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改革之研究(共8篇)
1.体育课程改革之研究 篇一
把住方向试验探索中方小学 体育教学改革
中方县中方小学体育教育改革走过九个年头了,近两年来,我校又实施新课改试验了,小学体育实施了愉快教育开展“乐教乐学”实验我有心得体会,把我的基本思路作引玉抛砖,敬各位老师参考。
一、体育教改的理性思考:
1、以发展教育学科能力为中心,以提高体育教学的综合效益为目标。以贯彻育人目标,育人是体育教改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增强体质发展出发,发展学生的个性结合技能技术,发展身体,贯穿思想,知识与社会教育。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全面提高体育教改的综合效益。
2、严格课堂管理,强化课堂常规。以教学的规范化,以教师上课示范正规化,促进学生的行为动作规范化,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严格技术动作与操作规格要求。掌握知识与技术,挖掘学生潜力,最大限度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我已实行目标教学,课的开始宣布课的目标,要求示范课目的标准,师生对照目标教与练,对照目标检查,评价,培养学生达标意识与责任感,也加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即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在教学共性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运用体育生理学和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综合施教。课堂上培养心育,群育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情感活跃起来,把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增强体育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兴趣,训练创造才能,培养创造习惯。
二、体育教改教法与学法基础:
教法基础建立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主题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之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学法基础建立在小群体学习法上,激发情感并多向交流。注意信息的多向传递反馈,优化教学环境。目前教学重视学法的研究与实验。满足学生的求知和求乐,求成功的渴望。使学生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得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的整体发展。
在课堂上重视表演,评价。通过群体与个体的表演达到巩固技术,提高技术规格与质量,提高观摩水平和提高评价能力,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平等关系的前提下,实施“乐教乐学”,教要我学为我要学,体验学科本身的乐趣,体育的价值,使“愉快教育”登上新台阶。
三、体育教学程序的心模式及要求:
在教学观念,教学组织形式改变的情况下课堂教学程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中方的新的教学模式,以新授课为例加以说明:
1、统一教,统一练
把一项新教材的技术规格,采用全班教学形式交给大家。主要方法是由课前培养好的骨干做示范,教师做动作,技术要点说明,并说明重点,难点。结着每组抽一名学生进行动作的分解练习,按完动作的结果阶段一步步的在教师统一口令下进行。在加强动作的规范化时,人人都看得见,人人都掌握练习的过程,方法与步骤,而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
2、分群体练
在这个群体中,可以看成是一个行政小组,也可以看成是自由组合。在场地与器材的设置上难易成度上,可以有所不同,吧联系的主动交给群体。使每个人练习次数与强度有所不同。重点是学法要求,诱导群体在教、在学、在帮、互评、互相帮助。教师的责任是巡回观察,反馈信息,把各个群的练习沟通起来。
3、自由主练与创造性练习
这是在有80%以上的同学基本上掌握了本科目标与要求之后的练习阶段,给学生10分钟左右自由时间练习,学生不受场地,器材限制,自由的练习,练习的形式改变,方法手段改变,就选择与革新。使学生发展创造性作用。能够满足学生求知、求乐、求新、求成功的欲望与心里倾向。给创造性思维与创造行为提供发展的机会与场所。
四、分群体或几个表演、检查、评价结合
在教学中,抽一个群体或几个群体轮流表演,检查并进行评价。加强了群体的凝聚力与荣誉或通过表演巩固与如果加深了本科的技术规格。强化了联系内容,表演又是联系成功的展现,表演者在生理上能达到运动技术与健美的和谐统一。心里上满足而竞技的乐趣,而且激励全班同学。有大部分同学看表演能够展现自我存在意识与价值。能够增强体育意识,增强勇敢精神,拼搏精神,竞争意识,增强体育能力,激发体育兴趣与爱好,实施“乐教乐学”的效果。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度和发展度。师生双边活动的教学法育过程,不能用固定的模式去限制其发展。单教学也有基本规律与格调,随意性也不能太大,要有合理的,科学的程序去教学,去操作,也有一定好处。
中方县中方小学
2011年10月
2.体育课程改革之研究 篇二
体育隐性课程在我国开展的较晚, 体育隐性课程在学校范围内的体育教育功能还不能很好的实现。本文试图从体育隐性课程的作用入手, 结合对职业学校学生体育动机、态度的现状调查, 设计了职业学校体育隐性课程促成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养成的途径, 旨在推动职业学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实现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体育动机
体育动机是学生将体育愿望转变为体育行为的心理动因, 是发动和维持体育行为的内因。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有积极、主要的一面, 也有消极、次要的一面。主要动机方面是:健身强体 (87.39%) , 心情舒畅、产生快乐 (73%) ,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71.65%) , 振奋精神 (69.81%) , 掌握运动技术、技能 (69.38%) , 说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首先是身体方面的, 其次是心理方面的, 再次是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方面的。次要动机方面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9.58%) , 提高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10.87%) , 培植人生目的 (17.35%) , 为政治服务 (0.52%) , 说明学生对反映体育的社会、文化、思想政治方面的动机是消极被动的。另外, 通过对问卷内容的设计与学生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也产生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按调查结果表明的程度排序为:缺少活动的场地器材 (57.12%) , 学习紧张、余暇时间少 (47.53%) , 缺少一起活动的同学、同伴 (44.82%) , 无人指导 (31.85%) , 任何体育项目技术掌握不好 (18.22%) , 不感兴趣 (11.74%) 。
2.2、体育态度
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由对体育的认识、情感、行为意向三个因素构成, 其中情感是体育态度的核心成分。学生体育态度主要表现为对体育课的态度、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及对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上体育课的态度表示喜欢的占81.58%, 但有68.46%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学习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考得理想成绩, 72.71%的学生不喜爱现行的体育课教材, 65.21%的学生不满意现行的体育课考核与评价标准;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很感兴趣和较感兴趣占70.98%, 几乎每天或每周2次以上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占59.69%;学生选择自己锻炼或体育协会的占78.86%, 而选择以体育课作为组织形式的仅为19.35%。
2.3、职业学校体育隐性课程促成学生体育动机、态度养成的理论基础
