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城镇发展的关系(精选8篇)
1.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城镇发展的关系 篇一
读书报告
——浅析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村城镇化相互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虽然切入点是农村, 目的点却是推进城市化进程与社会整体发展。正确理解二者关系,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相辅相成, 新农村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会内涵, 消除城乡二元社会差别, 为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必要准备, 并以此成为中国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
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的一项决议,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二、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在农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农村发展状况,城镇化和农村标准化都可以发挥作用。正如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的,“没有最佳规模,只有最佳规模分布”,其实更确切的表述应是特定条件约束下的最佳规模分布。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发展城镇化和乡村。既然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并行不悖的,就非常有必要探讨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第一,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不存在严重的资金竞争城镇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基层政府财政和向社区内企业征收的土地使用费等各种资金。而建设新农村的资金则基本上全部来自于农村社区村民的自筹,或通过以工代资形成农村社区村落的建设资本。因此两者在资金上不发生严重竞争。如果说两者在资金上发生冲突的话,可能是农村社区中部分富裕农户是选择城镇还是留在具有良好基础设施的乡村,从农户分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会造成很大的资金冲突,因为农户选择是进入城镇还是留在乡村,所需要付出的资金存在很大的差别,并且符合农户就业(获利)机会的比较优势。第二,组织形式存在差异区别。从组织形式上,尽管城镇化建设是乡镇社区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城镇化的建设,无论从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施工到城区的开发,都是由基层政府主导组织的。建设新农村的组织是由农村社区通过村民自治的形式进行实施的。这种形式因为体现了农村社区村民的民主意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农村社区村民来讲是公平的。第三,服务对象互补小城镇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化、商品化经营的经济主体,面向的是整个城镇社区的居民,并且随着乡镇的调整其范围可能不断变化和整合。例如,可能将几个乡镇集中在某一个较大的乡镇,那么这个乡镇的城镇化规模就会得到很快的扩大,而原来的几个乡镇城镇化规模则可能出现萎缩,在城镇化发展时应当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对乡镇整合的收益(如规模扩大等)和损失(其它乡镇的萎缩)相权衡,以确定最佳的乡镇规模,并做出长远规划。标准化村落的服务对象则基本是局限在村落社区的村民,并且村落的规模是基本稳定的。第四,功能互补就目前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实来看,在当前和未来的很长时期,小城镇与标准化村落的功能是互补的。相对广大的农村社区村落来说,城镇是农民所需商品(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日常交易中心,也是农民出售其产品的重要途径。城镇除了是农民的物流中心以外,也是各种信息流的传播中心,是农民获取各种生产、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如果城镇建设发展滞后,显然会影响农村社区村落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并进一步影响新农村建设。反之,如果农村社区村落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就会限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限制农民的商品化生产和对许多工业品的需求,这显然就会影响城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化建设和建设新农村是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第五,产业结构互补。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尽管有很大的涉农性,但基本上是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并且为农村服务的第三产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建设新农村则由于是服务于农村社区,尽管也会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部分发展,但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城镇化建设和建设新农村也具有互补而不是竞争关系。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是农、轻、重和大、中、小合理配合,发展第三产业,现代化产业与传统经济互补协作的结果。
首先,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战略的补充。
一是目标趋同。城镇化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四个融合”,即城乡人口、政治、经济、文明融合,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及城乡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将城市扩散到农村,满足农村城市生活条件或要素。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城镇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会相应得到提高,又带动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几亿农民难以靠种地富起来,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确实需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是比较快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实现城镇—乡—村一体化。农村的发展,农村产业的扩大,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为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
其次,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城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金融和信息中心,城市的这些要素,决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上要依赖城市,依赖工业和它的集中信贷,形成城市带农村的发展格局。在重庆市,实行以现有大中城市带大农村,以县域城镇、百强镇或有条件的乡镇为基础,形成经济、文化、人口、服务中心,幅谢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剩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或既办土又工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农村产业化带动工业化,由工业化带动集镇化,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升人口素质: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农民工”进城,接受城市生活洗礼,向农民提供在城市掌握生产、经营、生活、学习技能的机会,增强闯荡市场的能力和本领,促进了农民工素质的提升,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又满足城镇化对高素质“农民工”的需求。思想观念更新:通过城镇化实践,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农民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农民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及时尚追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人与城市人的意识、观念的落差逐步缩小。新农村建设,将新型农民输送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又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的整体进步。
第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制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有利于城市向农村幅射。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他们在外面打工、跑运输、做生意,固定农民实际上变成了业余农民,留下儿童、妇女、老人在家里做农田,这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劳动能力弱、自我发展意识差,形成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难、观念更新难、技术推广难、群众组织难”的问题。如果镇化发展滞后,农村大量人口仍留在农村,找不到出路,又会付加新农村建设成本,同时,城镇化的优势不能转化为表农村建设的动力,则会延缓新农村进程。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积极有效推进,各种新问题、新矛盾逐步显现,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关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统筹协调,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迈向小康目标。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实践看,我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还在增强,对新农村建设构成巨大影响。特别是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要解决剩余的劳动力,城镇化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属于劳动力越来越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小城镇与农村具有较密切的空间联系,就业成本和定居成本比较低,在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目前农村人口质量较低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将阻碍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的发展,不利于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内部的劳动力过多,单靠农村内部转移消化空间有限。这么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转化为非农业人口。靠乡镇工业和劳务输出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只能转化一小部分。在我国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
发展新农村就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城镇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村自然经济发展格局的瓦解,形成区域性经济、人口和公共服务的中心,不断加强对周边农村的产业和就业的集聚能力。一方面,城镇化带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收入,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城镇化不断产生对农产品更大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
三、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城镇化。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城镇化,在实践中按城市标准去建设农村,试图把农村村庄建成一个个小城镇,只注重村容村貌的改变,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避免热衷于大拆大建,要求农民的住房一律建成漂亮的楼房甚至是别墅的脱离实际现象;必须防止出现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城市的扩张或理解为小城镇建设,而大量征用农民土地的情形,避免出现更多的社会问题,激化矛盾;要特别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借新农村建设之名进行新一轮的征地运动,通过低征高卖等手段剥夺农民利益。另外,也要防止一些地方在基础设施上盲目模仿城市或与城市攀比而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
第二,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隔裂开来。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思维,人们很容易将新农村建设看成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脱离城乡互动的情况自成体系的再造过程。仅仅把新农村建设看成是一村一乡的小范围的事情,过分强调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建设农村而限制农民的流动,其后果就是农村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普遍贫穷。这样的新农村建设只能流于形式,处于喊口号的状态。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过于庞大,人均耕地也太少,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减少农民,使大部分农民转移入城市变成城市居民,才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总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的实施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城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启示。
1、加快产业拓展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新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拓展产业是调整农村结构,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都离不开产业的拓展、产业的调整、产业的提升、产业的延伸、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对接。离开产业这个二者结合的基础,无论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都无从谈起。
2、加强统筹规划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紧密结合,务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突出超前性,体现人文、产业特色,整体推进,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一是突出重点抓好城镇规划。提高覆盖率,扩大辐射圈。二是突出重点搞好产业规划。实行统一规划,规划后的产业实行功能互补,结构布局更趋合理。三是突出重点搞好小集镇、中心村规划。农村小集镇和中心村(村庄集并点)是农村的新社区,也是未来城镇化的基础,各地按照体现特色,着眼长远的要求,高标准编制城乡统筹结合规划。以政策、投入、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建设为导向,引导社会公共资源向小集镇、中心村集中,吸引有建房意愿的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靠拢,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有效结合。
3、提高农民素质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要条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强化培训外,务必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调整思维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增强谋生致富手段,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高。今后要切实利用好“三大”平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逐步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居民转化。一是利用好文化中心户创建平台,培养新型农民。二是利用好“十星农户”创建平台,引领农民文明新风尚。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载体,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三是利用好农民“阳光工程”培训平台,提高农民技能。
