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9-30

活动课 教案教学设计(共8篇)

1.活动课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活动课教案设计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3 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知识,通过实践取得第一手资料。

4 使学生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激发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心与勇气。

二、活动形式:调查、访问、考察、测量。

三、活动时间:每班用一个周六下午的时间:12:00~18:00

四、活动过程

(一)分组:每班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4-8人为宜,推选一位组长,确定调查的题目、内容、设计行动方案(去什么地方、找哪些人、每一小步达到什么目的、如何汇总资料、得出结论或结果)

(二)选定调查内容

1 教师推荐的题目(见附录1),每组任选一个题目进行调查

2 学生填卡(实践活动纪录卡,见下表)

实践活动纪录卡

填卡要求:

活动地点:要写得非常具体,例如大庆河污染调查,写明河的名称,并写明河段的起止点。

大约时间:估计

活动方式:如①参观治污设施;②访问居民、访问工人、访问厂领导;③随机采访行人(注意设点在人多而杂的地方);④采集标本、水样等;⑤查资料;⑥测量排污口水汽污染指标;⑦观察;⑧访谈;⑨问卷。

结果:活动结束后,由学生如实填写。

五、活动之前的准备

1 学生方面:打听(向周围的人或家长)主管部门是什么?你要采访的单位最好有熟人,自己联系或通过老师联系;观察(上学、放学的路上进行观察)

2 教师方面:(与有关部门单位联系)如学校领导、教务处、总务处等;记录卡要提前几天交上来,从卡中知道学生的具体调查的形式。有的同学要搞问卷调查活动的,帮学生设计问卷调查表(见附录2);搞河流水污染调查的,设计调查方法(见附录3);去自来水公司搞水资源调查活动的,设计问题(见附录4);去环保局采访的指导学生自己预先设计好问题,如大庆环保的一般状况等;去环卫局采访的,给学生提出参考调查内容(见附录5)。

六、组长的职责

确定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范围、目的。要做到了解某个问题的状况,要怎样解决某个问题,如何为解决某个问题起一点推动作用。为这些事情作必要的分工。

写报告:由组长与组员协商,每组一篇,字数不限。

用品准备:工具、笔、本子等。

七、教师的职责

1 与相关各部门各单位联系

2 强调安全第一

3 了解时间、路线及内容

4 提出要求,强调纪律:为树立良好的一中学生形象,要做到①举止文明有礼②纪律性强③知识丰富、言辞(表达)流畅。

5 目的:教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八、总结

用一节课的时间分组讨论这次调查活动的感想,之后写出调查报告。教师整理后打印贴出,作为一期环境专栏以供大家阅读,借以提高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调查,学生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蓝天,绿地,碧水已离我们很远,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爱护环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付诸行动。

附录1:教师推荐的调查题目

大气污染

1收集一些雨水,对其酸碱度进行测试,看看你所生活的地区有没有酸雨。

2 到家乡附近的树林中找找,看看有没有被酸雨烧伤的树叶。

3 试着设计一个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的方案。

4 观察你家附近工厂和锅炉房的烟囱,看看从里面冒出的烟是什么颜色的,黄色,红色,黑色,还是白色?去了解一下它们为什么冒这种颜色的烟雾。

太空垃圾

1 请设想出几种减少、清除太空垃圾的方法。

野生动物

1讨论,如何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

2 和同学们展开讨论,分析野生动物灭绝的原因。

3 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家乡附近有哪些动物是受国家保护的。把它们的名单列出来,贴在附近的黑板报、公告牌上。

4 假定你自己是一只大象,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对什么感到伤心、厌烦、恐惧?会对什么感到满意、高兴?写一篇小文章,代表大象表达自己的感情。

5 观察身边的小鸟,看看它们的生存方式有没有被我们人类的行为破坏。

瀑布

1 从地图上找找我国几个著名的大瀑布的位置,了解它们的落差及形成原因。看看它们有没有消失的可能?如果没有,为什么?如果有,请试着找出一些防治的对策。

1讨论,为了保护水资源,怎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看看自己家乡附近的水体存在着哪些类型的污染。如果让你负责治理,你将采取什么办法?

3 向周围的老年人询问水井最近30年的水位变化情况,分析变化的原因,写出一个小报告。

4 问问老人,家乡的水域中过去都有哪些鱼,现在还有没有,如果没有了,调查它们失踪的原因。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1 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打听一下,他们记忆中家乡从前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现在有什么改变?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生态

1 和同学讨论:为什么人们喜欢鲸而讨厌鲨鱼?回忆一下,自己从哪里得来这样的感受?这种带有倾向性的情感正确吗?

2 从自己曾看过的童话、寓言故事中,找出一些被人们经常攻击的动物,像乌鸦、猫头鹰、狐狸等等,分析一下它们各自在自然界中的独特作用,以及人类对它们产生不公正态度的原因。

3 思考一下:为什么世界上最大、最凶猛的动物像老虎、狮子、鲸、鲨鱼等越来越少。这样下去,是否很危险?

世界和平与环保

1 了解全世界现在有多少核武器,它们能把地球毁灭多少次?

耕地与农业污染

1 了解“绿色食品”的标志及其含义。了解农家肥的作用。

环境保护中的群众性

1 讨论怎样使公民团体能够关心自己的环境。

垃圾的再生利用

1 分析家里每天产生的垃圾可分为哪几类?其中可以回收利用的有哪些?

追查塑料袋(包装食品用的)

1 目前塑料袋的使用量特别大,学生买饭几乎都用塑料袋,这些塑料袋是否无毒?是否是不允许使用的超薄型?这些塑料袋是从哪里来的?