学生体育动机、态度等是学生参加体育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复杂心理活动, 也是有关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与学生个性密切相关, 对于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 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动力调节系统。学生体育动机、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能够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对体育活动产生正确的认知和价值判断, 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乃至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态度, 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 树立崇高的体育价值观念,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积极动因。因此, 促成学生积极体育动机、态度的养成过程中, 必须体现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围绕着“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 紧扣课程目标, 重视课程内容的文化性和内隐性, 强化学生对体育的理性认识, 把学生体育动机、态度等纳入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实施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完整课程体系。
2.4、职业学校体育隐性课程促成学生体育动机
围绕素质教育, 树立“健康第一”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已成为职业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出发点。《纲要》与《课程标准》已经明确将学生体育动机、态度等隐性指标纳入职业学校体育课程评价范畴。体育课程不仅仅包含传统的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为主的显性课程, 还包含侧重于学生情意目标与个性品质发展的隐性课程, 二者共同构成了体育课程的完整体系。
3、结论
因此,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对体育课程目标的全面理解和深刻认识, 从而加速职业学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实施。
参考文献
3.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体育小组学习 篇三
关键词:小学体育;小组学习;学习模式
如今学生的身心发展教育受到社会广大关注,教师不仅注重书本上的教育,更加重视起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小学体育作为一门可以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科目,自然而然地受到重视。关于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增强教学质量,达到使学生身心发展良好这一目标,教师深刻意识到一个合理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小组学习的模式就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目标,接下来我将简单地谈一下小学体育中小组学习模式的有效性。
一、小组学习模式的概述与作用
小组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为每个小组布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小组各成员在共同探索、共同思考的情况下,完成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强了学习效率,锻炼了学习能力与身体素质。学生通过小组共同学习,懂得了团结与合作意识,学会了自主学习,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作用。
二、小组学习的现状
由于小组学习形式是新型教学模式,有很多教师不会运用此种形式,便不能发挥出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质性效果。目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学习小组分组分工不合理。小学生的心性还不成熟,每个人的性格、学习能力、身体素质都不相同,教师在分配学习小组时常常忽略这些,胡乱分组,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为每个小组的分工也不科学,发挥不出这种学习模式的效用。
2.教学内容时机分配不合理。教师在分配小组学习内容时,并不知道要分配哪些内容供学生学习,分配的内容没有小组共同学习的价值,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还降低了课堂效率。再者,教师分配的时机也不恰当,小组学习应当在学生学习了课堂内容后开展,而不是在学生一无所知的时候开展,学生胡乱地学习,反而会降低学习兴趣。
3.学生缺乏团结合作意识。小学生年龄较低,没有共同学习的意识,面对体育这门学科如果没有合作意识,恐怕学生会胡乱练习,达不到锻炼效果,而且在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时,大部分学生没有积极性,只是被动参与,小学生合作能力较弱,教师教学时忽略了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没办法使小组教学发挥良好的效果。
三、如何开展小组学习模式
小组学习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特别是在小学体育这门科目上。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自己讲解动作要领,然后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分散混乱,课堂效率不高。而小组学习模式,不但使学生集中练习,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在交流中学生会发现新的问题,激发了探索欲,在教师的帮助下,加深了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与记忆,学生共同练习,还可以带动部分懒惰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所以小组学习的科学开展尤为重要。
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部分教师不会运用小组学习模式,出现了分组分工不合理的问题,那么我们第一步便是要合理地分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性格、兴趣、学习接受能力这些方面的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内科学分组,比如,把身体素质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每组3~5个人,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共同探讨学习要领,练习动作,这样身体素质差距不大,可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接着,小组分工要合理,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进行分工,安排不同的角色,性格开朗的可以做小组长,性格内向的可以做指导员等,在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时,会增强团结合作意识,还可以让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职责,得到不同的锻炼。
2.布置内容。教师在布置教学内容时,要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布置,为每个小组多布置一些合作项目,锻炼到每一个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在小组里的存在感,从而加强了积极性与参与意识。其次,教师布置的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应布置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通过团结协作可以得到锻炼并解决的内容,否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好的锻炼。在教师布置了内容后,并不代表教师的工作就结束了,每个小组之间需要教师的参与,教师要多多加入到小组中,共同交流、探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减少教师的权威性,使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言,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对动作的要领掌握得会更好。
