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国家司法机关(共9篇)
1.第3课时国家司法机关 篇一
第五章
校园礼仪 第3课时
尊师礼仪
[教学课题]: 尊师礼仪 [教学目标]:了解尊师礼仪 [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礼仪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绎法、案例分析法
[课
时]: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校园礼仪的基本要求礼仪,今天,我们来学习尊师礼仪。
二、讲授新课:
预习:P121 第二节、尊师礼仪
尊师礼仪
1、如何理解尊师礼仪
(1)、尊师礼仪的由来
出自《礼记·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 克。尊师重教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可见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尊师重教亘古不变
知识为人类开辟了认识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师则带领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教师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只是在一方小小的讲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浇灌,平凡而艰辛,却蕴含着伟大,创造着神奇。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凡见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回顾从古到今先哲贤圣对尊师重教的精辟论述,应对我们有深刻启示。
《礼记·学记》中指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意为: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之后,教育才能得到重视,教育得到重视后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三者的关系互为前提。教师受到尊重意味着人们重视教育,人们接受教育就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会重视学习,尊敬老师。如此良性循环,古人对其认识是相当深刻的。
《吕氏春秋·劝学》中讲道:“疾学在于尊师。”戊戌四君子谭 嗣同在《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中也曾告诫世人:“为学莫贵于尊师。”《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深刻地阐明了国家兴衰与重视知识、尊敬教师的关系。
《礼记·学记》中还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意为:在所有做学问的道理中,尊敬老师可谓难事。尊敬老师是学生的本分,然而尊师难以持之以恒。初学尊师并不难,但是学生逐渐学有所成,甚至超过老师时,尊师就很勉强了。这也是有些人终不能成大气候的根本原因。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应该尊敬老师。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才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学风,有力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鲍日新
(3)、尊重教师重在行动
尊重教师的劳动。教师的辛勤劳动体现在教学上,学生虚心学习,认真听好老师的每堂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尊重教师的人格。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学生应从心里敬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人格。学生和老师谈话时,应主动请老师坐,若老师不坐,学生应该和老师一起站着说话。同老师谈话,要集中精神,姿势端正,双目凝视老师,有不同看法时,可及时向老师请教、探讨。要虚心接受老师批评,不可当场顶撞老师。
2、现代尊师礼仪的基本要求
(1)、见到老师应问好、行礼、上下课要起立迎送;(2)、与老师交谈要认真,做到“五到”(3)、拜访老师要注意礼节
进老师办公室时要轻轻敲门或喊报告,然后开门进去,行礼后说明来意;在老师办公室、寝室不能乱翻动老师的物品;休息时间最好不打扰老师;到办公室或老师家不宜逗留过久,办完事应尽快离开等等。
(4)、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5)、要与老师学保持联系
三、课堂小结
尊师礼仪
1、如何理解尊师礼仪?
(1)、尊师礼仪的由来(2)、尊师重教亘古不变
(3)、尊重教师重在行动
2、现代尊师礼仪的基本要求
(1)、见到老师应问好、行礼、上下课要起立迎送;(2)、与老师交谈要认真,做到“五到”(3)、拜访老师要注意礼节(4)、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5)、要与老师学保持联系
四、布置作业:
1、如何理解尊师礼仪?
2、现代尊师礼仪的基本要求?
2.第3课时:文学常识、名著阅读 篇二
对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考查,是中考语文的“传统项目”,但是题型也在不断创新,考查的力度和难度逐渐增加。传统的对名著和文学常识的识记的考查逐渐减少,试题的命制向阅读的纵深掘进,且综合性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其中的表述题最为突出,不光考查考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故事梗概的了解,而且突出了对名著主要内容的把握和个人阅读体验的考查,也更加强调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独特体验和高尚情操的熏陶。常见的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连线、填表、简答等。考查范围主要是重点课文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必读的阅读篇目。所涉及的考点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1. 文学常识的积累;2. 人物与情节的关联;3. 对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4. 故事情节概述和点评;5. 作品内容简评、推荐和赏析。
[典题诊断][试一试:你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1. (2013·贵州省遵义市)下列选项的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秋水》——庄子——春秋——《庄子》
B. 《茶馆》——老舍——现代——《老舍文集》
C. 《孙权劝学》——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
D. 《劳山道士》——蒲松龄——清代——《聊斋志异》
2. (2013·山东省泰安市)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俄国人道主义作家,代表作品有《名人传》《简·爱》等。
B. 《范进中举》出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颜真卿是唐代与欧阳询、褚遂良和柳公权齐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颜体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D.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3. (2013·江苏省南通市)请你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写一段推荐语。要求:适当联系主人公的命运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60个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走近名著。
(1) 罗曼·罗兰写的《______》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______的苦难、坎坷的人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把伟大的心灵献给受苦受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