[活动课 教案教学设计]

2.活动课 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要想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满足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各项要求的教案, 第一应当强化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相关认识, 真正地了解到活动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性。首先, 国家的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活动教学相当重视, 并明确规定:在教学时间安排相关事宜方面, 初中最少需要20%的时间专门进行学生课堂活动以及一些相关实践活动;再者, 在教学方法中, 突出“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还强调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比重, 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的相关活动;在学习评价的过程当中, 着重对学生行为表现以及道德实践能力展开科学评估, 借此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并且创造性学习的良好的氛围。

总之, 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能力目前是整个社会的共识, 不论就政府或者是社会来说, 都需要大幅地强化学生的能力。

二、活动教学教案设计原则

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整个设计需要让全体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 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以及自我评价。展开之前应当先针对学生展开调查, 综合考虑学生素质展开相应的设计, 此外还应当让学生积极介入, 配合教案的设计, 让他们可以转换为活动教学教案的设计者以及组织者。比如, 在《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一课的教案设计时, 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全方位地听取学生意见, 将班级中上网频次较高的学生调动起来, 与他们同时探讨怎样展开这堂课。在他们共同的参与下, 最终得出这一活动方案。

活动设计:班级内部调查————“你认为的网络危害”, 包含各个环节。

环节1:针对迷恋网络、网络色情暴力、与陌生网友的见面等问题深入分析, 有重点地讨论“一旦受到了陌生网友的见面邀请, 需要如何应对”?

结论:科学利用网络资源, 合理分配时间, 进行自我保护。

环节2:网络恶搞《网络小胖的故事》

问1:如果你是小胖, 目前的感受是什么?

问2:一个怎样的网民是合格的?

结论:应当做遵守网络规则的优秀网民。

问3:如果你处在一个人人都遵守规则的网络社会当中, 你的感受会是什么?

结论:规则可以确保我们更好地使用网络。

2.教案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考虑到现代社会属于开放性较高的社会, 既给了学生大量的信息, 又提出更多的要求, 需要我们能够有在开放的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的能力。所以, 学校的教案设计应当具备相当的开放性。不但能够内容开放, 也就是及时吸收各类信息以及观点, 并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 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且还能够确保过程的开放:活动在设计以及所使用的形式上面存在着相当的灵活性;最后, 还应当满足教案设计的习题答案应当有多样性, 给予各种意见存在的空间。比如,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一课, 就需要教师要广泛利用国际大事, 并提出积极的讨论, 或者进行辩论。教师能够设计更完备的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中国。

(1) 中国产品价格低廉, 质量较高, 让民众受益。

(2) 中国产品协助降低全世界的通货膨胀率。近年来, 中国产品的出口价格呈现持续下跌态势, 平均下降幅度大约在2%至4%。在近期的五到八年时间里, 中国产品的低价格已经让美国的通胀率压缩了大约一个百分点。

(3) 中国的高储蓄率大幅降低了世界资本市场的利率。

3.体现趣味性

结合相关的调查不难看出,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际上也属于初中学生兴趣程度较低的一门课, 所以, 要想让学生更加积极地上课, 这堂课就应当具备一定的趣味性, 不然, 就算是学生上课, 恐怕也难以真正认真地听课, 这一点应当在教案设计的环节当中就充分体现出来。首先应当去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 学生学”的模式, 选择辩论、角色扮演等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相关学习, 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 务必做到形象、生动、活泼, 把学习活动以及艺术体验交汇融合, 开启学生心灵天窗。

4.效果优先的原则

所有的课程上下来之后, 都要有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课也是, 不管是选择何种教学方法, 最终要满足教学目的, 实现预先设计的教学效果。不然教学方法改革就没有了意义, 活动教学同样如此, 所以, 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务必充分考虑这一点。

总而言之, 要想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 就应当设计好活动教学的教案, 必须做到教案尽可能的详细而完备, 这样才能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收获相当的效果, 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育出大量的优秀人才。

摘要:国际竞争的激烈逐渐增加, 这也给国内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划定了更高的标准, 这需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能够积极地展开教学创新。从活动教学的认识以及原则,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相关活动教学教案设计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活动教学,教案

参考文献

[1]杨成军.浅谈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思考[J].才智, 2011 (03) .

3.语文综合性活动教案 篇三

【设计目的】

生活大看台,处处是语文。语文课程具备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语文教育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强调语言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我们一方面应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另一方面要根据现实生活,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实行开放教学,使语文教育充满生气与活力。本着以上原则和教育思想,笔者设计了这份综合性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以泪为线索,将相关的故事、歌曲、诗文联系起来,运用听、说、读、写的方法对文本进行探讨;从而更深刻地挖掘泪的人生意蕴。并通过此次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截取电视剧《红楼梦》中《枉凝眉》片段,通过多媒体将学生带入情景中。歌曲完毕后只保留音乐。“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在音乐中教师讲述宝黛爱情中木石之盟这段故事。

二、实践活动

(1)请学生讲述与泪有关的故事。(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其思路;故事可以来自自己亲身的经历或者所见所闻。)

(2)请写出含有“泪”字的成语。

泪流满面 泪如泉涌 泪如雨下 泪眼汪汪(在学生回答后,可用幻灯片显示答案。也可根据课堂时间作进一步的工作:可用这些词语分别来造句,或者写一段话将这些词语全部或部分涵盖其中。)

(3)请找出含有“泪”字的诗文。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大屏幕展示下列句子。

①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②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③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唐代李商隐《锦瑟》)

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代杜甫《蜀相》)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李商隐《无题》)

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宋代苏轼《水龙吟》)

⑦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北周庾信《寄王琳》)

⑧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代贾岛《题诗后》)

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清代曹雪芹《红楼梦》)

{10}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代李开先《宝剑记》)

{1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代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2}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明代夏完淳《别云间》)

{1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三、探讨“泪”字的丰富意蕴

简简单单一个泪字,却蕴涵无穷的意蕴。泪为国家为人民而流,那是爱国爱民的泪,伟大的泪。泪为自己流,那是真实的泪,小我的泪。无论何种泪,只要它真切,入情入理,我们就愿意走进这闪闪泪光中,愿意同他们同哭同笑,同悲同乐。现在,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品味这无垠的泪光世界。(以实践活动中诗文里典型句子为例,剖析“泪”字的情感意蕴。)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代杜甫《蜀相》)

此诗中所谓“英雄”,诸葛孔明是,杜子美更是。流着泪的不仅仅是孔明,还有杜甫。那湿透衣襟的泪光不正是对英雄的怀念和赞美吗?诸葛亮功败垂成,抱憾而终。此时的杜甫目睹着社会的动乱,人民的苦难,在颠沛流离中缅怀着英雄,渴盼着能有诸葛先生那般的英雄安邦定国,救民于水火中。这样的泪满襟如何不让我们感动流涕呢?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李商隐《无题》)

