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成语的知识点

2024-06-17

初二语文成语的知识点(精选8篇)

1.初二语文成语的知识点 篇一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A.我们的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千百年来,惨淡经营了这块广阔的土地。

B.那时中国正处在山河破碎,老百姓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

C.只有领导干部严格自律,为政清廉,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D.中国足球队这次比赛差强人意,还是输了球,要走向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A.这个家伙明知罪行深重,内心十分恐慌,但是他却从容不迫的抹桌子,揩椅子,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B.靠投机倒把发家的暴发户,居然也附庸风雅,买起字画来。

C.所以说你们辩方的同学还是没有解决用什么去破的问题,请问这种破是空穴来风,还是有凭有据呢?

D.围棋大师聂卫平经常走出一些出其不意的妙招,使对手防患未然。

3.A.知识经济时代的银行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加强贷款管理,杜绝久假不归的现象。

B.处处以保护人权自居的美国在南联盟投下的一枚枚炸弹,使他们所谓的人权嘴脸臭名昭著了。

C.既然你已经知道错了,就应该马上改正,如果是犯而不校,那是很危险的。

D.他们二人虽不是亲兄弟,但数十年在一起学习、工作,互相帮助,相敬如宾。

4.A.他是我最真的朋友,经常耳提面命地对我提出忠告,使我不断进步。

B.他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说话做事都挥洒自如,给人非常干练的印象。

C.对于学术问题见仁见智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的。

D.近日,竟出现了为区区五元钱,游戏机室老板杀害三个小学生的震撼人心的事件。

5.A.王献之在其父王羲之的悉心指导下,其书法自然能登堂入室,空前绝后。

B.他虽然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无长物。

C.他们挖空心思,想用漂亮的言辞来掩盖罪恶的行径,然而,却总是欲盖弥彰,弄巧成拙。

D.重回那曾经生活了三年的校园,老同学见面格外亲切,大家不拘一格,场面十分热烈。

6.A.参加保险虽不能化险为夷,却能在灾祸不期而遇时使投保人或受益人得到一些补偿。

B.公路被护栏剖成两条河,车辆在各自的河道上奔驰疾驶,川流不息。

C.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

D.六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袂来京报告前沿科技,足以证明中科院在世界科技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7.A.20悉尼奥运会,某国派了不少运动员参加比赛,可结果呢,别说金牌,连前六名都没捞到一个,简直是滥竽充数。

B.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C.李刚的文章在杂志上发表了,王飞对他说:“你不应该把那杂志藏起来,应该让大家奇文共赏。”

D.陈寅恪先生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家,上课时旁征博引,一些外语尚未过关、文史知识贫乏的学生对此简直是不知所云。

8.A.他父亲思想开明,对儿子和女儿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B.艺术结构不能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因为它是一种创造,是每个作者必须认真探索的一个问题。

C.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D.进入高三以来,一向学习成绩平平的他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直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9.A.这部小说的构思既精巧又严密,真是无可厚非。

B.责任编辑只对文字部分负责任,对印刷的其它环节则望尘莫及了。

C.不调查研究,不了解情况,只凭热情去干,也是一种盲人瞎马的工作作风。

D.改革皇帝雍正一意孤行,成功推动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古老帝国向着好的方面转变。

10.A.当今环保概念深得民心,新兴的环保产品洋洋大观,层出不穷。

B.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令人乐不思蜀。

C.80年代,作家金庸就因《射雕英雄传》鼓噪一时,至今,他的武侠小说仍有广大的读者。

D.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燃眉之急的问题。

11.A.许多先烈为了赶走侵略者,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他们那种为祖国慷慨赴死的豪情气焰熏天。

B.鲁迅先生对友人,尤其是对青年,关心爱护,无所不至。

C.从欧美归来的留学生,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异国风情,我们对这些海外奇谈很感兴趣。

D.教育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求得发展,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2.A.在这颗核桃上,刻着十八个罗汉,真是鬼斧神工。

B.餐馆好运不常,由鼎盛时期的门可罗雀到无人问津,最终关门大吉。

C.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举棋不定,而应该勇往直前。

D.我把打算告诉他,没想到他的想法竟然和我不约而同,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13.A.去年广东省人才需求量的专业是计算机应用,无独有偶,今年同样如此。

B.对于这次活动,同学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主张改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C.由于有的玉米种的时间较早,有的较晚,因而它们成熟的时间也就参差不齐。

D.李鸿章主办招商局时,各船的船长、大副、二副,全都是一些鱼目混珠之徒。

14.A.大伙休息时,我到田里一看,小全还在那里割稻子,他挥汗如雨,身上的衣服全都湿透了。

B.任务下达后,各连迅速开到了进攻出发地点,有条不紊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C.革命博物馆的展览开幕了,参观者滚滚而来。

D.天山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真称得上珠联璧合,令人流连忘返。

15.A.犯罪分子见利忘义,欲壑难填,终于走上了不归路。

B.由于连日来的劳累,很多时候,只要一坐下来,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打起盹来。

C.选择题材的意思就是说,从广阔的、汗牛充栋的生活事件里选定你要下手的部位。

D.在今天的会议上,他们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如此南辕北辙,又怎能达成协议呢?

