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培训学习心得

2024-07-06

工业设计培训学习心得(共8篇)

1.工业设计培训学习心得 篇一

团校学习心得

李振江

2011年11月12日至19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我校第八期团校骨干培训班。培训班上,各位领导的讲座声情并茂,主题明确而又深刻,让我受益匪浅。培训班虽然只有短短的7天,却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的主要职责是积极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密切老师与同学间的联系,带领同学勤奋学习,艰苦奋斗,积极进取,树立良好院风、学风,营造高度的政治氛围,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可以说,学生干部就是同学们的领导核心。但我深知,我还有许多不足,与优秀学生干部的标准还相差甚远。因此,我还应该更加刻苦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争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

第一讲,朱立峰老师在我校“十二五学生工作规划”中给我门提出了作为学生干部的要求:作为学生干部要做到眼中有全局、脑中有思路、心中有原则、手中助落实的基本原则。同时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要明确我校学生工作的基本思路,即:围绕一个目标,加强四大建设,抓牢六个重点。

学习过程中孟凡鑫老师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给我们作了深刻的讲解,和探讨,从中我深刻了解了大学时光的宝贵和短暂,学会了珍惜大学的每一分秒,同时我深可领悟了做好一名学生干部的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必正。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学好科学技术,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首先就要学会如何做人。作为学生干部更

应如此。如果连学生干部都都没有良好的品德,成天勾心斗角、歪门邪道、斤斤计较、作风不正,那他何谈做同学的榜样呢?何谈带领同学求实创新共同进步呢?作为学生干部,我们既要协调好老师与同学的关系,又要促进班级和谐,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正直的人品、过硬的作风,对同学一视同仁,始终代表和维护最广大同学的根本利益。其次,要学会求知,求知必精。进入大学,我们不再接受高中时的“填鸭式”教学,可自由支配时间很多。但是,学生干部还要挤出相当一部分时间为同学服务,学习时间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及时复习功课,拓宽知识面,不断“充电”,争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

再次,要学会发展,发展有度。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要充分利用大学校园为我们提供的广阔舞台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搞好学习。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自己的学习成绩。因为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其次是干部,最后才是学生干部,搞好学习才是大前提。此外,我们还要健康发展,协调发展,合理发展。

最后,要学会生活,生活必新。一进入大学,我们便开始了独立自主的生活模式。因此,学会如何生活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不能重复高中时“三点一线”式生活,更不能成天无所事事、消磨时间,而是要积极参及各项活动,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作为学生干部,我们不仅要做好榜样,还要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为同学们创造展示自我,推销自我的舞台。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学生工作要有多样性不能够呆板、乏味,工作中要有创新意识,学习过程中,老师用“有方案、有总结、有痕迹、有实施、有声音”的星系那个的工作五有全面的为我们概括了工作的内容和创新。通过这次学习,我最大的感触是:人应当自强不息,力争上游。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更应懂得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力,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积极地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其他同学,要切实、灵活地带动大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共同为自己的大学生活营造和谐的氛围,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添上光辉的一笔。

2.工业设计培训学习心得 篇二

关键词:教师培训,团队学习,激励

1 关于团队学习的认识

1.1 团队学习的内涵

所谓团队学习就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能力与提高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简单地说,团队学习就是一个合作性的学习过程,它需要团队各成员的相互配合,团队人数一般为2-16人。当人们真正进行团队学习的时候,不仅整体会产生出色的成果,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学习方式更快。团队学习的效果将远远超过简单的个体效果相加。

1.2 团队学习的特点

团队学习主要有以下特点:(1)目标一致性。团队各成员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志向。(2)知识共享性。团队学习强调知识的共享,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提高。(3)全体参与性。团队学习提倡全体参与,这样不仅使每个成员都能更好的获取他人的隐形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锻炼机会,这样团队的整体水平就得以提高。(4)差异性和互补性。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思维、能力及专长是不同的,他们互相协作、取长补短。

2 教师培训中开展团队学习的必要性和不利因素

2.1 教师培训中开展团队学习的必要性

2.1.1 教师培训现状

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育机构纷纷办起了教师培训班。不可否认,这些教师培训班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却不显著,培训的投入与产出存在很大的真空,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

(1)采用大班授课制。目前,许多教师培训班的人数相当多,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上百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人数太多,培训者很难完全控制课堂,积极地通过讨论等方式调动课堂气氛,所以,培训者大多只采用讲授法上课,很少进行讨论。况且,如果要想每人个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极不易实现,更无法把握教学进度,课堂操作性差。

(2)培训内容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培训内容基本上根据培训者所拥有的知识而定,很少考虑到参加培训的教师的需求。况且,庞大的培训人数使得被培训者自身的需求变得更加模糊。培训者偏重于理论性的知识,而且内容又太宽泛,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没多大作用。

(3)培训模式陈旧单一。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基本上是遵循着“培训者讲,教师听”的模式将培训内容传授给教师而已,没有创设真实情境,让教师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彼此分享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知识。这样参加培训的教师拥有的教学资源没能很好地利用上。

