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024-08-18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精选8篇)

1.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一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余娜

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以使学生受用一生。本文就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谈了自己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要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因此,培养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摆在每一位一年级学生家长和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这需要教师、家长共同来帮助学生,使之养成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如何培养呢? 通过这些年的教学我总结出作为教师,要从以下方面来加以引导:

一、课前认真准备的习惯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大多只有7、8岁,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所以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课前做好一切准备,教师要和家长沟通交流好怎样指导孩子做好课前准备:在家中,开始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收拾学习用品,后来家长必须耐心指导,但决不能一一代劳。如:每天晚上在家准备好第二天所需的学习用品;每一节课前要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等等。这样让孩子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养成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

二、课前预习读的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预习是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我的语文预习要求是:一画,大声地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子。二问,问家长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词,自学字、词,并写下来。三析,对课文进行分析,说一说课文里的主要内容,最好能够用图画把课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四答,尝试性回答课后作业题。五提,提出通过预习后还不懂的问

题。“有疑则进”,有求知欲,则有兴趣。孩子带着问题去听课,把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上,在听课时就能产生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的心理状态,就能充满自信,这正是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心理优势。学习主动,走在前面,心情好,充满自信,于是成绩就好。成绩好了,学习更主动,学习兴趣更浓,成绩会更好,良性循环链就形成。所以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很重要,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一种最有效途径。

三、专心倾听的习惯

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学习好,而学习习惯中的课堂听课习惯尤其重要。我发现,班上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往往听课习惯都不好,当老师叫读书的时候,他的眼睛并没有看着书,当老师在黑板上讲解的时候,他的眼睛并没有看黑板,当同学发言的时候,他忙着去找自己的某样东西,当老师叫写字的时候,他开始慢慢寻找学习用品、、、、、、种种行为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就要加强课堂常规教育。要求学生,课堂上,必须专心听讲,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认真思考,想好了再说,要说话必须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后你再站起来发言,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或解答的问题,必须认真听,听后还须做出适当的评价。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要求学生学会倾听。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另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个别始终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后进学生应加强思想教育,多单独交流,从意志上从情感上鼓励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四、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提问时,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臵大多数同学于不顾.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五、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是提高学生作业正确率的前提。学生书写是否端正,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作为教师更应该注意对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培养。

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范写的作用。如在抄写生字前,教师常常进行范写,并请学生说笔画的名称,遇到关键笔画时还适当讲解,这样不仅让学生牢记笔顺与笔画的位臵,教师工整的书写也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促进学生认真书写习惯的养成。

其次严格要求。古语说“严师出高徒”,这话一点也不假。记得刚开始写生字的时候,我们班部分学生书写比较潦草。我就想:可能是学生对笔画不熟悉,可能是学生刚生字手腕不太灵活等,给学生找了很多理由,觉得让学生重写很麻烦,怕他们没有时间。可心里却隐隐担忧:如果一开始就没写好,后面该怎么办呢?做了几次后,见学生的书写确实不太好,我毅然把写得乱的那篇撕了,同时将一部分同学写得好的生字进行展示,再分析好在什么地方,该学习什么地方等,然后叫书写潦草的同学重写。果然重写上来的字要好许多,我心里明白:真的是我想错了,不是学生不能写好,而是没有用心。以这样严格的要求检查两三次作业后,学生的书写有很大改观,现在班上的同学绝大部分书写都比较工整了。看来,在学习方面对学生的严格是必须坚持的。

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六、利用家庭力量,巩固好习惯

低年级孩子,由于年幼无知,缺乏制止力,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是不稳定的,光靠老师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家庭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持久形成很重要。所以我借助每一次电话家访或家长来电话询问学生学习情况的机会,向家长渗透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和家长交流一些辅导学生学习习惯的方法,争取家庭辅导和学校教育达到和谐统一。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作为一名小学生,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学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听课时要坐端正,课堂上不能讲话,不能做小动作。听课时,应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要注意听同学们的发言,有什么不懂得的地方要大胆举手提问。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们一定不能小看,要把它当作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来抓,相信也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拿破仑也说过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2.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二