4、突出中心村镇建设是二者紧密结合的有效方法。中心村是新农村的未来,是小集镇的体现,是城镇化的基础。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经济流向,循序渐进,稳步发展中心村,重点建设小集镇,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结合点。一是构建村镇群。对地理位置连接紧密,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中心村镇,在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建设,相向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小城镇板块。二是发展一批产业规模镇。对具有一定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的城镇,以工业和商贸物流为重点,推动产业和人口规模。把含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的重点村镇建设成为一定区域的中心镇。运用试点带动的方式,促进了中心村社区功能不断提升。一是以企代村。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安排,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村村道路硬化,家家电视通、电话通、宽带通、自来水通,卫生、教育、文体、医疗、超市等一应俱全,农民实现了职业非农化,生活城镇化。二是产业兴村。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农民很快富了起来,致富后的农民依靠自身力量,“产业兴村,我建我村”。力求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三是生态强村。开发生态旅游村,组织农民自发投工投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展农村经济,村庄面貌发生巨变。四是开发新村。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捐助的办法,统一开发建设村民住宅,完善新村基础设施,不仅节约保护了大量耕地,农村社区配备城镇社区标准,城乡差距逐次缩小。中心村镇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全市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城镇发展的关系 篇二
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共同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怎样协调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关系,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都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
一、小城镇旅游的特点
小城镇旅游是发生在小城镇中的各种游憩活动的总称。而对于旅游产业来说, 则是指旅游者在小城镇中的所有物质与精神消费活动。现代小城镇以其不同于大都市的独特的旅游资源, 加上愈加活跃的经济活动, 地域化的建设风貌, 优越的自然环境, 完善的娱乐设施等, 对各层次的旅游者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小城镇旅游也逐渐成为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城镇旅游业的发展, 是城乡旅游产业统筹的结合点, 是城乡文化协同进步的媒介, 是一条新兴而富有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同时又是农业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和现实选择, 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特殊意义。
二、旅游与小城镇建设的共生关系
(一) 共生的涵义
生物学对“共生”概念有着这样的描述:共生是两种事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 逐渐走向联合, 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一种相互关系。社会科学领域中, 共生既具有组织过程的一般特征, 又具有共生过程的独特性。它不是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排斥, 而是在相互激励中共同合作进化。这种合作进化不仅可能产生新的单元形态, 而且可能产生共生能量和新的物质结构, 表现为共生个体或共生组织的生存能力和增殖能力的提高, 体现了共生关系的协同作用和创新活动 (见图1) 。
(二) 旅游与小城镇建设共生模型
旅游业是内涵深、外延宽、关联性强、牵涉面广的经济产业, 依托小城镇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研究结果, 我国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比为1∶4.6。旅游每完成一次供给直接涉及的行业有十几个, 间接涉及的行业有70个左右。旅游行业直接增加1个就业岗位, 社会就能增加5-7个就业机会;旅游行业直接收入1元, 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3-4元。
发展旅游业可以使小城镇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文化结构、市场结构以及居民居住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等发生变化, 使旅游经济成为城镇的支柱经济。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小城镇的商业、餐饮业、旅行社业、娱乐业等的发展。此外, 旅游业的发展, 对带动小城镇农副产品的生产, 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城镇化都有积极意义。由此看出, 旅游业是旅游型小城镇产业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它的发展能积极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因此, 旅游业能够成为小城镇发展建设的强有力的推动力。
当然, 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同样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城镇化程度提高后, 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多种类的服务和更完善的保障体系, 改善旅游的服务质量 (见图2) 。
三、溪口镇旅游与城镇协调度分析
溪口镇是一个很具特色的小城镇, 它位于长三角南翼, 奉化市西部, 距宁波市区38公里, 是宁波市唯一一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以来, 溪口因其两代总统蒋氏父子故里的历史渊源关系, 而成为海峡两岸交往和宣传、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窗口。近几年来, 溪口以独特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深的佛教文化的完美结合而享誉海内外。
(一) 溪口旅游发展概况
80年代溪口对外开放以来, 来此观光、旅游、采访、考察者络绎不绝。自1991年起, 溪口景区每年的游客均超过百万人次。2008年, 景区游客更是历史性地突破500百万人次大关, 门票收入达1.15亿元, 比2007年增长30%和56% (见图4) 。
随着景区旅游的飞速发展, 旅游开发效应不断显现, 住宿餐饮零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年增长20%以上。整个溪口的乡村旅游市场也迅速扩大, 农家客栈、休闲农庄、亲水漂流等乡村旅游项目成为短线游客的钟爱。旅游给溪口经济发展带来的“乘数效应”逐渐显现, 08年全镇旅游综合经济收入达22.9亿元 (含乡村旅游) , 比五年前翻了近一倍。
(二) 溪口城镇建设概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 溪口镇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全镇三产总值由2004年的44.8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70.85亿元, 保持了11.6%的年平均增长率, 在奉化全市六个乡镇中位居第一 (见图5) 。
就三次产业结构来讲, 溪口镇具有二产独大的特征, 第二产业在全镇总产值中占60%以上。同时2004年到2008年的5年间, 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缓慢, 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特色小城镇, 旅游业所占比重一直不高 (见图6) 。
溪口镇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巨大, 尤其以交通、道路、城镇绿化等方面绩效明显, 城镇可进入性增强, 城镇旅游便利度加大。目前溪口城镇绿化面积约2200亩, 人均绿化面积达18.6m2/人。S36省道、S213省道和弥勒大道穿镇而过, 连接宁波、金华、奉化和慈溪等地区。并且溪口镇在甬金高速拥有东西两处互通道口, 大大加强了溪口镇对外的交通便利性。
旅游业发展拥有美好未来的背后, 需要高品质的配套服务业来支撑。目前溪口拥有各类商业网点600多家, 餐饮企业近80家, 酒店宾馆60多家, 超市15家, 银行网点18处。旅游服务设施虽然较前几年已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高品质的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设施不足, 成为限制溪口旅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三) 现状溪口旅游与城镇建设协调度分析
1. 分析方法选择
城镇旅游与城镇发展的协调度评价实质上是对旅游发展与城镇发展各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的评价, 可以看作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两者的协调度评价, 首先需要明确整个评价对象的属性, 建立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计算分析检验城镇旅游与城镇发展的协调关系, 总结其研究年份中相互之间的演变规律。
本文采用TOPSIS评价法, 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属性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的科学决策技术。其基本原理也即逼近理想解的思路, 即在基于归一化的原始矩阵中, 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 (分别用最优向量和最劣向量表示) , 然后分别计算出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 获得该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 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
2. 分析结果
根据TOPSIS评价法, 本文将溪口镇2005-2008年的城镇旅游与城镇发展情况作为4个评价单元 (N2005-N2008) , 选择18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见表1) 。
根据TOPSIS评价法基本步骤中得出各评价单元与最优值的相对接近度 (见表2) 。
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阶段内, 溪口旅游与城镇建设协调度逐年递增。随着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的成熟, 溪口旅游与城镇发展协调状态呈现出逐年优化的趋势, 但距离理想值“1”还有一定距离。总体来讲, 两者协调度一般, 共生关系不明确, 还需对溪口的旅游做深入透彻的研究, 加强两者间的协调度建设。
四、溪口镇旅游与小城镇建设的共生发展模式
(一) “大溪口”旅游模式和空间布局
1. 现状旅游存在的问题
过去溪口的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风景区, 几百万的游客无不来去匆匆, 对城镇和农村地区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事实上, 作为蒋氏故里, 蒋介石父子在其族亲、同学、同乡中提拔重用的近百位国民党军政要员的家乡溪口老镇除拥有丰镐房等一系列蒋氏遗存外, 还保存完好有若干条清末民初时期前店后坊的街道巷弄, 以及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工”字型院落, 是很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溪口的乡村地区风景优美, 水蜜桃、花卉、雷笋等特色观光农业已颇具规模。可是一直以来, 溪口的乡村旅游一直徘徊在低端, 尚未形成规模和名气。旅游如要真正成为带动溪口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动力, 必须由“一枝独秀”转向“全面开花”。
2.“大溪口”旅游模式的提出
大旅游观念就是把整个镇域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和一个统一的区域旅游形象实体, 既平衡好旅游业的各组成部分, 又通盘考虑旅游业发展和其它部门、行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还要研究旅游系统中自然、技术、社会、经济诸要素的相互结合。“大溪口”旅游模式就是以景区旅游为核心, 乡村旅游为有力补充, 城镇旅游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模式。溪口旅游不再只是蒋氏故居、雪窦山、亭下湖等一些景观单体, 乡村旅游与城镇旅游也应成为吸引游客的板块, 应该将“大溪口”旅游作为溪口今后对外宣传的旅游品牌。
在空间布局上, 主要形成以城镇旅游与景区旅游在中心, 乡村旅游在外围的整体布局形态 (见图7, 8) 。
3. 旅游线路组织
溪口旅游资源丰富, 镇域范围内拥有各类资源近百处。溪口旅游线路组织以旅游资源为基础, 在充分考虑旅游区域协作、旅游接待设施辐射范围、旅游项目空间格局及组合特点的基础上, 以交通网络为基础骨架、重点旅游项目为节点推出名人故里古镇风情游览线、妙高飞瀑古刹弥勒游览线等五条旅游线路 (见图9) 。并推出“二日游”和“多日游”, 使旅游带动溪口的每个片区的发展。
(二) “大溪口”旅游布局对城镇建设的反馈与带动
1. 旅游发展对城镇建设规模的要求
作为旅游城镇, 其用地规模不能简单地以“国家标准×城镇人口数”来计算, 城镇规模要能同时容纳当地居民与外来旅游者。根据近几年溪口旅游人数的演变规律和景区可承受容量, 预测五年内景区游客量将达到800万人次, 乡村旅游游客量将达到100万人次。按年旅游天数为300天计, 则平均日游人数量近期为3万人。
依据以上方法测算, 五年内溪口镇区需为旅游配套建设用地100公顷左右, 镇域需为旅游配套建设用地200公顷左右。
2. 旅游对交通设施优化的要求
溪口镇作为旅游目的地, 其可达度与对外交通的畅通度是又好又快发展“大溪口”旅游的基本前提。宁奉公路、江拔线和弥勒大道是现状对外交通联结的主要通道, 但是宁奉公路、江拔线等道路沿途工业用地较多, 且紧贴道路建设, 影响旅游形象, 需整治和重新控制沿线立面。
随着旅游集散中心的投入使用, 景区停车场设施基本能满足需要, 但镇区停车位不足, 需加快镇区停车场的建设。同时在城镇道路系统规划中, 要考虑旅游专线的设置或高峰旅游时段的交通组织方式。
3. 旅游对第三产业的带动
溪口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比重虽较宁波同类城镇有一定的优势, 但与国内其它一些发展较好的旅游城镇40%以上的比重相比还具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充分发挥旅游的“乘数效应”, 如何让旅游真正成为带动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 将是今后溪口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对于溪口旅游究竟能带动多少就业岗位, 可以采用游客数与提供岗位数的经验比值来估算。依据全国与上海的经验比值, 估算出五年内旅游能为溪口提供3.5万个就业岗位, 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
4. 旅游对第二居所的带动
目前, 长三角地区人均收入已超3000美元, 如08年上海、无锡等城市人均GDP均已突破10000美元, 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 自驾出行、自由探险、运动休闲、拓展训练以及高尔夫旅游等各种休闲度假旅游蓬勃兴起, 部分具有休闲度假元素的景区受到游客的青睐。也就是说,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推进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升级转型, 休闲度假游必将成为旅游出行的主要方式。
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风靡, 度假功能的第二居所悄然兴起。溪口目前只有武岭花园、盛世桃源等楼盘形式的第二居所, 休闲度假村形式的第二居所只有银凤度假村一处。溪口必须抓住当前旅游方式转型的契机, 利用自身优越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交通条件, 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业, 把游客留下来, 住下来, 使溪口成为周边地区第二旅居所后花园。当然, 在利用优美环境发展第二居所的同时, 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见图10) 。
五、旅游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发展策略
结合溪口镇发展现状以及溪口镇人民政府最新提出的城镇与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思路, 以城镇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根据城镇建设和旅游业发展一体化思想, 树立旅游品牌, 改善城镇总体环境, 优化重组旅游产品, 完善城镇旅游形象, 促进旅游与城镇建设协调共生发展。具体策略如下:
(一) 策略一:以经济建设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经济建设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溪口镇位于宁波市社会、经济、文化网络的节点上, 与周边城市和地区联系方便, 有发展经济良好的区位条件。所以, 一直以来溪口工业发展基础稳固, 是奉化市工业主要分布地区, 是奉化市美容美发器具和气动元件两大特色工业专业化密集区。溪口在此基础之上应继续深入发展附加值高、无污染的高新产业, 并对现有部分产业进行转型, 搬迁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同时, 溪口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性支撑。