(2) 《水浒传》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请从中任选两个你所喜欢的人物,进行人物性格异同的比较。
[反馈评析][听一听: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第1题考查考生对相关作品及其作者、朝代和出处的辨识能力。庄子所处的是战国时期,所以应选A。
第2题是最为常见的考查形式,这里涉及文学和文化知识,范围较广。解答此题关键靠平时的积累。本题选A,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第3题是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推荐语。应结合名著的内容,写出推荐理由。但要根据要求,适当联系主人公的命运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另外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第4题的第(1)小题,考查的还是识记能力,应填“《名人传》”和“托尔斯泰”。而第(2)小题就增加了难度,侧重于对阅读方法和个人阅读体验的考查。答案示例:鲁智深和李逵,同样具有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性格,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而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做这类试题,尤其是名著阅读题,请同学们记住两点:
一是要踏踏实实读名著。
要想在名著阅读这一环节得高分,除了踏踏实实做好课外阅读外,确实没什么好办法。因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在这样的硬性规定之下,考生不好好读书确实不行。比如,有的学生在做名著阅读题时,将《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当作了《水浒传》里面的,令人啼笑皆非,一看就知道根本没认真读过这两本名著。
二是写读书笔记、制作卡片。
以《水浒传》为例,该书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108人,如果加上陪衬的人物,达几百人之多。但是,中考试题中考查的人物一定是最具神采的。只要同学们掌握了这一点,就知道该重点分析哪些人物了。《水浒传》人物虽多,但只要着重探究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李逵和宋江这六个人物就差不多了。
至于卡片的内容,应包括书名、作者、朝代、故事梗概、主要人物、精彩情节、简洁的评价等。还要摘抄精彩语句,评点主要人物和情节,把握其主要特色,最好能写出精短的读后感。
附:读书卡片范例
读书卡片——《水浒传》01
作者:施耐庵
朝代:元末明初
主要人物: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李逵、宋江
精彩情节:“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景阳冈武松打虎”“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精短评价:《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读书卡片——《水浒传》02
人物:鲁智深
人物简介:天孤星,绰号“花和尚”。原名鲁达,关西军汉,因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后逃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在相国寺看守菜园时,因将偷菜的泼皮踢进粪池、倒拔垂杨柳而威名远扬。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派人捉拿他,他便在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方腊并将其活捉。最后圆寂于六和寺。
主要情节: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二龙山落草
精彩片段: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性格特点: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豁达明理,粗中有细,脾气火爆
读书卡片——《水浒传》03
人物:武松
人物简介:天伤星,行者武松,清河县人,家中排行第二,江湖人称“武二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抚养成人。景阳冈打虎后任阳谷县都头,后因斗杀西门庆、潘金莲,刺配孟州,又因血溅都监府逃至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步军十头领之一。
主要情节: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性格特点: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1. (2013·江苏省徐州市)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B. 杨修、香菱、菲利普夫妇、闰土这四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故乡》。
C. 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D.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都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但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李逵则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2. (2013·甘肃省白银市)名著阅读。
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______,投刘备而夺其______,结袁术而斩其婚使。
曹操虽厚待关羽,但关羽不忘桃园结义之情,在斩颜良、诛文丑后,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于古城与刘备相会……赤壁一战,曹操败走______,关羽念其旧恩,放操一条生路,留下千秋义名。
(1) 请你根据《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为上文空白处选择相应的人名或地名。
A. 华容道 B. 徐州 C. 董卓
(2) 从上面两段文字来看,吕布与关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强化参考答案:
1. D(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3.第3课时 练习课(教案) 篇三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2页练习七。【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掌握分类的方法。【重点难点】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复习导入】
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会了分类与整理,今天让我们来对这个课时进行针对性练习。
【新课讲授】
完成课本P31页练习七的第六题。师:同学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呀? 让学生自说自话,发表完意见后
师: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一(1)班最喜欢的小动物有哪些?那你们喜欢那个动物呢?
生:猫!
师:好,让我们来看看一(1)班喜欢猫的有多少人? 生:6个人。
然后知道学生把喜欢其他小动物的人数数出来。师:看着这些数字大家发现了什么吗? 生:喜欢大熊猫的人数最多。生:喜欢猫和猴的人数一样多。生:喜欢小乌龟的人数最少。
老师指引学生从所看到的图中得出结论,并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在学习中 1 的主人翁地位。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七的第4题。
第(1)题是按指定标准分类,第(2)题是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两组,也可以按颜色分两类。2.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七的第5题。
可以按天上飞的和地上走的分两类,也可以按2只脚和4只脚分两类,还可以按大小分两类。【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收获了什么?请与同学讨论。【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
练习课
