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2024-08-08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精选16篇)

1.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篇一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我们一行人带着对课程建设、开发求知、解惑的任务,一路东行,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泉城——济南,在济南的六天里,通过聆听山师大教授的报告、到学校考察和分组研讨,收获多多,亦有感悟,现将所获及感悟梳理如下。

听了徐继存院长的报告,对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错误认识:(1).一切活动皆课程。例如:开个毕业典礼 叫毕业课程,进行个跳绳比赛叫跳绳课程,举行升旗仪式叫升旗课程等等。(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相互独立的,校本课程就是学校独立开发的。(3).课程整合单凭教师一己之力做不出来。

新的理解:(1).任何一门课程都必须有完整的课程体系,都要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活动和课程评价。它是学校、教师有计划地开发、实施的,而不是随意进行的。(2). 学校的校本课程、社团课程建设必须要有制度的支撑,课程的保障,要有规划,要基于学校的文化底蕴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设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课程。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除完成文本知识外,进行深化拓展课外知识,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内化为自己的的见解,这些做法也属于课程开发。(3).课程整合其实就在我们教师身边而且应用当中,课程整合可以是学科内的整合,把学科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系统化,板块化,我们九年级的复习其实就是这方面的整合。也可以是学科间的整合,把不同学科间相关联的知识在一节课中用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一节语文课用到了配音诵读,用到了配图理解,用到了历史、地理相关知识,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其实就是语文、音乐、美术、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课程整合。(4).语文学科的群文阅读也是课程整合,例如道口镇二实小的主题阅读,实行一主两翼教学法。一主,及学生课本,属于国家课程,两翼,及主题阅读和经典诵读,属于校本教材,其实就是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

听了孙宽宁较受的报告,让我对当前的课改情况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孙教授提到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的花样百出的进行课堂改革,很多新理念和新做法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同样的做法在更多的课堂教学中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了师生负担加重,学生成绩下降的现象。美好的改革初衷却不能得出满意的实践效果,我们不能不深刻反思,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她没有给出答案,但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例如:1.为了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相应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学生交流展示成为课堂常见活动;而为了方便以上活动的开展,很多课堂中的桌椅摆放已经从秧田式变为马蹄式、圆桌式、相对式等,原有的一面墙有黑板已经演化为前后两面,甚至三面黑板墙,幻灯、投影、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技术设备也尽其所能地充分利用;在评价方面,充分体现多元化,学生课上回答问题后,教师当时进行量化计分,学生发言后,会有学生评论员进行点评,课上表现分、课下作业分、个人学习分、小组合作分,评价随时进行,无处不在。这样真的课堂就高效了吗?2. 一些学校为了实现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目的,明确要求所有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所有班级的学生课桌椅都打破原来的秧田式摆放。再如,一些地区和学校在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时,把教师是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课堂上提问学生的人次、学生主动发言的多少、有没有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预定的教学步骤和环节是否全面完整等作为评价每一节课的硬性指标。这样的课堂就算完整吗?一次次的追问让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改革现状。我们现在有的学校不也是在追求这中大而全、看似丰富多样其实形式固化的课堂模式吗?我个人认为,什么样的教育是好教育,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只要是学生从是的方面认可你,从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方面折服你,在情感方面依赖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好教师。什么是好学校,只要学生在学校学有所得,不断进步,快乐成长,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就是好学校。

听了潘庆玉教授的报告,我对文本解读有了更深的认识,被潘老师的学科素养和师之魅力深深折服。潘教授通过几个语文片段文本解读的例子,展示了他的高深的语文素养和扎实的、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不仅是语文课改专家,而且是一线的优秀教师,敢与中小学语文名师同台竞技,乃大家也。我们现在的老师,身上缺的就是潘老师的专业研究能力和学科素养以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我个人认为,当前我们的老师应在教体局倡导的教材解读和观课议课这两项必须开展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多读专业书籍,汲取营养,充实、丰富学科素养,认真研读课标、参考教参、解读教材。另一方面通过观课议课,锻炼基本功,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最后通过努力,即使成不了像潘教授那样的专业研究者,也能成为像潘教授那样的优秀教师。

2.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篇二

一、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活动

从结构上看,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偏正短语, 形式是探究, 实质是学习。虽然学者们对研究性学习有多种理解, 但作为中学课程, 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学习探究的方法, 经历探究的过程, 通过对探究过程的体验, 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 并以研究过程为依托获取知识, 提高探究能力。要认识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 还要认识到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 还是一种教学策略, 更是一种探究活动。究其特点而言, 可以概括为“三个重视”:重视研究的过程, 重视实践, 重视经验。

研究性学习有别于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重在“研究”, 其价值体现在研究结果上。而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所经历的探究过程和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上。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走出课堂和教材, 走进社会, 走进自然, 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情境中通过调查、考查、访问、测量、实验等活动收集材料与信息, 收获最直接的经验。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三个阶段

研究性学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总结反思阶段。

1. 在问题情境阶段,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探究课题, 制订活动方案。对于一名高一新生来说, 对研究性学习还很困惑, 学校教研部门应通过专题讲座进行培训, 通过优秀案例和典型问题帮助他们认识课程目标。而本阶段的核心是确定探究课题, 先是学校课程委员会要提供若干活动主题或课题供学生选择参考, 学生经过思考参考选题后, 还可以自己提出课题, 然后学校课程委员会再对所有的课题进行筛选和审核, 最后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协商确定小组课题。课题确定后, 探究小组就要着手制订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认真填写《课程探究方案表》。

