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教育

2024-10-13

创新型教育(精选8篇)

1.创新型教育 篇一

渗透素质教育重视创新教育-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开展与实施

创新教育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学生与自身双方面对创新教育进行开展与实施.小学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创新意识,注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使他们不但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字的交际功底,而且具有个人独特的创新能力,真正成为对当今社会有用的创新人才.

作 者:王忆晗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教育学院08小学教育浙江台州317000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年,卷(期):“”(12)分类号:G62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2.创新型教育 篇二

一、构建创新教育的历史背景

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农耕社会, 形成了自给自足、随遇而安代表小农经济的文化心态。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理论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对人的全面塑造即儒家所说的修身养性, 通俗地说, 就是要将一般的人塑造成为有道德的“君子”, 再培养为“仁人”, 此为圣贤也。以儒家教育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继承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观念。孔子说所谓“仁”就是“克己复礼”, 它追求的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纲常观念的培养, 而非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其理论中渗透的是对封建社会专制政权、专制法权、族权、夫权无条件服从的伦理价值观念, 强调群体价值, 注重人性修养和外在规范的约束, 很少有创新。所以中国人讲共性多于个性, 决定其文化的传承上重继承, 重经验, 尊崇祖宗之法。因此, 在教育上并不提倡改革和创新, 始终按照固定的模式来教育培养人才。固而中国自隋唐开始科举考试, 直到明清科举以死板的八股文取士, 中国官吏选拔制度几百年来都缺乏对执政能力的考察, 只是孔夫子学而优则仕的不断翻版。这也就造就了无数文人独特命运和广大社会民众的独特心态, 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群体上的一文化与心理烙印, 即一边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之路, 另一边又尊古复古, 墨守成规。到了近代我国的高等教育虽仿照西方, 但传统文化一直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念。解放后教育又过于重视政治教育, 培养的是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人才, 也不提倡创新。我国的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当务之急就是要使这种理念成为广泛的社会活动。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坚持创新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 优化教育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那么, 创新教育就随之进入社会发展的“实然”状态, 成为广泛的社会活动。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不仅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之中, 而且必将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会力量。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和深化教育改革的理念是一致的。

二、构建创新教育的精神生态

创新是人类倔强的生命本能, 在任何社会都可能出现人类的创造行为。要想使创新教育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力量, 成为一种精神发扬光大, 就必须对创新教育作整体的理解, 构建文化、制度、适合于创新的教育环境。

美国教育家杜威把学校看成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力量。他将学校教育问题纳入到整个社会的实际背景考察, “认为学校教育问题中的任一因素的变革只有与社会状况, 与文明状况联系起来, 才能弄清变革的意义。如果社会要变成具有创新活力的社会, 那么学校教育也应为创造这种社会而使自己进行有益于创新的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 本科教育是培养研究型人才, 而中职生教育则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中职生教育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者, 推动了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中职生教育, 就更应该构建文化、制度、适合于创新的教育环境,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个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使创新教育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行为力量。

首先, 这种行为力量需要得到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有些文化适合于培植创新, 而有些文化则不适合;有些文化适合于在此方面创新, 有些则适合于在彼方面创新。文化处在人的精神中, 人的精神又处在文化中, 活在文化中。文化使个体形成了集体无意识, 同时代的人们都追求创新, 把创新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理想、需要直觉、需要想象、更需要创造。文化也意味着一种氛围, 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这种价值取向形成了创新文化的力量。发展创新文化首先要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方法、能力、价值观、个性、风格、人格等相互贯通构成了一个指向创新的内在系统, 显示出了创新人格的稳定特征。那么, 我们需要的就是在中职生教育的过程中维护中职生的利益, 尊重中职生的个性差异, 发挥中职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使文化成为文化人格。教育问题不仅仅是知识的问题, 更是包括了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因此创新文化鼓励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还要追求奇妙的思想, 从一切生活中学习。