(二) 策略二:力求城市硬件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一体化
从国内外旅游城镇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不论是旅游者还是当地居民, 对城镇应具有的功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营造良好的旅游与休闲环境成为城镇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面, 城镇建设为了旅游者和市民的双重需要而有机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溪口城镇建设处处能彰显出旅游功能如满足交通道路建设和道路景观及道路标准, 满足游客需求的宾馆标准, 给游客以强大的吸引力的城镇面貌和城镇环境, 配套的购物广场和步行街及休闲、度假设施。
(三) 策略三:营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软环境
旅游服务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精神享受是旅游的主要目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及其服务水平、优化社会环境是提升旅游品质的关键。社会环境强调高效顺畅、安全有序;经济环境强调公平合理、童叟无欺;人文环境强调热情好客、文明服务, 实现旅游大环境营造与城镇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溪口要致力于培育城镇文化, 造就一个社会安定、经济规范、居民文明的旅游发展软环境。
(四) 策略四:旅游与城镇建设必须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 因此, 溪口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妥善处理好旅游以及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牢固树立“环境兴旅”、“环境为本”的观念, 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走一条在保护中开发, 开发促进保护的旅游业发展之路, 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贯穿于发展旅游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始终。
(五) 策略五:制定旅游与城镇共同可持续发展对策
小城镇的旅游发展不仅仅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建设和服务设施配套, 而且是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 溪口必须从城镇发展的大背景入手, 考虑旅游业的板块分工和地域分工, 以“大溪口”旅游的观念, 立足于营造旅游大环境, 制定有利于创造旅游和城镇整体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对策, 实现溪口城镇建设和旅游业的共生式可持续发展。
(六) 策略六:加强领导, 实施“政府领导型”战略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经济产业, 有着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 一方面直接给航空交通、旅游饭店、商业网点、景区景点等带来客源和市场, 另一方面间接的带动农林牧渔、城镇建设、加工制造、文化体育、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给予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地位和作用。同时理顺城镇建设与旅游业发展各自的管理体制, 强化法制建设, 科学合理的制定二者互动发展的宏观政策, 使溪口的城镇建设和旅游业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
六、结语
旅游与城镇建设共生协调发展扩大了社会需求, 不仅有利于当前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也是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可行路径, 对促进城镇、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对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群众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溪口在旅游与城镇发展建设协调共生、友好互进的过程中要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把发展城镇与农村的中心工作、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结合起来, 加强领导, 改善服务, 积极探索, 稳妥推进, 为树立“大溪口”旅游品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为全面实现溪口的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摘要:本文从研究旅游与小城镇建设的共生模型入手, 通过对溪口小城镇建设和旅游发展状况的调查, 分析了两者发展的协调度。针对溪口的小城镇特色提出了“大溪口”的旅游模式和空间布局, 同时探讨了“大溪口”旅游对城镇建设的反馈与带动, 最后提出了旅游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发展的一系列策略。
参考文献
[1].佟玉权史本广.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旅游小城镇建设.现代商业.2007/10
[2].徐红罡.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动态模式探讨.人文地理.2005/1
[3].罗文斌汪友结吴一洲吴泽斌.基于TOPSIS法的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旅游学刊.2008/12
[4].郝晓春.呼和浩特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内蒙古示范大学.2008
[5].邵琪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动旅游小城镇发展.社会主义论坛.2006/8
3.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城镇发展的关系 篇三
【关键词】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6.003
一、前言
(一)旅游产业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旅游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旅游事业到旅游产业的成功转型,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经从单一发展向注重数量与质量综合效益的方向迈进。2009年国务院在颁布的41号文件中确立了旅游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崭新地位,2015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超过4亿元,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1%,产业地位不断提高,发展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产业,它不仅与餐饮、住宿、交通、娱乐、休闲、商业等行业直接相关,与体育、医疗、保险、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关联性,此外,旅游产业还在拉动消费需求、提供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文化交流、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提出中国的城镇化和以美国为首的高科技产业革命是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这表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对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城镇化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为此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观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新焦点。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同时,新型城镇化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以及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战略选择[1]。人口数量的增加、产业规模的扩大、城镇空间的扩张是传统城镇化发展的特点,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优化、城镇功能的完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从而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
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旅游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带动城镇发展要素集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镇是旅游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载体,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还为旅游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在新形势下,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研究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机理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有着其内在的影响因素: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产业支撑,能够从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公共服务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产业效应等方面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
(一)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人口集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而产业的发展是人口集聚的基础。在传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包括产业打造滞后于城市发展、耕地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交通状况不断恶化等“过度城市化”引发的“城市病”问题,“空城”、“鬼城”、“睡城”频频出现。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避免传统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有相应的产业作为支撑,把产业发展作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能够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可以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产业支撑。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从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公共服务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1.旅游产业推动经济城镇化的发展。旅游产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综合性产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酒店业、住宿业、旅行社业、交通运输业、休闲娱乐业、商贸零售业等110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此外,旅游产业的外延在不断扩展,旅游又扩展到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科技、生态、环境、建筑、海洋等领域,产生了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修学旅游、医疗旅游、旅游地产、海洋旅游等一批富有生命力的旅游新业态。世界旅游组织相关部门对世界旅游业与全球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旅游产业每增加1单位的产值,就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创造4.3单位的社会财富,这表明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城镇化的发展[2]。
旅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大都是第三产业,其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向旅游目的地的集聚,使旅游目的地第一、第二产业逐步减少,第三产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对城镇化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旅游产业各要素在集聚过程中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城镇化发展要素的集聚,推动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总之,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推动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经济城镇化的发展。
2.旅游产业推动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统一的产业,由于其具有低廉的就业成本、灵活的就业方式、劳动力需求量大且类型广泛等特点,旅游产业在推动社会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产业促进就业的功能进行过测算:旅游产业每直接增加1个就业岗位,就能给交通运输、商贸业、建筑业、轻工业等行业间接提供5个就业岗位。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旅游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加以培育和扶持。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及下半年旅游经济形势分析》预计,2016年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口总数将达到2820万,直接和间接旅游就业人口总和约为7974万人,对全国就业的综合贡献率为10.25%,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吸纳就业量最大的产业之一。此外,在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妇女、农民工、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者等特定人群的就业问题上旅游产业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欧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已经超过70%,而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比重还不足40%,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非农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有助于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调整我国人口就业结构。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业转移人口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稳定就业,进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总之,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等方面发展着重要作用,有利的推动了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3.旅游产业推动公共服务城镇化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配套设施的支持,旅游目的地为了更好的发展当地旅游产业,就要给旅游者提供更加优越的旅游条件以吸引更多游客,这就要加强旅游目的地的道路、通讯、水利、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餐饮、住宿等旅游配套设施,以及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还要求不断提高餐饮服务、导游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水平。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还提供了优质的生活服务,促进当地公共服务城镇化的发展[3]。
