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埠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2024-07-01

仓埠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通用10篇)

1.仓埠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一

仓埠初级中学开学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于2009年8月28日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对新学期工作进行安排;并于2009年8月31日——9月1日组织学生到校报名、上课。目前我校在读学生共计1496 人,共中七年级408人、八年级 549人、九年级549人。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展开。

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我校于2009年9月1举行全校师生升旗仪式,柳海棠校长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体师生在新的学期里继续努力,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求学校各处制订新学期工作计划,修订相关制度。

总务处组织后勤及食堂工作人员做好食堂卫生工作,确保所提供食物安全;寝室管理人员在开学前已做好寝室、教学楼的维修,校园环境整改、措施安全检查工作、卫生工作,为9月1日寄宿生住宿做好准备工作,要求校办公室安排好学生行政值日表及食堂值日表;要求教务处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狠抓课堂教学环节,落实备课(教研)组长职责,政教处、团支部协同班主任组织学生到校、开展流失劝访工作,建立新生信息档案,开展班团活动,着重强调安全教育、预防甲流主题活动内容。经学校组织开学工作检查,各项工作均已在扎实开展中。

办学行为。结合我校快乐教育办学理念,规范优化办学行为,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表,大力开展“阳光一小时”活动,减轻学生课外作业量,继续开展教案学案一体化,为提高备课质量,学校加大投入,各办公室安装电脑、打印机,为老师们提高办公效率做了保障。严格管理,我校周边环境整治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校内文化宣传长廊、报刊栏等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

总之,我校开学工作井然有序,各项工作已 进入正轨。

仓埠初级中学

2009年9月23日

2.仓埠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二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校园内所呈现出的体育文化氛围, 是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实践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中学校园体育文化, 是在中学校园内呈现出的, 以中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以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符合广大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体育文化氛围; 是在长期的体育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实践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其中包括学校体育物质文化、学校体育制度文化和学校体育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体育场馆设施、器材、服装、体育师资等; 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管理制度、体育课制度、大课间活动制度、体育竞赛制度等; 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园体育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

二、推动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学校体育不但全面锻炼学生身体, 增进学生体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还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学生正处在个性的形成期和品德的养成期, 而中学校园体育文化以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丰富的体育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 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 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并为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良好品德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 搞好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具体构建。更重要的是, 搞好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反映了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三、开展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表现

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优秀的校园体育文化以其和谐的育人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着教职工和学生的整体风貌, 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促进了校风、学风建设, 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换句话来说,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离不开中学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

基于上述认知, 我们提出以下关于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 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这是建设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要求。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和谐·健康·快乐·安全”的主题, 进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用社会主义的文化先进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和教育学生。

2. 弘扬“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为依托, 紧密贴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方针, 把学生的健康放到第一位, 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3. 建立和谐高效的管理体系

和谐高效的管理体系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成果显著的学校, 必定有一个和谐高效、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建立以主管校长为核心, 各部门之间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科学管理体系, 从而保障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稳步实施, 真正满足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体需要。

4. 做好规划部署, 适应学校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长期工作, 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积极规划, 整合资源, 保障到位, 逐步实施。发展规划还要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总体部署相适应, 着眼于形成一个宏观布局与微观协调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校园体育文化的长足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而学校发展的同时又会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者相辅相成, 并行不悖。

5.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是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学校要充分发挥运动会、各单项比赛、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作用, 不断创新体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以便调动广大中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这样一来, 就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并在运动中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激情, 同时也磨练出顽强的意志和勇敢的性格, 培养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

6. 高度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不仅可以带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和学生同玩同练。不但能够创建平等、和谐的活动氛围, 创建师生交流的平台, 沟通师生感情, 还能锻炼教师的身体, 缓解工作压力, 增进健康。体育活动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 教师 ( 尤其是体育教师) 的指导、保护帮助就显得极为重要。

7. 因地制宜, 建设有特色的中学校园体育文化

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受到各个中学办学条件的制约, 决定了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尽可能做到因地制宜, 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 选择那些适合本校实际, 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运动项目。在此过程中, 要突出科学性、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的要求, 合理安排活动内容, 努力锻炼学生身体,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 形成富有鲜明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四、结束语

3.仓埠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三

关键词:中学;校园体育文化;价值;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118-3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体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各级中学展开,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引下,如何利用好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中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中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内容和具体的要求上均有别于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总体来看,目前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对建设内容和具体要求等均缺乏统一认识,这对建设好中学校园体育文化,让它发挥出最大功能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而服务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既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紧迫的。本文基于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所处环境和对象的特殊性,分析了它与校园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求促进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而为校园文化更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和内容

1、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属于文化的一个分支,由于在校学生的年龄、思想和生活模式等不同,分享不同思想形态与行为规范,拥有共同的需要和追求,以此为依据可将校园文化分为小学校园文化,中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等。

对于体育文化的界定目前还没有形成极为统一的认识,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体育文化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隶属于社会文化这一范畴。体育文化是人们在体育实践中的尝试,包括活动方式、精神意识、科学发明和价值确定等,它由体育运行方式反映出来,显示体育的精神意识,用之以体育科学的发明和创造以及其他的功能和作用,必然导致它的体育价值的确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从属于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中的一种特定文化,是中学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形式,而在学校这一特定的人造环境中,为校园社会团体共认、共有、共享的所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方式文化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器材设施、自办体育报刊和具体的科研、体育教学、训练等物质文化和由学校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规范、体育道德规范、体育价值观、体育舆论等精神文化以及以规章制度、运动团体组织和张贴体育宣传报栏为形式的方式文化。

2、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校园体育文化含有特定的文化要素,是一个由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物质文化所构成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的内容可概括如下:

(1)体育精神文化

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的灵魂。它主要反映在体育的观念、精神、道德、风尚、知识和宣传等方面,涉及到人类体育的理想追求、观念转变、道德修养、纪律约束等各个方面。当今体育精神文化,特别是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核心的竞技体育精神正在成为现代体育文化的主旨。体育精神文化实质上就是在某种精神指导下的外化行动,如中学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看似只有运动员在比赛场按照运动规则所进行的一场较量,但这只是一种外化现象,更多地是通过比赛赛出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的风格和气质,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这才是体育运动对人的素质的最重要、最本质的提升。体育精神文化应该立足于现实,体现时代精神,并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有益的精神文化资源,建构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体育精神文化。

(2)体育制度文化

体育制度文化,也称体育规范文化,是指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娱乐等活动中,要求参与者共同遵守的体育规程、行动准则的文化体系,它是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得到參与者认可并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范性公文,它包括在进行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如各种社会关系、组织形式和活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等。它包括常识性体育制度、具体体育制度和个别体育制度,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在体育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项体育活动和训练,也一样要受到体育制度文化的影响、制约和熏陶,并以此规范自己的活动。

(3)体育物质文化

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是人类在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状态。体育物质文化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体育,其重要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体育本学科,已经涉及到更广泛的科学领域,不能简单的用“场地、器材”等原有的体育物质文化形式所概括。由于体育运动的多样性,体育物质文化形态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但是因为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形态还十分有限。因此,在中学塑造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标准的体育物质设施是十分必要的。

三、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我们也主要从以上五个方面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对中学校园文化的价值。

1、校园体育文化的运动参与价值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而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运动参与的积极性。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在促使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由此可见,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既校园体育文化的对运动参与价值的体现成为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2、校园体育文化的运动技能价值

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中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大的时间,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必须避免过分追求运动技术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细节。在“健康第一”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通过运动技术的学习,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选择1—2项目进行系统学习并且终身化。

3、校园体育文化的身体健康价值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身体状况对身体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适当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健康,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4、校园体育文化的心理健康价值

一个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在塑造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度;在教学和生活中要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5、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适应价值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竞争和合作的社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学习领域之一,也是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建立具有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一个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促使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其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四、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

1、中學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师生的体育意识、道德观念等,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运用标语、图展、广播、电视、报栏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渗透,使师生真正认识到身体强健的重要性,激发和引导他们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热情,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应该教育师生遵守规则、公平竞赛、尊重对手,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2、中学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提高锻炼能力,在体育课程发展上要注意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播,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在选择教材和安排教法上,既要考虑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科学性,也要增加趣味性,要让学生达到“懂、会、乐”的体育效应。学校要制定体育规章制度,把学校的体育文化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学校要经常组织各种体育文化节、运动会、小型多样的有趣的体育比赛,还可以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组织观摩体育比赛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余暇生活,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3、中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里的体育建筑、雕塑、场地设计,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物质,这些物质,对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另外,体育建筑、场地、设施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各级中学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包括建造体育场馆、器械设施等在内的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合理使用已有的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

4、中学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体育制度文化是体育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尤其重要,因此它具有个高度的层次性、权威性、目的性和规范性等基本特征。加强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必须使学生懂得各项体育活动的规章制度,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在体育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以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学生的生活吸习惯。

5、中学校园体育智能文化建设

体育智能文化是人们对体育正确认识的概括和总结,是迄今为止人们经过多次实践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解的产物,它包括体育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体育科学知识的分类越来越细,学科呈现交叉化和系统化。中学体育职能文化的建设必须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体育的发展历史、体育的基础学科和功能等基本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体育并自觉地积极参与。

五、结束语

当前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各级中学全面展开,这是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契机,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新,摸索和开拓校园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又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许多艰辛的探索,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胡小明.新时期体育社会功能的转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3, 9(3):3- 4

[2]林仙萍.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 9(3):50-51

4.中学学期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四

实施方案

为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整合时代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思路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1)制定校风、教风、学风

(2)制定富有学校个性特色的校训、校徽、校歌、校旗、校花。(3)规范每周升旗仪式。(4)搞好开学典礼。

(5)组织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

(6)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结合重大事件、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

(7)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8)组建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开展各种文体科技竞赛活动。

如为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读书会、书友会;记者站、广播站、文学社;美术俱乐部;体育俱乐部、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象棋、围棋队;音乐俱乐部、合唱团、舞蹈队等。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民主恳谈会;青年读书会;教研沙龙;教师论坛;教学反思会;体育健身俱乐部(男子篮球队,女子排球队等);教工之家等;以展示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项目:艺术周、科技周、体育健康周、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9)结合学校实际,确定某一特色文化(如艺术、体育、古诗文、科技发明等)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促进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

2、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的环境文化必须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校训、校徽、校歌;校园内雕塑、各种提示牌;校园绿化地带;宣传栏、阅报栏、图书架;教学与研究宣传栏;信息广告栏和光荣榜;思想政治宣传栏;校务公开宣传栏;团队宣传栏;身心健康宣传栏;报刊信息宣传栏;座右铭、每日格言、道德三字经等;围墙上的大型壁画等。校园环境宁静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校园内电线、电话线等各种管线统一规划,合理铺设,确保安全美观;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使师生员工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校园做到净化、绿化、美化。

(2)建立校园网站,加强学校学校宣传工作。(3)校园推行普通话,规范使用汉字。

(4)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性。(5)各室布置美观大方富有特色。

(6)加强图书室建设,认真开展师生读书活动。

(7)建立健全校园广播站,办好校内报栏、画廊等文化宣传阵地。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1)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实施依法治校,依章管校。(2)认真制订和落实《教师工作考核细则》,加强教师工作考评工作。(3)认真开展“优秀班集体”创建活动。

(4)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优秀学生评比活动。

(5)加强师德建设,开展争做“文明教师”活动。(6)认真开展爱心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活动。(7)加强民主管理,打造“和谐校园”。

4、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分三步走,首先初步形成特色项目;其次整合所有特色项目,形成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系列;再次融合制度特色、环境特色、活动特色,最终形成 “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整体特色。