其次, 在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也需要制度的支持。制度是人类活动的行为规范标准, 是一系列被制度出来的法规、守则, 旨在约束人们的行为。从现实来看, 任何一种教育行为都在固定的教育制度框架中进行, 教育制度不仅影响人们的教育活动, 而且影响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及对教育目标的追求。在构建创新型中职生教育模式的前提下, 我们提倡的是符合学习型社会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合理的教育制度将为教育行为提供可能的发展空间, 中职生将以制度为依托, 更好地发展创新精神。另外, 在教育制度的保障和滋养下, 才能形成稳定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 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最后, 在文化价值观和制度确定的基础上, 创新教育的生成和成型, 还依赖于它所处的教育环境。宽松的学术环境, 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 宽容的育人环境, 对中职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开发有着良好的作用。第一, 要鼓励中职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发表自己的观点, 以开展学术沙龙的形式, 与同学多交流, 进行思想碰撞。第二, 要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犯错误的学生, 保护他们创新的锐气和兴趣, 给中职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第三, 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结果, 而且在于过程。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我们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要欣然地接纳非果实的一切。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远远比结果重要得多, 在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乐趣, 能体会到成长。有些学生的创新有可能是在学校之外、成年之后。所以教育者应该保持宽容的教育心态, 营造宽容的创新气氛, 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领域之内尽情地发挥其才能。当然, 个体的内在精神系统也需要得到社会和周边环境的理解、宽容和鼓舞, 个体的创新性心理结构才能不断地完善并发挥其功能。

三、构建创新教育的基本模式

我国的中职生教育历史比较短, 从无到有, 从规模很小到现在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中职生教育已被定位是培养学生进行技能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教育。因此, 在构建了文化、制度、适合于创新的教育环境的前提下, 我们必须构建适合于我国中职生创新教育的基本模式, 创造学生认识自我和实现自我的条件, 使个人的能力和境界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 培养建构式的学习模式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该主义是在认知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 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主动探索, 积极交流, 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 并对学习与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思想。在以往的知识学习方面, 我们强调系统的知识学习, 把学生当成容器一样, 将教师们认为必须的知识按程序输入大脑, 担心遗漏了什么知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却不知道学生内在的知识系统是由学生自己以成长或生长的方式构建起来的。为什么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不如美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原因在于, 虽然我国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本的知识, 但在知识的结构性和运用的灵活性方面是欠缺的。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开发自我建构的动力。有了这种动力, 教育将依照每个人的潜能来寻找最适合的教育形式。对于中职生个体来讲, 其成长的生命周期就是一个自我建构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教育在启动这种机制的时候, 给中职生留出了原型启发—典型抽取—灵感升华的创新教育的思考空间, 这正是创新教育所提倡的。在学校知识教育的环境下, 给中职生一定的学习空档, 这一空档正是创新的来源。人的思维在此可以得到升华, 创新也可以随之产生。

(二) 创新中职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课堂是中职生学习的基地之一, 课程教学是提高中职生培养质量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国外的中职生教育大多重视课程的设置和学习。我国在近年来也不断提高对中职生的课程要求。要想使中职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课程设置方面, 一要开设跨学科课程, 强调文理渗透, 基础与应用相结合, 力图体现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内在结构性和智能性的发展方向, 拓宽中职生的知识领域, 为创新的凸显做准备;二要针对中职生的特点, 灵活调整课程设置, 突出中职生培养的多样性和实用性;三要开设反映新知识、新学科的课程或者研究性课程, 突出研究特色、侧重能力培养, 使中职生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 激发学生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 课程的学习也需要这一辅助的教学手段。当前的中职生教育是以导统学为主, 将中职生的学习和导师的指导结合起来。而中职生教育都比较喜欢研讨式、沙龙式的教学模式, 教学的地点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室外, 中职生们三两成群地围在一起, 随意地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学生主讲、提问、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样老师和学生互相转换了角色, 在学习的参与和思想的碰撞之下, 激发了中职生的创新思维, 强化了中职生的创新能力。另外, 中职生教育也应注重实验、实习和实践锻炼, 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创新需要用于实践, 需要准确的定位, 需要自我超越。中职生教育不但要重视课程学习和科学训练, 而且要培养中职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中职生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担任助教助研等,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能力。从2007年开始,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中职生教育司继续通过实施中职生教育创新计划, 进一步营造中职生教育的创新环境, 搭建全国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这正是创新实践的体现。这样的实践为个体适应未来发展指明了前景, 为创新不断的追逐奠定了基础。

