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运动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

2024-06-19

自强运动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精选4篇)

1.自强运动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 篇一

考点1 中央体制——从“公天下”到不断完善的“家国一体”

时期

发展历程

思维深化

先秦

(萌芽)

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三个特点

(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央高度集权。

(3)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2.皇帝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帝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在决策过程中,相权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在执行过程中,相权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3.全面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1)积极作用:

①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②国家可以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君主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这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

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④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秦朝

(创立)

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西汉

(发展)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隋唐

(完善)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分散相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保证了皇权独尊

宋朝

(加强)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

元朝

(加强)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明朝

(强化)

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清朝

(强化)

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时,设置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 ◆ ◆

考点2 地方体制——从“天下共主”到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制度

时期

发展历程

思维深化

周代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1.汉至元中央对地方管辖的特点

(1)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文官知州通判制。

(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

(4)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央。

(5)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

2.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演变趋势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3.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1)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步加强。

(2)地方下级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难以发挥地方的自主性。

(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

秦朝

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朝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朝

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宋朝

文官知州通判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通判监督,将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这一举措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宋代后,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

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考点3 选官制度——从贵族政治到影响深远的科举取士

时期

发展历程

演变趋势

思维深化

夏、商、西周

开始:夏商时期

衰落:春秋战国时期

世官制

(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

从选拔形式上看一般都是经历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组织程序,从地方到中央。从选拔标准来看经历了从重品德到重门第再到重才学的过程。标准逐步统一。从本质上看选官制度成为加强统治、强化皇权的重要手段。

全面认识科举制

1.围绕一个核心: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2.突出两个特点:

(1)人才择优原则。

(2)制度化、专业化原则。

3.体现三个趋势:

(1)选官标准由注重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注重才学。

(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3)选拔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4.产生多方面影响:

(1)对中国:

①政治上,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范围,打破了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思想上,科举考试大都以儒学经典作为考查内容,巩固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统一了士人的思想。

③文化上,科举考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文学巨匠,这是唐诗、宋词繁荣的重要原因。

④价值观上,有利于士人群体形成勇于追求上进、实现价值、入世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取向。

(2)对世界:古代东亚的日本、朝鲜均曾效法中国实行科举制;近代的欧美文官制度也来自中国的科举制度。

战国、秦朝和汉初

开始:战国

发展:秦朝

衰落:汉初

军功爵制

(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

(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两汉

开始:西汉

衰落:东汉末年

察举制

(1)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魏晋南北朝

创始:曹魏

发展:两晋

衰落: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隋、唐、宋、明、清

产生:隋

确定:唐

发展:北宋

衰落:明清

科举制

(1)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自强运动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 篇二

一、我国古代足球的起源

在我国古代, 足球叫做“蹴鞠”, 《汉书枚乘传唐颜师古注》中言“蹴, 足蹴之也, 鞠, 以韦为之, 中实以物, 蹴蹋为戏乐也”。这句话谈的就是古代足球了。其中, 蹴的意思是踢, 鞠为球, 还是实心的。

大量历史文献证实我国古代足球起源于战国时期。该说法在刘向《别录》中有描述:“……或曰起于战国之时。”其他文献也有类似记载。《西京杂记》中云:“太上皇从长安居深宫, 凄怅不安, 高祖窃因左右, 问其故, 以平生所好, 皆屠贩少年斗鸡、蹴鞠, 以此为欢, 今皆无欢, 以故不乐, 高祖乃作新丰。”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刘邦的家父爱好斗鸡和蹴鞠, 汉高祖刘邦在登基以后将其接入皇宫住, 其父亲反而郁郁不乐, 让刘邦很是纳闷。后得知原来老人家久住深宫, 虽然衣食无忧, 但脱离了市井气氛, 不能与原来屠贩少年斗鸡、蹴鞠, 才情绪低落的。于是刘邦命人仿照老家模样修葺房屋, 命为新丰, 然后将原来左邻右舍请至宫中陪父亲一起斗鸡、蹴鞠。刘邦父亲青壮年时期为历史上的战国末年。因此我们可推测, 当时除在齐国外, 蹴鞠这项运动在楚国 (刘邦的老家在沛县) 也盛行。