4.空竹教案.第2、3课时 篇四
授课教师:郭书房
授课地点:操场
时间:2014年9月 24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抖空竹,使学生对抖空竹这一民间体育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初步掌握抖空竹的“起范”的技术要领。
3、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及灵活性,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内容:学习抖空竹 教学重点:空竹上杆动作
教学难点:上杆后平衡调整技术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站队。
2.检查服装,报告人数。
3.教师宣布本课学习内容及达成目标。
●●●●●●●●
●●●●●●●●
◆◆◆◆◆◆◆◆
◆◆◆◆◆◆◆◆
▲
要求:做到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
1、慢跑两圈 ●●●●●●●● ▲
●●●●●●●●
要求:跑步过程中不得讲话,掉队,注意安全。
2、徒手操8节2×8拍(1)扩胸运动(2)振臂运动(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5)正压腿运动、(6)侧压腿运动、(7)活动手腕脚踝、(8)膝关节运动、教法:教师带领做。学法:认真模仿教师动作。要求:精神饱满,动作舒展有力度。
三、基本部分:
(一)、器材的使用和要求。1.抖竿:(1)长度:35cm-40cm
(2)直径:1cm-1.3cm
2.抖绳::(1)规格:18支纱——24支纱,纯棉线绳
(2)使用长度:以本人双臂伸展开从虎口至虎口的长度为标准长度。
(量长短口诀:抖空竹用棉线,平展双臂量长短,左虎口到右虎口,两竿悬在虎口边。)
3.皮碗:橡胶空竹是以台湾引进的技术,多为双轮空竹,最大的好处不受到场地和时间限制,不发声不扰民,使用皮碗空竹特别安全,尤其是对初学者和小学生。
4.系绳方法:先将线绳的两端打个死结(小疙瘩),然后盘个活套,套在杆头:绳放槽内,拉紧系牢。
5.握竿方法:双手呈握拳式,大姆指压在竿的上面。竿的后端露出手撑外约一厘米。
6.抖空竹的要领和平衡方法:
(1)基本要领:特别是对初学者尤为重要。
口诀:一对正,二对齐,右手用力向上提,左手配合不用力。必须牢记,有三种启动法1.滚动拉提启动法2.原地提拉启动法3.定位手旋启动法。
(2)掌握平衡时关键,细心观察空竹,不能出现前后翘起的现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用右手绳及时调整,将空竹始终保持平衡。(3)学会三种启动法:
a.滚动提拉启动法
b.原地提拉启动法
c.定位手旋启动法
(二)、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技术要领并示范 学习“抖空竹”的“起范”技术
(1)教师讲解并示范“起范”技术要领,使学生明确用力方向。要领:两脚并拢,两手持抖杆将空竹置于脚前,首先向右侧拉动空竹,然后向左侧拉动空竹,当空竹滚动到左肩垂直面时,右手迅速向上提拉空竹,左手顺势放送,使抖绳与空竹中轴磨擦,从而使空竹旋转起来。
重点:抖绳在拉动中要绷直 难点:左右手的收放配合
注意:空竹轴面的方向(有轴的只能像一个方向运转),用力方向和发力手,左右手收放的协调配合。
(2)地面平稳拉绳滚动空竹,找动作感觉。(3)“起范”练习
发力手借助滚动的速度惯性顺势提拉后,左右手协调配合抖动。2.学生集体练习(1)学生自主练习(2).分组练习
(3).找两名练习好的同学示范(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A 左右手配合不协调
B 抖绳没有绷直 C 空竹左右晃动 纠正方法:
A 两臂放松,上臂靠近身体,两小臂上下拉绳 B 注意收放抖绳时机
C要让空竹的轴面始终朝向练习者身体 D找做的好的同学表演。要求:(1)仔细观察
(2)说说你的发现,有什么优点或者有什么缺点?(3)互相帮助
3、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
四、小组进行小比赛
1、看看那个组抖的最好,不会的有几个。
2、完全掌握三个动作的同学有几个。
五、结束部分:
1、放松整理
2、小结下课
3、布置课后作业
第3课时
授课教师:郭书房
上课地点:操场 时间:2014年10月 9日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抖空竹,使学生对抖空竹这一民间体育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初步掌握抖空竹的“起范”的技术要领。
3、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及灵活性,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内容:复习抖空竹 教学重点:空竹上杆动作
教学难点:上杆后平衡调整技术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站队。
2.检查服装,报告人数。
3.教师宣布本课学习内容及达成目标。
●●●●●●●●
●●●●●●●●
◆◆◆◆◆◆◆◆
◆◆◆◆◆◆◆◆
▲
要求:做到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
1、慢跑两圈 ●●●●●●●● ▲
●●●●●●●●
要求:跑步过程中不得讲话,掉队,注意安全。
2、徒手操8节2×8拍(1)扩胸运动(2)振臂运动(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5)正压腿运动、(6)侧压腿运动、(7)活动手腕脚踝、(8)膝关节运动、教法:教师带领做。学法:认真模仿教师动作。要求:精神饱满,动作舒展有力度。
三、基本部分:
(一)、教学过程: 教师讲解技术要领并示范
1.学习“抖空竹”的“起范”技术
(1)教师讲解并示范“起范”技术要领,使学生明确用力方向。要领:两脚并拢,两手持抖杆将空竹置于脚前,首先向右侧拉动空竹,然后向左侧拉动空竹,当空竹滚动到左肩垂直面时,右手迅速向上提拉空竹,左手顺势放送,使抖绳与空竹中轴磨擦,从而使空竹旋转起来。
重点:抖绳在拉动中要绷直 难点:左右手的收放配合
注意:空竹轴面的方向(有轴的只能像一个方向运转),用力方向和发力手,左右手收放的协调配合。
(2)地面平稳拉绳滚动空竹,找动作感觉。(3)“起范”练习
发力手借助滚动的速度惯性顺势提拉后,左右手协调配合抖动。2.学生集体练习(1)学生自主练习(2).分组练习
(3).找两名练习好的同学示范(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A 左右手配合不协调 B 抖绳没有绷直 C 空竹左右晃动 纠正方法:
A 两臂放松,上臂靠近身体,两小臂上下拉绳 B 注意收放抖绳时机
C要让空竹的轴面始终朝向练习者身体 D找做的好的同学表演。要求:(1)仔细观察
(2)说说你的发现,有什么优点或者有什么缺点?(3)互相帮助
3、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
(二)、学会三种启动法:
a.滚动提拉启动法
b.原地提拉启动法
c.定位手旋启动法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整理
2、小结下课
3、布置课后作业
5.第3节 耳和听觉(第1课时) 篇五
A组 基础训练
1.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A.外耳道内
B.耳蜗内 C.鼓膜内
D.鼓室内
2.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出现故障不会使人失去听觉的部位是()..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听神经 3.下列关于耳的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耳是形成听觉的器官 B.耳是形成位觉的器官 C.耳是听觉和位觉的感受器官 D.耳是形成听觉和位觉的器官 4.人的听觉产生于()A.听觉感受器
B.耳蜗 C.听觉中枢
D.鼓膜 5.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
6.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主要原因是()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 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了过强或过长的刺激
7.如果你用手掌托在耳廓后边,就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得更大了,这说明耳廓的功能是()A.收集声波 B.传递声波 C.感受外界刺激 D.感觉位置变化
8.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9.每年3月3日,是我国“全国爱耳日”。引起听力下降或损伤的原因很多,某同学经医生诊断是由于细菌进入中耳而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其原因为()A.一定是听神经受到损伤 B.一定是听觉感受器受到损伤 C.耳廓受到细菌感染而损伤 D.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