3.小组评比竞赛。学习小组之间需要交流,因为交流会使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得到新的锻炼,小组之间更需要评比竞赛。教师可以在分配了教学内容后,为教学内容定制一项评分表,根据每个小组的完成度来打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等,优秀的给予奖励。这种评比竞赛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小组内的学习氛围也得到提升。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好地学会了体育知识,还得到了锻炼。或者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负责人,即小组长,鼓励学生课下锻炼课上学过的知识,小组长统计每个人的锻炼次数,每周结算一次,为锻炼最多的学生分发奖励。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使学生热爱课下锻炼,提高了身体素质。
4.教师定期检查评点。学生课上练习充分并不能得到好的身体锻炼,课下的巩固尤为重要。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锻炼目标,小组长管理,每个月或者每个星期教师检查小组完成情况,每个人单独检查,检查的时候教师加以指导,如果学生没有练习好,动作不规范等,教师要耐心讲解,鼓励学生继续学习,不可谩骂侮辱,打击学生自尊心与积极性。小组长进行监督与帮助,保证小组成员的锻炼效果,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锻炼,进行评比,锻炼优秀者担当小组长,所以小组长定期更换,这种方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小组的锻炼效果。此外,教师要加强对小组内合作意识的培养,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小组学习模式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身心发展。教师在运用这项小组学习模式时,要多加思考,发挥出它的实质性效果,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课上课下一样积极锻炼学习,才可以更好地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宋安国.有效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8).
4.读《体育之研究》心得 篇四
1917年,那个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虽然那时有提倡体育的人,但他们都不知何为体育之真义,所以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救国先救民,强国先强民,只有通过各种体育锻炼来提高每个人的身体素质,然后得以强军队之素质。于是毛泽东在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写下了《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
毛泽东在第一部分说明了体育就是人类的养生方法,能使身体发达。在第二部分点明了体育与德智的关系,要改变人们轻视体育的看法,强调体育和德智同样重要。接下来毛泽东举例子说明体育可以延年益寿,希望能唤起人们向喜好体育的古人学习,自始自动地进行体育锻炼。第四部分,毛泽东从“强筋骨”“增知识”“调情感”和“强意志”四个方面阐释了体育的功效。第五部分点出了不爱运动的四个原因:“无自觉心”“积习难返”“提倡不力”和“学者以运动力可羞也”。毛泽东在第六部分认为运动的方法与次数不在多,只有坚持锻炼,就能取得功效。第七部分写明了运动时的注意事项:“有恒一也,注全力二也,蛮拙三也。”最后,毛泽东还给出了一些运动的方法,供人们练习。
学习完《体育之研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毛泽东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同时他对体育的深入研究也促进了我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体育能够强健筋骨,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身体强壮了,才可以增长知识,身体弱的人,往往学习起来也力不从心。其次,体育运动还能使头脑清醒,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增强人的意志。意志是人生事业的先驱,从日常的体育运动中打好基础。最后,文章中提到的运动注意事项,也使我深有感触,没恒心、注意力不集中也是我存在的问题。
经过这次学习,我以后会努力克服自己的问题,在体育运动中做到有恒心,同时加强注意力。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坚持体育锻炼,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
5.体育课程改革之研究 篇五
小课题研究之体育差生的教学措施和方法
1.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体育差生多数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如有的认为身体强弱是先天决定的,有的把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对立起来,也有的只求不生病就行等。因此,就要用生动的事例和科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并注意观察和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把提高认识和培养兴趣结合起来,调动起积极因素,教育他们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2.更新知识,提高素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师德修养。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树立教师的人格榜样,用自己的崇高思想、精深的业务能力、良好的行为感化体育差生。体育教师面对差生要充满信心并把这种信心迁移给学生,激发体育差生的学生兴趣,提高他们身心素质。“兴趣产生于行”陶行知先生这句话就是要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正确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知识的认识程度,消除他们对体育的偏见和模糊的认识程度,让学生在一定的法规制度下的约束下,逐步养成运动的习惯,在快乐运动中领略到进行体育锻炼的快感,从而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去,提高自身素质,去实现自己在体育课中的`价值。 3.投入师情,耐心施爱 投入教师情感是一种满足体育差生需要为出发的措施。由于差生所处的“恶劣环境”、“地位低下”,教师稍对他们关心爱护,学生就会在内心激起自尊、自强、积极向上的强烈欲望,从思想情感上和教师亲近起来。若教师付以真情,长久施爱,从情感上,亲近他们,从生活上关怀他们,从心理上理解他们,就会使差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情感上引起共鸣,增强向师性,进而以正常的心态进行体育课的学习。特别指出的是那些由于家庭原因所造成的体育差生,更应该给与他们父母般的关爱,是他们缩短与其他学生的距离,积极上进。“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对儿童的爱。”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时刻提醒我们:时刻给予差生关爱。 4.区别对待,引起兴趣 不同的体育差生,不同的心理,支配不同的行动。因此,对不同的体育差生应有不同的教法,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千篇 一律。身体素质差的标准降低,把练习中经常尝“苦头”的体验化为尝试成功的喜悦引起学生的兴趣。胆子小的,用风趣诙谐的语言,生动第一文库网形象的比喻,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体型特殊的,可组织他们多参加娱乐性节目,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兴趣。