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知识摘抄内容

2024-11-11

宪法知识摘抄内容(精选7篇)

1.宪法知识摘抄内容 篇一

宪法手抄报内容

一、宪法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

二、宪法的来历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现行宪法自公布实施以来,每年的12月4日全国各地都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12月4日的宪法日定为法制宣传日,体现了“依法制国”的要求。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正式确定为国家宪法日,三、我来学宪法

从小要学法,法律威力大,生活大世界,处处不离它。护己要学法,保护你我他,法前人平等,用法闯天下。齐心来学法,歪风都能杀。弘扬正气好,利民利国家。

2.弘扬宪法精神主题班会内容 篇二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将校内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公_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活动方式: 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竞赛等形式展开。

活动要求:注重人人参与,讲究活动秩序,联系实际。

主持人:___

活动地点:九年四班教室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开场导语,说明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意义。

甲:学习法律是社会进步对个人的外在要求。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建设的逐渐完善,人们的生活与法息息相关。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不懂法、不学法的人在现今社会将寸步难行,无法立足,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是社会对人的要求。

乙:法制精神是现代人的一种内在修养。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内在素质的内涵正在逐渐丰富。以前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代人除了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该具有人文和法律精神。

甲:尊法守纪是每个社会公民的义务,

乙:尊法守纪是保护每个人个人利益的保障。

合:为此我们开展主题为“学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的主题班会。

二、《宪法》法律知识简介(学生4人)

主持人:《宪法》共四章: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4名学生带领同学们学习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三、案例结合,讨论法律案例

主持人:同学们,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许多多鲜活的事例已然清楚地告诉我们,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学法,懂法,用法,是青少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都有十七、八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案例一:据《__日报》报道:20__年6月26日中午,某中学生林某因与同年级同学钟某发生矛盾后斗殴,当晚8时许钟某纠集同学挟持林某到校外一小巷内,将林某打 倒 在地。后来林某起身掏出水果刀,对其中的王某等人乱刺后逃离现场,王某被刺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1月17日,县法院以林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案例二:20__年12月11日上午7点20分左右,__市紫溪中学高二1班学生小阳与同班同宿舍同学小磊在男生公寓401室因发生口角冲突,小阳用刀捅伤小磊,另一名同班同宿舍的同学小宇在劝架过程中也被小阳捅伤,之后小阳割腕自 杀。当学校领导赶到现场将3名学生送往州医院救治时,小磊和小宇经抢救无效死亡,小阳在医院包扎后被公安机关控制。

案例三:,一名19岁青年利用木马程序通过极复杂的手段,在三天内从一名网友的网上银行账户分16次盗走存款1.5万元。上午,黑龙江 青年于_因涉嫌犯有盗窃罪在朝阳法院受审。法庭上,于_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痛哭流涕。被带出法庭的一刻,他回过头向旁听席上早已泪流满面的母亲喊了一句:“妈,对不起。”于_实施犯罪时刚满18岁。据于_讲,他上初中的时候曾在一家电脑公司打工,从事电脑配件工作。被捕前于_处于无业状态。

案例四:06年,15岁的小_是一名网络游戏的玩家,有一天看到化名“白天使”的玩家,竟然有等级相当高的装备,让小_好生羡慕,小_和“白天使”聊了起来,发现“白天使”竟就在不远的网吧,突然心声歹念,打算带着一群朋友前去,胁迫“白天使”将装备交出来…为了网络装备,不少青少年宁愿以援 交、诈骗、恐吓手段来得到宝物,类似这样的案例,已成社会隐忧。

小结:由于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在不知什么是违法犯罪的情况下触犯刑律的事也屡有发生;

而因缺乏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侵害可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时却不会保护,吃哑巴亏的人也确有不少。所以我们青少年要学法,知法和守法,更要学会用法。

四、讨论:青少年犯罪原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沉迷网络,盲目攀比,交友不慎,沾染恶习,情感纠葛,模仿追风,骄纵溺爱,粗暴管教,流浪失控。

国家的有关的规定: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 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 _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同时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五、学习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杜绝犯罪。

1.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留级也无所谓;

2.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 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

3.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

4.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

5.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看笑话;

6.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 社 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

8.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爱说空话、大话、假话,从谦虚变成傲慢,从斯文变成野蛮,喜欢逞能,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

9.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甩扑 克打麻将,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乱;

10.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六、法律知识抢答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竟答,法律知识竟答分抽签必答和小组抢答两部分,必答题20分(每组抽5题);

抢答题答对10分,答错扣10分,最后看哪个小队得分最多就是优胜小队。知识竞赛题目由法律知识中抽取。

必答题:共20问(略)

抢答题:共14问(略)

七、活动总结:

3.宪法晨读内容心得体会 篇三

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建设,12月4日,铜仁市教育系统积极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晨读活动。

据悉,在“12・4”国家宪法宣传日到来之际,市教育局联合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20xx年国家宪法日中小学生晨读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区县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日晨读活动。各区(县)教育局利用“12・4”国家宪法日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升旗仪式、课程早读、课间操等形式开展了宪法晨读活动。市教育局、碧江区教育局、铜仁十中代表全市教育系统参加了铜仁市举办的“12・4国家宪法日”暨“走向城市之路”宣传活动。

通过本次晨读活动,全面推进了普法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全市教育系统师生对《宪法》内容的认知度,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意识,切实维护了宪法尊严,真正做到了《宪法》就在我身边,宪法就在我心中。

4.宪法知识摘抄内容 篇四

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A.人民

B.中国共产党

C.人民代表大会

D.中央人民政府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 )。

A.组织国家机构

B.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C.维护社会秩序

D.控制国家权力

我国依据宪法享有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国家机关是( )。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国家主席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其以宪法为统帅

B.以宪法、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zd、经济法、社会法、刑法和诉讼法等七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

C.由法律、行zd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

D.其在已经形成

关于新中国宪法的历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B.1975年颁布的第二部宪法内容很不完善,且在指导思想上存在错误

C.1978年颁布了第三部宪法,其后经过了两次修改

D.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在全面修改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通过了现行宪法

关于我国的国家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

C.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成为领导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D.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关于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民主权构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核心的基本原则

B.各级人大常委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地方各级人大不需要对全国人大负责,上级人大只是有权依照宪法和法律监督、指导下级人大的工作

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民民主专政突出的特点和优点是爱国统一战线

B.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多党合作制度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事业方面,国家应举办各种学校,普及( )。

A.初等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D.学前教育

根据《宪法》,下列表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

A.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召集,也由总理主持

B.国家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C.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

依据宪法关于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资格要求,以下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具有中国国籍

B.有固定的居住场所

C.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D.年满18周岁

依据现行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

有依照法律规定( )。

A.取得补偿的权利

B.取得赔偿的权利

C.取得刑事赔偿的权利

D.取得行政赔偿的权利

关于国家主席的职权,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各部部长

B.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向全国人大提名国家副主席的人选

C.向全国人大提名国务委员的人选

D.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

关于全国人大所享有的人事职权,下列哪些表述是错误的?( )

A.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

B.决定国务院总理

C.选举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

D.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国务院的职权范围?( )

A.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

B.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C.撤销省级人大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zd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D.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关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备案制度,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法律和行zd规不需要备案

B.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即可

C.部门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即可

D.自治州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直接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全国人大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主席团主持会议

B.全国人大每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预备会议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

C.乡人大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主席团成员包括主席、副主席和委员

D.省级人大每届第一次会议,由上届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

宪法的修改对提议主体有严格的限制,下列选项列举的提议主体,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国家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

依据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

私有财产实行的措施是?( )

A.无偿收归国有

B.征用并给予补偿

C.征收或者征用

D.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依据宪法规定,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二、判断题(共10题)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正确错误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正确错误

现行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zd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

正确错误

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正文构成,没有附则。( )

正确错误

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正确错误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最低层级的地方政府。( )

正确错误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得享有出版著作的自由。( )

正确错误

公民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权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

正确错误

在我国,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正确错误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

5.宪法知识讲稿 篇五

中庄小学

李彦

宪法是国家的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建设的法制。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最的是依宪执政,这是关系党和事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学习和实施宪法,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为,十六大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政治文明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的方略都重大的意义。下面,我与大家学习《宪法》知识。

概 述

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对现行宪法了四次修改。

2004年修宪共修改14条(第十八条至十一条),主要内容是:(1)确立“思想”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2)“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内容;(3)在战线的表述中“事业的建设者”;(4)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5)私有财产保护制度;(6)土地征用制度;(7)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8)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9)在全国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中“行政区”;(10)紧急状态制度;(11)在主席职权的规定中“增行国事活动”;(12)将乡镇代表大会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13)关于国歌的规定。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一、公民的权利