10.当我们坐着睡觉时,头部下垂后会立即醒来,这种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A.耳廓
B.耳蜗 C.听小骨
D.前庭、半规管 11.听觉形成的过程是()A.声波→外耳→中耳→耳蜗 B.声波→鼓膜→听小骨→听神经
C.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D.声波→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
12.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B.鼓膜 C.中耳
D.内耳
13.声波先到达外耳,耳廓像漏斗一样接受声音,并把声音聚集起来,引向________,使其产生振动。鼓膜振动带动了________的振动并放大振动,随即传到________,其内充满着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便把信息沿听神经传到________,形成了听觉。
14.有首儿歌这样唱到:“小蜜蜂,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我们听到蜜蜂飞舞时的嗡嗡声,是由于蜜蜂翅膀 _____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以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去,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________,听觉感受器便把这种信息沿听神经传到大脑,形成了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15.下面为耳的结构图,请回答:
第15题图
(1)某同学乘船到大连,可是他乘船不久就感到头晕、目眩、恶心,这是因为内耳中的[5]________和[7]________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导致的。这两种结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晨同学首次乘飞机。在飞机升空过程中,前一段时间他没有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由于气压降低,致使鼓室内压相对增大,[3]________向________鼓出,他感到耳疼、耳鸣,此时,乘务员叫他嚼口香糖,使[8]______张开,从而使[3]________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耳疼、耳鸣则消失。
(3)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图中的________损伤。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的________所指的结构。听觉形成的部位在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
(4)老年人耳聋眼花,耳聋一般是传导性耳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受损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
(5)小明感冒了,先是鼻咽部发炎,后又引起中耳炎,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自主提高
16.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得惊人,但是在你身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自己听到的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D.饼干太干了
17.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18.下列事例中,不能表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声音能把人的耳朵震聋 B.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 C.美妙的歌声能使人心情愉快
D.说话时,声带的振动能够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 19.小儿高热导致耳聋,一般是由于()A.外耳道损伤 B.鼓膜损伤 C.耳蜗受伤 D.神经中枢受损伤
20.如图,小明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当小华用铅笔敲击衣架时,小明仍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第20题图
A.没有将双耳完全堵住,有声波从空隙间传入人耳 B.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引起手的振动使人听到声音 C.声波经细绳、食指传入人耳,使人听到声音
D.小明产生的幻觉,食指堵住双耳,声波是无法传入人耳的 21.某科学探究小组就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建立了如下猜想:
①用两只耳朵听到的声音响度大,可以听得更清楚;②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1)为了验证其猜想①的正确与否,同学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
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先用两只耳朵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朵听声音(另一只耳朵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其猜测②的正确与否,同学们又做了实验且实验结果如下:
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朵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朵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可以判断猜测②是________的。
参考答案
第3节 耳和听觉(第1课时)1-5.BACCB 6-10.DABDD 11-12.CA 13.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大脑 14.振动 声波 耳蜗
15.(1)半规管 前庭 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2)鼓膜 外 咽鼓管 鼓膜(3)2或3 6 9(4)鼓膜或听小骨(5)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鼻咽部的病菌可沿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16-20.CDCDC
6.第5课《花圃》教案3课时 篇六
株洲六中
李争峥
课 型 : 设计 · 应用
课 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简化和夸张的手法设计花卉图案,并选择合适的形进行置换。2. 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进行图案设计。
教学重点:能力运用夸张的方法进行形的置换,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理解形的简化与夸张表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讨论:说出你喜欢的花,花的象征意义。学生:„ „ 二.新课教授
1. 欣赏花的照片,引导学生分析花的特点。①.花的形状 ②.色彩
2. 比较分析:自然花形与图案花形,概括花的骨式。3. 什么是图案
4. 生活中的图案应用 ①.瓷砖
②.布上图案 5. 形的置换 ①.相似形的置换 看图案《鱼儿与水》
(通过形的置换,能够使原本我们熟悉的花朵,得到一种意外的效果。)②.不相似形的置换
③.活动一:尝试将一种花置换成另外一种物体。6. 图案分析、比较
问;你知道这几张图形都呈现怎样的分布状? 7. 多样的骨式 ①.几种骨式
②.什么是骨式:图案基本的构成形式
8. 作品欣赏 三.学生练习四.小结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加强设计意识,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能力运用夸张的方法进行形的置换,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难点:如何理解形的简化与夸张表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预习、交流)对学生提出四个问题:
1、每年春节来临之前,在我们深圳的爱国路上都会有一项重要的活动,你知道是什么吗?
