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绘画创作教学

2024-06-24

浅谈儿童绘画创作教学(精选8篇)

1.浅谈儿童绘画创作教学 篇一

题目:浅谈儿童美术创作思维的培养作者:周小琴

单位:王家井镇中心小学

电话:88276578

浅谈儿童美术创作思维的培养

【内容摘要】在现实的儿童美术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美术创作的过程大多只追求形似而忽略了作品的神,使学生一味的追求临摹而忽略了自己的创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对儿童美术创作的指导的实践,利用做游戏、讲故事、播放投影、录象、编儿歌、听音乐等手段,来培养儿童的美术创作思维,从而使他们的作品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主题词】儿童美术创作思维

儿童时期最富于幻想,他们的美术作品常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儿童画中的想象力是在外界现实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了加工改造,从而形成创作新的形象的过程。儿童美学教学的改革的核心正是这种创新。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是比较注重“像不像 ”、“美不美 ”,谁的作品“画得好 ”“ 做得像 ” 我们就赞美谁;名家的作品是学生临摹的 “ 经典 ”,谁最接近,谁就是最优秀的。结果是儿童成了老气横秋的 “ 家 ”,缺乏丰富的想象能力,缺乏对生命的理解,缺乏经过自己的想象以后的 “ 胡来 ”。因此,需要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儿童美术创作进行启发和点拨,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更多的考虑“ 授 渔” 而不是 “ 授鱼 ”,使自己的“ 教案 ” 成为“ 学案 ”,成为一个教师和儿童共同成长的 “ 方案 ”。本文结合笔者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儿童美术创作思维作一简单阐述。

1、寓创作于做游戏

人的童年是伴着游戏度过的。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做游戏。游戏是形象的,也蕴含着想象和创造。通过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美术创作思维。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在绘画前有目的的做游戏,引发想象力。例如《搭积木造新房》一课,我让学生把积木带到课堂上来先俩人或四人一组进行搭积木比赛,看哪一组同学的积木搭的房子又快又好。再选出几组做的又快又好的小组,让他们介绍是怎样相互配合搭成漂亮房子的,在搭房子时又是怎样想的。引导其他同学进一步构思

定型后,让学生从面前这些各式各样的积木房子造型中选择自己喜爱的构图搬到画面上来。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游戏的气氛中展开想象绘画创作的目的。

2、寓创作于讲故事

学生们作画时,一般是画直观的事物,直来直去的表达主题,意义较肤浅,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进行一些较深层次的“寓意”或“写意”创作,我常用故事来启发学生深入想象、深化创作主题。例如教学《庆祝母亲节》一课,学生一般都画背景写着“庆祝母亲节”,站着几位孩子向母亲敬礼或向母亲献花等内容。为了避免这种单一的表现形式,在授课前,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有一位帝王要选一位画师,榜文贴出后,有众多的画师应召,帝王命题作画,择优选用。他出了《花香》一题,许多的画家画了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盛开着鲜艳夺目的鲜花,但帝王认为,这些画面画了花的美,并没有表达花的香,而只有一位画师的画强烈的吸引了他,那幅画上面没有一支鲜花,只有一个人骑着马走在一条小路上,在马蹄的后面飞舞着几只小蜜蜂。帝王马上就选用了这位画师。” 学生们从故事中悟出了道理。展开热烈的讨论,思维深化了。一幅幅表达母亲辛勤工作和高尚情操的寓意画创作出来了。

3、寓创作于播放影象

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观察到的事物是真实的、具体的。过渡为一幅美术作品,需要一段思维过程,即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创作。要很快完成这一创作过程,难度较大。而借助直观和电教手段,把实景、实物上升为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的直观画面,让学生展开联想,是培养儿童画想象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可爱的企鹅》一课,讲授新课时,先出示企鹅的图片,让学生分析企鹅是由哪几种基本形状组成。在出示画有各种形态的企鹅的投影片,启发学生观察当企鹅那椭圆形的身子、双脚、和圆圆的小脑袋变换不同方向时,企鹅的形态会产生变化。最后让学生观看企鹅生活环境的录象,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想象并构思创作出可爱的企鹅的生动画面。

4、寓创作于编儿歌

儿歌紧贴学生的生活,通俗易懂,好记上口,每一句都写了儿童所熟知的事物。利用这一特点,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适时编组儿歌给他们听,并引起他们的联想,而积极进行创作。如《我们的游乐园》一课,板书课题后,把事

先编好的一组儿歌说给学生听,并启发学生听了以后,想画什么:“游乐园里乐趣广,童话迷宫闯一闯,鬼怪妖魔我不怕,摩天轮上摘月亮,旋转木马任我骑,碰碰车上不心慌,……”学生听了引起很大的兴趣,纷纷描绘起他们去游乐园游玩的情形,并展开热烈的讨论,激起了强烈的美术创作欲望。一首儿歌引发了学生无限遐想,他们兴趣盎然地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游玩情景,挥笔画出了《我们的游乐园》。

5、寓创作于听音乐

音乐和美术有着美育的内在联系。一幅好的绘画作品,在音乐家笔下,可以产生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一首好的乐曲那些高低不同的音符千变万化的旋律使我们听到后,会产生很多联想,从那美妙悦耳的乐曲中想象出色彩斑斓的画面,大音乐家贝多芬是在皎洁的月光下,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在演奏中又引起铁匠和盲姑娘对大海波涛的联想。因此,利用音乐启迪学生美术创作的思维是十分有效的,例如教学《美丽的春天》一课,首先用录音手段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导入学习《美丽的春天》,再反复让学生听这首歌,引导学生体会这首歌的意境,体会乐曲那跳动的节奏,展开春天里鲜花争相斗艳的联想……。学生通过想象和讨论,开拓了思维,提高了美术创作效果。

总之,儿童美术创作思维的培养过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我们可以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方法来激发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创作,使他们走出只有临摹的好才是画的好的认识误区,使他们的作品更具生命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刑永富、《现代教育思想》、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2]赵功义、《中国儿童美育培养》、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3]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2.浅谈儿童绘画创作教学 篇二