(一)平等权

现行宪法第33条规定:“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既是我国法制的一项原则,我国公民的一项权利。其涵议是指:

⑴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平等地承担的义务。

(2)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是公民工作人员,不管的职务多高,功劳多大,都毫不例外地遵守的宪法和法律,一切受到追究和制裁。

⑶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民族平等和男女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或者改革的风俗习惯的自由,都有宗教信仰自由。此外,妇女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社会生活上均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⑷司法机关的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司法机关对我国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保护,对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都一律平等地追究。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现行宪法第34条规定:“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合称选举权利)是公民参加管理的一项最的政治权利,最能体现当家作主的一项权利,其涵义包括三个:

⑴公民有权的意愿选举代表;

⑵公民有被选举为代表的权利;

⑶公民有依照法定程序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利是公民极为庄严的政治权利,现行宪法规定,依照法律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行使选举权利。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现行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言论自由宪法规定公民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意见的自由。,从广义上讲,新闻、出版、著作、绘画等自由也可以包括在言论自由之列。但从狭义上讲,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表达上有区别的,我国宪法分别列举,更有利于保护公民的自由权利。

集会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聚集在场所商讨问题或表达意愿的自由。集会可分为室内集会与室外集会,政治集会和非政治性集会,私人集会与公共集会等,性的室外集会,有时为游行、示威、请愿等。

游行自由是指公民列队行进的来表达意愿的自由。

示威自由是指集会或游行、静坐等表达强烈意愿的自由。

我国宪法一保障公民享有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另一公民也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⑴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向的公安机关申请并获准后方可;⑵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人,人在申请时载明集会、游行示威的目的、、标语、口号、人数、车辆数、使用音响设备的种类和、起止、地点、路线等;⑶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遵守宪法和法律,反对宪法所的原则,损害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使用暴力;⑷举行集会、游行和示威除当地决定或批准外限于早六时晚十时。⑸在下列场所周边距离10米至300米内,举行集会、游游和示威: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军委、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所在地;②国宾下榻处;③军事设施;④航空港、火车站和港口等。

(三)宗教信仰自由

现行宪法第36条规定:“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规定包括几的涵义:

1、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3、在同一各宗教中,有信仰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4、有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长期的政策,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但在实践中,应当注意划清宗教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宗教团体与反动会道门邪教,的宗教活动与宗教破坏活动,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界线,以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取缔借宗教信仰自由之名从事封建迷信之实的活动。

(四)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身体自由不受侵犯,又称为身体自由。广义的人身自由则除身体自由不受侵犯外还包括与人身紧密的人格尊严和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现行宪法第37条规定:“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和享受自由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最、最的一项权利。

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我国现行宪法和确认前三部宪法关于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原则的基础上,作了补充规定。即“任何公民,非经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留和以方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这就意味着:

任何组织和个人行使对公民逮捕的决定权。

(1)逮捕公民的决定权只能由法院和检察院行使。

(2)逮捕公民的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3)任何组织对公民实施拘禁、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的都遵守宪法或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否则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现行宪法第38条规定:“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所谓人格在法律上是指公民能够权利义务主体的独立的资格亦即作人的资格,是依附于人本身、与人身密不可分的名誉、姓名、肖像、荣誉等的总称。从道德上讲,人格是指人的自尊心和自爱心,指正直的人,他的品德不容他人侮辱和诽谤,应当受到他人的尊重。人格受到尊重,是公民生活中最起码的一项权利。

人格尊严既为公民作人的起码资格,理应受到法律保护,但在我国的前三部宪法中对此却未确认和规定。现行宪法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 和参照外国宪法内容的基础上,次对这项权利了确认,它表明我国对公民的人格权的尊重,不失为对我国公民权利的补充和发展。

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现行宪法第39条规定:“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公民的住宅是指公民生活、居住和工作的场所,与人身自由是紧密相联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一项内容。

公民住宅不受侵犯是指任何机关和个人非经法律许可,随意强行侵入或搜查公民的住宅。事与人违,时候,公民的住宅权屡遭侵犯,任意侵入或搜查公民住宅的事件时有。有览于此,我国在修改制定现行宪法时,将公民住宅权不受侵犯的规定单列为一条并且规定:“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从而使公民的住宅权受到的保护。

4、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现行宪法第40条规定:“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通信包括书信、电话、电报等传递媒介,从发信人发出信息到收集人收到信息的全过程。通信是公民社会活动的手段。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是指公民有权通信的,自由地与他人交往,任何组织或个人均非法,公民在通信中所涉及的内容,非经通信人本人同意,他人偷听、偷看、涂改。

保障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非法侵犯,公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自由权。

(五)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和赔偿权

现行宪法第41条规定:“共和国公民任何机关和工作人员,有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任何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有向机关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规定体现了我国的性质即是的主人,有权对机关和工作人员监督。监督的是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等。批评是指公民对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意见;建议是指公民有权向机关和工作人员就某项问题的主张和看法;申请是指公民对机关的决定或判决,有错误或不合法时,有向机关申明理由要求改正或者撤销;控告是指公民对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失职指控和告诉,要求机关予以和制裁。检举与控告相同,但是由与事件无关直接利害关系的人的。

宪法第41条还规定:“机关和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赔偿的权利”。但值得注意的是公民赔偿依照法律规定。

(六)社会经济权利

1、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现行宪法第42条规定:“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规定表明劳动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义务。规定劳动既为权利又为义务是从现行宪法开始的(的几部宪法只规定劳动是公民的权利)。

所谓劳动权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工作并报酬的权利。现行宪法之要规定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在制度下,公民的劳动不单纯是个人谋生,而且为建设作的意义。,从对公民的角度来说,劳动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但从公民对的关系来说,每个公民都应为建设出力,劳动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2、劳动者的休息权

现行宪法第43条规定:“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休息权和劳动权是密切的,其目的是为保护劳动身体健康和劳动。

3、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现行宪法第44条规定:“依照法律规定,企事业组织的职工和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和社会的保障。”

4、物质帮助权

现行宪法第45条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和社会物质帮助的权利”保障公民此项权利的,将了措施,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帮助安排盲、聋、哑和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七)文化教育权利

1、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现行宪法第46条款规定:“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教育的范围很广阔,包括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等。公民受教育权是使公民文化素质和享受文化精神生活的必要条件。,公民受教育的程度亦是检验整个文明程度的标尺,宪法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2、公民有科研、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的自由

现行宪法第47条规定:“共和国公民有科学,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的自由”。这是公民在科学文化领域中的一项权利和自由,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宪法规定:“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的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八)对社会特定人的权利的保护

1、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

现行宪法第48条规定:“妇女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家庭的生活等各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我国现行宪法把保护妇女的权益单独列为一条,表明了党和对妇女的权利和利益的关怀,新宪法对历次宪法规定的发展和。

2、婚姻、家庭、老人和儿童受的保护

现行宪法第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的保护”。“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解放后,我国废除了封建的婚姻家庭制度,的几部宪法婚姻法,对婚姻家庭问题都有过的规定。封建主义思想对我国社会的很深,婚姻自由、虐待老人的至今依然。,宪法设专条对婚姻自由、老人、母亲和儿童的保护规定是必要的。

3、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权利和利益

现行宪法第50条规定:“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 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二、公民的义务

(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现行宪法第52条规定:“共和国公民有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的和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公民其权利和前提和基础。

我国是的多民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行政区将来的台湾共和国不可分离的。实践证明,民族团结,才能各民族繁荣和祖国独立的目的。,和民族团结是全国的最高(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利益和意愿,宪法规定:“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

(二)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现行宪法第53条规定:“共和国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概括起来,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1、遵守宪法和法律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工人阶级的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的准则。实践证明,遵守宪法和法律,生活才能趋于化,才能建设小康生活的。,每个公民都遵守宪法和法律。

2、保守秘密

秘密是指涉及的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不准公开的文件、资料、数字等信息。泄密直接危害安全和的利益,每个公民都应当保密观念,自觉保守秘密。

3、爱护公共财产

公共财产包括全民所有制财产和集体所有制财产。它是建设现代化,物质文化生活保障公民权利得以的物质基础和源泉,每个公民均有爱护公共财产的责任。

4、遵守劳动纪律

劳动纪律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遵守的劳动秩序和劳动规则,它是生产和工作的必要手段,劳动生产的条件。,从建国初期的《纲领》开始至1982年宪法,到现在修改的2004年宪法,都将遵守劳动纪律列为公民的义务规定。

5、遵守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也叫社会秩序,是指公共场所的生活与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的生活规范。规范在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要求。主要分为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教育科研秩序和生活秩序五种,秩序是由法律或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的规章制度或者道德习惯等规范所的。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生活的起码要求,生产、工作、科研和学习能的必要条件。