一、培养学生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的习惯

在教学中, 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贪玩, 条理性差, 课前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有时铃声响了好一会儿, 他才匆匆忙忙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刚讲课, 他不是拿这样、就是拿那样东西, 有时不是书没带就是本子没带, 既影响自己听课, 又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 教师要经常督促学生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特别是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或刚接的新班的学生更要严格要求, 强化教育, 要求学生课前把上课要用的东西 (如书、本子、笔) 放在指定的地方, 然后再出去玩, 提醒去上厕所, 课间不能做剧烈的活动, 预备铃声一响要立即进教室, 趴在桌上安静下来、小憩收心, 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 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 因此, 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好动、易兴奋、易疲劳, 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短, 针对这些特点, 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精神饱满, 力求语言生动有趣, 条理清楚, 充分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使课堂教学多姿多采, 引人入胜, 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要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尊重他人, 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 倾听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 可以在倾听的过程中辩证反思自己的想法, 听取别人的意见或提出自己的看法。为了巩固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每个周五评出专心听讲的学生, 把他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的表扬栏里, 以促进他们自觉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只有10分钟左右, 要维持长时间的注意比较不易, 需要我们的耐心引导。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 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 在数学教学中, 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乐于思考, 勤于思考, 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尤为重要, 这是基础, 是起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的引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引而不是给, 让学生在引领下独立思考, 要使学生独立思考, 务必要选择好的思考材料, 创设思考的时间。一般来说, 教师提出问题后, 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 但为了照顾中、下程度的学生, 以及让智力水平高的同学有系统的思考, 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 等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 再根据情况, 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 有时可以让那些不举手的同学回答, 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 有什么困难, 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交流时, 应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 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

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

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一个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 教会学生思考, 对学生来说, 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财富。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敢于向教师发问。教师要善于运用微笑、眼神、手势和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教态对学生进行鼓励, 平时在课堂上常用些激励的语言, 如:“你的见解真独特。”“你的想法真是太棒了!你真会动脑筋, 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数学家!”等等。切忌对学生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 怎么这么笨!”更不能讥讽挖苦学生, 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要特别注重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 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 都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通过“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独特的见解吗?”“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吗?”等语言启发和诱导,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 不怕出错, 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学中, 让学生质疑提问, 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又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 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 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五、培养学生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 并在思考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数学课的学习中, 可让学生通过课前的共同预习、课中的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老师布置的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 不要流于形式;对于学生而言, 要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 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 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 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逐渐养成习惯。

对于低年级的小组合作, 我们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在讨论问题时, 我们不能只求最后的结果, 还应重视讨论的过程, 因为, 讨论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 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如何尊重别人, 倾听别人的发言, 评价别人的观点, 接受他人的意见, 学会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而低年级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所看重的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身边的同学, 他们唯恐别人听不进自己的意见, 总是尽可能提高嗓门迫切地把自己的见解告诉他人, 大家都这样做, 结果教室里充满了一片喧闹声。所以, 低年级的合作人数不能过多, 通常按前后座四人一小组较适宜, 这样, 有效性和参与性可达到最佳效果, 并且, 小组内应选出组长并进行分工, 如有人负责主持讨论, 有人负责讨论问题的记录, 有人负责向大家汇报小组合作讨论的结果, 且老师应先向学生提出合作的步骤, 并充分相信学生能把问题解决好。任务完成之后, 可让小组互评, 以取长补短, 教师也应对讨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新观点、学生或小组表现突出的方面作出一定的评价, 强化合作的过程。这样,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合作, 主动思考, 主动操练, 主动交流, 激起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兴趣, 逐步形成积极合作、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六、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

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与学习态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这一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常常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并不全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而是由于作业习惯不好, 所以在平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 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具体要求, 在进行作业规范训练时, 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 态度上的要求——认真, 思维上的要求——独立, 同时紧紧把握住书写的格式和检验答案等细节。针对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爱表扬等特点, 在平时学生作业批改中, 注重用激励性的符号, 如全对的加☆, 既全对书写又认真的加☆☆, 得到☆☆的奖励给学生贴画, (贴在教室墙上的表扬栏里, 经常比一比, 看谁得的贴画多) 学生为了得到贴画, 就会自觉认真、细心地做作业。定期举行作业展览, 互相交流, 相互学习, 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学生认真、细心作业的习惯。