2.1.2 团队学习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

(1)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团队学习中培训者不是知识权威,而是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其中教师的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和团队间的合作学习,针对教师在以往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团队共同探讨,它提倡全体参与,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获取彼此的隐性知识,这样教师们就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提高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

(2)增强教师学习动机。团队学习强调知识的共享,在共享理念下,人们进行合作性的学习竞争是以团队为核心的竞争,在团队内部崇尚互信和密切配合的氛围,大多采用深度汇谈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有助于学习者之间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及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习者保持适当的焦虑水平,增强学习动机。

(3)提高教师团队整体水平。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两个人各自拿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各自拥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个思想。而教师团队学习的目的就是实现这种“1+1>2”的整体提高。

2.2 在教培训中开展团队学习的不利因素

2.2.1 习惯性防卫

彼得·圣洁发现:很多团队中,个体智商都在120以上,而群体知识只有60,这就表明他们没有发挥团队的力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与团队成员的习惯性防卫有关。习惯性防卫是根深蒂固的习性,用来保护自己或他人免于受到学习中的痛苦和威胁。受此影响的人们总是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划一条分隔线,各自做自己本分的事,很多时候就算彼此观点有冲突,为了维持表面上的和谐,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常常会压制各种不同的意见。很多人总是害怕被取笑或让别人陷入尴尬境地而伤感情,无法谈透谈开,从而难以将自己融入团队中。而有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称的教师更怕别人会发现自己的错误,教师们总觉得自己应该什么都懂,所以不是很有把握的东西,一般不轻易开口。教师的这种心理更易造成习惯性防卫,严重阻碍了教师培训中团队学习的建立和发展。

2.2.2 受思维定式干扰

思维定式是开放创新的天敌。在团队学习中,要求团队中成员积极参与探索研究,而人们却不自觉地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干扰,对待事情总是先入为主、经验主义。人们在了解外部世界及采取行动时,头脑中有一些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的想法、假设、定见或图式。遇到新情况,还没看清本质,就乱套经验,不会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问题。

2.2.3 隐性知识难以传播

隐性知识是指难以表述、隐含于过程和行动中的非结构化知识,具体表现为个人的技能、经验或诀窍、心智模式、解决问题的方式或组织惯例等。显性知识可用于语言、文字、数字等清楚地表达,比较容易传播;而隐性知识隐含于过程和行为中的,不易表达,要与他人分享就有一定难度。然而在我们拥有的知识当中,大部分是隐性知识。知识在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荣·扬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总量和存在方式作了比喻性的说明:“显性知识可以说知识‘冰崇山的一角’。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同样,教师身上也隐藏这大量的隐性知识。“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句话正反映出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如诙谐幽默的语言、不拘一格的教导方法。很多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是日常教学中总结了不少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却无法相互之间进行分享,相互提高。

3 教师培训中团队学习的激励策略

所谓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强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美国哈弗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环境中,人员的潜力只发挥20%-30%,但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下,同样人群却可发挥潜力80%-90%。要激励教师的学习动机,就要了解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特点。

3.1 教师学习特点分析

教师培训属于成人学习,而且由于专业原因,他们又不同于一般的成人学习,而是具有自身独特的学习特点:

(1)教师学习是自我导向的学习。所谓自我导向式的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特点,进行自主的和自我反思的学习。在教师培训中,教师具备了独立自主的概念,他以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参与到培训活动中,一旦形成了学习的动机,就会自始自终以一种独立的、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教师的学习是丰富多样的人格化经验参与的学习。教师具有丰富多彩的、人格化的、充满个性化的经验。在培训中教师的丰富经验为其掌握新知识提供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也为其学习的迁移创造了条件。此外,由于教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在教师培训中,教师除了学习培训者传授的知识外,更重要的还是教师间的彼此学习。他们相互交流各自的经验和教训,在与其他教师的交往中吸纳他人更多的知识和值得自己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3)教师学习是以提高绩效为目的的学习。教师来参加培训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动机的,在学习的内容上,他们追求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希望把所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技巧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现实社会的生活以及实践活动当中去,及时地解决自己在工作、生活以及在适应社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2 激励策略

3.2.1 营造宽松、开放的交流环境

要让教师们更好的进行团队学习,就应该给教师创造一个适于学习和交流的开放、自由的团队学习氛围。培训中培训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教师们相互尊重、感情融洽、心情舒畅,相互发生积极的影响。这样大家才会毫无顾及的把各自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及遇到的一些成功与失败的教学案例拿到课堂与他人分享。

3.2.2 建立学习及分享学习的机制

教师的学习是丰富多样的人格化经验参与的学习,要利用好这一资源,一方面要制定、完善学习规则,以使教师能获得充分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要建立分享学习的机制。如“传帮带”活动,传帮带比较传统,但这种学习方法是传播隐性知识的有效方式,所以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它依然被广泛应用。新成员通过老成员的传帮带,可以直接获得许多知识和技能,所以效率较高,质量也高。传帮带活动需要经常化、制度化,传帮带制度应该包含对以下事项的规定: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认定标准,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传帮带的内容目标与周期,效果的检验与奖罚等。