6、尊重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指的是社会的公共道德。它是由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并由统治阶级所倡导的规范。它是评价人们的是非曲直的标准。但与法律规范不同,它是社会舆论、习惯和教育等方法来实施的。然而,它毕竟与法律规范有相似的地方,即都起着规范人们的作用。在任何国度里,法律规范只能该生活中的某些较为的。而领域则需规范约束。,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有遵守宪法、法律义务的,还规定公民有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这是必要的。

(三)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现行宪法第54条规定:“共和国公民有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直接关系到每公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我国公民负有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义务就要求在对外交往中,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和,又要反对奴颜婢膝、卑躬屈节的思想和。

(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现行宪法第55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共和国每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我国新颁布的《兵役法》对这项义务了的规定。该法第3条规定: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序,凡年满十八岁者,都有义务依照兵役法服兵役。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具备服兵役的资格,应征公民因被羁押、正在受侦察、起诉、审判或者被判处徒刑、管制、拘役正在服刑的,不征集服兵役。我国的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两种:参加解放军或武警部队为服现役,参加民兵组织,编入预备役部队或经预备役登记的为服预备役。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兵役义务。

(五)依法纳税的义务

现行宪法第56条规定:“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税收是财政的来源,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税收任何来说的,但性质的不同决定着税收性质的不同。我国的税收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依法向交纳税款既是支援建设的爱国,又是在为权利直接或间接地条件。

(六)义务

包括公民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自觉遵守宪法,做守法公民

6.宪法知识考试题 篇六

单位(部门): 姓名: 分数: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误打“”)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我国宪法把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

3、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4、宪法的修改应由到会人大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5、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7、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8、国务院总理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属于重要的国家机关。()

10、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要向人民负责,人民有权直接罢免他们。()

二、单选题

1、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约束力与强制性。关于我国宪法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侨居国外的华侨受中国宪法保护

B.宪法的效力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领域

C.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宪法的正当性

D.宪法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没有约束力 2、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是领导与被领导和相互监督的关系

3、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我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出版自由也被剥夺

C.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与公开传教的自由

D.我国公民有任意休息的权利

4、由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基层政权的范畴?()

A.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

B.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

C.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D.县人民政府

5、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职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A.国务院总理 B.国家副主席

C.军委副主席 D.国务院副总理

6、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决定特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决定特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特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特赦

D.决定特赦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的专有职权

7、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某市拟将所管辖的一个县变为市辖区。根据宪法规定,上述改变应由下列哪一机关批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所在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8、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担任下列哪一职务的人员,应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予以任免?()

A.国家副主席 B.国家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D.国务院副总理

9、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有关审计机关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B.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C.国务院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对同级人民政府负责

10、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

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D.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11、在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告进行处罚的依据是国务院某部制定的一个行政规章,原告认为该规章违反了有关法律。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规章?()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1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

C.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D.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1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

A.公民在年老时 B.公民在疾病时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14、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多项职权,但下列哪一职权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

C.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D.审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

15、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担任下列哪一职务的人员,应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予以任免?()

A.国家副主席 B.国家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D.国务院副总理

三、多项选择题

1、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力制约原则?()

A.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B.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C.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对“一府两院”监督

D.法院对法律合宪性审查

2、公民基本权利也称宪法权利。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人权是基本权利的来源,基本权利是人权宪法化的具体表现B.基本权利的主体主要是公民,在我国法人也可作为基本权利的主体

C.我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利益

D.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特点

3、根据《宪法》规定,关于国务院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B.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C.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D.国务院依法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4、根据《宪法》规定,下列哪些权利是公民享有的监督权?()

A.罢免权 B.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C.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D.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关于动员和紧急状态的决定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全国总动员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C.国务院有权决定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D.国务院有权决定局部动员

6、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人员是国务院组成人员?

A.外交部副部长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C.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D.审计署审计长

7、根据《宪法》的规定,无需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国家主席即可行使下列哪些职权?

A.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

B.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

C.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 D.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1993年我国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进了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权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9、某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准备在一次会议中审议以下事项,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事项符合该委员会的权限范围?

A.撤销本市人民政府的一项不适当的决议

B.撤销本市某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不适当的决议

C.责成本市人民法院重新审理一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刑事案件

D.罢免犯受贿罪的陈某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

10、下列有关我国公民权利的表述哪些符合宪法的规定?()

A.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C.任何国家机关在接到公民提出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后,都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D.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造成损失的,受害人有依法请求赔偿的权利

11、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各种活动都不受法律追究

B.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未经选举单位人大常委会批准,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

C.全国人大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D.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有权提出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12、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何种选项属于需要作出改变或者撤销决定的情形?

A.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B.国务院对市、县、乡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省人大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7.《宪法》知识类题库 篇七

(1)(多选题)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权利制约原则

B.人民主权原则

C.人民权利原则

D.法治原则

答案:ABD

解析: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以下四项: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故本题答案选ABD。注意:并没有分权制衡原则,而是用权利制约原则。

(2)(多选题)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

A.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B.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D.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答案:BCD

解析: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和精神相违背。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二是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A项是决定宪法根本法地位的因素,和题干无关。故本题选BCD。

(3)(多选题)在西方国家和我国的宪法基本原则中,不相同的原则是()。

A.人民主权原则

B.基本人权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答案:CD

解析:我国宪法有四项基本原则:一是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二是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三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四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原则。西方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主权在民”原则;二是法治主义原则;三是分权与制衡原则;四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原则。由此可看出,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分权与制衡原则。故本题答案选CD。

(4)(单选题)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成为中国人民的大宪章,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

答案:B

解析: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故本题答案选B。

(5)(单选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国家宪法日,具体为每年的()。

A.12月1日

B.12月4日

C.12月8日

D.12月12日

答案:B

解析: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从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将这一天定为国家宪法日,到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本题选B。

(6)(单选题)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1978年宪法

B.1982年宪法

C.1949年《共同纲领》

D.1954年宪法

答案:D

解析: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本题答案选D。

(7)(多选题)宪法和一般法律的区别在于()。

A.宪法的内容与一般法律不同

B.宪法的法律效力与一般法律不同

C.宪法的文本形式与一般法律不同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不同

E.宪法的执法对象与一般法律不同

答案:ABD

解析: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点,主要是:第一,宪法的内容不同于-般法律。A正确。第二,宪法的制度和修改的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由于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必须保持宪法的相对稳定,D正确。因而它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第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B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BD。

(8)(多选题)下列关于宪法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有()。

A.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

B.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C.宪法的制定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D.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A项正确。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都必须服从宪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无效。B项正确。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要求严格,一般来说,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成立“制宪会议”、“宪法修改委员会”等立宪或修宪机构,宪法或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和生效一般要经过立宪机关全体成员的2/3甚至3/4的多数赞成。C、D两项正确。故本题选择ABCD。

(9)(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训政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钦定宪法大纲》

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开始施行,于1914年5月1日被《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的法律)取代,1916年6月29日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本题答案为B。

(10)(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的原则。

A.人民主权

B.法治

C.保护人权

D.权力分立

答案:A

解析:法律常识《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其是人民主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表述,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表现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题应该选择A选项。

(1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制定并颁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三

B.四

C.五

D.六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四部宪法,分别是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宪法。故本题答案选B。

(12)(单选题)在()年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的规定。

A.1988

B.1993

C.1999

D.2004

答案:A

解析:1988宪法修正案内容:第一条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第二条宪法第十条第四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修改为:“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13)(单选题)宪法效力指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性。关于我国宪法效力,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侨居国外的华侨受到中国宪法保护

B.宪法的效力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领域

C.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宪法的正当性

D.宪法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没有约束力

答案:D

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侨居国外的华侨仍具有我国国籍,身份上是我国公民,受到我国宪法的保护。选项B说法正确。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宪法的空间效力都及于国土的所有领域,这是主权的唯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的,也是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决定的。因此,我国宪法的效力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领域。选项C说法正确。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宪法的正当性,即宪法是社会共同体基本规则,是社会多数人共同意志的最高体现。选项D说法错误。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法院的审判活动也必须遵守宪法与法律。故本题答案选D。

(14)(单选题)宪法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东方国家最早移植宪法观念的是土耳其和()。

A.日本

B.中国

C.朝鲜

D.印度

答案:A

解析:1889年日本制定了亚洲第一部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故本题答案选A。

(15)(单选题)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A.私有财产

B.合法私有财产

C.经济收人

D.合法经济收入

答案:B

解析:《宪法》第13条第1款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故本题答案选B。

(16)(单选题)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这部《宪法》对于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起了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我国现行《宪法》是()第()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它是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