总之,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可行目标,调动体育差生内心的积极因素,改变其消极的自我认识,逐步树立自尊心,自信心。 5.抓住时机,表扬激励 首先,体育教师不要让体育差生长处与被人遗忘的“角落”,而应大胆放手,多给他们参与表现的机会,让探们积极地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愿做而又能做好的事情,会归集体当中,缩小同学、师生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并及时发现体育差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激励体育差生的上进心,发挥他们的优势,从而认识到自己价值,不断进取。 6.优化组合,表率帮带 努力营造一种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的组织安排学生练习时前后顺序及锻炼分组,优化组合,利用好生影响差生,带动差生,依法学生之间的“比、帮、带”,是差生产生“他能做,我也可以完成”的竞争心理,充分调动周边积极因素,通过集体的力量帮助他们,带动他们,不再是他们成为“孤立儿”和“嫌弃儿”,在最优化的环境中得以进步。 7.坚持三个优先 (1)课堂练习,差生辅导优先。体育好的学生上体育课时,教师一讲解示范,他们就会心领神会,并能很好的完成动作,而体育差的学生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必须对差生优先安排辅导。差生掌握动作慢,完成技术动作往往达不到要求,教师不能横加指责,要耐心、细致的加以讲解辅导。当他们有一点进步时,就要给予表扬、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差生树立信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2)体育教学比赛,差生优先考虑。在体育教学比赛中,体育成绩好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参赛欲何求胜心,而差生则“知趣”地退到一边当观众,或者,表现出“与我无关”的态度,这时教师则要考虑安排差生参加各项体育教学活动,特别是集体项目更要给予优先的安排。这样,对转化差生的工作是很有好处的。一是差生不会有被遗忘的感觉:而是觉得不能老是拖后腿,而决心刻苦锻炼,力争赶上。 (3)课外活动,差生优先安排。促使体育差生转化的直接条件是多练习,不练习或少练习是无法转化的。在安排体育活动中,对差生在锻炼时间、锻炼内容、教师辅导上等方面都必须优先安排,为差生创造条件、是差生经过努力练习,学有所进,练有所获,不断的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成绩。 总之,体育差生的缺点、错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一个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他们的转化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抓准时机反复抓,不少差生都是经过“进步-反复-再进步-再反复-更大的进步”的曲折道路而转变为先进的,这需要体育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 对经常违背师生所认同的行为准则的差生群体,体育教师配合特别重视对他们的教学,时时关注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充分调动他们的锻炼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的体育水平。
6.体育课程改革“虚化现象”之解析 篇六
一、“主体作用”虚化“主导作用”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应倡导快乐体育、和谐体育。于是, 有的体育教师打着“自主”学习的旗号, 把体育课上成了“放羊”课, 教师在课中只是蜻蜓点水般进行“巡回指导”:篮球一扔, “玩篮球去!”哨子一响, “玩游戏去!”队伍一排, “自由活动!”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可有可无, 自主学习处于缺乏监控与指导的状态, 自主学习成为伪饰的包装, 教师的主导作用消失得无影无踪。
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决定了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要经过一个渐次提高的过程;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需要教师有的放矢地对其扶植、引导和管理, 而不是随学生个性任意发展。如果片面地扩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觉性, 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起的主导作用与管理作用, 就会给少部分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提供自由散漫甚至故意捣蛋的可乘之机, 不仅影响本人的学习效果, 而且也严重影响他人的学习效果, 安全和谐只能是流于形式而已。
所谓“教学相长”, 教学永远是一种双边活动, 既离不开教师的教, 也离不开学生的学。学生作为不成熟非稳定的一方, 对事物的感悟是不全面的, 有时甚至是片面错误的, 教学既需要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更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感染、唤醒和引导学生的体验。因此, 在课改舞台上, 教师不仅不能失去“主导”地位, 而且还要担当十分重要的“难度系数”可能更大的角色, 对此, 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 又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改不能因为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贬低甚至废弃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校本课程”虚化“全面发展”
不少学校的体育课使用的是“校本教材”, 其内容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所编写。还有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是针对本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而设立。体育传统校的体育课内容几乎千篇一律, 篮球传统学校就只教篮球。有的学校初中三年的体育课只安排了中考规定的50米、跳绳和立定跳远三个项目。单一的教学内容, 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体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但人体内部的各个系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功能, 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如果体育课单一地安排教学内容, 则人体的一部分器官会因为得到锻炼而健壮发展, 而另一部分器官则会因为锻炼不充分而相对瘦弱。这种不均衡发展学生身体机能的做法, 不仅更易使学生发生运动损伤, 造成学生身心痛苦, 妨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与巩固等, 而且严重违背《国家课程建设纲要》的基本精神。《国家课程建设纲要》明确规定:1.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要满足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2.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3.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要遵循学科的知识体系。传统体育教学, 要求的是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 重点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上, 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学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 新课程的第一旨趣就是育人为本, 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 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既要安排一些能够发展学生速度、力量、柔韧、协调、灵敏的教学内容, 又要安排一些学生喜爱的体育内容。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健康奠定基础。
三、“快乐体育”虚化“运动负荷”