3.2.3 给每个教师参与教学的机会

培训中,不能只是培训者作报告,教师听报告。而要充分调动培训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表达欲。而且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倾听,不要怕自己的言论会不会让别人介意,也不要因别人的反驳而耿耿于怀。要做到这点不是那么容易的。实验证明:头脑风暴法和深度汇谈是进行教学创新的好方法。

在头脑风暴法中,人们围坐在一起,团队负责人提出问题,然后每个成员发动脑筋想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自由提出。不管方案怎么样,都不许对其进行批评。最后吸取所有方案中的精华部分,创造出新的方案。在教师培训中,培训者可以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经历的一些教学事件,与他人分享。然后针对该案例,每个团队成员进行分析,尽量客观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此过程中,需禁止批评,最后再一起分析每个人的看法,得出最佳评价和改进建议。这样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了,且解决了具体问题,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自然就高了。

深度汇谈的前提就是要学会聆听,就像朋友间聊天那样。它是一种开放型、互动型交流的过程,其中参加的人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也不介意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是否胜利,只是在一起思索复杂问题,各自表达其观点和经验。当一个人在讲述他的经历时,其他人就用心聆听。有了这种氛围,人人将深藏的经验、教训与想法完全谈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团队成员从而学到个人无法单独学到的东西。

3.2.4 自由交流、自我反思,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如前所述,隐性知识就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教师专业知识显性化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的意义:(1)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有利于教师对自己原来所具有的隐性知识加以修正和重构。(2)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有利于教师学习和掌握显性知识。(3)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有利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由于隐性知识本身特点及传播者的表达能力问题隐性知识显性化一直是传播中的瓶颈。而参加教师培训的老师自己就拥有很多隐性知识,其中有些对提高教学起促进作用,而有些却起着干扰和阻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创造和谐的气氛,让教师自由交流、畅所欲言。在这种看来毫无组织性的交流中,教师们从中会得到很多启发。慢慢地,本来不知如何表达的一系列教学案例就会越来越清楚,从而拿出大家分析其优点与不足。

3.2.5 利用相关技术,建立有效的交流平台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软件,使教师们针对某一个学习内容相互合作,以达到对学习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网络环境拓宽了人们之间的学习交流方式,提高了沟通效率,极大地帮助人们进行有效合作,使他们全体参与、共同提高。利用网络这一媒介作为平台,团队成员可以实现范围更广和质量更高学习与交流。团队成员在交流时:(1)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使人们交流更加方便,对白天的交流起弥补、延续的作用。(2)网上交流可以用真实身份也可以不用真实身份,这样交流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有些更内向的人就可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3)网络交流有记录,人们可以反复琢磨、思考。比如通过全体参与到概念地图的制作与完善任务中,每个人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画出自己的思路分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大家画完又可以集体协作进行整合,得出一个融合团队智慧的概念地图。

3.2.6 设计有意义、富有挑战的学习任务

通过问题、项目等为作为驱动,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教师在团队合作的情况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享受团队力量的成果。教师学习是以提高绩效为目的的学习,笔者认为,培训者首先要对参加培训的教师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思考,确定教师哪方面需要培训,设计的学习任务要用到怎么样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完成任务的外界环境是怎么样等问题。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通过对被培训者的学习特征、需求等分析,明确此次学习任务的目的。(2)针对此次学习任务的目的,明确完成学习任务所需具备的各项知识、技能和能力,以确定培训项目的具体内容。(3)创造有利于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境、条件、资源。(4)明确任务参与者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并制定激励机制。(5)在培训者的引导、知识、辅助下,被培训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6)被培训者对完成这次学习任务所得到的经验、知识、思想进行交流和总结。(7)培训者对这次学习任务进行评估,并将每个参与这次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师反馈的信息作为后期培训的参考资料,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2.7 个体与团队相结合的绩效评估

传统的评估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的,这样容易形成不健康的竞争环境。个体为了使自己所得评价比别人高,就难以敞开胸怀地拿出知识与人分享。笔者认为应该采用个体与团队相结合的绩效评估,而且要注重过程评估。如在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时,在任务中每个人都承担任务的一部分。在评价时就应该以团队任务完成的情况和个体完成的情况来评定每个培训者的得分。这样在团队成员在完成任务时就会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且成员间相互帮助配合。

4 结束语

团队学习是目前最流行的管理、培训方式之一,而且团队学习的确帮助人们提高了培训绩效。但团队学习引自国外,由于中外文化背景差异,我们不能照搬外国的团队学习模式,而要将团队学习的内涵理解透并吸取其精华,让它帮助提高我国的培训绩效。在教师培训领域,作为引领文化前沿的、开放的教师,只要根据教师学习特点,适当采取一些学习激励策略,相信教师培训一定能取得极大进步。

参考文献

[1]杜学森.学习激励模型的构建与运用[J].天津电大学报,2000,(4):23-25.

[2]张民选.专业知识显性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2,(1):14-31.

[3]吴月芳.论教师的团队学习[J].成人教育,2004,(2):29-30.