A.1981年四届

B.1981年五届

C.1982年四届

D.1982年五届

答案:D

解析:现行宪法指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本题答案选D。

(17)(单选题)现行宪法经过四次修正:①私营经济从非法到合法②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③人权人宪与私产人宪④由法制到法治。上述宪法修正的时间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①②

答案:B

解析:我国现行宪法经过四次修正,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第一个宪法修正案。这个宪法修正案指出,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符合①的表述。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第二个宪法修正案。这个宪法修正案指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②的表述。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第三个宪法修正案。这个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符合④的表述。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第四个宪法修正案。这个宪法修正案规定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和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符合③的表述。由上可知,宪法修正的时间顺序是①故本题答案选B。

(18)(单选题)作为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国家主席是在哪一部宪法中恢复设置的?()

A.1954年宪法

B.1978年宪法

C.1982年宪法

D.1975年宪法

答案:C

解析:《宪法》第79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选项C正确。

(19)(单选题)我国在()年的宪法修改中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9个字正式载入宪法修正案,“人权”第一次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1988

B.1993

C.1999

D.2004

答案:D

解析:2004年的宪法第四次修改正式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故选D。

(20)(判断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自然会在人们心中产生极大的威慑力。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但与威慑力无关。故本题说法错误。

(1)(单选题)下列反映国家的根本制度的一项是()。

A.国体

B.国家结构形式

C.国家机构

D.政治组织形式

答案:A

解析:我国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单选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破坏该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答案:C

解析:《宪法》第1条规定,中_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故本题答案选C。

(3)(单选题)()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当家做主

C.保障和改善民生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答案:B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故本题答案选B。

(4)(单选题)我国的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特色的“一国两制”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的单一制国家

答案:B

解析: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题选B。

(5)(单选题)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C.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答案:D

解析: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故本题答案选D。

(6)(单选题)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此,中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单一制

C.协商民主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故本题答案选A。

(7)(单选题)()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A.民主评议党员

B.民主集中制

C.为人民服务

D.集中领导制

答案:B

解析: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根本组织原则。它规定了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部分和整体、组织和个人的正确关系,是胜利推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因此,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故本题选B。

(8)(单选题)下列正确反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的是()。①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②前者是国家性质,后者是国家权力;③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形式;④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体现前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大都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9)(单选题)《宪法》第1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社会主义国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

答案:A

解析:国体即国家性质,指的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即在一个国家里各个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0)(判断题)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单选题)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坚持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

D.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答案:A

解析: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所在。故本题答案选A。

(2)(单选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现有()个民主党派。

A.6

B.7

C.8

D.9

答案:C

解析:目前我国共有8个民主党派,它们分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故本题答案选C。

(3)(单选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十六字方针,正确表述顺序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B.长期共存,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互相监督

C.长期共存,肝胆相照,互相监督,荣辱与共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十六字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故本题答案选A。

(4)(单选题)“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

A.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B.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轮流执政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D.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利益,双方共同执政

答案:C

解析:在多党合作制中,在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团结合作。A项错误。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不实行轮流执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作为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地位,决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互为对手、彼此倾轧的势不两立的关系。BD项错误。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故本题答案选C。

(5)(多选题)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共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是()。

A.他们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B.两者都是我们体现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

C.前者是国家机关,后者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两者都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ABC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有着共同的政治基础,它们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为补充。A项正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两者都是我们体现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B项正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虽是一个国家机构,但不是权力机构,不能行使国家权力。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C项正确,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BC。

(6)(多选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在中国政治体制中参与国事、发挥作用的基本形式。其主要职能包括()。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专题调研

D.参政议政

答案:ABD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7)(单选题)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

A.在野党

B.参政党

C.执政党

D.反对党

答案:B

解析: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它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其基本内容。因此,我国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正确答案是B。

(8)(单选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A.民主党派组织

B.统一战线组织

C.社会各界别的联合组织

D.海外同胞和侨胞组织

答案:B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故本题选择B选项。

(9)(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

C.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答案:B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故B项表述错误。

(10)(多选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

A.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

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

C.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D.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答案:ACD

解析:此题可采用排谬法将错误观点B选项排除,得出ACD为正确答案。

(1)(多选题)根据《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

A.选举权的平等性与普遍性原则

B.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C.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选举权利的原则

D.秘密投票原则

答案:ABCD

解析:答案:A,B,C,D答案解释:ABCD。我国的选举制度主要有以下五个基本原则:(1)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2)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4)秘密投票的原则(5)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

(2)(单选题)王某为某县某镇政府工作人员,当选为H县人大代表,王某当选的正确余径是()

A.H县选民直接选举

B.王某所在选区选民直接选举

C.镇人大主席团选举

D.镇人大代表选举

答案:A

解析:答案:A答案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2条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故本题答案选A。

(3)(单选题)下列有关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论述正确的是()。

A.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要求我国公民只要年满18周岁,就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要求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都是相同的C.秘密投票原则要求如果选民是文盲就不能参加投票,因为其如果委托别人代写,就违背了秘密投票原则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表明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并非都是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D

解析: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并不表明公民只要年满18周岁就当然地享有选举权利,因为若其被剥夺政治权利,则不享有选举权利。故A不正确;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意味着选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允许任何选民在选举中享有特权,不得非法限制或歧视任何选民对选举权的行使。故B不正确;选民是文盲的,可以委托其他人代写选票,这是变通规定,有利于选民选举权的保障,没有违背秘密投票原则。故C不正确;在间接选举时,人大代表就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所以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4)(多选题)下列人员中,享有选举权的是()。

A.年满18周岁,正在上高中的学生

B.在我国长期居住的无国籍人员

C.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的罪犯

D.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成年精神病人

答案:ACD

解析:《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选项A符合该法的规定,具有选举权。选项B不符合国籍的规定,不具有选举权。选项C中的罪犯虽被判处有期徒刑但并未剥夺政治权利,因而仍享有选举权。选项D中成年精神病人虽不能正确行使其享有的选举权,佴其选举权并未被剥夺。故本题箐案选ACD。

(5)(单选题)下列有关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各级人大代表均由直接选举产生

B.各级人大代表采取的是常任制和专任制

C.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名额分配

D.各级人大代表都享有司法豁免权

答案:C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14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本级选举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所辖的下一级各行政区域或者各选区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在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人口特少的乡、民族乡、镇,至少应有代表一人。故本题答案选C。

(6)(单选题)我国实行直接选举的范围不包括()。

A.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C.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答案:A

解析:我国的选举制度是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故本题答案选A。

(7)(单选题)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选举制度的内容通常是由()规定的。

A.宪法

B.选举法

C.行政法规

D.民事法规

答案:B

(8)(判断题)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故本题说法错误。

(9)(单选题)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代写。

A.选举工作人员

B.他的法定代理人

C.他信任的人

D.他的亲属

答案:C

解析:《选举法》第38条第2款规定: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因此选C。

(10)(单选题)兴乐镇拥有常住人口5876人,其中选民4145人。在选举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过程中,有2273人参加投票。宫某作为代表候选人得票最多,共获得选票1096张。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宫某能否当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宫某在候选人中得票最多,因此可以当选

B.只有宫某得票数量达到1137票以上才能当选

C.宫某获得2073票以上才能当选

D.因为选举无效,所以宫某不能当选

答案:B

解析:《选举法》第43条第1款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本案例中,参加投票的选民人数为2273人,宫某获得1137票以上才能当选,B项正确,A、C项错误。参加此次选举的人数超过了全体选民人数的1/2,因此选举有效,故D项说法也不正确。本题答案应选B。

(1)(多选题)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A.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B.对上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C.对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负责

D.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答案:ABD

解析: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多选题)为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关部门决定在某省设立某民族自治县。依照我国法律规定,以下哪些人员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A.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任或副主任

B.自治县党委书记

C.自治县人民法院院长

D.自治县县长

答案:AD

解析:《宪法》第113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宪法》第114条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依此,上述选项中只有AD项的人员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3)(单选题)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应如何处理()。

A.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

B.停止执行,并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决议案

C.提请该上级国家机关重新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决议

D.报请国务院决定

答案:A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0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给予答复。”所以本题选A。

(4)(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的法律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包括()。

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区域内的内部事务

B.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C.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D.享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答案:ABC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四是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此外,还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故本题答案选ABCD。

(5)(多选题)1982年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自治乡

答案:ABC

解析:本题特别重要,考过N次。《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故本题答案选ABC。

(6)(单选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答案:A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个民族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宣告成立。故答案为A。

(7)(单选题)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

A.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B.国家民族关系

C.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

D.国家阶级之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国家结构形式是指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一定原则采取的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形式。故本题答案选A。

(8)(单选题)为了维护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各民族的平等,必须选择合理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列对于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

B.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由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状况决定