16.A.李家兄弟两小无猜,及至长大成人,又互敬互爱,互帮互助,是一对生意上的好伙伴。

B.我们每个人对于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我们在从事具体工作时就可以舍短取长。

C.这篇文章不仅冗长拖沓,而且内容陈旧,人云亦云,实在是不刊之论。

D.办这件事是你的主意,打退堂鼓也是你的主意,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7.A.朱跟外宾谈话时,总是那样机智灵活,谈笑自若。

B.“对待会考,应全面复习,不能掉以轻心!”老师喋喋不休地说。

C.拔河比赛就要开始了,参加比赛的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决心取胜。

D.辽沈战役中,我军打得敌人丢盔弃甲,头破血流,狼狈溃逃。

18.A.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他带着三个孩子,整天小心谨慎地过日子。

B.谁要与法律相抗衡,必将碰得体无完肤。

C.“__功”已被依法取缔,绝大多数“__功”练习者幡然醒悟,弃旧图新,全社会形成万众怒斥邪教“__功”的舆论氛围。

D.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19.A.除恶务尽,一追到底,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运用法律的武器震慑和打击一切邪势力。

B.张师傅虽说已经退休了,但他有充沛的精力,在许多事情上都表现出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C.他们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不知什么缘故,渐渐地形同路人。

D.她的歌唱得很棒,在市里的比赛拿过奖,在学校的各种晚会上更是常常独领风骚,算得上是学校里炙手可热的人物。

20.A.不少作家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几乎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B.随着比赛情况的变化,他们介绍场上的气氛时,开始用起“混战”、“白热化”等危言耸听的词语。

C.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北大,又想报清华,总是见异思迁。

D.他的草书苍劲峭拔又不乏俊秀,洒脱不羁又讲究章法,可谓别具一格。

2.成语中的养生知识 篇二

忙里偷闲,出自宋·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以八字为韵”。 忙里偷闲,意即在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其他无关重要的事,或者消遣。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九回载有:“原来阿妹去看瀑布,可谓忙里偷闲了”。元代王德信《西厢记·妆台窥简》也有:“你会云雨的闹中取静,我寄音书的忙里偷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越来越倾向于A型模式。A型模式的特点是:一、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强的工作要求。二、对成就不满足。三、具有强烈进取心和竞争性。四、有时间紧迫感和匆忙感。五、习惯于艰苦紧张的工作,休息时间也难以松弛下来。六、同时进行多种思维和动作。七、言行节奏快。八、有闯劲、情绪易波动。总之一句话,就是“忙”。

虽然“忙” 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增添生活乐趣,有益健康,但过度匆忙也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这一问题近年来已受到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一些专家研究认为,A型行为方式可导致儿茶酚胺、垂体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过量分泌,导致血黏度增高,血小板黏附力和聚集性增加,血胆固醇增高,血胰岛素改变等病理生理变化,易于引发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疾病。此外,还可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率。

医学和心理学家认为,为了身心健康,要适当“忙里偷闲”,改变A型行为方式,对身体健康是十分有利的。首先解除对自己的过高要求,除了工作之外,其他途径也可获得满足。第二,延长与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时间。第三,结交工作伙伴之外的朋友,并维持下去。第四,训练自己,适度减慢言语及行为的速度。第五,使工作环境和非工作环境分离开来,进入非工作环境时则脱离紧张的工作气氛。第六,做一些你既感兴趣、又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动,并成为生活习惯。

不干不净

不干不净,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 不干不净,指不洁净,肮脏;也指因忌讳而感觉不洁净;也可形容语文不文明。俗话说:“不干为净,吃了不生病”,这话看来有一定道理。美国杜克大学的科研人员的研究证实:过度卫生不利健康。

美国杜克大学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与在无菌试验室里嬉戏的老鼠相比,生活在下水道和农场的老鼠拥有更强壮的免疫系统。这一研究结果证实,生活在太清洁的环境中可能更容易生病。科研人员将实验室老鼠与50多只在城市和农场抓获的老鼠进行比较后发现,野老鼠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是实验室老鼠的4倍,但却不生病。这表明其免疫系统倾向于对付主要细菌,而不是微小刺激物。而实验室老鼠身上发生的情况与人类身上发生的情况类似:它们的免疫系统对哪怕是最微小的问题都会做出过度反应。