[4]陈雅玲.如何开展教师团队学习[J].教育艺术.2005,(4):46-48.

[5]杨成利.成人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4,(3):23-25.

[6]陈平.用文化再造学校[J].人民教育,2004,(11):6-7.

3.工业设计培训学习心得 篇三

暑假参加校长培训班的学习,实在是校长的一大乐事,快乐愉悦之情溢于言表,本人每次参加培训后都有意犹未尽,特别期待下个培训阶段的到来,反复总结,悟出其中的道理:

1.身为校长,每个暑假接到培训通知是幸运的。培训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福利,过去每个暑假,全体校长都期待教育局组织边学习边参观旅游的活动,其实相比之下,现在教育局邀请资深的专家学者上门为我们培训,我们得到的远比以前更有意义。

2.培训就是长知识、增见闻、拓视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培训中,我们这些专家学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毕一生所学,倾其所有把道理、方法、手段和一些奥秘告诉我们,是为了让我们在人生事业中更好地发展,我们认真学习,可以节省时间,缩短路程,增加成功率。本次学习我记住了几个经典的结论:“世界已变,学校未变,人家已变,我们未变”“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教授别人,教学活动中老师是最大的受益者”等,培训后,因为充实了知识,所以自豪、自信,产生了改革的动力和欲望。

沉重的思考

培训的过程是愉快的,培训的结果是有压力的,我们培训学到了一些我们平时没有学到的知识技能,但是同时知道了外界办学的信息,差距很大,很多“怎么办”就在大脑里不断出现,本次培训,本人感觉这种思考是沉重的,“世界已变,学校未变,别人已变,我们没变”,我觉得我们再不变,我们就会被时代隔离,被现代抛弃,被世人责怪!

1.外界成名的学校,校长必须具备成名的基础,反思自我,我当中心学校校长四年了,我怎样管理我的学校,人家能专心研究,潜心学问,亲自执教,不断研究,硕果累累。我却整天在复评、等级评估中奔波

2.看郑杰《没有办不好的学校》一书,听专家们为了学校内涵的发展而冥思苦想,不溃余力去追寻新的办学思路,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了一个“有为”的理念,校长追寻历史,规划目前,展望未来,是多么豪气冲天,看到人家学校的发展,我身为校长,真有点情何以堪的羞愧!我们设计理念,创建特色,校长满腔热情,行政班子雄心勃勃,可是老师叫苦连天,教授专家们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觉得也是,所以每次培训,动力和压力并存,我无形中开始沉重地思考着。

3.“名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教师工作室”,这些工作室的创建是时代召唤的产物,创建成功的专家因为成功,所以自豪,这些专家们经历培训、培养名师的全过程,在专家讲座上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但在我们这样的乡镇学校,成立这样的工作室还有些困难。培养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还是需要我们从各方面努力。

深切的期盼

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到一个镇中心学校的校长,我知道每个校长都经历过各种曲折艰难的磨炼,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不少的成绩,也肩负着人民群众和党的重托,党和国家也对我们的成长进行了不断的培训,花在我们身上的时间和金钱也不少,我相信我们每个校长在各自的岗位上也很想有所作为,干出一番成绩,我的现状是做了很多,做得很累,总算顺利,但是成效不够突出,在艰难的工作过程中,总有很多深切的期盼。

1.每个暑假开学的时候就是各镇中心学校校长最头痛的时候,突然会被通知调出了很多教师,又突然被通知学校没有体育教师或英语教师,边远的学校因为没有教师愿意前往等等,混乱的局面令人触手不及,常常感觉压力而头痛!深切期盼,暑假一开始上级就要跟各镇调研镇的教师情况,早做安排,早做准备,起码要在开学前半个月就定好人员,让我们有主动权,否则开局混乱,整个学期就难以顺利,期盼着……

2.上级部门要求每个学校要规范办学经费的使用,必须先预算才能使用经费。我期盼几个方面的完善:(1)加强我们参与预算的有关人员的培训。(2)如果有特别的任务要经常打乱我们学校现有办学经费的正常使用,上级部门应做出配套的辅助。

“愉快的学习 沉重的思考 深切的期盼”是我在本次校长培训中最深刻的总体感受,与全体培训人员共勉,我觉得,我们站在什么地方,从什么地点起跑并不重要,关键时我们该向哪里跑,跑到什么地方才是最重要的,让我们全体校长向着正确的方向奔向明确的目标吧!