2. 在实践体验阶段, 要特别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性, “实践”和“体验”已经说明了探究主体的不可取代性。学习是学生进行脑力劳动的过程, 是探究性活动, 其核心是思考, 即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观察和记忆,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机。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 是一种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效模式。研究小组要按照探究方案, 搜集和分析文字信息资料, 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和归纳资料, 并判断信息价值。在本阶段一定要做好课题探究的管理工作, 学生不熟悉研究性学习, 难免在研究过程中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 加强过程管理就可以保障探究的可控性。教师要指导学生记录课题探究过程中的认识、体验与反思, 探究过程也是一个记录的过程, 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 对学生以后从事探究工作大有好处。

3. 在总结反思阶段, 研究小组要将经过实践、探索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总结, 形成书面材料。课题成果的展现形式可以是小报告、小论文、小设计、小发明等。在对成果进行交流、评价时, 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自评、互评, 要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强调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改进, 使评价成为学生反思、发展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强调评价的激励性, 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 施展自己的才能, 努力形成有助于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气氛。本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规范的结题报告,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 在增强自信、凝聚团队精神的同时也要学会欣赏他人。

三、研究性学习要注重成果示范

3.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篇三

【关键词】 科技 研究性学习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育人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善于终身学习的民族是难以立足的。因此,倡导和弘扬教育主体的创造性,关注教育主体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针对我国传统课程结构单一、教学观念落后而造成的过于注重书本学习、学生知识面狭窄等现象,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备受关注。它着眼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倡导从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探究式学习为主导的学习主要方式,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这对改变学生的学习主要方式和最终实现课改拟定的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科技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是"十一五"期间教育科研推动课改的一大亮点,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 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征

1.1 自主性

科技研究性学习。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活动主题,制定学习活动计划、决定学习活动方略,展示学习活动结果,教师在其中只作必要的讲解,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用于自主思考、自我发现、自主实践和自主反思,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1.2 开放性

科技研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随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课程资源以及自身已有的经验,采取不同的方式探究问题。

1.3 实践性

科技研究性学习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做实验"、"学研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学习和感受生活,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4 综合性

学生的生活世界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这些基本要素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从内容上说,科技研究性学习的主体范围包括学生与自然环境、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自我关系的基本情景和问题。因此,科技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超越其它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

1.5 生成性

在学习活动的实际过程中,学生时刻会遇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想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虽然在每一个学习活动之前都有周密的计划,但学习活动本身都不是根据预定操作的机

械装配过程,学生正是从亲身经历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生成的。

2 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价值

科技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新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集中反映,它为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这一课程具有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独特价值。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不是获得体系化的知识为要旨的,而是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第一,发现问题的能力。在科技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养成关注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责任与意识,以及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理倾向。第二,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科技研究性学习主要靠学生自己查阅、筛选、分析和整理,这样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能力。第三,合作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与人合作、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分享。第四,交流表达的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不仅指口头方面的交流能力,还包括书面表达能力,这也正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2.2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第一,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观的养成。学生在科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通过踏实的研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的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质。第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科技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心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第三,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在科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我、办扳报、写广播稿、制作模型、设计手工作品等,运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和体会。他们为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喜,为自己的探究如醉如痴,为自己的学习结果非常自豪,精神世界得到极大的丰富。

2.3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一,在学习兴趣上,学生能以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求知欲,表现出众的意志品质,排除外界干扰而专注于某个感兴趣问题。第二,在学习动机上,学生对事物的变化关态有深究的渴望,喜欢寻找缺点并加以批判,力求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第三,在学习态度上,学生富有远大理想,善于幻想,思考问题的范围和领域不为他人所左右。第四,在学习行为为上,学生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表达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以及喜欢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

3 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建议

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从而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所以,为保证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做到如下"几个到位":

3.1 认识到们位。第一,领导要重视领导是否重视往往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学校管理者不能仅满足于领导机构的相关政策文件的上传下达,应重视具体工作的落实及这一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并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第二,教师要重视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不是一两个教师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全体教师承担课程责任。

3.2 培训到位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亮点,它要解决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等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培训,而培训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培训组织单位。培训内容应关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研讨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结合校本培训特点,组织教师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

3.3 师资到位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全新的课程领域,其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及专业性和相互交叉渗出透的特点,对现任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挑战。为保证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顺利开展,必须做到从学校实际出发,优化配备教师资源。一方面以自愿能干为原则,另一方面选择在某个领域有钻研、有特长或技能的教师担任该课。这样以专职、兼职并存,班主任,科任教师共同参与,其他人员协助的方式,可达到优势互补,合理利用资源。

3.4 管理到位第一,学校对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管理。虽然它是一种校本课程,但教师的管理、课程实施的督导和评价都是学校行政管理的内容。所以,学校要把行政管理和指导工作结合起来,用一定的评价手段进行监督和管理,为学校开设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创造条件,积极促进区域性的,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保证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学校作为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主体,必须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在开发、实施和评价等环节加强对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全过程管理。