C.民族区域自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实行民族自治

D.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答案:C

解析:我国是单一制国家,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由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状况决定的,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因此我国实行的是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注意两者的区别。故本题答案为C。

(9)(单选题)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民族区域自治

B.单一制

C.联邦制

D.邦联制

答案:B

解析:我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其特征有:从法律体系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从国家机构组成看,国家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统;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看,地方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地方行政区域单位和自治单位没有脱离中央而独立的权力;从对外关系看,国家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故选B。

(10)(单选题)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与我国的特别行政区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A.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并享有自治权

B.都实行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享有特殊的政策

C.都是根据民族分布的复杂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设置的D.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A

解析:政治常识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因此A项正确。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民族自治区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因此B项错误。我国特别行政区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愿望而设立的。设立特别行政区不是由于民族分布复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系,因此C项错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拥有高度的自治权,而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因此,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该选择A选项。

(1)(单选题)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群众自治的是()。

A.职工代表大会

B.农村村民委员会

C.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

D.城市居民委员会

答案:C

解析: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指包括以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城市居民自治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范畴,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2)(多选题)基层政权应当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

A.部署

B.指挥

C.支持

D.帮助

答案:CD

解析: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其他的派出机关等基层政权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应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

(3)(单选题)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是()。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1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故本题答案选B。

(4)(多选题)下列关于城市居民委员会的认识,正确的是()。

A.居民委员会是基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B.居民委员会有义务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

C.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和规模调整

D.居民委员会的办公用房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答案:BCD

解析:《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A项错误。第3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有义务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B项正确。第6条规定,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决定。C项正确。第17条规定,居民委员会的办公用房,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CD。

(5)(判断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即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也是我国最低的一项国家政权机关。()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非国家政权机关。故本题判断错误。

(6)(多选题)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下列哪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A.不设区的市

B.设区的市

C.市辖区

D.县

答案:AC

解析:《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6条规定,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决定。故本题答案选AC。

(7)(单选题)下列关于村民委员会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

B.村民委员会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

C.村民委员会是一级人民政府

D.村民委员会是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答案:A

解析: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故本题答案选A。

(8)(单选题)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

A.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B.基层政权组织

C.群众性调解组织

D.基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答案:A

解析:中国根据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居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即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故选A。

(9)(单选题)在我国,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是()。

A.领导与被领导

B.指导与被指导

C.委托与被委托

D.监督与被监督

答案:B

解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5条明确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由此可知两者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故本题选B。

(10)(多选题)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

A.科教兴国

B.基层群众自治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答案:BC

解析: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A项,科教兴国是发展战略;D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本题选择BC。

(1)(多选题)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B.生产力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发展不平衡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D.姓“社”姓“资”不能成为区分社会性质的标杆

答案:ABC

解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规定了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经济依然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这就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在对待所有制形式问题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都可以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故选ABC。

(3)(单选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下面关于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要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的优势不仅要注重量的方面,还要注重质的方面

D.就全国而言,不能有所差别

答案:D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ABC三项说法正确。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故本题答案选D。

(4)(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C.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

D.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答案:D

解析:《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故本题答案选D。

(5)(多选题)下列资源中,()都属于国家所有。

A.矿藏

B.森林

C.水流

D.城市的土地

答案:ABCD

解析:本题并没有指明是否专属于国家所有,所有ABCD都是正确的。我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故本题答案选ABCD。答案无错,解析非常清晰,本题应选择ABCD项。

(6)(单选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B.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并存的混合经济

C.市场经济体制

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混合的经济制度

答案:A

解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故本题选A。

(7)(多选题)我国《宪法》规定的经济制度的内容包括()。

A.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B.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私有财产

答案:ABC

解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包括所有权制度和分配制度。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故BC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故A正确。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D项表述不准确,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BC。

(8)(多选题)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

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C.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D.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A项错误,B项正确。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C项正确。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D项正确。故本题选择A。

(9)(单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等自然资源,均属于国家所有,归全民所有

B.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C.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原则上属于集体所有,但由宪法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D.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答案:A

解析:《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选项A错误。

(10)(单选题)()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A.集体经济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C.国有经济

D.生产资料公有制

答案:D

解析: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故本题选D。

(1)(单选题)违反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选项是()。

A.快餐店老板销售快餐时根据顾客身份差别定价

B.国家在高考政策上给少数民族考生以适当照顾

C.某地规划的妇幼保健院公告厕所男女厕位比例为1:3

D.中国人民银行某分支机构在招录职员时要求身高在1.70米以上

答案:A

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都是统一适用的。选项B、C中都是对特殊人群的照顾,并不是违法选项D,在特殊行业中,是允许存在身高限制的,并没有违法。选项A中,在销售过程中,销售者应当平等地对待消费者,不能存在歧视条款。A项存在歧视,快餐店老板的差别定价让顾客承担了不一样的义务。故本题答案选A。

(2)(多选题)在我国,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

A.执法平等

B.守法平等

C.反对特权.D.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

答案:ABCD

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含有两层意思:第一,人人平等是以法律为尺度的。第二,是指法律这个标尺决不因人而异。用法律去衡量任何一个人的行为的时候,一律平等。在我国,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1)执法平等。国家对于一切公民的保护或者惩罚是平等的。(2)守法平等。人人平等地遵守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3)反对特权。不允许在法律适用上享有特权,即不允许任何人可以做法律所禁止的事,也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殊待遇。(4)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如男女平等,《宪法》第48条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这些主体享有的平等权是平等权在特定领域中的体现,是以禁止差别为义务的权利形态或法律原则。故本题答案应选ABCD。

(3)(多选题)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是指公民行为能力上的平等

B.不意味着各方面都会做到绝对均等

C.是指法的遵守或法的适用上平等

D.以法律为尺度,不同于平均主义

答案:BCD

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法律賦予公民权利能力上的平等,同等条件下公民具有获得相同权利的资格,并不表示行为能力上的平等,A项错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的遵守或法的适用上平等,它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不意味着各方面都会做到绝对均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BCD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CD。

(4)(单选题)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A.立法上平等

B.守法平等

C.司法上平等

D.法的适用上的平等

答案:D

(5)(单选题)下列叙述中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是()。

A.法律不能朝令夕改,法律适用的结果也不能随意被推翻

B.法律的内容应当统一,下位阶的法律不得与上位阶的法律相抵触

C.法律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由人民制定,是否切实体现和维护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D.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权限,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答案:D

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权限,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故本题答案选D。

(6)(单选题)下列对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理解错误的是()。

A.公民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B.公民的权利没有大小之分

C.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D.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答案:B

解析: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制约性和一致性,每一权利主体只有尽其义务才有条件实现其权利并维护其权利,因此B说法错误。

(7)(单选题)“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公民享有平等权的宪法体现,也是国家机关活动应遵循的原则,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对少数民族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B.国家免除农民的农业税

C.交警大队为了缓解某地的交通拥堵而限制货车进入

D.某地高中招生政策对赞助者子女给予加分优惠

答案:D

解析:A、B、C三项都不涉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D项则违反了人人平等原则。

(8)(单选题)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一方面表现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另一方面表现为()。

A.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

B.公民平等地承担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国家机关使用法律时对公民一律平等

D.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也平等地承担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答案:D

解析: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是指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关系。具体表现在:(1)宪法要求公民既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或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的现象存在。(2)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相互结合,如享有劳动权、受教育权,它们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所以选择D。

(9)(多选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是()。

A.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C.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接受追究

D.任何个人或者组织违反法律,都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答案:ABC

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需要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二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三是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因此,本题答案为ABC。

(10)(单选题)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

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

B.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

C.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法实施的基本原则

答案:D

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2)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主要在法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1)(单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对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可以享有科研和艺术创作的自由

B.可以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C.可以享有出版著作的自由

D.既不享有选举权也不享有被选举权

答案:C

解析:《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故正确答案选C。

(2)(单选题)甲因间谍罪被剥夺政治权利5年,在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甲不可以行使的权利是()。

A.控告权

B.继承权

C.出版权

D.申诉权

答案:C

解析:《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故本题答案选C。

(3)(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不包括()这一含义。

A.公民有信或者不信宗教的自由

B.实行政教合一的原则

C.公民有选择信仰哪种宗教的自由

D.在同一宗教里,公民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其含义包括:公民有信教或者不信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或者那种宗教的自由,有信仰同宗教中的这个教派或者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或者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我国并不实行政教合一的原则,实行的是宗教远离政治的原则。故本题答案选B。

(4)(单选题)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

A.我国鼓励和促进宗教信仰,使宗教信仰的公民人数大幅增加

B.保障公民信仰宗教的权利,使公民宗教信仰成为国家保护的权利

C.国家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也保护公民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D.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答案:D