除此之外, 《史记·苏秦列传》中也有记载:战国时期, 一个名为苏秦的人在游说时谈到齐国, 曰:“临淄甚富而实,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蹴蹋者。”可见战国时代有很多人甚至老百姓都喜欢该项运动。当时齐国定都于临淄, 那里不但聚集了众多人口, 商业也颇为发达, 人们生活较为安定和富足, 因此文化生活也相对丰富多彩, 人们业余时间不仅喜欢音乐, 同时也喜欢体育, 蹋鞠就在其中。那么临淄的人们所爱好的蹋鞠究竟是不是蹴鞠或者是蹴鞠的雏形, 到目前为止还无从而定。不过通过上述刘邦父亲的记载, 基本能确定足球在战国末期就已经在长江中下游盛行了。因此, 据可靠史料证明, 可以确定古代足球运动最早有记载的时间为战国时期。

二、我国古代足球运动的发展

1. 战国———我国古代足球运动的初期。

如上所述, 《西京杂记》与《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均表明:战国时蹴鞠运动已经广泛开展。在初期阶段, 球是用熟皮革制成的, 里面用毛发等富有弹性的物质填充成实心的。当时尚无统一和规范的比赛规则, 人员数量也无限制, 参加人数从一人到十人不等。且当时蹴鞠运动也无“球门”这一说, 只是在民间流传的一项娱乐运动。所以说战国时期虽然蹴鞠运动盛行于广大民众之间, 但却处于萌芽的初期阶段。

2. 两汉———我国古代足球运动的规范期。

汉朝的《盐铁论·国疾》中记载:“里有俗, 党有场, 康庄驰逐, 穷巷蹋鞠。”意思为踢球风俗盛行, 一般的村落均设球场, 城里更四处追逐, 踢得没完。和战国时代相比, 该运动也进入了军旅生活。《汉书·艺文志》中描述蹴鞠为“兵技巧十泛家, 百九十九篇”。司马迁更是在《史记·卫将军骡骑列传》里描述霍去病“其在塞外, 卒乏粮, 或不能自振, 而骠骑尚穿域蹋鞠”。可见在汉朝时期, 蹋鞠已不仅囿于此前战国时的民众娱乐, 其作为训练士兵的有效手段, 转为军事用途。于是人数和场地逐渐趋于规范, 比如“鞠室”便是在汉朝出现的, 即球门。

后汉时期的李尤在《鞠城铭》中对比赛规则也有描述, 大意是:足球像天那么圆, 属阳;球场设有围墙, 像地那么方, 属阴。场地两边各设六个半月形凹于地下的球门, 遥相对应, 每次要选裁判, 且比赛要按规则进行, 比赛时裁判要公正不阿, 队员要心平气和。该段话中关于场地、参赛人数、比赛规则及球门均有描述。因此在汉朝时期蹴鞠运动相对战国规范很多, 有了现代足球运动的雏形。

3. 唐朝———我国古代足球运动迅速发展期。

我国古代足球走向成熟是在盛唐时期, 当时的都城长安拥有一百多万人口, 有来自各大洲的使节、商人、留学生, 他们在节日里表演各地的音乐、舞蹈、体育比赛, 吸引无数人竞相参观。盛唐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为足球运动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

唐代制球技术的突破将足球运动的发展引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唐代以前的足球是实心球, 用熟皮将毛发包裹缝纫而成, 这种球笨重而缺乏弹性;唐代以后人们开始以动物的尿泡为球胆, 外附皮革缝成外壳制作充气足球。这在足球史上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重量轻、弹性好的足球要求运动员跑得更快, 动作更灵活, 充气球外形更加圆滑, 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这些都大大增强了足球运动的娱乐性和对抗性。而英国的充气足球出现在公元11世纪, 比唐代晚了三四百年。为了体现这一改变, 从唐代开始, 人们将“蹴鞠”改为“蹴毬”, 这个时期是古代足球发展的飞跃期。