五、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1、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网络。成立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若干名,负责校园特色文化活动的策划、规划、协调、管理、检查、考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校长室为主负责组织实施;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以总务处为主组织实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以政教处和团支部为主组织实施;活动文化教师项目由教育工会为主组织实施。活动文化各项目组设首席指导1名,负责各项目组活动管理、项目活动计划及执行;聘任指导教师若干名。

5.杉板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切实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力争在3—5年的时间内,能使学校在校容校貌、内部管理、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等方面有显著变化,注入文化元素,增加文化内涵。具体说就是通过改造学校内部环境,形成环境优美、品味高雅的学校物质文化;通过开展科技文体活动,形成生动活泼、特色突出的学校活动文化;通过完善各种制度,形成以人为本、和谐高效的学校制度文化;通过强化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学校精神文化。

三、组织领导

为使我乡各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特成立如下领导小组:

长:杨海波

员:张国林

汪格华

夏梦林

汪双全

李庆国

李爱民

吴见正

汪圣金

杨根平

骆元平

汪金初

四、主要内容及推进措施

(一)、校园物质文化

1、实施学校文化建设“二十个一”工程。分三步即三年完成:(1)、一条校训标语牌、一条教风标语牌、一条学风标语牌、一个校徽、一首校歌、一本校刊、一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排乒乓球场、一个广播站。

(2)、一篇校史、一个校史陈列馆、一个活动室、一个图书室。(3)、一块草坪、一块书法碑石、一个花园、一座主体雕塑、一片树林、一条文化长廊。

2、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墙、走廊、花草等媒体加之有计划、有目的点缀,使其又具有了鲜活的教育功能。

⑴让墙壁说话。学校将充分利用易被人忽视的空白墙壁,将其变成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的阵地。如在教学区里,设立师生阅报栏、竞赛公开栏、星级文明寝室评比公开栏等内容。在教学楼内的墙壁上可以悬挂一些名人名言或伟人画像,这对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起着导向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⑵让走廊变艺术殿堂。把师生们的书法、绘画作品、兴趣班学生的手工制作精品,分别装帧分类,悬挂在各个楼层走廊墙壁上,学生每天行走其间,观赏自己的书画作品,开阔眼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⑶多种一些花,多植一些树,同时多树一些标示牌。形成了一个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环境。初步实现花园式校园。

3、班级文化环境。在班级文化的设计上,在保持全校整体共性(每班的国旗、学风、黑板报等有固定的位置)的同时,各班有师生共同创设的人文环境却体现着各自的风格和追求。教室的设计与布局,提倡师生一齐动脑动手,以自己的劳动成果美化教室。小学部教室的“生物角”和“图书角”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管理,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培养管理能力,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生活。

4、寝室文化。规范寝室布局,同时设计一些人性化的设施,如学生个人橱柜、空调等,使寝室成为学生成长的舒适家园。

(二)、校园精神文化

1、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开展文明寝室评比、好学生评比、诚信教育等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知事明礼的学生。

2、规范校园语言

(1)努力推广普通话。一方面学校将积极营造推普氛围:如发挥宣传媒体作用,通过广播、校报、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深入发动宣传。同时举办一些活动,如朗读比赛等;另一方面各教师也要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宣传带动活动,如开展学生可以即兴演讲、口头作文或是新闻发布会等等活动;让普通话彻底成为校园语言。

(2)使用文明礼貌语言。当前我校存在许多学生说脏话等不良语言习惯。这一方面学校全体教师要加强引导,及时纠正学生说脏话等不良习惯。另一方面学校在使用校园宣传标语时要使用一些能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标语。如在我们的花坛中可以出示”别碰我,我会痛的!”“我也有生命,我正在生长”等富有人情味、能够为学生所欢迎和接受的标语,让学生在得到教育的同时感受到真、善、美。

3、积极开展尊师爱生、尊老爱幼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学会与人的良好交往。建立起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4、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即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5、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三)、校园活动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体现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所以如何开展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也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校广播站、《曙光》校刊要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如校园广播站可以招收一批有播音和写作特长的同学参与,在课外活动时间播放一些优美的文章甚至是一些悦耳的音乐,给师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营造了和谐、优美的校园氛围,提高了学校生活的质量。

2、开展各种科技文体活动。如书法、绘画、球类、科技制作、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特别是乒乓球运动,我们将作为一种校园活动文化长期开展。

3、学校传统活动。如开展节庆活动(校庆、重大节假日、纪念日、开学典礼、毕(结)业典礼)、田径运动会等,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参与。以培养正确的舆论。

4、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当然也可结合形势,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读一本故事书、看一部影视、学会一首歌曲、讲一个故事、写一篇读后感等。使学生通过参加活动,以各种形式汇报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5、开展“书香校园”“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高雅情趣,树立远大理想,让学校每个角落都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

(四)、校园制度文化

1、健全教育教学改革有关制度;如课堂教学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备课制度、考试制度等。

2、健全各种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管理办法、评价办法);财务、档案、食堂、宿舍、各类专用教室、传达室等部门和场所要制定人员负责,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管理。

3、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在教学设施,饮水饮食,用电,开展体育活动和其他集体活动等方面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师生安全。

4、建立健全各种会议制度与集会形式;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

5、建立健全满足师生成功感、成就感的学校激励机制;

6、建立健全教代会、团代会、少代会制度;

7、建立健全教学规范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8、建立学校公共卫生制度。

校园制度建设应坚持群众参与,学校与师生互动,充分发扬民主,体现群众性的要求。学校整体管理和教师管理的制度要提交教代会表决通过;有关学生管理的可交学生代表大会讨论表决。

杉板中学 2010年4月

杉板中学2010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宗旨,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逐步实施,把我校建成一所独具特色的乡村中学。