2、花市上有很多漂亮的花,你能说出几种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总结)同学们说了几十种花卉的种类,可是我们的地球那么大,花卉的种类我们恐怕一天也说不完,老师从网站上下载了一些花卉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看呢?
(进行课件第一张幻灯片的播放,配有音乐或解说)
3、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进行一个小型的心理测试:花与性格的关系)
4、你能说说看花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
(这一提问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然后以小组的形式总结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让学生指出本课主题(我们看了很多的图片也谈了很多的话题那么老师今天要讲什么内容呢?)——花卉
二、讲授新课(欣赏、分析)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花卉的照片,现在大家再欣赏一部分图片,欣赏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图片(播放第二张幻灯片,欣赏艺术作品特别是图案中的花卉形象,配音乐)
1、你知道这一类的作品在艺术的范畴中我们称之为什么吗?——图案(“图”图样、图形、图稿;“案”方案、专案;狭义:装饰性纹样;广义:实用性与表现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案。)
2、请思考花卉图案与花卉照片有什么不同之处?(写实与概括、具象与抽象)
3、花卉图案与花卉照片的差别很大,如果老师给你一幅花卉的照片你如何实现由真实的照片到抽象图案的转变呢?
(学生的回答中会不时的出现特征、夸张、变形、想象、比喻等词语,老师在倾听学生回答的时候抓住关键词,将变化的规律引导出来)
4、分析讲解变化规律:
首先将变化的五条基本规律列出来(第三张幻灯片)
A、简化归纳 B、添加组合 C、夸张变形 D、分解构成 E、象征寓意
然后出示各种进行了不同变化的图片让学生分析该图片属于何种变化,为什么?(第四张幻灯片)
根据学生的分析识别,老师抓住其感兴趣或难以解决的某一项规律予以扩展。在此我将夸张变形作为本课的重点:(第五张幻灯片)
a、抽象夸张:将花儿本身的几何形式加以强化,使原来的方圆曲直更加规则化、几何化、装饰化
b、局部夸张: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舍弃其他不重要的细节,突出表现其某一主要特征,使整个画面达到画龙点睛、言简意赅、主题鲜明的效果。
c、形体夸张:突出夸大其外形特征、省略局部或细节,使其更加趋向于流线、严整、壮丽、秀美,使形象特征更加强烈鲜明。
d、动态夸张:落花流水、花开花落、春风杨柳、秋风落叶、雨打芭蕉、雪中红梅、蒲公英的飘落等的动态描写,恰当的夸张其动态特征,就能够表现出独特的情调和意境。
5、花卉变化的表现方法
花卉图案有很多种表现方法,你能够说出几种?本课主要学习黑白表现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范画体会点线面在黑白装饰画中的运用(第六张幻灯片)
现在我们了解的花卉变化的规律,那么我们使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来表现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片仔细体会这些画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黑白;点、线、面及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三、课堂作业:(活动、实践)
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我们所欣赏到的黑白的表现方法综合运用点线面三元素,按照图案的变化规律进行黑白花卉图案设计(每位同学发给8×8CM的小纸片),并将设计好完成的作业贴到黑板边上老师提前准备好的花圃底版上。
作业要求:A、符合花卉变化的某一项规律
B、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C、黑白或单色图稿
(课堂作业的过程中老师除了要不停的巡视之外,还应适时的将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问题进行集体讲解,以及学生中比较好的创意进行及时的展示和表扬,这样既有利于激励创意独特的学生更加认真的完成,对其他同学也是很好的鞭策。对于巡视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可以鼓励其他同学予以回答或让其他同学为其出谋划策,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调动所有同学的智慧,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花圃的底版造型采用花瓣形或圆形,这样不仅在形式上给学生以焕然一新的感觉,还可以留有不规则的边角,鼓励、动员学生来进行边角的设计,学生就会产生新奇的感觉。)
四、课堂小结:
当学生的小图片画完、贴完之后,将完成的花圃摆到讲台前请学生上台进行评价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喜欢?它运用了老师今天讲过的哪一种方法?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交流、导入)
(播放第一张幻灯片)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一条简笔画的鱼的造型,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会很自然的回答是一条鱼,然后老师以其鱼尾为圆心在旁边再加一条鱼再问学生看到的是什么?这时学生的答案就会丰富许多,有的直接说有两条鱼,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说是画有两条鱼的扇子等等。依次类推的问下去直至拼出一个圆。到最后一个图形的组合时,就会有人想到花的形象上,由此自然导入本课主题——变花瓣 拼花圃
二、讲授新课:(欣赏、分析)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品,而有一些它和花瓣的形状又十分相似,动脑筋想一想在你的身边和花瓣相似的物体有什么?(播放第二张幻灯片)
(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以小组的形式予以回答,老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展示与花瓣相似的物体简笔画,以使学生产生直观的视觉效果)
2、相似的东西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可是有些物体看起来并不相似,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手机,它和花卉之间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呢?请看投影屏(播放第三张幻灯片)
用手机来代替花瓣的形象有怎样的寓意呢?——现代社会语言交流之花,现代通讯工具开拓了人们语言交流的空间。