前句绵绵情意,到死方休;后句滴滴沉沉,有生难已。为谁流泪到天明?为谁成灰在所不惜?点点蜡泪,痴情苦意;惊天地,泣鬼神。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宋代柳咏《雨霖铃》)

“执手”写其柔情蜜意,依依难舍;“泪眼”写其悲清苦意,欲哭不能。“执手相看泪眼”,以白描的手法,极为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幅难舍难分的离别场景;这泪正是两个痴情的灵魂的写照。

说明:诗文中含有泪字的句子很多,在这里我们只分析了三处。希望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对这个课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四、迁移训练

泪或是悲伤情感的流露,或是快乐情绪的表达。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你的“悲伤的泪”和“高兴的泪”分别用两段不同的话写出来,力争写得有文采而动人。(文段里必须有泪字,要看得出是悲伤还是高兴。在学生写好后可选出优秀的文段让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五、结束语

播放歌曲《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闪闪的泪光鲁冰花。”一滴泪珠,就是浪花一朵。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在大千世界里去体味泪的含义;让我们在歌、诗、词、曲中寻觅泪的踪迹,品鉴它无穷的意蕴和独特的魅力。

4.活动课 教案教学设计 篇四

------------------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语文和儿童生活的沟通,强调的是语文和社会的联系,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参与、自主调查研究。本活动的设计从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实际出发,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向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活动目的:

1.通过采访、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能力、自主创造能力、想像能力及群体合作能力。

2.创设情境,分块活动,人人参与,促进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尊敬长辈的意识,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活动准备:

1.每位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向父母采访自己姓名的由来、意义及父母寄予的期望等,并将采访所得写成采访稿。看谁提问巧妙,获得的信息多。同时注意言语礼貌,做个文明小记者。

2.每位学生准备1—3张贺卡。

3.学唱歌曲《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活动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

关于姓名的采访 引言:克琴曾说:“父母给你姓名,自己打造品牌。”当初父母为了给我们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可谓煞费苦心。是啊,每个人的姓名中都包含了父母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教师用幽默或感人的语言向学生讲述自己姓名的有关故事,激起学生活动的兴趣。)主体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采访稿,而后集体交流。例:王添同学的采访记录

2002年6月11日,我就我的名字的有关问题采访了我的母亲胡波。子:妈妈,请问你们为什么要取“王添”作我的名字呢?

母:在生你之前,我们就想过许多名字,可是没一个好听的。后来,你外公在厚厚的《康熙字典》里找了个还算满意的名字,其中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乇”字,它读作zhè,可是,由于很少有人读得出它,并且可能还会误以为“王毛”,那你岂不成了“黄毛小子”了?所以,这个字也不行。再后来,你出世了,但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名字。你第一次生病住院,登记时我们只好把“王乇”作为你的名字。后来,我们带你去首都北京游玩,参观了天安门城楼及天安门广场,雄伟的建筑使你异常兴奋,我们就给你取名“天王”了。再后来,又由于你多病,我们怀疑是你的名字太大了(因为倒过来成了“天王”),所以让你的“天”变小,成了现在的“添”。

子:你们给我取这个名字有什么希望呢? 母:我们是希望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锦上添花”。子:哦!谢谢妈妈接受我的采访。(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指出“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习成果。此板块设计旨在通过课内外的实践活动,达到上述目标。)第二板块 根据对方姓名写毕业赠言 引言:在小学里同学们共同学习、生活了6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十分珍贵的。现在离毕业不远了,大家有什么勉励的话、祝愿的话要说吗?

主体活动:根据对方姓名的特点写毕业赠言,可以写在贺卡上,注意书写工整美观,然后互赠贺卡。例: 文学骏:

愿你像一匹骏马,在知识的道路上飞奔向前!不管道路怎样坎坷,旅途如何漫长,你都要无所畏惧地奔跑、再奔跑,直至抵达胜利的终点。

同学

诸科璇 梅璐:

没路?谁说没路?书山有路勤为径,只要你成为一只永不知疲倦的梅花鹿,你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璀璨。

朋友

姜邹鑫 金航:

愿你是远航者,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满载着“金子”凯旋而归。

同学

张少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活动,在活动中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通过互赠贺卡,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第三板块

齐唱爱国歌

引言:你走来,我走来,大家走到一起来。虽然我们各自拥有不同的姓名,但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最后让我们高歌一曲《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用歌声祝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主体活动:多媒体放录像,齐唱歌曲,在歌声中宣布活动结束。

5.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2 篇五

兴趣排行榜

一.活动背景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10059名青少年学生的理想、动机、兴趣作了专题研究,这一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已有明显的分化,95%左右的学生已经能够指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和“最不喜欢的一门课”。学生喜欢某一门学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师讲得好。学生不喜欢一门课的原因主要是基础不好。男生对理科的兴趣稍大于女生;女生对文科的兴趣稍大于男生。在当前初中学生中人的兴趣就开始分化,会出现一个中心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初中学生的兴趣倾向性也发生分化,而且很明显。有的学生热衷于语文,却对数学学课学起来如同嚼蜡。有的同学外语成绩很出色,而物理成绩极差。研究指出这些在初中阶段便“偏科”的情况不利于打好知识基础以便今后的选择专业。而且初中生常常对什么新奇的东西都感兴趣,处理不当,使有些学生虽有广阔兴趣,而没任何中心兴趣,学习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流于肤浅。有的同学虽有中心兴趣,但是知识狭隘,不知变通。因此学习心理辅导中要把握好中心兴趣与广阔兴趣相互促进的活动规律,对学生兴趣培养作正确引导。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揭示学习活动与未来职业关系,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意识、端正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的。不同基础课程与不同的职业密切程度不同的,每一门课程与其相应的职业有着内在的兴趣和才能的一致性,如果某学生对一门基础课程特别爱好,并且学得出色,那么他可能对未来相关职业同样感兴趣,而且能获得成功。在学校教育中,学习往往要求学生兴趣随着学科的变动出现相应变化,虽然如此,但注意培养学生兴趣固定性还是必要的。因为学科的设置不断加深,前后一贯的,学科之间又有内在联系,比如物理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而且巩固他们的数学兴趣,高中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可以巩固初中已形成对无机化学兴趣等等。因此,本课活动在此方面作必要的引导。