二、校情分析

杉板中学本部占地约15000平米,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76人,教职工41人。校园依山而建,近年来,整个校园时刻面临着山体滑坡隐患的危险,故解除山体滑坡隐患是进行校园建设的首要条件,经过校方多次努力,于今年暑期开始进行了山体滑坡隐患治理,10月底基本完工,为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主要任务及安排

1、物质文化:

(1)、2010年10月前,进行山体滑坡隐患的治理;

(2)、2010年底前完成“十个一”的建设,即一条校训标语牌、一条教风标语牌、一条学风标语牌、一个校徽、一首校歌、一本校刊、一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排乒乓球场、一个广播站。

(3)、2010年6月前建好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实验室,并投入使用。

2、精神文化:

(1)、加强文明礼貌教育,养成教育。加强德育活动的开展,把文明礼仪及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融入其中,由内而外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推广普通话,使用文明语言。倡导师生说普通话,用文明语言,不说脏话,从课堂开始,推广开来,使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语言。

3、活动文化:办好广播站;出版校刊,力争让校刊成为师生们的精神乐园;逐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乒乓球运动会等);长期开展“书香校园”“经典诵读”等读书活动,培养高雅情趣,树立远大理想,让学校每个角落都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

4、制度文化:健全教育教学改革有关制度;如课堂教学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备课制度、考试制度等。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在教学设施,饮水饮食,用电,开展体育活动和其他集体活动等方面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师生安全。健全各种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管理办法、评价办法);财务、档案、食堂、宿舍、各类专用教室、传达室等部门和场所要制定人员负责,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管理。建立健全教代会、团代会、少代会制度。

四、强化管理

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具体负责全校校园文化建设任务。学校教导处、政教处、团总支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全校性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2、坚持“四全”即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全程运行、全面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每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定期进行计划、部署、评估和总结,保证工作的落实。

3、学校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建设的正常进行。

4、在学校制定教学考评制度时,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成绩列入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的范围,促进教师的主体参与。

以上规划将根据上级要求,形势变化和学校办学经费的变化而变化。坚持走校园文化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服务,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为全方位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服务之路。

杉板中学2011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提高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从而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二、主要任务及安排

1、物质文化:

(1)、2011年上半年搞好“四个一”建设,即一篇校史、一个校史陈列馆、一个活动室、一个图书室。

(2)、2011年10月前按合格学校建设要求配备好物理、化学、生物的教学仪器。

(3)、搞好班级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分上下两学期逐步进行,教室的设计与布局,提倡师生一齐动脑动手,以自己的劳动成果美化教室;硬件上,教室里要装电灯、风扇。寝室的布置要人性化,床铺要舒适,生活设施要实用、方便,要有冷暖设备,要让寝室成为学生舒心的家园。

2、精神文化:

(1)、进行“爱校园、爱家乡、爱祖国”教育,从爱校园开始,小到校园的一草一木,大到学校的重大决策,我们每一位师生都要关心,并且出谋划策,建设好我们的校园、家乡和国家。

(2)、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和谐相处,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建立起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3、活动文化:

(1)、进一步办好校广播站及《曙光》校刊,要吸引一批有文学爱好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2)、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定期举行少年科技及发明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年开展一次活动,结合学生需要和学校实际设计主体活动,弘扬时代主旋律,发现和激励有文化艺术特长的学生。

(4)、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成立小记者团,对学校发生的各类事件进行报道,积极为校园广播撰稿。成立书画小组,定期展览学生书法、美术作品。成立球类、田径队等体育、艺术类兴趣小组。

4、制度文化:进一步完善各类规章制度,装订成册。学校将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归纳为《杉板中学管理制度汇编》,作为处理校内各项工作的依据。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工作责任制度化。

杉板中学2012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切实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充实校园建设的内涵,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主要任务及安排

1、物质文化:

(1)、进一步完善校园环境建设,在2012年底前完成 “六个一”的工程,即一块草坪、一块书法碑石、一个花园、一座主体雕塑、一片树林、一条文化长廊。

(2)、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多种一些花,多植一些树,同时多树一些标示牌,力争让每棵草、每片叶都能起到育人的效果。形成了一个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环境,初步实现花园式校园。

(3)、让走廊变成艺术的殿堂,把师生们的书法、绘画作品、兴趣班学生的手工制作精品,分类分别装帧,悬挂在各个楼层走廊墙壁上,学生每天行走其间,观赏自己的书画作品,开阔眼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2、精神文化:

逐步形成杉板中学形象,铸就杉中精神。从师生的言谈举止、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学习与工作作风等方面逐步养成,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杉板师生精神风貌。

(1)、课堂教育是主渠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公民基本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与各门课程学习有机结合。针对学生的特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学、引入课堂中。

(2)、进行入学教育、法纪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等几个方面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学习目标,并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法制观念、集体观念。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好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

(4)、通过亲情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的意识。

(5)、实施“校友”工程。不定期地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母校交流、讲座,并建立较稳定的校友联络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

3、活动文化:

(1)、继续开展好各类科技文体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成绩,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优秀人才;

(2)、开展好各具特色的班团队活动,校园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6.苏河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营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氛围,用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滋养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不断地完善人格。

二、建设目标

为了营造高雅、温馨、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内墙壁、板报、报栏、橱窗、花园乃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的育人功效,使漂亮的校舍、精良的设备、如茵的花草、高品位的人文景观与学校内在美和谐地统一起来,既体现我校的办学实力,又外化我校的“物质财富”,更展示我校的精神风貌,使我校的校园文明与省级重点中学的品牌相适应,汤沟古镇的美誉相协调。

三、建设原则

1、坚持校园大文化的育人观念,坚持人人都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受益者的原则。

2、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发挥原有文化设施功效与建立新的文化设施相统一的原则。原有标语再刷漆一遍。