快乐体育强调学生在体育学习和表现中愉快的情感体验, 强调学生的个人兴趣。于是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玩得痛快、乐得开心就可以了, 所以就迎合学生的兴趣, 运动负荷下降了, 休闲体育诞生了。
生理学研究表明, 适度的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持续时间是提高学生机能、增强学生体能、提高运动水平所必需的, 任何没有运动量的体育行为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表象、一种形式或者是一种娱乐, 称不上是“锻炼”, 不可能有效地增强体质。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重, 周末或星期天大多在家里完成作业或者参加名目繁多的补习班活动, 很少能参加假日的体育活动, 加之营养过剩, 出现了不少的“豆芽菜”或者“小胖墩”体型的学生。以前, 不少学生勇敢大胆能吃苦、不怕困难敢冒险, 两个课时的教学, 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前滚翻的技巧, “鱼跃前滚翻”“分腿腾越山羊”练得得心应手, 象征性长跑等活动也踊跃参加。现在的学生则大相径庭, 软弱、胆怯、怕苦畏难的不是个别现象, 这就提醒我们体育教师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的运动负荷, 引导学生积极地锻炼身体。随着快乐学习、成功学习等新名词的出现, 部分教师误认为具有一定运动量的体育教学只会给学生带来生理上的疲劳与痛苦, 为了与时代合拍, 显示快乐体育, 对学生的嬉笑玩弄、随心所欲等没有运动量的行为不加以引导与管束, 淡化了必要的运动量。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 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运动量仍是新课程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理解快乐学习、探究性学习、成功学习的意义及其操作要领, 应使运动量教学与多种学习方式共融。这样, 就能让学生在气氛热烈、活动积极、不知不觉中加大运动负荷, 就能使学生的“苦”与“累”在乐中消失, “情”与“趣”在动中生成。
四、“平安愉悦”虚化“基本技能”
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本身没错, 但有的教师“矫枉过正”, 只追求平安愉悦的体育课堂, 却忽视了体育的技能教学。有的学校为了安全, 从来不教学生单、双杠等体操项目。因此, 某些体育老师的体育课成了“空洞课”“敷衍课”“走过场课”。
体育新课标提出了“淡化高难度竞技体育运动动作教学”的要求, 这本与重视基本的技能教学不矛盾。体育教学目标就包含着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五个方面。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不仅是人们强身健体的需要, 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需要。比如学会了高处往低处跳的“屈膝下蹲”、学会了“前后滚翻”, 对一生中的自我保护、紧急避险等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终生受益。若过于淡化甚至彻底否定基本的运动技能教学, 体育教学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提倡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与终身体育能力的形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要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出发, 精选运动技能, 改变教学方法训练化的做法, 进行竞技运动的教材化改造, 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与完整, 不要苛求技术动作细节。体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出发点由过去以运动技能的传授为中心转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因此, 新课标体育教学不仅不能削弱基本技能教学, 而且还要有的放矢地给学生“教方法”“给规律”“指思路”, 以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运动技能的本领。体育教师适应新课程涉及许多问题, 只要我们在实践新课程中踏踏实实, 用心探索, 就一定会收到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
五、“赏识教育”虚化“严格要求”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于是各种虚假表扬充斥体育课堂:“你真棒!”“你回答得很好!”即使学生的回答是明显错误的, 教师也不直接下结论, 甚至还言不由衷地正面鼓励。当掌声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赞赏, 当表扬成为廉价的施舍时, 学生也许就会认为容易得到的鼓励是很虚假的了。
7.体育教学改革之我见 篇七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育;体育教学改革;方法策略
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基层体育教师,也许应该多谈谈自己教学方面的认识。但是,每一名体育教师首先要清楚所处的大环境和大的改革方向。只有清楚地了解当前和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教学需要什么,时代要求我们改变什么,我们才能去想我们怎么改变的问题。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
一、对学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和迫切需要进行课改方面的认识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的体格健美、体质强壮,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兴旺发达;多种身体技能,必然影响到青少年现在与未来的学习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是人类社会生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前,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阳光体育的作用,营造学校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为此,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要求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体育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确认。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适应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适应新世纪人才的新需求,因此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迫切愿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人们普遍认识到大力开展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品质和优良的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作用。
二、对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
我们现在的体育教育教学因为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几乎被剥夺了,体育课就是走过场,敷衍了事,从而导致学生体质、技能、情感等问题的缺失,学生失去了释放自己情怀的渠道,同时也失去了和别人沟通交流的渠道。
我们从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等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做的普查中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正是因为体育教育的严重缺失造成了这种现象。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些现象是因为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育锻炼达标要求。这两年我们正在进行教学改革和开展阳光活动,但在我看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到了教育一线,情况照旧。由于我们还在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所以体育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