二.活动目标

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现状,兴趣变化,初步理解自己的中心兴趣,学习能力情况,并且从中领悟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的相互关系,懂得中心兴趣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兴趣可以培养的。觉查自己的兴趣倾向性,作正确的调整,能够专心学习好各门学科知识基础上根据自己能力倾向和兴趣倾向发展自己专长,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为今后专业选择作好充分准备。同时又懂得中学学习是打基础的阶段,人的兴趣在长期学习环境、实践工作中会有所变化和迁移的。提高对学习的热情,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从不断提高的学习需求出发,发展好自己的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使自己能力和兴趣相辅相长。

三.活动要领

首先教师可以做一个学习兴趣倾向性的集体调查,了解班内同学的学科倾向以及各班不同差异,这一内容可以结合“学习兴趣排行榜”栏目进行。指导同学把最感兴趣的学科排在最前面,其余依次排列下来。这一活动罗列出的学习科目可以按照课程表内的科目,也可以把有关学生认为社会上各行各业所必须准备的知识内容如外语、计算机、普通话等因素罗列出来,让学生认为自己最喜欢的技能学习项目排列在前,把不喜欢的排列在后。这是因为当前素质教育与社会需求技能知识相联系,传统的学科体系可能会由同学提出质疑。有的同学上夜校读课堂上未安排的课目,这些课目可以列入“学习兴趣排行榜”以便让同学之间,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新趋向以及需求情况。排完之后教师可以请同学协助作开头的统计工作,了解学生群体情况。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大组交流宣读自己的“排行榜”,教师指出“这是每个学生自己自由的选择。教师鼓励每一个同学谈为什么这么排列的原因,对于不同同学“排行榜”内容的差异不要加以指责,尊重每一位同学的自主选择,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同学谈一谈“最喜欢学科”和“最没兴趣学科”造成产生的原因。“排行榜”能够排列几位就让同学自主决定,最少可以在5—8个之内。

在了解学生自己的学科倾向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中心兴趣,这也是一种学科兴趣测定法。根据书上要求让同学自行完成。打分数可以让教师等全体同学均完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己算分数,由4个题目分数为一列,如书上提示进行。教师指导同学挑出得分列最高的前三列,看一看自己的学科倾向与大致职业类别关联。教师不失时机地出示职业类型六角图,引导同学思考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多种技能技巧的职业社会,现代职业人要有多种技能在手,如经理要会英语,会财务知识,会驾汽车,教师不仅教好本学科还要懂电脑、教育学、管理学等。在校学生怎样把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相联系学好本阶段功课,使自己兴趣能够迁移, 发展特长, 这些问题可以依据同学反映作专题讨论。尤其突出发展自己的学习兴趣,不要因一点小小的成绩就自满,不思进取,不求开拓。本课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现状和学习兴趣倾向,认识职业兴趣,促进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难点在于从中让学生领悟兴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由自己意志影响下培养起来的。解决学生日常厌学的问题重在提高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

四.理论依据

1. 兴趣的作用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

兴趣在人的学习、工作和一切活动中起动力作用。

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

兴趣是人们从中活动的强大动力。兴趣对活动有下列几种作用:

(1)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

(2)对正在进行活动的推动作用。

(3)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

兴趣对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

«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何有道 粱宁建 主编 2. 兴趣的分类

人们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

(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把它们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A.物质兴趣。对食物、衣服和舒适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等的追求。

B.精神兴趣。主要指认识的兴趣,如对学习和研究哲学、文学、数学的兴趣。

(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把它们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A.直接兴趣:是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例如,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对开汽车的兴趣。

B.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束的兴趣。如对通过学习取得职业的兴趣,对工作后取得报酬的兴趣。

在研究表明,年龄小的儿童,大多数对活动过程本身感兴趣,年龄稍大的儿童才会对活动结果产生兴趣。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都是不可少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支持,活动将变得枯燥无味;如果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活动也不可能长久持续,只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正确地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例如,开始学习外文,对学习本身不感兴趣让认识到学习外文重要性(这是间接兴趣);随着学习深入,对学习本身也感兴趣(这就是直接兴趣)。

«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何有道 粱宁建 主编 3. 兴趣的品质

(一)兴趣的倾向性

(1)是指个体对什么发生兴趣。人与人之间在兴趣的倾向性方面上差异很大。

兴趣倾向性有高尚和低级之分。前者对有利于人类社会的事物发生兴趣;后者对有害于人类社会的事物发生兴趣。

个体有些兴趣倾向表现得较早。但职业倾向要到高中或高中后才稳定下来。

罗(A.Roe)认为,职业兴趣是儿童期与家庭人员的关系所造成的。和谐的家庭儿童“以人取向”,冷漠的家庭使儿童“以事取向”。

兴趣倾向性与人的生活实践和所受教育有关。

华师大出版 «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主编

(2)职业兴趣:是指人对某类专业或职业所持有的积极态度。不同的人对于同一职业会抱有不同的态度,同一个人对不同职业也有不同的态度。一个人如果对某种职业感兴趣,他在学习和工作中就能全神贯注,积极热情,富有创造力地努力完成其所从事的工作。从职业兴趣的发生和发展来看,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有趣——乐趣——志趣。

《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初中版教师用)

(二)兴趣的广泛性

兴趣的广泛性是指个体兴趣的范围。兴趣广泛程度和个人的知识面宽窄密切相关。个人兴趣愈广泛,知识愈丰富,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广泛的兴趣应该在正确的倾向指导下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否则如果样样都喜欢,样样都不是,结果一无所长,难有建树。只有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有一个中心兴趣,使兴趣既博又长,才可能取得成就。

(三)兴趣的持久性

兴趣的持久性又叫兴趣的稳定性,指个体兴趣稳定的程度。在人的一生中兴趣必然会发生变化,但一定时期内,保持基本兴趣的稳定性,则是个体的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

根据兴趣持续时间长短,兴趣可以分为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人有了稳定兴趣,才能把工作持续进行下去,取得成就。

儿童早期兴趣比较不稳定,兴趣一般在15岁以后才趋向稳定。

兴趣的持久性是可以培养的,它和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密切联系。

(四)兴趣的效能

兴趣的效能指个体兴趣推动活动的力量。根据个体兴趣的效能水平,一般把兴趣分为有效的兴趣和无效的兴趣。

有效的兴趣能够成为推动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促使个体能力和性格发展。

无效的兴趣不能产生实际效果,仅仅是一种向往。

«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何有道 粱宁建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8月第一版p.474 ~478 4.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相互促进的规律