3、校园文化以传统文化为特色。

4、坚持整体规划,局部实施,分头负责,相互协调的原则。

四、组织机构

组长:将庆召

组员:崔超峰

王贺年 王留群

各年级负责人

办公室及各室文化;学校黑板报,教导处负责

寝室文化 车棚文化 隐性文化 其中隐性文化以版面形式进行成果展示。政教处负责

餐厅文化:花坛文化;用水文化;后勤处负责。教室文化;各段负责

五、实施方案

(一)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体

让墙壁、板报、橱窗、报栏说话,让花园、道路、教室育人,用文化优化环境。(环境文化包括:黑板文化、橱窗文化、墙壁文化、教室文化、花坛文化、道路文化、走廊文化等)

门口文化: 校牌规范 门口及门卫处干净,大门口两边增设标语:(在读书中学会思考

在读书中快乐成长;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书香飘满校园;优质教育、多元模式、一流人生)车棚文化:整齐有序,文明停车

操场文化:我运动、我健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强健体魄 报效祖国 室外版面:西边橱窗,北:荀子《劝学》南:论语十章 东边橱窗,北:论语十章;南:诸葛亮《戒子篇》或《二十四孝》可供选择:爱莲说 陋室铭

教学楼东;八荣八耻 西;弟子规

各室文化;标牌齐全,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等,管理制度上墙,并有一定数量的针对性标语。

花坛文化;及时修剪、松土、浇水;各班级有管理标牌;植物标牌。

用水文化;有标志及适合用语,各水管旁无污水,杂物。

男女寝室增设标语:

办公室文化

(1)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明办公室公约》、值周领导、教师制度等常规要求全部上墙。在规定位置张贴。

(2)办公室墙壁上统一张贴相关激励语或专业相关标语或对联。

(3)适当安装正冠镜若干面,以方便教师上课前可以直观自己外在形象。

(4)适当位置安放时钟一只。

(5)建立教师办公室管理制度,指定专人管理并纳入学期年级组评比考核。

(6)适当位置可张贴国画或书法一组,最好是师生自己的作品,以增强文化气息。

教室文化 原则;给家穿一件美丽的外衣,让家时时充满温馨。

(1)教室前黑板上方有国旗,国旗两边标语,前边黑板左边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右边标准视力表。教室后边黑板上方中间设班徽,班徽两边配上富有本班个性特色的班训。后黑板左右镶边设栏,左边班歌。右边班风。班风下边学习角挂三清专栏等。教室另设有卫生角、图书角等,地点自定。

(2)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闲置课桌搬至保管室备用;教室无杂物。

(3)教室有标牌;物品摆放整齐。

(4)黑板报定期更换内容自定,其他墙壁自己设计。可据情况设美文荟萃,百科海洋,书画园地,成长足迹,你追我赶等栏目。

(5)电脑、电视专人保管,定时擦洗上罩。

(6)七年级后边没黑板依照大隗一初中模式设专栏镶边。班训班风等可设栏内其他内容自定。

7.初探中学校园隐性德育文化 篇七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创造“桃李不言”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通过加强物质文化的内隐性, 优化校园环境, 使之充满着浓郁的德育气息, 实现环境育人。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应优化校园内部环境, 确保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绿化, 即学校根据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绿化区, 如:教学区绿化、运动区绿化等, 且应根据功能设计各有特色的绿化。美化, 即教室、办公室等校园环境的内部布置, 应以实用、大方为主要原则, 让学生在美中提升修养。净化, 即校园应做到“五无”, 即地面无杂物、桌椅无刻印、墙面无污渍、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 使学校成为清洁、优美的学习环境活动场所, 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情操得到陶冶。

充分利用教室资源, 打造学生学习快乐之家。教室是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 应该让教室成为学生眷恋的快乐家园。为了充分利用教室, 可开辟“学习角”“才艺展示”“心愿墙”等室内文化栏目,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鼓舞。教室后墙角摆放的环保箱、节能箱、废品箱提醒学生要对垃圾分类处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

丰富校舍走廊德育内容, 营造潜移默化的德育氛围。走廊艺术建设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影响和教育孩子。如在每个班级外面的走廊里, 挂一张本班的“全家福”, 旁边配一些名言警句、学习方法等, 能点燃大家为班集体争光的激情之火。学校大厅前是大型的展示橱窗, 里面有大家一致评选的“每周之星”。它会吸引和鼓励全校学生的进步。

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既要努力加强内部环境的建设, 还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 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 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培育凝聚人心的校园精神

(1) 建设优良校风, 加强师生道德修养。校风是教育环境的独特因素之一, 充分展示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 是一个学校的形象窗口。为此, 一要抓好校风建设的常规落实。例如, 在新生入学时, 让新生穿着崭新的校服, 唱着校歌, 颂读着“努力创造奇迹”的校训。二是不断创新校风建设理念。面对新形势以贴近师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作为宗旨, 不断进行理念创新。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师德在校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 狠抓教风与学风建设, 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一要明确教风建设的主要目标, 教师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之中。二要广泛开展师德建设活动, 建立有效的师德考评机制, 制定和落实考核评估体系与规章制度。三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组织开展教学比武、教研成果评比、教学名师评选等活动。四要强化日常工作管理, 必须严守工作纪律, 加强制定课堂质量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等工作。

(3) 重视人际关系,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学校要建立包括领导之间的关系、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因为“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确保教育教学良性发展

(1) 制度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精神。学校在制定和执行制度的具体过程中, 要辅之以人性关怀。在校长负责制下, 校长更应该有开放的管理思想, “以德治校”, 充分信任教师, 最大限度地将个体智慧加以开发, 整合形成一股强大的集体力量, 进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潜能。

(2) 制度文化建设必须体现科学、民主精神。培育先进的制度文化, 首先要有科学的管理理念。如, 完善学校管理的专家咨询制度;通过学校网站征集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管理意见的制度;通过政府、教育部门的督导, 定期对照各项制度评价指标进行自下而上的自我评估制度等。