专家介绍,这一研究结果为17年前提出的“卫生假说”理论提供了证据。这一假说认为,经过消毒处理的环境极可能是过敏、哮喘和Ⅰ型糖尿病、风湿病之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激增的原因之一。此外,按照“卫生假说”理论,人们的免疫系统如果在早年生活中没有经受过疾病和肮脏的考验,人体的天然防御系统就会对花粉之类微小刺激物产生过度反应。

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IPA)向家长推荐了32项孩子10岁前应该做的事情。令人惊讶的是,里面竟然包括了玩泥巴、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捉蝌蚪、用沙子堆城堡、在院子挖洞穴、捉虫子等这些现代家长们认为脏兮兮的游戏!

也许每一个家长小时候都曾热衷于这些游戏,但现在却极力阻止孩子玩,其主要原因是觉得这样的游戏不卫生,担心孩子染上病菌。

不过,IPA指出,让孩子在游戏、运动和其他日常活动中随心所欲地弄脏自己,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防病。玩泥巴、挖水沟、找昆虫、玩沙子等户外活动既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又有助于他们与小伙伴更好地交流。中医理论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为地阻断孩子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孩子生活在过度洁净的环境中,反而容易得病。

孩子的免疫系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一次次被“侵犯”后才能逐渐完善。家长却有一种误区,总以为越洁净越好。殊不知过犹不及,温室里长大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太干净的小孩容易生病。病原体会让人生病,但它同时也能“刺激”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健康发展,打击那些引起感染的有害病原体。小孩子天生爱动,这一行为不应该受到抑制,应该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到孩子中去,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利。

自讨苦吃

自讨苦吃,出自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可是我有一种毛病,自己也疑心是自讨苦吃的要苗,就是偶尔要想想”。讨:招讨。自讨苦吃,意即自己找苦吃,比喻自己惹麻烦。从健身的角度讲,自讨苦吃,有益健康。

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养尊处优,极少运动,因而各种心身疾病纷至沓来,若能自讨苦吃,可增强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有益身体健康,因此,养生学家提出了一套“吃苦”养生法,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饥饿 饥饿是一种有效的健身方法,我国民间素有“养生八分饱”之说。《红楼梦》中也写道:每逢公子、小姐得了病之后,贾母便经常使用两种方法,一是饥饿,二是吃粥。这样便可减轻胃肠负担,使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得到良性的冲击,从而消除疾病。

紧张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如果一点压力也没有的话,必然会显得空虚无聊、度日如年,既荒废身体,又荒废精神。因而有人将紧张压力称之为“营养素”不无道理。国外有一个学者断言:“人摆脱了紧张便是死亡”,他认为:人经常保持紧张的工作和生活,可以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的有益健康的激素,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伤害 伤害可以增强人的意志和承受力。一个人一生难免会受到伤害,从锻练的角度来讲,伤害有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一个人有点小毛病,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以便在大病大灾来临时,可以调动机体的有效防御体系,积极抗御病邪的侵袭。一个人受到小伤害以后,也可以吸收经验增长见识,在以后的风波来临时,可以坦然对待,化解风险。医学调查表明,长寿者往往是平常小病小灾不断者,而长期不患感冒的人,得癌症的机会会比经常感冒者高出3倍。只有经过吃苦锻炼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不仅可以战胜疾病与困难,而且可以把它变成人生最好的养生营养素。

食苦 食疗专家认为,一年四季应适当吃些苦味,尤其是夏季更应吃些苦味,它不仅能刺激人的味觉神经,使人胃口顿开,增加食欲,还可促进肠胃运动,有利消化。新近研究表明,某些苦味食物是维生素B17的重要来源,其对癌细胞能产生较强的杀伤力,同时,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舒适、轻松的感觉,使人们从紧张的心理状态中松弛下来,有利于人们从炎热的夏季中恢复精力和体力,达到清热祛暑,化湿利尿,解毒生津之目的,所以说夏食苦味,有益健康。一般常见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芹菜、莴苣、苦荞麦、啤酒等。

心如止水

心如止水,出自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心如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心如止水的心态。晋代隐士陶渊明不满当时黑暗社会的现状,不愿为世间喧嚣所困,终于归隐田园,独自享受那份清闲和静谧。从而写出后人为之向往的《桃花源记》。古人的养生观,强调一个“和”字。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曾在《闲情偶记》中说:“心和则百体皆和”。和,概括了心理与生理相交相融的深刻内涵。