1绘画构图

绘画的方式不同,但无论每种绘画都要进行绘画构图,构图构造好,这是一幅画的雏形,但也是非常重要的,绘画构图能体现出一个画家的基本功。漆画就是在构图的基础上,用涂料在构图上进行绘画的过程,按照艺术创作要素与规律进行画种创作,构图体现出画的骨架,漆画体现出画的特色。因此绘画构图是漆画制作的中心,涂料是其表现形式,在绘画构图过程中要做到精益求精,用一个最好的思想表现出其表达形式。

构图指画家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里,对自己所要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或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从而形成整个空间或平面的特定结构。通过这样的艺术加工和构成,取得恰如其分的艺术效果,借以实现艺术家的表现意图。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是艺术家向观者表达内心世界的语法。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一定的形式美,从而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给予读者以思想层面的影响。人们的美感经验是最直接的,对作品形式美的感受也是最直接的,而艺术作品形式美的所有因素中,结构的形式美感是重要的基础。程向君教授的漆画作品 《雪山前的白房子》 ( 图1) : 恰当地运用垂直线、平行线、斜线以及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方形进行画面的分割组合,强化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2漆画制作

漆画以其不可替代的材料、工具、技法、绘制程序, 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美学品格成为独立画种,漆画创作除了要遵循绘画的一般规律外,还要遵循漆画的特殊规律。想创作出有漆味的漆画,在构图上也要符合漆性。首先,漆画的材料与丰富的技法,虽然能达到优越于其他画种的效果,但同时也有它的局限性,不能调出变化丰富的色彩,不能像其他材料那么容易把握,这些不足,漆画可以用它的装饰性去弥补。装饰性有两方面: 一方面,漆画宜于用装饰风格,不宜于写实手法; 另一方面,是指材料本身的装饰性。张泽国教授的漆画作品 “北方小站”用严谨理智的装饰风格,体现了北方的地域特色,这种强调画面构成的形式感、追求精致与优美、到处都讲究的艺术才情,将漆画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再客观的再现对象,而是主观臆想的物化, 重视构图的形式美、重视材料的工艺美、重视画面内在结构的推敲,这正符合漆画的装饰性表现,扬漆画之所长、避漆画之所短。

其次,构图还需讲究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段,在我国传统艺术里叫 “意匠”。意匠的精拙,直接关系到一幅作品意境的高低。构图属于立形的重要一环,但必须建立在立意的基础上。一幅作品的构图,凝聚着作者的匠心与安排的技巧,体现着作者表现主题的意图与具体方法,因此, 要巧妙地利用漆的特殊之美,融入构图,将更能体现作品的艺术魅力。黑、白、红是天然漆特有的色彩,郑力为先生的漆画作品 《拉网》 ( 图2) ,大胆挖掘传统漆艺语言,构图采用黄金分割比,去其繁章、采其人要,对纷繁复杂的生活场景进行艺术概括,黑、白、红强烈的色彩对比,用一条纤细的鱼线及一张空灵的网使画面上的一切跃然生动。这幅作品构图上独具匠心,用色布局合理,单纯洗练、动静结合,具有极强的形式美感,传达出作者的艺术修养和驾驭漆艺语言的能力。

当然,构图与创作成功结合的漆画作品很多,这些优秀作品,都是通过最优构图,表现最充分而独特的立意; 而漆画又因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影响着带有漆味的现代性构图。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构图方式,都应该准确地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表现形式也应该符合 “美”的原则。而主题思想的表达和表现又必须依靠恰当的形式来展现。绘画构图与漆画创作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内容不等于形式,形式不等于内容,但内容中包含着形式,形式中也包含着内容。只有形式而没有漆性的画不能算是漆画; 同样,漆画在讲究绘画性的同时,更要遵循绘画规律,注重形式美。

漆画教学中的这两门课程 “绘画构图”与 “漆画创作”,对教育学生认识漆画、了解漆画、做好漆画是很有帮助的。漆画创作要讲求 “意境”,绘画规律与漆性的完美结合能让漆画更有魅力。

摘要:漆画制作过程是涂漆料在作品中绘制的过程。漆画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前景。漆画制作必须有前期制作基础,比如绘画构图就是漆画制作的基础。无论哪种绘画都要展现出绘画的艺术特色,在一定的艺术熏陶下完成作品,作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表现出一种情操。文章从绘画构图与漆画制作的关系中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漆画制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3.浅谈儿童绘画创作教学 篇三

[关键词] 儿童美术 绘画创作 辅导

一、培养观察的能力,积极收集生活中的素材,为展开想象作好铺垫

少儿绘画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与成人搞绘画创作过程很类似。在创作前,都需要深入观察生活,目的都是为了收集创作的素材,做好创作前的准备工作。儿童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不够丰富。因此初始训练可引导他们去看天上飞的小鸟,忙碌的蚂蚁,采蜜的蜜蜂,飞舞的蝴蝶等,同时加以引导,让孩子们回忆,刚才看到的小动物是什么样子?身体的形状?色彩和花纹?动作?生活的环境?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观察周遭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养成观察的自觉性。但只会观察是远远不够的,不可熟视无睹。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就要引导他们主动地留心和记忆,绘画创作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所以,我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小日记本,让他们以绘画的形式记录生活中所观察的事物并收集起来。通过了这一形式的记录,这些绘画小日记本就成为了有利的创作原料。但在辅导儿童绘画创作过程中,对于素材的收集,也会有两种情况:(1)命题创作。在学会观察方法后,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这首先要引导学生相对集中一点,有针对性地观察、记忆、为自己的绘画创作收集所需的各种形象,并可以通过画速写或画记忆画,以及自己的绘画小日记来收集有关的素材。例如,“可爱的祖国”这一主题,范围较大,我就引导学生以小见大,细心观察家乡的变化,美丽的校园,鲜花盛开的公园,繁华的街市,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商店,等等。通过观察感受和记忆家乡的美来体现祖国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绘画“可爱的祖国”这一主题画的兴趣。对有关科幻题材的主题创作,不能到实地或实景观察,就让学生通过搜集有关的书本材料,或观看有关的电视、录像、电影等。(2)自由绘画的创作,没有特定的主题,需要鼓励学生在平日生活中善于观察,留心周边的事物。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展开必要的想象。告诉他们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开始,有时观察到的具体景物不一定理想。这时,可以加工改造。可以通过夸张的手法进行艺术加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二、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构成独特地画面,成为学生的好向导