作者简介:黄绍青,男,就职于广东省江门苍城中心学校。

4.2017职务培训学习学习心得 篇四

这次职务培训,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我们学习了三个模块的通识內容和一个模块的学科内容。其中通识学习有1.学科重难点的策略、2.思维导图和知识树技术在学科重难点解决中的运用、3.学科重难点的确定。一个模块的本学科内容是:初中英语教与学重难点的梳理与突破。

在学科重难点的策略中,李宏贞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突破学科重难点的有效略。那这些策略有哪些呢?有抛锚式教学策略,情景—陶冶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研学后教策略,支架式策略,自我导向策略,翻转策略。在看视频的学习中,我们边思考提问边做笔记,学到了不少对我们今后教学有指导意义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翻转策略给我的印象最深刻,我就在这里聊聊我的感受。老师用一个英文解说的视频告诉我们翻转的策略是在什么的情况下出的,通过与传统的教学的对比,清晰的告诉我们什么是翻转教学,翻转教学的意义是什么?翻转教学很完美的诠释了我们一直提倡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如果翻转教学能调动每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的效果和意义就出来了。我在想:翻转策略实施的条件需要什么?客观上和主观上。翻转策略时间怎样保证?翻转策略要怎样做既有效又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翻转是需要坚持做下去的吗? 在第二个学习模块中,我们学习了思维导图和知识树技术在学科重难点解决中的运用。老师用一节节短小精悍的微课向我们展示了:知识树的概述,知识树的软件,Ktree知识树软件的基本使用,思维导图云应用—百度脑图,知识树与思维导图的区别,分别举例介绍知识树在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运用。无疑老师就是一个确定和突破学习重难点的高手。他深入浅出的教会我们在这个模块中我们要知道什么,要学会什么技能。而且老师的微课也讲的很好,值得我们学习,也给了我们收获。

最后也谢谢初中英语教学重,难点知识梳理与突破的老师帮我们梳理了初中阶段英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还提供了一些突破的好方法。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把握学科教学的重难点。

5.德育干部培训班培训学习心得 篇五

农九师一六九团中学 齐行舟

通过近20天的学习,听了专家们对德育有关问题的精辟分析,结合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两点:

一、要真正树立德育工作创新意识

1、要做到认识到位。认识到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现创新的首要前提。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必须改变“重智轻德”的应试教育思想,站在培养跨世纪“现代型”、“创造型”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实抓德育。避免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做法,保证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要树立效益意识。这是现代社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任何工作都要谋求和提高效益。那种单纯从“任务”、“要求”的角度出发,不注重效益意识和质量问题,凡是上级布置的任务,不论最终效益如何、质量好坏,只要完成任务便万事告终的不讲效益,不计利害的做法,只会给教育工作带来损失。因此,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就要讲求效益。不讲效益,便无所谓创新。

3、要树立正确的超前观。作为一名现代教育工作者,应从发展、整体、改进、竞争的角度看待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丢掉僵化的形而上学观念,树立变化发展的观点;同时,要树立正确的超前意识和突破思想,增强预见性、针对性、创造性,以逾越过去德育工作路子越走越难、越走越窄的困境。克服墨守成规,力求创新搞活。

二、要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如果把德育工作比作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德育工作的创新则是为它开掘新的活力和源泉。未来的世界充满着挑战和竞争。而这一切挑战和竞争都集中在“一种主要的决定因素──人的身上”。广大教育工作者应顺乎潮流,知难而上,携手共进,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极大发展找寻“水源”,贡献心智。

1、要更新观念,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当前的社会是一个改革的时代,发展的时代,竞争的时代。学校德育工作如果还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教师还局限在校内、教室内讲道理、开班队会,特别是面对多层次、信息化的新形势,如果还是沿袭传统思维方式,不敢跳出“框框”,呼吸新鲜空气,对形形色色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视而不见或一味采取拒之门外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因此,我们要贯彻“三个面向”精神,更新观念,放眼社会,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除学校常规活动和传统项目活动之外,还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学工、学农、军民共建等渠道,让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变“封闭式”的“圈圈德育”为“开放的”的“社会联姻。”

2、要突出主体,变“被动式”为“主动式”。一切由教师作主、由教师包办,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这是传统教育的流弊。德育工作,内容由教师主观臆定,过程由教师一人主宰,活动由教师全面指挥,也是历史因袭的固定模式。这种貌似负责周致的德育模式实际上却违背了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要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但要使学生置身于德育的特定环境,使之接触客观德育因素,而且要调动其主体精

神,能动地参与德育实践。作为教师要提高能动意识和超前意识,着眼过去,立足现实,预测未来,变“被动”为“主动”,变“消防”为“预防”。

3、要情理交融,变“强压式”为“引导式”。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交融,是贯穿于德育于作过程中的重要原则。那种不看对象,不顾后果,习惯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办法只能是带来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素质教育条件下的德育工作必须要实现创新,通过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心智潜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德育目标的定位在于“培养”与“引导”。因此,教师要变强压式为引导式,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设计,情理交融,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正确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

4、要整合渗透,变“分块式”为“融合式”。德育与智育、体育不同,它将有渗透源的作用,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蕴含在一切活动之中,可以说它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传统的德育工作,往往超脱教育教学之外形成了教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分块结构。其中主要原因是学校管理系统的分化,学校管理的格局是:抓教学校长──抓教务主任──各科教研组──各科任教师;抓德育校长──抓德育主任──抓德育三支队伍(即团队干部、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这种格局分工明确,各守一摊,形成学校德育与教学的“两张皮”现象。现代学校的德育模式,应力克这一弊端,要通过有效的协调,使多种途径(各科教学、各项工作、各种活动、各种规章制度、各类人员的言传身教等)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整体效应。使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共同参与、融合渗透。