4.旅游产业推动生态环境城镇化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要推动力。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同时也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旅游目的地才是旅游者所向往的地方,为吸引更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必然会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同时,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资金保障,从而为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注入新活力。第二,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发展旅游产业必然会限制发展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同时旅游开发是对自然资源的间接利用,避免了由自然资源直接开发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发生,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一些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第三,旅游者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在欣赏优美风景、感受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此外,旅游目的地政府和社区居民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受益,从而增强了政府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推动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4]。以上三个方面足以表明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城镇化的发展。
5.旅游产业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近郊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活力,近郊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旅游是城市居民周末休闲的理想选择,并成为推动城市与农村互动发展的媒介,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最完美、最典型、最内在的体现[5]。第一,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效的整合了农村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拓宽,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促进农村居民就业方式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还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第二,农村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获得经济效益,使其积极主动的投入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还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改善,这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第三,乡村旅游的客源主要是来自于周边城市的城市居民,城市居民在旅游过程中,为乡村的发展带来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乡村旅游在促进城乡居民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乡村居民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从而提高乡村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6]。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达到40亿人次,人均出游2.98次,旅游总收入超过4万亿元。虽然我国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但仍存在着配套设施不完善、发展质量较低等问题。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交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邮电通讯等方面的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实力。城镇作为人类各种行为和活动最密集的场所,本身就包含着为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提供双重服务的职能,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同时考虑包括城镇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双重诉求。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发展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机遇,其发展能够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产业效应等方面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
1.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的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产业体系作为支撑,产业体系中核心产业的选择至关重要。旅游产业具有绿色环保、关联系数大、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在推动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城乡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新型城镇化产业体系中核心产业的最佳选择之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必然会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应。
2.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社会效应的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社会服务以及人力资源的保障,从而提高旅游产业的社会效应。新型城镇化以轨道交通、快速路为主干,完善城乡道路交通网络,使得城镇的交通条件日趋完善,增强了当地旅游空间的可进入性,拓宽了旅游的服务能力和空间范围,优化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环境。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加强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设施的建设,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了旅游产业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城镇居民休闲方式的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大量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其就业方式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逐渐转向非农产业,特别是服务业,这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3.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环境效应的提高。新型城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生态宜居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努力营造一个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氛围,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符合旅游产业发展要求。城镇公园、城镇绿地等生态基础设施在满足城镇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为外来旅游者提供的优质的旅游环境,这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旅游产业的环境效应。
4.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效应的提高。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更加注重增加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旅游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为追求享受而形成的较高级别的消费,是一种非必须性生活消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居民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其对旅游的消费需求逐渐旺盛,旅游消费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同时,为更好的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必然会加大对旅游基设施础和旅游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旅游产业的投资规模也随之扩大,强化了旅游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关联程度。新型城镇化建设还有助于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层次,促进旅游产业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从而提高旅游产业的产业效应。
(三)国家政策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提供支持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把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动农村向城镇的发展,并指出旅游产业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旅游道路、步行道、停车场、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批生态环境良好、功能完善、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目的地,通过对古村古镇、民族村寨的有效开发,建设一批具有历史记忆、民族特色的旅游小城镇,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同时,在国家支持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服务业等专项资金中要讲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旅游项目。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指出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加快发展包括旅游产业在内的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功方向。同时鼓励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镇,推动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
三、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策略
(一)科学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对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编制发展规划时,首先要把土地的综合利用放在首位,统筹考虑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将二者的发展规划互为补充,从而加强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共进,发挥好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协调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衔接,不仅能够完成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指标,还能兼顾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模式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都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必须不断创新二者融合发展的形式,以适应二者融合发展的速度。通过调整城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互补发展,促进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同步提升。同时,推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形成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以城镇为载体、融合多种产业的产业体系。旅游综合体、旅游小镇、旅游新农村社区是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产生新模式,其中旅游综合体是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岗位、转变就业方式等方面发挥了及大的作用。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将形成以泛旅游产业为依托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加上旅游服务设施的需求和消费的集中化,对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及社会体系完善的建设起到推进作用,这也必将带动当地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
(三)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众多的实践经验证明,无论是旅游产业发展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我国在促进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涉旅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积极主动地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服务,在项目审批、土地利用以及资金安排等方面实行更加优惠便捷的政策,在税收改革、人才培养、要素供给等方面灵活运用优惠试点政策,推动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具体来讲可以从旅游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两个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要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给予旅游业发展更多的优惠政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科学整合人口、土地、投融资、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政策,形成推进城镇化的合力。
(四)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水平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在推动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时,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优化融合发展的硬环境,还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融合发展的软环境。在优化融合发展硬环境时,要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情况,着重加强中西部地区道路交通、邮电通讯、园林绿化、住房建设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区域间基础设施的差距,从而提高整体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市场、现代物流等基础产业建设,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同时,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硬环境上新水平。优化融合发展软环境方面,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严格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正文明的法治环境;还要加强政策研究,及时废止或修订不利于优化发展环境、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
四、结论与讨论
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口的城镇化,同时还有利于城镇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利于城镇与乡村的一体化发展,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优化旅游环境,还有利于扩大旅游需求,刺激旅游消费市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可以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加以促进。
参考文献
[ ]王新越,宋飏,宋斐红,于世远.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14,09:1069-1076.
[2]北京市旅游局.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N].中国旅游报,2010-5 -28 (006).
[3]唐洁.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以凤凰县为例[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4]祝光耀. 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2,09:3-7.