有了充分的“感知材料”,多样的素材,才能展开丰富地想象,接下来就是进入画面构图的阶段。这一阶段很关键,它是儿童绘画作品的框架。尽管少儿绘画作品的构图没有成人作品那么严谨,他们也无法去深入理解构图的意义。只要让学生花心思布置画面,设计出“巧”的构图,与随随便便画上去,画面效果就大不一样。平时,我在上绘画创作课时碰到两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其一,是一些学生以为画得越多东西越好,把画面塞的满满的。反之,另一种作画不够大胆,所画的物体既小又少,画面空荡荡,这两种情况都应该克服。让学生明白,只有把画的东西都画到最合适的地方,而且你想表达的主体要突出,不可本末倒置,才算画出完整的画面。学生画构图不可能一下子就画到位,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细心地引导,让学生在原稿的基础上进行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三、大胆用笔用色,以色达意,鼓励学生运用各种绘画材料与工具

构思好画面,画好构图,最后是完成作品阶段,这一阶段是决定性的阶段。因为有了好的构图,并不等于有了好的作品,画面效果主要看完成作品的阶段。儿童的创作很随意性,甚至可以说是画到哪里算哪里,是随着画面的画出后的东西再作思考,他们是很难抽象地考虑我将画出的是什么,将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在辅导学生完成作品时,首先要老师辅导,帮助共同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因画制宜,即根据绘画创作内容,选择适宜的画种及绘制方法。这种“适宜”,只是从画面效果考虑而已,例如,画有关雨天题材内容的画,选用水彩或国画的画法,容易表达出水迹淋漓的感觉。二是因人制宜,即根据学生喜欢及掌握画法程度和学生本身喜好那种方法来考虑,有的学生喜欢画水彩,有的喜欢画国画,还有的喜欢制作纸版画等。儿童绘画创作辅导,应围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展开,并要细心的“导”。作画时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用笔,心要细。如果作画拘谨、放不开,就不可能出奇制胜。所以,整体要画得大胆,局部及细节要画得精妙,力求做到大胆用笔,细心“收拾”。最后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完成一件好作品还有一个十分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用色问题。要让学生明白,色彩不仅是为了画面更漂亮,更重要的是,色彩可以表达作者的想法和情感。创作时,画面可以通过合适的色彩并利用色彩之间的衬托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处理好色彩的关系,最后还要进行“收拾”整理,完善画面。

四、美术创作活动渗透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作积极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好多学生一听到要绘画创作了,就开始胆怯了。要让学生消除这种心里,就要让他们多接触,把心境放平。课堂是实施美术创作锻炼的最好途径,儿童画创作,可使用课堂教材中以范画为载体传授技法为主,而变为教师创设情景,在教授新内容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培养他们地创作能力,创作积极性。例如,在一堂《森林里的猎人》的美术课上,如果用过去的教学方法,老师领着学生临摹画就可以了。若是画创作,只能在比赛时,老师才会辅导。长此以往,造成同学们一听到儿童画创作就会产生望而却步。

现在,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多层次地挖掘教材,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分散性思维。这样,在课堂中即做到了普及了创作又使学生消除了创作的胆怯心理。在这一创作课中,我通过多媒体让大家欣赏不同国家、民族猎人的装扮长相。等回到教室大家还意犹未尽,看到大家兴奋不已,就让他们分小组交流自己看到的猎人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区别?你最喜欢画哪种类型的?等等。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于是,我打开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通过不同的环境的声音播放,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大家体验猎人生活环境和狩猎时的神情、动态。看到大家的兴趣真正被调动起来了,我就提问学生,引入他们进入绘画猎人的创意想象中去。同学们在愉悦和不知不觉的气氛中完成了儿童画的创作。最重要地是培养和保护了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并从中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使学生的每一张课堂作业都成为一幅属于自己的创作画。通过这些平时课堂中创作的作业,再加以教师适当辅导与学生进行修改整合,也就成为了一幅完整的儿童创作画,更激发学生儿童画创作的积极性。自然地培养了创作的能力。

4.儿童线描画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篇四

[作者:中小学美…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2490次

发布时间:2010-11-9 15:00:38]

选择视力保护色: 【

儿童线描画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史 英

(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 312000)

一、目前儿童线描画教学现状与误区

长期以来,国内就不乏对儿童线描画的研究探索。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线描画的教学,让学生将表现对象以点、线、面的形式表现。而拿笔在纸上涂画恰是儿童的天性,每一次表现都堪称“绝无仅有的个性化的儿童美术作品”。在小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水平逐渐增强,开始知觉到空间的结构,观察力逐渐提高,注意到对象的细节,比较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开始追求绘画对象的形似,能够发现绘画作品与客观事实的差别。如果在这一时期,儿童的绘画技能没有明显提高,不能满足认知水平的需要,难于充分表达儿童的思想感情。许多儿童就会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往往会认为自己确实没有绘画的能力,再努力也没用,造成儿童对绘画的心理障碍,失去绘画的信心,甚至讨厌绘画,作业也都草草了事。这个时期就是通常所说的“儿童绘画困难期”。其实,这一时期正是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过渡阶段”,并非是儿童不会画,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表现方式。而儿童线描画装饰性极强,注重儿童的主观想象和感受。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突破客观事物的限制,以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概括、提炼、加工,弱化对物体具体细节的真实刻画,表现具有象征性,画面重于装饰性,属于创造性地再现物体。其主观表达重于客观描绘,联想和夸张多于分析与观察。创作过程具有游戏性、随意性。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儿童过多地受到来自“形”的困扰,同时又能开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有效地提高绘画水平,帮助儿童体验成功,顺利渡过这一“绘画困难期”,从而保持对美术的兴趣。