3.5 评价到位评价是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和方法,第一,对学生要实施发展性评价。即要评价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更要评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表现、体验等(学生参与历程与知、情、意、行的发展)。第二,对教师也要实施发展性评价。公正完善的评价能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工作态度,能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科技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这门课程在实际教学计划中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虽然学生通过科技研究性学习并未学到体系严密的"知识",但在其中体验到的科学研究方法、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养成的责任意识等却是他们适应未来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雁,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篇四

一写作的材料来自于生活

新课标提出:“中年级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也说明了习作的外延是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了习作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今很多学生就是苦于无材料可写。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就是习作的来源。有了这样的感悟后,我就要求我的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哪怕是卖菜的小贩,也要留心他们的言谈话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嘛。只有有意识的观察生活,观察社会,才会让学生心中有材料。学生有内容可写,才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例如我们学校的学生在今年的五月份曾经组织了一次规模盛大的“远足”活动,很受学生的喜爱。当时电视台全程报道这个事件,很多学生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在这次“远足”活动中学生学生的潜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很多孩子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在活动中他们也收获了很多。这次活动也许他们会铭记一生。我就利用这个时机让他们写了一篇作文,因为是亲身经历,所以优秀的范文特别多。由此可见,写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

5.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篇五

在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和在科研部门开展的科学研究属于不同层次的研究活动。

成人和科研单位从事的研究活动,是生存的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有创新和突破,取得造福社会或被社会接受的成果。而在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研究是学习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这种手段和方式在学习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获得信息社会所需具备的能力。因此,学生的研究过程可以模仿,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活动中发展自身。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研究有三个层次的使用方式:科学研究、基于研究的教学(以研究为本的教学)、以研究为本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就是后两层次的活动方式。

承认成人的“研究”与儿童“研究”的本质区别,有利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正常实施。如:在课程目标制定中,应重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瞄准创造成果(或解决社会问题);在研究内容上,强调问题来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不一定是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在确定实施对象时,应重视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能使课程成为学有余力学生的弹性课程;在研究方法上,允许学生对他人的研究进行重复和模仿;在课程管理上,着眼于学生的实践;在课程评价中,尤为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等等。

6.对于毛概课程的学习与认识 篇六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我们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一门重要课程。这对于培养我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是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已经被证明是颠仆不破的科学真理。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才能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运用好毛泽东思想的跨时代价值,为我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竖立旗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党在新时代建立一个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大的、总的建国趋势和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型方向。

学好毛泽东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以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干力量,有必要为以后打好政治基础,以应用与实践当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理论体系。它第一次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在实践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最高的社会科学成就。正是由于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成了全党全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的重大指导意义。

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做到坚持发展毛泽东思想,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要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等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并掌握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受到马克思主义教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一生,是生活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里,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社会现状,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把握整个世界发展规律的前提,只有正确把握世界发展的规律,清楚认识时代特征,才能保证大学生将来能够适应社会,使大学生能够科学、客观地根据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来规划自己的成才之路。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历史的过程。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正因为我们党能克服一切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才能从五十多人发展到今天成为八千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成为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坚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在这个21世纪里使我们国家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地位屹立于国际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轻一代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群体,而思想理论素质便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培养了几代人。她是指引无数革命者成长、成熟、成才的灯塔。毛泽东思想概论作为一门高校的理论课,学习对象都是年轻学生。青年就是未来。我们现在正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要在这个新的世纪里,使我们国家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地位屹立于国际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轻一代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群体,而思想理论素质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因此,年轻的一代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素质,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7.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 篇七

我们在看到新课程日渐成熟的同时, 要看到它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 需要进一步针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整与改进, 让新课程更健康地成长。本期解码, 我们专题讨论信息技术新课程的价值问题, 以便大家通过假期各级课程培训, 结合实践进行反思与提高, 为新学期的学科教学储备更多的学科素养。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只是选修课程到列为高中新课程必修课程, 从单一的程序设计教学到以信息素养为培养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逐渐走向了丰富。然而, 在理论与实践深入发展的时候, 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研究则显得越来越为紧迫。

●价值的概念与理解

价值, 并不是一个很陌生的词语或者概念, 我们经常在经济学、美学等学科领域中听到这个词语或者概念。但是, 价值也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概念。价值哲学研究也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价值这个概念, 说起来是既熟悉, 又陌生。说它熟悉, 因为我们经常提起它, 说它陌生, 是因为作为一个哲学概念, 我们又很难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那么哲学视野下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一般来说, “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相互满足的关系。”如此的定义总结起来, 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如此强调这样的概念, 就是要明确地告诉人们:价值既不在主体, 也不在客体,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作用的关系范畴。而主体只能是人, 这里的人可以是个体的人, 也可以是群体的人。而客体则既可以是物, 也可以是人。主、客体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而不是静态的谁作用于谁的关系。 (2) 价值的实践性。一直以来, 实践都是价值的基础。主客体相互作用包括实践、认识、价值三种形式, 而实践是认识和价值的基础和源泉。价值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也不是人脑所想象出来的。价值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实践是价值的真正源泉。实践是以创造价值为目的, 又以创造了价值为结果。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与地位