[5]王云才,郭焕成.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4.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试题 篇四
一、单选题(共 7 小题,每题 5 分)
1、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到2020年在全国实行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b),依法记录、查询和评估人口相关信息制度,为人口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撑。A、标准 B、标识 C、标志 D、标的
2、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必须“落实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加强基本农田管理,完善基本农田(c)机制,强化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整理复垦监管”。A、永久 B、保护
C、永久保护长效 D、永久保护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d)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A、直辖市 B、地区 C、市 D、省
4、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d),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A、出让 B、租赁 C、入股
D、出让、租赁、入股
5、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c)所有。A、农民 B、国家 C、集体 D、个人
6、健全城市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按照权责统一、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公正的原则,加快建立以为(c)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A、市长 B、领导干部 C、行政首长 D、领导成员
7、《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要“全面推行流动人口(d)制度。” A、蓝印户口 B、身份证 C、暂住证 D、居住证
二、多选题(共 6 小题,每题 5 分)
1、城市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城市管理的(abcd)。A、职能配置 B、机构设置 C、责权划分 D、制度健全
2、下列城市中,属于副省级市的有(ab)。A、南京市 B、广州市 C、长沙市 D、重庆市
3、直辖市是指由中央政府(国务院)直接管辖、行政地位相当于省一级的市。目前,我国共有北京、(bcd)等4个直辖市。A、南京市 B、上海市 C、天津市 D、重庆市
4、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需要建立健全规划统筹、(abcd)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A、政府引导 B、市场运作 C、公众参与 D、利益共享
5、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必须“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统筹耕地数量管控和(ab)管护,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激励约束机制。” A、质量 B、生态 C、社会 D、文化
6、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abd)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
A、以人为本 B、科学高效 C、科学发展 D、规范有序
三、判断题(共 7 小题,每题 5 分)
1、城市流动人口不是“盲流”,其产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对
2、全面推行流动人口暂住证制度,也是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错
3、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是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
4、转变城市管理职能,必须深化城市管理机构改革,优化城市政府机构设置。特别是要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对
5、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耕地面积比过去掌握数据多出了2亿亩,所以,今后不必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错
6、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只是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而不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错
7、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完全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5.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篇五
作者:龚关 来源:人民论坛 添加日期:14年04月10日
【摘要】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但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仍然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何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键任务。文章在阐述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 发展经验 政策建议
城镇化两次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一次出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相关章节中,强调让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另一次出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章节中,指出城镇化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决策层对城镇化给予如此高度的关注,恰恰说明城镇化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回顾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2年,该阶段的城镇化以农村改革为起点,以全面开放为主要动力,1984年,国家出台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政策,开启了政府对劳动力流动政策的改革。城镇化率从17.9%提升至27.5%;第二阶段为1992~2002年,该阶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为起点,以城镇土地市场化为主要动力,克服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和就业容纳能力低的限制,城镇化率从27.5%上升到39.1%;第三阶段为2002~2012年,该阶段的城镇化以产业升级为基础,以政府经营土地为主要动力,多元化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成为指导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针,城镇化率从39.1%上升到51.3%。①
中国城镇化发展至今,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城镇化水平依然很落后。主要表现为两个经济现象:一是我国人均GDP对应的城镇化率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只处于中游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接近85%。而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国家城镇化率也在60%以上。二是按照霍利斯·钱纳里的理论,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40%左右;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已经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刚刚突破51%,同等工业化水平下,我国的城镇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左右。②
第二,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镇化率普遍越高。中国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主要是由大部分东部地区构成,尤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显得更为突出,中部较发达的省份如黑龙江、湖北等地的城镇化率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慢,其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仅有重庆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③
第三,城镇化发展速度普遍较慢。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率平均增速为1.35%,江苏增速最快,年均增速超过2%,而北京年均增速为0.52,上海仅增长0.04%;中部地区中发展最慢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其城镇化增速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除了西藏和新疆两省之外,其西部各省的年均增速超过平均水平。
美、日城镇化的发展经验
虽然美国、日本已经进入城镇化的后期,但他们在城镇化进程中所走过的道路,可为我们提供许多宝贵经验。
美国是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2011年,其城镇化率已经超过85%,基本达到城乡一体化。美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没有单
一、孤立地进行城镇化建设,而是注重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以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为城镇化发展内在动力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是通过工业化引导大量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转向工业和服务业,通过人口和产业的聚集效应,为推进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协调城镇化与产业化的发展联动机制,重点推进城镇化的内生增长模式,为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活力。
三是通过信息化用产业的升级改造来提升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此外,美国在其城镇化过程中既强调市场的作用,也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把市场和政府调控相结合,推行双轮驱动政策。
2011年日本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91.1%,城市化程度非常高,位居世界前列。日本城市化突飞猛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日本也是以工业化的发展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率与人均GDP和工业产值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是日本在进入城市化饱和阶段之后,第三产业逐步取代了传统工业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推动力,城市也随之由产品制造中心转向金融、信息、服务中心。
二是政府政策的有效支持。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日本形成了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为主导的城市群,集中了日本70%的人口,为了解决日益紧张的资源、交通等问题,日本政府颁布了《青年振兴法》、《促进不发达区域发展法》、《促进新工业城市建设法》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力的推动了日本城市群的均衡发展,东京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比例逐渐下降的23%。在此期间,日本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从1960
年的841亿元增加到1975年的9685亿日元,日本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使得更多劳动力愿意离开农村,到2012年,日本20%以上的人生活在农村,但农民只占到全国居民的4%。富裕的劳动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④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拉动中国经济的潜能有限。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1.3%,与发达国家70%以上的城镇化率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大部分学者、官员普遍认为,城镇化将继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寻找工作,中国经济未来二十年仍然可以保持8%的增长速度。但是假如中国的城镇化数字并不像官方公布的那样会有更多年轻人进城务工,那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又在何方?目前官方统计城镇化率是按常住人口划分的,城镇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城镇常住人口(居住超过6个月)。这种划分方式,一方面容易忽略城市流动人口,少算城市人口;另一方面容易混淆农村全职和兼职人口,多算农村人口。如果城镇化不以常住人口的概念来划分,而是以“城镇非就业人口”加上“全国非农业就业人口”除以总人口来计算城镇化率,则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这就意味着未来城镇化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向前的动力比较有限。
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衡量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大小,关键是看制造业和服务业能为农民进城提供多少就业岗位。2011年我国三大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别为2.66亿人、2.25亿人和2.72亿人,从占比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从业人数偏低,农业从业人数过高。从市场需求来看,制造业需求最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次之。在制造业中,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的职位需求大幅高于各行业平均值,这表明我国制造业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向现在的知识密集型,对员工的技术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要想进入制造业必须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此外,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美国提出制造业回流计划,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始和中国争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这些外围因素均导致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吸收能力大幅下降。⑤
失地农民就业难。由于城镇化进程中城市面积逐渐扩大,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为非农业用地,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土地征用1至3年之后,60%的补偿款被农民用于建房、还贷、医疗消费、治病和消费。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农民仍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失去土地之后,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在城市寻求工作也会更加困难,失地就等于失业。因此如何让众多失地农民稳定就业自然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⑥
夹心层的新一代农民工处境艰难。流动的农民工人口是中国城镇化的主要演变群体。最早一批的农民工大多只是城市的过客,他们接受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省吃俭用往农村老家寄钱,对他们来讲,家才是自己的归宿。而现在占主导地位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的受教育水平远高于上一代农民工,他们期望能留在城市生活,改变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身份。但他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情况是:
一方面,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他们的教育水平仍然很低,缺乏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所需要的时间和经济承受力,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低工资和社会保障的缺乏以及高房价让他们无法在城市安身立命;另一方面,他们普遍缺乏农业生产经验,让他们回家务农已经不太可能。因此,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并积极引导返乡创业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⑦
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改革是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城市提供的福利和公共服务远远高于小城市,假如可以找到解决进城农民户籍问题的有效路径,无疑将极大的推进城镇化进程。而在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下,要求一线大城市开放户籍几乎不可能,因为这将带来巨大的财政支出,地方政府根本无力承担如此巨大的开支。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出,中央政府不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均以本辖区户籍人口为基础,所以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新增的流动人口,会给地方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例如基本养老金、教育支出等。如果现有的财税体制不做重大调整、户籍不开放,那么未来没有多少农民愿意去城镇发展,为此,中央政府在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应该重点考虑当地流动人口状况,调整纵向、横向的财政关系。⑧
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起点和支点是农业的现代化,集约、高效的现代化农业是实现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是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二是通过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和劳动生产率来提高农民收入和财富。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关键是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完善生产模式、加快产业化经营,具体表现为土地规模化,农业机械化、养殖(种植)规模化、绿色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通过经营方式转变,大幅提高土地利用能力,为实现城镇化提供起点。
工业化与城镇化实现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工业化的大幅提高会极大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不同,因地制宜的发展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工业布局,增加就业岗位,使城镇化与工业化达到良性互动。城镇化进程中的工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产业基础、区位特征等条件,发展符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扩大农民创业空间。二是制造业的转移与升级,中西部地区利用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而东部地区则应该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尤其是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服务业。城镇化的发展一定要有服务业的发展作为支撑,否则会出现偏低城镇化的现象。如我国西部城镇化率偏低,服务业落后也是主因之一。⑨无论是上文提到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中等收入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服务业在这些国家经济中的比重也是逐步提高,美国和日本在80年代表现的更加明显。2011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43.1%,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体,而我国城镇化率也仅为51.3%。因此,城镇化的过程也是我国大力发展服务业的过程,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远高于工业和农业,而且人均资源消耗量比较低,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人口聚集也必然会推动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到城市,餐饮、娱乐、商业、交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都会大幅增加。