1.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
2.场地不足,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试想:一个跑道,五个篮球场,经常是十一二个班一起上课,效果能好吗?
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
4.体育师资队伍得不到加强。一方面,对体育教师的不公平待遇挫伤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大,待遇低,导致了一些优秀的体育教师流失,一些有潜力的体育人才不愿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另一方面,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师德和业务素质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
5.学生的承受能力差,体质弱,导致体育课质量不高。
6.体育课的质量不高,课改要求要以学生为主,内容丰富,教法灵活多变,注重学生个性特点发展。这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高了,工作量更大了,可教师本身缺乏热情,课时又多,体育教师的付出得不到认同,这样,体育教师能认真备课、上课吗?
三、对体育教育改革的期盼
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就是改革的自我完善的过程,教育者和各级教育部门及领导应该共勉,切实把改革落到实处。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每个学校的体育工作者,尤其是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者,都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参与学校体育改革,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正视学校体育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
2.健全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体育改革的领导和监督,理顺、协调各环节关系;排除各种不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干扰因素;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保证学校体育改革的各项任务的贯彻和落实。
3.建立一套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配合学校开展体育教育。
4.增加学校的体育投入,更新体育设施,充实体育师资。减少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重视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和待遇。
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加强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钻研新课标,探讨新方法,通过自身的转型,通过学生、教师的互动,营造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体验体育与健康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在充分体现集体精神中培养竞争意识,在促进个性发展的同时培养创造能力。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中山市濠头中学)
8.华侨高校特色体育课程研究 篇八
摘 要: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受体与得天独厚的介质。本文通过对华侨高校特色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现实需要和具体实践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指出贯彻“文化强国”战略、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实现中华文化向世界文化的升华是建设侨校特色体育课程的理论基础;而服务侨校特色,满足华侨学子愿望等则是建设特色侨校体育课程的现实需要;最后提出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优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建设具有侨校特色的体育课程。
关键词:体育课程;华侨华人;华侨高校
华侨华人(本文简称华侨)是指长期生活在海外的中国公民和华裔[1],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受体,又是重要的传播介质,在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华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受体与载体,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大多华侨都发展到了三代或以上,受居住国(入籍国)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华侨特别是新生代华侨的中华传统生活方式与文化印记已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其文化的传承与介质功能也随之逐步消失。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重塑或强化华侨的华夏文化印记,提高华侨的民族归属感,发挥华侨的中华传统文化世界传播的“桥梁”作用,是侨务工作和对侨教育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华侨高校(本文简称侨校)不仅承担着新生代华侨人才培养的任务,更承担着对其教授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这就决定了侨校体育课程不能与其它高等院校一样,将西方体育文化为主导的现代体育内容作为核心课程体系,而应建立起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传播”为特色的个性化体育课程,以实现对侨培养人才和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双重目标。
一、侨校与侨校特色体育课程
1.侨校的创办与发展
侨校是指国内、国外以招收华侨子弟为主的学校。在国内,侨校是指由各级侨务部门直属的,以招收华侨子弟为主的学校。本文的侨校是指以招收华侨为主的高等学校,包括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的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北京华文学院等等。侨校的创办可追溯到1906年的清末。在南洋华侨子弟归国求学的热望下,清末五大臣之一,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创办了第一所以招收华侨子弟为主的华侨校学校――暨南学堂(暨南大学的前身)。[2]解放后,为了满足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回国接受教育的需要,我国先后在华侨较多的地区创办了华侨大学、华侨中学等一批以招收华侨为主的各级学校。目前,我国侨校已培养了华侨学子10万余人,在校华侨学生达8千余人。侨校跟其它高等学校不同,她是在国家出于对本国侨民教育的基础上,由基础教育逐步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具有浓烈的民族传统教育的色彩,肩负着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3]作为为全球华侨服务的教育,立足“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会通中外”成为侨校的一种普遍的办学思路,他们正沿着这一思路探索建设个性化和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
2.侨校特色体育课程