在19世纪, 为了论证在学校中应该开设理科课程, 斯宾塞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论题的讨论意义在于开辟了课程的价值问题研究的先河。学校应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问题解决以后, 接下来的就是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课程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问题。这种地位问题所蕴含和反映的是信息技术课程同学校其他课程相比, 其价值是大、是小。因此, 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问题, 本质上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问题。所以, 从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两个层面来看,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都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命题。

从实践层面来看, 信息技术课程走到今天, 否定的声音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不仅仅是外界, 即使是信息技术教师自身, 也对信息技术课程还能够存在多久存在着焦虑。此外, 信息技术课程实践过程中,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不明晰, 导致技术价值取向至上, “只见技术不见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关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诉求, 不仅仅流行于研究者中, 而且在一线教师的讨论中也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 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 理论研究有所丰富, 但是人们似乎更加注重一些应用层面的研究。很长一段时间里, 信息技术课程研究体系仍然没有建立起来。东北师范大学的董玉琦教授认为:“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已经初步展开, 但是研究课题之间明显缺乏关联, 没有形成研究体系。尤其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观念仍然制约着部分研究人员正确认识实践中的问题与研究理论建设的关系。”而课程价值研究则是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可以说,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是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需要得到认识和证明。

●国内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的现状

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后, 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迅猛发展的同时, 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是信息技术课程自身发展的深入, 使得价值视角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另外, 也源于人们 (包括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者等) 对信息技术课程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与困惑。一直以来, “信息技术课程是否有必要开”的质疑使人们需要探求“为什么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答案。例如, 山东省青州一中的王爱胜老师就认为:“2007年让教学一线老师迷茫的问题有很多, 但大家目光始终没有离开, 或者说越来越多聚焦在‘信息技术的课程核心在哪里’。因此课程的核心、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及课程的未来发展之路受到极大的关注, 从而也波及到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整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与方法变革, 进而引发了对高中课标与教材的质疑、反思与共建, 直接影响到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地方课标的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必然会涉及价值取向问题。所以, 很多研究中都涉及到研究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取向。董玉琦教授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全人化取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张力;多样化取向——机会均等与特色发展之间的张力;主体性取向——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发展性取向——文化继承与批判创新之间的张力。这也是国内较早提出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的论述。

而东北师范大学的王喆在其硕士论文中也阐释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价值, 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价值从五个维度进行解析:自我取向——促进个体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改善;群体取向——满足群体全面发展需求的人文关怀;社会取向——强化青少年网络应用的道德规范;国家取向——促进民族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沟通交流;国际取向——提供加速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契机。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理论框架

我们认为, 价值的实质就是主客体需要的统一。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也是一种价值关系。从这种关系来看, 可由价值概念出发, 进行从一般到特殊的推演, 获得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概念中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首先,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讨论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主体——社会和人及其需要的结构和内涵。价值主体中的社会, 其实质是由现实的物质承担者——人所构成。人的存在形态有三个层次:人类、群体和个体。它们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具体化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要使抽象的社会具体化, 必须弄清楚它代表哪些现实的人。由此可见, 社会存在的第一前提就是人。社会的“细胞”是人类个体, 社会的“器官”或“组织”是人类群体, 而在世界历史和全球社会上的主体则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的个体、群体、人类, 将与高等教育建立起主体与客体的现实关系。使这种关系具体化, 则是研究价值关系、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等内涵的物质基础。所以, 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就需要满足社会、群体和个人的需要。当然, 一切以个体的需要为核心, 但是个人的需要总是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则需要考虑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

信息技术课程的社会价值方面, 即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价值, 即要培养学生成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新的特征。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开始成型, 逐渐发展为工业社会, 而21世纪成为信息社会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从现实的情况来说, 目前的世界仍旧是处于从农业、工业社会向新型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因此, 把目前的社会阶段称为信息社会是比较合理的。而面对人类社会走向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 学校自然也需要有所适应。学校课程应该感知社会转型中社会需求。所以, 作为核心课程之一的信息技术课程, 就必然需要适应社会转型的责任, 在人类文化的变迁中承担一定价值责任。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 学习者需要具备收集、处理、发表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个人价值方面, 即要促进学习者的思维发展, 使得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程序性思维等, 使得学习者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8.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篇八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小学语文;学生;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96-01

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教育观。它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渠道获取知识,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中,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 含义

研究性学习是指把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作为宗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兴趣爱好为基础,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通过亲身实践,应用知识,开展独立研究,获取直接经验,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培养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二) 意义

把研究性学习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一个巨大的舞台,充分释放学生潜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求知,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文化涵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独特审美意识和健康积极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性学习对课本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丰富语文教学课堂气氛。

二、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学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就语文而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研究学习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语文素养得到多层面、全方位的培育。

研究性学习不仅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途径是贴近学生需要的,学生自己钻研教材并上课;创设更多表演的情境,使学生在形象的层面上感受、在理性的思维中领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精确;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语文。况且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多么神秘和深奥,它可以是布置学生查字典解决某一个生字的读音和字义的过程,也可以是对于某一句诗词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通过查找文献或网络资源给予解决的过程。所以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开展的可行性。