请同学们仔细动脑思考:你能不能将生活中与花的形象并不相似的物体赋予新的含义,来代替花瓣,对花的形象进行全新的塑造呢?(数字、字母、动物、植物、日常用品、食品)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对设计构思加以简单的描述)
3、基本形确定了我们要把它组合成由N个基本形组合起来的新图形,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办法让每一个基本形一致呢?(学生的回答中会出现对折、折叠、复印、画好一个其他照描、印等不同方法,老师应该对这些想法进行肯定,如果有人提出镂印的方法的话,可以顺水推舟具体分析,如果没有人提到的话,可以说其他方法大家都很熟悉,今天老师着重讲解镂印的方法)
4、镂印的制作步骤:(进行现场演示)
A、描稿 构图饱满,要考虑问样点线结构的连接关系
B、镂刻 正稿、反稿;刻线要流畅光滑
C、漏印 固定镂稿,刷色“浓、纯、鲜、匀”
三、课堂作业:(活动、实践)
今天请同学们再做一回花匠,运用生活中你喜欢的、或有意义的、有情趣的形象,通过老师今天讲到的创意活动设计出具有新的象征意义的图形,并予以命名,然后将自己画好的设计稿拼贴到黑板上老师准备好的花圃底版上,把它组合成一个大花圃。
(学生作业的过程中老师要不停的巡视,并多与学生交谈,询问其创作意图、构思,多启发学生锻炼其对自己设计构思的评述能力)
四、课堂小结: 采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幅画进行评价。
你喜欢________同学的画,因为:
立意健康 骨式准确 瓣形一致 构图饱满 色彩鲜明 制作精细
7.第3课时国家司法机关 篇七
[复习]玻璃、陶瓷、水泥生产原料及主要化学成分。
[过渡]近年来为适应科技发展而研制出许多新型陶瓷材料,它的化学组成已远远超出硅酸盐范围,在信息科学、航天航天、生物工程、超导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板书]
四、玻璃和陶瓷的发展
今天,我们主要了解其中的两种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板书]
1、光导纤维
[展示]光缆、光导纤维仪、光导纤维装饰品、玩具等。
上述物品及演示中,可以观察到:光导纤维可以传输光、图像、音乐等。当然,它的最大用途是,远距离信息传输,构建信息高速公路。还可以用于医学的肠镜、胃镜、心脏等内窥镜。
[学生概括]光导纤维的主要性能和用途:传导光的能力很强,应用于通信。
[教师小结]对比光纤光缆和普通电缆。光纤光缆信息量大,每根光缆上理论上可同时通过10亿路电话。而普通电缆8管同轴电缆每条通话1800路;光纤光缆原料来源广(石英玻璃),节约有色金属。而普通光缆资源较少;光纤光缆质量小,每km27g,不怕腐蚀,铺设方便。而普通光缆每km1.6t;光纤光缆成本低,每km 10 000元左右。而普通光缆每km 200 000元左右;光纤光缆性能好,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强,能防窃听,不发生电辐射…… [板书]
2、高温结构陶瓷
[讲述]结构材料,是指利用其强度、硬度、韧性等机械性能制成的各种材料。以往用的最多的结构材料是金属。但现在,它却逐渐让位于高温结构陶瓷,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大家阅读课本P65有关内容回答。
[回答]因为高温结构陶瓷具有能经受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作为高温结构材料非常合适,而金属材料易受腐蚀,在高温时不耐氧化,不适合在高温时使用。
(1)氧化铝陶瓷
[展示]高压钠灯。外罩是玻璃,里面的灯管是氧化铝陶瓷,是一种高温结构材料。高压钠灯内温度高达1400℃,同时钠蒸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展示]坩埚、高温炉管。
[讲解]性能:熔点高、硬度大、透明、耐高温;用途:坩埚、高温炉管、刚玉球磨机、高压钠灯管管
(2)氮化硅陶瓷 [展示] 氮化硅陶瓷制品
说明:氮化硅陶瓷也是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我国等少数先进国家,已经用它制造出来陶瓷柴油机。其优点:超硬物质,具有润滑性,耐磨性抗腐蚀性强,高温也能抗氧化。当然,还有其他高温结构材料,如碳化硼陶瓷等等。
[讲述]新型陶瓷制成的防护片能承受航天飞机发射时因摩擦产生的1600℃以上高温,防止航天飞机铝合金外壳受热熔化,保护航天员的安全。[阅读] [小结]以上我们所讲述的,只不过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点滴,在此领域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已知和未知等待我们去了解和发掘。目前,科学家们对材料的研究已由宏观进入微观。人类智慧的力量是伟大的,希望你们现在能好好学习,并在将来能有机会在材料研究的天空里大显身手,为人类最终摆脱对天然材料的依赖而作出贡献![课堂练习] 1、高温结构陶瓷与金属材料相比,优点是 A.耐高温耐腐蚀,不怕氧化 B.密度小,硬度大
C.韧性好,易于切削、锻打、拉伸 D.良好的传热导电性 2、下列有关材料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铝陶瓷可用做高压钠灯的灯管 B.氮化硅陶瓷可用做陶瓷发动机的材料 C.光导纤维可用做遥测遥控、照明等 D.氧化铝陶瓷可用做半导体材料
3、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的大汽车公司试制无冷却式陶瓷发动汽车.我国在1990年装 配了一辆并完成了试车.这种陶瓷柴油发动机部件的受热面是由一种耐高温且不易传热的材料制造的,这种材料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
A.氧化铝陶瓷 B.氮化硅陶瓷 C光导纤维 D.玻璃钢 [作业]P65 3、4 [板书设计]
四、玻璃和陶瓷的发展
1、光导纤维
8.第3课时 认识垂线及画法 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上册52--53页,信息窗2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垂线,建立互相垂直,垂线,垂足概念,感知生活中的垂直现象,会初步辨析平行和垂直,并能灵活运用。
2、学会用直尺、量角器、点子图和三角板画垂线。
3、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作图能力和良好的作图习惯。
4、体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通过观察、分类、总结各种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合作的愉快,培养探索精神。教学重点: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难点:
1、过直线外一点画该直线的垂线
2、使学生理解互相垂直使两条直线互相成直角时的一种特殊位置关系 教具和学具:课件、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平行线的特征并掌握了平行线的画法。今天我们继续走进信息窗2,看我们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课件出示信息窗2的情景图
谈话:观察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图内容提出问题:图中每两条直线之间有什么关系?与上节课学习的平行线一样吗?