解析:在我国,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故本题答案选D。

(5)(多选题)根据《宪法》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C.监督权

D.劳动权

答案:AB

解析: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A当选。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B当选。CD两项不属于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范畴,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B。

(6)(多选题)常说的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哪些权利?()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

C.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D.担任公司、企业单位领导的权利

答案:ABC

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54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下列4项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D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④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D项缺少“国有”二字,故本题答案选ABC。

(7)(多选题)在我国,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法律保障

B.物质保障

C.政治保障

D.组织保障

答案:AC

解析:《宪法》第36条第1、2、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选项AC正确。

(8)(单选题)某人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1年,根据《刑法》规定,在此期间,其依法可以行使的权利或实施的行为有()。

A.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担任国家机关公务员

C.担任某公办大学的普通教师

D.言论、集会、出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答案:C

解析: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下列四项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言论、集会、出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但是按照《教师法》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所以也不能担任公办大学的普通教师。本题的出题并不是太严谨,题干中,应该加上“根据《刑法》规定”,那么C是可以选的,目前题干中这句话是后来加上的。

(9)(多选题)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这一规定表明()。

A.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

B.国家保护公民的正常宗教活动

C.公民可以通过宗教从事各种活动

D.宗教同国家政治生活应当紧密联系

答案:AB

解析:我国《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故本题答案为AB。

(10)(判断题)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鼓励和支持人们信仰各种宗教。()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宗教信仰自由并不代表国家鼓励和支持人们信仰各种宗教。故本题说法错误。

(1)(单选题)民警罗某于2013年1月3日中午巡逻下班后开着警车回家,因无处停车,就将警车停靠在自家小区附近的禁停路段,后被某市民悄悄贴上手写的“违法行为告知书”,样式非常类似于交警开具的罚单。网民张某用照相机将这一幕拍下来,并上传到微博,引起网民热议。这份“违法行为告知书”被网民戏称为“人民罚单”。当地市公安局领导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指示警务督察部门调查。经调查发现,网民反映的情况属实。市公安局于2013年1月5日责令罗某限期到辖区的公安交管部门接受交通违章处罚。并针对罗某驾驶公车从事非警务活动的违纪行为,给予罗某记过处分。

关于市民在警车上贴“违法行为告知书”一事,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A.这是公民批评权的行使

B.这是公民处罚权的行使

C.这是公民言论自由的行使

D.这是公民控告权的行使

答案:A

解析:处罚权一般是由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机关做出,公民无权做出,排除B,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而材料中张某并没向国家机关提出只是发在网上,所以排除D.(2)(单选题)下列有关我国公民权利的哪一项表述不符合《宪法》的规定?()

A.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C.任何国家机关接到公民申诉、控告和检举后都必须查清事实,做出处理

D.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造成损失后,当事人有依法请求赔偿的权利

答案:C

解析:《宪法》第41条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故本题答案选C。

(3)(单选题)小王认为某乡乡长对本乡规划建设和事务管理上有疏漏,于是严肃地向乡长本人反映。则在此行为中,小王在行使宪法賦予他的何种权利?()

A.建议

B.批评

C.控告

D.申诉

答案:B

解析:批评权是指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利;建议权指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控告权是指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进行揭发和指控的权利;申诉权是指公民的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作出错误的、违法的决定或裁判,或者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而受到侵害时,有向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本题中小王向乡长反映问题,属于行使批评权的行为故本题答案选B。

(4)(单选题)人民网等国内一些主要网站在首页开设了网络监督专区,链接纪检监察有关12388举报网站,网友可以通过这些正规渠道反映问题。这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①监督权②表达权③提案权④质询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提案权是指宪法或法律賦予某些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一定数量的人大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向国家权力机关提出议案的权利资格。在我国,质询权具体指人大代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有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质询并要求必须予以答复的权利。因此,提案权和质询权的主体都不是人民群众。故本题答案选A。

(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监督权不包括()。

A.调查权

B.批评建议权

C.控告检举权

D.申诉权

答案:A

解析:《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所以我国公民享有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申诉的权利,而调查权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故本题答案选A。

(6)(多选题)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

A.申诉的权利

B.控告的权利

C.检举的权利

D.批评的权利

E.建议的权利

答案:ABC

解析:《宪法》第41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故本题答案选ABC。

(7)(单选题)市民周某给有关部门写信,反映自己关于推进建设卫生社区的意见,这是公民依法行使()。

A.质询权

B.批评权

C.建议权

D.检举权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题中,市民周某向有关部门反映自己的意见,属于建议权的行使。故本题答案选C。

(8)(判断题)我国《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我国《宪法》第41条第3款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9)(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属于公民享有的监督权是()。

A.言论自由

B.罢免权

C.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D.申诉权

答案:D

解析: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申诉权。言论自由和集会、游行、示威自由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罢免权不属于监督权。故本题选择D选项。

(10)(多选题)下列属于公民监督权的是()。

A.取得国家赔偿权

B.批评建议权

C.控告检举权

D.申诉权

答案:BCD

解析:根据《宪法》第41条第1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A项取得国家赔偿权并不属于监督权的范畴。故选BCD。

(1)(单选题)人身自由权不包括()。

A.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B.公民有集会、游行的自由

C.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D.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答案:B

解析: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国家法律保护。而选项B是公民的政治权利而非人身自由权。

(2)(多选题)人身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

A.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住宅不受侵犯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

E.宗教信仰不受侵犯

答案:ABCD

解析:人身自由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人身自由主要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广义的人身自由则还包括与狭义人身自由相关联的生命权、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与公民个人生活有关的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故本题答案选ABCD。

(3)(判断题)任何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没有经过公安机关批准并执行,不受逮捕。()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宪法》第37条第2款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本题说法错误。

(4)(单选题)集邮爱好者陈某,利用其作为单位收发员的身份,为收集邮票,故意隐匿、毁弃他人邮件,其行为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

A.言论自由权

B.通信自由权

C.通信秘密权

D.文化自由权

答案:

B解析:对公民的信件随意扣押、隐匿或者毁弃是侵犯通信自由的体现。隐匿、毁弃是指犯罪者把他人的信件隐匿起来不叫人发现或者销毁扔掉,使收信人收不到信件。故本题答案选B。

(5)(多选题)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包括()。

A.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D.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E.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

答案:ABCE

解析:人身自由权利包括:(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具体体现为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禁止侮辱、俳谤和诬告陷害;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公民住宅安全权,指公民居住、生活的场所不受非法侵人和搜查;(4)通信自由: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信及其他通信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具体指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属私生活秘密与表现行为的自由。包括公民的通信他人不得扣押、隐匿、毁弃,公民通彳曰、通话的内谷他人不得私阅或窃听。故本题答案选ABCE。

(6)(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A.平等权

B.受教育权

C.环境权

D.出版自由

答案:C

解析: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权利;人身不受非法拘禁、逮捕、搜查及侵害,人格尊严、住宅及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宗教信仰自由;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妇女平等权利及婚姻、家庭、儿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环境权不属于基本权利范畴。故本题答案选C。

(7)(单选题)刑事诉讼中的“疑罪从无原则”彰显的宪法精神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C.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D.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答案:B

解析:“疑罪从无原则”是指根据司法机关掌握的已有证据.既不能排除被告人的犯罪嫌疑,又不足以认定被告人就是犯罪行为人,从有利于被告人的角度出发,从法律上推定被告人无罪的司法原则。“疑罪从无原则”能够有效地避免冤假错案和刑讯逼供的发生,从而能够切实地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保障公民的名誉、人格尊严等免遭践踏.对人权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而被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在相关法律文件中称为“人权保障的基石”。故本题答案选B。

(8)(单选题)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

A.政治自由权

B.人身自由权利

C.文化教育权利

D.人格尊严权利

答案:B

解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不受非法限制、搜查、拘留和逮捕),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受教育权,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因此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故本题答案选B。

(9)(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国家安全机关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国务院

答案:C

解析:《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答案为C。

(10)(单选题)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首要权利。

A.发展权

B.独立权

C.自由权

D.生存权

答案:D

解析:生存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首要权利,离开生存权,其他权利都无从谈起。故答案为D。

(1)(多选题)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是()。

A.遵守宪法与法律

B.劳动

C.获得物质帮助

D.受教育

答案:BD

解析:本题重点,考过N次。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故选BD。

(2)(多选题)我国公民在家庭生活方面对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应尽的义务主要包括()。

A.接受专门教育

B.实行男女平等

C.赡养扶助父母

D.实行计划生育

答案:CD

解析:《宪法》第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公民有接受专门教育的权利。《宪法》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故本题答案选CD。

(3)(单选题)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因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男女之间的就业范围应无差别