儿童线描画正是因为其特殊性,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也正是因为这种来自内心的个性化创作,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和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许多教师由于对儿童美术教育规律缺少深刻的理解,导致在目前的儿童线描画教学中存在着不少误区,如:①过分注重美术技能的培养,走入“像不像”的误区。教学手段与教学过程为“像不像”服务,教学中不能以多元的角度对那些技能表现较差的作品进行科学的评价与引导,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自我的评价。②过多采用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法,忽视作品个性美的表现。教师的教学设计强调教师的强势地位,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自主创新作品缺失,久而久之,这样的线描画作品便少了“绝无仅有的个性化”。③没能采用多元化的美术作品评价标准,压抑了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教师个人的一些喜好或某些不适当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艺术灵性,使线描作品缺少个性化的艺术加工,画面缺乏的应有蓬勃生机,进而压抑了他们的潜能。

二、儿童线描画创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从2006年开始,笔者开始进行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域进行儿童美术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找到了一条可以促进儿童绘画自信心、表现力和创造力的绘画教学策略——儿童线描画教学,尤其是结合我校学生及线描画教学的实际,开展了不同阶段儿童线描画创作教学的尝试和实践,探索出了一套“学会欣赏,引导观察——注重积累,大胆想象——技法递进,先易后难——创作构思,突出主题——相互观摩,多元评价”的儿童线描画创作教学模式,不仅创设培养了多元智能的教学环境,也提高了儿童线描画创作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多元智能的整体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学会欣赏——体验线条的魅力,让观察更具目的性。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只有让儿童亲自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和艺术作品,才能提高儿童对艺术的感受和表现能力。线描画有很强的装饰性及独特的视觉效果。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曾经有一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道出了线条的本质在于它的情感意味,即表达画家的精微感觉和细腻的情绪,同时也道出了丰富的线条留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所以在线描画的创作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线”的眼睛,引导学生找线——线状的物体(如人的头发、蜘蛛网、树桩的年轮、弹簧等…)、依附于具体形体的线(如物体的轮廓线,面的转折形成线等)。通过找线,儿童就会意识到身边的“线”其实无处不在,只要注意寻找就能发现。使学生成为发现美的有心人,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其次,选择经典艺术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提高艺术鉴赏力。不同的艺术大师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如:安格尔的线条精确、秀美;毕加索的线条动荡不羁;凡高的线条奔放有力„„我会有意识地挑选了一些形象鲜明、线条清晰、明朗具有形式美的名人名画。如北宋李公麟《五马图》、长沙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和《人物龙凤》帛画,;卢愚光的现代线描作品;马萨尔的现代线描作品那

超现实的体、面、线条等都是非常好的欣赏材料。引导儿童通过接触经典,感受不同画家手下那不同的线条,有利于他们更敏感地感知和选择线,从而在创作中尽情发挥自己的个性。再次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线描画作品,发现独特的魅力。儿童日常接触的大多是色彩的世界。而黑白线描画要让学生体会到:没有其他颜色,黑白也可以这么美,从而了解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画面感受。我从电脑里下载了许多孩子的线描作品,有静物、人物、植物等,让学生发现黑白世界虽为简单,却仍然可以表现自己的意愿。黑白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和美感。如我让学生欣赏作品“荷花蜻蜓图”,画面上所表现的是两只不同动态的蜻蜓,线条流畅,尤其前面的蜻蜓神态可爱,身子上大面积的黑白对比,增加了画面的美感。背景中荷花的造型运用了多种线条,表现出小画家与众不同的想象力。学生们在看后都会发出惊喜的赞美:“哇!好漂亮啊!”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让儿童感受到线描画与众不同的美感,就会感受到不同的物体不同的质感拥有不一样的线;不一样的线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信息。激发了对线描画的兴趣,感到线描画是如此有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2.注重积累——丰富感性经验,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类智力活动的门户,是一切想象的基础。儿童线描画创作的基础是观察积累。有了观察就有了各种形象的感知,才有可能去思考和想象。一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观察,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经验。心理学认为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在实践中通过训练而获得的。儿童绘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观察力水平的高低。写生是培养儿童观察力、表现力的最佳方法。同时,写生也是积累素材,解决学生“无东西可画”,“画面空洞”的最佳办法。所以我经常结合上课内容让学生带花草树木的花、叶、果实,观察其中的的变化;带领学生走出校外写生,让儿童养成了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事物的习惯,增强感受和体验。如画《四季》前,我建议孩子去观察大自然,并收集了各种写生材料。在创作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单个的特征、形状,再引导观察不同的颜色、形状、花纹,观察花纹间的排列、放置、重叠、遮掩等。由于在作画之前的观察积累了感性经验,学生们在绘画中表现出更丰富多彩的内容。如画《家乡随想》,学生通过收集图片、观察模型,观看录象等,他们对家乡的“特征”都非常了解。从画面中就可以看出孩子们观察的细致。二是引导学生抓住特征,观察有序。通常儿童对摆在眼前的实物不会认真观察,或观察不得要领。所以要引导孩子们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发现物体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通过欣赏各种叶子,知道了主要是叶子的形状和花纹发生了变化,改变其中一个,就能画出不同的叶子。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从整体到局部,从近到远,由外到里等,使学生有一双不断发现和灵敏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环境,感知一切美好和不尽人意的地方,为创造和想象奠定基础。