(三) 创新中职生的评价体系

在基础教育阶段, 我们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用考试分数、用班级排名, 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挑选精英, 这样伤害了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对于荣誉感的追求过于世俗化, 少了些童真, 多了些世故的心态。于是学生很容易急功近利, 内在的兴趣爱好受到了外在诱惑的干扰, 在意教师的看法和统一的标准, 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始被其他的东西排挤出兴奋点, 处在了社会的边缘。这些评价方式和标准压抑了创新才能的发展, 阻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5]到了中职生教育阶段, 我们注重的不应该只是成绩和分数, 而应是中职生的实践和探索精神。我们需要的是调整改革评价体系, 对中职生评价的思想、价值取向、标准、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革, 注重过程的评价, 反对只看结果和成绩。中职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最终的评价标准, 中职生必须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在学习过程中, 这是最基本的素质, 是教育质量中的原质量。我们应该跟随国家的脚步, 创新中职生评价体系, 鼓励中职生开拓思维, 大胆创新, 努力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

(四) 创造创新性的教育环境

心理学告诉我们, 个体的创新品质既不是天赋的, 也不是环境、教育直接给予的, 而是个体与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环境能改变人的心态, 因此, 教育环境在创新精神培养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创新人格的形成依赖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制度等构成的外在系统的影响。个体内在的精神系统只有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相适应, 其创新性的心理结构才能不断成长并使其功能得到社会的肯定。创新需要一种新的文化去养育它, 更需要新的制度去保护它。所以, 我们在校园要努力建造有利于师生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应用相应的制度保护中职生的创新精神;制定多样化的创新计划, 给中职生的创新理念提供实施的平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对中职生的任何创新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 不断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中职生教育阶段, 就个体而言, 转型式学习要求中职生不断的创新、反思、批判、建构, 努力成为创新的实践者。就社会而言, 创新意味着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创新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 必须从个体上和整体上逐步改变其心理契约, 使创新教育深入到人们内心, 成为自觉参与进行的事情。将创新实践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最终形成创新教育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中职生的创新精神, 不断地提高中职生的创新能力, 延续创新教育的生命周期。

摘要: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和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中等教育阶段, 中职生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从创新教育的历史背景出发, 在文化、制度、适合于创新的教育环境的精神生态下, 从学习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教育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适合于我国创新型中职生教育的模式, 从而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 不断挖掘中职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教育,中职生,延续教育

参考文献

[1]朱永新.创新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5, (1) .

[2]王瑾.浅谈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创新教育[J].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9, (7) .

[3]贾方芳.创新教育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J].江苏高教, 2008, (1) .

[4]张杰, 韩丽萍.现代教育模式下的创新教育[J].高校讲坛, 2008, (3) .

3.浅议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篇三

关键词创新教育 教育创新 创新素质 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5-0098-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全面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

一、创新教育的内容

1.创新的本质

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创新的本质就是进取和超越,就是“再次发现”、“重新组合”和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创新作为一种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超越过程,主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来实现,而培养这种人并非任何一种教育都能奏效,只有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创新人才。

2.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就是以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创新学理论,以创造性思维为桥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具体内容包括:

(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就是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创造、创新要求的心理内在驱动力、推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就是指对已知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过程和有所创新的一种思维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桥梁。

(3)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就是利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本领。创新能力的培养居于创新教育的核心地位。

(4)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人格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难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独立思考,求新求异的思维品质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创新人格在创新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

二、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进行教育创新

1.树立创新教育观

现代教育已由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继承式教育转型为创新教育,职前教育转型为终身教育,整齐划一的教育转型为个性化教育。强调多元、崇尚差异、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的教育思想成为现代教育之主导。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树立现代的教学理念。

(1)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应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并把这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是创造性发展的依据,没有个性难以培养创造性。因此,创新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个性发展,强调个性教育。这种人性化的教育服务,就要改变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从学生差异入手,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2)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必须从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创新转变。教师应在继承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意识,探求创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2.深化教学改革

教育创新的关键是要搞好教学改革,在新的创新教育观的指导下,推动教学的创新,用改革后的教学工作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1)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的培养。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时代性,开放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内在要求。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进一步改革整合教学内容,要注意吸收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摒弃一些陈旧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更多地了解国际,国内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变化;要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思维,利用抽象思维捕捉创意,拓展思考的自由度,摆脱思维定势,倡导逆向思维。