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 往往并非缺少必要的知识, 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 通过审题训练, 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 提高解题的质量与速度, 教师范读或学生自读题后, 要引导学生经常作这样的思考:这道题讲的是什么?哪一句是重点?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这道题的关键词在哪儿等等。并让他们学会把关键词圈下来。比如有这样一道题:请写出4个十位上是8的两位数?原以为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 谁知道学生错误百出, 有的把十位上是8的两位数都写出来了, 有的写出的则是个位上是8的两位数, 有的把一位数8也写进去了, 还有的竟写出了8个个位上是4的两位数。交流后, 那些做错的学生渐渐明白, 题目中的“4个”、“十位是8”、“两位数”等都很重要。再比如“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从左往右”、“从右往左”、“几个”、“第几个”等这些都是关键词, 一定要看仔细。在应用题教学中, 注意让学生在读题时, 圈出单位名称和关键词语, 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相关数据后标出来, 如还不理解的话, 则让学生画一画, 从而保证学生理解题意。长期这样训练, 学生就会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解题速度和正确率都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八、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 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 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 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 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 画出身边的数学, 记下身边的数学。如可以布置作业: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今年各多少岁了?量一量你有多高?称一称你有多重?比一比你和同桌谁高、谁重?找一找身上的“尺”, 用身上的尺去思考问题, 到生活中找一找正方体、长方体、球和圆柱体, 到超市去购物等。这些都是小学生身边发生的事, 但通过教师一步步地、有计划地训练, 养成了学生把遇到的问题记下来、画下来, 并试着去解决它的习惯,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数学的积极性。

3.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深深地感悟到小学准备期是孩子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孩子们各种习惯形成的开始阶段。作为“万丈高楼”的铺路人,如何把握这一关键学习期?如何让孩子们养成一系列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如何让学生获得成长的空间,获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学习准备期的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

1.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大多只有六七岁,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自理能力很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数学课上专门抽出一定的时间,开展“比一比,谁最棒”的游戏活动。通过课前两分钟的准备训练,学生慢慢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学生,40分钟的课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首先,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课。由于这些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性较差,要他们像高年级学生那样认真地听完40分钟的课是件很困难的事。于是,我们就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教师讲课时要充满激情,语言要儿童化;同时,要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指导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课、提问,并认真思考,做出积极的反应;对于表现特别认真、积极的学生,教师要及时鼓励。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激励,仅仅两个星期,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有所增强。其次,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的见解,会自顾自地站起来,边举手边不停地喊“我来,我来”;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从而使课堂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而且会滋长某些不良习惯。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教师应示意发言的学生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听听看,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通过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就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通常很高,但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他们在发言时经常会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回答问题很不完整。这时,教师应及时通过提醒、诱导来协助学生发言,我们引导学生用“老师,我是这样想的”“老师,我的想法和她不一样”“老师,我也想来说一说”等语句,作为问题回答的开场白,并给学生设计一些类似于填空式问题回答格式。要求学生先想后说、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说话完整、声音响亮。这样,既可以帮助发言者树立自信,又可以吸引倾听者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在每节课中保证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对于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问题。但是一节课中发言的机会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可采用“自己说说,同桌说说,小组说说”的形式,增加每个学生语言锻炼的机会。

4.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课本是无声的“老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良好的看书、用书习惯应从一年级起培养。“指读”是低年级学生看书阅读时必须掌握的学习习惯之一。在数学学习中,应要求学生用手指点着教师读过的地方,做练习时必须指读题目要求,对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可以圈圈点点。“指读”可以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知识上,持之以恒,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数学中涉及的常用文字,对理解题意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5.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正确的写字姿势、美观整洁的作业本是十分重要的。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着积极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给予讲评,要通过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边做边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如在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符号时,要习惯性地用尺书写,不可太过随意。一般我们要求写“=”、连线时用尺划,而“<”“>”等可以不用尺划。

学习准备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得好,就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中扎根、结果。

为了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为了准备期教学发挥出更大的吸引力,为了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数学学习习惯,让我们一起努力!