兴趣的广度看,兴趣又可分为中心兴趣与广阔兴趣二种。

中心兴趣就是对某一方面事物或活动有极浓厚而稳定的兴趣。

许多科学家之所以在某一科学领域内有巨大成就,是与他们对该门科学中心兴趣分不开的。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是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首先要有广阔兴趣,多方面地摄取知识,打下广阔的基础;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培养一两个中心兴趣,如对某一学科的某一两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钻研并使广阔兴趣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心兴趣服务。

广阔兴趣解决所谓博的问题,中心兴趣解决所谓专的问题。

《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 马加乐、燕国材箸

5.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L·霍兰的研究把职业分为六种类型(职业六角图)

(1)现实型职业。指熟练的手工行业和技术工作,如电工、木工、修理工。

(2)研究型职业。指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如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工作者和计算机程序编制者。

(3)艺术型职业。指艺术创作工作,如雕刻家、作家。

(4)社会型职业。指为民办事工作,如教师咨询人员、护士。

(5)企业型职业。指劝说他人去从事某项活动的工作,如管理者、销售员。

(6)常规型职业。指办公室工作,与组织机构、文件档案和活动安排表之类的东西打交道的工作,如会计、秘书。

《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初中版教师用)

五.准备工作

一幅职业六角图,“中心兴趣与广阔兴趣”示意图,“兴趣排行榜”的排队内容集,如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名称可以让学生制成小名片,自己动手排一排前后顺序。可以用水彩笔画一画“最感兴趣学科”小名片,并注明原因“为什么喜欢”。

画一画语文、数学等课程与职业关系图。教师画好几幅课程与职业关系图,如“统计员、会计、电脑编程员与数学关系。

六.参考资料

《 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教案集 》 主编吴增强(初中版)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年1月第一版 课程与职业的关系(供参考)

语文:语文教师、剧作家、评论家、作家、编辑、节目主持人、新闻记者、广告撰稿人、秘书等。

物理:建筑设计师、技师、航空人员、工程师、邮电通信人员、海洋物理研究人员、声学研究人员、光学研究人员、气象学研究人员、家电产品开发人员等。

化学:药剂师、医学工作者、食品技师、化验员、环保工程师、生化研究人员、基因研究人员、发明家等。

美术:艺术工作者、服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演员、房屋装潢与橱窗设计人员、包装设计师、绘图员、雕刻家、漫画家、形象设计师等。

英语:外交官、外事工作者、翻译、进出口贸易商、海关服务员、导游、教师、宾馆服务员、国际问题研究人员、电脑工作者等。

地理:地理学研究人员、地质研究人员、地震研究人员、水文研究人员、矿产研究人员、游戏开发人员、气象人员、能源开发与利用工作者、环保工作者等。

历史:社会工作者、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物鉴定人员、文物修复与保护人员、博物馆工作人员、拍卖人员。

体育:运动员、教练员、健康顾问、健美教练、体育教师、体育节目主持人、军人、公安人员、警察。

音乐:歌手、音乐指挥家、作曲家、演员、模特儿、音乐教师、舞蹈家。

劳技:水电工、厨师、实验员、服务员、编织工、缝纫工作者、电子技术员、插花工作者、动物管理员等。

七.注意事项

特别指出,教师要说明“这是一次了解自己学习兴趣现状的活动,兴趣可能随着年龄以及环境等各种因素发生变化的”。要学生以平静的心态对待测试结果,不要有学生由此作为自己一生发展的凭证。

6.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9 篇六

架起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1、活动背景

初中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常会对现实的我感到不满,他们幻想自己更为英俊、强壮有力、美丽可爱,幻想自己拥有一切,幻想自己能改变世界,幻想自己有惊人之举,受到外界的尊重、关注„„使得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产生差距。如果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比较接近,就会产生自信、自尊、自豪的积极体验与满足感,就会悦纳自己,走向成功;如果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差距较大,就会导致自怨、自责、自卑而排斥自己,影响学生健康地成长。因此,在这一专题中所设计的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寻求积极的自我接近,最终达到理想与现实的同一性,使自我意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2、活动目标

帮助学生恰当地评价现实的我,通过回顾过去意识到自己的成长,承认自己的局限,从而展望更好的未来。从童年自我走向成熟自我。

通过活动认清差距,引导学生有效的控制自己,认识到理想的实现要靠今日开始的努力一步步去争取。面对现实,或努力改变,或接受不可更改的事实(如外貌等),重新整合产生积极地自我认定,寻找从现实的我有效地过渡到理想的我的桥梁。

启发帮助学生寻找构筑桥梁的材料(条件)。引导学生从模糊笼统的目标到明确具体的目标,从实际出发挖掘自己的潜能,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3、活动要领

此专题活动可籍着上一专题的“选一选”作为引入。

本专题活动分为两个层次。(活动的形式:自我作业,想象情景活动,绘图,小组讨论)

第一层次:“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自我认识,增强责任感、接纳感,分两项活动进行。

活动

一、自我填写作业:我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表现在„„;在我长大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些不足与遗憾„„

如果学生感到困难的话,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从个体的外表、形体、姿势、举止、衣着、言谈、志向、才能、行为、个性等方面填写。鼓励学生:在这个填写中你会惊奇地发现这对自己有多大的启发!这种练习会使你害怕而又振奋!因为你从中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局限与遗憾!会去思考你从未思考过的问题。由此引起学生的兴趣。

活动

二、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个穿越时间隧道的游戏。在暗室中,请学生闭眼伴随舒缓的音乐,教师用轻柔的有时是兴奋的声音作旁白,引导学生的思绪跟着教师的指导语回到五岁的过去,走向现在、将来。这个活动新颖有趣且使学生再一次体验自己的成长,向往美好的未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为下一活动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寻找差距,架起彩桥”。这个活动设计帮助学生认清差距,分两次活动进行。

活动

一、就“时间隧道”进行小组交流讨论,通过自助互助的方式找出“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间的差距,并进行适当调节:哪些差距是必须承认面对的(如外貌等),哪些差距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如谈吐、举止、能力等)。怎么改变?为下一个活动做好铺垫。这是本专题中的难点,建议教师在讨论时不断巡视,作出指点并及时鼓励开展的比较好的小组。