心如止水,心平气和,同样也是修炼身心的养生方法。一个人每日处在浮躁、烦躁甚至暴躁之中,久必情绪失调、脏腑失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往往无法避免,但用心如止水来达到处事平和,则必须要心胸开阔,宽善待人,遇愁不愁,逢怨不怨,以理智驾驭感情,以平和调节心志。

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已年逾九旬,他的养生秘诀是“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只有如此,才能心如止水,和在其中,高瞻远瞩,洞若观火,鸡毛小事不挂心怀,心和体和统一平衡。心如止水可利于我们固守正道,不为世俗利害所动。白居易的“心如止水”,能在世事繁杂中豁然不惊,把养心、安神、怡情、悦性化作涓涓细流淌入心田,我们便可求得健康生命中的葱郁风景,在安然宁静之中怡然自得。

3.中考语文知识点之成语释义 篇三

擒贼先擒王: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如虎添翼: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分离。形容不近不远,不亲不疏,相互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指文情若实若虚。

入木三分:形客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

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惨败的狼狈相,也比喻乱得不可收拾。

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甚嚣尘上: 后用以形容议论喧腾。也形容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顺理成章:写文章,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够做好。比喻合乎情理不悖常例,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指人虽死,精神不灭。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顺风耳――指能听到很远声音的人,也比喻消息灵通的人。

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4.初二语文知识点下册 篇四

【河中石兽】

一、原文及译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zhuǎn)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终究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教书先生在寺庙里设馆授徒,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两尊石像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很疯狂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个镇守河防的老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笑着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显得)很疯狂;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道第二点的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二、走近作者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

三、字词

1、沧州:地名,今河北省沧州市。

2、临:靠近。也有“面对”之意。

3、河干:河边。(河:指黄河,历黄河曾流经沧州。)干,水边,河岸。

4、山门:寺庙的大门。

5、圮:倒塌。

6、并:两者都,一起。

7、沉焉:沉没在这条河里。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8、阅:经历,经过。

9、十余岁:十多岁。岁:年。

10、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11、求石兽于水中:在河中寻找石兽。求,寻找。

12、竟:终于,到底。

13、曳:拖着。

14、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平土。

15、设帐:讲学,教书。

16、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八年级语文的知识点下册

【篇三:拣麦穗】

走近作者

张洁(1937—),当代作家。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居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

张洁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课文结构

本文是一曲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小女孩失落的梦与村姑们幻灭的梦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对扭曲的人生形式的否定,对理解的人生形式的执著追求。

课文以空格的形式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了村姑们幻灭的梦。

第二部分:叙述了“我”(小女孩)一个失落的梦。

写作特点

1.技法应用:运用比较的手法。如写农村姑娘们当初拼命、卖力地去拣麦穗,备嫁妆,可当“依依顺顺”地嫁出去后会发现,眼前的男人并不是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通过对比,写出了姑娘们梦的幻灭。

2.写作借鉴:简短、质朴的对话中蕴含丰富内涵。如“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带着眼泪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你家住哪哒呢?’‘这担子就是我的家,走到哪哒,就歇在哪哒!’”这段对话既刻画了“我”的童真无邪,更是不显山露水地交代了卖灶糖的老汉的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悲苦身世。

初二语文重点知识点

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缺少主语、缺少宾语)

①、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改正:删去“通过”或者“使”,句子就有主语了。

②、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改正:在“流失”后面补充“的行为”,这样句子就有了宾语了。

③、随着救援工作的紧张进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心理教育中心已经总结出一些地震灾害心理危机干预。改正:在“干预”后面补充“的方法”,这样句子就有了宾语了。

总结:修改的一般方法--通读句子,找出缺少的或多出的成分,补上或者删掉。2、搭配不当

①、省委省政府追认他为“湖南省抗冰救灾模范”“烈士”等荣誉称号。改正:将“追认”改为“追授”,或者删去“等荣誉称号”。②、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改正:将“活泼”改为“活跃”或“丰富”。

③、向全世界表现了中国航天科学技术的成果。改正:将“表现”改为“展示”。总结:修改的一般方法--找出搭配不得当的词语,改换搭配得当的词语。3、语序不当

①、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改正:将“改正并认识”调换为“认识并改正”。

②、经过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上海世博会将以“海宝”为吉祥物。改正:将“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调换为“广泛征集和精心筛选”。③、我国成功地发射并研制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宇宙飞船。改正:将“发射并研制”调换为“研制并发射”。

④、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丰富人的情感,也能增长人的知识。改正:将“能丰富人的情感”和“能增长人的知识”调换。