努力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农民工技能水平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发展城镇化的基础保障。只有从制度上保证、政策上支持、内容上创新、建立农民工培训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工技能水平的提高。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制定有关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法律法规,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法律化、制度化。二是加大培训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农民工专项培训基金,并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民工的培训中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免费帮助初中毕业的学生到正规的职业技术学校参加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三是建立农民工培训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及时公布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的信息,帮助农民工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并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法规上的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企业介绍服务。只有解决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工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作者为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李浩:“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的国际现象观察—兼论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1期。
②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③曹文莉,张小林,潘义勇,张春梅:“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2期。
④刘立峰:“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
⑤李静,刘英基:“城镇化进程中的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⑥朱莉芬,黄季焜:“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⑦温铁军,温厉:“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7期。
⑧张翼:“农民工„进程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国人口学》,2011年第2期。
⑨王娟:“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体制和政策研究—以成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为例”,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6.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城镇发展的关系 篇六
一、单选题
1、深化农村流通体制目的是要建立具有以下特点的现代流通体制(C)。
A、商品有利于向城市流动B、农民在市场中地位提升
C、公平竞争D、没有政府管理约束
2、以下关于城乡一体化要处理的城乡关系正确的是(C)。
A、扭转城乡发展的新城偏向B、扭转经济发展的服务业偏向
C、扭转国民待遇的市民偏向D、扭转社会发展的民主偏向
3、把城市和农村严格地分裂开来,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是(A)。
A、户籍制度B、社保制度C、医疗制度D、养老制度
4、“多予、少取、放活”中的“放活”是指(D)。
A、搞活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B、灵活地取消农业税
C、变通农村发展的政策D、不要把农民束缚在土地经营上
5、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需要()。
A、规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政策体系、法规体系
B、加强惩罚措施的制度C、建立非正式的制度
D、需要从小学生抓起
6、推动(D)建设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
A、粤东西B、粤北C、港澳D、珠三角
7、在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中,要建立具有以下特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D)。
A、政府引导B、覆盖全民C、可持续D、以上答案皆是
8、以下关于城乡一体化要处理的城乡关系正确的是(C)。
A、扭转城乡发展的新城偏向
B、扭转经济发展的服务业偏向
C、扭转国民待遇的市民偏向
D、扭转社会发展的民主偏向
9、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低的是(A)。
A、新农合B、城镇居民医保
C、城镇职工医保D、商业保险
10、社会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建立(A)。
A、全国统一的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
B、建立全国统一的身份证管理制度
C、建立全国统一的居住证管理为主的制度
D、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管理为主的制度
11、为促进珠三角核心区和外围区联动发展,下列对口帮扶正确的是(A)。
A、广佛肇都市圈对清远、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河源、汕尾,珠中江都市圈对阳江。
B、广佛肇都市圈对阳江、河源,深莞惠都市圈对河源、韶关,珠中江都市圈对汕尾
C、广佛肇都市圈对韶关、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阳江、汕尾,珠中江都市圈对清远
D、广佛肇都市圈对汕尾、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清远、阳江,珠中江都市圈对河源
12、我国需要跨越的“中等收入陷阱”战略难题不包含(B)。
A、结构落后B、外需上升C、内需不足D、环境恶化
13、城镇化过程中,(B)的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钱从哪儿来”、“人到哪儿去”等现实问题。
A、产业园区B、产城融合C、出让土地D、招商引资
14、根据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关系图的数据显示,(B)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较高而城镇化水平偏低,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质量有待提升。
A、珠三角地区B、粤东地区C、粤西地区D、粤北山区
15、把城市和农村严格地分裂开来,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是(A)。
A、户籍制度B、社保制度C、医疗制度D、养老制度
16、以下关于城乡一体化要处理的城乡关系正确的是(C)。
A、扭转城乡发展的新城偏向B、扭转经济发展的服务业偏向
C、扭转国民待遇的市民偏向D、扭转社会发展的民主偏向
17、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更富(D)方向演进。
A、稳定和创新B、效率和稳定
C、效率和创新D、效率、稳定和创新
18、人均GDP超过(C)美元,即标志着进入中等收入阶段。
A、6000B、7000C、8000D、1000019、推动(D)建设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
A、粤东西B、粤北C、港澳D、珠三角
20、我国需要跨越的“中等收入陷阱”战略难题不包含(B)。
A、结构落后B、外需上升
C、内需不足D、环境恶化
21、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更富(D)方向演进。
A、稳定和创新B、效率和稳定
C、效率和创新D、效率、稳定和创新
二、多选题
1、城乡一体化以下属于城乡一体化战略意义的表述是(ABCD)。
A、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B、有利于“三化”协调发展
C、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D、有利于拉动内需
2、广东省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是(ABCD)。
A、发展效益欠佳,粗放发展模式普遍
B、工业化与城镇化欠协调C、民生设施不足D、环境污染严重
3、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把(BCD)确定为振兴粤东西北的“三大抓手。
A、城镇化发展B、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C、产业园区建设D、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4、跨域“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是(BCD)。
A、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转变增长方式
B、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推动社会转型
C、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D、加快扩大对外开放,改变贸易方式
5、“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的主要任务有(ABCD)。
A、产业支撑强劲B、空间布局合理
C、基础设施发达D、社会治理高效
6、为推动率先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设立粤港澳合作的“政策特区”是(BCD)。
A、龙岗B、前海C、横琴D、南沙
7、城乡空间布局不合理的表现是(ABC)。
A、空间蔓延B、功能混乱 C、城乡不协调D、城市规模过大
8、以下属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特点的是(ABCD)。
A、农业风险高B、收入低
C、劳动强度大D、需要干脏活
9、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属于要重点强化五大要素市场建设的是(ABCDE)。
A、劳动力市场B、农超对接市场C、科技市场
D、农产品期货市场E、农产品批发市场
10、城乡一体化以下属于城乡一体化战略意义的表述是(ABCD)。
A、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B、有利于“三化”协调发展
C、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D、有利于拉动内需
11、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BCD)改革推动中国城市模式的变革。
A、经济体制改革B、税制改革
C、土地制度改革D、住房制度改革
12、广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的发展策略有(ABCD)。
A、持续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东西北协调发展
B、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C、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D、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13、以下属于农业“四补贴”的是(ABCD)。
A、种粮农民直接补贴B、农资综合补贴
C、取消农业税D、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14、城乡一体化以下属于城乡一体化战略意义的表述是(ABCD)。
A、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B、有利于“三化”协调发展
C、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D、有利于拉动内需
15、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把(BCD)确定为振兴粤东西北的“三大抓手。
A、城镇化发展B、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C、产业园区建设D、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16、广东省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是(ABCD)。
A、发展效益欠佳,粗放发展模式普遍
B、工业化与城镇化欠协调C、民生设施不足D、环境污染严重
17、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着(ABCD)的内部挑战
A、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
B、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
C、依靠非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压低成本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
D、我国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势在必行
18、广东省城镇建设飞速发展,但同时亦需解决许多问题,这包括(ABCD)。
A、城镇化过于依赖外源型工业化动力,后续发展动力和模式过于单一
B、城镇建设缺乏人文关怀,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C、资源环境超载严重
D、传统城镇形态逐渐被现代城镇形态侵蚀
三、判断题
1、产城互动,就是要让公共服务、产业、人三个要素走向良性循环。(√)
2、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60%的快速发展区间。(×)
3、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达八成,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4、广东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6、广东省产业基础雄厚,但后续发展驱动力过于单一。()
7、美国学者恰林基(Tjallingii)指出绝对不能随意地把这些环境问题留给后代或更大范围,甚至全球,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他从这一特性出发称可持续城市为责任和义务城市。(×)
8、“三化”同步是指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9、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
10、我国已经进入城市社会。()
11、城市和乡村资源多是单向流动,没有实现双向、平衡的流动。(√)
12、广东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3、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达八成,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14、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不可持续。(√)
15、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16、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17、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18、城乡一体化是一种以城市发展为主题的新型城乡关系。()
19、产城互动,就是要让公共服务、产业、人三个要素走向良性循环。(√)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乡村的的土地属于农民所有。(×)
21、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达八成,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意义?
答: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顺应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加快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理性选择。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自觉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建设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首先,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其次,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前提。第三,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依托。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解决城镇化自身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出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亟需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首先,继续保持一定的城镇化速度,是尽快改变城镇化滞后状态的需要。其次,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需要。第三,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还有利于城镇化问题带来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
2、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和重点难题?
答:
(一)注重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二是要以人为本,妥善解决城市病问题。三是要转变城镇发展模式,提升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尽量降低而不是抬高城镇化门槛。一是要要适当降低农民工落户条件,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二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房地产价格理性回归,坚决抑制高房价。三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四是要加快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切实城镇居民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难题。此外,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也等同于降低了城镇化门槛。
(三)努力建设包容性和和谐式的城镇。首先,建设包容性和和谐式城镇的关键在于建设以
人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其次,遵循城镇化的社会系统内生的运行规律,逐步减少乃至完全消除主导城镇化过程的“人治”色彩,以法治原则处理经济、政治、社会、法律之间不协调和系统失衡问题。第三,逐步消除不利于包容性发展的一切排斥性制度体系。
(四)积极完善城镇化规划和战略格局。一是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合理引导人口流向和产业转移,逐步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集约高效的城市群。二是要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三是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3、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
答: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互动,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文明延续的城镇化。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城镇化。三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展现中国文化、文明自信的城镇化。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体现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
4、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加大难题的破解有那些?