3.技法递进——从简单到复杂,增强自信心

儿童绘画的意图并不着眼于要画得跟实物一模一样,那只会扼杀儿童的天性。所以线描画跟技巧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他们身心发育可能接受的范围内通过适宜的方法把必要的知识渗透给他们,使孩子在以后的创作中更自信,收到更好的效果。一是线的练习。各种各样的线条是线描画的最基本的语言。为了激发儿童的绘画欲望,我设计了教学活动——会跳舞的线,我先采用了柔软可定型的缎质线(做中国结的专用线),让学生发挥想像,让线舞动起来,并记录线舞动的道路,给它们取上各种名字。如起伏的线像波浪;卷起来的线像蜗牛,星星点点的线像雨点。在动手操作中,学生们既感知了各种形状的线条,又学会了直线、弧线、曲线等有规律线条的画法,对线描画充满了兴趣。然后我引导学生随意画线——激发兴趣,提升创造力。画一条线对每一个儿童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出于好奇,他会带着半信半疑的想法尝试去画。我设计了“一笔画”的练习让学生尝试。要求画各种形态的线,且以独特为佳。通过“比一比谁画得多”、“谁的线条最特别”激发创作的热情。儿童是与生俱来就有创造的潜能的,只是缺少发掘,教育的作用就是唤醒与培养。接着我设计让学生画各种情感的线,提高表现力。中国书法把线条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至。线条的表现力是神奇的,或长或短,或平稳,或多或少,或跳跃,或流畅,或凝重,或刚毅,或柔弱。我从中得到启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画出有生命有感情的线。通过教师示范与作品欣赏让学生体会到线的丰富内涵。从而使学生对线条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最后,我设计了小作业——听音乐,画心情。以训练线的组合。最后创造出了丰富的构成效果。为了巩固教学效果,我还设计了一些练习如“细胞的世界”、“树叶变形记”、“神奇的果树”等。需要注意的是组合要有一定的秩序,排列宜紧密。

二是点、线、面的处理。儿童通过 点、线、面的运用,在画面上形成黑、白、灰的变化,进而形成儿童线描的装饰。客观对象的黑、白、灰的形成取决于两个方面:即依据自然光线的变化而形成,或依据描绘对象本身固有色的深浅而形成。描绘对象时一般多以此为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客观对象,而要依据创作意图和画面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组织画面黑、白、灰的变化。因此,我通常会引导学生借鉴黑白装饰画的黑白转换关系,处理好点、线、面的艺术关系。如通过向大师学画的方式,巧妙利用大师作品中对点的疏密、大小,线的长短、粗细、曲直,面的形状和大小来表现物体的“色彩”的重要方法。学会用稀疏的点来表现灰色,密集的点来表现深灰色,用细疏的线条来表现过度色(中间色),用粗密的线来表现厚重色,用平涂或留白来表现黑色或白色。而在实际物体中“灰色”或“中间”色又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难处理的颜色。儿童由于实践经验不足,画面处理能力弱,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画面太花或太脏,感觉死板或空虚、单薄。我采用写生与临摹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儿童结合优秀作品的处理手法有目的地细心观察、认真比较,去发现物体的本质特征,并鼓励儿童大胆地借鉴优秀线描作品中的装饰手法用“点、线、面”这些媒介积极地组织画面,使物体的形象更为生动,画面的层次更为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装饰美感。儿童的选择能力还很弱,他不知哪些该简略写,哪些可以“留白”。教师通过分析、比较,逐渐让他们懂得画面的主次关系、虚实关系怎样处理,让他们懂得其实“留白”也是很美的。对于高段学生则可以借鉴素描中的明暗调子关系,引导儿童对物体立体感、空间感的感悟和领会,增强儿童的线描表现能力和信心,又能使儿童更好地理解用线描也能表现出丰富的“彩色“画面,不断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信心。

4.创作构思——选择主题内容,发挥创新想象

创作一幅成功的线描作品离不开主题的选择。所以在组织安排画面时我总是围绕主题进行构思,启发学生创造思维。一是通过说画构思主题。在创作前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画什么,怎么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有意作画意识,还能提高大胆构图的能力。如画“未来的世界”我让学生思考:你设计的未来事物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特别的功用?„„学生在讨论中获得了绘画的激情和表现内容,主动的投入到绘画过程中,于是一幅幅充满想像的“科幻”作品呈现在我的面前。有城市环保车,吸进去的是垃圾,吐出来的植物的养料与再生的工业原料;有多功能房车,能自动吸收太阳能,节省能源„„说画让儿童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线描作品充满了童趣。二是在欣赏中体味主题。每一幅美术作品都有其特有的造型语言,所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去体会作品的线、形、意,去想象可能发生的事,可以帮助幼儿创造出更多的艺术形象,更好地表现主题。如创作《有趣的海底世界》,我运用多媒体让孩子们欣赏各种漂亮、奇特的海洋生物,使他们感悟到海底世界有着许多有趣好看的海洋生物,从而在生物的种类、外形、动态和花纹造型中变化无穷,各具特色。三是用命题画提升主题。生活是艺术表现的对象,在我们周围有着许多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我会有意识地选择身边的题材,利用规定的题目,启发学生搜索平时的经验积累来组织主题。如画太阳,我启发孩子抓住“奇特、神奇”来设计自己喜欢又与众不同的太阳。结果有的设计了小姑娘,陪伴每个孩子过节;有的设计了智多星老爷爷,只要有困难时,求救于它,它马上会帮你解决;有的设计了地球守护之星,日夜守卫着地球,防止外星人的侵略„„一颗颗星星凝聚着孩子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丰富的情感。四是用形式感丰富主题。形式感直接关系到内容的表达,可以更充分、更深刻、更完美地表达主题。因此,我借助一些形式感很强的优秀绘画作品,其中有国画与西画结合的,工笔淡彩与重彩结合的,重彩与材料相结合的等等,引导学生体会美是一切绘画创作的出发点与归属,而形式感是帮助创作成功的绝佳途径。于是我设计了相关的创作主题,如与众不同的花瓶,作品的外形就是花瓶的外形,让学生把剪贴与线描结合起来;又如在科幻画创作中,我让学生主体部分剪贴上去,使主次更分明。作品的成功创作同时也告诉我,追求“形式感”等于追求艺术创作的最强音,以和谐、创新、个性化为基点的“形式感”为主题的表现提供了更广泛途径。