总结:修改的一般方法--找出句子中顺序安排不得当的地方进行适当的调换。4、自相矛盾

①、来自我市金融保险系统以及部分学校的近千余名代表,……改正:“近”和“余”自相矛盾,删其一总结:修改的一般方法--找出自相矛盾的词语,删去其中一个使语句通顺。5、重复累赘

5.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 篇五

诗四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荒.huì荷hè锄候骑jì

都dū护燕yān然豚tún

点拨:注意多音字“荷”“骑”“都”“燕”的读音。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带月荷锄归荷:扛着。

(2)但使愿无违但:只。

(3)江人大荒流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4)仍怜故乡水怜;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归园田居(其三)》中写诗人早出晚归到田园劳动的句子是晨兴理荒.,带月荷锄归。

5.《使至塞上》中描绘出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景象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渡荆门送别》中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亡云的美丽景象的涛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7.《游山西村》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使至塞上》一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默写《游山西村》一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东晋(朝代)着名诗人陶渊明。

2.《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朝(朝代)着名诗人王维。字摩诘,苏轼称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

3.《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唐朝,(朝代)着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4.《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南宋(朝代)着名爱国诗人陆游。这首诗选自《剑南诗稿》。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整理。

基础知识的积累在于平时,但也必须适时进行整理归类。具体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修辞、文学常识、古诗文名句、名著阅读等内容。

词语的积累要重点关注本学期已经学过的、在注释和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标注出来的字词的字音与字形。特别要注意它们在语言环境中灵活应用。

句子仿写、拟标语广告词和对联撰写是考试热点,能辨识修辞手法和分析其作用。

对规定篇目的背诵与默写(集中在第五单元和最后附录的10首古诗),要做到一个字都不能错。

关注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二、掌握记叙类作品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初二年级前半学期的教学内容还是以记叙类的作品为主(第一、二单元),后半学期将进入说明文的阅读学习(第三、四单元)。所以我们现阶段必须重点掌握记叙类作品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最常见考点有:1、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2、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3、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分析;4、对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语段赏析品味;5、对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进行赏析等。

答题方法的指导:

1、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理解:①从要素入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②语言要简洁概括。

2、如何分析人物形象:①看情节,从人物所做的事情来分析;②看描写,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来分析;③看环境,人物所处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来分析。

3、景物描写的作用: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等;②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③渲染环境气氛;④烘托人物心情;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4、赏析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段: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注意联系作者情感,联系文章主题,抓住修辞、关键词等进行赏析。

5、赏析写作手法:要熟悉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如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白描、前后照应、伏笔、正面与侧面描写、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叙议结合等,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三、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整理。

掌握每一篇文言文的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关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五个重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之、其、而、以、于)、重点句子的翻译,文章的内容及写作特色等。

四、关注作文题材的积累。

回顾一下本学期来自己所写的练笔和大作文,想一想还存在什么问题,应怎样克服;找一些优秀作文反复阅读,体会其精妙之处。写作前注意审题,行文要巧妙扣题。材料要有新意,尽量避免使用那些俗套题材。

初二语文学习方法

多读、强记、勤写

何谓多读?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强记,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

勤写,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曰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

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无道理。

同时学习语文必须慢慢养成十大习惯

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学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曰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6.趣谈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篇六

我国古代对光学的研究很早,这也反映在涉及光学内容的成语较多,体现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规律。如“影形不离”、“立竿见影”、“一孔之见”、“井底之蛙”、“以管窥天”等,是光的直线传播及视角范围的实例。至于“杯弓蛇影”、“水中捞月”、“水月镜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望远”是生活中的常识,从物理角度说,正常人眼的远视距离为无穷远,但因地球是个球体,人的视野只能在眼和地球的切线范围内,在平地上要看到更远的景物,只得登高才行。

有的成语虽是生活中的感知现象,但涉及了近代物理的内容。如“炉火纯青”,古代道家炼丹,由红色变成青色,说明火候到家;比喻功夫、境界达到纯熟、完美的地步。近代物理常识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能热辐射出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随着温度升高,辐射出光波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某种物质达到一定温度时,开始辐射出被肉眼感知的光,如果温度再升高,辐射出可见的波长越短,光的颜色由红转为蓝色、青色,以至紫色,复合为白光。看来,炉火为青色,其温度的确很高了。

有的成语涉及了声学、热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如“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形容美妙歌声永留人们耳中, “三日不绝”实为夸张,但“余音绕梁”和“雷声隆隆”一样是声波的反射现象。至于“隔墙有耳”则证实了声波的衍射现象。有一句成语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比喻说出的话无法追回。从物理角度讲,话的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40米左右,而骏马追及的速度不会超过每秒100米,看来,用马追声是不能的,不过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用超音速飞机和火箭是完全能够追上声音的。