活动

二、构筑彩桥——使你美梦成真的桥梁。各小组可派代表谈谈构筑彩桥的材料(条件):自信心、目标、意志,鼓励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教师出示彩桥图)。设计目标中的三个阶段,可用绘图形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画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图,放在小组中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随意抽取一份,以鼓励赞赏的方式进行分析,以此启发引导学生理想的实现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重要的是培养这样一种意识,即对我们一切人来说美好的生活要靠我们自己,而不是靠来自于外界的力量去创造。

4、理论依据

皮亚杰理论指出:自我理想是通过同辈人的互相影响和按照对将来美好的想象,重新体验过去而创造出来的这一理想自我的意识和个体目前关于自我的形象差距,成了完善自我的动力。青年期的心理健康靠的是成功消除或缩短这种差距以及随之而来的和整个自我概念的同化而创造理想化的自我(idealized ego)。

在各体获得现实自我、理想自我的认识时,个体往往同时以一定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如果个体对其现实自我持肯定评价,或者认为现实自我接近理想自我,那么个体将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感到自尊、自信、自豪,同时也就欣然接纳自己。反之,如果个体对其现实自我的评价较低,或者认为显示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较大,那么将导致自我谴责与自我埋怨,这使个体体验到不安、焦虑以及自卑,从而对自我持否定的态度。对此,个体如果寻找自我接近并最终统一意起来,使两者在新的水平与方向上协调一致,那么个体将获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并使自己的自我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或者个体也可适当地修改关于自我的理想定位,根据自我实际水平和情况,考虑到自身的能力和可能性,适当放低对自我的期望和要求,这对于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是有益的。但是,无动于衷甚至是自暴自弃,将恶化个体的心理矛盾,加剧个体对自我的抗拒与排斥态度,阻碍自我意识的成长与发展,并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行为和适应问题,最终危及个体的心理健康。

青少年的有意想象发展表现出符合现实的理想,逐渐形成并趋于成熟。但他们的理想水平是不一致的。根据心理辅导目标:防治、适应、发展,第二模块通过四个专题从“镜中的我”(主观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客观的我)对自己重新认识评价,产生了一个整体的自我概念——“现实的我”。然后根据孩子对未来的憧憬及期望,理想价值的澄清引导孩子把模糊的、肤浅的梦发展为理想自我(“我的美梦”)。所以“架起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才是本模块的最终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自评互动中完成自我探索、自我表现、自我决定、自我改变。在这四个专题中不断地进行磨合、整合,从实际出发在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中间架起有效桥架,促使学生接受感知、认同到内化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理想境界。

5、准备工作

环境准备:可控制光线的教室。

自制录音带(作“时间隧道”活动时用)

制作投影片 投影片

1、现实的我≈理想的我→悦纳自我→自信、自尊、自强→完善自我→健康快乐

现实的我 < 理想的我→排斥自我 →自卑、自责、自怨→自暴自弃→病态的我

投影片

2、架起现实与理想的彩桥

6、参考资料

《制定超越自我的目标》

故事一:

在这里需要鼓励你做白日梦,将目光放在人生更高远的目标上。一位经济学家在测验时提出了三个类型的问题。他要学生由每一类型中选一题做答。第一类型最困难,可得五十分;第二类型较容易,可得四十分;第三类型最简单,只得三十分。试卷发还给学生时,那些选择最困难题目的人得了A,选择四十分题目做答的人得了B,而那些只企图回答最简单题目的人得了C。学生们不了解为何如此,因此问教授给分标准为何,教授微笑解释说:“我并不是要测验你们的知识,而是要测验你们的目标。”

蓝斯顿·休斯写道:“快快抓住梦想,因为梦想一旦飞逝,生命就如同断了翅膀的小鸟,再也飞不起来。”布朗宁曾说:“一个人应该追求超过他手掌所掌握的,否则上天存在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朝着月球有一点好处,就是你不会只带着一把泥土回来。做伟大的梦,定伟大的目标,去征服百分的问题。

故事二:

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在于先做什么样的梦。现有梦,才会有成就,才会发挥潜能。

对此,安东尼·罗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出生于旧金山贫民区的小男孩从小因为营养不良而患有软骨症,在6岁双腿变形成弓字形,而小腿更是严重的萎缩。然而在他幼小心灵中一直藏着一个没有相信会实现的梦——除了他自己。这个梦就是有一天他要成为美式橄榄球的全能球员。他是传奇人物吉姆·布朗的球迷,每当吉姆·布朗所属的克里夫兰布朗斯队和旧金山西九人队在旧金山比赛时,这个男孩便不顾双腿的不便,一跛一拐地到球场去为心中的偶像加油。由于他穷得买不起票,所以只有等到全场比赛快结束时,从工作人员打开的大门溜进去,欣赏剩下的最后几分钟比赛。

十三岁时,有一次他在布朗斯队和西九人队比赛之后,在一家冰淇淋店里终于有机会和他心目中的偶像面对面接触了,难事他多年来所期望的一刻。他大大方方地走到这位大明星的跟前,朗声说到“布朗先生,我是你最忠实的球迷!”吉姆·布朗和气地向他道了声谢谢。这个小男孩接着又说道:“布朗先生,你晓得一件事吗?”吉姆转过头来问道:“小朋友,请问是什么事呢?”男孩一副自豪的神态说道:“我记得你所创下的每一项纪录,每一次的达阵。”吉姆·布朗十分开心地笑了,然后说道:“真不简单。”这时小男孩挺了挺胸膛,眼睛闪烁着光芒,充满自信地说道:“布朗先生,有一天我要打破你所创下的每一项纪录。”

听完小男孩的话,这位美式橄榄球明星微笑地对他说道:“好大的口气,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小男孩得意地笑了,说:“奥伦索,先生,我的名字叫奥伦索·辛普森,大家都管我叫O.J.。”

奥伦索·辛普森日后的确如他少年时所言,在美式橄榄球场上打破了吉姆·布朗缩写下的所有纪录,同时更创下一些新的纪录。为何目标能激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潜力,改写一个人的命运?又何以目标能够使一个行走不便的人成为传奇人物?各位朋友,要想把看不见的梦想变成看得见的事实,首先要做的是便是制订目标,这是人生中一切成功的基础。目标会引导你的一切想法,而你的想法便决定了你的人生。