(2)改变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传统的教学多用注入式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学习惯于“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缺乏独立思考。要改变教学方式,努力把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起来,教师要从单纯讲授知识的“广播员”变成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向导”和“教练”;要从教师的单向灌输,转变为交互性教学和协作式学习,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发现,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技能,将学生从“吸收——储备——再现”的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的过程.要更多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创造生动情景,使学生参与讨论,参与研究。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要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推行教学上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

(3)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过程。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才会有创新潜能的迸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探讨,引导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

3.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和要求

进行教育创新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信息素养,具备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设置综合课程已成为创新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在综合化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多层次化,使之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同时,要求教师能从科学系统的高度来驾驭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教育内容的社会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也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因而,教师既要了解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及其一般方法论,向多元知识结构的方向发展。

4.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的创新

教育评价体系对整个教育过程和活动起着导向、监控、激励、强化和监督等作用,虽然评价体系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造力,但会促进或抑制创造力的形成,从而影响到创新教育的开展。传统教育纯知识记忆性的考试,严重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人格的发展,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思维的僵化。因此,创新教育必须在原有教育教学评价体制方面大力革新,使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真正发挥出导向功能。

三、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途径

当前学校教师队伍从总体上看综合素质是好的,但由于目前学校教师普遍是由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创新意识还较淡漠,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这种缺憾直接表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如开设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就知识讲知识多,教学法研究少;照本宣科多,因材施教少;主动参加和指导各类创新性比赛少;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少等方面。因此,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刻不容缓。

1.建立终身学习制度

师资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采取经费保障、政策优惠、工作量减免等措施,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推动教师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使教师掌握更多的新技能和新本领,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2.建设创新性教科研团队

在现代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都决定了从事科学研究必须由个体研究向群体研究转变,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日渐依赖于学术团队高效的工作。“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学校应在多学科交叉和学术自由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并引导组建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教科研团队。特别对能够培养学校师生创新意识和锻炼创新能力的各类大赛,如各学科奥林匹克大赛、各类知识竞赛、电脑电子设计等,学校都要高度重视,制定措施,鼓励教师以科研团队、课题组等形式开展工作。通过组合教师个体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产生能量放大效应。

3.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

竞争机制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其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创新活动的环境氛围,促使教师在一定的工作竞争压力下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激发教师的综合潜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竹英.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必然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4).

[2]军建.关于学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探讨[J].西南农业学校学报,2005,(1).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郭文安.创新教育的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0,(1).

4.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篇四

一、实施教育的基本原则

1、普遍性原则。实施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普遍生,努力构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教育模式。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改变教育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品质,疏导学生从小关注人类和世界,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2、民主生原则。在创新教育中,师生关系应和谐融洽。老师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学生则要以主人翁精神参与教育活动,积极进取,主到探索,力图创新。一切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参与的积极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成长和发展。

3、探索生原则。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使教育活动富有探索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一定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之把“分数上的好胜心”转化为“学问上的好可心”。“好胜”与“好奇”,虽仅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好奇心可驱使学生主动、精细地观察事物和思考分析,有利于创新品质的形成。

4、创新性原则。老师要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环境。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在精

神上、物质上,都要满足学生的创新欲望,适应学生的创新需求,鼓励“异想天开”,提倡“出奇制胜”。老师不要怕学生冒尖,对于学生的异常思维方式和行为举动,教师要善于理解、宽容,并采取正确手段进行奖惩。

5、个别性原则。老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开展教育活动,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由于个体之间的创新品质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所以老师要尽可能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把正确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创新的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着陆目标”。

6、实践性原则。“实践出真知”。实施创新教育要坚持实践第一,在各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并用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尽力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课外创新实践,努力在学生的课外活动领域、活动的组织形式、指导方法和活动效果等方面寻求突破。要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自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叛党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7、激励性原则。实施创新教育,要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策略。对于学生来说,与其“数其十过”,不如“奖其一长”。学生的创新精神往往源于一定的兴趣、爱好,源于一定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这是他们要向未来,探索新知的不竭动力。如果教师善于支持、鼓励学生创新,便可达到“一荣俱荣”的效果,学生各方面素质都会得到很好地发展。