(3) 制度文化建设要体现管理的民主化。在学校管理制度制定时强调教师的民主参与, 使教师从过去只是学校制度的执行者、服从者转变为学校制度的设计者与参与者, 成为学校的主人翁,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校制度的制定过程中, 真正体现民主平等。

(4) 制度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在推行新课改的今天, 在推行隐性德育的新形势下, 必须增强制度的创新意识, 努力做到在实践中创新与发展。

8.建设和谐中学校园 篇八

关键词:校园关系;环境建设;形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109-02

1.校园人际关系

众所周知,教书育人是以知识为媒介的创造性劳动,因此特别需要形成一种“团结完善、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极大地减少师生的挫折和焦虑,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逆反心理,提高师生之间的亲和力,提升学生对来自教师影响的接受性,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1校园师生关系管理

师生关系是校园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内容,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当前中学校园内师生关系状况仍不尽人意。首先表现为由于教师高压而导致的学生厌学现象。据“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表明:当前师生之间表现出知识传递的渠道在加宽,而感情沟通渠道在缩小的趋势。当前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己降到低限,仅“5%的学生有心里话愿和老师说”,而且“学生对全体任课老师满意的仅20%”。其次,表现为师生关系不民主,教师、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课堂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但在实践操作上,面对学生的不同看法和对学生采取的教育措施上,仍有不少的教师表现得并不民主。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当前,我们首先应组织多层次、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活动,更新知识、修正教育观念、完善教育技能,落实教师的“垂范”作用,提高教育的质量。其次,改变教育中的强制与灌输做法,大力倡导新型的民主合作的观念及民主的行为方式。

1.2学校同事关系管理

学校同事关系管理的水准,直接决定学校的风气和教师的满意度。目前教师工作繁忙,同事之间的交流质量不高,关系并不太和谐。校园同事关系的和谐对于初级中学教育来说,重要性表现为:校园内和谐的同事关系有益于交流彼此的教育经验和所掌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能减少教师之间的内部损耗,提高集体教育的效能,达到整体大干部分的功效;尤为重要的是,它能直接对有着无限憧憬的学生进行合作、协调以及坚持和妥协等的示范,为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社会、理想人格等问题的思考,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

调节校园同事关系,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目标激励。学校应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及各教师的工作目标予以明确界定,以营造同事关系的和谐为工作中心。B、倡导民主、平等,摒弃学校内所存在的专制作风,形成“学术氛围”,承认彼此差异,让大家都能够畅所欲言,达成真正和谐。C、遵循“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长”的传统,创造条件,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不同需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交往环境,提高其安全感,增强凝聚力。D、组织互帮互助活动,专业上以老带小、以强带弱,生活上相互帮助,营造一个无后顾之忧、积极上进的氛围。

1.3校园同学关系管理

校园内同学交往对学生理想的形成起着极大的作用: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同辈参照系,为学生自我评价及整个自我意识的发展打下基础。其次,随着同学交往活动的进行,学生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能力、爱好等人格特征。再次,通过交流,许多同学了解到了由不同同学从各自家庭所带来的各种职业的信息,并对之进行比较,为其职业理想的形成奠定初步的基础。最后,尤为特别的作用是它可以随时为大家提供活生生的、具体的榜样。

但是现在校园中,往往一味地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忽视个人的需要、个性的存在。为此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榜样不再要求其完美无缺,只要在某一方面较为突出,皆可成为该方面的榜样。这样,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学生榜样对其它学生的表率激励作用;对被树立为榜样的学生来说也会起到荣誉激励的作用。同时要树立全体同学的自信心,并引导他们从一点一滴开始追求真、善、美。其次,我们还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学生中的个人与集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防止工作中的急躁与盲动,合理优化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水平,发挥同学交往对学生理想形成的良好作用。

2.校园环境建设

陶冶性情、凝聚人心,校园的文化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环境的品味,并最终影响到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的品味。在学校中,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非强制性教育手段主要是通过创造一种教育环境来达到教育目的,影响教育效果的。

2.1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物质文化环境对受教育者的作用受到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普遍重视。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就指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就很有密切关系”,“建筑标准应适合教育、卫生、美术、经济、耐久五种原则”[1]。但是如今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例如部分学校办学条件恶劣,校园环境不能给人以基本的安全保障;环境建设的价值取向不正确,存在富贵化的不良倾向;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

为此国家应在保障校园环境的安全、整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绿化、美化、净化和教育化的标准。学校也应提高对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的认识,加强环境的管理。应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深入发掘环境的教育功能,比如应“让学校的每一个墙壁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语)。学校还应该通过环境中的各要素,宣扬学校的教育理想(目标)、管理思想、生活方式等,尤其是宣扬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导引学生质疑现实、“批判”自己,从而为其今后追求更加真、善、美的生活奠定基础。最重要的是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以恰当的方式参与其中,如命名教室、设计走廊等。

2.2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环境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规范之总和。目前就总体来看,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科学化程度不高:A、制度不健全。包括国家的教育法律体系尚不完备,学校的规章制度亦不完善。B、规范性不强。制度的制定程序不规范;未经民主讨论,未达成广泛的认同即被少数人制定,造成执行的时候冲突不断,导致不能有效地执行。这样既挫伤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损伤了制度的权威性。C、服务的对象偏失。不少学校制定规章制度时,不是考虑被管理者,而多从方便管理者及体现管理者的权威出发,不能平等地对待被管理者。