设定目标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它有足够的难度,乍看之下似乎不容易实现,可是它又要对你有足够的吸引力,愿意全心全意去完成。当我们有了这个令人动心的目标,若再加上必然能够达成的信念,那么就可说是成功了一半。

一切目标的制订,除了计划之外还需行动,它制订的过程跟你用眼睛看东西的过程有很多雷同之处。当你的眼光越是接近要看的目标,就越会注意地看,不仅是目标本身,且包括它周围的其它东西。

《消极人生的治疗方案》

皮特·库莫说:“我不要求每一个人都相信我说的话,但是,如果他肯稍微试一试我推荐的方法,就能被事实说服。”

特征:失望

原因:失去目标,缺乏兴趣,缺乏对生活的参与。

治疗方案:“我热爱丰富多彩的生活,我的生活有深刻的含义。感谢潜意识让我了解了这个含义,它与我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完全符合。有一个目标真是妙极了。”

特征:不安

原因:缺乏次序、缺少爱、恐惧、没有自信心。

治疗方案:“我是一个伟大的成功者,我是一个充满自我意识和自由的人,所有事情我都做到善始善终,每天我都更加自信。”

《经营梦想》

他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每次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坐在田边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呆在家里,有人给他往家里邮钱。父亲听了,笑着告诉他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

后来他上学了,有一天,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他就对父亲说:“长大了我要去埃及看金字塔。”父亲生气的拍一下他的头:“真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你去不了。”

十几年后,少年长成了青年,考上大学,毕业后做记者,写文章,写书,平均每年都出几本书,一本书就卖几十甚至上百万册。他每天坐在家里写作,出版社、报社给他往家里邮钱。他用邮来的钱去埃及旅行,他站在金字塔下,抬头仰望,想起小时侯爸爸说过的话,他在心里默默地对父亲说:“爸爸,人生没有什么能被保证!”

他,就是台湾受欢迎的散文学家林清玄。他那些在他父亲看来十分荒唐不可实现的梦想,在几十年后他把它们变成了现实。

我们每个人小时侯都有一个美好梦想,有的想当作家,有的想当画家,有的想当科学家。正是这些梦想,为我们未来播下了成功的种子。因为梦想是一种期望,是一种直觉,是与你天性中的潜质最密切相关的。但是梦想又往往和现实有着太遥远的距离,所以需要经营梦想。经营梦想就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把看似遥远甚至有些荒唐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每个人最初的梦想,在别人看来都是不可行,因为别人只能用已知的理论来判断梦想的价值,而世界上许多在当时被看作是虚拟荒唐不切合实际的梦想后来都变成了现实。

林清玄是一个农家子弟,他想让别人给他邮钱,想上埃及看金字塔,看起来十分好笑,连父亲都嘲笑他,但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晨4点就起来看书写作,每天坚持写3000字,每年就是100多万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一切的成功,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始于我们心中的梦想!也就是说,成功其实很简单,你先有一个梦想,然后努力经营自己的梦想,不管别人说什么,你都永不放弃。你要坚信:世界上没有什么能被保证,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一定能实现。

《金子》

自从传言有人在萨文河畔散步时无意发现了金子后,这里便常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他们都想成为富翁,于是寻了整个河床,还在河床上挖出了很多大坑,希望借助它们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确,有一些人找到了,但另外一些人因为一无所得而只好扫兴归去。

也有不甘心落空的,便驻扎在这里,继续寻找。彼得.弗雷特就是其中一员。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 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工作。他为了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钱都押在这块土地上。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直到土地全变成了坑坑洼洼,他失望了——他翻遍了整块土地,但连一丁点金子都没看见。

六个月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终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象和以前不一样:坑坑洼洼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忽有所悟地说,“但这里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并且拿到镇上去卖给那些富人,他们一定会买些花装扮他们华丽的客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赚许多钱,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富人„„”

于是他留下来。彼得花了不少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各色鲜花。

五年以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为一个富翁。“我是唯一的一个找到真金的人!”他时常不无骄傲地告诉别人,“别人在这儿找不到金子后便远远地离开,而我的‘金子’是在这块土地里,只有城市的人用勤劳才能采集到。”(《金子》陶猛译,《解放日报》1991年7月26日)

《目标使我们产生积极性》

你给自己定下目标之后,目标就会在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是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你的鞭策。目标给了你一个看得着的射击靶。随着你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你会有成就感。对许多人来说,制定和实现目标就象一场比赛。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这时你的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也会渐渐改变。

有一点很重要,你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以实现的。如果不具体——无法衡量是否实现了——那会降低你的积极性。为什么?因为向目标目标迈进是动力的源泉。如果你无法知道自己向目标前进了多少,就会感到泄气,最后甩手不干了。

有一个真实的例子,说明一个人若看不到自己的目标,就会有怎样的结果: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人涉水进入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这名妇女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妇女。

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钟头一个钟头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注视着她。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了。她仍然在游。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她的最大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

15个钟头之后,她被冰冷的海水冻得浑身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

几十分钟之后——从她出发算起15个钟头零55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了船。又过了几个钟头,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是却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真正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2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了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纪录还快了大约两个钟头。

查德威克虽然是个游泳好手,但也需要看见目标,才能鼓足干劲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任务。因此,当你规划自己的成功时千万别低估了指定可测目标的重要性。

7、注意事项

教师须有较强的控班能力,要把握好活动、环境、气氛。既要平等尊重理解学生的愿望,又要有良好的纪律性,特别是在做“时间隧道”时气氛应是静谧、投入、合作的,以保证活动健康地进行。

无论哪一项活动,教师要创设配合无顾忌的气氛,才能使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参与。

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中不能改变的条件,如生理方面要悦纳。

7.活动课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七

一、参评对象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教科研人员、教育管理者, 以及从事行政、后勤管理和图书馆、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单位的教育工作者。

二、参评范围

1. 有关教育改革、教育管理、素质教育、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教学经验、教材教法、学法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团队学生会工作、多媒体应用、特殊教育、幼儿教育等方面的优秀论文;

2. 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秀教案、个案分析、教学点评、优秀课件等;