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大量新的课题急待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只要我们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就能把我们学校德育工作推上新的更高的水平。

德育骨干培训学习体会

感谢教育局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20天的学习,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感受甚多,可以概括为“高、广、新”。

一、“高”--理论层面高

本次学习邀请了许多多年工作在教育战线的高层领导作报告,他们从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到今天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从中国当今的教育政策到国外的教育体系;从理论高度到实践层面向我们展示了职业教育所处的大好时机以及德育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从宏观层面给我们介绍了新的教育理念,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尤其是德育教师的光荣使命。领导们心怀天下、高屋建瓴,跳出德育看德育,不仅给了我们高远的视角,也让我们学会了胸怀大局、勤业精业。

二、“广”--授课内容广、专家层面广

本次培训专家报告近20个,内容充实有层次,涉及理论和实践。既有宏观的政策、理论;又有微观的教学方法、科研方法。培训的专家既有多年担任领导职务的教育专家,又有学术领域的教授,还有工作在德育教育第一线、成绩显著的资深教师,还有企业领导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传授的知识犹如一张纵横交错的网为我们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相

信我们会用这些知识加上自己的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收获。

三、“新”

1、观念“新”。本次培训的授课老师不再是泛泛而谈、空洞说教,更多的是把先进的理念结合自己的研究告诉了我们新的理念与方法。比如让学生学会处理关系模式、引导激励学生的技巧与方法、网络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等,这些新的观念从不同的方面促使我们更新德育教育观念。

2、视角“新”。本次培训有从经济学角度看职业教育的,有从社会学角度看职业教育的;有从心理学看德育教育的;还有从企业发展看德育教育的。不论从哪个视角都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3、形式“新”。本次培训形式新颖、活动丰富:有领导的报告、专家的讲座;有企业调查、员工互动;还有小组学习、大组交流,组织者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平台让我们相互学习和探讨;除此以外还有课堂活动、与授课者的问答、公民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也让我们有了新的体验。通过学习和大家的交流、活动,让我们迸出了许多思想的火花,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也为今后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模式。

这次学习让我们重温了学生时代、聆听了老师多年的研究心得、感受了同学们纯洁的友谊,相信20天的学习收获终将随着秋天的到来在德育阵地里开花结果。正如周厅长寄予我们的话那样,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是公平、正义之事,他以一个老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期待我们将这份事业继续下去。我们将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将所学习的知识用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发现、在工作中思考、在工作中成长!

德育学习体会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开放的小组学习形式使每个人得到了最大的信息交流量,促进我从专家的引领、各位主任的“独家秘招”中学到了很多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德育主任是校长工作的主要助手,是学校思想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是为教师工作的服务者。要想当好这“三者”的身份,德育主任就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因此,我非常喜欢培训中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从自己的翻阅和大家的介绍中,使我进一步明确了知法、懂法、用法的重要意义,弥补了平时学习中所忽略的知识。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再调节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借助这次的学习,我们会处理得更好。

6.培训学习心得 篇六

按照公司的统一安排,我参加了全国煤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商管理训班。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学习,先后学习了《企业战略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煤炭企业信息化》等,丰富了管理理论知识;在校期间,还听取了何继善院士的《可控音频大地电磁法》探测地下水分布和袁亮院士的《煤与瓦斯共采》解决高瓦斯矿井难题等精彩讲座,提高了科学技术在采矿工程运用中的广泛性认识;同时,培训班还参观考察了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北京现代汽车等现代化生产企业,开阔了视野。通过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总结以下几点:

一、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培训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最有效手段。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是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社会,谁先获取信息,谁就有主动权。因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及个人来说,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开班仪式上,管理学院领导着重阐述了学习培训的目的和意义。通过积极的发言讨论,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企业管理与创新发展要靠学习、靠培训;要接受新思维、新举措。要通过学习培训,不断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思维应对竞争挑战。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因此,加强培训与学习,则是提高经营管理者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业绩的迫切需要。

二、通过学习培训,为经营管理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知识经验交流平台

全国煤矿生产企业星罗棋布,地质条件也不尽相同,生产经营规模及企业转型发展也大相径庭。通过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吸取其他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经验,克服自己所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通过探讨,还能解决煤矿开采中遇到的共同难题。如在井下生产中,低瓦斯矿井宜采用U型通风,高瓦斯矿井宜采用Y型通风;在治理高瓦斯矿井方面,则将可开采的煤层规划为一个族群,选取瓦斯相对较低的煤层先行开采,同时打穿层钻孔抽瓦斯,由于煤层受采动影响,瓦斯从吸附状态变为游离态,经过科学合理的瓦斯抽放后,采掘其余煤层时就很少受到瓦斯影响;在企业转型发展方面,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可以上马产品深加工项目,如煤化工;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应大力提倡瓦斯发电、民用瓦斯工程建设,以及建造矸石砖厂、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等,实现企业生产的‘零’排放。

