得到独有的见解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样可以使观众更好的理解解说词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使影片的结构脉络更加清晰易懂、完整可观。

二、电视文学的审美特征

“电视文学,既使用电视语言,又使用艺术语言,发掘和展示世界的审美价值。它的这种审美上的丰富性和优越性,表现在它所禀具的多重美学特征上。”

(一)追求现实生活的真实

电视诗歌散文,首先应该是要保证拍摄内容的生活真实性的。尽管艺术的表现手法上有很多,不论是夸张、隐喻还是直抒胸臆,都将生活真实性作为艺术表现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或拓展。因此,作品的结构形态应该是既形象又具体,既要有客观的表达,也不乏主观的陈述,这样才能给观众以浓重的审美感受。

(二)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

“由于电视文艺专题片融进了其他多种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段,诸如音乐、舞蹈、歌曲等,就强化了电视文学的艺术性。”[3]

电视文学不仅能够加强艺术手段的多样性,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电视的艺术表现能力。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结合,相得益彰。使电视诗歌散文,甚至于其他艺术形式中,得到更好更优化的美学享受。

例如要拍摄平遥古城,我们既要考虑到它不仅有古老的历史底蕴,同时也囊括着现代艺术元素。因此要对地方独特的文化进行前期了解,不论是平遥古城大戏台中特有的北派宴舞,还是平遥民间特有的山西曲调,所到之处,都要有丰富的资料做依托。让来到古城的外乡人在轻松愉悦中领略到黄土高原所独有的风土人情,成为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平遥的民歌音乐来源于古代的庙堂音乐,而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出了庙堂,走向民间,其特点是曲调宛转悠扬,旋律悦耳动听,富有浓郁的山西地方风味,它的朗朗上口,它的无限自由。这些艺术表现手段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彩的艺术空间。

(三)具有艺术的审美价值

“电视文学说到底还是屏幕上的艺术作品。”[4]作为屏幕上的艺术,就应该追求更高的艺术品质。在艺术处理时不仅要达到艺术标准,还应该为追求更好的表现效果,做出更精湛的艺术呈现。因为在观众得到观影体验后,与其说它是一种纪实性的风光片,不如说它已经成为个体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是审美价值另一方面的体现。

同时,电视诗歌散文除了一般的再现和纪实,还采用大量的表现性画面,和意念性构图去加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这样既可以拓宽观众的想象,又将散文所要表达的主观意念生动的表现出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四)强调“情理交融”

在我看来,电视诗歌散文在抒情方面与纪录片最大的不同便是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差异。尽管他们都有着精致的画面为文本支撑,也有自己的理念来统摄全片。但以真挚的情感负载起抽象的主题意蕴方面,电视诗歌散文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三、电视的音画配置

电视艺术是光与影的艺术,是视与听的艺术。电视画面是构成任何一种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电视音乐是电视艺术诸多表现手段之一。

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抽象的艺术。它是转瞬即逝的,然而又是记忆深远的。音乐往往能够直达各种艺术门类的深层,与各种类型的艺术在节奏方面、旋律方面、情感色彩方面等“达成共识”。

电视画面的营造,细节表现是必不可少的。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同时要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这也决定了细节的运用能够更好的表现画面语言,给人以心灵上的启迪。

综合以上,我们会发现充分发挥电视画面在影片中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电视画面质量,使其适应现代审美的需求,同时也是结合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来提高电视诗歌散文创作水平的重要措施。

四、结论

与其它电视艺术样式相比,电视散文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其文学化,它将散文电视化,优秀的散文作品通过电视技术展现给观众,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应该精心写意,追求意境,也需要传达人性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要带动观众丰富的大脑想象。将文学的意象与电视的技术手段有机结合,从而展现出充满审美意蕴的电视散文作品。

从电视的音画配置方面来看,音乐和画面不仅仅是为散文服务的,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也有着不同的使命,不论是音乐的选择,还是画面的选择,对于电视散文风格来说都能起到转折性作用。利用声音的力量可以扩充画面的信息,丰富和补充画面的不足,同样,利用音乐和画面还可以二次诠释文学在电视艺术上的表现作用。

总之,我认为,不论是对文学的推敲琢磨,还是对音乐画面的精雕细琢,都应该以电视散文的整体风格、创作理念作为行动的依据。如果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将多种艺术元素相互融合,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才是真正地相得益彰。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电视的附属品,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特性和艺术价值。我们读到的散文文本通常是纯文字形式来表达的,而电视诗歌散文则是将文字与电视画面将结合的超文本或复合文本;如果说,我们听到的音乐是一首简单的曲调,那么融入到电视中,便是一首饱满丰富的交响曲;如果说,画面是一幅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那么电视镜头,就像是一篇史诗巨作。

电视诗歌散文中也是一样,每种创作元素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只有将语言文字、画面、音乐、音响等综合在一起,通过荧幕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才能使人们得到更多、更丰富的艺术享受。 才能让各种创作元素在新的创作手法中,展露他们的“弦外之音”!

参考文献:

[1] 林莉.论幼儿的文学欣赏[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2] 赵迁坤.如何将电视和诗歌散文更完美结合[J].记者摇篮,2006.

[3] 王硕.电视文艺专题片的审美特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上一篇:小李的另一面作文600字下一篇:商务策划书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