侨校特色体育课程是指反映侨校特点与规律,有别于其它院校的个性鲜明的体育课程,既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外体育活动以及与体育有关的隐性课程。侨校“为侨服务”的特点决定了侨校体育课程承担着增进华侨学子健康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双重任务。因此,侨校特色体育课程应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要教学内容,实现身体练习与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体现侨校身体育人与民族文化育人的特色。
二、侨校特色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
1.贯彻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伟大成功,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社会现实表明,我国要在经济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必须要有强大文化作为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此,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文化强国”为目标,促进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的伟大战略。这就要求不仅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还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提高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侨校体育课程应因应国家的发展战略要求,以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民族传统体育为课程内容,发挥其面向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受体与介质的华侨优势,为促进祖国文化的传承和世界传播,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贯彻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服务。
2.维护中华文化安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更是一种抵御外族入侵的“软武器”。“失去了文化,一个民族的特征也将随之消失,最终可能融合在强势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4]在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各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一个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许多民族文化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不少民族文化在文化融合中被西方强势文化所同化而逐渐湮没,危及本民族文化乃至整个民族的安全。中华民族文化也不可能置身于事外,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入侵下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在这种背景下,侨校体育课程应发挥其面向华侨学子的优势,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将中华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国并发展壮大,在文化大融合中掌握主动权,对提高我国传统文化抵御外来文化的侵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安全,保持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的格局中独树一帜具有深远意义。[5]
3.实现中华文化到世界文化的升华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要取得新的辉煌,必须走向世界大舞台,与世界强国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中华文化要发挥其先导和支撑作用,让世界人民通过中华文化去了解、熟悉和接纳中国。另外,我国要成为国际国家,民族文化就不满足于停留于国家文化的层面。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国际国家论”中曾说:“日本越要成为国际国家,就越要思考……如何在世界上传播日本文化!”[6]可见,实现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的升华,成为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前景的重要而迫切的事件。华侨生活在世界不同的国度里,是得天独厚的中华文化传播介质。他们将中华文化带到他们的居住地,与当地的民族文化进行交流、融合,产生新的文化,适应于他们生活的地区和一道劳作的民众,逐步演变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7]因此,华侨的文化传播作用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侨校体育课程应更加主动承担起新生代华侨民族体育文化教育的重任,通过他们将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带到世界各国,为实现中华文化向世界文化升华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侨校特色体育课程的现实需求
1.为侨服务,服务侨校特色
侨校是由华侨倡议和捐资建设,为华侨子弟教育服务的,以华侨为培养重点,面向海外的华侨教育基地。老一辈华侨倡议在国内办侨校,将其子女送回国内读书,除了寄望他们学习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外,更希望其后代能学习和感受祖国文化,增强其民族文化与身份认同感,确保其中华儿女印记永不褪色。因此,侨校除了要以科学知识育人之外,还要通过中华民族传统进行文化育人。这就决定了它跟其它普通高校在办学宗旨、目标定位、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应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还要体现为侨服务的特点,反映为侨教育的个性特色,更好地为侨服务。我国著名侨校暨南大学的“侨校+名校”发展战略和中国华侨大学的“传播中华文化,为侨服务”办学宗旨都围绕“侨”做文章,突显了“侨”特色。作为侨校课程组成部分的体育课程体系也不例外,除了要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增进学生的健康之外,还要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教育与传承纳入其课程内容之内,做到既能满足教育的需要,又体现侨校特色和“大华文教育”理念①。
2.满足华侨学子对学习中华文化的愿望
尽管华侨学生出生在国外,但是,血脉相连使他们对祖国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学习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往往是他们的最大愿望。笔者对暨南大学2010、2011级的212名海外华侨学子的调查表明:有557%被调查者认为学习民族文化、感受民族文化是归国学习的最主要原因;在调查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示为了到国内学习中华文化和领略中华文化的真谛,他们甚至放弃了到欧美国家名校求学的机会。在体育课课程内容选择方面,有520% 的被调查学生首选武术、舞龙舞狮、健康活动(如导引、五禽戏)等中华民族传统项目,超过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现代体育项目;有超过612%的被调查对象希望增加一些有关民族体育文化知识的内容。可见,华侨学子有着强烈的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愿望。因此,侨校体育课程也应因应华侨学子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需求,建立以传授民族传统体育技能,传播民族体育文化为主体的侨校特色体育课程。
3.发挥侨校的文化传承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场所,还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地。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发挥其文化传承创新作用,提高我国民族文化适应性是高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侨校应抓住教育对象主要是华侨学子的特点,在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中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融合,借助华侨作既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又是文化世界传播的天然介质优势,发挥高校的文化传承与传播作用。当然,体育课程也不例外,它不但要以提高华侨学子的运动技术、增进健康为目标,还要以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为己任。这就要求体育课程要探索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的特色建设之路,发挥体育课程在高校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