三、通过培训学习,实现自我完善和企业的发展

人类的知识和技能都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和积累获得的。世界上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从孩童时起开始勤奋不间断地学习,当他们的知识经验积累到一定高度时,才能成为思想家、科学家。因此,我们要通过学习培训,积累知识和经验,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难题,逐步提高自己的生产管理水平,实现自我完善;同时,企业的发展最终是靠管理,只有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上了台阶,企业

发展也就上了新台阶。企业要持续发展壮大,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应该有计划、长期的。

四、通过培训学习,我明白了企业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同理,一个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文化。世界上跨国公司以及国内的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人都是有私心杂念的,只有靠企业内部文化才能将员工的思想统一起来。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内部语言,只有企业员工人人都精通了这种语言,他们才会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因此,面对发展壮大的企业,如何建设好企业的内部文化,也是领导和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7.工业设计培训学习心得 篇七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持续深入, 现代教育技术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师必备的素质和技能, 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已成为高校教师培训的日常工作。由于各高校校情不同, 培训效果差异很大。同时, 近年来慕课、微课等在线学习环境日趋成熟, 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也使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 有效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迫切需要深入研究。

二、相关研究界定

(一) 混合学习的内涵

混合学习最初是指将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或数字化学习结合起来的学习形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线学习环境日趋成熟, 网易公开课、慕课, 以及以微课为主要载体的翻转课堂扩大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空间, 它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信息化资源为支持, 对混合学习的“课内课外、课前课后”做了角色和功能上的调整, 使混合学习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二) 混合学习与教育技术培训

新型混合学习能够有效整合网络学习和课堂学习的优势, 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实践中问题的解决创造了可能, 因而可以将混合学习引入教育技术培训。教育技术培训本身是一个教学过程, 不同的是, 教学面向的是教育工作者。采用混合学习模式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可以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三、混合学习环境下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设计

笔者于2010 年在所在高校做过一项关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和培训需求”的调查, 并基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开展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总结几年来培训实践经验, 尝试从混合学习的视角构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 主要包括:基于校本的培训需求分析与培训方案制订、“小组学习培训班+个别化在线学习+协作化课题研究”的培训组织实施过程、内外结合的培训评价及培训后续活动。

(一) 分析培训需求

教育技术培训需要开展面向培训对象的需求分析。包括培训体系分析、政策分析、教师分析等。培训体系分析要从整个培训的运行效率上说, 即应有一个专门化的机构负责培训的实施。政策分析包括师资管理部门、教务管理部门和教育技术部门对教师的要求和政策鼓励。人员分析包括确定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 关注教师的特殊需求和培训意愿, 从个体角度分析培训需求。

(二) 制定培训方案

1.确定培训目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确立总体培训目标是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优化教学手段, 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 以此为基础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达到教学最优化, 并把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的工作、生活的学习中, 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2.筛选培训内容。根据教师的学科差异和个性需求, 把培训内容确定为三个层次:技术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技术层面解决基本的操作问题;理论层面包括普及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前沿讲座;实践层面结合案例开展实际教学研究。

3.建设培训资源库。一是关于培训内容学习方面的资源。二是开展教育技术应用需要的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购置成熟的商业资源库、自主开发校本资源库、对现有的传统资源进行移植改造、全方位获取网上开放性的公共教学资源。

4.确定培训方式。基于集中面授的社会情境性特点和网上在线培训持续发展性的特点, 本研究提出了“小组学习的培训班+个别化在线学习+协作化课题研究”相融合的教师教育技术混合式培训模式。

(1) 小组学习培训班。小组学习培训班是将教育技术初始水平相近或需求相类似的教师分组编班, 利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进行集中的授课培训。优点是便于培训者有组织地指导, 为教师营造社会情境, 建立有效的社会网络和长期学习关系。但这种模式因培训内容与方案相同, 有个性化不足的缺点。

(2) 个别化在线学习。有效的在线学习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培训者的作用、在做中学、任务驱动学习、合作学习、丰富的培训资源。个别化在线学习的优点是学习时间与学习方式自主、灵活, 适应了高校教师的特点, 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主体性, 满足了教师的个体需要;缺点是培训组织和管理较为松散。

(3) 协作化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 让教师带着任务去驱动学习, 可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实践培训时学到的各种方法。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将教学实践与教学科研相结合, 促进教师的教学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发展。但这种方式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需要教师有恒心和信心。

因此, 本研究提出在线培训与传统式培训相结合, 协作化课题研究驱动的混合式、立体式的培训, 更好地提升培训效果。

(三) 组织实施培训

组织实施培训是教育技术培训过程的核心阶段, 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反馈信息、培训经验等都是在这一阶段进行收集, 其他阶段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阶段的工作开展的。通过小组学习的培训班, 采取示范模仿、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案例反思等方式, 系统地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个别化在线学习阶段, 受训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系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时安排, 以完成全部的培训内容。对在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师, 鼓励他们带着任务去学习, 促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实践培训中学到的方法。培训过程的周期可定为1 个学年, 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定义。每一次培训都是在上一次培训的基础之上开展的, 总结上一次培训过程的经验与教训以优化本次培训过程, 并为下一次培训过程的改进提供借鉴与参考。