答:
(一)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以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为目标和方向,在中央的统一规划下,加快剥离户口所附着的福利功能,恢复户籍制度的本真功能,同时改革嵌入户籍制度之中的其他二元制度,分类整体推进。
(二)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镇化的质量、保障农民利益的要求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三)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改革。要以解决中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
(四)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要通过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激励机制。
7.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城镇发展的关系 篇七
以旅游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是以旅游产业集群为基础直接推动城镇化的过程, 在城乡统筹、生态保护、解决就业等方面优化城镇建设, 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并解决城镇化的社会问题。旅游导向的新型城镇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包括市民化问题、城乡统筹问题、生态文明下的城镇化问题和就地城镇化问题。市民化问题即新型城镇化要应对农民由传统农业经营者转化为多重产业身份的问题;城乡统筹问题即如何改善城镇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 城乡共同发展;生态文明下的城镇化问题即无污染的、低碳的、生态的产业, 从一定程度上美化城镇, 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以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旅游导向的产业发展, 离不开产业融合, 以旅游行业为主题融合并衍生出来的农林副牧渔业、轻工业、制造业、房地产业、运动体育、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教育培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等产业, 主要表现在产业聚集化、产业集群化和就地城镇化。产业的集聚化主要表现在旅游发展、游客集聚、消费集聚和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化主要表现在农民身份转变、人口集中、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和社会公共服务健全;就地城镇化主要表现在新型旅游城镇和旅游农村社区。
二、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成为宁明新型城镇化的基础
宁明花山岩画距离广西首府南宁市206 公里, 距宁明县城14.5 公里, 水路25 公里, 位于明江东岸的一个拐弯处, 它临江而立, 山壁陡峭如削, 闻名遐迩的岩画就绘制于石壁之上, 其画面之壮观堪称左江乃至世界岩画的杰出代表, 许多相关的民间故事、传说, 更加增加了她的神秘色彩, 使花山岩画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左江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于1988 年获得国家批准成立, 主要位置在宁明、龙州、崇左、大新、凭祥等县市, 风景类型为古岩画、岩溶峰林、边关风情、革命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花山岩画就成了左江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标志。1988 年元月, 国务院公布花山岩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 左江花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宏伟夙愿。2015 年, 广西花山岩画已经列入2016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 申遗工作上升到自治区乃至国家的层面上推进, 各级政府和学者正积极配合, 申遗成功指日可待。
花山岩画作为世界同类岩画中单位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 被誉为世界岩画的极品。世界文化遗产赋予了宁明县世界级的旅游资源, 左江流域以骆越文化为特色的壮族文化可以引发游客对古代壮族先民的智慧、艺术、文化的崇敬之情。2014 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同志在实地考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为宁明花山岩画题词“骆越根祖, 岩画花山”, 精准地反映了花山岩画的历史文化内涵, 对左江花山岩画的性质和价值作了高度概括, 为花山的岩画研究与文化发展作了战略定位。虽然宁明区域内旅游项目类丰富, 但是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整合利用。目前尚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 配套设施不完整, 交通仍有待提高, 一旦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花山岩画将成为整个广西旅游发展继桂林, 北海, 百色之后的第四增长极, 同时也将成为“北敦煌, 中龙门, 南花山”的局面。左江花山岩画旅游开发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左江流域是壮族先民最古老的区域之一。左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就是宁明花山岩画, 岩画依江而立, 河道大多迂回曲折于崇山峻岭之中, 溶洞暗河遍布, 两岸植被繁茂, 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两岸群山嵯峨, 连绵不断, 笋峰挺拔, 风光秀丽。岩画造型独特, 充满了神秘色彩。宁明花山岩画核心区民风淳朴, 热情好客, 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左江花山岩画旅游区原住民的壮族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民族之一。壮族人民创造并发展了丰富的稻作文化, 许多与稻作有关的歌谣、村名、习俗、节庆, 乃至原始崇拜与古朴的原始信仰, 可以为当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旅游开发和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提供精神的动力和源泉。
左江流域文化积淀丰富。出土文物表明, 左江流域是岭南最早的文化中心之一, 是壮族古文明的摇篮。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到商周时代的青铜文化遗址等岭南最早的文化遗址在左江流域相继发现。左江流域特别是花山地区的许多文化艺术都带有原生态文化的特征, 如多声部壮族民歌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纱纸制作等传统科技, 还有打陀螺等竞技体育活动, 《盘石开天地》、《布洛陀传说》、《龙母和特掘》、《刘三姐》、《传扬歌》等可谓琳琅满目、多姿多彩。左江流域的三声部民歌、扁担舞、骆垌舞、赛陀螺等许多壮族文化现象和文艺样式在全区和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而左江流域内, 壮族文化印记最深刻的是花山岩画, 是壮族先祖活动的印记。左江流域是中华养生文化的重要源头, 壮医文化从饮食、居住、信仰、巫医、医药等方面创立了壮族最原始的保健养生文明。壮医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同疾病作斗争过程中, 创造的自己的民族医药。最近20多年来, 壮医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确立了壮医药在我国民族医药体系中的地位。既无可比性, 也无人可以取代。这些古老的壮医药文化不仅在历史上曾给中华民族保健养生文明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据有关专家研究, 马王堆出土的关于人们强身徤体的一种导引术的图像里翼有一些与花山上的造型很相似, 因此可以认为花山上的人物造型也可能是古代的一种强身健体的导引术。左江流域独特的位置使左江流域成为广西的“风水宝地”, 为左江流域的养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左江流域独特的气候、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药物资源、地磁、微波、生物生长、优良的矿泉水质、负氧离子含量等, 是人们理想的养生胜地。
虽然历经文化变迁, 保留远古骆越文化特色的壮族与东南亚许多族群仍然有着历史悠久的友好往来。秦汉以后, 岭南地区的地方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在一起, 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东南亚地区, 受到印度和中国文明的影响, 佛、道、儒及越巫文化融合后形成东南亚的上层文化, 东南亚自身的本土文化继续发展并且取得伟大的成就。与阿拉伯和欧洲发生往来后, 中国与东盟各国以当地文化为主体并吸收了西方文化, 形成了近现代不同的文化混合体。四个层面的文化关系说明, 壮族文化与东南亚许多民族文化是同源异流的关系, 在推动“一路一带”的合作发展中, 有利于形成中国—东盟文化的文化共识。
三、宁明花山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岩画保护成本高, 难度大, 收支难以维持平衡
位于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明江东岸花山岩画点, 长约172 米, 高50 米, 面积达8000 多平方米, 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作为壮族祖先留给后人的之一巨幅壮丽画卷, 花山岩画不少图案已经成鳞片状, 随时都有剥落的可能, 也有不少的图案被白色颗粒状的沉淀物所覆盖。由于岩画从地面到最高岩画处有60 多米, 保护工作需要搭建脚手架最高至23 层, 修复工程钢管使用总量约300 多吨。据报道,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保护和申遗工作累计投入经费1.5 亿元。如此大的保护资金投入, 目前主要靠中央财政投入, 并且保护工作技术要求高, 难度大, 岩画分布广, 如果没有中央支持, 单靠地方难以承担, 保护人类宝贵的遗产责任艰巨。新型城镇化发展可以运用城镇运营理念, 通过文化旅游引领多产业融合发展, 使花山产生造血功能, 使得花山文化旅游产业换发新颜。
(二) 岩画研究与应用之间没有架构起桥梁
岩画研究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学科, 在世界范围内, 关于岩画的研究正在成为热门课题, 各级政府也认识到岩画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在保护与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尽管如此, 由于保护与研究在实践上没有架构起利用开发的桥梁, 保护岩画没有为当地带来太多的利益, 地方政府和老百姓大都在被动的保护着花山岩画, 造成文化保护的困难。花山岩画作为富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资源, 应通过深入地研究和保护, 能够进一步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岩画保护能够为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特别是能够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为打造地区特色化旅游业开辟了新的天地, 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繁荣, 才能发挥其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文化价值。
(三) 岩画区分布线路长, 归属部门多, 保护与发展难协调
左江花山岩画主要分布于崇左市宁明、龙州、江州、扶绥4 县 (区) 范围内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长200 多公里的岩壁之上, 线路长, 人员缺乏, 给保护带来一定的困难;在花山岩画核心区的耀达村花山岩画点附近, 有住建部门的花山风景名胜区、文物部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业部门的陇瑞自然保护区和国土部门的保护耕地红线等互不归属的不同部门, 同时保护没有为社区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影响和制约了地方的旅游和经济发展, 反而形成了各地方政府的沉重包袱, 地方和政府保护的积极性不高。未来花山发展需要以文化旅游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抓手, 促进多规合一, 协调和理顺花山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
(四) 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和产业规模薄弱, 文化旅游的产业集聚尚需培育