二、实施创新教育的若干措施

1、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

(1)通过“强思想、比素质、赛师能、树形象”系列活动的开展,从而树立一个良好形象(师表形象),提高两个水平(学科业务水平、使用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水平),增强三个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教学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素质。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做到“师德高,师道尊,师纪严,师业勤,师艺精,师爱真”。组织教师学习师德规范,强化规范言行,美化教师形象,制定《师德公约》。每末,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评选“师德之星”、“师德标兵”,树立师德典型,宣传先进事迹,做到学有榜样。

(3)在业务学习方面组织教师开展“三寻”活动,即寻找你的理想教学观,寻找你的理想教学专家,寻找你的理想教学模式。各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学习优秀教学专家的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改革自己的教法。

(4)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坚持“六个一”流程管理,即一份学科创新教育研究方案,一人创新教育研究周工作安排表,一本创新教育业务学习笔记,一本创新教育实验过程记录簿,一份创新教育研究阶段小结,一篇创新教育研究论文,在研究 中强化教师三种意识,即课题实践意识、理论学习意识、经验总结意识。学校根据研究进展情况,举办“创新教学汇报”和“创新论文”评奖等活动。

2、采取多种措施,营造创新氛围

(1)活泼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我校要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每星期二为“小班主任日”,让学生民主竞选小班主任,提出表班级管理的想法,对班级建设提出一条创新建议。每星期

三为“无作业实践日”,教师不布置局面家庭作业,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办手抄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小采集、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学期末学校组织“课外实践成果展”。每周四为“无批评日”,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从下面引导,不呵叱、不指责、不讽刺、不挖苦。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扫清创新中的心理障碍。道德是在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学科协调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体现各学科自身特色。其次,设置个别心理咨询服务。本着“尊重、同感、保密”的原则,理解、接纳、导、启发、帮助学生。学校设立“天天乐小屋”和“悄悄话信箱”,对学生排忧解难,扫清求知创新中的心理障碍。

3、丰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1)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活动中产生、发展和巩固起来的。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将进一步筹措资金,建成校内各种供学生实践的专业教室,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艺术、体育、文化、班队、读书读报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进一步办好一年一度的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童话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创新。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则是未知。”校园“四节”的设立,有利于学生在亲自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研究、学会创新。

(3)将学生的创新实践延伸向家庭,拓展他们实践活动的领域,形成“班级、年级与校级相结合,学校与社会、家庭相结合”的三结合的大课堂、大实践创新教育体系。

4、构建创新模式,深化教学改革

(1)教学模式是由教学理论转化而成的,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形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应由创新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4部分组成。

(2)课程是实现一切教育活动的依据,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主要手段。创新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应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严格执行教育部分发的教学计划,开好四种课程,即学科课,活动课、隐性课、环境课。第二,坚持选修课和必修课同步进行。

(3)学校教育任务主要在课堂内完成,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落实创新教育。我校教学模式有五小:第三步,指导学生自学。第四步,引导讨论探究;第五步,师生反馈评价。

5.加强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 篇五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为此:

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要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使全社会创新智慧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P.56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P.78

国家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等。国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P.85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

国家安全的涵义——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6.创新型教育 篇六

李延保

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并指出: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这是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围绕如何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目标构建新的教育培养体系,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历史性的要求。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发展.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的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的强国。其中,重要的因素并不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培养出获得诺贝尔科技奖的人才,主要还是培养的人才在以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标志的国家科技竞争力上所能提供的支持与服务离国家和社会的期望相距甚远。尽管我们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有着高度的共识,多年来许多高校为此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但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从整体上讲,中国高等教育的软肋仍然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力的潜力培育不够。对中国来说,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是一项必须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付诸实施的系统工程,关乎到教育观念的创新、文化观念的创新、社会观念的创新,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和浩大的社会创新工程,核心是共同构建国家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的体系,高等学校在其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当前紧迫的任务是.高等学校要找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抓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力潜能的体系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创新性”是指包括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在内的一种素质特性。对国家来讲是民族素质、民族灵魂的反映.对个人来讲是科技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人生来具有好奇心和创造力,这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最本质的基础。教育的责任应当是通过传授知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好奇心,进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教育的实践激发和培植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事物,最终达到学会超越自我、超越前人.通过实践取得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性成果。我们能否把这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潜能的素质教育称为“创新型教育”,以区别于以继承性为特征的“传统型教育”。“创新型教育’’培养学生具备的创新性潜质突出表现在:敢于质疑、发现问题;善于综合、正确思辨;锲而不舍、勤于实践;求真、求实、服从真理。