4.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四

习惯要从小培养,我们知道,一年级小学生学生年龄小,他们天真可爱,可上课总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那种思维和行为习惯还都停留在幼儿园,那么该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良好学习好习惯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

1、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要想养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边学习边做其它事。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这样,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有的孩子精力不够集中,家长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用眼睛听的习惯:在安静之处,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只要视线相连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听,只要每天持续不断,就能培养出很会听“话”的孩子。

另外,家长注意,有的小孩玩得最起劲时不要叫他,因为这正是他最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孩子在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到了小学,将被正规的分科课程代替,原来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变成了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和每天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开始的时间可以是20分钟,以后再逐渐延长,不可操之过急,可以布置一些小“作业”,如让他看看画书、画些画等等,做这些事时培养一心一意不讲话,不时常站起来走动,认真做事的习惯。

2.养成写字的习惯

书写能力是学力的指标,有的小孩虽然话说得很流利,却不太会写字,有的小孩写字速度很慢,如果老师出的生字练习多一点,他就唠叨半天,到中高年级就可能讨厌作文,这是因为思考力、想象力、文字表现力不足的缘故。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得训练写字,例如小孩放学后,总向家长叙述:“妈妈,今天在学校……” 即使只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家长也可以准备一个日记本鼓励他写下来,慢慢的,家长可以问他:“为什么这样呢?”“你怎么想?”“老师怎么说?”等等,让他渐渐将文章扩大,加长。一年级的孩子喜欢使用学过的文字写字,家长看过之后要夸奖他、鼓励他、并慎重地保存起来。(现在小葵花们还不会写字,但是慢慢可以用拼音代替。)

3.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

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才能再玩;按时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学会预习明天将要教的内容;做作业前先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做作业时仔细读题目;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一遍;作业做错后及时订正等。家长每天对照家校联系本,检查家庭作业是否全部完成,是否正确,这样才能在上面签字。

4.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

一年级孩子大约需要10小时睡眠,家庭学习时间、游戏时间、入浴、用餐时间都必须确定,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如果上小学后,还得家长叫才起床,则是依赖心的表现。早晨起得晚,连上厕所、吃早餐都来不及就到校的孩子,第一堂

课就哈欠连连,缺乏朝气,只是坐在位置上发呆,也有很多孩子忘了带这,忘了带那……这样就无法集中精神上课。如果生活没有规律、零零散散,则孩子的内心也是零零散散、缺乏规律。

生活有规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叠被子,叠衣服、打扫房间、洗自己的袜子、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选择适当的项目,和小孩约定好必须做哪些事,让小孩遵守约定。并且还要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以及每天的家庭作业,免得孩子上学时家长成为经常送学习用品的“钟点工”。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开始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开始的时候家长要陪着孩子耐心的一起收拾;时间久了就让孩子自己来完成,家长在旁边监督;到最后就不需要家长,孩子自觉地收拾自己的东西。可先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他,再让他重复着做一做,孩子就不再依赖父母了。

5.训练孩子做事情有条理

五六十年代,小孩每天要花3小时做家事,现在则是花3小时看电视。孩子之所以讨厌做家事,是因为从小没有训练之故,自己的事情当然自己做,还要帮助家里做事,像拿报纸、摆鞋子、拿碗筷、帮助父母盛饭、,他做完了家长要向他道谢“谢谢你帮忙!”告诉他,要认真做,不要随随便便,养成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好好做的态度。