由于充气足球的轻便、灵活, 使得女子和儿童也能够轻易掌握这项运动, 这使得足球运动的参与者首次扩大到女性群体, 不同的是女子踢球只是表演性的游戏, 称为“白打”。

《剧谈录》中就曾记载过关于女子踢球的故事:春日里, 长安城的街道上, 一群青年士兵在踢足球。突然球飞到路边槐树下一位衣着褴褛足穿木屐的妙龄女子脚下, 女子接到球后, 从容一脚将球踢飞数丈之高, 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落到士兵脚下, 引得士兵齐声为女子高超的球艺喝彩。

这时, 对抗性足球比赛的规则也随之改变:以往画在地上的“域”改为悬在空中的“门”, 球门也分单、双两种。其中单门是在双方比赛场地中间竖起两根三丈高的竹竿, 在竹竿顶端挂网而成球门, 双方隔门而赛, 入球多者为胜。与双球门相比, 单球门比赛双方无身体接触, 因此没有双球门比赛那种激烈的对抗。

在此需提一点, 唐朝时期不少日本学者、僧人来我国留学, 他们在带走大唐文化的同时也将蹴鞠运动带回了日本。从此, 足球运动才开始在日本流传发展。

4. 宋朝———我国古代足球运动完善期。

到了宋代, 足球的制作工艺又有了重大改进, 促使古代足球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宋代足球外皮缝合数量由原来的八片发展为十二片, 外形上更接近圆形。足球的生产工艺及球的标准重量都有了统一的规定, 工艺上要求“密致缝成, 不露线角”, 重量为十二两, 约合现代的468—498克, 已经十分接近现代足球的标准重量396—453克。宋代足球的造型也打破了传统足球样式的单一, 花色也趋于多样化, 一些足球作坊里生产的足球品种多达40多种。宋代足球单球门更为盛行, 球门高度也比唐代升高了两尺, 球门上设带网的圆形门洞, 直径为二尺八寸, 俗称“风流眼”。风格讲究的球门还会配有龙头等装饰。

女子足球“白打”也进一步发展, 主要体现在动作的种类上比以往大大增加, 发展至上百种。娱乐形式也从起初单纯的表演发展为比赛, 参赛者除了脚踢以外, 其他身体部位也做动作, 花样多难度大者胜。儿童足球也变得越来越普及, 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宋代瓷枕上就绘有儿童蹴鞠图。皇宫贵族中足球爱好者也越来越多, 甚至最高统治者也会参与这项运动。

在宋朝, 足球运动仍活跃于军队, 且制订了配套的礼仪制度。《宋史》卷中的《礼志》中有相关记载:在朝廷重大的节日和宴会期间都要设有足球表演, 礼仪规定表演要在喝第六杯酒后开始。宋太祖曾下令每年三月份, 于大明殿举办“会鞠”———足球比赛, 召集军队参赛表演。表演时, 场地于对应的两端均设一个球门, 配有守门员与裁判, 与现代足球制度相近。比赛的过程中, 还伴有鼓乐助兴, 场面壮观隆重。宋太宗则亲自开球, 诸亲王、大臣和封疆大吏等均出席观看。

足球在宋朝发展的另一个表现为出现职业球员这一概念, 当时一批以足球技艺为生的艺人活跃于城市当中。比较典型的是出现了一批以在宫廷表演踢球而留名史册的职业球手, 他们主要分布于北宋汴梁 (现开封) 和南宋临安 (现杭州) 。同时, 在市井中的“瓦子”———游乐场所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踢球艺人。他们相当于现在的足球明星。且在宋朝, 这些职业球员开办了属于自己的社团———齐云社, 又名圆社, 相当于当今的足球协会, 这也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体育运动团体。宋朝的史书中有记载“天下多圆社”, 这不仅表明了当时从事足球行业的人数众多, 还表明他们有了自己的组织。还有首诗云:“万种风流事, 圆社总为先”, 可见在宋朝足球已成为了第一运动。且在圆社的影响下, 足球成为当时男女老少皆喜爱的运动。