预设:垂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垂直”朋友长的什么样子,并给她画张相好吗?(板书课题:认识垂线及画法)。【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读图了解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认识“互相垂直”朋友
⑴、引导学生观察信息图,找出垂直的例子。你发现图中有垂直的样子了吗?
⑵、学生活动,用小棒模拟摆放上图的样子
教师巡视,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三幅图的特点是什么?生思考后回答: 预设:⑴、每组的两条直线都是相交的 ⑵、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都是直角 ⑶、课件出示:互相垂直、垂足的概念
⑷、认识三角板上的直角
带领学生简单了解三角板,找出互为垂直的两条边,认识两条直角边和斜边,将斜边捂上,看两条直角边垂直的样子。(设计意图:为学习画垂线奠定基础。)
教师提问:根据学生刚才摆放的垂直的启示,那么怎样画一组互相垂直的直线呢?
2、自主探索垂线的画法 ⑴、学生自己摸索,实验,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师巡视,找出学生的不同画法。
⑵、展示汇报:找生到黑板前展示画法,找典型画法。⑶、学生评价黑板展示的画法
教师评价:学生很可能会出现第二种画法,原因是学生没有找准三角板的哪条边与已知直线垂直,画完垂线学生也没有检查所画的线是否与已知直线垂直。
教师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法避免这种错误的画法吗? 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并发言。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不看斜边,在两个直角边上做好记号,把斜边去掉,把斜边遮住等等)
教师总结:学生们的方法都不错,突出两条直角边,遮住斜边。老师是这样做的。电脑演示画的过程
学生对比修正自己的画法。
(设计意图:有的学生到五六年级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时候仍然不知道使用哪两条边,不知道怎么摆放三角板,用这种方法能突显两条直角边,就好像木匠使用的直角尺,这样画起来就得心应手,为学画垂线奠定基础。)⑷、经过直线外一点,怎样画直线的垂线? 3
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对于任何方向的直线都能画出它的垂线,学生自主动手尝试画不同方向直线的垂线。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学生讨论总结垂线的画法
2、学生汇报交流垂线的画法 课件演示:垂线的正确画法
教师总结: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直线,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标上垂直符号。学生画完垂线以后,要在检查确定是否互相垂直。总结并板书:①.靠线②.移动找点③.画垂线
牛刀小试:
课件出示题目1:过直线上一点,画出它的垂线
1、学生尝试动手做图,教师巡视。
教师引导:我们的三角板是可以移动的,移动到哪个位置,就可以画出一条直线。
2、交流反馈
让学生到黑板展示画法。课件展示画法
课件出示题目2:你能过A点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吗?
刚才我们学会了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如果这个定点在直线外呢?你能过直线外一点A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吗?
1、同桌讨论画法并反馈(根据已有经验,学生很快能讨论出画法)预设: 生汇报:三角板是可以移动的,移动到和直线外一点重合,就可以 4 画出一条垂线。
2、学生试画,师巡视
3、展示并反馈,找学生到黑板上试画。
4、动画演示
同学们,你们还有其它的画法吗?试试看!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你能说一下她长的什么样子吗?你是怎样给她画相的?
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之间讨论讨论自己的结论。学生汇报,学生的汇报可能不完整,找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垂线的特征,掌握了垂线的画法。画垂线我 们还可以只用三角板来画: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然后移动三角板找到点并与点重合,再沿另一条直角边划一条直线;简言之,①.靠线②.移动找点③.画垂线
。应该用垂直符号标记。此外,生活中的很多东西跟我们的数学是紧密联系的,如果你仔细研究研究说不定会有大发现呢。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温馨提示:
①想一想,两条直线有什么特点? ②辩一辩,哪一组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此题适合所有学生共同完成。
2、下面每个图形中,那两条线段互相垂直?请标出来。
3.过A点画出下面各直线的垂线。
温馨提示:⑴、想一想,什么叫互相垂线?