B.必须同工同酬

C.女性不能享受优待

D.可给女性职工一定保护

答案:B

解析:《宪法》第48条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劳动法》第13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劳动法》第58条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由此可见,男女之间的就业范围有差别,女性享受一定的优待,可给女性职工一定的保护,但题干中所指的是平等就业的权利,D选项不能体现平等就业的要求,B选项较为符合题干的要求。故本题答案选B。

(4)(单选题)某企业因生产任务较重,要求职工每天加班工作,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对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该企业侵犯了劳动者的哪些合法权益?()

A.平等就业和择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休息、休假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答案:C

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本题中企业职工长时间加班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导致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属于侵犯劳动者的休息权。故本题答案选C。

(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

C.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D.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答案:D

解析:《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序、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故A选项错误。第5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故B选项错误。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故C选项错误。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此规定位于宪法第一章,属于总纲的内容。故D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6)(单选题)下列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B.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C.紧急避难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D.未成年子女有受父母抚养的权利,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答案:C

解析:我国宪法规定,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只有劳动和受教育,所以AB两项正确,D项是宪法明文规定的义务。故本题答案为C。

(7)(多选题)《宪法》规定的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包括()。

A.财产权

B.劳动权

C.休息权

D.物质帮助权

答案:ABCD

解析:公民的社会经济基本权利是中国宪法学者依据宪法文本的规定所作的解释学分类,它大体包括了公民的财产权、生存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等具体权利。

(8)(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与公民享有的劳动权利对应的国家义务有()。

A.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

B.国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C.国家应当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D.国家应当为每个失业的公民提供工作岗位

答案:ABC

解析: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9)(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时,其批评、建议权也被剥夺

B.我国公民有劳动和休息的权利

C.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不允许个人非法传教

D.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答案:C

解析:A错误,批评、建议权属于监督权,不属于政治权利。B错误,劳动者有劳动和休息的权利。D错误,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故本题答案选C。

(10)(单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同时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A.受教育权

B.救济权

C.监督权

D.选举权

答案:A

解析:《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因此,本题答案为A。

(1)(单选题)我国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认定违宪责任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答案:B

解析:我国《宪法》第67条第1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选项B说法正确,故选B。

(2)(单选题)国家机构是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国家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行政机关

C.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是领导关系

D.国家主席任期连续任职没有限制

答案:A

解析:村民委员会是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B项错误《宪法》第127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由此可知,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为监督与被监督关系,C项错误《宪法》第7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3)(单选题)全国人大要制定一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根据我国宪法规定,须要()通过。

A.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

B.出席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

C.全体代表的过半数

D.出席代表的过半数

答案:C

解析:《宪法》第64条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故本题答案选C。

(4)(单选题)根据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

A.中共中央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主席团

答案:B

解析:《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故本题答案选B。

(5)(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答案:B

解析: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故本题答案选B。

(6)(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制定与修改刑法、民法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

答案:A

解析:根据《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行使“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职权。

(7)(单选题)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

A.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B.全体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通过

C.全体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全体到会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通过

答案:A

解析:《宪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故本题答案选A。

(8)(单选题)根据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

A.国务院

B.全国政协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

答案:C

解析:《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1)修改宪法;(2)监督宪法的实施;(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因此本题C为正确答案。

(9)(单选题)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A.集体领导原则

B.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合议制原则

答案:C

解析:我国《宪法》第3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故本题选C。

(10)(判断题)修改宪法时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三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基本法律和其他议案则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1)(单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中选举产生。

A.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领导人

B.各代表团推荐的候选人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组成人员

答案:C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代表中选出。”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单选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由()召集。

A.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B.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C.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D.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答案:A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1条规定,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完成后的两个月内由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故本题答案选A。

(3)(多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职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A.国务院总理

B.国家副主席

C.军委副主席

D.国家主席

答案:BD

解析:《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故本题答案选BD。

(4)(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种职务的人员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的决议予以任免?()

A.国家军事委员会主席

B.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C.国家副主席

D.国务院副总理

答案:D

解析:我国《宪法》第8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故本题答案为D。

(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有权解释法律的国家机关是()。

A.中共中央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知识。《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4)解释法律……所以,有权解释法律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本题选C。

(6)(单选题)《宪法》中规定的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是()。

A.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院委员、国务院秘书

B.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C.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主席及军委其他组成人员

D.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答案:D

解析:法律常识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院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国务院秘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军委主席及军委其他组成人员则无连续任职限制期限要求。因此,A、B、C项均错,本题应该选择D选项。

(7)(单选题)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职权由()行使。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中央军事委员会

答案:A

解析:根据《宪法》第62条14款的规定,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的职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故答案为A。

(8)(单选题)黄某系全国人大代表,因正常履行职务受到诬陷,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被某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许可

B.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黄某,除非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许可

C.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立即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D.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黄某,但须立即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

答案:C

解析: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据此,C选项是正确的。根据宪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据此,只有逮捕和刑事审判才需要事先获得许可。

(9)(单选题)根据《国防动员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发布动员令的分别是()。

A.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长、国务院总理

答案:C

解析:根据《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发布动员令的职权则由国家主席行使。本题答案为C。

(10)(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对国家主席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我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

C.国家主席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D.国家主席每届任期为五年

答案:C

解析:《宪法》第79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A项正确。该法第79条第2款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B项正确。该法第79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第60条第1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D项正确。国务院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而非国家主席。C项错误。故选C。

(1)(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公布法律的权利属于()。

A.国务院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答案:B

解析:《宪法》第8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人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故本题答案选B

(2)(多选题)下列哪个有权根据法律来发布法律命令?()

A.省人民政府

B.国家主席

C.乡人民政府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AB

解析:《宪法》第8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故B项正确。《宪法》第107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故A项正确,C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AB。

(3)(单选题)我国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撤销或合并,其确定权在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总理

C.国家主席

D.国务院全体会议

答案:A

解析:《国务院组织法》第8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经总理提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故本题答案选A。

(4)(单选题)按照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有权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C.国务院各部、委

D.国务院

答案:D

解析:《宪法》第89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由此可知,有权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国务院。故本题答案选D。

(5)(单选题)不需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国家机关是()。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答案:D

解析:《宪法》第92条、第128条、笫133条分别规定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该法第94条规定,中央军亊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故本题答案选D。

(6)(多选题)下列关于法院的论述,正确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B.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

C.上级人民法院领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D.地市各级人民法院对地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答案:ABD

解析: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最髙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故AD正确。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B项正确。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C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BD。

(7)(单选题)下列不需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D.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答案:A

解析:《宪法》第92条规定,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宪法》第128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宪法》第133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故需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是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8)(多选题)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对()负责。

A.中共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家主席

答案:BC

解析: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最高公诉机关,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和公诉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因此本题选BC。

(9)(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相关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A.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B.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C.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

D.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根据《宪法》第80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故C项属于国家主席的职权。A、B、D三项均属于国务院的职权。故本题应选C。

(10)(多选题)下列有关我国国家副主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B.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C.不能接受主席的委托代行主席的部分职权

D.年满4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答案:AB

解析:《宪法》第82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受主席的委托,可以代行主席的部分职权,故应排除C项;该法第79条第2款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故应排除D项。

(1)(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国务院依法行使职权的是()。

A.决定国家预算和决算

B.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C.决定上海市市长的任免

D.按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范围内的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答案:D

解析:根据《宪法》第62条第9项的规定,决定国家预算和决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根据该法第67条第6项的规定,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该法第69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根据该法第101条的规定,决定上海市长的任免应当属于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故A、B、C三项均排除。根据该法第89条第16项的规定,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属于国务院的职权。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单选题)我国检察机关和审计机关实行()。

A.业务领导制

B.首长负责制

C.委员会制

D.双重领导制

答案:D

解析:《宪法》第109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第133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由上述可知,检察机关和审计机关都实行双重领导制。故本题答案选D。

(3)(判断题)上下级法院之间是监督关系,上下级检察院之间是领导关系。()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宪法》第127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第132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故本题说法正确。

(4)(单选题)在我国,特赦由()决定。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

答案:C

解析:根据《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特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下列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的职权有()。①领导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②执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③通过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④听取审议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报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并不能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是行政机关,即政府,而不是人大,故排除①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代替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监督权,通过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体现决定权,听取审议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报告体现监督权,故③④入选。本题正确答案选C。

(6)(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有权行使的职权包括()。

A.公布法律

B.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C.发布特赦令

D.发布动员令

答案:ABCD

解析:我国《宪法》第8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裉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人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故本题答案选ABCD。

(7)(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的是()。

A.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B.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C.批准直辖市的建置

D.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答案:D

解析:《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九)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选项D错误。