三、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时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指导者、引导者,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监控和引导。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明确自己探究的方向,不要偏离主题。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指导的“度”,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力求到位不越位,参谋不代谋,解决学生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加以辅导。

第二、要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和探究,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和设备,使学生能够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自由作出猜想,并加以验证,激发起独立探究的愿望。

第三,研究的“問题”大小不定,但是一定要具有它的深刻性。教师在帮助学生确立研究问题的时候,不能只着眼于宏观性的东西,要着眼于能够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帮助孩子选择一些有深度的研究问题。

第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不能过于频繁。教师应该主张研究性为学生学习的需要而设计,当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完成。但是不能过于频繁,因为这不仅需要学生话费很多的时间去思考探索,还需要老师花费很多的精力去指导,也会让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产生怠惰的心理,失去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兴趣。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首先,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出一种让学生能够探索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安全、自由、主动发展的情境中,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当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时,老师把学生的思维带人新的学习背景中,让孩子产生积极发现问题, 敢想、敢问、敢说、敢于探索的意识。随之,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里的问题既可以是统领全篇的“大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学习时产生的“小问题”。问题可以由老师直接提出激发学生思考,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兴趣而引发自主质疑而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其次,学生独立探究。这是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独立探究,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式。在探究过程学生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技能,通过读书积极思考,或者运用比较、分析、概括、归纳、综合等探索方法来力求中有所发现肩所求异肩所创新。

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将全班学生分为四到五个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交流,这样不但能活跃研究的氛围,增强团结协作和交流讨论的能力,而且还能使究信息大量、高频地在课堂中互动。学生们在交流中取长补短,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发生碰撞,在互动中得到发展。

接着,研究成果展示。学生通过读、写、演、说、唱、画等形式,将自己和成员之间的探究的成果充分显现出来,班级之间,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语文文化知识的深入理解,也增强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他们全面的发展。

最后,评价。评价贯穿了整个研究活动的全过程,既要评价研究成果,也要评价研究过程。评价的方式除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的自评、互评,及其小组成员间的评价。这样能帮助学生总结研究中的成败得失,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参考文献:

[1]顾沛.试论研究性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语文教育学,2011(3).

[2]陈海军.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12(6):122-124.

[3]吕雪锋.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J]教学研究,2015(03):78-79.

9.如何正确认识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 篇九

记者:在新课程实验中,有些人把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仅仅理解为自主、合作、探究,认为没有它们的课堂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对此,我们该如何认识?

专家: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有创新,也有继承。我们要改变的是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接受学习。接受学习现在和以后也仍然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记者:接受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呢?

专家: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征的接受学习,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它并不必然导致学习过程的枯燥与机械。在中小学课程中,有许多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运用接受学习的方式更为有效。

记者:那么,新课程对学习方式的变革点到底在什么地方?

专家:这就是接受学习既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它的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就意味着,接受学习有其强调接受和掌握的被动的一面。长期地过于强调单一的接受学习,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

对学生来说,长时间的,持续6年、9年甚至的学校生活,如果主要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方式学习的话,就不可能指望他们走向成年后,能够独立思考、富有个性和充满自信,并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正是致力于改变这种状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自主、合作、探究这些对人的成长很重要、但曾经被忽略的东西凸显出来,变成教师的自觉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等亲身体验的学习,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倡导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即使是采用接受学习方式,也要尽力把这样的学习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新课程就是要创造性地继承传统的学习方式,并加以极大地丰富。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与以前相比较,更为丰富,充满活力。

记者:如此说,教师就面临对新旧学习方式的把握问题。

专家:对,这需要教师善于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每门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般来说,许多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的方式进行学习。如负号“-”怎么写,你可以让学生先做一道题:3减5等于多少,结果如何表示?学生可能会用各种符号来表达,但是你最后还是要告诉他,我们约定俗成,这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如果你不这样写,你就不能与别人进行交流。

10.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篇十

工程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它不仅是力学学科的基础,而且也是《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制造基础》等后续相关课程的基础课。它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门课程的任务是让我们掌握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为学习有关的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并为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条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们掌握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

力的作用与物质的运动是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现象。这 正是力学学科研究的对象,从而也奠定了力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地 位。工程力学是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学科,已成为土木、水利、机械、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矿山、交通、环境保护、材料与加工、自动化技术、农业、生物、海洋、船舶、石油化工、航空与航天及国防建设等工程科学的基础;工程力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以及力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基础性和必不可缺少重要的作用。

工程力学研究的是有关机械或工程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受外力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形,分析变形对构件的影响,并设计一些简单的构件,使它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对课本主要知识结构不是很了解的话,就会觉得学习的知识很多,而且公式也非常多,有些公式还很难记,当时感觉就是有点难。对于理科的课程,我-多听是指上课时要听老师讲课,讨论时要听同学提问。很多人只知道上课要认真,但是在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时却毫不理会,如果别人提的问题他们不会,他们听了之后就可以学到新知识或许可以掌握一种新的解题思路;如果别人提的问题他们会,那么他们听了之后就可以了解他们的解题方法知道他们错在哪里,从而避免犯相同的错误.学习应善于掌握一定的方法,这样才能对繁多的细节内容做到灵活运用,游刃有余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在课前,我会自己事先做好预备工作,把下节课要学的内容自己预习一遍,在上课听讲时结合老师的思路,这样就能更好的理解与作题。在课后,及时复习本章要点,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这样就能巩固和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学习中如按照缘木求果,即先抓主干,再抓枝叶的方法,则会达到事半功倍,举纲则目张的学习效果。因为我发现这样会使思路更加清晰,多看是指课后要复习上课内容,除了看书本和笔记外,还可以多看一些参考书,里面有不同类型的题目,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甚至于不同的解题方法。当然我们还是以书本为重,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看参考书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学校的图书馆不是摆设,我们应该充分地好好地利用它。