5.多元评价——互相观摩学习,激发创作激情

诱发儿童的创作灵感,大胆让学生去想、去画、去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留给儿童自由的想象空间,这是儿童绘画创作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儿童从拿起画笔起一直在表现自己,他们从某些本能的欲望出发,借助各种点线面符号系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作为表现自己以及与他人沟通的手段。因此他们画的线有的看似简单却表现着自身的一种信息,不同性格和年龄的孩子有其不同的线条。有的线条粗狂,有的飘逸连绵,有的纤细雅拙。他们在画线描时往往是凭着想象和感知,这种画法是完全的自然状态,拟人化的手法、夸张的形象、稚气的线条都是他们闪光的地方。所以在评价环节中,一是要积极开展互评,引导同伴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他们的作品是充满个性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所以更有必要进行相互间的作品评价。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平等、友善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当然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会有所不同。因而每当一幅幅作品完成时,我总是把作品展示出来,让孩子们互相说说好在那里,什么地方很有意思,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互相学习的兴趣。学生不但可以在同学面前表现自我,评价自我,还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宽容。我经常听到“他画的比以前进步了”、“他画的作品构图新颖、但我认为细节刻画欠具体”、“他的线条画得很有表现力,我要学”„„。二是要注意方法,及时鼓励学生。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作品持否定态度,学生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反之会增强绘画热情。我在评价过程中非常注意方式,对学生的每一个创意都予以积极的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有一次画“春天的花”,有一幅作品线条很乱,没有具体的刻画,孩子们都看不懂,我我指着错乱的线条组合问学生:“这幅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一个孩子说:“像阳光在闪烁,很美!”我带头鼓起了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那个作画的孩子,他的眼里充满了喜悦,自豪的挺起了小身板。

三、教学体会和建议

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儿童在线描画创作过程中,他们的自信心、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等多元能力方面均有较大提高。随着学生对线描画兴趣的增长和绘画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对绘画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对自己的画充满了信心,变得敢想,敢画,而且是乐于画画。我欣喜地看到许多孩子在线描画过程中思维灵活,落笔大胆,能充分利用线条画出自己的想法,整个画面充满了独特的个性美。通过线描画的教学,我们也发现学生的其他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如“让我来说说”、“一起来品画”等互动活动的展开,使一些性格内向,平时言语较少的学生也能积极的与同伴和老师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变的更加开朗活泼。在实践中,我认为教师还应该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要解放孩子,营造学生自由多彩的想象空间。只有给儿童绘画的自由,思维的自由,孩子们才能有更多的尝试机会,才能在线描画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启发和诱导,发挥循循善诱的爱心、耐心和才能。

二是要尊重孩子,用心体会儿童充满稚趣情感世界。孩子的每一幅线描作品都表达了他们的内心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视角,以孩子的眼光去欣赏,不要用成人的要求去改变它。你会发现那一幅幅充满稚气的作品是最自然的、最精彩的“艺术品”,从而给自己的心灵投去一片欣喜和感动。

5.绘画创作课小兔的奇遇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等。

2、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小动物,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给学生应对现实生活中突发事件的方法。

一、本课教材分析

《小兔的奇遇》属于绘画创作课,是一幅想象画,所以本节课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

重点、难点:拓宽学生的思路,加强趣味性,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把想象的内容加以整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方法设计

1、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交流,既要重视教师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学,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2、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采用讨论、分组表演等方式。

3、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注重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在教学中,加入表演、讲教等内容,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4、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作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

5、在美术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三、教学过程

1、老师带来一张卡片咱们猜一猜今天的主人公是谁?(依次添加鼻子嘴巴耳朵)

2、总结兔子的外形特点,学一学兔子是怎么跳的。

3、最近小兔子决定了一件大事,小兔子长大了决定离开家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学一些新的本领,小兔子一路会遇到哪些有趣的事呢?看一看动画

4、刚才的动画片里你看到小兔子都去了哪?学会了什么?接下来还会遇到什么事?

5、看一看老师的小兔子都去了哪?(播放自制绘本续集)

6、你认为小兔子接下来还会去哪里?说一说

7、作业:小兔子离开家后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呢?用画笔画下来。

8、师生共同将作品展示,(利用实况投影),相互交流,将优秀的作品展示,并让作者讲述故事情节,请同学们提出优缺点,不断完善作品。并且为自己的画起名。

★ 创作思路范文

★ 食品安全绘画

★ 绘画反思

★ 绘画教案

★ 关于创作的座右铭

★ 纪录片创作体会

★ 创作灵感哪里找

★ 论文答辩过程

★ 《台阶》 过程

6.速写与绘画创作 篇六

——李松杰 速写在绘画创作中起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速写艺术是快速提高造型能力,塑造优美形象最便捷的方法。实践证明,速写艺术不仅具有独立的审美艺术品质和价值,而且也是艺术家发挥主体的创造精神,强化审美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积累创作素材,探索艺术表现形式,表达情感的媒介。在绘画造型艺术中,为绘画艺术的一种,具备了一定的造型美。

速写是收集绘画创作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创作中几乎都涉猎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主观世界的各个层面,范围之大,题材之广,都早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么广泛的题材并非我们在美术基础训练素描和色彩中所接触而产生的,而是靠速写来收集的。之所以说是速写收集而来的,那是因为速写的工具简单,携带和做画很方便,记录所见所闻十分方便快捷。速写还可以根据观察者的意识对所绘制的对象有意识的概括、归纳、变形、夸张和强调、捕捉瞬间真切的感受和鲜活的印象等,这都给绘画创作奠定了丰富的素材基础。

速写是绘画创作草图的重要表现手法。由最初的绘画创作方案意向的产生到绘画创作方案草稿定稿,在这个过程中有着很多次的肯定与否定,建立与推翻,修改与完善,那么速写在这其中始终担任着主要的职责。从绘画创作方案的初始到完整体现;从各种艺术元素的比较和提取到独特的艺术效果的呈现。每个过程的变化和发展不仅表现在思维的提升还表现在画面的变化,而画面的这种变迁多半是