实施“创新型教育’’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这是创新型人才的知识基础;要培养创新的勇气和表达的习惯,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文化基础:要有富于创造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方法论基础。而推动“创新型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的创新”。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教育的创新”上已经采取了一些举措.如:推进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展“研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鼓励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力图在知识传授中.加大学生参与“研究’’的成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探求”;构建新的“基础科学实验教学体系”、“工程设计教学体系”,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实习课及课程设计等实验、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案,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开展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团队合作科研活动和独立科研探索的机会。同时,在构建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优秀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实行导师制、完善学分制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机会。特别是在尊重学生合理

选择.满足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方面有了许多的招数。其中,扩大学生对知识结构乃至专业的选择权是最受学生欢迎,也是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基本宗旨的。但是.我国高校“创新型教育”还刚刚起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更谈不上建立生成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体系。在许多高校真正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还只是少数骨干教师.有限的改革并没有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给予根本性的触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有关领导想出许多举措试图促动改革的深化,似乎效果并不明显。

纵观近5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未停止过。撇开一些政治因素外,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要因材施教、实施启发式教学”.主张“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60年代初毛泽东关于教育谈话中就指出: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主要是自己研究问题,要反对注入式教学方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还在“五四”时期就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反.文革十年.教育改革上升为“教育革命”,在提出一些“极左”口号的同时.提出了破除“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和“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以社会为工厂,以典型产品、典型课题带动教学等等.中国传统教育被彻底否定和批判。即便是经过这种近乎毁灭性的破坏,文革后随着拨乱反正.传统继承性教育迅速恢复。几十年前提出的问题.我们至今仍未真正解决。当然,今天我们的高等教育和过去任何时期相比早已不能同日而语,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唯独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传统的继承性教育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说明我们高校内部也还没有完全找到突破症结的抓手。

抓手究竟在哪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大学领导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的文化精神;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素质这两个问题十分关键。

在推进教育创新时.我们在学术层面和管理技术层面上考虑得比较多.往往忽视了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和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影响。我们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不惧挫折的坚强毅力.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和大学的学术水平、培养模式相关.同时和大学的学风、大学的文化熏陶密切相关。

近年来.在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及大学内的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都严重地毁坏了学术圣殿的风气.有些已经侵蚀到大学的制度和培养体系之中,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让人们感到忧虑。整治学风,以学校优秀的文化精神熏陶、教育学生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

我们讲的“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办学的历史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而校风、学风正是学校独有的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独有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大学的品格。大学精神也是指导大学行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大学的领导应该有体现创新精神的办学思路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来讲.应具备如下一些基本观点:

1.进一步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教育中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协调一致: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训练的协调一致及教育学生做学问、做事与做人的协调一致。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潜能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特有资质.包括具备广博专精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并具备对科学精神领悟的潜质。人文艺术修养不仅为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同时也使学生视野开阔、触类旁通.激发灵感.在顿悟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而科学精神.特别是批判精神、求实精神及科学的方法论.培育学生求真、求实、崇尚真理,坚持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实践.有利于抵制一切伪科学及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学术腐败等不正之风。

2.进一步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重视激发学生对创新和求

变的渴求,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潜质的培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学.学生学好是根本。当前教学观的转变就是要从以教为主.回归到以学为主:教师的角色由知识传播者转为学习指导者。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学到思考的技能。“以学生学为中心更深层的含义.是体现对人的个性的尊重,激发人的潜力。斯坦福大学校长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讲到,课堂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有学生对我说:“卡斯帕尔教授,你错了。”我是谁.我长年从事研究,我对课题最熟悉,我知道所有情况。但是.这些天真的学生会突然让我意识到我的知识并不如我认为的那么全面,他们让我吃惊并改变我的看法。要让本科生、年轻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经常地、充满好奇地、有强烈的愿望,对老师说:“你错了”。他还认为,所大学的竞争优势在于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鼓励和自由上。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从学生一入学,大学主要努力的方向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