3. 有关教师辅导学生优秀作品, 包括学生的优秀作文、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和小论文等。

三、参评要求

1. 所有参评论文要求“主题鲜明, 重点突出, 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有一定的理论认识, 又要有自己的实践、思考、研究和创新。”论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对当前教育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论文题目要精练、简短、明确, 论点要集中、鲜明, 论据要充实、有据;文字表达要规范、简洁、流畅;字数以不超过3000字为宜。

2. 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案例, 要求文件大小不超过10MB, 注明课件制作软件 (请采用幻灯片) 及参评作者信息 (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课件名称、课件创新点、教材版本、名称、年级、邮编等) 。

3. 教师辅导学生的优秀作品要求:参评作品须书写工整或打印;科技小发明和小制作等形式的作品, 需提供相应作品的照片若干张, 并配相关文字说明。作品须注明学生姓名、年级、辅导教师姓名、联系电话、单位、邮编等。

四、相关说明

1. 所有参评的论文、教案和课件一律不退, 请自留底稿, 文责自负。请采用电子邮件投稿, 每人限投1~2篇论文。

2.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组与相关杂志社共同聘请专家组成评委会及时进行评审, 两周之内通知作者是否获奖, 若在此期限内未收到任何答复者, 请与评审组电话联系。

3. 教师辅导学生的优秀作品, 可由学校集体组织进行参评, 各学校将符合本次征稿范围的作品经过初评后集中推荐到评委会, 对于学校将给予颁发集体荣誉奖。

4. 参评提交截止日期:

第一批截止日期:2013年6月30日

第二批截止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五、评选办法

1. 依据科学、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参评作品进行评审, 严格评审程序, 保证评审质量。获奖名单将分为两批于截稿日期结束一个月内公布在相关网站和教育杂志上, 届时请各位获奖的老师留意查看。

2. 所有来稿将由评委会严格认真评审后, 统一签发“获奖通知书”, 并告之相关事宜。

3. 本次评选活动将设立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 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组与相关杂志社共同颁发获奖证书, 根据有关规定, 享有职称评定、业绩考核方面的优先权。

4. 为扩大活动规模与参评论文、教案和课件的质量, 对组织10篇以上参评作品的学校及个人, 评委会将向组织单位或个人颁发“优秀组织奖”。

5. 所有参评的获奖论文, 均可根据作者要求, 优先安排在《学园》、《中外教育研究》等国内权威杂志上公开发表。

本次评选活动, 本着激励、自愿参加的原则, 可由各级教科研部门统一组织参加。

来稿请寄:北京市清华大学84-84信箱优秀论文评审组〈收〉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010-88909395 88909179

8.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 篇八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教学的灵魂和归宿。它设定得恰当与否是判断一节课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王荣生教授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为一堂好课列出了九条标准,其中一条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是否一致”。对此,他还作了专门的阐述:一堂好课目标的设定,必须基于教材、基于课标、基于学生,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并在课堂中很好地落实,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走进当前许多语文课堂,在新课程“三维目标”理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搞不清“三维目标”只是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与要求,与一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在一堂课的目标设置上不懂得进行取舍,动不动就是“三维目标”一齐上,这样,经常造成课堂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的落空。再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几乎完全依赖于教学参考用书,而根本不去考虑文本与学生的实际,经常造成目标设置不当的问题。比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选了当代散文作家梁衡的写景抒情散文《夏》,关于该篇课文,教参给出了如下三条教学目标:1.欣赏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2.了解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3.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作简单的描述。于是,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把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欣赏文本的语言美,以及教学生如何学习用精美的语言表达美上,而忽视了对梁衡散文内在的情感美、哲思美的领悟,以及对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的品味与欣赏。这就造成了对该篇课文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的问题。这样的目标定位其实就是割裂了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与学生学习实际的联系,是我们必须避免的。

其次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师引领学生向教学目标迈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所以,教学活动必须紧扣目标和内容展开。研读余映潮老师的课例,我们会发现余老师的课堂基本都是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来推进教学的。比如,余映潮老师执教《济南的冬天》一课,全课只精心设计了两次学生的活动。第一次活动:阅读课文,看“温晴”“宝地”“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的”“理想的境界”这六个词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第二次活动:美段细读——品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教师共设计了5道题。1道必做题:说说你发现的这段在上的一个美妙之处。4道选择题:1.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2.画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3.说说“顶”“镶”为什么用得好。4.品析“带水纹的花衣”的表达之妙。一堂课,通过两次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总体上把握了文意,理解了老舍笔下济南冬天“温晴”的特征,领会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更突出训练了学生的阅读、审美、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达到了他所提出的“教学思路清晰,提问精萃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语文课堂的完美境界。研读余老师《济南的冬天》这一课例,我们不难发现余老师在其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之中,把整体感知文本、理解文章大意、品味欣赏老舍散文优美的语言及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与重构,选择确定的教学内容不仅重点突出,目标达成率高,更凸显了对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注。

第三是寻找和确定“视觉临界点”内容。南开大学徐江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把当前语文课堂所教内容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教师所教本身就是错的,以非为是;第二类是教师所教虽是对的,但却是无用的;第三类是教师所教是对的,也是有用的,但学生自学即明,无需教师所教的;第四类是教师所教是对的,也是有用的,是学生发展需要的,学生自学不会,必须教师教的。而这四种类型,前三类充斥着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而第四种情况是极为罕见的。上述的说法或许有些偏激,但道出的一个基本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当前我们许多语文课堂在教学起点的设置上都出了比较大的问题。一堂课教学是否有效,教学效果如何,能否寻找到合宜的起点非常重要。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有一个“冰山理论”,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我们在寻找和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过程中,也可遵循这一理论。即在制定教学起点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弄清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能够看到“冰山”的哪些部分,哪些部分是学生视觉的临界点,哪些部分则是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一起潜入水底才能有更多、更新发现。真正有效的教学就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从学生的“视觉临界点”出发,不断向水下未知的领域去探索、去发现的过程。而学生的那个“视觉临界点”就是我们要制定的合宜的教学起点。找准了这个起点,我们的教学才是学生需要的,才是学生在教师教之后才能明白和掌握的,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高效的。

上一篇:河南省财产行为税减免管理办法(暂行)下一篇:企业与员工相互忠诚