4.发挥体育课程的文化育人作用
一直以来,侨校体育课程都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增进健康为目标的,其文化育人价值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体育课程更需要融入学校的育人大环境之中,发挥其文化育人作用。特别是侨校,由于承担着增进学生健康和中华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因此,其体育课程不可能像其它学校体育课程一样只贯彻“健康第一”理念,而是应该将“健康第一”理念与中华文化传播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健康”与“文化育人”两不误。要做到这一点,侨校体育课应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外化物――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教学实践中,实现由过去体育课单纯的身体育人到身体育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的转变,发挥体育课的文化育人作用。
四、侨校特色体育课程的实践
1.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人们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它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导的现代体育而言的,不同于少数民族体育概念。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已成为一种中华文化的象征。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文化长期积淀形成,反映我国民族意识、文化心理、价值观与审美心理等精神生活领域的特征,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外显客体。也就是说,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实际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体验与内化过程。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包括武术、舞龙舞狮、赛龙舟、拔河、健身活动(如导引、健舞)等几大类,其中武术还包括套路、博击运动、功法等等。侨校体育课程可根据本校场地设施等的实际情况,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划分武术套路模块、散打博击(华侨多称散手)模块、舞龙舞狮模块、划龙舟模块、健身娱乐模块(五禽戏、木兰扇等)以及其它民族体育模块(可由地方特色民族体育组成)等由华侨学子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选择,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8]
2.优化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各种流派林立,分支众多,而且不同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其自己的特点,单靠每周2节体育课是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的。因此,如何根据华侨学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以狮舞为例,中国狮舞分为南狮和北狮。由于华侨主要来源于广东、福建一带,接触更多的是南狮,对南狮的理解也深刻些,因此南狮也会更受欢迎。故而,在教学时就以南狮为主,同时对他们介绍北狮的情况。再如,武术门派众多,在东南亚华侨中流传较多的主要有南拳、咏春拳、迷踪拳等等,因此,在教学时应选择广受华侨学子欢迎的门派,按不同学期进行教学。如:第一学期以教授南拳为主,第二期则以咏春拳为主,第三期则以迷踪拳为主要内容等,让华侨学子学习和领悟更多的中华文化,并进行文化内化。
3.文化感染与技能教学并重
中国传统体育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理解其中文化真谛和文化背景是很难真正学好民族传统体育的,缺乏内涵文化支撑的民族体育只会形似而神不似。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不但要教授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动作,还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课程进行该项目的文化背景介绍,让学生掌握该项目的文化内涵。如进行太极拳教学时,应介绍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并分别介绍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的特点,让学生在练习太极拳时将文化内涵融合在一起。另外,体育场馆布置可“还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场景,发挥情景的感染教育作用。这既有利于太极拳动作技术的掌握、增进身体健康,又能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内涵,便于这些华侨学子在学成之后,将其所学习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到国外,并将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4.课内外有机结合,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场”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博大精深,仅靠课内教学显然是不足够的。因此,侨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现实情况,建立各民族传统体育社团,如武术社团、龙狮社团、五禽戏社团、太极拳社团等等,在课外组织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让华侨学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另外,还要借助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侨文化发展基金资助的中华才艺(武术)培训基地、中华才艺(龙狮)培训基地、中华才艺(龙舟)培训基地等开展一系列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侨校内形成一系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场”,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华侨学子的中华文化感悟,并逐步提高其文化与身份认同感,实现体育课程的身体健康与文化传播双重目标。
注释:
① 中国华侨大学校长丘进教授提出了“大华文教育”理念,开拓性地将原本针对华侨华人青少年后裔从事的语言文化培养,拓展到其他所有领域。也就是说,只要大学里面有这样的专业、条件,有这样的教师、学生,只要涉及到这样的范围,我们都把它纳入华文教育,这样就不局限于招收华侨华人青少年后裔,不单单是外派教师去国外华文学院及其侨校教书或者是举办短时间的夏令营。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改革之研究】推荐阅读:
阳光体育下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研究论文09-06
体育校本课程209-18
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总结09-17
体育新课程标准内容07-02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07-28
公共体育教学课程10-10
体育教学与课程论11-01
新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原则探析08-19
学院体育课程设置分析论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