3.要转变以“管’’为主的“育人观”,突出以教育、启迪为宗旨.通过参与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责任心。大学以“育人’’为本职,但育人不仅仅是以“管,为特征,应当是教育、引导、启迪、感悟,给学生更多的平等的尊重,更多的宽容和鼓励。当前,要重点解决学生对学校的依赖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独立意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本身蕴藏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各种讨论式、开放式、研究式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我们讲自主性、独立性是指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有理性的思考、学会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勇于承担责任。而且要强化学生群体的“自主性”,相信学生,由学生共同讨论、决定来管好自己生活中的事。自主性、独立性既是个性张扬的重要表征,更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4.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要体现多样化、分类指导原则的“人才观”,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基于调动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因此要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不同类型特长学生选择的需求,为培养“学术研究型”、“应用实践型”、“交叉复合型”等各类人才.提供不同的鼓励创造和创新的学习环境。要推行更加完善的学分制和选课制;设立更多的学科、专业之间的“立交桥,’给学生提供专业、课程及实验、实践等更大的选择空间;鼓励教师因材施教,关注有个性和特长的学生;在学校有关条例和制度中要给具有个性特长的“偏才”留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要着力改革以强化“同一性”、“规范性”而束缚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管理制度。

5.要重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凝聚大学文化精神,创造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欣赏、宽容、鼓励人的创新意识.培植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学校领导特别要重视审视学校有关制度中体现的价值取向,如各种评价制度、人事和分配制度及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创新,让教师远离名利场,让学校少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少一些浮躁的风气,更不能容忍学术上的作假和投机取巧,让大学回归它应有的矜持和品位.真正成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学术圣殿而不是名利角逐的战场。同样,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素质直接关系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要改变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制度;转变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都离不开具有正确教育观念和关爱学生成长的教师。

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具有教师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工作.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必须动员全体教师认真对待、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取得成效。有激情的教师才能带出有激情的学生,具有创新性的教师才会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建立生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应当包括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热心于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

当前.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教育的创新角度来看.高校教师队伍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许多教师的心思和主要精力并没有用在教学上,更谈不上深入思考教学改革和学生创造性培养,甚至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都还没有认真地清理和转变。当然,问题的责任

主要不在教师。各级管理者应该尽快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白自己在学生创新性培养上的责任,并成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源动力。

诚然.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既不是一门课程、一个专业,或一所学校的努力就能达到,也不是仅靠高等教育的改革就能实现,它涉及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和社会系统、文化体系的支持。关键是要从“大教育”和“系统工程”的角度,由国家、社会、学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体系,并且纳入“国家创新工程”之中。要从娃娃抓起,在幼JLI~I就要保护孩子的童真,不要用过多的、过深的知识教育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在中小学就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要用国内外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精品开阔学生视野,提升文化鉴别、欣赏能力,包括在小学阶段就要认真学习硬、软笔书法,及熟读优秀唐诗、宋词等名词名句;要尽快解决高中文理分科问题.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家庭和社会文化理念中.对年轻人求新、求异、求变给予更多的宽容,不要总以成人的思维去束缚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要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是何等之难。孩子尚未出世.父母已替他们包办了一切,孩子的发展不是尊重孩子的意愿而是去实现父母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学校老师最喜欢循规蹈矩的学生,领导最喜欢听话的部下.这决不是哪个人的问题而是长期传统的文化渗透在我们民族思想、思维及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在中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还真正需要从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开始。大学更应当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学术见解,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允许失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我国高等教育要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更多支持,真正变为国家的行为、国家的意志,成为全社会共同支持的行动纲领.才能取得实质突破,取得预期的成效。在已经出台的“国家创新工程”及“985工程”建设项目中都没有把培养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专列其中;高校理工科教育中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科学实验和工程训练不足问题需要社会机制的扶持:社会上各种非学术性的评奖和激励政策导致过早地拔苗助长.过强的物资刺激、过高的荣誉、地位扰乱了原本平静的学术圣地和教学殿堂.使得许多科学家、教授、甚至年轻的学者.越来越远离大学的基础教育,阻碍了创新型教师 队伍的建设等等。