哲学上说,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能深刻地认识它。有的成语反映了某种自然现象,但产生的原因当时无法解释,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还得继续探索。比如成语“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比喻事情的发生总有预兆。“晕”指太阳或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当月晕出现时,天空中浮现薄薄的卷层云,这种薄幕状的卷层云是由细小的冰晶构成,“晕”就是冰晶反射或折射所形成的光学效应。晕出现于卷层云中,而卷层云又是风暴将临的前驱云雾之一。所以,一旦出现“晕”,说明气候要恶化了。今天,人们对许多“晕”的形成机理可以说是相当清楚了,然而有一些“晕”仍然令人费解,至今不能圆满地解释,其原因可能是人们仍停留在几何光学的范畴之内,还没有用到波动光学的理论。这些“晕”仍在激励着人们去思索,去探究其中的奥秘!至于上述成语中“础”指柱子底下石墩,“础润而雨”就是说柱脚石潮湿有雨。我们知道,石头传热本领比空气大,吸热快,散热快,一般情况下,柱脚石的温度比空气温度低。如果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增多,当空气接触到温度较低石头表面时,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就会在石头上凝结成小水滴,石头表面就要“出汗”,出现这种情况说明空气中湿度已经很大,天快下雨了。

7.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七

14.《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5。《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的词首开豪放之先河。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

8.初二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八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单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复句)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号。如:请你等一下。二、问号。

1、疑问句的末尾用问号。如:你见过金丝猴吗?

2、反问句末尾也用问号。如: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3、选择问,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4、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所以不要用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5、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如:怎么啦,你?

三、叹号。

1、感叹句的句末。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吧!

2、情感强烈的祈使句也用叹号。如:同志们,跟我来!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也用叹号。如:我哪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主语谓语都比较长,中间用逗号。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宾语是较长的主谓词组,前面用逗号。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精力。

3、句首状语后边可以用逗号。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各分句之间,大多用逗号。如: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五、顿号。

1、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如: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2、句子内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如:我们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3、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前两个逗号不能用顿号)

4、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如:十二三岁七八个人①学校距这里二三里。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5、集合词语(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省市领导调查研究

6、并列谓语之间(实际为分句)不用顿号。如: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7、连词“和”“与”“及”等前边不用顿号。如:我国科学、卫生、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8、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如:①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都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②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六、分号。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3、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如: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七、冒号。

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在总结性话语后,引起下文的分说。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5、总括性话语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6、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不能用冒号。

如:“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顾四周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7、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而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用冒号。

如:①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冒号应去掉,或改为破折号)②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句中的冒号只能管到“作业到深夜”,所以使用错误。)另外: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八、引号:

1、表示引用。

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了标点放在引号内。

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非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因为末尾不用标点。如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外。

如: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计”。

2、表示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如:“小”和“大”比较起来,“小”总是被人轻视的。

3、表示含义特殊。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表示特定称谓如:为实现“四化”大干苦干。

5、表示讽刺和否定。如:他企图在共产主义事业中把自己装扮成“伟大人物”和“英雄”

6、引号里面还要有引号时,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九、省略号:

1、表示引文的省略。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2、表示列举的省略。如:色和么都有:稻鸡、角鸡、鹧鸪、蓝背……

3、表示话未说完。如:“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如:“我……对不起……大家,我……”

十、书名号:

1、表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戏曲名、影视歌曲名等。如:《史记》、《孔乙己》、《人民日报》、《人民文学》

2、书名号里面的书名号用单书名号。如:《〈中国工人〉发刊词》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基础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慨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 ②转折复句 ③条件复句 ④递进复句 ⑤选择复句 ⑥因果复句 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一、注拼音

狼藉( ) 唾( )手 陨( )落 讪( )笑 差( )使 狞( )笑

轻蔑( ) 簌簌( ) 迂( )腐 颓( )唐 交卸( ) 妥( )帖

琐屑( ) 奔丧( ) 懵( )懂 淹没( ) 骚( )乱 喋喋( )

彬彬( ) 鄙( )视 荆棘( )( ) 忸怩( )( ) 凌( )辱

叱( )骂 隘( )口 蹲踞( ) 荒莽( ) 蝉翼( ) 轻嘘( )

鼾( )息 窒( )息 厮( )守 遮蔽( ) 心弦( ) 拯( )救

嬉( )戏 火钵( ) 悉( )索 山巅( ) 愤慨( ) 作揖( )