⑵、议一议、过直线外一点怎样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⑶、试一试、过A点画出不同方向直线的垂线
4、拓展练习:
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温馨提示:
方法一:可以用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来画,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与它垂直的2厘米长的线段,或者最后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连接起来
方法二: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一个端点画一条与它垂直的2厘米长的线段,再通过另一个端点画一条与2厘米长的线段平行的等长的线段,最后把平行的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你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板书设计:
认识垂线及画法
垂线的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垂足
垂线的画法:①.靠线②.移动找点③.画垂线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创设情境以奇取胜,让问题成为学生思维的领航者。以问题去引领学生主动探究是我在这节课上力求体现的。数学化的生活情景认识一位新朋友“垂线”,如何给她画张相呢?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并不断将其引向深入,把思维推向高峰,使课堂一开始便具有十足的数学味。
(2)构建数学模型,在学生认识了新朋友“垂线”,很快能找到给新朋友“垂线”画张相的方法,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估计了学生可能产生的疑惑,学生自主探究,探索出“靠”、“移”“画”的方法。之后,提示学生怎样解决 “靠”、“移”“画”才不容易画歪的问题,发现可以用一把直尺和三角板作为“依靠”;也可以只用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来画。教师适度、及时的引导,使得学生有效地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理解了画垂线的一般方法。当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画垂线的技能,教师还与学生共同总结了画垂线的一般步骤,①.靠线②.移动找点③.画垂线 这对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画法还是有必要的。
9.第3课时国家司法机关 篇九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 杨 慧(初稿)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教研室 刘小宝(修改)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马青山(统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7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6~8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会正确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形成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形成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合理选择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计算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活经验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将答案按顺序记录在口算本上,再集体订正。)3×0.5= 0.7×4= 2.1×3= 1.1×8= 9×0.8= 1.5×2= 0.7×0.8= 2.5×0.4=
2.解答:一支铅笔0.5元,一支水性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3倍。一支水性笔多少钱?(指名学生回答: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小数乘法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整理回顾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以及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二、情境导入,自主探索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呈现教材主题情境图(PPT课件),让学生独立收集信息。
2.交流整理: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适时强调、突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1)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2)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3)要求的问题是“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利用小数倍解决问题。〔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2)〕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学生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列式并解答。(2)教师巡视,收集个案,并指名演板。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PPT课件出示,给予独立思考的时间。)(1)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怎样计算小数乘法56×1.3 ?(3)你算得对吗? 3.汇报梳理,构建方法。
(1)以前学习的“求一个数的整数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那么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板书:求一个数的小数倍用乘法计算。)
(2)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集体交流、核对。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旧知迁移领悟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小数乘法的计算兴趣,在汇报交流中理解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进一步熟悉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充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回顾检验,适当修正
1.出示教材中小朋友的计算过程(PPT课件)。(师:同学们,计算后我们往往需要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瞧!)
2.请你帮这位小女孩验算一下,她算得对吗?(独立完成。)3.交流汇报,明确方法。(教师巡视。)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乘一遍,看对不对。(PPT课件呈现验算过程。)
(2)用计算器来验算。(投影演示。)
(3)根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来验算。由于56乘1.3的积应该比56大,而7.28比56小,所以7.28肯定是计算错了。
4.检查过程,修正错误。
(1)师:同学们,在计算时我们往往先入为主,如果再算一遍,不一定能检查出计算中的错误,所以我们可以从刚才同学们使用的各种验算方法中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检查。
(2)师: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除了要检查计算是否正确以外,还要检查横式的得数写了没有,写对了没有?得数的单位名称是否正确?同学们,再检查一下,除了计算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相互督促改正。
5.随堂巩固。(第7页“做一做”。)
(1)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针对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目的地投影展示,学生评价与小结。【设计意图:利用教材中小女孩的计算错误,激活学生对整数乘法验算方法的回忆。为感受验算方法的多种策略,先放手让学生自己验算,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具体验算时,不要求学生一定按某种方法验算,只要能选择有效的方法对计算结果做出判断即可,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让学生形成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二第6题(第二排的3道小题)。(1)先计算,再验算。(2)展示汇报,集体订正。
(3)订正时注意0.072×0.15的计算过程与验算方法。(按照整数乘法算出72乘15的积是1080,由于两个因数中一共有五位小数,而积的小数位数只有四位,先要在前面补一个“0”,再点上小数点,最后将积的小数末尾的“0”去掉,得0.0108。)
2.练习二第8题的第一问: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
(1)认真审题,明确问题。(明确第一问要解答的问题。)(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交流汇报,集体订正。(强调用小数倍直观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提高练习
练习二第8题的第二问: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1)独立思考,自主解题。
(2)思考:如果直接求“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促使学生不断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利用小数倍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一)回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你是用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
(二)梳理
1.继续学习了小数乘法计算。
2.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用小数倍解决问题,用小数倍解决问题与以前学过的用整数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
3.计算后一定要验算,针对不同的计算类型可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验算方法,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与梳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养成及时梳理知识、总结学习方法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五、课堂练习
【第3课时国家司法机关】推荐阅读:
第三课情绪第3课时07-16
减数分裂3课时07-23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3框让家更美好课时训练新人教版08-01
粘土课教案3课时07-08
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高中化学 第3单元 课时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09-20
3《梅花魂》第二课时说课稿10-03
《蜀道难》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07-31
巴西第1课时11-01
观察物体第1课时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