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也有一个关于足球的脍炙人口的故事, 即高俅倚赖自己高超的球技得以官运亨通, 一直坐到太尉的宝座。此故事也反映了在宋朝足球风靡到怎样一种程度。

5. 元、明、清———我国古代足球运动的衰亡期。

从元朝起, 中国的足球开始慢慢走向衰落。一方面, 由于足球运动的推广, 广大妇女群体都能参与其中, 但是封建社会妇女社会地位低下, 上层社会把观看妇女踢球当做一种娱乐, 而踢球的妇女往往是妓艺人, 因而使得足球娱乐的层次不断降低, 成为不正当娱乐。足球活动范围越来越小, 慢慢走向衰败。另一方面, 由于元朝统治者蒙古族以及清朝的统治者满族均为少数民族, 当他们统一中国之后, 大力提倡本民族的风俗文化, 经常举行骑射、摔跤、狩猎等活动, 而对于原本在中原很流行的蹴鞠、龙舟、相扑、武术等项目予以严令禁止或冷漠视之。特别是清朝建立后, 统治者为镇压汉族人民的反清活动, 一方面武力镇压, 大兴文字狱, 实行愚民政策, 另一方面则是禁止人民习武健身, 参加体育活动。这使得本已呈现衰败之势的足球运动更快走向消亡。

从中国古代足球起源、发展以至衰亡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 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 不仅要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给予广阔的发展空间, 还需要保持该项运动的自身特点,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现代足球19世纪晚期才传入我国, 直至近几十年才在民众之中普及。我们应该秉承、发扬中国古代足球优秀的文化传统, 为我国现代足球的发展出计献策, 使我国现代足球早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汉书.卫将军骠骑列传:卷55[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2]王家正.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简史[J].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 1958 (5) .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反思 篇三

学习了赵利剑老师的课堂录像,然后结合当时自己的授课,我感到很有必要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做一个的反思。

第一个问题:我在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仍然按照原来的授课模式,更多的把精力放在知识的深挖与拓展上,而在“备”学生上明显不够,自己讲的起劲,归纳了许多,而学生真正能接受多少,领悟多少却缺少考虑,因为知识不是他自己归纳出来的,理解很表面,过几天又忘了。学生记了忘,忘了记,除了历史学科知识的庞杂外,老师的授课方式大概是一个很大原因。而新课程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但更侧重“备学生”,了解学情,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老师在备课时应更加注重设问的技巧,注意如何一步步引导学生由浅到深的理解问题;老师既要敢于放给学生,又要能够收回,能够总结、升华,能够画龙点睛;老师一句好的过渡语,既能让学生感到自然,又能激起学生对下面问题的好奇感和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原来的惯性思想应有根本性的变化,以适应新课改的更高的要求。

第二个问题:我在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也曾经让学生进行过讨论。但回想起来,仍有不足。课程教教学中不变的灵魂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而教学方法应该是千变万化的,是不是让学生小组讨论某个问题就算是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了?这个问题是否值得讨论?讨论后学生在知识、能力或价值观方面有何提高?讨论后老师如何归纳升华,这些都是应该认真考虑的。老师讲解、归纳,互动中对学生提问、学生就近讨论、分组讨论、甚至包括上黑板答题、默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都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哪种方式应根据时间、内容及时调整。学生收获的大小是判断这节课好坏最主要的标准,学生上完一节课的表情反应应该能部分说明问题。看了录像课我觉得应该采取的模式是“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本章开始应该首先让学生阅读专题序言,让学生分析各段的大意,并相机诱导、指正。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西周雏形,秦朝形成,汉巩固,隋唐完善,宋加强,元进一步发展,明清顶峰。新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教材体系的变化,课本上知识表述侧重的变化,更是教学理念的真正的变化,高中历史老师首先是我自己,要有紧跟新课改步伐的意识和决心。理想的教育教学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育的主体(教师)交互作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正确引导,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越位,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引导到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要让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

4.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篇四

时期

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

原始社会

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

1.“及禹崩,虽授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吾帝禹之子也’。”

史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答案 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

材料反映了哪种政治制度?