11.对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的认识 篇十一

【关键词】整合自然色彩 色彩整合训练 色彩符号训练

设计基础涵盖了三大方面的内容,即以观察能力 、审美训练、造型能力与表现能力训练为主的设计基础造型;以形态、功能、表现、应用、推广艺术为主的设计基础;以图形、创意和应用素材为基础的设计。

随着社会和设计的不断发展,在对色彩的认识。研究与应用上,设计色彩经历了画工作坊,走出画室,步入现代化的设计演进过程。色彩艺术的发展经历了绘画、工艺美术与视觉 传达设计三大领域。然而这三大领域又在用色形式、用色方法、用色手段、用色目的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与不同。

通过色彩训练,使学生应用色彩语言自由地表现创意设计的构想,并通过色彩的相关训练将设计提升到艺术的表达 层面.设计色彩的表达与训练要求学生们“用色彩规律、设计、整和无序色彩”,它是从相对限定的一组对象的光色关系与对色彩认识与现实物象写实的描绘能力表现入手,逐步进入创新空间、相对整体的空间色彩的认识,在进入对于色彩的处理和整合能力的训练,最后再进入对色彩感受、设计的演化与训练,使练习者借助这个训练过程,体验设计色彩的内在变化与规律。

设计色彩,是以设计要领为先导的色彩造型形式,是以艺术设计为教学目的而进行的各种色彩写生色彩表现和色彩设计与表现方式。怎样使色彩训练成为应用设计的本质训练,而不是作为感性的艺术表现训练,成为设计创新造型与教学艺术设计思考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色彩教学的应用与认识中,最早和最有成效的应算是画家的艺术表现了,然而,由于绘画艺术表现的特点,画色彩的人研究主要侧重对于光色条件,以及对于心理感性条件下的色彩应用完全是主观的个人感性追求。倘若画者利用理性的手段去获得画面色彩安排、变化,将把绘画艺术带入全新的领域。

设计色彩的学习与教学是从认识、理解、掌握各种色彩现象入手,作为视觉思维训练、色彩整合训练和色彩表现训练、教学与画法的独创性语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色彩训练是将设计提升到艺术层面必不可少的训练过程与学习方式。

2.设计色彩是设计师自由应用色彩语言设计表现其设计意念的基本能力。

3.设计色彩训练要求学生个人主动认识自然光色的关系,在动手调色与色彩写生实践过程中认识光色关系的构成与变化因素,了解色彩三原色以及调色与色彩塑造形体的规律与方法。

(1)设计色彩训练是从感性的绘画色彩角度出发,用“绘画色彩方法”来认识、感触色彩,并利用色彩知识与能力准确的描绘对象,学习掌握色彩规律,逐步从绘画形式的感性基础上,进入与设计活动相适应的,逐步变化、规律化的分析与实践上来。

(2)设计色彩训练将使学习设计色彩的同学最终从色彩图形出发,并深入理解。色彩图形不仅具有传达美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认识、接受、转换、变化功能。

从教学的时间段与知识点来认识,设计色彩训练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来进行。

1.光色认识写生:学生在认识、理解、表现自然光色关系。这一时间段的学习要求学生准确地分辨色彩、生动地塑造所描绘的对象,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整体地观察色彩、分析色彩,从整体的意义上去理解色彩。

2.空间色彩:空间色彩写生训练是针对学生主观表达色彩而言的。

A. 使学生充分理解空间中色彩的组织与秩序,以空间的认识重新审视色彩的基本特征。在这样的教学单元中,我们将复杂的静物摆放在较大的空间环境中,使得一些对象从一个主要位置转变为次要位置或一个组成部分时,画面中各部分的色彩关系发生变化,要求学生更要从大的色彩关系入手、从整体色彩入手、从色彩的表现特性入手,重新认识空间色彩。

B. 充分认识和理解深度空间和平面空间。要求对空间中大的色彩感受与变化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通过这种理解方式来认识画面的纵深度和变化空间。

如果说色彩的光色写生训练、空间色彩的写生训练还只是无意识的认识与反应的情形,那么色彩图形的表现可以说是从被动塑造到主动色彩设计的一个转变。设计色彩的过程是在画面中建立色彩和谐关系,设计组织画面色彩,使符合色彩的规律呈现出新的色彩关系。

C. 从感受到变化的色彩训练,要求学生除了从色彩可以被感知的色相、明度、纯度等方面来认识色彩的变化。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进行画面色彩的演变时注意对画面色彩的深入认识,使最终的表达画面色彩既有画面的方式又有设计的意图,具备了传达画面的内容与形象。