暴躁( ) 忌惮( ) 嗫嚅( )( ) 喃喃( ) 萧( )条

纨绔( )( ) 爵( )位 造谣( ) 官衔( ) 钦差( )( )

糟蹋( ) 煎熬( ) 枷( )锁 兑( )现 呱呱( ) 蜕( )变

赎( )罪 心急如焚( ) 彷徨( )( ) 赋予( ) 不知所措( )

磐( )石 匿( )迹 惊骇( ) 义愤填膺( ) 一隅( ) 悚( )然 蹂躏( )( ) 褴褛( )( ) 凶神恶煞( ) 蛊( )惑

寻觅( ) 惨绝人寰( ) 诚挚( ) 黯( )然 耗( )尽 倏( )然 疲惫( ) 色( )子 黑魆魆( ) 岿( )然不动 瘫( )软

目眩( ) 忐忑( )( ) 仓皇( )( ) 怯懦( )( )

二、填词语

寄人( )下 有( )无恐 数以千( ) ( )往直前 ( )目伤怀

不能自( ) ( )拾皆是 ( )手可得 立( )之地 ( )井( )乡

( )若木鸡 文质( )( )( )固不化 无所( )( ) 安( )守己

寻欢( )乐 ( )无忌( ) 造( )生( ) 鸡犬不( ) 南腔北( )

( )手旁观 不知所( ) ( )人听闻 义( )填( ) 安之若( )

摇摇欲( ) 心急如( ) ( )( )坠地 幸( )乐( ) 毛骨( )然

令人发( ) 凶神( )( ) ( )然不同 高山( )止 ( )然而生

千古( )唱 疲惫不( ) ( )命( )从 孤注一( ) ( )然不动

优柔( )断 ( )篇巨制 ( 0人心弦 ( )雀无声 震耳欲( )

( )目相待 ( )鸡起舞 ( )风相应

三、文学常识

1、《背影》的作者是_____。 2、《永久的悔》的作者是_______.

3、《铁骑兵》的作者是________ 4、《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作者是_________

5、《日出》选自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 6、《钦差大臣》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__

7、《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 朝__________

8、《细柳营》选自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_

9、《孙权劝学》、《祖逖北伐》选自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史 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字_______ 家______家________

10、《公输》选自_____________ 11、《清平乐•村居》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12、《朝天子•咏喇叭》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13、《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_____14、《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15、《醉翁亭记》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16、《湖心亭看雪》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

1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18、《山居秋暝》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19、《长相思》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

四、熟记注释下的词语解释和课文的基本内容,写作特点

五、修辞方法辨析

指出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柳树姑娘在微风中点着头;杨树爷爷哈哈地笑着。 ( )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

3、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 )

4、为什么人们称猫头鹰是捕鼠能手呢?因为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竟能消灭上千只田鼠。( )

5、梧桐树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着。 ( )

6、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汇报呢? ( )

7、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

8、小草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 )

9、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简直可以拿来做小孩的摇篮。 ( )

10、董存瑞像钢铁巨人一般挺立着。 ( )

11、有个蜘蛛慢慢爬起来,想把苍蝇当一顿美餐。 ( )

12、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 )

13、遵守交通法规,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 )

14、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耸入蓝天。 ( )

15、月亮不好意思似的躲进云朵里。 ( )

16、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 )

17、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一片金

光。 ( )

18、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住地往下落。( )

19、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20、太阳还没有起床,天空一片昏暗。 ( )

21、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 ( )

22、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

23、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 )

24、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

2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26、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

2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28、太阳一出来,地上像下了火。( )

29、旌旗十万斩阎罗。( )

30、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地向外走。( )

六、病句辨析

语病类型

《考试说明》中规定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例题分析. 指出下列句子的语病。

1、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

(语序不当,“焚毁并洗劫”改为“洗劫并焚毁”。)

2、美国的人权报告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污蔑和深刻仇恨。

( 搭配不当,两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和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构成一个宾语。前两个短语是动词性的,后一个是名词性的,谓语“充满”只能跟最后一个短语搭配。)

3、在我们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事实材料之后,就一定能彻底揭开地球变暖的奥秘。

(成分残缺或赘余,本句缺主语。可将“我们”移到“在”之前。)

4、当校团委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很难形容的。

(结构混乱,本句把“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和“大家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很难形容的”两种句式套在一起,关系纠缠不清。改正的方法是保留一种句式。)

5、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表意不明。可以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也可以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 “副总经理”跟他是同伙。)

6、为了避免学生不再发生考试舞弊的现象,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不合逻辑,“避免” 的应是“再次发生”。)