(8)(单选题)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负责。

A.本级人民政府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级人民检察院

答案:D

解析:《宪法》第133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故本题选D。对此,考生也可以简单记忆,即人民检察院要受到双重指导,一个是本级人大,一个是上级检察院。与此不同的是人民法院,法院只向本级人大负责,上级法院不能直接管理下级法院,这是为了保证审判独立。

(9)(单选题)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A.人民检察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D

解析:《宪法》第127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0)(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的是()。

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D.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答案:B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之一是“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而“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国家基本法律”属于全国人大的职权。故本题选B。

(1)(单选题)根据制订机关的不同,规范性文件可以分为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由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颁布的《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办法》属于()。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地方性法规

答案:C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行政规章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机关是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故本题选C。

(2)(单选题)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下列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是()。

A.北京市海淀区人大常委会

B.徐州市人民政府

C.中共重庆市委

D.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D

解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7条规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市,市人大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故本题答案选D。

(3)(单选题)当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的有关规定相抵触时:()

A.地方性法规自然无效

B.部门规章自然无效

C.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决

D.由国务院提出意见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6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判断题)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制定。()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所以题干表述错误,应该是自治地方的人大而不是政府。故本题判断错误。

(5)(多选题)我国《宪法》规定,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

A.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

B.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报国务院批准

D.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答案:AD

解析:《宪法》第116条规定,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6)(单选题)在我国,地方性法规指的是()。

A.全国人大为地方所制定的法规

B.各级地方的人大和政府所制定的法规

C.省级人大和设区的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法规

D.省级人大和政府所制定的法规

答案:C

解析: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立法法》第72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故本题答案选C。

(7)(单选题)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属于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且两者之间规定不一致的,适用()。

A.宪法

B.特别法

C.一般法

D.领导指示

答案:B

解析:一般法与特别法是按照法的效力范围的不同所做的分类。一般法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对一般的人和事有效的法;特别法是指在一国的特定地区、特定期间或对特定事件、特定公民有效的法。一般情况下,在同一领域,法律适用遵循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选项B正确。

(8)(单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A.有权改变或撤销

B.有权撤销,无权改变

C.有权改变,无权撤销

D.无权撤销,无权改变

答案:B

解析:根据《宪法》第67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故本题选B。

(9)(多选题)下列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包括()。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们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D.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答案:ACD

解析: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主要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和设区的市人大及常委会。2015年新颁布的《立法法》第72条规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已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涉及本条第二款规定事顶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CD选顶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故本题答案为ACD。

(1)(多选题)甲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准备在一次会议中审议以下事项,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事项符合该委员会的权限范围?()

A.撤销本市某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不适当的决议

B.责成本市人民法院重新审理一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刑事案件

C.撤销本市人民政府的一项不适当的决定

D.罢免犯贪污罪的李某的省人大代表资格

答案:ACD

解析:《宪法》第104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罢免和补选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个别代表。故本题答案选ACD。

(2)(单选题)下列关于各种立法文件的效力问题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B.部门规章的效力与省级地方性法规的效力平行,但高于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C.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低于本级和本级以上地方性法规、上级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

D.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在地位上与地方性法规类似,但对上位法的内容可加以变通

答案:B

解析:部门规章的效力既与省级地方性法规的效力平行,也与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平行不能认为其效力高于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的效力。B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3)(单选题)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对各部、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

A.改变

B.发回

C.改变或撤销

D.撤销

答案:C

解析:我国《宪法》第89条规定,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故本题答案选C。

(4)(单选题)根据我国法律效力层级,下列法律中效力层级最低的是()。

A.立法法

B.行政诉讼法

C.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D.特殊工时管理规定

答案:D

解析:我国法律的纵向效力层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立法法》和《行政诉讼法》是法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是行政法规。《特殊工时管理规定》是文件,法律效力层级最低。故本题答案选D。

(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可以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不适当决定

B.全国人大既有权改变也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违法的行政法规

C.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直辖市人大制定的与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

D.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

答案:A

解析:我国《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故本题答案选A。

(6)(多选题)立法的基本原则有()。

A.宪法原则

B.法治原则

C.民主原则

D.科学原则

答案:ABCD

解析:《立法法》第3条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第4条规定:“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第5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第6条规定:“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选项ABCD正确。

(7)(单选题)根据我国的法律效力层次,下列法律中效力最高的是()。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政府规章

D.自治条例

答案:A

解析:法律的效力层次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根据我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我国法的效力层次可以概括为:(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2)特别法优于一般法;(3)新法优于旧法。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效力优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也高于地方政府制定的政府规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8)(单选题)根据《立法法》,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

C.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D.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规定

答案:C

解析:根据《立法法》第8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一)国家主权的事项;(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犯罪和刑罚;(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八)民事基本制度;(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十)诉讼和仲裁制度;(十一)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由此可见,A、B、D三项属法律规定的事项。《立法法》第73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的事项;(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依此规定第一款,本题正确答案为C。

(9)(单选题)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如果发现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可以()。

A.撤销

B.变更

C.废止

D.不予适用

答案:D

解析:在一个案件中,低层级的法律规范与某一高层级的法律规范冲突时,人民法院一般应依高层级的法律规范来解决该案中的实体争议,即不适用低层级法律规范。

(1)(多选题)下列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有()。

A.公民的基本权利决定了公民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地位

B.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一般权利的母体

C.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超阶级性

D.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国家机关的侵犯或者干涉

答案:CD

解析:基本权利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基本权利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而又不可缺少的权利;基本权利具有母体性,它能派生出公民的一般权利;基本权利具有稳定性和排他性。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具有超阶级性,也不是绝对的,是受限制的。故本题答案选CD。

(2)(多选题)下列国家机关中,应当悬挂国徽的有()。

A.某乡政府

B.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

C.绥化市人民检察院

D.某县人民法院

答案:BCD

解析:《国徽法》第4条规定,下列机构应当悬挂国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外交部;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可以悬挂国徽,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国徽应当悬挂在机关正门上方正中处。乡政府为可以悬挂国徽,其他选项的机关为必须悬挂国徽。故本题答案选BCD。

(3)(多选题)在今年两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讲话过程中提到城镇化时,基层代表肖安江插话,一口气提了五条建议,现场工作人员拦都拦不住。李克强同志笑着说,“不要干扰他发言,这是法律赋予人民代表的应有权利。”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我国人大代表享有哪些权利()。

A.提出议案、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

B.提出人事罢免案的权利

C.非经许可,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的权利

D.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行动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

答案:ABC

解析:根据现行《宪法》第72、73、74、75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43、44条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1)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2)提出人事罢免案的权利;(3)提出质询案和进行询问的权利;(4)在全国人大召开的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追究;(5)在大会开会或闭会期间,非经许可,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6)对围绕人大审议议题及有关内容,有视察的权利;(7)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和执行其他属于代表职务的时候,国家和社会应根据实际需要为代表提供保障。故本题答案选ABC

(4)(多选题)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

A.镰刀

B.谷穗

C.锤子

D.齿轮

答案:BD

解析:《宪法》第1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镰刀和锤子是党徽上面的内容。故本题答案选BD。

(5)(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由曾联松先生设计。()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1949年,全国政协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的图案。曾联松从报上获知后,设计了“五星布成椭圆形,大星导引于前,小星环绕于后,恰似众星拱北斗的五星红旗”。故本题说法正确。

(6)(判断题)国家的象征是国旗、国家主席、国徽、国歌。()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国家象征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和标志,主要包括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作为国际交往中的国家识别标志,世界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国家象征。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尊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甚至国体和政体等。还有,它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故本题判断错误。

(7)(多选题)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有()

A.我国公民有依法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

B.“一国两制”的实行,表明我国已经不再是单一制国家

C.我国的国家机构是由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等构成的D.言论、出版、集会、请愿、游行、示威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答案:BD

解析:我国公民有依法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因此A选项正确。我国仍是单一制国家,但有自己的特色,“一国两制”就是中国的特色,因此B选项正确。我国的国家机构有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等,因此C选项正确。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并没有请愿。因此D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BD。

(8)(多选题)下列各项属于民族自治机关的是()。

A.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B.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C.云南金江白族乡人民代表大会

D.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自治机关。民族自治机关是指在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行使同级相应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并同时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是我国的一级地方国家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旗为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民族自治地区,是相当于自治县的行政区域。故本题选择ABD。

(9)(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和曲作者分别是田汉和洗星海。()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内容是号召人民奋起抵抗入侵者,歌曲雄壮激烈,催人奋进。1949年9月27日,《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

(10)(多选题)下列场所或者机构所在地,应当每日升挂国旗的有()。

A.北京天安门广场

B.最高人民法院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D.安图一中

答案:ABC

上一篇:蓝海战略和价值创新下一篇:教学后记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