体现在速写式的草稿或图案上,由此看来速写的高低确乎关系到绘画创作的水平高下。速写艺术与绘画创作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速写表现的是生活,是创作的素材积累。速写艺术是一种技能训练,是培养艺术家观察生活、运用创造性思维表现生活。通过对各界画家作品的赏析,我们从中行到一条道理,那就是深入生活,勤于速写与创作,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绘画创作作品。

7.浅谈儿童绘画创作教学 篇七

塞尚在他的作品中, 寻找的就是真实, 即绘画的真实。他在不断的研究中, 在几大流派的徘徊中逐渐感到, 他创作的源泉必须是自然、人和他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的事物, 而不是昔日的故事和神话。他希望, 把这些源泉里出来的东西转换成绘画的新真实。有人说塞尚是画家中的画家, 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塞尚在艺术创作上有他独到的理论, 这些理论精辟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是他在长期的自我实践与苦苦思考中提炼的。在他的后期生活中, 这种见解可能用语言怎么也讲不清楚, 他的成功, 也许更多的是通过在画布上的发现, 即通过在画上所画的大自然的片断取得的, 而不是靠在博物馆里所做的研究。他在画中表现的质感与量块感, 藉颜色产生的凸现以及天真视觉, 虽然长期被排斥于沙龙门外, 却被当时年轻画家们视为大师且极力推崇。近一百年后的今天, 他的大型回顾展巡回于世界, 更获得一致的赞誉。

二、色块对比强烈

“色彩丰富到一定程度, 形也就成了。”塞尚在他讲到他的画时, 经常重复这句话。“画面上的素描和色彩元素, 一点也不相分离;在作画的过程里, 我们逐步着色, 便是逐步描绘物形;色彩越和谐, 物形便越精确。色彩一旦丰富了, 物形也就饱满了。色调间的对比和相互关系, 也就是物形描绘和立体感造型的秘诀。”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 明暗也不存在, 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塞尚的伟大成就, 是对色彩与明暗进行厂前所未有的分析, 这与印象派画家捕捉表面的印象有所不同。他在画面的结构与色彩关系仁有着敏锐的感觉。在画面的处理上, 塞尚追求平面感, 用色彩末表现空间。他在绘画中注重理念表现和追求结构美感, 主张绘画应该摆脱文学化和情节性, 突出绘画自身的语言表现力和物象本身的美感。例如作品《苹果与橘子》就是塞尚晚期创作的一幅作品, 以色彩斑斓的花布为背景, 看似漫不经心地画了20多个苹果和橘子, 却反衬出强烈的色彩对比。

三、题材以静物、人物、风景为主

塞尚在其绘画生涯中所绘题材十分有限, 其中有普罗旺斯的风景、肖像画和自画像、静物写生及沐浴中的男女之裸体画。在印象主义革新家的团体里, 他进行的是个人艺术革命。如果说雷诺阿、德加或者莫奈这些印象派画家是将运动着的事物的暂时的瞬间印象固定在油画布上的话, 塞尚则是在探索以一种永恒的不变的形式去表现自然。十分明显, 塞尚最喜欢表现的题材是静物, 他的静物画常常是用“柱形的、球形的、和角形的”方式去表现。不过他也画人物画, 他画面上的人物都是当着静物来处理的, 人物的身体往往处理成概括的、机械的、纪念碑式的富有几何形概念的形象。

四、追求结实的几何体感

塞尚对物象轮廓的描绘也是区别于其他画家的一大特点。当时印象派的画家的作品的重要标志就是将物象的轮廓线模糊化, 追求一种意识形态范围内主观的意象表达, 而塞尚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式, 另辟蹊径, 重新恢复了画面中清晰的轮廓线。他一反当时流行的线性透视法, 转而将创作重点放在了物象体量感的表达上, 追求画面的深度表现。这无疑是一种大胆的革新。塞尚对物象这种体感与厚度的表达并不是通过线条的运用来实现的, 而是通过他最擅长的色块组合来实现的, 他并不纠结于对物体精准、细致的所谓的真实再现, 而把注意力放在了物体之间和谐关系的塑造上, 有时甚至为了追求画面整体的和谐而表现出了近乎偏执的结构确立。塞尚画布上的作品总是可以给人一种色彩上的饱满感、结构上的结实厚重感, 他不会给人们带来任何惊喜、跳跃的感觉, 人们更多的是从他的笔触中感受到一种宁静, 一种能够沉下心来让人反省、思考的宁静。

五、总结

塞尚作为20世纪一代艺术大师, 他是具有划时代意义和革新精神的, 他的一生都在争议、反对甚至是唾骂中度过, 无论是年少时父亲的强烈限制与反对, 还是早年公众的排斥与讥讽, 他都没有放弃过, 从未妥协过, 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纵观塞尚的艺术创作之路, 无论从造型、色彩上还是观察描绘对象上, 塞尚都不愧为大家, 不愧为现代绘画之父, 是他为绘画指出了一条绘画不再是简单的再现自然, 不只是反映物的表象, 更应体现对物的本质的感受的道路。是他强调要重视描绘对象的“体”与“面”, 以及“在自然里的一切, 自己形成为类似圆球、立锥体、圆柱形”这一著名的论述, 对于后来的“立体派”画家及他们将表现"体"和"面"置于绘画表现的首位, 用几何形体来描绘真实世界、在平面上表现客体内在结构等, 起到了启蒙作用。客观来讲, 尽管塞尚的艺术思想中良莠并存, 但总的来说是他的富于个性的创新精神, 及其艺术成就和艺术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为20世纪西方绘画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从而被推崇为西方现代主义各画派的先驱。塞尚在争议中前行, 在排斥中革新, 之所以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 除了兴趣所致、天赋异禀、贵人相助之外, 我想大概就是他一生对艺术事业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对自我梦想实现的永不放弃, 这份执着的自我坚持对我们当代美术学者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可估量, 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参考文献

[1]钟铭霞.论塞尚的绘画思想及对现代绘画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 2013.

[2]杨丽.塞尚在现代绘画中的地位[J].美与时代, 2004 (04) .

[3]戴家峰.论“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绘画艺术[J].苏州大学学报, 2009 (30) .