(四) 评价培训质量

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是要教师能够在教学中主动使用教育技术来促进教学和改革, 因此必须把评价延伸到培训之外。即不仅要在培训过程中检查培训效果, 还要在培训后的2~3 年内继续考察, 对他们在教学实际中运用教育技术促进教学和改革的情况进行跟踪评价, 形成培训效果的综合性评价, 以全面衡量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并督促和激励教师进一步用实际行动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跟踪评价平台可以从政策平台和网络平台两个方面来考虑, 以此激发教师学习和运用的积极性, 使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提高。

(五) 后续支持系统

教师要把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态度迁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还需要一个过程, 还需要培训者在培训活动结束后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后续支持, 可以通过几个途径实现:配备专门辅导老师跟踪辅导;利用即时通讯软件或邮箱沟通和交流;利用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交流和学习;建立教育技术研修网站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结束语

基于混合学习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突出了混合学习理论对培训的指导作用, 强调了面向培训对象的需求分析, 侧重在“小组学习培训班+个别化在线学习+协作化课题研究”的培训组织实施过程和内外结合的培训评价。该模式适应于笔者所在高校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但是该模式是否能推广到其他院校及地区, 还需要经受全面的考验, 也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参考文献

8.工业设计培训学习心得 篇八

摘 要: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本文结合一体化设计与实施过程,对如何实施一体化教学展开论述,以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和培训模块,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全过程培养。

关键词:学习领域 培训模块 一体化设计

职业教育要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王明伦研究员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一文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这种类型的人才不仅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必须比其他类型的人才具有更宽的知识面,具有更强的群体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为此,笔者学院开展了一体化设计学习项目建设。

一、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零件车削加工课程是学习领域课程。通过对学生普通机床操作与零件加工、零件检验、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普通机床故障诊断及排除、现场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进行培养训练,提高学生对机械行业技术工作的适应性,使学生初步具备中级车床操作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中级车工培训课程是培训模块课程。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了解车床操作的工作规范及日常维护的内容,掌握常见车床的安全操作方法,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成制订工作计划、生产准备、零件加工、质量分析的整个过程,从而训练学生产品的工艺制定、加工及质量检验的综合能力,最终学生考取中级车工职业资格证书。

零件车削加工 课程学习重点是能够合理地制定中等复杂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质量分析报告,突出对学生理论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中级车工培训课程模块学习重点是完成中等复杂零件加工并保证加工精度,突出对学生技术应用与实践环节“一技之长”的培养。从职业出发,以技术应用与技能能力为主线,一体化设计学习项目,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以典型零件的工作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全过程培养。

二、教学内容一体化设计

课程设计思路可以参照一个零件的完整生产过程,分析找出各环节对应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并确定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一是领取工作任务与图纸,准确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零件结构特点分析和技术要求分析;二是制订工作计划,合理选用毛坯、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等,制订加工步骤;三是进行生产准备,准备毛坯、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其他辅助工具等;四是完成零件的加工;五是正确使用量具检测零件,正确填写质量报告。

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按照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即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整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整合、工作过程与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整合,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学习领域细化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典型零件的选取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结合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从单个零件的加工到组合件的加工,由简单到复杂,有理论有实践,合理序化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案的实施

零件的车削加工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采用三个学习阶段,理论学习—实践认证—总结练习。

理论学习阶段,课堂教学:学生完成零件结构分析和技术要求分析;在教师的帮助下,借助学习资料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借助工具书选择毛坯、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等;初步完成零件加工步骤的制订。实践认证阶段,实训车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毛坯、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等;完成零件的加工和检测。总结练习阶段,课堂教学:进行工艺文件的整理,完善零件加工步骤使其更为合理;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产品进行质量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产品评估与填写质量报告;进行配套习题练习,突出重点内容,巩固相关知识点。

中级车工培训课程实践模块采用基本技能—中期考核—综合技能集中训练三阶段模式,全部在实训车间进行。

基本技能训练阶段,学生根据任务进行生产准备,在普通车床上独立完成单件零件的加工,注重提高加工精度。中期技能考核阶段,对学生前期学习进行考核,将考核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得以改进。综合技能训练阶段,进行配合件练习,提高加工难度。让学生可以熟练使用工具书合理选取切削参数,优化加工工艺流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是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四、教学体会

教师团队集体备课,达到了课程实施标准统一。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还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采取教师团队集体备课,以学生认知过程设计教学方案,统一教学载体,在分散授课中突出各自的特点,及时反馈学生信息,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做到标准统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了不同角色的转变。讲知识、教方法、练能力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质。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去发展思考力,去领悟寻求真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知识的传授、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训练前后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理论讲授与操作示范时教师是主角,学生分组、操作训练、巡回指导、技术纠正时教师是配角。主角和配角的转换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实施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各个知识点分解成实践训练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知其然;教师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五、小结

“教学有法,而教无常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优劣之分,都有一定的适用性。职业教育应不断地分析市场、研究学生,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上一篇:教职工辞职报告下一篇:消防宣传月关注消防生命至上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