当前学校制度文化建设,首先要进行所谓的“科学化”过程,完善、完备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其次要明确规章制度建立的目标是什么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规范调节人的行为。也就是说规章制度是为人服务的,而绝不能将其异化为奴役人的工具。最后学校内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应遵循民主化的程序,既使不能达成一致也应求得相对共识。只有允许参与决策,才会使全体成员产生真正的主人翁感觉,才更有可能专心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2.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表现了学校的价值观和目标追求,展现出学校的个性和魅力。校园精神文化最直观地表现在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上。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完成了“三风上墙”的工作。但细加考察我们就发现,现在上墙的话语主要有两大类型:A、长官意志型,因为上级明文规定“三风上墙”而拍脑袋想出来的。B、名言豪语型,用名人名言或政治性口号来体现。它们所导致的问题是:其一、上墙的不代表学校的办学理念,不是对学校所具有的优良传统的浓缩和提炼,无法得到师生的情感共鸣。其二、远离师生的生活实际,失去了其应有的目标激励、导引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其三、缺乏相应的教育活动,学生无法理解和思考其所包含的深刻涵义。

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我们要确立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地位。在具体的建设中应注意:第一要提炼。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是历史和传统的积淀,是存在于人的心中、表现于人的行动中的精神财富。进行构建应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提取其真、善、美的精髓。第二要倡导。精神文化绝不是一般的制定标准、检查考试及奖惩所能左右,而要进行不断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予以彰显,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第三要阐释。对于提炼出来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不能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只是一些空洞的、没人注意的符号。而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教育活动使之为成员所理解,变成“有意义的”信念。第四要维护。校领导应使用“走动管理”的方法,随时感受校园内精神文化的气息,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3.管理者的形象管理

在中学教育中,学校领导既是管理者也是教育者,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要实行有效的管理,除了职位、资历

等权力性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道德、才能、知识形象和情感魅力等非权力性影响,来有效地改变被管理者的心理和行为,使其产生对管理者的敬爱感、敬佩感、信赖感和亲切感,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使组织成员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

首先,在学校里,学校领导者应“为政以德”,注重自己的形象管理。形象管理涉及到领导者整体素养的提升,从对学生的教育方面来说,则应以自己高尚的生活追求、执着的事业追求、良好的专业精神、真诚的社会期待以及真实的爱岗敬业等精神来塑造一个良好的领导者形象,感染学校的教职工及学生。这样通过正己正人,实现不用外部的强制力来激发被管理者求真、求善、求美的激情。其次,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与学生接触最多,因此教师的“形象管理”也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教育的成效,教师应有形象管理的意识,注重自己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的树立。教师应首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在学生中树立并保持自己知识渊博的有“才”的良好形象;其次应走进学生,了解和关心学生,跟学生做“朋友”,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切实提高自己的威信。再次,教师应通过自己对所教学科强烈的爱来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78.

9.中学廉洁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九

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强化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营造廉洁从教的育人环境,培育学生敬廉崇洁的价值观念,通过在全校师生中组织丰富多彩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廉洁文化氛围,提高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意识,增强广大学生干净做人、规范做事、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重要意义

学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在学校全面开展廉洁教育,是面向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大力宣传“廉洁文化进校园”,可以陶冶和培养师生员工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中学生诚信守法,营造浓郁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形成“崇尚廉洁、弘扬文明”的良好风气。

二、教育对象及内容

(一)在全校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以“廉政勤政和遵纪守法”为主题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

1、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

2、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切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和受教育中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3、把廉洁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与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结合起来,促使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权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热情服务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廉政勤政的表率。

(二)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

1、在教学管理人员中大力开展党纪法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示范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工作作风教育。

2、在广大教师中大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不能向学生索、拿、卡、要,或因故打击报复学生,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做受人敬重的教师。

(三)在广大学生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

1、将廉洁文化教育有机地纳入课堂教学,融入相关政治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列出专门章节或结合专业内容进行讲授。

2、新生入学教育应突出廉洁和诚信教育内容。

3、举办学生党团员培训班,要把廉洁教育作为主要培训内容之一。

4、要把廉洁文化教育融入学生学术节、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和学生班级活动。

5、对毕业生进行毕业教育时要进行“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的专题教育。

四、实施途径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工作。

学校成立“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范志钧同志兼任,成员由学校办公室相关人员组成。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督察、指导工作。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廉洁文化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我校将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1、启动仪式。我们将利用升旗仪式开展“敬廉崇洁、诚实为人”主题教育的启动仪式,向全校师生讲明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并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2、宣传牌。制作廉政警句宣传牌,做到廉政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3、黑板报。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等进行学习宣传,并在宣传橱窗和黑板报中开设专栏,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

4、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一次主题为“敬廉崇洁”的主题班会,并将优秀的班会在制作成影片供全校观摩,在学校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

5、格言警句。每个班级要利用班级内的板报,征集并宣传有关的廉洁格言,使全体师生共同感受廉洁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6、广播站。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利用公共传媒广泛宣传廉洁的人物事迹和古今名人的廉洁品格,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廉洁,什么是腐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利用教育资源,创设教育空间。

我校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努力创设良好的廉洁教育空间。

1、以校园读书为载体,实现廉政教育的全员化。利用学校的各种图书资源,组织开展崇廉倡俭的主题读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廉洁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2、以校园网络为载体,创建网上的交流平台。在校园网上开设“廉洁之窗”栏目,并借助这一载体,实现校内师生共议廉洁的局面。

3、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使廉政教育走进学生的世界。利用语文、品德等学科课程,开展廉洁文化的教育与引导,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的道理。

4、以校务公开为载体,公平公正,打造维权平台。学校在开展校务公开过程中以报告、文告等形式公开告示学校重大事务并接受群众监督评议。

(四)注重教育实践,保证活动成效。

利用校园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和引导,让全体师生从日常的生活小事做起,逐步养成勤奋节俭、廉洁自律、诚信为人的良好品德。

1、设立校园廉洁意见箱,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2、在评选先进德育工作者和先进教育工作者时,要以此为重要标准,以鼓励和促进教师的廉洁意识。

3、各班召开“廉政伴你我”讲故事比赛。内容涉及当前行业不正之风和当前关于廉洁方面的热点话题。

4、通过理财教育活动,引导他们科学、合理、适度地消费,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使他们养成勤劳俭朴的良好品质。