设计色彩是广义的针对学习设计的造型基础训练,它的目的在与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通过观察理解与动手操作,系统的学习色彩变化的规律,变化色彩及设计色彩的意义,为对色彩的应用进一步步入设计实践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2.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篇十二

一、认清教学目的

普通高中的绘画教学, 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入门式的。不可能指望同学们通过普通高中的绘画教学就能成为一个比较专业的绘画人员。

笔者觉得, 普通高中的绘画教学只要达到几个目的就可以了。一是让大部分学生可以利用绘画来远离枯燥的知识学习, 陶冶情操, 提高一下自己的美术修养;二是让学生对物的造型、对美学有一个认识, 锻炼动手能力;三是让一些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 从而热爱上美术, 对以后更深入地从事美术相关活动有一个启蒙作用。

二、选择主要课程

平心而论,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高考课程, 更不能直接培养出专业美术家。所以, 在课程的选择上, 必须注意基础性、入门性。

在现在高中的绘画教学中, 多数老师都选择了专业授课课程, 笔者认为是不可取的。其实, 大多数学生都不是专业艺考生, 单纯的艺术专业课程, 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 他们反而会因为自己在美术方面的欠缺, 产生逆反、厌恶心理。所以, 高中美术教学在课程的选择上, 必须恰当, 必须有别于美术专业课程的学习, 选择入门容易、实践容易的课程。

对一些绘画方式而言, 同学们的接触可能会多些。不少同学甚至节假日也曾参加过各种美术培训班学习。比如素描、速写, 可能是最简单易学的内容了。这两门内容学生自己可以预备一些必要的绘画用具, 而且讲解相对容易, 内容也不太深, 便于学生理解。其他的, 比如做些纸版画、吹塑纸版画等, 用同学们用容易找到的材料来进行绘画练习也很可行。一定要认清, 高中的美术绘画教学更多的是通过体验让学生对绘画有所理解和熟悉。

三、改变教学方式

我们现在的绘画教学, 主要开展的还是传统的以技能技法为主的教学。在课堂上主要是临摹著名的作品, 在素描中主要就是在教会基本技法后画石膏像, 等等。这种教学方法, 对普通高中的学生毫无吸引力, 也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因此, 必须创新教学方法。

例如, 画速写卡通漫画。卡通漫画是当今大多数学生所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 很多学生都喜爱临摹, 而且这种形式是可以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的。笔者认为, 在课堂上可以选择一些深入人心的形象, 让学生来临摹。但同时, 也要学习一些理论知识, 如不同手法所体现的的不同风格, 各种表情的不同表现手法, 等等。最后, 要避免完全的照搬临摹, 也要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

再如, 让学生来画服装设计图。实用美术是现代美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通过这一活动, 培养学生对人物比例、色彩、饰品、整体搭配等要素的掌握。女生一般会喜欢这部分的内容, 可以在她们中间开展评比, 充分展现每个学生的审美观, 在生活和艺术之间搭起一个桥梁, 让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老师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服装设计图, 指明灵感来源和具体的表现手法、方式以及主题, 并请学生来评议。

四、绘画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其实, 绘画与许多学科是紧密相连的, 可以利用这种联系, 进行绘画的教学。谈到学科联系, 说到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人们想到的更多的也是它与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其实, 绘画与很多理科课程也有很多联系。

素描实际操作的绘画教学与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学生作画前的观察方式就需运用到几何形体、几何透视和比例关系等数学知识。如物象在观察时会出现“近大远小”的规律, 这就需要讲解几何透视法里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尤其是素描中, 当接触到人的头部时, 要引导学生把整个头颅看成是两个卵形的组合, 眼睛看成是球体, 鼻子看成是梯形的方块体, 嘴看成是圆柱体等等。

作为一个美术老师, 要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为真正落实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一线教师不能只单打独斗, 教美术讲美术, 而要积极探索、尝试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使之融会贯通, 才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五、小结

高中美术绘画教学, 一定要把握学生心理, 重新认识高中美术绘画课程。只有从新的教学目的出发, 才能搞好高中美术教学, 让师生双方都感到满意。

参考文献

[1]高润喜.“全球化”下的美术教育[J].美术, 2010 (11) .

13.个人对数控技术课程的认识 篇十三

数控技术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综合的高新技术,是现代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的技术基础。对一个学习机械类的学生而言是有必要掌握的一门课程。

《数控技术应用实训》是我们所学专业,也即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或是专业课,主要研究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特点、数控基本理论和运算方法、数控装置的硬件、软件及控制技术、伺服机构与检测装置的基本原理等理论内容以及数控编程等于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外,通过“参观实习”,使我们获得了与专业有关的实际知识。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是我感到要想学好这门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是手工编简单的程序,这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是电脑编程的话,首先要有一定的电脑基础知识,熟悉编程思路,尤其是循环思路,还要懂得一定的软件,比如:PROE或者CAXA等。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技术在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学好这门课对我们的将来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14.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 篇十四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目的是要以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为核心,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从方案的设计到主题选择、活动实施,都应把学生的兴趣需要放到首位,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选择余地和自主空间。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不能再作“讲师”,充其量只能是“辅导员”。教师的任务首先是创设一种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反思提高。学生动起来了,教师可以从旁指导:选什么样的活动主题更好,方案怎么设计更合理,活动实施中要及时发现新的生成点,引导学生调整方案,及时反思总结、深化认识,指导学生展示成果、交流评价等等。