7、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这是个反问句,“谁又能否认”和“不”构成了三重否定,结果就否定了需要学习雷锋,不合逻辑)

练习

一、并列短语并列短语使句子结构复杂化,因而容易导致语病。

例1.侵略者攻陷北京后,焚毁并洗劫了西郊的圆明园。

例2.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张学良的苏金榜同志和扮演蒋介石的石荫昌同志把两个人物演得有血有肉。前者的正直、爽快、威武和后者的狡诈、阴险、_,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文字的规范意识。

例4.水库和运河如同闪亮的镜子和一条条衣带布满了原野和山谷。

二、数量短语

数量短语的误用,主要表现在数量增减表示不当、语序不当、前后矛盾、搭配不当等。

例5.上海公共汽车票价很低,与曼谷普通公共汽车票价相比,便宜三倍。

例6.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例7.据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将近400余人。

例8.据科学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三、介词短语

误用介词短语,会造成句子主语的残缺、主客体颠倒等语病;少用、滥用介词也会影响语意的表达。

例9.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例10、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

例11.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工作者展开了热烈讨论。

例12.我们对于自己的语文修养也要不断提高。

四、否定词

不、没有、否认、否则等否定词的重复出现或多次出现,容易犯否定失误方面的语病。

例13.凡事要三思而行,否则贸然行事,往往会好心办坏事。

例14.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指出:台湾_对“_功”邪教组织利用设置在台湾的发射装置攻击鑫诺卫星事件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查处,并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例15.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例16.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例17.无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例18.翻译的作品日渐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的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1991年全国高考题)

例19.“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

例20、《徐霞客游记》本是部很有创造性的地理考察著作,但对祖国很多名山大泽都作了详细的记载。

六、两面词

句中使用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两面词时,宜从前后是否照应的角度检查语病。

例2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例22.继续保持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作用,已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七、赘余词

前面用了一个词语,后面又用一个与之相重复的词语,造成句子成分多余。

例23.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立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全国高考题)

例24.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20北京高考题)

例25.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例26.具有不同专长的大学生暑假里愿意为您的令郎、令爱辅导功课。。

八、时态词

“已经、立刻、正在、刚刚、将要”等副词常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着、了、过”等助词常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状态,混用这些副词、助词,就会造成语病。

例27.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例28.该店青年服务员正努力保持和发扬了传统特色。

熟悉这些诊断语病的切入点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对提高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之

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知识要点]

一、句号。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单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复句)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号。 如:请你等一下。 二、问号。

1、疑问句的末尾用问号。如:你见过金丝猴吗?

2、反问句末尾也用问号。如: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3、选择问,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4、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所以不要用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5、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如:怎么啦,你?

三、叹号。

1、感叹句的句末。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吧!

2、情感强烈的祈使句也用叹号。如:同志们,跟我来!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也用叹号。如:我哪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主语谓语都比较长,中间用逗号。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宾语是较长的主谓词组,前面用逗号。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精力。

3、句首状语后边可以用逗号。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各分句之间,大多用逗号。如: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五、顿号。

1、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如: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2、句子内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如:我们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3、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前两个逗号不能用顿号)

4、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如:十二三岁 七八个人 ①学校距这里二三里。 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5、集合词语(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如:公安干警 中小学生 大专院校 男女老少 省市领导 调查研究

6、并列谓语之间(实际为分句)不用顿号。如: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7、连词“和”“与”“及”等前边不用顿号。如:我国科学、卫生、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8、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如:①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都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 ②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六、分号。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3、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如: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七、冒号。

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在总结性话语后,引起下文的分说。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5、总括性话语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6、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不能用冒号。

如:“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顾四周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7、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而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用冒号。

如:①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冒号应去掉,或改为破折号)②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句中的冒号只能管到“作业到深夜”,所以使用错误。) 另外: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八、引号:

1、表示引用。

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了标点放在引号内。

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非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因为末尾不用标点。如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外。

如: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计”。

2、表示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如:“小”和“大”比较起来,“小”总是被人轻视的。

3、表示含义特殊。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表示特定称谓如:为实现“四化”大干苦干。

5、表示讽刺和否定。如:他企图在共产主义事业中把自己装扮成“伟大人物”和“英雄”

6、引号里面还要有引号时,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九、省略号:

1、表示引文的省略。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2、表示列举的省略。如:色和么都有:稻鸡、角鸡、鹧鸪、蓝背……

3、表示话未说完。如:“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如:“我……对不起……大家,我……”

十、书名号:

1、表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戏曲名、影视歌曲名等。如:《史记》、《孔乙己》、《人民日报》、《人民文学》

上一篇:谈自然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下一篇:软件应用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