5、组织一次以“敬廉崇洁”、“诚实守信”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6、开展“寻找廉政的足迹”活动,让学生们寻找身边的一个榜样人物,记录下他们的诚信、正直、清廉的风格。

7、语文科组组织一次以“敬廉崇洁”、“诚实守信”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更深刻地体会敬廉崇洁的意义之所在。

四、几点要求

1、各部门要将此项活动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使“廉洁文化进学校”活动成为提高师生素质、陶冶师生情操、净化师生心灵的过程,要动员和组织好全校师生参加到此项活动中来。

2、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学校办公室要加强对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的指导,对各校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开展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考核评估,把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的表现和效果纳入评先评优考核范围。

3、落实总结、报告制度。学校办公室负责将本校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领导小组名单和活动实施方案报送市教育局,落实专人负责将开展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将好的做法加以推广,对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

10.仓埠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十

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总思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为发展目标,体现我校“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上级的文件要求和学校的校情特点,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学校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 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三、整体思路

1、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及办学思想为主,教室内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具体内容如下:

(1)室外环境布置。校门外侧栽种风景树,设立健康教育宣传牌,门头上安装规范性的金色校名大字,安装自动电门;及相关制度,门内两侧悬挂各种荣誉牌匾;校道路上从前至后,两侧分别设有教师荣誉墙和学生荣誉墙、安全管理制度、校务公开栏、党务公开栏、健康教育宣传栏;前院用花岗岩铺设广场,主席台正中安装上不锈钢的升旗杆、主席台后镶嵌毛泽东的沁园春词、邓小平的四个面向,两边修建文化长廊,长廊的方柱上雕刻上三十条国学经典名言,主席台两侧栽种四季长青的小梓子树、小桂花、竹子、高大的白玉兰树等;在男生宿舍楼下的通道前上方安装“LED显示屏”、信息公布栏、墙壁上书写国民道德规范要求、宿舍楼的正前方镶嵌金色的“德智体立身,真善美做人”标语;在教学楼一楼通道内侧的四面墙壁上,镶嵌上金桥中学校微、校歌、校训及整容镜、靖边县金桥中学鸟瞰图、靖边县金桥中学办学章程、靖边县金桥中学五年办学发展规划、靖边县金桥中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要求,通道中的八个大柱上,喷绘32副励志格言;教学楼四周栽种四季长青的花草、风景树、翠竹、修建曲径小道;塑胶操场的边缘地带安装健身器械、四周的围墙上书写有关健身强体的 励志标语、运动图案等;学校两层楼的大餐厅内的四面墙壁上悬挂上有关节约粮食、讲究卫生、文明买饭的永久性宣传语。其他的生活区、办公区、运动区均安排一些温馨提示;过道挂上名人头像、名言警句及温馨提示;校园择地安装游乐运动器材。

(2)班级环境布置。一进门的墙壁上张贴上“三表一制度”(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班级规范制度),室内布置学校进行统一规划,教室门口左侧上方安装班级标志牌,前后黑板的正上方有符合各年级年龄特点的班训,后面的黑板上依据不同时段办上专题性活动的黑板报,两侧的墙面为“学习园地”,由各班主任负责个性化、人文性设计,要求班级文化建设有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凸显主题,个性鲜明。

(3)宿舍环境布置。围绕“温馨家园、你我共建”的口号,墙壁上张贴《学生一日行为》、《宿舍管理要求》,每架床上有住宿生信息卡,学校负责整体规划,各宿舍师生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布置。

(4)部室文化建设。根据各部室工作职能,确立相应的室内标语并张贴相关的规章制度,便于工作,引起重视。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高追求,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制度,认真做好节庆活动。

(2)利用班队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 情教育。坚持开好“两会”(晨会和班会),精心组织主题班队会。

(3)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定期举办“两节一会”(校园艺术节、科技制作节和运动会),经常性开展一些小型的体育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道德情操。

(4)实施特色大课活动,定期举行安全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心理健康辅导及讲座、法制报告、交通常识讲座,努力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5)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学校制定图书借阅管理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6)认真做好各类学生的先进评选宣传工作。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完善各类先进学生的评选活动。评选内容有:先进班团干部、优秀舍长、三好学生、进步学生、特长学生等,在学校的显著位置上进行张贴和宣传,精心开展树模评优活动。

(7)构建“爱生、重效、高格、业精”的教师团队。学校紧紧围绕“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的宗旨,狠抓校本培训,采取“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课堂研讨、推门听课”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用每周五的集中学习制度和教研组活动制度,渗透“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争取机会,搭建平台,走出去、请进来。通过教师的实践与反思、合作与交流和专家的专业引领等形式,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创设文化校园的氛围。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内严谨规范的秩序、师生们积极向上的情绪,深深体会到科学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个性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构建学校特色制度文化。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制,校务公开制,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理顺层次、规范程序、行而有据,形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建立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制度、绿化制度和校园养护责任制等。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8月——10月)起草方案、宣传动员,着手校园墙体文化的规划和建设,重点做好校舍的维修与新建工作。

第二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1月)借鉴经验,全面布置,重点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补充完善墙体文化,使得校园整体文化建设初具规模。

第三阶段(2013年2月——4月)查漏补缺,完善规划,做好部室和学生宿舍的建设。

第四阶段(2013年5月——6月)自查自验,反思整改。重点完善规章制度、环境布置的整合性工作。

第五阶段(2013年6月——8月)精心总结,迎接验收,重点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结与宣传工作,迎接上级的验收。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实践和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及时整改,时刻拥有“以文化经营学校,让环境成为隐性课堂”的理念和做法,我们坚信:金桥中学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爱岗敬业的教职员工的通力合作下,我们的办学目标更加明确!办学条件更加优越!办学质量更进一步!

上一篇:没有过往,就不会有而今散文下一篇:微博微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