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面向学生经验的课程,因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在要求。这一基本理念强调了三点:一是强调生活的完整性,通过综合性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接触完整的生活,解决学科教学分科太细、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的问题;二是强调生活的现实性,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当前真实的生活,在现实面前提高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生活认识;三是强调生活的实践性,要把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与主动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结合起来,把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实践能力培养上。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强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目的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超越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倡导一种实践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的基本模式就是“实践——体验——感悟——再实践”,是以实践行动为主线的学习活动,是学科教学书本知识探究学习的必要补充,所以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提升,用实践中获得的感悟指导实践,提高实践的效能。

15.我对化学课程改革的认识与理解 篇十五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化学老师?下面就几个具体问题谈谈我的体会。

一、新课程标准的意义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材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许多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因此,它毫无疑问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1. 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

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2. 新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

学习必备的基础生活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使教材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

3. 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例如:在高中化学讲“离子化合物的形成”一节时,抓住学生学过的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层层分析,步步加深,引出概念,找到本质,利用实验,强化概念,巩固知识。

二、对化学教学改革的理解

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和实践的影响,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完善,以前的教育改革中存在许多弊端,如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以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和操作性的修补居多,局限性较大,尚未能构成一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本次教育改革,一方面因为有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基础,所以可望在一个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层次上展开。另一方面因为有了深刻的反思,有了对存在问题的检讨和共识,所以可望有针对性地、实实在在地展开。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教育改革是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学改革因此可望有实质性的、全方位的推进。

本次化学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如下。

1. 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中的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手段。

2. 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3. 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在转变观念和方式的同时,重建制度,这同样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学与教学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就学校教育内部而言,观念更新、方式转变的最大阻力来自落后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三、对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与实施的理解

1. 探究性学习是指“探索研究”,即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题,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去研究、学习。探究性学习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出问题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应该由学习主动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还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之后根据假设,制订出可行的计划,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尤其注意要切合实际,不要做无用功,这一环节可以教师指导进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中的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手段。

首先,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明显性。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表现出高涨的情绪,活跃的思想,让他们在最佳的状态下获得知识。

其次,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增加趣味性实验。比如:在钠、钾的教学中,可以做“冰棍划火柴”的趣味实验,当学生看到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时,会激起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有能力去指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次,教师的提问应该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开放性问题,给学生的探索留有一定的空间的序列性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3. 要能够适应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教师要具备以下素质:

首先,构筑民主平台,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还要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成为研究型教师。其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底蕴。最后,具有指导和组织探究性活动的动力。

4.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探究性学习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探究性学习是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强调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完全不要接受性学习;强调师生平等,但不是绝对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探究性学习强调成功教育,给学生以鼓励和赞扬,也注重让学生尝试错误、失败、经受挫折教育;探究性学习,不能一哄而上、人云亦云,要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来进行。

16.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篇十六

一、如何把握好教学深度、广度与教学进度的关系

新教材中经济生活部分的教学内容与旧教材相比,课时安排压缩了一半,但新教材的知识点却没有相应减少。因此笔者拿到教材时,担心不能按时、按质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对新教材的分析,笔者发现新教材的难度要求降低了,删除了原来繁、难、偏的东西,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适应学生发展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新教材中涉及了某些知识点,但不作进一步的解释;二是有些知识点虽然有进一步的解释,但或以生活化的方式来解释,或将解释放入辅助文,例如“生产全球化”“价值”等概念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解释的;三是有些知识点不作进一步展开。例如教材涉及了商品的概念,但是并没有集中讲述商品的两个因素,虽然谈到了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是也没有集中讲述价值规律的作用。

笔者研究了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实施建议”,较恰当地把握了新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在第一单元中,新课程已经将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关系、货币与金银的关系、货币的其他职能等内容都删除了,笔者在教学中就没有做过多展开。另外,对某些在教材中以辅文形式出现、课程标准仅作一般性了解要求的知识,笔者认为讲得太多、太深不仅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还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抵触情绪。我们应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依据,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进度。

二、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确实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等多种能力。笔者也有意识地把探究性学习方式引进了课堂,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带有一定深度和梯度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通过学生的感悟与思考,达到明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笔者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的认知进程、思维障碍、合作效果等。在反馈意见这一环节,笔者尤其认真聆听学生的意见,及时鼓励学生作出补充,发挥其主导作用,这样才能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三、如何借助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

新教材构建了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知识体系,符合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规律。运用多媒体能使政治课堂生动而又直观,提高了教学效率,这也成为许多教师首选的教学形式。但不管多媒体教学多么重要,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我们应当把握好使用的“度”,不能盲目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因此,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课文教学目标,把多媒体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政治课堂中。

例如在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把商品价格受多种具体因素影响这一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它所呈现的内容、材料并不多,但是利用多媒体能够把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情景再现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就被调动起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上努力寻找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结合的切入点,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新课改教学的路上遇到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比如教学与评价的关系,课标与教材、教辅资料的关系等。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出现的问题会更多,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思考、去解决。

上一篇:中专组织部副部长竞选稿下一篇: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