如此一来,小孩就会自觉、自豪是家庭中的一员,产生体贴心、责任感、协调性、耐性、集中性、自信心等等。给小孩与年龄相符的工作,不但家长轻松,还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帮忙中小孩可以培养出好奇心与自发性,不让小孩帮忙,就是剥夺他们重要的学习机会。提醒家长要注意宽容与忍耐,就算小孩做不好,也不要当面抱怨,做家长的待会儿再偷偷重做一次即可,如果小孩弄得一团糟,也不要生气,为了教育,一定要让他做家事。另外,帮忙做家事有助于培养孩子学习的各种能力。在让小孩帮忙时,应该教他,例如:不要将油腻的碗盘叠在一起,擦拭餐具时不要将比手大的餐具拿在空中,以免滑落打破。应该放在台上,边擦拭边移动。

这不单单是教他知识,技术而已,也是教他做事的顺序,培养判断力,洞察力。一旦决定家长孩子一起做菜,就必须先订计划,列出需要的材料,然后上街购买,准备用具、调味料,可以请小孩说说看,该按什么顺序进行调理。经常帮忙做家事的小孩,很自然就记得诀窍,读书、做题、写作文等都得有计划,有顺序。

6.必须限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机的时间

长时间看电视的小孩,会流利地和人交谈,具有协调性。但问题也很多,很多调查都指出,看太多电视会带来负面影响。有报告指出,看电视的时间越短,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越佳。因为小学生听看的节目,以娱乐性质的节目居多,不需要像读书般认真思考发挥想象。只是一直坐在那儿,看着不断变化的画面,感到有趣而已。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被动的性格,持续盯着电视看的小孩,的确缺乏集中力,会变成不安定的小孩,这类孩子缺乏感动心的倾向,不大会思考问题。“电视儿童”总显得没有活力,因此有些学者还主张,12岁之前的小孩不应该看电

视。原则上不要边看电视边用餐、聊天,每天限制时间,而且规定完成功课才能玩,节目内容也必须注意,家长与孩子之间应该针对节目内容充分交换意见。

7、在生活中让孩子学会忍耐

家庭教育中,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就是忍耐。能够忍耐的孩子,在学业及社会生活上都容易获得成功。所以不论运动或游戏,让孩子学习忍耐吃苦是很重要的,家长让孩子忍耐饥饿、口渴、寒冷、疲劳等等身体的苦痛,一些昂贵的玩具叫孩子忍耐到生日或重要节日再买,这样,孩子对于想要之物没办法立刻得到,可以培育出忍耐心,精神因此得到锻炼,使孩子拥有自信。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受限制真是有点痛心,但是请家长记住:欲望很容易会得到满足的孩子,因此不懂得珍惜。而不懂得忍耐的小孩很令人伤脑筋,那些在舒适的房间里,始终维持饱腹状态的小孩,将来也不会体会到“冷暖有别”。家长要对小孩的物质欲望严格,情绪欲求宽松。当他向你撒娇时就抱抱他、摸摸他的头、用心疼他。

当小孩忍耐痛苦的时候,大人也要忍耐,并请家长称赞他!只要家长与孩子之间以爱心、信赖维持感情,孩子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拥有自信,也会受到朋友的欢迎和信赖。(呵呵,也可以和孩子讲条件买礼物,要求他达到你们共同设立的一个奋斗目标。)

8、文字与演算的练习本要认真准备

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如果家长把不要的纸拿来当小孩的草稿纸,演

5.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五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见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很大的转折,从此就进入了紧张又愉快的学习生活。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习惯的培养比知识还重要得多。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那么,家长们应该怎样去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按时作息,专时专用

六七岁的孩子,还不知道怎么去合理地安排利用时间,一遇到他们喜欢的事,就不会有时间的观念了。所以,家长要针对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让孩子有比较明确又相对固定的活动、娱乐、学习、休息的时间。孩子习惯养成后,就会使生活规律化,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益处。

家长要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孩子在学习时间内,必须让他专心学习,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发现孩子作业质量不好,就要及时提醒,特别是孩子书写不认真的时候,应让他重写。作业时,要他做到写字姿势正确,字迹端正,既要做正确,又要有速度;朗读要正确,连贯,声音响亮。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并及时给以鼓励。坚持下去,就能形成专时专用的习惯。