[4]谢金.塞尚:现代绘画之父的艺术思想[J].知识窗, 2012 (02) .

[5]沈颖.回到塞尚——西方现代绘画空间的当代审视[J].齐鲁艺苑, 2011 (02) .

8.浅谈小学美术绘画创作 篇八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标准;绘画创作;能力培养

小学美术绘画课程关注学生对美术绘画兴趣的培养,绘画内容以新的审美,新的创作手法来体现绘画作品,能使学生对绘画有更新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绘画创作的兴趣和探究愿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创作绘画的乐趣,最终使他们掌握这种学习的绘画方法,使他们的审美意识,绘画创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这种绘画创作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美术绘画创作中的审美意识

我们的审美意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的发展,流动。审美意识的变化往往会决定个人的绘画创作风格。进而形成一些绘画创作派系,比如很久以前的古典主义,印象派等等,经历一段时间以后这些派系又会被人进行重新组合,成了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又或是近现代人的新行为艺术。这些都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绘画创作精神。

画中的美不是常数而是变数,人们都是在把客观现实中自己认识的美,或者对美的理解,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审美观点中展示给别人欣赏,让别人发现各种各样的美。然而打破一些人对美固定的欣赏模式,启发人们:“你因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去欣赏,瞧,这样多美!”这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在小学美术绘画有时固定了一些思维上的审美模式,比如“鱼有色彩的最美丽,天空一定是海蓝海蓝才舒心,花儿红叶儿绿的才醉人……传统的课堂绘画教学引导过于呆板,都一概而论,过于直率,没有更新的创意思维。这种绘画方式缺乏活力,缺乏想象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能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去引导,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事物,发现事物另一面的美,表达他们自己对美的理解,那么学生的绘画创作方式就可以产生变化,通过探索、实践,从中发现绘画知识,掌握技能,增强绘画创作的兴趣。

创造就是否定。否定古人的,否定别人的,否定自我的昨天,肯定的只有:未来。小学美术绘画中加入这样的审美创作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绘画探究的兴趣,创设一种学生感兴趣的,容易探讨的绘画创作手法,理解绘画内容的美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将创作的绘画手法加以运用。而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就是提高基础的教学绘画创作,使学生的绘画手法更丰富多彩,更具有创意,这就是美术教学中绘画创作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绘画创作在小学美术绘画中的渗透

美术课堂教学要注意创设良好和谐的绘画情境,善于捕捉学生在绘画中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对所绘画的内容产生兴趣,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表现自己的绘画天赋。因而我在绘画时注意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是绘画欣赏进行引导,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如讲故事、欣赏大师作品、播放录像、VCD多媒体辅助以及生活中的典型场景的图片等),使他们好奇,好学,好问。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兴趣。

[案例1]我在五年级的《肖像艺术》的教学中,首先展示了大师们的人物肖像作品进行欣赏,选择《青年女歌手》这样一个人物肖像画让学生进行人物身份联想,“她是一位怎样出色的歌手?”“画家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性格?”“背景为什么用山水画?”“如果是你,你如何来创作一个有故事的人物肖像。”许多新奇的问题以及图画让学生在视觉及思想上都得到一定的冲击。这能带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并从中认识创作的表现方法。每个学生都全神贯注地看着,眼睛也机灵地搜索着,欣赏活动结束学生对绘画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我又要求学生自己描述一下另一件绘画作品《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你對这个人物肖像的感觉是什么?”“还可以联想到一些什么?”然后再出示创作好的新作品与原画相互比较,发现新的创作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创作人物肖像并不单是人物肖像的创作,环境也可以是创作的条件。任何绘画创作都不能只限定一个范围,而是要开阔思路。这时,我积极地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要求学生看着图片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创作人物肖像。这样两三遍练习下来,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些情境中,积极的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再用画面与自己所想的内容相连接表现自己的绘画创作才能。

我们常常说:“变形是个严肃认真的事。”作者的生活经历,才智天赋都会直接影响到他创作作品内容。比如说把一个美貌的姑娘打扮的奇形怪状,把一个老奶奶打扮的花枝招展这样的变化创作说美不太可能的,绘画创作决不是装装怪样,扮扮鬼脸,也决不是为变化而变化。例如创作人物肖像时绝不是把人的脖子拉拉长,腰扭来扭去,五官表现的夸大其词就是创作。我们的美术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绘画的情感理解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体验和感受生活,并在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和有意识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案例2] 美术六年级《有特点的人脸》教学片段

(上课的时候与学生探讨如何创作有特点的人脸的问题)

师:如果你想画你朋友的肖像画,你首先来描述一下他五官的特点?

生1:她有大大的眼睛,双眼皮。樱桃小嘴,鼻子肉肉的。高前额有齐刘海,马尾辫。

生2:他的颧骨很突出,年纪看上去很大了,眼睛周围有小小的鱼尾纹。

生3:她不爱梳理头发,每天头发都是乱蓬蓬的……

教师根据描述绘画出人物,同时也让学生自己动手绘画。

师:那我们给她肖像添上一些细节内容吧。

师:这分别是以上几种画面关系的处理,一种是一味的涂鸦,一种是略带情感的细致描绘,你来选择一下效果。

出示图片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根据自己描述,带有情感的细腻创作绘画手法更能体现绘画的创作的意境。

在绘画中有很多的经验是源于丰富的现实生活,是自我的情感提升。我们身边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与绘画息息相关的创作。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的与学生沟通,作出引导,从孩子的生活中实际取材,去创作绘画作品。

三、学生绘画欣赏能力的培养

学生眼中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心理的色彩世界,尊重他们的绘画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他们表现事物的美丽,肯定他们的作品,支持他们的创新,让他们用画笔将自己眼中多彩的世界描绘在画纸上。这就是对学生绘画能力的一种培养,一种肯定,并让他们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用画笔随心所欲的去表现美。不是按部就班用我们成人对绘画的审美去评判他们,这样的压抑会折断他们想象的翅膀让。

上一篇:工商管理专业英文求职信下一篇:小学德育工作说明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