答案 分封制。

3.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贾母的这种思想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答案 宗法观念。

夏朝

王位世袭制:政治权力由“传贤”变为“传子”。

商朝

方国联盟:商王对各地方方国控制能力有限。

周朝

(1)分封制:为巩固统治,周王把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加强了王权,形成了等级序列,统治效果加强。

(2)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强化了王权。

(3)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归纳总结 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时期,夏朝时期,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传子制度正式开启。商朝时期形成方国联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有限。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体系,统治效果加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

1.理解“家国同构”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嫡长子世袭王位,是君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是臣子,也是宗族的小宗。

(3)“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2.用唯物史观理解宗法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1)宗法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中华民族“国”与“家”密不可分的观念。

(2)受宗法观念的长期熏陶,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

(3)宗法制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例如:重男轻女;修族谱;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

(4)宗法制中“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等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道德专制导致了国人重人治轻法治,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进程。

3.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央高度集权。

(3)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考点2 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知识主线

时期

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

秦朝

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皇位世袭。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三者相互配合牵制,便于皇帝集权。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什么?

答案 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

2.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 君主权力的加强。

3.据《宋史》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二府”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4.“成祖即位……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这说明内阁实际上是什么机构?

答案 皇帝的内侍机构,秘书机构。

汉朝

中朝: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侍从建立中朝,与原来的三公九卿合称中外朝,削弱相权。

隋唐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

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

元朝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明朝

废丞相:明太祖废丞相,亲掌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内阁:明成祖设立,它是皇帝的内侍机构,皇权加强。

清朝

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国家大事的决策机构;南书房:康熙时为了对抗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归纳总结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逐渐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从秦汉至明清,中枢权力体系几经变化,从三公九卿制发展到三省六部制,废丞相、设内阁及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可以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皇帝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帝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在决策过程中,相权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在执行过程中,相权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3.全面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1)积极作用

①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②国家可以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君主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这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

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④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考点3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

知识主线

时期

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

秦朝

郡县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

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

答案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2.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什么?为解决它带来的社会问题,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答案 郡国并行制。实行推恩令。

3.许有壬在评价行省制度时指出:“世皇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行省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

其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案 行省制的设立,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汉朝

郡国并行制:汉初实行这一制度导致王国问题产生,出现“七国之乱”。

推恩令:汉武帝推行该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朝

节度使:唐中后期大量设置节度使,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宋朝

通判:由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将地方上的权、钱、兵收归中央。这些措施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宋代开始,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

元朝

行省制度: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这里的家国变化主要反映了秦汉时政治上的哪一变化趋势?

归纳总结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这一对矛盾紧密相连。变革地方行政制度的初衷往往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秦朝开始,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势力不断衰落,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1.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沿革

制度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作用和影响

分封制

诸侯国相对独立,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容易形成割据势力,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郡县制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加明显

行省制

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对中书省负责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到行省制,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和国家统一,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演变趋势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3.汉至元中央对地方管辖的特点

(1)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文官知州通判制。

(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

(4)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央。

(5)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

考点4 古代选官制度的不断成熟

知识主线

时期

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

夏、商、西周

开始:夏商时期

衰落:春秋战国时期

世官制

(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

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案 察举制的弊端。

2.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文中的这一“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答案 科举制。

3.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这种管理的有效性有哪些?

答案 提高了官员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战国、秦朝和汉初

开始:战国

发展:秦朝

衰落:汉初

军功爵制

(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

(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两汉

开始:西汉

衰落:东汉末年

察举制

(1)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魏晋南北朝

创始:曹魏

发展:两晋

衰落: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隋、唐、宋、明、清

产生:隋

确定:唐

发展:北宋

衰落:明清

科举制

(1)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归纳总结 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素质,推动了中华帝国走向繁荣。

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评价

(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此选官制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

(2)“察举制”虽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但各方面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上一篇:神奇的纸活动教案下一篇:工商综合服务大厅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