2、独立思考,平等交流

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让他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在家庭中家长与孩子的语言交流是很重要的,不是简单的一句自己思考或明天问老师去,可用商讨的语气对孩子说:“你再想想,你觉得哪个地方有困难,你把你的想法说一下。”还要加入自己的想法,如:“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理解的,我是这样想的,这个问题我和你有分歧,明天再问一下老师看应该怎样理解。”要让孩子觉得你是在和他平等地进行交流,这样孩子就不会出现逆反心理,非常愿意和你沟通。

3、关注细节,因势利导

良好的习惯大多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小事上。孩子活动后,要让他养成自觉整理器械的习惯;做完作业后,要让他自己收拾用具,整理书包,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的学习用具。我们常说要“认真做事”,就体现在不丢三落四,做事有条理等方面。这些习惯的养成,会使他的学习更具条理性,思维更具逻辑性。

要勤检查,勤督促,及时鼓励,提出要求。有一位妈妈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孩子在墙上挂了块木板,看到孩子有不好学习习惯的现象就在木板上按一个图钉,一开始图钉上升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少起来了,到后来基本上就不再按了;这位妈妈又采用每天如不出现不良的学习习惯就拔掉一个图钉的奖励措施,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木板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行为结果,让孩子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6.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六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表现欲望强,总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在倾听别人发言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当某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往往是两手东摸西摸,或是转过头去看着别人,请他说说听到了什么,他根本就回答不上,似乎别人的回答和他没有关系,他们喜欢自己发言,而不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其实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如果养成了不良的倾听习惯,将成为学生以后学习的绊脚石。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能做到多思、多讲、多说等。这样,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活而不乱,也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有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孩子将终生受益。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一、培养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解

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课的习惯,是靠教师来培养的。在教学中,我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采用下面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解的习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运用儿歌组织教学

一年级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儿童喜欢诵唱儿歌,教学时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课前铃声一响,学生回班就说:“上课了,快坐好,仔细听、动脑想。”为班级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做了铺垫。2、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年级学生渴求得到老师的表扬,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是他们的学习动机。学生往往因为喜欢你,才喜欢你教的那一科,才会做到认真倾听你的讲课。所以在课堂上我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话语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每节课我都面带微笑,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听我讲呢?如果有捣乱的孩子我就利用手势暗示、目光暗示、语调暗示、接触暗示、教具暗示来代替批评和指责。有一次我在讲公开课时,用抑扬顿挫的话语,亲切舒服的体态语,会说话的眼神,集中着孩子的注意力,快下课前,有一个孩子坐不住了,我就站在他身边,看着他讲,抚摸他,孩子坚持到最后下课也没影响其他学生上课认真倾听。

3、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在第一册数学书中,教材提供了许多故事情节,如“小兔

搬家”、“参观动物园”、“美化校园”、“喂鸽子”等。上课时,我就借助这些题材,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此外,我还经常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找朋友”、“邮递员送信”、“摘苹果”、“小动物找家”、“分苹果”、“分红花”、“发小花”等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8的分解组合》时,从家里带来了一些苹果,让学生把苹果分到2个盘子里,这样学生在亲自动手分一分的游戏过程中,了解了8的分解组合。

4、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数学教学应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9加几》时,我编了一个小故事,说在体育课上,老师拿来一些乒乓球,奖励表现好的同学,盒里有9个乒乓球,外边有4个乒乓球,老师一共拿来几个乒乓球?就这样简单创设了一个同学喜欢,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其他同学就听的就格外专注。这样,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兴趣盎然,几乎没有学生溜号,都在认真倾听,学习效果自然就好。

5、把自主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实践的机会,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感知、分析问题。我在讲《平面图形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辨一辨,摆一摆,说一说,拼一拼等学习方式认识了各种图形。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而且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认真倾听。

6.细化听的要求

让学生学会倾听就要让孩子明确该怎样做。我总结了“学会倾听要五心”:一要专心,上课时,不管听老师讲解,还是同学发言,都要认真倾听每一句话,脑子里不许想其他的事;二要耐心,别人讲话时,不要插嘴,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做到不重复他人说法,鼓励自己要在他人想法的基础上,发表自己新颖的见解;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和自己观点不同的见解时,要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要有选择的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二、培养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