因此.有必要由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工程院等部门组成“国家创新型人才工程委员会”负责组织专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并负责组织研究、交流、合作与监督实施。委员会要加强吸纳科学家、教授、工程师、企业家及社会各方面顶级专家的智慧和广大师生及社会的民意,为政府提供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特别要针对教育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政府决策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等。

【作者系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

7.浅谈创新型教育与创新意识 篇七

一、创新型教育的必然性

创新型教育应具有创新观念。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这些都是基于当代国际竞争态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所提出的战略判断。“认清形势,居安思危,奋起直追”。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在于创新型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在现存教育体制中,有很多因素与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更新教育观念,改革现存教育体制,实施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创新型教育的必要性

回顾我国的近代史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我们更加意识到创新对人类,对我国的重要性。创新型社会呼唤全民创新意识和素质的启迪与开发,创新型的核心来源于实施创新型教育。树立创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探索创新教育方法,并要求创新型教育与之相适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了创新意识,便失去了进步的基础和生机、失去了竞争力。

形成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起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只有更新教育观念,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型教育,突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为国家培育出合格的创新型的建设者。

我国特定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意味着我国必须保持从改革开放以来到2020年,连续40年7%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二是我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日益严峻和紧迫的重大瓶颈约束。世界各国经验表明,依靠科学技术是解决这些瓶颈约束的根本途径,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三是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建国近六十年的实践表明,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我们不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很难在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甚至有可能丧失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动权。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教育是关键

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教育是关键。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是基础,必须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创新精神作为人才必备的素质,要求学生富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富有激情和个性,富有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成果。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实行创新型教育。目前,我们的教育迫切需要大力深化教育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首先有创新意识的老师要与学生互动,要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新思维。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实施开放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开拓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有特长的学生,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给探索性事务更多的宽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建设创新型学校。各级各类的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理念,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营造生动活泼、民主的创新氛围;引导师生破除只求防错,不求创新,只求保险,不带风险的思维方式,以及唯上、崇洋、崇古的思想倾向。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具有创新思想观念,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指导学生探究发现,培养学生“123”素质,即一个灵魂(中华魂);两种精神,一个是人文精神,一个是科学精神;三种能力,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树立为了民族的复兴,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繁荣昌盛的全新局面。

四、创新型教育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到来呼唤创新型的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只有使教师达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高境界,学校管理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管理者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一是要抓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要抓教师队伍的稳定。二者结合,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学者型教师队伍。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对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主要着眼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精神;二是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广博的学识,对所教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相关领域有较为熟悉的了解,能胜任某一个学科的循环教学任务,并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创新;三是具有教育科研能力,能撰写较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论文;四是要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五是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和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8.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八

怎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呢?

一、要转变教师观念,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于几千年来儒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动不动就以权威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这种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要求学生绝对听教师的话,即唯师命是从。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早就成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桎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应彻底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注重构建民主、平等、互敬互爱的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知服人,把爱心献给每个学生;彻底抛弃那种由教师满堂地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的教育观念;彻底抛弃那种“小绵羊”“听话”和对书本、教师都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人才观念。教师要把自己由一个传统的讲师彻底转变为一个新型的导师,去激励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提问、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要帮助学生创设一个自我表现的问题情境

旧教育模式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三个“中心”压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害怕回答问题,怕答错了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则要求教师千方百计地创设学生自我表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思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既使学生获得现有知识和技能,又使他们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新情景,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使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异想天开”,敢于“标新立异”。学生的大脑不再是一个被填满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待点燃的火把,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难,变批评为诱导,千方百计地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激励他们创新的欲望和勇气,教给他们认知的能力、自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来。

三、要千方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摘到成功之果

创新教育没有后进生。世界上只存在教不会的教师,不存在学不会的学生。我们教师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人人都能成才。优质木材在拙木匠的手上是做不出什么精致的器具来的,劣质木材在巧木匠的手里却能制出精致的器具来。关键在于量材而用,物尽其用。我们教师应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都能人尽其才。

上一篇:湛江市的调研报告下一篇:三年级大扫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