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和产业规模薄弱, 文化旅游的产业集聚尚需培育,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例如游客集散中心、旅游标识、停车场、旅游公厕、公共绿道等基础设施不足;另一方面是旅游的产业规模薄弱, 高质量的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星级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汽车营地、特色旅游名村名镇等都不足;第三方面是以旅游带动的泛旅游产业尚未形成。
宁明县高度认识到花山旅游产品单一, 基础设施不足和没形成旅游产业链这一问题, 在推进花山旅游发展做了不少的努力, 但由于申遗工作涉及到文物和国家风景名胜区保护等和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 也走了不少弯路, 不少开发商看到花山岩画的旅游价值, 旅游开发和投资逐渐往岩画核心区蔓延, 岩画保护受到威胁, 一些旅游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因为申遗要重新拆除, 造成了不必要的投资建设。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花山岩画遗产区的范围一直没有明确, 什么地方能建什么, 不能建什么一直处理模棱两可状态, 未来花山申遗成功, 对遗产范围内外的建设开发活动得到明确界定后, 花山的产业发展将变得明朗起来, 将更有利于政府调控和合理发展花山。另一方面, 旅游开发不应紧盯花山核心区, 而应跳出花山, 引导往花山周边和外围发展。花山发展需要高视角的、能统一协调多部门、多产业发展、多规合一的系统规划, 这需要更高一级能统筹花山发展的行政主管部门。
花山未来的发展, 一是利用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作用进行品牌营销造就人气;二是利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遇, 促进多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可以利用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抓手, 举全县之力, 列入政府的绩效考核, 大规模提升宁明县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丰富和提升。
四、宁明县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一) 发展目标
以神秘的花山岩画景观、悠久的骆越文化、优美的明江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美丽的乡村田园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特色, 以“骆越根祖、岩画先山”为主题形象, 以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 兼具乡村旅游、运动休闲、康体养生、农业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形象鲜明、旅游设施完善、服务水平一流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骆越文化旅游胜地、国家生态健康旅游示范区、世界岩画旅游目的地、中国壮族最生态最独具文化特色的休闲原乡和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典范。
(二) 总体布局
一带一核两城多社区
1.“一带”骆越根祖文化旅游带的构建, 即依托明江的骆越根祖文化旅游带, 打破宁明、龙州的行政壁垒, 联动发展以明江为纽带的骆越根祖文化旅游带。
2.“一核”即花山遗产保护区的构建, 即花山遗产保护核心区, 打造花山世界文化遗产, 打造原生态博物馆, 壮族最神秘的原乡体验地。
3.“两城”即宁明骆越古城和龙州上金古城的构建即由宁明和龙州进入花山遗产保护区的两个重要门户, 即未来重点打造进入遗产区的两个旅游集镇。在宁明进入遗产区的构建旅游城镇可以利用花山岩画、骆越根祖文化、骆越古都、温泉等资源, 打造文化体验型的古镇;在龙州入口构建旅游城镇可以利用三江口自然条件、上金古镇、壮族养生文化等打造养生度假型的古镇。丰富游览内涵, 增加游客停留时间。
4.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发展。“多社区”即分布在遗产保护区内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 是壮族最生态的原乡和花山生态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活化的花山岩画。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通过文化挖掘, 利用社区活动活化花山岩画、实现一村一品, 展示永不落幕的花山, 是岩画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社区的应用平台, 展现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群体活动、宗教萌芽、心理状态、审美取向、自然观等等, 再现先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思维、心理、精神和意志, 传承和弘扬人文精神, 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是一种可贵的文化支撑。
(三) 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1.在遗产区外围发展旅游服务型城镇, 有利于保护花山文化遗产。宁明县通过花山申遗、旅游重大项目、广西创建特色旅游名县等抓手, 可以上升到自治区乃至国家层面, 整合各个要素, 协调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发展的各个关系, 推进花山景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遗产核心区外围发展旅游服务型城镇, 有利于保护花山文化遗产。主要措施包括: (1) 配套旅游的入口服务基地功能, 实现“区内游, 区外住”, 合理控制进入遗产保护区内游览容量, 分流进入遗产保护区的游客, 有效的保护了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 (2) 运用城市运营的理念, 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盘活特色城镇的旅游发展用地, 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旅游养生度假区、特色居住区、旅游酒店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等, 通过土地运营实现政府的收支平衡。 (3) 在居民社会协调和人口调控发展上形成聚集型城镇, 可以吸收遗产区内控制型村庄自然增长的人口压力和搬迁型村庄的人口, 保障遗产区内人口超负荷发展造成的遗产区破坏。 (4) 打造特色旅游城镇, 完善遗产区外围的旅游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 同时特色旅游城镇未来可以形成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解决遗产区单一的游览功能, 体验性不足的问题。 (5) 在遗产区外围发展新型旅游服务型城镇, 可以有效引导市场投资往遗产区外发展, 避免旅游投资深入核心区, 在遗产区外形成文化旅游引领的产业聚集区。
2.促进遗产区内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 打造中国壮族最生态的原乡和生态博物馆, 有利于形成活态的花山文化遗产。主要措施包括: (1) 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引导, 有利于保护遗产区的景观风貌, 控制遗产区内的人口增长和建设用地蔓延, 保持社区的特色, 活化社区, 与花山岩画保护相辅相成。 (2) 发展新型农村社区, 可以引导原生态的村落原生态民俗文化活动, 可以使社区内的民俗文化活动常态化, 打造永不落幕的活态花山, 打造中国壮族最生态的原乡和生态博物馆, 有利于形成活态的花山文化遗产。 (3) 花山申遗, 引起了各界学者关注, 进一步促加深花山岩画的文化研究, 研究成果将得到进一步推广普及, 社区通过传承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受益, 产生文化的优越感和认同感, 形成由被动的保护文化资源到主动的保护和传承文化资源, 形成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
五、结语
文化旅游引领的宁明新型城镇化, 是立足于岩画文化的古朴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产业发展基础的新型城镇化, 架构起花山岩画保护与应用发展之间的桥梁。
摘要:新型城镇化将推动广西左江文化旅游的发展进程, 拥有花山岩画的宁明县借助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契机, 城镇化建设与文化旅游协调发展、互促共进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宁明花山,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
参考文献
[1]陈红玲.宁明花山旅游产品开发导向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7, (9) .
8.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城镇发展的关系 篇八
为什么要有新型城镇化?我们看看过去城镇化所表现的四大问题:一是人,二是地,三是钱,四是房。城镇化要有三维转换,比如说武汉的农民工在北京打工,他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地域转移,实现了农业到非农的职业转换,但是他没有成为北京市民,没有成为市民化的城镇化是病态的。这一现象导致我们有六千万留守儿童、五千万留守妇女和五千万留守老人。
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户籍人口增加不到两倍,所以总书记强调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要防止地的城镇化大大快于人。
新型城镇化首先要围绕人、地、钱、房、业,人是城市核心,市民化绝不仅仅是拥有户籍,还要实现就业,而旅游休闲产业则会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持。如果把城镇化完全限制在房地产化的基础上,那是很大的误区。业,城市要有产业支撑,居民要有稳定就业。我认为市民化绝不是一句话,要有稳定就业,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老百姓安居,还有就是观念的概念。农民工要很好地融入城市,不仅要洗脚上楼,还要洗脑上楼,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要变,思维方式也要变。
健康的城镇化不是越快越好,1958年“大跃进”使城镇化接近20%,大量农民跃进城市,政府无法解决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吃的问题。所以上世纪60年代,几十万知识青年从城市走向农村。同时,城镇化不等于消灭村庄,不等于造城运动,不等于房地产化,不等于去农村化,不等于摊大饼,导致城市的大城病。
城镇化为旅游业和休闲业的发展带来黄金机遇,可以推动消费升级,推动旅游消费规模的扩大。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特别强调要注重人文城市建设,人文城市建设和旅游产业、休闲产业紧密相连,旅游业和城镇化可以实现互动发展。休闲产业、旅游产业对城镇化的五大效应包括:就业效应、就地城镇化效应、产业带动效应、投资消费效应、绿色低碳效应。
新型城镇化是消费升级和发展休闲产业的引擎,旅游休闲新产业与新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持,两者相辅相成。
发展消费主导型经济是消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升消費需求有两方面,比如城镇化把农民变成市民,这是量的提高。而老百姓人均GDP提高,这是质的提升。无论是量的扩张还是质的提高,都会对旅游休闲产业产生影响。
休闲有利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社会安居和稳定,有利于提高就业。
中国发展休闲经济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如何推动我国休闲产业发展?一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休闲消费能力;二是,壮大中产阶级和休闲阶层,扩大休闲消费需求;三是,发展消费信贷,完善休闲消费环境;四是,提高休闲创业者和企业家层次;五是,完善休假制度,让大家有更多时间休息。
【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城镇发展的关系】推荐阅读:
新型城镇化旅游08-11
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抉择——我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探索与思考08-31
湖南“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摘要)08-30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化09-18
大峪沟镇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7-14
论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发展探析08-02
新型城镇化建设征文——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07-29
解析新型城镇化07-03
新型城镇化热点资料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