学生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良好习惯的形成,来自于教师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自于教师对学生适时引导和对学生及时恰当的评价。在教学时,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可较好的培养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1、让学生当“小老师 ”

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经常组织学生通过竞争,轮流当小老师,并大胆放手,让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及时帮助同学纠正错误,并对负责人的小老师加以表扬鼓励,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们在帮助其他同学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特别地棒!通过这样的活动,当小老师的同学讲得非常认真,下面听的同学也非常认真,因为他们都想当小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被充分调动了。

2、及时恰当评价学生

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应及时恰当的进行评价,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习惯很差,还屡教不改,这是由于老师平时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注意强化学生的好习惯而造成的,当学生感到教师在对待上课认真听和不认真听,对待好习惯和不良习惯,没有明显差别时,他们的不良习惯就会增多。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及时对好习惯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良习惯及时给予纠正,必要时还给予适当的惩罚。如发现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时,就及时的给予表扬,以他为榜样,让大家学习他,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榜样带动大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同学,则给予及时指出,必要时还警告他。这样,学生便学会了倾听,学习也就主动了。

3、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赞赏式”等语言,使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关注和赞赏,欣赏使学生找回自信,欣赏给学生无限的动力,欣赏让师生关系更融洽。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以最宽松的空间,激励他们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倾听,学会学习。

三、培养孩子的课外倾听

1、抓住时机适时引导

孩子的成长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适时对孩子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我经常利用学校广播通知的契机,问学生:孩子们,你听懂了什么?请你告诉其他同学。使孩子养成良好倾听的习惯。

2、给学生做示范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如果老师处处认真倾听学生的谈话,学生也会慢慢受到熏陶。我在和学生课下聊天时,做到耐心倾听,做学生的忠实听众,来鼓励孩子把话说完整,说清楚,说明白。

7.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七

一年级小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所以我首先从这些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功夫, 让这些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懂得一个一年级学生在学校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什么是好习惯, 什么是坏习惯。

一、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听”“说”习惯

“听”就是让他们在学校无论课上还是课下, 都要听老师的话。做为老师要想管理好这些年龄小的学生, 就要树立绝对的权威。另外, 还要教育他们在家要听家长的话。“听”的习惯还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 上课时不搞小动作, 能仔细倾听老师的讲解, 还能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说”就是培养孩子们爱提问题的习惯。孩子们问了“为什么”, 说明他们在思考, 在动脑筋, 做为老师要多鼓励他们提问。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们不怕说错, 口齿清楚, 能用普通话, 声音洪亮。另外, 遇到不善于表达、不爱说话的学生, 要多组织其他好说、好动的同学和他结为小组, 让他们多交流, 多交往, 尽快地融入到班集体内。

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读”“写”习惯

“读”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育学生在课堂大声朗读, 课下广泛阅读课外读物, 从小培养他们读书的习惯。孩子们喜欢读书, 可以锻炼他们的听力、理解力, 还能培养小学生的集中力和持久力。我经常在讲台上带领孩子们朗读诗歌、故事等, 做为家长和老师都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给孩子们起表率作用。

“写”就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年级是培养好的书写习惯的关键时期。刚开始教学生写字时, 要求他们书写姿势端正, 会正确执笔。做为一年级的老师, 应少留作业, 不要注重学生作业量, 要注重作业书写的是否规范, 检查作业时, 对书写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一周一次作业展览, 这样既能规范学生书写, 也能培养学生专心致志、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按时上学, 按时完成作业, 讲究卫生, 勤劳节俭, 诚实守信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自觉意识差, 自控能力弱, 在培养这些习惯的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反复, 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耐心, 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经常抓、反复抓、扎实抓, 使习惯的养成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使小学生自觉养成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

8.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专心倾听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数学老师,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人在长期的教学中经过探究,总结如下: 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良好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

看:就是认真地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仔细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强化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仔细思考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提问时,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如在学习了数字之后,我布置了“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字”,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了生活中有趣的数字。

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上一篇:医院文明建设文化标语下一篇:高考文科复习方法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